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程复习方略】福建省长泰县第二中学高考语文总复习 教材文言知识整合(选修)伶官传序
【全程复习方略】福建省长泰县第二中学2015届高考语文总复习教材文言知识整合(选修)伶官传序 新人教版
一、古今异义 1.与其..所以失之者 古义:
今义:连词,比较两件事而决定取舍的时候,用在放弃的一面(后面常用“毋宁、不如”等呼应)2.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古义:
今义:意志和气概;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志趣和性格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义:
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按某种方法)处理 二、一词多义
1.兴 忧劳可以兴国()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兰亭集序》)()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
2.告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送东阳马生序》)()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苏武传》)()
3.归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天下同归而殊涂()4.易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5.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翻译:
五、语句翻译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翻译:
2.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翻译:
3.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翻译: 4.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翻译:
答案解析
三、答案:(一)1.(1)用木匣子装(2)推究 2.(1)向前(2)向东(3)在夜里(二)使„„兴;使„„亡(三)1.(1)有勇有谋的人物(2)微小的事情 2.作乱
四、答案:
1、2判断句 1.梁王,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起来的。2.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3.被动句 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4、5状语后置句 4.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
5.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有智慧、有勇力的人常常会被他所溺爱的事物困扰。
五、答案:1.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采分点:原、所以)2.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采分点:恨、与、其、乃)3.以后庄宗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从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采分点:以、告、及;状语后置句)4.难道是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吗?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采分点:岂、抑、本、迹)
第二篇:福建省长泰县第二中学高考语文总复习教材文言知识整合(选修)过小孤山大孤山 新人教版
【全程复习方略】福建省长泰县第二中学2015届高考语文总复习教材文言知识整合(选修)过小孤山大孤山 新人教版
一、古今异义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①相发挥..②
①古义:
今义:江河和山岭,多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 ②古义:
今义: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 二、一词多义
1.起 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坐须臾,沛公起如厕(《鸿门宴》)()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2.比 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比去,以手阖门(《项脊轩志》)()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祭十二郎文》)()
3.特 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廉颇蔺相如列传》)()诏书特下,拜臣郎中(《陈情表》)()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
四、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并翻译 1.此山当是其一也。()翻译: 2.信造化之尤物也。()翻译: 3.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者也。()翻译:
4.若稍饰以楼观亭榭。()翻译:
五、语句翻译
1.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翻译: 2.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
翻译:
3.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
翻译:
4.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
第三篇:【全程复习方略】福建省长泰县第二中学2015届高考语文总复习(十三) 4.1.1理 解专项突破练
【全程复习方略】福建省长泰县第二中学2015届高考语文总复习(十三)4.1.1理 解专项突破练
一、(2014·宜昌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防空识别区是一国根据自己的空中防御需要划定的一个空中预警范围。通常情况下,以该国的战略预警机和预警雷达所能覆盖的最远端作为“防空识别区”的界限,可以从领海基线向外延伸几十至数百海里不等,它比领空和专属经济区的范围要大得多,根本不属于国际法中的主权范畴。一般来说,设置“防空识别区”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国籍不明的飞机侵犯主权国领空,提示或警告进入“防空识别区”的他国军机不要误入或闯入主权国领空。防空识别区是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安全而设立的,完全是一国的单方面行为。
对于进入防空识别区的航空目标,国际上有通行的处置原则。一旦发现对方目标进入防空识别区,设立防空识别区的一方识别目标后,在实施G波道广播的同时,向军事最高当局通报情况,并加强雷达监控,同时立即提高防空导弹的警戒,命令空中待战的飞机前往这一区域,或者令地面战斗机做好拦截准备。通过对目标航向、机型、速度、姿态和以往情报的进一步掌握,判断目标有无敌意。对于有无敌意的判断,通常把握三条原则。一是目标在防空识别区内停留时间长短,如果较短,并依照指令行动,即可以认为“误入”或者“无害通过”,不采取武力措施。二是如果停留时间过长,不听从全球通用G波道广播劝告,目标继续沿防空识别区外沿飞行,且飞行速度没有变化,无意进入对方领空时,一般采用跟踪飞行的方法进行监视;如果对方飞机续航时间过长,通常采用轮换监视飞机批次的方式保持持续监视。三是目标不听从劝告,且航行方向直指对方领空,从机型、姿态、航线等能够判明敌意,即可在目标进入领空时按最高当局指令采取攻击手段,将目标击落或者迫降。
自1950年美国最早建立空中识别区以来,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德国、缅甸、土耳其、泰国、中国台湾地区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相应地建立了海上空中识别区。尽管各国和地区关于防空识别区的范围、作为限制对象的航空器的种类、目的等内容不尽相同,但防空识别区自20世纪50年代出现以来,已经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默认,成为国际法所默认的事实存在。
与其他建立了防空识别区的国家相比,日本防空识别区的划定范围可以用“霸道”一词来形容。日本防空识别区是一个巨大的正五边形,其最西部距离中国大陆东海海岸线仅130公里,最南部与中国台湾的防空识别区呈重叠状态,西北部更是过分到距离俄罗斯海岸不足50公里。
长期以来,日本政府一直向国民制造“受威胁”的假象。其每年4次公布针对“可能侵犯领空”外国战机的紧急出动次数,最近两年一直宣称针对中国飞机的紧急出动次数在急升。但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呢?
