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对当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思考和建议
关于对当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思考和建议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工”这个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出现的特殊社会群体逐渐成为了我国社会的一道独特风景,他们被称为“新工人阶层”。这个处于中国社会底层,因生存压力而充满活力的群体,对于加快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经济下行压力的持续加大,致使在新疆、内蒙等省市务工的大量农民工开始失业返乡,给社会就业、保障和和谐带来了一定压力,如何支持和激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目前X县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创业与发展的过程中也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与困难,为了进一步推动这一工作的进展,我们对我县辖区内XX、XX、XX、XX等镇的返乡农民工进行了一次自下而上的全面调研,与50多位有意创业的返乡农民工进行了面对面地交谈讨论,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
(一)依托优势农业,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业。依托自然优势,成立兴建农民合作社,发展舍饲养殖、当归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初步加工。
(二)依托自身优势,兴办二、三产业。大多数返乡农民工创办企业的行业与他们务工的行业基本相同,比较集中于食品、农产品加工、餐饮、建筑等行业,他们在城里打工积累的经验和资本对返乡创业具有重要作用。
(三)依托经验和人脉,成为劳务经纪人。利用亦工亦农亦商的
特点,积极参加人力资源中介组织,通过传播务工信息以及开展招工等工作成为出色的劳务经纪人。
(四)担任村干部,改变落后的村面貌。部分返乡农民工在外接受了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视野比较开阔,也积累了一定资本,有信心也有能力发展本地经济,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虽然一批批返乡农民从城市回归到农村后从二、三产业入手开始创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无论在社会效应方面、还是在经济效益方面都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通过分析,返乡农民工在创业方面主要存在思想问题、能力问题、资金困难和政策问题等方面的问题的困难。
(一)思想观念保守陈旧,创业积极性不高。大部分返乡农民工缺乏长远的就业目标和进取精神,不同程度地存在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封闭保守,小富即安,在羡慕他人创业致富的同时,却卑于自己的命运和无能,不愿创业。返乡后出于对运营成本和经济风险的考虑,在创业上心存疑虑,用他们的话讲就是不愿意拿着自己的血汗钱冒险一试,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
(二)缺乏创业能力,创业难以成功。虽然一部分有意回乡创业的农民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开阔了视眼、学到了本领、积累了资金、掌握了信息,但是由于素质普遍偏低,专业素质差,虽创业愿望较强、学习的积极性也高,但限于自身的文化素质不高,对国家惠农政策、如何选择创业项目、制定创业计划及规避创业风险等难以理解和掌握,难以获取识别有效的创业和市场变动等信息,因此规避风险的能力差,导致创业的风险较高。不能对当地实际和市场需求做到准确把握,因 2
此在投资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盲目投资,达不到投资的理想效果;在营销和管理方面无法做到同步跟进,营销和管理较为混乱,导致创业难以成功。
(三)缺乏创业资金,难以成功创业。据调查,大部分具有超前理念、先进经验的返乡农民工都有回乡创业的愿望和想法。但由于原始积累的不足,创业启动资金的大量需求,使得这一部分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工只得望洋兴叹。虽然,政府出台了小额担保贷款的优惠政策,个人可向银行无息贷款,但因数额较小,年限较短,贷款对象的局限性很强等原因,对于部分创业农民工来讲,可以说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因此,充足的创业启动资金成为了大多数返乡农民工在创业方面迈不过的门槛,致使创业举步维艰。
(四)存在的其他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民工返乡创业一般都是投资规模较小的项目,难以进入工业园区,在用地方面存在问题;二是融资渠道有限,信贷门槛较高,难以筹措充足的创业资金;三是大部分返乡农民工会选择根据自然优势创办的农业,但是见效周期长、回报率低,抗风险能力较差。四是返乡农民工创业平台不够完善,适用返乡农民工创业的项目、信息、技术支持较少,政策支持不到位。
三、关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宣传引导,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大力弘扬创业精神,广泛宣传政府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积极报道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好典型、好经验,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
