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万春镇社会建设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3 03:0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万春镇社会建设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万春镇社会建设工作总结》。

第一篇:2011年万春镇社会建设工作总结

2011年万春镇社会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万春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区委、区政府总体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目标,突出集约发展、内涵发展、绿色发展导向,整镇推进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建设,大力实施“一心两廊多点”发展战略(“一心”即以国色天乡乐园为核心的主题游乐群;“两廊”即江安河休闲生态廊道、成青旅游生态廊道;“多点”即多个乡村休闲度假项目),加速推进产业与城镇融合互动,全面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力打造产业布局合理、功能配套齐全、田园特色明显、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最美生态田园幸福小镇”,镇域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态势。2011年,全镇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7亿元,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810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100元,农村居民现金收入12571元,分别增长13%、20%;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镇、全市乡村旅游度假区。

2011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科学布局,以系统规划引领万春建设发展

坚持生态田园特色,突出体现“四性”原则和“九化”导则,进一步强化科学规划对重点镇建设发展的引领和管控作用。

—1—

(一)完善镇域规划体系,确立田园空间布局。聘请世界知名规划设计机构英国和乐、美国CHARS公司及省市规划设计院等专业团队,围绕生态田园幸福小镇定位,科学确立万春的镇域尺度,编制完善了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公共配套以及新农村建设、土地综合整治等系统规划。形成了中心城镇区、旅游产业区、花木生产交易区等三大组团,并有机嵌入幸福田园等6个集中居住的新农村综合体,着力构建“林水相依、田城相融”的整体城镇风貌。其中,中心城镇区以万春镇政务中心为核心,打造大型居住社区;旅游产业区以国色天乡乐园为中心,打造世界级主题旅游产业集群;花木生产交易区以4万余亩花木种植基地为依托,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花木研发交易高地。

(二)坚持人性化和品质化,建设现代城市功能。按照“同质、均衡、便利”原则,全面提升万春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配置水平,实现了道路、自来水、排污等与主城区无缝对接。累计建成3所标准化学校、1所标准化公立卫生院、1个多功能客运站、20个便民服务中心及20个标准化卫生站,率先实现了公共服务全覆盖。完成3.2公里滨河生态景观长廊、运动中心、欢乐广场建设,切实增强了现代城市功能。在居住集中区域,推进人性化的空间小尺度,布局了开敞空间,构建起“10分钟生活圈”,增强舒适度与社区归属感。

(三)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凸显绿色田园品质。立足“环保优先,生态立镇”的发展理念,加大绿色生态体系整体打造力度,—2—

加强农田、湿地、河流、水渠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发挥水系纵横、花木连荫成片的生态优势和古蜀鱼凫文化底蕴,新规划了亲近自然、宜人开敞的城镇社区空间。深入实施 “绿化、彩化、美化”工程,投入570万元对区域重点道路、重要节点、城镇社区进行景区化打造;引入社会资金2700余万元,完成江安河西岸滨河绿地建设和鱼凫路绿化提升工程,进一步凸显了优美的田园风光。全面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率先探索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前端分类试点,集中力量整治“三乱”。发挥土地资源整合和综合调控的作用,规划建设覆盖全镇的绿斑、绿道和慢行道路系统,增添休憩设施,建成健康绿道约40公里,探索实施绿道景区化管理,实现“串珠成环、绿环相连”,推动了绿道骑游向绿道旅游转变。实现“20米见绿、50米见水、100米见林”,形成了农田、林地、公园等各类绿地相连的生态绿色系统。

二、产城一体,以发展现代产业推进新型城镇化

强化“产城共生、产城一体”理念,统筹旅游、花木产业与城镇融合互动发展,全力打造宜旅宜居生态城镇。

(一)集群发展游乐休闲产业。以国色天乡游乐组团为核心,完善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积极申报国家“AAAAA”级景区,国际标准的主题度假区和世界级旅居目的地正在形成。在国色天乡乐园实现年游客7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5亿元的基础上,新投资3.1亿元的亚洲最大水上乐园将于明年5月正式营运。投资3.6亿元的陆地公园、3.8亿元的主题商业街和2亿元的“星期八小镇”儿童职场体验乐园均已开工建设。培育江安河高端滨河

—3—

休闲长廊,五星级主题酒店、鱼凫博物馆群落等投资12亿元的一批度假项目即将开工建设,缘和缘、悟行苑、天府会等主题乡村酒店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二)着力打造花木产业高地。创新推进花木标准化,在全国率先制定58个地方花木标准,建成11个标准化示范基地,包括和荷兰合作的蜀国印象世界级彩叶景观植物基地。全面推进花木产业组织化,新培育花木合作社及行业协会33个,引进年销售收入上千万的花木龙头企业25家,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面达到81%,推动了花木产业集群成链发展。加快推进花木产业信息化,联合区级相关部门,引资5600万元建成全国首家花木电子商务中心和价格指数中心,构建起集电子信息、融资担保和政策支撑为一体的花木电子网络营销体系。目前,全镇花木在地资产达35亿元,年销售收入8亿元,成为“全国花木名镇”。

