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传染病防治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
关于《传染病防治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
—2009年10月29日在市八届人大常委会
第二十次会议上 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教科文卫委员会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崔强的带领下,于9月份深入到市卫生局、市疾病控制中心、部分县、区及医疗机构、学校、托幼机构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传染病防治法贯彻实施情况
2004年《传染病防治法》新修订以来,市政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有力地保障了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为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市政府成立了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建立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成立了应急小分队,制定了《大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及手足口病、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防控预案等13项防病预案,全面提升了我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应急反应及处臵能力。传染病防治体系基本建立。几年来,我市切实加强了医疗救治、疾病防控、执法监督、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传染病防治能力不断提高,满足了市民基本的公共卫生需求。
计划免疫等传染病防治措施进一步落实。在全省率先开展了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建设,逐步形成了管理科学、工作规范、运转协调、保障有力的计划免疫管理系统,提高了疫苗有效接种质量和接种率。
重点传染病防治效果显著。通过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不断加强宣传工作,艾滋病主动监测力度加大,结核病涂阳病人的发现率显著提高,治愈率保持在90%以上。2009年,手足口病、乙肝、痢疾、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等报告发病率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出现下降。广大群众自我防护意识明显增强。今年以来,根据市委“密切关注、科学预防、冷静应对、主动配合”的防治要求,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内防扩散,外堵输入,快速行动,积极防控,有效控制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截止10月14日,我市确诊病例累计45例,隔离治疗5例,治愈40例,无重症及死亡病例发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传染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尽管我市多年来无甲类传染病发生,但艾滋病、布鲁氏菌病、猩红热等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如艾滋病:从2001年发现首例感染者至今累计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38例。其中2006年以前报告2例,2006、2007年各报告5例,2008年报告 13例,2009年截止8月31日已新发现13例。布鲁氏菌病:2006、2007、2008年新发病例分别为73例、295例、615例,今年1-8月新发病例已达1036例,发病率在全省排第二位。另外,新发传染病的威胁日益增加。近些年来,禽流感、大肠杆菌O157感染等一些新发传染病在我国及周边地区陆续出现,有可能产生输入性病例,预防控制的任务非常艰巨。特别是今年9月份以来,我市甲型H1N1连续出现确诊病例,目前感冒样发烧人数不断增加,在北方进入流感高发季节时,防控难度不断加大。
(二)学校等重点部位传染病防控任务艰巨。据卫生部门统计,2008年全市各类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发生猩红热、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各类疫情2939起。2009年9月以来,甲型H1N1疫情发展迅猛。部分高校和中小学个别班级出现学生集中发热现象,这些班级因此停课进行医学隔离。由此可见,学校和托幼机构由于其人员集中、人群易感性较强的特点,是我市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难点和重点所在。这个问题在那些在校生总数相对较多、班额相对较大的学校和班级尤其严重。调查发现,个别学校对预防传染病重视程度不够,卫生工作相对薄弱,缺乏应有的防范意识,通风、消毒等卫生防疫措施不到位。校医及卫生(保健)教师队伍普遍存在人员配备相对不足、专业不对口等问题,特别是专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缺编,传染病防控工作专业队伍力量比较薄弱。据统计,全市600名学生以上的学校共有216所,其中有专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只有56所,共63人。全市仍有62所学校没有配备校医及卫生(保健)教师。同时,由于我市大部分新建住宅区没有规划、建设托幼机构,或者建设的数量少,不能满足学龄前儿童入托的需要,一些私立托儿所、幼儿园只能设臵在居民楼区里,甚至是临时简易房进行办园,教室结构布局不合理,面积小,卫生条件差,极易造成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三)传染病防治体系建设还有待加强。一是传染病防治设备与国家标准还有差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拥有设备平均数达到国家标准的48.31%,平均缺少199件。其中实验室设备与国家标准相比,达到国家标准的45.26%,比国家标准少150件;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拥有设备的平均数达到国家标准的18%,比国家标准缺少122件;其中实验室设备的平均数与国家标准相比,达到国家标准的13%,平均比国家标准少86件。另外,部分医疗机构的救治能力薄弱。杜尔伯特县医院急救设备不足,缺少负压救护车、儿童呼吸机等设备,无法保证重症患者生命安全。
二是各级疾控中心的检验能力平均水平与国家标准有差距。市级疾控中心平均实有基本检验能力130项,达到国家标准的58.03%,与国家标准相比差94项,低于全国市级疾控中心平均水平10.67%,并明显低于全省地市级疾控中心平均实有基本检验能力(全省有7个地市级疾控中心平均实有基本检验项在全省地市级疾控中心平均水平以上,分别为哈尔滨、齐齐哈尔、鸡西、鹤岗、伊春、佳木斯、牡丹江);县、区级疾控中心平均实有基本检验能力41项,达到国家 标准的35.34%,与国家标准相比相差75项,低于全国县区级疾控中心平均水平2.59%。各级疾控中心仪器设备陈旧、缺失,与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传染病疫情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各县大部分乡镇由于缺少设备,对一些普通传染病都不能进行检验。2006年12月29日,卫生部发布了新的强制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按照这一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标由35项增加至106项。但目前,我市市级疾控部门只能检测其中的常规指标33项,多数县区只能检测十几项,生活饮用水安全无法得到保证。
