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雷锋精神走进新时代
雷锋精神走进新时代
雷锋精神走进新时代——写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五十五周年之际
今年,是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55周年。
假如雷锋依然健在,如今他应该是一位78岁的老人了。今天的孩子们依然亲切地称他“雷锋叔叔”。在雷锋离开的日子里,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雷锋没有死,甚至不会衰老,他永远年轻!
走访基层部队,总有官兵在说:雷锋诞生在我们这支军队,是我们这支军队的骄傲;作为“雷锋传人”,传承雷锋精神是我们作为人民子弟兵的光荣。
从毛主席、邓主席到江主席、胡主席再到习主席,历任军委主席以不同方式亲切勉励广大官兵:像雷锋那样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像雷锋那样做人,像雷锋那样做事。
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学雷锋?军队又该怎样走在全社会前列?重温历史往事,回应现实关切,是总结学雷锋实践活动经验的必然要求,也是让雷锋精神走进新时代的庄严召唤。
重温毛主席题词——由繁化简意蕴深刻
雷锋曾3次梦见毛主席。每一次,他都在日记中作了生动记录,表示要“好好地学习,顽强地工作”,争取早日见到毛主席。
从1963年到1965年间,毛主席曾先后6次讲雷锋,两次观看话剧和电影《雷锋》。
党的领袖和军队统帅如此高度关注一名普通战士,这在我党我军历史上是少见的。
领袖与群众,统帅与士兵,如此心心相印,是一个奇迹,又是一种必然。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为雷锋题词公开发表前,曾委托秘书林克先拟几句话作为参考。林克后来回忆,他大概拟了“学习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学习雷锋同志鲜明的阶级立场”“学习雷锋同志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学习雷锋同志艰苦朴素的作风”“学习雷锋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优良品德”“学习雷锋同志勤奋好学的革命精神”等十来句话。几天后,当毛泽东把写好的题词交给林克转《中国青年》编辑部时,却没有用林克拟写的那几句,而是开门见山、言简意赅地题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七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驰气自定。”当年,毛主席对林克说了一段寓意深刻的话:“学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先进事迹,也不只是学他的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要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当然,学雷锋要实事求是,扎扎实实,讲究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不但普通干部、群众学雷锋,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才能形成好风气。”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今天,重温毛主席题词由繁化简的这段历史,对新时代学雷锋仍富有重要启示意义。
学雷锋,重在学精神实质。一方面雷锋人人可学,另一方面不努力又难以达到。如何学得成?怎样学得像?关键的一条是要把握雷锋精神最本质的内涵,唯有如此,才能不学偏、不变形、不流于形式。
领悟邓主席告诫——一个笑话发人深思
1975年7月14日,邓小平同志在京西宾馆主持召开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全面部署军队整顿工作。当天,他出人意料地讲了一个笑话:“过去军队同志坐公共汽车,向来是给老人、带娃娃的妇女让座的,现在有的不让了。有个战士坐车,一位妇女抱着娃娃,他不让座,娃娃哭了他也不理。旁边有位老人说,雷锋叔叔不在了。”会场上有人笑了。邓小平没有笑,而是神情庄重地告诫高级将领们:“这方面的例子多得很。如果认为这些都无关紧要,没有警觉,那是很危险的。”
国脉千秋在,江河万古流。
无论从当时来说,还是从现在来看,邓小平讲雷锋,举的是为人民服务这面旗,举的是我军光荣传统这面旗。
回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个时期,社会秩序逐步恢复到正常轨道。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倡重视物质利益,本身并没有错,但伴随物质文明不断进步,精神文明领域却出现了困惑和争论,集体主义、无私奉献、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精神受到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歪曲和诋毁。一段时间内,雷锋精神“工具论”“过时论”甚嚣尘上。
1983年3月4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决定,重新发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于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手迹。第二天,《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各大报纸重登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的题词手迹。与此同时,首都各界隆重举行纪念向雷锋同志学习二十周年大会。
