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月7日(一)
人民日报评论员:农村基层带头人的榜样
——论向沈浩同志学习
2010年01月07日05:17 来源:人民网
30余年前,小岗人摁下18个鲜红的手印,只为搞“大包干”填饱肚子,却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先声。近6年里,小岗人又三次摁下鲜红的手印,只为表达对一位党员干部的信任与认可。
作为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带领干部群众的6年探索与实践,推动小岗人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赢得了群众真诚的支持和拥护,被誉为小岗村的“顶梁柱”、小岗人的“主心骨”。他以忠诚和大爱,以创新和奋斗,以青春和生命,抒写了当代中国农村优秀基层干部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诠释了优秀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树立了新时期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成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当之无愧的优秀典型。
作为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同志的事迹和精神为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如何当好带头人提供了价值标杆和行为取向。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广大党员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要把向沈浩同志学习作为重要内容,自觉以沈浩同志为榜样,不断汲取精神力量,像沈浩那样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行动,转化为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情谊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实际行动,像沈浩那样成为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基层的忠实执行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优秀带头人,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当好基层带头人,就要努力找准科学发展之路。科学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对于基层带头人来说,惟有找准适合本地的科学发展之路,才能不辜负群众的信任和期望。“小岗最需要发展,但必须是让群众长远受益的科学发展。”这6年里,小岗村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村容村貌变化最大,人均收入增长最迅速,村民得到实惠最多。沈浩被群众认定为小岗带头人,就在于他带领党员群众找到了一条适合小岗科学发展的新路,一举打破了小岗村“一朝越过温饱线,20年没进富裕门”的窘境,更为小岗村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好基层带头人,必须凝聚干部群众之力。“人心齐,泰山移。”干部群众中蕴藏着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无穷智慧和力量,惟有团结凝聚才能发挥威力,基层带头人团结农民、带领百姓的工作能力则最为关键。客观地说,小岗村多年发展滞后,也与一段时间以来小岗人心不齐有关。沈浩积极推动小岗人放弃成见,在聚拢民心、形成合力上花了不少心思,在教育群众、团结群众上下了很大功夫,在提高认识、凝聚共识上做了大量工作,从而把干部群众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尽最大努力拧成一股绳。熟悉小岗村历史的人也不禁感慨:“沈浩凝聚了小岗人心,这是了不起的贡献。”
当好基层带头人,还需富有开拓进取之心。身处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惟有锐意开拓进取、改革创新,方能挺立时代潮头。在一定意义上说,基层带头人有没有这样一股子劲、一股子气,决定着这个地方能不能抓住发展机遇、创造发展奇迹。小岗人当年搞“大包干”开了敢闯敢干的风气之先,却在时代大潮中出现诸多不适应。沈浩推动干部群众甩掉思想包袱,突破陈旧观念,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的探索实践,不仅赢得了小岗发展的生机活力,也在这片热土上播下了创新的种子。
“群众拥护你,这是对你最大的褒奖!”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小岗村时对沈浩的勉励,揭示了基层带头人的最好评价标准和最高价值准则。沈浩已无语长眠,与他深爱的小岗人永远相伴。我们深信,在他倒下的地方,必定有更多的人会继续坚定地走下去;在广袤的田野上,必将有千万个沈浩带领干部群众奔向富裕安康的明天。
第二篇:专题一
专题一(上)切实做好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
本课程围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从学校安全管理职责和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两方面阐述了学校在保护学生安全方面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本课程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来讲解了中小学校安全管理涉及到的各种问题及管理办法,帮助我们更好的开展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专题一(下)进一步做好学校安全工作
结合近几年学校安全工作的进展与现状,分析了学校安全工作现存问题,解析了进一步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从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的六个方面及加强学校安全教育两个方面,对如何进一步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做了全面阐述。
专题二 学校卫生安全的预防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与对策
本课程重点介绍了各类学校常见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并分别阐述了其概念、特点以及预防措施。另外,当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如何进行应急处置和事后的责任追究问题,在本文中也有详细的阐述。
课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学校在预防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所承担的重要责任,帮助我们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专题三 解读《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结合我国校园内外普遍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分析了我国学生伤害事故的特点及处理方法的特殊性,给出了与校园有关的学生伤害事故的判定方法与处理原则和角度。
专题四 加强中小学校交通安全教育和校车管理工作
结合与中小学校有关的交通事故具体事件,分析了中小学交通安全的形势,指出安全教育的综合性,给出了减少校园交通事故的具体办法与建议。
专题五 如何做好中小学校园及周边治安工作
结合中小学生的思想特征分析了中小学校治安问题的特征,指出了危害中小学及周边安全的特殊治安问题及其存在的主要原因,对做好中小学校园保卫工作提出针对性策略。
第三篇:专题一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一、中国利用外资的发展
中国从 20 世纪70 年代末期开始有计划利用外资,至今已有20 多年历程,并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1、1979—1986 年的起步阶段
中国制订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1979—1980 年中央先后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了经济特区并对特区吸引外资实行了优惠政策,但引资数量不多。1983 年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外资工作会议,总结经验,完善立法,放宽了引资政策,并开放了上海、广州、大连等14 个沿海城市,引资步伐开始加快。1980—1986 年,全国的外商投资协议额为191.8 亿美元,实际使用额65.9 亿美元,年均9.4亿美元。吸收的外资主要来自港澳地区,投资区也以广东、福建两省及其他沿海省市为主。2、1987—1991 年的持续发展阶段
国务院为了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的成果,采取了颁布《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制订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和进一步扩展经济特区和开发上海浦东新区的一系列措施,引资规模随之扩大。1987—1991 年全国的外商投资协议额达331.6亿美元,实际用资额达166.8 亿美元,年均33.4 亿美元。外资的来源地除了港澳地区外,台资也成为新的生力军;外商投资的区域和行业也扩大到了生产性项目及出口型企业,为中国扩大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3、1992—1995 年的高速发展阶段
199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国务院又决定进一步开放沿江、沿海一些重要城市和内陆省会城市,使中国利用外资工作在广度与深度上都有了明显发展。1992—1995 年外商投资协议金额达3435.22 亿美元,实际使用1098亿美元,年均274.53 亿美元,比20 世纪80 年代初期平均9.4 亿美元增长了近20 倍,投资项目数 2167 万个,为前12 年累计的5 倍多,尤其值得肯定的是这一阶段外商投资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西方大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投资行业也由劳动力密集型行业转向资金、技术密集的大型化工、电子、服务、基础设施项目,金融与房地产发展很快。4、1996—2000 的调整阶段
