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三章 英雄文化[模版]
第三章 英雄文化
教学目标:了解宁河土地上诞生的民族英雄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谁来说一则我县的英雄人物故事?
二、师讲授新课:
1、宁河的红色文化
宁河县是清雍正九年三月十九日(1731年4月26日)从宝坻县划出正式建县的,当时总面积有2500多平方公里,包括了现在滨海新区的塘沽、汉沽和东丽区、北辰区,南临渤海,与丰润县、玉田县、宝坻县和天津卫交界。后几经变故,逐步形成今天的版图。作为退海之地,宁河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有“泽国水乡”美誉,自古以鱼盐之利、漕运之便、鱼米之丰而驰名遐迩。造化钟毓秀,地灵必人杰。这里很早就播撒下革命火种,孕育出革命传人,谱就了红色经典。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创立早期,宁河出现了一批革命活动家和领导者。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党组织、中国共青团天津团组织创始人于方舟。他出生在宁河县俵口乡,也就是“七里海”的核心区。1916年,考入天津直隶省立第一中学。后任天津第一个学生会组织“直隶省立第一中学学生救国团”团长,创办“新生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3年9月,经李大钊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中共天津地委第一任书记。1924年1月,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1927年,在玉田县发动暴动,失败后不幸被捕,于次年就义,年仅28岁。因为于方舟,七里海聚集了周恩来、邓颖超等一批仁人志士,特别是1920年于方舟同周恩来等进步学生去省公署请愿入狱后,于方舟把周恩来、邓颖超等多名进步学生(他们大多都成为天津最早一批党员)接到俵口家中居住,直到周恩来一行赴法勤工俭学。至今,宁河还流传着周恩来、于方舟夜游七里海的故事。与于方舟一样,宁河还有天津早期革命青年领袖卢绍亭(岳龙镇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工人党员之
一、京汉铁路大罢工领导人之一康景星(芦台镇人),优秀的地方革命领导者陈狄和韩松等等。宁河也因此成为天津革命烽火的燎原地。抗战时期,这里出现了冀东抗日传奇人物武宏等,至今还有“大武宏、骑大马,白盔白甲把敌杀”的民谣。还有更多宁河人,他们投身革命甚至献出生命,但事迹并不为人知,有的,也只是在长长的宁河县英烈名单中看到简单的记载,其精神同样彪炳史册。因为红色文化在这里汇聚、流淌和传扬,反映农民革命的史诗巨作《红旗谱》,在这里拍摄成电视剧,并在此修建了《红旗谱》作者梁斌同志的文学纪念馆。就在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纪念馆重新整修一新,成为红色传承的新阵地。
2、宁河的英雄文化
宁河战国时为燕地,自古多慷慨英武之士,曾有刘仁恭、刘守文、刘守光等唐代名将,出过刘兆麟(丰台镇人)、刘殿衡(丰台镇人)等清代名臣,但历览闻人、究其代表,可谓文有杜立德(宁河镇人),武有王锡朋(芦台镇人)。杜立德何许人也?他是明崇祯癸未进士,后入清廷为官,经顺治、康熙两帝,历任太常寺少卿,工部、兵部、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复加太子少保衔,后调任吏部尚书,后任保和殿大学士、兼任礼部尚书,后任太子太傅,致仕还乡后加封太子太师。他把清廷“吏户礼兵刑工”各部基本干全了,为清开国后汉人第一重臣,病故时赐谥号“文端”,是很有研究价值的人物。王锡朋呢,清嘉庆年间中武举,官至福建汀州镇和安徽寿春镇总兵。曾参与平息维吾尔族暴动和瑶民起义。1840年,英国第一次攻占浙江定海时,他镇守着上海吴淞、宝山一带,1841年,与定海总兵葛云飞和处州总兵郑国鸿共守定海。1841年10月,英军2万人进攻定海,王锡朋以寡敌众,一条腿被炸断仍“手刃蜂拥而上之敌数人”。殉国后,谥号“刚节”,在定海和宁河立专祠祭奠。还有聂士成,他虽非宁河人,但曾率淮军驻扎芦台9年“扼守北洋门户”,在保卫天津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中殉难,芦台专建聂公祠并有专人看护。历史记载,宁河人民还积极呼应太平天国北进、李自成义军过境“附之势张甚”、广泛组织“义和团”和“红灯照”、自发组织抗税赋。可以说,宁河有着较深厚的忠义传统、英雄情结和反压迫的斗争精神。
三、让学生阅读课本32-44页,了解英雄人物故事。
四、教师反馈:通过本课学习,你应该向英雄们学习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
第五章 文学艺术
