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百名优秀气象信息员名单[精选]
附件3
百名优秀气象信息员名单
(100名)
刘同珍 北京市怀柔区汤河口镇二号沟门村主任 王 松 王福顺 祁金锁 周庆奎 马连祥 李洪友 裴洪涛 路海东 刘 典 王春雨 解春生 云小霞 徐庆福人员
张素君张再彬 于海军 王贵环 张 宏 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南马庄村党支部委员 北京市房山区张坊镇副镇长 天津市宁河县岳龙镇农业办公室科员 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 天津市北辰区青光镇农业办公室主任 河北省易县紫荆关镇小盘石村委会副主任 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管家务乡政府工作人员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县政府办公室农业科科长 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黄寨村村委会主任 山西省昔阳县闫庄乡共青团团委书记 山西省盐湖区龙居镇农科站站长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哈乐镇统计员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黑城子示范区气象信息服务站工作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沙日浩来镇科技信息服务站站长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王家镇农业科学技术综合服务站站长 辽宁省台安县洪家农牧场气象助理
辽宁省海城市接文镇三家堡村党支部书记 吉林省榆树市刘家镇共青团团委副书记 韦洪泉 吉林省汪清县天桥岭镇特产站站长
于顶东 吉林省通化县大泉源乡副乡长 吴兴奇 黑龙江省绥滨县北山乡办公室主任 范继国 黑龙江省海林市海林镇东德家村党支部书记 刘丽萍 黑龙江省双城市双城镇长勇村妇女主任 朱 宏 王伯明 佘林泉 骆根龙 于长贵 袁荣明 陆建中 章临凯 陈栋樑 陈传意 吴雪颖 芮功球 胡德亮 李瑞强 陈水共 张小明 陈淼洋长
朱金权 邓 滨 上海市嘉定区广播电视台主持人 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副调研员 上海市朱家角镇政府办公室主任 江苏省兴化市陈堡镇政府办公室主任 江苏省泗洪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
江苏省苏州市民政局救灾处处长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凤桥镇农技服务中心工作站站长 浙江省临安市昌化镇镇长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灵芝镇安全办主任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泗安镇农办主任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西递镇党委组织员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狸桥镇常务副镇长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程家集镇党政办工作人员 福建省南安市霞美镇党政办副主任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副镇长 福建省顺昌县政府办公室综合股股长
江西省湖口县武山镇农技推广站站长兼气象信息服务站站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荷塘乡气象服务站站长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坑田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 孔庆军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金庄镇农业服务站、气象信息服务站站
长
吴厚建 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砣矶镇气象协管员
张保林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王坟镇芹泉村党支部书记 李来贞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垦利街道办事处综合文化站站长 刘远红 河南省许昌禹州市钧台办事处办事员 刘海波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官渡镇金源社区党支部书记 陈卫东 河南省驻马店市人民政府五科科长 孟庆仑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赵河镇工程师
丁春红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慈惠农场八向大队党支部书记 向长胜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杨林桥镇农业助理 桂国柱湖北省黄梅县濯港镇桂坝村党支部书记 刘天江 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丰乐镇农办主任 徐中明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新康乡农办高级农艺师 向良发 湖南省平江县伍市镇四知村党支部书记 谢先国 湖南省资兴市青腰镇人民政府水利专职干事 夏安忠 湖南省沅江市四季红镇水利管理站股长 廖翠丽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新民镇妇女联合会主席 熊 晖 广东省江门市政府应急办指挥协调科科长 周秀松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应急办主任
曾世理 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石寨镇镇长 吕万明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西山镇前进村村委委员 周世雄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银海区农业水利局副局长 王一杰 海南省琼中县营根镇办事员 李勤标 海南省琼海市阳江镇莲雾合作社农民 陈育文 海南省三亚西岛办事员
