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条例和办法
河北省各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工作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使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更有效地发挥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能作用,特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是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的有关要求和我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的工作实际情况制定的,适用于全省县以上(含县,下同)各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第三条 各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兢兢业业地履行职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第二章 委员会的设置
第四条 省、市、县(市、区)设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第五条 省、市、县(市、区)各行业主管部门设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第六条 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委员组成。省、市、县(市、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由同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委员由同级直属部门负责同志担任;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由同级行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委员在本行业有关单位的负责同志中聘任。第三章 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和工作制度 第七条 各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是同级党委、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领导本地、本行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机构。第八条 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督促检查本地、本部门、本行业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的情况;
(二)研究制定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划、措施,总结部署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重点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三)协调解决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的有关问题;
(四)协调党政机关、人民团体、驻军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的相互关系;
(五)推广精神文明建设先进经验;
(六)组织调查研究,为同级党委、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决策提供建议。
第九条 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全体会议由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召集。每年召开一次,一般在年底或下一年年初举行。主要是总结、部署工作,研究和决定应由委员会处理的重大问题。必要时可临时召开会议或召开扩大会议。
第十条 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由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主持委员会的日常工作。主要任务是:
(一)按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全体会议的工作部署,实施具体指导;(二)签发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文件;(三)批示由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提出的工作请示;
(四)召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或由地方、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联席会议;
(五)应邀参加同级直属部门和下一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召开的有关会议,代表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发表意见或讲话;
(六)听取或接受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委员及地方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和情况报告;
(七)负责承办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职责范围规定的其他事宜。第十一条 在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由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处理的重大问题,一般应在下一次全体会议上做适当说明。第十二条 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委员要按时参加全体会议和由主任或副主任召集的有关会议,承担由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及其主任、副主任交付的任务,及时汇报本部门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
第四章 委员会办公室
第十三条 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的机构编制按冀机编[1997]18号文件执行,各市、县(市、区)可参照设置;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可参照设置或靠挂同级行业主管部门中的相关处(科)、室。
第十四条 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是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对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负责。
第十五条 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一)按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的部署,制定相应工作措施和考核目标,督促落实工作;