教学目标:了解宁河文学艺术的发展情况,培养学生热爱文学艺术,陶冶情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你知道我县有哪些著名的作家、书画家?他们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二、新授:
宁河人亲文化、爱文化、懂文化,并通过创作和表演进行展现。宁河评剧团曾名噪一时,宁河的潘庄比较早建成影剧院和文化中心,成为全国文化乡镇典型。由于良好的群众基础,宁河在创作表演方面名人辈出。比如著名戏剧家丁一三(七里海镇人),他编剧的电影《英雄虎胆》、话剧《陈毅出山》等,至今仍受关注。著名女画家周思聪(芦台镇人),其代表作《人民和总理》家喻户晓。写过《罗兰小语》、《寄给飘落》的台湾女作家罗兰(宁河镇人),她的书曾在华人世界风靡。书画家李昆璞(丰台镇人)、诗人郑愁予(宁河镇人)的作品也广为人知。此外,北京人艺著名演员张瞳(芦台镇人)、刘秉义(祖籍宁河)、李瑛、张宏声仍活跃在舞台上。宁河还留下许多创演名家的足迹,比如当代天津画派代表性人物之一何家英,就曾在宁河插队,后调到县文化馆工作,在宁河的日子为他打开艺术之门。现在,创演文化在宁河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延伸,连续举办四年的七里海文化旅游节成为集中展示的舞台,节庆假日成为集中展示的时段,创演文化的繁兴是推动文化整体发展的重要抓手。
三、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加深印象。
第八章 饮食文化
教学目标:了解饮食文化的内涵,热爱家乡美食。教学过程:
一、导入:你知道我县流传下来的传统小吃有哪些?
二、新授:
多年来,宁河这块土地因依海靠水,保持了河味、海味、野味“三鲜”的饮食风味,物产丰富、食材广泛、菜品精良,从冷盘到主菜再到主食,形成有别于京津,相对独立的菜品特色。比如,作为冷盘“凤爪”、“熏肚”味道独特,而且清蒸紫蟹是当成冷盘摆出来的,这是宁河一个特点。热菜有炒七里海苇蘑、“马二烧鸡”、潘庄“麻辣豆腐”等特色菜。主菜是“大锅炖鱼”等河、海、野味。另外,汉沽著名的“八大馇”食法,宁河也很普及,毕竟宁汉曾一家,只是宁河把馇技更多用于河产品。这里,着重说说宁河具有代表性的两道主食:“肉米饭”(也叫肉闷儿)和“河蟹面”。“肉米饭”要先把五花肉放料炒好,然后用宁河地产米蒸饭,并把肉、蘑菇、配料放入一起蒸,直到把米香、肉香、蘑香和料香融在一起,出锅后饭上一层油亮,口感咸、鲜、香、糯。而“河蟹面”做法更为讲究,要先备好手擀面,专用宁河七里海的“紫蟹”,先去其壳、腮、脚,把蟹黄取出,然后把蟹白压成肉汁,用肉汁把手擀面煮熟,再放入蟹黄,端上来面上应浮着一层蟹油,点缀着金色的蟹黄。宁河苗庄镇的“河蟹面”是最著名的。这些饭菜,再佐以宁河好酒和新鲜果蔬,听着就有滋味吧。现在,“河蟹面”等宁河代表饭菜不少传到京津大饭店,但滋味也改良了,吃地道的还得到宁河。值得一提的是,宁河人比较看重吃饭环境,如果条件允许,一般要通风、位正、整洁。也只有好环境才能配得上宁河的好饭菜。
三、阅读课本
四、拓展延伸:说说你所在地区饮食的特点是什么?
第九章 酒文化
教学目标:了解宁河酒文化的历史,热爱家乡美酒。教学过程:
一、导入:你知道家乡的美酒有哪些?
二、新授:
宁河因水甜气候好,自古便出“美酝佳醅”,明清尤盛,制酒坊林立。在众多的酒坊中,位于芦台老北街西侧的德和酒坊因采用传统工艺、独特配方,其酿制的德和老酒广受推崇。民国总统徐世昌品罢留下“宁邑才俊郎,芦阳烧酒香”的评价。解放后,德和酒坊更名为宁河县酒厂。1972年,该厂在继承传统酿造工艺基础上,引用现代科技,并聘请著名白酒专家周恒刚研制出酱香型白酒“芦台春”。此酒以优质高粱为原料,多种微生物为发酵剂,形成酱香突出、醇和优雅、回味悠长的独特风格,一出品就受到公认,誉为“北方小茅台”,价格曾一度高于汾酒,且供不应求。一般只有春节时,天津市民每家才能凭票购买两瓶“芦台春”。该酒曾用作国宴酒,招待过国际友人,曾荣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芦台春”的研制生产,带动了宁河酒业的发展,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酒业人才,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酒业产业链。近年来,“芦台春”酒加强品牌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加深文化沉淀,形成系列酒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加上宁河良好的水土环境、众多制酒人才、较为成熟的酒业环境,带动和吸引了著名酒业纷纷来到宁河。比如,原来位于大直沽的义聚永酒厂已迁入宁河,并建立了酒文化博物馆;北京红星二锅头最大的生产基地也落户在宁河。还要说明的是,宁河人能酿造好酒也善豪饮,现在仍有这样的说法:没有半斤以上高度白酒的量,就别在桌上张罗酒。最近,看到网上有一组博文叫《宁河印象》,有一篇叫《斗酒》,讲宁河酒文化讲得很生动,酒文化已成为印在宁河版图上的闪亮标签。
三、阅读课本
四、拓展:我县与酒相关的文化有哪些?