湾的防空识别区重叠。
C.长期以来,日本政府不断制造“受威胁”的假象:它一方面宣称针对中国飞机的紧急出动次数急升,一方面派巡逻机在中国海域上空盘旋。
D.我国宣布在东海设立防空识别区,要求在区域内航行的航空器向我国通报飞行计划,对于保护我国领土和国家的主权安全意义重大。
【解析】选C。“宣称针对中国飞机的紧急出动次数急升”是“最近两年”的事,不是“长期以来”;另外,“中国海域”不严谨,原文只提到“中线以西的中国东海油气田上空”。
二、(2014·武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9分)
伦理本位 梁漱溟
缺乏集团生活之中国人,则一面不知有团体,一面不知有个人。从社会结构上说,英美为个人本位之社会,苏联为社会本位之社会,中国恰都不是。过去中国社会,从其结构上看,非个人本位,非社会本位,乃是伦理本位。何谓伦理本位?本位即重点,个人本位重点在个人,社会本位重点在社会,伦理本位之重点,乃在相关系之两方中之对方。伦者伦偶,指相关系之两人而言。例如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君臣皆是。在此相关系之两面中,彼此互以对方为重,是曰伦理。在父则以子为重——是之谓慈父。在子则以父为重——是之谓孝子。以此类推,重点都放在对方。朋友不如此,非好朋友;兄弟不如此,非好弟兄。伦理关系,即是情谊关系。因情而有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皆义也。所以伦理关系,亦即是相互间之义务关系。每个中国人必须各自认识其义务而履行之,却从来不许谈权利。
这并非是空话,可从经济关系验之。试看个人本位之社会,财产既为个人所有,而社会本位之社会则其财产,主要属于社会(共产),中国人之财产,既不属于个人,也不属于社会,乍看粗看,似属于家庭,其实也不是。中国人父子间夫妇间,财产是不分的,乃至祖父在堂,祖孙也不分,是曰共财之义。兄弟间或伯叔与诸侄间,析产分炊,是曰分财之义。分财可能不止一次,富者可再度分财与贫者。亲戚朋友则有通财之义,通财与分财不同,是要偿还的。每个中国人,视其财产之大小,与对人关系亲疏远近,而必须负担或照顾家庭以外之人之生活。财产大,则负担之范围亦广,倘不践行此种义务,必遭社会指责。
中国自唐代以来,法律精详,为世界冠,但于物权债权则自来忽略,此与西洋自罗马法以来,爱讲物权债权者则相反。爱讲物权债权者,其财产总是为了自己享用。中国所重在情义,为了情义而财产便成为伦理关系中所共有共享。其范围初不限于家庭以内。在西洋遇事讲社会救济,政府要负责任。中国不然,一切问题消纳于伦理关系,彼此顾恤之中而不见。所以我说中国人的财产不属个人,不属社会,而是属于伦理的。
其次从政治上看,亦完全建筑于伦理。官则曰“父母官”,民则曰“子民”,为政则曰“如保赤子”,构成文章的诸要素之间,往往是互相关联、互相阐释的,答题时,将选项一一代入所考查的概念处,看意义是否连贯畅通,逻辑关系是否紧凑合理。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中国人父子间夫妇间乃至祖孙间,财产是不分的,都属同一家庭。B.中国人有与兄弟和朋友分财之义,还有分财与贫者之义。C.为了情义,财产成为伦理关系中双方共享,但只限于家庭。D.中国人彼此顾惜,不存在由政府负责的社会救济。
B.西洋人崇尚宗教,没有是非观念,因此也就没有中国人人生向上的伟大精神。C.伦理情谊看重情义,坚守是非义理的道德标准,中国人的安饱问题次于合理问题。D.伦理情谊和人生向上的精神是中国文化的长处,我们应该吸收并发扬光大。【解析】选B。该项扩大原意,文中是说西洋人没有是非义理这一人生向上的精神。【加固训练】(2014·西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吉祥瑞兽
龙是国家祥瑞。古人认为,大凡统治者能够顺天应时,天下就会风调雨顺,人寿年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此时便会有祥瑞出现,以彰显上天的满意和鼓励。这种祥瑞,种类繁多,大体分为嘉瑞、大瑞、上瑞、中瑞、下瑞5个等级。其中“麟凤五灵”,王者之“嘉瑞也”,龙和麒麟、凤凰、龟、白虎同为五灵之一,是最高等级的祥瑞。在这里,龙又一次与国家政治有了关联。不过,龙的吉祥意义并非仅与国家政治相关,它也显现在普通百姓的民俗生活中。许多人喜欢用“龙”作为孩子的名字,更有些人将生儿育女的时间选择在龙年,以为龙年出生的孩子活泼可爱,生命力格外旺盛。此外,民众们还在陶瓷、竹木、建筑、玉石、剪纸、刺绣等各种工艺美术和实用设计中,创造出数不胜数的精美的龙图像艺术造型,而龙凤呈祥、龙腾虎跃、龙飞凤舞、二龙戏珠、鲤鱼跳龙门等吉祥图案,都鲜明地表达出人们对吉祥如意、美满健康生活的向往和祝福。每当春节、元宵节来临,许多地方的人们还会舞起长龙,点亮龙灯;端午节期间则又开展龙舟竞渡的盛大活动。至于在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人们更愿意从事一些约定俗成的活动,D.在一些约定俗成的活动中,像春节、元宵节的舞起长龙、点亮龙灯,端午节的龙舟竞渡,都和龙的祥瑞意义有关联。
