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中考政治玉树地震灾害的热点问题
2010年中考政治玉树地震灾害的热点问题
一、热点材料
北京时间2010年04月14日07时49分许,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东经96.7)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千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乘专机与15日下午6点左右抵达青海玉树机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截至4月20日17时,玉树地震遇难人数为2064人,失踪175人,受伤12135人,其中重伤1434人。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2010年4月20日国务院决定,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二、相关教材知识点
1、感悟生命,在自然灾害面前生命变得如此脆弱,我们应珍爱生命,珍惜时间,在生命有限的时间内努力、奋斗充实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
2、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面对人生的逆境、巨大挫折,我们应有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去坦然的面对:逝者以去,生者坚强。
3、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艰苦奋斗、迎难而上、不为困境击垮的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凝聚力。
4、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生命的内涵因奉献而精彩,因奉献而丰富:人民子弟兵、医务人员、教师、救灾自愿者……危难时刻将生死置之度外,将生命留给他人,将危险留给自己。
5、地震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海内外华夏儿女,友好国家,国际友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抒写着大爱无价,大爱无疆。
6、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荣辱兴衰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7.传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含义、重要性、做法)。
8.恪尽职守、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精神,永远是抗击灾害的钢筋铁骨。
三、相关问答
1、玉树地震发生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乘专机抵达青海玉树指导抗震救灾工作。这说明了什么? 答:①说明了党和政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②说明了党和国家关注民生、情系民生,努力解决民生问题。③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我们一定能够夺取抗震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综合国力明显增强。②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③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撑。④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指挥。⑤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⑥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友好国家人民的大力支援。
3、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灾区做点什么? 答:①如果身处灾区,要勇敢加入到抗灾自救的行列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②如果不在灾区,可以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发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向灾区捐款捐物。
4、在抗震救灾中涌现了许多如无私奉献的英雄人物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如何向她们学习?她们的感人事迹对我们参加公益活动有何启示? 答:①学习她热心公益的精神,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做负责任的公民;学习她奉献的精神,积极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学习她感恩的精神,主动关爱他人、回报社会。②在参加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面对所承担的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我们应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帮助他人,关心他人。
5、党和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抗灾救灾工作? 答:①这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②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密切党群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这是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全国人民空前团结、临危不惧、百折不挠、奋勇抗灾。
6、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我们应如何做? 答:①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对各种自然灾害的监察预警能力,制定相应的抗灾救灾预案;加强防灾救灾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与抗灾救灾能力;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②培养责任意识,树立奉献精神,做负责任的公民;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公众服务。
7、在抗震救灾中,身处不同角色的人承担了怎样不同的责任? 答: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社会。⑴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灾区实地察看灾情,统筹指挥,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对抗震救灾工作迅速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政军各部门始终把抢救受灾群众生命放在第一位,切实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加强对天气和险情的监测预报,切实做好抗灾救灾工作。⑵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医护人员、电力通讯工人和志愿者等各行各业的人们战斗在抗灾第一线,发挥了突击队的作用。哪儿有险情,哪儿就有他们的身影,爱岗敬业,无私奉献。⑶社会各界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帮助灾区群众共度难关、重建家园。
8、“4.14”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乃至世界华人拧成一股绳,迅速投入抗震救灾的实际行动去,这体现的是一种什么精神?这种精神对取得抗震救灾的胜利有什么重要作用? 答:伟大的民族精神。作用: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巨大的精神支撑。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9、当地震发生时,我们未成年人应该怎么做? ①保持冷静,不要慌张;②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③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④在教师的组织下有序撤离;⑤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命题预测:
一、你知道面对地震灾害的一些自救方法吗?说说看
点拨:学会看地震先兆——动物的异常反应、井水的变化。
地震来临应立即跑到室外空旷地带,远离电杆、电线和广告牌。
如果在教室应该蹲伏在墙角或钻到课桌底下并用手护住头部,强震过后应在老师的指 导下有秩序的疏散,防止踩踏。
如果在家而且是高层建筑应该迅速找到枕头或棉被护住头部,然后在厕所、浴室较为狭小的空间躲藏。
二、玉树地震爆发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儿女迅速赶赴抗震救灾的第一线,抗震救灾中不断出现一些人和事让我们每一刻都在感动着,你知道吗? 答:
三、你认为我们能取得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吗?为什么? 答:我们一定能取得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因为:(1)我们毫不动摇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2)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3)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凝聚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4)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5)全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友好过度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对抗震救灾大力支持。