(二)充分认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大意义。不能简单地认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就业的复归,更不能回避经济压力继续加大下复归带来的就业、保障等社会压力。充分认识农民工返乡创业对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作用,科学合理地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
(三)进一步转化职能,优化返乡农民工创业服务。要从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高度,进一步转变职能,优化服务。一是整合培训资源,拓宽培训范围。对参加培训的返乡农民要给予创业技能培训、创业能力强化、自身素质提高和创业咨询及信息服务,帮助他们熟悉有关政策法规,掌握经营管理知识,提高创业能力、就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提高他们的创业成功率,提升创业者适应市场变化、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激发创业热情,逐步实现自主成功创业。二是多方面开辟融资渠道,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资金保障。在生产经营项目 资金的使用方面向返乡创业农民工予以湿度倾斜,同时促使信贷机构进一步放宽条件和开发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专项金融信贷产品,对返乡农民工创办二、三项目给予优先支持,千方百计解决农民工返乡 创业资金短缺的瓶颈问题,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信心和成功率。三是构建完善农民工创业工作体系,推动农民工创业。以“尊重创业,因势利导,积极支持,完善服务”为方针,在市、县两级成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人社、国土、农牧、扶贫、工商、税务、金融等相关部门的联席会议,重点研究和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在乡(镇)、村两级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服务站,及时了解掌握农民返乡情况、创业意向和困难,为县级农 4
民工创业领导小组提供准确、可靠、真实的决策数据。四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创业环境。由于思想、经济等因素农民工返乡创业一般都会选择在居住地开办企业,这样会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小额度降低是成本。但是,由于用水、通信、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缓慢,一部分乡村存在道路过窄、路况不良、通信设施差、信息不畅通等问题不可避免的直接导致了交通运输成本高,产品交易周期拉长等问题的产生,增加了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附加成本,降低了利润空间和市场竞争力,不利于创业发展。
第二篇:农民工返乡创业调研报告思考建议
农民工返乡创业调研报告思考建议
X是农业大市,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现象普遍。为了解乡村振兴大背景下X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近日,X抽取了X个村开展了一次调研。调研显示:X农民外出务工意愿减弱,返乡创业人员增多,但返乡创业人数比例依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资金、人才和用地等方面缺乏有效支持,需引起关注。
一、X农民工返乡创业动因。(一)乡村振兴战略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乡村振兴战略如火如荼,X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提出“活力新X、美丽大花园”的战略目标,通过“最多跑一次”改革简化市场准入,开展财税、融资、用地、培训等各项支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
(二)经济新常态下农民工的选择。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加上企业“机器换人”减员增效的实施,发达地区对农民工的需求下降,农民工在劳动就业、工资收入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返乡创业成为一部分有技术有资金农民工新的选择。
(三)个人和家庭因素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一方面,农民工在城市中大多从事职业地位较低的工作,很难融入城市的生活。城市中的房租价格越来越高,生活消费也很高,大多农民工生活品质较差。而另一方面,农民工在外地与家人、家族长期隔离,子女教育、照顾老人、故乡情结等都促使了农民工返乡创业。
二、X农民工返乡创业基本情况。(一)农民外出务工意愿减弱,返乡创业人数增多。调研显示,X个农村样本点总人口约X.X万人,外出务工人员约X人,占总人口的X.X%;近X年返乡创业农民工约X人,占外出务工人口的X.X%。而X年,这X个样本村外出务工人员约X人,近X年返乡创业农民工约X人。从上述调研情况可以得出三个基本判断:一是X是个劳务输出大市。目前,X农村每X人中就有X个外出务工。二是农民工返乡创业比例不高。近X年X外出务工农民每X人中约X人返乡创业。三是X农民外出务工意愿减弱,返乡创业人员增多。从X到X两年间,X个样本村外出务工人员减少X.X%,返乡创业人数增加X.X%。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情况。X.多数外出农民工有返乡创业的意愿。X%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有返乡创业的意愿;X%的受访者虽然也倾向于返乡创业,但因为没有可创业的项目、没有足够资金,对返乡创业感到迷茫。另外,X%的受访者表示在外打工收入尚可,已经习惯了外面的工作生活,不愿意返乡创业。