(二)了解掌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开展情况,研究分析精神文明建设形势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反映并提出建议;
(三)组织实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四)组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的交流推广;
(五)负责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的文秘、会务工作,管理有关经费;(六)完成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及其主任、副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第十六条 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召开有关会议,通报情况,研究问题,协调工作。
第十七条 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可视情况召开主任办公会议,主要研究办公室重要事宜。
第十八条 下一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每年两次向上一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书面报告工作,并报同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各市、县(市、区)、各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可参照本条例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二十条 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设置和调整情况,及时报上一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备案。
第二十一条 本条例由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河北省文明单位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文明单位的日常管理,充分发挥文明单位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示范作用,使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是根据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的原则,结合我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实践和实施管理的经验制定的。
第三条 本办法由各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组织实施。第二章 文明单位
第四条 文明单位是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经过群众评议和主管部门推荐,由县以上(含县,下同)党委和政府审核批准、命名的单位。
第五条 文明单位称号是我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最高荣誉称号。
第六条 文明单位的级别分为:省级文明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县(市、区)级文明单位。
第七条 文明单位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两个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协调发展。
(二)领导班子认真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团结务实,廉洁勤政,实绩突出,得到群众的普遍拥护。
(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实行科学管理、文明经营(工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工作成绩和主要经济指标稳居于当地或同行业前列。
(四)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民主法制教育和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干部群众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五)环境洁、齐、美,文化教育设施完善,无重大刑事案件和安全事故,无计划外生育。
(六)民主制度健全,群众能够参与本单位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对日常事务的管理及监督。
第三章 文明单位的评选和命名
第八条 凡符合文明单位基本条件的下列单位均可参加评选:(一)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居民委员会、乡(镇)、行政村;(二)中央和国家机关驻我省的企业、事业单位;(三)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我省的军工企业、医院、招待所;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河北省军区所属各军分区、人民武装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河北省总队所属各支队、中队;
第九条 上述符合基本条件的单位要求参加文明单位评选的,按照党的隶属关系向所在地的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第十条 各级文明单位的报批程序:
(一)县(市、区)级文明单位:由乡镇或相当于这一级的主管部门从申请单位中择优推荐,经县(市、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审核后,报请县(市、区)委、政府批准。
(二)市级文明单位:由各县(市、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从提出申请的县(市、区)级文明单位中择优推荐,经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审核后,报请市委、市政府批准。
(三)省级文明单位:由各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从提出申请并连续两年享有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的单位中择优推荐,经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审核后,报请省委、省政府批准。
(四)省、市直属机关工委可分别视为市、县级文明单位命名机关,参照有关报批程序,在所属单位中组织实施文明单位的评选命名工作,并可向同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推荐上一级文明单位。
第十一条 申报文明乡(镇)的单位,其所辖行政村必须有60%以上的是县(市、区)级文明单位,申报后由县(市、区)以上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审核和党委、政府批准。
