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位一体德育工作网络方案
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
德育工作网络方案
XXXXXXXXXXXXXXX中学
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文件为指导思想,遵循当代德育发展规律,提高依法执教和以德治教水平,围绕育人的中心工作,以抓好师德建设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为主线,以体验教育为载体,在创新、实效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二、工作要点:
1、育人求实效,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
在全校范围内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新意识。德育工作不光是班主任、辅导员的事情,而是全校教师的共同任务,人人都要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来,真正成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全校教师要以更高的师德标准和良好的行为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努力以自己的渊博学识、良好品行、爱生情怀去感化学生,熏陶学生。要努力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潜移默化的良好氛围中受到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使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师表风范。爱生乐教、勤奋工作、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全面关心、爱护学习困难的学生,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完善考核制度
抓好班主任、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在品格修养、知识能力、教育教学上下功夫,塑造一支凝聚力强、战斗力旺盛的队伍。继续做好班主任、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开展班主任交流、学习,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能力,使所有班主任都能做到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性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将敬业奉献落到实处。
召开班主任会议,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班主任进行思想、业务等常规培训,加强青年班主任的培养工作,开展“结对子、传帮带”活动。不定期组织班主任经验介绍,取长补短。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条例,考核,奖励制度。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
做好家访工作,提倡上门家访。班主任要上好每周的晨会规范教育课和主题班队活动,强化学生基础文明分阶段训练指导,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为广大教师提供最先进的教育教学信息,定期把优
秀的班主任教育个案、活动方案在业务会议上展示,帮助提高老师们的教育水平。
3、深化学校德育常规管理,狠抓养成教育
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是加强校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养成教育也是初中德育的重要内容。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规范“文明礼仪监督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团队组织的自立自理,自我发展的能力,对各班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班容班貌、课间午间纪律等情况进行考核,每周进行小结。通过指导、考核,确保常规工作持之以恒、抓细抓实。使全校形成班班争先、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从守纪律、站好队、做好操、扫好地、讲卫生、有礼貌等基础行为入手,狠抓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确保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为100%,品德优良率为95%以上。养成教育融于队活动中,结合班级团课,传统节日、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养成教育的系列活动。、加强团队工作的管理,培养好团队干部,发挥团队的先锋模范作用,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初中生守则》、《初中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对初中生重点规范其基本言行,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
4、联系社会家庭,发挥整合优势。
完善德育教育网络,健全班级家长委员会、学校家长委员会。进一步健全学校德育领导小组,由大队辅导员、班主任、校外辅导员等组成德育工作小组,形成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切实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1)、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做好家访工作,提倡上门家访。巩固家庭、社区参与学校的管理的新模式。开好家长会,做好教育调查。
(2)、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家校”联系;改变家长会的传统模式,结合“家长开放日活动”把家长会变成学生思想表现和学习成果的汇报会,让家长和学生都体会成功的快乐;教师要主动与家长交换教育学生的经验,提前介入,而不忙于补救举办家长学校,提出学生在家、在校的学习常规要求,使孩子在家长指导下,加快常规养成。
(3)、结合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教育活动,了解家乡变化,感受祖国的腾飞。
5、以网络德育为抓手,加强德育科研
以网络德育为抓手,不断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新途径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开展以网络德育为抓手的新途径,拓展学校德育教育的新空间,提高学校主体性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学校良好风气的形成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有效构建“一个体系”、“三条途径”强化学校德育工作 “一个体系”:即建立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这也是完善我校网络德育的必要内容,由“社会
教育基地”、“家庭”、“学校”三个途径组成。激励教师以更好的态度,更严的作风,更深的钻研,努力开展德育科研的新领域。
6、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阵地,切实根据初中生的实际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寓教于乐。如利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等历史人物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建党日等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以及入队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举行各种纪念、庆祝活动和必要的仪式,引导初中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通过主题系列教育活动来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三、具体工作安排:
1.制定校德育计划、团队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 2.召开班主任期初工作会议 3.正式试行班主任月工作考核
4.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家校”联系,进一步深入开展教师家访。5.学生日常行为习惯问卷调查 6.班主任工作手册检查
7.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家校”联系进一步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 8.发挥校外文化设施的作用组织学生参观活动 9.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班主任班级管理情况 10.班主任学期考核工作
XXXXXXXXXXXXX中学
第二篇:德育工作网络方案.
