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郑丽娟 2016年如何上好党校培训课
如 何 上 好 培 训 课
郑丽娟
党校是教育培训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党员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它集中地体现了党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怎样搞好教学,是我们每一位党校教师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作为一名党校教师,深感上好专题课之难,现结合自己的一点教学实践,总结前辈、大家的经验,就如何上好党校培训专题课,谈几点认识:
一、强化终身学习意识,提高知识积累能力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厚重的知识积淀,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广博的跨学科知识是讲好党校培训专题课的基础。目前,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曾有人说,在农耕时代,读几年的书,可以管用一辈子;到了工业经济时代,读十几年的书才能够用一辈子;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只有终身学习,才能够受用一辈子,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如此之快,作为吃“知识饭”、与知识终生相伴的党校老师,只有不停地学习,才能使我们的信息量不断扩大,知识面不断拓宽,才能始终保持知识的前沿性和创新性,才能适应新世纪高素质大规模干部教育与培训的需要。
知识的获取是多途径的,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要善于从书本上获取知识,读书是学习最基本的方法,书籍是文化知识成果的结晶,党校教师要从书本上多学知识,掌握系统的理论,不应该满足于已有的知识,而应当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力争成为才识出众的教学工作者。作为才识出众的教学工作者除了读
专业书籍和相关的学科书之外,为了拓宽知识视野,每年都应该泛读一些书籍,无论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尤其是政治、经济、历史、文学等知识,做到当今热点,都略知一二。只有这样,才能在备课、讲课时,做到游刃有余。同时每年也要能精读两本书,用心攻读,潜心钻研,在学懂弄通的基础上,要敢于打破他人和前人的思维定势或思想框架,力争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建立起自己新的观点。
2、向同行学习,博采众长。古人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不同年龄、不同专业的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对提高教学水平有很大益处,通过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交流教学经验,切磋教学方法,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才能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一要多向同行的名家学习,学习他们做学问的态度和方法,学习他们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技巧。比如说:向呼伦贝尔市党校王丽娟教授学习,还有我们前年去呼伦贝尔市党校学习期间向那些老师学习,比如:陆玉敏、冯雪娟、张福云、巴特尔教授学习,我会经常浏览呼伦贝尔市党校网站,能够知道她们研究的前沿在哪里?二要向身边的同事学习,要注意学习周围有理论功底的同行,他们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备课时拿不准、弄不懂的地方,平时和他们多讨论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多听他们的见解和观点,多听听他们的课,在听中多体会、多领悟、多琢磨,从中发现党校教学的规律。
3、向到党校学习的学员学习。学员一般都是各级领导干部以及广大党员,来自实践第一线,是各行各业的建设者,他们实践经验丰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也比我们教师强,我们要“取之于学员,用
之于学员”。尽可能不放过任何一个向学员学习的机会,要带着问题向学员调研请教,同他们促膝谈心,虚心学习学员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力求在每期学员中争取交几个知心朋友,并通过他们同社会实践保持联系,教师如果熟悉学员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惑、所愁所盼,就可以根据所选专题,有针对性地设计讲稿、内容及重点;就可以把从学员那里吸收来的真知灼见,经过消化、综合和提炼,再返还给他们,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学员最容易接受的,也就容易讲到心坎里面去。
二、了解培训对象,做到有的放矢
上党校培训专业课,就象厨师给顾客做菜,尽管众口难调,仍要努力针对不同顾客的口味,做出他们喜欢的菜,让顾客吃得满意,自己的“生意”才能做好。这里,有三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要讲好一堂课,自己必须搞清楚授课对象的特点。党校的学员来自不同领域和不同岗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握学员的基本特点,我们的主体班学员的主要特点是: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文化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对理论学习的兴趣高低不一,工作事务和家庭生活干扰较多等等,只有深刻了解教育对象的特点,才能“知己知彼”、“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调动教师和学员两方面的积极性、提高主体班教学质量 要讲好课还要了解学员的需求和理论水平。作为教员,必须要了解培训对象他们最想学什么,急需搞懂哪些问题,目前最缺什么,有什么要求,专题内容设臵要以学员的需求为导向,准确把握学员的思想疑虑和心理需求,紧紧抓住大家渴望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
