第一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自评报告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大池农场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场督导验收自评报告
一、大池农场概况
广东省大池农场于1959年12月创建,地处**市**山区北麓,西与**县坪上镇交界,东与**市里湖镇邻接。全场土地总面积2.5万亩,农场人口总数近万。农场下辖10个专业生产队、8个行政村。农场主要从事经营橡胶、茶叶、果树、谷物等种植,以橡胶种植为主。2005年以来农场规划建设新一代胶园,目前,已成功种植橡胶5212亩。2008年场部开始实施小城镇化建设,目前该项工作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农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场部与各行政村、生产队之间已初步形成公路网,场部设有班车上落站,交通方便,基本实现农电改造。
在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大池农场党政坚持走科教兴场之路。我场以建设优质和规范化学校为目标,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学校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使全场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教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场现有公办中小学各1所,其中,初中校生261人、小学在校生426人;公办中心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106人;另还有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培训点1个。全场教职工59人,其中中级职称教师22人,初级职称教师8人,未评聘专业技术人员29人,本科学历11人,专科学历45人,中师学历3人。
二、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
(一)切实履行职责,积极创建教育强场
1、领导重视,责任落实。大池农场历届党政领导班子都非常重视教育,认真贯彻实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教育法规,秉承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教育发展的有效措施,为全场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6月,大池农场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提出了2013年创建省教育强场的工作目标。特别是2012年8月后进入创建省教育强场冲刺阶段以来,场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把创建省教育强场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并周密部署,专门成立了由场党委书记杨传排同志为组长,场长钟良清同志为常务副组长的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场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大池农场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场实施方案》,建立了场、村和学校三级联动工作责任制,使场村各级领导更加明确抓教育、管教育的职责。场党政还把解决教育问题的工作实绩作为考核场领导干部、村书记主任和学校校长政绩的重要依据,使全场上下形成了教育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中小学校全力抓,村干部配合抓的良好局面。场党政主要领导率先垂范,杨传排书记、钟良清场长和主管教育的赖源旺副场长不仅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教育创强工作,而且亲临各中小学校的第一线检查指导。他们深入学校调查研究,听取学校校长汇报,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及时解决各学校在发展和教育创强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与实际困难。
2、群策群力,营造氛围。为加快实现创强目标,推动教育可持续发展,大池农场还全力抓好创强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载体,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关心教育、参与办学和创建教育强场的积极性。如在场内主要交通出入口树立宣传牌,在村和学校等地方悬挂宣传横幅、张贴标语、编写宣传栏、发放宣传单,利用手机短信、学校校讯通等工具向群众进行宣传,通过场广播电视站插播全场教育创强宣传口号、工作动态等。全场共印发《关于动员全社会参与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场活动的倡议书》近万份,号召全场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关心、支持和配合省教育强场创建工作。通过广泛的舆论宣传,使教育创强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进一步营造了人人关心创强、人人参与创强的良好氛围。
3、教育投入,各方支持。为积极推进我场规范化学校建设,确保如期完成创强工作目标,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一是**市政府及农场党政对教育投入持续增长。近年来,**市政府及农场优先安排教育经费,积极改善农场办学条件,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如近三年来,大池小学新建校舍约1200平米,投入资金约150万元,中小学体育场地建设投入约50万元,中小学场室器材等配套投入各类资金约162万元,新建中心幼儿园校舍1幢500平米,投入约73多万元,中心幼儿园各场室配套资金投入约66万元;以上中小学、幼儿园规范化建设各级政府共投入资金约451万元。二是社会的捐资助教。大池农场人民尊师重教**然成风,全场以创建省教育强场为契机,全面发动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因措施可行,方法得当,社会各届捐资助教热情高涨,筹得社会善款39万元。
(二)整合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
1、优先规划教育发展。大池农场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规划发展的重要位置,把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积极提升教育发展的综合水平。一是优先规划教育用地。通过划拨、征用等方式,将用地指标优先划拨给学校,解决学校用地问题,保证了各学校的发展用地。目前,全场所有学校都拥有自己独立的校园,基本达到了规范化发展的要求。二是科学调整学校布局。根据《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实施意见》的精神,从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目的出发,大池农场制定了全场学校布局调整方案。对规模小而分散、办学效益差的柑园、埔光、军卢分教点撤并入大池小学,保持1所完全小学、1所初级中学,使全场中小学校的布局更加合理和完善。同时,全场以学校布局调整和创建规范化学校为契机,不断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使优质教育资源同步扩增、合理分布,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积极改善办学条件。近几年,大池农场按照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要求,狠抓学校的软硬件建设,积极完善办学条件。一是实现校舍楼房标准化。早在2000年初,大池农场就实施了校舍改薄工程,共投入120多万元建设小学教学楼1幢,2007以来,场党政及上级农垦继续加大教育投入,陆续新建了一批标准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实验楼,使所有中小学校、幼儿园实现了楼房化。二是初步实现教学设施现代化。**市政府按照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投入193多万元,重点完善了中小学校、中心幼儿园、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功能场室和多媒体电教平台的建设。三是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化。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发挥本校特色,挖掘潜在的校园文化,添置了各具特色的宣传专栏,张贴了具有教育意义的励志书画、名言警句,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加强。四是学校环境建设规范化。全场学校一直在走规范化的校园建设之路,在创建省教育强场活动中,投入资金30多万元,用于完善学校体育设施和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等三化工程建设。目前,全场中小学校100%成为规范化学校。
3、扎实推进教育均衡。党的十七大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随着全场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的加快,突破农村学校散(校点分散)、小(办学规模小)、弱(基础设施薄弱)、低(办学效益低)四道障碍,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大池农场为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在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的同时,还下决心加大资金投入,不仅扩建新建了学校的校舍,还为学校增添了大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设施,大大改善了农村薄弱学校的落后面貌,为农村学校的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学位,接近了城镇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有效地推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创建省教育强场,推进教育现代化,提升教育质量,打造教育品牌,均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作保证。一直以来,大池农场都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紧紧围绕增强教师素质、树立教师形象这一目标,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良的新时期教师队伍。
1、师德为先树形象。大池农场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计划地做好师德教育工作。通过积极开展以关爱学生,为人师表为主题的职业道德建设活动,引领全场教师明确师德规范要求,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调动全场广大教师为人师表、敬业乐教、无私奉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直以来,大池农场广大教师遵纪守法,未出现违法犯罪现象。
2、落实待遇保稳定。大池农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师为根的师资建设理念,切实维护教师的权益,提高教师的待遇,努力为教师创造和谐、稳定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一是切实提高教师的政治和社会地位。目前,全场教师队伍中,有1位女教师是**市人大代表。二是认真落实教师的安居工程。大池农场把教师的安居工程纳入民心工程来实施,在大池初级中学新建教师宿舍楼1幢,解决了中学教师住房问题。同时,按市政府落实住房公积金精神,我场教师均享受了住房公积金的补助。三是切实提高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教师的工资逐年增长、按月足额发放,教师的福利性待遇也逐年提高。现在,全场教师工资与国家公务员工资基本持平,从2013年1月起还享受了400元到700元不等的农村山区教师岗位津贴。四是落实教师医疗和社会保险待遇,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体检。五是落实奖教激励制度。场党政为全场中小学校制定了奖教激励方案,对获得各级 优秀校长、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称号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由于政治和福利待遇不断提高,全场教师队伍稳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不断增强。
3、强化教研促提高。大池农场为落实科教兴场战略,建立了教学教研激励机制,引导教师树立科研兴教、质量立教、特色强教的教学观。全场中小学均设立了校本教研领导小组,以加强教育教学的管理,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课堂改革实验。为促进教研水平的提高,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例如举办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说课比赛、教学论文比赛和教学评优比赛等活动,使教师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研究水平。
(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坚持育人为本,强化思想品德教育。全场各学校坚持把德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以举办法制课堂及争做文明学生、行为规范示范生等一系列活动为载体,利用班队课、思想品德课、德育基地等阵地,扎实开展法制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感恩等方面的教育,丰富德育教育内容,有效推进了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如举办全场中小学感恩教育征文活动;场综治部门联合开展的整治学校周边环境的专项活动;法制副校长为师生上法制辅导课、禁毒教育课等。同时,全场学校都建立了三结合的德育教育网络,利用家长学校,进行家校联动,充分发动学校、社会、家庭的力量,共同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在德育工作中,教师们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及时排除学生的困惑,让学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无任何形式的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各中小学设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了心理健康辅导专职或兼职教师,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全场近三年来中小学生的违法犯罪率为零,无出现重大的责任事故和安全事故。
2、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大池农场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以科研促教学,努力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加强教师教学理论的学习,促使教师重视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理论,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实行不预约听课、互邀听课、上示范课等活动,加强对教师课堂常规教学督查,不断优化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如大池场大池小学明确提出要求,每位教师每月听课不少于4节,并参加课后的评课活动,每人每学年最少上一次公开课,上送一篇教研论文、一篇教学案例等,有效发展了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注重个性发展,重视体艺特长教育。全场各学校在抓好常规教育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学生在体育、艺术等方面的特长发展,经常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项有益的竞赛和展示活动,为培养学生特长、展示学生才能搭建有效平台。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学生性情,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从学生学习兴趣点切入,扎实开展了美术、舞蹈、作文、英语、体育、书画等一系列课外活动,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竞赛和展演,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体艺专长的学生。
