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急诊科护士心理状况改变及对应措施的研究
摘要 目的:研究急诊科护士岗位轮换前后自身心理状况及对应措施。方法:应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方式,调查急诊科护士交换岗位前后(半年)的自身心理状况。结果:在急诊工作半年后,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和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的得分明显高于在内科病房工作的护士;急诊科护士到病房工作半年后,其心理健康状况可得到改善。结论: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岗位轮换可以作为一个改善心理状况的方法。
关键词
急诊科护士
症状自评量表
心理健康
Study the mental health of nurses in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and treatment measures Zhang-Jing(Department of Nursing Xinyi City People's Hospital xinyi jiangsu province 2214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ntal health of the nurses between they worked in the internal medicine and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and dealed with correlated measures.Method: The Symptom Checklist 90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nurses working in the emergency room and in the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 after both groups had worked 6 months..Result: the scores of nurse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nurses in the internal medicine in terms of somatization,constraint,depression,anxiety,crankiness,sensitivity to interpersonal relation.After working 6 months in the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the mental health situation of the emergency nurses can be improved.Conclusion :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emergency nurses were poor,and the alteration of duty may be a useful method of improve.Key words: nurses of emergency room;SCL-90;mental health;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急诊科室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技能及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急诊科护理具有工作繁重、突发事件较多、护理风险大的特点。加之目前医患、护患关系紧张,急诊护士群体的压力随之增高,如果高水平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或调整,极易造成护士身心疲惫,护理质量下滑。为了了解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普通内科病房护士的差异,并探索病房轮转制度对急诊科护士身心压力的缓解作用,现将急诊科护士岗位轮换前后自身心理状况改变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急诊科及内科病房护士共40人,随机分为A,B两组,采用问卷调查方法。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心理问题测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 共由90 项有关心理或精神症状的问题组成,内容涉及情感,感觉,思维,意识,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包括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9 个因子,每一因子反映了答卷者相应方面的情况。评分方法:分为5 级评分,0 = 从无,1 = 轻度,2 = 中度,3 =偏重,4 = 严重。分析指标包括总分、总症状指数(国内称总均分,是将总分除以90 得到)、阳性项目数(是指评为1 级~4 级的项目数)等。
1.2.2调查方法 利用晨会交接班时间和护士集中学习的时间向护理人员解释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取得支持与合作。然后详细讲解问卷的具体内容和填写注意事项,发放问卷,集中填写,当场收回。发放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80份,有效回收率100%。
1.2.3 研究方法
40名护士随机分入A,B两组,A组先到急诊科工作,B组到内科病房工作,半年后填写SCL – 90量表.然后A,B两组调换工作岗位,B组到急诊科,A组到内科病房,工作半年后再次填写SCL – 90量表.进行组间对比和自身前后对比.1.2.4 统计分析
使用SPSS 17.0 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应用t 检验、χ2 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2,结果
2.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在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工作年限等方面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见表1),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表1 A,B两组一般情况的比较
组别
人数
年龄/岁
工作年限
文化程度
A B 20 20 27±5.2 28±5.5(年)8.2±2.5 7.9±2.3
职称
中专
大专
本科及以上
主管护师
护师
护士 4 5 4 12 4
2.2 A组在急诊科工作6个月,同时B组在内科病房工作6个月,两组SCL-90得分比较(表2),可见急诊工作半年后,A组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差于B组护士,以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人际关系敏感为突出表现,与国内报道基本一致.而在交换工作岗位,即A组到内科病房工作6个月,B组到急诊工作6个月,再次测量SCL-90,发现A、B两组的得分几乎较前相反,B组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差于A组护士(表3)。
表2 半年后的A,B两组SCL-90各因子分比较(x ±s)
因子
A组护士
B组护士
u 值
P
3.78±2.29
2.02±1.78 3.50±2.72
2.75±2.23 4.41±3.02
2.97±3.01 3.99±3.32
2.04±2.35 4.02±3.10
3.01±2.47 2.49±1.95
2.33±2.04 1.34±2.33
1.42±1.97 2.59±2.29
1.93±1.12 1.77±2.03
1.59±2.22 38.57±17.07
29.57±15.57
5.07
﹤0.01 4.20 ﹤0.01 4.87 ﹤0.01 5.77 ﹤0.01 4.45 ﹤0.01 0.57
