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港澳回归 看军人使命

时间:2019-05-13 03:26: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港澳回归 看军人使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港澳回归 看军人使命》。

第一篇:从港澳回归 看军人使命

从港澳回归

看军人使命

作为军人,在为港澳回归欢呼,为港澳回归热血沸腾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牢记军人神圣使命。

大家一定还记得迎接澳门回归时举国上下齐声同唱《七子之歌》的动人场面。作为军人,在为港澳回归欢呼,为港澳回归热血沸腾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牢记军人的神圣使命。

港澳回归的重大意义

港澳回归祖国,标志着殖民统治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彻底终结。回首中国历史,我们会有一种悲壮的感觉。为了捍卫国家的主权,维护领土的完整,赢得民族的尊严,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之前赴后继,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孙中山先生早年的革命活动是从澳门开始的,郑应观先生富强救国的《盛世危言》是在澳门完成的。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把西方列强侵占的包括香港在内的中国的七个地方,比喻为被迫离开母亲的七个孩子,第一个就是澳门。但是,由于旧中国政府腐败无能,国防开同虚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只能是好梦难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国家的日益繁荣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为港澳回归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香港和澳门,作为列强在亚洲最后的殖民地,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港澳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香港和澳门和顺利回归,再一次证明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符合时代潮流,合乎中国国情,是完全能够行得通的。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为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随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解决台湾问题,更加急迫地摆在了全中国人民面前。港澳回归祖国,标志着彻底洗雪百年耻辱的中国亿民将以崭新的姿态跨入21世纪。如果说香港到澳门的失去是东方巨人由盛变衰的标志,那么,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则是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重要象征。尤其是在新的世纪到来之际,港澳的回归,必将极大的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凝聚力,鼓舞全国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 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更快的建设步伐,在新的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之后,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也一定会在祖国大家庭中实现长期的繁荣和稳定,我国南海的这两颗明珠也一定会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统一大业,任重道远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后,实现统一大业就剩下一个台湾问题。作为军人,这是我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一些同志可能会说,香港和澳门问题都已经顺利地解决了,台湾问题的解决指日可待。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为了祖国的统一大业,包括台湾在内的全中国人民为之进行了50年不懈努力。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51年前,国民党反动派被我军打败后,狼狈逃到台湾。50多年来,我党一直没有放弃解决台湾。1949年3月15日,新华社发表了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决台湾》的社论,第一次提出了“解决台湾”的口号。新中国诞生后,党和政府抓紧进行军事部署,成立了前线指挥部,由粟裕任总指挥。1949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发表了《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明确提出1950年的任务就是“解决海南岛、台湾和西藏,全歼蒋介石集团的最后残余势力”。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推迟了解决台湾的进程。直到1954年7月,我军再次提出解放台湾,于9月3日开始炮击金门,并于1955年一二月间,发动了渡海战役,解放了一江山岛和大陈钳岛。此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还从两个方面开展了争取和平解决台湾的倡议。此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多次阐明了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方针政策。1963年周恩来又将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使对台工作有了新的进展。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严惩干扰,对台工作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制定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总书记又提出了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纵观对台方针的发展脉络,我们不难看出,这一过程经历了一个从“解放台湾”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维护民族尊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信念。可以说对台方针的发展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殚竭虑、矢志不渝的历史。

台独势力的猖獗活动,给祖国统一大业增加了新的难度。5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长期的斗争。1988年初,蒋经国去世,李登辉上台后,背离一个中国的反动本质逐渐暴露了出来。一是1990年5月以后,台湾当局开始推行“宪政改革”,其中一个重大问题是要终止“动员戡乱时期”、废除“动员戡乱临时条款”。在这种背景下,台湾当局接过了“台独”势力早就主张的“两个政治实体论”。二是1992年以后,台湾当局一再强调不能盲目坚持一个中国,自我限制。进而于1993年毫不隐讳地提出了“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两个互不隶属的主权国家”,赤裸裸地暴露出了“两个中国”的实质思想。三是1994年,台湾当局发表了“台海两岸关系说明书”,把两岸关系的政治性质说成是“两个对等且互不隶属的政治实体”,“在国际是互为两个平行的国际法人”。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台湾当局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政府与策略、积极开展所谓的“务实外交”,大量地采购先进的武器装备,主动迎合西方反华势力进行政治渗透及和平演变,以维护台湾安全为借口,拒绝两岸直接“三通”。尤其是今年陈水扁上台后,继承李登辉的衣钵,在“两个中国”的反动道路上越走越远,多次大公开场全宣传他的反动观点。这一切都为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增添了难度。

外国势力插手台湾问题,是祖国统一的重要障碍。对中国完成统一大业,以美国为首的外国反华势力一刻也没有停止阻挠活动。早在1949年8月,美国就提出了“谨慎地与有希望的台湾当地的领袖保持联系,以便将来有一天在符合美国利益时利用台湾自治运动。”1950年6月27日,朝鲜战争爆发的第三天,美国总统杜鲁门就命令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他还提出“台湾地位未定论”。声称:“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须等太平洋安全恢复之后,由对日和约或由联合国决定。”朝鲜停战后,美国又与台湾签订了所谓的《共同防御条约》,公然把台湾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1958年开始,美国又怂恿台湾加强对大陆的骚扰,并在我炮击金门时,以使用原子弹相威胁。美国与我国建交后,也没有改变他们把台湾当作其全球战略中“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的初衷,并出台了一部《与台湾关系法》,继续向台湾问题制造麻烦。法国一再向台湾出售军备,日本、美国又签订了所谓的“新日美防卫指针”,把台湾划入日本关注的周边态势范围之内。正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干预和阻挠,才造成了台海紧张对峙局势。应当说台湾问题至今不能彻底解决,美国等西方国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牢记使命,积极作为好军斗争准备

面新新的形势,作为军人,我们必须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用我们实际行动,作好军事斗争的一切准备。

强化思想战备,时刻准备为祖国统一而战。“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是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但是我们不承诺不使用武力,这也是我们的原则。因此,作为军人,我们必须时刻作好为祖国统一而战的思想准备。正像小平同志指出的那样:“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主要是我们的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一个兴旺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国家。”台湾问题也是这样,只有我们的军事力量强大了,为统一祖国的军事斗争准备作好了,我们才有了和平统一的前提。因此,我们要牢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古训,牢固树立战备观念,高标准地作好军事斗争准备,随时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加强知识储备,争当科技精兵。现代战争已经进入了高科技时代,我军也不再是小米加步枪的“土八路”。如果我们不努力学习现代化军事科技知识,就无法驾驭我们手中的武器,就无法同强敌作战。因此,我们必须破除各种模糊认识,切实认清知识就是战斗力的道理。像苏宁那样重视学习现代军事科学知识,用好我们的课余时间,多浏览一些军事科技书籍,多了解一些军兵种知识,多钻研一些军事谋略,多研究一些现代战争的特点规律。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训练水平,在战时有勇有谋,所向披靡,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作好打赢准备,练就过硬本领。战争是血与火的较量,战场就是真枪实弹的拼搏,需要的是硬功夫、真本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练就过硬的军事技能呢?一要以练为战的思想指导训练。摒弃一切华而不实的行为,扎扎实实的按照训练大纲搞好我们平时的训练,宁可把弱点暴露在平时,不能把隐患留到战时。二是用苦练出精兵的精神状态投入训练。坚持冬练三九不怕冷,夏练三伏不怕热,自觉在艰苦的训练环境中锻炼作风,锻炼意志,提高训练水平。三要用战场无亚军的观念指导训练。未来的战场上,我们要靠一流的军事技能赢得胜利。今天的训练场上,同样需要我们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站排头、当标兵、扛红旗。这样才能够涌现出更多的神枪手、神炮手、技术能手,提高我们的整体训练水平,才能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第二篇:迎接澳门回归,牢记军人使命

