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中选修课培训材料-1

时间:2019-05-13 03:34: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江省高中选修课培训材料-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江省高中选修课培训材料-1》。

第一篇:浙江省高中选修课培训材料-1

浙江省高中选修课培训材料-1

专家讲座之一

《关于高中历史选修课的教学》

首都师范大学 叶小兵 教授(yexiaobing@263.net)

(一)了解课程标准的思路

课标中主要内容摘要(略),说明: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观察思考历史,扩大学生视野。

过去我们告诉学生历史上发生了什么,希望他们能记住历史;现在我们和学生一起从多角度探寻历史,希望他们对历史进行思考和认识,从中汲取智慧、拓展视野,使历史教学更有意义,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变化:不是系统地教通史;不是要机械地教教科书;不是要让学生死记历史事件;而是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考察历史,从历史中探究问题;搞清楚历史问题的性质、特点、意义;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人生的事理,使历史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使历史成为一门思考的学问而不再是一门记忆的学科。

(二)把握每一个模块的立意

选修模块编制的思路、教学的目标、体系结构的特点、使学生达成什么认识?

如:重大改革回眸:

人类历史发展是一种延续与变迁的过程,变化的突出的重要的表现是革命和改革,革命是突变,重大改革的意义不亚于革命,其作用在许多情况下会超出革命,因为它更平稳更符合社会的现实。

教学的目标,不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和记住几个重要的事件和人物,而是要从历史发展变化的角度了解人类历史上的改革运动,探讨历史上的改革具有什么意义。更改思考今天的改革和变化。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历史发展和前进的表现,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它的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历史的前进、翻开了历史的新的一页,如明治维新;改革是对新制度新思想的催生,加快了新政策的出台、新思想的推广,即便有些改革失败了,但其提倡的思想在社会上的作用却是长远的,如戊戌变法;改革是新与旧势力的激烈较量: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都是激烈的,甚至也有牺牲;改革的道路往往是曲折坎坷的;改革要有大无畏的勇气和决心;改革的成功与失败都留下教训,供后人思考和认识。

如: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不是介绍几个古迹、遗址,而是要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了解人类曾经创造的文明财富,增强对人类文化遗产守护继承的意识,做文明的传承者而不是破坏,提升学生人文意识。、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的文化丰富多彩的。世界的文化是多元的,世界文明是各地区人民共同创造的;各地区文化有其独特价值,有其独特的位置,又都具有世界性,是世界的共同财富,形成尊重人类共同文化;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是不能够再生的,越守护得好,其价值越大,才更有利于人类的进步,不能做生态、文明、家园的破坏者;保护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责任,培养学生对人类的、对文化的、对社会的、对自己的、对家园的责任感。

(三)研究每一个专题的核心

每个模块由若干专题构成,每专题又由若干课题构成,专题既是学习探究的领域,又是教学的单元。

高中选修模块:探究的主题和角度十分明确;开始教学时应设一导论课,《遗产》教材中有一导论课,《改革》教材中没有,应作适当补充,包括学习的目标、内容、价值、提高的认识、素质等,为改革的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习的立意、价值。

高中选修课的学习内容相对集中,课题之间有内在联系,便于教学。

历史上的改革教材构成:

改革背景的介绍:为什么要改革,其必要性;

改革的措施内容:教学的核心,怎么样改;

改革的结果和影响:改成什么样了;

对改革进行评价:如何看待历史上的改革。要放到历史中去考察,改革给历史留下了什么,今天应该如何看待这些改革,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表达、合作、交流的能力。

世界文化遗产的教材构成:

时空的具体介绍:产生的背景、环境等;

总体情况及特点:规模、气势、构件、细节、特点等内容;

探讨其文化价值:为什么能够成为文化遗产,其历史与现实的价值认识。

讲历史上的改革,将改革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进行考察,从它对历史的影响发展和对历史的推进的角度去探讨,使每一个改革不是孤立的,挖掘其价值;

讲文化遗产,从历史的角度看文化遗产的价值,从建筑中看历史,从历史中看建筑。不能讲成人文地理课,要讲出其文化价值、文化理念,讲出其历史价值,从历史的、科学的、文化的意义上认识历史文化遗产。

(四)重新组织教材的结构

这是新课程中对老师的最大的挑战。不能再以本为本,必须重组教材以突出教学的主题。教材本身的结构是“书写”的结构,教学过程则是“叙述”的结构。如何将教材结构变成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接受和认识的结构:要钻研课标,抓住课标的“关键词”,对教材的结构进行分析,并伸展到历史的结构或历史认识的结构。要将历史本身的发展规律和逻辑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逻辑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内容的整合方式:

从学生的认识历史的角度进行整合,符合认识的逻辑。例:对于导言导语的教学,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是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历史。例:对于文化遗产的教学,先展示遗产的全景、气派、风格,拉学生入境;之后从历史说起,从建筑看历史;然后从细部入手看其具体的特点,从历史看建筑;最后分析概括其文化和历史价值。

从历史发展的本质特点进行整合。符合事实的逻辑。

从不同版本教材的长处进行整合。这是比较累但不是比较好的办法,不利于老师形成自己的认识。

整个教学内容必须考虑学生的感受和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整合教材是教师功底的展示和表现;同时教材的量比较大,也要求老师必须整合教材;整合教材也是教师创造性的体现。

(五)对历史现象进行梳理

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只有“现象(基本情况)”而没有“过程”,没有“情节”。

梳理的思路:

将现象、状况建立在过程中,就现象讲出历史,从历史的角度看待现象,如从历史看建筑,从建筑中看历史;

用典型事例说明现象、状况,讲出其特色;

找准现象、状况的逻辑关系;

分析概括现象、状况的特点;

建构现象、状况之间的联系:知识的联系、认识的联系、因果的联系、纵横的联系、内在的联系等;尤其改革,要注重其因果和内在的联系的把握。

(六)探索采用的教学方法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运用教法促进学生学会: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用的方法,最适应学生学习的方法。方法包括:能够从整体上使学生把握历史问题的核心的方法;能概括问题所涉及的历史发展的方法;能够对相关材料进行研读加以辨析,提取有效信息,运用材料证明支撑自己的认识和结论的方法(证据意识);论从史出形成自己对历史认识的方法;能够积极地表达和交流自己见解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发展交流、合作、表达、实践等能力;能够对历史境况的特点有深刻感悟的方法。

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

备课的落点不仅仅在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上,还要落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上。教学活动要围绕材料的研习、问题的探讨两个方面开展。用智慧和本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注重材料的研习的基本训练(概括、价值、辨析、论证、提取等)。要设置好探讨的问题。

备课要考虑:

备课标与备教本结合;备课文与备材料结合;备课文与备活动结合;

备知识与备认识结合;备认识与备方法结合;备教师与备学生结合 专家讲座之二

《历史教学》编辑部 任世江 主编

《高中历史新课程选修课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摘要)

新课程的基本原则: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

(一)中学选修课的基本原则:

1、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是学生学习兴趣的体现。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2、深入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及世界多元文化的由来。

3、通过历史细节引导学生深入探讨问题。从典型的历史故事中挖掘蕴含的历史信息。

4、选修课给学生展现更多的东西,但不是满堂灌。其目的是使学生验证自己推理的合理性。

5、树立学生正确的历史认识,不是肤浅的一般认识。

(二)选修一教材的把握

改革:教材归纳了历史事件,突出其特点,把握其细节。都是在体制内的一种创新;改革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改革首先是既得利益集团的行动,反对者也往往来自既得利益者;改革的阻力还来自社会的固有观念,改变观念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改革的成败的主持者的政治经验有很大的关系(要从细节中去把握这一点),如康、梁本身就缺乏政治经验,改革失败亦成为必然;中外改革的历史条件差别是非常大的,面临的问题的复杂性是不同的。

例:王安石变法(略):宋朝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创新的时代。专家讲座之三

镇江一中 王生(tcwangsheng@163.com)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几点做法——以《梭伦改革》(专题一)为例