﹥0.05 0.80 ﹥0.05 3.87 ﹤0.01 0.85 ﹥0.05 3.35 ﹤0.01 躯体化
强迫
人际关系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阳性项目数
因子 躯体化 强迫
人际关系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阳性项目数 表3 交换工作岗位半年后的A,B两组SCL-90各因子分比较(x ±s)
A组护士
B组护士
u 值
P
2.12±1.45
3.57±2.42 4.99
﹤0.01 2.63±2.43
3.50±2.29
4.35 ﹤0.01 2.78±2.97
4.04±3.11
4.45 ﹤0.01 1.98±2.21
3.38±2.79 5.24 ﹤0.01 3.32±2.57
4.32±3.32
4.25 ﹤0.01 2.29±1.97
2.47±2.10
0.77 ﹥0.05 1.37±2.11
1.57±2.09
0.90 ﹥0.05 1.79±2.24
3.03±2.77
4.09 ﹤0.01 1.97±2.25
1.92±2.19
0.57 ﹥0.05 30.28±15.39
41.23±15.59
4.40 ﹤0.01 2.3 A、B组护士在急诊科工作前/后、与在内科病房工作时,做自身前后对比研究,发现其SLC-90的得分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阳性项目数等方面有明显差异(表4)。
表4 交换工作岗位前后,A、B两组的自身前后对比
因子
A组
B组
躯体化
﹤0.01 ﹤0.01 强迫 ﹤0.05 ﹤0.05 人际关系敏感 ﹤0.01 ﹤0.01 抑郁 ﹤0.01 ﹤0.05 焦虑 ﹤0.05 ﹤0.05 敌对 ﹥0.05 ﹥0.05 恐怖 ﹥0.05 ﹥0.05 偏执 ﹤0.05 ﹤0.01
精神病性 阳性项目数
﹥0.05 ﹤0.01 ﹥0.05 ﹤0.01 3.讨论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护理工作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作为一个既需要极高的专业知识,又要耗费大量体力的特殊职业群体---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引起专业人员的忧虑.已有大量研究表明[1-2],护士在紧张繁重的工作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其心理健康差于一般人群[3-4].在不同科室,不同工作岗位的护士,其劳动强度,工作环境,所需的职业技能等均有不同,其所承受的工作压力显然有差异,必然导致不同科室的护士有着不同的心理健康状况。
急诊科的护士因为其工作的特殊性,而经受着较其他病房护士更大的心理压力,急诊科护士处于更令人忧虑的心理状况。赵丽杰[5]采用SCL-90量表对急诊ICU护士进行心理健康水平的测试,并与常模比较,发现急诊护士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常模。国内外众多研究报道[6-8]采用护士工作问卷对急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急诊护士的分值明显高于参考值,且以情绪枯竭和去人格化倾向最为突出,提示急诊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当引起重视。
本研究将年龄、职称、文化程度、工作年限等均相似的两组护士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急诊科工作半年的护士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等方面得分均明显高于内科病房护士;而原先各因子得分较低的内科病房护士到急诊科工作半年后,其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的得分明显升高。提示急诊的工作环境、工作模式、工作强度等因素严重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
急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原因可能为: 1.急诊科较高的工作强度和压力。急诊科的就诊人数多、病情重且变化快,护士经常处于抢救病人的高度紧张状况;急诊常会出现无法预料的就诊高峰,而每班的护士人数相对固定,此时护士需同时处理多个病人,还要准确判断病情的轻重、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其劳动强度和所需的专业知识常明显高于病房护士。
2.急诊科特殊的工作环境。急诊科是个开放的环境,常有醉酒、自杀、车祸、打架甚至吸毒等人员聚集,护士自身的安全常受到潜在的威胁;抢救室内满布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洗胃机、吸引器等仪器,发出噪音、刺眼光线等,对人的情绪产生不良影响。
3.急诊科属于医院内死亡率较高的科室,急诊护士常会目睹生命的结束,对其心理必然产
生较大的冲击,惟恐自己的稍有疏忽会造成患者的死亡,或者对抢救失败产生强烈的内疚感,进而造成自我价值的否定。
为了缓解急诊护士的心理压力,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应当采取多方面的办法。除了心理疏导、自我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增加人力降低相对劳动强度等措施以外,本研究发现轮换工作岗位不失为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本研究将两组护士做急诊室工作前后的自身对比,发现急诊护士到内科病房工作一段时间后,其心理状况可获得较明显改善。在本研究中,急诊护士到内科病房工作半年后,在躯体化、抑郁、阳性项目数、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的得分明显改善。
急诊科护士是医院的主力, 通过本研究可看出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一般人群.而作为护士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才能在此基础上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 护理管理者应在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大环境下对急诊科护士定期进行心理状况的评价, 积极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 提高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参考文献
[1]范建萍,罗彩双,李素婷.急诊护理工作压力现状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2011.18(26)131-132.[2]王凤丽, 李静芝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1(6)545-548.[3]田晓岚, 王芳.急诊护士工作压力及应对方式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1.25(2).287-289.[4]樊秀枝, 苏平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状况的调查及对策[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7(2)208-209.[5]赵丽杰
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11(25):882-885.[6]杨欣颖,孙玉梅 急诊护士耗竭状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7,1(7):35-37.[7]Sharon G, Anett G.Sources of occupational stress among nurses in five countr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2008, 32: 49-66.[8]奚卫珍、章泾萍、吕建平等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2)7-9.