三是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人员匮乏。全市区级疾控部门共有公共卫生专业医师20人,实验室技术力量薄弱。检验人员仅有19人,每个区平均不足4人,与区级177项检测任务相比不相适应。让胡路区有常住人口44万,流动人口10多万,区疾控中心编制仅有27人,难以适应传染病防控的新形势;萨尔图区非专业技术人员占在岗人数的30%以上,急需充实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由于目前人才引进、继续教育、选拔使用、奖惩激励等机制尚不尽完善,人员的流动和培训提高受到限制,素质不高的问题仍较突出。另外,乡镇卫生院卫生防保人员少,村级防疫医生劳务报酬偏低,也影响了基层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四)群众防控意识有待提高。按照2005至2010年《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要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经费应不少于当地当年卫生事业经费的5%。目前,市、县、区都没有专项健康教育经费。由于对《传染病防治法》 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还不够广泛、深入,基层群众对传染病知识了解不够,导致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部分单位和个人的法制意识淡薄,社会参与度不高,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有关的防治措施不能支持理解,甚至妨碍依法防治。同时,不良卫生习惯和重医轻防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特别是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我市让胡路区四新、萨尔图区萨大路、红岗区八百垧等流动人口居住较多、较密集地区,居室拥挤、封闭,室内外卫生条件差,没有上下水,近两年一直是儿童传染病的高发地区。
三、几点建议
传染病防治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直接影响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加强传染病防治体系建设。一是增加设备配臵,保证工作正常开展。要进一步增加投入,使各级疾控中心设备水平尽快达到国家标准,提高实验室基本检测能力,为传染病防控提供基本的技术支持,以适应传染预防控制的基本需要。建立健全应急物资以及技术储备机制。做好疫苗及药物、试剂等应急物资的储备及供应,用于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二是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队伍建设。做好疾控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注重梯队建设,调整改善人员结构,培养基层防控工作骨干。对那些不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的要采取措施适当分流,同时积极开展学习培训活动,提高专业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臵和实验室检测 检验能力等相关业务素质,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传染病防治队伍。三是着力强化传染病防治的监管措施。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公共娱乐场所、饮用水供水及健康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等单位的监管,严格依法查处各类违法案件。
(二)进一步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要根据传染病的流行特点,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抓好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和重点疾病防治措施的落实。当前,面对猩红热、布鲁氏菌病等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上升的现状和来势凶猛的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协调配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加强对重点传染病的监测与防治,努力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努力实现不发生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
(三)强化学校等重点部位传染病防控工作。一是认真落实各项卫生防疫措施,消除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隐患。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在第一时间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以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有效控制传染病在学校蔓延。二是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保健教师队伍建设。要按照有关规定配备学校卫生专业人员和保健教师,并加强卫生专业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培训,以提高其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管协调水平,对传染病疫情的敏感度及处理能力,发挥其在学校传染病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加强托幼机构管理。有关部门在 审批新建住宅小区时,要把幼儿园建设列为基础的公共服务设施进行规划,做到与住宅小区建设同步设计和施工;在老城区改造中,配套幼儿园建设也要与本地区居住人口相适应。加强对学校、幼儿园、课外辅导班、小饭桌等人员密集场所环境卫生和卫生防护的执法监督力度,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四)加大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力度。面向全社会开展健康教育,特别是要提高学生、老人、农村群众和流动人口等传染病易感人群防病意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切实提高公众的传染病防控意识和防控能力,变群众被动接受为主动配合,营造群防群控的社会氛围,确保传染控措施落实到位。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第二篇:关于贯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
