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妇产科护理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与防护
妇产科护理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与防护
【摘 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与防护。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8名护理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职业安全危害因素及防护方法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我院被调查28名护理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安全危害接触情况,但对安全防护不重视,采取的防护措施方法不准确。结论:妇产科护理从业人员是职业暴露最危险的群体,采取正确有效的防护措施和方法,保护自身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护士及助产士;职业安全危害因素;防护
【中图分类号】R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01884-02
【Abstract】Objective: Occupation safety and protection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ursing personnel.Method: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in our hospital from 28 nursing staff,a summary and analysis of the occupation safety hazard factors and protection method.Result: Our institute is among 28 nursing staff were at work in the different degree of occupation safety hazard exposure,but does not pay attention to the safety protection,protection measures taken are not accurate.Conclusio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ursing staff is the most dangerous occupation exposure group,protective measures and method is correct and effective,protect their own security is very necessary.【Key word】Nurses and midwives,Occupation safety hazards,Protection.妇产科是集多种病原体的妇科与高度关注点的产科于一体的科室,妇产科护士及助产士在产妇产前,产时,产后的护理及操作中,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职业安全危害因素的影响而伤及身心健康,所以我们必须增强防护意识,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减少职业危害,以保护自身。我科2013年1月对28名妇产科护士及产房助产士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职业安全危害因素及防护方法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现报告如下:方法
1.1调查对象:妇产科在职护士与助产士共28人,年龄22~53岁;平均年龄37.5岁,护龄2~33年;平均护龄17.5年;技术职称: 护士15人,护师6人,主管护师5人,副主任护师2人 ;学历 中专9人,大专12人,本科7人.1.2调查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方法,对本院妇产科在职护士与助产士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个人一般情况(年龄,学历,工作时间,职称);接触羊水、血液、分泌物等污染物情况及接触后的处理;锐器损伤的次数、原因以及损伤后采取的措施;工作中的防护行为.发放问卷28份,回收问卷28份,回收率100%。结果
2.1 羊水、血液、分泌物等体液污染情况及处理 : 调查显示:病房护士有被羊水、血液、分泌物污染过站85.7%,而产房的助产士被污染的机率为100%,污染后能及时采取标准处理方法的护士及助产士只占52%,有不良后果及感染发生的占2%。
2.2 锐器损伤情况及损伤后的处理 : 不同职称的护士和助产士均有不同程度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刺伤过。发生率80.5%,年人均刺伤3.2次,锐器损伤后81.8%的护士立即挤出伤口部位的血液,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皮肤,并用2%碘伏消毒伤口后包扎,仅有9%的护理人员进行登记及上报。
2.3 工作中的防护行为 78%的护士预料有血液、体液污染时戴一次性手套。81%的护士接触患者或污物后洗手。几乎所有的助产士接生时都不戴防护眼镜及穿防水衣、鞋。70%的护士接触有传染病孕产妇主动穿隔离衣、戴手套及口罩。结论:
生物因素直接危害护士的健康,针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防护知识方面的教育与培训,使护理从业人员充分认识到职业危害可能给自身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自我防护意识。社会性病患增高,危险因素存在,加强防护,减少职业伤害。
4讨论:
妇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高危险因素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国,乙型肝炎总感染率高达60%左右[1],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也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2]。护理从业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由于妇产科患者的特点,尤其是产科患者的特殊性,妇产科护士在日常护理操作中需完成大量注射、抽血、输液、输血等工作,不可避免较多的接触到羊水、血液、分泌物。产程观察、肛诊、内诊、破水、接产时接触血液、羊水、分泌物的概率是100%,护理产后患者时接触血液的概率也很高,新生儿出生后称体重、盖脚印、戴手圈、淋浴,不可避免造成污染。因此,妇产科护士是职业暴露最危险的群体,所以采取适当的防护方法,减少职业危害是非常必要的。
主要防护措施有:
4.1 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护理水平是保证职业安全的基础.4.2 加强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增强护士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损伤的关键 医院应加强对医护人员安全意识的教育,把职业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制定培训计划并认真考核,使护士充分认识到职业损害的危害性,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4.3 完善与改进工作条件和环境,改进医疗设备,增加防护费用的投入,完善防护用品,是减少职业损伤的有效途径。改善护士的各种环境,更新防护设备,用品,如安装感应式水龙头,提供有效的消毒手和檫干手的设施,为妇产科护理人员及助产士免费进行体检及预防性接种。
4.4 医院应根据护理人员的职称,护龄,学历等情况,针对性地作好人员安排。同时护士应增强体质,学会自我放松,自我调节方法,以减轻工作压力,舒缓紧张情绪,以最佳状态投入工作,减少损伤发生。
4.5 加强基本功训练,严格操作规程,规范护理行为是确保职业安全的重要环节。医院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护理文件的书写水平,及时,客观,真实,准确得写好护理记录,避免不应承担的责任,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4.6 妇产科护士及产房助产士的职业防护作为工作重点,产房助产士要采取预防性的防护措施,如接产时佩戴双层口罩,使用眼罩,鞋套,穿防水的隔离衣等,最大限度阻断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接触产妇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污染物时必须带手套,特别是手上有伤口时。必要时戴双层手套。脱手套后立即在流动水下用消毒液进行“六步”洗手法进行洗手。规范操作行为是预防并有效处理锐器伤的措施。锐器伤的发生与操作行为安全与否密切相关,有调查发现操作中的锐器伤多是自己造成的,占81.25%[3]。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皮肤粘膜一旦受伤,应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伤口血液,用流动自来水冲洗,然后用碘酒、酒精消毒后包扎伤口。针刺伤者,建议及时采用相关病毒血清检查,确定是否存在隐性感染,若确定被感染病人血清污染的针头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并随访观察;对于高危护理工作者,应注射相应疫苗,做到早期预防。建立职业安全损伤上报登记的制度,加强职业安全的管理工作。要求医务人员在受到职业损伤时及时向医院感染科上报,使受到伤害的人员及时得到正确处理。进行有效预防,把危害降到最低程度。接触化学消毒剂,紫外线等是要做好个人防护,如着防护衣,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把妇产科护士及助产士的职业危害降到最低。
健康监测 医院应定期为医务人员进行体格检查。
参考文献
[1] 曹明霞.血源性传播疾病与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J].护士进修杂志,1999,14:51~52.[2] 殷大奎.认清形势,加强预防控制艾滋病[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0,1:35~38.[3] 周晓兰.林艳.影响手术室护士健康的职业因素及防护对策,时珍国医国药,2004,15(7):453~454.
第二篇: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编码5514B3安全防护与伤害的措施
一、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污染的物品时应戴手套。当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伤口、皮肤炎症)时,如果要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结束后立即洗手。
二、接触每个病人前后,每次操作前后都要洗手。手被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三、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污染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隔离衣或者围裙等。
四、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五、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针头使用后勿套上针帽,防止被刺伤,手持针头和锐器时,不要让针头和锐器面对自己或他人。使用后的锐器(针、刀、剪等)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塑料桶、铁桶等),统一处理。
第三篇:妇产科护理
妇产科护理“三好一满意”活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我院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贯彻落实卫生部、卫生厅关于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的精神,全面加强临床护理服务工作,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进一步提升妇产科护理水平,制定本实施方案如下:
(一)改善护理服务态度,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做到“服务好”。
1、门诊病人护士做好预约诊疗服务。注意接打预约电话语言规范,使用普通话,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做好登记。
2、优化科门急诊环境和流程。护士服务要主动。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将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作为加强医疗服务工作的创新点和突破点,落实便民、利民措施,通过预约挂号、合理安排门急诊服务、简化门急诊和入、出院服务流程,做到安排合理、服务热情、流程顺畅,不断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
3、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达到100%,并按照标准逐项落实。在护理服务时要强化细节,如:见患者主动问好;对患者使用尊称;操作后对患者致歉或致谢;晨晚间交班时进病房有问侯声,责任护士向患者介绍自己;检查前向患者介绍检查项目,消除他们的疑虑等等。
4、完善入院患者服务流程和出院患者的服务流程,并在所有病区公示,让患者知晓,方便患者办理入出院手续。病区护士要严格遵守服务流程,接送患者态度一定要亲切、和蔼,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
(二)加强护理质量管理,规范护理行为,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努力做到“质量好”。