第二篇: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定稿)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教育科学教学部09教育本科一班高颖
摘要:大学生由于长期处于学校的环境,与社会隔离严重,促使他们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有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睡眠障碍、网络及游戏成瘾等。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是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个人因素等引起的,不良的家庭、社会和家庭环境是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外部因素,个人的不良品质等个人因素也是造成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良好的育人环境、科学的心理咨询和服务工作以及适当的自我调节都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水平
引言:大学生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和新世纪的栋梁之才,保持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提高自身素质,顺利完成学业,既是每一个大学生的人生追求,更是学校培养人才的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近年来的北京大学安然事件、大学生马加爵事件,都让我们警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可能出现了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的含义界定
1、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定义,并没有十分明确的界定。尽管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但是心理健康都强调个体的良好的心理状态及与外部得适应,是一种内外协调的良好的状态。1946年,第三届世界心理卫生大会给“心理健康”作了如下定义: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H.B.English(1985年)则指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作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情况,不仅仅免于心理疾病。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几个标准: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良好的意志品质、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理想我和现实我相符、心理活动符合年龄特点、注意力集中、人格健全。
2、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睡眠障碍、网络及游戏成瘾等。有心理问题的人常处于情绪低落,心境不佳的状态,不能调节和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甚至恣意发泄,造成人际环境恶化,这种恶化反过来又刺激不良情绪的滋生与蔓延,以致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忧郁状态,有的甚至长期沉迷于网络,填补内心的空虚与不满。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许多学者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了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包括心理测量、问卷调查、访谈法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比较乐观。心理问题只是存在于少部分大学生中,并不是普遍现象。在吕志平和邹平的研究中有所体现,其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总分的检出率是2.3%,检出率较低,说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是比较良好的;朱启、李春报、何随富对海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调查研究,海南省大学生scl-90的9项因子分都比较低,且低于全国常模水平,说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平水较高;刘斌焰、、高鹏等人抽取了山西大同医学院中医系学生为样本,对其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scl-90各单项因子中只有一个因子的得分大于3,各种心理问题检出率占总人数比例较低,亦说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心理健康水平比较乐观。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也存在一些问题。据北京高校大学生素质研究课题组的报告显示,有超过16%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并且这一数字还在继续上升。这说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还是不容忽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表现出的问题有: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网络成瘾、偏执等。吕志平和邹平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3个因子得分偏高;陈洪震和张波德研究指出了scl-90中阳性症状的因子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敌意因子、偏执因子,严重症状排前三位的是人际关系因子、敌意因子、抑郁因子;陈光的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在学习目标、学习兴趣、情绪问题、人际交往、自控能力、网络成瘾等方面存在问题。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差异性。男女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无明显差异,只是在恐怖心理上女生较男生严重;年级间的差异表现为大
二、大三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大
一、大四的学生更好。陈洪震和张波德研究发现女生的恐怖因子得分比男生高,因此在心理恐惧方面男女生存在差异;薄建柱等人对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男女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上无明显差异,只是在恐惧方面女生存在比男生更多的问题,与陈洪震和张波德的研究结果相符。在年级差异上,陈洪震和张波德研究发现大
二、大三的学生较其他两个年级学生的scl-90得分更低,心理健康状况更好些;王希华、赵广平在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趋势研究中,大一新生存在更多的心理障碍,与上述结论相符。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外在的环境因素,包括:社会、家庭、学校,也有内在的个体心理品质等自身因素,只有找到问题的成因才能“对症下药”。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1、网络因素。随着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网路时代的到来,信息量的迅速膨胀,涌现出来的新事物,新理念,新潮流,给原来的传统、稳定的价值体系以很大的冲击。不少大学生一方面因交际困难而在网路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同时也被网路本身的精彩所吸引。所以有些大学生对网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甚至染上网瘾,沉湎于虚拟世界,久而久之,影响大学生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