【解析】选A。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仔细分析各项表述与相关对应信息可知,B、C、D三项表述符合原文意思,而A项,“只有当龙作为祥瑞出现,才说明统治者„„”因果颠倒,此外龙只是五种祥瑞之一。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民众在各种工艺美术和实用设计中,创造出数不胜数的精美的龙图像艺术造型,这说明龙在民众心中具有不同寻常的地位。
B.因为龙是吉祥瑞兽,所以在许多节日里都有关于龙的活动,这些节日都起源于龙的祥瑞意义,节日延续的是龙的祥瑞意义。
C.古时皇家龙舟的制作极为奢华,龙舟竞渡规模亦宏大壮观,人们都临水观看这种盛况,说明龙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
D.吉祥瑞兽是龙的属性之一,龙还有更为复杂的文化属性,在中国也许没有哪一种动物文化能够比龙文化更具多样性。
【解析】选B。该项“这些节日都起源于龙的祥瑞意义”错,根据原文意思可知,“端午节”就不是起源于龙的祥瑞意义。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龙凤呈祥、龙腾虎跃、龙飞凤舞、二龙戏珠、鲤鱼跳龙门等吉祥图案,形式虽各异,但其意义都取自龙是吉祥瑞兽。
B.龙出现在许多场合,形象各异;它被人们反复讲述,也被人们不断表演。其实龙是人们凭空想象出来的,本没有原型。
C.龙的文化属性复杂,包容大度、利物济人的奉献精神、刚健有力、昂扬奋进、仪表威武、不容侵犯等都是它的文化属性。
D.几千年来,炎黄子孙以龙的传人自居,以龙的精神自励,传承和延续了中国许多传统节日中龙的文化。【解析】选B。“本没有原型”错,从文中“由想象力堆塑创造起来的复合动物”看,一些动物就是龙的原型。
第四篇:【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题提升练(10)]
1.(2014·湖北重点中学联考)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符离吊颍川侯傅公①
[清]王士禛
跃马千山外,呼鹰百战场。平芜何莽苍,云气忽飞扬。
寂寂通侯里②,沉沉③大泽乡。
颍川汤沐④尽,空羡夥颐王⑤。
【注】①颍川侯傅公:指明初大将傅友德,他初随陈友谅,后降明太祖朱元璋,有功于明室,后被太祖“赐死”。②通侯里:喻傅公生前居处。③沉沉:茂盛。④汤沐:即“汤沐邑”,借指封地。⑤夥颐王:指张楚王陈胜,汉高祖称帝后为陈胜置守冢三十户。(1)概括诗歌前两联的内容及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首联写人,生动地勾勒出傅公在家乡狩猎时的雄姿与气概,(1分)颔联写草原广袤苍绿,鹰隼振翅竟使云气飞扬,此联表面写景,实则暗写傅公劲健勇猛、挟带雄风之状,(1分)蕴含了诗人对傅公的敬仰与赞赏之情。(2分)
(2)赏析颈联中“寂寂”“沉沉”二词的巧妙之处。(4分)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寂寂”为“寂寥、冷清”之意,这里形容傅公旧里“寂寂”无闻,冷冷清清,(1分)“沉沉”为“茂盛”之意,这里形容陈胜乡里仍兴盛不衰,(1分)诗人运用叠词将傅公与陈胜死后衰荣的迥然不同相对比,(1分)更衬托出傅公命运之冤屈可悲,抒发了作者的悲慨之情。(1分)
2.(2014·宜昌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望 海 楼① 米 芾
【注】①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②铁瓮: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③沧洲:滨水的地方。
(1)结合诗句,分析首联表现了望海楼怎样的特点。(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人自远方仰视望海楼,先以镇江城在“云间”和“近青天”衬托望海楼,(2分)坚如铁瓮的城池是楼的根基,无垠的天宇是楼的背景,极写出望海楼的高峻奇伟。(2分)
