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市科技教育调查研究报告(实验小学)

时间:2019-05-13 03:25: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瑞昌市科技教育调查研究报告(实验小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瑞昌市科技教育调查研究报告(实验小学)》。

第一篇:瑞昌市科技教育调查研究报告(实验小学)

瑞昌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调查研究报告

瑞昌市实验小学 万秀清

一、调查工作概况

自瑞昌市政府建立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实施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来,瑞昌市教育局认真贯彻《科普法》,落实《行动计划纲要》中提出的各项工作要求,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对全未成年人(中小学生)有计划地开展各项科技教育活动,促进了全中小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瑞昌市现有中小学187所,其中高中5所(其中公办普通高中2所、职业高中1所,民办高中2所),初中15所(其中公办14所、民办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小学159所(其中公办158所、民办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2008年市教育局在科技局领导下,成立了瑞昌市青少年科技协会,指导和组织我市的青少年科普活动,2010年6月2日开始,本人通过QQ群,开展家长问卷调查和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的问卷调查,6月10、11号通过对学校实地走访,现场察看了部分校园环境、学校科学实验室和部分档案资料,并与学校科技辅导老师座谈听取意见建议,力求调查的深入、客观。2010年6月12至16日,汇总分析调查资料,梳理归纳意见建议,形成调查报告。

调研目的:

1、了解我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的现状,分析我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的整体情况。

2、收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分析,寻找我市科技创新教育的最佳突破点。

3、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健康蓬勃发展,更好地实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培养造就新一代建言献策。

二、瑞昌市中小学开展科技教育工作的成绩

自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近五年来,瑞昌市中小学科技教育发展迅速,范围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科技竞赛项目从无到有,活动普及率不断提高,科技竞赛成绩已跻身于九江市前列,科技教育活动亮点纷呈,提升了全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整体水平和中小学生的科技素质,虽然成绩多来自实验小学,但其它学校的参与热情和基础科技教育还是方兴未艾,一片生机。

1、领导重视,部门配合,活动机制比较健全。08年我市就成立了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由徐建中局长任会长,教研室陈德和老师、实验小学万秀清老师任副会长,在协会领导下,各校每年有活动方案并按计划实施,对学校的年终检查考核中科技教育占10分;每两年举办一次瑞昌市中小学生科技节,现已建立实小省级科技教育示范学校、二小全国地理教育示范基地、城东地震科技教育基地3所;并将科技素质纳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和高考、中考加分的要求;教育局逐年增加科技教育活动的专项经费;教育局科技协会与科技局、环保局、科协、委等部门联合举办每年一届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比,项目有青少年科技幻想画现场创作比赛,小发明比赛,科普宣传、专家讲座、科技论坛征文等活动。九江电视台和九江日报在07年就对瑞昌市实验小学进行了新闻报道,对实验小学的科普情况和优秀辅导员事迹进行了宣传,今年5月《江西教育》栏目记者对实验小学进行了采访,报道将于十月份发表。瑞昌实验小学已俨然成为了瑞昌市科技教育的领头雁,全市中小学已初步形成科技教育的良好氛围。

2、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落实科学教育任务。教育局重视《科普法》的贯彻实施,教育局将科技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要求各科课程共同参与,教师全员参与,共同抓好科技教育。教育局每年检查学校是否严格执行新课程教育计划,并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科学课、信息技术课、综合实践活动,开设乡土教材,探究地方特色的科技信息,探究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教育局不断增加对学校开展科技教育实施的配备,各类中小学实验室仪器设施的配备,校园网建设,计算机配备,图书藏量和电子图书藏量均达到或超过省示范中小学配备标准,同时注重开展劳技和科技活动的设施配备,还有部分学校单独建立科技实验基地(有实小科技活动室,城东学校科技角,二中的机器人实验室等)。四是不少学校抓科技教育亮点纷呈,如实验小学抓创造发明与创新思维培养相结合,城东学校抓地震科技普及为特色,二小抓地理科技全面的普及,二中抓计算机与机器人特色为亮点。

3、以活动为载体,对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教育。教育局结合国家大事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依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动。具体活动有: 一是利用学校晨间谈话、读报时间、班团队活动时间、暑期或假日社会活动时间,利用学校建设的科普画廊和科普活动室,结合各类重大节日,如“爱国卫生日”,“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禁烟日”,“禁毒日”,“艾滋病宣传日”等宣传普及科普知识;据了解,实验小学每学期都组织班科技板报、手抄报评比、科技讲座、播放科技影片等活动。

二是利用重大现实社会活动,如抗非典、汶川地震、神舟六号和七号发射成功、建国60周年、“2009国际天文年”、“迎世博”等为主题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学精神。如:05年我市遭遇百年不遇的5.8级地震,实验小学就积极组织学生对我市的地质环境进行了实地考察,调查报告在06年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中获二等奖。

三是积极参加“全国科普宣传周”,举办学校的“科技活动周”,“校园文化节”等引导学生投身到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科普活动之中,科普进班,科普进学校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车模、航模、建模竞赛,优秀科技作品展、科幻画竞赛的活动中去。

四是发挥已建立的瑞昌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博物院、科技馆,解放军地等教育基地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劳动技能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历年来,瑞昌市多达10余所学校组织参观了省科技馆、景德镇陶瓷作坊,在每年我市博物馆开展的机器人、动植物标本展览活动中,城区学校都组织学校进行观看学习。

五是注重举办科技创新大赛或组织参加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成绩喜人。各学校从资金投入、扩建活动场地、遴选科技教育辅导员、制订活动计划、安排活动时间等方面,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使科技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中小学科技教育水平和竞赛成绩跻身于九江市前列。我市实验小学被评为“江西省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城东学校被定为“地震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瑞昌二小被评为“全国地理教育示范基地”,从第十九届至第二十五届江西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市获全国团体地理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个人奖达二百多项,在省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一二等奖多达三十多项,省级机器人大赛中金牌一枚,省级优秀辅导员二名,可以说是成绩斐然。

4、重视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已初步形成一支辅导能力强,富有奉献精神和一定数量的辅导员队伍。一是建立以班主任为主体,各学科教师为骨干,全员参与科技教育的队伍,是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的基础力量;二是选任一批懂行肯干有奉献精神的教师担任科技辅导员。教育局教研室结合省、市开展各项目竞赛的要求,根据我市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科技创新(小发明)、科技论文、机器人比赛、社会实践等科技活动,09年我市派出辅导员队伍参加了省科协在庐山开设的培训班,三是注重外请专家学者到学校指导,如实验小学在市科协的帮助下,就请了物理、生物等专家莅临授课。提高辅导员的辅导水平,四是建立激励机制,对先进集体和成绩突出的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如实验小学先后获九江市科技教育先进单位,江西省科技教育示范学校,九江电视台和九江日报进行了专题报道,在09年的10月份市长卢瑜和科协一行看望了省科技教育先进个人万秀清老师,并送去了慰问金。