题目:迎接澳门回归,牢记军人使命

同志们:

伴随着这首优美动听的《七子之歌》,再过一百多天,与祖国游离了446年的澳门就将回到我们伟大祖**亲的怀抱。这是继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我们中华民族的又一大盛事,在我们翘首期盼1999年12月20日——这一伟大历史的时刻来临的时候,作为一名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作为一名当代共和国军人,抚今追昔,我们怎能不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共同探讨的课题:

迎接澳门回归,牢记军人使命

在我们喜迎澳门回归的时刻,大家还是首先认识了解一下澳门吧!这是我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一、澳门,祖国南海之滨的璀璨明珠

首先,看一看澳门的自然情况。澳门古称“濠镜澳”。濠,以地处近海多产牡蛎而得;镜,是指波平浪静,象镜子一样;澳,大意为泊船的港湾。连起来的意思就是说:盛产海蛎子的平静得象镜子一样的港湾,它象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海之滨。同志们请看图,(加一幅中国地图)澳门位于我国南海之滨,广东省珠江和西江三角洲的南端,与珠海市相连,由澳门半岛、凼仔岛、路环岛三部分组成,面积约18平方公里。它背靠祖国大陆,与香港隔海相望、港深浪静,交通便利,是通往东南亚等地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澳门地处亚热带,属于海洋性气候,阳光充足,雨量丰富,气候怡人,一年四季鲜花盛开、绿树成荫,环境优美、风光秀丽。著名的“黑沙踏浪,灯塔松涛”等澳门八景是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其次,看一看澳门的经济状况。澳门人口40万,其中华人占90%、葡萄牙人占8%,其它占2%。在勤劳的澳门人民的努力下,澳门已发展成为国际著名的大都市,澳门经济在世界经济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澳门经济中,出口工业、旅游博彩业与建筑业为澳门经济的三大支柱。其中以博彩最为著名,它与美国的拉斯维加斯、摩洛哥的蒙特卡洛并称为世界三大赌城。澳门政府财政收入的两成、税收的一半来自博彩业,有近五万澳门人从事着博彩业。可以说博彩业已经渗透到了澳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举个例子,比如你在澳门乘坐公共汽车,车票上就印有中奖号码,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中个大奖。这也是当今澳门社会的一大特色。

最后,看一看澳门的社会现状。澳门是中西方文化相互碰撞,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交汇处。由于受葡萄牙数百年的殖民统治,西方文化在澳门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占澳门人口大多数的华人,仍然保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虽然与祖国游离四百多年,当澳门人民依然是龙的传人,每当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来临,澳门人民总是同大祖国大陆人民一样舞狮子,耍龙灯,吃棕子,赛龙舟,放鞭炮,贴春联。等等,随着回归的日益临近,“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构想即将成为现实。澳门人民回归祖国的愿望更加迫切,了解祖国悠久历史,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成为澳门人民的最大共识。当前有关介绍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风土人情、壮丽风光的书籍、录相、影片成为澳门人民争相购卖的热点。学习使用普通话,在澳门居民中已尉然成风。每当祖国的重大节日来临时,澳门人民总是自发地通过举行升国旗、唱国歌等各种方式,来表达他们强烈的爱国之心。今天,随着澳门基本法的宣传日益深入人心,特别澳门立法会的成立,第一届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华先生的当选,澳门人民真正自己当家作主人的时代即将来临,澳门人民回归祖国的愿望更加迫切,它们正以百倍的信心迎接澳门灿烂美好的明天!

然而,在我们喜迎回归、展望澳门美好的前景时,更不应该忘记,那段令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堪回首的屈辱史!(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二个问题)

二、丢失澳门,那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史

澳门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明代就归广东省香山县管辖。那么澳门是怎样沦入葡萄牙人之手,又为何被强占了四百多年呢?具体讲,葡萄牙人占领澳门可分为入据、盘据、强据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入据。入据是通过向官员贿赂后得逞的。公元1535年,葡萄牙人向明朝官吏行贿取得在澳门停靠码头的便利,1553年葡萄牙人又贿赂广东海防官员以货船遇风浪为借口,请求在澳门借地爆晒货物,并上岸搭棚暂住,这一暂住就是446年。

第二阶段是盘据。1572年葡萄牙人又按照惯例馈赠地方长官500两白锒,正巧当时有其他中国官吏在场,葡萄牙商人翻译只得说,那是付给中国政府的地租。受贿官员不得不将所谓的地租上缴国库。从此贿赂变成地租,葡萄牙人在受贿官员的姑息下得寸近尺,他们建村落、修城墙、筑炮台,建立了他们所谓最早的远东据点。至此入据也就变成了盘据,这一阶段从明代1572年一直延续到清代1849年。

第三阶段是强据。鸦片战争之后,腐败的清王朝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屡战屡败,屈膝投降,割地赔款。1887年,中法战争之后,在战场上胜利了的清王朝却输在了谈判桌上,签定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葡萄牙人也趁机跃跃欲,逼迫清政府签定了《中葡友好通商条约》其中包括“准许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盘据变成了强据,至此澳门正式沦为了葡萄牙人的殖民地。

也许有的同志会问,葡萄牙一个弹丸小国,为什么竟会强占我国领土达四百年之久呢?具体分析,有以下三点原因:

首先,是政治上腐败。葡萄牙人对我国澳门的染指,最早可追溯到十六世纪,当时,中国延续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已经开始走向末落。无论是明朝统治阶级,还是清王朝,掌握国家政权的是腐朽的封建地主阶级。他们固步自封,盲目自大,昏庸腐败,抱残守缺。在西方列强的疯狂侵略掠夺面前,他们顽固坚持“防民重于防寇”的反动方针,对内仇视人民,重用投降派,对外,动摇不定,妥协投降。1847年3月,澳门总督亚马留悍然拘捕中国海关官员,将其逐出澳门,并且还狂妄地宣布:不能容许外国海关在澳门办公。侵略者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然而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昏庸无道,软弱无能,在侵略者面前委屈求全,不敢出兵抵抗葡萄牙人的挑战,任凭侵略者横行霸道。

其次,是经济上落后。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封建的农业大国,实行仍然是延续了几千年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基本没有什么现代工业,再加上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压榨,广大人民民不聊生,国力十分衰弱。而当时的西方列强却进行资产阶级工业革命,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他们的侵略野心也恶性膨胀。一个腐朽没落的封建弱国,根本无法同工业革命武装起来的侵略成性的西方列强们相对抗。

最后,是军事上衰败。当时列强们手持的是坚船利炮,而清朝的军队使用的仍然是大刀长矛,根本无法同列强相比,加上将领昏庸腐化,贪生怕死,指挥无能,士兵军纪涣散,军心混乱,可以说当时的中国,有边无防,第一鸦片战争中,清军三十万大军竟然打不过远道而来的两万英军,被迫屈膝投降,割地赔款。正是由于军事上的衰败,西方列强们,才把中国看成是他们可以任意瓜分的一块肥肉。仅沙皇俄国就从我国手中抢走近两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澳门的丢失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百多年来,我们中华民族从没放弃过收回澳门的梦想。但由于国力衰弱和反动统治阶级的腐败,新中国建立前的数百年,这些梦想最后都变成了泡影,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三个问题:

三、澳门曲折坎坷的回归之路

一是清政府想收没能力收。清王朝也曾想过收复澳门,但鸦片战争失败之后,他们国库空虚,军队无战斗力,用武力收回澳门连想都没敢想。于是,清朝政府采用了英国人赫德的建议,开始了秘密代号为“爱弥儿”的计划,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计划呢?其实这是一个可耻丢人的计划,如果葡萄牙人交还澳门,撤走军队,移交炮台,则中国愿意给予白银100万两。就是说,清政府要用钱买回本就属于自己的澳门主权。这件事,因中间人马斯的病故,才是最终流产。

二是国民党政府想收没敢收。1945年9月,日本帝国主义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作为战国之一,不仅收回了日本霸占的台湾、澎湖,还收回了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在中国强租的全部租界在这种形势下,收回香港和澳门也成了大势所趋,可以说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遇,国民党政府派第一方面军159师封锁了香港、澳门,但是,由于,他们不敢跟英国对抗,又得看美国的眼色行事,所以就放弃了用武力占领香港的打算,对收复澳门也就不积极了,使得只差一步就可以回到祖国怀抱的澳门又一次与祖国游离开来。

第三,祖国强大,圆了澳门回归梦。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大军南下,势如破竹,然而大军打到香港、澳门时却最终停了下来,对此许多人迷惑不解,其实这正是共和国的领袖们远见卓识的决策。大家知识,当时的新中国面临着,西方帝国主义政治上的仇视,经济上的封锁,军事的的威胁。我们不急于收港澳就是为了保持两个对外联系的窗口。这样既可以防止美国的全面封锁,又可以避免对苏联的过分依赖。虽然当时没有收回,但新中国的态度是严正的:“香港、澳门是中国领土,我们不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那么,今天中国是凭什么如此顺利地收回澳门主权的呢?

第一、改革开放,国力增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国家实行了改革开放,国家的综合国力稳步上升,在世界主要国家排名中已经跃升到第七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也是益提高,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我国在国际事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举足轻重的大国。正是因为这种原因,葡萄牙政府在和我们的谈判过程中,以及澳门过渡期中,基本上采取了积极配合,密切合作的态度,没有横加阻挠,节外生枝,这同旧中国的历史形成了鲜明了对比,所以说,没有祖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政治地位的提高,澳门是不可能顺利回归的。

第二、“一国两制”顺应潮流。如何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这不仅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民族尊严,而且充分考虑了港、澳、台地区同胞的根本愿望,维护了他们的切身利益。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外广大华人的衷心拥护和热烈欢迎,同时赢得了全世界的称赞。“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为澳门的顺利回归开了一个很好的先例,澳门人民更加坚信澳门的明天更美好!

第三、人民军队,强大威慑。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做保证,祖国的和平统一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也是澳门得以顺利回归的重要的原因,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强大威慑力的现代化军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年中,共和国先后经历了抗美援朝,中印自卫边境反击战,中苏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越自卫反击战等四次较大规模的战争,无论在同美国、前苏联这样的世界超级大国较量,还是对越南、印度这样的地区霸权主义的反击,中国人民解放军都有义无返顾地担当起了捍卫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神圣使命,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正是有了我们这支强大的人民军队,才有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地位和尊严,才有我们在世界上说话的权利,如果没有人民军队强大的力量作保证,不论是英国也好,葡萄牙也好,他们根本不会坐下来老老实实地和我们谈判的,也根本不可能把香港、澳门这两颗东方明珠拱手交还给我们的。

同志们,香港虽然已经回归,澳门也将回到祖国怀抱,但是,祖国的统一大业还未完成,台湾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对于我们大家来说,我们仍然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这就是我要讲的最后一个问题。

四,牢记责任,不辱使命

1、统一大业尚未完成,分裂危险依然存在。当前,台湾当局仍顽固坚持台独立场,拒绝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今年五月二十三日,李登辉发表了新作《台湾的主张》公然叫嚣要扬弃“大中华主义”,还说中国应分为台湾、西藏、新疆、蒙古、东北、长江以南和长江以北等七个区块。最近,李登辉在接受德国新闻媒体的采访中,公然把两岸关系说成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其分裂祖国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国内,新疆,西藏一些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在外国敌对势力的支持下还在蠢蠢欲动,一些反动分子,还在极力攻击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破坏我们的社会稳定,这不能不引起我们革命军人的高度警惕。

2、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周国环境并不太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霸权主义国家,凭借经济军事优势企图称霸世界。今年三月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的旗号对一个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了79天的轰炸,5月8日,又悍然轰炸我驻南使馆,其霸权主义行径已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这已经给全世界的和平造成了严重威胁;天下并不太平,日美安全防卫指针所谓的“周边事态”把我国台湾划了进去,为我们解决台湾问题设置了障碍,我国南沙群岛还存在着主权的争端,就在前几天,菲律宾军舰在南沙海域,追赶我正常做业渔船,并将我渔船撞沉,去年,印巴连续进行核试验,最近又在克会米尔地区发生激烈武装冲突,朝鲜半岛还存在不安定因素,它就象一个火药桶,随时会引发战争,就在前不久,朝鲜和韩国的舰只就在海上军事分界线进区发生冲突,这些都告诉我们:我们的周边环境并不太平,警钟依然在响。

同志们,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军人神圣责任,澳门虽然即将回归,但是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做后盾,丢失澳门的历史悲剧还会重演,只要霸权主义还存在,世界就不会太平,这就要求我们革命军人一定要提高警惕,练好本领,誓死捍卫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的独立和民族尊严。战友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祖国安危,重于泰山。愿我们每名同志都能牢记责任,不辱使命,积极投身科技练兵,练好过硬本领,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的强大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军人使命

军人使命

《军人使命》是山东省三冠电影电视实业公司和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话剧团联合出品的军旅剧,由张辉力执导,任程伟、宋佳伦、张子健领衔主演,黄品沅、张亚坤、马可悦、秦雪、孙彬皓、缪晓东等联袂主演,唐国强、文馨友情出演 [1]。该剧根据军旅作家苗长水所著小说《梦焰》改编,讲述了军人在部队生活 [1]。该剧于2018年4月5日在爱奇艺播出。[2] 中文名军人使命出品时间2017年出品公司山东省三冠电影电视实业公司、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话剧团制片地区中国大陆拍摄地点山东泰安、云南宜良发行公司山东省三冠电影电视实业公司首播时间2018年4月5日导