第十二条 遇有国家级文明单位评选时,由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从省级文明单位中择优推荐,批准命名后,在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第十三条 文明单位的申报和审批,必须由申报单位对照文明单位所列条件和有关规定进行自查,填写文明单位申报表,按照文明单位的不同级别逐级申报。文明单位的审批权在县以上党委和政府。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各乡(镇、街道)以及大中型企业和事业单位,可在所属单位中评选、命名精神文明建设单项活动先进单位,但所授予的称号不得使用“文明单位”字样。第四章 文明单位的表彰和奖励
第十四条 获得文明单位荣誉后,分别由批准、命名机关或由其委托的同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相应称号的匾牌和证书,同级新闻单位要刊播文明单位名单。文明单位门前只悬挂最高一级文明单位匾牌,其他文明单位及单项先进匾牌一律移入室内。
第十五条 被命名的单位可给所在单位人员一次性物质奖励。第五章 文明单位的日常管理
第十六条 对文明单位的日常管理包括:
(一)建立文明单位管理档案,掌握文明单位的级别、性质、隶属关系、规模、主要事迹、基本经验和历次检查评比的情况;(二)结合本地实际,修改和补充各类文明单位的具体标准;(三)监督和检查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进展情况;(四)总结和推广文明单位的工作经验;
(五)接受文明单位申报材料,并负责检查和推荐;
(六)对违反文明单位条件或发生严重问题的,要提出警告、批评、通报,直至撤销文明单位称号。
第十七条 省、市、县(市、区)三级文明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同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具体负责。
第十八条 县(市、区)、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都要向上一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报告本地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情况。
第十九条 文明单位实行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省级文明单位每两年重新评选、命名,落榜者自动失去文明单位称号,由命名机关收回匾牌,可保留证书,作为历史荣誉。无论哪一级文明单位,在下一届评选前出现问题,需要撤销荣誉称号的,要据其文明单位的级别,向有关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写出报告,经核实报请命名机关审批后,收回匾牌和证书,并予以通报。
第二十条 对于我省推荐、由中央命名的文明单位,凡属被取销荣誉称号的,要查清原因,报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备案。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各市、县(市、区)和省、市直机关工委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二条 中直机关、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驻我省的有关单位被省、市、县(市、区)命名为文明单位的,出现特殊情况,报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处理。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负责解释。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河北省优秀毕业生评选办法
河北省优秀毕业生评选办法
(2010年学生手册公布)
第一条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树立榜样,激励先进,根据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普通高校优秀毕业生评选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评选范围
我校在籍的应届毕业生均可参加评选。
第三条评选比例
按不超过专业毕业人数5%的比例进行评比。
第四条评选标准
(一)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党的方针政策,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积极参加有益活动;
(二)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作风正派,遵纪守法,文明自律,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受到老师和同学普遍好评;
(三)刻苦学习,努力钻研,成绩优秀,每学期综合素质测评均排名在本专业前15%;
(四)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心健康;
(五)在校期间至少获得过一次校级以上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获得过奖学金。
第五条评选时间:每年十二月份
第六条评选组织工作和评选程序
(一)学生工作部具体负责评选组织工作;
(二)各系以专业为单位进行评选,严格按评选比例推荐候选人;
(三)各系将推荐候选人名单公示后报学生工作部;
(四)学生工作部将组成评审小组对各系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评审后,上报河北省教育厅审批;
(五)各系推荐候选人需如实填写《河北省普通高校优秀毕业生申报登记表》(一式两份)。
第七条享受待遇
获奖学生将获得省教育厅颁发的“河北省普通高校优秀毕业生”荣誉证书,并将个人评选材料装入本人档案。
第八条本办法由学生工作部负责解释。
第九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精神文明建设奖惩办法
******联社
精神文明建设奖惩办法
一、为巩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促进文明系统和文明示范单位建设,特制定本办法。
二、职工个人文明行为考核、奖惩办法
(一)考核内容:出勤、卫生、会议和学习、公益活动、工作目标等5项内容。
(二)考核办法:采用百分制考核办法
1、出勤20分,出勤率100%记20分,每减少1%扣0.2分。
2、卫生20分,参加卫生活动率100%记20分,每减少1%扣0.2分。
3、会议和学习20分,参加会议和学习率100%记20分,每减少1%扣0.2分。
4、公益活动20分,参加公益活动率100%记20分,每减少1%扣0.2分。
5、工作目标20分,完成个人年工作目标记20分,完不成年工作目标,按科室考评办法研究扣多少分。
(三)奖惩办法:
1、把年终确定的精神文明建设资金,按3级分配,即
评分95~100分为一等,85~94分为二等,75~84分为三等,每个等级奖金相差20%,75分以下不发精神文明奖。~
2、五个考评项目有1项评分为0分或年内出现责任性事故造成重大损失者,不发精神文明奖;出现一般责任性事故未造成重大损失者,一次扣15分。(四)几项具体规定
1、五个考核项目中除全社大会和全社性公益活动由人事科直接考核外,其它均由各单位组织考核,每月5日前向人事科报送1份上月考核情况表。人事科根据各单位提供的考核原始记录认真核查确定每个职工的考评情况。未建立考核登记制度的单位,均视为未考评。凡未考评的单位或虽有登记制度,但有弄虚作假的现象,取消该单位精神文明奖。
