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履行岗位职责 规范从政行为 主题教育自省材料
“履行岗位职责 规范从政行为”主题教育
自省材料
通过“履行岗位职责 规范从政行为”主题教育的开展,根据学习情况和工作实际情况,我结合本人的思想状况、工作实际、具体职责进行深刻反思,深刻剖析、自省自警。汇报如下:
一、存在问题的表现:
1、对待学习的认识有所欠缺。虽然制定了学习制度和学习计划,但由于平时工作较多,于是便产生了以干代学的思想,没有把学习摆到重要的位置,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平时的学习中,看时世新闻类书籍较多,看政治理论方面的书籍较少;看基本的水文业务理论知识书籍较多,看有一定深度的业务书籍较少。学习了一些知识,但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缺乏,对思想和灵魂的触动不够,学习停留在表面上。
2、科学发展意识有待提高。在本乡发展规划上谋划不全面、不深远,解放思想的程度还不够深。自己在乡镇工作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今面对各项琐碎的日常事务,不求工作出成绩,只求没有失误,对上对下说得过去就行了,对工作不愿细研究,勤奋工作的精神状态有所降低。
3、进取意识有待提高。工作中存在畏难怕事、缺乏工作激情和活力、缺乏闯劲和拼劲的问题,工作靠文件指导多,按领导 1 要求办事多,缺乏勇于奋力开拓、争创一流的气魄和一直,缺少干大事、创大业的胆识和境界。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对存在的以上问题,既有客观的原因,又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思想上未能引起高度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认真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科学发展观,没有深刻认识思想精髓,对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解得不深不透。没有真正认识到政治理论学习是武装头脑、坚定信念、净化灵魂、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以指导自己言行的武器。缺乏“钻研”的刻苦精神,缺乏深学苦读的恒心韧劲,缺乏掌握先进的知识也是发挥时代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表现的思想认识。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通过这次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充分认识到以前存在问题思想根源的危险性,今后:
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努力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来审视自己、规范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努力改造主观世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第二,要转变工作作风,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踏实的工作作风要求自己,要精益求精、追求一流的工作质量,切实做好每项工作。
第三,要重塑干部形象,在工作中要增强敬业意识,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尽心尽力,在工作中要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要踏实做事,积极进取,不断增长本领,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我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纠正自己一些缺点,改进一些工作方法,振奋精神,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带领上寨乡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和全乡干部一起齐心协力,再创辉煌。切实解决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振奋精神、埋头苦干,开创我乡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二篇:“履行岗位职责规范从政行为”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
“履行岗位职责 规范从政行为”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来源: 日期:2010/9/26 9:04:32 人气:148 录入:行风办
鹿教字[2010]77号
鹿泉市教育局
关于开展“履行岗位职责 规范从政行为”主题教
育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升教育干部执行力,强化三个服务,提高工作效率,规范从政行为,优化教育环境,根据《中共鹿泉市委、鹿泉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履行岗位职责规范从政行为”主题教育的实施意见》(鹿发[2010]11号)精神,结合教育实际,教育局决定,利用一段时间,在全市教育系统集中开展“履行岗位职责规范从政行为”主题教育。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健全制度、规范行为、落实责任为主要内容,深化“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果,着力解决岗位责任意识淡薄,岗位职责不清、履职责任不规范及各种不作为、乱作为问题。