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省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关于印发《山东省关于加强 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各省属煤炭企业,各市煤炭管理部门: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0]23号文件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鲁政发电[2010]4号)精神,结合山东煤矿实际,省局特制定《山东省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现印发给你们,各部门各单位及煤矿企业要认真学习贯彻,并在煤矿安全生产和监管过程中严格落实。
附:
1、山东省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3、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0]23号文件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
二〇一〇年八月二十三日
山东省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0]23号文件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鲁政发电[2010]4号),结合山东煤矿实际,为进一步加强山东省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促进安全生产“两个主体责任”落实,推动煤矿安全工作整体上水平,有效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减少零星事故,实现全省煤矿安全形势稳定发展,特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全面落实国发[2010]23号、鲁政发电[2010]4号文和省委、省政府17号文为动力,着眼于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煤矿安全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全面加强煤矿基础管理、安全管理和技术管理,夯实安全生产根基;坚持依法依规生产经营,切实加强安全监管与执法检查,强化考核和责任追究,促进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主要任务。在立足“三个坚持”工作思路基础上,通过严格的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强化监督与现场执法检查,集中整治重大安全隐患和非法违法生产行为,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 故;通过强化生产技术管理,强制推行先进适用装备,提升煤矿整体技术装备水平;通过健全完善灾害预报预警预防机制,强化应急处臵管理,提高煤矿防灾抗灾能力;通过政策引导,持续加大安全投入,严格行业安全准入,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三)工作目标。巩固发展煤矿安全稳定局面,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明显提升,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实现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
二、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1、从严依法组织生产。各单位要加强对生产现场监督检查,保证安全责任落实进头面,从严查处“三超”、“三违”及超层越界盗采等非法违法生产行为。正常生产煤矿原则上应在一个水平生产,近距离煤层应尽量采用联合布臵开采方式,减少生产水平。上、下组煤配采的煤矿和多水平开拓煤矿上、下水平交替期间、薄煤层开采及残采的煤矿,可允许两个水平同时生产。两个水平同时生产的煤矿应按隶属关系经省属煤炭企业、市煤炭管理部门批准,报省煤炭工业局备案。原则上一个生产水平的大中型煤矿不得布臵三个及以上采区、四个及以上采煤工作面同时生产;经批准二个生产水平同时生产的,不得布臵四个及以上采区、五个及以上采煤工作面同时生产;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的一翼最多只能布臵一个回采工作面和二个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双翼开采或多煤层开采的,该采区最多只能布臵二个回采工作面和四个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小型煤矿一个采区内只准 布臵一个采煤工作面、二个掘进工作面同时生产;经批准二个生产水平同时生产的,只准布臵三个采区、三个采煤工作面同时生产。严格控制入井人数,每个采区同时作业的采、掘人员每小班:年核定生产能力90万吨以上的煤矿不得超过100人;年核定生产能力30-90万吨(含90万吨)的煤矿不得超过85人;年核定生产能力30万吨及以下的煤矿不得超过60人。凡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的,坚决责令停产整顿,并对企业和企业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要严格安全技术措施审批管理,凡涉及“三下”开采、放顶煤开采等特殊开采,要严格按有关规定履行报批手续,组织技术“会诊”,经批准同意后方可组织生产;否则坚决停产整顿。要加强煤炭生产许可证动态监管,严厉打击无证开采、生产许可证过期失效等非法行为。
2、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度。立足于“查大系统、治大隐患、防大事故”,突出“一通三防”、防治水和冲击地压三个重点,以及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隐患点等,从严从深从细排查安全隐患,做到不留死角。坚持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实行ABC三级管理,挂牌督办,严格执行安全隐患治理措施、责任、资金、期限、应急预案和监控“六落实”;对存在国务院第446号令中所列十五项重大安全隐患的,立即下达《重大安全隐患整改指令》,实行停产整顿。对隐患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要依法追究企业和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对逾期整改不到位或整改无望的,坚决予以关闭。
3、加强生产过程管理的领导责任。严格执行国办《转发发展改革委安全监管总局关于煤矿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53号),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主要负责人(包括实际控制人)和领导班子成员下井带班制度,明确每月下井带班的次数、在井下工作时间、下井带班的任务和职责权限、以及考核奖惩办法等。其中,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每月下井不少于3次,安全生产系统领导每月下井不少于6次。煤矿主要负责人(包括实际控制人)、总工程师每月下井不得少于10次,安全生产系统副矿长每月下井不得少于15次。矿井必须保证每个班次至少有1名矿级领导(副矿级及以上)在现场带班作业,与工人同下同上;特别是煤矿在井下巷道贯通、工作面初次放顶、排放瓦斯、揭露煤层、处理火区、探放水、过断层等关键时期、关键工程、关键环节,有关矿级领导必须按规定到现场指导,盯岗带班,确保安全生产。实行领导干部下井挂牌制度,在矿井井口显著位臵每班公布煤矿负责人和管理人员下井情况,接受群众监督。对无矿级领导带班下井或该带班而未带班的,一律按擅离职守处理,同时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对发生事故而没有矿级领导现场带班的,对企业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并依法从重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4、切实强化职工安全培训。要继续抓好煤矿“三项岗位人员”和班组长安全培训,着力抓好新工人的岗前安全培训。凡存在不经培训上岗、无证上岗的,矿井必须依法停产整顿,情节严重的 依法予以关闭。要依法规范劳动用工管理,按照劳动合同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严厉查处井下采掘工程外包行为。