(三)多措复合推进城镇建设。坚持以产业培育为基础,以适度集中居住为载体,以优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为保障,推动农民职业非农化、生活方式城市化和素质观念现代化,加快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进程。统筹安排了7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和商业区,其中大同上郡二期、幸福田园、报恩家园等即将全面入住。先后建成香颐丽都、鹭湖宫、紫檀山、英郦庄园、青龙湾、海地亚等生态人居项目,实现了不同人群的混合居住。打造天乡后街特色街区,加快国色天乡主题商业街建设,促进城镇商业设施和业态提档升级,新引进永辉购物中心、大蓉和、麦当劳、太平洋影院等一批高端商业项目。一个集中居住人口4 —4—

万,就业岗位优化分布,交通格局重构,休闲绿道镇域范围全覆盖,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的宜旅宜居生态城镇已初具雏形。

三、深化改革,以创新体制机制增强整体推进动力 坚持经济市场化、社会公平化、管理民主化改革取向,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形成整体推进城镇建设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全面建立以群众为主体的深度参与机制。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入实施全民创业行动计划,在天乡后街建立创业孵化基地,搭建600万元创业融资平台,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深化确权成果,全面推进“三资”清理和股份量化,组建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257个,建立产权顺畅流转机制。探索原住民评估抉择、有序参与项目建设的利益链接机制,推动集体土地和农民房屋产权入股产业项目,促进农民变股民,实现群众持股对接市场、持股享有收益。以“三会一册两上墙”(院坝会、咨询会、听证会、宣传册、规划上墙、政策上墙)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土地综合整治,制定了3年完成整镇4.2万亩土地综合整治计划,改造农房168.5万平方米,引导1.1万农户实现集中居住。目前,已启动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5个,竣工幸福田园、报恩家园一期、古镇馨苑一期项目3个,其余2个正在抓紧实施。

(二)探索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多元推进机制。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两股一改”,积极开展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试点,与金融机构及浙江商会等组织合作,探索以社会资本为主体的示范建设投融资方式。幸福村探索实施农村产权抵押、—5—

会员联合担保的融资模式,融资1800万元用于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大力提升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实力和市场营运能力,引导和支持股份合作社积极参与资产经营、物业管理和产业发展。天乡路社区完成资产重组4700万元。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和产业培育,重庆万濠、四川蜀星投资、蜀国印象投资10亿元实施6个村2830户土地整治。积极与市农科研究所对接,通过“科研院所+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化模式,在新河村建成了1500亩彩叶地被植物基地,促进花农亩增收6000多元。

(三)建立健全以共创共享为目标的社会联动机制。坚持全镇中心工作与文化发展繁荣有机融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创建全市基层宣传文化示范点,壮大国风艺术团和20支村(社区)文化队伍,完善提升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功能,鼓励城乡群众自编、自导、自演各类文艺作品,积极创建全市基层宣传文化示范点。通过建设“社情民意”网络“快车道”、信箱 “直达车”、民情工作室等载体,建立起镇、村(社区)、组三级社情民意收集机制,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建立镇矛盾纠纷“大调解中心”、村(社区)调解室、组调解员三级平台,整合村(社区)干部、居民小组长、驻社区民警、小区“法制楼长”和群众代表、老干部、老党员等各方力量,构建起覆盖全域、联系各方的“大调解”工作网络。积极培育“邻里互助协会”等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社会组织,探索建立“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志愿者”的 —6—

社会服务模式,已有6名专业社工、751名志愿者、13家社会服务组织,构建起社会广泛参与、基层共商共建、群众共创共享的社会管理格局。

四、永葆先进,以全面深化党的建设保障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为推动全镇各项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一)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以“问题管理1+4模式”(即:建立1个“问题库”,试行“问题报告”、“问题处理反馈”、“问题分析评估”、“奖惩激励”4项制度)、“重大决策项目管理三步法”(即:对镇党委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项目化管理模式,明确项目推进机构、人员、时限,激活组织创新内在动力)为抓手,不断提升镇党委决策科学化水平。按照“三个能否”评价标准,强化“有为才有位”意识,注重实干用人导向,完善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和轮岗等制度,形成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深入开展“五创五赛”创先争优主题活动,进一步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大镇、村(社区)、组干部队伍教育培训力度,努力锤炼了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踏实进取、埋头苦干的干部队伍。

(二)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基础。采取“大社区党建”模式,强化集中居住区党建工作,依托城镇节点探索实施党组织属地化管理。采取“支部+基地+协会+农户+公司(市场)”模式,创新