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履行岗位职责 规范从政行为”主题教育,使科学发展观得到进一步践行,现代教育意识进一步增强,教育理念进一步创新,教育管理进一步规范,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着力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努力形成各尽职守、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的工作格局,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治校能力方面取得新成效;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方面取得新成绩;在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方面取得新进展,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三、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和服务于教育事业发展大局,用各尽职守、规范有序的管理促进我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不断提升工作效能、效率、效果和人民群众满意率。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各中心、各学校、各科室要把“履行岗位职责 规范从政行为”主题教育与各自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因校而异,抓住各自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切实取得成效;深入探索新形势下教育工作的新方法,突出各自特色,提升现代管理水平,努力构建现代教育新秩序。
三是坚持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及时规范。各中心、各学校、各科室要通过自查自纠、指导检查、听取教职工建议等方式发现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要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及时规范,使“履行岗位职责 规范从政行为”主题教育尽快取得成效。
四、实施步骤
“履行岗位职责 规范从政行为”主题教育时间从2010年9月18日开始到2010年10月底结束。活动范围为局各科室、各中心、各中小学校。活动实施步骤共分三个阶段:
(一)学习动员阶段(2010年9月18日至10月7日)
1、宣传动员。召开“履行岗位职责规范从政行为”主题教育动员大会,部署活动开展。利用校刊、广播、板报、班会、校会、网站、博客等形式大力宣传“履行岗位职责规范从政行为”主题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播发有关文件和方案,形成宣传声势、营造舆论氛围。
2、学习讨论。组织教育系统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开展“履行岗位职责 规范从政行为”为主题的大讨论,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学以立德,解决好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要加强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学习,学以致用,解决好部分党员干部“知识短缺、业务生疏、本领恐慌”等问题。切实提高全体教职工的思想认识和履职尽职能力,进一步规范从政行为。
3、制定方案。召开“履行岗位职责规范从政行为”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履行岗位职责 规范从政行为”主题教育的实施,各教育中心、直属各学校制定《关于开展“履行岗位职责 规范从政行为”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颁布实施并上报教育局行风办。
(二)自查自纠阶段(2010年10月8日至10月23日)认真对照活动要求,在充分听取教职工建议的前提下,全面、客观地分析本中心、本科室、本学校工作的现状,切实摸清底子,找准问题、差距与不足,认真开展自查自纠,采用个人查找、组织帮助、走访调研、撰写自省材料、召开民主(组织)生活会、座谈会、群众评议等方式,查摆存在的问题,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写出单位自查报告和个人自查报告,主要查摆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思想作风方面。是否自觉围绕教育中心工作,服务全市教育大局,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开展工作;是否积极参加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素质,积极研究工作;工作视野是否开阔,创新意识、开拓意识是否强烈,是否有发展危机感;个人形象、个人素质是否存在与现工作岗位不相适应的地方。
二是工作作风方面。有无自由散漫,纪律松弛,迟到早退,工作日酗酒、参与赌博等问题;是否存在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炒股、玩游戏等与工作无关的问题;是否存在擅离职守、随意串岗脱岗等问题;是否存在出勤不出工、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出活、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
三是服务态度方面。有无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推诿扯皮现象;有无对老师、学生、家长态度冷硬横、故意刁难等现象;是否存在乱收费和搭车收费问题;是否存在利用职务和工作便利“吃拿卡要报”,接受学生或家长的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向学生或家长摊派钱物、索要赞助,要求接受有偿服务等问题。
四是履行职责方面。是否存在管理混乱、考核评价和奖惩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是否存在岗位责权不明,责任落实不到位,具体环节无人抓等问题;是否存在工作主动性缺失,工作执行力不够的问题;是否存在工作目标承诺的事项不兑现的问题;是否存在有关制度规定得不到有效落实等问题。