5、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要严格执行《山东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和《山东省煤矿安全生产调度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为载体,深入开展达标创建活动,全面提升煤矿井上下安全质量管理和调度质量管理水平。凡考核不达标的煤矿,当年煤炭生产许可证年检不合格;考核为三级的矿井,当年煤炭生产许可证年检最高为基本合格;经整顿逾期仍未达标的,依法予以关闭。新建、技术改造、资源整合煤矿,质量标准化经省局验收达标后方可投产。
二、依法落实安全监管职责,严防监管缺位
6、加强对所辖煤矿安全监管和技术指导。严格执行省政府办公厅鲁政办发[2008]22号、42号文件规定,按照职责分工和省政府关于网格化监管要求,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依法履行对所辖煤矿(包括中央驻鲁企业、省属煤炭企业)的安全监管两个“六项职能”。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力量建设,人员编制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提高监管人员专业素质和技术装备水平,健全完善驻矿督查站,有条件的市、县(区)煤炭管理部门每矿至少配备4名驻矿督查员,重点跟班督查各项安全规定、指令和措施落实情况;推广领导干部分片包矿制,结合实际制定针对性措施,促进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对煤矿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技术难题,煤炭管理 部门要积极给予指导和帮助,组织专家力量进行技术论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不出问题;经论证在技术上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不得组织生产。
7、加大安全执法检查力度。结合煤矿安全工作实际,进一步落实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程序,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大安全执法检查的频度、广度和力度,严厉查处所属煤矿的非法违法生产行为。特别是在春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期间,制定大检查方案,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矿井拉网式检查和“回头看”活动力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8、强化对基建、技改及资源整合等矿井安全监管。依照国家安监总局等四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建设项目安全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煤监[2009]146号),继续抓好煤矿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基建、技改及资源整合矿井,必须按照设计进行施工。严禁基建、技改矿井技改区域及资源整合矿井的被整合区域组织生产。要重点加强施工现场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对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的,责令立即整改或停止施工;对存在违法分包、转包等行为的,立即依法停工停产整顿,并严肃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责任;对以整合、技改名义违规组织生产,以及规定期限内未实施改造或故意拖延工期的矿井,坚决依法予以关闭。
9、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要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的作用,依法维护和落实煤矿职工对安全生产的参与权与监督权,鼓励职工监督举报各类安全隐患,对举报者予以奖励。各级煤炭管理部门要进一步畅通安全生产的社会监督渠道,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接受人民群众的公开监督。要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对舆论反映的客观问题或群众举报的非法违法生产行为,要深查原因,切实整改。
三、强化安全技术管理,提高矿井安全保障能力
10、健全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总工程师对“一通三防”、防治水和冲击地压防治等技术工作全面负责。集团公司对技术管理部门负责人、各矿总工程师的任命,要征得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的同意;市属及以下煤矿企业对总工程师的任命,要征求上一级煤炭管理部门的意见。要重点履行好总工程师的技术决策和指挥权,矿井的开拓方案,采掘部署,生产系统调整,技术规范、标准、措施的制定,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等主要技术问题由总工程师负责决策,总工程师做出的决策,其他副职不得否定。对重大技术问题要按规定经主要负责人审定或上级管理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因安全生产技术问题不解决产生重大隐患的,要对企业主要负责人、主要技术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给予处罚;发生事故的要依法追究责任。煤矿必须配臵通防、防治水专业专职(不得兼职)副总工程师及部门技术负责人,有冲击地压倾向的矿井必须配备防冲击地压专业副总工程师,采、掘、机、运、通、地测、安监等单位必须配备专职技术人员,大、中、小型煤矿的工程技术人员占企业生产定员总数均不少于5%,负责现场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11、严格执行煤矿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要健全完善矿井设备采购供应管理、入井检验、安装交接验收、巡回检查、定期检测检验、维护保养、检修以及报废淘汰等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完善设备管理台账和技术资料档案,加强设备维修检查和运行状况动态管理,各类设备完好率要达到95%及以上。凡发现设备安全管理不到位,检查、维护、更新不及时的,要立即责令整改。
12、强制推行安全先进适用技术。围绕国家局提出的矿井安全生产“六大系统”建设,按计划、分阶段组织实施:2010年底前抓好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无线通讯系统、人员定位和考勤系统、安全语音广播系统、泵房远程监控集控系统、以及矿井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系统等工作完善落实。2012年底前,着力抓好垂深超800米立井应急电源安设工作。按国家局规定时限要求,强制推行使用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以上工作凡逾期未完成的,省局将结合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给予严肃处理。
13、推进煤矿开采技术改造。加强煤矿开采装备特别是采煤、掘进、运输装备的技术改造与技术提升,坚持“能上综采上综采、不能上综采上普采、严格控制炮采”的原则,努力提高煤炭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减人提效保安。大中型矿井要在大力提高装备现代化水平基础上,重点加强信息化改造,实现主要生产系统的可视、可控和无人值守,提高系统自动化、监控化水平。小煤矿要在提高正规办矿水平基础上,以提高采掘机械化水平为重点,加大系统装备升级改造力度,提高煤炭生产集 中度和技术装备水平。各级煤炭管理部门、矿业集团公司要严格把关,严格控制炮采,凡是有条件采用机械化开采的,要坚决采用机械化开采。对0.6米及以下的极薄煤层,地质构造复杂、开采难度大、安全没有把握的煤层,受水害、冲击地压等灾害威胁严重煤层,开采深度超上下限的煤层,经专家论证现有技术条件难以保障安全的,禁止开采。