X.开店是返乡创业的主要意向。当被问及返乡创业意向从事什么行业时,在有明确返乡意愿的X个受访者中,X人意向于开实体店,占X.X%,其中以开餐饮店居多;X人意向于开淘宝店,占X.X%;X人意向于办厂,占X.X%;X人意向于开农家乐,占X.X%;X人意向于流转土地,搞农业种植,占X.X%。
(三)已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情况。本次调研,在X个农村样本点共走访了十多位已经返乡创业的农民工。面对面访谈发现,农民工返乡创业起点较低,资金有限,规模普遍较小,大致分为这么五类:一是开实体店,比如饭店、杂货店、装修材料店等,占大多数;二是开网店,或者网店和生产相结合;三是流转土地,搞家庭农场或大规模种养殖;四是凭借环境优势,搞农家乐;五是办厂,但大多规模较小,技术含量较低。开店所需的起步资金不多,场地需求也不大,创业者基本不会遇到大的困难,办厂和搞农业种植就容易遇到资金、技术、场地或土地流转等方面的困难。
三、X农民工返乡创业影响。调研显示,X%的村干部和X%的在外务工人员认为,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工程能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同时,我们应看到,X市作为人口净流出地区,对加快外出人员返乡的意义则更为突出和迫切。
具体来说:一是有利于带回农村发展急需的创新精神和活力。在外经过长期“摸爬滚打”的农民工,素质相对较高、富有创新精神,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二是有利于补齐新农村建设“人、财”短板。一直以来,X每年都有大量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这批人经过多年在外打拼,掌握一定技术、管理经验,积累了一定资金,若能争取返乡,则有利于补齐X新农村建设人、财短板。三是有利于加快城镇化发展。农民工返乡多集中在集镇和县城,必将为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作出贡献。四是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农民工返乡创业能直接为广大农村地区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及就近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等问题。
四、X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一)返乡创业缺乏人才支持。一方面,外出务工农民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大多数,而回乡创办的也以小规模企业居多。他们虽然在外打工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受教育程度和知识的限制,思维方式比较传统,缺乏现代营销知识和管理机制,企业又以劳动密集型和手工操作为主,产品品种单一,档次较低,缺乏竞争力,难以适应市场变化,企业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另一方面,X“小富即安”思想比较普遍,很多人不愿从事艰苦的工作,使得一些小企业招工难,招人才更难。如X村某服装厂负责人反映,他们企业订单较多,但招工较难,附近很多村民嫌打工累收入低,宁可在家打麻将也不愿意来服装厂上班;服装厂免费开展技术培训,培训期间还发给一定的误工费,来学习的人也寥寥无几,学成后愿意留下工作的更是少之又少。
(二)返乡创业缺乏资金支持。部分农民工通过在外务工积累了一定的启动资金返乡创业,但仅仅依靠自有资金仍显不足。事实上,资金的关卡把许多农民工挡在了创业大门之外。本次调查显示,X%的外出打工者因为缺少创业资金和创业项目面对返乡创业感到迷茫。资金不足是绝大多数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瓶颈”之一。当前,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困难问题,一般都是通过向亲友借贷来解决。多数返乡农民工对担保贷款或抵押贷款等缺少条件而只能望“款”兴叹。
(三)返乡创业缺乏用地支持。很多农民工刚返乡创业时都是租用厂房或民房,或是用自家住房进行生产运营,当企业需要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时,就直接涉及到用地的问题。如X县一家汽车饰品厂负责人王某称,返乡创业初期通过租用民房暂时解决了生产经营场地,但随着生产经营的扩大,场地明显不够用,加上政府因为土地性质、消防安全、违章搭建等原因不允许生产经营,只能搬迁。由于企业规模较小,难以取得用地指标,附近工业区的厂房买不起,合适的厂房又难以租到,造成场地成本明显上升。同时,对搞家庭农场或大规模种植,规模土地流转较难,主要是很难租到集中连片、具备机械化作业条件的田地。
五、对策建议。(一)研究出台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在财政方面,可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贷款贴息、创业培训、资金担保和创业奖励等。在税收方面,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实行一定时期的税费减免,或先征后部分或全部返还。可参照引进外资的税收减免政策,实施等同于或是优越于引进外资的优惠政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给予一定期限的税费减免。先引导、鼓励和扶助企业发展起来,做大做强,再按照统一的税率征收税款。在收费方面,对农民工投资经营经济实体,特别是对经营个体、微型和中小型企业的,实行“零收费”政策。