到目前为止,已形成有100多位教师为骨干力量的科技辅导员队伍,并涌现出一批敬业精业、克难攻坚的辅导员,往往一所学校取得科技活动好成绩,背后都有一位或几位默默奉献优秀辅导员的身影。至2010年止,我市已有二位省级科技辅导员,一位省级科技教育先进个人。

三、开展科技教育存在的问题

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关系一个国家和民族前途与命运的战略问题。青少年占我国人口的比重是相当大的,我们赢得他们,就赢得未来。我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这既是对时代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正确认识,也是对这场经济、社会、科学、文化深刻变革的积极回应。可见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重要性不言而喻,然后当前的科技教育现状,令人堪忧,全社会关注的更多是应试教育,如何考好语数外,如何进重点,对科技教育只是一个应付,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敷衍了事;具体表现在:

1、重视程度不够

课程改革已经过去了八年之久了,人们期望已久的教育新局面却并未出现,应试教育在全国仍大行其道,素质教育就象是水中花镜中月,可望而不可及。科技教育特别在我国中西部地面临着同样的尴尬局面,为了追求升学、排名次,学校、教师都在拼尽全力进行语数外教学,科技教育只能象蜻蜓点水一样,有比赛赛事来了,通知下去,学生自已有兴趣就参加,学校无组织机构,无专职辅导老师,无相关的技能培训,无专用时间活动安排,无资金投入,早晨从学生进入校园起,各门学科轮番上阵,放学一到,第一时间学生必须离校,有个兴趣小组都没有时间来开展,据了解:城市中小学多数没有科技组织机构和专业的辅导老师,即使有相关的活动室,但都流于形式,一没有教师,二没有时间。农村中小学就更不必说。如此的极端教育如不改变,科技教育是何等的步履艰难呀!

2、师资力量的匮乏

即便有了学校的高度重视,师资力量的匮乏又是一道沟坎,挡在科技教育者的面前,科技辅导员是一个高素质高要求的职业,要求老师热爱职业,责任心强,知识面广,创新思维活,动手能力强的职业,他应该懂得电子、物理、化学,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通,要想给别人一滴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一切的创新源自创新思维,假如思维凝固呆板,自己尚且创新不了,谈何指导学生呢?每次活动开展,作品也不少,但没有精品,一般都流于小制作之类,这就是教师自身素质不高,指导不力的表现。就拿我自己来说,从小就对无线电痴情得很,喜欢动手试验,虽然不成功,但也乐此不疲。工作之后,利用闲暇之时,自学了无线电知识,八小时之外总喜欢给别人维修制作,平时灵感一来,创新火花迸发,马上就拿来纸笔写在本子上记录下来,然后再动手摆弄摆弄起来,遇到小孩玩耍什么东西,自然是凑上去指导指导,因为对职业的热爱,对创新的痴情,所以多年来,指导不少学生在全省青少年创新大赛上获得大奖。

从我市各校科技辅导员来看,素质全面的是少之又少,往往出现一名教师改变一个局面的情况,所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科技素质是当务之急。

3、硬件资源的稀缺

唱戏要搭台,这道理都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又想马儿好又想马儿不吃草,这是矛盾的。创新教育实际上也就是动手能力的训练,既然要动手,必须有动手的工具和材料。这就需要学校、社会、家庭提供必要的硬件平台。据统计,科技活动室最基本的设备应有:万用表、斜口钳、小尖嘴钳、摄子、十字起和一字起,焊锡丝和松香、组装配件、面包板、配套元器件、电烙铁、美工刀、、电子寻向系统、机器人、航模等等,小到几毛钱的大到几万的设备,一算起来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经调查,能全面配置的学校是凤毛麟角。从一定的程度上为青少年的科技教育造成了障碍。

四、几点建议、家校合作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关注对孩子科学行为的引导,是“家校合作”的基础。首先应让家长了解科技创新教育的目的和作用。我们可在学校领导的帮助、班主任的协作下,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本等形式。对家长进行辅导,家校衔接,形成合力。让学生通过在学校的科学活动把知识延伸到家庭、社会,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如鼓励学生参与简单工具的修理、居室设计、搞小制作、小发明等系列科技创新活动。当学生获得成功时,家长也会有成就感。他们也许会发现孩子的成长始终离不开科技教育。通过宣传、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使家长关注参与学校的科技教育活动。

有了家长的积极合作与指导,一些要求在家自已完成的项目就可以在家独立完成了,如一些长期观察实验的内容,栽种管理植物、饲养动物、观察记录天气变化等。家长也可带孩子直接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进行社会调查,如参加工厂、科普展览等形式来协助孩子学习。这样,学生来的知识来的迅速,来得真实。我们则可通过家访、家长会来了解家长的督促指导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做小实验、小制作、饲养动植物、看科普书、科普网站、写观察记录等,并要求家长及同学给与评价。通过这样的评价,有利的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家庭课程资源丰富且有待开发,一百个家庭,一百个环境,家长的阅历不同,职业不同,专业知识不同,这就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科技实践基地,有家长的参与,安全得到保证,专业知识有人指导,实践效果一定会很好。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包括家庭饲养的栽种植物、家庭科技藏书、影像资料等。教学时,可采取向家长了解、看科普资料、看杂志、引用电脑资源等方式通过学生这条传输主线把知识引入到学校,让全班同学共同分享。这样学生的科学知识不再局限于书本,他们有了更广阔的学习领域。

我们只有让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家校合作”,它必将推动科学教育的进程,提升科学教育的知名度。

2、社会支持 在科技教育活动中,社会的支持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应该投入资金,建设科技馆或社青少年科技活动场所,充分发挥科技馆指导中心的作用,配合校内课程改革,推出科技选修课程,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由学生自由选题,形成各种专题小组,从校内引到校外。针对不同主题,师生进行科学实践和科学探索,共同营造校园中自发爱科学、学科学的氛围,推动学校科技工作的开展。

同时,可以组织高校大学生、研究生、在校高中生组成的“校园流动科技馆”志愿者队伍,经过专门培训、进入到中小学校,开展科普活动,如:科技知识讲解,科普讲座,课题研究等。通过活动不仅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个报效社会、社会实践的机会,同时利用他们的科学知识和科技素质为中小学生树立榜样,吸引更多的青少年热爱科学,投身科学。

建立专家顾问团,对学校科技教育进行指导,并深入到相关学校,做系列科普讲座,并对学生的科技项目与科学实践进行有益辅导。

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形成合力,必将会迎来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春天。

第二篇:教育调查研究报告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实习

教育调查研究报告

赵阳

教育调查研究报告

我被分到某某小学进行教育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努力地实习,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开展的调查。调查的过程十分辛苦,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颇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还是很让我满意的。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的班级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小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的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经过调查,我总结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方法:

(一)以渊博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必须时时注意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技能,不断吸纳新知识,用以充实丰富自己的头脑。一个知识渊博,才华横溢的教师往往更能激起学生的崇拜,增强学生的信任感,从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在这个过程学生也会自然而然集中注意力,兴趣盎然地听好每一堂课。对此,我认为可从这几方面入手:

一、要勇于创新,尝试多种教学方法。

二、要与时俱进,做到才思敏捷。

三、要脚踏实地,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二)以设疑、解疑激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例如《诚实的孩子》一文,在讲到第三自然段时,有个细心的小女孩提了个问题:为什么姑妈问花瓶是谁打碎的时候,表兄妹回答‘不是我’,句末用的是感叹号,而列宁回答‘不是我’却用的是句号呢?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马上做了个小实验,指着一块本来破碎的玻璃问一学生:是你打碎的?学生不假思索地说:不是我!这时学生明白了文中感叹号表示表妹没有打碎的语气十分肯定,列宁的回答用句号,表明了他撒谎,语气不十分肯定。这时学生感受到了自己提问与自我解决问题的乐趣,于是纷纷举手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共同讨论并得出了较满意的答案。可见在教学中,教师鼓励质疑,会大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总之,只要我们巧妙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以把握知识结合点激发学生兴趣

知识结合点是不同知识之间的有机结合,它反映了客观世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经调查表明,学生的兴趣往往产生于学生认识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知识结合点。能正确把握知识结合点,才能抓住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努力思考和理解那些结合点。如在讲授国家的出现过程时,先让学生思考:“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是“生产力的发展。”接着问学生“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私有制,后来又产生了哪两大对立阶级?”回答是“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然后问学生:“两者的关怎样?”学生答是“根本对立的。”最后问学生“它们之间的矛盾能否调和?结果怎样?”这一问正是各种事实的结合点,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这一点上,就在学生面前揭示出一种新知识——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从而必然产生阶级的时候才出现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种方法既符合认知规律,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准确地把握了各种知识的接合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四)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激发兴趣

思想品德教材中一些理论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如果我们在注意理论性科学性的同时,能讲究一些趣味性,把阐述理论同形象化叙述融为一体,就可以使理论增添感情色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尤其在讲授中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起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效果,比喻恰当,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加深印象,加强巩固。通过通俗易懂的比喻,学生很快就把知识理解了。

(五)以优美感人,生动幽默的语言激发兴趣

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主要通过语言来传递知识,教师语言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教师富有严谨、简洁、精炼、准确、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就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促进记忆的持久,思维的活跃,想象的丰富,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有积极的作用。

(六)以良好的态势激发兴趣

这里的态势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身体语言,教师讲课中的态度、表情、姿态等。态势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一个人内心心理活动的对比,它反映了一个人喜、怒、哀、乐、爱、憎等情感。这种身体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不仅对口语起辅助作用,而且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容易引起共鸣。正因为态势具有上述功能,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运用有声语言外,还恰当运用身体语言,用亲切和蔼的面容、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动作,来发挥态势对口语的深化补充作用,使教学有张有弛,富有节奏,有声有色,妙趣横生,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习。

(七)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的角色便是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助者。例如《翠鸟》文第三自然段是写翠鸟行动的敏捷,这一段学生较难理解。教师可设计这样个问题:从哪些地方看出翠鸟行动的敏捷?学生很快找出难以逃脱、锐利、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等词句,但不一定能找出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样的关键句子。此时,通过演示翠鸟钓鱼的情景,使学生如身临其境,看到翠鸟活了、飞了,动作是那么敏捷。教师顺势提问:苇杆的摇晃和水波的荡漾持续的时间长吗?翠鸟到哪里去了?学生茅塞顿开,理解了句子的含义。再反复朗读课文,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精炼。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信赖、喜欢的老师,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上课时应用循循善诱的语言启发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应用期待的目光看待他们。回答错了既不能讽刺,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不能不加理睬,而是耐心的引导这些学生,使之正确的回答完毕,再予以肯定。这样,学生体会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将知识融入有声有色的教学意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教学是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要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既要遵循认知的规律,又要辅以恰当的手段方法、语言来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主动性,唤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能,从而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篇:教育调查研究报告

2012实习.教育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班主任工作积极性提高的对策研究

调研人:李志学

(法政学院 09政本2班 学号:2009644220)

一、调研概况

2012年10月8日至11月16日,我很荣幸有机会在茂名市电白县第四中学(又名电白四中)度过一个多月的实习生涯。实习期间,我积极认真工作,虚心向办公室里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各方面都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与此同时,我还在这个月期间内开展了一项关于教育方面的调查。

电白四中由初中部和高中部组成,学校共有教职工200多人,学生3500多人,共分新旧两个校区。实习期间,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但又不得不引人反思的问题: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怨声载道。没有多少人是心甘情愿当班主任的,都是上级直接强制性安排,班主任有苦难诉,不敢反抗,经常在一起发牢骚。根据校有关实习要求,再结合所在实习学校师生实际情况,经过反复斟酌、认真实地调查,我选定了“关于班主任工作积极性提高的对策研究”这一课题。

二、调研意义

任何一项调查研究都须有它存在的意义(包括理论指导和现实实践意义),同样的,教育调查研究报告必须得符合当前教育实际,并对教育过程中出现或存在的问题具有某方面的指导性意义。

“关于班主任工作积极性提高的对策研究”这一课题具有的调研意义有:

1、从教师角度出发,结合教师工作性质和心里特性,探究教师厌倦当班主任的主观原因,从而了解班主任工作的苦处。

2、从学校客观实际出发,探究班主任工作量待遇的匹配状况,在减轻班主任工作量和提高班主任待遇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3、以小见大,从一个学校、一个年级、甚至一个小集体可以看出当前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某些代表性问题,从而为当前解决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借鉴意义。

三、调研方法

1、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与课题有关的调查问卷,调查的对象为各年级班主任代表、学生代表和领导代表)

2、采访法(在高中部和初中部各选取些班主任进行采访,采访内容包括个人情况、班主任工作量和待遇;采访主管班主任领导,采访内容包括学校师资力量、上级领导及学校相关政策等)

四、调研结果(结论)

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以及对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和对采访结果的研究,以电白四中为例,我初步找到了班主任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1、班主任自身定位不准确。很多老师在没有当上班主任前,其实普遍对班主任工作缺乏一个全面科学的理解。他们更多觉得,班主任是一个苦差,吃力不讨好的工作,还要面对很多工作量和无数学生问题的烦扰,起早贪黑的,整天围着一帮小屁孩转,根本就没有自己个人的空间。不容置疑,这些都是对班主任工作的正确解读,但是,这只是片面的解读,还不够全面科学。说到底,更多班主任只是看到这份工作的弊端多一点,似乎很少看到班主任

1湛师指导老师:王慧英 以电白四中为例

工作对教师个人成长的各种锻炼。凡事经常往坏处想,怎能没有抱怨?