对性地解疑释惑,真正解开思想扣子,使授课内容更好地适应学员的思想需求和工作实际,让学员解渴,增强学习兴趣。比如说我们放假的时候去了几个单位调研,我们了解到学员最想学什么,有什么要求。热电总厂现有职工:1058人、党员:238人、干部:94人,她们关心的热点是职工的切身利益问题、归神华问题,关心神华政策、关心神华的发展愿景,理念、文化建设等等,再比如物流中心他们单位称本单位属于“三高单位”学历高、职称高、党员干部多,他们想多学一些国学经典,觉得现代社会道德滑坡,情感流失,因为就提出了想学国学方面的一些内容。
三、备课应精心准备,做到心中有数
要把课讲好,必须先认真备课,专心备课是讲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备课大体要注意几个环节:
1、构筑好理论框架。备专题课首先要明确课题的中心是什么,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我第一次讲《积极分子课》时开头讲课就说前面两位老师讲了什么什么,随着知识的积累等我再讲同样课的时候我的讲课开头就发生了很大改变。
2、广泛收集和积累教学素材。专题课,没有固定教材和参考资料,主讲教师只有围绕所选专题,学员的特点和特定班次的具体要求去广泛收集教学素材,一要平时多积累,常更新,围绕论点搜查相关资料,广泛采集,系统搜寻,全方位取材;二要应搞清楚专题的理论前沿,要收集新信息,新资料和最新动态;三要做一个有心的人,学会积累生活、观察生活,学会思考,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想和理解记下
来,运用到教学中去,这是最鲜活的东西,也是最能打动和吸引学员的东西。
3、围绕论点选取论据例证。有了好的观点,还需要强有力的论据来证明,理论课首先是以理服人,也要以情感人,丰富的资料、详实的数据、真实生动的例子是支撑理论观点的重要支柱;如果没有例证,再新颖有力的观点也可能是绣花枕头、纸糊的灯笼,没有说服力,经不起推敲,顶不得风雨,见不得世面。论据要为论点服务,所选例子一定要有的放矢,所举例子应贴切、典型、准确、有针对性,最好是亲身所历,叙述起来有情有景,易于打动吸引人。
四、认真讲课 到达预期目的
讲课是一门“艺术”,有了好的备课剧本,还要会表演,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大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讲授内容要精新活。专题课不在于讲得多,而在于讲得好、讲得精,专题课不像全日制教育,要学员系统地掌握多少理论知识,而要精讲,能把问题讲透彻。学员有自己的经验和价值判断,听课选择性很强,最成功的课不是把什么都说清楚讲明白,而是在听完课后回味无穷,让学员在思想上有新认识,在工作中有新方法、新思路,对学员思维有新启迪,这就是一堂成功的课。内容要“新”,就是要有新观点、新见解、新信息、新思考,一节课如果毫无“新”东西,课就没有多少价值,有新观点,有新见解,而且讲出道理,能说服学员,他们就喜欢听,容易接受,印象深刻,有新信息,学员总希望获得新信息,讲课信息量不大不新,容易使人走神,有新思考,问题提出来,应有新对策,或者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方法,学员也是欢迎的一节课如果毫无“新”东西,课就没有多少价值,“活”,就是要及时根据学员课堂的反馈信息,摸准学员的疑虑和关注点,灵活调整讲解内容,多与学员的关注点碰撞,学员脸上的表情、神态、举手投足、课堂气氛等传达出来的无声信息是教学效果的“晴雨表”,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捕捉学员的疑问和感兴趣的点,灵活地使自己所讲的内容与学员的关注点结合一下,激发他们听课的热情和积极性,2、能巧妙地引入课题。俗话说“良好地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万事开头难”,学员在党校的教学对象中,层次较高,见多识广,一堂课的开头是至关重要,要“抓住”他们,吸引他们是不容易的可以尝试用一个典型生动的事例,或一些前沿时事,或一句经典名言,或要闻热点引入课题,效果会更好形象、具体。引人入胜的开头,一开始就可以把教学对象推进教员预先设计的“圈套”里,使教员真正“牵着”学员走,学员真正“围着”教员转。
3、讲授过程要条理清、层次明。整个讲课内容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楚,逐条讲解,并且要注意前后互应,强调专题课的逻辑结构和内在联系思路一定要清晰,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前拉后扯,离题万里。
4、讲述问题要“钻进去”、“跳出来”,一方面要钻进去,讲清基本原理,说明道理,体现理论深度,理论愈深,愈能征服人心,任何事物及其过程都含有它深刻的道理,有它的规律性,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把道理讲清楚,说充分,给学员一些震憾心灵、引起共鸣的东西,课就讲出了深度,这就要求我们把理论钻深吃透,如果我们对理论没有深入研究,似懂非懂,不懂装懂,讲起课来总觉着“理屈词穷”,底气不足,就不会把课讲好,也谈不上能感染他人。另一方面又要从理论中“跳出来”,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党校课堂的灵魂,要从理论中“跳出来”回到现实中,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员的思想,没理论则没深度,没有实际生活就枯燥无味,难以吸引学员。