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 德育工作网络方案(2010— 2011学年第一学期 盛康三中 二〇一〇年九月
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文件为指导思想,遵循当 代德育发展规律,提高依法执教和以德治教水平,围绕育人的中心工作,以抓好 师德建设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为主线,以体验教育为载体,在创新、实效上下功 夫,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二、工作要点:
1、育人求实效 , 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
在全校范围内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新 意识。德育工作不光是班主任、辅导员的事情,而是全校教师的共同任务,人人 都要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来,真正成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全校教师要以更高的 师德标准和良好的行为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努力以自己的渊博学 识、良好品行、爱生情怀去感化学生,熏陶学生。要努力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 人、管理育人,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潜移默化的良好氛围中受到教育,达到“润 物细无声”的功效。使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师表风范。爱生乐教、勤奋工作、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全面关心、爱护学习困难的学生,杜绝体罚和 变相体罚现象,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完善考核制度
抓好班主任、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在品格修养、知识能力、教育教学上下功 夫,塑造一支凝聚力强、战斗力旺盛的队伍。继续做好班主任、辅导员的培训工 作,开展班主任交流、学习,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能力,使所有班主任 都能做到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性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将敬业 奉献落到实处。
召开班主任会议,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班主任进行思想、业务等常规培训, 加强青年班主任的培养工作,开展“结对子、传帮带”活动。不定期组织班主任 经验介绍,取长补短。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条例,考核,奖励制度。加强 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
做好家访工作,提倡上门家访。班主任要上好每周的晨会规范教育课和主题 班队活动,强化学生基础文明分阶段训练指导,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同时,为广大教师提供最先进的教育教学信息,定期把优 秀的班主任教育个案、活动方案在业务会议上展示,帮助提高老师们的教育水平。
3、深化学校德育常规管理,狠抓养成教育
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是加强校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养成教育也是初 中德育的重要内容。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规范“文明礼仪监督岗”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团队组织的自立自理,自我发展的能力,对各班 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班容班貌、课间晨间午间纪律等情况进行考核, 每周公布 “ 争星达标评比 ” 得分情况,每周进行小结。通过指导、考核,确保常规 工作持之以恒、抓细抓实。使全校形成班班争先、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从守纪 律、站好队、做好操、扫好地、讲卫生、有礼貌等基础行为入手,狠抓常规管理,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逐步使学生从 “ 要我这样做 ” 转 变为 “ 我应该这样做 ” ,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确保学生行为 规范合格率为 100%,品德优良率为 95%以上。养成教育融于队活动中,结合班级团 课,传统节日、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养成教育的系列活动。、加强团队工 作的管理,培养好团队干部,发挥团队的先锋模范作用,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初 中生守则》、《初中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 》 ,对初中生重点规范其基本言行,加 强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
4、联系社会家庭,发挥整合优势。
完善德育教育网络,健全班级家长委员会、学校家长委员会。进一步健全学 校德育领导小组,由大队辅导员、班主任、校外辅导员等组成德育工作小组,形 成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切实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1、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做好家访工作,提倡上门家访。巩固 家庭、社区参与学校的管理的新模式。开好家长会,做好教育调查。
(2、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家校”联系;改变家长会的传 统模式,结合“家长开放日活动”把家长会变成学生思想表现和学习成果的汇报 会,让家长和学生都体会成功的快乐;教师要主动与家长交换教育学生的经验, 提前介入,而不忙于补救举办家长学校,提出学生在家、在校的学习常规要求, 使孩子在家长指导下,加快常规养成。
(3、结合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教育活动,了解家乡变化,感 受祖国的腾飞。