(五)发展各类教育,提升教育综合水平
1、积极发展幼儿教育。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幼儿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场党政大力发展幼儿教育,积极指导幼儿园的建设和发展。一是不断改善幼儿园办园条件,优化幼儿教育环境;二是加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健全幼儿园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教育和管理水平;三是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寓教于乐,在生活化、游戏化、活动化的幼教活动中启迪幼儿,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快乐成长。目前,我场建成中心幼儿园1所,为我场幼儿提供优质幼教服务。
2、努力发展成人教育。大池农场在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幼儿教育的同时,全面发展成人教育。结合本场实际,发挥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培训机构的作用,采取长期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普法教育和劳动就业等培训工作。近三年,全场举办各类型的培训累计19期,共培训千余人次。通过开展实用知识、信息技术、劳动技能的培训与法制讲座等,深化了对从业劳动者的继续教育,扩大了成人教育的培训面,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水平,以及使用科技知识和法律知识的能力,为大池农场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3、社区教育蓬勃发展。大池农场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深挖教育资源,运用多种手段抓好社区教育,努力建设和谐社区。一是完善文化休闲和体育活动场所。如农场建成了体育运动广场,建有篮球场1个,健身设备多套,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和体育健身的好去处,使村民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学习和体艺活动。场党政及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协助各村开展健康教育、科普知识讲座、文艺表演、法律咨询以及安全生产演练等活动,拓宽群众的知识面,营造活跃型和学习型的村文化氛围,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现在,我场大池村的群众文体组织蓬勃发展,他们经常利用节假日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
三、存在不足及努力方向
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和帮助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全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大池农场通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场活动,教育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的综合实力得到了大幅的提升,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但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与真正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学校的办学条件仍然相对落后,教学设备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师资力量还有待加强,骨干教师数量偏少;三是学校教育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今后,我们将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继续深入贯彻和落实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一如既往地优先发展教育,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行,不断推动教育事业有新的发展、上新的台阶,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一)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办学条件。我们会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场战略,不断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有计划地推进学校的基础工程建设,充实和完善教学设备设施,加快推进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二)继续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育水平。我们会继续切实抓好百、千、万名师培养工程,通过加强内部培训和择优引进的形式,培养更多优秀的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继续坚持科研兴校,打造教育品牌。我们会进一步加大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力度,找准教研切入点,不断开发新课题和完善已建立的课题,逐步提升教育科研水平。通过开展教研活动,让全场学校的办学形成特色鲜明、百花齐放的局面,打造农场的教育品牌。
四、自评结果
尊敬的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专家组,我们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督导验收方案》的各项标准,进行了认真、细致和实事求是的自查自评。自评认为,大池农场创建省教育强场的各项必达条件全部达标。结果为:政府责任69分、教育管理得分19分,办学水平得分11.3分,合计得分99.3分,已经达到了广东省教育强镇的指标要求,谨向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提出申报。敬请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专家组予以督导验收。
第二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自评报告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自评报告
惠州市惠东县白花镇人民政府
二○一○年九月
目 录
一、白花镇概况„„„„„„„„„„„„„„„„„ 1
二、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
(一)切实履行职责,全力创建教育强镇„„„„
2(二)整合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
4(三)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6
(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9
(五)发展各类教育,提升教育综合水平„„„„ 12
三、存在不足及努力方向„„„„„„„„„„„„„
四、自评结果„„„„„„„„„„„„„„„„„„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白花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自评报告
一、白花镇概况
白花镇地处广东省东南部,是惠东县县城规划区域的建制镇。全镇总面积203.61平方公里,下辖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26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72597人,其中户籍人口5.7万多人,外来人口1.5万多人。
作为惠东的西南门户,白花镇区位优势十分突出。这里交通便利,毗邻港澳,距离广州140公里、深圳80公里、惠州40公里,深汕、广惠两大高速公路在镇内交接,平深公路和建设中的厦深铁路穿镇而过,于白花起点的广惠高速公路东延线也正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作为惠东农业大镇和粤东商贸重镇,改革开放以来,白花镇委、镇政府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积极推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2009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19.19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全年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844万美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5%;完成国地两税收入1.16亿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932元,比上年增长9.5%。
近几年,白花镇社会各项事业更是取得了全面的进步。先后荣获“全国第四批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广东省‘五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惠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惠东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等殊荣。
在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白花镇委、镇政府坚持走“科 3
教兴镇”之路。白花镇以建设优质和规范化学校为目标,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学校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使全镇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教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镇现有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共12所,其中,初中2所、完小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幼儿园1所;另还有民办学校3所(幼儿园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和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培训点2个。全镇共有8所公办中小学是县一级学校,3所幼儿园均为县一级幼儿园或达标幼儿园。在校初中学生4775人,教职工313人;在校小学生5353人,教职工330人;在园幼儿1304人。
二、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
(一)切实履行职责,积极创建教育强镇
1、领导重视,责任落实。白花镇历届党政领导班子都非常重视教育,认真贯彻实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教育法规,秉承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教育发展的有效措施,为全镇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7年,白花镇在市委、市政府及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提出了创建省教育强镇的工作目标。特别是2009年5月进入创建省教育强镇冲刺阶段以来,镇委、镇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把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并周密部署,专门成立了由镇委书记、镇人大主席何岸粦同志为组长,镇委副书记、镇长田建容同志为常务副组长的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白花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实施方案》,建立了镇、村(居委)和学校三级联动工作责任制,使镇村各级领
导更加明确抓教育、管教育的职责。镇委、镇政府还把解决教育问题的工作实绩作为考核镇领导干部、村(居委)书记主任和学校校长政绩的重要依据,使全镇上下形成了教育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中小学校全力抓,村居干部配合抓”的良好局面。镇委、镇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何岸粦书记、田建容镇长和主管教育的罗日新副镇长不仅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教育创强工作,而且亲临各学校的第一线检查指导。他们深入学校调查研究,听取学校校长汇报,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及时解决各学校在发展和教育创强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与实际困难。
2、群策群力,营造氛围。为加快实现“创强”目标,推动教育可持续发展,白花镇还全力抓好创建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载体,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关心教育、参与办学和创建教育强镇的积极性。如在镇内主要交通出入口树立大型宣传牌,在村(居委)和学校等地方悬挂宣传横幅、张贴标语、编写宣传栏、发放宣传单张,利用手机短信、学校校讯通等工具向群众进行宣传,通过镇广播电视站在《白花新闻》栏目的播放时段插播全镇教育创强宣传口号、工作动态等。全镇共印发《关于动员全社会参与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活动的倡议书》3万份,号召全镇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关心、支持和配合省教育强镇创建工作。同时,镇“创强”办还编写出版了“创强”工作简报和“创强”专题画册,积极报道在创建活动中涌现的闪光点,充分展示白花镇素质教育的成果。通过广泛的舆论宣传,使教育创强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进一步营造了人人关心“创强”、人人参与“创强”的良好氛围。
3、教育投入,各方支持。白花镇为建设规范化学校,确保如期完成“创强”工作目标,不断加大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一是政府的教育投入持续增长。近年来,白花镇委、镇政府优先安排教育经费,积极改善办学条件,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做到教育经费“三个增长”。2007年至2009年,全镇财政经常性总收入为8992万元,年均增长率为11.5%,而同期镇财政对教育经常性支出总额为2593万元,年均增长率为17.2 %。三年来,全镇的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中学生均教育经费依次为2675元、2853元、3082元,年均增长7.4%;小学生均教育经费依次为2403元、2636元、2836元,年均增长8.8%。其中,中学生均公用经费依次为726元、759元、791元,年均增长4.0%;小学生均公用经费依次为493元、529元、561元,年均增长6.3%。二是社会的捐资助教争相辉映。白花镇具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全镇以创建省教育强镇为契机,全面发动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因措施可行,方法得当,社会各届捐资助教热情高涨,民营企业家、港商、台商及社会贤达慷慨解囊,三年共筹得社会善款688.8万元。
(二)整合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