—7—

党组织建设模式,成立万春镇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建在“两新”组织中。深入开展“五创五赛”创先争优主题活动,积极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学先进、赶先进、做先进、超先进。深入推进基层治理机制改革,建立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以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社团群团组织为依托,以村级服务平台为基础、以第三方专业机构(包括:咨询、勘测、招标、监理、审计等机构)为辅助的村级基层治理新构架。深入实施“阳光拆迁”、“阳光安置”、“阳光建设”、“阳光救助”等系列“阳光政务”工程,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依靠民主机制化解了区域建设中的矛盾和难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三)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实施“两级巡查”工作,创新第三方测评机构参与“勤廉指数”评价预警体系信息收集机制,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坚持从源头上防止腐败行为发生。认真开展党风党纪教育,严格执行《廉政准则》,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着力治庸、治懒、治散,形成了“真干、苦干、实干、能干”的工作氛围。严格执行财经制度和经济工作纪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深入推进基层党务公开、村(居)务公开建设,加大对土地综合整治、村级公共服务、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监管,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目前,全镇无一例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8—

2011年创新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万春镇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结合镇域实际,积极探索创新,系统确立了“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总揽,统筹推进全镇各项工作,加快建成中国最美生态田园幸福小镇”的总体战略目标,率先探索实施了绿道景区化管理,有力推动了全镇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指符合国际度假旅游要求、以接待海外旅游者为主的综合性旅游区,由国家旅游局负责评定,报国务院批复设立。目前,全国仅有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主要措施:

(一)组建创建工作机构。针对创建工作涉及多个部门的实际,成立了万春镇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建设组和宣传组,形成创建整体合力,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二)积极争取国家及省级旅游主管部门支持。争取国家旅游局支持,力争将万春镇列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试点区域,尽力缩短创建工作周期。同时,争取省旅游局支持,同步启动省级旅游度假区申报工作。

(三)编制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聘请知名规划机构——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按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要求和评定标准,结合万春实际,编制万春镇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创建总体思路、主

—9—

要路径、重点工作和推进措施。

(四)抓好重大旅游产业项目建设。围绕优化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加快推进天乡后街旅游特色街区打造、踏水桥旧场镇改造、绿道景区化管理、鱼凫古城遗址和江安河保护、农家乐提档升级,以及“国色天乡”水上乐园、陆地公园、运动公园、主题度假酒店及商业街打造等产业项目,全力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促进万春旅游产业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

万春镇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工作得到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推动了万春生态田园特色的持续塑造,促进了万春旅游设施的配套完善和提档升级,带动了万春形象品质和知名度的整体提升,为万春镇加快推进旅游观光产业向旅游度假产业的战略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探索实施绿道景区化管理

率先提出绿道景区化管理理念,制定了《温江区万春镇绿道景区化管理规范》,按照“属地管理、专项考核、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原则实施绿道景区化管理。主要内容:

(一)实现“一个允许”。绿道景区化管理区内只能允许按规划控制要求经批准建设以下基本绿道配套设施:一是交通衔接设施,包括衔接设施、停车设施;二是服务设施,包括管理设施、游憩设施、科普教育设施、安全保障设施、环境卫生设施;三是基础设施,包括水、电、通讯、防灾设施;四是标识设施,包括信息标志、指示标志、规章标志和警示标志。

(二)倡导“两个鼓励”。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宣传教 —10—

育,提高公民参与绿道管理的意识和公共道德水平:一是鼓励社会和个人通过“认养”等多种形式参与绿道建设和管理;二是鼓励单位和个人劝导、投诉破坏绿道设施和影响绿道安全的行为。

(三)坚持 “六个不准”。一是不准搭建与绿道管理无关的临时建(构)筑物;二是不准堆放杂物、晾晒衣物,张贴设置有碍绿道景观的标语或户外广告;三是不准有随地吐痰、乱扔果瓜纸屑、躺卧涂污损坏绿道公共设施;四是不准占用绿道或绿化带等设施从事经营活动;五是不准倾倒排放污水、垃圾及其他废弃物;六是不准机动车辆进入绿道(借用原有交通道路的绿道除外)。

目前,全镇累计建成绿道约40公里,进一步明确了绿道管理职责,对绿道及绿道控制区内绿化、路面、标识、服务设施,按照旅游景区标准要求进行了控制管理,促进了绿道的规范管理、有序营运和品质提升,有效保护和改善了绿道沿线生态人文环境,实现了绿道骑游向绿道旅游的转变,万春田园绿道成为继国色天乡乐园后万春镇又一旅游名片。

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11—

第二篇:协会调研基地万春镇

万春镇

万春镇位于成都温江区北部,东与永宁镇、公平镇相连,南接柳城镇,西与踏水镇为邻,北与郫县清河乡、德源镇接壤。公路四通八达:成(都)温(江)