5、讲授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党校学员经历不同,行业不同,理论素质和理论修养参差不齐,一堂好的专题课应当让功底深的学员不觉得浅,基础差的学员不觉得难,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6、辅助多媒体课件增强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师,会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最好能做到:轻松而不失严谨,幽默而不落俗套。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事迹鼓舞人,让人在幽默中得以升华,在笑过之后有“东西”。
第二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反思郑丽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反思
小弟八小学郑丽娟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他们学习能力,我把重点放在改变课堂教学上。下面就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1、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心理
一堂课上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创设情境尤为关键。在教学一年级识字课《自选商场》,我创设了情境。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的:“小朋友们,你们去过自选商场吗?今天,、小明将带我们到自选商场里去逛一逛,他说要买好多东西,请小朋友们看仔细了,他买了哪些商品?”接着看图观察思考。不用我问,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学生对文中的几种商品名称已有了初步感性认识。通过图画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带入自选商场的情境中。都想去了解自选商场。无论是因好奇,还是因为关注,都是他们形成一种努力探究的心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2、利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动机是活动的原动力。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心理动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引入情境后被激起。如果教学还是那样刻板,按老办法、老观念去教。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的学习动机定会下降。因此,在引入情境后,根据课文情节的不同、内容的不同,使情境得以持续。教师应不断创设情境,开成连动的整体情境。
二、引导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要想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能保持下去,关键在于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领会、去发现,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1、小组合作开辟自主空间 教师作为引导者,应指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我从很早就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如何使这一组织教学不流于形式我首先给学习小组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我在教学《比尾巴》时,我提出这样的学习目标:(1)我会读: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可自由读,也可小组合作读;(2)我会问:在学习小组里提出不理解地方,让小组伙伴共同交流解决;(3)我会讲:把你读文后的感受说给小组伙伴听。长此以往,学生经过这样的训练在以后的读文中就会自觉的给自己小组提出学习要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那学习的兴趣可想而知就会更浓了。
语文教学中,如能让学生们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后在小组内交流,那学生的学习兴趣定会大大提高。《比尾巴》这篇课文几个自然段结构相似,所以我让学生首先来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然后再选择相应的段落学习学生在交流中情绪高涨,全班交流时个个跃跃欲试。文章内容就在学生朗读交流示中理解、感悟了。而教师只是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参与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一个问题提下去,如果不给足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那将会给课堂带来冷场。作为教师不要让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还未充足地去讨论,更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与真情流露,教师就草草收场,势必起到反作用,长此以往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对于小组学习的结果,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评价可多方面,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反馈的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评价都要有详细地分析。我认为作为教师只要精心付出,学生定会还你一个惊喜。
2、质疑问难,发现问题自主学习
创造性思维是人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中国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平常处见奇,这是发现问题的起点。