2、宏观因素。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也引起了政治、文化方面的变化,多层次的经济体制形式导致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导致了主体的、核心的价值信仰发生了危机,当今社会是一个观念大爆炸的时代,思想陷阱与误区越来越多,这些因素都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防线,同时社会环境的变迁以及不良风气的盛行,造成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加剧,对大学生意志和心理承受力也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3、社会需求因素。知识经济的到来,复合型人才的高要求,同时当代大学生正在受到社会变革的冲击,尤其是即将走向社会进行就业选择的时候,“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旧制度,使大学生在拥有更多择业自主权的同时,也面临更多的就业竞争,承受更多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许多毕业生因焦虑和自卑而失去安全感,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众多大学生在择业期间表现出过多的焦虑状态,有时甚至产生问题行为。以上便是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社会原因。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生活空间和文化环境,人的心理和言行无不与家庭的氛围息息相关。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里成长有直
接重大的影响,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或家庭环境出现问题,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任何一个学生的偏异心理状态和行为都可以从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中找到某些直接或者间接的根由。也就是说,不健康、不合理的家庭教育往往是一个人个性缺陷的根源和温床。其中包括父母对子女管教的方法是否得当影响着他们健康成长;关心是否过于溺爱影响着孩子人际处理关系的能力;父母对子女行为放任不管影响着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还有的学生父母感情破裂、离异,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灵,父母不幸的婚姻会给他们造成心理上的阴影,使他们产生暴躁、压抑、逆反、自卑等不良的心理反映。事实证明,家庭关系和谐、教育方法得当和良好的家庭氛围,往往使个体形成谦虚、礼貌、随和、诚恳、乐观、大方等良好的人格特征。
(三)学校环境的影响
1、新生对大学的适应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每所大学经过自身长期的发展、积累与沉淀,都形成了它独特的校园文化、校园环境。对刚刚踏入大学的一些大学生来说,适应大学的节奏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个磨合期,而且磨合期内遇到棘手问题时,就变得束手无策、焦躁不安,随时可能出现心理问题。
2、校园的不健康文化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校园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化机构,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也会迅速蔓延至大学校园,使得校园里滋生不健康内容,诸如学生之间虚荣攀比、盲目追求、徇私舞弊、缺乏诚信等,严重扭曲了大学生的心理,滋生新的心理问题。对大学抨击的报道和文章越来越多,特别是名牌大学的学术造假、人才引进骗局等,充斥着社会和大学校园,大学生对学校产生失望情绪,顿感前途暗淡,导致信任危机,造成心理极大落差,最终导致心理异常。
3、学校的教育模式影响着大学生的心里健康。应试教育模式,让考试紧张束缚着学生,忽视个体的存在,学生一旦考上大学,渴望被他人和社会的理解和承认,但又不懂得尊重和帮助别人,久而久之,心里产生压力;被动教育模式,学生的思想长期服从教师的思想,社会却要求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学生处于两难的境地,学生在矛盾中产生心理问题;专业教育的模式,强调专业知识的培养,忽视学生的文化素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致使大学生的心里健康出现问题。
(四)个人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处于青年中后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以及心理结构稳定的前期阶段,深受生理心理发育阶段影响,面临严峻的心理发展历程。在此阶段,大学生要在自我重新评价、交往困难、网络诱惑、社会适应、情感困惑、学习生活与就业压力等环境下,逐步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真正独立,从而真正走向成熟,并最终实现人格重组。此外,大学生不良品质也影响心理健康,主要指自我意识偏差,自我意识偏差通常表现为过高自我评价即自负、过低的自我评价。大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提高,喜欢辩论,但是由于社会阅历浅,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和判断能力不够成熟,不少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自我评价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对事物的看法容易片面化、理想化。有的自以为是,听不进他人的意见;有的妄自菲薄,遇事悲观;有的对自己的期望超过现实所及;有的对自己缺乏责任感,散漫怠惰。这些都会使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大学生在校期间,校园文化对他们的影响至关重要。适当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愉悦学生的身心,锻炼学生意志,教会学生合作,减轻学生压力,增强学生信心。不少大学生长期以来习惯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与外界及同学的接触少,自身的心理问题不知如何释放缓解。因此开展丰富的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性情,加强沟通,启发思维,锻炼意志,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并学会理解,学会宽容,与人为善,与人为伴,给自己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坚定自己的信心和能力,减轻心理压力。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作用很大,优美的环境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重视学校环境优化、梅花,加强校园景观建设,通过具有时代感、艺术感的校园景观建设,对学生身心健康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建设优良的校风、学风、教风,使学生置身于其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品质,促进大学生各方面素质协调发展。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探索和改进专业教学,要以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良好的的教学秩序和教学方法、科学民主的管理作风、严谨刻苦的学习风气、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践的优势,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和优良心里品质培养起到主导作用和提供最佳的条件。
(二)、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服务工作,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建立专门的机构,配备专门的人员,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有组织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为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条件和基础。要教育和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因为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要通过集体和人别辅导相结合的的方法,多渠道、多形式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及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成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患,开发身心潜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提高挫折承受能力,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在尊重、平等的前提下,以宽容、理解的心态,采用疏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自省自悟、充分发挥其潜能以达到自我教育,最终实现化解矛盾、消除障碍,促进实现大学生协调发展、健康成才的目标。学校心理咨询是防治心理疾病、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心理咨询机构在帮助或者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冲突、排解心理困惑、开发身心潜能、有效地适应环境方面都将发挥很大的作用。