此后,全国学雷锋活动再掀热潮,形成了一种时代呼唤雷锋、人民需要雷锋的强大声势。
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领悟邓主席当年谆谆告诫,蓦然发现:当年那个笑话今天并不过时。
掂量清这个笑话分量有多重,就知道学雷锋这副担子有多重。
人们迷茫的时候,社会呼唤雷锋。
社会转型的时候,人们需要雷锋。
过往的历史经验和今天的探索实践告诉我们:雷锋精神为解决社会问题赋予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能。
响应习主席号召——涌现更多当代雷锋
2014年3月11日,习主席指出:“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几天后,习主席来到河南兰考调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又指出:“很多东西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但这短暂铸就了永恒,焦裕禄精神是这样,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都是这样。”
习主席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生命短暂和精神永恒的辩证法,有力驳斥了“雷锋精神过时论”,充分证明了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和旺盛生命力。
曾记否?高小毕业典礼上,雷锋抒发雄心壮志:“我响应党的号召去当新式农民——做个好农民,驾驶拖拉机,耕耘祖国土地;将来再做个好工人,建设祖国;将来再做个好战士,拿起枪用生命和鲜血保卫祖国,做人民英雄。”
犹记得,雷锋从16岁高小毕业到22岁不幸殉职,6年时间先后换过7次工作:当农民、机关通信员、工人,还当上了兵。
雷锋当然不是预言家,然而他的人生轨迹竟然与小学毕业时的激情畅想完全吻合!
偶然之中有必然。
“苦心人,天不负”,雷锋靠他的执著与善举开辟出脚下一条条阳光路。
就当时客观环境而言,新中国建设发展日新月异,个人发展机遇总是一个接一个不断涌现,每个人都被巨大的时代浪潮裹挟着、推动着,欢快地向前奔走着。诚如诗人贺敬之当年用诗化语言所激情宣告的那样:“雷锋”二字并不仅指向一个人,而是整个时代精神的姓名。
这与迈入新时代的今天何其相似!
昂首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梦与强军梦鼓舞着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新时代革命军人。
习主席说过:“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对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官兵,习主席殷殷嘱托: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我们要从娃娃抓起,让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世世代代弘扬下去。
对“郭明义爱心团队”和河南邓州“编外雷锋团”,习主席寄予厚望: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新时代呼唤我们,弘扬雷锋精神,人人学雷锋,个个做雷锋。每一个时代都需要雷锋,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雷锋。
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雷锋精神不仅能够哺育上世纪的中国军民,还将继续哺育新时代的中国军民。
第二篇:新时代雷锋精神浅谈
新时代雷锋精神浅谈 谈到雷锋,大家就会想起雷锋日记,雷锋说的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精神是时代的标志,长沙是雷锋的故乡,我们一起来探讨其雷锋精神的内涵,很有必要。但在当下,助人反被诬告的事例却时有发生。2009年11月14日,重庆初二学生万鑫扶起摔倒的老太,但老人及其子女称万鑫是肇事者,起诉并要求其父母赔偿3万多元。2011年10月18日,佛山的一对夫妇好心帮助救护醉驾失事的陈某和彭某,结果反被诬告为逆行撞人者,并在争执中丈夫被打落3个门牙,诸如此类案例不胜枚举。“好人没好报”的种种现象,让我们不得不扪心自问:这个时代,学雷锋都这么难吗?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可人性的进化却很慢很慢。当追求物质带来的快感与满足覆盖了精神世界的充实时,人们往往习惯于利益最大化,保护好自己。冷漠冷漠还是冷漠,援助的手刚想伸出,就被心里的念头阻止了,“别管了,万一惹上麻烦呢?”。可是,我们想过没有,如果需要帮助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在亟待求援时却看到别人一个个拂袖而去,心寒么?所以,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不仅是自己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还是自己存在于这个社会的价值证明,你的一个动作,你的一句话,微不足道,却可以带给别人雪中送炭般的温暖。我一直觉得,帮助他人,不仅是道德问题,而且会让自己感受到社会浓浓的爱意,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传递关爱,这个世界很美。
是不是很久没感受过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了?行动吧,雷锋不是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雷锋。新的时代需要“活雷锋”的立足,新时代的发展更需要雷锋精神永存。正如黄亚洲所说:“大公无私的精神标杆,一个有骨气的民族,必须要有!”