2、单位确因服务需要,并经主管领导同意,业务单位因值班、休班,职能单位因外出并经主管领导同意,办理了病事假手续,不能参加卫生、会议和学习、公益活动的,可视为“已参加”,但要求休班人员也必须参加的会议例外。
三、奖惩措施
(一)凡有下列现象之一者,精神文明将增加10%:
1、见义勇为,扶正抑邪;
2、及时制止或纠正不文明行为,挽回一次重大影响。
3、拾金不昧,受到有关部门表扬。
(二)凡有下列现象之一者,取消精神文明奖:
1、违法乱纪,受到法纪、党纪、政纪处分者;
2、有黄、赌、毒行为者;
3、酗酒闹事者;
4、有打架、斗殴、骂人或互骂者;
5、因个人不文明行为对企业形象产生重大影响者。
(三)有下列不文明行为者,每发现一次扣1分:
1、乱扔烟头、果皮、纸屑及随地吐痰者;
2、从办公楼及家属楼上向下泼水、扔杂物者;
3、带小孩上班、串岗者;
4、违犯文明服务守则者;
5、在公共场所、墙壁、门窗、厕所乱写乱画者。
四、监督机制
(一)建立双重考核登记制度,除各单位考核登记外,人事科也要对有关考核内容作随机考核登记。
(二)对各单位出勤情况,人事科要不定期组织抽查。抽查时,除人事科负责同志参加外,要有一名领导和至少一位其它科室领导参加。
(三)主管领导要加强对分管单位的监督。
五、附则
(一)凡符合文明科室、文明单位条件,且5项评分在
95~100分之间,又无出现三条所列行为者,方可被评为文明科室和文明单位。
二〇一〇年一月十四日
第四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精神文明建设
我局党支部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加大精神文明建设投入,利用各种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一系列的精神文明创建,我局连续8年保持了“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获得了等多项荣誉。经过多年的努力,培养锻炼出了一支精干高效的员工队伍,形成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树立起了**河务局良好社会形象,为促进**治黄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近年来我局精神文明建设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一、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坚持理论学习,加强道德教育。局领导班子始终把中心组理论学习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领导带头学,严格落实中心学习组学习制度,采取平时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学习形式,把学习的好坏当作领导干部是否讲党性、讲政治的重要标准,促使大家通过认真研读,掌握精神实质,武装思想,指导行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领导带头学的作风带动了全体职工的学习风气,职工除了学习政治理论,也积极参加业务知识的学习,单位鼓励职工参加深造进修,毕业后给予报销一定比例的学费,使职工的文化结构大大提高。同时,全局上下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实施意见,科学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大家的思想道德素养,职工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为单位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机关文化建设。通过各种途径及时了解
广大职工思想问题和思想动态,知道他们想什么,要什么,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提出问题,进行研讨,能解决的解决,不能解决的进行解疑释惑,达到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创新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内容,充分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各种活动,寓教于乐,引导广大职工健康良好的生活情操,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追求高雅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增强了单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8月26日以来,我们开展了以“查问题、找差距、强队伍、谋发展”为主题的思想政治工作大讨论活动,截止目前来看,活动效果非常明显。
3.加强纪检、监察和政务公开工作力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进一步增强单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局党组在工作中注重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和落实,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政务公开,局领导坚持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单位的大事交职工代表大会审定,职工代表积极参与单位的管理,强化组织体制、经营机制和管理制度建设,严格执行上级的各项要求,局党组主动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监督,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廉洁自律,不以权谋私,不权钱交易,全局上下形成一个不敢腐败、不能腐败、不想腐败的良好工作氛围。
4.加强环境治理。局机关制定了环境规划,特别是注意卫生间、门窗等死角的清洁卫生。机关办公楼做到了“六无”“四净”“一整齐”。“六无”即:无纸屑、无烟头、无积土、无垃圾、无痰迹、无蛛网;“四净”即:门窗净、桌椅净、柜子净、茶具净;“一整齐”即:各种用具摆放整齐。结合我单位实际,我局还进行了置放花草盆
景,规划了办公楼前后绿地和车棚整修美化工作,修建了灯光球场,规划了羽毛球场地,职工活动室增添了娱乐器材和健身器材,门岗常年坚持来访登记制度,通过全局职工的共同努力,使我局的工作环境更加优美。
5.开展文体活动,活跃职工文化生活。为避免职工思想教育工作的单一化,我局紧紧围绕文明单位创建这一中心,动员全体职工积极投身于各种文体活动,活跃生活,增强体质,以便更好地为治黄事业发挥作用。每年的“三八”、“五一”、“五四”、“七一”、“国庆”、“元旦”等节日,我局根据不同情况组织各种知识竞赛、体育比赛、演讲会、歌舞会等活动,坚持每天8:00集中做广播体操。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体质,陶冶了情操,为职工创造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工作和学习生活环境。今年6月份参加了市工委组织的建党85周年纪念活动,参加了省、市局为纪念人民治黄60周年书法、摄影、绘画、“黄河不会忘记”演讲比赛等活动,书法获省局第一名,摄影获市局第二名,“黄河不会忘记”演讲比赛获省局三等奖,还参加了地方举办的“读好书、知荣辱、树新风”演讲比赛。所有这些,均活跃了职工生活,加强广大干部职工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增强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树立了我局良好的外部形象。