(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心理卫生知识的掌握,通过选修课程的形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这不仅使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与特点,而且对于帮助他们缩短心理适应期、加快人格成熟、掌握心理保健知识具有积极的作用。此外,选择适当时机举办专题讲座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新生入学时讲授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考试前讲授考试焦虑及其对策,毕业生离校前讲授走向社会的心理准备等。这样的讲座既可以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比较普遍的心理问题,又可促进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尽快了解自己的问题的性质,并促使他们尽早尽快地寻求帮助。
(四)、加强大学生的自我心理调节。作为一个大学生,面对学习、生活、情感中的种种难题,情绪波动起伏,喜怒有变,是很正常的。但是,身为一个理性的人,必须学会用合理的策略来掌控自己的情绪,用理智战胜冲动,用智慧驱散阴影,进而使自我的情绪处于良性状态,以达到维护心里平衡之目的。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知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青年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性心理在经历了从萌
发到成熟的过渡阶段后,逐渐步入活跃状态。从心里发展的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因而要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所以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五、研究方向和不足
当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还是比较多的,大部分学者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应对心理问题的措施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成果是比较丰硕的。但是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的研究方面,国内的大部分学者都是从学校和学生自身的两个层面上来研究的,而对于社会和家庭并没有涉及太多的研究。但是这两方面对大学生心里健康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对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和谐的家庭氛围和科学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是有重要作用的,当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有帮助的。因此,今后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对策的研究应侧重于社会和家庭两个方面,深入探讨可行的方案。社会和家庭在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使社会和家庭承担其应有的责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朱启、李春报、何随富.河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心理学报,2009
[2]曾美英、晏宁、于红军、卢丹蕾.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心理学探新,2008
[3]解军.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分析.心理学探新,2001
[4]裴学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中暴露出的问题.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
[5]杨雪花、何家声、戴梅竞.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
[6]任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反思.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
[7]王希华、赵广平.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趋势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
[8]崔萍、杨彪、郑俊江、刘跃光、郑饶院、吴雪华、崔燕荣、毛贞贞、周怡芳、陈琛.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健康的现状及对策.中国公共卫生,1996
[9]李虹、林崇德.大学生的压力与心理健康.心理学报,2003
[10]薄建柱、杨绍清、崔向军、薄海美、安静慧.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
[11]马慧.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
[12]刘斌焰、孙平、肖海雁、高鹏、马存根.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中医系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
[13]李虹、王善慧.大学生的焦虑状况调查.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
[14]马惠霞、韩向明.张克让大学生的个性因素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5
[15] 张翔、樊富珉.大学生人际冲突行为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
[16] 吕志平、邹平.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校园心理,2009
[17] 陈洪震、张波.石家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现状调查研究.石家庄学院报,2005
[18]陈光.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实证分析.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
[19]陈万梅.造成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三大原因.中国教科创新导刊,2012 徐群祥.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探析.中国教科创新导刊,2007
[20] 唐立山、黄璐.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长春学报,2007
第三篇: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初稿
心理学毕业论文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宪章>>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安好的状态.”它告诉人们,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更应该重视心理健康.在当今社会中,关心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共识,殊不知,被人们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同样亟待人们的关注与担忧.关键词: 教师 心理健康状况
影响因素
途径
方法
一
当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