邛(崃)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温(江)郫(县)公路,温(江)万(春)踏(水)公路,万明公路纵横全境。

目 录

1基本介绍

2就业情况

3城镇建设

4产业发展

 4.1 4.2 4.35社区建设

6旅游发展

7行政区划 5.1 综述 5.25.35.45.51.基本介绍

万春镇辖区14个行政村,124个社,总户数7502户,总人口20701人,其中:男10019人,女10682人,城镇人口1745人,其中:男844人,女901人,乡村人口18956人,其中:男9190人,女9766人,适龄人口12367人,其中:男5935人,女6432人。失地人口2930人,其中:男1320人,女1610人。全镇耕地面积15305亩,建设占地1980亩,道路占地636亩,河道占地166亩,沟渠占地423亩,绿化占地587亩,城区面积1.1平方公里(17亩)。乡镇企业575个,其中:工业115个,建

筑业15个,交通运输仓储业47个,批发零售业269个,餐饮业32个,社会服务业54个,社会团体1个。2000-2003年全镇实现了工农业总产值36150万元,财政收入810万元,农村人口人均收入3961元。2001年12月6日和2001年12月7日分别召开了中共万春镇第十二次党代会和万春镇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镇党委、纪委、人大、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镇党委书记:赵浩宇;副书记:赵旭东、袁顺民;委员:汪义坤、王德金、杨桂芳、吴仕能。人大主席:汪义坤。纪委书记:袁顺民;副书记:张珉诚。镇长:赵旭东;副镇长:王德金、杨桂芳、陈海。新一届领导班子紧紧围绕“塑生态城镇品牌、建川西特色水乡”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富民增收工程”、“精品城镇工程”、“兴三强二工程”、“文化提升工程”、“公仆添彩工程”五大工程,加快实施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不断改革,扩大开放,扎实推进万春的新跨越。

2.就业情况

该镇按照市委、市政府城乡一体化的部署和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把温江建成农民最少,就业最充分的和谐新区”的要求,把城乡充分就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同步思考,同步部署,同步落实,努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全面完成了辖区内劳动保障所、站标准化、网络化建设,建成了4个充分就业社区;全面完成了就业实名制普查和5277人的就业培训任务;解决了2989名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就业率达92%;全镇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就业率达91%;“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达90%;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9911人,转移率达80%,全面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形成了良好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格局。

3.城镇建设

引进澳大利亚艾文博、上海成美园艺、云南绿大地等花卉流通企业,实现花卉跨区域流通的突破,初步形成了西部花卉交易中心的框架;引进广东先锋园艺,实现了花卉科技进步的突破,初步形成了西部花卉研发中心的框架;以交易区为载体,加快花卉流通企业聚集,初步形成了西部最大的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的信息聚集和流通集散中心。自2007年8月以来,该镇已引进大型花卉企业5家,引进到位资金3.3亿元,提高了全镇花卉产业的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有效带动了温玉路、温郫路、鱼凫路延伸段两侧花木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瑞利达”恒温库、桃李面包厂、红专净菜厂等企业的带动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家禽养殖等传统产业、加快生产基地建设,不断强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运用股份合作、租赁、承租、返包、托管等模式,使土地使用权向经营能手、专业大户集中,形成花木、大蒜等特色农产品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全镇已累计流转土地20%以上。整合镇内生态、文化、餐饮资源,依托“天府花城”、核心交易区等重大项目的带动效应,包装、推介了“川西美食名镇”、“生态旅游”、“国色天乡“、“春江花韵”等项目,“国色天乡”花卉迪斯尼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春江花韵”项目完成一期建设的80%,在花博会前将全面开放。全力打造温郫路三产经济线、鱼凫路延伸段生态经济线、温郫彭旅游环线,加快实现镇域经济价值的可持续化、生态价值的现实化、人文价值的理性化,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全力打造“都市型近郊生态旅游第一镇”。积极引进和扶持发展一批高科持、高利润、高附加值和无污染的农产品深加

工、绿色食品生产等工业项目;对受产业限制不能在镇域内发展的工业项目,按照“飞地工业”的有关政策,积极将引进到海峡两岸科技园区,以进一步培育经济发展后劲。在规划的引领下,万春镇扎实推进城镇道路、电力、天然气、自来水、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与温江主城区的“大并网”和无缝对接。三年来,先后按照城市道路标准完成了春江路、万明路、春水路、鱼凫路、物流大道、天乡路等道路建设和主干道沿线风貌整治,在区域内形成了“四纵八横”的骨干交通网络,铺设自来水管网40.71千米,天然气管网30.17千米,排污管网30.17千米,电力管网下地3千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7平方米。同时,坚持同步完善教育、医疗、商贸、政务服务等配套设施。投入5000万元新建了万春实验校、踏水实验校两所标准化学校,对镇子实验校进行了改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点布局更为合理,促进了万春镇教育均衡发展和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启动了政务服务中心、派出所、工商所、司法所、邮电、电信、金融、电力、医院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服务。