(6)人民子弟兵、白衣天使、自愿者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把生命带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
四、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作为中国人的你准备怎么办? 答:(1)我们应该对死难同胞表示深深的哀悼,祝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2)积极宣传玉树地震的消息,让更多的人知道,号召社会各界通过各种方式支援灾区,产生更大的效应支援灾区。
(3)从自己做起,积极参加募捐活动为灾区人民献上一份爱心。
五、灾区的同龄人正饱受着地震的摧残:亲人已逝、家园被毁、校舍垮塌。你打算对他们说些什么?(请以一个中学生的身份给灾区的同龄人写一封信,150-200字)点拨:哀悼——为死难者祈福安慰——逝者以去 生者坚强振作——你们并不孤单,你们身后还有党和国家,还有全国人民的祝福——风雨之后必现彩虹
1.【想一想】为什么说当前抗震救灾的核心任务仍然是救人? 2.【做一做】看到材料二的画面,一定会引起你对对如何珍爱生命的深思。你认为我们该怎样珍爱生命? 1.这体现了政府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是不可重复的,而且是短暂的;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只有生命存在,才能享受其他权利,才有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
2.珍爱生命,就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避免危险的发生。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挫折,都不能放弃生存的希望。我们在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生命遇到困境需要帮助时,应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六、阅读材料二后回答我们一定能能够战胜这场灾害吗?为什么? 能!因为我们有全国人民的支持;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和社会得以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着增强,为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等。
七、我们应该怎样向他们学习? 答:①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学习他们敬业乐群、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和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优良品德。
②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③当国家处在困难时刻,要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
④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八、假如你是材料中被救的一名中学生,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答:①要学会感恩,把他人的救助之恩时刻铭记心中。②热心公益,回报社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恩。
③努力工作和学习,把自己投入到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去,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人民服务,为祖国作贡献。
看了上述材料,你想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请你对灾区人民说说一句你最想说的话。
(略)
九、某班要宣传抗震救灾中出现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形式? 可采取故事会,主题班会,黑板报,校园广播等。
1、请你为我国预防突发性自然灾害,提出几条合理化的建议
①国家要建立和健全灾害预警机制。
②要制定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
③做好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物质储备,如食品、衣物、帐蓬、发电机等。
④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要有忧患意识,增强抗击自然灾害的自救能力。等等。
(1)材料中被困青少年的哪些优秀品质引起了人们的强烈震撼和感动? ①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②坚强的意志(自立自强)③勇于战胜挫折 ④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2)他们的感人事迹给我们青少年什么启示? ①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我们要珍惜爱护自己的生命,无论遇到怎样的危机和挫折,都不能轻易放弃生存的希望。
②人生难免有挫折,我们要直面挫折,不畏不惧,冷静分析,从容应对,自我疏导,自我排解,主动寻求帮助,探索创新,找到战胜挫折的方法,取得成功。
③磨砺坚强的意志,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积极进取,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从小事做起,在生活中锻炼自己
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⑤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让生活充满阳光。
(3)你想对地震灾区的孩子们说些什么? 身处困难境地的震区朋友们,在灾害面前让我们紧握双手,守候在一起,用真诚筑起精神的长城,万众一心,重建家园,向世人展示我们的坚毅。在灾难面前,我们大家手拉手心连心,勇敢奋斗不退缩。我们永远是你们的坚强后盾。加油吧。
第二篇:中考政治热点——玉树地震
玉树地震
1.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凝聚力。这种强大凝聚力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③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2. “玉树”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乃至世界华人拧成一股绳,迅速投入抗震救灾的实际行动去,这体现的是一种什么精神?这种精神对取得抗震救灾的胜利有什么重要作用?
伟大的民族精神。作用: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巨大的精神支撑,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3.为抗震救灾,党和政府做出了巨大努力,试举两例。(或: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①组织部署军队、武警、医疗工作者等多名救援人员迅速奔赴灾区。②中央财政已紧急下拨救灾资金2亿元,用于抢险救灾。各省委、省政府援助灾区政府的资金已经达到了2.25亿元;并向灾区迅速调运救灾帐篷、简易房屋、被子、衣物、食品药品等。③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及中央领导人成立了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并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挥救灾等
4.地震发生后,受灾的同胞,他们有的失去了双腿、有的失去了亲人,心灵遭受了巨大的创伤。这一刻,请用你的真诚和爱心写一条手机短信来激励他们。(或请你对灾区人民说句心里话来安慰他们。)如:彩虹总在风雨后,要坚强!;就是天塌下来,也有全国人民共同顶着……
5.为发动更多的同学为灾区人民捐款捐资,你班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责任意识。请你参与这次主题班会的感受或体会(或活动意义)。
体验到在灾难中所显示出来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与人类同呼吸共命运的博大情怀,净化了灵魂,健全了人格;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体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真情;真切体会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涵与实质……
6.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作为中国人的你准备怎么办?
我们应该对死难同胞表示深深的哀悼,祝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积极宣传玉树地震的消息,让更多的人知道,号召社会各界通过各种方式支援灾区,产生更大的效应支援灾区;从自己做起,积极参加募捐活动为灾区人民献上一份爱心。
7.你知道面对地震灾害的一些自救方法吗?说说看
学会看地震先兆——动物的异常反应、井水的变化。
地震来临应立即跑到室外空旷地带,远离电杆、电线和广告牌。如果在教室应该蹲伏在墙角或钻到课桌底下并用手护住头部,强震过后应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秩序的疏散,防止踩踏。如果在家而且是高层建筑应该迅速找到枕头或棉被护住头部,然后在厕所、浴室较为狭小的空间躲藏。
8.你认为我们能取得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吗?为什么?