四、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14、严格执行煤矿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和预警制度。煤矿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监测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或事故征兆要立即发布预警信息,落实防范和应急处臵措施。对A级及重大隐患要定期报省局备案,督促抓好防范和整改落实。
15、健全完善预报预警预防机制。继续加强与气象、防汛等部门联系,签订预报、预警协议,健全防范自然灾害预报预警预防处臵机制。突出抓好“调度员10项应急处臵权”和“三分钟通知到井下所有作业场所”落实,严格执行大雨暴雨和易威胁矿井安全(如暴风、强雷电等)等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规定,以及停产撤人情况的逐级上报制度。凡该停产撤人而没有停产撤人或因撤离不及时导致人身伤亡事故的,从重追究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16、强化应急处置联动机制。煤矿企业各类应急预案要不断修订完善,与当地政府部门应急预案保持衔接,并按规定做好评 审备案,每年至少要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组织一次现场处臵方案演练,其中一次须在5月底前完成。各类矿井尤其是受水害威胁矿井,要重点加强相邻矿井区域联防,定期交换作业图纸,及时互通生产情况,建立完善预警信息快速传递和共享机制,一旦某处矿井发生险情,必须立即告知周边所有相关矿井。汛期,矿井处于主要行洪河道及河堤下的区域严禁一切采掘活动。受水害威胁严重且上水平开采出现事故难以保证下水平安全的,下水平要坚决停止开采活动。
17、加快监测监控区域联网。生产矿井要不断对监测监控系统进行升级和改造,在此基础上,各产煤市(县、区)煤炭管理部门、省属煤炭企业要制定规定和方案,加快所辖区域煤矿监测监控联网速度,确保2011年上半年全面完成,为建设全省煤矿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系统奠定基础。
18、建立完善全省煤矿矿情及应急管理基础信息库。组织编制《全省煤矿矿情及应急管理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全省煤矿基本矿情、应急管理、矿井图纸等档案库,分级管理,定期更新,为紧急情况下应急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着力加强对灾害威胁严重矿井的重点监控,切实提高煤矿生产安全应急管理水平。
五、规范体制管理,严格行业安全准入
19、从严执行安全生产标准核准制度。要把符合安全生产标准要求作为行业准入的前臵条件,严把安全准入关。各级煤炭管理部门要根据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加快制定修订生产、安全技术标准。根据省安标委部署,省局研究将全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升级为地方行业标准;凡不符合标准的、降低标准造成隐患的、导致事故发生的,将从严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20、严格从业人员准入资格管理。新任命的煤矿矿长必须具有煤矿安全生产相关专业大学以上学历和从事煤矿井下工作3年以上经历,还必须具备生产(机电)、技术、安全等副职岗位2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从事生产安全管理的副矿长、总工程师、安监处长(科、站长)必须具有煤矿安全生产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和从事煤矿井下工作3年以上的经历;总工程师还要具有煤矿相关专业高级工程技术职称并熟悉煤矿技术工作。副总工程师要具有煤矿相关专业中级工程技术职称并熟悉煤矿技术工作;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的技术职称。煤矿科区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有煤矿安全生产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和从事煤矿井下工作2年以上的经历。以上人员经依法培训,考核合格,取得资格证后方可担任。新提拔任用矿长、总工程师等重要岗位人员,严格实行任职资格“一票否决”。
21、坚决淘汰禁用和落后技术装备。要按照国家局《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安监总规划[2006]146号、安监总煤装[2008]49号),强制淘汰国家明令禁用设备和超过使用年限的老旧杂设备。要把好设备进入关和维修关,保证按标准要求使用和维修设备,坚决杜绝伪劣机电产品、无煤安标志产品、非 防爆产品。要完善矿井供电系统,严格按规定实行双回路供电,杜绝主供电线路任何形式“T”接。要强制井下使用阻燃电缆、阻燃皮带和阻燃风筒,并按规定由资质单位做好阻燃鉴定。矿井运输系统要推广溜子和皮带运输,减少轨道矿车运输。
22、继续抓好小煤矿整顿关闭工作。按照省煤炭局《关于深化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实施意见》,围绕资源枯竭矿井、非法违法生产行为、受灾害威胁严重且安全无保障矿井等,超前排查明确关闭矿井,制定年度关井计划,强化关井各项措施落实,积极稳妥地推进小煤矿整顿关闭工作。同时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做好整顿关闭小煤矿专项资金拨付工作,保证资金全部用于关闭小煤矿的职工安臵、消除安全隐患、补助地方关闭小煤矿财政支出等。
23、加强安全生产专业服务体系建设。要依托科研院所,建立完善具有独立性的安全生产评价、宣传教育、安全培训、检测检验等服务性机构。各专业服务机构对相关评价、出具报告、鉴定结论、检测检验等承担法律责任,对违法违规、弄虚作假的,要依法依规从严追究相关人员和机构的法律责任,并降低或取消相关资质。
六、加强政策引导,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24、坚持加大安全投入。按照财政部等四部委《关于调整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加强煤炭生产安全费用使用管理与监督的通知》(财建[2005]168号),督促煤矿企业据实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其中大中型煤矿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自然发火严重 和涌水量大的矿井吨煤不低于8元,低瓦斯矿井吨煤不低于5元;小型煤矿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自然发火严重和涌水量大的矿井吨煤不低于10元,低瓦斯矿井吨煤不低于6元。煤矿企业每年要制定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计划,安全费用要设立专用账户,专款用于安全技术措施和隐患治理。各级煤炭管理部门、各矿业集团公司要加强对煤炭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情况的监管检查,建立完善煤炭安全费用、维简费用和科研费用提取使用情况年度报告制度。发现对安全费用提取不到位、或未按规定提取的,坚决责令停产整改;对因安全投入不足,挪用安全费用,导致事故发生的,要依法从严追究企业负责人的责任。
25、努力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通过规范制度、科学管理、采用先进技术,实现人、机、物、环境的高度和谐统一,提高安全保障水平,逐步实现煤矿企业的本质安全。各生产矿井要积极开展安全高效和本质安全矿井建设,坚持优化矿井开拓布局,合理集中生产,提高工作面单产单进,减少工作面数量。要严格正规循环作业,合理组织生产。采掘一线逐步推行“四六”工作制和周五工作制。有条件的矿井要积极推广使用井下充填开采等绿色开采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回收率。要借鉴推广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建立和完善职业安全健康体系,如实申报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情况,研究采取防治井下粉尘、有害气体、高温、噪声等危害的有效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
