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文风永远在路上
改文风永远在路上
作者:刘奇葆 《光明日报》(2017年03月03日 03版)
文风不是小事。文风背后是思想,文风体现党风,人们从文风状况中可以判断党的作风。可以说,文风关乎党的形象,关乎党群关系,关乎事业发展。总书记高度重视文风问题,指出文风改进永远在路上,强调发文报文都要言之有物,反对“长、空、假”,提倡“短、实、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专门强调了转作风改文风的问题,指出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我们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遵循,进一步增强转作风改文风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
新闻战线要坚持不懈改文风
新闻战线是改文风的排头兵,在改文风问题上负有重要责任。文风优良的新闻报道,能够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广大群众中增加吸引力感召力亲和力,能够推动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形成崇尚优良文风的风气。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闻媒体认真改进文风,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多了,语言文字沾着露珠,音频荧屏新风扑面。但也要看到,新闻媒体改文风依然任重道远,不同程度上还存在常说的老话多、漂亮的空话多、严谨的套话多、好听的虚话多等现象,一些报道篇幅长,核心信息少;宏大叙事多,具体故事少;抽象表述多,形象表达少。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按照中央要求、顺应人民期待,坚持不懈地改、持之以恒地改,真正形成“长话短说、官话民说、粗话雅说、空话不说”的报道风格,在改文风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新闻战线改文风,关键是要更加体现群众观点,更加体现国情意识,更加体现文化自信。体现群众观点,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心中有人民,反映群众呼声,体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为群众提供想看爱看、健康向上的新闻内容。体现国情意识,就是要深入了解和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胸中有大局,秉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准确反映社会发展进步的主流和全貌。体现文化自信,就是要注重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不断汲取智慧和营养,文中有品位,推出更多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新闻作品,不断提升新闻报道的格调。要做到“三个体现”,新闻报道就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以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记录时代风云、助力社会发展、守望公平正义,使报道有血有肉有灵魂,打造与新闻媒体职责使命相适应的气质和品格。
好文风是在基层走出来的
“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在路上心中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中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中才会有感动。基层是新闻报道的富矿,只有那些愿意深入基层,肯花一番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的新闻工作者,才能锤炼出好的文风,写出好的作品。
勤走基层增进群众感情。新闻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新闻文风不仅是语言问题、技术问题,更是思想问题、感情问题。改文风就是要增进对群众的感情,脚下粘有多少泥土,心中才会沉淀多少真情。带着真情走,遍地是基层。被称为“人民记者”的穆青同志,他一生都与基层群众血脉相连。他长期在河南农村建立调查研究基地,同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正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动真感情、下苦功夫,穆青的报道得到广大老百姓认可,历经几十年仍然鲜活生动。徒步重走长征路的记者罗开富同志,在采访过程中和许多基层群众结下深厚感情,挖掘了“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半条给老百姓”等大量感人至深的故事。他后来还多次回访长征路上的采访对象,成为很多基层群众的老熟人、老朋友。新闻工作者只有真正把人民群众摆在心中最高位置,拜人民为师,向群众学习,群众才愿意敞开心扉、吐露心声,谈自己的喜怒哀乐、讲自己的酸甜苦辣。这样写出的报道才有根,才有旺盛生命力,受众才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