第二篇:未来以文化论英雄
不可触碰责任的底线
冯并《经济日报》原总编
首先,企业是社会最基础的经济组织,离开了经济活动,离开了经济竞争,社会责任无从谈起。第二,企业要对社会负责,在福利框架下进行活动,这也是企业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不可碰到这个底线。
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也就是社会问题、文化问题。我们要看到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比如地区的不平衡,比如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之间所存在的一些差距问题,有一些问题,政府在解决,而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经济细胞,必须在这方面做一些事情,也只有在这方面做好了,最终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力,所谓的社会责任问题就不难处理了。
-现场打分
记者提问:如果满分是100分的话,您认为温州企业家群体可以得多少分?
现场回答:平均80分。当然个别的还有高低。
温州民企文化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温州人的开拓创新精神。但温州民企文化中还缺乏沟通。企业文化沟通形成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从强制灌输到主动接纳的良性循环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信息流的交换和运动———即企业、社会、员工三者之间的沟通,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本质上就是沟通。没有沟通就没有文化。
制度不是捆绑人的杨台轩美国强生公司中国CEO
企业需要不需要制度?没有一场不需要规则的球赛,企业制度也一样。那么制度是做什么用的?是不是捆绑人?制度是降低可能出现的差错,制度不是挂在墙上看的,主要是用的,来实施的,有的企业制订了42条,有的把制度制订给下面的员工用,不是给自己用的,有的制度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些制度都是不利的。温州人需要什么样的制度?要制订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员工需要的、参与的制度,这样才能执行下去,有利于企业发展。
温州的民营企业市场反应力特别快,而且企业主具有了温州特有的拼搏精神和创新精神,企业主往往都想把事情做大,那是好事情,有其价值所在。
生长于温州民企这块土壤上的民企文化,已经具有了活泼性,具有很大的弹性。不过,温州民企企业文化还很薄弱,没有和人很好地结合起来,有的企业只是将文化当成一种口号喊喊,假文化充斥其中。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温州的企业文化没有达到一个平衡,对企业主和员工往往有不同的要求。企业对人的价值还不是很重视,只重视一些量的东西,不重视质的东西。
-现场打分
记者提问:如果满分是100分的话,您能给温州企业家打多少分?
现场回答:70分。温州的民营企业家的创业是很辛苦的,如果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片森林,他们可以不断增加工作强度、时间强度来经营好,如果摆在面前的已是一片花园,不能再只使用蛮力、苦力了,要讲科技。要明白人的价值是无穷的,1+1永远是大于2。但我们温州民营企业家还没有足够重视人的价值。
温州民企文化特征不一般
金惠红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博士
温州人的鼻子特别灵,所以温州人特别善于闻到机会。温州人的脚特别快,所以温州人特别善于抓住机会,温州民间资本特别活跃,所以温州人特别善于利用机会。这么多年来,温州的民营企业一直快速发展,我们认为,没有好的文化是不可能实现的。
在温州民营企业的丛林中已经出现了尤为优秀的民营企业,它们表现出与温州一般的民营企业不一般的文化特征,简单概括为:有开放的视野,具有宽广的胸怀,具有行动的力量。
-现场打分
关于温州企业家形象,我认为这个分很难打,不打分。
让企业家精神转变为企业文化
南存辉 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文化向企业文化力的一种演化。
我个人认为,对于当今时代的民营企业家,最根本、最重要、最迫切的就是要树立和强化创新精神、务实精神和奉献精神。
创新是企业家的本质特征,温州民营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就是见证。创新精神必须与时俱进。务实是企业家的本色。专心致志谋发展,才能实现企业基业长青。奉献是民营企业家的责任。财富取之于社会,理应回馈社会。
-现场打分
记者提问:如果给温州企业家形象做一个测评,您会给自己打多少分?
