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提振民族自豪感化
摘要: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在阅读教学中,应首先在课堂上加强祖国经典著作的推介和引用;其次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内涵;然后让学生从个性化阅读中品味作品文化的意蕴,使学生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让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根植于每个学生心中。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传统文化;经典著作
前言: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课程是最具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她能涵盖伦理道德、艺术审美、哲学思想等元素,融载道、载情、载史于一体。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浓浓的鲜活的民族文化的血液,引导学生阅读它们,就是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力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既感受、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生命力,又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气氛,在阅读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那么,怎么样在阅读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课堂上加强祖国经典著作的推介和引用
作为古典文化的四大名著,一些初中生、高中生哪怕是大学生都很少有时间或特意安排一点时间静下心来读一读。对小学生来讲可能有点过高要求了,但是四大名著作为注音版的在各家书店都可以找到,或观看有关四大名著的电视电影,对学生文化的熏陶有很大的帮助。现在不需要有过多的研究,只需博览,为中学、大学的精读打下一个基础。
现在许多学生对卡通漫画这类书籍比较感兴趣,在于它的简短幽默。但是在我国的名著里,却蕴涵着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她的朦胧、她的深厚正等待我们去摸索。课堂上不失时机地把对祖国经典著作推介和引用,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的最好途径。
二、深入控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
我们语文教材所选的诗、词、小说等古代作品中,不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也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认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与真正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提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挖掘教材蕴涵的文化内涵:(1)从课文注释、阅读提示入手,挖掘有关文化常识;(2)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整篇(部)著作的文化内涵;(3)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4)从课文词句入手,挖掘相关的文化背景、哲理境界;(5)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入手,挖掘文化意趣。
三、从个性化的阅读中品位作品文化的意蕴
语文教材的选文无不语言优美,意境悠远,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选编的课文有反映领袖事迹的,有体现关爱他人的,诚实守信,传统美德的,有反映革命传统的等这些选文无不洋溢着自然美,人性美,无不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友情等„„这取之于丰富的思想和文化积累。因为语言文字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她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传达着生活信息,泛着人文素养的光芒。当我们走近语文,捧起一部部经典著作,也就走进了中国文化。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着眼于对文学语言,形象和审美情趣的品位。
《新课标》强调指出:“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让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用心灵去体验文本,从而发现美和欣赏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进而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
借用1988年元月,诺贝尔奖得主聚会巴黎时,宣言的第一句话: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建设先进文化的新时代,正处在热切呼吁人文精神的新时代,孔子的智慧,我们民族文化中的人文素养的新时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沐浴着新课改的春风,让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让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根植于每个学生心中。
第二篇: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之我见
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之我见