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第三篇: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黎娟)
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
黎娟
口语交际是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使学生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上好每一节口语交际课,的确非常重要。
在听了慧光中学陈民爱老师的一节口语交际公开课《我有一个梦想》后,我深有感触。
在这节课上,陈老师以模拟举办演讲比赛的形式让六个同学上台作了简短的一段演讲,进行了一场演讲比赛。期间学生的表现让人赞赏,虽然有学生因为紧张而出现一些小小的失误,但并不影响整节课的活跃的气氛和师生积极互动的环节。
教学生怎样说,让学生敢于说,使学生乐说、会说,乐写、会写这是口语交际课最主要的目的吧。而这节课就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说,让学生会说,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能力,所以在我看来是一节成功的公开课。
回来后我也好好地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在我们乡镇学校,学生见识不广,教学设备资源缺乏,造成学生往往比较胆怯,不敢说,害怕说错,所以交际口语课往往只能达到老师教他们怎么说,却不能让学生自主主动大胆地说的效果。
因此,如何上好一节口语交际课,如何让学生乐于说,敢于说,是摆在我们乡镇老师面前的最主要的问题。我觉得在口语交际课上要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如何上好一节成功的口语交际课,我想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去努力: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如果老师在台上一个人滔滔不绝地在讲,即使老师讲得如何生动有条理,学生如何认真听也不一定能使学生学会说,就如我们很多人学的哑巴英语一样,我们会写,会考试,却不会读,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缺少了语感,读得少,开口说得少,所以口语交际也是一样,要学生认真听不如让他们开口说,要学生能主动开口,就要他们参与其中,不能像旁观者一样在看在听,而是应该成为其中的一份子。所以创设情境非常重要,使学生进入情境之中,成为参与的一份子,这样才能鼓励他们主动积极地发言,激发出他们的兴趣,表现欲和潜能。
二、教师要适当地引导
如果完全让学生自由发挥,那么就很容易造成看似热闹的一节课,结果却是学生兴致高昂的进行了活动之外,什么也没有弄懂,只是为活动而活动,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之外,要做到“有的放矢”,不要任学生“自由发挥”,不要忽略脱离原先制定的训练目标,否则再多的“学习过程”,也是达不到教学。
教师应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但不等于就完全放手给学生,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导,让学生说话有条理、有重点,抓住事情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细节具体讲述,让学生有目的,有针对地朝着教学的最终目的学习。
三、创设“敢说”的氛围
由于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胆小、害羞,没有当众大胆、清楚表达的习惯和胆量,并且一些学生从小用方言说话,给
学习规范化的语言,培养表达能力造成了障碍。因此,我们教师应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至关重要。教师对于一些敢说,说错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要理解他们的不足,尽量采取表扬的方式,鼓励他们进行口语交际,只有维护和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创建一个平等的、和谐的、互相尊重的氛围,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下次还敢于表达。
上好口语交际课,加强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要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的方法是多样的,途径也是各不相同的,只要教师有心、留心、用心,用“情”去拨动学生的“心弦”,促使他们用“心”去交流,确实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第四篇:上好课培训心得体会
[上好课培训心得体会]
上好课是教师日常教学中的一个最根本要求,也是教师本职工作多年一个最基本要求,上好课培训心得体会。也只有上好课,学生才会从中受益,才会完成人生的启蒙,所以说传道授业解惑都是在上好课中完成的,上好课的意义是重大的。
一、教师要上好课应具备“三心”。
“三心”即爱心、责任心、恒心。这三颗心是我们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素养,它是我们能不能上好课的前提。
“爱心”是我们当教师最需要的一颗心,因为我们教学的对象是懵懂的孩子,只有在爱心的召唤下,孩子才会在你的身边学习。拥有爱心更是我们新课改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一个基本要求,当我们老师怀着一颗挚爱的心在课堂上教学时,必然会时刻想着孩子的感受,教学过程中的设计思想和措施都会体现孩子的感受,从孩子角度去考虑问题。课堂教学中的那些行为的暴力,语言的暴力等种种粗暴表现都违背了这些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这样怎能上好课呢,学生如何从中受益呢?