勤走基层撷取丰富素材。好的新闻报道不是闭门苦思憋出来的,必须扎根于社会实践的土壤。新闻工作者只有走出办公室,到实践中去,在实际生活中“望闻问切”,才能充分撷取第一手素材,获得平时听不到、看不到、想不到的新情况,才能使新闻报道体现时代要求,反映基层情况,表达群众心声。多年来新闻战线每逢新春佳节都组织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成为广受欢迎的响亮品牌。“新春走基层”报道之所以好看,就是因为广大新闻工作者满怀热忱,深入社区、农户、牧区,深入厂矿企业、建筑工地、运输班组、田间地头、边防哨所,把那些远离大众视野、默默辛勤劳作的平凡群体介绍给广大受众,挖掘了他们的感人事迹,展现他们身上的温度和感动,触发了受众的情感爆发点。现在,新闻采编播发技术越来越先进,获取新闻素材的手段越来越多样,但再酷的装备、再炫的技术,都不能取代面对面的交流、心贴心的沟通,到基层“捉活鱼”的优良传统永远不能丢。
勤走基层掌握百姓语言。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中列举了党八股的“八大罪状”,其中之一是“语言无味、像个瘪三”。长期以来,一些新闻工作者习惯于泡会场、抄文件、拼材料,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社会上诟病较多。现在一线采编人员很多都是一毕业就进入新闻单位,社会阅历少、生活体验不深,新闻报道往往带着“学生腔”。群众是创造鲜活语言的大师。改文风,就是要学习百姓语言,掌握群众的朴素话语,多写家常话、直白话、简短话,让老百姓爱听爱看。网络语言正在形成一种新的语言环境和话语体系,也影响了新闻报道的文风。有的网络语言鲜活传神,活用这些网言网语,丰富媒体表达,能为新闻报道加分增色。当然,网络语言也存在一些低俗粗鄙现象,需要加以甄别。在选择活用方面,总书记是我们的典范,像“APEC蓝”“给力”“点赞”“蛮拼的”“撸起袖子加油干”等等,都出现在他的讲话中,既通俗又贴切,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新闻媒体要有话语自信,形成体现自身品格的话语话风。
好文风是用故事讲出来的
讲好精彩鲜活的故事,是新闻报道改文风的关键所在。新闻媒体在G20杭州峰会期间推出的《总书记的一天》、庆祝建党95周年推出的《红色气质》、公益广告《我是谁》,之所以广泛传播、广受欢迎,就是因为把宏大道理、文件表述变成了生动故事。去年“老魏叔”魏德友一夜之间成为正能量“网红”,也在于新闻报道讲好了他52年扎根边疆、牧羊巡边的感人故事。新闻报道怎样才能讲好故事?真挚的情感、丰富的形式、新颖的手段缺一不可。
用真挚情感讲好故事。新闻报道能否把故事讲好讲生动,首先看有没有用心用情。这种心和情,是对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忠诚热爱,是对中国制度、中国道路和中国梦的深切认同,是真挚的百姓情怀和淳朴的人民本色。怀着这样的情怀采写的新闻,才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讲好故事还要注意个体叙事。相比宏大叙事,反映人物、事情的小故事更吸引人、感染人。历年的“新春走基层”报道,都重点关注春节期间坚守一线岗位的戍边军人、铁路职工、环卫工人等普通群体,用生动的故事、感人的细节,弘扬爱国、敬业、奉献的精神,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良好传播效果。
用多种形式讲好故事。新闻文风是否端正,不仅体现在文字上,还体现在版面语言、镜头画面和网页呈现上。十八大以来,我们大力推动各级党报版面创新,提倡运用图片图表提升版面元素“可视化”程度,大量刊发来自基层一线、回应社会热点的稿件和调查性报道、舆论监督报道。在改变电视文风方面,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作了很多积极探索,头条新闻以当天消息为主,增加重大典型和民生报道,推出组合报道、蹲点报道、海采报道等,许多观众反映《新闻联播》更好看了,和老百姓更亲近了。
用融媒体手段讲好故事。当前,新兴媒体日益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开展报道,必须不断丰富传播形态和传播方式,以多样化的展示、多介质的推送,使新闻报道动起来、活起来。这段时间,主流媒体用新媒体手段讲故事,做了很多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春节期间,中央主要媒体综合运用特效、动漫、数据图等手段,推出《习近平:勿忘真情,回家过年》《最牵挂的人》《小账本连着大情怀》等融媒体报道,充分展示总书记与村民拉家常、同老乡打糍粑、帮群众算脱贫账等细节,真实反映总书记与群众心连心的真情大爱。这些报道一经推出,就在各大媒体平台广为传播,实现了同频共振、全面刷屏的强势传播效果,成为节日期间媒体报道和网民热议话题。
好文风是下功夫学出来的
改文风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古人说“文如其人”,说的就是作文与做人的关系。文风好坏,与人的能力、学养密切相关。要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理论功底扎实了,知识积累厚实了,肚子里装的东西多了,才能做到厚积薄发,更好驾驭各种题材素材,以好的文风把复杂的问题讲清楚,把深刻的道理讲明白。
注重学习经典著作,提升思想境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老一辈革命家讲话论述,反映着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社会建设的实践探索,凝结着马克思主义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创造,是做好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一本《共产党宣言》,被当时的先进分子称之为革命的“入门老师”。一篇《论持久战》,使全国上下在民族危亡时刻看到希望。经典著作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影响力,靠的是真理的力量,靠的是良好的文风。阅读经典著作,本身就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增加思想深度和训练思维方式的过程。改进文风、写好文章,就要刻苦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精神实质和思想精髓,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要像经典作家那样为文行文,深入浅出地阐述道理,有的放矢地分析问题,使新闻报道更富真理和思想的力量。
