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置帮教工作制度
司法所安置帮教工作制度
一、衔接工作制度
(1)安置帮教工作站收到《刑满释放人员通知书》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通知书》后,一周内建立安置帮教档案。
(2)安置帮教工作站接到通知后,在三日内通知刑释解教人员所在村委会安置帮教小组及刑释解教人员家属,并动员家属尽可能亲自将刑释解教人员接回,必要时安置帮教工作人员可与家属随同前往。
(3)对监所部门派人送回住地的刑释解教人员,帮教人员应主动与公安派出所联系,尽快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联防联帮措施。
(4)安置帮教工作站在刑释解教人员回到原籍后五日内,应详细掌握服刑在教期间的情况,记录在案,填表归档,签订安置帮教工作责任书。
(5)对有重新犯罪可能,监所部门通知并派人送回的刑释解教人员情况的掌握不能超过三日,登记为重点帮教对象。
(6)协助和督促刑释解教人员在一周内到原户籍所在地办理入户手续。
(7)刑释解教人员“回归”后不到公安派出所报到入户,时间超过二十日的,应在耐心动员的同时,必须向户籍所在地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二、帮教对象登记建档制度
(1)安置帮教工作站收到刑释解教人员通知书后及时进行登记造册,并在五日内将通知书发至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安置帮教工作站。
(2)安置帮教工作站从接收刑释解教人员之日起三日内,应摸清其服刑在教期间的表现情况,同时填写本人基本情况登记表,同监所部门发放的通知书一并存入个人档案。(3)建档要求:一人一档,认真填写各项内容。
三、帮教工作联系会议制度
安置帮教工作站每年召开一次各成员单位、各有关部门的联系协调会议。
会议主要内容和任务:一是汇报安置帮教工作开展情况,各成员单位、各有关部门作用发挥和相互配合情况;二是总结通报安置帮教工作情况;三是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计划;四是对重点区域、有重新犯罪可能的刑释解教人员指定帮教责任人,落实帮教防范措施。
四、谈心谈话记录制度
(1)安置帮教小组每季度找刑释解教人员谈心一次,了解他们的思想转变、生产劳动及生活等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有的放矢地开展帮教工作。
(2)安置帮教站每半年要与安置帮教小组一起召开一次有关刑释解教人员座谈会,接受他们的批语意见,听取他们的合理化建议,了解他们释放后的情况,进一步做好安置帮教工作。
五、跟踪考察制度
为及时掌握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的情况,进一步做好安置帮教工作,安置帮教工作站每半年(帮教小组每季度)对本辖区刑释解教人员进行一次全面考察,并做好记录,存入个人档案。
六、检查考核制度
镇安置帮教工作站对社区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检查考核内容:
(1)机构是否健全,协调作用发挥如何;(2)制度是否完善,具体落实怎样;
(3)档案材料是否齐全,记录是否清楚完整,是否按要求建立“一人一档”;
(4)与公安等部门配合是否紧密,具体作用发挥如何;(5)安置帮教工作是否真正落实到位,有何新的做法和典型事例。
七、政治法律学习制度
(1)建立政治学习制度。安置帮教小组每月不少于半天,认真组织刑释解教人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涉及安置帮教方面的有关政策与规章,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增强他们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法律、法规培训,每月不少于半天,从而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防止和杜绝重新犯罪。
(3)定期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
一、两门实用技术,检验其学习效果,并将考试成绩存入个人档案,作为就业参考。
八、帮教安置目标管理制度
(1)通过耐心细致的帮教工作,使刑释解教人员逐步改邪归正,重新做人。
(2)发挥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进一步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技能培训工作,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安置,使他们生活有着落,就业有门路,安置率达到90%。(3)通过做好安置帮教工作,预防和减少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重新犯罪率控制在3%以下。
(4)安置帮教工作站针对帮教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三帮一”、“二帮一”的方法进行帮教,也可以选择一些表现好的刑释解教人员与表现差的结成对子进行现身帮教。