选修课与必修课的不同:选修给教者和学习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高考中的要求不同;高考的考纲也是非常粗线条的。

(一)实施选修课教学的四个依据

1、依据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

就是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中“实现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的和谐统一”。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要统一起来;

2、依据考试要求(指挥棒):

注意达成高考《考试说明》的四个方面的能力要求要求;选修课教学也必须依据高考考试说明提出的四个方面的能力要求展开教学。

2007年粤、鲁、琼、宁四省区高考试题所承载、体现的能力要求:(1)2007高考呈现新材料新情境;(2)淡化对知识点本身的深挖和琐碎记忆,突出对“大概念”的掌握和能力考查;(2)材料信息的解读、提炼、概括、印证、运用能力;(4)回顾调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3、依据学生的现有的基础和教材结构体系。结合必修课的知识进行横向综合,既能够弥补专题教学的局限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能力,又是高考的要求;

4、依据课程内容的属性。

(1)史料的丰富性;(2)历史教育价值观的可靠性(均是进步的改革);(3)创新能力(个性)培养的有利性(科学认知与评价,两个方面的评价)。对学生进行国民性教育。知识与能力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终极目标实现的载体。

(二)教学实施策略

第一,提供给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一般性“模板”(“学案结构要求”),并进行自主行学习。

模板:改革的基本概况(人物、时间、主要进程、结果);背景;结合内容进行评价;从中得到的认识(怎样的精神品质和态度、认识到改革的多样性、形成对各国历史文化的尊重与认同等。)

江苏省近年的历史高考试卷强调情感的考查、提供丰富的材料、难度稳定。

第二,开发课程资源,提供丰富的史料情境,引导学生从中提取信息,以实现有效思考和解决问题、突破难点。让学生在阅读材料中理解改革的内容,分析改革的特征并对此进行科学的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是高考的要求、有效教学的要求。

第三,个性化观点的确立(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载体)。

如:讨论梭伦改革的必然性:工商业奴隶制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矛盾的激化;地理环境对梭伦改革的影响;再如:对孝文帝改革“汉化”政策的评价等等(“汉化”实质是先进文明对落后文明的“征服”)。

第四,注重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梭伦改革的中庸和谐精神与温和的价值观;认识到雅典民主政治和梭伦改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英雄人物对促进历史发展的作用。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的渗透要自然而然,要引导。引导学生“说真话”。不要忽视个人作用,但也不夸大个人的作用。同一时期的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之比较,其对本国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造成了佬影响?理解改革的多样性。又如:商鞅的坚毅诚信的精神;孝文帝与时俱进;王安石忧国忧民的情感,精神品质;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俄国、日本)等。

第五,联系必修课的内容。

如,学习梭伦改革要联系智者运动、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伯利克里改革、控资产阶级代议制和民主制度等内容。七节新课程(选修)展示课。

七位开课教师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演绎了选修教材《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部分内容,本着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凸显历史学科教育的思想性、人文性的特点,对选修教材的内容进行着各具特色的编排和整合。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的教学内容,突出通过世界文化遗产看历史和从历史中看世界遗产的教学思想,将世界文化遗产上出浓厚的“历史味道”,同时,开课教师们又能很好地从身边可以感受到的“文化遗产”入手,拉近“世界遗产”和现实生活的距离,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并真切感受了世界遗产的过去与今天。用历史的眼光认识和理解世界文化遗产,是教授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的核心所在,避免将世界文化遗产的内容上成简单的艺术鉴赏课。

而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则更突出了改革的历史性和现实性,从改革的社会背景、时间空间、个人因素(作人的素质和文化素质政治素质等)等方面全方位地展示改革与变法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们的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思维的广度、深度予以了充分的重视,引导学生从改革的背景、过程、内容等方面全方位认识改革的作用,理解在积极作用中蕴含的消极影响,从而全面理解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并从历史上的改革中汲取经验与教训,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当然,部分课在教学的严谨性、规范性和设问的有效性等方面存在着值得探讨和研究的地方。

今天下午,有四位教师对选修内容进行了教材分析。除梳理教材的基本结构、提供教学的基本思路、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料外,进行教材分析的教师们都从各自对教材理解的角度,阐述了选修课教学的理念,展示了多样的教学方法。

我市菱湖中学魏平老师代表湖州市在今天下午的教材分析中进行了专题讲座。他提出的“探究活动课常态化”的教学模式,为选修课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方法。魏平老师的讲座时间不长,但思路清晰完整,提供的教学范例贴近社会和学生,素材丰富,同时提供了几种可供选择的教学方法。

明天,还有三个教材分析讲座,并完成相关的培训“作业”。

任务,依然艰巨……

以下提供部分教师教材分析的主要思路要点

一、宁波姜山中学余佩霞(改革回眸1—3单元教材分析)

(一)有效师生互动,平台创建是关键

(二)以图说史,建互动平台

(1)教材特色:图文并茂

(2)历史图片功能:夺目、叙史、启智、激情

(3)新课程理念:开发课程资源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有效利用图片

(三)以图导问,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性

问题要有一定的铺垫,让多数学生都有解答的可能。

(四)图文(问)结合,多向度扩张

教学内容的多向度拓展: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学过程的多向度互动:学生参与进来,互动方式多样,如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活动的方式和内容也是多样的;

教学思维的多向度扩张: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中,首先要从时间和空间上,让学生了解所涉及教学内容的基本内容。

二、台州大田中学王金伟(改革回眸5、7单元)

以文明史观和近代史观统领宗教改革的教学。

教学设计

目标:让学生有序而有效地动起来,追求实效

理念:新史观为灵魂,课标为准绳,学生发展为目标;

原则:了解-理解-感悟

现实-历史-现实

方法:主题式探究教学方法

宏观把握教学内容,确立主题,明确学习任务。

提供材料(图片、文字等)合作探究,了解基本知识、提炼基本的历史信息。

论从史出、感悟历史,理解改革成败的基本规律。

进行适当的知识拓展和延伸:如宗教改革的局限、存在的问题与前景。

三、衢州高级中学陈水土(改革回眸8、9单元)

教材总体说明:基本观点:

一、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

二、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

三、改革精神

关注四个问题:

一、引导学生梳理变法运动基本线索

二、充分挖掘变法运动中的情感资源

三、在对比中探讨变法道路的多样性

四、充分收集运用学生中的问题资源

基本线索:

日本明治维新:从锁国到开国——倒幕与明治维新——明治维新——走向世界

中国戊戌变法:背景——兴起——变法——失败

情感资源(在内容教学中挖掘和渗透):

日本民族勇于学习、善于学习的精神、求知于世界的能力、追赶潮流的变法对日本产生的革命性的变化。

中国的严重的民族危机引起共鸣、维新志士的爱国情怀和人格力量、认同变法图强文明进化的价值观、谭嗣同甘为变法牺牲的感人精神等等;

通过课前的调查收集学生中的问题,拓宽教学思路。

四、湖州菱湖中学 魏平(文化遗产1、2单元)

教学重点与难点及选取的理由。

探究活动课的基本形式:历史考察和社会调查(某一世界遗产或本地的文化遗产)、探索研究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疑难和奥秘、组织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社会活动。探究活动的困难:资料匮乏、外出困难、学生时间紧张、学生探究能力有限。

探究活动课常态化教学

流程:师生课前准备、课堂教学(方法:情景模拟和体验式教学、案例教学、问题探究与讨论,老师积极参与与引导)、课后作业。

探寻地方遗产的价值(南浔镇和菱湖镇):历史文化价值、世界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以点(城镇布局和桥的演变)来说明问题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保护文化遗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等。

金字塔在古埃及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点带面理解古代埃及文明的地位和作用。

五、金华义乌中学 张胜平(zsp716@126.com QQ50316392)(文化遗产3、4单元)

教学理念:

从历史中看建筑

建筑的具体介绍

从建筑中看历史

建筑的文化价值

前两点是可以直接感知的,是有形的,后两者是无形的,需要师生去感悟。

培养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责任感,不仅仅是保护身边的遗产,更要形成一种世界意识和责任意识。