现场回答:我给自己打50分,这几年经营企业的成就主要还局限在国内,在国际上温州的民营企业还是小学生,所以需要不断努力才能达到及格分。
没有文化力的企业不可能持久
钱金波 红蜻蜓集团董事长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领先于竞争对手的一种独一无二的关键性力量。
没有形成文化力的企业是不可能持久发展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力就是企业的竞争力。红蜻蜓在诞生时就确定战略理念,我们的经营理念是从距离中寻求接近。在体制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建设过程当中,我们归纳四句话:制定最激励于人的制度,构筑有利于人发挥的平台,涉及最利于人畅想的空间,建立最利于人沟通的渠道。
-现场打分
记者提问:请您给自己打个分吧。
现场回答:我给自己打80分。红蜻蜓一向注重青年的使命和责任,使它们能够在企业中得以体现,特别在社会的爱心事业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切实的工作,从这两点看,应该够80分吧。
专家速访
中等企业要注意文化脱节现象
———访浙江省企业文化建设与竞争力联合课题组负责人金惠红
今年8月,金惠红率领课题组对温州17家民企做了有关企业文化建设的调查。
温州民营企业的发展历史不过20多年,企业刚创办的时候,主要考虑的是如何生存,注重市场、产品、谋生,随着温州企业在近年来的不断壮大,具有温州特色的企业文化也跟着成长,金惠红说温州企业的企业文化发展的时间虽然还较短,但没有外地一些企业因文化而文化的形而上,比较务实。
金惠红将企业文化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摸索和磨合阶段,第二阶段是企业领导者提出企业文化,并对员工进行人文精神方面的关怀,而第三个阶段是企业倡导的主张变成员工的行为习惯。温州的企业多数处于
第二阶段或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转变过渡阶段。
温州企业文化调查篇中最精彩的一页是什么?金惠红称,调研针对17家温州企业进行,而这17家企业仅去年一年的慈善捐款就在2亿元,作为企业文化中社会责任感的部分,温州的企业做得非常不错。
目前温州民企企业文化中的缺陷是什么?金惠红说,一是以企业现有的传导手段、渠道还不能完全有效地进入企业的最低层面,不少企业文化尚停留在表面文化阶段;二是温州的小企业和大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较高,因为小企业亲情文化体现得相当浓厚;而大企业则有自己完善的企业文化制度。相对而言中等企业存在企业文化淡漠化现象,对外部效益的追求高于内部文化制度方面的建设。
金惠红称,温州民营企业中印象最深的是正泰集团。因为愿意把家庭股份稀释,作为一家公众、公正、公开的企业,在全省也是少见的。另外,正泰把销售额的5%投入到研发中也是大手笔,它将为更多人才提供发展空间。
本土说法
民企新文化已与国际接轨
温州的商业文化不同于北京等其他地方,经过对温州28年来市场经济实践活动的观察,我们发现了一种新的现象,感到温州商业文化已经与市场经济相融合,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温州商业文化的新概念。
它把企业、社会、市场联接起来,弘扬企业家精神,然后,通过这种新文化精神,影响人们的生活。这种新文化在企业、社会中体现了出来,体现在企业中就是企业文化,在市场中就是商业文化。这也是一种温州新文化,而且这种文化已经和国际接轨。洪振宁温州社科联副主席
民企文化三大烙印
温州企业文化带着三个明显的烙印,一是家庭烙印;二是学习烙印,温州第一代企业家学历普遍比较低,随着时代变迁以及企业壮大,学习成为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篇章,温州企业不但老板要求学习,同时也鼓励员工学习;三是慈善烙印,温州的民营企业通常是在亲朋戚友的资金、人力等等帮助下走向成功,所以企业成功后对社会的慈善反馈也从不吝啬。谢健温州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
温州民企文化要“三化”
温州民营企业文化是一种建立在后天构建基础上的实践型文化,有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从单方面实践到全方位演进的过程。相比之下,温州的企业文化很注重实效性,下一步,温州民营企业文化应该努力实现“三化”:家族凝聚力的转化、外显价值观的内化和共同愿景的活化,也就是要把家的文化转化成企业的文化,把企业的价值观转化为员工内心的信念,把企业的愿景从静态的存储中激活。吕金记温州市委党校讲师(作者:贾钧寓、潘贤群、钟捷音、周俊朗、刘峤)
第三篇:草原文化的英雄乐观精神
草原文化的英雄乐观精神
扎格尔(内蒙古师范大学科研处处长、教授)
摘 要:草原严峻的自然条件和艰苦环境,造就了草原文化“自信自强、不怕困难、不畏强暴、知难而进”的英雄乐观精神。游牧民族的这种精神大致经历了“力量-智慧-智勇双全”崇拜的三个阶段。同时通过对史诗中“蟒古斯”形象的分析,认为英雄也是“顾及群体利益,与群体休戚与共”的人。
关键词:英雄乐观精神 英雄崇拜 群体意识
英雄乐观精神是对人的力量与智慧本性的赞美,自信自强、知难而进品格的诠释,个人与群体关系的解释。
“英雄乐观精神,崇尚英雄,倡导英雄乐观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和价值取向之一。这一点,在草原民族中体现的尤为突出。在草原民族中,人们普遍崇尚英雄,奉行英雄乐观精神,把效法英雄当作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很多史书描写草原民族“贵壮尚勇”、“重兵死、耻病终”就是这种价值观的写照。因此不难看出,草原文化是孕育英雄的文化,也是英雄辈出的文化;英雄乐观精神是草原文化最具意义的精神品格”(1)。