能!因为我们有全国人民的支持;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和社会得以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等。
9.我们应该怎样向抗震救灾的英雄们学习?
①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学习他们敬业乐群、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和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优良品德。②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③当国家处在困难时刻,要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④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10.假如你是材料中被救的一名中学生,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①要学会感恩,把他人的救助之恩时刻铭记心中。②热心公益,回报社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恩。③努力工作和学习,把自己投入到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去,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人民服务,为祖国作贡献。
11.被困青少年的优秀品质给我们青少年什么启示?
①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我们要珍惜爱护自己的生命,无论遇到怎样的危机和挫折,都不能轻易放弃生存的希望。②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让生活充满阳光。③学会自强,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积极进取,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从小事做起,在生活中锻炼自己。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12.“一定要千方百计,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胡锦涛语)“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百倍的努力!”(温家宝语)“地震虽然夺去了我们亲人的生命,摧毁了我们的家园,但是永远也摧不垮我们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语)永不抛弃,永不放弃!这就是生命的呐喊!一曲永不消失的生命赞歌!党和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抗灾救灾工作?
这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党和政府肯定生命、高度重视生命,生命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财富。
13.祖国在特大灾害面前,反应迅速,领导得力,军民同心,措施到位。温家宝总理在大震发生后数小时即飞临灾区第一线,他冒着余震和泥石流阵发的风险,深入现场指挥抢险救灾,摔伤了手臂也顾不得包扎。当他走到排列着五十具罹难学生尸体面前,无言地深深三鞠躬时,在旁的人都为之动容!美国《联合早报》记者写道:“这绝不是矫情做作。”、“60多岁的老人如此劳累,令人心疼!”并说:“如果你现在看见他的样子,你马上也会哭的!”七大军区齐动员,十多万解放大军、武警战士、民兵队伍,急如星火般从四方八面奔向灾区,卡车、飞机、橡皮艇、降落伞大举出动,更多的则是徒步的官兵,他们翻山越岭,在灾区的瓦砾堆中,凭双手狠扒深挖拯救生命。荧屛不断展现出一幕幕催人泪下的感人场面,描绘着一帧帧慷慨激昂的壮美画卷!
(1)阅读材料后,你有何感慨?
答:有着如此爱民如子的好领导,如此忠心为民的子弟兵,如此热爱祖**亲的13亿炎黄子孙,多难兴邦,定能迅速战胜灾害,将家园建设得更好更美。
(2)有人说这样做是举手之劳,有人说这样做是崇高伟大,有人说这样做是在履行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请问:这样做履行了怎样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
答:见义勇为、关爱他人、团结友善的道德义务和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权的法律义务。
(3)一双手托不起生命的重量,但当千百双手同时举起,死神也会望而却步。拯救生命如此,承担责任如此。这一段话对你今后承担责任有何启示?
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个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我们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帮助他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召更多的人。
(4)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我们应如何做?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对各种自然灾害的监察预警能力;加强防灾救灾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与抗灾救灾能力;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培养责任意识,树立奉献精神,做负责任的公民;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公众服务。
(5)想一想,我们青少年能够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
关心灾区,积极宣传和动员更多的人去帮助灾区人民;为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等
第三篇:关于玉树地震灾害的调查报告
2010年玉树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10年4月14日,其中震级最大的一次发生于7时49分,震中位于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境内,其规模达到7.1Ms、深度为14公里。该地震导致至少2698人遇难,270人失踪,12135人受伤。县城结古镇全部停电,由于大部分建筑都是土木结构,重灾区结古镇附近西杭村的民屋几乎全部(99%)倒塌。此外整个玉树州的70%学校房屋垮塌。震后,当地民众与僧侣展开自救,中国政府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也展开了救援行动。