1999年4月,国家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的14个市168所城乡小学的2292名教师的抽样检测结果表明,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经构成心理疾病,69%的教师自卑心理严重.另外,嫉妒情绪明显,焦虑水平偏高等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由此可见,教师的心理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需要学校和社会引起高度的重视.根据调查显示,不同的教师群体,心理健康也有差异.从总体上看来,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来说不如小学教师.这主要是因为二者的教学任务和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造成的比如说小学生较中学生相对听话,这让小学教师有一定的成就感,而中学教师面临学生的升学问题,压力要大得多,再加上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厌学心理等加大了教师工作的难度,从而造成心理问题;其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比 心理学毕业论文
男教师差,这是因为传统文化的影响致使女教师承受了比男教师更沉重的工作,生活和精神两方面的负担,这些压力导致她们在心理上出现不良症状的机会相对比较多,所以心理健康状况也比男教师要差;再者,不同学历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尽相同.因为社会期望值和自信程度的不同,大学学历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比大专学历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高;最后,年龄的高低以及是否担任过班主任等因素也同样引起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所不同,这表现为,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随年龄而增高的趋势,而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就相对不如从未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
二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一)个体因素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以及教育对象的多样性要求教师有多纬度的心理取向;教育工作的师范性又要求教师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教育内容的广泛性要求教师不段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教育任务的复杂性需要教师有较好的心理调节能力.这些要求在无形之中已经增加了教师的心理负荷,从而导致了他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影响.来自美国教育协会调查报道显示:在教师中有37.5%常对工作效率感到极度忧虑,有30%社会适应不良,有情绪问题,有20%的教师学要心理医生的特别关心,另有30%的人不易与人相处;这些现象都与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关系密切.教师承担着管理者,教育者,学习者等多重角色,这就更需要他们发展多方面的能力,而发展这些能力的要求与原有水平之间的矛盾也就理所当然成为了重要的压力源,加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心理学毕业论文
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在如此重压之下,教师极易产生不平衡的心理,造成自卑、失望,以及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二)家庭因素
教师在学校要承受工作的压力,回到家中,教师又是重要的家庭成员,这便决定了他们 对家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诸如繁重的家庭劳动,家庭的管理和家庭的发展目标,提高家庭内成员的关系协调,子女的教育和培养等,都将成为他们的精神负担。尤其是在作为并不富裕的工薪族,面对购买住房,积累子女的教育资金等大的开支,让他们不得不承受着日益沉重的经济压力。而这些,都将成为影响教师们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三)学校因素
教师的教育活动主要是在学校进行的,因此,学校环境对教师的工作十分重要.如果学校没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也会影响到教师的心理健康.再有,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态度也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因为如果一个学校没有一个好的环境,领导对教师没有一套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就无法让教师在教学中拥有良好的工作心态,也就无法提高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校园人际关系的好坏也能衡量一个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四)社会因素
学生的学习效果,行为表现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据此调整自己的工作,再加上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因此,学生的学习问题和行为问题也会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压力.再者,难以磨灭的应 心理学毕业论文
试教育也会给教师的心理上了一道难以拔除的枷锁,家长一味想让自己的子女上重点学校,于是又将学生的未来完全寄托在教师的身上,使一些教师缺乏职业成就感,另外,对学生成长的担忧,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也是压力的重要来源.三 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途径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只有让教师具备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才能有效地在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许多事实证明,心理承受力大的教师更容易接受新课程改革的观念,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一)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减轻教师的心理负荷
不良的社会环境对教师的影响很大,因此,全社会都要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同学生一样,教师的心灵同样需要社会以及各级领导的关注与呵护.(二)投身教育改革,培养兴趣爱好
在面对重重压力时,可以采用“移情法”,将这些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压力转移到其它事情上去,以减轻心理压力.例如,去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养花,观景,写字等,往往这些美丽的事物会起到缓解压力,提供动力的作用.也可以投身到教育改革的行列中去,让教师在品位新课改的累累硕果中忘记压力.这样,既缓解了心理压力,又培养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三)正确认识自我,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心理学毕业论文
教师应该重视对自己心理的调节,形成健全人格.教师应该理性地认识自身心理健康状况,以正确地认知压力,灵活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还何以采取”推移时间遗忘法”,忘记工作中那些曾经的不愉快,随时修正自己的认知观念,不要让痛苦的过去牵制住你的未来.其二,要坚持对事物抱以顺其自然的态度,不要过分去追求十全十美,要学会自我安慰,和自我激励,相信 自己永远是最棒的,因为成功是从自信开始的.(四)多角度考虑,学会宽容待人