1、优先规划教育发展。白花镇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规划发展的重要位置,把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积极提升教育发展的综合水平。一是优先规划教育用地。通过划拨、征用等方式,将用地指标优先划拨给学校,解决学校用地问题,保证了各学校的发展用地。目前,全镇所有学校都拥有自己独立的校园,基本达到了规范化发展的要求。6
二是科学调整学校布局。根据《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实施意见》的精神,从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目的出发,白花镇制定了全镇学校布局调整方案。对规模小而分散、办学效益差的学校采取撤小并大、撤弱并强的措施,把原来的30所小学和3所中学合并为现在的8所小学、2所中学和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共撤并了22所农村学校,使全镇中小学校的布局更加合理和完善。同时,全镇以学校布局调整和创建规范化学校为契机,不断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使优质教育资源同步扩增、合理分布,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积极改善办学条件。近几年,白花镇按照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要求,狠抓学校的软硬件建设,积极完善办学条件。一是实现校舍楼房标准化。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白花镇就实施了校舍楼房化改造工程,共投入4300多万元建设教学用楼,使所有学校实现了楼房化。近年来,镇委镇政府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新建了一批标准的教学楼、宿舍楼,并对部分校舍进行了标准化的改建、扩建。2009年至今,先后投入3200多万元,共改造了11所中小学的校舍。二是初步实现教学设施现代化。白花镇按照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增投入800多万元,重点完善了各中小学校、中心幼儿园的功能场室和多媒体电教平台的建设。全镇各学校现已建成电教平台63个,电脑室12间、计算机690台,其他功能场室、实验室共145个。三是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化。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发挥本校特色,挖掘潜在的校园文化,添置了各具特色的宣传专栏,张贴了具有教育意义的励志书画、名言警句,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加强。四是学校环境建设规范化。全镇学
校一直在走规范化的校园建设之路,在创建省教育强镇活动中,新增投入专项资金500多万元,用于完善学校体育设施和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等“三化”工程建设,新建了有塑胶跑道的规范化运动场1个。目前,全镇中小学校100%成为规范化学校。
3、扎实推进教育均衡。党的十七大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白花镇流动人口多、外来务工人员多。同时,随着全镇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的加快,突破农村学校“散(校点分散)”、“小(办学规模小)”、“弱(基础设施薄弱)”、“缺(专业教师缺)”、“低(办学效益低)”五道障碍,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白花镇为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在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的同时,还下决心加大资金投入,不仅扩建新建了学校的校舍,还为学校增添了大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设施,大大改善了农村薄弱学校的落后面貌,为农村学校的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学位,接近了城镇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有效地推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切实解决了城镇农村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弟的读书问题。如新建的联进中学综合楼、白花中学教学楼和食堂,建筑总面积共达8668平方米;新建白花中心小学、白花二小、联进小学、新联小学和莆田学校教学楼和食堂,建筑总面积共达10089平方米。全镇中小学校布局合理,中小学生入学率100%、毕业率100%、辍学率为0。
(三)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创建省教育强镇,推进教育现代化,提升教育质量,打造教育品牌,均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作保证。一直以来,白花镇都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紧紧围绕增强教师素质、树立教师形象这一目标,努力打造一
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良的新时期教师队伍。
1、师德为先树形象。白花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计划地做好师德教育工作。通过积极开展以“关爱学生,为人师表”为主题的职业道德建设活动、组织党员教师参观高潭红色革命基地和革命烈士纪念碑、重温入党誓词等,引领全镇教师明确师德规范要求,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调动全镇广大教师为人师表、敬业乐教、无私奉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直以来,白花镇广大教师遵纪守法,未出现违法犯罪现象。联进中学、白花中学和小学教工总支先后被评为惠东县先进基层党(总)支部,2009年白花中心小学、联进中学分别被评为惠东县师德建设先进单位。
2、落实待遇保稳定。白花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师为根的师资建设理念,切实维护教师的权益,提高教师的待遇,努力为教师创造和谐、稳定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一是切实提高教师的政治和社会地位。目前,全镇教师队伍中,有1人是惠东县政协委员,有5人是惠东县党代表,还有5位教师分别担任镇人大、镇党代会代表职务。二是认真落实教师的安居工程。白花镇把教师的安居工程纳入“民心工程”来实施,全镇共建有教师家属宿舍20栋共160套(间),全面解决了有需要的教师住房问题。同时,全镇教师均享受了住房公积金的补助。三是切实提高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教师的工资逐年增长、按月足额发放,奖金及时足额兑现,教师的福利性收入也逐年提高。现在,全镇教师工资与国家公务员工资基本持平,边远的农村教师工资和城镇教师工资保持一致,农村教师还可额外获得每月100元—200元不等的山区生活津贴。四是落实教师医疗和社会保险待遇,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定期组织教师进行
体检。五是落实奖教激励制度。镇委、镇政府为全镇中小学校制定了奖教激励方案,每年都拿出1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 “先进学校”、“优秀校长”、“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的表彰活动,奖励作出突出贡献的学校和教师。由于政治和福利待遇不断提高,全镇教师队伍稳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不断增强。
3、强化教研促提高。白花镇为落实“科教兴镇”战略,建立了教学教研激励机制,引导教师树立“科研兴教、质量立教、特色强教”的教学观。全镇中小学均设立了教育科研小组,以加强教育教学的管理,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课堂改革实验。为促进教研水平的提高,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全镇还不断加强校本培训工作,积极在各学校开展师资培训活动。例如举办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说课比赛、教学论文比赛和教学评优比赛等活动,使教师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研究水平。近三年,全镇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各中小学共承担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1项、市县级课题7项;全镇教师在国家级报刊杂志发表教学论文8篇,省级报刊杂志发表教学论文18篇,市级报刊杂志发表教学论文44篇,县级以上获奖论文124篇、教案72篇;李新福、何耀洪等7位老师获评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优秀教练员,卓彩、何丽浓等46位老师获评市、县级优秀指导教师。
4、“名师”带动促发展。白花镇采用“专家引、典型带”的办法,着力启动“名师”培养工程。近年来,邀请了全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惠州市特殊学校名教师黄力华等举行名师报告会,并选派了2人参加省级名校长培训和挂职跟岗学习,35人参加县级以上骨干班主任培训。
目前,全镇共有省级名班主任培养对象1人,市级名教师培养对象9人,县级学科带头人6人、骨干教师18人。全镇县级以上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共56人。其中,张惠光、严锦东获评“惠州市十佳校长”,张中明获惠州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一等奖。全镇先后有贺国伟、胡文球等7位老师曾获得“优秀山区教师”等省级优秀教师称号,巫景文、周文艳等6位老师获评惠州市乡村明星教师称号,黄伟林、何容妹等6位老师荣获惠州市华萌乡村教师烛光奖,孙爱嫦老师获评“惠州市德育工作标兵” 称号,孙爱红、黄汉武等5位老师获评“惠州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罗仕娟老师获评惠州市“万师访万家”先进个人。
目前,全镇中小学教师45岁以下的都能掌握计算机网络使用和多媒体教学技术,45岁以上的基本掌握使用技能,一支师德好、学历高、业务强的教师队伍初步形成。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大专以上学历有183人,占59.4%,小学高级教师227人,占73.7%;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6%,本科以上学历有104人,占36.5%,高级教师1人。
(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坚持育人为本,强化思想品德教育。全镇各学校坚持把德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以举办法制课堂及争做“文明学生”、“行为规范示范生”等一系列活动为载体,利用德育实践基地、班队课、思想品德课、晨会等阵地,扎实开展法制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感恩等方面的教育,丰富德育教育内容,有效推进了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如邀请全国著名感恩教育专家杨华永举办的全镇中小学感恩教育专题报告会;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联合开展的整治学校周边环境的专项活动;交警同志到校现身说法,举办“交通安全图片”展览活动;
法制副校长为师生上法制辅导课、禁毒教育课等。同时,全镇学校都建立了三结合的德育教育网络,利用家长学校和关工小组的优势,进行家校联动,充分发动学校、社会、家庭的力量,共同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在德育工作中,教师们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及时排除学生的困惑,让学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无任何形式的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各中小学设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了心理健康辅导专职或兼职教师,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全镇学生德育考核优良率小学生为89%以上、中学生为87%以上,小学生的后进生转化率为88%以上、中学生为87%以上,学生的违法犯罪率为零,无出现重大的责任事故和安全事故。
近年来,白花中心小学家长学校获评“全国示范家长学校”,白花中心小学关工小组获评“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全市的德育工作现场会在白花联进中学举行,白花中学、莆田中学、联进中学、中心小学、白花二小获评市县级安全文明校园,中心小学少先队获评惠东县红旗大队、惠州市先进中队。
2、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白花镇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以科研促教学,努力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加强教师教学理论的学习,促使教师重视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理论,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实行不预约听课、互邀听课、上示范课、实验课等活动,加强对教师课堂常规教学督查,不断优化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如白花中心小学明确提出要求,每位教师每月听课不少于4节,并参加课后的评课活动,每人每学年最少上一次公开课,上送一篇教研论文、一篇教学案例等,有效发展了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了教学质量 的提高。
近三年,联进中学的综合成绩稳居全县各中学的前五名,白花中学和莆田学校也居全县上游水平,全镇小学教学质量管理综合评价成绩均位列全县各镇前五名。2009-2010学年,小学毕业考试合格率分别为:语文94.2%、数学94.3 %、英语95.5%;初中毕业考试全科合格率为91.4 %,初中升学率97.4%。
3、注重个性发展,重视体艺特长教育。全镇各学校在抓好常规教育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学生在体育、艺术等方面的特长发展,经常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项有益的竞赛和展示活动,为培养学生特长、展示学生才能搭建有效平台。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学生性情,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从学生学习兴趣点切入,扎实开展了美术、舞蹈、奥数、作文、英语、体育、书画等一系列课外活动,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竞赛和展演,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体艺专长的学生。
近几年,全镇中学考上重点高中的音、体、美特长生人数多、质量高,其中,联进中学在美术特长生的培养方面更是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三年来共有102人考上重点高中,名列全县之首;全镇小学生在参加惠东县“保健杯”乒乓球赛中,连续三年都获得男女团体前三名,名列全县各镇第一位;小学生参加全县篮球赛获得第三名;中小学生文艺队在参加市、县的文艺表演中,也获得了优良的成绩。今年,全镇小学生体育课考核合格率为96.4%,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为95.6%、优秀率为31.3%;中学生体育课考核合格率为96.1%,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95.6%、优秀率
为38.4%;中学生近视眼学年新发病率在1%以下,学生常见病的控制指标达到卫生部、教育部的要求。
(五)发展各类教育,提升教育综合水平