5、以网络德育为抓手,加强德育科研
以网络德育为抓手, 不断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新途径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 化,开展以网络德育为抓手的新途径,拓展学校德育教育的新空间,提高学校主 体性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学校良好风气的形成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有效构建 “一个体系”、“三条途径”强化学校德育工作 “一个体系”:即建立社会、家 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这也是完善我校网络德育的必要内容,由“社会 教育基地”、“家庭”、“学校”三个途径组成。激励教师以更好的态度,更严 的作风,更深的钻研,努力开展德育科研的新领域。
6、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阵地, 切实根据初中生的实际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 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寓教于乐。如利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革命领袖、民 族英雄等历史人物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建党日等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以及入队 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举行各种纪念、庆祝活动和必要的仪式,引导初中生 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通过主题系列教育活动来扎实推 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三、具体工作安排: 9月份: 1.制定校德育计划、团队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 2.召开班主任期初工作会议 10月份: 1.正式试行班主任月工作考核
2.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家校”联系,进一步深入开展“千名教师访万 家”活动
3.学生日常行为习惯问卷调查 11月份: 1.深入开展“我与学生交朋友”谈心活动 2.班主任工作手册检查
3.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家校”联系进一步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 12月份: 1.进行家长对学校教师工作满意度问卷
2.发挥校外文化设施的作用组织学生参观活动
3.开展一次以“心灵的对话”为主题的小故事演讲活动,介绍自己与学生、家长、同事交往中发生的小故事以及由此产生的感想与思考,提高教师育人的水平。
4.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班主任班级管理情况 5.班主任学期考核工作 盛康镇三中 二〇一〇年九月
第三篇: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
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呈现多元化,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和职业教育一样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以往一些贯用的德育工作方法与途径,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式发展的要求。造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这几点:
1、学生的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总体素质不高;2学生的成分比较复杂,有应届和往届毕业生,也有退役士兵和社会青年;
3、当今社会环境复杂化,各种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言行充斥其中,如聚赌、斗殴、黄色书刊、音像制品、吸毒贩毒、封建迷信等等,很容易使青年学生受到污染和毒害。又因青年学生喜欢交友,且容易结成小群体,而某些落后的小群体的不健康甚至不法活动,很容易使他们受到不良影响。面对这些新的问题,仅仅依靠学校一方的德育教育已经显得十分单薄,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配合与支持,而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建设本来就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参与。我校正是抓住了这些原因,率先构建起了一个由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紧密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为更好地抓好学生的德育方面的培养,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以下内容就简单地给大家阐述一下我校的德育工作网络。
首先,学校方面,由于学校是负责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其肩上的“担子”也是最重的,因此,我校建立了多种德育工作机构和队伍,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从不同的角度,给学生灌输正确的德育思想,使学生的素质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我
