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好人投票---中国文明网 中国好人榜12月投票
中国好人榜12月投票在今日(7日)正式开始了
投票规则:
1.投票时间:每月6日至25日,为期20天。中国文明网将于当月最后一天或次月月初公布“中国好人榜”。如遇法定节假日,则投票时间和“中国好人榜”公布时间顺延。
2.为了核实候选人事迹的真实性,“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候选人统一由各地文明办筛选报送,欢迎广大网民积极向各地文明办推荐候选人。
3.各地文明办推荐的候选人事迹材料需按照相应格式要求报送,照片为240*320像素或同比例像素大小,以免照片被系统自动压缩变形。
4.本次活动投票共设五大类:助人为乐好人、见义勇为好人、诚实守信好人、敬业奉献好人、孝老爱亲好人。
5.严禁采取技术性手段刷票舞弊,一经查实,将取消候选人入选资格。
【火速网络投票公司】推出最新业务3(代理投票)4(包评选)5(包名次服务)★联系QQ6138-10444--电话:158-2077-6142★
本单位专业评选好人榜评选-包办好人榜名次-先评选后收费-做好再付款!
中国好人榜12月投票★实力证明一切,诚信重于泰山★信誉保证100%评选上去★可包办名次★
自“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2008年开展以来,各地群众推荐了大批身边的凡人善举和先进典型。这些好人好事真实感人,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性的真善美,比如上期入选“中国好人榜”的“航空报国英模”罗阳、撞倒老人后“赖着不走”的“仁义哥”王冬、扬州撞车留条道歉的“诚信中学生”徐砺寒、“农民救人英雄”张书宝、数次见义勇为并自愿死后捐献遗体的重庆公交司机聂恩、一个人一把锄头扛起一个家的13岁女孩吴林香。
截至目前,“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已评出“中国好人榜”46期,已有4776名荣登“中国好人榜”。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举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已举办70多场。“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各地道德模范的选树工作,营造了学习、关爱、崇尚、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发挥了传播文明、引领风尚的积极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
第二篇:“中国好人”10月投票通知
安 徽 省 文 明 办
关于做好“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
2011年10月份投票工作的通知
各市文明办:
中央文明办、中国文明网举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9月好人榜已经揭晓,我省15人被评为“中国好人”,他们是:
助人为乐好人:合肥市余竹云,亳州市郑怀良,蚌埠市李志德,铜陵市徐文虎;
见义勇为好人:合肥市李必友,蚌埠市崔建斌,黄山市张文理;
诚实守信好人:蚌埠市宋在馥,芜湖市强成喜,黄山市方敦华;
敬业奉献好人:淮北市刘安顺,淮南市孙影;
孝老爱亲好人:亳州市王文超、许张氏,蚌埠市石庆云。
目前,“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2011年10月网上投票工作已于8日开始,我省候选人是:
助人为乐好人:合肥市赵佳佳,淮北市仲继磊,亳州市丁伟和刘荣萍,蚌埠市林述光,淮南市张宝,马鞍山市叶连平,芜湖市朱仕水,池州市陈霄云;
见义勇为好人:合肥市孔令中、彭长俊,淮北市张海峰,亳州市冯玉超,阜阳市赵健,芜湖市吴传云,宣城市马文,黄山市许宝能;
诚实守信好人:合肥市李孝香和刘士圣,亳州市赵勇,蚌埠市姚瑾,阜阳市王建,滁州市曹永金,铜陵市徐舟、夏登安,黄山市胡土金、田建林;
敬业奉献好人:蚌埠市左成亮;
孝老爱亲好人:淮北市闻荣、李玉美,蚌埠市刘振安。请各地认真组织“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网上投票,进一步加大上榜好人的宣传力度,市直主要媒体宣传关于入榜好人的稿件及时报送省文明办思想道德处。
备注:报送相片大小为75*94像素,上传图片应小于384KB。
第三篇:中国好人评选投票办法
关于做好中国好人榜候选人投票工作的补充通知
各联校、各乡镇中学、县直各学校:
根据县委宣传部的要求,各校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充分发动、大力宣传,搞好中国好人榜候选人的投票工作。本次活动我市共20人进入候选名单,其中我县有5人(耿黑眼、杨小林、岳彦春、梁如风、郭梅林),希望各学校发动全体老师和学生立足平定,从即日起至8月31日每天按要求给阳泉入选的20人特别是平定的5名候选人进行投票,力争推出我们平定的好人,展现平定人的风采。
平定县教育局 2013.8.8
中国好人榜候选人投票工作
由中央文明办主办的2013年8月中国好人榜推荐和评议中,我市共有20人进入候选人名单,其中侯明华、吴科盈、白云峰、赵建英、芦存林入选“助人为乐好人”候选人;韩二锁、耿黑眼入选“诚实守信好人”候选人;杨小林、岳彦春、代计平、李丹霞、李文元、杨春芳、张贵银入选“敬业奉献好人”候选人;李瑞红、梁如风、穆巧生、和云、海文瑾、郭梅林入选“孝老爱亲好人”候选人。欢迎广大市民登录中国文明网投票,为自己身边的好人投上一票,选出您心目中的“中国好人”。
助人为乐类
侯明华,矿区分局马家坪派出所民警。从警26年,侯明华不仅是公认的好警察,更是37位孤寡空巢老人的“好儿子”,在他的感召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加入到
关爱老人和帮助他人的行动中来。
白云峰,矿区桥南园社区居民。白云峰身患残疾,和女儿相依为命,生活靠低保来维持,但他却从不吝惜自己的爱心。五年来,他边照顾高位截瘫的邻居,边服务社区,用自己的爱为社区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赵建英,矿区中沙坪社区居民。好心的赵建英主动承担起照顾社区身患疾病、行动不便,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三年来从未间断,她被这些空巢老人称作“编外女儿”。
吴科盈,中国人民解放军91701部队警卫勤务分队分队长。他以一名子弟兵对人民的热爱和深厚感情,坚持12年帮助失学儿童,困难家庭及孤寡老人,用无言的爱诠释着自己的人生信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芦存林,矿区蔡洼街道南台社区居民。自1954年尾随丈夫进入军营便与军营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将驻狮脑山解放军战士的破旧衣服拿回家里义务为他们缝补、清洗,50余载从未间断。期间,她还领着官兵采购各种农具,和战士们一起种粮种菜,帮战士们喂猪等,用自己的勤劳谱写着军民鱼水之歌。
诚实守信类
韩二锁,盂县苌池镇东苌池村人。韩二锁扎根深山,许下“矢志造林四十载,敢叫荒山披绿装”的誓言,凭着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精神,将一座座荒山、一道道荒坡遍染绿色。
耿黑眼,平定县金鹏生态示范庄园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一名普通的农民,通过承包荒山,大力发展林果业,开荒地发展农业、建养殖场地发展蛋鸡养殖、实施荒山造林……经过10多年的艰苦创业,对山、水、林、田的综合治理,如今已形成了一个生态型农、林、养殖循环链,走出了一条绿色优质农产品加工的路子。其固定资产已达千万元,除了付出辛勤的汗水外,她靠的便是诚信。
敬业奉献类
杨小林,平定县住建局园林服务中心一名公厕管理员。公厕,在杨小林的管理下不再是又脏又臭的地方,而是干净、温馨、传递文明和爱心的地方、更是展示她敬业奉献、乐于助人的大舞台。
岳彦春,平定县东回联校前石窑小学任代课老师。如果说老师像燃烧的蜡烛,那么岳彦春就是两头燃烧的蜡烛,他不怕清贫、坚守山区、忍受病痛,只为将知识的火种留在贫困山区孩子的心中。
代计平,郊区西南舁中学教师。她自1986年任教以来,近三十年如一日,扎根山区,倾注满腔心血,坚守教育一线。她心系学生,从为学生钉纽扣、补衣服、送药这些细微小事到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走访家长,做到了一个不漏。同时,她抓住每一点时间、每个机会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只为能帮学生迈向成功之路。她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树起了扎根山区、默默奉献的精神之碑。
李丹霞,郊区荫营中学教师。他办起了全区唯一的班级报纸《四三周报》,图文并茂,文化底蕴丰厚。营造的人文气息,有效推动了全校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从教20年,他一直把“文雅、激情、果敢、豁达”作为班级性格的养成目标,致力于提高学生精神境界。至今,他已教出了11名清华、北大学生。
李文元,盂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兼刑侦二中队队长。从警26年来,他在心爱的工作岗位上凭着对公安工作的满腔热忱,屡战奇功。他给在逃人员的家属写信、主动上门对犯罪分子的家人进行“温情规劝”,先后规劝4名网上在逃人员自首。至今,他累计破获各类案件一千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00余人。