6.办实事,凝聚民心创文明。我局领导坚持把为职工办实事作为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认真研究方案,制定计划,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为职工排忧解难。在去年经济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为离退职工进行体检;对老家属区房顶、下水、排水进行整修和养护;对女职工进行了康检。投资20多万元,为一线班组配备了电脑、冰箱、洗衣机、消毒柜,安装了锅炉、太阳能、水冲式厕所。在学习方面,购买政治、经济、法律、治黄抢险业务书籍和报刊杂志900余册,另外又为他们配备了娱乐器材,建立职工活动室,从而大大改善一线班组生活、工作环境。随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我局在工作中采取更加务实的工作态度,最大限度地照顾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真正扑下身子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领导对职工无微不至的关怀,换来全局职工对干部更多的理解和支持。生产施工中埋头苦干、乐于奉献,广大职工精神风貌在黄河防汛、工程管理、外地施工、经营创收、机关工作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7.回报社会,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坚持发动员工主动扶贫帮困,为社会贡献一份爱心。两年来,我局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爱失学儿童,金秋助学,“八一”献爱心,帮扶贫困村建沼气,共捐款共计23800元。为构建和谐社会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也得到社会的好评和赞许。
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1.形成了一个干事创业的大环境。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极大地改善了内部环境,单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明显增强,广大职工为自己作为黄河人而感到自豪、骄傲。“单位兴我荣,单位衰我耻”、与单位同呼吸、共命运的思想在广大职工心中深深扎根。大家感到**
河务局风气正、氛围好、催人奋进、使人进步、能施展自己的才华、有干头、有奔头。
2.打造出了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大提高了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广大职工形成了勤于学习、积极进取、勇于奉献、蓬勃向上的好风气。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普遍较好,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逐年增加;在工程建设、防汛抢险、技术革新等方面都涌现出了许多先进典型。
3.多年来,全局没有发生任何刑事案件和经济案件,连续十九年未出现安全事故,没有违纪违规现象发生。形成了一支肯吃苦、能战斗的干部职工队伍;形成了一套良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了奋勇拼搏、应难而上、自我加压、敢于超越的良好氛围。
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几点体会
1.领导重视是关键。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必须是全员参与,齐抓共管,但其关键还在于领导重视。单位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此项工作。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和健全“一把手抓两手”的责任制,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物质文明建设一起部署,一起检查落实。充分发挥党、政、工、青、妇的作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并在人力、物力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使创建活动有了支撑。
2.建立制度是保障。为确保两个文明建设的贯彻实施,单位制订了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把精神文明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把经济工作与精神文明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精神文明实行一票
否决制,哪个部门违反精神文明条款,取消先进评选资格。有效保证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实施。
3.相互促进是基础。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犹如鸟之双翼,缺一不可。物质是基础,精神是动力,没有良好的物质作支撑,精神文明建设不可能搞得很好;反过来没有精神文明去指导,发展经济可能会迷失正确的方向,多走弯路或错路。局领导深刻领会到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才能确保治黄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
我局文明创建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这是与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分不开的,我们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探索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丰富内容,活跃形式,创新方法,不断提高创建水平,为**治黄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智力支持,以确保“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终极目标的实现。
第五篇:河北省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办法
河北省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受理的食品安全举报案件。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食品安全举报奖励专项资金,专款用于本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以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受理食品安全举报案件的奖励。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设立本级食品安全举报中心,负责本级食品安全举报奖励专项资金的管理及奖励资金发放等工作。
第五条食品安全举报中心受理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举报线索。卫生行政、农业行政(含畜牧、水产)、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商务行政、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受理食品安全举报,依法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食品安全举报中心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公布举报电话等举报途径,方便公众举报。