校的德育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成立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学校德育工作的统筹规划工作,其余工作则分别由学生科、团委、德育教研室、班主任等几个方面,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形成一个全面、全员、全过程的育人局面。第二,通过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使学生的心灵在庄严的环境下得到一次又一次的洗礼,从而使他们受社会以及网络上的不良风气的影响尽量降到最低。第三,学校通过举办军训和入学教育,开展国防知识、革命传统、军队优良作风和良好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宣传活动,弘扬我国世代相传的优秀民族品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他们将来立足社会面对各种困难时打下一定的基础。此外,学校还通过每周的班会课、德育课教学与研究、表彰大会等活动,鼓励学生中的先进份子,树立正气,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其次,学校在与学生家庭方面的沟通工作,主要是通过“家访”。这是我校德育工作最为突出的一个特色。为什么还会出现像小学生时期的管理模式呢?个中缘由就是因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历来是学校的主业,与家庭社会紧密相连,从来没有脱离家庭与社会而孤立存在的教育。作为启蒙教育场所——家庭,在教育工作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连接学校与家庭的重要纽带就是家访。我校领导认为,学校虽是职业学校,但在重视学生的成才的同时,从某种角度上说,中职学生成长中的挫折要多于他的同龄人。在教育中,我们更关注他们的人格培养,不仅重视他们在校的表现,更要追根溯
源地关注他们成长的轨迹。通过开展多种方式的家访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学校真心的关爱和他们自身得到的重视,树立自信。家访活动是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桥梁,架起这座桥,学校与家长之间能极大地增进了解,解决日常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家长更加了解学校,信任学校,依靠和支持学校,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有的放矢地为学生谋划未来。但是,由于我们学校是面向全国招生的,有部分同学是来自外省的,因此,让老师到每个家庭里面去家访是显得不太现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校领导经过反复的研究,最终得出了“电话家访”这样一个方法,要求每个班主任在一定的时期内,例如期中考试后等等,要给每个学生的家长都打去电话,进行一个电话家访,向家长汇报一下其子女在校时的表现,以及向其家长了解学生性格上的某些特点,通过这样一个互动的过程,让家长和老师都对自己的子女和学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同时,家访也不拘泥于形式,灵活多样的形式才有利于交流。我校特色家长会就是让人耳目一新的一种特殊的“家访”。在学生专业技能、才艺展示中让家长全面了解,重新审视自己的孩子,同时了解学校的教学成果。这样也会拉近家长与孩子、与学校的距离,促进学生学习。
学生对家访也比较认可。作为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受人重视已经习以为常,混个毕业证的想法也见怪不怪。最初不理解,职业学校的学生怎么还有家访,又不是重点高中的学生,最怕老师告状,所以强烈反对。但没有想到老师的家访,没有单独批评,还有表扬和鼓励。还有那次才艺展示的家长会,让父母第一次看到了自
己的风采,他们感动得流泪了,自己也第一次相信自己也可以是个有才能的人,家访还使别的好多同学有了较多变化。家庭贫困的某同学,通过家访得到学校的资助,他安心地学习了;那不讲道理,爱顶撞老师的同学,变得对老师恭恭敬敬了;那个不爱劳动的同学,能积极地完成扫除任务了;那个不爱学习的同学,也能动手操作了;不为别的,只为下次家长会给家长一个惊喜。
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已降到最低程度,没想到学校对学生是如此的重视。他们说,家访很好,使我们这些经常不在孩子身边的父母了解了孩子在学校里的种种行为和表现。学校管理这样严格,又这样认真负责,真是我们家长的荣幸,与班主任老师的交流,共同商定的教育方法,让我们对教育孩子树立起了信心,对学校教学情况和各项政策的了解,让我们心中有了较明确的对孩子未来的希望和设想。
最后,学校在与社会联系的德育教育方面工作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活动来体现。一是聘任法制副校长及召开法纪教育大会,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的目的;二是邀请专家来我校做心理健康讲座,指导学生面对压力时应如果作出正确的心理调适;三是邀请杰出校友回校作报告,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和职业规划教育;四是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公益活动,如参加由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和广东省教育厅等多个单位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广东休渔放生节,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惜自然的意识;五是学校积极联系社会企业,在学生第三年在外顶岗实习的时候,还不忘要求企业在培训学生的工作实操能力以外,更
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让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都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正是由于学校构建了这一较为健全的德育工作网络,才使我校学生的素质与以往相比,有了一个比较明显的提升,学生旷课、缺课的情况越来越少,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更加之密切,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度也越来越高,最终形成了一个“学生听教,学校有序,家长满意,社会好评”的和谐局面,为我校进一步建设成“万人”学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构建这一德育网络,还让我们作为中职德育教育者积累到了更多新的经验。
首先,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强化责任意识,以职业能力报效祖国。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革命战争年代,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前赴后继,用生命报效祖国;改革开放年代,社会主义经济事业需要实践者的开拓,莘莘学子为了追回十年浩劫给国家科技造成的损失,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用科学武装生产力,用坚韧、勤劳和智慧创建了如联想、海尔这样举世闻名的民族品牌。今天的职校学生正处于历史上国家综合国力最强盛的时期,但也应该看到,我们与一些发达西方国家还有明显差距。目前,我国非常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指出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为此,职校学生应当明确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结构中的 战略地位和历史使命。只要努力学习,提高职业技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那就是最具体、最质朴的