4.产业发展

万春镇当地农户形成了种植花卉苗木的习惯,但多以自家的土地分散种植、分散经营,属于传统农业的经营方式。为了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万春镇抓住参与举办全国第六届花博会的契机,规划建设现代农业集中发展区,依托花博会搭建的要素平台,扩大招商引资,做大做强本地企业,推动传统的一家一户花卉苗木种植,向园区化、设施化、集群化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全镇实现花木销售收入4.2亿元,比2004年增长136.8%。

1)借鉴经验,规划建设现代农业集中发展区

结合现代花卉苗木种植栽培集中化、设施化的特点,借鉴工业集中、集群发展思路,规划建设现代农业集中发展区,着力提升花卉栽培的设施化、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万春镇采取政府规划、企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天府花城现代农业集中发展区。该集中发展区以设施化、标准化、集群化生产为方向,以高档盆花、新优地被植物、植物造型、盆景艺术、盆栽植物为重点,集花木生产、交易、研发功能于一体,规划面积22.4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规划面积7.5公里。目前,已引进兰花产业基地、日香桂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等23个重大在建农业产业化项目,预计总投资将达到2.5亿元,可实现年 销售收入3亿元。

2)扩大招商引资,大力引进产业化龙头企业

万春镇利用花博会搭建的要素聚集平台,充分利用花博会形成的环境优势和品牌效应,围绕天府花城等一批规划合理、配套完善的现代农业集中发展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生产规模大、技术力量强、营销范围广的花木龙头企业,推动花卉苗木产业集群化发展。三年来共引进浙江森禾、云南绿大地、广州先锋园艺盆花生产基地、艾文博花卉世界等花卉产业化龙头企业35家,带动全镇花木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不仅大幅提升了花卉苗木的种植水平,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营销理念,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3)加大扶持力度,做大做强本地龙头企业

为了促进分散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万春镇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先后实施了农村集体土地股权化、集体资产股份化和集体经济组织改造的“两股一改”工作。通过依法流转土地,对区域内原有花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引导土地向有技术、善管理、懂经营的规模业主集中,培育出了易园、三邑、金兰、卉森、南岳等大型花木龙头企业,进一步增强了万春花木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5.社区建设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万春镇按照“三个集中”的要求,借助“国色天乡”、“香颐丽都”、“四川电院”等项目建设,将卫星社区、红星社区和五里村、七里村的农户集中到“天乡路社区”农民新区。该社区牵手“国色天乡”,背靠“校园经济”,由四川省规划设计院设计,占地面积250亩,规划建筑面积25.8万M2,计划入住农户2100户,计划总投资金1.84亿元,第一期工程占地150亩,已投入资金0.92亿元,已建成房屋面积12.8万M2,同时配套建设了3.6万平方米商业股权用房。

1)建设模式

在建设中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分配、统一招商,对接城市建设标准,基础设施与城区对接,做到了水、电、气等“七通一平”。配套突出了“八个一”标准(“八个一”即:一个完善的社区组织机构,一个社区警务工作室,一个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一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一个便民放心店,一个群众性的文体活动场所,一个公交站点,一个垃圾集中清运中转站),切实完善农民新区的服务功能,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解决安置区建设资金,区上配置300亩土地,将拍卖土地的收入实行封闭运行,用于“天乡路社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

2)分配模式

“天乡路社区”农民新区住房户型分70、105和140M2 三种,房屋使用面积按人均35M2 配置,住房农户按优惠价320元/M2至350元/M2购买住房,商业股权用房按优惠价450元/M2购买。政府并严格按“商住分开”原则,政府组织统一修建商业股权用房,农户按人均8M2的商业用房分配。商业用房实行股权到人,集体管理,委托企业经营,经营收益分配给农户。目前已卫鑫置业有限公司已将天乡路社区3.6万平方米商业股权用房租赁给武夷山金川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从2007年12月起,卫星社区三口之家每年将获得2100余元的商业股权收入。

3)产业培育

规划中注重产业基础,将3.6万平方米的商业股权用房规划在具有较好商业氛围的位置,便于实现与其毗邻的四川电院7000余名师生常年消费、国色天乡花卉迪斯尼每年100余万旅客消费群体的对接,目前正在统一规划,通过项目包装、实施招商、积极引导南岳庙旧城改造中的万春卤肉、明芳居等品牌餐饮企业进入