杨春芳,郊区杨家庄乡高垴庄中心小学教导主任。13年的教学生涯里,她按照“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的理念扎根山区,将自己14个月大的孩子放在家中让老人照顾,她却住在学校备课、写教案、批改作业、辅导学生……作为一名教师,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她都注重自身的形象,并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打动人、感染人。
张贵银,城区义井社区居民。“乐在参与、乐在爱心、乐在奉献”,作为一名退休党员,他积极支持社区工作,多次为社区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并与社区党员、志愿者一起修水沟、清理小广告、打扫公共卫生、调节民事纠纷等,用自己的实际心动去证明“共产党员,永不退休”。同时,他还利用自己的26000余件各类“红色”收藏品办“红色”展览,提高社区居民的爱国情怀。
孝老爱亲类
李瑞红,矿区贵石沟街道苏村社区居民。父亲早逝、母亲病重、妹妹年幼、家庭的重担一夜之间落在了只有11岁的李瑞红身上,她用稚嫩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供妹妹读书、带母亲出嫁,她用人间至孝,谱写人生的华章。
穆巧生,矿区贵石沟街道小河滩社区居民。面对别人不要的病孩子,伟大的母爱让穆巧生用于承担一切艰辛,不惜倾其所有,只为让不幸的孩子体会那份无私付出、不求回报的人间真情——母爱。
梁如风,平定县巨城镇移穰村村民。面对瘫痪在床的婆婆、突然入狱的丈夫、年幼的孩子,梁如风选择了独自去面对艰辛,将一家团圆的希望留在丈夫心中,等你回来,咱们一起走过金婚。
郭梅林,平定华润蔬菜副食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兼工会主席。在繁忙的工作之后,她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公公、体弱多病的婆婆,还有一个无父无母年仅7岁的侄女。她定时帮公公活动身子,为婆婆端茶倒水,给侄女洗衣洗头……20年来,郭梅林从未间断。公公去世后,婆婆一蹶不振,她就和婆婆一起休息,陪婆婆说话、看电视,散步,对婆婆照顾的体贴入微。如今,小侄女也已经大学毕业。她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让老人安享晚年,使家庭幸福和美。”
海文瑾,城区上站小学教师。多年来,她一直走着一条充满责任与义务,压力和追求的艰难之路。她在用教师深沉的爱滋润着学生的同时,也无怨无悔地为家人付出着辛勤的汗水。她陪着经历脑梗、心梗病情折磨的父亲散步、唱歌、打牌,帮老人恢复健康。陪患有肾病的丈夫与病魔做斗争,四处求医,让丈夫获得新生。在路上,她一直用爱这根线编
织着自己美好的人生。
和云,城区小河社区居民。照顾两位精神残疾的小叔、自己精神残疾的儿子及多病的丈夫,8年如一日,她从未放弃,从未被不幸击倒,而是用自己柔弱的肩膀和自己的爱扛起了这个家。
投票方式一,中国文明网投票。登陆中国文明网活动投票页面,点选候选人姓名旁的方框后,在页面底部提取并正确输入验证码,提交投票。为确保投票秩序,每个IP每天投票总量限投50票,超过此限的,系统将默认无效。投票截止日期为8月25日。
中国文明网投票地址:
http://archive.wenming.cn/jingtai/sbhr_news/sbhr_zrwl.htm 助人为乐:5白云峰、41侯明华、112吴科盈、143赵建英、68芦存林。
诚实守信:51韩二锁、88耿黑眼。
敬业奉献:16代计平、59李丹霞、81李文元、141杨春芳、145杨小林、150岳彦春、157张贵银。
孝老爱亲:53李瑞红、40梁如风、70穆巧生、23和云、20海文瑾、19郭梅林。
投票方式二,中国移动网站投票。登陆中国移动活动网站投票页面(http://haoren.dc.10086.cn),输入中国移动手机号获取验证码进行网上投票。同一号码对同一候选人当月限投1票,最多可给100名不同候选人投票;超过此限,系统将默认无效。投票截止日期为8月31日。
投票方式三,中国移动手机投票。中国移动手机用户编辑短信“TP事迹编号”发送至106581055即完成投票(仅支持中国移动网站http://haoren.dc.10086.cn上的事迹编号),成功发送1条短信计1次投票。同一号码对同一候选人当月限投1票,最多可给100名不同候选人投票;超过此限,系统将默认无效。
总量控制规则:同一移动手机号码向活动手机平台发送推荐事迹、投票、转发及查询参与情况等短信息的总量,每
月上限为100条(次);超过此限的,系统将默认无效。投票截止日期为8月31日。