1990 年以来由于外资的大量涌入使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高速增长,但是其中也暴露出了许多新问题。因此,自1995 年后,中国在引进外资方面实行了战略性调整。1995 后,中国在引资上取消或调整了部分优惠措施,并定期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所以1995 年以后,中国利用外资的速度有减缓趋势。1997 年下半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波及大片国家,中国受危机影响,外资引进受到极大冲击,使外资工作陷入困境。1997 年12 月底国务院召开了工作会议,恢复了部分原已取消的优惠政策,使1998 年和1999 年的外资得到了恢复性增长,1998 年外商来华直接投资协议金额为521.32 亿美元,比上一增加 2.2%,实际到资额达455.82 亿美元,继续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二位。5、2001 年至今的恢复扩张阶段
中国加入 WTO 以后,从战略高度出发,加强和完善了市场准入政策,调整了国民待遇、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使得外商直接投资稳中有升。其中,2002 年和2003 年中国分别以847.51 亿美元和1150.70 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名;2004 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达到了606.30 亿美元,2005 年是603.25 亿美元,虽然比上一下降了0.5%,但是考虑到2005 年是中国加入WTO 后进入“后过渡期”的第一年和国际引资竞争加剧,所以中国利用外资的总体趋势还是上升的。
二、中国利用国际直接投资的经济特征
1.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量不断增加,占世界外商直接投资比重呈波动状态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总体规模从1983年的9.6亿美元到2002年的527.43亿美元,19年间增长了56.58倍,年均增长率达24%。特别是在1992年直接利用外资出现跳跃式突破,由1991年的43.62亿美元快速增加到1992年的110.08亿美元,1993年达到275.15亿美元。1991年和1992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率分别为152.13%和149.93%,使我国利用外资在规模上上升到一个新的平台,从1994年起虽然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幅回落,但总量一直增加。1993年起,中国成为全球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第二大国,2002年成为全球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
中国利用外资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呈波动态势。从1991年占世界比重的2.26%迅速增加到1994年的13.45%,达到历史最高。1995年和1996年稳定在11%左右,2000年出现大幅下降,达到3.2%,成为自1992年以来的最低,与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大幅上涨明显不符,但从2001年开始,又出现大幅上升的趋势。
2.发展中国家外商直接投资占主导地位
统计图表表明,在1985年以前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占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50%以上,随后一路下降,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比重则不断上升,1992年发展中国家对华外商直接投资占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84.4%,随后其比重出现下降,但目前仍保持在70%左右。发达国家对华直接投资占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由1986年的50%下降到1992年的15.6%的最低点,随后不断上升,目前保持在30%左右。
在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香港、台湾、新加坡、韩国占主要部分。其中香港的对华外商直接投资一直居主要地位,其对华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从1985年的48.8%增加到1992年的68.2%,随后出现下降,但目前仍在35%以上。在2001年,香港对中国大陆直接投资占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华直接投资的比重仍保持在50%左右,台湾占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华直接投资的比重在10%左右,新加坡、韩国分别占7%左右。2001年它们占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比重分别在35.7%、6.4%、4.6%和4.6%。
发展中国家对华直接投资主要流向商贸服务和房地产业,占工业制造业的比重较小,且其投资的项目平均规模较小。而发达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投资于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工业制造业,项目平均规模也较大。如2001年香港的平均项目规模为208.8万美元,台湾为70.72万美元,新加坡为317.03万美元,韩国为74.0万美元,而美国为170万美元,日本为215万美元,欧盟为344.3万美元。
3.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成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行业,第三产业利用比重上升,第一产业利用比重下降
在投资流向上,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流入第二产业的工业制造业,第三产业利用外资近年呈不断上升趋势,而第一产业则呈下降趋势。到2002年底,我国第一产业共计协议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为12217个,占全国的2.88%,协议资金157.59亿美元,占全国的1.9%;第二产业协议利用外资项目共310279个,占全国的73.15%,协议资金5242.86亿美元,占全国的63.32%;第三产业协议利用外资项目101700个,占全国的23.97%,协利用外资项目平均规模第一产业为129万美元,第二产业为169万美元,第三产业为283.2万美元。
4.独资和合资经营方式为主,合作经营方式为辅
在利用外资的方式上,以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为主,中外合作经营为辅。截止到2002年底,以中外合资经营方式利用的外商实际直接投资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的42.91%,外商独资方式利用的直接投资占全国的36.97%,合作经营方式利用的外资占全国的20.12%。合资经营方式占的比重较大,当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时,由于其在技术上具有垄断优势,在所有权方面具有内部化优势,不愿意将企业的技术及管理知识外溢,所以大多采取独资新建企业的“绿地”投资的经营方式。
5.外商直接投资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
20多年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区域流向很不平衡,到2001年底,东部地区利用外资的项目占全国的82.66%,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87.86%;中部地区利用外资项目占全国的12.39%,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8.96%;西部地区利用外资项目占全国的4.95%,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3.18%。
三、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
1.重要的资金来源
我国利用外资最直接的目的,是将其视为一种补充性的资金来源,在80年代,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平均不到5%。进入90年代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重明显上升,到90年代中期,利用外资占固定资产总额的比重上升10%以上。
2.改善资产质量
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国内资金缺口已经不明显。一个疑问是:在国内资金供应已经充裕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继续保持大规模利用外资?此时,利用外资最重要的作用,是促进资产质量的改善,包括存量资产和增量资产质量的改善。一方面,跨国公司通过与中国企业的合资行为,可以将原有企业的低质量资产存量变成高质量资产。另一方面,跨国公司设立新企业,可以形成技术含量高、产业层次高的高质量资产增量。以电子工业为例,外商投资企业用占全行业30%的资产总额,提供了占全行业38%的产值、41%的销售收入和64%的利润总额,表明其投资/产出效率要明显高出全行业的平均水平。3.增加出口和改善出口结构
外商投资企业产品的出口比例较高,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的较快增长,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有明显上升,1999年已达45.5%。外商投资企业不仅出口增长速度较快,出口商品结构也明显优于国内整体水平。一个显著特点,是机电产品的出口比例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99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中,机电产品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52%。
3.增加产值和就业 到90年代中后期,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工业产出和就业中己占有重要地位。到1999年末,已开工的外商投资企业已超过16万户,直接就业人员超过1800万人。1998年,外商投资企业完成的工业产值为14162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4%;完成的工业增加值为3835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19%。
4.提供先进技术和提升产业结构
90年代以来,随着众多大跨国公司前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日益加强。例如,据对1 996/1997中国最大500家外商投资企业的分析,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和食品加工等行业,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企业销售额占这500家总销售额的比重为66.9%。目前在我国电子、通讯设备、化工、工程机械、轿车、医药等行业中,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较高、规模较大的行业排头兵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已占据一半以上。