基本介绍
简介
2010年4月14日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2010年4月20日国务院决定,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致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截止2010年5月30日18 时,经青海省民政厅、公安厅和玉树州政府按相关程序规定核准,玉树地震已造成2698 人遇难,其中已确认身份2687
人,无名尸体11 具,失踪270 人。已确认身份的遇难人员:男性1290 人,女性1397 人;青海玉树籍2537 人,省内非玉树籍54 人,外省籍96 人(含香港籍贯1 人);遇难学生199 人。
第一次地震
发震时刻:2010-04-14 05:39:57 震级(M):4.7 纬度(33.1°N)经度(96.6°E)深度(千米):6 参考位置: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拉秀乡日麻村
第二次地震
发震时刻:2010-04-14 07:49:40 震级(M):7.1 纬度(33.1°N)经度(96.7°E)深度(千米):33(后修订为14公里)参考位置: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拉秀乡日麻村
第三次地震
发震时刻:2010-04-14 09:25:17.8 震级(M):6.2 纬度(33.2°N)经度(96.6°E)深度(千米):30 参考位置: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拉秀乡日麻村 地震类型:青海本次地震属于强烈的浅源性地震
余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刘杰介绍,截止14日下午14时,青海玉树县7.1级地震已经发生18次余震,未来震区余震活动频繁。截至19日8时,中国地震局台网共记录到玉树地震余震总数为1206次,其中3.0级以上余震12次。
地震测量
4月20日下午,国土资源部玉树一线抗震救灾专家组宣布,通过连续5天详细追踪玉树地震地表破裂,基本确定距离县城西北方向11.5公里的隆宝镇郭央烟宋多为宏观震中,位于国家地震信息网公布的仪器震中东约30公里,坐标为北纬33度03分11秒、东经96度51分26秒。这一发现将为玉树灾后重建避让选址提供重要依据。
宏观震中是根据地震后地表变形强度和对地表建(构)筑物的破坏程度确定的地震中心,主要通过现场调查获得。仪器震中则是通过对地震监测台站获得的信息的计算得到的地震中心。国土资源部专家组自4月16日进入地震灾区,发现并对地震地表破裂进行了测量,初步确定地震地表破裂断续分布长度约23公里。
20日下午,在宏观震中周围,国土资源部专家组成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3位研究员张永双、马寅生、胡道功介绍了宏观震中附近的地表破裂现象。震中区域的地面水平位移最大可达1.75米,沿断裂带鼓胀出一个个“小帐篷”。一条小溪被破裂错断,形成小型断塞塘。这些变形破坏现象比其他地段都要强烈,只是由于周围属于山谷地带,人烟稀少,没有造成太大损失。
专家组介绍,玉树地震地表破裂大致可分为3段:西段为玉树县赛马场以西,长约16公里,表现为左旋走滑为主兼逆冲,最大水平走滑位移为175厘米,垂向断距达60厘米。中段主要在城区南部,长约3公里,由多条 “雁列式”分布的地表破裂组成,表现为左旋走滑性质,该段地面最大水平位移约30厘米。东段从玉树县城扩展到结古镇禅古村,长约4公里,表现为走滑—逆冲型,局部以逆冲为主,地面垂直断距约60厘米,水平位移约30厘米。城区没有发现大的破裂带。
专家组表示,宏观震中与仪器震中因获取方式不同,出现不同的震中位置很正常。宏观震中的确定有重要意义,将为灾后重建避让选址提供重要证据。第一次
2010年4月14日08:52,据央视《朝闻天下》最新报道,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7.1级地震,这次地震主要发生在玉树州的州府所在地——玉树县结古镇,当地居民的房屋90%都已经倒塌。据悉,当地多数人尚未起床,伤亡较为严重。发生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地震至少已造成400人死亡,8000人受伤。玉树县固定电话通讯中断,当地土木结构房屋倒塌严重。震区一水库出现裂缝,有关工作人员正在采取放水等应急处置措施。青海玉树地震规模较大,据称有小学生被埋,武警青海总队出动3000多名官兵前往青海玉树灾区救援,同时驻玉树地区600多名武警官兵已经先期投入了救援行动。
第二次
2010年4月14日9点25分,青海省玉树
县再次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自从早晨7点49分发生7.1级地震以来,玉树已经连续发生4次余震,分别为4.8,4.3,3.8和刚刚的6.3级。引中国地震救援队已经处于待命状态,正在了解当地灾情,准备随时开赴该地区。引玉树州电视台新闻部副主任尕松尼玛称,此次地震的影响应该很大,因为当地大部分都是土木结构房屋,所以地震到来时,所有的民居几乎都倒了。地震已经造成人员伤亡,具体的数据还在搜集当中;据尕松尼玛描述,地震发生时,房屋开始剧烈震荡,一瞬间塌了,一个公园里佛塔塔顶整个倒下,地震震得非常厉害。当地政府正在召集各部门人员参与挖掘和抢救工作。玉树县城居民全部涌上街面,站在自己倒塌的房屋前。学校房屋还没塌,学生则集中在操场上;另据中国地震网消息,在7时49分的7.1级地震前,还连续发生数次4级以上地震。
青海地震发生的北纬33.2度,东引经92.2度,位于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乡境内,震区平均海拔约5000米,人烟稀少,地震发生后,青海省、和格尔木市地震局的工作人员已赶往震区,但是还没有接到人员伤亡和建筑物损失的报告。青海省格尔木市公安局唐古拉派出所所长朱明铁告诉记者,此间地震中心位置距离唐古拉山派出所100余公里,地震发生时他正好值班,沱沱河附近没有明显震感,但不知何因,他在联络唐古拉山口的朋友时,手机信号不通。在地震区域不冻泉保护站职守的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肖鹏虎告诉记者,地震震感不明显。青藏铁路部分路段位于震区,青藏铁路公司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力伟接受中央台记者采访时说,青藏铁路线没有受到影响,运输工作正常进行
总结:地震是天灾,我们不能阻挡。但我们可以掌握一些知识来保护自己,如一些地震前兆和地震时的保护措施。
了解地震前兆,提前预防
当我们了解了地震的前兆反应,我们可以根据一些反常现象及早做好震前的预防工作,减少地震引起的生命财产损失。
1动物反应
在自然界中,动物对自然灾害的预知反应比我们人类强。在地震来临前,往往动物会有异常反应表现出来,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异常反应做出相应的预防。动物震前的异常反应通常有大鼠叼着小鼠跑、冰天雪地蛇出洞、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兔子竖耳蹦又撞、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鱼跃水面惶惶跳、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等反常表现。