助人为乐好人:侯明华,事迹编码03501;白云峰,事迹编码03502;吴科盈,事迹编码03500;赵建英,事迹编码03499;芦存林,事迹编码03617。
诚实守信好人:韩二锁,事迹编码03460;耿黑眼,事迹编码03638。
敬业奉献好人:岳彦春,事迹编码03447;杨小林,事迹编码03448;杨春芳,事迹编码03621;李文元,事迹编码03622;李丹霞,事迹编码03623;代计平,事迹编码03624;张贵银,事迹编码03637。
孝老爱亲好人:李瑞红,事迹编码03498;穆巧生,事迹编码03497;梁如风,事迹编码03496;和云,事迹编码03618;海文瑾,事迹编码03636;郭梅林,事迹编码03619。
第四篇:2013年11月“中国好人榜”宣传投票总结
武胜县中心镇民建小学关于学习
“中国好人榜”李新民等先进事迹和进行网络
投票活动工作总结
接到县教育局通知后,民建小学就积极行动起来,为了真正把投票活动落实到位,学校专门召开了班主任工作会议,并部署了比较完善的工作方案,其中,利用课外休息时间进行投票是主渠道。
为了把中华传统美德渗透人心,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和升旗仪式宣讲活动弘扬好人好事,号召全体师生向身边的好人学习,积极行动起来。要求全体老师要把此项工作落实到位,积极投出自己的一票。
在学校投票工作紧锣密鼓进行的同时,各班班主任利用德育主题活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宣讲,号召全校学生进行网上投票,把中华美德的传承作用再次强调,从老师到学生。
本次网上投票推荐活动,我校充分调动了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并广泛宣传好人好事,不仅完成了投票任务,并且大力宣传中华美德,在家庭社会学校都营造了浓厚的学习优良传统的氛围,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经过统计,截止到11月29日下午五时,民建小学投票情况如下:
民建小学
2013年11月29日
第五篇:中国好人榜
“中国好人榜”安徽92人上榜居全国第一
2009年10月27日 10:48
来源:中安在线 选稿:实习生 许可
每一滴水都有大海的颜色,每一朵鲜花都有春天的讯息。宁国“8·17”救人英雄群体的感人故事,正是江淮大地英雄辈出、群星灿烂的一个缩影。英雄辈出,源于江淮大地淳朴的民风,源于多年来道德建设的累累硕果。天地动容,高山仰止,这些平凡而伟大的灵魂,用人间的大爱诠释着生活的真谛;用赤子之心见证中华五千年血脉相承的道义。
一片热土催生英雄辈出
江淮大地,是英雄辈出的热土。今年9月10日揭晓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光荣入选的8位皖籍人物,为我们展示出江淮儿女的英雄气概。王克勤,在解放战争中被称为“一个旅也换不来的”杀敌英雄;许继慎,来自六安红色土地的红军将领;陈延年,29岁便为革命献身;戴安澜,远征缅甸打出国威,在热带丛林中壮烈殉国;丁晓兵,一个用左手敬礼的“独臂英雄”;邓稼先,一生扑在戈壁荒滩,成为“两弹一星”元勋;杨怀远,挑着一根小扁担为人民服务的海轮服务员;孟二冬,像红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病倒在新疆支教讲台上。“双百人物”,他们把个体的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叠合起来,让有限的生命释放出无限的光与热。硝烟弥漫的岁月,造就无数豪杰,而在和平建设的年月,何以成就英雄?历史作出回答:对理想和信仰的追求,在任何时候都能造就英雄,每个英雄都是时代的骄子。2008年春节,冰雪封住了回家的路。为保畅通,庐江县三位乡镇干部徐翠萍、程志国、王坤鸣,带领群众连续数日在高速公路扫雪除冰,就在公路即将畅通之际,他们被一辆失控的大客车撞倒„„ 风雪中,牺牲在值勤岗位上的老交警张新民,在暴雪中连续奋战了72小时的全椒县交通局工会副主席王勇,牺牲在救人现场的救护车司机王康文,他们平凡的身影成为2008年雪灾中不可磨灭的雕像。还是2008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使大地震颤,江河失色。蚌埠市怀远县刘兆水、刘兆本、刘兆刚、刘兆安四兄弟自带两台大型挖掘机赴川救灾。他们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在北川县陈家坝乡为群众打通“生命通道”。5月12日,地动山摇的那一刻,安庆边防官兵马子军和新婚妻子孙莉莉正在四川度蜜月,当救援人员赶到,他们没有急着回家,而是选择留下来在灾区做志愿者。霍邱县5个年轻人自费赶到绵阳,帮助群众搭建帐篷、抢救伤员,搬运、分发救灾物资。数不清的志愿者,铸就了抗震救灾中的无名英雄。英雄的故事,讲也讲不完。每一个故事都折射了时代的光芒,书写着时代的感动。在这些故事里,我们触摸到中华民族的脊梁。
凡人善举彰显时代精神