5.促进体制转换
为了吸引外商投资,中国对宏观经济管理体制、企业管理体制、外贸与外汇体制、投资体制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推动了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此外,通过合资,促进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培养了一批掌握大型跨国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知识的人才。从长期发展看,外商直接投资在这两方面的积极意义甚至更强于对当前增长、就业和出口的促进作用。
四、外商投资中国市场的基本形式
我国吸收外商投资,一般分为直接投资方式和其他投资方式。采用最多的直接投资方式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和合作开发。其他投资方式包括补偿贸易、加工装配、购买企业债券等。
(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亦称股权式合营企业。它是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举办的企业。其特点是合营各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按各自的出资比例共担风险、共负盈亏。各方出资折算成一定的出资比例,外国合营者的出资比例一般不低于25%。
(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亦称契约式合营企业。它是由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或提供合作条件举办的企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在各方签订的合同中确定。举办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一般由外国合作者提供全部或大部分资金,中方提供土地、厂房、可利用的设备、设施,有的也提供一定量的资金。
(三)、外商独资经营企业
外商独资企业指外国的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根据外资企业法的规定,设立外资企业必须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并应至少符合下列一项条件,即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产品全部或者大部分出口的。外资企业的组织形式一般为有限责任公司。
(四)、合作开发 合作开发是海上和陆上石油合作勘探开发的简称。它是目前国际上在自然资源领域广泛使用的一种经济合作方式,其最大的特点虽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合作开发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勘探、开发和生产阶段。合作开发比较以上三种方式,所占比重很小。
(五)、新的投资方式
在不断扩大投资领域,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的同时,我们还在积极探索和拓展利用外资的新方式。
1、BOT(Buildi-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是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在基础设施领域的BOT项目已开始尝试,如广西来宾电厂的BOT项目已获得批准。
2、投资性公司:2003年,商务部发布了《商务部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规定》,以鼓励境外大公司开展其系列投资计划。2004年及2006年,商务部对上述规定进行修行及补充,对境外公司在中国设立投资性公司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同时,商务部于2009年发布了《商务部关于下放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审批权限的通知》以加快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审批的行政效率。截至2004年底,跨国公司在华已设立了350多家投资性公司,这些公司的投资活动正在不断扩大。在华的投资性公司主要来自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投资规模较大,平均约为6000万美元,主要集中于汽车机械、消费电子、化学制药等技术较先进的制造业,90%的投资性公司设立在北京、上海。
3、外商投资股份公司:股份公司可以发起方式或募集方式设立,现有的外商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也可申请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商务部发布《关于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外资股转B股流通有关的问题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外商投资股份公司非上市外资股转B股流通的要求。同年,商务部发布《关于下放外商投资股份公司、企业变更、审批事项的通知》,把《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鼓励类、允许类新增投资总额及新增注册资本限额在1亿美元以下的,限制类在5000万美元以下的,改由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审批,加快了行政审批的效率,提高了外资利用的水平。
4、跨国并购:跨国并购已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之一,并且成为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初次进入中国市场的选择方式。2003年,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发布《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初步规定了跨国并购的法律框架。商务部于2006年对发布《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更加细化了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条件、流程及相关审查要求。2007年,随着《反垄断法》的实施,商务部专门为中国境内的跨国并购发布《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反垄断申报指南》,对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进行反垄断审查的申报作出了详细的指导。2009年,商务部为配合《反垄断法》的实施,修改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
五、外商投资中国市场的政策优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商直接投资采用过许多优惠政策,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信贷
中国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向中国境内外的金融机构贷款,包括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等,贷款条件与内资企业大致相同。向境外金融机构贷款不受限制但要办理外债登记手续。
2·税收
中国曾经在税收上给予外商投资企业多方面的优惠。按照国民待遇的要求,目前优惠的范围和幅度有所缩小,但仍然体现在许多方面,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外商投资企业主要包括 :设在特定区域内的外商投资企业,例如有中西部投资的企业;向特定产业投资的外商投资企业,如向农业、港口、能源项目投资的企业;引进先进技术的企业,如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出口为主的企业。
3·进出口
在1998年以前,中国国内绝大多数生产企业,没有进出口权,企业产品出口和设备、原材料进口,都要经过专业外贸公司。外商投资企业都享有进出口自主权,体现了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不过,对生产企业来说,这种自主权只能用于进口自用的设备和投入口,出口本企业生产的产品。
4·外汇
1994年以前,中国对外汇取严格的管制,国内企业出口收汇必须卖给指定银行,进口所需外汇另行申请,汇率由国家制定。但是,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管制要少得多,为了使外商投资企业更方面的使用外汇,1986年中国设立了外汇调剂市场,允许外商投资企业按市场汇价出售节余外汇或购买进口所需用汇。1994年中国启动新的外汇管理体制,内资企业采用结售汇制度,即所得外汇必项按当时汇价出售给指定银行,需要外汇时再按当时汇价向银行购买。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要宽松得多,外商投资企业可以结售汇,也可以保留外汇。
5·管理体制
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刚刚开始进行体制改革,国内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生产、采购、销售、财务、人事管理等各个方面,仍较多受到政府干预。外商投资企业则可按企业的特点,自主决定企业内部的上述事宜。目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有实质性进展,国内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也已经基本落实。
六、当前利用外资的主要问题分析有:
(一)利用外资闲置了内资
从理论上分析,利用外资只能是对内资的补充,不能是取代,更不能冲突闲置内资。我国目前国内投资和消费有效需求不足,居民银行储蓄存款大量增加,加上手持现金,目前已达7万亿元。如果能将其中1/7转化为投资,就可大大缓解我国目前经济建设资金的不足。近年来,虽然经过数次降息,现又已开征利息税,但估计大量闲量的内资储蓄转化为经济建设的投资数量不会很大。因为我国目前金融体制改革滞后,资本市场不发达,缺乏这种转化的畅通渠道。其次,我国外汇储备也急剧增加,目前已达到1500多亿美元,超出国际公认合理标准的两倍多。这些闲置的外汇只好用来购买外国债券储存起来。目前,我国购买美国政府债券最多,为美国的最大债权国;余下的也只好存入香港的外国银行。所以,要利用外资首先要利用好内资。从我国当前投资和消费有效需求不足,外汇储备不能很好利用的情况来看,没有大量引进外资的必要。