张景海 重庆市酉阳县可大乡新溪村党支部书记 陈群智 重庆市大足区龙水镇政府应急办主任 刘育岭 重庆市黔江区蓬江镇党委组织委员 李 勇 四川省宁南县白鹤滩镇副镇长 杨 军 四川省富顺县东湖镇棬坝村党支部书记 袁 松 四川省彭州市白鹿镇事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 胡玉恒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筑社区服务中心科员 杨胜发 贵州省剑河县太拥乡寨甩村村民委员会主任 吴永彬 贵州省金沙县平坝乡新庄人工增雨防雹站站长 周树富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通达乡烟办主任 郭玉才 云南省临沧市凤庆金平村党支部书记 石永生 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拉巴乡乡长 格桑曲培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定日县财政局局长 其加次仁 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扎雪乡人民政府科员 边巴卓玛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察隅县农牧局科员 柏宗璋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灵沼街办冯村七组村民 邓达平陕西省镇巴县国土资源局地质灾害监测站站长 陈守平陕西省汉阴县蒲溪镇先锋村村长 边 朝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周陵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后福平甘肃省岷县禾驮乡哈地哈村主任 王新强 甘肃省宕昌县何家堡乡村主任助理 龚贞德 甘肃省临洮县太石镇大庄村党支部书记 陈雪晴 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三角城镇镇长 罗海存 青海省门源县民政局科员 张成德 青海省民和县官享镇官中村村民 张生寅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财政局副局长 马如兴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科学技术局局长
赵金霞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农技推广中心农艺师 雷 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县齐满镇党委书记 殷红成 刘 栋 王文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莎车县恰热克镇党委书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巩留县吉尔格郎乡乡长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89团农业生产科科长
第二篇:气象信息员明白卡
气象信息员工作责任卡
1.接到那些预警信息后该做应急响应,2.遇到那些气象灾害该上报,需上报那些内容,怎样报送
3.怎样上农经网,如何上传供求信息,如何下载信息,怎样开展服务
(一)气象信息传递
一、农村气象信息员,负责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接受和传播,既要及时报告当地气象灾害信息。在接到气象预警信息后,气象信息员要采取电话、大喇叭、敲锣打鼓、逐户通知等方式,第一时间将信息通知到所辖地域的每户居民,并将接收信息后采取的措施和效果记录在《气象信息员工作日志》中。
二、得到各级气象台(站)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后,及时向广大群众传递,并指导社会公众科学避灾。
三、参与本社区、村镇气象灾害防御方案的制定和气象灾害防御的科普宣传、应急处置和调查评估等工作。
五、填写气象信息员工作日志
3.气象信息员要随时进行气象与相关信息(诸如农林牧副渔业信息、新农村建设信息、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信息)的收集,使气象信息与有效信息集成,并经加工,编辑成终极服务产品。收集当地气象服务需求信息及合理化建议,反馈气象服务效果。
(二)气象灾情调查
气象灾害调查是农村气象信息员的重要职责之一。灾情调查是对当地气象灾害发生的种类、频次、强度,所造成的损失以及诱发次生衍生相关灾害的可能性作深入调查。收集的各类调查信息应是第一手材料,不夸大也不缩小。
1.调查的主要内容(1)基本信息
气象灾害发生地名称、灾害类别、伴随出现的灾害、灾害开始日期、灾害结束日期、天气条件描述、灾害影响描述。
(2)社会影响
气象灾害发生后的社会影响,包括受灾人口、死亡人口、失踪人口、受伤人口、被困人口、饮水困难人口、转移安置人口、倒塌房屋、损坏房屋、引发的疾病名称、发病人口、停课学校、直接经济损失、其他社会影响。
(3)农业影响
气象灾害发生后受灾农作物名称、农作物受灾面积、农作物成灾面积、农作物绝收面积、损失粮食、损坏大棚、农业经济损失、农业其他影响。
(4)畜牧业影响
气象灾害发生后影响牧草名称、牧草受灾面积、死亡大牲畜、死亡家禽、饮水困难牲畜、畜牧业经济损失、畜牧业其他影响。
(5)水利影响
气象灾害发生后水毁大型水库、水毁中型水库、水毁小型水库、水毁塘坝、水毁沟渠长度、堤坝决口情况、水情信息、水利经济损失、水利其他影响。
(6)工业影响
气象灾害发生后停产工厂、工业设备损失、工业经济损失、工业其他影响。(7)林业影响
气象灾害发生后林木损失、林业受灾面积、林业经济损失、林业其他影响。(8)渔业影响
气象灾害发生后捕捞船只翻(沉)数量、捕捞船只翻(沉)总吨位、渔业影响面积、渔业经济损失、渔业其他影响。
(9)交通影响
气象灾害发生后飞机航班延误架次、交通工具(汽车火车)停运时间、交通工具(飞机汽车等)损毁、铁路损坏长度、公路损坏长度、水上运输翻(沉)船只数量、滞留旅客数、道路堵塞、交通经济损失、交通其他影响。
(10)电力影响
气象灾害发生后电力倒杆数、电力倒塔数、电力断线长度、电力中断时间、电力经济损失,电力其他影响。
(11)通讯影响
气象灾害发生后通讯中断时间、通讯经济损失,通讯其他影响。(12)商业影响
气象灾害发生后停业商店数、商业经济损失、商业其他影响。(13)基础设施影响 气象灾害发生后损坏桥梁涵洞、基础设施经济损失、基础设施其他影响。(14)其他行业影响
气象灾害发生后对除前面所列所有行业之外的其他行业的影响。
2.气象灾害调查的记录及报送
气象灾害的调查可以通过实地查看、走访了解,也可以通过走访当地乡镇、村等了解灾情汇总情况,调查到的气象灾害信息应详细进行记录。在实地调查时有条件的可以对灾害现场进行摄影、摄像,并配适当文字说明。调查资料应及时报送当地气象部门,当了解到有重大灾情损失,如有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时应第一时间通知气象部门,并配合气象部门联合开展调查。
(三)气象服务效益收集
在灾害性天气发生后,气象信息员应及时走访当地重点企业、农业大户以及周围的群众,及时了解气象预警信息在周围企业、群众中的传播程度,针对灾害性天气是否采取了防御措施,以及采取防御措施后是否避免或减少了损失,了解并记录具体采取的措施,减少损失的情况。在重大灾害性天气发生后,应配合当地气象部门开展服务效益的调查和收集。
(四)气象科普宣传
协助做好气象法律法规、气象科普知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科普和技术咨询等。气象科普宣传,其内容包括气象知识、气象灾害知识。气象灾害知识包括识灾、辨灾、防灾、减灾。宣传对象是全社会,尤其是农民、中小学生等弱势群体为重要对象。
(五)农情收集
收集整理上报本乡镇基础信息、农情信息、生产进度、农作物产量、灾情、疫情等信息。
(六)气象信息传递