第六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有权通过电话、传真、信函、来人以及电子邮件等方式举报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
第七条举报下列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属于本办法奖励范围:
(一)在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收购、运输过程中使用违禁药物或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
(二)使用非食用物质和原料生产食品,违法制售、使用食品非法添加物,或者使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的;
(三)收购、加工、销售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或者向畜禽及畜禽产品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的;
(四)加工销售未经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肉类,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肉类制品的;
(五)生产、经营变质、过期、混有异物、掺假掺杂伪劣食品的;
(六)无证无照,仿冒他人注册商标、生产许可标志或者其他产品标志,仿造食品产地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生产经营食品的;
(七)违反食品安全标准规定,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
(八)其他涉及食用农产品、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八条食品安全举报中心或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接到食品安全举报后,应当立即受理,详细记录相关内容,不得推诿拒绝。食品安全举报中心受理的举报,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书面移交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下级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受理的、不属于本部门监管职责范围的举报,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书面移交有权处理的监督管理部门。食品安全举报移交情况应当及时告知举报人。
第九条举报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可以适当延长,最长不得超过60日。
第十条举报内容经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调查属实,且进入行政处罚程序或移送司法机关受理的,应当对举报人实行奖励。
第十一条调查属实的食品安全举报分为3个类别:
(一)一类举报。详细提供被举报人或单位的违法事实并能够提供关键证据和票据,积极协助现场调查,举报情况与违法事实完全相符;
(二)二类举报。提供被举报人或单位的违法事实,已掌握部分证据材料并协助案件调查,举报情况与违法事实相符;
(三)三类举报。提供查办线索,但未对违法事实进行核实,举报情况与查办事实基本相符。
第十二条举报奖励金额依据举报所属类别、涉案货值金额确定。
(一)一类举报案件,按该案件货值5%至10%计算;
(二)二类举报案件,按该案货值的3%至5%计算;
(三)三类举报案件,按该案货值的1%至3%计算;
(四)无涉案货物或者货值金额无法计算、举报违法事实确实存在的,可视情节给予举报人员100元至1000元奖励。
每起案件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10万元,举报人有特别重大贡献的,经当地食品安全委员会批准,可以不受此限制。
第十三条对于举报违法制售、使用食品非法添加物、生产假冒伪劣食品的地下“黑窝点”、“黑作坊”等人员,以及生产经营单位内部举报人员,按举报奖励额度的上限进行奖励。
新闻媒体在公开披露食品安全违法案件前主动与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或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协作,提供案件线索或者协助调查处理,经查证属实的,按照本办法予以奖励。
第十四条两个或两个以上举报人分别举报同一违法事实的,奖励最先举报人。两个或两个以上举报人联名举报同一违法事实的,按同一案件奖励。
第十五条对举报人的奖励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案件承办单位应当自作出处罚决定或移送司法机关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对举报事实、涉案货值和奖励标准予以认定,填写《食品安全违法案件举报奖励申报表》,提出奖励意见和具体金额,向原受理单位的本级食品安全举报中心申报。
(二)食品安全举报中心收到举报奖励申报后,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举报奖励意见和具体金额的审核,并报同级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后,通知举报人到食品安全举报中心领取奖金。
(三)举报人应当在接到通知之日起2个月内携带本人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到食品安全举报中心领取奖金;委托他人代领的,应当提供委托证明、委托人和受委托人的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逾期未申领的,视为自动放弃。
第十六条食品安全举报奖励专项资金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据实核拨,专款专用,接受审计、财政、监察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各级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应当定期检查举报奖励资金的使用情况,并向本级财政部门通报。
第十七条食品安全举报中心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举报保密制度,按照国家保密规定管理举报材料和记录。未经举报人同意,不得将其姓名、身份、居住地及举报情况对外公布或者泄露给被举报单位和其他人员。
第十八条举报人应当对举报内容真实性负责。借举报之名故意捏造事实诬告他人或者进行不正当竞争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下列举报案件不适用本办法:
(一)与食品安全工作有关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举报;
(二)负有食品安全管理职责的部门工作人员的配偶、直系亲属或者其授意他人的举报;
(三)属申诉案件的举报。
第二十条食品安全举报中心、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办理食品安全举报案件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