我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分布在祖国各个地方。各民族在不同的生存背景下孕育了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这是我国文化资源中相当丰富和宝贵的一笔财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给我国的经济腾飞带来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将会给各少数民族文化带来诸多影响。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概述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的、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民族文化是一个不以时代划分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历史范畴。
与汉文化相比,少数民族有其独特的区域性特点。少数民族多居住于荒僻偏远地区,很多地方没有公路,交通只能靠牲畜和步行,人们过着几乎与外界隔绝的生活,因此,其传统文化也具有相对稳固的传承空间。在这样一种空间里,不同的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式。
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悠久,种类丰富,覆盖音乐、舞蹈、建筑、医学、历算、文学等许多方面,以物质文化、口头和非物质文化等形式存在。而这些文化基本上都源于生活,而融于生活。无论是舞蹈、音乐、或是建筑,服饰,文学,科技典籍等,都从不同方面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或农耕、或游牧,或捕鱼、或狩猎,或结婚生子、或养老送终……并且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不同文化间共享优秀的劳动成果。[2]中国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绚丽多彩和鲜明特色,形成了中华五千年文化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族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最早的文化活动和文化成果,闪耀着各民族的智慧之光。例如,一些出土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陶器,记录5000多年前的文明,上面所绘图案所反映的歌乐形式仍留在许多少数民族生活中。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成书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当时汉民族尚未形成,诗集中的许多作品,实际上是当时各民族中流传的歌谣作品。至今,湖南湘西土家族在婚礼之前的告祖仪式上,还要演奏诗经音乐,所唱歌词恰恰是《诗经》中有关篇章。
(二)清朝前期我国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清前期已形成为多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各民族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加强了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影响。汉族在学术思想、伦理道德、教育、史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都有了发展,各少数民族文化也有所发展。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的史学出现繁荣。
蒙古族的天文学、数学、地理学、医学,藏族的医学,维吾尔族的农业技术,壮族的织造技艺,彝族的火器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进步。汉族和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是清前期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影响加强的基础。
这其中既有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有各少数民族相互之间的交流,形式多种多样。在东北地区,满族吸取了汉族的先进文化,满族文化也影响了汉族。蒙、汉两个民族在编纂书籍、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生活习惯等方面都相互产生了影响。在西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人民都会说汉语,文学、艺术、学术等方面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得到了较大发展。在西南各少数民族中,汉族文化对藏族产生了很大影响,藏族医学在汉族医学的影响下,在医治地方性疾病和牲畜疾病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彝族逐渐接受了汉族人的生活习俗。许多白族人说汉语,习汉字。一些纳西族封建领主的服饰渐同汉制。苗、羌等族也都接受了汉族文化的许多影响。通过兴办学校和书院,汉族文化也影响了中南、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壮族中出现了许多有成就的知识分子。
土家族中产生了一批诗人。少数民族在接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同时,本民族的文化对汉族也产生了诸多影响。在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中,满族和蒙古族在文字、音乐、服饰等方面相互产生了影响,形成了许多共同的文化取向。随着清朝在西藏地区统治的加强,满族和藏族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加强。蒙古族和藏族有着共同的宗教信仰,其文学、史学、医学、建筑等方面自然有着共同发展的特点。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的危机