农村气象信息员,负责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接受和传播,既要及时报告当地气象灾害信息,又要在得到各级气象台(站)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后,及时向广大群众传递,并指导社会公众科学避灾。
1.气象信息员要按照《气象信息员工作责任卡》要求,开展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接收传递,灾害性天气实况和灾情的收集上报,参与本社区、村镇气象灾害防御方案的制定和气象灾害防御的科普宣传、应急处置和调查评估等工作。
2.气象信息员要认真填写《气象信息员工作日志》,对所开展工作情况进行如实记录。在接到气象预警信息后,气象信息员要采取电话、大喇叭、敲锣打鼓、逐户通知等方式,第一时间将信息通知到所辖地域的每户居民,并将接收信息后采取的措施和效果记录在《气象信息员工作日志》中。
3.气象信息员要随时进行气象与相关信息(诸如农林牧副渔业信息、新农村建设信息、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信息)的收集,使气象信息与有效信息集成,并经加工,编辑成终极服务产品。收集当地气象服务需求信息及合理化建议,反馈气象服务效果。
(七)气象灾情调查
气象灾害调查是农村气象信息员的重要职责之一。灾情调查是对当地气象灾害发生的种类、频次、强度,所造成的损失以及诱发次生衍生相关灾害的可能性作深入调查。收集的各类调查信息应是第一手材料,不夸大也不缩小。
1.调查的主要内容(1)基本信息
气象灾害发生地名称、灾害类别、伴随出现的灾害、灾害开始日期、灾害结束日期、天气条件描述、灾害影响描述。
(2)社会影响
气象灾害发生后的社会影响,包括受灾人口、死亡人口、失踪人口、受伤人口、被困人口、饮水困难人口、转移安置人口、倒塌房屋、损坏房屋、引发的疾病名称、发病人口、停课学校、直接经济损失、其他社会影响。
(3)农业影响
气象灾害发生后受灾农作物名称、农作物受灾面积、农作物成灾面积、农作物绝收面积、损失粮食、损坏大棚、农业经济损失、农业其他影响。
(4)畜牧业影响
气象灾害发生后影响牧草名称、牧草受灾面积、死亡大牲畜、死亡家禽、饮水困难牲畜、畜牧业经济损失、畜牧业其他影响。
(5)水利影响
气象灾害发生后水毁大型水库、水毁中型水库、水毁小型水库、水毁塘坝、水毁沟渠长度、堤坝决口情况、水情信息、水利经济损失、水利其他影响。
(6)工业影响
气象灾害发生后停产工厂、工业设备损失、工业经济损失、工业其他影响。(7)林业影响
气象灾害发生后林木损失、林业受灾面积、林业经济损失、林业其他影响。(8)渔业影响
气象灾害发生后捕捞船只翻(沉)数量、捕捞船只翻(沉)总吨位、渔业影响面积、渔业经济损失、渔业其他影响。
(9)交通影响
气象灾害发生后飞机航班延误架次、交通工具(汽车火车)停运时间、交通工具(飞机汽车等)损毁、铁路损坏长度、公路损坏长度、水上运输翻(沉)船只数量、滞留旅客数、道路堵塞、交通经济损失、交通其他影响。
(10)电力影响
气象灾害发生后电力倒杆数、电力倒塔数、电力断线长度、电力中断时间、电力经济损失,电力其他影响。
(11)通讯影响
气象灾害发生后通讯中断时间、通讯经济损失,通讯其他影响。(12)商业影响
气象灾害发生后停业商店数、商业经济损失、商业其他影响。(13)基础设施影响
气象灾害发生后损坏桥梁涵洞、基础设施经济损失、基础设施其他影响。(14)其他行业影响
气象灾害发生后对除前面所列所有行业之外的其他行业的影响。
3.气象灾害调查的记录及报送
气象灾害的调查可以通过实地查看、走访了解,也可以通过走访当地乡镇、村等了解灾情汇总情况,调查到的气象灾害信息应详细进行记录。在实地调查时有条件的可以对灾害现场进行摄影、摄像,并配适当文字说明。调查资料应及时报送当地气象部门,当了解到有重大灾情损失,如有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时应第一时间通知气象部门,并配合气象部门联合开展调查。
(八)气象服务效益收集
在灾害性天气发生后,气象信息员应及时走访当地重点企业、农业大户以及周围的群众,及时了解气象预警信息在周围企业、群众中的传播程度,针对灾害性天气是否采取了防御措施,以及采取防御措施后是否避免或减少了损失,了解并记录具体采取的措施,减少损失的情况。在重大灾害性天气发生后,应配合当地气象部门开展服务效益的调查和收集。
(九)气象科普宣传
协助做好气象法律法规、气象科普知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科普和技术咨询等。气象科普宣传,其内容包括气象知识、气象灾害知识。气象灾害知识包括识灾、辨灾、防灾、减灾。宣传对象是全社会,尤其是农民、中小学生等弱势群体为重要对象。
(十)农情收集
收集整理上报本乡镇基础信息、农情信息、生产进度、农作物产量、灾情、疫情等信息。
有上网条件的,可登录四川气象网(http://www.xiexiebang.com/)或四川农村网(http://www.xiexiebang.com/),点击“灾情速报”,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将灾情、灾情照片上传到省气象局有关单位。省气象局相关单位应及时接收、处理、上报灾情信息。12121电话汛期应实行24小时值守、非汛期08时至20时值守。
第三篇:气象信息员培训
气象信息员培训
培训气象信息员的目的和意义
农村一直是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最薄弱的地区,也是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随着国家减灾规划的实施,基层气象灾害防御应急处置能力得到不断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机制不断完善,信息覆盖面不断扩大,基层气象监测网络逐步完善。虽然基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整体上有了较大提高,但也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社会公众防御气象灾害的意识和主动性有待提高; 二是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尚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三是气象灾害防御应急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四是社会公众对预警信息的接收应用有待提高。
从以上气象灾害防御现状出发,建设气象信息员队伍,加强基层气象灾害防御管理工作,建立并完善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应急组织体系和联动机制,既是解决气象灾害防御的社会化问题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社会应用气象服务能力、应急响应能力的有效手段。
气象信息员的基本要求
1、热爱气象公益事业,热心为群众办事;
2、熟悉当地农牧业生产状况,了解当地地形地貌特征;
3、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经培训后能掌握相关防灾避险常识;
4、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准确及时,务求实效。
气象信息员的确定