演张辉力编

剧苗长水主

演任程伟,宋佳伦,张子健集

数24集每集长度45分钟类

型军旅制片人英子在线播放平台爱奇艺目录1 剧情简介2 分集剧情3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4 角色介绍5 音乐原声6 幕后花絮7 幕后制作8 播出信息剧情简介编辑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南国某边境,大毒枭青陶卷土重来,向我军特种兵公开叫板。战云密布,一场惊心动魄宣传海报(12张)的缉毒行动随即在边境展开。某军侦察大队大队长龙潭、师作训参谋唐阚和师宣传干事徐增加受命联合南方某省公安缉毒大队,与毒枭青陶展开雷霆霹雳般的生死绝杀。最终活捉青陶,捣毁国际贩毒集团受到了军委表彰:唐阚去了国防大学深造,龙潭提为团长。而徐增加却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被部队劝说退伍后下海经商。但无论身置何处,他们三人始终牢记军人的使命,共同历经汶川抗震、支援“南水北调”、2010年征兵、“未来穿越”对抗演习、参加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大阅兵等重大历史事件,让军人的卫国信念最终凝成不灭的军魂,在共和国的天空下熠熠生辉 [3]。分集剧情编辑1-5 6-10 11-15 16-20 21-24第1集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07集团军侦察大队受命配合云南边防公安局抓捕武装毒枭青陶。青陶干过特工,非常狡猾凶狠,曾经潜入我方境内,袭击哨位、破坏军事设施。侦察大队长龙潭多次与其交手,几乎将其抓获。青陶手下有一支数百人的队伍,背后有反华势力的支持,所以他才肆无忌惮。大队长龙潭和参谋唐阚、干事许卫平带领部分侦察兵先行开进南部边境密林村寨,反复侦察敌情,参考外军特战经验,制定了抓捕青陶的ZS行动方案。青陶派他的参谋长珀过境探听侦察大队的消息。珀看到龙潭在实验土炸弹“鬼子懵”,心生疑惑。为了弄清“鬼子懵”的秘密,珀夜晚偷偷抓了老支书的外甥硕龙。

第2集

侦察大队副大队长汪平原为抢在龙潭前面抓获青陶,在别副参谋长的授意下,指挥二中队盲目行动,结果掉进青陶的陷井,两名侦察兵被地雷炸伤。龙潭毫不客气的当面指出了别副参谋长盲目行动的危险和错误。作战会议上,别副参谋长要求龙潭在军长来检查之前弄点动静出来,汇报“ZS”作战方案,“ZS”就是斩首的英文缩写。龙潭认为行动方案还不够成熟,而且作为一个指挥员的责任,要最大程度减少伤亡。别副参谋长不同意龙潭的意见,认为打仗就要不怕付出代价,现在迟迟不行动,没有行动计划,让别人看到的是怯懦和拖延。在别副参谋长的反复催促下,龙潭和唐阚决定打草惊蛇,激怒青陶,让他走出老巢。

第3集

龙潭带着几个侦察兵越过边境,偷袭了青陶的大本营,击毙五人,其中一个是青陶的亲兄弟。这次行动,不出龙潭所料,青陶得知弟弟的死讯,愤恨不已,当天晚上摸到二中队的宿营点,准备给弟弟和几个手下报仇。龙潭和唐阚带领侦察队员们蓄势以待,一场战斗眼看就要打响。狡猾的青陶察觉到设有埋伏,没有进伏击圈,幸亏被侦察队员发现。但青陶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逃了出去。一向看重荣誉的龙潭更是急火攻心,咳嗽加重说不出话来。军医黄小冷用偏方治好了龙潭的嗓子,大家不由对黄小冷另眼相看,尤其是唐阚。龙潭按约定时间和青陶的副营长见面,进一步摸清了青陶的虚实,决定实施抓捕青陶的“ZS”行动方案。第4集

唐阚向别副参谋长展示了“ZS”行动的作战方案,龙潭强调,重点斩首的突击队长人选,非唐阚莫属!战斗打响这天,龙潭要求设伏部队立刻撤回。回到营地,大家还蒙在鼓里,不知道大队长为何要撤出战斗。不久,上级发来通报,说青陶这天已有防备,制定了反埋伏的计划,如果部队不及时撤回,后果不堪设想。大家都从心里佩服龙潭的当机立断。由于抓捕青陶的战斗推迟,唐阚再不去国防大学报到就耽误了入学的时间,他只好挥泪和两个战友告别。唐阚走后,龙潭使用唐阚留下的战斗方案,对设伏地点做了调整,用自己独创的“鬼子懵”炸蒙青陶,在毒贩们的眼皮下,“斩首”成功,活 捉了青陶。

第5集

别副参谋长代表前指,对“ZS”行动的成功,这一重大胜利,受到中央军委电令嘉奖。侦察大队在龙潭的带领下,乘胜追击,青陶的贩毒队伍全部被歼,侦察大队被军委授予集体一等功。两个月后,部队进行调整,许卫平被总部选中,调离07集团军。1997年,龙潭到香港驻港部队出差,意外见到了已成为集团总裁的许卫平。许卫平准备建立一支远洋船队,平时做贸易,战时为守护海上通道的远洋舰队输送作战物资。不久,他的一只大型货船在大西洋遭遇风暴,货轮沉没,船员失踪,许卫平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唐阚和龙潭用军人的精神和使命感鼓励许卫平,许卫平振作起来,答应就是再难也要把船队继续办下去!1-5 6-10 11-15 16-20 21-24参考资料来源 [4] 演职员表编辑演员表任程伟 饰 唐阚简介

作战参谋长。宋佳伦 饰 龙潭简介

07集团军军长。张子健 饰 青陶简介

南国某边境大毒枭。黄品沅 饰 亓司令张亚坤 饰 薛明马可悦 饰 黄小冷简介

07集团军军医,唐阚妻子。秦雪 饰 赵文月如孙彬皓 饰 庄雷缪晓东 饰 李应祥唐国强 饰 军区首长简介

友情出演文馨 饰 文军医王艺 饰 徐卫平苏丽 饰 谭楠梁乃心 饰 范红赵海涵 饰 沈冰耿睿 饰 别为国孙渤洋 饰 彭越刘伟 饰 珀简介

青陶副手。张野 饰 马超焦体怡 饰 闫副省长丁小秋 饰 陈书记曾芒 饰 马参谋张富明 饰 赵朋宾刘殿洲 饰 周琪赵晋 饰 岳钢刘宇 饰 刘晓光刘崇 饰 林伟新吴京航 饰 陈辉龙杨平友 饰 成司令员陈洪安 饰 宏政委周大庆 饰 王元王运超 饰 汪平原吕原田 饰 佟军政李亚洲 饰 崔杰孙云 饰 杨立新韩金星 饰 潘文斌榕月 饰 佟亚楠鲁哲 饰 小杨陆亚如 饰 吉吉嘎姆写露蕾 饰 辛穿穿徐英志 饰 张团长宋宝山 饰 潘磊刘雪萍 饰 潘妻刘岩 饰 赵妻张震 饰 大包刘敏 饰 程妻刘滨 饰 唐华徐晓光 饰 庞军长刘洛依 饰 刘可白晓 饰 樊处长杨均柏 饰 徐院长何子祥 饰 沈副部长高卫兵 饰 王副参谋长张全峰 饰 171团参谋长张裕海 饰 王副政委孙建秋 饰 老书记徐玉庭 饰 村支书迪马 饰 外军中将伊戈 饰 外军参谋刘婉婷 饰 程梦飞张宁 饰 管小琳王弟 饰 戚然戴佩娟 饰 小燕董崇法 饰 王最新孙华颖 饰 岑群芳黄中林 饰 王最新老婆张峻鸣 饰 潘啸天刘杰 饰 老六石铁英 饰 副旅长董日昇 饰 李政委房世亮 饰 罗副部长王翰林 饰 秦洋洋张开发 饰 徐德征于越 饰 姜斌袁鹏飞 饰 宗海海韩金峰 饰 靳义伟陈鸣 饰 党小辉张佰强 饰 王东卢振 饰 战之同陈尚哲 饰 廉旭魏龙飞 饰 刘中华王聪 饰 贾杰李琦 饰 蓝军连长王伟 饰 黑所长张红艳 饰 空军军官李家丞 饰 吉副营长仲辉 饰 蓝军副团长韩忠伟 饰 彭博王志楠 饰 派出所长胥玉鹏 饰 旅游总监1/9职员表出品人岳鲁毅、王宏制作人英子监制胡广禄、崔长虹、孙亚非原著苗长水导演张辉力、陈咏歌、张荣生编剧苗长水摄影高威、隋鑫选角导演魏丹美术设计韩晓寒动作指导陈咏歌、张荣生造型设计陈敏正灯光李东辉录音周雨发行英子