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将打破少数民族地区原有的封闭状态,造成内外文化的互动,使当地本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与冲击下发生各种变化。相对少数民族自身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而言,这种变化可以说是一种“瞬间”的突变和巨变。[4]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为少数民族地区凝固的生活秩序注入了无穷动力,随着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封闭落后地区同外界的接触与联系越来越多,尤其是广播、电视和网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城市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城市文化倾泻性地展示在那些单纯、朴实的人们面前,为他们送来各式各样的“文化大餐”。丰富多变的现代网络平台使其视觉神经受到强烈的刺激,得到从未有过的感觉,同时,因经济落后而导致的自卑心理和崇外思想以及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会促使其中的一些人(尤以青年人)对这些新鲜、时髦的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导致本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竞争中丧失大量原有的受众群。另外,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着当地人的生活方式逐步向城市化趋近,而其原有的生产、生活习俗也在悄然蜕变。在很多少数民族村落中原本的民族服饰已完全汉化;原有的高栏建筑已改为土石结构的平居。显然,当人的意识因受外界的影响而日益走向开放,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削弱了群体意识,增强了个体意识时,那种集体性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生命力将会因其所依附的传统社会活动(民俗活动)的逐渐减少乃至消失而逐渐减弱甚至终结。[5]现在,“死了一个人,亡了一门艺”已不是个别现象。
在我国改革开放引导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空前扩大,各种现代传媒的传布速度和传布范围达至空前,各种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也都达至空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一般较汉族和汉族地区的发展要滞后一些,但至少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便已面临危机:一些民族歌谣、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一些精湛的民族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一些灵验有效的民族医药失去了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等等。时至今日,这种状况有增无减。可见,许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已到了濒临解体的境地,如何对其实施保护已是迫在眉睫的文化发展大事。
三、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一)少数民族文化拓展了受众与传播空间
20世纪末世界范围内多元文化思潮的兴起引发了人们对过去未被注意或重视的民族的文化之兴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使得东西部之间、大中城市与贫困地区之间的人才交流日益频繁。在此背景下,许多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将逐步向外界揭开其神秘的面纱,逐渐被外界所了解,并部分地被接受和认同。求异求新是人类发展的本性。在钢筋水泥堆积的现代化城市里,喧闹的环境、压抑的空间与飞快的生活节奏令现代都市人感到身心疲惫,回归自然的意识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例如:这种心态在音乐需求方面的反映,就是在城市中形成了一股少数民族音乐热潮:《青藏高原》、《珠穆朗玛》等作品久唱不衰;《盘王之女》等“新民族根源音乐”得到普遍好评;在今年的第12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上,增加了原生态组,并且这种原生态唱法成了本届大赛的最大亮点和热点。这些事实说明,少数民族音乐所具有的纯真质朴的风格很符合现代城市听众的口味,那么同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能带给他们无尽的遐想,使其失落的心灵得到慰籍,让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少数民族风格的作品及少数民族演员的表演已得到了城市听众的接受与认可,在现代文化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为自身拓展了发展空间。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可以促进新文化的创造
作为原生态的传统文化,它在创建新文化的过程中,具有着其他文化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基因库,为新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前提条件。如服装设计师可以根据保存下来的少数民族桶裙,设计出最时髦的时装,艺术家可以用少数民族中最优秀的民歌民谣,创作出最赋现代气息的音乐歌曲。以乐曲为例,我们现代乐坛上的许多著名的乐曲,都是从这个基因库中调取资料,创作而成的。电影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小提琴曲《梁祝》、动画片《白鸟衣》都是根据民间素材创作出来的。
传统文化对于新文化的创造有着重要的意义。没了它,新文化的产生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所经历的发展并不是那种由历史积累所形成的一点一滴、自然而然的渐变式进化过程,而是一种历史发展的突变,这种变化是由初级到高级的直接跨越,在文化传承上很容易产生断层现象。如果旧的文化形态不能及时予以记录保存,50年过后,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将会销声匿迹,无迹可寻,我们只能像研究恐龙一样,去研究已经失去的少数民族文化。人类历史上有多少遗失的文明,多少永远无法解开的历史谜团,为后世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这种损失一旦产生,是无法弥补的,那将是整个人类的悲哀。这样的悲剧,不应在我们这样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重演。如今,少数民族文化不仅要经历历史发展时期的跨越,同时也要承受异类文化的冲击,如果不能够及时完成其自身的适应性发展变化过程,那么,其传承便无法持续,如此便会造成一种民族文化的灭绝!因此,我们所言“保护”实际上包含了保存与发展两方面的内容:既要抢在那些已丧失生存环境的古老文化消亡之前进行大量的收集、整理、记录、保存工作,以保证我们民族文化基因库的相对完整性;同时又要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时寻找到一条能与现实相适应的发展之路,以避免其传承出现断裂,在中国文化大环境中依然保有其独特的成分。