天乡路社区,做大做强三产业,引进大型超市,聚集人气和商机,使农民商业股权利益最大化。就业模式。依托国色天乡、四川电院、大庆蜀苑、花木龙头企业等单位的用工需求,充分利用“三教”统筹资源,依托市城乡一体化的专家服务基地和万春镇劳动力花木技术培训基地,采用“基地+就业订单”、“企业+就业订单”等多种模式做好花工、花木经纪人等培训,打造“温江花工”品牌,以创建充分就业示范区为载体,将在“天乡路社区”设立劳动保障服务大厅建设,实现信息网与温江区就业网对接、与派驻广州的就业信息站对接。鼓励群众在社区内从事小家政、小修理、小餐馆等服务项目,帮助他们争取小额贷款,扶持农民实现自主创业,使新区剩余劳动力就业率达到92%以上,建成充分就业社区。

4)管理模式

建立社区服务机构,对城市规划区所在的五里、七里两个建制村撤并后成立了春江路社区,健全社区管理服务网络,按照“物业共管、文明共建、环境共享”的原则健全服务机构,完善服务功能,探索建立了村(社区)企合一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两会”(村民代表议事会、党员代表议事会)的作用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由社区对居民提供教育、宣传、劳动力培训转移等公共服务,切实提高村民的素质,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化。由社区实体组建物业管理队伍,将工作人员送入置信学校进行专业培训,承担小区内物业等相关日常管理工作,前两年的管理费用由政府转移支付,后期管理费用由社区集体支付。

6.旅游发展

万春镇充分依托花木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的特色优势,大力发展以国色天乡为代表的生态旅游等服务业,形成了以生态旅游为核心,餐饮娱乐、房地产等相关配套产业快速发展的新格局。万春镇抓住举办全国第六届花博会的重要机遇,引进成都置信公司打造花文化主题乐园——国色天乡,培育以主题游乐和休闲度假为特色的旅游业,完善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现代旅游产业链。国色天乡乐园一期于2007年4月14日正式开园,仅2007年就接待游客6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3亿元,实现税收2300万元,并吸引了大批游客到万春观光休闲。总投资30亿元的国色天乡乐园二期已正式动工建设.7.行政区划

辖14个行政村:长石社区、南岳社区、永和社区、红专社区、黄石社区、踏水桥社区、春江路社区、天乡路社区、幸福村、报恩村、鱼凫村、新升村、金星村、和林村、三井村、高山村、新河村、镇江村、先锋村、红旗村。

8.与川农成都校区交通便利

起点:川农大成都校区

终点:万春镇政府

驾驶方案:温江107路—温江206路(约1小时10分钟)

第三篇:万春镇中心卫生院关于村卫生站的工作总结范文

出江镇公立卫生院 2011年村卫生站工作总结

为了实现医疗行为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乡村卫生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我村站卫生技术水平以及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特色优势,满足辖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服务的需求。经过一年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加强村卫生站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中医药服务能力,满足农村居民对医药服务的需求,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三、加强领导;

今年出江镇公立卫生院以创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达标活动为契机,把该项工作以年终目标来抓。以院长为组长,多次到村卫生站督导指导中。镇领导高度重视、并亲临村站检查工作。

四、落实责任:

今年出江镇公立卫生院通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县卫生局的得力领导和关心,村卫生站走上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中医药应用得到了大力推广大,这里我们感谢上级领导的关心。在实际工作中,我院今年下大力气,认真按照上级要求,对村卫生站负责人进行培训,解决他们工作中的难题,为他们实际解决了很多困难,耐心向他们解释政策法规,定制了工作考核标准,并在年终进行了考核。

四、工作情况:

2009年上半年我院辖区内的村卫生站,软件资料五大本已于1月全部下发到各个村站手中,全部在运行中。健康教育栏6期,乡村医生例会制度已展开,进行了包括预防、医药卫生,中医应用。对于村上公卫生部门工作也在逐步完成之中今年内的群宴管理卫生站的医生起到了网底作用,为我镇的食品卫生安全作出了贡献。

五、存在问题:

1、我镇村卫生站分布不合理,由于我镇管辖的范围较宽,对我院的管理极不方便。

2、3、人员资质结构变化大,普遍偏低。医疗文书不规范,各项登记不全。

六、下一步打算:

对村卫生站进行全面检查,加强例会培训,提高村卫生站人员素质,对合理用药性进行指导,加强中医适宜技术的开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出江镇公立卫生院 2011年12月30日

第四篇:XX镇2021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XX镇2021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市、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的工作部署,我镇围绕打造“诚信XX”,推进联合奖惩、信息共享、信用创新、信用修复和重点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着力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体系。同时,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切入点,将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美丽乡村建设、乡村产业振兴、精准扶贫等各项工作的有力抓手,积极创新“信用+”模式促各项工作有序发展,探索出一条“信用+”模式促发展的新路径。

一、加强协作,扎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

及时调整XX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副书记担任组长、班子成员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业务负责人。负责协调推动全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二是加强协作配合。