第四篇:关于军人使命材料

事例:

董存瑞:1948年5月25日,解放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队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国军一座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碉堡,前进时左腿负伤,仍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过高,放上就会滑下来,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用左手托起炸药包,以自己的身体充当火药支撑架。随着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敌军的暗堡被炸毁,董存瑞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黄继光: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时近拂晓,如不能迅速消灭敌中心火力点,夺取零号阵地,将贻误整个战机。关键时刻,时任某部6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他在决心书上写道:“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入党。”当即被任命为第6班班长。他带领2名同乡的战士勇敢机智地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正在这时,黄继光、吴三羊和肖登良冲了上去。他们三个人交替掩护爆破,很快炸掉了三个小地堡,只剩下最后一个大地堡了。这时,吴三羊牺牲了,肖登良也重伤后奄奄一息。指导员在敌照明弹的光亮上看见只剩黄继光一个人带着伤在运动时,连忙爬过来用机枪掩护黄继光。黄继光拖着受伤的腿,慢慢爬到地堡前,然后奋力投出一颗手雷。不料这个大地堡很坚固,手雷爆炸后只炸塌了地堡的小小一角。敌人的机枪依然疯狂喷吐着火舌。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毫无畏惧,忍着伤痛,迅速抵近敌中心火力点,连投几枚手雷,敌机枪顿时停止了射击。当部队趁势发起冲击时,残存在堡内的机枪又突然疯狂扫射,攻击部队再次受阻。这时他多处负伤,弹药用尽。为了战斗的胜利,他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他突然奋力扑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战友们冲上“零号”阵地时发现,黄继光敦实的身躯仍然压在敌人的射击孔上,他的手还牢牢地抓着周围的麻袋,宽阔的胸膛还紧紧地堵着敌人的枪口„„人们看到,黄继光的腿已被打断,身上有七处重伤,他的身后有一道长长的血印。牺牲后的黄继光全身伤口都没有流血,地堡前也没有血——血都在路上流光了!可以想见,在最后时刻,黄继光是以何等坚强的毅力,拖着重伤的身躯,爬到敌人的地堡前,又一跃而起的。李向群:1998年夏,从南到北,从长江到松花江,我们国家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水灾害。灾区人民奋起抗洪,全国人民无私支援。特别是,成千上万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闻水而动,火速的赶往灾区,扛沙包堵决口,用汗水、用鲜血,甚至用自己的生命与洪魔搏斗,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洪之歌。在千万个抗洪英雄当中,出现了一位年仅20岁、军龄20个月、党龄8天的家富不忘报效国家,舍生忘死为民献身的抗洪大英雄李向群。

苏宁:1991年4月21日,他组织部队进行手榴弹实弹投掷,在发生意外情况的危急时刻,舍生忘死,奋勇排险,为保护战友的生命安全身负重伤,经抢救无效,于1991年4月29日牺牲,年仅37岁。用生命实践了他“唯有军人是用鲜血和生命为祖国服务”的誓言。1993年2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苏宁“献身国防现代化的模范干部”荣誉称号。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之题词,号召全党全军向他学习。

丁晓兵:“独臂英雄”,在一次重大军事行动中,身为侦察大队“第一捕俘手”的丁晓兵,在敌人阵地生擒一俘虏回撤途中,为掩护战友和俘虏,抓起敌人投来的手雷向外扔的刹那间,手雷突然爆炸,右臂被炸得只存一点皮肉。为了把任务完成到底,他以惊人的毅力用匕首割下残臂,扛着俘虏,冒着炮火翻山越岭4个多小时才与接应分队碰上头。而就在此时,他一头栽倒在地,战友们以为他牺牲了,含泪为他化妆,紧紧抱着迟迟不忍就此让他而去。路过的前线医疗分队被这个场面深深感动,切开腿部动脉血管强行压进2600CC血浆。死神就这样与这位独臂英雄擦肩而过。以“中国兵”为题宣扬他的英雄事迹强烈地震撼着“中国心”。他因此荣立一等功,荣获为他特设的第101枚“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他是独臂英雄,更是一位常人;他是一名党员干部,更是一名党的形象代言人。2003年,部队在淮河流域抗洪抢险,丁晓兵一只胳膊不能挖土,就扛包运土;不能打桩,就潜到水里垒围堰。其身如令,其势似锋,18天时间,他就是这样在抗洪一线表现他的人格官品。二十多年来,他把对党的忠诚、对国家的热爱、对部队的责任,全部倾注于他军人生涯中的每一个细节,付诸于部队生活中的每一个举动。284面奖牌证书见证了他以残缺之躯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的。

宗道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集团军特种大队无人机侦察队班长。矢志精武,业绩非凡,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并被评为“全军优秀士官”和“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熟练掌握了擒拿格斗等18项军事技能,跳伞800多次,掌握了6种机型、8种伞型和复杂条件下的飞行、伞降技能;填补某型新装备导航系统等6项技术空白,创造7项“飞行之最”。第16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天上、地上、海上任意驰骋,指挥、战斗、教学样样内行,体能、技能、智能皆优„„军委首长赞扬他是“勇攀现代作战高峰的勇士”。在部队,宗道辉的年龄比连长、指导员大,排长还是他带过的兵,但他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早晨出操,他总是第一个到场;高风险、高难度的训练课目,他第一个练;再熟练、再拿手的课目,他都全程参与。每次紧急集合点验个人物品,他连针线包都不少;每次5公里越野,他的水壶总是满的,手榴弹、弹匣一个不少,肩上还总是挂着几支战友的枪。如今,36岁的宗道辉仍身手敏捷,被战友们称为障碍场上的“草上飞”、格斗场上的“铁罗汉”、泅渡场上的“浪里白条”。

杨业功:第二炮兵某基地原司令员。入伍40多年来,他牢记军人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奋发向上,争先创优,特别是走上基地领导工作岗位后,殚精竭虑,忘我工作,为部队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和军事斗争准备呕心沥血,拼搏进取,做出了突出成绩。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2003年当选为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4年7月因积劳成疾病逝。杨业功一心一意想打赢、谋打赢,参与筹建了我军第一个新型导弹旅,先后参加了多次重大军事演习和国庆50周年天安门大阅兵。特别是担任某基地司令员期间,他和党委“一班人”精心谋划,精心组织,部队力量建设、战场建设、军事训练、人才培养和装备配套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部队战斗力得到快速提高。他对导弹部队事业执著追求,工作扎实深入,每年有100多天到部队检查指导,每个新建阵地都是亲自勘察、选点,所有点位都熟记于心。他以高昂的精神状态拼命工作,即使在病重期间仍然牵挂部队建设,直到生命最后一息。他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生活简朴,清正廉洁,秉公用权,不谋私利,在官兵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范文: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召唤新一代军人建功立业。

履行使命是军队核心价值所在。军人,只有在履行使命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历史使命为官兵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本职岗位是履行使命的最佳平台。