2气象异常
震前闷热、久旱不雨、六月冰雹、怪风狂起、日光遮蔽、黄雾四塞、地震云显现都是震前常见的异常天象表现。
3地下水异常
井水突然陡涨陡落、变颜色变味道、发浑翻花冒泡、温度发生异常;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异常变化;枯竭的水井或者泉源突然冒出水来或者水井、泉源突然干枯都是震前地下水异常的表现。
4地质异常
地面上出现非因地下工程而出现鼓包、地裂缝、土地塌陷、天坑等异常地质现象 防震的措施
1购买必要的防震物品,如干粮、饮用水等;常备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2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3加固室内家具如加固睡床,把床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合理放置家具、物品,如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或固定住防止地震时掉下来伤人。
4制定家庭应急预案,设定疏散路线和避震地点,要做到畅通无阻。
避震地点的选择应注意:如在公共场所避震应避开广告牌、照明灯、货架和商品陈列橱等,要就近躲在大柱子旁或屈身蹲避在没有障碍的通道;如在空旷处避震应避开高压线塔、变压器、大型高空广告牌、烟囱、塔吊、路灯等,避免余震引起的坍塌造成二次伤害。
5按照应急预案,定期举行家庭应急演练,通过进行紧急撤离与疏散练习及时完善避震措施中的不足之处。
第四篇:玉树地震最新情况
玉树地震灾区累计救治伤员9145人 http://.cn2010年04月22日11:12CCTV《第一时间》
截至4月20号16时,玉树地震灾区累计救治伤员9145人,转运伤员2381人。转运的伤员分别被送到西宁、成都等地接受治疗,伤员转运过程中未发生一例死亡。截至4月20号17时,地震已造成2064人遇难,失踪175人,受伤12135人,其中重伤1434人。玉树救援见证国家的力量
青海玉树7.1级地震,使得两千多个生命离我们而去。手足同胞血脉相连,今天,我们举国哀悼,向逝者致哀,向生者致敬,因为尊重生命是人间最温暖的情感。地震无情,人间有爱。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人员没日没夜,不顾一切在废墟中寻找希望、寻找生命。整个中国在行动,我们见证了国家的巨大力量。
美丽的玉树,是三江的源头。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把家园打碎。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7。1级强烈地震致2000同胞失去生命,两万平方公里国土受伤,近十万群众无家可归,千百个生命在等待救援。玉树正在告急,中国迅速行动。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做出重要批示--要千方百计救援灾区民众。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指示,国务院迅速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担任总指挥。一场大规模国家救援行动迅速展开。8时20分,中国地震局启动Ⅱ级应急响应,中午时分将响应级别升为Ⅰ级;8时30分,民政部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12时将响应等级提升至一级卫生部,启动自然灾害卫生应急一级响应,调集医疗专家,组成国家救援队。铁道部:24小时负责处理救灾物资装车、卸车和运输,确保救灾物资以最快速度运抵灾区中央国家机关全面动员。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战士,火速开动。陕西、西藏、甘肃、重庆、云南、新疆、宁夏、天津、上海,几乎所有省份,都在第一时间派出多种形式的救援队赶赴玉树。救援队伍和救援物资,迅速集结
各路大军开赴灾区
此时,道路就是生命保障线。而运送人员、物资最快的方式是空运。中国民航加强调度,让原本一周只能起降三个航班的玉树机场,一天的航班量就超过了日常三周。而空军紧急支援,铺设夜间应急灯光,为灾区和外界搭建了一条24小时全速运转的空中生命通道。从地面到天上直至太空,在强大的国家保障下,一套全面、立体的救援系统迅速展开。4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提前结束出访回到北京。随即住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深入部署救灾工作。同人民在一起!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等中央领导情系玉树灾区、心系灾区人民,第一时间部署这场营救生命、保障民生艰巨斗争的各项措施。4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灾区,温家宝总理也亲临一线指挥救援。截至18日,共有来自部队、公安、消防、医疗机构以及民间力量共17673 名救援人员奋战在玉树震区救灾第一线。截止19日,中央省市、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部队共向玉树地震灾区调运棉帐篷45 550顶、棉大衣164240件、棉被198210床、动板房400套、折叠床20000张、简易厕所500套。获救群众已经基本住进帐篷,食物饮水得到保障,有病能够及时就医。这一天,灾区学校也开始回复上课。“情系玉树大爱无疆”大型募捐活动举行
“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昨晚在中央电视台举行,长达3个多小时的募捐活动,是一次大爱的集结、力量的凝聚。到募捐活动结束,现场共募集到各类款项21.75亿元人民币。
用我百倍努力换你生的希望
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百倍的努力。地震发生后,这句话时时刻刻都回响在我们耳边。它支持着瓦砾(音力)下的人,也鼓舞着瓦砾上的救援人员,生命的奇迹一次次出现。四月十四日晚八点四十分,刚抵达的国家救援队,听到一片瓦砾下传来呼救声,喂一下喂一下喝上了没你脚能动吗不动没有感觉来接着你别急你让那边人再找几个短点的木头把这个木头在这边顶一下我要是死了我爸爸妈妈怎么办啊把担架垫上抬起来要出来了眼睛闭上小心小心好了好了晚23点10分,一藏族女孩成功获救。时间就是生命,迅速赶到的解放军武警部队、消防官兵到公安民警,为抢救生命分秒必争。4月15日,结古镇镇郊西北牛宾馆。已经垮塌的楼顶上,生命探测仪显示,废墟下有强烈的生命迹象。冒着余震,救援工作一直没有停下。12时许,一个被困的小伙子成功获救。随后,第2个、第 3个、第4个被困者被顺利救出。1名、6名、41名,中国地震局值班员手中的统计表上,获救人员数量在不断攀升,截止 15日傍晚,已有1045名被压埋群众获救,4910名伤病员得到救治。救治刻不容缓,生命在爱心中接力。今天是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后的第三天也是72小时生命救援黄金时间的最后一天好慢着把眼睛闭上腿卡着没有你问一下腿卡着没有眼睛蒙上眼睛蒙上好。好可以加油大家给他说加油加油兄弟好好抬他出去不抛弃也不放弃,72小时的黄金救援期结束了,但,拯救生命的努力并没有终止。救援部队从攻坚战转入搜索战,逐村逐户,扩大范围,展开拉网式搜索。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一万七千名搜救队员的努力,换来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17号,11名群众从废墟中被救出。18号,68岁的藏族老人达瓦获救。19日,又有三名被困群众成功获救。救治刻不容缓,生命在爱心中接力截止18日上午10点,共搜救营救被困群众18863名,其中从废墟下救出7856人,6761人幸存。10岁的才仁旦周特殊的志愿者