善于学习前人积淀,汲取丰富营养。但凡在新闻领域取得成就的名记者、名编辑,大都博闻强记、底蕴深厚。范长江在上世纪30年代采访写作《中国的西北角》时,对沿途的人文地理烂熟于心,历史典故信手拈来,充分反映了他丰厚的学识积淀。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创造了数不胜数的文化瑰宝,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丰富思想源泉。要多读古圣先贤的名篇佳作,汲取蕴含的人文精华,挖掘其中的思想价值,并很好地体现到写作之中,使写出来的稿件有思想深度和历史厚度。要注意学习前人语言中有生命力的东西,充分合理地继承和运用,增强文字的张力和文章的表现力。世界文化精彩纷呈、各有所长,要积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拓宽我们的视野,丰富文章的内涵。
深入学习业务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当前媒体竞争不仅是信息竞争,更是专业水平的比拼。新闻工作者既要精于采编业务、熟悉新闻传播规律,也要对报道领域有深厚积累、有深入研究。比如,经济报道专业性很强,如何提升经济报道水平是个老问题,也是新形势下的难点。只有深入学习经济知识、熟悉经济政策、掌握经济工作实际情况,写出的经济报道才能有“干货”,让外行看得明白、内行看了佩服。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要在自己的报道领域深耕细作,不断加强专业学习,提升专业素养,真正有“几把刷子”,努力成为专家型编辑记者。当然,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既要做专家,也要做“杂家”,拓宽知识领域、完善知识结构,把报道做得更好。
转作风、改文风是一项长期任务,要靠广大新闻工作者自觉践行,也要
第二篇:改作风永远在路上
人民日报评论员:改作风永远在路上
会期短了,议程实了,鲜花没了,横幅少了„„正在召开的地方两会,务实节俭之风劲吹。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一周年之际,这样的新会风可谓政坛新气象的一个缩影。回首一年多来的变化,花架子少了、干实事多了,奢侈浪费少了、勤俭节约多了,老百姓的大拇指纷纷竖起来了。国际舆论也普遍认为,中共有能力在变革中达到自我更新。
“打铁还需自身硬”,“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总书记履职伊始的铿锵宣示,仅仅19天就化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党中央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推动党的建设、赢得良好开局,开启了新的历史进军。从八项规定出台到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党开展,从反浪费到反“四风”,在作风建设新征程上,这一代共产党人留下了闪亮的前行足迹。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一年多来,从参观展览沿途不封路,到河北农村踏雪访真贫;从倡导短实新文风,到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率先垂范,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行动是最有力的誓言,正是坚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从领导干部抓起,我们才能激发以身作则、以上带下的正能量,让作风建设破冰向前。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以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为切入点,治理“舌尖浪费”“车轮铺张”不松劲,管住中秋月饼、新年贺卡、春节烟花爆竹不含糊,刚性执纪打破了一些人的幻想,让紧箍咒越念越紧;中办、国办加强督查,中央纪委点名通报,截至去年底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4521起,铁面问责防止了“破窗效应”,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凭着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一步一个脚印,过了一山再登一峰,我们以改作风的成效取信于民,让八项规定赢得了“铁八条”的赞誉。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八项规定针对调查研究、会议活动、干部待遇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亮出了制度建设的利剑。一年多来,从八项规定到六项禁令;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到“1+20”制度建设框架,不断织密的制度之笼,体现了中央靠制度抓问题、管根本、谋长远的战略思考,为管住权
力、转变作风提供了坚强保障。有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制度创新,解决作风之弊才能变“割韭菜”为“连根拔”,人们才会越来越坚信“改作风不是一阵风”。
历史选择为民务实者,未来属于勇毅笃行者。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继续推进八项规定所开启的历程,乘势而上、乘胜前进,我们就一定能够巩固扩大来之不易的作风建设成果,赢得党风政风和社风民风的更大好转。
第三篇:永远在路上
《永远在路上》专题片观后感
梅建伟