“责任心”是一个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也是作为一个职业人最基本的职业操守。那么要想上好课,教师的一切工作表现都是责任心的体现,只有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认真教学,通过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才能上好课,才会有教学收获。
“恒心”是我们工作的动力,持之以恒,坚持自己在教学中的追求,我们的教学就会有收获。而课堂教学也是持之以恒的表现,通过举一反三,多次的练习,才会有达到教学目标。只有做到拥有上述的“三心”,才能使我们能够上好课,心得体会《上好课培训心得体会》。
二、将新课改中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对比。
新课改为了实现自己的多层次目标,从教学方法上有了根本性改变,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形成鲜明的对比。新课改以学生主体论为指导思想,建构课堂教学,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的学习,使学生与教师形成教学共同体,实现三维教学目标。而传统教学以教师主体论为指导思想,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多种方式展开教学,实现教学目标。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我们教学的实际,发现传统教学方法也有一些做法仍然是适用的,仍然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对此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新课改有没有将一些传统的合理内核丢掉了,是否应该将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融入到新课改中去,继续发挥它的最大功效。
四、上好课的境界——品牌化。
品牌是一种经济现象,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品牌的理解越来越深,逐渐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从而很多行业都开始有了品牌的相关衍生品。
教育品牌是一种教育现象,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时代发展到今天,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它在经济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而且也具有选择自认为是“好教育品牌”的机会、权利和能力。
我们上好课的最高境界,就是形成课堂教学的品牌化,品牌化越来越引领着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的目光。课堂教学的品牌化就是教学质量好的符号,就是传递给教育消费者的“感觉”。我们身边的“名师”已经是很好的佐证了。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只有品牌才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资产,才是教师生命最持久的动力之源和核心竞争力。良好的课堂教学品牌化可以为教师创造发展契机,优化和拓展课堂教学生存发展的空间,为新课改赢得更多更好的改革成果。
随着学习的深入,当然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但我有着很多自己的收获。在新课改环境中,坚持上好课,是我今后课堂教学工作的最根本追求。
第五篇:上好课培训方案
根据《xx省XX—XX学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上好课”专题学习指导方案》(教秘师[XX]12号)的文件精神和区教体局《xx区XX-XX学第二学期师训干训工作要点》的要求,为切实有效地开展好我校教师“上好课”专题培训工作,在总结上学期“上好课”专题学习经验的基础上,我校XX-XX学第二学期 “上好课”主题培训,将围绕“新课程课堂教学新技能”、“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课堂教学反思方法”三个专题进行,并结合“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师德主题教育,针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探求新的培训形式,以实现各种培训形式的优势互补,提高我校教师培训的优质化水平。为此,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时间
XX年3月——XX年7月
二、培训内容
“上好课”专题的三个子专题:
1、新课程课堂教学新技能
2、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
3、课堂教学反思方法
三、培训形式与学时
培训形式: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
学时:60学时。
四、实施步骤
1、学习目标:
(1)更新师德观念,调整师德行为,树立自觉上好课的意识;
(2)联系上课实际熟悉课堂教学理论,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诊断与解决;做好课堂教学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3)结合教师自身课堂教学技能簿弱环节,强化课堂教学导入、讲解、板书、提问、结束等基本技能的训练。
2、学习形式
(1)集中培训:(XX年3月—6月)
组织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两次。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帮助教师了解上好课实质,培养良好师德意识,提高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 培训内容以《有效上课的师德修炼》、《上好课有效技能》和《上好课应知应会》为主。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微格训练具体化,便于检测。
● 培训要点
▲新课程课堂教学新技能
①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目标的设定、操作、检测的技能;②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探究、合作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技能; ③新课程理念下对学生学习行为科学人文评价的技能。
▲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
①教学重难点解决的合理性、准确性问题;②课堂活动的组织问题;③新课程下低教活动、无效活动的问题。
▲课堂教学反思方法
①教学点滴自我性评价;②观摩听课学习性评价;③理论学习提高性评价;④教学探讨研究型评价。
(2)个人自学:(XX年2月—XX年6月)
结合教师本人的教学实际需要,针对性本学科《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的相关内容进行学习,坚持边学习边实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突出“上好课”的主题。