在地震灾区,我们每天都在收获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些感动你我的“小人物、大英雄”。
他叫才仁旦周,今年十岁,是玉树县红旗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才仁旦周的家在地震中被摧毁了,他和父母一起来到了玉树州体育场临时安置点。在这里,才仁旦周主动的充当起了翻译的工作,去帮助汉族医生和藏族病人进行交流。别看才仁旦周年纪和个头都不大,现在他可是一名小志愿者。记者:我看你胸前带了一条这样的红丝带,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嘛?才仁旦周:这代表我是志愿者。记者:那你对志愿者有多少理解啊?才仁旦周:一般般吧,就
是大人去救那些有困难的人,我们小孩帮不上忙,所以就在这操场上能捡到的垃圾就捡上,能捡上柴就给那些要烧水的人。
地震发生当天,才仁旦周看到系着红丝带的大哥哥、大姐姐在抬伤员、当翻译、维护秩序、捡拾垃圾。他觉得自己虽然小,但也能干这些活,于是就独自来到了志愿者报名点,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志愿者,他是志愿者中年龄最小的一名。灾难中十岁的才仁旦周显得那么坚强,他想为我们唱一首家乡的歌。歌词:天上洁白的仙鹤请你借我一双翅膀我不会到很远的地方我到理塘一转就回 „„
坚强的他在一刹那释放了自己的眼泪。
新闻特写:母爱如天孤儿不孤单
地震无情人有情,失去了亲人的孩子们,他们本来是不幸的,但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得到了更多如同亲人般的爱。
玉树地震灾难中,最脆弱的是孩子。一个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失去了母爱的庇护。面临死亡的威胁。这时另外一种没有血缘的爱潮涌而来,紧紧环绕着他们。躺在病床上的小男孩叫桑珠多杰,只有一岁五个月,他的下肢重度冻伤并受挤压。看到的他人无不想落泪,不仅因为他的伤势,还因为他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义务帮助桑珠多杰的灾区伤员索南阿姆:(发现这个小孩的时候,他身上连衣服都没有穿,小孩的母亲抱着她已经去世了,父亲被送到西宁医院,也去世了。这个小孩所有的亲人一共12个人都已经去世了本来也是地震伤员的索南阿姆每天要挂点滴,她主动承担起日夜陪护着小桑杰的义务。现在小桑杰已经一刻也离不开索她,小手始终拉着索南阿姆的手,不知道的人都以为他们就是母子。义务帮助桑珠多杰的灾区伤员索南阿姆:(我不是这个孩子的亲戚,他所有的亲人人都不在了,我是看他很孤单过来,过来帮忙,现在她这一直叫我妈妈)。
这个小女孩名叫才仁曲宗,只有四个月大。4岁的姐姐失踪了,妈妈受了重伤。没有了乳汁。可偏偏才仁曲宗是个挑食的孩子,医院找来的牛奶,她一口不喝。就在小曲宗嗷嗷待哺的时候,大家都很着急。这时候,一个新妈妈出现了。25岁的郭淑英是这家医院的一名护士,她的儿子恰好和小曲宗一样大,也在哺乳期。看到小曲宗饿得直哭,她抱过小曲宗开始给她喂奶。喂奶不哭了。张淑英:眼睛睁开了。藏妈妈:特别高兴,当时就觉得孩子有救了。藏妈妈:她是汉族我是藏族,语言不通,只能说跟她一句谢谢,不停地说谢谢。汉妈妈:我抱着他,就像抱着自己的孩子一样。藏妈妈:我特别感谢她,孩子能遇到这么好的母亲我特别高兴,就像亲生母亲一样。一边劳累工作,一边给藏族女儿小曲宗哺乳,晚上回到家,张淑英的亲生儿子就不够吃了。这时候,张淑英一边给自己的儿子冲奶粉,一边还惦记着医院里的藏族女儿。汉妈妈:晚上回去以后会想着她晚上吃了没,睡好了没这就是做母亲的感觉吧。
新闻特写:救灾帐篷里诞生的新生命
在地震灾区,生命奇迹时刻都在发生。地震后第四天,在玉树巴塘机场临时搭建的帐篷里,一个漂亮的男婴出生了,人们把他亲切称为“地震宝宝”。
这里是青海玉树的巴塘机场,一队刚刚从扎西科草原完成地震救援工作的医疗队员,正在这里紧张地进行着受伤人员的分诊转运工作,病人当中有一位待产妈妈名叫尼玛拉毛,地震中她的头部被砸伤,按照计划,她将在第二天被送到兰州治疗,晚上8点,尼玛却突然呈现出明显的早产状况。同胞的生命重于泰山,医疗队紧急会诊,决定迅速在机场为尼玛搭起一项接生帐篷。
凌晨2点38分,接生帐篷里响起一声响亮哭声,一个漂亮的男婴终于降生了,孩子降生没多久,呼吸突然表现得非常微弱,新生命似乎要随时离开。接生帐篷里的空气非常紧张,医疗队中的王小特仔细观察,发现了端倪,她立即拿起吸痰器,把堵在孩子口腔里的分泌物全部吸了出来,孩子响亮的啼哭声再一次从这顶青藏高原上的接生帐篷中传出。孩子母亲尼玛拉毛:(解放军)人都非常好,没有他们我们的宝宝就没有了孩子父亲更求江才:我们从没见过面,完全是陌生人,但对我们玉树人民来说,他们就是我们的再生你母,是我们最亲的亲人。
一个又一个新的生命,在灾难之后来到了这个世界,他懵然不知刚刚发生的一切,母亲以及医生们为迎接他所作的巨大努力。他们嘹亮的啼哭,给母亲带来安慰,也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
大爱无疆玉树不倒大家扶
灾区群众的安危冷暖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大爱无疆,共渡难关,全国人民和玉树人民在一起。
在山西,社会各界积极组织捐款活动,办公室里、商场门前,大家纷纷慷慨解囊,积极参与到抗震救灾紧急救助中来,一笔笔善款汇聚成爱的长河,表达着山西人民与灾区群众心连心共渡难关的决心与信心。企业职工胡文英:我们在这里奉献出我们一点爱心,帮助玉树县人民渡过难关。
在辽宁大连,市民们用爱心温暧灾区人民,在大连市慈善总会捐款现场,从14号起,每天都有上百人前来捐款。截止到昨天,已经接收了21家企业、近千名市民的捐款,总计424.6万元。
而在湖南,有幼儿园的小朋友也参与到了献爱心的活动中来,四百多名小朋友利用周六时间在烈士公园义卖报纸,用来支援玉树灾区。长沙天乐幼儿园园长陈志红:跟叔叔阿姨爷爷奶奶说请买一份报纸吧给灾区献一份爱心
玉树地震发生后,成都军区某旅官兵得知库存用血告急后积极献血,争取多挽救一个灾区伤员的生命。一天内就采集了血液10万多毫升。而在四川各个地区,都纷纷捐款,捐物。云南红十字会也派去相关人员,将建一百个标准厕所。南京市民:我带着小孩子来献爱心。在南京的万达广场,市民们连续几日纷纷来到这里捐款捐物,除了本地市民,还有很多外地的打工者。南京务工人员:希望灾区的同胞们可以早日重建家园
而在深圳,市民们连日来捐款捐物,到目前为止,深圳累计捐款捐物超过7000万元。集体加油:红十字会加油!加油!张财旺医师:我在电视上看到了很多伤者,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
4月18日,台湾红十字会组织的首支台湾医疗队,也启程赶往青海灾区,他们携带着一千公斤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在这支医疗队中,很多医护人员都具备外科、急救等专长。台湾红十字会陈秘书长:我们主要是在70第二医院,做伤员处理,昨天协调说周边还有一些收容站,也需要工作。