(2)这首诗的颈联多角度对比写景,请具体结合诗歌说明。(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一联写景自楼内向外远望,红日、白烟形成色彩的对比;画角、沧洲形成听觉和视觉的对比;红日落处、白烟起处形成远近和趋向的对比,把它们融合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3.(2014·黄冈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陆 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1)结合词句,请说说上阕表现了词人的哪些情感。(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分离惜别之情。以“绿树”“长亭”交代了分别的特定环境;用感伤的“阳关”音乐渲染离别的气氛;(2分)羁旅感伤之情。将
自己“行人”的身份与“今朝秋色”的时令特点结合起来,更增强了分离时的感伤色彩。(2分)
(2)“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历来被后人称道,说说你读这一句表达特色方面的体会。(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用想象的手法(虚写、以虚写实也可),(1分)词人幻想若能得千寻铁锁,把长江截断、锁住,使我不能远行,便可不必与朋友分离;(1分)表达了词人希冀与友人长在一起的愿望,更突显了当下不得不别的痛苦。(2分)
4.(2014·鄂州模拟)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浣溪沙·秋柳 蒲松龄
旧向长堤缆画桡①,秋来秋色倍萧萧,空垂烟雨拂横桥。斜倚西风无限恨,懒将憔悴舞纤腰,离思别绪一条条。【注】①画桡:指画舫,油漆彩绘之舟。
(1)“旧向长堤缆画桡”中“缆”字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有何妙处?(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缆”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当初长堤上的垂柳如缆,仿佛要挽住远行的画舫,写出了杨柳的柔美与多情。(2分)②呈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气象,与下一句的秋色萧萧构成对比,画面感强烈。(2分)
(2)这首词是怎样寓情于景的?试结合词作内容分析。(4分)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秋色萧萧、烟雨迷蒙、西风又起、杨柳低垂的景象共同渲染出一幅萧瑟、悲凉的图景,(2分)有力地表现出了离别后的惆怅之情。(2分)
5.(2014·荆州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完成问题。(8分)
南柯子·忆旧 仲 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
【注】①家:语尾词,加强语气。
(1)这首词上阕写景用了哪些技巧?试结合词句分析。(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答案:①写景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是远景,“潮平路带沙”是近景。②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前两句词是视觉的描写,“数声啼鸟”是听觉的描写。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其实是表达作者内心的愁怨。(4分,答出两点即可。每点表达技巧1分,紧扣表达技巧结合词句分析1分。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这首词主要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这样认为的依据又是什么?(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抒发了年华易逝,青春易老的忧伤之情。“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可以看出这一点;②抒发了作者天涯漂泊的厌倦之情,“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一句可以看出;③抒发了作者故地重游既喜悦又感慨的复杂心情,“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写的是词人站在荷塘边,突然想起来原来有一年,也是这个时候,他到过此地,在附近的酒家买酒喝,并乘着酒意还来观赏过荷花。他禁不住向着塘里的荷花问道:“荷花啊,你还记得那年买酒喝的那个醉汉么?”(答出1点2分,2点3分,3点4分)