用辨证的观点来说,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教师看待事物时更应该坚持这样的观点.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也许就能得到心灵上的安慰.同时,因为教师的本职是教书育人,在社会上具有模范的作用,因此,自己首先应该做到严以律己,宽容待人.许多教育实践和案例说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因为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是影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来说,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需要我们做出长期而不懈的努力.参考文献:《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找准教育的心育位置>>
《教师心理压力调查报告》
《学校对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
第四篇:四种心理健康状况
四种心理健康状况
整体状况 指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是交互影响的,当其中一方面发生障碍的时候,另一方面也 受到影响.也即通常所说的身心障碍或心身障碍.例如,咨询和治疗的实践证明,甲状腺的 主要功能是控制个体的新陈代谢作用,当甲状腺分泌过多时,代谢作用将会加速,个体会有 紧张反应,情绪激动,注意力分散,焦虑不安,甚至有妄想和幻觉出现.反之,当甲状腺不 足时,代谢作用将会降低,个体的心智活动会趋于迟钝,思想迟滞,反应缓慢,记忆减退, 且常有抑郁的倾向.同理,情绪反应这一心理活动也会引起心理的变化,例如人在生气愤怒 的时候,食欲常会降低,胃酸分泌增加.而且,因胃壁充血关系,胃壁粘摸便有随之延展的 倾向,使某些部位变得单薄,保护胃壁的作用因而减低,这一系列反应连续出现,便使胃壁 部分受到胃酸的侵蚀,而形成溃疡.所有这些都表明,健康应是心理和身体两个方面的.平均状况 指一般人都处于常态分布领域,大部分人怎样,他也怎样,就认为正常的,健康的.例 如,有些人在社会行为上极端退缩和回避,有些人则极端进取和公开,而大部分人却处于中 间状态;处于中间状态的人应该就是正常的,健康的.又如,有些人在人格方面极端遵奉或 顺从,有些人则极端独断或对抗,而大部分人则处于中间状态;处于中间状态的人应该说是 正常的,健康的.再如,有些人在社会依赖性方面完全失助,有些人则完全自我满足,而大 部分人却处于中间状态;处于中间状态的人应该说是正常的,健康的.理想状态 指心理健康是人们意识中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也即一个人希冀要达到的那种状况.倘 若达到那种状况,便是正常的,健康的;倘若达不到那种状况,便是有障碍的或受到了障碍 的.由于人与人之间希冀达到的状况悬殊颇大,很难有统一的标准,因此若想达到既是自己 希冀的又是众所公认的健康状况,那只能在理想中实现,亦是一个人一辈子追求的过程.适应状况 指心理健康是一种适应过程, 处于一种适应的状况下.当前的世界, 社会在变, 环境也在变, 有些人能及时适应这种变化的社会和环境, 表现出一种健康的心理准备和应付行为, 有些人 则不能适应这种变化的社会和环境, 表现出一种明显的心理不适应和阻抗行为.介于这种顺 应和不顺应之间的还有一种人,他们敢于打破一些社会陈规,驱动社会和环境变化.对于这 些人应作具体分析;如果他们的动机和效果是有利于社会和环境的,则心理是正常的,健康 的;如果他们的动机和效果是不利于社会和环境的,则心理是不正常的或有障碍的.客观地 说,我们应该综合上述四个方面看待心理健康.
第五篇: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平遥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调 查 报 告
赵 桂 红
2010.1
2平遥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平遥中学赵桂红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所面临的内外压力普遍增多,其中不少压力已超过了他们所能负荷的程度,常常引起纷扰的、不利的、危机重重的后果。国内有些调查表明,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和适应不良的学生所占比例较高。那么,当前平遥中学高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呢?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开展了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以期了解当前平遥中学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平遥中学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对策性建议,也供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人士参考。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平遥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共计1167人。
2、调查时间:2010年11月
3、调查工具:采用益尔心理教育研究所提供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测量》,该测验适用于综合检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该测试共有60个题项,该测验覆盖面广,筛选率高,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每个题项后有“从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五个答案,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进行选择。60个项目的得分加在一起除以60,得出受试者心理健康的总均分,表示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4、调查方法:本调查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配合,利用学生自习时间,在计算机教室利用电脑集体施测。所有数据资料均通过益尔心理教育研究所提供的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二、调查的初步结果
1、平遥中学高一年级心理健康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平遥中学高一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良好,具有正常的心理水平。从表一和表二可以看出,被调查的1167名中学生,心理状态良好的人数866人,占总人数的74%,说明这部分人的心理状态是比较好的;有轻度心理问题人数278人,占总人数的24%,说明这部分学生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的一般指导和教育;有中度心理问题的人数23人,占总人数的2%,属于心理不健康的人群,对于这些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需要制订个别辅导计划,要重点辅导。
表1:
科目的现象大量存在,加上少数教师自身人格偏异及不健康的教学行为,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消极影响;就家庭因素来说,一些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普遍过高。他们或者把孩子当作实现自己愿望的工具,主观地给孩子确立一个理想的目标;或者把孩子奉为“上帝”,使孩子拥有无限的权利。孩子往往不能自己把握自己,而且心理承受能力极差;就社会来说,功利主义的主导性倾向和大众传媒的消极因素,使青少年处于一种无所适从和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他们要面临升学、就业、交友、休闲等各种生活压力,特别是性生理的早熟和非正常发展的性心理之间的矛盾,导致产生心理不适应,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不协调。需要指出的是,中学生在冲动、自责、过敏、恐怖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其原因主要还是来自对学习、对考试的一种焦虑反应,中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困扰,仍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几点建议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和身心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更加应该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根据我们调查分析发现,改善和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收到实效,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一)改善家庭教育
1、家长要注意儿童早期人格的培养