(二)对外资的优惠待遇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运行机制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对外资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这对引进外资,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系逐渐确定的今天,外资优惠政策在整个改革和市场经济体系中就显得不适应了。它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运行机制,使国内企业,尤其国有大中型企业处于极为被动的局面。给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如税收优惠,价格优惠和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优惠等。外资企业依靠其本身强大的财力,并借助中国政府给予的这些特殊优惠政策,在我国迅速发展壮大,形成不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占有了市场,冲击我国名牌产品,挖走国内技术骨干,使国内企业极为被动,甚至破产,工人大批下岗,社会保险业又不健全,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
外资企业品牌产品占领了相当一部分我国市场,挤占了民族工业的市场份额。从具体的产品市场占有率来看,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外商企业的品牌占了上风。我国毕竟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国内企业同国外竞争对手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强弱差距,这种差距使我们不可避免地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不平等竞争地位。因此,在一定时期,一定领域,对民族工业实行一定的保护政策是必要的。
(三)外资投向不合理,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失衡
只注重引资量,忽略了引资质和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这种非理性的引资心态,在当前合理利用外资中起着强烈的误导作用,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失衡。我国利用外资投向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12省区,中部和西部所占比重小,加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外资投向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不合理,表明我国通过利用外资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并未实现,相反却加大了差距和发展的不平衡。
(四)引进外资技术含量低,消化不足,重复引进现象严重
当代经济竞争,已从资本实力转向技术实力,技术进步和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这也是我国引进外资的核心。但优惠政策对中小资本直接投资有极大的吸引力,造成来华投资大多数是中小外商,技术含量低;属于技术含量高的国际先进技术的大项目不多,1995年统计只占0.8%。引进技术设备多为适用技术,先进技术很少。我国引进外资主要是港澳台,占58.3%,美国占8.7%,新加坡占1.8%,德国占1.4%,英法加拿大和荷兰只占0.4-0.6%。一些大的跨国公司目前进入我国的还不多,少数几家也只是转让适用技术,不转让开发技术。我们甚至还引进了一些落后技术,重复引进也多,轨钢技术设备和家电生产线均有重复引进。尤其是家电生产线,不同企业从不同国家不同公司同时引进,多达20~30套,目前生产能力普遍过剩,浪费了大量的国家外汇,很不符合我们的国情。同时,我国往往只注重技术引进,不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创新,国际上公认的技术引进费与消化费的合理比例为1:10;我国目前只有1:2.5。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也大量引进技术,但只引进一套,很注意消化仿造,直至创新,技术引进费与消化费之比为1:12。
(五)管理问题
目前我国利用外资管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有:
1、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我国国有企业在与外商合资时不按规定进行资产评估,低估甚至不估;中方往往只按帐面净值折算入股,或只评有形资产不评无形资产,造成我国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而中方无形资产,名牌商标的损失更为惨重。
2、偷漏税现象严重
一些不法外商利用我国法制尚不健全,采取高价进原料、设备,低价出口成品逃避税收,使企业应上缴国税和中方应分享的利润转移到外商手里,造成企业虚亏实盈的局面。据统计,全国外商企业亏损面在40-50%之间,其中约70%属于帐面上假亏。
3、近几年外商纷纷并购我国国有企业,企业降低其投资成本,节省时间,利用我国国有企业原有销售渠道打开并占领中国市场,给我国造成重大损失。
七、当前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一)应先利用好内资
从当前我国投资、储蓄和外汇储备来分析,均没有大量利用外资的必要。要利用外资首先要利用好内资。为此,要加速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加速银行商业化进程,健全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增加金融产品种类,扩宽储蓄转化投资渠道;应允许私人以基金会的组织形式参入金融活动,增强市场活力,充分利用好内资。在内资得到合理、充分、有效利用的基础上,经济建设所需资金缺口再由外资弥补。
(二)实行市场一体化原则
市场经济的实质是竞争经济,各参与主体应机会均等地参与公平竞争。优惠待遇、超国民待遇,违背了市场公平竞争原则,使各参入主体不能均等地按统一市场价格取得生产要素和出售商品,并公平地承担各种税负。因此,我国必须逐步取消外资的各种优惠待遇,实施市场一体化原则,这也有利于我国早日加入世贸组织(WTO)。
(三)按我国产业政策利用外资,改变目前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失衡状况今后利用外资都应符合我国的产业政策和地区投向。
1、引进外资,要着重于提高引进技术的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应大力引进深加工工业和技术密集型项目,努力实现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项目转移,改变目前一般加工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2、引导外资投向农业、交通、能源等基础产业,投资于化工、机械、汽车等支柱产业,计算机、通讯等高新技术领域和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
3、适当放宽外资进入第三产业的限制。
目前外资准入自由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我们应顺应这种潮流,引进外资投入,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4、加快中西部的引进外资工作,一要改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改善其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二要适当扩大中西部地区开放范围和幅度,来引导外资企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般加工工业投向中西部。三要在政策上对中西部地区实行优惠,放宽其引进外资的审批权限。
5、重视我国投资软环境的改善,当前投资环境存在的主要矛盾已从硬环境转向软环境,一些政府或执法部门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对外资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干预和乱执法等现象。
第四篇:专题一
专题一:经济建设
一、时政聚焦 1、2013年7月22日,中共江西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在南昌开幕。会议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发展的总思路,提出了“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作出了产业升级、构筑绿色产业体系、推进昌九一体化、提升民生幸福指数、崇尚实干等重大决策部署。
昌九一体,打造江西崛起“双核”
着力构建“做强南昌、做大九江、昌九一体、龙头昂起”的生动局面,进而带动其他区域腾飞发展。2、2013年12月30日,省长鹿心社主持召开第17次省政府常务会议。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全面扩大开放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升级的意见》。
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解读:2013 串串数字说发展
2014年发展“新愿景”报告中指出,今年,江西将推进区域开放合作,密切国际交流合作,深化与港澳台合作,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海西经济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对接合作。主动对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支持共青城先导区、南昌临空经济区和具有条件的市县先试先行。4、2014年1月9-12日,南昌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南昌市“晒”出了去年的“成绩”:GDP达到3300亿元。同时给出了明年目标:GDP增速10.5%左右,财政收入增长13.5%。
2014年是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实现“两年有看头”的攻坚年。5、2013年8月13日,第六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第十一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 会在赣州开幕。开幕式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共签约项目75个,投资总额达39.4亿美元,比去年增长42.34%。
6、2014年1月10日,全省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动员大会召开。
二、考点链接
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4、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5、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6、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7、中国共产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三、设题角度 1、2013年我省能够取得如此成就说明了什么?原因有哪些?