气象信息员的确定,由盟市、旗县气象局根据气象服务工作的需要,提出需 要设置的气象信息员数量,报请属地地方人民政府,政府会同苏木乡镇提出拟定 人员,气象局对拟定人员进行审核,乡政府以文件形式确定。
气象信息员的主要任务
1、负责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接收和传播,能结合当地实际提出灾害防御建议,协助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并指导社会公众科学避灾;
2、参加气象防灾减灾技能培训,能够熟练掌握本区域可能发生的各类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及相关防灾避险知识;
3、负责本区域内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信息的收集和报告,协助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做好灾情调查、评估和鉴定工作;
4、协助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做好本区域内气象设施的日常维护及安全管理工作,发现设备被盗、损坏等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当地气象主管机构;
5、负责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和气象科普知识的普及、宣传;
6、收集当地气象服务需求信息及合理化建议,反馈气象服务效益。
气象信息员的操作流程
1.预警信息传播
在收到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后,应通过有效的手段如广播、电话等及时进行广泛传播预警信息告知周围群众在常规通讯手段失效时也可采用敲锣打鼓等方式及时将企业等,应尽可能利用农村牧区学校、车站、农贸市场、医院、公共场所等人员集散地,传递预警信息,使之进村入户,家喻户晓。
2、气象灾害防御
在气象灾害来临时,协助当地政府部门开展灾前防御准备,指导帮助群众开展防灾抗灾。受气象灾害影响时,及时将灾情信息经初步核实后报告当地气象部门。灾害结束后,要及时进行灾情调查核实工作,迅速上报受灾情况。走访周围群众采取的主要防御措施和取得的效果,为今后防灾积累经验。收集并向气象部门反馈服务需求、服务效益情况,对影响大、服务效益显著的事例,应及时进行宣传,提高周围群众的防灾减灾信心。
3、灾情信息反馈
气象信息员得到灾情信息后,要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并通过电话、手机短信、传真等方式报告当地党政领导,同时报告当地气象局。
4、气象设施巡检
定期巡查所负责区域内的气象设施,对气象设施外观、运行情况、周边环境进行巡查,做好记录。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初步确认问题所在,有条件的可进行现场拍照,以备存档。简单情况现场处理,无法解决的应尽快通知当地气象部门。
气象基础知识
作为气象信息员,云等基本要素的概念,与气象的区别和联系,好地开展后续工作。很有必要掌握一些简单的气象知识,如温度、降水、风、常见天气现象的名称明白我区的气候概况、强度等级的划分,理解天气。有了这些基础知识做铺垫,可以更好的开展后续工作。
常用基本气象要素概述
气象要素是指表明大气物理状态、物理现象以及某些对大气物理过程和物理状态有显著影响的物理量。主要有:气温、降水、风、云、气压、湿度、蒸发、能见度、辐射、日照等。
气温
气温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日常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是指位于气象观测场中1.5米高度百叶箱内测得的空气温度。在我国,气温用摄氏度(℃)表示。气温有定时气温、日最高、日最低、日平均气温等。日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3点钟,日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凌晨日出前。
降水
降水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的水。降水量以在才水平面上积累的深度表示,单位为毫米((mm),取一位小数。1毫米(MM)雨水相当于1亩地浇了667公斤(KG)的水。固态降水有雪、冰粒、冰雹等,雨和雪的混合降水在天气预报中称为雨夹雪。降雪大小用降雪量和积雪深度来表述,降雪量和雨量一样也用毫米(mm)表示,是将承接到的降雪融化后量得的。积雪深度是在平坦开阔的地面上直接用尺子量出来的,单位是厘米(cm),简称雪深。冰雹以个体的直径表示,单位是毫米(mm)或厘米(cm)表示。
风
空气运动产生的气流,称为风。风以风向和风速两个参数来描述,分别表示空气流动的方向和速度。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风速就是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所经过的距离时((km/h)等速率单位表示。在天气预报中常用如果风是从北方吹来就称为北单位以米/秒(m/ s)、公里/小“级”(蒲氏级)表示风速,8级大风空气的流动速度相当于时速60-70 公里,10级风相当于时速90多公里。地面凝结现象
地面凝结现象包括露、霜、雨淞、雾淞四类。
露:水汽在地面及近地面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
霜:水汽在地面和近地面物上凝华而成的白色松脆的冰晶,或由露冻结而成的冰珠,易在晴朗风小的夜间生成。
雨淞:过冷却液态降水到地面物体后直接冻结而成的坚题乏冰层,呈笠曼明或毛玻璃状,外表光滑或略有隆突,也称冻雨。
雾淞: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却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物,常呈毛茸茸的针状或表面起伏不平的粒状,多附在细长的物体或物体的卫卫风面上,有时结构较松脆,受震易塌落。
视程障碍现象
视程障碍现象主要有雾、吹雪、雪暴、烟雾、霆、浮尘、扬沙、沙尘暴等八 类,它们的定义是:
雾: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常呈乳白色,使习尺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能见度是指人们视线所能弃互伸的显巨离。雾按照水平能见度可分为四个等级,轻雾:水平能见度1000米一小于10000米;雾:水月民能见度500米一小于1000米;浓雾:水平能见度50米一小于500米;强浓雾:水平能见度小于50米。吹雪:由于强风将地面积雪卷起,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的现象。雪暴:大量的雪被强风卷着随声几遨经行,并上王不能判定当时夕泛空是否有降雪。水平能见度一般小于1000米。
霆: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一使习反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霆使五退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准仁微带蓝色。