(二)努力营造农民工返乡创业良好氛围。把农民工返乡创业工程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其作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农村致富、农民增收的重要工作来抓。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大讨论等活动,宣传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要意义,摒弃“小富即安”思想。二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恳谈会、项目介绍会、投资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政府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学有一技之长、掌有管理经验、拥有资金积累的在外务工农民返乡创业。三要加强工作成效考核。把政府部门引导与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工作成效指标化,并将其作为评价其政绩的重要依据。四是要帮助返乡农民工构建沟通机制平台。根据返乡创业者分布以及打工或创业经历,在创业者分布集中度较高的区域成立创业俱乐部或创客集会等类似形式的组织,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交流沟通机制,充分满足农民工创业者之间社会网络的拓展,营造出农村特色的创业氛围。
(三)着力缓解农民工返乡创业融资难题。一是积极开发农民工创业信用贷款,或将农民工企业存储的原材料、产成品等作为质押品,开办农民工企业物流贷款和“仓单质押”贷款,研究试行农民承包土地抵押贷款,扩大抵押资产范围,解决农民工企业贷款担保难问题。二是考虑设立行业协会基金担保,由政府牵头组织成立行业协会,要求成员企业根据企业的发展规模,按企业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费用组成协会基金,由协会用统一账号把基金存入开户银行,再由政府或用基金做担保,对符合要求、有发展前景的新进入企业,以及进行规模扩张时遇到融资困难的企业提供银行贷款担保。三是扶植民间融资,科学引导民间信贷的合法、规范经营。
(四)切实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用地难题。一方面,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生产经营场地应纳入城乡发展规划。可以创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农民工返乡创业一条街”等基地,降低入驻门槛,对入驻的返乡创业者可以实行“绿卡”制度,允许其“先上车,后收费”。另一方面,要发挥好村委会土地流转中介的核心作用,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搞家庭农场和大规模种植,做好牵线搭桥和协调矛盾的良好作用,切实帮助返乡农民工做好土地流转工作。
(五)大力加强农民工返乡创业知识培训。一是要开展基于创新素质的创业培训,帮助返乡农民工完成从劳动参与者到经营管理者角色的转变。二是要针对创业人员需求,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定向、分级、分行培训。三是要重点普及互联网在创业中的使用,帮助农民工提升互联网技术水平,达到创业者有条件与能力将互联网与创业相结合,从而促进农民工创业的发展,提高创业的可持续性。四是要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著名企业家,特别是返乡创业的成功典型,定期搞专题讲座或专题报告,解决他们生产经营过程中碰到的实质性问题,真正为这些经济实体的发展与做大做强出计献策。
第三篇:对返乡农民工创业难
农民工返乡创业难,办事难,说明什么问题?
说明农民工的地位仍然没有提高,仍然是社会中绝对的弱势群体。也说明了政府对农民工的关心不够,许多还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许多相应的配套帮扶制度急待完善。
城乡基础设施的巨大差异,源于政府的歧视性财政支出制度。长期以来,政府从全民收取税款,却只在城市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农民交了税,却不见政府的基础设施投资。
作者:秋风学者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提供的权威数据表明,由于经济衰退,全国大约有2000万农民工失去工作,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就返乡了。有很多人认为,这些农民工回乡,正好可以创业,进而带动乡村的发展。但现在看来,这个期望也许过于乐观了。
外出打工的农民大多属于青壮年,大多接受过一定教育,大多具有较强的冒险与创业精神。也就是说,在乡村人口中,甚至在整个社会的人口结构中,农村外出打工经商者,属于具有较强企业家精神的一个群体。因此,他们大规模返乡,如果顺利就业于乡村,或者更进一步,在乡村创业,扎根于乡村社会,那将极大地有利于乡村经济、社会、乃至文化的存续、繁荣,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日益扩大的差距。
然而,一个人要在某个地方创业,除了企业家精神之外,还需要这个地方具备大体上说得过去的外部条件。首先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物流体系、金融信用体系、信息渠道、劳动力市场、文化娱乐等等。有了这些基础设施,企业家创业的成本将会较低。否则,这方面的成本势必内部化,由企业自己承担,一个个单独的创业者,是不大可能承担得起这方面的成本的。
也因此,各个国家的资本和企业家都大量涌入、聚集在城市,因为乡村的基础设施总是不如城市。在中国,城乡之间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差距就更大了,乡村的基础设施过于贫瘠。除了少数例外,大多数乡村缺乏基本的现代公共基础设施。
城乡基础设施的巨大差异,源于政府的歧视性财政支出制度。长期以来,政府从全民收取税款,却只在城市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农民交了税,却不见政府的基础设施投资。这样,各种资源受基础设施吸引,畸形地集中于城市,乡村处于绝对比较劣势。从城镇回到乡村的农民眼见这种局面,其创业的热情不会太高。相反,他们把自己在乡村的家当作暂时的栖居地,眼光仍然盯着城市,还惦记在城镇找到就业岗位,即便要创业,也回到城镇去。