在草原民族心目中的英雄形象,首先是大力士,他们具有超出常人的巨大力量。但是,草原民族对英雄的理解,并没有单纯停留在对“力量” 的崇拜上,而是对人的智慧也同样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扬。因此,草原民族不仅有尚武精神,而且具有崇尚智慧的传统和习惯。圣主成吉思汗箴言“力猛者乃一世英雄,智勇者乃万世英雄”是草原民族崇尚智慧的高度概括和具体体现。
草原游牧生活严酷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产劳动造就了草原民族崇尚英雄的乐观精神品格。他们勇敢地同严酷的自然灾害和凶猛的野兽作斗争,同侵犯故土的强大势力作斗争,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及不可预期的种种困难和各种挫折,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游牧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塑造了草原人乐观、豁达的性格特征。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与困扰,他们都能够从容乐观面对,以草原般广阔的胸襟接纳并融入自然、社会与人。游牧民族对酷热严寒的抵御能力和忍耐力极为强劲,对创伤、失败等厄运都可以泰然自若,在保卫故土的战争中不怕牺牲,献出自己的生命视为光荣等,体现了草原民族英雄乐观精神。
在狩猎、驯马等活动中常常发生伤亡事故,如果因此而畏惧退缩,游牧民族的生产活动则无法正常进行。因此游牧民族将知难而上的人称为“额日浑”(蒙语,男子汉的意思)。“额日浑”不仅是骁勇善战的勇士,也是日常生活中不辞辛苦、勤劳勇敢的劳动好手。草原民族“贵壮尚勇”,提倡勤劳勇敢,不仅是对一种荣耀的追求,也是英雄乐观精神的一种认知和评价。
正是草原上严峻的自然条件和艰苦的生活环境,培养和塑造了游牧民族这种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英雄乐观精神。
草原民族的英雄乐观精神,由力量崇拜上升到智慧崇拜,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力量与智慧崇拜有机地结合,塑造了草原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文武双全的英雄形象。蒙古族英雄史诗 《江格尔》、藏族英雄史诗《 格萨尔》中塑造的英雄人物巴特尔(英雄)、摩尔根(智者)在游牧社会中成为一种全社会成员尊重和向往的崇高称号。这种勇敢与智慧的统一,是英雄崇拜所决定的它是游牧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鲜明特色的英雄乐观精神的具体表现,并成为草原文化的永恒主题。
对英雄的崇拜和崇尚英雄精神是草原民族最高的价值追求,它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是对力量的崇拜,突出表现在对“大力士”、“勇士”的尊重和景仰,这些“大力士”,往往具有超常人的力量和勇气,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第二阶段主要表现在对智慧的崇尚,这些人往往在处理事务的智力和灵活性方面高出一般人,能文亦能武,具有过人的智慧。第三阶段,人们更加崇拜智勇双全、有勇有谋的英雄,这些人不但具有超人的力量,而且具有过人的智慧,与中原文化中的“大侠”、“侠客”有相似之处。那些为游牧民族成就大事业的伟人,如成吉思汗成为崇拜的对象,他们在草原民族中拥有最高的地位,是草原民族心中的至高无上的英雄。
草原民族英雄史诗不仅是游牧文明独特的艺术成就,而且是最重要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在历史长河中,经过代代人的不断创造和传承,塑造了草原民族特有的文化模式、体现了人格品性和价值取向。就像在浩如烟海的草原民族英雄史诗中塑造的那样,在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英雄史诗的文化模式中,人人都争当英雄,不仅成为一种社会的共识和信仰的核心,而且制造出草原民族社会的斗争和竞争,并且这种社会斗争和竞争成为草原民族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同时成为草原文化不厌其烦永恒的历史主题和核心内容。从而不断地强化草原民族的英雄乐观精神。
草原民族的英雄乐观精神,体现在自信自强、不怕困难、不畏强暴、知难而进的高贵品格上。
北方草原的严寒冰雪、酷热干旱的自然条件和狩猎、游牧的艰苦生产劳动,锻炼了草原民族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知难而进、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他们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挫折,都乐观从容地面对,对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对事业的必胜、生活的美好充满信心。表现出草原民族面对现实、笑对困难的英雄乐观精神品格,在草原民族中世代相传的战胜自然、征服“蟒古思”(魔魂)的民间传说和故事中的魔力无穷的艺术形象,创史诗中塑造的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都是人类赞美自身力量与智慧的具体表现,是草原民族自信自强、不畏强暴的英雄乐观精神的赞歌。
在草原民族英雄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中塑造的“蟒古思”形象是一种富有象征性的形象。在北方民族民间文学中早期出现的“蟒古思”是自然界凶禽猛兽的象征。后来又有了敌对氏族和社会凶恶势力的象征。在史诗中,它一方面身上长着许多头(在史诗的多种变体中有十三头、二十五头、五十五头等不同的描写),活吞人和牲畜等的神奇色彩,另一方面又有人的特征,它有语言和思维,抢夺女人和牲畜财产等。在北方民族史诗中,勇士代表着一个氏族的群体力量,“蟒古思”代表着另一个氏族的群体力量,斗争的结果总是勇士战胜“蟒古思”,取得保卫故土、捍卫氏族利益的最后胜利。而在这种勇士与“蟒古思”的斗争中,勇士们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不怕苦、不怕死的高尚品格,连续战斗几天几夜,在力量与智慧的较量中始终保持对必胜的信心,经过一场惊天动地的搏斗,杀死凶恶的蟒古思,为氏族、部落争得荣誉。因此,可以作为草原民族精神文化集大成者的英雄史诗,充分体现了草原民族自信自强不畏强暴、知难而进、战胜敌人、取得胜利的英雄乐观精神。