玉树的色彩奉献的彩虹
身着绿色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身着橙色的救援队员和消防战士,穿着白大褂的白衣天使,还有众多志愿者和积极自救的受灾群众。一道道色彩交织在玉树灰色的废墟上,构成一条希望彩虹。
玉树地震发生后,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相关救援单位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灾区抢险救灾,他们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冒着余震的危险,忍受着强烈的高原反应,风餐露宿,用满腔热血奉献灾区人民。
据专家介绍,普通人在急进高原后需要七天左右的适应时间,同时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饮食,否则可能会出现高原肺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但对于子弟兵和救援队员来说,这些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他们首先要尽可能在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内多救人,根本没有适应高原的时间,并且冒着严寒,风餐露宿,在玉树,晚上的最低气温达到零下十几度。
这辆军车是40名战士的休息点,但这里我们只看到了4床棉被。战士:棉大衣也捐给老乡了。
玉树军分区的一千多名官兵震后顾不上倒塌的营房,迅速赶到驻地附近灾情最重的地区,冒着余震争分夺秒展开救援。玉树军分区司令员吴勇:心里老想多干一些,多干一些,所有人都是。
武警玉树支队的官兵不顾疲劳连续作战,手刨、肩扛,一口气在废墟上奋战了十几个小时。武警玉树支队支队长石华杰:不要怕,有我们官兵在,就有咱们群众的希望,请相信党和人民。
中国国家救援队拥有最先进的探测和救援设备,因为如此,队员身上背负着更大的压力,为抢救被困群众的生命,他们竭尽全力与死神赛跑。
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小组汇聚玉树,他们带着各种医疗设备和药品,奔走于伤者最需要的地方,大部分医护人员平均每天的休息时间不足4个小时。
一个个受困群众从废墟中被解救,一曲曲生命的赞歌在救援队员的手中奏响,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他们都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最可敬爱的人。
第五篇:2010中考政治热点问题专题训练专题三
2010中考政治热点问题专题训练专题三
专题
三、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知识点:
1、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相应变化,充分证明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初三P23)
2、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初三P59)
3、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党和政府从振兴中华的高度提出的伟大战略,是带有根本性和长期性的伟大战略。(初三P106)
4、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初三P111)
5、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初三P117)
6、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当今国际社会竞争:其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我们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初三P124、125)
7、新的科技革命对于各国的发展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关键是能不能及时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提高本国的创新能力。(初三P126)
8、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国家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初三P128)
9、当今国际社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度重视人才问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初三P128)
1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使命。(初三P136)
1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初三P133)练习题:
1、我国设立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重奖科技人才的原因是什么?
答: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②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③当前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度重视人才问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④只有大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科技创新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有何重要意义?从“三个代表”的高度,分析说明党中央为什么如此重视科技创新。
答:(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进步与创新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
达的不竭动力。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关乎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
(2)第一,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第二,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重视科技创新,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重视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运用有关知识,谈谈你对科技创新的认识?答案见课本133---134页。