6.(2014·武昌调研)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沧浪亭怀贯之①
苏舜钦
沧浪独步亦无悰②,聊上危台四望中。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
【注】①贯之:诗人的朋友。②悰(cónɡ):快乐。
(1)这首诗题为“沧浪亭怀贯之”,诗中是如何具体表现这个“怀”字的呢?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诗人独步无聊,危台四望,寻找贯之的踪迹,隐含了“怀”字;诗中所写的危台、林木、翠竹,都留下了贯之的足迹,让人怀念;写酒友离散、诗社凋零,表现了对昔日朋友的怀念;“君又暂来还径往”一句回忆贯之来时和离去时的情景,充满了怀念之情。(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2)有人认为“日光穿竹翠玲珑”描写景色极巧,但也有人认为改作“日光穿竹翠朦胧”更妙。你觉得哪句更好?请回答并说明理由。(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日光穿竹翠玲珑”更好。日光穿过竹林,翠绿的竹子越发玲珑可爱。在这红林翠竹之中,本来适宜会集朋友,把酒赋诗,但酒友离散,诗社凋零。运用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自然地引起对友人的思念之情。(4分)
示例二:“日光穿竹翠朦胧”更好。日光穿过竹林,原本翠绿的颜色变得模糊,与上句“深秋的金红色在林中也黯淡了许多”相呼应,描绘了一幅清冷的画面。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观点1分,分析2分,手法1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附【诗歌鉴赏】
这是诗人登沧浪亭怀念朋友之作。诗歌一开始就出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形象。他在园中独步觉得无聊,是因为友人的离去使他产生了空虚之感。继而登高四望,则属于寻觅怅望,自我排遣。由于心境寂寥,望中的景色也偏于清冷。霜林自红,却说秋色入林,在拟人化的同时,着重强调了秋色已深。竹色至秋依然青翠,而日光穿过其间,更显得玲珑。林红竹翠,本来正宜会集朋友把酒吟诗,但酒友离散,如同秋风中的燕子;诗社亦已凋零,正像霜后梧桐。颈联两句写景,比兴意味很重,零落的秋景带有象征意味,因而自然地过渡到尾联,引起诗人惋惜聚散匆匆,慨叹无人伴其醉吟。结尾说友人是“暂来”“径往”,表现出诗人更深沉、更内在的怀念之情。
7.(2014·咸宁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南湖早春①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②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③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①南湖:鄱阳湖分南湖、北湖,自星子县、瓮子口以南称南湖。元和十年(815)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忠直的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洗雪国耻,反被政敌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②返照:阳光倒影。③不道:不是说。(1)诗的哪几联描写了早春之景?诗人又是如何描写的?请简要分析。(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前三联。(1分)作者抓住春雨初晴、阳光返照、山杏吐艳、水苹争绿、白雁低飞、黄鹂语涩(答出四种景象即可)几个最富早春特征的景象进行了突出的描绘。(2分)绘形绘色,动静结合,写出了南湖早春妩媚可人之态。(1分)
(2)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的情感。(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全诗采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答反衬手法亦可)。(1分)
以南湖早春景色的生机勃勃、明媚可爱,反衬诗人遭贬后的衰病不堪,抒发了诗人面对美景却无心欣赏的消沉郁闷的心情。(3分)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客
意 元好问
雪屋灯青客枕孤,眼中了了见归途。山间儿女应相望,十月初旬得到无?