2、“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体现着怎样的发展思路?
3、南昌应怎么做才能实现“做强南昌、做大九江、昌九一体、龙头昂起”的生动局面?
4、江西推进区域开放合作,主动对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有什么意义?
5、江西为什么要全面扩大开放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升级?
6、请你积极为江西实现“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建言献策。…
四、典题精练
1、(多选)2014年1月10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动员大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引领,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力量,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这说明了(ACD)
A、江西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B、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江西经济制度的基础C、非公有制经济是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D、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2013年7月22日,中共江西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明确提出,将高举生态立省、绿色崛起的旗帜,树立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理念,最大限度地巩固好、发展好江西的生态优势,努力把江西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迈出 “发展升级、小康提速、4 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新步伐,努力争取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新辉煌。【发展升级】
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在发展,关键靠发展。
● 我们一定要以更广阔的视野、更宽广的胸怀、更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努力抢占新一轮扩大开放、承接产业转移的制高点,打造具有江西特点的开放型经济升级版,以新一轮大开放促进新一轮大发展。
(1)请你为我省的发展升级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坚持科教兴赣和人才强赣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④坚持改革开放,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小康提速】
● 提升群众的民生幸福指数,必须把工作的用力点放在解决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的切身利益问题上。下一步,省委省政府将研究制定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的意见,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大增长。
(2)提升群众的民生幸福指数,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大增长,表明了什么?
①我省坚持坚持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确保改革开放的成果为人民共享;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⑤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绿色发展】
●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省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生命线;不论多么赚钱的项目,如果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都是不可饶恕的犯罪;如果为一时发展而污染了老百姓赖以生存的水、土壤和空气,那我们就是千古罪人。
(3)江西努力实现绿色崛起有何现实意义?
①有利于把我省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鱼自然的协调发展;②有利于推动我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③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标;④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实干兴赣】
● 要始终把培养建设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作为重中之重,像爱护江西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一样,建设好江西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4)请你展望一下江西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
①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②人民民主不断扩大;③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④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⑤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专题二:政治建设
一、时政聚焦
1、江西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于2014年1月21日开幕,政协江西省十一届二次会议于2014年1月19日开幕。
2、政协南昌市十三届四次会议于2014年1月8日开幕,会期4天。南昌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于2014年1月9日开幕,会期4天。
3、江西省委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江西省委坚持开门搞活动、依靠群众搞活动,向社会公布反映“四风”问题的专用信箱、电子信箱和手机号码,并与网民开展在线交流活动。4、2013年江西立案查处“一把手”案419件 挽回损失3.04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既打“老虎”又拍“苍蝇”,查办一批大案要案,严惩 5 一批腐败分子。据了解,2013年全年省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419件,通过查办案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04亿元。
5、江西2个月查处网络谣言信息22起 8名造谣者被行拘
从2013年6月18日至8月26日,我省公安机关集中开展打击处理制造传播网络谣言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共处置、侦办网上制造、散播谣言信息22起。其中,行政拘留8人,行政处罚4人,教育训诫10人。同时,根据公安部的统一部署,江西公安机关于8月7日开展集中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打击网络谣言 汇集网络正能量
6、着力建设江西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在中共江西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指出,实现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实干。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始终把培养建设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当担、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作为重中之重,像爱护江西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一样,建设好江西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7、《法治江西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出台
2014年3月,江西省委、省政府出台《法治江西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其中提出,全面推进经济领域、民主政治、文化领域、社会领域、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到2020年,法治江西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二、考点链接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3、国家保障公民充分享有建议权、监督权,公民应采用合理合法的途径正确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4、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5、我国法律的作用、基本特征、违法犯罪。
6、正确对待网络谣言。…
三、设题角度
1、江西省委坚持开门搞活动、依靠群众搞活动,向社会公布反映“四风”问题的专用信箱、电子信箱和手机号码,并与网民开展在线交流活动有何意义?
2、网络反腐、纠正“四风”都要发挥监督权,这说明了什么?
3、省委常委们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和困难,做到了“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说明了什么?
4、“2013年江西立案查处“一把手”案419件 挽回损失3.04亿元”体现了教材的哪些观点?
5、网络谣言的危害有哪些?如何应对网络谣言?
6、江西查处网络谣言信息,严惩造谣者说明了什么?
7、江西为什么要建设好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8、我省为什么要提出“法治江西”的目标?…
四、典题精练
1、(多项)江西省委坚持开门搞活动、依靠群众搞活动,向社会公布反映“四风”问题的专用信箱、电子信箱和手机号码,并与网民开展在线交流活动。这有利于(ABCD)
A、公民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政府取信于民,国家长治久安 D、公民增强国家主人翁意识,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2、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既打“老虎”又拍“苍蝇”,查办一批大案要案,严惩一批腐败分子。据了解,全年省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419件,通过查办案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04亿元。
材料二: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江西省副省长姚木根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1)上述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道理?
我们党和国家加大反腐力度,积极进行廉政建设,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2)两则材料给我们哪些深刻的启示?