九、统计报告制度
(1)安置帮教工作站每年在7月(半年报)、12月(全年报)内容要求,分别上报本单位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开展情况。
(2)安置帮教工作站按照上级安置帮教工作站的具体要求逐级上报。
(3)报表要求:字迹清楚,内容完整,数字准确,按时上报。
十、家访回访制度
安置帮教工作站每季度对本辖区刑释解教人员进行一次家访,安置帮教工作小组每月进行一次,对于重点人员随时进行家访,并认真做好记录。
十一、帮教管理制度
(1)法制教育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结合,使刑释解教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
(2)普遍帮教与重点帮教相结合。(3)组织帮教与家庭帮教相结合。
(4)正面教育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教中帮,帮中教,为刑释解教人员排忧解难。
十二、帮教管理要求
镇、村两级安置帮教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在对刑释解教人员实施安置帮教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做到
1、“三个不”:不嫌弃、不歧视、不纠缠旧罪过;
2、“四个一样”:政治上一样对待、经济上一样支持、工作上一样信任、生活上一样关心;
3、“八清楚”:住址清楚、犯罪性质清楚、释放时间清楚、家庭状况清楚、经济条件清楚、思想动态清楚、处出活动清楚、交往人员清楚;
4“四知道”:知姓名、知住所、知罪错、知工作单位;“五熟悉”:熟悉家庭成员、熟悉社会关系、熟悉现实表现、熟悉从事职业。
5、对外出务工人员要有专人负责联系,做到底数清、动向明、不脱管、不漏管。
第二篇:安置帮教工作制度
营盘司法所安置帮教工作制度
一、办事指南
第一条 为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安置帮教工作透明度,结合营盘镇安置帮教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营盘镇(村、社区)安置帮教办及其工作人员。
第三条 刑释解教人员在工作、生活上有实际困难,社会各界人员对我镇(村、社区)安置帮教工作人员不作为或消极作为,可向村安置帮教办求助、检举或控告。
二、服务承诺制度
第四条 营盘镇(村、社区)安置帮教办公共服务内容是指处理刑释解教人员及其家属的来访来信(或来电咨询),主要是刑释解教人员对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寻求帮助以及有关安置帮教政策法规的咨询。对于刑释解教人员及其家属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做到事事有回音。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且在其职权范围内的前提下,努力做到件件有落实。
三、工作制度
第五条 为切实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杜绝推诿扯皮现象,根据相关制度,结合我镇(村、社区)安置帮教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六条 经办人员对到安置帮教工作机构办理有关事项的刑释解教人员及其家属负有一次性告知的义务,对手续、材料不完备或未按规定程序、受理时限办理的,应一次性告知需要补办的手续、材料或办理程序、受理时限。
第七条 经办人员在向来访的刑释解教人员或其家属、朋友一次性告知时,可采用口头告知形式。
第八条 来访的刑释解教人员或其家属被一次性告知需补办的手续、材料,待补齐后一并上报,由安置帮教工作机构重新受理。
第三篇:街道安置帮教工作制度
XXXX街道安置帮教工作制度
为切实做好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制度。衔接工作制度
1、街道安置帮教工作站接到通知后,应当在三日内通知刑释解教人员所在村(居)委会安置帮教工作小组及刑释解教人员家属,并动员家属尽可能亲自将刑释解教人员接回,必要时安置帮教工作人员可与家属随同前往。
2、对监所部门派人送回住地的刑释解教人员,帮教人员应主动与公安派出所联系,尽快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联防联帮措施。
3、安置帮教工作站在刑释解教人员回到原籍后五日内,应详细掌握服刑在教期间的情况,记录在案,填表归档,签订安置帮教工作责任书。
4、对有重新犯罪可能,监所部门通知并派人送回的刑释解教人员情况的掌握不能超过三日,登记为重点帮教对象。
5、协助和督促刑释解教人员在一周内到原户籍所在地办理入户手续。
6、刑释解教人员“回归”后不到公安派出所报到入户,时间超过二十日的,应在耐心动员的同时,必须向户籍所在地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帮教对象登记建档制度