(1)诗中的“客意”包含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雪天客居他乡的孤独、寂寞、无奈,(2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1分)盼望与人相见的急切心情。(1分)(2)请简要赏析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虚实结合(以虚写实)。(2分)诗中第一句是实写,写身处寒冷屋内面对昏暗灯火孤枕难眠的情形。后三句是虚写,写想象中仿佛看见了回乡的路,看见儿女们在山间眺望,听到了他们在计算归期。(2分)
9.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浣 溪 沙 [清]纳兰性德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倚阑无绪不能愁。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见人羞涩却回头。(1)这首词上片描写了怎样一幅图景?(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夕阳西下,小楼染上晚霞,珠帘斜挂在门窗,柔软的金钩弯曲下垂。(2分)词人倚在栏杆上,心绪无聊,无法控制心中的忧愁。(2分)
(2)这首词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试进行简要分析。(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上片感情基调是低沉的,无论是夕阳还是小楼,既无情绪也控制不了忧愁,这是抑。(1分)下片,美好之人忽然出现,是那么潇洒,那么风流,使原来低沉的气氛一扫而光,这是扬。(1分)通过先抑后扬手法的运用,塑造了少女的娇羞美丽形象。(2分)10.(2014·荆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送邓王二十弟从益牧宣城①
李 煜
且维轻舸更迟迟,别酒重倾惜解携②。浩浪侵愁光荡漾,乱山凝恨色高低。君驰桧楫情何极,我凭阑干日向西。咫尺烟江几多地,不须怀抱重凄凄。
【注】①本诗是南唐后主李煜在金陵送胞弟邓王李从益赴宣城任职时所作。②解携:分手,离别。
(1)这是一首送别佳作,诗中“别酒重倾”“乱山凝恨”都表达了惜别深情,请简要赏析。(4分)①别
酒
重
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乱
山
凝
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送别之酒已喝过多遍,还没把人送走,只好再次斟酒,作者借再次斟酒这一件事(动作、细节)来表现兄弟情深,难分难舍。(2分,赏析要点:解释诗意、指明手法、分析效果)
②孤帆远影已不见,只有那高高低低的山色峰峦映入眼帘,仿佛凝结着许多遗恨,作者融情于景(或运用移情手法),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离愁别恨。(2分,赏析要点:解释诗意、指明手法、分析效果)(2)尾联流露出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宽慰之语,安慰弟弟不必心存太多的离别之苦,希望弟弟乐观豁达。因为宣城与金陵相距并不遥远,兄弟二人见面很方便。(2分,答“兄长对小弟的无限关爱”也可酌情给分)
②鞭策之意,作者以兄长兼国君的身份劝勉弟弟不要整天满腹离愁别恨,大丈夫还是要以国事为重,以建功立业为己任。(2分)11.(2014·黄冈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中吕】普天乐·秋怀
张可久
为谁忙?莫非命。西风驿马,落月书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钓鱼子陵①,思莼季鹰,笑我飘零。
【注】①钓鱼子陵:严子陵和刘秀的关系非常密切,刘秀称帝后多次邀请他做官他都没有答应。后来刘秀又将严子陵请到宫中,想请他做谏议大夫时,他终于不辞而别,隐居富春山下,每天钓鱼。(1)请简要概括曲中刻画出的人物形象。(3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元曲刻画出一个为功名忙碌奔波直至白发年迈,(1分)却始终抑郁潦落、不能施展抱负的失意者形象。(2分)
(2)这首元曲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任选两种进行鉴赏。(5分)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西风驿马,落月书灯”,这两句写秋日景物,有很强的概括性:表明自己一年到头,一天到晚,都是这样辛勤劳碌,但却没有结果。景物描写渲染出一派萧索凄怆的氛围,烘托出主人公的伤心情绪。
②虚实相生。“西风驿马,落月书灯”实写秋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化用李白《蜀道难》名句,形容自己求取功名的道路艰难,是虚笔。这四句虚实相生,极写主人公劳苦奔波却又落寞凄清、无人赏识的凄苦境况。
③用典。“钓鱼子陵,思莼季鹰,笑我飘零”,在富春山下垂钓的严子陵,见秋风起而思故乡莼菜鲈鱼脍的张季鹰,都是历史上视功名富贵若敝屣的著名“高士”。与他们相比,主人公觉得自己热衷功名却落得潦倒失意确实十分可笑。(答出一点给2分,答对两处给5分)12.(2014·孝感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8分)
春 游 湖(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1)“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找出来并进行简要分析。(3分)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蘸”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一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把树枝压弯了后贴着水面的情景,另一方面也表明下过春雨,桃花是湿的,形象地表现了“桃花带雨”的动人情形,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2分)