五是工作效能方面。有无敷衍塞责,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问题;有无办理行政许可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行政监管事项超出规定时限或承诺时限的问题;对能够当场办理的事项是否做到即办即结;有无不按照规定程序办事的问题;是否存在得过且过、当好人、乱办事、推托责任、拿工作做交易等问题。
(三)整改提高阶段(2010年10月24日至10月31日)
建立长效机制、规范从政行为。各乡镇(区)教育中心、直属各学校要根据自查自纠情况,对查纠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认真查找本单位在教育、制度、监督、惩处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特别是权力配置、工作机制、管理制度、工作纪律等方面的不足,进一步修订完善规章制度,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方案,逐级明确整改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要从五个方面切实加强制度的落实:要切实加强制度执行的组织领导;要切实加强制度的宣传教育;要切实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制度执行问责机制;要切实督促领导干部做执行制度的表率;要切实查处违反制度的行为。各单位要结合具体工作,制定完善相应的工作岗位职责及工作标准并上墙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规范从教行为。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保障活动有序进行。教育局成立“履行岗位职责 规范从政行为”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为贾建祥,副组长为侯海辰、孙志军、王星辰,成员为局机关各科室、各中心、直属各学校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孙志军兼任,全面负责活动的组织领导、协调指导和监督落实。各中心、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全面负责活动的开展。
2、强化责任意识,确保工作任务的完成。各中心、各学校、各科室要把“履行岗位职责 规范从政行为”工作当作当前和今后的一项紧迫任务,认真建立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推动“履行岗位职责规范从政行为”活动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严格履行政令畅通、管理到位、安全稳定的政治责任。要把“履行岗位职责 规范从政行为”活动融入到教育的各项工作中去,把教育的各项工作结合到“履行岗位职责规范从政行为”活动中来,认真统筹兼顾,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3、加强检查、督查,推进活动全面开展。教育局将加强对各中心、各学校、各科室“履行岗位职责 规范从政行为”活动开展情况的督促检查,及时跟踪和掌握各中心、各学校、各科室活动开展情况。各中心也要重视督促检查工作,采取综合检查与专项检查、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自查与督查、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法,全面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及时改进和推进活动的开展。
4、注重结果运用,务求取得实效。要把“履行岗位职责 规范从政行为”活动成效作为检验各中心、各学校、各科室领导干部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标准,列入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对干部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对活动开展扎实、成效显著的予以表彰,严肃追究搞形式、走过场、弄虚作假的活动单位主要领导及领导班子的责任。对工作落实不到位,制度规定不详实、可操作性差的活动单位主要领导给予效能告诫并限期整改。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一日
第三篇: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关于行政执法的一些感想
依法行政是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所奉行的普遍准则,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将法律、法规和规章直接应用于个人或组织,使国家行政管理职能得以实现的活动。依法行政的关键是行政执法,要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做到依法行政,首先必须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作为一名市政工作者,我主要从事市政工程项目的管理,结合工作实际,对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有以下看法:
一、首先以高效为原则,理顺市政工程建设行政执法体制
执法机构的依法组建、行政权的合理配置和机关的规范运作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也是规范行政执法工作的前提。在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按照条块结合,适当分权、便于执法、讲求实效的思路,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及时出台各项执法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机构组建与运作,体现了依法行政目标。
二、执法过程规范化,是行政执法行为的重中之重 行政程序的法律化是现代法治国家重要的法律原则。依
法行政,不仅要求行政机关所实施的行政行为在内容上合法,而且要求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的程序也要合法。行政机关在执行公务时都必须符合法定的程序。要规范好好执法行为必须从主客观两方面来抓。