爱国主义表现。
其次,严格行为规范,培养集体观念。校园文化是一种软监督,行为规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形成良好职业道德的催化剂。学校要形成全校动员,齐抓共管,“学校以我为荣,校荣我也荣,我与学校共荣”的局面。我们可以告知学生,游子远行要入乡随俗,这样才能与人愉快相处,与环境和谐相处。进入校园,只要你能够遵守学校的行为规范,你的环境适应能力就基本过关;进而学校可将学生环境适应能力作为就业推荐的一项重要指标。在管理上,学校应注重培养一支优秀高效、责任心强的学生干部队伍,利用信息化平台,对学生每天的学习及日常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再次,倡导健康生命、提高心理承受力,中专职校应当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健康观念。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到底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标准是:健康应该是躯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品德状态良 好的综合表现。健康是所有目标、理想、生活的根本保证,应提醒学生健康也是相对的,包括老师在内,都可以通过良好的行为习惯维持或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学校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叫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 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健康的,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危害健康的;通过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改变行为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服务。比如,让学生知道,学校作息制度所定制的行为模式就是为了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健康。在个案处理
上,学校可以广泛发动党员、班主任,积极与习惯不良的学生结对子,有针对性的开展情绪稳定性训练、挫折承受力训练、动机持久性训练、相融合群性训练、开拓创造力训练等等,并形成交流笔记,由学生处、教学处、心理咨询处共同研究,形成一套有针对性、可行的行为不良干预办法。
最后,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开展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通过各种活动载体教会学生学会自律,学会宽容,学会协调,学会生存,学会适应,学会发展。把“掌握一技之长,回报父母社会”的培养目标细化为学生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可以实践的内容,尽量克服德育工作的“高”、“大”、“空”、“远”现象,做到“近”、“小”、“实”、“亲”。
以上这些,就是我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经验,若有可取的地方,不妨大家共同探讨,如有不足之处,还望指出改进,让我们的中职教育事业重塑辉煌,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四篇: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专项材料
完善三位一体教育网络 优化文明和谐育人环境
——临钢小学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专项工作汇报
《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进一步强调:“中小学校要主动联系综治、公安、民政、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相关部门,切实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开展流浪未成年人、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教育帮扶,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大力推动家庭教育,普及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改进家访制度,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树立科学观念,运用良好家风,促进子女成长成才。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整合社会资源,净化社会环境,形成育人合力,共同发挥正能量。”多年来,我校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文件指导精神,积极建立并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体系,不断提升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
一、建章立制,家校协同促发展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启老师,家庭中丰富的情感和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学校教育所不能及的。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家校共育工作。
1、家委会构建家校沟通桥梁
学校把家长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之中,成立校级、班级家长委员会,制定家长委员会工作章程,成立家长学校,建立完善临钢小学平安志愿者档案,通过家校联系单、班级微信群、电话、短信等多种方式与家长沟通,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力量,不断促进家校共育。
2、家长学校提升家庭教育理念