没有流血和牺牲,凡人善举同样能造就可歌可泣的“平民英雄”。平凡的名字、平凡的面容,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可他们以不平凡的坚毅,为这个社会带来融化在手里的温暖,流淌在心里的感动。靠一家小饭馆谋生的李玉兰,用自己从牙缝里省出的钱,资助了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名上不起学的孩子。她把7位孤寡老人当亲爹亲娘一样来供养,一次一次地帮助病友,帮助灾区人民。与李嘉诚、霍英东、成龙、李宁等并肩领取中华慈善奖的李玉兰,令
万千国人震撼、感动。徐辉,曾是一位普通的燃气维修工,无论冰冻严寒还是炎炎烈日、无论节假日还是休息日,只要用户一个电话他就立即上门。在燃气维修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将最平凡、最简单的事干成了不平凡、不简单的事业。当一段普通的爱情突然受到灾难的考验,就能丈量出爱的韧度与深度。何涛,这位80后的上海姑娘,在男友出车祸高位截瘫之后,她不离不弃,陪男友回到大别山深处的农村老家,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一家人的生活。何涛用坚定的选择,向世人显示了爱情的坚韧。“救一个孩子,等于救了一个家庭”,“帮一个孩子走完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帮了他一生”。这就是75岁的王直在退休后的追求和行动。他创办的“王直助教中心”为留守儿童提供全托服务,他还多方募捐,先后为1000多名老区特困学生寻得了一对一的资助,资助总金额超过240万元。
在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同时落水的情况下,长丰县农民胡文传救起了别人家的4个孩子,却痛失了自己的独生子。5年后,当他刚出生不久的小女儿因先天性心脏病去世,他又将小女儿的眼角膜捐给了两位患者。中国农民代代相传的善良天性,在胡文传身上得到深刻的印证。500万元奖金,对普通人而言绝不是个小数目。彩票投注站业主王声林,在委托人不知所买号码已中大奖的情况下,毅然将中奖500万元的彩票物归原主。他说:“不是我的,一分钱也不能拿,这是做人的原则。如果我把这500万元据为己有,内心会一辈子不安,只有物归原主,才能问心无愧,坦坦荡荡。” 凡人善举,是绵延不绝的传奇;善良,是从灵魂深处开出的美丽花朵。在2008“中国好人榜”评选中,全国共有700人入选,安徽92人榜上有名,位居全国第一。
道德力量引领社会风尚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我省大量英雄模范人物的涌现,与我省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长期扎实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持之以恒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密不可分。在两至三年内建成100个示范社区(乡镇)、1000个示范学校、10000个示范家庭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百千万工程”,正日益显现出强劲的辐射带动作用;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不断创新,使城乡面貌发生了质的飞跃;江淮志愿者和谐行动深入推进,无数青年以一腔热血传递着爱的奉献。这些,都为见贤思齐、英雄辈出提供了丰厚的土壤。2007年,全国开展第一届道德模范评选;2008年,我省评出了全省首届道德模范;2009年,全国开展了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每一次评选,都有数千万人次参与。此外,全省各地也在开展市、县道德模范评选。密集的评选使道德模范的示范效应在扩大,评选推荐的过程变成学习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成为百姓认同、社会崇尚、时代需要的主流导向。至今,三年一次的安徽省精神文明十佳人物已评出五届,“安徽省精神文明月评十佳事迹”活动已连续开展14年,公民道德教育以滴水穿石的力量渐渐结出硕果,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被广泛接受和推广。
社会呼唤道德力量,道德力量引领社会风尚。每一位“平民英雄”都代表着一个群体,一个庞大的道德群体,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感召着社会、用自己的所为诠释着道德的真谛。当鲜花唤回春天,当小溪汇成海洋,无数人的努力成为促进安徽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