1、积极发展幼儿教育。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幼儿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镇委、镇政府大力发展幼儿教育,积极指导幼儿园的建设和发展。一是不断改善各幼儿园办园条件,优化幼儿教育环境;二是加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健全幼儿园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教育和管理水平;三是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寓教于乐,在生活化、游戏化、活动化的幼教活动中启迪幼儿,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快乐成长。通过积极提升幼儿教育的档次,增强幼儿园的内在活力,全镇的幼儿教育工作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义务教育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全镇适龄幼儿入学率达91.5%。
2、努力发展成人教育。白花镇在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幼儿教育的同时,全面发展成人教育。镇委、镇政府结合本镇实际,不断调整成人教育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惠东职业中学、惠东就业训练中心、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及白花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培训点等机构的作用,采取长期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普法教育和劳动就业等培训工作。近三年,全镇举办各类型的培训累计148期,共培训39899人,年均培训面达35.1%。通过开展实用知识、科学技术、劳动技能的培训与法制讲座等,深化了对从业劳动者的继续教育,扩大了成人教育的培训面,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水平,以及使用科技知识和法律知识的能力,为白花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3、大力发展民办教育。首先是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白花镇委、镇政府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对申请办学的社会团体或个人,积极主动地协调民政、国土资源、规划建设、公安、消防等部门,给予优质的服务,为民间力量办学提供方便并争取减免有关费用。其次是依法管理民办学校。白花镇坚持“积极支持、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指导方针,将民办学校纳入全镇教育规划、统一管理。镇党政领导经常深入民办学校检查指导工作,督促民办学校完善办学条件,指导民办学校不断规范办学行为,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使民办学校健康发展,成为家长放心、社会认可、人民满意的学校。全镇现有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幼儿园2所;其中中学在校生163人,小学在校生309人,幼儿园在园幼儿614人。
4、社区教育蓬勃发展。白花镇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深挖教育资源,运用多种手段抓好社区教育,努力建设和谐社区。一是完善文化休闲和体育活动场所。如莆田东进农牧新村的文化广场和文化室,设有农家书屋、象棋室和舞台、篮球场、乒乓球、健身器材等设施,既方便了村民学习,又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和体育健身的好去处,使村民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学习和体艺活动。镇委、镇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协助各村(居委)开展健康教育、科普知识讲座、文艺表演、法律咨询以及安全生产演练等活动,拓宽群众的知识面,营造活跃型和学习型的村(居委)文化氛围,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现在,全镇各村(居委)的群众文体组织蓬勃发展,他们经常利用节假日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如白花文化中心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书画展、送艺下乡活动,白花居委组建的老艺班、中老年人舞蹈队,各村组建的篮球队等,有效推动了全镇基层文体事业的进步。与此同时,白花镇政府每年投入专项资金10万元,用于举办全镇篮球、象棋、乒乓球比赛及猜谜语等文体活动。
三、存在不足及努力方向
在市委、市政府及县委、县政府的关怀和帮助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白花镇通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活动,教育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的综合实力得到了大幅的提升,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但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与真正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学校的办学条件仍然相对落后,教学设备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师资力量还有待加强,名教师、骨干教师数量偏少;三是学校教育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今后,我们将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继续深入贯彻和落实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一如既往地优先发展教育,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行,不断推动教育事业有新的发展、上新的台阶,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一)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办学条件。我们会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镇战略,不断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有计划地推进学校的基础工程建设,充实和完善教学设备设施,加快推进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二)继续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育水平。我们会继续切实抓好 16
“百、千、万”名师培养工程,通过加强内部培训和择优引进的形式,培养更多优秀的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继续坚持科研兴校,打造教育品牌。我们会进一步加大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力度,找准教研切入点,不断开发新课题和完善已建立的课题,逐步提升教育科研水平。通过开展教研活动,让全镇学校的办学形成特色鲜明、百花齐放的局面,打造白花镇的教育品牌。
四、自评结果
尊敬的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专家组,我们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督导验收方案》的各项标准,进行了认真、细致和实事求是的自查自评。自评认为,白花镇创建省教育强镇的各项必达条件全部达标。结果为:政府责任150分、支持教育127分、发展水平208分,合计得分485分,占总分值的97%,已经达到了广东省教育强镇的指标要求,谨向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提出申报。敬请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专家组予以督导验收。
广东省惠东县白花镇人民政府
2010年9月5日
第三篇:——怀集县冷坑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自评报告
肇庆市怀集县冷坑镇申报
广东省教育强镇
自 评 报 告
怀集县冷坑镇人民政府
2014年9月
大镇创强展风采
上下倾力谱新篇
——怀集县冷坑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自评报告
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是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综合素质,提升地方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手段。因此,冷坑镇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臵,全面实施科教兴镇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大力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近年来,全镇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呈现出以教育优先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新局面。
一、基本情况
冷坑镇位于怀集县的西北部,距县城20多公里,三条高速公路和一条高速铁路跨境而过,交通十分方便,全镇面积199平方公里,辖32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147个村民小组。2013年,全镇总人口13.38万人,是怀集县最大的农业人口镇和主要产粮区。
我镇自然条件优越,蕴藏着丰富的农业、工业及旅游资源,建有优质水稻、水果、绿色蔬菜、茶油树、黄栀子、糖蔗等一批商品农业种植基地,涌现了一大批“名、优、稀、特”农业名牌产品,随着金吴工业园区和怀集品牌文化旅游地“六祖禅院”的投资开发,我镇的经济发展将出现一个新的飞跃。
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成立“创强”专项督查小组,镇党委、政府派出专人蹲点学校,深入“创强”一线指导,加大督查力度,对“创强”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跟踪,定期通报,各职能部门积极履行职责,协调联动,促使全镇“创强”工作有序快速推进。
2.营造创强氛围,形成创强合力
创建教育强镇,需要全镇人民的共同参与。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创强”宣传工作,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座谈会、致家长一封信、张挂宣传标语、大型广告牌、利用广播及电视宣传媒体等形式,对广大群众进行广泛宣传和动员。近年来,本镇在各大路口竖立大型“创强”广告牌5个,在全镇主要街道设立“创强”宣传栏100个,张挂大小宣传标语370多条(幅)。通过大力宣传,使“创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贵、师以授教为荣”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全镇掀起一个为创建教育强镇,实现教育跨越发展作贡献的热潮。
3.多方筹措资金,确保经费投入
一直以来,镇党委政府坚持政府为主导,整合社会力量办学的原则,确保教育投入资金。一是突出以县为主,落实教育经费。2011—2013年,全镇教育财政拨款分别为8093.23万元、9635.14万元、11722.57万元,义务教育阶段生均教育事业费分别为3255.65元、4102.50元、5079.11元,生
和优化,各片区教育资源更加均衡,学校的办学效益得到有效提高。
2.加快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近年来,我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办学条件,着力建设标准化学校。自创强以来,全镇共投入资金5600多万元。其中,投入2390多万元,新建教学楼3幢、综合楼5幢、学生宿舍楼1幢、校门4个,建筑面积共16600平方米;投入700多万元,对旧校舍进行维修、改造,维修面积19460.7平方米;投入930多万元,完善了各校的功能场室,增臵教学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新增阶梯电教室3个、计算机室17间、多媒体平台103个;投入510多万元升级改造了镇中心幼儿园和爱一幼儿园;投入1070万元,完善校园文化及配套设施。目前,全镇中小学的教学仪器设备设施均达到广东省标准化学校的标准要求。各校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文化氛围浓郁,校园布局合理、规范,绿化、美化合理有度,校园处处呈现出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我镇各中小学校均被评为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
(三)强化队伍建设,打造优质师资 1.强化师德建设,提升教师思想品质。
我镇中小学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一系列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相关文件,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修养水平。通过师德演
3.落实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安教乐教。
我镇为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制订了《师德实施细则》、《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教学教研奖励方案》等一系列制度和方案,每学期依据方案对各学校教师的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估,对被评为先进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一是每年教师节,镇党委、政府都召开教育总结暨表彰大会。镇政府拿出一定的资金,对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二是逐年提高教师福利待遇。我镇按省、市有关要求,建立健全教职工工资、医疗和养老等有关增长机制,实现了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2010年起全县中小学实行了绩效工资制度,2012年7月起全县教师工资再度增幅,“两相当”水平进一步提高,2013年起发给山区教师津贴。三是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每两年一次组织教师进行体检。三是积极帮助困难教师解决实际问题。我镇每年都举行外省籍教师团年饭、中秋联欢等活动,对回乡探亲的外省籍教师给予500元的车费补助。想方设法为困难教师排忧解难,为困难教师家庭家属解决就业问题,对因病住院治疗的教师,各工会小组都协同学校党政领导进行探访。近三年,共资助特困教师127多人次,发放资助金慰问金共93045多元。四是积极营造尊师重教氛围。每年教师节,镇、村都召开教育表彰大会,安排专项资金对优秀教师和先进集体进行表彰奖励。目前,我镇教师安教乐教,社会兴学尚礼、
视校园环境建设,确保校园周围无网吧,无不良社会人员干扰,确保校园一方净土。三是结合实际,积极开展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理想前途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四是重视学生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各学校都成立了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周活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采取有效措施排除学生心理障碍,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无发生由于心理失衡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几年来,我镇各校校风学风良好,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学生好学上进,自觉遵纪守法,中小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无发生校园安全责任事故。镇中心小学在 2012—2013分别被授予“市文明单位”和“县文明单位”称号;我镇中心小学和4所中学均被肇庆市评为“肇庆市德育示范学校”。
3.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我镇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不断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以研促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一是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坚持实行月检、月报制度,形成“检查、评估、整改、提高”的管理模式。二是在镇内外开展实地参观考察、互派教师上课、听课、听专题讲座等教学交流活动,认真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创新教学模式。三是开展教