(2)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中蕴含的哲理。(5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春水上涨,没过桥面,正当游人无法过去之际,一只小船从绿荫深处撑过来,(2分)诗句告诉人们,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体现了宋诗特有的理趣。(3分)【加固训练】
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菩 萨 蛮 【元】张翥
郎情秋后萧疏叶。妾心陌上悠扬蝶。何处望归鞍。春云山外山。梨花新月下。独自烧香罢。惟有梦相寻。惊鸟啼夜深。(1)请结合对词的理解,谈谈“郎情秋后萧疏叶。妾心陌上悠扬蝶”妙在何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词开头用秋后萧疏的树叶来比喻心上人渐淡的情意,用田间飞舞的蝴蝶来比喻女子纷乱的思绪,两句构成鲜明的对比,将女子内心的幽怨之情表现得形象生动、哀婉动人。
答案:用秋后萧疏的树叶来比喻心上人渐淡的情意,用田间飞舞的蝴蝶来比喻女子纷乱的思绪。(2分)两句构成鲜明对比,(1分)将女子内心的幽怨之情表现得形象生动、哀婉动人。(1分)(2)词的下阕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请简要分析。(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下阕具体描述了女子夜晚独自在花下焚香祈祷,盼望远行的情郎归来,相思无果,只能在梦中找寻,但又被深夜惊鸟的叫声唤醒。词人巧妙地运用了融情于景的手法,把女子内心的幽怨和思念之情写得绵绵无尽。
答案:下阕融情于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手法1分)诗人借助梨花、新月、惊鸟等意象,营造出凄清惨淡的意境氛围,女子夜晚独自在花下焚香祈祷,盼望远行的情郎归来,相思无果,只能在梦中找寻。(分析1分)把女子内心的幽怨和思念之情写得绵绵无尽。(情感
2分,答出一种情感1分)
2.(2014·烟台模拟)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送 魏 八 高 适
更沽淇上酒,还泛驿前舟。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此路无知己,明珠莫暗投。
(1)请赏析颔联“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的妙处。(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移情于物,写马似了解人之离别痛苦而鸣声含愁,马尚且如此,更衬托出诗人不堪忍受离情别绪;(2分)在前句“惜”字的基础上,“复怜”二字使内心的伤感显得更为深重,从而将别离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2分)(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对友人路无知己、前途莫测的担忧和牵挂之情,希望好友谨慎行事、珍惜前程的关切之
情。(每点1分,答出三点给4分。)
第五篇:福建省长泰县第二中学高考语文总复习(九) 4.3.3探究滚动强化练
【全程复习方略】福建省长泰县第二中学2015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九)4.3.3探究滚动强化练
一、语言基础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濒临(bīn)摭拾(zhí)..B.发轫(rèn)蜷缩(juán)..C.社稷(jì).狙击(jū)
.
哺育(bǔ)
.
妃嫔(pín).敕造(chì).
隽永(juàn).
便宜行事(pián).
直栏横槛(jiàn).少不更事(ɡēnɡ).情感慰藉(jí).D.炽热(chì)搭讪(shàn)..【解析】选C。A项,“便”应读biàn;B项,“蜷”应读quán;D项,“藉”应读jiè。2.(2013·孝感模拟)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剪彩
B.盅惑
C.梗概
D.涅槃 绊脚石
和氏璧
跑龙套
雨霖铃 罄竹难书 门可落雀 夙遭闵凶 红襟翠袖
苍海一粟 繁文缛节 仓皇北顾 计日程功
【解析】选C。A项,苍—沧;B项,盅—蛊,落—罗;D项,襟—巾。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推普周活动在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社会语言规范意识、提升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语言文字宣传推广的重要平台和有效方式。
B.鲍尔默认为从2012年9月5日到之后的一年里,全球搭载最新Windows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机将超过4亿部,世界将会迎来真正的“微软年”。
C.中国的钢铁产能步入了体制性过剩时代:价格低迷与产量增长并存,需求下行与产能扩张并举,高库存而高产量……。这些“悖论”用简单的经济规律无法解释。
4.(2014·日照模拟)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影视明星代言虚假广告虽为舆论所______,但他们依然乐此不疲,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可以轻易找到借口,开脱责任。
②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道德行为并不单纯是______道德规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
③学好语文不仅需要扎实的语言知识功底,而且需要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还需要认真思考,反复______的良好思维习惯。
A.不齿 遵守 捉摸
B.不耻 遵循 捉摸 C.不齿 遵循 琢磨
D.不耻 遵守 琢磨