2、班主任自身抗挫能力不强。所谓抗挫能力,即面对困难挫折的抵抗能力。很多教师不想当班主任、不敢当班主任,很多程度上是之前当怕了,心生恐惧之感。面对困难挫折,他们更多的是想到自己的利益,经常出现迟疑甚至后退。在困难来临之时,他们并没有想着如何去面对和解决、如何去高效完成,只是采取一种消极低效的敷衍手段来完事,他们甚至懒得去想。久而久之,由于心理抗挫能力不行,逐渐对班主任工作产生恐惧和厌倦,何来积极性?

3、班主任自身责任感不强。为什么有些班主任老抱怨这样不好那样不好,说到底,这体现出了个人的素养低的问题,即责任感不强。班主任工作本来就要求很高的责任感,由不得半点马虎,因为班主任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学校的切身利益,稍有不慎,将会带来巨大损失。如果班主任本身是个责任感很强的人,他根本就不会计较太多的个人利益,而会更多想到的是自己的学生,以及是否对得起自己的这份工作。

4、班主任自身不够敬业。作为一位教师,特别是作为一名班主任,身上还肩负着一份育人的工作,即及时了解学生实际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和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思想教育以帮助学生及时改正。所谓敬业,无疑就是要爱好职业并为之不断付出。班主任工作繁琐谁都知道,但是你既然做了,就得想办法去把它做好,这才是真正的敬业。反之,如果经常对工作有抱怨甚至有抵触情绪的,我们可以说他本身是不够敬业的,因为敬业的人不会这样做的。

(二)客观原因

1、班主任工作量过多,安排不科学。在采访中,我听取了部分班主任抱怨更多的是指向班主任的工作量。在电白四中,师资力量本来就不太理想,所以上级的很多工作任务都得由班主任直接负责,其中很多工作并不属于班主任工作范畴,班主任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上级领导的跑腿。上级根本就不管班主任死活,反正有任务,班主任必须得按时按量完成。就比如说期中考试吧,鉴于老师不是很多以及学生纪律较差原因,很多科目的监考都把本班的班主任安排进去,拿高中部来说,总共考9课,班主任得监考6、7科。这样的安排说句实话,真的不太科学,真得把班主任累垮。如此多的工作量,班主任有抱怨心理也是情有可原的。

2、班主任待遇过低,与工作量不成正比。虽说班主任工作待遇每个学校有所不同,但在电白四中,班主任每个月只有可怜的200多块的确与工作量不成正比。在很多师资较好的学校,班主任工作量与待遇是较为成正比的。除了有基本的班主任费之外,其他的各项工作做好还有累加金额,每一样工作都有相对应的补贴。想想在电白四中,无论你做多少工作,最终的班主任待遇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差别,试问谁的积极性能高?所以很多班主任干脆忽悠学校,消极工作。

3、学生对班主任工作的不理解。其实,班主任处理的问题更多的是与学生有关,很多班主任抱怨发脾气也很多是因为学生。现在很多学生都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为所欲为,经常给班主任找麻烦,经常要班主任操心。学生一个不听话,班主任就得多做一项工作,本来班主任应付学校的工作应经够多了,如果学生还不自觉和不听话,想必班主任想死的心都有了。

4、学校资金周转不理想。电白四中属于县级中等中学,师资力量一般,其他可支配的收入也不是太多,校财政向来支出比较紧,所以教师班主任待遇显然比不过一些师资力量雄厚的学校。根据校领导的反映,电白四中也曾想提高教师班主任的相关待遇,但目前财政的确存在着问题,再加上最近几年新旧校区合并以及建宿舍楼问题,就更难上加难了,根本没有资金周转。

5、学校发展前景停滞不前。电白四中是一间合并的学校,无论是师资还是生源都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状况,很难整合。这混乱之中,难免存在着影响学校发展的消极因素。加上上

级主管学校部门对学校建设的扶持力度有所减弱,甚至不如以前,学校开展工作更是面临重重困难。可以说,在学校发展面临困境的时候,老师是得陪着吃苦的,更不用提自身的待遇提高问题了。

五、调研对策

针对以上班主任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分析,对症下药,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解决问题。

(一)班主任方面

1、正确定位班主任工作。对待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班主任必须辩证的看待。除了看到它的繁琐,更应该看到它的好处。必须克服常人眼中班主任是件“吃苦不讨好”的活,而应该懂得班主任是件很能锻炼人的活,没有它,教师生涯就不完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2、加强自身素质培养。这些素质的培养当然包括抗挫能力的提升、责任意识的养成以及爱岗敬业精神的磨练等。当然,这些素质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个长期的坚持过程,需要恒心与毅力。简单来说,作为班主任,必须得越挫越勇,敢于担当,爱护学生,关心集体,少索取、多奉献。

(二)学生方面

1、体谅班主任工作。学生不要以为班主任做的工作是多余的,要知道,班主任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好。班主任日常管理班务已经够忙,学生要懂得体谅班主任工作,尽量做好自己,不要给班主任添麻烦。

2、分担班主任工作。作为学生,特别是作为班委成员的学生,除了做好自己本职的工作外,还得帮班主任管好自己的班集体。要知道,班集体的建设仅仅依靠班主任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动员全班学生的力量。学生帮忙管理班务,无疑是替班主任的工作减压。

(三)学校方面

1、营造条件,科学安排班主任工作量,建立奖惩制度。班主任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必须得有相应的工作回报,得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要建立起一种奖惩制度,让班主任觉得,多付出是有多回报的,少付出是有惩罚的。通过多种奖惩措施,让班主任间形成明显差异,在他们之间制造激烈的竞争,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对于工作不胜任者,必须进行惩罚,比如扣奖金。

2、实行学校大整顿,争取更多的运转基金。其实,学校很多方面都存在着浪费现象,通过监控财政的胡乱开支,可以节省下来一大笔经费。同时,在建设学校设施的时候,必须精打细算,用好每一笔钱。在学校自力更生的同时,还必须得创造条件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更多扶持,比如师资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还可以向社会慈善人士进行募捐,能争取一点流动资金算一点。当然,这些节省和争取下来的资金并不是给某些人中饱私囊的,而是真正用到学校建设、提高教师待遇上面来的。

六、调研小结

“关于班主任工作积极性提高的对策研究”是一个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性的研究课题,虽然它研究的是班主任这个群体,但它的解决无疑是与学生个人、学校甚至是整个社会教育体系息息相关的。这个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触而就的,它需要更多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见证,它的解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因此,这个问题也将是我国目前教育面临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四篇:三河实验小学科技教育工作制度