1、安置帮教工作站(组)从接收刑释解教人员之日起三日内,应摸清其服刑在教期间的表现情况,同时填写本人基本情况登记表,同监所部门发放的通知书一并存入个人档案。
3、建档要求:一人一档,认真填写各项内容。帮教工作联系会议制度
街道办事处安置帮教工作站每半年召开一次。
会议主要内容和任务:一是汇报安置帮教工作开展情况,各成员单位、各有关部门作用发挥和相互配合情况;二是总结通报安置帮教工作情况;三是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计划;四是对重点区域、有重新犯罪可能的刑释解教人员指定帮教责任人,落实帮教防范措施
谈心谈话记录制度
1、安置帮教小组每季度找刑释解教人员谈心一次,了解他们的思想转变、生产劳动及生活等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有的放矢地开展帮教工作。
2、安置帮教站每半年要与安置帮教小组一起召开一次有关刑释解教人员座谈会,接受他们的意见,听取他们的合理化建议,了解他们释放后的情况,进一步做好安置帮教工作。
跟踪考察制度
为及时掌握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的情况,进一步做好安置帮教工作,安置帮教工作站每半年(帮教小组每季度)对本辖区刑释解教人员进行一次全面考察,并做好记录,存入个人档案。
检查考核制度
街道办事处年终对村(居)委会、社区及辖区单位进行一次检查,检查考核内容:
1、机构是否健全,协调作用发挥如何;
2、制度是否完善,具体落实怎样;
3、档案材料是否齐全,记录是否清楚完整,是否按要求建立“一人一档”;
4、安置帮教工作是否真正落实到位,有何新的做法和典型事例。
政治法律学习制度
1、建立政治学习制度。安置帮教小组每季度不少于半天,认真组织刑释解教人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胡锦涛主席“八荣八耻”理论和时事政治以及涉及安置帮教方面的有关政策与规章,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增强他们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法律、法规培训,每季不少于半天,从而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防止和杜绝重新犯罪。
3、定期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
一、两门实用技术,检验其学习效果,并将考试成绩存入个人档案,作为就业参考。
帮教安置目标管理制度
1、通过耐心细致的帮教工作,使刑释解教人员逐步改邪归正,重新做人,改好率达到95%。
2、发挥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进一步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技能培训工作,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安置,使他们生活有着落,就业有门路,安置率达到90%。
3、通过做好安置帮教工作,预防和减少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重新犯罪率控制在2.5%以下。
4、安置帮教工作站(组)针对帮教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三帮一”、“二帮一”的方法进行帮教,也可以选择一些表现好的刑释解教人员与表现差的结成对子进行现身帮教。
统计报告制度
1、安置帮教工作站按照上级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的具体要求逐级上报。
2、报表要求:字迹清楚,内容完整,数字准确,按时上报。
家访回访制度
安置帮教工作站每季度对本辖区刑释解教人员进行一次家访,安置帮教工作小组每月进行一次,对于重点人员随时进行家访,并认真做好记录。
帮教管理制度
1、法制教育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结合,使刑释解教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
2、普遍帮教与重点帮教相结合。
3、组织帮教与家庭帮教相结合。
4、正面教育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教中帮,帮中教,为刑释解教人员排忧解难。
帮教管理要求
各级安置帮教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在对刑释解教人员实施安置帮教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做到:
1、“三个不”:不嫌弃、不歧视、不纠缠旧罪过;
2、“四个一样”:政治上一样对待、经济上一样支持、工作上一样信任、生活上一样关心;
3、“八清楚”:住址清楚、犯罪性质清楚、释放时间清楚、家庭状况清楚、经济条件清楚、思想动态清楚、处出活动清楚、交往人员清楚;
4、“四知道”:知姓名、知住所、知罪错、知工作单位;“五熟悉”:熟悉家庭成员、熟悉社会关系、熟悉现实表现、熟悉从事职业。
5、对外出务工人员要有专人负责联系,做到底数清、动向明、不脱管、不漏管。