紧紧围绕市、区委总体部署,积极与各村、各镇直单位沟通联系,相互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形成合力,对诚信建设的各项活动紧抓落实。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

印发《XX镇人民政府信用体系建设方案》、《XX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制度》、《XX镇信用承诺制度》、《XX镇信用查询制度》、《XX镇诚信建设“红黑榜”发布制度(试行)》、《关于印发XX镇<关于成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等文件,对相关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提出具体要求。

四是开展诚信宣传。

充分利用村级活动场所、文化广场、镇农贸市场等场所,开展诚信宣传教育。在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彩页等宣传方式的基础上,将诚信宣传通过编排节目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宣传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五是加强政府信用建设。

XX镇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规范权力运行流程,增强行政行为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建设透明政府;规范合同签订和财务审批程序,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建设责任政府;强化公共服务意识,规范政府自身行为,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责任政府。

六是推进联合奖惩。

召开XX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专题会议,进一步加快我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联动监管机制,营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风尚。切实做好信用数据录入工作,将联合奖惩相关内容嵌入各部门业务工作流程,在失信被执行人领域全面开展联合惩戒工作。

七是整合多方力量,确保信息采集。

各村明确专门信息采集员,一般由网格员担任,协调宣传、妇联、民政、社保、司法等多方力量,采取网格化管理方式,明确各自责任区域,确保信息应采尽采。

二、积极创新,结合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动各项工作发展

1.“信用+党建”,打造基层党建新模式。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今年6月份,XX镇在全镇党支部印发《XX镇关于推行党员“信用+积分”评价管理实施方案(试行)》,加强党员队伍管理,规范党组织生活,实现党员日常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该方案结合XX区信用体系建设相关要求,将党员征信加减分按一定比例折算,纳入量化积分管理中,实行联合奖惩。每月党员活动日公布党员积分排名,对排名靠后的党员进行相关惩戒。一方面加强了党员对信用分数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激发党员在基层信用建设工作中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2.“信用+重点工作”,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今年以来,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为全面服务疫情防控,加强信用对防控工作的支持促进作用,XX镇在公开栏设立社会信用专栏,专栏根据防控工作需要,设置了防控动态、防控政策、重点保障企业信用承诺和疫情失信事件等栏目,展示疫情防控期间涌现出的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等好人好事,集中曝光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违规失信事件,在全社会营造诚信环境,动员广大群众共同织密疫情防控网,让信用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迸发硬核力量。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XX、XX、XX、XX等村村民积极行动,以“信用+志愿服务”模式,志愿参与到环境整治工作中,加入村容村貌大整治活动中,村民自发对自家房前屋后进行彻底打扫清理,整理院落卫生,做到主动行动、主动作为,为村集体节约大笔开支。在防汛救灾工作中,热心村民捐钱捐物用于救灾工作,特别是7月22日XX镇遭受暴风暴雨侵袭,7个行政村农作物、房屋、树木不同程度受损,我镇村民及时参与到救灾队伍中,抢修道路、清理倒落树木,帮助受灾严重农户转移物资,修缮房屋,涌现了一批热心村民。此外,信用管理工作在精准扶贫、危房改造、乡村振兴、农户改厕等各项工作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信用+信易贷平台推广”,推动“政、银、企”信息互通和共享应用。按照区信用办工作要求,在全镇范围内积极组织本地企业注册全国信易贷平台。通过前期摸底正在经营的企业名单、召开全镇企业会议及座谈会、微信工作群宣传、入户上门等途径,加大推广力度,务求注册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为辖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便利,帮助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了辖区企业的大力配合和支持。入户时,同时宣传诚信内容,提高企业对诚信建设的重视程度,助力形成“开放、兼容、共享、共赢”的融资综合信用服务体系。

4.“信用+典型激励”,加大诚实守信典型宣传。XX镇积极开展诚信典型选树活动,着力示范创建。把个人诚信体系建设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抓典型、抓教育、抓记录、抓奖惩,加大诚实守信典型事迹宣传力度。

三、日常多渠道运用信用评价结果,提升群众信用意识

为了进一步提升村民信用意识,XX镇除了督促各村开展信用表彰活动之外,还积极探索将信用评价结果与村民福利、村日常工作、评先选优以及农村资产资源招投标等相结合,进而提升群众信用意识。所有集体资产在招投标过程中,提前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公告,凡是信用等级在B级以下的一律不允许参与招投标,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群众对信用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

第五篇:xx镇2014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XX镇2014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开展信用建设,它不仅仅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且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经济建设,对实现“富民强镇,安居乐业”和建设“诚信xx”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市委、市政府信用xx建设的部署,我镇有序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各项工作。