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小学生英语短剧表演大赛三等奖,少先队仪仗队在团县委组织的仪仗队花样操比赛荣获县一等奖,在参加县中小学艺术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中获美术展演一等奖及音乐展二等奖。还有160多人次学生在参加书法、演讲等各类艺术中获县级以上奖励。
(六)完善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协调发展 1.创新思路,提升学前教育
近年来,我镇加大力度发展学前教育,不断规范办园条件,积极推进学前教育多元发展。一是加强我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将中心幼儿园打造成镇级乃至县级示范幼儿园,早在2007年,我镇中心幼儿园就已经创建成为市一级幼儿园;二是充分利用学校撤并后富余校舍,以村办爱一幼儿园为示范,大办兴办村级幼儿园,使学前教育遍布全镇各村。三是发挥社会力量创办民办幼儿园。我镇建有民办幼儿园2所,满足了幼儿就近入园需要,极大提高了我镇学前教育的普及率。目前,我镇学前三年适龄幼儿入园率达90%。四是切实抓好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我镇每年都组织幼儿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举行教学观摩活动,积极探索幼儿教育新路子,使全镇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促进幼儿教育质量上新台阶。
2.固本强基,夯实基础教育
一直以来,我镇坚持把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作为整
位、以就业为导向,重点抓好适合我镇经济发展的主产业,把成人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地方经济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我镇成校积极利用蔬菜基地、花生基地、黄桅子基地、孵化基地等基地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及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前培训和岗位培训工作,近三年,共计举行培训班163期,培训47359人次,培训面达38.1%,有力促进了镇、村的经济发展。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于2000年1月被评为省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4.构筑和谐,活跃社区文化
我镇拥有目前肇庆市乡镇级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文化中心,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我镇每年都在文化中心举办两、三场大型文艺表演活动,每晚开放广场,让群众在广场上跳舞或进行歌唱活动,活跃社区文化生活。各村(居)委都建有文化室、农家书屋和篮球场。同时,各村充分利用传统节日,积极开展篮球、乒乓球、象棋等体育比赛活动。2010年,我镇篮球队在县举办的首届“农民杯”篮球赛中获优异成绩,并代表怀集县参加市级“农民杯”篮球赛。
三、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多年来,我镇的教学质量一直排在全县的前列,尤其是开展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以来,全镇教育更加速发展,成效
第四篇:梅州市梅县桃尧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自评报告
梅州市梅县桃尧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自评报告
乘创强东风 谱教育新篇
中共梅县桃尧镇委员会 梅县桃尧镇人民政府
2010年6月
百度文库
目 录
一、基本情况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党政高度重视,优先发展教育。
(二)扎实推进“创强”,发动全民参与。
(三)优化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
1、调整学校布局,优化资源配臵。
2、改善办学条件,完善设备设施。
(四)履行政府职责,推进教育发展。
1、落实教育经费,实现“三个增长”。
2、坚持“防流控辍”,巩固“普九”成果。
3、加强安全管理,创建平安校园。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1、营造良好氛围,建立激励机制。
2、抓好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素质。
3、实施名师工程,着力人才培养。
(六)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1、拓宽教育渠道,提高德育实效。
2、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3、开展文体活动,促进全面发展。
(七)协调各类教育,促进和谐发展。
1、规范办园行为,发展幼儿教育。
2、办好成人学校,提高农民素质。
3、完善社区设施,建设和谐家园。
三、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四、自评结果
百度文库
乘“创强”东风 谱教育新篇
——梅县桃尧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
近年来,我镇本着对全镇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以全面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出发点,举全镇之力,积极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使全镇的教育走上了规范化、现代化的发展轨道。现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督导验收方案》各项指标体系,对我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作如下自评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我镇位于梅县东北部,地处偏僻山区,毗连福建省永定县。桃尧全镇面积118平方公里,辖区内有15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158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17271人,外来人口较少。自古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秉承了客家人诗书传家,崇文重教优良传统。这里是国父孙中山的爱将张民达将军的故乡,又是原中宣部副部长、老红军张海和著名学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廖万清将军的故乡,也是旅印尼侨领梅州会馆创始会长黄德新先生的故乡。这里的学校为北大、清大、中大、华工等著名大学输送了不少学子。诞生了专家学者、教授10多人,还有众多社会各界的杰出人才。2009年,全镇社会经济总收入达2.2亿元,比增4.5%,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5068元,比增3%;镇级机动财力达115万元,比增20%,镇级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桃尧自然环境优越,生态优美,森林资源、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德育教育基地、一代名将张民达将军的故居;百度文库
有时代特色——“上山下乡知青农场”为前身的鸡冠山“绿色山庄”千亩白玉兰旅游景区;有农家乐特色的“桃花源生态示范园”;更有粤东名山——王寿山自然风景名胜。它们构筑了我镇“两山一园一故居” 的生态人文旅游平台。
我镇现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1所,分教点3个,幼儿园1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其中桃尧中学、镇中心小学是规范化学校,镇中心幼儿园为县一级幼儿园,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是市级示范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现有在职教师123人,其中中小学教师97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教师13人,幼儿园教师13人,在校中学生619人,小学生602人,在园幼儿162人。
近几年,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 “打造三名城一基地,实现科学发展”和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培育绿色产业、建设宜居家园、打造客都明珠”的目标要求,坚定不移走“旅游旺镇,科教兴镇”之路,推进社会和谐稳步发展。近年来,我镇获得了“梅州市尊师重教先进集体”、“梅县尊师重教先进单位”,市、县“先进基层党委”、“先进镇机关党支部”,市、县“计划生育先进镇”,“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先进集体”和“梅州市平安镇”等各种荣誉称号。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党政高度重视,优先发展教育。
我镇党政班子秉承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重视教育发展,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百度文库
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牢固树立“科教兴镇”和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加强对教育的领导,切实把发展教育作为社会工程和民心工程来抓,始终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我镇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教育管理责任制,建立了在镇委书记、镇长的领导下,由一名副镇长分管,一名文教助理协管,相关职能部门配合管理的教育管理模式。我镇依法履行教育管理职能,把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建立了党政联席会议定期研究教育工作的制度。镇主要领导每年都主持召开两次以上教育专题会议,研究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重点研究教育经费投入、中小学布局调整、学校规范化建设、学生安全、学校食品安全等问题,出台了《桃尧镇关于增加教育经费,加大教育投入的意见》、《桃尧镇关于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桃尧镇“防流控辍”工作措施》等一系列文件。二是建立了镇主要领导与中小学校挂钩联系制度。镇主要领导每人挂钩一所学校。书记、镇长、分管教育的领导经常深入各学校调研,现场办公,及时为学校排忧解难。同时我镇把抓好教育工作列入镇主要领导的工作职责,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扎实推进“创强”,发动全民参与。
我县召开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工作动员大会后,我镇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决定举全镇之力,提前三年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接着召开了桃尧镇创建教育强镇工作动员大会。镇领导班子成员还深入各村(居百度文库
委)和学校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在桃尧镇掀起了创建教育强镇的热潮。
我镇党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创强”工作,成立了由15人组成的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领导小组,梁新强书记任组长,陈国和镇长任常务副组长,张淦辉副书记、李健畴副镇长和中小学校长任副组长。四位镇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经常深入学校调研和现场办公,着力解决学校在“创强”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创建教育强镇,需要社会各界、海外侨胞的共同参与。我们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通过发放“致桃尧镇群众一封信”、各村设臵创强宣传拦、悬挂创强横额、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创强工作家喻户晓,“科技兴镇,教育领先”、“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等先进理念深入民心,从而形成了全民办教育,全社会踊跃捐资办学的局面。如旅印尼侨胞黄德新先生热心捐资20多万元兴建桃尧中学德新广场;乡贤曾建生先生热心资助学生桌凳700套,每年捐赠10000多元作为学校奖教奖学金。另外,一批外出乡贤、老板还热心为学校捐献电脑等教育教学设备。
三年来,我镇积极争取上级各部门、特别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心和帮助,同时,镇主要领导还多次到广州、深圳、珠海等发达地区发动乡贤、老板捐资助学,共筹集资金650万元,全部投入在我镇的教育事业之中。
(三)优化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
1、调整学校布局,优化资源配臵。
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科学整合教育资源,是我镇教育创百度文库
强工作的重要内容。我镇领导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多次深入各村小学调研,在此基础上,召开了乡贤、村干部及学生家长座谈会,宣传学校布局调整的重要意义。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坚持以“科学规划,分步实施” 的策略,按照就近入学、相对集中的原则,全力完成了学校布局调整工作。
我镇原有小学20所,布局分散,办学规模偏小,功能场室欠缺,设备设施落后,严重影响教育的发展。近年来,我镇对不能适应教育发展要求的学校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先后撤并了桃培小学、珠玉小学、诰上小学、余坑小学、大美小学、螺江小学等16所“麻雀”学校,只保留了1所完全小学和3个分教点,教育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为解决山区偏僻路远学生上学难的问题,镇村两级结合本身实际,合理安排车辆接送学生,学校也完善了膳堂设施,改善了伙食,使家长放心,学生安心。
2、改善办学条件,完善设备设施。
学校布局调整任务完成以后,我们对保留的中小学校按照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标准进行建设。2007至2009年,我镇先后投入资金650万元用于学校建设及完善设备设施。其中投入150万元,完善了桃尧中学、桃尧中心小学运动场建设;投入90多万元兴建桃尧镇中心幼儿园;投入230多万元兴建桃尧中学、桃尧中心小学的教学楼及穿衣戴帽等工程;投入150多万元购臵136台计算机、5个电教平台、2个校园网,充实图书和教学仪器;投入20多万元用于中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目前,我镇义务教育阶段完小以上学校均为规范化学校。
百度文库
(四)履行政府职责,推进教育发展。
我镇地处偏僻山区,没有区位优势,经济基础较为薄弱,镇、村两级集体经济收入比较低,处于保稳定、保运作的状态。面对困难,我们迎难而上,积极履行政府职责,调整财政开支结构、拓宽经费来源,千方百计加大教育财政投入,提出“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再穷也不能穷教育”,依法“防流控辍”,巩固“普九”成果,维护校园及周边秩序,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推进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落实教育经费,实现“三个增长”。