央视一套连续播放了警示片《永远在路上》,据专题片的预告片介绍: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正风反腐,力度有目共睹。党中央把管党治党提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将对全面从严治党做出战略部署。近四年来,党中央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反腐败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多位因严重贪腐、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首次讲述他们的忏悔和反思。下面谈谈我观看《永远在路上》后的感受:
一是震撼 在看这部专题片时,我的心情不能平静。片中以大量的事实展现了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严重问题。兴建楼堂会所,公款吃喝,消极腐败现象十分严重。在现实生活中,形式主义比比皆是,如一些领导干部风光作秀,挂横幅、登台面、上镜头;不解决实际的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歪风盛行;干部下基层调研中走马观花;更有一些地方搞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搞虚报浮夸的假政绩,搞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形式主义作祟结出的恶果只能由群众来“埋单”。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是一些干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现实,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或心中无数或视而不见,麻木不仁、置若罔闻。一些干部官气十足,唯我独尊,专横跋扈,听不得不同意见。一些干部遇事推诿、怕担责任,办事拖拉、敷衍塞责,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还有一些干部,眼里只有领导没有群众,对上曲意逢迎,对下吆五喝六。享乐主义的思想与党的宗旨背道而驰。他们认为“理想是空的,政治是假的,吃喝玩乐才是真”。他们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追求吃得好、玩得痛快、住得舒服,享受所谓的“人间乐趣”。为了追求“舒适”目标,有的人不惜铤而走险,大肆索贿受贿,最终沦为人民的罪人,奢靡之风盛行,在一些干部心中,艰苦奋斗已渐行渐远,群众观念日渐模糊,甚至完全淡忘。有的干部要求超规格接待,住豪华酒店,吃山珍海味,喝美酒佳酿。有的干部在高档场所、名山秀水流连忘返、乐不思蜀。还有的地方财政经费也敢拿来乱花,甚至扶贫款项也敢拿来挥霍,奢靡之风之盛、之甚让人瞠目结舌,这些已经关乎我党的生死存亡。
二是鼓舞习总书记说:“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加大了反腐的力度,令人振奋,令人鼓舞。特别是那些不可一世的大老虎,也难逃法网。徐才厚、***、令计划之流曾经高高在上,挥霍着百姓的民脂民膏,其奢靡腐化程度令人瞠目结舌。我们每天打开电脑,就会看到那些高官要员纷纷触电落马,“表哥”,“房姐”,“不雅视频”等让那些腐败分子浮出水面,接受民众的监督和法律的严惩。变化是最扎实的答卷,事实是最有力的证明。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精神上补了“钙”,“四风”得到有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症结难点得到突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探索出了有效途径,以转作风改作风为重点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这些实实在在的成绩,使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进一步树立,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形成了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三是反思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的大党,在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必须坚持从严治党,才能使党始终成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坚强领导核心。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内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腐败分子无处藏身。
四是决心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总书记就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总结了“六个必须”的经验;就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提出了八个方面的要求,这是我们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加强党的建设。要深入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讲话精神落到实处,才能开创党的作风全面纯洁的新局面,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断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们今后工作中要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打好党风廉政建设这场硬仗,以好的作风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第四篇:永远在路上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近日,单位组织全体党员(也包括我这个预备党员)观看了大型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系列剧集,看完后感触颇深,党风廉政,是一个政党自我进化、自我调适、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根本目的是践行和实现政党的宗旨。