从主观方面自觉规范执法行为。首先要牢记党的宗旨,明确执法目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明确了这一目标,我们在执法中就不会有利已主义;只有牢记为人民服务,才会充分尊重人权,文明执法,不会出现特权思想,激化矛盾。其次要从服务大局出发,让党和人民放心。执法不作为,玩忽职守,漠视群众疾苦,监督不到位都会导致群众矛盾激化,发生上访事件,影响安定团结,制约国家经济的发展。从客观方面强制规范执法行为。建立有效的内部制约机制,激励机制,实行奖惩制度,是每个单位提高工作质量及办事效率最有效的手段,在规范执法行为上我们更要突出这种机制的效能,实行内部监督管理,执法者之间相互监督,逐级监督,要借助新闻舆论监督的强大威力,更要充分发挥人大对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作用。对在工作中文明执法,秉公执法,群众反映良好的要鼓励;对在工作中以权谋私,滥用权力,执法不严,不依法履行职责,激化矛盾,在社会上造成不良舆论的要及时批评教育,后果严重的要惩罚,从而达到强制规范执法行为的目的。
三、加强培训,增强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行政执法能
力,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根本所在行政执法的质量和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执法人员素质的高低。江泽民同志讲过“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标本兼治”。加强市政建设管理项目部人员的业务培训就是从根本上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环节。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本身就具有执法范围广,适用法律多,专业要求高、执法情况复杂等特点。而且,目前我国的法律更新速度在加快,各项新的法律层出不穷,及时组织对于执法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再培训尤其重要。否则会出现用八十年代的法律观念来进行二十一世纪的行政执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行政执法机关能否做到规范执法以及让群众满意就可想而知。
以上是自己对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妥,请指正。
西安市市政公用局 徐应学
2012.715
第四篇:关于开展“学习《廉政准则》、规范从政行为、促进科学发展”主题教育
窦 娥 冤
【背景资料】
一、作者简介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生卒年不详。他一生“不屑仕进”([元]朱经《青楼集·序》),生活在底层人民中间。他是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与当时许多戏曲作家、杂剧演员有着密切联系。元末熊自得《析津志》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明代臧晋叔说他“躬践排场,面敷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明初贾仲明《录鬼簿》说他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他是一位熟悉舞台艺术的戏曲家,既是编剧,又能登台演出。关汉卿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自述“通五音六律滑熟”,“我也会吟诗,会篆籀,会弹丝,会品竹。我也会唱鹧鸪,舞垂手,会打围,会蹴踘,会围棋,会双陆”,“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可见他的才艺、生活和个性。所作杂剧六十余种,今存十八种,其中有几种是否为关汉卿所作尚有争议;所作套曲十余套,小令五十余首。他的戏曲作品题材广泛,大多暴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表现了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反抗斗争,人物性格鲜明,结构完整,情节生动,语言本色而精练,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二、《窦娥冤》与“东海孝妇”的故事
《窦娥冤》的题材取本于“东海孝妇”的故事。“东海孝妇”的故事在中国古代长期流传于民间。《说苑·贵德》《汉书·于定国传》和《搜神记》中都有关于“东海孝妇”故事的记载。元代的杂剧作家王实甫、梁进之也都作过《于公高门》杂剧,颂扬替东海孝妇平反冤狱的于公。关汉卿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结合元代的社会现实并参考了当时有关的戏曲创作,完成了这部著名悲剧的创作。经过关汉卿的改造和天才创作,《窦娥冤》已不再是民间传说中的“东海孝妇”故事的翻版,而是一部深刻反映元代社会现实的激动人心的著名悲剧。它通过窦娥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元代社会高利贷盘剥的残酷、社会的混乱、官府的黑暗。成功地塑造了悲剧女主人公窦娥的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谷云义等《中国古代文学问题解答》,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三、关于元杂剧
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严格的体制,形成了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在结构上,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或一场,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较大的自然段落,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折之外可以加一二个楔子。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绍剧情,类似现代剧中的序幕;也有的放在两折之间,相当于后来的过场戏。但也有少数杂剧突破了一本四折的形式,如《西厢记》是五本二十一折的连本戏。每本杂剧的末尾有两句、四句或八句对语,用以概括全剧内容,叫做“题目正名”。如《窦娥冤》结尾的“题目”是“秉鉴持衡廉访法”,“正名”是“感天动地窦娥冤”。