【解析】选C。“不耻”是“不以为耻”;“不齿”是“不与同列,不看作同类”,表鄙视,合乎语境。“遵守”指依照规定行动,不违背;“遵循”强调遵守并依循着办,与“规律”搭配。“捉摸”是“猜测、预料”义,多用于否定,如“难以捉摸”“捉摸不定”,没有“反复思索”义;而“琢磨”正是该义,合乎语境。5.(2014·盐城模拟)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季羡林先生在《八十述怀》中说:“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能活到八十岁,如今竟然活到了八十岁,然而又一点也没有八十岁的感觉。岂非______!我服从任何人的调遣与指挥。只敢规规矩矩,不敢乱说乱动。然而我的脑筋还在,我的思想还在,我的感情还在,我的理智还在。我不甘心成为______,我必须干点事情。二百多万字的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就是在这时候译完的。”
季老的话让读者感觉到他文章的语言没有八十岁的______,反而多了一些活泼与生动。A.出人意料
B.咄咄怪事
C.咄咄怪事
D.出人意料 行尸走肉 酒囊饭袋 行尸走肉 酒囊饭袋
老气横秋 老态龙钟 老气横秋 老态龙钟
【解析】选C。咄咄怪事:不可思议而使人惊讶的事。咄咄,表示惊诧或感叹。符合文意。出人意料:出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与上文文意不符,语气也不协调。行尸走肉:比喻不动脑筋、无所作为、糊里糊涂混日子的人。酒囊饭袋:比喻无能的人。前者侧重指人没有灵魂,后者侧重指人没有能力。根据语境,应选用前者。老气横秋: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弱,行动不灵便的样子。前者侧重指人的精神状态,后者侧重指人的体态。根据语境,应选用前者。6.(2014·恩施模拟)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期卫生部表示,将继续密切关注全国以及重点省份流感疫情的形势,加强对流感疫情的分析、研判和监测,对重点省份的流感防控工作予以指导。
(6)樯橹灰飞烟灭(7)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8)潦倒新停浊酒杯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1)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2)野马也,尘埃也,__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3)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______________,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4)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6)王无罪岁,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7)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_____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8)各抱地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答案:(1)弓如霹雳弦惊(2)生物之以息相吹也(3)人命危浅(4)一尊还酹江月(5)揾英雄泪(6)斯天下之民至焉(7)士不敢弯弓而报怨(8)钩心斗角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014·襄阳模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3题。
大地的声音 向 迅
①秋虫唧唧的叫鸣,把个初秋的夜晚闹腾得丰腴而清凉。
②不是一颗枯叶上的露珠,我也沉浸于如此浓稠却又轮廓分明的夜晚——像是有人握着橹,在墨绿色的水面摇落起一片一片珍珠似的水声。一整个夏天,就是在它们的鸣叫声中过去了;我经历的那些不算短的岁月,就是在它们的鸣叫声中过去了。那些唧唧声,好似就是时间的一种比较具体的呈现形式。我实在是太粗心大意了,近三十个夏天,竟被我故作大方地一掷而去——我没有一次认真地聆听那些动人的唧唧声。直到这个晚上,我才坐在一方池塘边,平心静气地聆听了一次那来自山野和草木间的小提琴交响曲。
③繁星一般密集的鸣叫声,从池塘对面的一叠浓墨泼就似的小山里和岸边的草丛中源源不断地传送出来。——唧——唧——啾——啾——此起彼伏,高低错落。
④初闻其声,以为杂乱无章,重复无趣,只是风吹草动惊起的回声罢了。但倘若把眼睛闭起来,你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多么美妙的世界了——安详的大地,就如一架巨型琴键,而那些不甘寂寞的虫子呢,都是一些技艺绝佳的琴手,或避于一片树叶下,或站在一块爬满了青苔的石头上,或攀在一根草茎上,对着渺远的夜空,优雅发声,忘乎所以地尽兴弹奏——但我总是在它们的声息中,闻见了那么一点淡淡的哀戚和愁绪。我想,这大概是因它们把自身的生命体悟也融进了曲子吧,更或是命运逼迫它们用身体发出唧啾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密集、优雅、此起彼伏、高低错落、淡淡的哀戚。
12.文章多处描写虫鸣的声音,为何题目是“大地的声音”?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原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虫鸣声是大地声音的一种。(“它们的鸣声,像是从天上落下来的,又像是来自深沉的大地。”)②虫鸣声有代表性。(“那鸣声,分明是生命的歌声,是生命的象征,是生命的旗帜——是大地的声音”)③作者由虫鸣声扩大到大地上其他声音,逐步升华。(答出两点即可)
13.作者巧妙地借助“聆听声音”来表达文章深刻的主旨,可见聆听很重要。我们要怎样聆听呢?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1)怎样聆听:①细心观察才能聆听,②平心静气地聆听,③用自己的灵魂聆听。(2)结合文本,做简要分析。(3)列举现实中恰当例子、现象并对此做出分析(此题考生作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