“学习雷锋好榜样,艰苦朴素永不忘,愿做革命的螺丝钉,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
第三篇:走进雷锋精神
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论文题目:走进雷锋精神
姓名:张航 学号:P71314010 院系: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目 录
一.雷锋精神的内涵......................................1 1.1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赤子”精神。....................1 1.2追求崇高不断学习的“钉子”精神。..................2 1.3克己奉公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2 1.4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螺丝钉”精神。................2 1.5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百宝箱”精神。................3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涵及意义.............................3 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雷锋精神的发展...............3 3.1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供精神动力。...............4 3.2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道德支持。..................4 3.3为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伦理基础。..................4 四.总结................................................5
走进雷锋精神
P71314010 张航
摘要:本文先介绍雷锋精神的内涵,阐述了雷锋精神的实质和对我们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并且突出体现了雷锋精神值得我们一生学习和实践,之后介绍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内涵,以及其重要的应用,最后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看待雷锋精神,并分析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作用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雷锋精神
一.雷锋精神的内涵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雷锋精神也是是对雷锋言行事迹所表现出来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和崇高品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是以雷锋名字命名、雷锋的崇高品质为基本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为雷锋传人所敬仰和追求的文化精神。雷锋精神的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雷锋精神最具时代意义、永恒价值、最值得我们学习。周总理把雷锋精神全面而精辟地概括为“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雷锋精神的内容很丰富,值得我们一生去学习和实践。
1.1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赤子”精神。
雷锋自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处处以国家、民族和集体利益为重,体现了一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雷锋从内心发出由衷呼喊:“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坚决听党的话,一辈子跟党走。”雷锋忠于党、热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并非只停留在口头上、日记里,而是体现在为党的事业努力奋斗的具体行动上。党号召大办农业,雷锋就主动申请从县委机关下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当一名好农民;党需要加强工业建设,他就离开家乡,从南方来到北 1
方当一名好工人;党号召青年应征服役,他又经过多次恳求,参军到部队。雷锋这种“赤子”精神,充分表现了一位伟大共产主义战士的博大胸怀和为人民服务的执著追求,是当今社会急需的优秀品质。
1.2追求崇高不断学习的“钉子”精神。
众所周知,雷锋的文化水平并不高,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他找到了一个秘诀一一学习。无论是当农民、公务员,还是当工人、战士,他都不断地学习。他不仅向书本学习,还注意向实践学习;不仅学习一般知识,而且注重学习革命理论。当雷锋听到有的同志说工作忙,实在没有时间学习时,他便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钉子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当今世界谁不勤奋学习、刻苦学习,谁就会落伍,谁就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只有永不满足,永不懈怠,大力发扬“钉子”精神,以那么一种钻劲和挤劲,抓紧学习,追求新知,不断充实、提高、完善自己,才有利于学习型社会建设,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1.3克己奉公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穿于雷锋的一生,表现于雷锋的一言一行。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他说:“我学习了《毛泽东选集》一、二、三、四卷以后,感受最深的是,懂得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我觉得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在他牺牲的前几天,他解答的仍然是这个人生的话题。他对自己提出两个要求,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这两个要求体现的就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奉献精神。正是这种奉献精神铸就了雷锋,体现了当今人们学习雷锋精神的价值。
1.4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螺丝钉”精神。