26、严格执行工伤事故死亡职工一次性赔偿制度。从2011年1月1日起,依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对因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职工死亡,其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调整为按全国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计算,发放给工亡职工近亲属。同时,依法确保工亡职工一次性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发放。
27、强化煤矿专业人才培养。煤矿企业要采取联合办学、委托培养、对口单招、脱产培训、函授学习等方式,加快煤矿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生产一线急需技能型人才培养。要完善激励考核办法,进一步提高采矿、地质、通防、机电、矿建等关键技术岗位人员待遇,形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性机制。要通过“派出去、请进来”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方式,培养煤炭系统高级经营管理人员、业务骨干和国际化复合型人才,逐步形成煤炭企业人才培养和管理用人的长效机制。
28、加强安全文化建设。通过企业电视、报纸、网站、板报等安全专栏,大力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及时宣传推广企业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广泛推行精细化管理、手指口述操作法等先进管理模式,深入开展安全诚信企业建设活动,把安全发展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个企业、职工和岗位中,推动安全工作纵深发展。
七、严格考核和事故追究,确保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
29、加大安全考核力度。继续落实年初逐级签订安全目标责 任书制,严格执行安全风险抵押、安全考核和安全奖惩“三项制度”,并按季考核通报,确保安全指标完成。省局研究建立各类煤矿矿长安全考核制度,围绕煤矿企业年度安全生产状况、安全投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系统专业力量配备与安全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安全责任制落实等情况,对煤矿矿长实行年终考核;考核结果将与矿长任职资格挂钩,切实促进煤矿企业各项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
30、加大对事故企业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力度。严格落实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不履行安全生产义务的企业负责人,给予罚款、吊销资格证书等行政处罚。对不依法履行职责,不及时有力查处煤矿重大安全隐患和违法行为的,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对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责任事故的煤矿矿长,取消其矿长任职资格,终身不得担任矿长职务。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责任事故,对省属煤矿依法追究企业法人代表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对市属及以下煤矿,依法追究煤矿企业法人代表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31、加大对事故企业的处罚力度。对于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或一年内发生2次及以上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并负主要责任的企业,以及存在重大隐患整改不力的企业,由省局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告,以此作为相关部门对企业新增的项目核准、用地审批、证券融资等重要参考依据。
32、严肃查处瞒报、谎报事故等违法行为。认真执行《生产 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严格事故报告制度,严肃查处隐瞒、谎报、延报、拒报等行为;凡发现有上述行为之一的,依法从重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八、其它
33、本《意见》适用于全省各类煤矿,包括基建、技改、资源整合及正常生产的各类矿井。
34、各重点产煤市、县(区)和煤矿企业要按照本《意见》要求,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意见,并认真贯彻执行。
35、原《山东省加强大中型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山东省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实施意见》和《关于促进小煤矿安全健康发展的意见》仍适用,与本《意见》规定、标准不一致的,遵照本《意见》执行。
第二篇: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意见七条
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意见七条
一、加快落后小煤矿关闭退出 1.明确关闭对象 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3.落实关闭责任和目标
二、严格煤矿安全准入
1.严格煤矿建设项目核准和生产能力核定 2.严格煤矿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准入 3.严格煤矿企业和管理人员准入
三、深化煤矿瓦斯综合治理
1、加强瓦斯管理
2.严格煤矿企业瓦斯防治能力评估
四、全面普查煤矿隐蔽致灾因素
1、强制查明隐蔽致灾因素
2、建立隐蔽致灾因素治理机制
五、大力推进煤矿“四化”建设
1、加快推进小煤矿机械化建设
2.大力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和自动化
六、强化煤矿矿长责任和强化劳动用工管理
1、严格落实煤矿矿长责任制度
2、规范煤矿劳动用工管理3.保护煤矿工人权益
4、提高煤矿工人素质
七、提升煤矿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科学化水平
1、落实地方政府分级属地监管责任
2、明确部门安全监管职责 3.加快煤矿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4、加快煤矿应急救援装备建设
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
一、必须证照齐全,严禁无证照或者证照失效非法生产。
二、必须在批准区域正规开采,严禁超层越界或者巷道式采煤、空顶作业。
三、必须确保通风系统可靠,严禁无风、微风、循环风冒险作业。
四、必须做到瓦斯抽采达标,防突措施到位,监控系统有效,瓦斯超限立即撤人,严禁违规作业。
五、必须落实井下探放水规定,眼睛开采防隔水煤柱。
六、必须保证井下机电和所有提升设备完好,眼睛非阻燃、非防爆设备违规入井。
七、必须坚持矿领导下井带班吗,确保员工培训合格、持证上岗,严禁违章指挥
第三篇:二0一一年全市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意见
新煤字[2011]1号