浮尘: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月子能见度小于10000米。浮尘
多为远处尘沙经上层气流传播而来,或为沙尘暴、扬沙出现后尚未下的细粒浮游空中而成。
扬沙:由于卢几大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大于等于1000米至小于10000米.沙尘暴:由于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根据能见度的大小,沙尘暴的强度还可分为沙尘暴、强沙尘暴、特强沙尘暴三个等级。
雷电
雷电一般有雷暴、闪电、极光等三种,其定义为:
雷暴:为积雨泛受中、乏受间或乏女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表现为闪电兼有雷声,有时也可能只听见雷声而看不见闪电。
闪电:为积雨乏女中、泛受间或乏女地之间产生放电时伴随的电光,但不闻雷声。
极光:在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也可偶见)晴夜见到的一种在大气高层辉煌闪烁的彩色光弧或光幕。
其他天气现象
其它天气现象有大风、地线、龙卷、积雪、结冰等。
大风:瞬时风速达到或超过17.Om/s(或目测估计风力达到或声逻过8级)的风。
抛线:突然发作的强风,持续时间短促。出现时瞬时风速突增,风向突变,气象要素随之亦有强烈变化,常伴随雷雨出现。
龙卷:一种小范围的强烈旋办几,从外观尾拿,导从不只司万币于底澎奢肺库寿可万目全的一个漏斗状云体有时稍伸即隐或悬挂空中;有时触及地面或水面,旋风过境,对树木、建筑物、船舶等均可能造成严重破坏。
积雪:雪(包括霞、米雪、冰粒)覆盖地面达到气象站四周能见面积一半以上。
结冰:指露天水面(包括蒸发器的水)冻结成冰
气象常识
天气是一定区域内短时段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天气过程就是一定地区的天气现象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气候是地球上某一地区长期(多年)的天气特征,是较长时期内各种天气过 程的综合表现。气象要素(温度、降水、风等)的各种统计量(均值、极值等)是表述气候的基本依据。气候除具有温度大致按纬度分布的特征外,还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按水平尺度大小,气候可分为大气候、中气候与小气候。
气候异常是相对气候正常而言的。所谓气候正常,是指气候的变化接近于多年的平均状况,比较合于常规和较适宜于人类的活动和农业生产。异常就是不经常出现的,如过冷、过热、严重干旱、特大暴雨、严重冰雹、特强台风等等。气候异常对人类的活动和农业生产有严重的影响。
气象与农村牧区经济建设的关系
大气永无休止的运动,导致气象条件的不断变化,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反常的天气气候引发的诸如干旱、洪涝、风暴、冻害等自然灾害,会给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各级党政领导、经济生产部门都十分关心天气气候,要求气象部门提供气象预报情报服务,以便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趋利避害,安排生产工作,并及时掌握.陇灾抗灾主动权,从而取得最佳效益。
气象与农业
农业生产的对象主要是在露天条件下生长的书氢物,其生长发育都离不开温度、水分、光照、气体成分、风等大气环境因子。可见生命活农业生产是受大气环境条件影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灾害性天气出现时,受影响最大的产业部门,而气象条件也就成了影响农业生产诸多。气象条件良好时则会导致农业丰收;气象条件恶劣,则会造成农业减产甚至绝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挥当地光、温、水、气的优势,应是现代农业一条很有希望的发展途径。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水在农业中的 特殊地位。水对植物具有重意义: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植物体内都含有60%一80%的水分,有的甚至高达99%以上;浏限又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必要的条件,植物依靠月限制造有机物质、输送养分;植物将吸收的水99%用于植物蒸腾,以维持植物体的工巳常体温。可以说,水是一切植物的生命之源。
作物的一生,由种子发芽出苗,开花结实,直到成熟,所消耗的省邑部水分为作物需水量。作物的需水规律是少一一多一一少。一般栽培作物从播种至拔节期,是作物营养生长阶段,植株较小,需水量较少;拔节至开花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植株体积和重量都快速增加,需水量也急剧增多,是作物需水关键期,也是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水分的多寡对作物产生很大影响;开花之后,作物体积不再增大,有机体逐渐衰老,需水量逐渐减少.风在农业上的地位,人们往往认为它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拔树毁稼,断网翻船,使农业受损,使草原沙化。然而,风对农业的有利作用却是不声不响、潜移默化地进行着,它的丰功伟绩一点也不逊色于其他气象因子。没有风,就没有绿色原野、锦绣山川;没有风就没有农业。这些丝毫也不夸张。
风是某些植物寻求“配偶”、“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媒介,故此有“风 媒”一说。凡是借助于风力的帮助进行花署导官传粉授精的植物,风媒植物能随风票风扬到“外地”去“成家立业”,为植物在异地留下后一代。如松树就是靠风力作用,将种子传到远方,不断扩大繁殖区域的。这对森林采伐更新,荒山荒地造林具有现实意义。
“阳光普照,五谷丰登”,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农业生产与太阳的依存关系。绿色植物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合成了携带能量的多种有机物质。这些种类繁多的有机物质被人类、动物和其他生物所消耗,同时将热量放散出去,又源源补充了原来在光合作用中所消耗的二氧化碳,如此往复循环。由此,光合产物所蓄积的化学能,不仅对绿色植物本身,而且对不具光合能力的其他生物的生活,不可缺少的能源。
林业与农业一样,也是在自然环境下进行生产的,同样离不开天气气候对它们的影响。林木的更新在林业生产中,林地的选择,林种的选择和搭配,大面积植树造林,还有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的防治,都离不开气象的保障,需要使用温度、湿度和风等资料 就拿温度来说,温度在林木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林木的光合、呼吸、蒸腾以及林木的生长发育、物质积累等都要求一定温度的持续时间。在热量资源充足(即温度高)的热带,林业生产以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