①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每个公民都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树立法制观念;③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国 专题三:文化建设
一、时政聚焦
1、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 江西践行核心价值观典型: 1)龚全珍
2014年2月10日,中央电视台评选的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揭晓,江西永葆本色、一心为民的共产党人龚全珍获奖。全国助人为乐模范(10名)龚全珍(女)江西省莲花县甘家小学原校长.2013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向龚全珍老前辈表示致敬。“少年时寻见光,青年时遇见爱,暮年到来的时候,你的心依然辽阔。一生追随革命、爱情和信仰,辗转于战场、田野、课堂。跨越人民的敬意,是你一生最美的勋章。”
2)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见义勇为模范)(10名)皮祖强 生前系江西省南昌嘉德食品有限公司业务员3)去年30名江西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赣鄱处处凸显正能量.今年2月“中国好人榜”名单揭晓,江西共“五事八人”上榜。助人为乐:魏继中、熊氏四兄弟
见义勇为:李伟
诚实守信:梁耀权 孝老爱亲:李水生
民间打拐英雄——魏继中
2014年1月20日,江西籍著名“民间打拐英雄”、“2013中国正义人物”魏继中(人称“老魏”)因长期劳累过度病逝,享年49岁。在老魏5年多的打拐生涯中,他让60多个离散家庭成功团聚,其中贵州的有10多对。
4)江西“最美妈妈”饶梅香18年付出:靠双手改变孩子们的“未来”入选了2014年3月份“中国好人榜”提名,并且“全国道德模范”和“江西省道德模范”的提名也正在申报中。
5)2013“江西十大法治人物”揭晓
2013年12月2日,2013“江西十大法治人物”评选活动结果正式揭晓,左斌等10人当选2013“江西十大法治人物”。这项品牌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3年。今年的主题是——追寻“法治梦”,筑就“中国梦”。6)10人获江西省“最美乡村教师”称号
2013年9月4日,记者从江西省教育厅获悉,江西省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推选活动结果日前已经出炉,南昌市新建县南矶初级中学柏宗材、九江市德安县塘山小学陈爱娇等10人获江西省“最美乡村教师”称号。
7)第三届江西省道德模范颁奖仪式举行
2013年12月8日晚,第三届江西省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在江西广播电视台演播厅举行。据了解,第三届全省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自启动以来,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强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踊跃参与投票,赣鄱大地涌动着讲道德、做好人、学先进、争先进的热潮。
2、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引导中小学生规范书写汉字,提高我市中小学在校师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南昌日报社、南昌市教育局决定共同主办“丰和杯”南昌市首届中小学汉字书写大赛。活动于2013年10月24日正式启动。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运行,于2014年1月26日举办了颁奖典礼。
3、江西加快推进旅游强省建设
2014年2月26日,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南昌召开。省委书记强卫出席并讲话。他强调,加快发展旅游业,着力建设旅游强省,是发展升级的重要抓手,是小康提速的重要途径,是绿色崛起的重要依托,是实干兴赣的重要体现。着力推动我省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努力把旅游产业打造成为江西最大的特色、最大的优势、最大的亮点,打造成为绿色崛起的第一窗口、第一名片、第一品牌。4、2013年8月13日,以“弘扬客家文化、深化赣台合作”为主题的第六届海峡两岸客家高 峰论坛、第十一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在赣州开幕。
从2013年起,“赣台会”增加文化主题,其全称由之前的赣台经贸合作研讨会,更改为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
客家文化图腾
二、考点链接
1、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自立自强的精神,关爱他人,见义勇为、直面挫折、磨砺意志、与人为善、诚实守信的优秀传统美德。
2、珍爱生命、创造生命的价值。
3、维护公平,捍卫正义。
4、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5、两岸关系,“一国两制”。
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进,协调发展。
9、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0、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1、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设题角度
1、江西这些草根人物,传递着社会哪些正能量?
2、先进模范人物的评选活动体现了教材的哪些观点?
3、举办“江西十大法治人物”评选活动有什么意义?
4、举办南昌市首届中小学汉字书写大赛的重要意义?
5、为提高江西文化“软实力”,我们青少年能做些什么?
6、我省在迈向旅游强省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7、中学生应该如何自觉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
四、典题精练
1、(多选)龚全珍家中,除了一台彩电外,只有非常普通的家具。特别是在她的房间里,有一把小椅子满是斑痕,显然跟随她已有多年。她对自己不舍得花钱,却很舍得帮助别人。十年来,她帮助了30余户困难群众,资助了100余名贫困学生,各项捐款累计达到了10万余元。上述材料体现了龚全珍“珍”在(AB)
A.艰苦朴素B.热心公益 C.敬业爱岗
D.自强不息 2、2013年9月26日,从北京传来好消息,我省龚全珍、皮祖强获中央文明委授予的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我省章金媛、肖玉玲、郑冬花、郑向生、杨斌圣、敖志凡、刘发英、李桥妹8人获提名奖。省委书记强卫在南昌看望了从北京载誉归来的我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 9 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强卫强调,在全社会大力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道德模范的伟大精神,迅速掀起向先进学习、向先进看齐、向先进靠拢的热潮。
为此,我校准备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次相关的主题活动,请你一同参与活动的设计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形式(有主题,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活动步骤(与活动形式一致)(1)例答:“向道德模范学习,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班会(2)①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开始;②观看道德模范的事迹材料;③分组讨论、交流学习感受,推荐代表发言,谈学习道德模范的感受和收获;④老师点评总结,对同学们提出要求;⑤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结束。(3)①有利于教育学生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②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伟大民族精神;③)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④有利于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和谐社会;⑤有利于进一步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增强责任意识等。活动意义(联系教材知识)
专题四:社会建设
一、时政聚焦
1、江西去年76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 城镇新增就业54万人江西今年将筹集800亿元办好50件民生实事2014年,全省将筹集财政性资金800亿元,集中办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50件实事。
2、南昌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民生:137.5亿元实施了91件民生实事2013年,南昌百姓生活持续改善。大力实施了91件民生实事,民生投入达到了137.5亿元,发展的成果进一步惠及城乡居民。3、2013年6月18日,南昌市迎来“史上最大”规模旧城改造,未来3至5年,连片改造区域的棚户区将建成商住“新城”。当前,南昌市正在全力开展老城区的棚户区改造,预计2014年全市棚户区改造总面积将达到1000万平方米,主城区棚户区改造预计将达到400万平方米左右。
根据2013~2017年改造规划,五年内,南昌市将改造288个地块,总占地面积约4.7万亩,房屋建筑面积约2058万平方米,涉及居民约9.6万户。
4、江西幸福指数全国第一
2013年7月,一则《全国各地幸福指数》的信息在网上流传。江西幸福指数为0.44,一举摘得《全国各地幸福指数》的榜首,成为 “最幸福”的省份。
5、江西计划三年投资50亿元“扮靓”村小和教学点
2013年7月,在中共江西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江西省委书记强卫明确要求,把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列为“提升民生幸福指数”的重要内容,计划用3年时间筹资50亿元改造1万个农村学校和教学点。
二、考点链接
1.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4、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5、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6、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7、我党和政府致力于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8、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教育的重要性。
9、共同理想、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设题角度
1、江西(南昌)2013年民生工程的全面完成说明了什么?
2、我省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民生工程?
3、当前我们身边还存在哪些民生问题?它们的存在说明了什么?解决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4、南昌市的棚户区改造,说明了什么?
5、我们从这些“幸福指数”中感悟到了什么?
6、你能为建设幸福江西(南昌)做些什么?