草原民族的英雄乐观精神,“体现在英雄个体的价值与群体社会责任的统一,被塑造为社会普遍道德的化身。如果说力量在一定意义上是个体的自然本性,那么,草原文化对英雄的人格要求,则体现了他们对人的个体价值和人生目标的定位(2)。
草原民族崇尚的英雄乐观精神,他们所尊敬和崇拜的“英雄不是力量出众的莽汉,也不是独善其身、恃才傲物的众叛亲离者,英雄必须是顾及群体利益,与群体休威与共的人(3)。如: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中所塑造的江格尔、洪格尔等英雄人物,为了保护本氏族和部落的利益,捍卫自己的领土——“宝木巴图”在恶劣的环境中进行艰苦的斗争,战胜种种困难、战胜侵犯的敌人。为部落、为“宝木巴图”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英雄个体的价值与群体社会责任的统一,是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逐渐形成的。随着生产力的逐渐发展,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人类也逐步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和智慧的无穷无尽,将人类本身彻底地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在人类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史诗体裁的产生就是人类充分认识本身,并将自己从自然界分离的一个有力证明。正是这个特定的时代,包括氏族、部落、族群在内的群体意识觉醒,形成足以与自然灾害和一切敌对力量对抗的群体势力。在频繁的群体对抗中,涌现出许多英雄的氏族首领、部落首领,涌现出一批能征善战的英雄人物。这是人类历史上的英雄时代,是造就千百万英雄的特定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们所关注的是氏族、部落、部族、以及民族的事业与命运,注重群体的意识、群体的观念、群体的荣誉和群体的利益。
注释:
(1)吴团英:《草原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基本精神》,内蒙古日报,2006.10.27(2)(3)乌恩:《论草原文化的价值体系统》,转引自《论草原文化》、胡匡敬主编,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6年
第四篇:英雄文化与军人的影响力
英雄文化与军人的影响力
摘要:英雄文化是军队文化构建的主要部分,英雄文化可以塑造军人的良好形象,英雄文化可以出战斗力,对于军人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英雄文化作为我国讴歌战斗精神和军人学习楷模的主要精神文化,对于我军传承光荣传统和学习军人精神文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本文主要归纳了英雄文化,接着分析了英雄文化与军人影响力的关系,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利用英雄文化提高军人影响力的主要途径。通过本文对于英雄文化和军人影响力的探讨,希望能够为我军建设新“四有”军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能够帮助新时期军队建设提升军人战斗力有所帮助。关键词:英雄文化 军人影响力 强国强军
Hero cultural and military influence Abstract: Hero cultural is a major part of the military culture cultural construction, culture can create a good image of the hero soldiers, culture can be a hero fighting for the military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As China's cultural heroes fighting spirit and military Acura model of the main spiritual and cultural learning, for our military heritage of the glorious tradition of military and spiritual learning culture provides favorable condition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ltural heroes, and then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military heroes influence,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main way to increase the use of cultural heroes military influence.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ulture through the heroic and military influence, hope to build a new army, “four” soldier recommendations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to help enhance military combat army building in the new period to help.Keywords: military influence hero cultural power