其他方面的制度供给的失灵,同样制约着返乡农民的创业努力。首先,农民对土地的产权不够完整。显然,对于返乡的农民工来说,他所能拥有的资本,除了可能积攒的一小笔现金外,主要是承包地及宅基地的产权收益。然而,现有法律在这方面给予农民的权利相当有限,更进一步,基层政府及村集体又以各种各样的名目限制农民行使这些有限的权利。结果,这些土地及宅基地无法贴现,或者贴现值很低,无法为农民创业提供基本的资本。此即秘鲁著名学者德·索托提出的著名命题:由于产权的法律保障匮乏,农民资产是死的,不能成活资本。
其次,县政及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混乱,农民工创业需要支付的法律与行政成本过高。关于私人产权、企业经营、税务等等方面的法律本身就不够完善、合理,比如,增值税、营业税过高,县乡政府设立了各种各样的管理机构,以各种名目征收各种费用。同时,基层社会秩序不够安宁,也无形中增加了创业与企业运营的社会成本。
总之,大体可以断言,乡村的各项制度及法律执行状况,要劣于城市。这一因素与物质的基础设施因素相叠加,导致城乡创业与运营的制度环境差距极大。也许可以说,这种差距已经超过了临界点,乡村不享有任何比较优势,对于包括农民工在内的任何人都没有吸引力。这一点,对于中国经济、社会、乃至文明的发展来说,才是最为可怕的。
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政府在财政上立刻采取补救措施,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均等化政策,甚至对乡村采取倾斜政策。同时,通过重构行政、司法体制,尤其是通过推进县政自治、乡镇自治,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优化。乡村的软硬环境有所改善,城乡间的差距若有所缩小,也许会吸引部分城市资源流入乡村,乡村自身的部分人力资源,也会留住。
不错,这些办法缓不济急,但除此之外,又有什么有效的办法呢
第四篇: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几点思考
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几点思考
晴隆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张玉竺
农民工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城镇化日益加快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一方面增加了农民收入,另一方面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08年10月份以来,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经济动荡不断加深,国内企业特别是东部沿海城市的企业生产经营遇到了严重困难,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我县同全省各地一样,相当数量的农民工集中返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就业再就业等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尽最大努力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县、乡(镇)党委、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工作,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具体体现。根据(晴党建办发„2009‟3号)文件要求,笔者通过调研后,就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我县农民工返乡的基本情况
2008年末,全县总人口为30.63万人,外出务工人数为32660余人,占总人口的10.90%左右。截至12月31日止,据不完全统计,农民工返乡人数为4300余人。从年龄结构看,18周岁以上25岁以下的农民工占46%,25岁以上至35岁以下的占41%,35岁以上的仅占13%。外出务工人员中已婚的占49%,未婚的占51%,大都属于青壮年群体,具有较旺盛的精力和强壮的体力;从文化程度看,初中及以下学历占58%,高中或中专学历占29%,大专文化以上的占13%;从工作性质看,普通工人占51%,技术工人占32%,从事经商活动的占8%,销售管理的占3%,其他行业占6%;多数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所从事的工作中,加工制造业占63%,采掘业占5%,建筑业占2%,种养殖业3%,零售批发占9%,其他占18%;从务工行业收入情况看,加工制造业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采掘业占5%,种养业占3%,零售批发占9%,其他行业占18%。月收入在600元—800元的占19%,800元—1000元的占30%,1000元—1200元的占32%,1200元—2000元的占15%,2000元以上的仅占4%,大多属于低收入群体,只能勉强维持全家基本生计。
二、农民工集中返乡回流原因分析
我县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大部分集中在浙江、广东、福建、江苏等省一带就业,只有少部分在山西、安徽、广西、湖南等地。造成农民工集中返乡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停产。金融危机来势迅猛,企业产品积压滞稍,大量资金难以盘活,工厂无法正常生产,只好关门停产歇业;二是企业降薪。大多数农民工所从事的岗位都是计件工资,因产量的限制,企业主将农民的工资一降再降,有的企业甚至借机随意克扣农民工应得工资;三是企业裁员。由于生产经营状况所迫,有的企业只得进行批量裁员,以降低管理成本,缩小生产规模等手段维持现状;四是其它原因。有的农民工外出多年,思念家中老幼回家过节,主要是怕遇上2008年初的低温雨雪凝冻天气而集中返乡。较之往年,农民工集中返乡时间多在元旦后春节前,而2008年农民工大都是元旦未到就提前返乡。