《永远在路上》专题片共分八集:第一集《人心向背》,第二集《以上帅下》,第三集《踏石留印》,第四集《利剑出鞘》,第五集《把纪律挺在前面》,第六集《拍蝇惩贪》,第七集《天网追逃》,第八集《标本兼治》。本部专题片以大量翔实的材料,展现了中央坚决整肃“四风”,推进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展现了各级纪检机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严格监督执行的坚决行动,展现了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两年来党风政风改进、社会民风转变的重大成果。《永远在路上》列举了多名省部级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的典型案例,苏荣、白恩培、吕锡文、周本顺、李春城等当事人现身说法,进行剖析和忏悔,又针对这些案例进行深入点评和分析,他们的腐败是惊人的,这种不正之风我们应该严惩不贷。专题片教育我们党员应时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在未来生活中要引以为鉴,理想信念不能迷失方向,时刻谨记自己是名共产党员。
这些活生生的案例表明了中央坚决整肃“四风”的决心,展现了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两年以来党风作风改进的重大成果。党的作风如果出现了问题,那一定会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如果失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那后果是很严重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白恩培所说的话“住豪华的房子,坐豪华的车子,个人还买的私人飞机。我也追求像他们一样的生活,这思想就变了。”攀比之心,人皆有之,对于这种本性,我们应该时刻提高警惕,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就是不要忘记入党初心,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为人民维护公平的初心。在日常的各项工作中,像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这些好党员、好干部学习,坚决抵制“四风”,认真学习《党章》、《党员条例》等规定,始终牢记理想信念,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始终牢记责任使命,牢记党员形象,不断加强党性修养。要在政治上负责任,树立高度的政治意识,增强政治责任感;在作风上负责任,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对自己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以及生活作风进行认真的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为祖国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在工作上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作风建设修炼永远在路上。
李彩红
2016年12月10日
第五篇:永远在路上
永远在路上
——记平遥煤化集团董事长郭兴银
从最初的井下推箱矿工、办公室干事、副主任,一直到后来的企管办主任、经营副矿长、集团董事长。仅仅二十余年时间,郭兴银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小伙成长为拥有16家下属企业的集团公司老总,无论他的企业还是他的名字,在古城平遥早已家喻户晓。街头巷尾,“郭兴银”三个字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财富传说,而他的企业,在今天,也明明白白地为县财政贡献着近三分之一的税收份额。
可是人们并不知道在1994年初郭兴银正式接管平遥一矿(即煤化集团前身)之前,这家国营企业却是一个连年亏损、资源面临枯竭、职工精神懈怠的烂摊子。
“关键是信心!有信心才会有力量。”没有象样的会议室,那天的动员大会是在职工澡堂开的。基层出身的郭兴银讲话颇有感染力,无论普通矿工还是中层领导都公认他身上有一种领袖气质,正是这样一种气质和他平日里谦和的作风凝聚了大家的力量。当年,通过常抓不懈地思想动员,行之有效地技术改造,平遥一矿的经营终于有了起色。职工们看到了希望,干劲也回升了。到1995年8月,郭兴银又提出“将软肋变硬肋、化短板为长板”的生产经营理念,鼓励生产技术人员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技术。很快,井下机运效能不高的问题被指出,无级绳传输随即改为皮带传输,产能大大提高。年底,企业终于从亏损的逆境中走出,开始盈利了。
化劣势为优势,将弱项转变为强项。在企业内涵中是难能可贵的一种品质,而对于企业领导人来说,敢打硬仗,敢从薄弱处下手,需要具备强大的勇气与毅力。与众多得过且过、只顾眼前利益的企业家相比,郭兴银的经营策略显然更具远瞻性与社会责任心。1997年,经过多方奔走,平遥一矿成功重组了与之毗邻的温家沟煤矿,该矿煤田资源较为丰富,此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长期困扰在一矿人心中的“煤田资源即将枯竭”的隐忧。当年,已正式更名为平遥煤化有限责任公司的一矿年煤产量突破15万吨大关。到2002年,更是历史性地达到30万吨的高度,上缴利税300万元。