使命,一个神圣的字眼,一份厚重的责任。

军队与使命同生,军人与使命同在。胡主席关于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指明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拓展了军队的职能任务,也进一步明确了新一代中国军人的价值取向。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每一位军人肩头都有着沉甸甸的责任。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官兵对我军历史使命的内涵非常认同,但对履行历史使命存在模糊认识,觉得这是领导干部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或感到自己人微言轻,起不了多大作用。深刻领悟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进一步明晰当代军人的价值追求,强化每个军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于卓有成效地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在履行历史使命中实现军人的自身价值,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使命与历史的传承。

使命,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历史使命,是一定历史时期军队基本任务、奋斗目标的总概括。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历史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从来都是根据党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确定的。翻开我军历史,忠实履行使命,就像一根红线,贯穿于我军成长壮大的全部过程。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承担着战斗队、生产队、工作队的历史使命。这一时期出现的红军长征精神,延安大生产运动的艰苦奋斗精神,董存瑞等战斗英雄身上的不怕牺牲精神等,都是军人在履行使命中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军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使命任务。祖国一声召唤,一批批优秀军人来不及洗去军装上的征尘,就毅然“跨过鸭绿江”,其中许多英烈长眠于异国他乡的土地上。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军主要担负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的重任。华北和东南沿海军事演习、大兴安岭救灾、’98抗洪抢险、抗击非典疫情„„我军官兵依旧用自己的赤胆忠心和满腔热血证明着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代代军人就像接力赛跑一样,无愧于历史的选择、人民的期望,尽职尽责地跑好自己手中这一棒,谱写了一曲曲忠实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英雄壮歌。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赋予我们这一代军人新的历史使命。胡主席关于我军历史使命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军事力量、如何科学运用军事力量”的问题,也深刻回答了新一代军人“肩负什么样的使命、应当怎样履行使命”的问题。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能力,只能来自强大的国防和钢铁的军队;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必然依赖新型军事人才和高素质的官兵。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重任,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军人的肩上。新的使命召唤着新一代军人建功立业。从视使命为军人天职的杨业功,到“独臂英雄”丁晓兵;从关注当代国际安全领域重大战略问题的金一南,到在“小兵”岗位书写“大写”人生的宗道辉,都揭示出这样一个道理:不论是在历史还是现实当中,作为一名军人,他的使命感、责任感总是与心中的热血一起激荡,总是与时代的号角一起飞扬。

军人的人生价值可以用履行使命来度量——使命与价值的交点。

第五篇:从唐代边塞诗看大唐军人

从唐代边塞诗看大唐军人

班级:

姓名:

任课老师:

目录

一、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正文....................................................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边塞诗的定义及界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初唐边塞诗................................................................3

(三)盛唐边塞诗................................................................4

三、结论......................................................................................9

四、参考书目..............................................................................9

一、摘要: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无论是从诗歌的形式还是内容方面都呈现 出丰富多彩的局面。唐代的边塞诗则是唐代诗苑中的一枝奇葩,它所描写出的异域风情和旖旎风光,藉着边疆大漠的悲壮苍凉、雄阔磅礴的壮志豪情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它用多元化的审美视角,反映着时代特征,对拓展唐诗的题材和表现手法、促成唐诗的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林庚先生说得好,边塞诗的引人入胜之处,“主要的是一种悲壮的精神,异域的情调,辽阔的视野,边防的信心”,“没有生活中的无往不在的蓬勃朝气,所谓边塞风光也早就被那荒凉单调的风沙所淹没。”

二、内容提要

本文以初唐和盛唐的边塞诗为分析对象,深入研究了边塞的绮丽风光、军人的征旅生活、军人赤胆忠心的报国之情等内容。正是由于大唐国力强盛,人民的自信心极高,在唐初都自愿投入军队,渴望建功立业,崇尚武力。但由于长年征战,唐中期国力逐渐衰退,人民的厌战情绪较高,军人和闺中妇人都表现出深深的思念和幽怨之情。从唐代边塞诗的发展可以窥见唐代军队的由盛而衰。

三、正文

(一)边塞诗的定义及界定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边塞诗有题材的规定,它是一种以历代的边塞防卫为前提和背景,集中表现边塞内容的诗歌,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反映边塞战争;(2)反映边塞生活;(3)描写边塞风光。大凡具有其中一个方面,或涉及这几个方面内容的诗歌,即可称为边塞诗。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

(二)初唐边塞诗

初唐时期,天下刚刚统一,政局不稳,大唐与北方游牧民族战争不断。因此,从贞观元年到开元年间,拓疆战争一直是唐王朝重大的外事活动。拓疆战争对初唐诗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诗的取材方面来看,它直接导致了大批边塞诗、军旅诗、游侠诗的产生。

初唐边塞诗歌在题材上有以下两个个特色:(1)广泛描写边塞山川风物以及行旅征战生活。

“文章四友”和陈子昂等初唐诗人都有边塞生活的体验,因此他们笔下的边塞风光显得广阔而真实。他们对边塞风光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和审美观。他们把边塞风光中那些最具特点的

部分通过自己的画笔,使它们构成一幅幅真实的画面。如杜审言的《经行岚州》。这首诗抓住了北方边城“春光晚”、“气候寒”的物候特征,写“花”是“往来花不发”,写“雪”是“新旧雪仍残”。但这一切在诗人眼里毫无凄寒之感而是那样明丽亲切。“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 ”描写了北方边城的早春自然是无溪水的,只不过有一些残雪的溶流而己,但是怜怜清响在诗人听来如悠扬的琴声一样悦耳;这里的早春自然是无花的,但放眼望去湛蓝的天空下,巍巍的山峰新雪映着旧雪,犹如一幅淡雅清新的水墨画。使人感到春意融融、顿生向往爱慕之情。陈子昂的《至分水戍》中“溅石回湍咽,萦丛曲涧幽”写出了行旅道路的艰险,将士们随时有坠入急流的危险;“况乃霜晨早,寒风入戍楼”,早上霜露未退去,北方刺骨的寒风冲进驻守的楼上,说明征战生活十分艰苦。

(2)歌颂祖国的强盛统一,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骆宾王《从军行》)首联大意是平生感谢君主知遇之恩,整个军队士气高昂。颔联描写了拉满的弓弦犹如满月,驱马直入敌阵杀敌,表现了战士的勇猛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尾联写诗人视死如归,有拳拳报国报君之心,希望祖国早日一统江山。杜审言的《送崔融》、《赠苏味道》,《送和西番使》都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那些送朝臣出使,大将赴边和友人从军的篇什,常在歌颂国威、勉励友人的同时,表现出了作者的志向抱负,感受到他们热爱国家、关心边防、拥护统一的理想。

(三)盛唐边塞诗

开元、天宝时期,革新运动宣告成功,边塞诗盛行,内涵丰富,风格也不尽相同,涌现出一批以此为长的杰出作家,文学史上称之为边塞诗派,成为唐诗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边塞诗派的骨干成员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人。军队军人的精神面貌在边塞诗中集中体现为以下几点特征:

(1)第一、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在这幅苍茫雄奇的边地风光图中,我们看到盛唐文人那种对战争的必胜信念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隐约可见诗人和将士们的壮烈情怀。诗的后两句既写出了战争的频繁、艰辛、激烈,又直抒胸臆,表达了边疆将士誓死报国,驱除外辱的决心,令人读后为之热血沸腾,这就把隐现于景物中的情怀明白地表达了出来。