不怕苦、不怕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是雷锋对事业的基本态度,也是雷锋敬业精神的具体体现。其核心是把个人融于集体和人民的事业之中,具有服从性、平凡性的特点,主要表现是服从组织分配,热爱本职工作,自觉忠于职守,甘居平凡岗位。甘当一颗螺丝钉是雷锋的一种执著追求,有了这种“螺丝钉”精神,雷锋就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党把他放在哪里,他就在哪里闪闪发光。这种“螺丝钉精神”对于今天人们干好工作,取得成绩,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1.5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百宝箱”精神。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雷锋精神极具色的内容,它秉承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发愤图强的民族精神,发扬了艰苦创业、勤俭建国的革命传统,体现着强烈的主人翁意识。雷锋处处为国家着想,事事要精打细算,他有一个“百宝箱”,里面收集了他捡拾到的各式各样的物件,这些东西随时随地可以派上用场。随着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加剧以及各种腐朽思想的沉渣泛起,有些人认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了,因而滋生了贪图安逸、铺张浪费的腐朽习气。一些党员干部染上了要面子、讲排场、比阔气、比待遇的不良风气,一些党政机关中不顾客观实际地追求档次,办公设施越来越高级,车子越坐越豪华,饭菜越吃越高档,离群众越来越远,值得我们深思。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涵及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理论,是科学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历史唯物主义为人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线,它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观点提供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论证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灭亡规模的科学依据,从而纠正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仅从抽象的理性原则出发遣责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它揭示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纠正了空想社会义者寄希望于统治者发善心,以和平方式实现社会变革蓝图的幻想;它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克服了空想社会义者把无产阶级仅仅看成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而把历史进步和社会更替的希望寄托于少数天才人物的局限,因此,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基石。
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雷锋精神的发展
历史在不断发展,雷锋精神的内涵在不同时期也起着不同的作用,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
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一面永放光芒的旗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量社会问题的不断凸显,人类社会现在和将来更需要雷锋精神,雷锋精神为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视角,具有丰厚的时代价值和重大的实践意义。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展示雷锋精神的魅力与能量。
3.1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供精神动力。
先进性、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和鲜明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本质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在任何时候都要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雷锋短暂而平凡的一生,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怀着对党、对人民、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刻苦学习,忘我工作,服务人民,报效可爱的祖国和伟大的党,出色地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党的先进性,诊释着党的纯洁性,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杰出代表。党员干部学雷锋,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彰显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3.2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道德支持。
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相适应的。一是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个人越来越离不开群体,整个社会结成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道德环境,有利于强化人们的群体意识、整体意识和服务意识,越来越呼唤集体主义精神。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追求的是商品的价值,而商品的价值能够在市场交换中实现主要取决于商品是否符合消费者的需要。商品生产经营者必须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千方百计地为社会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和优质高效的服务。三是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型经济,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遵守诚实守信、平等互利、合法经营等原则。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需要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社会风气,形成良好社会环境。四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其实质是为人民谋利益,也就是为人民服务,这与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一致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生产力获得极大发展的同时,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也开始抬头,学雷锋常态化可以消除和矫正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