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情况汇报
省、市执法检查组各位领导和专家: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于2000年4月29日颁布,2000年9月1日实施。它的颁布实施,为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保障人民健康,维护公民环境权益,规范环境监管行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和法制保证。一直以来,我县始终坚持以“让人民群众呼吸清新的空气”为目标,强化环境管理,严格环保执法,防治结合,标本兼治,促进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大气污染防治的相关法规在我县得到有效实施,大力改善了我县局部地区的环境质量,努力保护了我县的蓝天白云。现将2009年以来我县贯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及大气污染防治的相关法规情况汇报如下: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科学发展。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建设生态县的发展定位,把大气污染防治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了让全县人民呼吸新鲜的空气,为了给全县人民创造一流的空气、一流的生态、一流的人居环境,我们上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不仅成立了上高县环境保护委员会,还将环保工作纳入各乡镇场以及各相关部门年终考核,对没有按时完成任务的单位在年终评先评优时实行一票否决,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积极推进淘汰落后产能,淘汰了8个小型的水泥厂以及5个
落后的冶炼厂,这是保护我县环境空气的重要举措。此外,还合理规划了工业布局,建成了镜山工业园区、黄金堆化工区以及五里岭鞋革城等。同时,在制定区域开发、城乡发展规划以及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求环保部门参加综合决策,实行源头把关。此外,注重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努力,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从机制上得到保障,有力地促进了环境质量的改善。
(二)严格行政执法,加强监督管理。一是完善环境监管机制。先后建立了建设项目审批准入、环保一票否决等制度,加强对经济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增强各级各部门重视环保、加强环保的自觉性,促进环境执法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二是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要求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实行分类管理。对国家禁止发展的项目、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项目,坚决严把关。三年来,我县环保部门先后否决了多个炼钒和铅酸蓄电池企业,今年还确立了坚决不再引进陶瓷企业的目标。同时加强对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管理,督促建设单位环保治理设施按规定期限完成建设,污染物实现长期稳定达到排放。对违反制度的项目单位依法进行限期整改、行政处罚、停产治理等处理。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对历年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处理,纠正重批轻管的现象,杜绝违法违规越权审批行为,有效促进了环保“三同时”
执行率的提高。三年来共审批32个大气项目(其中省级审批3个、市级审批18个、本级审批11个),绝大部分都依法执行了环保“三同时”制度,执行率达93.4%。四是加强环保设施的现场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对污染源单位环保设施实施现场检查,对违规闲置和运转不正常的责令改正或进行行政处罚。据初步统计,我县污染源单位环保设施正常运转率达94%以上。
(三)强化污染治理,改善大气环境。一是实施二氧化硫总量减排工程,今年还新增氮氧化物总量减排工程。我县县政府成立了专门的污染物总量减排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我县环保部门也相应成立了专门办公室,并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根据市政府部署,县政府先后下达了《上高县“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上高县“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方案》和《进一步加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实施意见》,把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分解到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单位。对重点行业、重点部门、重点企业加强监管,狠抓造纸、化工、水泥、陶瓷等行业的二氧化硫减排工作。严格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依法按总量控制要求发放排污许可证;同时加强对新、改、扩建项目的监管,“点对点”实行总量控制,凡是没有总量调剂的新项目一律限批。经过努力,“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效显著,每年都排位全市前列,2009年被省政府评为全省主要污染物减排先进县。二是开展了上高县中心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为了改进城市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改善县城环境质量,2009年我县环保部门开展了“上高县中心城区有毒有害气体排放控制专项
行动”,成立了上高县中心城区有毒有害气体排放控制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了《上高县中心城区有毒有害气体排放控制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划定了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制定了《上高县中心城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管理办法》且该《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我县环保部门还开展了蒙山乡、南港镇、塔下乡等地区石粉企业大气污染的专项整治行动;2010年,我县又开展了陶瓷行业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整治,使各项环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落实。
