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策规定解读(军转安置部分)
政策规定解读(军转安置部分)
一、确定军转干部安置地点的基本规定
军队转业干部一般由其原籍或者入伍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安置,也可以到配偶随军前或者结婚时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
二、确定军转干部安置地点的相关规定
(一)配偶已随军的军队转业干部,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到配偶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
1、配偶取得省会城市常住户口满2年的;
2、配偶取得其他城市常住户口的。
(二)父母身边无子女或者配偶为独生子女的军队转业干部,可以到其父母或者配偶父母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未婚的军队转业干部可以到其父母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父母双方或者一方为军人且长期在边远艰苦地区工作的军队转业干部,可以到父母原籍、入伍地或者父母离退休安置地安置。
(三)军队转业干部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到配偶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也可以到其父母或者配偶父母、本人子女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
1、在边远艰苦地区或者从事飞行、舰艇工作满10年的;
2、战时获三等功、平时获二等功以上奖励的;
3、因战因公致残的。
(四)夫妇同为军队干部且同时转业的,可以到任何一方的原籍或者入伍地安置,双方或者一方转业,可以到任何一方的部队驻地安置;未婚或者离异的军队转业干部,可比照驻地军队干部配偶随军条件予以安置。
三、长沙市(不含长、望、浏、宁四县市区,下同)接收因购房取得长沙户口的转业干部的规定
军队转业干部配偶购房取得长沙市区常住户口的,未婚、父母身边无其他子女的军队转业干部,其父母购房取得长沙市区常住户口的,配偶为独生子女,岳父母购房取得长沙市区常住户口的,满足下列三个条件可在长沙地区安置:
(一)落户时间在2012年元月1日前。
(二)落户时间满2年(截止时间为转业当年的3月31日)。
(三)取得户口人在长沙市工作或生活。因购房落户取得长沙市区安置资格的军转干部,配偶一律不作随调安置。
四、长、望、浏、宁四县(市)区,接收因购房取得户口的转业干部的规定 军队转业干部配偶购房取得长、望、浏、宁四县(市)区常住户口的,未婚、父母身边无其他子女的军队转业干部,其父母购房、配偶为独生子女的,其岳父母购房取得长、望、浏、宁四县(市)区常住户口的,满足下列二个条件可在相应的县(市)区安置:
(一)落户时间在2012年元月1日前。
(二)取得户口人在相应县(市)区工作或生活。因购房落户取得长、望、浏、宁四县(市)区安置资格的军转干部,配偶一律不作随调安置。
五、转业干部以配偶、子女、父母、岳父母等人作为进长沙地区安置条件,对其所持户口的相关要求
下列户口不作为进长沙地区安置的条件:
(一)采取人才中心委档、挂靠人事档案方式取得的户口。
(二)采取投亲靠友方式取得的户口。
(三)没有正式工作单位的集体户口。
(四)其它非正常途径取得的户口。
六、在长沙市安置营以下军转干部安置办法和程序
在长沙市计划分配的营职以下及专业技术军队转业干部,按照组织报名考试、公布安置计划、综合排序、公布安置去向的程序进行安置。考试分占40%,考核分占60%,二者相加即为军转干部综合成绩。根据军转干部考试考核综合成绩排序,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军转干部依次在本年度公布的安置计划范围内选择单位。市军转办提前发布公开选择单位公告,公布选择单位时间和规则,军转干部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参与选择单位。本人放弃选择单位资格,拒不参加选择单位的,市军转安置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在其他军转干部选择之后的剩余计划范围内指令性安置。
转业干部档案考核评分程序:一般由部队转业办依照军转干部档案记载进行量化计分,填写•军队转业干部量化计分表‣,并经军转干部本人确认后移交地方军转部门复核、汇总。
在长沙市安置营以下及专业技术军转干部的具体办法、程序、档案考核评分标准详见网上公布的•长沙市营职以下及专业技术军转干部考试考核安置办法(试行)‣(长办发„2010号1号‟)和•关于修订†长沙市计划分配团职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办法(试行)‡和†长沙市营职以下及专业技术军转干部考试考核安置办法(试行)‡的通知‣(长办发„2012‟46号)。