三河实验小学科技教育工作制度

总 则

开展科技教育工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为适应学校大力开展科技活动的形势,切实加强学校科技教育工作质量,使我校科技特色教育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灵活运用科技知识,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组织管理制度

1.建立三级管理系统(领导小组.教科室.年级组),具体工作由教科室负责。

2.各班设科技班委,教科室设科技教研员,负责指导和联系各教研组开展有关科技教育的教研活动。

3.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和目标管理。

4.纳入考核内容,有具体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措施。

5.长远规划与近期安排相结合(五年规划.计划和总结)。

二、教育教研制度

1.保证时间(科技活动课每周不少于一小时)。

2.保证教师配备(足额配备专.兼职科技教师)。

3.作为一门课程,有教案,有活动记录,教导处有检查记载。

4.按四梯级渐进要求编写科技教育校本教材。

5.按年级段建立科技兴趣小组。

6.每年一届创新大赛形成制度。

7.组织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大赛。

8.校内组织科技观摩课和竞赛课。

9.组织科技作品展览。

10.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教育。

11.对科技教育实行课题化研究。

12.协助社区建设科学工作室,使学校科技教育与社区科普教育相互协作、配合。

13.按学生居住区建立科技活动小组,每组选聘1—2名家长作兼职课外辅导员。

14.组织学生户外参观.观察.考查和宣传等科技活动的规定。

15.聘请校外科技辅导员的规定。

三、教师培训制度

1.保证每年派员参加省科技教师培训会和机器人辅导员培训会。

2.积极组织参加各级科技创新大赛及观摩活动。

3.学校坚持每期举办一次以上科技教师论坛。

4.科技教师每期撰写一篇以上科技教育经验论文。

5.全体教师每年完成一个以上科技创新项目,在项目研究中发展提高。

6.建立聘请专家来校辅导制度。

7.加强校际间的研究与交流。

四、后勤保障制度

1.充实和完善科技教育场所建设,办好科教园,配置和完备科技教育设施。

2.保证科技教育专项活动经费,每期投入的直接科技教育经费不低于每生3元。

3.科教园的财产管理。

4.科技教育图书管理。

5.支持科技教师培训,保证教师培训经费。

6.积极开展科技教育终端开发,促进科技教育可持续发展。

三河实验小学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细则

1.加强对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工作的领导,广泛宣传科技的重要性形成以学校为主、全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

2.各级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应给予(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同等地位,业务工作归口上级科协。各中、小学校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分会或小组,具体组织、管理本校青少年科技辅导员。

3.为推动小学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建立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讲师团,承担相应科技讲座、科技展示、科学实施指导。聘请水平高、素质好、热心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专家为讲师团成员。

4.在学校设专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编制。依托现有的师资资源和学会人力资源,采取自愿报名、组织推荐、公开招聘相结合,待遇参照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标准。

5.明确职责,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负责以中小学生为主的未成年人的在校科技教育和校外科技实践。包括:科技讲座、科技展览、科技制作、科技竞赛等。实现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的结合、书本知识和社会知识的结合,进一步丰富中小学《科学》课程教学。

6.对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培训,在经费和时间上给予保障,形成一支训练有素、素质较高的科技辅导员队伍,并逐步形成一套有助于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工作机制,促进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有序发展。7.改善和提高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的地位和待遇。要在工作、生活、住房、进修、评定职称等方面对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科技辅导员的工作纳入业绩考核,辅导课的时间应作为工作量的一部份计算课时,享受同样待遇。对做出贡献获得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者应等同于同级表彰的优秀教师。

8.将青少年科技教育纳入财政预算,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和学校、社区共建,纳入“希望工程”的组成部分。对于出资支持青少年科技教育的企业,在税收政策上给予支持,并由各级政府给予相应的荣誉。

知小学的杨瑞清校长将孔夫子的“仁爱”、孙中山的“博爱”、陶行知的“爱满天下”、斯霞的“童心母爱”融和,创建出了充满爱的“赏识教育”。

“学会赏识,爱满天下”是行知小学的校训。“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真爱、博爱、自爱、会爱”是他们的全部内涵。“达成被爱”就是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教师之爱、父母之爱、同学之爱、社会之爱,让每个生命都成为“爱的聚焦”;“引导施爱”就是引导学生爱同学、爱父母、爱老师、爱社会,让每个生命都成为“爱的源泉”;“启发自爱”则启发学生充分肯定自己,爱护自己,让每个生命都成为“爱的堡垒”。

行知小学通过开展“班级赏识教育”----爱的磁场、“家庭赏识教育”----爱的港湾、“自我赏识教育”----爱的化身三个层面的实验,“花苞心态”歌谣。

“花苞心态,才是真爱;花苞心态,缺点可爱;花苞心态,耐心等待;花苞心态,和谐时代。” 和“大拇指”歌谣。

“大拇指歌谣”----大拇指,翘起来,人人心里渴望爱;大拇指,翘起来,人间处处有真爱;大拇指,翘起来,凡事发生好心态;大拇指,翘起来,生命之花开不败;大拇指,翘起来,你我大家乐开怀;大拇指,翘起来,走进和谐新时代。

第五篇:教育实习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大学城一中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调查研究报告

学 院______文学院________ 专 业__汉语言文学(师范)

学 号___20120505200______ 姓 名_____ 杨欢________ 实习学校_____ 大学城一中____ 指导教师_____ 李波________

经过在校的学习,我来到大学城一中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习活动,随着各项实习任务接近尾声,我从实践教学锻炼中对教育工作得到了深刻认识,对以后进入教师岗位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实践专业课的教育实习和班主任的工作实习过程中,我逐渐提高了对教育的认识,并结合实习认识开展教育实习调查。

调研内容包括中学教学法,根据中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总结课堂提问艺术,并针对中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提出优化学习方案等。

调研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一、调研目的1、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2、讨论与分析语文课堂提问方法与效果;

3、分析学生接受情况

二、调查对象及其方式

此次调查针对性强,明确调查对象是四年级学生,学生基础扎实,学习勤奋,具有巨大潜力。通过问卷调查、交流访谈等形式开展调查活动。

三、调查与分析

学生基本情况:刚升入初二年级学习,学生学习情况差异很大,如何快速适应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成绩,学生还需经很长的摸索过程来发展与提高。

现就语文课堂提问调查情况做以下论述 : 提问,是师生之间交流的常用方式,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课堂提问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教师提问的方式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要求学生答得好,老师首先要问得好,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掌握提问的艺术呢?以下则从前提、原则、误区、措施和意义五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一、明确提问的前提与原则

在正式设计问题之前,我们要了解和明确提问的前提与原则,不凭空提问。

(一)前提

1、从共性阶段出发: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

学生的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的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发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特征”。所以针对小学、初中、高中这种不同阶段的学生,就应该设置不同的适应性和提问方向。例如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少年期,思维上主要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因而对处于该阶段的学生就要善于将感性与理性巧妙结合起来,同时尊重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积极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