在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基础上,镇财政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事业发展。2007年至2009年,我镇财政经常性收入分别为1186.03万元、1315.21万元、1470.20万元,年均增长率达10.34%;教育财政拨款分别为548.03万元、626.71万元、745.20万元,年均增长15.61%。生均教育事业经费逐年增长:2007年至2009年,中学生生均教育事业经费分别为1605元、1783元、2112元;小学生生均教育事业经费依次为2042元、2426元、2974元。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2007年至2009年,中学生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为423元、581元、730元,小学生生均公用经费依次为355元、383元、440元,达到了“三个增长”的要求。教师月收入实现“两相当”、年均收入逐年增长:2007年至2009年,教师年均收入依次为22225元、26079元、28437元,年均增长率达11%。教师医疗福利、住房公积金等各项社会保险待遇逐一落实并实现逐年增长。
2、坚持“防流控辍”,巩固“普九”成果。
百度文库
近年来,为提高我镇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加快创建教育强镇步伐,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切实做好“防流控辍”工作。
一是强化政府行为,制订了《桃尧镇“防流控辍”工作措施》、《桃尧镇关于维护学校周边环境,保护校园师生人身安全的若干规定》。二是通过各种形式如宣传栏、镇村干部会议、学生家长会、校会、班会等,宣传《义务教育法》,宣传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送子女上学的自觉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师敬业爱岗,用爱心吸引学生。四是引导教师树立“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同等重要”的思想,努力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防止后进生辍学。五是建立“留守生”管理机制。六是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学校吸引力,以良好环境吸引学生就读。如完善桃尧中学运动场、膳堂,为镇中心小学建运动场,为中小学校购臵电脑、充实图书和各种教学仪器等。七是建立扶贫助学机制,确保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如桃尧中学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资助了14名家庭贫困的学生,桃尧镇中心小学资助了36名家庭贫困的学生。八是对辍学或有辍学倾向的学生,及时做好动员返校等工作。九是开展帮教活动,如成立帮教小组,对学习困难、基础较差的学生开展帮教活动。十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优化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同时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2007-2009年,我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5周岁完成百度文库
率、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均为100%,小学年辍学率为零,初中年辍学率分别为1.4%、1.58%和0.88%;17周岁完成率分别为96.75%、96.96%和97.47%,毕业率为99.57%;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100%。较好地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巩固了“普九”成果。
3、加强安全管理,创建平安校园
我镇认真贯彻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等八部委联合制定下发的《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制订了《桃尧镇关于维护学校周边环境,保护校园师生人身安全的若干规定》,统筹规划校园周边环境的建设和管理,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大对学校内部及周边地区的安全管理和整治力度:一是取缔了学校周边非法经营的黑网吧、电子游戏室;二是大力整治学校周围交通秩序,完善各类交通设施;三是要求各学校加强安全管理,完善安全工作制度,落实责任制。同时定期对学校内部进行严格、细致的安全大检查,督促各校对各类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杜绝火灾、建筑物倒塌和食物中毒等恶性事故的发生。近年来中小学校、幼儿园及周边治安秩序良好,没有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师生的安全得到保障。中小学校均被评为安全文明小区,成为“平安校园”。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我镇注重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逐步建立起“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干部任用管理模式,近几年,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骨干被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配齐了学校领导班百度文库
子职数,增强了班子的活力。同时建立校长培训制度,进一步健全校长岗位责任制,落实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工作实绩考核制度,提高他们的领导艺术和管理水平,全镇共有中小学正副校长6人,其中3人均为高级教师,从而打造了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理念新的校长队伍。我们实施人本管理,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加强专业培训、实施名师工程等途径,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1、营造良好氛围,建立激励机制。
为激励教师不断进取,我镇建立了激励机制并大力营造良好的氛围。一是每年召开一次教育表彰大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我们通过设立奖教奖学金、社会筹资等对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实施义务教育有突出贡献的社会组织予以表彰奖励,对考上重点学校的学生给予奖励。二是根据省、市、县有关规定,落实教师社保、医保、生育保、岗位津贴、教书育人奖及组织教师进行健康体检等多项福利待遇和激励措施,教师工资、福利待遇逐年提高,全镇教师工资待遇实现了“两相当”。同时努力改善教师的住房和工作条件,帮助解决教师家属就业等问题,千方百计激励教师安心工作,努力工作。三是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教师考评、奖惩制度,每年对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进行量化考核,对取得成绩的校长、教师给予表彰奖励。
2、抓好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素质。
我镇以师德建设为前提,大力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一是开展以“三爱”为主要内容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百度文库
严格要求全体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加强优质课评选以及以老带新的帮教活动等,从而提高了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二是鼓励、支持在职教师参加脱产、函授、自考和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学历进修,提高学历层次。三是加强了教师的在职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聘请教育专家到学校讲学,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观摩,开拓视野。同时我们还加强了教师现代教育技能的培训,要求全镇45周岁以下的教师必须掌握计算机网络使用和多媒体教学技能。目前,各校75%以上的学科都能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课时覆盖率达40%以上。我镇幼儿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大专以上学历61.5%;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其中大专以上学历64.15%;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本科以上学历52.2%;成人校教师学历合格率100%。
3、实施名师工程,着力人才培养。
一是我镇各校大力实施名师、名校工程,努力打造学校的教育品牌,提升办学档次。各校把思想素养好、学识修养高、有能力、有才干、有独特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中青年教师列为重点培养对象,依托市、县“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对他们进行重点培养,并在思想上给以关心鼓励,在教学上为其搭台唱戏,全镇掀起了实施名师工程的热潮,力争把全镇教师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目前我镇有市级名教师培养对象1人,县级名班主任培养对象2人。二是重视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学校制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明确培养对象,落实培养人,做到培养一个,发展一个,提拔一个。桃尧中百度文库
学先后培养了3位副校长和4位中层管理干部。
近年来,我镇学校班子建设和办学成效得到广泛认可,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表彰,桃尧中学先后荣获“梅县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梅县先进党支部”、“梅县先进集体”、“梅县绿色学校”、“优秀安全文明小区”、梅县中小学艺术节“优秀组织奖”等称号;桃尧镇中心小学先后荣获“梅县先进集体”、“梅县少先队红旗大队”、“梅县优秀职工之家”等称号;校长中有4人次荣获“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教师”的荣誉称号。
(六)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我镇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拓宽教育渠道,提高德育实效。
我镇结合新时期德育工作的要求,努力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挖掘教育资源,拓宽教育渠道,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方面,充分运用我镇拥有的一代名将张民达将军旧居和邻近雁洋镇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叶剑英纪念园、梅州市德育基地等丰富的德育资源,各校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用张民达将军“立志报国救民”的远大志向陶冶学生情操,用叶剑英元帅“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的诗篇激励学生发奋攻读,不断进取,坚定学生爱国主义信念。另一方面,我们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广大家长科学教育子女的水平。近三年幼儿园、中小学生家长学校培训率达80%以上,并通过百度文库
开展“家长开放周”、“家长听课日”等活动,实现家校互动,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步发展。此外,各校还积极创新德育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寓教于乐,如桃尧中学的养成教育和中心小学的“三礼”(礼仪、礼节、礼貌)教育活动,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文明素养,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的习惯,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近三年,我镇学生德育考核优良率、后进生转化率均达80%以上,违法犯罪率保持为零。
2、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为提高教学质量,我镇各中小学校采取积极的办法和措施加强对教学的管理与研究,大力推进教学改革。近年来,各校通过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规范课程设臵、推广课改成果、开展课堂教学比赛、加强教研指导和加大教育科研力度等措施,较好地促进了我镇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学工作跨上了新台阶。07-09学初中毕业考试考入重点学校人数分别是:07-08学考入东山中学1人、高级中学13人,占实际参考人数183人的7.7%;08-09学考入东山中学2人、高级中学15人,占实际参考人数178人的9.6%,重点率始终保持平均在8.5%以上,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小学终端质检合格率、初中毕业考试全科合格率均达90%以上;近三年,我镇教师在省、市各级刊物上发表教学教研论文28篇,共有56篇论文在省、市、县评比中获奖;我镇中小学承担县级科研课题2个,校级科研课题2个。
3、开展文体活动,促进全面发展。
我镇在抓好学生德育、智育的同时,大力开展文体等活百度文库
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方面,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确保学生接受全面系统的教育。另一方面,大力开展校园文体活动,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如书画、体育、文艺等,定期组织书画比赛、文艺演出。各校每年均举行田径运动会,为学生展示体育才华搭建平台。近三年我镇学生参加各学科和体育、艺术方面的各类竞赛、竞技活动,获市县级奖励30多人次。
(七)协调各类教育,促进和谐发展。
我镇在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同时,重视加强幼儿教育、成人教育,活跃社区文化,促进了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建设和谐家园。
1、规范办园行为,发展幼儿教育。
我镇把发展幼儿教育作为教育创强工作的重点之一。我镇原有幼儿园为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设备设施少,管理不够规范。根据上级有关规范办园的规定,我镇结合实际,经过多次调研后,多方筹资90多万元新建一座占地1200平方米的大楼作为镇中心幼儿园,并充实完善了设备设施。
同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抓好幼儿园的规范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从而使我镇幼儿教育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达到县一级幼儿园的标准。近三年我镇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均在86%以上。
2、办好成人学校,提高农民素质。
我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是市级示范性成人文化学校。为更好地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建设,实现“科技兴农”的战略目标,我们大力发挥成人校主阵地作用, 采取内外结合的办百度文库
法,在组织教师精心备课,上好专业技术课的同时,聘请专家教授到学校讲课、对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进行多方面的培训。近三年来共举办计算机、专业技术、种养技术等培训班31期,培训学员6370人次,年培训面达37.6%以上,有效地提高了外来工和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促进了镇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3、完善社区设施,建设和谐家园。