学习难点:

涉及建筑、艺术、体育、宗教、历史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综合性强;不具备实地考察的条件。

措施:充分利用好网络和影视的资料(图片、视频等)。网络视频影像可以用FLV视频探索器下载。

教学围绕历史性、人文性和科学性展开。人文性是理解历史文化遗产的要点,如雅典建筑体现的民主、自由、和平、人文的理念。科学性除科学的本身以外,更多的是科学的精神。教学具备的探究性,包括创设问题的情境提供探究的平台、学生的多种形式的参与、学生角色扮演的选择性。

六、温州教研院 方仙来(wzfxl@126.com)(文化遗产5、6单元)

教学中教师对教学指导意见把握的问题:一是对行为动词把握不到位,二是对于教学内容把握不规范。

关于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一课的教学指导意见解说:

教学要求中要把握的关键词:建筑风格(平面布局、形态构成、艺术处理手法运用);建筑结构;建筑规模(时间上的长和空间上的广);

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艰辛;

认识长城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体会长城丰富的文化内涵,领悟其体现的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

当前,长城已经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健康……都用“长城”为载体。

教学设计思想:

(一)准确的教学定位——为学生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进一步发展奠定比较坚实的基础。定位:激发兴趣、拓展视野等;

(二)准确的审视视角——从历史的视角审视、把握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内涵;目的:探究文化遗产的历史内涵,发掘其突出的普遍价值。

(三)合理的内容整合——突出重点、删繁就简、直观形象;

(四)恰当的过程与方法——获得认知方法和策略的知识:

外显的非学科性的学习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制作、宣传、讨论、辩论等);内隐的学科性的认知方法和策略(历史学科的策略与方法等等);

(五)正面的价值取向。

七、杭州二中 吕虹(文化遗产 8、9单元)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以人为本,育人为本;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树立师生交往互动的平等观;强调整合构建新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树立学生自主发展的活动观;终身学习是未来社会人的基本生存方式;树立评价促进发展的发展观;教师应有健康的心理素质等;

新课程挑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材的开发、设计、营造积极心理据地、对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等能力;

设计理念:

营建师生互动的课堂空间;使形式与效果统一(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要有独立思考的空间与过程、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要求等);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对课程的重新创造形成完整的课堂生态系统)。

鼓励学生用操作的方式学习历史,如撰写有关文章等,观点的确立、论据的收集整理运用、行文的规范等,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通过课后资源的共享,使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学生的生活现实中。

关注细节!

省教研室 周百鸣 老师会议总结 本次培训会议特点:

1、更有实效性和示范性:七节示范课并有两个录像课;教学设计与示范课形成组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更紧密,成效显著;

2、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的提升更加迅速,更多的优秀教师涌现,年轻教师迅速成长;课程改革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机遇;

3、充分显示了团队的力量,反映了教研组、各地市的实力,同伴互助、集体智慧的体现。

2008年将开展我省的优秀教研组的评选活动。

4、更加明确了高中历史选修课的地位、特色和目标、地位。如:理解选修课是一门思考的学科、重组教材、从历史与文化高度抓住教学的魂、抓住选修课的特点、重视教学指导意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维目标的统一(激趣、激情与求实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一体)、历史教学要求真,也更要求善、求美。

2008年是浙江省课程改革的关键点和攻坚年,考试评价是否随之而上、选课制度是否能够有效实施?

教和学相长、教和研相长。

南孔庙,战鼓声声,课改攻坚起

————浙江省高二下历史新课程培训会议简讯

瑞安市第五中学 虞文林

2008年是浙江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关键之年,是攻坚之年。为了进一步稳健推进浙江省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进程,研究省高二下及高三上历史新课程使用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6(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1(人教版)》的教学,更加明确教学指导意见的地位与把握好教学的深广度,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解决好新课程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实际问题,省教育厅教研室于2008年1月10至12日集中组织省级历史学科骨干教师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南孔庙名胜的衢州进行高二年级下学期选修课课前培训会议。本次会议由衢州市教研室协办,浙江省衢州市二中承办。全省二百多名教研员和各地市学科指导成员,样本学校的代表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培训。

大会在10日上午举行了隆重而简洁的开幕式。开幕式由省教育厅教研室高中部主任、历史教研员周百鸣老师主持,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相关领导、衢州二中校长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同时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叶小兵教授、《历史教学》主编任世江老师和浙江省高中历史教学研究会会长吴高泮老师。

开幕式后,叶小兵教授做了《关于高中历史新课程》选修课教学的问题的讲座,叶教授擅长对历史的宏大叙事,注重新课程理念引领,纵横捭阖,令人豁然开朗。他指出教师备课时要考虑六备:备课标与备教本;备课本与备材料;备课文与备活动;备知识与备认识;备认识与备方法;备教师与备学生。引发与会老师的深深共鸣。接着,《历史教学》的任世江主编作《高中历史新课程选修课教学的几个问题》讲座,任主编站在多元史观的制高点,深入历史的细节,透析社会进程的点点滴滴,丝丝入扣,拨开迷雾,发现真相。他通过漫谈王安石的历史细节,让老师明白《重大历史改革回眸》教学中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对中学历史教学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

下午江苏省镇江一中的王生老师做《《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几点做法》的教学经验介绍,王老师深入解读了实施教学的四个主要依据:第一,依据《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第二,依据考试要求(“指挥棒”)。第三,依据学生的现有基础和教材结构体系。第四,依据该课程内容的属性。同时以《梭伦改革》(专题一)为例谈了自己的教学经验所得。示范性高,学习性强。

10日下午开始,培训会议特意安排了七堂精彩的示范课展示。来自浙江省各地市的七位一线优秀老师充分展示了他们紧扣课标、设计独特、合乎认知、妙趣横生、思辩性强的课例。嘉兴沈叶芳老师的《遗产和遗憾之间-----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可持续利用》注重乡土资源的开发,将海盐皮影戏带入课堂,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学科底蕴和地区的文化底蕴相得益彰,美仑美奂。绍兴张晓华的《从沙皇自杀到沙皇遇刺-----对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思考》大气流畅,充满思辨,引发了与会老师对改革课例教学的深深思考。衢州二中的翁伟兵老师《山雨欲来风满楼-----维新变法的兴起》课堂形式多样,以建立康有为档案、维新派新书发布会等活动,始终让学生的兴奋点不退,学生主体地位突出。舟山周祥华老师的《改革迫在眉睫》,选材新颖,视角独特,给与会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浙师大附中的郑广亮老师的《雅典卫城》一课,与学生一起透过文化历史感受建筑智慧,充分展示了一位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深厚的学科底蕴和高超的课堂把握能力。丽水松阳一中的江松贵老师《世界第八大奇迹----神秘的兵马俑之旅》通过发现之旅、探索之旅、体验之旅,让学生扮演导游,在课堂中领略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气势恢弘,领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杭州外国语学校的孔宏伟老师的《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通过图片、视频、数据等,在音乐的渲染下,震憾了所有人,让老师对警示性文化遗产的教学起了示范作用。这七堂课例运用多种资源,注重情境创设,关注问题探究,彰显学生主体,既充分展示了前阶段我省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探索成果,又对后阶段选修课的课堂教学有极强的示范作用。

11日下午开始,结合示范课的内容,来自各地区的优秀老师与教研员进行单元教学分析,让理论结合实践,理论引领教学,使培训更加深入。来自宁波姜山中学的余佩霞老师主张变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提出了以图导学,搭建平台;以图导问,落实平台目标;图文(问)结合,多向度扩张的教学策略。台州临海大田中学的王金伟老师提出以新史观为灵魂;课标为准绳;学生发展为目标的理念,主张主题式探究教学法,他充满激情深深感染了与会老师。衢州高级中学的陈水土老师指出老师在备课时,从学生学的角度应该关注的四个问题:

一、引导学生梳理变法运动基本线索。

二、充分挖掘变法运动中的情感资源。

三、在对比中探讨变法道路的多样性。

四、充分收集运用学生中的问题资源。湖州市菱湖中学魏平老师主张探究活动课常态化教学,他以乡土资源南浔、菱湖两镇为例设计示范课例,以南浔古镇申遗导入,用探寻、体验、怀念、痛惜、欣慰、感慨、行动等词串联整个教学过程。对文化遗产课的教学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来自义乌中学的张胜平老师结合郑广亮老师的示范课,紧扣教学指导意见进行教学设计,主张从历史中看建筑,了解建筑的具体介绍、风格特点,从建筑中看历史,感受建筑的文化价值、文明智慧。要让学生知道有形的遗产与无形的遗产。还向老师介绍FLV视频探索器,展示了他深厚的学科底蕴与丰富的教学经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温州教育教研院历史教研员方仙来老师的讲座,他从对教学指导意见的解读出发,提出了详实科学的教学设想:

一、准确的教学定位。

二、科学的审视视角。

三、合理的内容整合。

四、恰当的过程方法。

五、正面的价值取向。并从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课程目标为依据提出了一个文化遗产教学设计范例:远眺(了解遗产的空间位置,概貌等。)----近观(了解遗产的布局、结构、功能)----细看(获取文化遗产的表面信息。)----透视(遗产的历史意蕴)----反思(认识遗产保护的意义)。这样一来,老师就能从宏观到微观,从表象到实质地进行文化遗产教学了。他的讲座可操作性强,有效性高,值得细细品味,显示出一位深入一线的历史教研员深厚的学术功底与细致的教学研究,对课堂教学有极强的指导意义。还有来自杭二中的吕虹老师从营造师生互动的课堂空间、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等理念出发,提出了情境教学的策略:联系生活展现情境,运用实物演示情境,借助图画再现情境,播放音乐渲染情境,扮演角色体会情境,锤炼语言描绘情境,结合实际优化环境。还提醒广大老师要关注细节,把握细节是提升教师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让老师们领略到一位资深老师融合全新的课程理念与丰富教学经验的浑厚功力。

周百鸣老师在总结时指出这次培训显示出四大特点:

1、七堂示范课与七次教学分析都有实效性与示范性。与以往培训相比,这次培训增加了示范课的容量,同时教学分析与示范课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培训,培训成效更加显著。

2、教学水平与理论水平的提升更加显著,浙江省历史新课程实施以来,大批年青教师迅速成长,群英荟萃,才俊涌现。

3、充分显示了团队的力量,增加了培训的参与度。这次培训,老师们享受的精神大餐是地区学科教研组成就的展示。

4、更加明确选修课的特点、目标与意义。理解选修IB模块的学习旨在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拓展历史视野,促进个性化发展。让学生充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最后周老师强调指出2008年是省课改的关键之年,攻坚之年。他要求全省高中历史一线老师与教学研究者一起努力,实现历史课改成绩在高起点上的再提升。

第二篇:新西兰高中选修课

新西兰高中选修课

NCEA的选课问题,一直以来是很多学生家长包括本地的和国际学生所困惑的问题。NCEA的大量的可供学生选择的学科,往往令到学生及家长不知所措。特别对于留学生,选错了课,甚至有可能导致其不能上大学。

先从基础说起。新西兰的中学分5年,从9年级(13-14岁)起到13年级(17-18岁)。9年级和10年级所有学生学的科目基本相同,属于基础学科(Essential Learning areas)。科目有:

艺术:The Arts, 英语及外语:English and Languages(ESOL), 体育:Physical Education & Health, 数学:Mathematics, 科学:Science, 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 科学技术:Technology.所有科目设为必需,则是因为新西兰中学教学大纲体系所要求学生需要掌握的能力有:

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 Skills,计算能力:Numeracy Skills,信息能力:Information Skills,解决问题能力:Problem-solving Skills,工作及学习能力:Work and Study Skills,自我管理及竞争能力:Self-management and Competitive Skills,社会及合作能力:Social and Co-operative Skills,体格能力:Physical Skills

从11年级起,学生开始修读新西兰全国教育成绩证书(NCEA),NCEA是新西兰主要的中学学历,其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1级、2级及3级。

学生通常在11年级的时候修读NCEA1级,在12年级及13年级分别修读NCEA2级和3级。NCEA有一个很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允许科目混合来修读。比如说张三同学读12年级,其数学不错,那老师可能建议他修读NCEA3级的数学,而英语成绩一般,则读NCEA2级的英语,但科学课非常糟糕,可能就需要读NCEA1级的科学了。

学生每一科成绩的分数是由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成绩总成绩汇总而得出来的。而每次成绩的评定有分校内考试(internal)和校外考试(external)两种。每次考试都有具体要求达到的标准。见下图:

比如上图为某一学科,总共一年下来需要考8次考试,既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考试。每次考试有不同的学分。比如注册号8808这个考试,是校内考试,学生只有通过了这次考试,也就是说及格了,就能拿到3个学分。至于如果这个考试考得成绩如何,有划分为NA(不及格),A(及格),M(良好)和E(优异)。这科的总学分为24个学分,学生一般只需要拿到14个学分就能通过这个科目。也就是说,学生并不需要每次考试都及格才能通过这个学科,达到升入下一个年级的要求。

大部分的学科的总学分是介乎于22到25个学分之间(除了ESOL课程外)。11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年需要读5门科目,所以5门学科加起来大概为120个学分。而学生如果要顺利升上高一个年级,则需要拿到80个学分。

第三篇:高中选修课心得体会

篇一:高中新课改学习心得体会

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这一个阶段的学习和反思,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以下就是我在学习中总结出的一些心得。

新课程是一种新理念,新思想。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进行各种尝试,在不断的探索中成长。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

新课程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尤其是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在培养目标上,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形成,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转变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更多地采取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主张把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作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教学上,主张改变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多进行探究式教学,倡导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提倡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情况,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新的教学方式下,教师要由主要的讲授者转变为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在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以及在实践中学习上,倾注更多的心血。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科综合,要求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每位老师都会体会到知识的困乏。现在的课堂是开放的,无法预见的,面对学生的畅所欲“问”,怎样对答如流?所以,新课改要求我们终身学习,做学习型的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超越自我,改变并完善教育教学行为。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教学。

关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改给教师带来新的挑战,即教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作为优秀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除了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以外,还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反应能力。新课程理念主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倡导通过探究、操作等自主活动方式获取新知,感受科学的探究过程和方法,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做到:

1、尊重学生,鼓励学生

课堂上经常能听到教师说:“你想得真不错,谁还有其他的想法吗?”“同学们赞成他的想法吗?”“你们组表现得很好!”“谁想给大家汇报一下?”“他还没有想好,哪位同学能帮他一下?”“哪组希望老师和你们一起做呀?”这些话语的运用,既让学生备感亲切,也充分表明了教师在鼓励学生、尊重学生,努力构建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上所做出的努力。可以预见,自信心与民主精神会在学生身上逐步得到体现。其实这一点已经在某些学生身上有所表现:如,有些学生能够充满自信地及时指出其他同学的问题,而被指出问题的同学也能够坦然接

受。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是实验区学校教师十分重视的问题,也是课堂教学发生的一个可喜变化。如,在数学课学习长度单位时,教师能够结合学生身边的事物,创设实际测量的情境,使学生在实际测量中感受长度单位,并学会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统计初步知识时,教师结合学校运动会,设计了一个统计参加不同运动项目人数的问题情境,从而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争先恐后,献计献策。