农民工返乡回流后,城乡特别是农村大致出现这样几种情况:一是就地创业。部分农民工经过几年的打拼,凭自己掌握的文化知识既学到了一至二门适用技术,还开阔了眼界,拓展了视野,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回乡后,结合所在村组(街道社区)的生产生活实际,打算不再外出,就地创业。主要想在建筑业,运输业、加工业、种养殖业等方面创业的居多;二是创业无门。部分农民工由于文化素质偏低,外出务工基本上是靠卖体力,返乡想创业,一无资金、二无技能、三无信息,成天冥思若想,理不出头绪;三是生活无着。有的农民工或因家里责任田地面积少,或因受灾、患病负债等造成经济困难,或因传宗接代的封建意识作怪,携妻带女外出躲生男孩而逃避计划生育手术等情况,外出务工多年如今返乡后,住房破栏倒壁,田地荒芜,家中粮油不济,身上又无几文,面对上老下小,惶惶不可终日。四是冒险作案。极少部分年龄在30岁左右的农民工过去从事过盗抢前科,返乡后或明或暗地在城镇社区或农村边远地区结合部,钻治安防范措施缺位的空子,或入室盗窃,或偷牛盗马。从发案的情况看,这些人中有重操旧业的,也有好吃懒做的,还有迫于生计的等等。给农村的稳定和城镇社区居民安居乐业带来了诸多不利隐患。
三、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首先,心想创业缺乏资金。部分农民工返乡时虽然积累了一定资金,但对于创办企业搞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来说,这点积累无异于杯水车薪。而多数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收入仅够维持生计,根本无钱创业。如果政府和金融部门不给予较大力度的支持,帮助他们解决资金信贷困难,就是想创业的也很难实施创业计划和施展自己拥有的适用技术。
其次,扶持政策相对滞后。国家在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方面,宏观上制定了一些鼓励措施(如国办发„2008‟130号文件),但省、州、县未能结合实际将这些政策措施具体化,有关职能部门调查研究和及时给党委、政府汇报请示不够,关注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大气候没有形成。
再次,创业环境不够宽松。想创业的农民工不知如何申办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向的项目,办理有关开办项目手续时也还会碰到“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工商、信贷、税务、环保、经贸等部门的办事公开、程序公开、业务范围公开以及税收减、缓、免政策宣传不到位。第四,经营理念较为落后。有的创业者受教育程度较低的限制,冒险投资,盲目创业,管理经验缺乏,营销观念落后,行情意识淡薄,短期行为较重,缺乏长远眼光,创业时要么小打小闹,高成本,低效益,甚至造成环境污染。这些都是技术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优势和家庭式管理模式所带来的结果。
第五,就业信息平台缺乏。一方面,由于我县工业企业不多,许多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企业濒临资不抵债的境地。本县企业的用工需求量总体来说是供大于求,而本州外县(市),本省外地(州)的用工信息又不能及时传递,想第二次就业的务工者无法知晓,更不要说大量的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了解就业投向了。
综上所述,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直接关系到顺利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关系到农民群众增加收入,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努力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
四、对策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里成立农民工返乡创业领导小组。由联系农业或分管农口的县领导任组长。农办、农业,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商、税务、财政、环保、乡企、经贸等有关部门为成员。领导小组根据中央的政策和省、州的文件要求,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我县农民工返乡情况、创业情况和就业情况,分析农民工近期创(就)业趋势,结合实际制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计划和相关政策措施,及时向县委、政府汇报。县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县政协常委会经济工委以及总工会、团委、妇联、民政等部门和乡镇也要积极配合共同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出谋献策。必要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在全社会掀起关爱农民工,关注农民工创(就)业热潮。
(二)推进教育培训。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采取工作会、研讨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加大对返乡农民工的教育引导,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领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把返乡农民工想创业、想就业干事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激发他们创业做事的劳动热情。教育引导农民工正确认识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振作精神,立足本地创业。有关职能部门要从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局出发,以目前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工作作风,积极指导,真心实意帮助农民工解决创(就)业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利用农忙与农闲的“茬口”,充分利用农干校(农业培训中心)、职业教育中心、高级职业中学等基地,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民工创业培训工程。要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培训计划,选准培训内容,强化培训手段,突出培训效果,真正达到“对症下药”和“适销对路”的培训目的。通过培训,农民工取得了基本的就(创)业资格,能就近、就地尽快实现再就业。