近年来,我镇以人为本,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努力丰富社区文体生活,不断完善社区文体配套设施,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三年来,我们先后投入资金800多万元,建设了桃尧镇文化广场、各村篮球场、文化室,添臵了健身器材等,为群众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下,虽然我镇教育工作在改革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全镇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办学条件仍需进一步完善。个别学校的功能场室仍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二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部分教师仍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创新意识,特别是教育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今后,我们要从两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想方设法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二是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的学习和培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努力打造一支敬业爱岗、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百度文库
富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
四、自评结果
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督导验收方案》的各项指标体系,我们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评分,结果如下:自评分合计487.5分。其中:政府责任150分,支持教育128分,发展水平208分,奖励加分1.5分,必达指标全部达到要求。我们认为,我镇已基本符合广东省教育强镇的标准,敬请各位领导、专家予以督导验收。
2010年6月
百度文库
第五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
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谱写**教育新篇章
——**市**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
自 评 报 告
**市**镇人民政府 二OO七年十二月
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谱写**教育新篇章
——**市**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自评报告
**镇人民政府
(二OO七年十二月)
创建教育强镇,是推动未来发展的先导工程,是落实“科教兴镇”的重大举措,也是惠及全镇人民的民心工程。近年来,我镇围绕创建省教育强镇的工作目标,不断加大投入,深化改革,狠抓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使我镇的教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创建省教育强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镇经济社会及教育事业发展概况
我镇总面积91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2007年初,全镇人口约11万,其中户籍人口7万多,外来人口4万。改革开放以来,我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开拓进取,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在经济迅速快速发展的同时,我镇教育事业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81年普及初等教育,1989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3年扫除青壮年文盲、半文盲,1995年普及高中教育。目前,全镇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1所,职业高中1所,小学7所,在校中小学生11646人;幼儿园13所,在园幼儿2026
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已批准筹办的民办学校2所;民办成人教育网点4个,全镇已建立了从幼儿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到成人教育比较完整而又协调发展的全民教育体系, 实现了发展阶段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教育模式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二、主要做法及其成效
2005年我镇正式提出创建省教育强镇的目标,2006年创建工作全面启动,今年把优先发展教育、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列入全镇十大民心工程之首,全力推进创建的各项工作。回顾创建工作的历程,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导和关怀下,全面落实了“五个坚持”:
(一)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始终坚定不移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采取多项措施优先发展教育。
1、加强领导,提供创建工作的组织保障。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教育强市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决定》,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做到思想上重视、组织上加强、工作上支持、经济上倾斜,大力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全力推进创建教育强镇的各项工作。2006年,成立了由镇委书记、镇人大主席***任组长的**镇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实施方
案》。2006年3月28日,召开了“**镇创建省教育强镇动员大会”,动员全镇上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创建省教育强镇的各项工作上来,作出了“六个优先”的部署,即: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用地优先保障,教育人才优先引进,教师待遇优先落实,教育问题优先解决。两年来,为加快推进创建的各项工作,建立了镇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学校、定期研究教育和教育工作实绩考核等制度,坚持每年召开教育工作会议,专题研究教育工作,及时解决教育方面的问题和困难,坚持经常深入学校调研,督促检查和指导教育工作,坚持每年教师节期间召开庆祝教师节大会或教师座谈会,对优秀教师及优秀教育工作者进行表彰。镇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周密部署,为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2、加强协调,形成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在创建工作中,我们着力建立上下联动,统筹有力,衔接紧密,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形成合力,确保工作落实。在镇委镇政府的组织协调下,财政、国土、建设、规划、供电、供水、电信等单位和部门优先安排创强资金,优先安排学校建设用地,优先安排建设项目,优先提供各种便利;工商、公安、卫生、交通、宣传、工会等单位和部门,综合整治学校及周边环境;教育、物价、财政、纪检等部门重视做好教育收费的检查、监督;民政、教育、团委、妇联等部门每年做好低保户家庭在读子女的助学金申请发放工作,解决读书难问题;文化广电部门及时宣传报道
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在全镇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各单位、部门的上下联动,形成了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
3、加大投入,夯实创建工作的物质基础。教育投入是政府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根本保障,是政府重视教育的直接体现。三年来,尽管镇财力十分有限,我们还是克服种种困难,采取优先安排、优先保障的措施,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保证了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为创建教育强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04至2006年,全镇的教育投入分别是5127万元、5906.9万元和10206.36万元;全镇生均教育经费逐年增长,2004年为3673元,2005年为4420元,2006年为5004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13.14%、20.34%、13.21%;生均公用经费2004年为771元,2005年为923元,2006年为1058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10.35%、19.71%、14.63%。教职工的年平均收入也逐年提高,2004至2006年分别为45400元、51800元和63800元。全镇投入创建教育强镇的专项资金达2.2亿元,此外,从今年起,镇政府每年还拨出约110万元的专项经费,用于加强和规范中小学校保安员队伍的管理;拨出900万元的专项经费(分三年每年300万),用于中小学的信息化硬件建设;拨出70万元的专项资金,作为教师培训的专项经费。高强度的投入,为创建教育强镇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坚持教育协调发展,努力构建现代教育体系。我们坚持教育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多形式、多层次的全
民终身教育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
1、普及基础教育。近年来,我镇着力抓好普及基础教育工作。加强了基础教育学籍管理,建立了学生流失情况报告制度和学生辍学领导责任制,三年来,我镇的九年义务教育辍学率一直都控制在0.2%以内。着力解决学生读书难问题,避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或辍学。2006年,我镇向710名低保家庭在读子女发放助学金108.67万元,为148名寄宿生减免生活费、寄宿费24.68万元,为179名学生争取了8万多元的社会资助。2006至2007学,全镇3—5周岁幼儿入园率为99%,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95%,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100%,初中毛入学率为100%,初中毕业生毕业率为100%。三年来,初中升学率分别为95.13%、96.10%、98.01%。
2、发展职业教育。我镇认真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在抓好普教工作的同时,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努力办好职业高级中学。一方面,职业中学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想方设法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抓好专业技能的实训工作,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专,学有所用。近年来,职中毕业生的就业率都在95%以上。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职业高考,三年来参加普通高考高职类考试被普通高校录取的人数有116人。随着大批学生进入职业高等院校学习,职业教育在为我镇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多渠道发展成人教育。多年来,我镇结合实际,不断调整成人教育工作思路,加强了成校基地的建设,以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中心,以民办培训网点和劳动部门的职业培训为补充,形成了辐射各村(社区)、各单位的成人教育培训网络。该网络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实用人才为目标,坚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培训,拓宽成人教育的培训局面,先后与南开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合作,开办了教育学、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工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函授大专和本科学历班,在读人数557人。三年来,该网络培训了49000多人次。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多门类的培训,有效地提高了我镇劳动者素质,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4、有序发展民办教育。在“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民办教育方针指引下,我镇把民办教育作为我镇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教育整体发展规划中。我镇认真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相关实施细则,做好民办学校的发展规划,积极扶持和引导。目前,全镇有民办幼儿园13所,在园幼儿2026人;已批准筹建的民办学校2所。民办教育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新莞人子女入学入园的问题。
5、广泛开展社区教育。我镇大力加强镇、村(社区)的文化设施建设,为全镇群众、新莞人提供文化、休闲、娱乐的场所。近年来,镇、村(社区)先后建成社区服务中心、文化
广场、公园、文化馆、体育场、图书馆等一大批文体设施。同时,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通过深入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以及城市暖流、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婚育新风进万家等系列主题教育,建立了镇、村(社区)教育网络,满足了包括新莞人在内的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员接受教育的需要。
(三)坚持教育格局科学统筹,大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2006年前,我镇共有小学15所,其中9所小学在读学生数不足500人。这些村办小学规模小,办学条件落后,等级学校比例少等,成为制约我镇教育发展的瓶颈。2006年,镇委、镇政府从办优质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高度出发,积极推进联合办学,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1、高起点规划。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学校布局和设置意见的通知》,遵循整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学生能就近入学的原则,在广泛开展调研,征求多方意见和建议,规划、教育、城建等部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镇委、镇政府制定了《**镇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规划从2006年起,用2年时间,把全镇15所公办小学合并为7所,5所中学合并为3所。合并后,按照市一级学校标准新建小学2所,扩建小学2所、中学1所,保留小学3所、中学2所(**中学和**职中这2所中学已纳入我市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规划,于2007和2008年在我镇选址新建),新建和扩建的中小学全部创建成为市一级学校,在2007年年底前创建成为广东省教育强镇。高起点的规划为实现高标准建设学校,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奠定了基石。