撤销帮教制度
1、属于刑满释放的归正人员,帮教期限为五年,属于解除劳教的归正人员,帮教期限为三年,特殊情况除外。
2、帮教期限届满前,帮教责任人应对归正人员进行一次全面考察,提出撤销帮教或延长帮教的初步意见,报街道安置帮教工作站审核,办理批准手续。
第四篇:安置帮教工作制度
安置帮教工作制度
1.要对本单位的帮教对象做到摸清底数,对实施帮教对象组织、人员、措施三落实。
2.对帮教对象定期组织谈话,并根据表现情况,该解除帮教的应及时解除,该继续帮教的应重新列定计划,继续帮教,直到改好为止。
3.依法保障刑释解教人员的合法权益,为他们的生活、劳动和接受在教育创造必要的条件,安排其就业。
4.对假释保外来人员要落实监控,进行跟踪帮教,并将表现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和反映。
5.建立帮教谈话记录。
6.经常对帮教对象进行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教育,增强法律意识,减少重新犯罪的可能性。
第五篇:安置帮教工作制度
安置帮教工作制度
一、登记、建档制度
1、司法所(帮教工作站)接到区安置帮教工作室转达的刑释解教人员通知书后,应当及时登记造册,做到一人一档。
2、司法所(帮教工作站)应在接到通知五日内将帮教对象档案抄送其所在村(居)委会,村(居)委会要登记造册,成立帮教小组,并动员家属按时接回刑释解教人员,切实做到“帮教人员、帮教对象、帮教措施”三落实。
二、“三帮一”工作制度
司法所(帮教工作站)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村(居)委会做好安置帮教工作,辖区内的所有刑释解教人员均应建立有街道干部、村(居)干部和有威望的亲戚组成的“三帮一”帮教小组,随时了解掌握帮教对象的思想动态和现实情况,做好记录、完善档案,帮助、引导、扶助帮教对象就业或解决生活出路问题,使他们依靠勤劳致富,成为遵纪守法的人。
三、“结对”帮扶制度
对刑释解教人员的特困户,应采取“结对”帮扶措施。街道、村(居)领导和街道安置帮教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定认定单位“结对”帮扶,解决帮教对象生产、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使他们尽早脱贫致富。
四、会议制度
1、坚持家长会议制度,认真解决不嫌弃的问题。
2、坚持干部例会制度,切实解决不歧视的问题
3、坚持群众会议制度,真正解决不冷遇的问题。
4、坚持刑释解教人员座谈会制度,解决不自卑的问题。
5、坚持帮教工作例会制度,分析问题,研究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街道帮教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一年应召开两次会议,并要有完整的会议记录。帮教工作站应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并有完整记录。
五、报告、报表制度
1、对于逾期未报的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工作站应会同派出所向所在街道和村(居)委会介绍情况,同时向安置帮教办公室报告。
2、遇有帮教对象户口迁出的,应将变更后的具体地址和“通知书”一并返回区安置帮教办公室。
3、对于未到原户籍所在地的刑释解教人员或原户籍所在地居住的刑释解救人员,现住地帮教工作站要将情况及时通报原户籍所在地帮教工作站,同时与现住地村(居)委会共同开展帮教工作,尽量减少脱管、漏管、失控现象。
4、认真填写半年和刑释解救人员统计表
六、管理制度:
1、成立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健全街道、村(居)帮教组织;
2、建立帮教人员档案,一人一档,规范管理;
3、每半年与派出所等有关部门统计、核对刑释解教人员,防止
脱管、漏管;
4、定期召集帮教小组成员了解情况,并进行汇总,及时上报有关报表、信息;
5、协调有关部门安置帮教对象从事有关工作;
6、积极动员相关部门解决帮教对象的实际困难。
七、岗位责任制度:
1、司法所负责所在街道的安置帮教工作。
2、每个帮教对象有具体的帮教小组成员进行结对帮教,有具体点帮教措施,并落到实处。
3、凡出现重新犯罪情况,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年终考核时,将扣除相应的分数。
4、对没有帮教措施的帮教小组或帮教措施不落实的,要根据情况对其进行批评并限期改正。
5、每个与帮教对象结对的成员要订出帮教目标,保证帮教工作达到语气目的。
八、奖惩制度
对安置帮教、管控措施落实,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街道帮教领导小组建议当地党工委、办事处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安置帮教、管控责任和措施不落实,造成刑释解教人员漏管失控,导致重新劳教、造成严重后果的,由街道帮教领导小组建议有行政管理全县的上级主管机关干部醉酒有关单位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