7、江西加大财政投入,“扮靓”村小和教学点有何意义?…
四、典题精练
1、(多项)“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晴日漫天灰,雨天遍地泥”,“冬天冰窟窿,夏天火炉子”,这都是南昌市十字街棚户区居民对生活环境作出的比喻。这条曾经的南昌“第一老街”,和这座城市有着同样的历史跨度,随着时代的推进,如今它却已成为了城市的一块“伤疤”。这块“伤疤”的存在也反映出了(ABCD)
A、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C、我们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D、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2013年7月,某网站推出了《全国各地幸福指数》报告,数据结果显示江西、湖南、内蒙古幸福指数位列全国前三。这次数据报告利用复杂的公式,计算出不包含任何主观感受的幸福指数。计算公式包括五项数据——就业与价格指标、房价承担指标、税收承担指标、城乡差距指标与空气质量。
江西省认真解决民生问题,提高群众幸福指数,表明了什么?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党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3、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5、党和国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6、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专题五:生态文明建设
一、时政聚焦 1、2014年1月21日,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省长鹿心社在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生态文明
淘汰89个落后产能项目
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从下面的数字中可以看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完成造林面积253.7万亩
·新增国家园林城市3个 ·全省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80.8%
·完成14个重金属污染源综合治理项目·淘汰89个落后产能项目,万元GDP能耗下降3.6%,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国家下达计划任务
江西将推进设区市PM2.5监测 建立雾霾天气应急处置机制
江西省长鹿心社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14年,江西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推进设区市PM2.5监测,建立雾霾天气应急处置机制,推进环境污染强制保险试点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完善生态文明制度。
2、为切实改善全省空气质量,2014年1月,我省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规定到2017年,重污染天气要实现较大幅度减少,优良天数逐年提高;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其中南昌、九江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每立方米50微克左右。
3、江西4个城市资源趋于枯竭
2013年12月3日,中央政府门户网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指导城市合理利用自身资源,解决资源枯竭历史遗留问题,化解资源富集地区新矛盾,实现可持续运行。规划范围涉及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分为资源成长、成熟、衰退、再生4个类型。江西有11个市、县被纳入,其中7个属资源成熟型,其余为衰退型。(我国67个城市资源趋于枯竭)
4、南昌新余两市列为首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
根据2013年7月31日水利部下发的《水利部关于加快开展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试点工作的通知》(水资源函〔2013〕233号),我省的南昌、新余两市成功入选为首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
5、江西申报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
2013年12月30日,全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在南昌召开。江西省发改委主任李安泽当天透露,该省将促进生态文明示范省建设,争取国家同意将该省列入生态文明示范省,并编制了《江西省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规划》,已上报国务院。
6、南昌低碳发展从“试点”迈向“示范”
2013年7月28日,市政府出台了《南昌市2013年低碳试点城市推进工作实施方案》。我市今年将力争在低碳产业、低碳建筑、低碳能源、低碳交通和低碳生活等方面有所突破,重点推进十大低碳项目建设,加快形成以低碳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逐步实现将南昌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城市的目标。
7、南昌将打造七大工程优化生态环境
在继续加强山区绿化的基础上,实施100万亩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规划期内,新建自然保护区2个,新建8个具有特色的自然保护小区……记者2013年7月28日从市国土局获悉,为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围绕建设生态市目标,我市将实施饮用水源地和重点水域保护、造林绿化“一大四小”、防沙治沙造林、平原绿化、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保护以及生态农业建设七大生态建设工程。
8、南昌开展“蓝天、清流、净土”行动
去年南昌市开展的“蓝天、清流、净土”三大行动取得了成效。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22天,优良率60.82%。特别是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创造了全省七个第一。
今年南昌市将围绕建设全省空气质量综合整治先行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全国重要的宜居都市“两区一市”,开展“蓝天、清流、净土”三大行动。今年将打造“两区一市”
即建设全省空气质量综合整治先行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全国重要的宜居都市。“蓝天”:扩大机动车环保限行区域
据悉,今年南昌将出台《南昌市扬尘污染防治工作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开展建筑扬尘污染专项整治。
“清流”:启动梅湖、玉带河截污工程
围绕南昌打造“鄱湖明珠·中国水都”,今年将全面完成象湖、抚河截污工程,启动梅湖、玉带河截污工程,深入推进前湖、乌沙河、幸福渠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和幸福水库、溪霞水库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净土”:推进重金属防控区土壤修复试点
二、考点链接
1、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现状。
2、坚持计划生育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3、节约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科技创新,依靠科技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
6、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完善资源和环境立法,依法管理资源和环境,依法打击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7、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三、设题角度
1、生态环境是江西最大的品牌,为实现“江西的绿色崛起梦”,全省上下应怎么做?
2、南昌开展“蓝天、清流、净土”行动,体现了哪些发展理念?
3、持续的雾霾天气,根本原因是人为因素。这给我们哪些警示?
4、做好PM2.5的监测、建立雾霾天气应急处置机制有哪些重要意义?
5、请你为驱散雾霾献计献策。6、2013年以来,江西开展以“净空、净水、净土”为内容的“三净”行动,对江西的发展有哪些现实意义?
7、作为赣鄱儿女,为圆我们的绿色崛起梦,请你献上几个金点子。…
四、典题精炼
1、(多项)2013年8月22日,江西省委书记强卫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倾听网民意见、建议和诉求。在回答网友提出的“绿色崛起”相关问题时,强卫表示,绝不允许为了GDP的提高,让老百姓赖以生存的水、土壤受到污染,不当历史的罪人。这表明我省(ABCD)A、致力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B、自觉担负起对自然、对社会、对人民、对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C、把整个绿色理念、绿色概念融入到我省的生态发展、经济发展的活动当中去D、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
2、远离雾霾天气,你我共同努力
2014年,江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推进设区市PM2.5监测,建立雾霾天气应急处置机制,推进环境污染强制保险试点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完善生态文明制度。(1)我省推进设区市PM2.5监测,体现了我国什么战略与基本国策?
(1)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基本国策: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2)做好PM2.5的监测、建立雾霾天气应急处置机制有哪些重要意义?
(2)①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②有利于政府科学决策,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更好地指引公众健康生活、出行。③有利于增强公民和企业的环保意识,防治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④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建设美丽中国。(3)为防治PM2.5,改善空气质量,我们青少年可以做些什么?