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校不定时下发家教资料,邀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徐玲为家长做了“家庭教育与家庭阅读”公益专题讲座,邀请动能教育专家做“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感恩教育报告会,邀请“父母规”教育讲师做《父母规》专题教育讲座等,不断提高学生家长教育理念。
3、家长会促进家校全面交流
学校每个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学校经过校务会研讨,精心筹划认真布置,运用家长意见反馈单、家长问卷调查等方式,听取家长建议改进学校工作;各班精心准备主题ppt,布置整洁美观又富有教育意义的板报、班级展示栏,整齐摆放学生的各科作业、精美字帖、阅读卡、手抄报等;学生认真书写《给父母的一封信》,将自己的心里话用书信的方式与父母交流,促进亲子情感沟通交流,加强家校同育。
二、活动引领,社会力量共育人
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力量的密切合作,形成合力,把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
1、请进来,社会力量进课堂
法治教育进课堂。学校聘请临汾市公安局东城分局法制科科长乔冬珍作为我校法制副校长,定期对学生进行防校园欺凌、防拐骗、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法治主题讲座。医学养护保健康。学校邀请临钢医院于娟大夫进行了“坚持科学补碘,建设健康家园”的科学补碘知识教育、邀请胜杰齿科专家对学生进行牙齿健康排查及窝沟封闭手术,邀请区骨科医院大夫对全校学生进行体检,多种举措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
安全教育保平安。学校邀请区人防办黄永平主任进行人防知识主题教育、邀请东城分局消防大队武队长来校进行灭火器的规范操作培训、邀请临汾市蓝天救援队开展“防滑冰溺水安全自救”安全教育及演练活动,用贴近学生实际、富有感染力和趣味性、实用性的活动实例,增强学生的安全自护知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为临钢小学打造平安校园奠定了坚实基础。
2、走出去,学校宣传进社区
学校利用宪法日、交通安全日、学雷锋活动日等时节,组织学生进社区,宣传法治知识、发布环保倡议、清理社区卫生,为维护社区的安全文明尽自己的力量。
3、勤协调,校园周边共整治
为了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周边环境,学校联动公司综治办、公司经理办、临钢物业公司、东城分局治安刑警、工程施工单位等多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专题活动,联合整治私乘三轮车、超载车等不合格车辆上下学、周边无证小商小贩出售三无食品等安全隐患,确保学生上下学安全健康。
三、协同互动,三位一体显成效
在学校的认真组织、积极协调下,家长及社会各方力量的协同互动下,我校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山西省先进集体、临汾市文明单位、尧都区先进单位等称号。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工作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针对存在的问题,逐步解决,逐步完善,不断提高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工作的水平,使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再现新的面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五篇:三位一体大调解方案
中共北正乡党委
北正乡人民政府
关于在全乡开展“三位一体”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
(2006年4月28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市、县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大各种矛盾纠纷的调处力度,维护全乡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着力构建党委领导下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位一体”大调解工作体系,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第一要务,构建平安北正乡”为目标,紧紧围绕“重农、强工、活商”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积极探索运用多种调解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纠纷,使矛盾纠纷调处于基层、化解于初发阶段,为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
二、工作目标
“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的工作目标是,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党委领导,综合部门协调,以人民协调为基础,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三位一体”的社会矛盾纠纷
排查调处工作体系,使大调解工作组织网络更加完善,衔接配合机制科学规范,队伍素质明显增强,工作效能不断提高,努力实现“三下降、三提高、二不出、三防止”的工作目标,即:民转刑案件下降,民事诉讼案件下降,涉法涉诉信访下降;人民调解成功率提高,民事诉讼调解率提高,行政投诉案件调解率提高;一般纠纷不出村,大纠纷不出乡,疑难纠纷不出县;防止恶性群体案件发生,防止恶性民转刑命案的发生,防止集体赴省进京上访案件发生。90%以上的矛盾纠纷在乡村及部门得到解决。
三、工作任务和要求
(一)人民调解制度建设。乡司法所要切实履行好人民调解的职责。
一是加强各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健全各村人民调解组织,进一步加强村调解委员会建设,切实选聘那些在群众中有一定威望、德高望重、为人正派、办事公道的人员担任人民调解员,千人以下的村建立由2-3人组成的调委会,千人以上的村建立3-5人组成的调委会,并设有专门的调解室,村调委会主任、调解委员实行定额补贴或误工补贴,列人村财务支出,如果有条件我乡实行财政补贴做到组织、人员、报酬、经费、场所五落实。各企业要普遍建立民调会并充分发挥作用。积极稳妥地发展行业性、区域性地民调组织,鼓
励支持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的调解组织,注意发挥群团组织的调解作用。