(四)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根据国家和省、市部署,我县连续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联合多个部门,重点整治了饮用水源保护区、工业园区环境违法以及污染严重的矿粉企业、化工、陶瓷、水泥等重点行业。专项行动采取领导挂点,派驻监督员、挂牌督办等措施,限期整改、取缔关闭了一批污染严重的污染源。三年来,我县环保专项行动出动约3000余人次,检查企业100多家,行政处罚19家企业,要求限期整改的企业41家。专项行动有力的打击了违法犯罪行为,一批污染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此外,重视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环境问题,及时处理群众投诉。三年来,我县环保部门共受理有关大气污染投诉106件,已办理101件,办理率大于95.3%以上。一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如江西金唯冠建材有限公司废气污染、江西上高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粉尘污染以及餐饮业油烟污染等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群众比较满意。
(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一是加强领导决策层的环境宣传教育。把环保法律、法规、环境形势和环保常识纳入党
政领导干部培训内容。二是加强新闻媒介宣传,面向社会开展环境宣传教育。三是积极向群众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开展了以“科学发展、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企业、群众崇尚绿色消费生活方式。
我县在贯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局部区域的大气污染还比较突出。一是酸雨污染依然较重,主要是陶瓷企业所在区域,如泗溪镇。二是城市扬尘污染较为严重,环境空气仍然以尘类污染为主。三是汽车尾气污染监管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部分企业大气污染治理达不到要求,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
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下阶段,我们将进一步贯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坚持依法治污,强化工作措施,不断改善环境质量,确保污染防治目标落实到位。
(一)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按照“围绕经济抓环保,抓好环保促经济”的原则,优化工业布局,把经济增长点转移到降低消耗、提高效益上来。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和产品,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严控高投入、高消耗、重污染、低效益的企业上马,最大限度减少污染负荷,防范新的污染源产生;加大企业技改力度,实现“三废”资源化;对老污染源的治理,逾期不能达到治理目标的,坚决关停并转移,严格实行环保一票否决。
(二)强化监管,狠抓落实,严格控制扬尘污染。建议各有关部门
要按照各自职责进一步加强对施工、拆迁、运输撒漏等环节的监管,确保各项规章和管理规定落实到位。要大力推广文明施工的经验和做法,严查违法违规行为。要重拳治理,加大对渣土运输的规范化管理和执法检查力度,实行运输企业市场准入制度,对违反规定的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要加强对拆房扬尘治理的监管,逐步加大投入,改善洒水车辆不足的现状。研究引入市场机制,成立专业的拆迁喷淋企业,确保每处拆迁工地都有洒水降尘措施,明确凡没有降尘措施的、设备不到场的,拆迁就不能进行。
(三)加大投入,科学推进,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建议政府继续加大公交车辆的更新力度,严格落实车辆维修保养的技术标准和制度,保证车况完好,保证尾气排放稳定达标,对有些超市班线车、客运班线、长途客运冒黑烟现象加强治理。要进一步加大车用清洁能源的推广力度,加强车用加气站的规划和建设,改变目前加气站点少、布局不合理造成的加气难状况。要加强对尾气排放的监督检查,提高机动车尾气检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加大对外来车辆和过路车辆的道路检测力度。要加强车用燃油品质管理,增加优质车用燃油市场供应。
(四)推广清洁能源,提高热电供热能力,减少燃煤污染。建议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组织编制好我市能源发展专项规划和电力、燃气、供热、新能源等行业规划,在改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例,努力减少高污染燃料的同时,增加热电供热能力、削减供热燃煤锅炉,继续推动燃煤锅炉脱硫治理,削减现有燃煤设施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采暖期大气污染。
(五)加强执法监督,加大餐饮油烟及恶臭污染解决力度。建议加强执法监督,积极开展联合执法,解决底商油烟污染扰民问题。制定并实施严格的恶臭气体排放管理制度,有组织地加强对排放源进行日常采样和监测。明确向大气排放恶臭气体的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周边居民区受到污染,督促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有害气体治理。特别要下大力气研究解决一些污水处理厂和化工厂恶臭异味气体排放问题。
(六)加大宣传教育,加强政策研究,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建议进一步加大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宣传教育,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明确企业和群众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引导企业加强自律,关注社会和群众反映,主动认真地解决一些日常的实际问题。要积极研究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真正让防治大气污染变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第三篇:卫生部关于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认真贯彻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通知