4、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我们面临哪些机遇?又将面临哪些挑战?我们应如何面对机遇和挑战?答案见课本128页一至三段5、2004年1月9日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第四次会议要求,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按照“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和“第一生产力”的要求,切实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和部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不断开创我国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和“第一生产力”的要求,切实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的认识。
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人才,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科技的载体,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任何科技的研究,发明和利用,都不能离开人才。只有把科技知识与人才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可见,人才是”第一资源”,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切实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
我们广大青少年要立志成材,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6、新世纪的人才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1)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因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因此,只有加强人才工作,不断提高劳动者各方面的素质和技能,才能有效促
进生产力的发展。
(2)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目前,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人口总体素质不高。只有大力实施
人才强国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
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才能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顺利实现。
(3)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人才供求矛盾
日益突出。只有加强人才工作,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努力造就一大批开拓创新的专门人才,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未来的挑战。
(4)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当今世界,科技竞争,经济竞争,军事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谁拥有大批高质量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因此,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重大问题。
7、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答: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国家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实施科教兴国,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
8、请分别从国家(社会)、青少年个人两个角度,谈谈怎样才能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答:(1)国家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体制创新,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营造良好氛围,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培养、积极引进,合理使用科技人才,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机会,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2)青少年要正确对待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自觉树立公民意识。树立崇高远大理想,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9、青少年怎样才能成为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答案见时事小册子04年第一期第四页
10、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2月20日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依靠科技,科技进步要依靠创新,科技创新要依靠人才。请你谈谈对上述论断的认识。
答:(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才能使经济建设切实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2)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课本134第三段)
(3)国际社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度重视人才问题,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4)课本134最后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