交通运输的发达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对气象条件的依赖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而越来越明显。其中陆上丘遏输的主要形式一一铁路被称为国民经济的大动月永。影响铁路主经输的不利气象条件主要有洪水、雪、大风等;影响汽车安产羞全丘遏输的不利气象条件主要有低温、积雪、泥石流、积积冰、’低能见度等;
飞行员则最怕低能见度、雷暴、低空风切变等。航空事业的发达要求了 解机场与航线的天气条件,保正飞行的安全。
人工影响天气
1、人工增雨要实现降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充足的水汽、上升的气流及足够的凝结核。人工增雨是在有利于降水的天气条件下,采取人工干预的方法,在自然降雨之外再增加部分降水的一种科学手段。它的作用原理是通过飞机向云体顶部播撒碘化银、干冰、液氮等催化剂,或用高炮、增雨火箭,将装填催化剂的炮弹等发射到云中,并在云体中爆炸。对局部范围内的云层进行催化,增加云中的冰晶;能够让云中的小水滴相互凝结,使云中的水滴或冰晶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当空气中的上升气流托不住增大后的水滴时,这些水滴就会从天而降,于是就形成(或增加)了降雨。人工增雨可以合理开发和利用空中水资源。
2、人工消雹其实只是对雹起到了“以大化小,以小化了”的作用。具体地说,就是向云中施放碘化银或碘化铅等催化剂,它们会使云中冰晶数目增多,冰晶形成雹胚时会消耗大量的过冷云滴,结果使所有的雹胚都无法长大。雹块下降时有的会融化,这就形成了水滴,或者缩小成小冰雹,于是消雹的目的就达了。消雹可以利用飞机、高射炮、火箭等,在雷达的监测下,利用高射炮、火箭发射人工成冰剂。人工消雹也可以采用空中爆炸作业的方法。爆炸发生后,由于冲击波的作用,大冰雹会粉碎,过冷却泛女就会直接冻结下降。
3.人工消雾使用人工播撒催化剂、人工扰动空气混合或在雾区加热等方法,从而使雾消散。人工消雾分为消暖雾和消冷雾前有三种消暖雾的试验方法:加热法、吸湿法、人工扰动混合法。
第四篇: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名单
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名单
院士组
马国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
王小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
齐康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
关肇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李道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吴良镛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
吴硕贤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所长
张锦秋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总建筑师 何镜堂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周干峙住房城乡建设部特邀顾问
郑时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
钟训正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教授
崔愷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彭一刚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
程泰宁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
傅熹年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戴复东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
魏敦山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资深总建筑师
大师组
庄惟敏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
刘景樑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名誉院长
刘克良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 孙国城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时匡苏州科技学院教授
吴庐生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高新所总建筑师 汪孝安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 沈济黄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资深总建筑师 张宇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周恺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 孟建民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胡越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胡绍学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顾问总建筑师 袁培煌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顾问总建筑师 倪阳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郭明卓广州市设计院顾问总建筑师
唐玉恩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黄锡璆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总建筑师
黄星元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顾问总建筑师
梅洪元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蔡镇钰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资深总建筑师
央企院组
丁建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总裁
于正伦城市建设研究院院总建筑师
马立东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建筑设计院院长
王暐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王暐工作室主任