2、高标准建设。按照市一级学校的建设标准,全镇共投入2.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学校校舍建设和改善办学条件。其中投入5300多万元新建占地53亩的中心小学,合并原中心小学、麻一小学、麻二小学、麻四小学4所学校;投入3100万元新建占地40亩的**一小,合并新基小学、东太小学2所学校;投入1800万元扩建占地45亩的**二小,合并鸥涌小学、黎滘小学、螺村小学、川槎小学4所学校;投入1300万元扩建占地40亩的**三小,合并南洲小学、华阳小学2所学校;投入400多万元改造大步小学和大盛小学的校园环境,完善设施设备;投入1亿元扩建占地200亩的**一中,合并**一中、川槎中学、漳澎中学3所学校;投入260万元建设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大楼及完善设施设备。至此,我镇联合办学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规模,优化了教育资源,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目前,我镇有市一级学校7所,其中,中学1所,小学6所,等级学校的间数占学校总数的70%;有市一级幼儿园1所,市级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通过高标准的建设,有效地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为创建省教育强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坚持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巩固和提高普及教育的基础上,我镇积极优化教育资源,努力创建等级学校,坚持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及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针对性强的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禁毒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并通过办好家长学校,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开展“千师访万家”活动等,加强与家长沟通联系,有效调动了家长关爱子女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家庭教育的质量。通过拓宽教育活动的载体和渠道,进一步增强了我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了提高。三年来,小学生操行评定优良率分别为89.58%、90.49%、91.72%,后进生转化率分别为89.24%、91.27%、93.18%;中学生德育考核优良率分别为82.65%、83.49%、85.77%;后进生转化率分别为86.75%、89.45%、90.53%;全镇中小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
2、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我镇中
小学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根本任务,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加强教学管理,积极推行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工作,及时总结、交流和推广课改经验。努力探索符合学生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教育教学模式,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坚持以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加强课堂教学的改革与研究工作,改革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工作,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三年来,小学毕业考核合格率,语文分别为95.18%、94.21%、94.91%,数学分别为90.00%、90.91%、92.17%,英语分别为90.56%、93.09%、94.68%;初中毕业考核全科合格率分别为93.15%、95.01%、95.16%;高中毕业考核全科合格率分别为97.96%、98.80%、94.26%。以上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市的要求。三年来,我镇每万户籍人口升大学比例分别为97.19、118.39、93.93,在全市排名分别为第二、第七、第一,先后有三名本镇籍学生考上清华大学。
3、发展体艺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一直以来,我镇十分重视学校的体艺工作,将其作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任务,认真执行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的有关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配齐专职教师,为教学教研提供所需条件。镇或学校每年举办运动会、合唱比赛、书画展览、篮球比赛、文艺晚会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艺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展示特长,表现自我的机会,增强了学
生的身体素质,陶冶了学生的思想情操,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三年来,我镇中小学生参加美术、音乐、科技等竞赛获奖共有286项,其中获国家级56项、省级2项、市级54项、镇级174项;全镇小学生体育锻炼达标率分别为95.55%、96.12%、96.64%,优秀率分别为30.34%、33.81%、32.21%;初中生体育达标率分别为97.99%、97.80%、97.90%,优秀率分别为25.80%、25.56%、26.01%;高中生体育达标率分别为94.11%、94.77%、93.85%,优秀率分别为25.17%、25.01%、25.73%;中小学生近视新发病率控制在2%以下,以上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卫生部、教育部的要求。此外,我镇传统体育项目优势逐步显现,漳澎小学是广东省体育传统游泳项目学校、**市基层游泳训练点,该校输送的运动员曾获得世界级奖项3项,亚运会奖项3项,国家级奖项3项,省级奖项42项,市级奖项36项,为我镇争得了荣誉。
4、开展特色教学研究,努力打造教育品牌。近年来,我镇各校根据自身特点,努力开展特色教学研究,逐步形成三大教育特色。
一是拓宽思想教育途径,突出德育特色。我镇始终坚持把培养学生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作为工作重点,拓宽途径,整合资源,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教学和活动的全过程,坚持抓好“六个结合”:即道德实践活动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与日常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相结合,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与安全、法制教育相结合,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并遵循“小、近、实、活、新”的原则,突出道德实践活动的社会性、实践性、主体性、体验性,持续深入地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主题鲜明的道德实践活动,形成了高品位、立意新、宽领域的道德实践活动氛围,对学生思想道德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收到全面育人的效果。市直属学校普遍评价我镇学生:学习刻苦勤奋,思想端正,基础扎实,成绩优秀。
二是营造绿色校园,突出环境教育特色。我镇以“创建绿色学校,深化素质教育内涵”为切入点,在全镇深入开展环境教育。各校以创建绿色学校为载体,积极开展各种环境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环保实践。在绿色理念下,全镇师生树立了“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观念,绿色环保行为在全镇师生中蔚然成风,各中小学校园全部做到净化、绿化、美化。目前,全镇有省绿色学校1所,市绿色学校5所,园林式单位3所,形成了良好的环境教育特色。
三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突出信息教育特色。我镇以联合办学和创建省教育强镇为契机,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信息教育特色优势逐步显现。目前,全镇中小学都建成了计算机室,7所学校建成校园网。全镇小学现有计算机1156台,每千名学生拥有电脑数为102台;初中有计算机508台,每千名
学生拥有电脑数为83台;职中有计算机149台,每千名学生拥有电脑数为202台;全镇小学、初中教师按1:1的标准配备了高性能办公电脑。自2002年起,各小学从四年级起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三年来,能使用计算机作数据处理及收发电子邮件的初中毕业生占总人数的70%以上,高中毕业生占总人数的99.83%以上。为帮助广大教师掌握多媒体教学操作技术,提高教学课件的制作能力,镇组织中小学教师开展多媒体应用技术的通识培训。目前,我镇45岁以下教师都会操作使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技术,45岁以上教师能基本操作使用;91.34%的教师能运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学科占76.92%,课时覆盖率达39.39%。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坚持大力推进教师专业化建设工程,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近年来,我镇以建设一支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目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1、加强学校行政队伍建设。我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构建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学校行政队伍。把好选拔关,优化队伍结构。按照干部“四化”标准,把一批学历高、能力强,有开拓精神,年轻有为的青年教师充实到学校行政领导岗位,优化了我镇中小学行政队伍。把好培训关,提高队伍素质。我们每年都组织各校行政参加学习和培训,引导他们由“经验型”、“职务型”领导向“研究型”、“服务型”领导转变。目前
10名中小学校长中已有3名参加了“市名校长”培训班。把好考核关,择优聘任。通过推行校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建立校长任职期满的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聘任的依据,进一步调动校长的工作积极性。
2、加强师德建设。我镇坚持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工作来抓,坚持不懈开展以“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为主题的职业道德建设活动,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全国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建立师德师风考评机制,引导全镇中小学教职工自觉遵守师德规范要求,逐步在社会上树立了教师的良好形象。
3、严把教师招聘关。为优化师资队伍,推进学校人事改革,坚持实行公开招聘,招收了一批全国重点师范院校、有一定专业特长的应届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通过引进高素质人才,提高了我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创建教育强镇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4、搭建多形式培训平台,促进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我镇采取了多种措施,立足于抓好教师的岗位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开展全员岗位培训,采取专家讲座、辅导报告、研讨交流、分期培训等形式,先后组织教师参加市、镇举办的中小学新教材通识培训、“四五普法”、计算机、普通话、班主任等全员培训,每位教师受教育时间每学年不少于50学时,使教师通过学习所获取的知识和增长的才干内化为教师的专业素质。实施“名师”工程,严格按照“百千万人才工程”的标准,在教师队伍中选拔德才兼备的一线教师作为镇级教学骨干培养对象,并从中选拔了一批教师参加了省、市两级的名师培训班。加强境外培训,2006年以来,全镇共选派13名英语骨干教师赴英国进行培训,进一步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带动了全镇英语教研活动的开展。目前,我镇现有中小学专任教师716人,小学、初中、高中、职中的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是100%、98%、100%、92.5%,其中,小学教师大专以上学历为83.28%,初中教师本科学历以上为67.2%,高中教师本科学历为100%,职中教师本科学历为85%。全镇在读研究生4人。
5、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我镇牢固树立依靠教育科研提高教育质量的指导思想,一方面加强了教育科研队伍和机构的建设,在全镇中小学教师中公开招聘了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四个学科的教研员,组建镇各学科教研中心组,加强教育科研指导;另一方面,扎实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定期举办专题讲座、课例研讨、观摩交流等教研活动,激励教师人人参与教育科研,在全镇掀起了教育科研的热潮,并取得了喜人的教育科研成果。三年来,有17项教研课题在市立项,各级教师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篇,其中国家级5篇、省级34篇、市级2篇;论文获市级以上奖励77篇,其中国家级7篇、省级10篇、市级60篇。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教师专业化水平。
三、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虽然我镇教育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但相对于先进地区的教育水平和现代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联合办学后教育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学校的设施设备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针对存在的问题,今后我镇将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镇”战略,确保教育工作的优先发展;继续加大教育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努力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二)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的校长和教师队伍,努力打造水乡教育高地的教育品牌,提升我镇教育的综合实力。
(三)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改革创新,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
创建省教育强镇,是我镇全面提高办学水平,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手段。我们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各位专家的精心指导,经过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能谱写出我镇绚丽的教育新篇章!
四、自评结果
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督导评估方案(试行)》,我镇自评结果如下:领导与管理80分、教育经费54分、办学条件75分、队伍建设80分、普及程度70分、质量效益135分,奖励加分21分,自评总分为515分,占总分值的104.25%,全部必达标条件均达标。
据此,我们认为,我镇已达到广东省教育强镇的标准,特向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提出申请,请予以评估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