3、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和处理

随着教材功能的转变,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处理,必然成为一种趋势。略创造宽松的空间,提供必要的指导。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状况对课程内在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处理时不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并以此为设计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同时对教材提供的基本情境进行再审视,明确情境的优势与不足。情境设计得较好的,教师应进一步考虑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情境设计得有不足之处的,教师则需要探索如何弥补、完善甚至更新相应的情境。还要对教材的设计思路、表述方式、结论等进行多角度的考量,以便为学生多样的思考、表述、选择策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考虑如何利用各类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设计有效的探究活动或增加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课题。在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时,要注意避免简单地以学生熟知或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内容,来替换学生陌生的、日常难以接触到的内容。比较科学的做法应该是:科学地分析课程内容的价值,对那些学生虽然感到陌生且平常难以接触到,但对其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内容,应思考采取什么策略实施相关内容的教学。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师还需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并通过经常性的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增强反应的敏感性,形成良好的反应系统,使得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成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许多新问题。为了尽快适应角色变化,更好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转变观念,致力于使自己成为研究型教师,在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进行专题研究,寻求有效的解决策略;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善于进行教学反思。相应地,学校也要建立能够组织教师进行研讨、提升的良好反思机制。篇二: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开发培训的心得和体会

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开发培训的心得和体会

第16期学员 浦江三中 胡金伟

2012年10月3-6日在浙江师范大学,我带着情绪参加了省普高课程改革的骨干教师培训,因为国庆放假期间还得参加培训,心里还是有点不愿意,但培训后自己觉得不虚此行。我先后听了很多专家的报告和对深化课改的一些政策的解读,其中有浙师大林新事教授的《选修课程开发系统性与教师文化自觉》、金华一中徐桢主任《高中选修课程开发实践的几点思考》、磐安二中周生民校长《对课改的草根理解和行动方略》、浙师大附中副校长童志斌博士的《选修课程开发实践与思考》、浙江宁波奉化武岭中学校长樊欣军的《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的开发、实施与评价》等报告和讲座,使得自己对深化课程改革中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做有了较为明确的方向,也识到开设高中选修课程的必要性,大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训的心得体会小结如下:

一、普高选修课开设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在这几年的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都开始厌学,学校为了升学率不断增加学生负担,老师的教学也围绕着高考指挥棒,造成了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局面,很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省起始于2006年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效,课程改革较好地推进了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加强了学校的课程意识,催生了一些教与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只有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才能真正巩固前一阶段课程改革成果,才能把新课程理念贯彻到底,实现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有力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

二、普高选修课开设的意义重大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势必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必须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为每个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平台,通过深化课程改革,建立起丰富的课程体系,实行自由选课走班,让孩子能多学些自己想学、自己有能力学、自己学得好且对实现自己志向有用的东西,让每一名孩子都能多品尝一些学习和成功的快乐,进而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向着全面而有个性的方向发展,推动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多样化人才。

三、开设选修课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

深化新课程改革中把更多的课程学习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选择权交给老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选择权交给学校。老师应该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自己的教学理念充分展示给自己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素养也会得到大大提升。

四、选修课程的开发并不难也并不神秘

来参加培训前,总认为课程的开发是专家的事,我们教师只要教授课程中的知识就够了,通过本次培训,使自己认识到其不论什么样的学校,什么学科的老师都能开发出与自己学校相符合的以及和教师专业特长相符合的选修课程,比如知识拓展类的课程可针对学有余力的这类学生,兴趣特长类的课程可针对学生兴趣爱好的需要。只要我们教师坚定信念,努力探索,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一定能开发出深受学生喜欢的选修课程。

通过这几天的培训,自己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骨干教师,我们应该多宣传课改思想,转变观念,因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虽然目前还面临着不少的困难,但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为了我们国家的未来,为了我们的下一代的未来,我们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学习、注重知识的积累,以积极的心态去开发选修课程,因为培养国家创新型人才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篇三:高中学习心得体会

高中学习心得体会

蛟河实验中学 伊梦涵

高三这一年是痛苦与喜悦交织的,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年。每当我们走过高三这一艰险的“独木桥”后,回首忘去有人是遗憾的,而有人确实欣慰而怀念的,因为那里充满了我们辛勤的汗水。因此如何好好把握高三这段重要时光是通向高考成功的捷径。

首先说语文。语文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可以说我们每天每时,每分每秒都在接触语文,所以若想真正提高语文水平主要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和积累。在有了必要的积累之后,应试就变得尤为重要。高三一学年,甚至最后一个学期,对学习应试都具有很大意义,把握得好,可以大幅提高语文成绩。因此,跟着老师的步伐走很重要,不要掉队另起炉灶。(对其他科也一样)因为老师多年把关高三,对如何复习有较多的经验。此外,复习要细致,不要留死角,如果留有死角对高考时的心态影响很大。应把重心多放在基础上,注意平时的积累,最好准备一个小本记录平时易错的字音、字形以便平时查看与复习。还有便是每次答大阅读时都要注意总结答题技巧,因为高考时大阅读是区分档次的地方,应多加重视。

其次是数学。数学的学习从宏观上看设计一个学习时间安排的问题。个人觉得,到家休息片刻后学习数学是最佳时段,因为数学需要头脑的清醒与兴奋,若是在疲惫的状态下学习数学不但没有进步,反而会增加对数学的反感。确实,数学也是较为枯燥的,很多题只是“换汤不换药”,但这更要重视,唯有一次一次反复训练,才能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加以巩固,所以不要厌烦做数学题,不要觉得看一眼会了就走马观花的过去,还是应动笔做一下也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数学答题思路于模版固然重要,但也要灵活多变,尤其是理科生,不要一个劲向下钻,有时换个思路会事半功倍。

然后是英语。英语这个学科有一个特点,就是知识点特别多,很分散,很难把它整理成一个系统的东西,而且他需要记的东西特别多。可能有同学会有这样的体会,就是做错的题目往往第二次还会犯错,这是由于错误信息先入为主造成的。克服这类毛病的方法就是高度关注错题的整理和经验的总结。具体操作方法就是先把题目抄下来,然后把错误的答案和正确的答案同时写上。最好能够向老师请教,请他帮你分析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正确的解题思路应该是什么,然后用不同颜色的笔把他表示出来。临考前把错题本拿出来翻看一下,以免考试时犯同样的错误。

理综是个既容易取得高分,又不易去的高分的综合科目。容易取得高分是因为只要基本功扎实,时间分配合理,高分是轻而易举的。而做到这两点需要平时很大的努力才能实现,因此他又不易拿高分。下面说说具体的学习方法:

1、扎实基础,在基础上升华:许多同学总是爱看些难题,其实大可不必,高考是面对全市考生的一次选拔考试,题目会有层次性,而基础是占大多数的,因此,决胜理综的关键其实在于基础而不在于难题。因此,对一些学习较为吃力的同学来说,基础是重中之重,必须拿下。而对于一些学有余力,基础较为牢固的同学来说多做一些难题也未为不可,因为所谓的难题就是比较灵活的基础题,多做这些题可以巩固你的基础,同时开阔你的思路。

2、回归课本:千万不要小瞧课本,尤其是化学与生物两科,所有的高考题都是围绕课本出的。最最突出的应该是生物,不要放过课本中的任何一个细节,包括书下注释,只要把书看书看的烂熟于心,在高考时会给自己树立很大的自

信。

3、统筹规划,做到利益最大化:时间分配对于高考理综是至关重要的技巧,在平时学校考试练习时一定要慢慢找到自己的答题节奏,高考时一定要按照这种节奏去答,切忌改变习惯。

4、心态决定一切:高考时要保持百分之一百二十的专注,不能分心,因此心态一定要稳定,要做到不慌不忙。而这种心态也需要平时知识与临场突发状况处理的训练。

以上则是我对高三学习及考试方法的心得体会。希望每一届的学弟学妹们都能考出优异的成绩

篇四:高中心得体会

如何成功做好高中学习第一步

1.好的开端会是成功的一半

高一是中学阶段高一是中学阶段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对于刚入学的高一新生而言,能否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很关键,适应得好则能为高考打下好的基础;适应得不好就会让自己陷入被动。要尽快适应好高中生活,首先:

了解高中学习的特点

高中,顾名思义,相对于初中来说,高度固然高了即各科所要求掌握的知识更多,难度更大。高中要求学生求学阶段获取大量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每一节课所学内容的容量都很大。