(三)推进务工转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进一步加大项目库建设,加快项目申报和积极组织项目实施的力度,依托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本地特色农业、龙头产业、新农村建设等项目,给返乡农民工提供在家门口创(就)业机会。同时,利用网络、报刊等信息平台,广泛收集用工信息,为农民工就业提供用工渠道,特别是有关部门要主动加强与省内各地区和长江三角区、珠江三角区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用工劳务部门对接联系,积极争取劳务岗位,有序组织农民工再外出务工就业。金融信贷部门努力为在本地创(就)业的农民工提供小额信贷支持,工商、税务、乡企、环保、农办、农业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积极为农民工搞好服务。
(四)维护合法权益。加强本县贯彻执行劳动法规、工会法规情况的执法检查。特别是在检查中发现的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和企业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拖欠农民工工资、随意辞退工人等情况,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要敢于维护法律法规的尊严,及时纠正和制止。县、乡(镇)民政部门要深入了解困难农民工的生活情况,该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要及时纳入;在开展农村危房(茅草房)改造时,重点对困难农民工帮助解决住房困难。各级工会组织要把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纳入议事日程,加强对农民工会员管理和培训,除帮助农民工学会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外,经常关心农民工的生产生活状况。必要时给予一定的帮扶。
(五)树立先进典型。各级党组织要利用在农村开展的“三培两带”活动,教育鼓励农民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勤奋创业。有意识地树立农民工的先进典型,扩大创业示范辐射;在农民工的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选拔那些有本事、干成事、有威性、群众信任的农民工进入村级班子工作。县内新闻媒体要广泛宣传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特别是创业过程中的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适当的时候,县农民工返乡创业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总结经验,表彰先进,不断推进农民工创业工作的深入发展。
(六)强化监督检查。县直有关职能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督促检查农民返乡创业的情况。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直接面对农民工了解,面对企业、生产车间了解。看着劳动法规、工会法规的落实是否到位,存在哪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加以整改。县人大常委会利用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或集中视察以及听取“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的机会,听取政府关于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情况的汇报或报告,听取司法机关关于依法办案、审结农民工返乡创业案件、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情况汇报或报告,提出做好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的建议或审议意见,加强对审议意见的跟踪检查,不断形成全社会关注农民工返乡创业,各部门支持帮助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宽松环境。
第五篇:对当前农民工提前返乡潮的思考与对策(推荐)
对当前农民工提前返乡潮的思考与对策
我国农民外出务工一般于春节前夕返回故里,举家团聚,过个团员年,但今年有了例外。受美国次贷危机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沿海地区出口及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出口受到限制,加上金属、塑料等废旧物品价格持续下跌,经济不景气导致企业停产、转产、降薪、裁员,造成近期大量农民工提前返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引导下,目前庐山区农民工返乡后情绪稳定,生产、生活正常。
一、庐山区农民工外出务工总体情况及近期返乡基本情况。