3、培训方式
(1)收集问题 以教师问题单的形式收集教师上课存在的共性的、重要的实际问题,主要是“应知应会、补缺补差、释义解难”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汇总统计后建立“上好课”问题库,选定共性和突出的问题作为培训抓手,拟定解决方案,并严格执行预设方案,从根本上克服“无效上课”。
(2)专题辅导 以第三轮继续教育省级培训内容和“上好课”的三个专题教材为蓝本,精选部分教师普遍感兴趣的内容或困惑的内容,举办专题讲座,帮助教师解决“新课程课堂教学新技能”、“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课堂教学反思方法”三个专题方面的问题。
(3)学习交流 分学科组开展集体备课、上课、评课、反思,解决“上课”中存在的问题。
(4)问题研讨 从教师上课过程提出的共性问题中,依据三个学习专题的内容,各选一个问题分学科分层次进行集中研讨(要求保存研讨记录等相关材料)。充分发挥同学科教师的团队作用,促进经验共享,实施行动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不同学科特点,三个问题由教研组长牵头组织本组教师共同议定,研讨、解决上课中存在的问题,报校本培训业务指导组备案。
研讨的主要形式有:
①集体备课 分学科组开展集体备课,研讨备课方法,解决“不会备课”和“备课不科学”的问题,使备课这一重要教学环节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解决上好课中实际存在的棘手问题。
②听课、评课 同伴协助,互相听课评课,检验备课的实际效果,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调整,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③说课 选定一到两个课例进行说课,以说课稿的形式提交学科组,供同学科教师研讨、交流,深化教师对所任学科《课程标准》的理解,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吃透教材思想内涵,提高上好课的理论素养和基本技能。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
④公开课 以公开课的形式展示研修成果,要求每位教师上1节公开课,课后集中评议,做好记录,总结经验,在组内学习推广;找出不足,在后续上课过程中加以改进。
(5)教学反思 对个人的备课和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不断改进课堂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发展性。
附:校本培训安排:
五、培训检查
注重能力考核,实行统一考核与校本考查相结合,过程性考查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制度。校本考查以学习过程为主。考核分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成绩不合格的,当不能参加职称评定,考核不得为优。
六、学时分配
学年总学时数60学时,本学期完成30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1)岗位自学(6学时)教师针对“上好课”提出问题(1学时)研读教育理论专著笔记;教研组活动记录;学习笔记;学期共计不少于5000字的自学笔记(5学时)。
(2)完成学校分配到教研组解决的2次微格训练。完成1个内容的练习、评议获5学时。(10学时)
(3)教研活动(14学时)
① 集体备课(4学时)参加集体备课活动,每人主备1次。每次2学时。参加教研活动,有发言记录。全部参加活动4学时、参加3/4次活动3学时,参加1/2次活动2学时,少于1/2次活动不得学时(4学时)
② 听课、评课(5学时)教师听课不少于10节,教研组长不少于15节,主管教学的人员20节以上。评课缺1次,扣1学时,听课节次未达基本要求的,此项不予认定。
③ 教学公开课(3学时)设计1节教学公开课,2学时。承担全组公开课教学活动的教师增补1学时。说课稿交教研组研讨存档(1学时)。或上一节完整的“无生课堂”课,有会议记录、参与者评议、讲稿(3学时)。
④教学反思(2学时)每周一篇(直接在备课笔记上反映)。
(4)教师自选项目(合计不超过10学时):各位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结合本学科特点,进行问题诊断学习、网上自学等,每提供500字的自学笔记为1学时,提供上好课论文1篇或自制课件1节或自制教具1份为2学时,本与“上好课”相关的论文获区级及以上表彰(3课时)针对专题二的学习心得(500字)(3学时);不兼课的行政领导可以用讲座代替,主持一次校级培训(有讲稿、会议记录、参会人员签名),每次讲座为4课时,要提供讲稿。以弥补学时不足。
[教师本学期完成30学时校本培训](前3项必选,后1项任选)
七、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校长是“上好课”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培训工作负总责,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对培训的组织管理负直接责任。学校行政班子人员不仅对培训有管理的责任,还必须积极参加培训,带头完成规定的培训学时。
2、加强过程管理
在学校继续教育校本培训领导组和校本培训业务指导组的指导下,构建学校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管理网络;对培训内容、课程设置、培训过程进行检查指导。
(1)不定期抽查教师备课情况,并及时反馈检查结果;
(2)继续实行校本培训领导组、业务指导组推门听课制度,从课堂教学实效反观备课行为,确保做到上课务实。
(3)学校将校级业务指导者的工作纳入本人工作量,让业务指导者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履行业务指导的职责。
3、在区教研室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推进教育科研工作,提高教科研水平。
4、由业务指导组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进行监督,学期中、末分别进行两次校本教研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建立激励机制,将教师的业务培训与岗位聘任、学期考核挂钩,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结合省级教科研课题加强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激励教师不断进步,努力打造一支师德优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6、结合学校办学情况和师资水平状况,划拨继续教育专项经费,有计划地安排学科教师参加市、区两级组织的培训、业务进修和教学观摩活动。
7、建立校本研训活动档案,内容包括:学校校本研训活动的方案、计划,自主培训活动材料,学员个人档案和认定材料等。把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情况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职务聘任、评优、评先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