(一)对少数民族文化制定和实施特殊的政策和措施
如文化部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提出对这些地区实行文化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文物保护和对外文化交流“四优先”的政策。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又把它作为国家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目标列入其中。国家民委和文化部还曾举办过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每年都要请少数民族艺术团体到北京进行文化展演,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定期举办少数民族艺术节。[8]国务院最近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二)依据法律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近年来我国积极建立法律法规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制定工作已经启动。
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继承、保护、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法律依据和准则。作为专门法,《文物保护法》已于1982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自1985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我国已有30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有5处分布在民族地区(比如:西藏的布达拉宫、云南丽江古城等)。去年8月,我国又加入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并成为这一公约的发起国之一。继古琴和昆曲被列为联合国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已被作为中国2005年的申报项目上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建国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整理、出版工作也取得成绩。比如,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之一的《格萨尔》目前共记录了300多部,总计有6000多盒磁带;北京和各有关省、自治区出版部门总共出版了藏文《格萨尔》75部。为了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我国政府拨专款于2003年正式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三)设立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机构和设施
如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博物馆。它采取全面收集、集中贮存、科学管理的方法,使其保存对象能够得到妥善的保养与维护。
根据收藏对象的不同,博物馆可以分为少数民族文化实物陈列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档案馆、少数民族文化生态展览馆三种类型。
五、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
(一)形式的更新将迎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本土的兴旺发展
前文我们谈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给少数民族文化带来了巨大冲击,在自卑心理、崇外思想及好奇心的共同作用下,本土文化一时被现代文化抢占了市场。但这种现象通常只会是暂时的,因为每个民族在自己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都奠定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根基,选择了最能代表本民族个性与审美趣味的文化发展模式。其文化传统充分体现了本民族的精神实质,是民族凝聚力的内核,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一个民族如果完全丧失了自己的文化传统,那么这个民族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10]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摩登”的现代文化毕竟距离他们的现实生活较遥远,而本土文化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表现内容上都与他们更贴近,同他们有着难以割舍的“血缘亲情”。因此,他们决不会只甘于接受“舶来品”而放弃自己从祖先那里继承的东西。在国内外巡回演出的集云南各民族的文化风情精髓,以原生态环境为背景,结合各民族性格和原生态歌舞特色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印象》就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受到国内外广大观众的好评;著名作曲家谭盾在《地图——多媒体大型实地景观音乐会》上,以现代高科技多媒体与古典交响乐队相结合的手法,将湘西的原生态音乐一一记录。这些现象用事实说明,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化在本土应朝着具有时代特征,以新形式来满足人们新的精神需求的方向发展,这样,它就可能拥有更多的欣赏群体和更广泛的听众基础,重新焕发出光彩与活力。
(二)人才是文化传承的基础