根据劳动就业部门初步统计及农村住户抽样调查,今年1-11月全区外出务工人员9835人,约占全区乡村人口数的9.0%,其中省外务工人员7967人,省内外出务工人员1868人。据抽样调查统计,截至11月底,全区农民工返乡约905人,占外出农民工的9.2%,二、农民工提前返乡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提前返乡的外出务工人员大多是在劳动密集型的电子、鞋类、服装厂和玩具等小企业就业的农民工,返乡农民工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普遍偏低。农民工相比过去年份提前返乡,主要是因为农民工就业结构单一,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科技含量相对不高,自身又没有更多的技能,失业后马上转业转行比较困难。
三、对农民工提前返乡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农民工的大量返乡造成庐山区农民增收压力加大,还有可能在一定程度带来社会治安的隐患。由于近几年来庐山区农民工外出较多,近期返乡的人员也相应多起来。为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建议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
1、建立预警预报制度。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民工返乡问题,及时掌握农民工返乡动态信息。认真组织开展全面调研,对返乡农民工情况进行摸底登记,掌握情况和趋势,了解数量和分布,以及各自的特长、想法、要求等基本情况。结合当地二、三产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农业生产特点等情况,提出对返乡农民工培训、再转移务工、创业的对策意见,为返乡农民工做好服务奠定基础。建立庐山区农民工返乡情况上报制度,随时掌握农民工返乡动态。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本地企业的发展。随着东部沿海生产成本的上升,一部分企业开始向要素价格相对较低的地区转移。我们要抓住这个转型机会,研究方法,强化措施,筑巢引凤,让更多东南沿海有实力的企业内迁落户至我区,增加本地就业机会。
3、搞好返乡农民工的引导服务。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有的新兴群体,为社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虽然给部分进城务工农民就业带来了负面影响,但从推进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来讲也有有利的一面,如果引导和服务工作跟上,把返乡农民工干事、创业的热情激发出来,就会形成推动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对当前部分农民工返乡现象和情况必须要全面正确认识,积极应对。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创新工作,履行好职能,努力为返乡农民工排忧解难,营造发展环境和条件,把他们的积极性保护好、调动好,为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
4、抓好返乡农民工的培训。由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农口各单位密切配合,利用当前农闲时机,充分发挥再就业培训中心、职业高中、技校等培训基地的作用,认真实施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民创业培训等工程,优先做好对需要培训的返乡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免费进行专业技能、法律法规、政策知识和维权等方面的培训,为他们再务工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打好基础。
5、做好务工转移工作。支持、鼓励中小企业、工业园区、规模养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科技企业等,为返乡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务工提供岗位。认真贯彻落实温总理提出的扩大内需十项措施,进一步加大农村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农田水利建设、沼气工程、新农村建设等农业项目,增加农民工的就业机会,引导农民工为乡村建设作出贡献。
6、为农民工外出再务工提供服务。主动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劳务对接,积极主动与用工企业联系、沟通,争取务工岗位,及时发布用工信息,为返乡农民工再务工提供服务,进一步推进劳务经济发展。
7、积极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鼓励有一定资金技术积累的农民工自主创业。许多农民工通过打工实践,学会了本领,掌握了技术,拥有了资本,接受了现代化城市观念的薰陶,具有积极的创业激情,各级政府应制订切实可行的支持措施,积极引导,帮助他们解决融资难、招工难和办事难(行政审批项目)等问题。农民工自主创业将是今后农民工转移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对此各级要有充分的思想认识,统筹规划安排,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优化自主创业的环境。农业、工商、税务、国土、金融等部门要加强联系,积极支持有创业条件和愿望的返乡农民工创办、领办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在办证、信贷、劳动力招收、税收、用地等方面予以优惠。
8、认真做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做好返乡人员的思想和安抚工作,做好全区的综治、维稳工作,进一步扩大低保范围,保障农民工的正常生产生活,确保社会稳定和经济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