进度快,综合性强。往往部分学生在开学是学得还好,但逐渐逐渐地就开始感觉到吃力。有这种感觉是因为在后来跟不上进度,开始“消化不良”。

高中不同初中,内容更深更广,故需要我们不能仅限于盲目理解表面意思,更要真正做到理解性学习。形成某种理念,方法,才能把所学的知识“同化”化为自己的东西,灵活运用。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开始的关键

既然在高中学习比初中有难度,就更需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好的习惯才会有耐心有恒心的去把科目搞好。

首先,主动预习

从众多优秀学生中发现一个共同点,就是无论时间多紧迫,都会花时间先预习。预习方法,先浏览教材总体大纲(通常是那些标题小标题)先有个底。再细读内容,弄清哪些以了解,哪些看不懂标记出来

正确听课

听课,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捷径。听课是应该怀着愉悦的心情,保持精力旺盛,头脑清醒,这样才能紧跟老师思路,学好知识。其中,注意力集中非常关键,要在老师传授的时候,在预习的基础上积极思考,恍然大悟。听课,我都会眼盯老师,专心聆听老师每一句话,因为老师常常会把她的技巧心得带过,尤其在高三的课堂,句句金言。

值得一提,有些同学常常会忽略开头和结尾,我觉得这是不对的。开头,往往寥寥数语,但却是全堂讲课的主线。只要抓住这条线去听课,下面的内容才会眉目清楚。结尾的话虽也不多,但却是对一节课精要的提炼和复习提示。同时,听课中还要注意老师反复强调的部分。听课时,应做好课堂笔记。俗语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为了充分理解和消化,必须记笔记。做笔记要有技巧,不仅仅是老师反复强调的,自己在上课是突然领悟的知识技巧更应该把它记下来(笔记做的不需太漂亮,自己看得懂就好,故别想着偷懒,抄同学的笔记,记住只有看自己的笔记才会有“温故而知新”感觉)但当来不及记完,一定要以听为主,听懂了再补上

还有如果听课遇到某问题没听懂,别钻牛角尖,下记下来接着听,下课再研究或问老师同学

有效做作业

作业,通常是老师认为典型的题型。几时做作业可巩固所学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做作业可先把所学知识复习一遍,做到回归课本,认真独立完成。有些同学,觉得作业太简单,浪费时间,故马虎对待,争取更多时间去做资料。我个人认为,这是错误想法的,因为在高中,时间本来就很紧迫,故时间的利用率很重要,我觉得“不求每分钟都在学习,但求学习的每一分钟都有收获”!

温故而知新

1当天复习,新的知识几时复习,才能熟读牢记,融会贯通。复习时,要注意知识

前后的联系,善于总结知识的规律性

2,单元复习,一个单元学完后,要把整章知识进行一次全面复习,重点领会各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有些需要记忆的知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地记忆。(很关键)

3,3、期中复习。期中考试前,要把上半学期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复习时,在全面复习的前提下,特别应着重弄清各单元知识之间的联系

4、期末复习。期末考试前,要对本学期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复习时力求达到“透彻理解、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的目的

5、假期复习。每年的寒假和暑假,除完成各科作业外,要把以前所学过的内容进行全面复习,重点复习自己掌握得不太好的部分。这样可以避免边学边忘,造成高三总复习时负担过重的现象。

考试

1.正确对待考试,首先心态要正确,每个国家都有考试,因为考,可以反映我

们近阶段的学习情况,但是,考。并不代表我们的全部水平。所以,我们要认

真对待每场考试,认真系统的复习,以更准确的检查我们自身的学习情况

2..答卷时,首先要有平常心,认真重视。只有适度在乎,才发挥的更好!①认

真审题拿到试卷后,对每一个题目要认真阅读,看清题目的要求,找出已知条

件和要求的结论,然后再动手答题。②一时不会做的题目可以先放一放,等把

会做的题目做完了,再去解决遗留问题。③仔细检查,更正错误。试卷答完以

后,如果还有时间,就要抓紧时间进行检查和验证。先检查容易的、省时间的、错误率高的题目,后检查难的、费时间的、错误率低的题目。④卷面要整洁,书写要工整,答题步骤要完整。

3.重视考后分析。拿到老师批阅的试卷后,不仅要看成绩,而且要对试题进行逐

一分析。首先要把错题改正过来,把错处鲜明地标示出来,引起自己的注意,以便复习时查对。然后分析丢分的原因,并进行分类统计。看看因审题、运算、表达、原理、思路、马虎等因素各扣了多少分;经过分析统计,找出自己学习上

存在的问题。对做对了的题目也要进行分析,检查自己对题目的表达是否严密,解题方法是否简便等。

学习方法

1.至少备有两本笔记本,一本为老师课堂笔记(也可记于课本相应位置,不过会很乱)另

一本作错题集,难题集,在学习过程中考试后,把那些常做错的题,或者有多种思路解题摘下来,在旁边把感悟领悟写下来

2.可随时准备不同颜色的笔,一支用来做老师的笔记,另一只写自己的感悟(重要)以后

看到时候就知道。总之就是培养自己的学习方法

3.要学好化学,一定要细看课本,认真领悟课本,你会发现每一句话都有价值。反复研究

课本打下扎实的基础,才能灵活运用知识,举一反三

4.化学是一门系统科学的学科,它的知识点多繁琐又分散,所以我们要不断的思考琢磨,理解原理,才能更好地学。在复习时,不是简单地回顾知识,而要把知识点链接起来,逐渐形成化学知识体系,搭建化学骨架。复习最佳方法就是对知识整理归纳,避免越学越乱的现象

5.技巧的记忆其实化学就是熟能生巧,看多了,自然而然地会记住

祝君在高中旅程更上一层楼-----吖清上

篇五:高中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2013-2014学年县优质课听课总结及反思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准备充分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这几天几位教师讲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从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从基础知识目标、思想教育目标到能力目标,都体现了依托教材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处理也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2.注重教学导入

为什么每位讲课的老师都充分为课做准备,但却产生不同的效果呢?这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效果是分不开的。有几位老师如张薇薇老师,能把学生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互动效果也很好。引人注目的开场白和活动设计,集趣味性和启发性为一体,不仅能引人入胜,而且能发人深思。一个好的导入可以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产生学习兴趣,觉得数学课有趣,减少焦虑和恐惧心理,重塑自信。

3.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各位老师都很好的运用了多媒体技术与课程的整和。如马后峰老师在讲到定积分的几何意义时,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直线x=a,x=b,y=0,y=f(x)围成曲边梯形的过程,在视觉上给学生们震撼,使学生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定积分和面积的关系。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去归纳、去概括、去总结,让学生先于教师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的目的。

4.教学过程结构精密,时间分配恰当。

从每一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多媒体设计也充分体现了专业知识的结构体系。每位教师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

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5.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

我们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各位老师就充分表现了这点,不仅教师基本功十分扎实,语言清晰,语速适中,声音洪亮,而且无论从制作的课件还是上课的技巧来讲,构思非常得好,让学生在这种非常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学习,能够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这次听课,使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我对自己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吸引学生?怎样让学生喜欢上课?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一定能拉近距离,不断进步。

第四篇:介绍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培训

介绍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培训

叶小玉

时间:7月14日~18日

7月14日上午浙师大余进利博士《浙江省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介绍》

7月14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信息技术课程网:/6001.aspx

7月15日上午:华东师大 吴洪来教授 教材副主编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验教材介绍》 上海市市北中学陈越老师《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设计》

资源:

1、课程标准

2、新课程教材

3、配套光盘

4、教师用书

5、教研网站

6、评价工具(实践探究活动评价系统)

7、案例选编

8、实验方案

配套光盘:(1)操作示例

(2)必需软件

(3)参考资料

(4)教学素材

(5)评价量表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主要指导思想

•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学习时获取知识的过程及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

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 所谓“意义建构”是指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现象的概括,对