卫政法发„2004‟3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部直属各单位,部机关各司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已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04年8月28日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七号发布,并将于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新的《传染病防治法》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在认真总结传染病防治实践尤其是抗击非典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经广泛调研和反复修改之后完成的,对当前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修订后的这部法律,必将对提高我国传染病防治的整体水平,促进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保障人体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为指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学习贯彻好《传染病防治法》,切实依法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高度重视,认真做好《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与培训工作 新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了有关传染病预防、疫情报告、控制以及医疗救治和保障措施等各项制度,突出了对传染病的预防与预警,完善了传染病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制度,进一步明确了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控制措施,对传染病的医疗救治工作进行了专门规定,强化了传染病防治的保障制度建设。该法律所确立的原则和一系列制
度,进一步明确了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将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传染病防治法》宣传贯彻工作的重要性,注重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切实落实学习和培训工作。
卫生部将召开《传染病防治法》宣传贯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分别举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法制机构、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医政管理部门、卫生监督部门人员《传染病防治法》培训班,对法律的有关内容进行学习和研讨,为各地宣传和实施工作培训骨干力量。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将《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贯彻工作纳入“四五”普法规划,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抓紧拟订学习、宣传和人员培训的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卫生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切实提高对《传染病防治法》重要意义的认识,带头学习这部法律,准确理解、正确把握、深刻领会法律的各项规定。要按照学用结合的原则,分级、分类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法》知识的培训,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准确理解、全面掌握、正确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的各项规定,明确所肩负的责任。在做好卫生系统内部宣传贯彻工作的同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大向社会公众的宣传力度,使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熟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了解自己的权利、义务,增强守法的自觉性,为传染病防治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加强领导,做好《传染病防治法》施行前的准备工作
《传染病防治法》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施行。在法律施行前,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法律的要求,提前做好各项实施准备工作。
(一)建立、完善传染病防治各项工作制度
传染病防治要实行预防为主,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法律规定了各项传染病防治的工作制度,如传染病监测、预警制度,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完善是《传染病防治法》全面贯彻落实的关键和基础。我部将按照法律的规定,尽快与有关部门配合做好有关配套文件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也要依法完成相关工作方案的制定工作,建立和完善传染病防治的长效工作机制,保证法定职责的切实履行。
(二)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体系的建设 《传染病防治法》对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的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设提出了要求,明确了政府的责任。这也是卫生部门必须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规划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时,必须研究建立两个体系之间密切协作的运转机制;在加快疾病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并加强职能定位、责任分工和人员队伍建设。各地要按照转变职能、依法行政、综合执法、权责一致的原则,不断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强卫生监督执法机构能力建设,加大传染病防治的监督执法力度。
(三)积极争取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
《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规定国家将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了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具体保障措施。我国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在面临严峻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深入领会并运用好法律所规定的各项政策,做好协调和管理工作,保证项目资金及时拨付到位,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监督检查,合理有效使用各项资金。
三、团结一致,确保《传染病防治法》的贯彻落实
传染病防治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公共利益和社会发展,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牢固树立对人民负责的思想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传染病防治法》的发布施行为契机,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和宣传贯彻活动,努力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要通过学习宣传,使每一名卫生行政工作人员深知自己所负的责任,使每一名医疗卫生人员明确自己所应履行的职责,也使社会有关单位和个人知道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保证法律的规定全面贯彻实施。