七、在长沙地区(不含省直)安置军转干部如何办理报到和落户手续 安置单位确定后,部队转业办(省军区、省武警总队、省公安现役)将•转业干部报到通知书‣发往转业干部所在部队。转业干部携带•转业干部报到通知书‣以及部队开具的行政关系、组织关系和供给关系,在规定的时限内到安置地军转安置部门报到(在长沙市区安置的到市人社局军转安置处,在长、望、浏、宁四县市(区)安置的到相应县市(区)人社局)。
军转干部到市人社局军转安置处办理报到手续的程序如下:
1、组织行政介绍信的转换:军转干部持部队开出的组织关系介绍信、行政介绍信到市军转办转换组织关系介绍信和行政关系介绍信。
2、去分配单位报到前:先将行政介绍信复印四份(一份交公安分局,一份交分配单位办“增人计划卡”,二分备用)。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将行政介绍信复印两份(一份交公安分局,一份备用)。
3、到分配单位报到时:分配在市直单位的的军转干部,带好供给关系转移单、转换后的行政介绍信、组织关系介绍信和•军队转业干部落户登记表‣,到分配单位人事部门报到(在分配单位报到时填好•军队转业干部落户登记表‣拿出•军人身份证登记表‣,复印两份,由单位人事部门盖章)。分配在区属单位的军转干部和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带好供给关系转移单、转换后的行政介绍信、组织介绍信和•军队转业干部落户登记表‣,到区人社局报到(在区人社局报到时填好•军队转业干部落户登记表‣,拿出•军人身份证登记表‣,复印两份,由区人社局盖章)。
4、去各公安分局办理户口、身份证时:带好行政介绍信复印件和落户审批函、•军队转业干部落户登记表‣、•军人身份证登记表‣复印件。
5、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要及时办理好落户手续,将身份证复印件于次年三月份前交军转办,以便办理医疗保险手。
6、落户方式:
一、随父母、配偶户口,二、住房所在地,三、单位集体户口,四、其它方式。
军转干部到长、望、浏、宁四县(市)区人社局办理报到手续的程序,参照上述程序及相应县(市)区人社局的规定进行。
八、长沙市对因个人原因不报到转业干部的相关处理办法
对因个人原因不离队报到的,非组织原因逾期不报到退档的营职以下及专业技术军转干部,不得报名参加安置笔试考试,只计考核分与当年度计划分配军转干部一起参加分配。
长沙市军转办:长沙市芙蓉中路一段669号(芙蓉广场东北角),长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801房,电话0731-84907697。
第二篇:2012年湖南省军转安置政策解读
中公军转干事业部
2012年湖南省军转安置政策解读
建国以来,军队每年都有一批干部退出现役,转业到地方工作。为了安置好转业干部,每年都要出台相应的安置政策。2001年12月28日,国家发布实施了《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各省也制订了相应的实施细则。从此,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从《办法》发布实施前的军转干部安置政策来看,虽然军转干部安置政策文件年年有,好象一年一个令,但其基本的原则和条文都是一样或大同小异的,军转干部安置政策精神是一贯的、连续的,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归纳起来,历年军转干部安置政策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
(1)安置好军队转业干部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地方政府对转业干部要妥善安置。(2)不降低军队转业干部在军队原来所享受之待遇。(3)军队转业干部均是国家干部,应由人事部门统一管理。
(4)师团职转业干部是安置工作的重点,应按照其原军队职务安排相应的职务,享受当地地(市)、县(处)级干部待遇;不能安排相应职务或降职安排的,应分别享受地方地(市)、县(处)级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
(5)对军队转业干部应优先安排住房,并参照其原军队职务享受所在单位相应职级干部的住房标准和优惠政策。
(6)军队转业干部享受与其原军队职务等级相应的地方同职级干部的医疗待遇。(7)军队转业干部退休时,所任职务等级低于转业时原军队职务等级的,按照与其原军队职务相应的地方干部等级办理退休手续,享受相应待遇。