当前民族文化发展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教育,培养人才。首先,民族地区的各级领导要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有整体规划。其次,要重视民族文化进课堂。从孩子们抓起,从中小学的教育做起, 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我们的传统艺术,培养他们的艺术情趣。比如,可以考虑使我国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进入中小学教材,使得孩子们了解中国各民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小就树立起珍惜和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意识。在民族地区的中学和大专院校增设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国家相关艺术院校也要增设民族艺术课程。再次,制定规划,系统地培训民族文化专业人才,扩大专业人才队伍。要为从事民族文化工作的专业人才提供必要的经费,创造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如恩施自治州、长阳自治县评选“民间艺术大师”活动,给民间艺人定发生活补助,解决生活困难,激发积极性,传承新人,从而避免“人亡歌灭”。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20世纪末,我国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因而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亦不能背离这一总体文化背景,也须和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一样,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当前的意义
所谓的可持续性发展是指:在当代人发展的同时,不能影响下一代的发展。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来说,新文化的出现对其无疑是一种强有力的冲击。传统文化很有可能在这种冲击下衰退、变异、甚至消亡。但是,原封不动、画地为牢式的保留,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就应该永远停滞在原来的发展阶段才是“正宗的”、“原汁原味的”,认为少数民族人民因生活方式的改进,而导致一些以原有生存方式为生存环境的古老文化的消亡是令人遗憾的之类的想法,是与历史发展规律相违背的,不符合少数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既要抢在那些已丧失生存环境的古老文化消亡之前进行大量的收集、整理、记录、保存工作,以保证我们民族传统文化基因库的相对完整性;同时又要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时寻找到一条能与现实相适应的发展之路,以避免其传承出现断裂,在中国大文化的体系中依然保有其独特的成分。这就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与有形资源相比,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这种无形的资源更具潜能,只要我们认真保护,科学开发,这将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但同时,这些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恢复的特点,一旦被破坏将不能恢复。这就需要我们用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
2.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传统文化
第一,营造理想的生态环境,调整“阴阳平衡”。这里主要是指在文化传媒、文化教育、文化创作等方面的人为调控。在传统文化传媒方面,电视编辑在节目的选题、制作上不能仅以物质利益为唯一导向,而应有高度的文化生态意识和历史责任感。特别在当前更应对传统文化给以“过度的注意”,让传统文化以新的方式依然“活”在我们的生活中间。[1]在文化教育上,我们要积极推行多元文化教育,不仅应在中西、古今上保持一定之比例,而且还应在政策上对传统文化给以一定的倾斜。文化创作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推进器,我们应鼓励多种创作方式和多种风格的新作出现,但更应注意和大力倡导具有本民族风格的文化新作。“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不仅是中国大众的需要,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第二,培养全民的生态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观。保护传统文化资源是以“人”为中心来实现的,我们不仅要在成人中,更要在青少年中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力求改变青少年对自己的“母语”不熟悉、不了解、不喜欢的不正常状况。要教育青少年,必须像保护珍稀动物、爱护历史文物一样的看待传统文化,并使其成为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如何看待文化发展中的“新旧”关系。由梅兰芳先生提出的“移步不换形”,是对传统文化在农业文明时期发展演变规律的精辟总结。今天,将其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动态保存方式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其中所蕴含的“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内核——既发展变化,又不以破坏原有风格为前提——对我们考虑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也应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许多发展中的国家、民族在经历经济发展巨变的过程中,其传统文化都经历了从被忽视到重新回归的过程。可以说这是其社会发展所必须经历的阶段。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际,我们应该吸收这些前车之鉴,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上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这样可以使我们少走些弯路,在文化发展史上少留些遗憾。
第三篇: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创新语文教学思维
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创新语文教学思维