二是加强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管理。落实市、县司法局统一制定的调解规范化管理标准,实现人民调解组织标牌、标识、印章、程序、制度、文书“六统一”。加强人民调解员培训管理,建立乡、村人民调解员增训网络,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三是加强对重点纠纷的调解工作。人民调解组织要自觉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把减少纠纷的发生和防止矛盾的激化作为人民调解工作的重点,积极参与难点、热点、纠纷调处工作,严防民间纠纷激化而引起刑事案件和群体事件,充分发挥化解矛盾纠纷“第一道防线”作用。
(二)行政调解制度建设。乡各有关部门、各村要切实履行好行政调解职责,各村一把手为行政调解的责任人。各部门要转变行政理念,增强调解意识,充分发挥行政调解专业性、权威性强,调解范围广,行政资源多的优势,不断加大行政调解工作力度。
一是强化行政调解意识。乡有关部门和各村调解人员要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善于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和说服、教育、协商、调解等方式,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
二是规范行政部门调解工作。有调解职能的各部门都要明确分管领导、明确责任、明确专职工作人员、明确工作任务,制定调解制度,具体履行矛盾纠纷调解的职责,调解不成再考虑行政裁决或作出其他处理。
(三)健全和完善“三位一体”大调解工作机制。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综合优势和效能。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配合和协调,主要是调解程序、工作制度、协议效力和衔接、配合和协调。只有衔接顺畅、配合得力、协调联动、优势互补,才能形成和发挥“三位一体”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的综合优势和整体效能。
一是健全完善调解衔接配合机制。在解决社会矛盾纠纷中,按照先调解,后诉讼,在诉讼中先行调解的原则建立相关制度。当矛盾纠纷在基层发生时,村民调会、治保会首先进行人民调解、登记台帐,记录结果、签定协议,办理时限为15日。调解不了的疑难纠纷,由村民调会拿出调解意见,村委会盖章,村支书签字,并对纠纷当事人回访,签注意见转乡调解中心,由综治办协调有关行政部门进行行政调解,办理时限为30日。
二是加强“大调节”基层基础建设。我乡建立了“三位一体”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由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城建所、民政所等成员组成,乡党委书记人领导小组组长,在综治办设立“大调解中心”乡主管副职人主任,综治办主
任、司法所长任副主任,对矛盾纠纷实行统一接待、归口调处、限期办理。各村成立调委会、治保会,负责“大调解工作”。建立经常性排查调处机制和群体性事件预测、预警工作机制。大力开展“防激化”活动,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激化、问题不上交。
四、保障措施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是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构建和谐北正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一项有关全局、具有基础性作用的重要工作,各村有关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统筹协调,真抓实管,务求实效。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促进我乡更好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充分认识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调解工作体系重大意义。
二是加强领导,建立机构。乡成立三位一体“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组长由乡党委书记霍爱民担任,副组长由党委委员副乡长梁君,党委委员马建林担任,成员有派出所长梁志广、微水法庭庭长蒋海金、国土资源局微水所所长吴海兵、综合治理办主任王端端、司法所长范墨平、民政助理员杨育华、城建员高永智。下设调解中心,调解中心设在乡综治办,乡党委委员副乡长梁君任主任。
三是齐抓共管,密切配合。“三位一体”大调解工作,是一项复杂的体系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各部门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各部门和村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必要的支持,为“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四是作好宣传,加强教育。各村要充分运用广播、黑板报、文艺等表演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一方面要通过宣传教育推进各部门各村积极采用调解的办法化解社会矛盾,另一方面要通过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寻求调解途径解决矛盾纠纷。加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宣传教育,加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团结互助”、“友爱和谐”
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功德;大力宣传通过调解圆满解决矛盾纠纷的典型案例,让人们看到通过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的良好效果。
五是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将“三位一体”大解工作纳入各部门各村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各村党委支部书记为“大调解”工作体系的第一责任人,治保会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对调解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奖励。对由于工作不力,导致“大调解”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的,要通报批评。对由于矛盾纠纷排查、控制不力,导致矛盾纠纷激化,发生恶性群体事件,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要实行责任倒查,逐级追究相关部门、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