据了解湖南省计划安置军转干部1897名,为完成安置任务,湖南省将重点照顾安排好功臣模范以及长期在边远艰苦地区或从事飞行、舰艇工作的军转干部;鼓励军转干部到中小城市安置,到基层一线工作;进一步做好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
军转安置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事关国防和军队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在当前国际国内安全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做好军转安置工作,才能稳定军心,鼓舞士气。近年来,军转工作面临军转干部安置去向集中、安置渠道狭窄等诸多实
中公军转干事业部
际问题,各市州、各单位要站在讲大局、讲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到军转干部是宝贵的财富,是难得的人才资源,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不打折扣、不讲价钱地做好军转干部接收工作,确保10月底前全部完成军转安置任务,坚决杜绝跨安置现象发生。
更多考试技巧请关注军转干考试网:http://jzg.offcn.com
第三篇:军转安置建议
军转安置建议
如今,军转干部安置似乎越来越难,越来越差。许多地方还象招收大学生一样,对军转干部进行考试,一次考试不好,就可能丧失进入公务员队伍资格,军转干部就这么差?安置真的就这么难吗?本文针对军转安置的一些实际问题,抛砖引玉地从法律的层面进行思考。
一、质疑军队干部不算国家公务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那么军官算什么人员呢?《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法》
第三条规定“军官是国家工作人员的组成部分。军官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在社会生活中享有与其职责相应的地位和荣誉。国家依法保障军官的合法权益”。第二十二条规定“军官职务应当按照编制员额和编制职务等级任命。” 第三十七条规定“军官实行职务军衔等级工资制和定期增资制度,按照国家和军队的有关规定享受津贴和补贴,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适时调整。”由此可见,军官既履行公职,又纳入国家特殊编制,更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完全可等同于“国家公务员”的资格。当然比普通公务员更为特殊。
既然从法律规定中,我们看出军官也已经等同国家公务员,转业(绝不是下岗)时,就没有理由再设门槛。为什么有些地方政府机关为何还要象招收大学毕业生一样,对军转干部进行考试呢?问题出在地方“坚决执行”2001年中央3号文件《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第二十八条中的一句,即“ 党和国家机关接收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在主管部门的组织、指导下,对担任师、团级职务的,采取考核选调等办法安置;对担任营级以下职务的,采取考试考核和双向选择等办法安置。”,对此文件其他规定大多难于执行,却对军转干部有点“卡”的条文非常认真,非常让人回味。
二、推敲师团军转干部降级安置
每年都说师团职军转干部是安置“重点”,并制定相应保护性政策。现实当中,除一些专业技术干部选择自主择业外,计划安置仍占很大比例。然而,不少地方“安置困难”,以“土政策”替代3号文件精神已成惯例:不论原在部队是否担任领导职务,对任满3年的降一级、未满3年的降二级,均安排非领导职务,若要恢复或竞争转业前部队相应职务等级,则要在降职后的等级岗位上,重新计算满任期才有资格和可能。这里有几个问题值得推敲和思考:军队干部尤其是师团领导干部,进步也是按照德才表现,甚至在行政文职干部中还设了办事员(排)、二级科员(副连)、一级科员(正连),往上才是副科级(副营)……经过了长时间锻炼和考验,年纪也拖得较大。如此安置,实际上就是将军队副师职务当成副处、正团当成正科、副团当成副科,转业时任职满3年的才给调一级。照此逻辑,排职干部可能就变成“非干部”了。对军队职务带有歧视性。难怪很多同志认为惟独师团营干部无缘无故受了个“大处分”。与现有法规、干部政策精神不符,将中央文件打折扣。2001年中央3号文件《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对军转干部安置规定许多条规成了空文。接收安置军转干部多的地
方,地方有困难,大家理解。但是有困难“变通”得太离谱,文件、规章就失去严肃性。中央的文件还有很多,倘若落实起来都有困难都“走样”,都借口不执行或用“土政策”替代,我们怎么依法行政?