strong army 引言
英雄文化包含了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成分,而军人的影响力是军人的品质、意志、信念和气质等的集中体现,英雄文化方面的教育恰好为军人影响力的培育提供催化剂与丰富的精神支持。军人的影响力对部队的战斗力起着重要影响,那么怎样培养军人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增强军人的影 响力呢?这与提高部队战斗力和凝聚力密切相关,因此要积极发扬英雄文化。当今世界的发展极为迅速,政治格局不断变化,这决定我们发扬的英雄文化也应是与时俱进的,使我国能在不断变化的世界格局中拥有一定的发言权,为世界的稳定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所以,英雄文化建设和军人影响力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
一、英雄文化
英雄文化属于军人影响力的集中体现,更为我军提供了珍贵的精神财富。英雄文化是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精神主流文化,英雄主义拥有集体意识的独特的精神价值观,它是在意识形态层面所做的价值判断。它将传统文化中儒家所倡导的悲壮、崇高、进取与不屈等品格的某些具体人物树立成为榜样,以弘扬特定时期社会群体共同追求的最为高尚、完美并最能代表全体利益而达到鼓动、鼓励和号召全社会成员积极加以模仿,进而完成某一事业的目的。历史发展中伟人与英雄人物与其所起到的重大作用紧密联系的。全球化不断深化的当今,各国与各不同文化体系均用自己的价值观来对影星主义进行界定,并用它来把代表着自己利益的价值观与英雄观推向世界。这样,代表着不停的种族、宗教与利益集团等的文化冲突不断,而对英雄的解读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英雄文化与军人影响力的关系
(一)英雄文化促进了军人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极强的英雄情结的民族,更是涌现出很多英雄的民族。古代神话传说中誓要填海的精卫、誓死逐日的夸父,现实社会变迁中涌现的英雄人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英雄众多,汉武帝时期的霍去病,北击匈奴,英勇抗击,被称作民族英雄;南宋精忠报国的岳飞所体现出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独特英雄气概,林则徐深沉的爱国情怀,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涌现出的邱少云、黄继光等特级战斗英雄、抗洪抢险、抗争救灾、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精神,无不蕴含并诠释着英雄的内涵及其在精神上的鼓舞力量、在事业上的不朽等,这些均为英雄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精神资源、促进当代军人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二)英雄文化促进军队战斗精神的培育
英雄主义和军旅生活、军人的职业存在着密切联系。先进英雄文化为顽强军队战斗精神的培育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持。因此,新时期我军更要利用多种渠道以 引导并教育广大官兵传承和发扬英雄文化。军人通过向英雄学习,弘扬英雄文化,提升军人为国为民的精神动力,以其独特的使命感促进军人不断提升精神境界,同时英雄的巨大影响又召唤了更多的有志青年进入军营。由无数实践可知形式多样的英雄文化类活动的积极开展,培养了军人顽强的战斗精神、提高了其战斗力。
(三)英雄文化有助于军人革命传统的发扬
英雄主义的文化我军的优良传统。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经历了残酷的战火洗礼和考验的新型人民军队;它还是一支为世界和平贡献过并正在贡献着力量的英雄军队。我军在党正确的领导及科学理论指导之下,克服种种困难而最后夺去了胜利。在革命年代用涌现出:抗战英雄杨靖宇在环境恶劣条件下,宁可啃草根树皮,吃棉絮也不投降直至战死;解放战争时期的视死如归的刘胡兰、王二小等 更被视为全民族精神的风向标。这些优秀的革命传统为我军创造出一场场战绩、磨练出一批军事精英、造就一大批时代英雄提供精神支持。
三、以英雄文化激励当代军人学习争当新“四有”军人,践行强军梦
(一)弘扬英雄文化,促进“四有”军人建设
和平年代,英雄文化要保持淳朴的特性,并将时代内涵体现在正在进行的强军强国的建设中。习主席对于建设新“四有”军人建设,提出:当今世界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世界军事形势和中国周边军事形势出现局部动荡之中,战争随时都会发生,而且经常爆发局部争端和霸权主义插手国际事务,所以习主席提出战斗力标准、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全军在积极训练、备战。习主席指出:军人不应放松,要应时刻保持着军人本色、做好战斗准备,时刻做好准备以响应党的号召。在和平年代具有自身的属性,没有战争并不代表着不需要血性,伴随世界形势的不断变化,军队要适应战争的需要,军人必须要有血性)。在不断变化的新的时代中,我们仍然要继承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的英雄文化传统,发挥其指南针一样的指导作用,才无愧于革命英雄这一光荣称号。世界是动荡不安的,若是缺乏具有极强战斗力的部队,我党我军就极可能难以抵御大的灾难的侵袭。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在军人的身上就很难找到,而军人若是找不到准确的发展方向,缺失应有的信念,给军队埋下危险的隐患。改革开放之后,若是军人迷失在灯红酒绿的生活中,那保家卫国就可能成为空谈,而空 谈是会误国误民的。因此,面对不断发展的充满了诱惑的现代社会,应弘扬英雄文化,正确引导军人的思想意识,促进“四有”军人的建设,促进强国强军梦的早日实现。