而新的问题接踵而至,煤炭产量大幅度提升的背后,又隐藏着新的危机。多年来公司煤炭外运主要依靠县煤运公司,现在产量提高了,县煤运公司仅仅能够解决很小的一部分,大量的煤炭积压在煤矿销不出去,煤炭外运难又成了当时制约公司发展的新的瓶颈。怎么办?面对这个新的软肋,总经理郭兴银又下出了联营兼并乡镇煤运公司这步好棋。当时全县只有两个公司具有煤炭铁路发运权,一个是县煤运公司,当时全县煤炭的99%由该公司发运,另一家是县乡镇局下属的乡镇煤运公司,每年只是零担发运,职工40多人,但是由于经营不善负债累累,年发运量仅仅3000吨。如果仅从资产负债情况来看,兼并这样的企业是很不划算的,但郭兴银看准的是这个公司所具有的潜在的发展能力,在此期间他力排众议,果断决策,采取人员债务全接管,联营重组了这个被人看作是包袱的公司,形成了煤炭生产、发运销售一体化经营的新格局,为公司的煤炭运销提供了可靠保障。
随后几年的事实再次证明了郭兴银最初的决策是非常英明的,仅仅用了五年的时间,乡镇煤运公司的年煤炭发运量就由过去的3000吨发展为30万吨,发运量提高了100倍。2005年他们又启动铁路专运线建设项目。至2007年,年发运量250万吨、南同蒲线上设计最科学的铁路专用线顺利竣工。此举大大地增强了平遥煤化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拓展了公司的发展空间。
一个没有自身文化的企业是短命的,也是呆板的。在注重文化建设的今天,制度与创新固然可贵,但企业如果只知道生产、只知道单纯地营销,注定不会走太远。郭兴银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近些年,平遥煤化集团在企业文化构建上无疑是同行业中的翘楚。
办煤化报、办网站,当年的“煤黑子”们工余时间读报、上企业内部网已成惯例。随后,公司又在矿工当中发掘和挑选了百余名懂生产擅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大力提拔任用。除此之外,公司每月还要进行一次合理化建议总评,并配套出台相应的奖励措施,对于有实际价值的建议实行重奖,最高的一次奖金额曾达到2万元。
从2005年始,平遥煤化集团着手实施他们的第五次人才战略大转型,那就是由原来的劳动型职工向学习型职工的跨越。提出了“用知识塑造人才”的口号,先后组织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赴海尔、南山等大型企业集团考察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发展理念;选拔中青年骨干带薪到清华、北大、太原理工大学等高等学府深造;每年投资近10万元与省内管理咨询单位联手对经理级干部进行培训;在一线中挑选文化高、年龄小、有培养前途的青年,选送上大学研读;派遣对企业
作出重大贡献的20多名劳模子女赴专业学校定向培养。年初,平遥煤化公司又与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成立了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平遥煤化集团煤化班和机电班。学院教师利用周末,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前提下送教上门。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除了加强人才培育,更重要的是选择一个产业方向。近些年,煤碳采掘与深加工类企业几乎成了环境污染的代名词。“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企业赚取再多的利润又有什么用?”这些年,郭兴银挂在嘴边的常常是这样一句话。他本人及他的父母都居住在离煤化集团不远的一个小村子里,目睹了居住环境十余年间深遽的恶化,郭兴银深知自己责无旁贷。
2004年,煤化集团领导班子果断决策,确立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发展思路。公司按照“绿色开采、生态和谐”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生态示范型矿井建设,开展了矿区万亩造林工程。在由煤炭采掘向焦化加工的产业链延伸过程中,他们确立了一步到位建设60万吨机焦项目的发展思路。随后又大力建设节能环保项目,新建了矿井水处理厂和2.4亿标块煤矸石烧结砖砖厂。其中,年产2.4亿标块煤矸石烧结砖项目是利用矿渣和煤矸石作为主要原料,项目集节能、节地、利废、环保于一体,实现了烧砖不用煤,制砖不用土的突破,形成了煤-焦-电-煤矸石烧结砖的一条龙产业链。而公司的生化水处理、消烟除尘、脱硫系统、蒸铵系统等项目一年后也建成并投入运行。近三年间,公司又先后投资200余万元,在厂区内外进行大规模造林绿化。目前绿化面积占到厂区面积的30%以上。夏秋季节,步入厂区,绿
树掩映,花香飘溢,清风扑面,整个生产厂区被浓浓绿色包围,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工厂”。他们这种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的观念,得到了应有的回报。2008年初,在省、市、县各级政府的环保整治专行动中,平遥煤化焦化厂成为本县唯一予以保留的焦化企业,超前的发展理念为企业赢得宽广的生存空间。
2008年5月,公司佛殿沟煤矿又被省环保局授予“山西省生态示范型矿井”,这是公司继获得晋中市“花园式单位”后的又一殊荣。然而,所有的成功都只能代表过去。用郭兴银的话说——“我们永远都在路上。”时至今日,平遥煤化集团销售收入已突破25亿元,年上缴利税2.5亿元,是古城平遥工商界名副其实的巨无霸。但做为集团董事长的郭兴银在大会小会上总在强调企业的危机感,没有危机感就没有上进的动力。而居安思危,是中华民族古老的风范。
此刻,郭兴银正在路上,平遥煤化集团正在路上,中华民族也正快步行走在伟大复兴的路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