三、试探依法解决难点的办法。
近年来,在抓军转安置过程中,确实感到很难,总觉得要有人呼吁,实事求是地反映,探求解决的更好办法。从大局角度出发,走活军、地干部流动这着棋。《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第二十五条又规定,“现役军官由下列人员补充: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的适合担任军官职务的学生;……个别接收的非军事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军官法》第九条,也有相同规定。此外,近年关于从地方招收士官的规定也是一个有益的办法。依法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义务。那么,我们能否考虑规定凡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者,必须先服兵役?考虑让地方干部选拔到部队代职?科级干部到部队担任营,处级到部队担任团,不胜任工作的一律免职回地方、保留原级。这样做,符合法律规定,好处很多,既可增进相互理解,强化军队和地方干部都是党和国家干部及工作人员的概念,今后又可减少转业干部数,还可缓解大学生就业矛盾。还有,“自主择业”制度还应进一步摸索。防止自主择业干部尤如下岗而自流。对符合“自主择业”条件的军转干部,可实行不占地方编制的安置方式,经费拨给安置所在地,可克服地方推诿。此外,地方
人事制度改革中也可实行类似“自主择业”的办法,领导干部满一定期限,也可改为非领导职务。这样,干部流动就会活起来。
(仅供大家探讨参考)
第四篇:军转安置工作总结
军转安置工作总结
年初以来,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军转办的大力指导下,在全市相关部门、单位的支持、配合下,按照年初的工作目标,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军转安置和服务工作。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注重统筹协调,军转安置任务完成有序有力
今年,我们充分发扬军地协作、部门协作的优良传统,加强组织和统筹力度,争取多方支持,突出安置重点,严格落实责任,按时高效地完成了省下达的军转安置任务。全市共接收安置军转干部********。
1.发挥组织领导功能,增强军转工作效率。参加了全省军转安置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了市军转安置工作小组成员会议,调整了安置工作小组成员,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下发了文件,提高了各地、各部门对军转安置工作的重视程度。召开了军转安置工作部署会,明确了计划和要求,保证了军转安置工作按时推进。召开了全市军转安置工作会议,增强了各地、各部门落实军转安置工作的执行力和紧迫感。加强军转安置工作人员思想建设,结合各类会议组织业务知识培训,贯穿全年的军转安置工作考核评比,并进行通报表彰,促进了全市军转安置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全市军转安置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2.落实安置政策规定,认真审定安置去向。严格档案审查,按照全国、全省军转安置工作会议和中发„2001‟3号、中发„2007‟8号、苏委„2007‟342号文件精神,仔细核查了军转干部、随调家属档案及证明材料,围绕近年来各市区反映的主要政策性问题,开展了调查走访,进行了问卷调查,召开了座谈会,在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我市接收安置细则。合理分解计划,根据接收军转干部的原则和条件,合理进行安置区域划分,认真审定了每一名军转干部的安置地,保证分解到各市区的每一名军转干部都理由充分,情况属实,并结合工作部署会组织了档案移交。
3.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提高军转安置质量。科学编制计划,年初向各部门、单位发放了《2013年军转干部需求信息表》,组织对各部门、单位人员编制、增人计划、自然减员、领导职务等情况进行了摸底,为编制安置计划提供依据。完善督查机制,对各市区安置计划落实、工作开展进度、安置任务完成情况实行全程跟踪,重点督查,帮助解决矛盾和困难,对出现的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加强沟通联络,积极与接收转业干部单位联系,协调解决转业干部特别是相应安排师团职干部的职级和岗位,督促调配、**等部门按时保质完成市直随调家属安置工作,确保安置政策落实到位。
4.继续推行****,打造阳光安置工程。制定实施方案,确保公平性。提交市军转安置工作小组成员会议研究通过了市直安置工作方案和市直积分选岗办法,统一,明确具体的原则、方法和程序,杜绝了暗箱操作。规范积分办法,确保公正性。集中组织选岗,确保公开性。召开军转干部选岗大会,全面公开安置条件、计划、办法,集中组织军转干部进行选岗,现场组织档案交接,并邀请新闻、纪检、行风监督员进行全程监督,增加透明度、维护权威性、提高公信力。
(二)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自主择业干部管理服务稳步推进
在自主择业干部管理服务中,我们按照省厅有关规定,加强军转服务队伍建设,不断强化服务意识,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努力提升服务质量,较好的完成了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
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认真抓好了军转服务人员的教育,经常性组织学习各级党委领导关于军转服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清工作意义,强化责任意识。认真抓好了军转服务人员的能力建设,加强管理服务政策规定学习研究,熟悉管理服务工作程序,增强了处理工作矛盾和问题的能力。认真抓好了军转部门建设,尽力将各市区军转办营造成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组织、单位和娘家,通过我们的工作让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与爱护。
2.抓好服务重点,提高服务质量。注重信息管理,认真做好了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信息系统日常维护,及时采集了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相关信息。加强沟通联络,制作了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通讯录,建立经常化的联系,适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情况,通报管理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做好了主择业军转干部退役金核拨、发放、管理、监督和医疗保险交纳、调资等工作。
3.突出创业扶持,提高就业比率。重视培训工作,引导自主择业转业干部参加了各级各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网上在线培训,提高了社会就业竞争力。加强帮扶力度,协调相关部门完善了就业扶持政策,建立健全了创业服务平台,帮助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创业。协调推荐工作,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采取给辖区内企业发涵、人才推荐、双向选择等形式,向企业推荐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截止目前,全市55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81.5%通过不同渠道实现了就业。
(三)科学制定计划,合理设置内容,军转干部岗前培训扎实有效
坚持把军转干部教育培训纳入教育培训体系和人才资源开发总体规划,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要求和“学用结合、按需施教、注重实用”的原则,完成了军转干部岗前培训工作。
一是人员参训率高。二是计划安排科学。三是内容设置合理。四是开展形式多样。
第五篇:[政策解读]江西南昌军转干部安置政策问答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政策解读]江西南昌军转干部安置政策问答
军队转业干部因特殊需要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安置的规定?