2、从个性区别出发:要区分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不同于别人的个体差异性。在教育中,学生的个体差异一般包括:性别差异、智力水平差异、非智力水平差异等。这些差异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所以教师在设置课堂提问的内容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设问。当然,要了解这种差异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难度,这就需要老师在不断的问答过程和教学过程中,争取熟悉和了解班级每个同学的差异程度和区别特点。同时转变观念、提升认识,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主要目的。

(二)原则

1.提问要有目标性与针对性

课堂提问时教师要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针对相关教学内容,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或回答,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效果。如《背影》中对“爸爸的背影”提问的类似问题,就要求还原场景,设身处地体味当中情感。如提问:第四段中描写的“时年我已20岁”,为什么父亲还是不放心,终于决定自己送我去呢?问题的目标指向父亲,所谓可以考虑是因为父亲颓唐的亏欠;父母对儿女的爱,付出的心甘情愿。

2、提问要有清晰性和概括性

要求清楚、具体地表述问题,避免模棱两可的提问。如《大堰河,我的保姆》灵魂有颜色么?作者问什么用紫色形容大堰河的灵魂?,“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落实到具体颜色上进行提问。另外问题尽可能地有概括性,如三句话提问:这是一篇——这篇文章好在——你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以贴近学生生活为中心。又如:你更喜欢——为什么——,例《我的四季》你更喜欢作者描写的哪个季节,为什么?

3、提问要有连环性和生成性

设置标志教学结构和方向的关键问题,一项任务中至少有一个问题。同时考虑学生智力,按照逻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紧随学生的回答提问。如《愚公移山》,教师可以从标题入手:移什么山?谁移山?为什么要移山?对移山有几种不同的态度等。引发思考和对话。牵动整体、部分、综合、侧面的理解。又如《安塞腰鼓》中“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哪里,哪些部分让你感受到了这个‘好’”,串联起对全篇文意的理解。从整体阅读角度和学生参与上入手,以一个主话题为主,牵一发而动全身。

4、问题要有思考性和可供思考的时间

一个好的问题,必须让学生开动脑袋,运用思维实践来生成答案。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前,还有提供一定的思考时间,给学生创设提问的时空,促使学生“想”问。供思考的问题如:《故乡》中对“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一句与“希望”的联系。

5、问题要有参与性和集体性

提问要鼓励全体参与,而不是和个别学生的探讨,要调动整个班级的积极性和活跃性。这点教师站的位置也有很大关系,要考虑问问题时是朝向具体回答的学生还是朝向的整个班集体。例如《爸爸的花儿落了》课文中最让人感动的是哪一个情景,为什么,谈谈你们的想法?

6、提问要有自主性和互动性

提问不单单只是老师的事,也是学生主体的权利,要鼓励学生自己提问,并且尝试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形成互动。例如在《石壕吏》中对最后一句“独与老翁别”的解读中,有老师问“这个‘独’表达了谁怎样的状态与情感”时?主要针对的是诗中的作者,而同学们就主动提出“‘独’字是否也表达了老翁的情感?”这样的主动性提问。

二、了解提问的多重潜在误区

我们知道在当今的课堂中,教师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否定了,转而代之的是问答式、互动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多样性教法。然而伴随着新教法的融合,新问题也在不断产生。比如问答式教法中:“有的教师该问的和不该问的都问;需要学生作答的和不需要学生作答的都问;学生能回答的和不能回答的都问;有价值的和没有价值的都问”。于是课堂上久出现这样了一种反差性极为明显的现象:教师们在讲台上眉飞色舞、口若悬河,台下的学生目光呆滞、一言不发。一堂课下来,学生不知所问、毫无所得。具体来说,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准备不足,脱离文本

新老师在备课过程中多少会有准备不足或脱离文本的现象,容易抓住课文中自己感兴趣的一点来提问,然后展开讨论,阐发、拓展,却不知文本已被远远地抛在背后。这是我们作为新老师要注意的首要问题。

准备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例如习惯性提问“对不对”等,形同口头禅,发问过多,而收效甚少。其次,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写作特色是什么?”,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只能启而不发。最后,提问没有新意,篇篇文章都是雷同的提问,“文章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文章中心是什么?”,总是这样的提问方式,不仅让学生生厌,自己也会觉得单一重复。

脱离文本则如《我与地坛》一课,老师先让学生概括文章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然后提问:在作者这一段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作者生命启迪和人生的感悟。请问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生命?我们作为正常人,应该有怎样的生活态度?并让学生讨论结束后,用名人名言加以论证,如张海迪、霍金、贝多芬、保尔柯察金等。我们可以看到这整堂课的思维围绕“生命”展开了,师生也都动起来了,学生也似乎都能谈点自己的看法。可转过头来的时候,文本被抛弃到千里之外了。导致我们最终无法和文章进行对话,也无法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身临其境地去体味主人公的情感体验。

(二)问题肤浅,提问简单

这种误区主要表现为问题的肤浅,追求表面化的一问一答的形式,看似热热闹闹,而内在却华而不实。例如有些老师总是提问是什么?文中有几处?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提,但是却不能作为引领全篇的问题。以及“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问题,以为是牵引着学生,活跃课堂气氛的方法。实际却是毫无价值,因为它们既不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也浪费了课堂的有效时间。

例如《最后的常春藤叶》这一课。有老师提问: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作品的主要人物有哪些?在他们身上发生了哪些事?请你们谈谈她们的吃住生活怎样?苏艾对画家琼珊有哪些举动?贝尔门给你的最初印象如何?针对这些问题,学生进行了逐条的回答,然后再由教师归纳主题、课外拓展,最后全文讲授结束。这样一连串的问题看似热闹,但实际上都非常简单,学生只需在课文内搜寻一下,答案立马出现,而且准确率极高。在这种课堂上,学生没有争议和讨论,也没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观点,更说不上美感与激发力的培养了。因此,这种虚假性提问其实严重桎梏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课堂提问最普遍的误区之一。

(三)预设答案,框定范围

在有些教师的课堂中,上课就是亦步亦趋地执行教案中所写的或者事先设定的教学思路,而学生就是机械化配合和回应的对象。他们用预设的答案禁锢学生的思维,框定思考的范围。

例如《故乡》一课,有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究竟闰土是小偷还是杨二嫂”于是学生们都议论开了,有的说是杨二嫂,因为闰土既然已经拣了那么多东西了,再挑几个碗碟也是会被允许的;有的说是闰土,因为母亲对“我”说将不必要搬走的东西送给闰土,让闰土自己去拣择,恰恰是在她让闰土“自己到厨下炒饭吃去后”,这也就是说,闰土完全可能在不知道自己可以挑拣东西的情况下趁炒饭之机藏碗碟。但是虽然老师提出了这样开放性的问题,却又认为答案是唯一确定的,即杨二嫂才是小偷。老师归纳说:硬是把罪名加在闰土身上便要破坏了这篇艺术作品的完整性和思想的深刻性。而下面同学则一片安静与迷茫,有的脸上还带着疑问。像这种开放性的问题,它的目的就是为了发散学生思维,而不是这样一种“请君入瓮”的方式,这种方式有时不仅不能让学生理解标准的答案的核心内涵。甚至会将学生刚刚冒出的思维火花掐灭,造成问题的封闭和狭窄。