二0一一年全市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意见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第一年,对全市煤矿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做好2011年全市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结合我市煤矿实际,经市局研究,提出2011年全市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加强煤矿安全监管为主线,继续推进“双基”建设,加大投入,提升质量标准化、管理正规化、制度规范化、装备机械化、信息数字化水平,抓好隐患排查整治,实施“科技兴安”、“人才兴安”战略,提升应急管理水平,确保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实现全市煤炭工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经济文化强市做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控制目标:全市监管煤矿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和死亡人数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范围内,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减少零星事故,确保实现安全生产。
奋斗目标:全市监管煤矿杜绝安全生产死亡事故和其他非人身重大事故,实现安全年。
三、工作措施
(一)加大执法力度,提高煤矿安全监管水平
1.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专业技术力量,加强政治业务教育培训,增强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依法监管的责任意识和能力,规范执法程序,完善监督考核管理制度,适应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一是落实每周一次的政治业务学习,提升业务能力;二是对专业技术人员定期不定期进行外派培训,强化知识更新;三是新调入人员要先到基层进行实习和挂职锻炼,尽快适应安全监管工作。
2.强化执法检查。继续将安全执法大检查作为重要监管手段,严厉查处各种非法违法生产行为,持续保持安全监管的高压态势,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加大执法处罚力度,严格落实安全监管职责。对执法检查中,凡发现有违反上级和市局有关规定,达到停止作业标准的,坚决停止作业,绝不姑息。对查出问题较多或问题较严重的企业进行通报;对安全管理严重滑坡或连续出现轻伤以上事故的企业给予黄牌警告或列为重点矿进行强化监管。
3.严格驻矿督查制度。加强驻矿安全督查员的正规化管理,强化督查员的职责意识,严格考核监督,进一步规范驻矿督查工作,使之成为安全监管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驻矿安全督查要突出对煤矿领导下井及带班情况的督查,对各项安全规定、指令和措施落实情况的督查,对重要安全隐患整改情况的督查。
4.大力推进煤矿正规化建设。今年,我们将在全市全面推进煤矿正规化建设,解决个别矿井基础薄管理差的问题,全面提升全市煤矿的综合管理水平。一是规范地面、井下生产设施的建设,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装备水平,全面改善矿容矿貌和生产生活环境;二是规范劳动组织体系整编现有队伍,加强劳动纪律,建立一支具有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干部和专业技术队伍和一支坚实、可靠的高素质的专业化职工队伍;三是规范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程序,科学办矿、高效集约生产;四是规范员工培训教育,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职工对企业的认知认同,强化我市煤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煤矿的安全可持续发展。
5.推广“手指口述”操作法。手指口述是通过工作场所风险的预先识别和确定控制措施,达到健康和安全的预期目的,针对煤矿高危及操作环节负责等特点,是一种创新的通过心想、眼看、口说、手指的指向性集中联动而达到强制注意的科学规范的操作方法。我市多处煤矿已经实行,效果极为明显。今年所有煤矿要全员参与,全面推行“手指口述”。各单位要积极行动,认真组织学习宣贯,制定详细的推进计划,落实保障措施,确保“手指口述”的全面实
施,并使之固化成为职工的习惯行为。
(二)严格量化考核,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6.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市局将严格落实安全监管职能,依法履行对监管煤矿的安全监管职责。各矿业(集团)公司、煤矿要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明确和落实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责任、技术责任、监督责任和现场管理责任,通过层层细化落实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局面。始终坚持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扎实推进“两个主体责任”落实。
7.强化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市局将继续与煤矿企业签订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全面实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和安全保证金制度,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网络。严格落实《新泰市煤矿企业领导下井及带班下井暂行管理办法》。继续对所有监管煤矿进行安全生产工作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定各类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的主要依据,按考核得分情况兑现所有考核单位的安全风险抵押金,兑现市属矿业(集团)公司及所属煤矿矿级以上干部的绩效年薪。
8.加大安全责任追究力度。进一步强化对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的监督管理,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严格按《新泰市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统计上报暂行规定》进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严查严处瞒报、谎报、迟报、拒报等行为。鼓励群众按《新泰市煤矿事故、事故隐患有奖举报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充分利用公开举报电话、政府网站、电子信箱等方式对煤矿重大事故隐患、非法开采行为、安全事故等进行举报。对出现死亡和重大经济损失事故、超层越界等违法
开采的,实行“一票否决”。凡发生一人次及以上死亡事故的公司、煤矿,按规定对事故煤矿和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的同时,对全年工作给予一票否决。
(三)深化“双基”建设,筑牢安全基础
9.继续深化安全质量标准化、“双基”建设及安全生产调度质量标准化工作。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为载体,深入开展达标创建活动,全面提升煤矿井上下安全质量管理和调度质量管理水平。根据《山东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山东省煤矿安全生产“双基”建设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山东省煤矿安全生产调度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和《山东省煤炭行业安全生产调度工作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双基”建设及安全生产调度质量标准化工作。健全区队、矿、集团公司、市局四级检查验收制度,形成动态考核验收机制。凡质量标准化考核不达标的煤矿,当年煤炭生产许可证年检不合格;质量标准化考核为二级的矿井,当年煤炭生产许可证年检定为基本合格;2011全市煤矿质量标准化一级矿井、“双基”建设市级先进矿井及安全生产调度质量标准化达标率均要比去年提高10%以上。对达到省一级质量标准化及以上的矿井,按《山东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有关规定进行奖励。