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宫调,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如《窦娥冤》第三折第一支曲子标示的【正宫】【端正好】,表示这一折自[端正好]以下各曲均属【正宫】。
杂剧角色分为末、旦、净三大类。每类又可分为外末、副末、冲末、大末、小末;正旦、外旦、贴旦、老旦、花旦;副净、二净等。其中正末为男主角,正旦为女主角。此外,还有以剧中人职务身份为名的杂角,如驾(皇帝)、孤(官员)、卜儿(老年妇女)、孛老(老年男子)、洁郎(和尚)等。
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白”“科”三部分组成。唱是杂剧的主要部分。除楔子中可由次要角色唱以外,一剧四折通常由主角一人唱到底,其他角色有白无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也有变例,如《西厢记》第四本就出现了莺莺、张生、红娘轮唱的情况。剧本中的唱词,即曲词,是按照曲牌规定的字数、句法、平仄、韵脚填写的,也可以在曲牌的规定之外,适当加入衬字或增句。每折的曲子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白,即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因“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有散白、韵白,又分对白、独白、旁白、带白等。剧本还规定了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叫作“科范”,简称“科”,如“再跪科”“鼓三通、锣三下科”。
四、传统戏曲文学塑造人物的四个特点
戏曲与其他样式的戏剧一样,都以塑造性格鲜明、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为首要任务。这表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戏曲文学要求在刻画人物时,通过对周围客观景物的描述来抒发剧中的感情,即所谓传情。同时戏曲文学对戏剧行动的把握,往往同对剧中人思想感情的揭示紧紧结合在一起。戏曲还通过对抒情的个性追求,进一步解决了抒情性与戏剧性的矛盾。
其二,戏曲文学在塑造人物上的第二个特点是“传神”。传统戏曲与写实戏剧(如话剧)在塑造人物时都要追求神似,但是两者在对神、形关系的处理上存在很大的区别:写实戏剧不仅要掌握戏剧人物的独特心理状态和思想感情表达方式,还要掌握他的独特声容笑貌和穿着风度,甚至他的独特生活习惯和职业习惯。这种形似讲究逼真,它摹写真实,以形传神,形神并重。传统戏曲以神似作为先决条件,从思想感情方面着手,多侧面、多层次地揭示戏剧人物的精神面貌,并从戏剧人物的品格、气节、襟怀、气质、意志、气度等方面着眼,展开人物的行动,刻画人物的性格,追求神似,神形兼备。
其三,戏曲往往以第三者的全知视角叙述、描写和抒情,形成剖析式叙述模式,表现在戏曲剧本里是那大量的叙述性的独唱、独白、旁白、自报家门、上场引子、下场诗等。这与写实戏剧是很大的不同的。戏曲作家不像写实戏剧作家那样,精心设置某种戏剧情境,让剧中人能够合情合理地自报家门。戏曲作家是通过最直接的方式,让读者知道这是谁,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戏曲剧中人的自我剖析与话剧的内心独白有相同的一面,都是剧中人在特定情境中产生的特定心理表白,都是剧作家设身处地的一种体验;但与话剧的内心独自又有不同的一面,它们不是剧中人出声的潜台词,不是剧中人心理活动的艺术体现,而是剧中人面向读者和观众所做的自我心理剖析。其四,戏曲文学在塑造人物上往往利用行当的作用。戏曲行当是一种人物类型,是一种刻画人物的程式体系和技术体系。不同的行当——生、旦、净、丑,各有自己的一套唱、念、打、扮的程式,这种刻画人物的特殊方法把程式与生活联结起来,使得不同行当的演员能够运用各自的程式和技术体系突出和强化人物的性格。
(据《戏曲名著汇粹·前言》缩写)【示范教案】
窦 娥 冤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2.结合“单元知识和训练”,掌握研究性阅读的特点,学会研究性阅读的方法。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
(1)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2)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3)介绍元杂剧的体制。2.教学难点:
(1)戏的开头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责与结尾要感天动地之间的矛盾。
(2)对[端正好][滚绣球]等曲子的理解,以及对全剧情节高潮的认识。3.教学方法:讲授与研究性阅读相结合。教学时数 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介绍关汉卿: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吏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元代人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籍风流,为一时之冠。”
他曾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说自己精音律,会吟诗,能吹箫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他—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2.介绍元杂剧: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1)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2)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3)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指导阅读
1.阅读“自读提示”中与本折有关的情节。2.阅读课文。
3.提问式阐述:文学史上公认课文所选部分是全剧的高潮。但在前两折里,已经把窦娥受害的故事情节交待得清楚明白。窦娥与张驴儿的冲突,窦娥在公堂上的斗争,都已在前两折里表现出来,那么高潮为什么出现在第三折里?