一、构筑招投标市场信用体系

2013年3月我镇成立了由xxx任组长,xxx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的产权交易、招投标中心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招投标领域中的信用信息的采集、管理和应用,为建设我镇招投标市场信用管理体系提供有力保障。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进入“三资”交易平台资源交易4宗,涉及总金额达xx万元,有效规范农村“三资”的管理和应用。

二、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一)信用村信用村、信用户建设

开展信用村、信用户创建是构建农村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政府统筹推动和组织动员创建信用村、信用户,建立规范有序的信用秩序,有效改善农村融资环境,对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建设“诚信xx”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是重视规划,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具体落实部门和职责分工,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我镇通过召开“信 用村、信用户”建设工作动员大会,明确工作任务;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出《xx镇信用村、信用户创建工作的实施方案》,细化创建信用村每项工作。2.是注重过程,由政府牵头,由村委会按照信用户建设的要求对现有农户进行造删登记和信息采集,收集有关数据,最后由评定小组对农户进行评定。3.是保证成效,镇政府、村委会、金融机构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确保我镇信用村建设2014年全部完成,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促进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目前,我们已经完成100%行政村信用村创建工作。

(二)以信用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

一是构建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紧密合作的新格局,以金融改革杠杆推动诚信社会建设。政府部门出台信用建设激励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开办农村妇女小额贷款等金融产品,完善金融制度环境,破解农户贷款难问题,促进金融与产业良性发展,促进社会管理模式由传统“管制约束型”向“激励引导型”转变。至2014年底,我镇通过积极协调市妇联和市农业银行帮助农村妇女开展小额贷款15万元,帮助妇女家庭发展养猪、种果、经商等项目;与镇农村信用合作社合作,帮助农民信用贷款共20万元,支助各项农业发展。二是将信用体系建设与社会管理有机结合,通过积极发动镇村干部、银行信贷员、村老党员、老干部、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组成大评委,以“信用就有钱”、“有信用就有优惠”的信用激励,引导农民自觉向信用户标准看齐,使信用村在评比和建设过程中收到了促发展、促民生、促稳定、促党建、促民风的新农村建设实效,在润物无声中促进农村社会管理。

(三)推进市网上办事大厅建设

至2014年底,建立完善网上办事大厅服务站站点12个,目前已开通网上办事、查询功能,方便群众查阅信息、办理业务。自开通网上办事大厅至今,共办理服务事项收件数515件,已办结数515件,办结率100%,提前办结率85%。

(四)推进“信用xx”网站建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我镇深入贯彻实施政务公开,拓宽群众获得政府信息渠道,畅通民意渠道。

我镇主要通过镇门户网站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方式主动公开本镇的政府信息。镇政府将本单位的机构职能、规章制度、业务工作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内容进行重点公开。公众可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的“站内全文检索”栏目或“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查阅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截止2014年底,我镇在政府门户网站发布信息5469条。群众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0宗;政民互动平台提交咨询投诉13宗,已办理13宗,办结率100%,内容涉及社会民生、国土水利、办证咨询等方面。

xx镇人民政府

2015年xx月xx日

下载2011年万春镇社会建设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万春镇社会建设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镇建设年终工作总结

    镇建设年终工作总结一、xxxx基本情况xxxx镇位于宁波西陲,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古镇,传说中国三皇五帝中的“舜”,就出生于诸冯姚丘,即现有的xxxx渚山。更有史载秦始皇第五次南巡......

    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总结

    胶南市质监局建设节约型社会情况总结 根据印发的青质监量字[2007]108号文、青质监量字[2007]76号文件和青岛市局[2007]171号文件的通知要求,我局由综合科牵头成立了节能减排......

    乡镇年度社会建设工作总结

    乡镇年度社会建设工作总结 2015年,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全面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市七届四次党代会、七届五次人代会部署,紧密围绕“......

    某村社会建设工作总结

    白马村社会建设工作总结1、基本情况白**位于弥牟镇西南面,与新都区新都镇、马家镇和军屯镇接壤,与**载货汽车工业园毗邻。全村幅员面积2.4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990亩。全村辖10......

    建设学习型社会工作总结

    学习型村镇建设活动工作总结及下一步 工作措施 今年来,根据县委、县政府学习型村镇建设活动的有关精神,积极在本镇范围内开展了各种学习型村镇活动;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收到了......

    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总结

    ***2012年度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总结 2012年我镇高度重视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年初召开了领导会议,对相关精神进行了学习和研究,并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认......

    丹洲镇2009年社会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总结(汇编)

    程村乡2011年社会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 工作总结 在县综治委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在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我乡社会综合治理委员会全体综治委成员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镇集镇建设工作总结

    XXX镇集镇建设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XX镇位于XX县西南角,总面积1XX平方公里。东与XX相连,西与XX相通,北与XX接壤, 南与XX毗邻。距XX市区100公里,距XX县城81公里, 距最近的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