10.加强区队班组建设。大力加强区队、班组建设,认真做好班组优胜管理法的总结推广工作,夯实基层基础管理。推广学习“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在全市煤矿开展优秀、金牌班组(班组长)创
建评选活动。煤矿每半年、市局每对评选出的优秀区队班组(班组长)进行表彰奖励。
11.继续加大井上下环境综合整治。在前阶段大力进行井上下环境综合整治基础上,结合井下系统改造,以人为本,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延深工程,重点突出采掘工作面、运输通风巷道的整治。将治理目标从重点场所的几个点、一条线,拓展到整个煤矿井下的角角落落,实现真正的煤矿正规化管理。
12.开展本质安全型矿井创建活动。在王家寨、小港、汶南、韩庄等煤矿,继续开展本质安全型矿井创建活动,围绕人、机、环境、管理四要素,努力在实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等方面下功夫,力争在本质安全型矿井创建方面取得突破。
13.开展精品工程创建活动。在全市煤矿广泛开展“精品工程创建”活动,抓点带面,带动整体工程质量的提高。采取召开现场会、座谈会、推进会等形式,推广“双基”建设、安全质量标准化、科技兴安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推动安全工作向纵深发展。市局每半年组织一次对全市煤矿精品工程的评比、验收和表彰奖励。
(四)强化技术管理,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14.健全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矿业集团公司要设立完善技术管理部门。总工程师对“一通三防”、防治水和冲击地压防治等技术工作全面负责,履行技术决策和指挥权,负责决策
矿井的开拓方案,采掘部署,生产系统调整,技术规范、标准、措施的制定,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等主要技术问题。要进一步优化开拓布局,控制生产水平、采区、采掘工作面个数,做到集中优化按核定生产能力科学合理组织生产,规范井下劳动定员管理,严禁超能力、超定员、超强度开采。加强技术资料管理,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及市局《关于加强煤矿图纸管理规定》(新煤字[2009]18号)进一步加强矿图管理,严查弄虚作假、伪造图纸资料等行为。
15.严格安全技术管理。按照省局和泰安市煤炭局有关煤矿生产技术基础管理的规定,结合市局《关于规范煤矿行政许可审查和设计管理工作的规定》,进一步强化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抓好生产组织管理,严格设计审批。今年所有市属煤矿的采、掘、机、运、通、地测、安监等单位必须配备技术员(或技术副区长),各类煤矿工程技术人员占企业生产定员总数均不少于5%。采掘工程坚持正规循环作业,严格控制劳动定员,严禁‘三超”。采掘作业地点必须按规定审批备案。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过断层,掘进过断层、冒落带,巷道贯通,探放水,大型设备安装维修等重点工程、关键或薄弱环节,必须事先制定周密的安全技术措施,并且相关矿领导、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必须到现场指挥。
16.推进技术改造,加快机械化进度。煤矿机械化水平决定着矿井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效率,是实现减人增效保安的重要途径。各矿业(集团)公司、煤矿要加大投入,按照“控制炮采,推广普采,推进综采”的原则,因地制宜,继续强力推进采掘机械化。凡有条件采用机械化开采的,坚决采用机械化开采。不能上普采、综采的矿井,要实现综掘。汶南、羊泉等煤矿要实现机采、综掘。其他各矿要积极推广使用采煤、掘进的机械化装载。
17.加快系统改造。按照“抓好大系统,管好小环节”的原则,抓好大系统的优化改造。通风系统通过主扇风机更新改造、主进回风巷道整修、系统优化等措施,降低风阻,提高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推进“运输皮带化”,通过煤仓、皮带系统实现运输的连续化、配套化。有条件实现皮带运输的矿井,必须实现“运输皮带化”。全市煤矿年内要基本取消人力推车,建立和完善正规的井下爆破材料库及爆破材料发放硐室。加强信息化改造,实现主要生产系统的可视、可控和无人值守,提高系统自动化、监控化水平。
18.强制推行安全先进适用技术。按国务院提出的煤矿安全生产“六大系统”建设的要求,继续完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无线通信系统、人员定位和考勤系统、安全语音广播系统、泵房远程监控集控系统和矿井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讯联络系统,积极筹备建设紧急避险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必须有效控制井下所有采掘头面和主要作业地点的人员情况。年内要实现多水平矿井的泵房远程监控集控。上半年要完成矿井紧急避险系统的整体规划设计,在开拓部署时进行合理计划。2012年6月底前着力抓好垂深超800米立井应急电源安设工作,2013年6月底前所有煤矿完成紧急避险系统。
19.严格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要健全完善矿井设备采购供应管理、入井检验、安装交接验收、巡回检查、定期检测检验、维护保养、检修以及报废淘汰等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完善设备设施管理台账和技术资料档案,加强设备设施维修检查和运行状况动态管理,各类设备完好率要达到95%及以上。凡发现设备安全管理不到位,检查、维护、更新不及时的,要立即责令整改。所有涉及人员提升运输的设备,必须做到安全设施齐全、保护灵敏可靠,确保人员安全。所有架空乘人装置列为大型固定设备进行强化管理。
20.强化“一通三防”、防治水和冲击地压三项重点管理。严格落实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切实吸取全国近年来煤矿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教训,加强“一通三防”技术基础工作,严格瓦斯等级鉴定和通风能力核定,建立稳定可靠的矿井通风系统,完善监测监控网络,加快建设煤矿粉尘在线监测监控系统系统,强化落实综合防尘降尘、防灭火的各种措施,严格规范现场管理制度,提升煤矿“一通三防”工作水平。继续推广使用巷道洒水车、红外线自动爆破喷雾、微振动自动控制喷雾、无压自动风门、回风巷捕尘网、风动喷浆等设备,提高综合防尘能力。严格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落实 “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加强矿井水情水害分析排查,配备足够的防治水人员、装备,严防溃水、透水、突水事故的发生。对受水害威胁,而未采取全方位、全过程探放水措施的,要立即停止受水威胁区域的施工,撤出相关人员。具有冲击地压危险开采 的矿井,按《山东省煤矿冲击地压防治规定》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冲击地压(矿震)预防治理工作,对确定的冲击地压(矿震)危险区域,必须按照专家论证意见,严格落实综合防治措施,凡发现达不到要求的,责令立即停产。
(五)加强隐患排查,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21.完善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对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实行ABC三级管理,挂牌督办,严格执行安全隐患治理措施、责任、资金、期限、应急预案和监控“六落实”,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闭合管理。进一步规范岗位班组、区队、专业、矿井四级隐患排查防控体系,做到隐患排查横到边、纵到底,不留死角。在此基础上定期组织专家排查隐患,对重大安全隐患进行会审,对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进一步完善安全隐患治理和监控防范措施。同时明确隐患排查治理的执行程序、时限,责任落实到人。对排查的各类隐患要合理定性分类分级,及时建档立案管理。