二○○四年九月二十一日
第四篇:关于贯彻实施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
关于贯彻实施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
按照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关于委托检查水污染防治法贯彻实施情况的通知》的通知要求,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5月14日,常委会办公室发出通知对开展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作了具体的安排。在委托XX县、凤庆、永德、镇康、沧源、耿马六个县(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的同时,5月25日至26日,由常委会副主任代猛带队的执法检查组,围绕“通知”要求的四个方面的检查内容,采取实地查看现场、听取工作汇报等方式先后深入XX区、双江自治县对水污染防治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检查组实地查看了XX区博尚镇大勐准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情况、中山水库水源地保护情况和双江南华糖业有限公司开展水污染治理情况、双江污水处理厂城镇污水处理运营情况,听取了县(区)人民政府工作情况汇报XX县直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
5月27日,检查组专题召开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局、市工信委等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会,进一步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建议,并综合吸纳了各县人大常委会的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对全市水污染防治法贯彻实施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5月29日,检查组召开会议,研究形成了执法检查报告,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水污染防治法贯彻实施情况及成效
(一)加强水污染防治法的学习宣传
市、县(区)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法学习宣传,采取专题展板、节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有关内容印制宣传单、接受群众现场咨询等方式,利用“6•5”世界环境日、“3•22”世界水日、“12•4”法制宣传日和经常性的普法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在重点排放水污染的企业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专题学习讲座,组织监管部门干部职工开展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考试。营造了公众学法、自觉守法、文明执法的良好氛围。
(二)建立完善水污染防治工作制度
一是认真落实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十一五”期间,实施了制糖业酒精废醪液综合利用化学需氧量减排工程,实现了制糖业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治理;2011年启动了全市制糖行业“源头节水与末端废水深度治理”工程,2014年全市16个制糖企业废水深度治理工程已全部完成,实现了制糖行业生产废水稳定达标排放,外排主要污染物大幅削减;2012年开始全面推行天然橡胶行业推广“厌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废水治理技术,要求全市所有制胶企业在2015年必须完成废水深度治理,并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截止目前,全市橡胶加工行业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已通过环保验收3个,投入试运行3个,正在组织施工8个,已关闭2个,停产1个。通过强化落实“工程、结构、管理”三项减排措施,经国家环保部核查核定,2014年全市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分别为5.672万吨、0.2967万吨以内,比2010年分别减少5.2%和7.17%,超额完成了2014年总量控制目标,其中化学需氧量提前实现了“十二五”控制目标。二是稳步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排污许可证分级管理的要求,排污许可证作为强化排污企业环境管理的重要抓手,对于全面提高环境管理水平、逐步实现科学化、定量化管理,有效控制环境污染、促进环境质量改善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2014年,全市共发放排污许可证77户,其中市级发证5户、县级发证72户。
(三)依法保护饮用水源安全
“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目标责任制,先后制定出台了《XX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实施办法》、《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和运营管理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将水污染治理任务纳入目标进行考核。进一步强化了地方主要领导对区域内河流治理的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一是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确定了32个水源地为全市重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并进行了公布。
二是每年组织开展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监测和评估,对全市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每季度开展1次环境监测。三是每年组织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威胁饮用水安全的环境违法行为。四是认真组织实施“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建设项目。
五是市、县(区)人民政府建立了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机制,水务、环保部门和重点工业企业均制定了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方案。
(四)深入推进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整治