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李白“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高适“少时方浩荡,遇物犹尘埃。脱略身外事,交游天下才。单车入燕赵,独立心悠哉。宁知戎马间,忽展平生怀”,都是何等壮阔、何等豪迈!这是盛唐文人对边塞战争必胜的信心、热情的讴歌、由衷的向往和盛唐时代昂扬奋发的精神。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出师是如此从容、镇定,一张一弛,气势益显。将是拥旄(节旄,军权之象征)之“上将”,三军则写作“大军”,士卒呐喊是“大呼”。敌人数量虽多,但大唐将士充满信心,势如破竹,战场上布满了敌人的尸骨,军心大振,为自己作为大唐军人而感到自豪。

又见王维《出塞作》: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开元二十五年(737)三月,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战败吐蕃,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出塞宣慰,这诗就写在此时。

这诗写得很有特色,它反映当前的战斗情况,用两相对比的写法,先写吐蕃的强悍,气势咄咄逼人,造成心理上的紧张;再写唐军雍容镇静,应付裕如,有攻有守,以一种压倒对方的凌厉气势夺取最后的胜利。越是渲染对方气焰之盛,越能衬托唐军的英勇和胜利的来之不易,最后写劳军,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只须轻轻点染,诗旨全出。清代方东树曾评论此诗说:“前四句目验天骄之盛,后四句侈陈中国之武,写得兴高采烈,如火如锦,乃称题。收赐有功得体。浑颢流转,一气喷薄,而自然有首尾起结章法,其气若江海之浮天。”

(2)第二、尚武精神

重武而轻文、重王霸而轻儒礼的思想就成了盛唐边塞诗的又一种文化底蕴。盛唐时代的战争争其性质乃是为了保卫边防、保证和平而不是为了战争,杜甫《前出塞》“苟能制侵陵,凯在多余伤”等句便是最好的明证。因此,那种认为边塞诗主要是写战争的残酷和战士们的勇敢的观点,当是不确切、至少是失之偏颇的——要知道:“战争崇拜亦是有事件的”,人们只在和平年代或者说当和平受到威胁的时候才会激起在战争中“大显英雄本色”,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相反,如果是饱受战争灾苦,人们还会有“战争崇拜”么?盛世边塞诗所表现出的尚武任侠精神实际上是一种保卫和平、立功边塞的战争崇拜。我们还是从诗句中求得实证:营州少年厌(此为满足之意——引者注)原野,皮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这是高适的《营州歌》,直写北方边地游侠少年的尚武精神。

另一方面,边塞诗之所以在唐代空前繁荣、达到巅峰,与整个朝代连绵不断的边塞战争有很大关系。高适在科举屡试不中的情况下,逐步把建功立业的希望寄托在弃文从武、走向边塞、入幕佐帅上。《别冯判官》中“才子方为客,将军正渴贤。遥知幕府下,书记日翩翩”。《送董判官》中“幕府为才子,将军作主人”等,反映的就是这种强烈愿望。作为边塞诗最杰出的代表,作为“以诗人为戎帅”第一人,并最终出将拜侯,崇军尚武是高适边塞诗大力歌唱的旋律之一。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塞下曲》

这首诗作于哥舒翰幕府期间。入哥将军幕府,是高适人生的重大转折,自此他才真正走上了“万里云霄”路。因此,他以极度兴奋的心情,对从军的自豪、搏杀的壮烈、凯旋受赏的荣耀,都给予了热情的赞唱。威严的军队,乘着骏马,挟天子之威,倚将军之雄,翩然而行,进军的战鼓如雷声震地,千万面军旗如火焰飘动。“天子怒”“将军雄”“雷殷地”“火生风”,渲染了唐军不可战胜的如虹气势。太阳照耀着雪亮的战戈,月亮映射着高悬的良弓,无论在青海、还是在黑山,都英勇无畏、士气冲天。有这样一支英勇善战的军队,“旄头空”就是必然的战争结果。蓄势至此,豪情更加迸发,万里赴死,终于一朝成功,诗人对登麒麟阁、入明光宫充满着强烈的期待。笑文士、轻一经、讽古人、叹老翁,虽有几分得意和轻狂,却充满着对走向边塞、手执雕弓、激战太白的无比自豪,从另一个方面表达了对崇军尚武精神的赞美。直接投入到叱咤风云的战斗生活,使高适对将士、战场、胜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诗歌中的阵云氛围、英武之气更加浓厚。或是这首:遥传副丞相,昨日破西蕃。

作气群山动,扬军大旆翻。

奇兵邀转战,连孥绝归奔。

泉喷诸戎血,风驱死虏魂。

头飞攒万戟,面缚聚辕门。

鬼哭黄埃暮,天愁白日昏。

石城与岩险,铁骑皆云屯。

长策一言决,高踪百代存。

威棱慑沙漠,忠义感乾坤。

老将黯无色,儒生安敢论。

解围凭庙算,止杀报君恩。

唯有关河渺,苍茫空树墩。

——《同李员外贺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

哥舒翰收复九曲,是当时唐朝与吐蕃之间进行的一场决战。取胜后,高适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和激动,写诗予以歌颂。由于当时正在前线,亲眼目睹了战场的惨烈,诗人采用“赋”的手法,对战斗场面进行了具体细致地刻画。唐军气势摧山,军旗翻动,将军指挥若定,士兵机智转移捕捉战机,弩弓发出的箭一排排飞向敌阵绝断其归路。从“泉喷”“风驱”“鬼哭”“天愁”中,似乎能闻到战场的血腥、看到敌方失败的惨状,浑化无迹地承接了唐军的威武气势,隐喻地歌颂了将士英勇善战、敢于牺牲的献身精神。“石城”以下十二句对主帅哥舒翰的赞誉,是对前面士兵歌颂的升华,揭示了取胜的原因。能让“老将”失色、儒生结舌的,正是哥军“慑沙漠、感乾坤”英勇无畏的精神和“长策善决”的智慧,这也正是高适作诗赞扬这场大战的立场所在。

(3)富有离怨意味。顺应时代大潮, 边塞诗蔚然成一大观。它除了弘扬英雄精神、民族气节等爱国内容外, 还将笔触伸进普通民众的内心深处, 表现他们的离合悲欢之情。这种题材的边塞诗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将士的思乡之情,二是闺中妇人对远在边疆征战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唐朝的边塞绵延万里, 需要大批将士驻守。常年驻守边塞, 将士们有家难回。虽然可以慷慨赴敌, 但思乡的哀怨也是“剪不断, 理还乱”。李白写道: “梦绕边城月, 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 无日不悠悠。”(《太原早秋》)以水喻怨愁, 以水流悠悠写思乡之愁无日不在, 虽然不如李后主的“一江春水向东流”著名, 却有开创之功和感人之情。再如他的《豫章行》: “胡风吹代马, 北拥鲁阳关。吴兵照海雪, 西讨何时还。半渡上辽津, 黄云惨无颜。老母与子别, 呼天野草间。白马绕旌旗, 悲鸣相追攀。白杨秋月苦, 早落豫章山。本为休明人, 斩虏素不闲。岂惜战斗死, 为君扫凶顽。精感石没羽, 岂云惮险艰。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此曲不可奏, 三军鬓成斑。”将士们抛妻别子, 奔赴边塞, 不惜战斗死, 不云惮艰险, 但是征战无期, 回家无望,也难免满腹哀怨。