(二)积极学习英雄文化,促进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发扬
革命英雄主义主要是所消化了的集体英雄主义:离开了集体,就不可能产生个人荣誉;缺乏了集体支持,也不会有自己的健康操成长。英雄经过了广大群众的不断考验而使其价值更加光辉持久,英雄则是通过残酷战争洗礼而存在着的。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讲,个人的荣誉得失和集体主义才能称得上相辅相成。因此,每个合格的军人身上均应有这样的气概,只有真正拥有这种气概,军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才可能做到高瞻远瞩、在军营的艰苦训练中体会到自身使命特有的崇高感。只有不断学习英雄文化,我军这一大集体就能向世人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这样战时拥有精锐的军队和具有崇高的精神品质的英雄人物就不会只是梦想。只有把顽强的战斗精神与大无畏英雄主义精神有机融合为一体,才可以实现强军之梦,才可能培育出这个时代的革命军人中的精英。军人应牢牢记住集体拥有着最为伟大的力量,并在为这个集体服务的过程中切实体会到对党、国家和军队的热爱。
(三)与时俱进,运用英雄文化以塑造出当代优秀的军人形象
革命英雄主义要保持着和时代的同步发展,军人的影响力也要随之进行变化与发展。我军当前正在经历着向信息化军队转变的重要阶段,更应该确保自身的英雄主义气概。战争从根本上讲是充满着血腥的政治,而不断普及的信息化却很难改变战争这个根本属性。信息化时代的战争是全方位战争:战场的数字化、打击的精确化、指挥的网络化、海陆空的一体化和武器装备的多样化等。信息化的战争拥有着技术的优势,但是这些信息的来源、获取的方式等均是依靠军人才可以完成的,而这些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虽有着一技之长,可若是不能保持坚定的思想、单纯的动机,他们只有在英雄气概的引领下成为英雄人物才可能在军营中站稳脚跟的。因此在信息化时代中英雄主义依然是极为重要的。为此,军人应继承并发扬不怕苦和死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将现有的武器装备尽可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其作用,更是应将人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军人在确保自身发展的时候,应时刻确保自身对英雄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结论
综上所述,英雄文化对军队和军人的影响作用仍是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激励军营、点缀时代、推动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实现强军目标等。军人影响力的培养与增强更是亟需大力践行英雄文化,以期能有效培养并增强军队战斗力。这对军队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为我国的美好未来的创建对军人的影响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因此应将英雄文化融入到军事实践,广泛开展学习英雄人物的实践活动,将英雄人物的精神向全军普及,在弘扬英雄精神的军事实践过程中增强军人的影响力,促进强国强军梦想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娟,王猛.持续激发先进军事文化在空军院校治校育人中的润物无声作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5(09)[2] 唐红丽.弘扬英雄文化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长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12-02(A08)[3] 张国浩.当代军旅文学英雄主题的嬗变[J].军事历史研究.2010(02)[4] 罗伟凡.英雄文化和道德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N].人民政协报.2012-03-05(A03)[5] 鲁超.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几点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21)
第五篇:英雄
成亦英雄,败亦英雄。你永远是我们心目中真正的英雄,第一个冲过终点的人当然是我们的偶像,而尚在跑道上为了奥林匹克精神奋力拼搏的,更值得我们敬崇、永不放弃,永不服输、终点并不是真正的终点,体育必将冲破人类的极限。
或许失败对于你来说是一种耻辱,是一种希望的破灭。几个月的艰辛训练和满怀的希望在一刹那间付诸东流,令你沮丧,令人悲伤,但看看你用尽全力奋力拼搏的一刹那。眼眶中含着泪水的我们不这么想,你是勇敢的,你是坚强的,你用你那顽强的意志完成了你的任务。看成败人生豪迈,我们应从头再来,为你感到了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