22.突出隐患排查治理重点。立足于“查大系统、治大隐患、防大事故”,突出“一通三防”、防治水和冲击地压三个重点,以及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隐患点等,从严从深从细排查安全隐患。对确认的A、B级隐患实施挂牌督办、重点管控,落实专人定期进行督查,跟踪调度。对存有重大安全隐患的,要坚决停产整顿,做到防患于未然。
23.强化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督管理。落实矿井安全隐患月排查及重大隐患报告、调度审查制度,市局继续抓好月度的安全隐患审
查,强化对矿井隐患治理的督查。同时在安全生产督查、检查活动中强化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检查,特别是在重大节假日、重要活动期间要进一步加大检查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重要隐患,及时下达《安全隐患整改指令》,限期治理。
(六)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4.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和预警制度。煤矿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监测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或事故征兆要立即发布预警信息,落实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市局将每季度进行一次覆盖式的矿井安全生产风险评估。
25.健全完善事故预报预警预防机制。继续加强与气象、防汛等部门联系,健全自然灾害预报预警预防处置机制。落实好“调度员10项应急处置权”和“三分钟通知到井下所有人员”,严格执行大雨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停产撤人制度。凡该停产撤人而没有执行的严肃处理。同时,做好瓦斯、水害、冲击地压(矿震)等事故预报预警预防工作,赋予调度值班人员应急处置权,加强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26.加强应急预案管理。煤矿各类应急预案要不断修订完善,与《全市煤矿生产安全综合应急预案》保持衔接,并按规定做好评审备案,每年至少要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其中一次须在5月底前完成。受水害威胁矿井,要重点加强相邻矿井区域联防,定期交换作业图纸,及时互通生产情
况,建立完善预警信息快速传递和共享机制,一旦矿井发生险情,必须立即告知周边所有相关矿井。受水害威胁严重且上水平开采出现事故难以保证下水平安全的,下水平要坚决停止开采活动。
27.完善监测监控系统,强化安全调度指挥。煤矿要不断对监测监控系统进行升级和改造,完善实时监测和超限报警功能。进一步完善全市煤矿安全调度指挥平台,加强各煤矿安全监控、人员定位、工业视频、雨量观测等系统的联网联控,以远程动态监控监管为手段,着力加强对重点矿井、重点区域的重点监管,切实提高煤矿生产安全应急管理水平。
(七)加强安全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28.严格任职资格和从业人员准入管理。加强煤矿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重要岗位的任职资格管理,严格标准,从严考核,实行任职资格“一票否决”制度。严格执行煤矿井下职工全员培训上岗制度,严禁不经培训,无证上岗。
29.强化全员教育培训。遵循实际、实用、实效原则,组织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加快建立培训设施、师资、经费、制度、考试考核一体化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支撑体系。突出抓好“三项岗位人员”和班组长培训,加强全员化培训和新工人岗前教育培训。全员教育培训实行分级管理,市局重点督察各矿业(集团)公司、煤矿矿级以上管理人员培训管理,矿业公司督查煤矿中层干部、班组长、特殊工种的培训管理,煤矿负责落实新工人、转岗工人岗前培训和全员培训工作。按照“干什么,学什么”原则,利用“三维模拟动画仿真教学系统”,组织以区队、班组为单位开展定时定向班前班后的业务学习,保证每月有不少于6小时的学习。继续开展安全演讲、生产讨论会、事故剖析、技术比武等多样形式的安全活动,在矿区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30.提高煤矿职工劳动保障水平。优化劳动组织和人力资源配置,提高机械化水平,强制推行机械运人设施,减轻职工劳动强度,采掘一线逐步推行“四六工作制”,避免疲劳作业。在有条件的单位要推行“周五工作制”和节假日停产放假,利用放假时间搞好检修,确保系统完好和正常运行。规范劳动用工管理,依法为职工缴纳工伤和人身意外伤害等各类保险,按规定配备配齐劳动保护用品。随企业发展和社会工资水平的增长,相应提高职工薪酬和福利待遇,建立一支稳定可靠的职工队伍。
(八)严格标准措施,做好矿井关闭工作
31.切实做好矿井关闭工作。完善已关闭矿井的验收工作,达到国务院令第446号规定的要求,确保关闭矿井不留隐患
四、工作要求
(一)本意见及市局2011全市煤矿灾害预防处理计划和安全技措计划审查纪要,同时作为市局20111号安全监管指令,凡在期限内未落实的,取消其评先树优资格,并相应扣除其安全风险抵押金和安全保证金。
(二)各矿业(集团)公司、煤矿要根据本意见,制定符合本公司、煤矿实际的二○一一年安全工作意见。对各矿业(集团)公
司、煤矿执行本意见情况,市局将进行月调度季考核。对执行本意见工作不力的,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二○一一年一月一日
主题词:煤矿 安全 工作 意见
报:泰安市煤炭工业管理局,山东煤监局鲁中分局,市委郭德文书记,市政府刘学保市长,市政府亓桂峰副市长,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安委会。发:本局各局长、书记、总工、科室、大队、驻矿督查员办公室。新泰市煤炭工业管理局 2011年1月1日印发
第四篇:浅谈煤矿安全生产
浅谈煤炭安全生产
一直以来,煤矿安全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这种沉重,不仅包含着人民群众对煤矿安全事故屡禁不止的无奈与痛惜,也饱含着对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担忧与不安。对于如何抓好煤矿安全生产,不仅煤矿企业不遗余力地常抓不懈,各级政府更是紧盯不放,把它当做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那么,到底怎样才能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呢?近日细细研读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感触颇深,受益非浅。在这里,笔者就几个方面阐述一下自己对安全生产管理的认识与见解。
一、提高认识,把安全工作提到政治的高度来对待。每一起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事故当事人,也不仅仅是煤矿企业,它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影响到国家发展的稳步推进;它造成的不单单是经济损失,更造成了非常恶劣的社会负面影响,尤其是国际影响。现在我们国家大力提倡以人为本,深入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煤矿安全事故尤其是重特大安全事故,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所带来的冲击,是不可想象的。站在这个高度上来说,我们出不起事故,因为安全事故不仅是掏几个钱就能“摆平”的事,它给个人、给国家、给社会造成的伤痛与阴影是永远消除不了的,也是无法弥补的,国际影响更是不可低估。因此,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煤矿从业人员,都要提高认识,站在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安全生产的重大意义。要经常性地开展政治学习,不仅学习安全