金坛市水北中心小学 严 峰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祖先创造了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如:古诗词、《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它们都是我们现代人要得以珍藏的瑰宝,对于教育我们的下一代,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因为在这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蕴藏着无数为人处事的道理,恰恰语文教学又承担了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但如果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死记硬背、死搬硬套的话,学生并不能深刻领会其中的含义。那我们就必须进行创新,江泽民主席说过:“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的确,如何在语文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这是摆在我们这些一线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近年来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分作系 列。
“三百”系列
《三字经》、《百家姓》是中国古代儿童早期教育的启蒙书,也就是今天说的小学教科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这四本书流行之广,影响之大,可想而知。大约当时凡开蒙的儿童,不论是私塾还是官学,都要先从这几部书读起。明人黄佐的《泰泉乡礼》说,乡学儿童,先读《孝经》及《三字经》,再读《千字文》、《百家姓》、《幼学诗》然后才读四书五经。知识要打基础,要积累,一些古代有名的学者,还有当代一些有成就的老学者,都谈到幼年时期读过的这些启蒙书,打下了一定基础,对他们以后一生的学问事业,发生过积极的影响。这些大约就是这所谓的“三百”的基本内容和价值。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往往决定他今后的发展,中国早就有“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古训;孔子也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明了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近代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英国哲学家培根在《随笔录》中谈到:“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其实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时候都是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行为习惯的培养。我在教学中先后运用《三字经》和《百家姓》进行了尝试。
《三字经》:根据其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且有深刻的含义,我让学生在课前和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要求每日一句,以固定的学习小组为单位,探究其中的奥秘,让学生自己在活动中进行必要的研究,以加深印象,能够理解内在的故事所包含的深刻为人处事的方式与道理。在语文课前全班一起诵读,再由其中一个小组派代表讲述其中的意思,让全班学生都能明白;在课堂中也能用稳重的故事来诠释《三字经》某句话的意思或用《三字经》的话来总结文章所说的道理;课后积极鼓励学生进行《三字经》的学习,以加深学习,周五专题活动课进行对《三字经》的检测。
《百家姓》:我设计了“顾名思义”的系列活动:“说说名字的由来”,让学生在课前问问父母、爷爷奶奶,他们该孩子取名字的情况,以及名字的含义,从;而得出不同时代取名字方法和时代特征;“夸夸我的同姓人”,由学生在课余时间收集同姓名人、伟人的笔名与故事,讲给同学听,增强荣誉感;“仿名家,取己名”,根据自己掌握的名家的笔名,给自己去一个笔名;“制名片,激自我”,用自己的名字或笔名和自己所喜欢的一句名言,做一张名片,来激励自己,奋发向上。
通过系列活动,学生对姓名学的研究有了初步的认识,不但增长了知识,又让他们亲密的接触了民族的传统文化,体味到了其博大精深。
古诗系列
按“新大纲”和“新课标”的要求,小学阶段学生该诵读98首古诗。为了让古诗的学习和背诵落到实处,从2004年秋季开始,我班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了“古诗诵读”活动,采取“不求甚解”与“直面经典”的方式,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一周诵读一首诗。充分利用课前两分钟的时间,把“课前一支歌”和“课前一首诗”相结合,各组推选“古诗小博士”引导同学们诵读古诗,每周固定读一 2 首,或指名读,或听读,或一起诵读,到了周五,再由“古诗小博士”来检查同学们的诵读情况,不能达到诵读要求的,还要利用课余时间补上来。一周诵读一首,一学期下来至少可以背诵20首古诗,一年就可以诵读40首,古诗诵读的任务自然是水到渠成。
一月上一次古诗活动课。每个月上一节以古诗为主题的语文活动课,如:漫读古诗园,唐诗拾趣等,已成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切入点。每当上古诗活动课时,邀请其他语文老师来指点。在上《漫游古诗园》活动时,设计了五个部分:古诗数字园、古诗动物园、古诗植物园、古诗颜色园、古诗四季园,让同学们对含有数字、颜色的诗句,描写动、植物的诗句,赞美春、夏、秋、冬四季的古诗进行系统归类,有效地复习诵读了古诗。
一学期开展一次赛诗会。赛诗会以小组为单位,按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分别安排不同的内容,如: “古诗,你能背多少”、“古诗巧对接”、“读古诗学成语”、“中秋节赏诗会”、“春联比赛”等。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既诱发学生学古诗的兴趣,又使古诗教学得到了有益的扩展和延伸,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
一学期举行一次古诗诵读等级考核,由语文老师进行检测。20首一级,40首二级,60首三级,80首四级,100首五级,100首以上为特级。必修内容就是全班学生必须参加“古诗考级”项目,级别根据学生背诵古诗的篇数来确定。
古诗诵读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两年来,同学们诵读古诗的能力大大增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是建设国家的生力军,只有让他们从小就充分了解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激发他们建设国家的斗志,而民族传统文化又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只有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不断的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才让我们这博大精深的文化代代相传,才不至于出现“曹操写的《满江红》、兵马俑在北京”的尴尬局面。