王洪礼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王振军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总建筑师
孙宗列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首席总建筑师
李兴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汪恒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
张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副总建筑师
赵成中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赵擎夏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资深总建筑师
赵喜成国贸工程设计院副院长
赵元超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总建筑师
顾均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钱方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总建筑师
曹晓昕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院副总建筑师
崔彤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韩玉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董霄龙中国五洲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蒋培铭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蒋培铭工作室主任
傅绍辉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靳瑞君总后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薛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
地方院组
马震聪广州市设计院副院长
王曙光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尹冰宁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左玉琅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董事长
叶青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董事长
付正浩西藏自治区建筑勘察设计院院长
冯志涛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邢同和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资深总建筑师
朱小地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刘军天津市建筑设计院院长
许世文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院总建筑师
孙守东吉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李秉奇重庆市设计院院长
杨武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杨晔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杨瑛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
张学锋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沈迪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集团总建筑师
陈雄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邵韦平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
胡东祥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桂学文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徐锋云南省设计院总建筑师
徐勤黑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徐卫四川省建筑设计院副院长
徐维平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徐延峰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郭卫兵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总建筑师
黄春风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
黄汉民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
曹嘉明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曹跃进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董明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蒋伯宁广西华蓝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高校院组
王绍森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
王澍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朱文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任力之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刘克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建筑设计研究院刘克成工作室主持 汤桦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深圳汤桦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祁斌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孙一民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张利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助理