文件,还学习国家的大政方针,安全生产方面的国家政策。这个制度很不错,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使每一个职工都认识到安全生产不仅仅是关系到自身安危的事,更是关系到国家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大事,首先在观念上树立了大局意识,克服了个人狭隘的认识。
二、坚持依法办矿,依法建矿,从源头上把好安全关。煤矿建设与生产,首先应该从源头上规范主体行为,该报批的报批,该签证的签证,该投入的投入,该整改的整改,坚决杜绝无证经营,无证生产,坚决杜绝冒险作业,杜绝违章作业。近十多年以来,国家先后颁布了多部关于煤矿企业生产经营的法律法规,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矿法》更是将煤矿安全事故列入刑事犯罪之列。颁布这些法律法规的目的,就是为了规范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安全管理,从法律上保证安全生产。有些人感叹,煤现在煤矿越来越难干了。的确,现在的煤矿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的条条框框越来越多,政府部门的监管越来越严格,煤矿行业的门槛也越来越高,稍不留意就可能跨越“红线”,面临着停产整顿、关闭矿井,甚至法律制裁的严重后果。但是,这恰恰说明了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对人民生命财产的高度负责。应该说,这是社会进步的明显表现,是国家发展的必然结果。前不久国家相关部门对去年河南伊川县“3.31”矿难进行了处理。这起矿难中,上至县长、书记,下至煤炭安全管理的科区长,被党纪国法处理的多达有77人,可谓重拳出击。这个处理结果,也表明了国家治理矿难、确保安全生产的坚决态度。应该说,很多人被这次矿难以及后续处理结果深深地震撼了。但是,我们不仅仅要震撼,更要以
此为戒,警钟长鸣,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煤炭生产,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以规程为准绳,依法生产,按章生产,尊重生命,以人为本,我们的煤矿产业才能长治久安。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三、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安全、高效地组织煤矿生产。随着我国煤炭开采事业的蓬勃发展,传统的煤炭开采工艺、开采技术与生产装备所表现出来的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高、开采效率低等矛盾越来越突出,不仅对煤碳开采业的发展造成瓶颈制约,还严重威胁了矿井安全生产,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矿井生产的需要。有鉴于此,企业及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来组织科研攻关,加快煤炭开采相关技术升级,应对各种煤矿安全威胁。经过多年的努力,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大批涌现,大大拓展了煤矿安全生产的新途径。更重要的是,这些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使煤矿安全生产在技术上和实践上有了质的飞跃,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煤矿的安全生产。邓小平同志曾经有过精辟的论断: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因此,我们必须相信科学,依靠科学,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探索、推广、使用科学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让这些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在安全生产中发挥出科学的威力,为我们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为我们的事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做的是,坚决淘汰那些落后的甚至不科学的生产工艺及设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来替代,从根源上彻底消除不安全因素;
四、严格按照规程作业,破除经验主义,铲除懒散作风,牢固树
立按章作业意识,以铁的手腕狠反“三违”,从根本上夯实安全基础。规章规程,就是施工中合理而必要的程序,就是我们工作中的科学指导。任何偏离盖章规程的作业方式,最终都会酿成事故。煤矿安全生产的规章规程,都是用鲜血换来的教训。我们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本《煤矿安全规程》,浸透着无数人的鲜血,凝聚着许许多多曾经鲜活的生命。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我们不能踏在前人的血迹上,再酿类似的悲剧。从这个意义上说,为保证安全生产,我们必须严格按措施施工,按规程作业,丝毫马虎不得。严格按照规程作业,才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但是在现实中,三违现象却屡禁不止,防不胜防。究其原因,一是经验主义占上风,有些同志自认为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在工作中删繁就简,省略必要的程序,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结果酿成事故。还有一种原因就是懒散作风在作祟。有些同志懒散成性,工作中经常图懒省事,抄近道,走捷径。殊不知,在潇洒痛快时,大祸已在不知不觉间降临头上。经验主义与懒散主义这两个东西害人害己,千万要不得。三违猛于虎啊,“三违不除,矿无宁日”。因此,为铲除隐患,我们必须以铁的手腕狠反“三违”,重拳出击,铁腕治理,不留情面,不留机会,不留余地。否则,姑息迁就之下,必然养虎为患,后患无穷。治标更要治本,我们必须营造出一种三违必反的氛围,让广大职工知道红线,害怕红线,从而远离红线;要养成一种遵章守纪的群体性习惯和心理,以三违为耻,以遵章为荣,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心态和遵章氛围。
煤矿安全管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综合性系统,涉及到企业内外的方方面面,既有煤矿企业的合理组织,还有政府还部门的严格监管;既有人、财、物上大量投入的硬件建设,还有从业人员素质培训的软件建设;既要创造经济上的效益,更要抓好安全上的社会效益。因此,实现煤矿安全生产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煤矿安全管理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们时刻警醒,常抓不懈,个人、企业、政府共同努力。煤矿安全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但我坚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煤炭安全生产的路子会越走越宽,煤炭的天空会越来越蓝。
第五篇:煤矿安全生产
煤矿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意识,切实落实本单位、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有关安全法律法规,结合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安全生产实行“一岗双责”制度(一岗双责制度:是指煤矿各级领导、各相关部门不仅要完成本职范围内的业务工作,同时承担业务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各煤矿行政正职(含主持工作)是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分管领导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安全生产的直接领导者,对分管业务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