通过阅读课文,我们发现;第三折里仅有窦娥指天发誓,刑场受戮,故事情节简单,而构成窦娥矛盾冲突的对立面,如社会恶势力的代表张驴儿、元代残酷统治的典型官府都隐藏在幕后,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更没有高潮,可见,全剧高潮出在第三折里是与戏剧本身的特点分不开的。
戏剧本身的特点是什么呢?那就是剧作家在剧本中,除了精心构思戏剧的矛盾冲突外,还要匠心独运地安排曲牌、唱词、说白,以便创造条件,让演员在舞台上尽情地演出。4.提问:在课文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
明确:共出现10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调。
5.提问: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把课文分成若干层次。(按“思考和练习”一的要求)
明确:10个曲牌有3个层次。使剧情有张有弛,有烘托、有渲染,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第1层是【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大意是窦娥指斥天地鬼神。第2层是【倘秀才】至【鲍老儿】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告别婆婆。第3层是【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发下三大誓愿。6.分析第1层。齐读第1层两支曲子。7.提问: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
明确:窦娥诉说自己莫名其妙犯法受刑,冤屈之大可“动地惊天”。又因为窦娥的冲突对象隐于幕后,而天地鬼神便成了她的指斥对象。由于内心的悲愤难以控制,便构成了对天地的怨恨与控诉。
天地,在古代人的意识里,是被看作能够主宰世间万物包括人的命运的最神圣的东西。是不容侵犯的。但由于窦娥的冤情深重,而天地面对人间的邪恶残暴竟无动于衷,所以窦娥唱出:“„„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的唱词时,便自然得到了人们的共鸣。7.背诵【滚绣球】一曲,然后作“思考和练习”五。
明确:作为封建社会中的一普通女于,窦娥对神明的天地本应深信不移,可是残酷的社会现实使她对天地鬼神由信赖而怀疑,由怀疑又转为愤怒的控诉:“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尸这样,窦娥通过自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含冤难辩的悲惨经历,认识到了善良的人的贫穷命短,罪恶的人富贵延寿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她的觉醒意识和强烈的反抗精神。
作为封建社会一个弱女子的窦娥,认识了封建社会的罪恶又能怎么样?她除了对天地日月鬼神进行愤怒的控诉以外,只能是“落得两泪涟涟”。
8.小结:这两个曲牌,十分准确而深刻地概括了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草菅人命、残酷压迫的反动本质。又由于这两个曲牌的唱腔高亢激越,音乐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和谐统一,自有一种强烈的感人力量。为此,这两个曲牌,就已把剧情推向了高潮。布置作业
1.默写[滚绣球]曲牌,整理“思考和练习”五。
2.结合“思考和练习”三,研究阅读第2、3两个层次。3.熟悉剧本的三个组成部分。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1.阅读分析第2层内容,归纳窦娥的性格特点。
2.体会第3层中作者:采用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及在当时的作用。教学内容和步骤
复习检查:
1.学生背诵【滚绣球】。
2.复述剧本的三个组成部分。
研究阅读:
1.提问:从“左侧右偏”“前合后偃”两句可见窦娥在赴刑场途中所受的苦难,可她为什么还要提出坚决走后街,舍近而求远呢?
明确:因为窦娥的婆婆住在前街,怕婆婆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这充分显示了她淳朴善良的美好心灵,展示了她性格中温顺善良的一面。
2.然而,她的婆婆还是迎面赶来了,请看她与婆婆的一段对白,并试作分析。
(原文略)
3.提问:通过人物对白,试分析关汉卿的语言艺术和戏剧效果。
明确: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他可以根据生活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作家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天斥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的冤案。
8.提问:窦娥的三桩誓愿明明是幻想,却偏偏写成现实,明明是不合理的偏偏写成合理的,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除了乞求天地鬼神申诉冤屈以外,没有别的办法,作者采用这种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一是表明社会的腐败黑暗,二是刻画窦娥强烈的反抗精神,三是表达人民要惩治邪恶的愿望。9.提问:“煞”就是结尾的曲牌,为什么关汉卿要把“煞”分成【二煞】【一煞】【煞尾】三个曲牌呢?