张洛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执行总建筑师张颀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张鹏举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洪再生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陶郅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董丹申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韩冬青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覃力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
戴志中重庆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魏春雨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民营院组
王兴田日兴设计·上海兴田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总经理
申作伟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
任明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谞新疆玉点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刘家琨成都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项秉仁上海秉仁建筑师事务所(建设部专项甲级)设计总监 曹亮功北京淡士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第五篇:百名优秀青年矿工名单
首届煤炭工业百名优秀青年矿工名单
1.冯晓斌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大柳塔煤矿综采一队队长 2.谷树伟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补连塔煤矿综采一队队长 3.徐英慧
4.杨
帅
5.张
刚
6.柳思斌
7.马宝柱
8.常建国
9.吴连刚
10.颜进梅
11.蔡光琪
12.王士振
13.黎思良
14.魏宗泽
15.宗卫国
16.齐利伟
17.房
平
18.刘赞利
19.王宝健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榆家梁煤矿机运一队队长 神华宁煤集团羊场湾煤矿综采一队生产一班班长
神华宁煤集团清水营煤矿采煤副总兼综采一队队长 神华宁煤集团金能煤业公司准备队检修班班长 神华宁煤集团灵新煤矿综采一队采煤机检修工
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黑岱沟露天煤矿采掘队运行四班拉斗铲司机神华哈尔乌素煤炭分公司露天煤矿运输队运行一班任运行工长 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平沟煤矿采煤一队机电组长 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太堡露天煤矿生产班经理 中煤集团大屯公司姚桥煤矿采煤三队班长
中煤集团中煤进出口公司东坡煤业东坡煤矿采煤队班长 中煤太原煤气化集团神州煤业公司普采队副队长
中煤龙化哈尔滨矿业有限公司露天第一采区采煤段设备组组长 北京昊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木城涧煤矿综采二段采煤二班副班长北京昊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长沟峪煤矿开拓一段副段长 河北开滦集团唐山矿业分公司机采科机电车间技术副主任 河北开滦集团钱家营矿业公司综采二队六点班班长
42.孙应军
山西潞安集团王庄煤矿综采一队机电副队长
43.耿春喜
山西潞安集团司马煤业有限公司综采队队长
44.王
峰
山西潞安集团漳村煤矿综采队队长
45.阿不地伊里木·沙德尔
山西潞安新疆公司二矿综采一队生产一班组长 46.李国栋
山西阳泉煤业集团二矿丈八区综采一队副队长 47.宋青红
48.王瑞金
49.王俊峰
50.张彦宽
51.何清波
52.司新江
53.孟
强
54.周涛
55.胡安奇
56.宋均润
57.窦衍来
58.殷
跃
59.孙善强
60.纪永虎
61.马保庆
62.游
弋
63.李建设
山西阳泉煤业集团一矿采煤工区综四队采煤机维护工 山西兰花煤炭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望云煤矿综放队机电副队长 山西兰花煤炭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唐安煤矿机运一队修理班班长山东兖矿集团南屯煤矿通风工区工人 山东兖矿集团鲍店煤矿综采队区长
山东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机电设备中心技术员 山东兖矿集团济三煤矿提升队队长 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协庄煤矿回采一区班长
山东枣庄矿业集团柴里煤矿滕东项目部采煤技术员 山东枣庄矿业集团蒋庄煤矿综采一区副区长 山东枣庄矿业集团高庄煤矿普掘工区二队区长
山东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岱庄煤矿综掘一队维修班班长山东临沂矿业集团古城煤矿班组长
山东龙口矿业集团北皂煤矿综采一队副队长 山东肥城矿业集团公司白庄煤矿采煤一区副区长 河南煤化永煤集团车集煤矿机电一队电工班班长 河南煤化焦煤集团 韩王公司采二区副区长
国电平庄煤业集团六家煤矿机电区电气班班长
86.赵思海
江苏徐州矿务集团张集矿瓦斯检查班班长
87.万
军
江苏徐州矿务集团庞庄煤矿通风工区党支部副书记兼副区长 88.王忠才
安徽淮北矿业集团朱庄矿综采预备区机采队副队长 89.马
利
安徽淮北矿业集团祁南矿综掘区机电队班长 90.沈宏勇
安徽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煤矿掘进二队副队长
91.罗
虎
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恒源股份祁东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办公室队长 92.闫
雷
国投新集公司一矿综采一队检修班长
93.欧
林
湖南省煤业集团南阳矿业公司前进煤矿采二队班长
94.黄
峰
湖南省煤业集团牛马司矿业公司铁箕山煤矿掘五队队长
95.罗勇杰
湖南省煤业集团湘潭矿业公司一矿西采区采煤队长 96.邓勇林
四川煤炭产业集团广能公司龙滩煤矿综采队生产一班班长 97.王良文
重庆能源集团南桐矿业公司南桐煤矿通瓦科技术员
98.张来清
江西煤炭集团萍乡矿业集团公司安源煤矿采掘二区采煤大工 99.王
贵
贵州水城煤电集团盛远公司综采二工区机电维护班班长 100.林绣金
福建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坑柄煤矿综三队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