许多研究表明,青少年在青春期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大多是儿童早期教育和社会交往带来的精神发育缺乏,如幼年的心理剥夺、童年的经历有时甚至会影响到一个人一生的生活态度和心理体验。如果在人生早期(一般指0-6岁)得到适应最佳教育将会使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家长要加强儿童早期的独立性和自制力的训练,要抓住这一时期,向子女施以早期智力开发或优良品德的早期熏陶。家长还应经常调整自己对子女的期望,期望值过高或过低都不好,家长只有设法使自己的主观愿望与孩子的客观实际相一致,同时在实现期望过程中应该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对原有期望进行调整,才能减轻孩子的压力。应提倡民主的家庭教育,这样才能较好地运用符合子女身心发展实际的科学方法,家庭教育才能收到实效。
2、让子女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我国自古以来,提倡在家长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让子女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的育人方法。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说明品德高尚的人都重视在实践活动中培育良好的品德习惯。而且,在实践活动中应该持之以恒,使子女的意志和性格从中得到锻炼,并帮助子女从实践中总结经验。
3、家长要重视家庭环境的优化
家庭环境的优化不仅应体现在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文化气氛;还应体现在家长自身形象的完善上,使子女在家长乐观向上的情绪和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的实践中受到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积极影响。对于子女的良好思想和行为表现,家长及时给予肯定才能收到激励、强化的效果。清代著名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指出表扬的效果优于批评,因此在教育中,要减少斥责和限制,多给以“表扬”和“承认”的机会,以提高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为了帮助子女明辨是非,克服、纠正和根除不良的思想行为和品德,可以适当采取不损害孩子身心为比标准的惩罚。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子女,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用简单的手腕来应付,是无济于事的。”为此,家长应了解有关教育以及儿童心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切实担负起教育子女的重任。
(二)改善学校教育工作
1、转变教育观念
传统的教育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机械地按照预设的一套模式向学生强行灌输,使学生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被教育者的地位上。”这个不仅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内在动力,而且抹杀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应将中学生由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转向以提高素质为核心的教育轨道上来,它有助于中小学教育走出狂热追逐高分、升学竞争愈演愈烈的误区,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痼疾,把开发人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根本目的和最终任务,才能在教育内部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发生。
2、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教育要纠正和克服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代替心理教育的片面倾向,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到学校正常的教学中去。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他助到自助,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可以采取宣传普及心理学常识(通过上心理辅导活动课和讲座的形式等)、开展一对一的心理咨询以及推广集体辅导、朋辈辅导的形式,从根本上增强学生心理上的自我调节能力,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获得健康向上的心境。同时还可以对学生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建立心理档案,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矫治。
3、加强青春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
对中学生进行性教育一定要讲究实效、慎重、科学,并注意把握时机。根据上海等地对中学生进行性教育的经验,初二年级是性教育的关键期,从这是开始系统地对他们进行有关方面的教育,并将这种教育有计划的延伸到高中阶段,是十分重要的。
4、着力提高教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
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知识的学习,通过讲座、讨论、宣传材料等
方式,注重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还可聘请有关专家和教育先进工作者介绍符号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经验,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以便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5、重视家校沟通的途径
建立家庭和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所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积极相互配合,将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半功倍。因此,学校要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改善家庭环境,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和谐的气氛去影响和教育子女,这样有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6、重视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为学生健康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课余时间参加业余活动,有利于中学生多种才能的发挥,丰富精神世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使生活更有乐趣,情操得到陶冶,能力得到锻炼,多种需要得到丰富,心理紧张得到缓解。其结果是进一步提高中学生脑力、体力的效率,改善适应能力,促进心理健康。
(三)积极引导青少年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对于学生来讲,保持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锻炼培养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质。青少年首先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对社会、对人生持有正确的认识,提高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耐受能力。其次是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与本人实际情况越接近,表现自我防御行为就少,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特别是女同学要摆脱“男尊女卑”的思想束缚,充分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潜能。第三就是要学会自觉地调控情绪,保持积极的、健康的情绪,学会自我疏导不良情绪,使消极的情绪对身心的伤害减低到最小的程度。第四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科学用脑,这个对处于紧张学习阶段的高一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本人应密切配合,综合治理,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