答:《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因国家重点工程、重点建设项目、新建扩建单位以及其他工作需要的军队转业干部,经接收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批准,可以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安置。
符合安置地吸引人才特殊政策规定条件的军队转业干部,可以到该地区安置。军队转业干部的工龄如何计算?
答:《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军队转业干部的军龄,计算为接收安置单位的连续工龄(工作年限),享受相应的待遇。在军队从事护理、教学工作,转业后仍从事该职业的,其在军队的护龄、教龄应当连续计算,享受接收安置单位同类人员的待遇。
计划分配到党和国家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军队转业干部退休时职务等级是如何规定的?
答:《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计划分配到党和国家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的军队转业干部,退休时的职务等级低于转业时军队职务等级的,享受所在单位与其转业时军队职务等级相应或者同等条件人员的退休待遇。
本条规定不适用于到地方后受降级以上处分的军队转业干部。事业单位接收安置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有哪些规定?
答:《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对计划分配到事业单位的军队转业干部,参照其军队职务等级安排相应的管理或者专业技术工作岗位,并给予 3 年适应期。
党和国家机关接收安置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有哪些规定?
答:《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党和国家机关接收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在主管部门的组织、指导下,对担任师、团级职务的,采取考核选调等办法安置;对担任营级以下职务的,采取考试考核和双向选择等办法安置。对有的岗位,也可以在军队转业干部中采取竞争上岗的办法安置。
夫妇同为军队干部且同时转业或一方转业如何确定安置去向?
答:《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第二十条规定,夫妇同为军队转业干部且同时转业的,可以到任何一方的原籍或者入伍地安置,也可以到符合配偶随军条件的一方所在地安置。
下载文档点击http://bj.offcn.com/html/junzhuangan/?wt.mc_id=bk2436 查看更多军转干考试信息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计划安置军队转业干部进南昌市区安置的由哪里统一审核?
答:根据《江西省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实施细则》,计划安置军队转业干部进南昌市区安置的,由省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办公室统一审核。
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可以到配偶或其父母、配偶父母、本人子女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有哪些规定?
答:《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军队转业干部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到配偶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也可以到其父母或者配偶父母、本人子女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1)在边远艰苦地区或者从事飞行、舰艇工作满 10 年的;(2)战时获三等功、平时获二等功以上奖励的;(3)因战因公致残的。
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到父母或者配偶父母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有哪些规定? 答:《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第十八条规定,父母身边无子女或者配偶为独生子女的军队转业干部,可以到其父母或者配偶父母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未婚的军队转业干部可以到其父母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
父母双方或者一方为军人且长期在边远艰苦地区工作的军队转业干部,可以到父母原籍、入伍地或者父母离退休安置地安置。
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到配偶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有什么规定?
答:《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第十七条规定,配偶已随军的军队转业干部,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到配偶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1)配偶取得北京市常住户口满 4 年的;(2)配偶取得上海市常住户口满 3 年的;(3)配偶取得天津市、重庆市和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副省级城市常住户口满 2 年的;(4)配偶取得其他城市常住户口的。
确定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地点的基本规定?
答:《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军队转业干部一般由其原籍或者入伍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安置,也可以到配偶随军前或者结婚时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军转考试网
公考社区军转论坛
军转干部安置考试交流群汇总
下载文档点击http://bj.offcn.com/html/junzhuangan/?wt.mc_id=bk2436 查看更多军转干考试信息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下载文档点击http://bj.offcn.com/html/junzhuangan/?wt.mc_id=bk2436 查看更多军转干考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