1、落实各项护理核心制度。并认真落实护理部制定的核心制度评价方案,加强评价与考核。
2、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加强护理服务过程中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管理,按照一级医院评审标准每月抽查、每季度普查护理质量,认真落实三级护理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3、严格规范护理服务行为。认真遵守卫生部下发的《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4、基础、专科并进,做到质量好:为使患者得到全面、高水平的护理服务,从基础、专科两方面同步管理,旨在培养一支业务能力强、服务水平高、护理技能精的护理队伍,在患者享受到良好服务的同时,护理质量和安全得到极大的保障。首先,基础护理工作全部由护士承担,使家属陪住和自聘护工现象减少,病房秩序得到了改善,家属负担得到了减轻。另外,在专科方面,根据护士不同成长阶段进行分层培训,针对妇产科专科开展了专科培训,使护士在专业水平上有所提高。目前正在开展专科护士的认证工作,进一步落实护士层级管理,以建立更为坚固的护理质量安全屏障,惠及广大患者。
5、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强化“三基三严”训练。认真坚持每月一次的“三基三严”培训与考核。
(三)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大力弘扬高尚医德,严肃行业纪律,努力做到“医德好”。
1、加大医德医风教育力度。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继续培养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加大对医德高尚、敬业奉献先进典型的宣传表彰力度,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深入开展服务意识、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引导广大护理人员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2、护士记账、核帐要认真,解释账目要及时、耐心、认真,杜绝乱收费的现象。
3、不收受或索要“红包”,不参与收受回扣、商业贿赂等案件。
(四)深入开展行风评议,积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努力做到“群众满意”。
1、认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出院患者回访活动,征求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
2、积极主动参与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以评促纠、注重整改。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努力让社会满意。
3、落实院务公开的有关要求,增强院务公开意识,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
4、认真落实责任制护理,为患者提供主动全面的护理服务,让护理服务更加贴近临床、贴近病人、贴近社会,真正地使护理服务达到让群众满意的目标。
第四篇:妇产科护理
名词解释:
1、妊娠: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过程,卵子受精是妊娠的开始,胎儿及其附属物自母体排除是妊娠的终止。
2、临产:标志是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s以上,间歇5-6min,同时伴进行性子宫颈管消失,宫颈口扩张,胎先露下降。
3、产褥期:妇产全身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的一段时间,称产褥期,一般需6周。
4、恶露:产后随子宫蜕膜的脱落,血液、坏死的蜕膜组织阴道排除称恶露。
5、异位妊娠: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体外着床发育时,称异位妊娠。包括: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阔韧带妊娠等。
6、妊高症:指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三大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心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婴死亡。
7、异常分娩(难产):影响产妇分娩顺利进行的4个主要因素产力、产道、胎儿及产妇的精神心理状态,这些因素在分娩过程中相互影响,其中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发生异常,或是这些因素之间不能相互适应而使分娩过程受阻,称异常分娩。
8、胎膜早破:指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
9、产后出血:胎儿娩出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为产后出血。
10、产褥感染: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
11、妊娠滋养性疾病:一组来源于胎盘绒毛滋养的疾病,包括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
12、侵蚀性葡萄胎:指葡萄胎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组织破坏或转移至子宫以外。
13、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自贡全部脱落于阴道口以外。
14、着床:晚期囊胚侵入到子宫内膜的过程,称孕卵植入,也称着床。
胎盘功能: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排出胎儿代谢物、防御功能、合成功能。
子宫复旧的护理措施:1,产后在产室即刻、30min、1h、2h观察子宫收缩、宫底高度,同时按压宫底。2,记录宫底宫底高度及恶露的性质和量。3,每天同一时间估计子宫复旧情况及恶露。4,若发现异常及时排空膀胱、按摩子宫、医嘱给宫缩剂。5,恶露有异味,遵医嘱给抗生素。6,产后当天禁用热水袋外敷止痛。
异位妊娠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重视主述,尤因注意阴道流血量与腹腔内流血量不成比例。2,告诉患者病情发展的一些指征,以便及时发现。3,应卧床休息,避免腹压增高。4,协助正确留取血标本,以便检查。5,指导其营养物的摄入。移位妊娠的出院指导:1,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换衣、洗浴,固定性伴侣。2,发生盆腔炎应立即彻底治疗。3,下次妊娠时应及时就医,不宜轻易终止妊娠。
子痫患者的护理措施:1,协助医生控制抽搐。2,专人护理,防止受损,保持护理通畅,取头低侧卧位。3,减少刺激,以避免诱发抽搐。4,严密监护病人生命体征。5,为终止妊娠做好准备。