事物之间内在联系和规律的归纳。

二、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实验法

3、任务驱动法

4、发现教学法

5、合作学习

6、主题学习

1、讲授法

– 第一,讲授法要求教师上课生动

– 第二,讲授法注重知识的趣味性和时效性

– 第三,讲授课也可以让学生动手参与

2、实验法

– – 边讲边练式:教师把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分成若干个小任务,每示范完成一个小任务,就由学生自己操作来完成相同的任务。– 先讲后练式:教师把整个任务操作完成,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3、任务驱动法 – 任务驱动法:教师在课前设计一个有实际意义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任务。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包括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本节课要求学习的新知识。– 课堂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教师设置的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既是学生应用已有知识的过程,也是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过程。– 学生完成任务后就建构了本节课所要学的新知识 任务驱动法(优势)–(1)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有利于学生消除对信息技术的神秘感 –(3)有利于学生完整的掌握所学知识 –(4)有利于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激发创新思维 –(5)有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能力的最大提高 –(7)有利于突破教材框框的限制 任务驱动法(任务设计)–(1)任务设计必须符合课堂的教学要求并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2)任务设计要重视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 –(3)任务设计要有层次性和可扩展性 –(4)任务设计要重视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5)任务设计要重视合作精神的培养 任务驱动法(实施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学生分析任务。– 第二个阶段,是学生分解任务。– 第三个阶段,是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四个阶段,是纠正错误和进一步优化。– 第五个阶段,评价反馈。– 第六个阶段,对完成任务过程的反思 发现教学法 – 发现教学法: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利用资料或情境自觉地主动地探索,从而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发现教学法(基本阶段)– 第一阶段,带着问题意识观察具体事实。– 第二阶段,建立假设。– 第三阶段,上升到概念。– 第四阶段,转化为活的能力。发现教学法(教学过程)

– 第一,“发现点”的引出。

– 第二,围绕“发现点”展开讨论,提出多种设想。

– 第三,对于每一种假设的分析和验证。

– 第四,得出“结论”。

5、合作学习

–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在一起通过完成一项或多项任务最终达到对

知识的掌握的过程。

– 合作学习(实施步骤)

–(1)学习准备。

–(2)分组。

–(3)任务设计。

–(4)明确的责任分工。

–(5)合作互补。

–(6)激发竞争。

–(7)定期检查作业进度。

–(8)多元评价。

– 合作学习(分组类型)

–(1)结对子

–(2)新手/专家组

–(3)将全班分成两组进行辩论

–(4)随机三人组

–(5)同质分组

–(6)异质分组

6、主题学习

– 围绕一个本学科或其他学科中的学习主题开展学习

– 比任务驱动更有实际价值

– 涉及的内容更加广泛

– 需要的时间更长

– 应避免学习主题简单化

三、教学内容的合理调整

– 尽可能多地实施“实践探究活动”

– 关注零起点问题

– 深刻理解课程标准

– 做减法不做加法

– 不同层次学校的实施方案

四、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

– 教学主题

– 教学目标

– 理解活动

– 过程评价

教学主题(启发性论题)

– 学生真正感兴趣

– 在本学科中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的确定

– 课程目标和单元目标

– 课程目标与单元目标的关系

– 用陈述句描述

– 用问句描述

理解活动的设计

– 通过活动学生才能理解单元目标和课程目标

– 单元学习不同阶段的活动

• 初始活动

• 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活动

• 终结性活动

– 不同形式的活动

• 讨论交流

• 实践体验

• 综合探究

(四)教学评价的设计

– 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评价

– 通过对活动的评价考察学生是否理解学习目标

– 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 评价的主体:自己、同学和教师

– 各种评价形式相结合完善学科评价系统

– 信息技术基础的评价体系

– 评价的组成:活动评价+单元评价

– 活动评价是每一个单元中实践探究活动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的非正

式评价。

– 单元评价是每一个单元结束后的测试为主的正式评价。

– 活动评价的要素

– 每个活动评价都由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组成– 学生自我评价包括共性评价和个性评价。

– 共性评价是对每类活动所共有的评价指标的评价。

– 个性评价是对每个活动所特有的评价指标的评价。

– 学生在每次活动后根据共性和个性评价指标对自己的活动质量进行

自我评价。(4级等第制)

– 活动评价的要素

– 教师在每次活动后对学生的活动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百分制)

– 学生的自我评价折算成百分制与教师评价按一定比例相加即为每个活动的评价分值。

– 活动评价的要素

– 每个单元的活动评价由若干个活动评价构成– 整个课程的活动评价是各单元活动评价的加权组成。(根据单元在课程中的作用和地位设定权重)

– 单元评价的方法

– 每个单元结束后都应该有一个正式的评价

– 单元评价可以是对一个完整作品的评价,还可以是正式的单元测验。

– 单元评价用百分制表示。

– 整个课程每个单元的单元评价进行加权。

7月15日下午:浙江省教研室高中信息技术教研员 ——魏雄鹰

《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解读》

主要内容:(1)背景介绍

(2)困难与对策

(3)实验方案解法

(4)教师队伍专业发展

课程结构:必修:《信息技术基础》

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

学分安排:每个模块2学分,学生必须修满4学分,三年总学分达到114分方可毕业。课程设置:第一学期学习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

第二学期学习选修模块——《算法、多媒体》

学业考试:考试日期:6月份

考试内容:4个必修学分所修内容

考试形式:上机考试

考试时间:45分钟

教研网站:浙江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博客 http://eblog.cersp.com/userlog/5197/index.shtml海南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专业指导委员会信息技术学科组成员 孙立文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解读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第1、2、3章》

7月16日上午余卫东《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解读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第4、5、6、7章》

7月16日上午浙师大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研究所王基一《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特点讲座》 7月16日下午三位教师瑞安中学边楚女海宁高级中学陈跃台州中学 罗呈姣 案例分析

7月17日上午浙师大附中李永前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

主要内容:(1)评价对教学所起的作用

(2)即将进行的评价(学分认定、会考、高考)

(3)看得到的评价方式

(浙江省会考评价方式、浙教版教材的评价方式、李冬梅老师的评价探索)

(4)过程性的评价实例

(电子表格教学过程性评价、Flash动画教学过程性评价、博客教学过程性评价)

(5)过程性评价实施注意点

a、提高课堂效率,不要务“虚”。

b、具有可操作性

c、不能过多占用学生的上机时间

永言网址:http://blog.sina.com.cn/u/144118086

47月17日上午浙师大丁革建《课程资源的概念》

主要内容:(1)课程资源的概念

(2)课程资源的分类

(3)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

(4)资源的管理标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那么什么是信息素养呢?信息素养的培养应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内涵:

(1)知识层面,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续和拓展。培养学生的信息科学技术常识,能够阅

读有关的通俗文章并能参与有关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能够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过程 中做得最好。

(2)意识层面,是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认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与IT来解决实际学习、生活中问题的意识;培养独立自学能力及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能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能履行与信息和IT相关的符合伦理与道德的行为规范,不从事非法活动,知道如何防范计算机病毒和其他计算机犯罪活动;能积极主动参与小组的活动来查找、探求和创造信息。

(3)技术层面,是对信息技能的要求,对信息源及信息工具的了解及运用。如能对所需

信息的确定和信息检索,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评估、组织及处理并做出决策。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能够有效地、快速地获取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以及开发和传播信息。

第五篇:高中选修课vb教案

高二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课时

第一章1.1计算机的解决问题过程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概述

教学课时:

1课时(每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中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 2.如何学好VB程序设计;

技能目标:初步认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概述。

德育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主动性。教学重点:

1.程序设计“语言”在计算机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2.如何学好VB程序设计; 教学难点:

1.计算机程序与程序设计语言概念;

2.初步了解分析实际问题,利用程序设计实现的方法。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环境与工具:

多媒体机房+多媒体课件+课堂直观演示+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 前提测评:

1.同学们听说过那种计算机语言?