明确:说明蓄积在窦娥胸中的怒火再也无法控制,犹如地下岩浆,冲向决口。也说明剧作家意犹未尽,他要把窦娥的无辜受害,要把人们对窦娥的同情,要把人们对统治者的愤恨表现得痛痛快快,淋漓尽致。于是在结尾处一波三折,把高潮推向顶峰。10.归纳主题。
补充材料
“苌弘化碧”“六月飞雪”“东海孝妇”典故的出处: 1.“苌弘化碧”出自《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沉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2.“六月飞雪”出自《太平御览》: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王系之狱。仰天哭,夏五月为之下霜。3.“东海孝妇”出自《汉书·于定国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
第五篇:开展“学习、规范从政行为、促进科学发展”主题教育实施方案
为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廉政准则》),进一步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自觉性,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促进科学发展,加速镇的经济发展,根据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关于开展“学习、规范从政行为、促进科学发展”主题教育的通知》,经镇党委研究决定,在全镇党员领导干部中集中开展“学习《廉政准则》、规范从政行为、促进科学发展”主题教育。
一、目标要求此次主题教育,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省纪委八届六次全会、市纪委三届六次全会和县纪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把学习贯彻《廉政准则》与《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纪律处分条例》等其他法规制度结合起来,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党纪条规,不断强化大局意识、宗旨意识、法纪意识、廉政意识、监督意识,严格依纪依法办事,以党员干部模范贯彻执行《廉政准则》、坚持以勤政廉政的优异成绩和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成效取信于民,为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环境、加速颍上崛起提供有力的政治思想保障。
二、主要内容参加主题教育的对象为全镇党员领导干部,重点为党支部班子成员以上党员领导干部。时间从20lo年5月初开始至6月底结束,为期2个月。具体活动按以下方法步骤进行:一是组织专题学习。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要组织一次专题学习活动,认真学习胡锦涛、贺国强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工作报告;认真学习《廉政准则》及中央、省、市贯彻实施《廉政准则》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认真学习王金山、王三运同志在省纪委八届六次全会、省政府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省纪委全会工作报告;认真学习宋卫平、孙云飞同志在市纪委三届六次全会、市政府廉政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市纪委全会工作报告;认真学习县委书记刘树生、纪委书记闫涛同志在颍上县第十一届纪委五次全会(扩大)上的工作报告,认真学习中央纪委方正出版社编写的《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手册》、《学习问答》。在抓好中心组学习的同时,各党支部还要切实抓好党员领导干部的专题学习,使党员领导干部深刻理解《廉政准则》的基本精神、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切实增强廉政意识和纪律意识,真正做到严于律己、洁身自好。二是举办辅导报告会。各党支部可通过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作主题辅导报告、举行专题讨论、组织观看《廉政准则》辅导报告电视片等方式,帮助党员领导干部深刻理解贯彻实施《廉政准则》的重大意义及其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增强党员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廉政准则》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三是主要负责入讲党课。各党支部主要负责人,要围绕“学习《廉政准则》、规范从政行为、促进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紧密联系本地本单位反腐倡廉建设实际,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给支部党员领导干部讲一堂党课。镇科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的讲课稿,在主题教育结束后报送县纪委备案。四是开展正反典型教育。各党支部要通过组织收看电视专题片和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等形式,深入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通过组织观看中央纪委组织摄制的《贪之害——贪权、贪钱、贪色警示录》、《欲之祸——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段义和案件警示录》和《插翅难逃——胡星受贿案警示录》等领导干部典型违纪违法案件警示片,组织参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或旁听领导干部职务犯罪案件庭审等形式,帮助党员领导干部从反面典型中汲取教训,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自律意识,始终坚持立党为公、廉洁从政、依纪依法思想意识,经受住权力、金钱和美色的考验。五是举行知识测试。为检验党员干部的学习成果,将进行以《廉政准则》为主要内容的知识测试。省纪委统一命题,按照干管权限组织阅卷评分,镇科级党员干部的测试卷由县纪委阅评并通报测试成绩,各党支部党员干部的测试卷由镇纪委阅评并通报测试成绩。六是召开民主生活会。各党支部要将“学习《廉政准则》、规范从政行为、促进科学发展”作为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重点对照《廉政准则》八个方面52条行为规范的要求,认真开展严肃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开展“查违纪苗头、查管理缺失、查制度漏洞”活动,认真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