(3)①增强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践行低碳生活方式。
②积极参与减少PM2.5,改善空气质量的宣传活动,并积极同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做斗争。
③了解、宣传相关环保知识,做环保志愿者,积极向政府建言献策。
④从身边小事做起,如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多步行或骑自行车,使用节能电器,理性、科学、绿色消费等。
第五篇:专题一
专题一:课程教学概论
包括:《学记研读》课程与教学标准简介;《学记》及其研究概况;同学相关学习基础调查;相关教学事务协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开设本课程的意义;了解本课程的教学程序;了解《学记》的研究状况;了解《学记.》的产生背景以及在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意义;了解《学记》的基本思想。
二、教学内容
1.《学记》的主要内容及主要教育思想
2.《学记》产生的历史背景 3.《学记》的思想渊源
4.《学记》在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5.《学记》的整体结构及研究现状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学记》中蕴含的主要教育思想。
2.《学记》在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教学难点: 1.《学记》产生的历史背景:
2.《学记》与儒家、道家、墨家思想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安排
1.介绍本课程的课程教学纲要
课程性质、目的目标、教学任务,确定基本的教学模式与方式,考核和评价要求,相关信息及安排等。见课程教学大纲。
2.介绍《学记》及其研究状况
《学记》的主要内容。《学记》总结了儒家私人教学中的经验,同时也记载了西周官学中统治阶级关于学校教育的一些重要措施。主要论述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教育制度(包括学制、年纪、视学、学校规则)、教育和教学原则(包括启发性原则、豫时孙摩原则、长善救失原则、藏息相辅原则、教学相长原则)、教学方法(包括讲述法、问答法、练习法)、教师的作用、择师的条件、尊师等方面。《学记》被认为是我国和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一篇。“礼”是我国奴隶制和封建时代的上层建筑,主要内容包括道德规范和典章制度。其中诸篇各有其专述与特质。其中《礼记》则专门讲教育体制、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及属于教育范畴的礼仪与典章制度。《礼记》各篇相传为孔子弟子,或再传、三传弟子所作。他们生活在战国时期,前后有二百年历史。其中《学记》撰于战国时期。
《学记》思想上上承孔子、子思、孟轲还有荀况的哲学与教育学说,下启秦汉以后儒家、经学家,尤其是教育家,如秦相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汉文帝时的韩婴作的《韩诗外传》、西汉儒学的代表人物董仲舒、西汉的扬雄、东汉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论家、教育理论家和经学家,两晋学者如徐邈、皇侃、唐代的孔颖达、韩愈、他们的著作或者学说中都可以看到《学记》的深刻影响。而宋人的有关教育文献和注释,更是发挥了《礼记》旨意,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明代学者中一些著名教育家,也继承了发展了《学记》思想。而清初至民初注释和研究《学记》的队伍扩大,通过探源、释词、别解、立说、质疑、勘误等方式,对《学记》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建国之后,全国各地的教育刊物上发表有关《学记》的论文也不胜枚举。
从《学记》中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理论发展比其他国家先行一步,说明中国当时,在教育方面对世界教育发展,作出了应有的努力和贡献。把古代的印度、埃及、希腊和罗马的教育实践与理论,比照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实践与理论,衡量其先进与落后,更能凸显出《学记》在世界教育史领域的地位。它从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思想、教育教学理论方面都有其进步之处。明清时期,随着西方传教士把儒家经典传入西方,《四书》乃《学记》的思想依据已为人所熟知。哈佛大学的教授罗伯特·乌里奇曾将《学记》全文译出。在日本,则有谷口武著《学记论考》,并指出其在日本古代学术界就备受推崇,等等。由此可见,《学记》在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世界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对《学记》的研究,从古到今从来没有停止过。历代的《学记》注释者,绝大多数为经学家。经学就是运用训诂或义理的方法,注释或阐述儒家经典的来龙去脉。古代学者多从语言文字的角度,从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以至民初,都有大量注释《学记》的材料,这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也提供了我国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线索。
从当今可查询的研究文献的数据来看,以《学记》为主题,从1933年至2014年7月可查询的文献数量为983条,从文献题目可以看出,早期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于考证注释,除1975年文革期间仅有一篇题为《<学记>是复辟奴隶制的反动教育纲领》的文献外,其余年份皆为对《学记》中精华的探究。从1978年开始的文献转向文中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反思,并开始关注《学记》在中国古代教育理论上的巨大成就。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有文献开始关注《学记》中的教育方法、原则等在学科教学中的实践应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论研究的进步,《学记》的研究开始转向教育思想的时代转换及其超越。从数量上来看,近五年来关于《学记》的研究文献数量呈稳定的上升趋势,明显高于本世纪初。研究者们从眼花缭乱的国内外各式教学理论的研究中开始转向朴素、智慧的《学记》,这正是它旺盛生命力的体现。(资料汇编)
四、后续研究性学习安排(研习项目、作业)
1.基本要求
从一个或多个方面,梳理提炼个人修习本课的基本动机、感想、期待、意见、建议或其他相关思考,并形成一段(或篇)文字,在下次课前上传课程信箱。2.教材研读
预习《学记》1-3节内容的音和义,阅读《学记研究》第一二三章,对照参阅所推荐之相关文献,分享阅读、研习体验,提出分享性、质疑性、辩论性或拓展性的问题。3.参考阅读(示例)
[1]刘成国.宋代学记研究[J]文学遗产.2007(4)
[2]王璞.浅议学记几点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J]教学研究.2002(1)[3]杨雪翠.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品读《学记》教育智慧[J]高校教育管理.2009(2)
[4]潜苗金.礼记译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442-443.[5]王梦鸽.礼记今注今译[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316-317.[6]陈桂生.《学记》纲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9(3):68-74.4.分组研究
以小组为单位,成员分工合作,针对如下所列“专题二:教育之宗旨与价值”各研究项目之一(竞拍),在本组该专题项目代表(负责人)的主持下,展开共同搜集、阅读、研制形式多样的代表性学习资料:典型文献(数量不限)、案例(可复制,也可加工形成,但均须注明来源和出处)、相关视频或图片(至少三类),并围绕其中的重要成果和问题,进行初步研究,由形成课堂交流报告,以备课题展示和交流讨论。5.研究项目
1)第一至三节章句(下同,略)的典型读音问题分析及例示; 2)章句的典型句义的分析、评论与例示;
3)章句所含重要思想观点及表达方式(如习语、成语、规律性、原则、方法 等)分析与例示
4)章句所含重要思想或表述及其当代意义分析与例示; 5)章句文本结构、逻辑、主题大义的分析、概括及例示。6.注意事项
在上课前一天,各小组将研究成果(小组主题报告、典型案例、图片视频资料、相关参考文献电子数据等,及时打包上传教学平台(课程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