答:vb语言, c语言,java语言,c++语言,c#语言等。。讲新课:

一、中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

1、首先是信息时代的要求

在21世纪是信息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计算机的应用十分普及,不会使用网络的人就是不会使用计算机。不懂计算机程序设计,就不能真正理解计算机和应用计算机。计算机应用软件及工具层出不穷,尽管这样在我们的工作通常也要针对具体实际问题对一些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或需要开发一些适用自己的软件。当前在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都在上网,上网技巧应该成为每个人必须掌握的一种生活和工作的技能。显然,中学生不仅不能落后于社会应用,而且要领先于社会,高于社会的一般水平。学习和掌握程序设计就是基本的要求。

2、有助提高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水平从增进计算机知识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计算机知识简单地分成硬件及软件两部分:基本的硬件知识有:计算机主要硬件设备及网络架设。

软件知识则有:程序设计、网页制作、数据库管理与设计、及一般应用软件的使用(例如Office软件、绘图软件、因特网相关程序„)„等,程序设计作为软件知识的基石

(1)学习程序设计必须了解程序的运作方式,对于各种程序(软件)的使用也会很有帮助

(2)以解决在软件使用中所遇到的问题,改进现有软件

(3)不管是一般应用软件的使用、网页制作、或数据库设计,往往必须藉助程序设计使其发挥更强大的功能。

3、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因为计算机程序设计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对学生进行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维训练,通过学习程序设计,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用计算机的人应当有程序和指令的概念。学习程序设计能锻炼思维,使我们的逻辑思维更加严密。

4、社会需要大量的非计算机专业人员开发适用软件

根据有关统计∶80%以上的应用软件是非计算机专业的人编写的。这是一种规律,显示了非计算机专业人才的优势,他们既掌握本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两者结合,如虎添翼。因此由他们来编写应用软件就决不是权宜之计。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学习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

二、如何学好VB程序设计

1、程序设计基础

指令: 规定计算机完成一定操作的命令。

程序设计语言: 要使计算机能够理解人给出的各种指令,就需要在人和计算机之间有一种特定的语言,人和计算机都能够识别,这种特定的语言就是计算机语言,也叫程序设计语言。程序: 使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用来使计算机完成一定任务的一段“文章”称为程序。程序设计: 编写程序的工作称为程序设计。

学习目的: 利用程序设计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完成一定功能 程序设计: 编制程序的工作 实现: 选择工具—语言

2、学习VB程序设计的方法(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VB程序设计的入门学习并不难,但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因为程序设计思想就在这时形成的,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也在这个阶段养成。(2)学习程序设计要注重理解一些重要的概念。

VB程序设计本身并不复杂,翻开一本程序设计学习的书籍,看到的无非就是变量、函数、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概念。但要真正能进行程序设计,需要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因此,在程序入门阶段还是应该重视概念的学习。(3)自己动手编写程序

程序设计入门阶段要经常自己动手编写程序,亲自动手进行程序设计是创造性思维应用的体现,是培养逻辑思维的好方法。因此一定要多动手编写程序,而且要从小程序开发开始,逐渐提高开发程序的规模。

(4)阅读、借签别人设计的好程序

多看别人设计好的程序代码,包括教材上的例题程序。在读懂别人程序后,要想他为什么这么设计?能不能将程序修改完成更多的功能?则可以学到别人优秀的东西,帮助自己提高自身水平。

5)VB程序设计学习的重点

重点放在思路、算法、编程构思和程序实现上。

语句只是表达工具,要求堂上积极思考,尽量当堂学懂,并做到灵活应用。学会利用计算机编程手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6)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强调可读性;变量要加注释;程序构思要有说明;学会如何调试程序;

对运行结果要做正确与否的分析。

小结:学好vb程序设计要有自信、自强,积极主动学习。克服畏难情绪、树立学好程序设计的信心。巩固练习: 回答问题

1.中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 2.如何学好VB程序设计? 布置作业:

目的:巩固课堂讲的理论知识。

内容:1.中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 2.如何学好VB程序设计? 方法:下一节课预测。

评价:按学生的答案来评价。

高二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第二课时 第一章1.1计算机的解决问题过程

一,vb环境简介

教学课时:

1课时(每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vb环境简介 2.了解vb 发展过程。

技能目标:学会启动和退出Visual Basic。

德育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主动性。教学重点: 1.vb环境简介

3.学会启动和退出Visual Basic。教学难点:

1.vb 发展过程; 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环境与工具:

多媒体机房+多媒体课件+课堂直观演示+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 前提测评:

1.中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 答:

1、首先是信息时代的要求

2、有助提高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水平

3、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4、社会需要大量的非计算机专业人员开发适用软件 讲新课:

一,Visual Basic 简介

Visual Basic 是Microsoft 公司开发的Windows 应用程序开发工具,Visual ——“可视化的”,是一种开发图形户界面的方法。使得非计算机专业的人也可以开发出专业的Windows软件。

Visual Basic继承了BASIC语言简单易学的优点,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功能,它采用面向对象与事件驱动的程序设计思想,使编程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使用Visual Basic既可以开发个人或小组使用的小型工具,又可以开发多媒体软件、数据库应用程序、网络应用程序等大型软件。是国内外最流行的程序设计语言之一。

二,Visual Basic的发展

20世纪60年出现Basic语言;

20世纪80年代,True Basic、Quick Basic和Turbo Basic等;1991年Microsoft公司推出Visual Basic1.0,以可视化工具为界面设计、结构化Basic语言为基础,以事件驱动为运行机制。从1991年的VB1.0至1998年的V B6.0的多次版本升级,功能更强大、完善,应用面更广; 三,Visual Basic的启动与退出

启动Visual Basic

 使用“开始”菜单中的“程序”命令。 使用“我的电脑”

 使用“开始”菜单中的“运行”命令

 建立启动Visual Basic6.0的快捷方式

退出Visual Basic 为了退出Visual Basic,可先打开“文件”菜单,并执行其中的“退出”命令(或按Alt+Q快捷键)。如果当前程序已修改过并且没有存盘,系统将显示一个对话框,询问用户是否将其存盘,此时选择“是”按钮则存盘,选择“否”按钮则不存盘。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都将退出Visual Basic,回到Windows环境 小结:

使用Visual Basic既可以开发个人或小组使用的小型工具,又可以开发多媒体软件、数据库应用程序、网络应用程序等大型软件。是国内外最流行的程序设计语言之一。

从1991年的VB1.0至1998年的V B6.0的多次版本升级,功能更强大、完善,应用面更广 巩固练习: 1.怎么启动vb? 2.怎么退出vb? 布置作业:

目的:巩固课堂讲操作内容。内容:1.vb的简介和发展过程? 2.启动和退出vb? 方法:下一节课预测。

评价:按学生的答案来评价。

下载浙江省高中选修课培训材料-1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江省高中选修课培训材料-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篮球选修课教学反思

    高中篮球选修课教学过程,以目标统领教学内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篮球运动的兴趣与爱好,分层递进,面向全体,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人人主动参与,互动交往,团结进......

    关于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的思考

    关于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的思考 进修学校 余志英 听取了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的探索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都在努力理解、践行和倡导教育的新理念,努力达到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

    浙江省高中会考复习资料

    1.重4N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4N的压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压力就是重力,施力物是地球 B.这个压力就是重力,施力物是木块 C.这个压力不是重力,这个压力的施......

    选修课开发培训总结

    选修课开发培训总结 巍山高中 程伟林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优化育人模式,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普通高中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2012年秋我......

    高中选修课的实践与思考[范文模版]

    说明: 这是关于高中语文学科选修课开设的一篇文章,对英语学科的选修课开设有一定启发,特选为阅读材料。 高中选修课的实践与思考 选修课的定位 高中语文选修是为提升学生语文素......

    高中选修课反思与总结5篇

    高中英语选修课教学的反思与总结 高中英语课程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但在具体教学实施中,人们都注重必修课的教学研究,对选修课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合唱《同一首歌》——高中《歌唱》选修课(五篇)

    合唱《同一首歌》——高中《歌唱》选修课 班级:高二年级课时:二课时执教人:陈楠 一.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用美的语言、美的歌声、美的音响营造美的学习环境,熏陶美的情怀。 2.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高中选修课 92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高中选修课 92分 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对有效控制危机原则,下面正确的是 A.某些应急管理制度的设计应当将有效控制危机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