一是开展河道治理整治行动工作。印发了《XX市主要城镇过境河流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南汀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三带”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XX市南汀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等共8个专项工作方案,制定出台了实现5个洁净目标工作方案和推进实施10大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案。
截止2014年底:全市已开工建设江河治理项目29个(完工13个),累计治理河长122.27公里,新建堤防200.05公里,累计完成投资60975.29万元;南汀河流域在建项目13个(中小河流6个、主要支流5个、国际界河2个),完成南汀河干流生态河道建设11.2公里,林荫河道建设105.3公里。
二是开展矿山巡查,进行依法治理。经调查,全市主要城镇过境河流流域持采矿权证的有49个,无证非法采矿的122个。2014年全市共开展矿山巡查5000余人次,出动车辆1400余车次,巡查排查700余次,对持采矿证但越界开采的9个矿山,查处2起、责令整改7起,关闭非法采石厂62个,封闭非法采石、采矿道路10处,并依法发出了《责令停止矿产违法行为通知书》。
截止2014年底,对20个工业污染防治类项目已进行整治,停产治理1个,取缔关闭1个;纳入重金属污染防治类15个项目中,正在组织实施1个,已停产12个,纳入清理整治2个。
(五)不断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十二五”以来,全市紧紧围绕污染减排工作目标,大力推进城镇生活污水的治理,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9座,即8县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和耿马县孟定镇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10.55万吨/日,实际处理能力5.62万吨/日;2014年全市共计完成污水配套管网建设60.92公里。
同时,加大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现场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落实。
(六)有序推进农村农业的污染治理工作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2014年全市共举办形式多样的农药宣传培训58场,发放宣传资料17000余份,培训人数达2421人,为近2万余人次的农药使用者提供咨询服务。
二是组织实施了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污染治理工程。“十二五”期间9户畜禽养殖企业完成了“雨污分流+干清粪+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减排工程。
三是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率。2014年全市共完成秸秆资源综合利用188.9万吨,其中:还田利用11.8万吨、作饲料利用76.5万吨、作燃料利用21.6万吨、作原料利用79万吨。四是加大农药销售市场监管。2014年出动执法人员448人次,检查市场77次,检查农药经营单位278家(次),收缴过期农药148公斤、查处假冒农药7件、禁用高毒农药特丁硫磷5230公斤,下发整改通知书23份、立案调查3起、调解纠纷3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发展不平衡,生活源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展缓慢,造纸、矿产采选行业取得的污染防治成果巩固难度大,水污染防治仍面临严峻挑战。
(一)工业企业污染仍然突出
一是少数部门、企业干部职工思想认识不到位,环保意识差,法制观念淡薄。
二是部分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投入不足,偷排、直排生产污水等违法行为还时有发生。
三是个别企业上项目没有严格实行“三同时”制度,还在走“先上车后买票”、“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二)城镇生活污染日益凸显
一是我市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虽然已投入运行,但XX区的截污管网覆盖率不高,雨污分流不彻底,还有部分污水没有纳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二是城市污水厂专技人员缺乏,管理不到位,运行不稳定。三是水污染治理设施不足,大部分镇乡未对生活污水进行有效治理,一些企业、医院、学校、集贸市场的生产生活污水均未经达标处理直接排入临近的河流。
(三)农业农村水污染形势严峻
一是雨污分流不彻底导致农村水环境污染、沟河富营养化。
二是农业生产中过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壤板结,耕作质量差,畜禽分散养殖造成的水污染治理难度大。
三是农村的生活垃圾基本采取集中填埋处理,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得不到收集和处理,对周边地表、地下水体造成了污染威胁。
(四)环境监管执法能力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能力严重不足 一是环境监察执法能力严重不足。目前全市有环境监察人员编制43人,实有33人,执法人员编制与执法工作任务差距大。
二是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亟待加强。目前全市除市环境监测站(仅有16人)和耿马县监测站(仅能开展有限项目监测业务)外,其余7县区均无县级环境监测站,监测站(点)设置与国家规定的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要求差距大,无法达到国家规定的环境监测力度和监测频次要求。
三、下步工作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宣传,提高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意识,营造良好的守法、用法、执法氛围。
(二)进一步强化水源地的保护,完善监测管理机制,确保饮水安全。
(三)进一步完善城镇排污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升城市水污染的治理能力。
(四)进一步加快农村规模化种植、养殖业的“雨污分流+干清粪+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减排工程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增强农村水污染的治理能力。
(五)严格执行国家水污染治理强制标准,引导工业企业增强环保意识,逐步加大对水污染防治的基础设施投入。
(六)加强水环境保护职能部门协调配合,探索完善综合执法机制,合力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
四、修改完善水污染防治法的意见和建议
按照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关于委托检查水污染防治法贯彻实施情况的通知》的通知要求,结合水污染防治法学习、工作实践和执法检查中遇到的问题,现对水污染防治法修改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一)建议设立国家、省、县生态补偿基金,建立饮用水源地、重要河流、重要水体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补偿机制。对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的地区、企业或个人进行经济补偿,使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因保护水环境而受影响,让因保护水环境而放弃产业发展地区、企业或个人不因保护水环境而受损失。