3.3为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伦理基础。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雷锋精神的形成虽然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的提出,但雷锋精神内在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例如雷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一一毛泽东思想的刻苦钻研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坚持与倡导。在《雷锋日记》中,“党”、“祖国”、“社会主义”是用得最多的词语,这些词是雷锋人生航程的价值理想、不懈奋斗的方向所在,体现了他对党、对人民、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和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追求。雷锋是爱国主义的人格化身,也是学习创新的典范人物。正是雷锋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不断学习的模范行动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们。更为重要的是,雷锋精神中的许多内容都已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之中。雷锋时时处处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坚定理想信念、昂扬精神斗志和追求高尚道德,体现了社会主义一代新人一心一意跟党走的执著追求,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最高境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光辉典范,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弘扬雷锋精神可以使我们的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从某种角度,雷锋精神可以对人们的价值观起到导向作用,思想上在积极方面促进社会的发展。
四.总结
雷锋精神对于我们具有时代意义,弘扬雷锋精神,理解雷锋精神内涵是我们每个新时代青年应该去做的。并且对于现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十分必要。通过历史唯物主义去探索雷锋精神的发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体会雷锋精神的内涵,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百度文库;[2] 百度百科;[3] 中国知网
第四篇:走进新时代
《走进新时代》歌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走进新时代》唤起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新世纪青年的自豪感与使命感。
2、聆听和演唱歌曲《走进新时代》,讨论歌曲的音乐风格和特点,体会在生活中的广泛作用。
3、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正确表现歌曲情绪,最后达到背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激发兴趣,师生共同参与情感体验。
2、把握歌曲的艺术特点和主题思想,达到背唱歌曲的目的。
三、教具准备:课件、录音机、磁带、图片、钢琴等。
四、教学过程
1、学生伴着歌曲《走进新时代》的录音,走进教室,体验歌曲的优美抒情的旋律.2、开始上课,首先利用多媒体放映从新中国成立到今中国所取得重要成就的画面,以《走进新时代》为背景音乐。让学生感觉到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3、作品介绍:《走进新时代》创作于1997年中国共产党“十五大”前夕。歌曲抒发乐世纪之交,中国人民满怀激情,向往未来的舒展,明朗,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4、印青(1954——)作曲家,主要作品《党的女儿》,音乐剧《迷人的港湾》,舞剧《妈祖》,歌曲《走进新时代》,《永远跟你走》等。
五、歌曲的学唱。
(1)肢体的放松(头部的转动,肩膀放松等)
(2)集体练声训练。理论的讲解(真假声的应用,混声的学习,放松喉咙,抬高软腭。在发声的时候首先明确声乐中声音的自然放松来自气息的通畅,抬高软腭。打哈欠,啃苹果的感觉)
(3)旋律学唱,跟随钢琴伴奏,老师范唱。多遍练习。
(4)情绪的把握。根据歌词,开始两段部分用亲切,自豪的情绪抒发感情,直到指导高潮部分庄严激动豪情万丈信心十足的情绪来演唱。
(5)分领唱和合唱两部分指导学生演唱,找二到三个同学领唱,为其他学生谱些简单的伴唱声部,到高潮部分时候集体合唱。(6)结束时候整体演唱一遍
六、作业
学会背唱歌曲。要求情感表达准确,
第五篇:新时代雷锋精神倡议书
新时代雷锋精神倡议书
当春风吹绿大地,万物吐露芬芳,我们迎来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四十七周年纪念日,也是第十一个中国青年志愿服务日。当年##同志的题词,让我们记住了一个普通士兵的精神——雷锋精神。它始终温暖http://diyifanwen.com、激励和塑造着每个人的心灵,在雷锋精神引领下,一代又一代青年成长为社会中坚和骨干。四十七年来雷锋精神以其伟大的社会主义奉献精神,持久的现实意义,显示着独特而平凡的魅力,吸引着亿万中国人民学习雷锋,竭力为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做贡献。
有人说,新时代的中国不再需要雷锋精神了。但是我们要说,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不仅存在,还延伸出了更深远的含义。
在现代社会里,雷锋精神已经不仅仅是助人为乐、艰苦朴素、无私奉献和钉子精神,而是有责任心、执行力强、勇往直前和诚实守信等等也都成为雷锋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延伸。让这种精神深入到工作和生活当中,使它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值此雷锋月,中心团支部倡议全体团员青年学习雷锋精神。
一、学习雷锋同志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集体主义观念,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做好本职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学习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的精神。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雷锋同志不仅将其充分诠释,也为其全新升华。我们学习该精神,就是要学习雷锋同志从平时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乐于奉献,热于帮助他人的精神,为社会道德风尚建设出一份力。
三、学习雷锋同志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对于我们青年人,学习该精神,就是要对我们的工作有钻研精神,努力学好各项工作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更好的服务金融。
雷锋以其平凡短暂的一生,雕琢出永恒璀璨的精神珍宝。学习雷锋精神,不仅仅在今天,也在平时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同志们,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学习发扬雷锋精神,推动雷锋精神与时代同行,为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