(四)忽视思考,打破平等

这种误区体现在有些教师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的训练只会压抑学生思维;同时有时候提问对象过于集中,例如只顾优生,忽略差生,也很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破坏学生之间的平等性;以及一些惩罚性的提问。如教师发现某一学生精力分散,心不在焉,则突然发问,借机整治。这种提问有时候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但长期如此则会使学生视老师提问为畏途。

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都是一些提问的误区,是我们要避免和纠正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三、掌握提问的措施和技巧

(一)基本提问方法

在准备提问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

1、追问式提问

用不断地追问,使学生回到原文进行思考和层层地理解。例如《南州六月荔枝丹》中,有老师为了介绍荔枝生态特征顺序所采用的追问式提问:(1)作者在介绍荔枝时,为什么先写壳再写肉后写膜和核呢?⑴作品的主人公到底是谁?是夏瑜还是康大叔?(2)康大叔是什么人?为何人们都对他恭恭敬敬?文中黑衣人和他是否是一个人?(3)夏四奶奶既感到儿子是“冤枉”的,为什么上坟时又感到“羞愧”和“踌躇”?她的政治态度究竟怎样?(4)小说为何以“药”为题?“华”、“夏”两家的姓氏有何含义?这几个问题是课文要解决的重难点,这种提问即可作为阅读后的课文梳理,又可作为开课前的“思考预习”。

2、生疑式提问

有时学生在阅读中往往一扫而过,把握不到文章的妙处和中心,理解自然就肤浅了。生疑式提问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生疑”。当学生学习时,似乎没有问题时,教师就采用生疑式提问,促进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孔乙己》教学中,“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与“的确”是矛盾的,那么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为什么?这些提问不仅能促使学生去琢磨,发掘文中蕴涵的内容,理解作者用词的意图,同时也教给了他们读书的方法。

3、对比式提问

为了温故而知新,在教学中往往运用对比、类比、分析异同等方法提出问题,供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例如在教《六国论》(苏洵)时,可问:苏辙的《六国论》,贾谊的《过秦论》,杜牧的《阿房宫赋》都写到了秦灭六国的事,它们在写法上、立意上有什么不同?比较式提问可以温故而知新,还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再求同寻异的过程中,促进思维能力的培养。

4、发散式提问

这种提问是以某一个问题为中心,然后派生出许多小问题,即“其一发而动全身”。从各个角度去启发学生思考,各个击破,那么中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例如:鲁迅小说《社戏》,篇幅较长,为了弄清这个小说的思想内容,有老师教师设计了若干小问题来分析“戏”:课文中哪些段落写的是看戏的内容?这戏好看吗?那晚的戏怎样?一系列的问题之后,学生这时已能准确回答“不尽好看!”然后又抛出一个问题:既然戏不尽好看,文章结尾为什么又说‘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呢?矛盾出现了。同学们议论纷纷,然后老师因势利导:“大家想想,是好在戏内,还是戏外?”经这一点拨,学生的思想像开闸的洪水,教室里的讨论声顿时大作。在探讨中,学生完成了进一步的思考。

5、激将式提问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思维而进行的激励性发问。激发学生兴趣和自信心。例如在教《诗经·伐檀》时,提问“我们刚才的思想内容分析,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说法,反映了奴隶对奴隶主不劳而获的一种反抗,谁还能根据诗中的美景,劳动所获的丰硕等,说出一种新的解释?”或者问:“《诗经》中的‘国风’大多是爱情诗,你能根据这首诗,从爱情诗的角度去解释吗?”激励学生各抒己见,自由想象,激发兴趣。

当然,除上文提到的几种提问艺术外,还有“情境式提问”、“剥笋式提问”、“诱导式提问”、“演绎式提问”、“追问式提问”、“铺垫式提问”等等。根据教材的需要和教学要求,能正确设计问题,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一项基本功。

(二)设置有效提问

在掌握基本提问方法的基础上,还要设置有效的提问。

1、有效的提问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有的放矢,有联系有拓展。

例如《最美的坟墓》一文,提问:坟墓怎么会是最美的呢?它是怎样的坟墓,有哪些特点,“最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就抓住了题目的反差性效果提问。又如《沁园春 长沙》一诗中提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指的是哪些人?即从疑难点入手进行提问,既化难为易,又能帮助学生突破疑难点。再如《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提问:“忘却”和 “纪念”矛盾吗?作者能“忘却”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看起来自相矛盾的点入手,去深入把握文章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

2、有效的提问要掌握好提问的“度”,富有巩固性与启发性。

教师应用“慧眼”识 “资源”,取精华、去糟粕,掌握好提问的“度”,正确而迅速地做出判断并妥善处理。对于那些意义不大、没有利用价值的生成性问题可以一笔代过,对那些有探究价值的生成行文体,就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寻找拓展延伸的新 “契机”,为新的生成提供支点和空间,提升课堂教学价值。

3、有效的提问要有分层提问,促进师生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4、有效的提问要可供发现,在发现中培养学生们的思维。

例如指课文中一些学生易被忽略而又与理解课文内容关系密切的地方。如《祝福》中祥林嫂再嫁亡夫后回鲁镇,“鲁镇人仍叫她祥林嫂”,所以询问学生 “仍”的含义。经过探讨从 “仍”一词背后发现鲁镇人对祥林嫂再嫁的否定,揭示出封建思想在民众心中根深蒂固。再如《背影》中第六段,提问“为什么拭泪怕自己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这句话有什么深层的含义?”让学生发现儿子的内敛性格,从多方面思考:隐藏自己的情感,不愿交流;对父亲的挂念,怕父亲看见自己的伤痛等。又如《孔乙己》中提问“秋风是一天比一天凉,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从气候入手提出发现的可能性,可考虑作家对他的悲悯,希望他能活下去等因素。

5、有效的提问方式要灵活、新颖、生动,吸取学生注意,且富有艺术性。如在《晏子使楚》文章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晏子一定要从大门进?如果晏子从狗门进代表什么意思?并通过平时生活中与此相关的一些例子让学生理解事物的相对性,这样一来,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晏子成功的原因了。