胎盘早破者的护理措施:1,加强脐带脱垂的预防和护理,绝对卧床,左侧卧位。2,严密观察胎儿情况,如胎心率,胎动,羊水。3,积极预防感染,保持会阴的清洁。4,健康教育,妊娠后期禁止性交,避免负重及受碰撞。
产后出血的护理:
一、预防产后出血:1,妊娠期,加强保健,定期检查,及时治疗或终止妊娠。高危妊娠者应提前入院。2,分娩期,第一产程,防止产程延长,必要时给予镇静剂。第二产程,严格执行无菌术,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胎肩娩出后立即肌注催产素。正确处理胎盘娩出和测量出血量。3,产后期,产后2小时留在产房监护,及时排空膀胱,早期哺乳可刺激子宫收缩,对高危产妇保持静脉通畅,随时准备抢救。
二、针对止血原因,纠正失血性休克,控制感染。
三、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阴道转移护理:
1、禁止做不必要的检查和阴道窥器检查,尽量卧床休息
2、配血备用,准备好各种抢救器械和物品、3、破溃大出血时,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
肺转移的护理:
1、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
2、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加及化疗药物
3、大咯血时,取头低患侧卧位并保持呼吸道通畅,拍击背部,排除积血,同时通知医生,配合抢救。
化疗病人的用药护理:
1、准确测量并记录体重(早上空腹,排空大小变)
2、正确使用药物,严格遵守三查七对,现配现用
3、合理使用静脉血管并注意保护(从远端开始,有计划穿刺,用药前注入少许生理盐水,确定针头在静脉再注入化疗药物,一旦外渗应重新穿刺)
药物毒性反应护理:
1、口腔护理,应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炎症
2、止吐护理,用各种方法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
3、造血功能抑制的护理,按医嘱定期测定白细胞计数,严格无菌操作,要进行保护性隔离。常见药物种类:烷化剂、抗代谢药物、抗肿瘤抗生素、抗肿瘤植物药。
常见药物毒性反应:
1、抑制造血功能障碍
2、消化系统损害
3、神经系统损害
4、药物中毒性肝炎
5、泌尿系统损
伤
6、皮疹和脱发
急诊手术病人的护理要点:
1、平卧、避免搬动
2、禁食、禁饮
3、通知医生、医护密切配合急救
4、吸氧:2-4L/min
5、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
6、重点评估病情、心理护理
7、了解实施手术类型
子宫颈癌的术后康复:
1、观察记录病人的意识,生命体征及液体出入量
2、保持导尿管,腹腔各种引流管的通畅,观察引流量的性状
3、按医嘱于48-72h拔出引流管,术后术后7-14d拔出尿管,前三天开始夹管,每2h开放一次,若不能自解,必要时重新安置导尿管
4、指导进行床上肢体活动,预防长期卧床的并发症
出院指导:
1、第一年内,出院后1个月行首次随访,以后2-3个月复查1次
2、出院后第二年,每3-6个月复查一次
3、出院后3-5年,每半年复查1次
4、第六年开始,每年复查1次
5、出现症状应及时随访
子宫肌瘤的护理措施:
1、提供信息,增强信心
2、观察病情,认真护理
3、鼓励参与决策过程
4、提供随访及出院指导
外阴、阴道手术,出院指导:
1、保持外阴部清洁
2、休息三个月,禁止性生活及盆浴
3、避免重体力劳动及增加腹压,注意逐渐增加活动量
4、出院后1个月、3个月是到门诊检查术后恢复情况。
子宫脱垂的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2、改善病人一般情况,加强病人营养,卧床休息,积极治疗原发病
3、教会病人自贡托的放取方法
4、做好术前准备
5、术后护理(卧床7-10天,留置尿管10-14天)
6、出院指导(休息3个月,避免体力劳动,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妊娠合并心脏病护理措施:
1、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每日至少10h的睡眠,右侧卧或半卧)
2、营养科学合理
3、预防治疗诱发的心力衰竭的各种目标
4、健康宣教与心理支持
第五篇: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措施3.3.1.2.3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措施
(一)严格执行标准预防
医务人员预防血源性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进行内窥镜检查、拔牙、镶牙等与病人血液接触工作时,须穿防护衣、戴口罩、手套、防护镜。
4、医务人员收不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手套。
5、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6、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7、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二)锐器伤的预防措施
1、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尽量减少创口出血;
2、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要把锐利器具直接传递给别人,实施手术时操作者在手术过程中传递刀剪等锐器时应使用弯盘。
3、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套不可双手覆帽。如要回针帽,可用单手技术;
4、操作完毕后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手术刀片和其他尖锐物品立即装入锐器盒内,严禁处理前折弯或打断针头,必要时用钳子夹住针头拔出;
5、在加药液折安瓿时戴手套,采用专制折安瓿器折断安瓿,不用手直接折断安瓿,科有效避免折安瓿时玻璃划伤双手,6、诊疗和护理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患者,尽可能使用具有安全保护性装置的产品,如真空抽血设备、安全留置针、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带有安全滑套的针筒,可阻止和减少锐器伤害的发生
7、给躁动患者进行操作时应有助手协助和必要的约束措施。
七、职业暴露预防用药的审批流程
本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所需进行的检验和预防所用药物,由感染控制科开检验单或处方,由医疗科审批后检查或取药。
(一)发生职业暴露后,暴露着即刻电话报告感染控制科,并及时向感染控制科进行登记;
(二)感染控制科根据职业暴露的程度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暴露级别及是否需要预防用药;
(三)职业暴露人员持感染控制科开出的检查化验单和预防用药处方到医疗科审签。凭审签的检查单到军人门诊抽血检查,凭审签的处方到药房取药,部分药物尚需医务部领导审批;
(四)医疗科设立职业暴露专项经费,并指定专人审签,检查单和处方审签后,及时电话通知相关部门(医务部领导、军人门诊、药剂科等)协调实施,以确保职业暴露后的检查和治疗规范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