第四篇:传统文化传承
传 承 传 统 文 化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传统文化更加重视,人们对中秋等节日列为国家法定节日的呼吁一直不断;可尽管有上述呼吁,在西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下,中国的传统节日备受青年冷落,却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在圣诞节、情人节互赠礼物,在麦当劳、肯德基庆祝生日,很多人不知道大阿福,没划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识艾草、菖蒲为何物。
为什么传统节日目渐被忽视,而“洋节受宠”,这是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问题。有人从生活方式的角度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青年生活方式趋同;有人从文化的角度认为,西方传统文化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而我国传统文化缺少适合年轻人的文化内涵;还有的人则把它归结为商家和媒体的炒作的错误方式,认为现在过节只注重形而下,形而上的精神全被抽空了,缺少传统文化产业去丰富、发展传统节日的内涵、外延,这样变味的节日过起来只能是空虚无聊。
上述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根本问题是目前传统节日中形而上的精神内容被掏空了。传统节日里,月饼、元宵、粽子等都是商家绝不肯放过的利润点,然而,过分地强调饮食使传统节日变成了“饮食节”。春节吃一顿年夜饭、元宵节煮一锅汤圆、中秋节送几盒月饼、端午节吃几个粽子,节便过完了。传统节日给现代人留下的似乎只剩了饮食,节日中大量美好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俗意境,则变得越来越淡了。没有烦琐仪式要求的洋节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圣诞节的彻夜狂欢、情人节的互赠礼物、万圣节的魔鬼面具,洋节的随意简单让都市人很容易找到情感的发泄渠道,于是它们在中国大地上传播开来。
我国不缺乏文化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缺乏的是传统文化与时代交融的过节理念和过节方式。要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只有不断地开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寻找新载体,让更多的人了解节日的文化渊源,才能把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如在传统节庆日给出专门时间,组织大型、健康、寓教于乐的活动,不断倡导、继承、创新节日文化。
从商家的角度,应该把眼光放得再远一些、更宽一些。挖掘传统节日的情感价值,不仅仅是扩展销售规模,更重要的是建立起消费者与企业、品牌间的情感联系,这是企业的最大利益所在。节庆消费要深刻挖掘消费者的情感价值,消费者最深层需求便是情感消费,这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对传统节日的情感价值挖掘得不够是厂家和商家的一种短视行为,传统节日其实有很多独特的价值,从目前来看,反倒是一些跨国企业独具慧眼,将中国的传统节目的营销做得非常到位。
我国传统文化深刻而久远,传统节日正是传统文化中最精粹的文化,光大传统节日内容传承传统节日精神,是凝聚爱国意识、民族意识的强大力量。
第五篇:提振精神(范文)
提振精神 理清思路 强化责任 主动作为 搬口办事处全力打好“十三五”开局之年
攻坚战
2月15日下午,搬口办事处组织召开了区2016工作会议专题讨论会,办事处全体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管委会副主任丁有亮同志到会指导,党委书记刘怀华同志主持会议。
会议围绕建志主任工作报告展开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建志主任做的工作报告总结成绩详实具体,对当前的现状分析透彻明了,提出的发展思路高屋建瓴,拟定的工作目标催人奋进。与会同志根据搬口实际,结合各自分管工作,围绕2016年干什么、怎么干、取得什么样的成效,分别谈了工作谋划、努力方向、推进措施以及要达到的政治和社会效果,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党委书记刘怀华结合同志们的发言,对2016年项目建设、“两违”治理、城市管理、信访稳定、基层党建、民生工程等方面工作作了条理性归纳,确立了以基层党建为统揽,突出两个重点(项目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抓住“三个关键”(建立健全制度、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执政能力),强化“四种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民生意识、创新意识),做好“五项工作”(干部队伍管理、城市管理、平安建设、信访稳定和民生工程)的工作思路。在2016年工作推进上,采取“一宽一严、一攻坚、三亮点”措施,即:创造宽松的项目建设环境,严厉打击两违多发态势,打造平安建设、阵地建设、生态农业亮点,全力推进整体工作上台阶。具体为抓好“两轴”(横轴文昌大道提升改造、纵轴武盛大道绿化带建设)、“两城”(华耀城、高铁新城)、“两区”(中心商务园区和以科技学院三期、文昌中学二期、理工学院、天鹅职专、医学院为主体科教园区)、“两院”(中心医院、肿瘤医院),“一园区”(贾寨农业产业化观光园)等重点工作,努力实现搬口十三五开好头、起好步。
管委会副主任丁有亮同志对搬口办事处2015年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此次会议有总结、有思路、有态度、有制度机制保障,解决了干什么、怎么干问题。结合搬口面临的发展机遇,进一步解读了建志主任的讲话精神,并对搬口办事处2016年工作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统一思想,在思想认识上再提高;二是要理清思路,在重点工作上再突破;三是要加强修身,在务实重干上出成效。
会后,搬口办事处按照四制工作法,正在分解任务,细化责任,明确节点,建立工作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