6、有效的提问要抓住关键时机,在关键时间点提出激发学生的思维,具有时效性。如在学习《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适时提问的提问:福楼拜有哪些性格特点?从文章的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学生结合文中句子稍一讨论就明白了:他是一个好客、博学多识的作家。适时的提问方便于学生把握对文中人物的认识。又如窦桂梅老师在讲授《晏子使楚》一课时,在学生钦佩晏子出众的口才时抛出问题:“有位外交官说晏子只是做了文字游戏,逞一时口舌之强,说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也获得不了真正的尊重。你的观点是什么呢?”把学生的思维打开并提上了一个高度。

7、有效提问要能够根据不同文体特点灵活提问

把握诗歌、文言、阅读的提问技巧。根据不同文体灵活设置问题。例如小说提问时故设悬念式提问:抓住导入环节故设悬念,然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经历解答悬疑的过程,深刻地理解和准确地把握知识。又如小说、散文或诗歌中的创设情景式提问:指教师通过语言的声调、感情色彩或设置形象的场景活动,激发学生的情绪、情感以及丰富的想象,把学生带入文本情境中。

(三)创设立体化的课堂

立体优化课堂提问,是指将单一的线性问题进行立体优化。这种方式不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同时还提高了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率,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自己思考、自主探究的场所,让学生从固定的模式中解放出来。

如:有老师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在引导学生弄懂“签军令状”是怎么一回事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诸葛亮的助手,并且就在现场,对诸葛亮签军令状你是反对还是支持?这个问题具有很强的立体性,不管是支持的还是反对的,他们在求证自己观点的时候,都必须得广泛且仔细地细读课文。因为它们不仅要研究诸葛亮、周瑜、鲁肃等主要人物,还要考虑各种环境因素;不仅要研究必然的因素,还要研究各种可能出现的偶然因素。每个学生都可以从不同侧面与不同角度,进行个性化的探索与思考,当所有的思考和推理都成熟时,就完成了对诸葛亮这个神机妙算人物形象化的立体认识,也使得课堂充满了生命力。

这种立体性问题不仅思路宽、跨度大、答案多种多样。而且它不以一个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创造自主学习的时空,发散学生的思维,具有巨大的求异性与包容性。因此,不论是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思维的角度来讲,对课堂提问进行立体优化,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又如《失街亭》一文中讨论“罪在马谡还是罪在孔明”的问题,要求通过学生各抒己见,既可以认为是马谡的责任,也可以认为是诸葛亮的责任,还可以认为两人都有责任,但理由论据要充分。罪在马谡,可以体现马谡自恃才高、自骄自傲、目中无人、死守教条等人物特点。同时反衬孔明的知人善任,小心谨慎、机智多谋、赏罚分明。罪在孔明,则体现其用人失察的不足,说明圣人也有疏漏之点。不过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从更加立体的角度去引导学生思考,例如通过“街亭失守,谁之过?”的引入继续追问“诸葛亮真的用人失察?”,以及既然不放心,为何仍用马谡等问题,继续探究问题的根本,使问题实现立体化。

(四)及时反馈,问题评价

在提出问题之后,要注意的是反馈和评价的部分。例如一个反面的例子:教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文后,教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一位学生说喜欢白骨精,因为她为了吃到唐僧肉,不怕困难,坚持不懈。针对这个回答,有教师的评价是:“你的想法很独特,有创意。”在这种学生道德观、人生观、是非观发生了明显的出错的情况下,还仍然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显然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误导。再举一个正面的例子,《最美丽的谎言》的结尾,老师问大家明白善意的谎言的含义了么?有同学说这种善意的谎言就不是谎言了,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要说明谎言终究是谎言,只是当谎言是善意时,我们才可以把它当成是美丽的,注意引导学生客观的价值观。

四、提问的作用与意义

分析了提问的前提、原则、误区、措施之后,我们就要从根本上来思考这种提问的作用和意义。主要来说: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学生对文章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立足点上对全文作理性的思考。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孔乙己》一课:作者是怎样描写孔乙己的?从小说对孔乙己衣着和语言的描写可以看出孔乙己的什么性格特征?课文几次写到“笑”,各有什么不同的含义?用哄笑声来写孔乙己的悲剧,有什么特殊的艺术效果?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是什么?这些问题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提出,让学生更好地、更清晰地、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提高学生鉴赏能力。语文教师应根据语文教学的要求设计有关课堂提问,还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高尚的审美理想和正确的审美观念。如《驿路梨花》:本文对驿路梨花作了多次生动的描写,这些描写倾注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美的语言欣赏)本文的情节常常出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作者是怎样巧妙地安排情节的?(美的艺术构思欣赏)本文的标题为“驿路梨花”,结尾又引用“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有什么深刻含义?从美丽的语言出发思考问题。

总之,课堂提问不仅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艺术。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问题,好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和作者对话。而作为教师的我们,也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在平时教学中不断反思、总结,学会提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提问的作用,实习师生的双赢,打造出高效、实用的课堂。

参考文献:

[1]王会军: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时代报告,2015年3月。

[2]叶进元: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分析[J],教育科学,2015年第4期。[3]王成娟: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艺术[J],苏州大学,2008年9月。[4]曹英娟: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J],软件教学,2015年第2期。[5]高建丽: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J],素质教育论坛,2015年第1期

[6]覃彩莉:引导之法 贵在善问——试论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提问艺术[J],读与写杂志2015年3月第12卷 第3期。

下载瑞昌市科技教育调查研究报告(实验小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瑞昌市科技教育调查研究报告(实验小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3教育调查研究报告

    教育调查研究报告 我于2013年9月4日,被分到莲花中学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教育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顺利的完成实习工作。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

    教育调查与研究报告

    中学生心理 我于2010年9月1日,来到南宫市段芦头中学参加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第十一期顶岗实习支教,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顺利的完成实习工作。......

    2012暨阳实验小学科技教育工作总结

    暨阳实验小学科技教育工作总结 2012年12月 科技是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科技教育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手段,科技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系统......

    教育调查研究报告(共5则)

    教育调查研究报告 ——农村小学教育问题 班级:2011级美学一班学号:1111220104 姓名:穆丹丹 实习学校:王家楼小学 教育调查研究报告 ——农村小学教育问题 作为一个实习生,我在......

    教育调查研究报告(精选多篇)

    篇一:教育调查与研究报告 教育调查与研究报告 2011年2月,我很荣幸的有机会在晋煤集团王台矿小学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教育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文教学的教育实习,二是班......

    教育教学调查研究报告1

    我于2011年9月13日到XX中学进行为期8周的教育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顺利的完成实习工作。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这......

    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小学近视问题的研究报告看下面: 一、课题的提出:我们班许多同学都陆陆续续带上了眼镜,我也是其中的一员。有多少人近视了?他们又为什么近视了?我做了一次调查。二.调查方法:1.......

    关于调查研究报告格式

    关于调查研究报告格式范文 调查研究报告是中小学生一种写作形式,这种作文有自己的格式和方式,调查研究报告是通过调查得出的结论和分析的报告。格式上不同于一般的作文体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