大多数边塞诗中的妇女仍然没有摆脱封建时代的窠臼, 抱守的婚姻观依然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自云良家子, 零落依草木”(杜甫《佳人》),是生是死, 都紧紧依附于丈夫。丈夫戍边从戎, 闺妇们遭受致命的打击情属必然。她们精神崩溃, 六神无主。情思之浓烈悲苦迫切需要传递给对方。然而盛唐边镇远处安西、北庭、河西、朔方、河东、范阳、平卢、陇右、剑南及岭南五府经略, 距离内地十分遥远。且当时交通工具落后, 要进行书信交往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此, 闺妇满腔的苦闷和抑郁, 只能憋闷在心中, 时间一长, 便累积成怨。从苦思到长恨, 这是一个极端艰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闺妇的情思发生了质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 闺妇的所思所恨没有明确的界限, 常表现为因思见恨, 恨中有思, 二者互相渗透。如王涯的《秋思赠远二首》: 当年只自守空帷, 梦里关山觉别离。不见乡书传雁足, 唯看乡月吐娥眉。厌攀杨柳临清阁, 闲采芙蕖傍碧潭。走马台边人不见, 拂云堆畔战初酣。诗的开头活托出的就是一个魂牵梦绕、孤寂落寞的闺妇。鸿雁不传书, 她只好与孤月相伴, 而见恨杨柳。当然她并非真的恨杨柳, 而是恨丈夫为了追求事功, 远赴边疆, “酣战”不休, 留她独守空闺, 又不寄给她任何的音信。总之, 闺妇们的怨恨集中在两个方面: 怨恨丈夫为追求事功而宁愿舍弃结发妻子, 舍弃两情厮守的甜蜜生活;怨恨他们只知在大漠边疆浴血奋战,“力尽功名”, 啸傲沙场, 却不曾理会自己的相思之苦。当然, 她们的所怨所恨绝非是一般小儿女肤浅的打情骂俏, 而是其苦涩的思恋之情的呕心沥血的表达方式, 是其饱蘸了生命殷血的来自内心深处的呐喊。可悲的是, 这丝毫不能减轻她们内心的痛楚, 相反, 与时俱增, 经久愈烈, 孤掌难鸣的闺妇在情爱之路上给我们留下了带血的印记。

三、结论

边塞诗发展到中晚唐时期,也就进入了战火连连的动荡时期。中唐时期,军人的思想感情逐渐由建功献身的热切转向厌战思归的伤感和妻离子散、思乡怀亲的痛苦。及至晚唐,国势日渐衰微,各种社会危机日趋严重,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边患频仍,统治者忙于自救,已完全失去了盛唐、中唐时期开疆拓土、成就帝王大业的气魄。文人士子也因时运艰难,失去了往日立功边塞、从军幕府的豪情,边塞诗的创作主体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既没有了像岑参、高适那种长期投身军幕、对边塞充满神奇向往并热情讴歌边塞生活的大诗人,也没有中唐像李益那样几度出塞、对边塞战争有深切体会、倾心创作边塞诗的名家。晚唐边塞诗非常分散。几乎整个晚唐诗中都有边塞诗的影子,却又缺少集中创作边塞诗的一流大家和遗响千古的名篇。

从边塞诗所体现的军队与军人中,我们透析了整个大唐帝国国力由强转弱,直至无力回天地走向终结的历史过程。边塞诗对历史的承载,使其在历史的长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参考书目:(1)宋毅,《那时英雄—隋唐战史》第六章。(2)宋毅,《现代兵器》 2009年10期

(3)任文京,《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人民出版社

(4)瞿蜕园, 朱金城.《李白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5)阎福玲,《论唐代边塞诗的悲剧精神》,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6)张磊 《从边塞诗看唐代文人对边塞战争的情感走向》,大连教育学院学报,第18 卷第2 期 2002 年6 月

(7)王守芝,严寅春《李白边塞诗中的将士形象浅谈》,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年第4 期

(8)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王清彬,译1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31.(9)任文京,《中国古代边塞诗史》,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0(10)李炳海,于雪棠,《唐代边塞诗传》,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11)高适,岑参,《高适 岑参集》

南京 凤凰出版社 2009(12)吴怀东,《唐诗流派通论》第七章

新华出版社 2004(13)陈铁民,《高适岑参诗选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4)傅德岷,卢晋主编《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1(15)傅三星,《大同边塞诗注析》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16)葛晓音,《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唐诗宋词十五讲》 北京大学出版社(17)房日晰,《唐诗比较研究——唐诗研究系列》 安徽大学出版社(18)佘正松,《高适诗文注评》

中华书局

(19)岑参 《岑参集》

阮堂明解评 山西古籍出版社(20)岑参 撰 廖立笺 注《岑嘉州诗笺注》

中华书局(21)莫砺锋,《杜甫诗歌讲演录》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2)李白 著;瞿蜕園,朱金城 校注 《李白集校注(全四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23)毕士奎,《王昌龄诗歌与诗学研究》 江西人民出版社(24)陈小英,《论王维边塞诗的尚武精神》----《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8期(25)《盛唐边塞诗文化特性》----《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6)《浅谈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历史原因》---2008.11(27)王合伦,庞晓虹,《军旅真情铸诗魂》——论岑参边塞诗的军人情怀----《西安政治学院学报》1999.4(28)黄小姝,《中唐边塞诗主题的新变》---《安徽文学论文集(第二集)》2004(29)吴庚舜,《谈边塞诗讨论中的几个问题》----《文学评论》1981.6(30)郝金红,《从边塞诗看唐代军人》---《石家庄新闻网》2010.7(31)《博大的军人情怀》——古代边塞诗赏析(32)刘建国,《悲壮苍凉的边塞诗歌与唐代军人魂》----《统战政协》2010.7.29

下载从港澳回归  看军人使命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港澳回归 看军人使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军人使命之我见

    军人使命之我见 对于军人来说,牺牲当是一种胸怀,吃亏当是一种风采。因为军人是为战争而生,是为和平而死的,军人是“拯黎民于水火,救国家于倒悬”的人,军人是“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

    军人使命心得体会

    -立足本职练硬功誓为小康护好航 立足本职练硬功誓为小康护好航人们都说,现在议论最多的话题是市场经济,面对水也滔滔、浪也滔滔的市场经济海洋,很多战友都在重新审视自我,估量......

    军人与使命

    青春与使命青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短暂而宝贵的,幸运的是我们正值青春,我们有春天的生机、春天的希望。绿色,给人以希望,让人有勇往直前的动力。我们因青春选择了这片绿色,走入了......

    军人的使命

    军人使命大于天---演讲稿 2009-03-29 9:14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首长、同志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军人使命大于天》。 使命,一个神圣的字眼,一份厚重的责任 。军队与使命......

    军人使命心得体会

    立足本职练硬功誓为小康护好航人们都说,现在议论最多的话题是市场经济,面对水也滔滔、浪也滔滔的市场经济海洋,很多战友都在重新审视自我,估量着市场和操场的轻重,对二者的关系产......

    演讲稿:军人使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志们、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泽州县的一名普通民兵,我演讲的题目是《使命》上个世纪的1934年,一位伟大的中国人带领它的人民开始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

    看回归观后感

    观《回归》 树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2018年9月12日,在集团党支部的组织下全体党员一同观看了《回归》警示记录片。看完本片后,深刻感知到邪教对于家庭、社会的危害,深刻明确到......

    从党的旗帜看初心和使命(精选合集)

    党的旗帜是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集中彰显。马克思主义是源头活水,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初心和使命为激励、以自我革命为前提,领导中国人民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