(二)理顺体制机制、增强流域治理的联防联动。现行环保法第二十条规定:“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的要求,在水污染防治法中应细化“四个统一”的协调机制。
(三)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水污染防治法应明确流域各地区协调一致的环境保护机制,按照建水质的优劣来确定上下游省、市、县之间双向补偿标准,调节和平衡省、市、县之间利益差异和利益冲突。
(四)完善水污染防治目标。现行水污染防治法第一条规定的“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饮用水安全”目标表述比较模糊,建议修改为“为防治水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改善水资源质量,保障饮用水安全……”。
(五)突出环保执法力度。进一步明确执法主体、执法责任,在法律责任应与环保法的规定相衔接,明确按日计罚、限产停产、行政拘留等行政强制措施。
(六)现行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八条“……由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的表述建议修改为“……由所在地的州、自治州、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
第五篇:关于大气污染防治法贯彻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关于大气污染防治法贯彻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高阜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贯彻
实施情况的自查报告
资溪县人大常委会:
接到资溪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自查报告的通知》后,高阜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及相关领导为副组长的高阜镇《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自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全镇《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自查工作,在镇工商分局等单位相关领导及业务人员陪同下,于xx年年5月5日至6日先后深入到村庄、社区和部分厂矿企业进行执法大检查。现将我镇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一是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合理规划我镇工业布局。
二是将《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宣传,结合到每年的“五五”普法工作当中,将与大气污染防治有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列为“五五”普法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是借助地球日、6.5环境日、世界戒烟日等宣传活动,xx年发放宣传材料300余份,使大气污染防治材料走进村庄、社区和企业,做到家喻户晓,调动了各行各业加强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不断加强全面的环保意识。
2、联合环保、工商、国土等部门在充分调查研究、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对不符合手续不齐全,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沙场、石场、砖厂进行了关停及限期整改;对辖内的活性碳厂,要求厂方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以减少污染物排放;对露天烧烤、餐饮业油烟排放进行综合执法检查,及时消除大气污染隐患。几年,来我镇先后用关闭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矿企业2家,其他企业、店铺各项指标全部达到要求。
3、积极推广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严禁焚烧秸秆、垃圾;限制高危剧毒农药的使用;推广生态肥料和生态农药,减少面源污染;重点扶持土地资源的效能种植和主题化种植,积极推广鳗鱼养殖、烟叶、有机水稻、有机白茶、有机油茶、有机草莓等基地建设。
4、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广新能源的使用。近年来,经过积极引导,我镇共建设沼气700余口;有60%以上的农户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二、存在问题
由于我镇辖区内企业经济实力普遍较弱,在对老设备的改造问题上企业几乎还没相应的技术能力和资金保障。经营者虽然也想引进先进技术来降低废气、扬尘等废弃物的排放量,提高产量增加效益,但却苦于缺少资金,造成企业在废气、扬尘处理技术上的投入明显不足。另一方面,企业往往还存在生产治理水平不高、员工技能低下等问题,这都对企
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这些问题给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乡镇一级缺少环境保护专业人员,监测、执法存在很大难度。
三、几点建议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群众关心、社会关注。大气污染不仅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必须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负责、政策引导,突出重点、防治并重,依法推动大气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1、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社会各界的环境法制意识。做好大气环境保护工作,关键在于增强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贯彻执行环保法律法规的自觉性。要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使其明确法定职责,提高责任意识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加强社区和企业负责人的宣传教育,使其增强守法意识,使遵守法律法规成为自觉行动;加强广大群众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帮助其革除不文明的陈规陋习,增强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意识。
2、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把工、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三废”治理与利用结合起来,提高全社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