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置帮教知识
安置帮教知识
刑满释放、解除劳教(简称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是司法行政基层工作的一项新业务。它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靠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非强制性的引导、扶助、教育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包括:对服刑、劳教人员回归社会前的思想教育、就业技能培训;向刑释解教人员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接收单位介绍情况,移交有关档案、材料;引导、扶助刑释解教人员就业或解决生活出路问题;对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帮助教育,落实预防重新违法犯罪措施等。通过安置帮教工作,力争使大多数刑释解教人员增强改过自新的信念和能力,在就业、上学和社会救济等方面不受歧视,实现生活有着落,就业有门路,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1、安置帮教工作的对象
安置帮教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刑满释放或解除劳动教养三年之内,没有生活出路和有重新犯罪倾向的人员。没有生活出路的人员通常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义务人的三无人员。有重新犯罪倾向的人员通常指没有改造好的人员、暴力犯罪、恶习较深、屡教不改人员。
2、安置帮教工作机构和人员
安置帮教工作机构是由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牵头成立,由司法、公安、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工商、妇联、共青团等部门联合组成的社会机构。
3、安置帮教工作职责
指导协调相关部门、社会各界及基层安置帮教组织共同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的劳动就业和接茬帮教工作。
4、安置帮教工作的发展史
国内: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的同时,专门颁布了《劳动改造罪犯刑满释放及安置就业暂行处理办法》。因为国民经济刚刚起步,就业门路有限,因此对刑释解教人员主要采取“多留少放”的政策。60年代初期,政治经济形势有了很大好转,社会秩序稳定,留放政策适时调整为“四留四不留”,即改造不好的留,无家无业的留,家在边境、口岸、沿海线上的留,放出后有危险本人不想回的留。改造好的不留,家在农村、大中城市、郊区不留,家中需要本人的或本人要求坚决的不留,老弱病残的不留。1981年又出台了犯人刑满释放,除强制留场就业的以外,均应放回捕前所在地或直系亲属所在地的规定。当地公安机关凭释放证明给予落户,由原工作单位,当地劳动部门、街道负责安置就业。198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犯人刑满释放后落户和安置工作的通知》指示,各部门、企事业单位、街道、社队,都要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全局出发,提高政策法制观念,密切配合,认真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落户安置和社会帮教工作。1984年11月,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对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要从组织上、制度上逐人落实帮教措施,可以建立帮教小组,也可以责成专人负责,实行包管、包教、包思想转化的承包责任制。
1991年3月的全国人大《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1992年中共中央七号文件以及1994年2月中央综治委等六部委联合签发的《意见》等都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作了重要规定。1994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其中关于罪犯的释放和安置一节,明确规定:对刑满释放人员,当地人民政府要帮助其安置生活;刑满释放人员依法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这一规定,是对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发展,是我国对公民人权保护的重要体现。1997年,中央综治委要求各地把安置帮教工作纳入基层安全创建活动之中,切实抓紧抓好。1999年,中央综治委、司法部、公安部、民政部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服刑、在教人员刑满释放、解除劳教时衔接工作的意见》,使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国外:西方一些国家很早就开始了对出狱人社会保护的研究,帮助出狱人谋生就业,弃恶从善,纠正其不良习性,给予道德上物质上的援助。出狱保护的对象不限于从监狱出来的人,也包括曾受到过某种司法处分或有不良行为的人。
世界上最早的出狱人保护组织是英国人1772年创立的,1862年英国率先颁布了出狱人保护法,规定了对民间调解保护组织的监督和费用补助。在美国,费城于1776年成立了出狱人保护协会,而后,美国相继在各州建立了官方的保护机构,专门提供经费,以协助出狱人的生活和就业。日本则从1907年开始,由国库拨款补助释放者保护团体,并于1939年颁布了司法事业保护法,以后被更生紧急保护法替代。挪威按地区成立了类似安置办公室的专门机构,国家统一拨款,释放后,对无家可归、无业可就的人免费提供住所,直到找到工作为止。我国的台湾地区也专门有刑满释放人员基金会并建有产业,放出的人生活无着落,可申请最多生活补助,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对预防重新犯罪有重要意义。
5、各部门如何配合做好归正人员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置帮教工作的领导,把安置帮教工作作为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制定工作措施,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具体工作由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各有关部门、人民团体、民间组织、新闻单位、社区居民组织、村民委员会等组织和家庭,应当互相配合,共同做好安置帮教工作。
监狱、劳教所、看守所应当根据社会需要和服刑人员、劳动教养人员的特点,开展相关职业技术培训,在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前,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回归社会的思想、技能等的教育辅导,为其回归社会后的就业创造条件。
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监狱、劳教所、看守所职业技术培训工作的组织和指导,对经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考试合格的服刑人员、劳动教养人员,应当颁发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
6、归正人员享有哪些平等权利? 符合就学、复学、升学条件的归正人员,本人要求继续上学的,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批准其入校学习,不得歧视。
归正人员自谋职业、自主择业,依靠市场需求实现就业;鼓励、帮助归正人员积极参加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就业竞争能力;职业介绍机构应当推荐、帮助归正人员就业。有关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社区居民组织应当积极支持归正人员进入社区就业实体就业或者兴办社区服务业实现就业。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居民组织,开展对归正人员的法律教育和专项职业技术培训。归正人员回农村落户的,村民委员会应当按有关规定为其分配承包责任田。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帮助、督促落实。
归正人员申请从事个体工商业经营和开办其他经济实体,符合条件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税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核发营业执照、办理税务登记。
归正人员在服刑、劳动教养前已参加失业保险,符合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条件的,可以在当地失业保险机构办理失业登记,领取失业保险金,并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归正人员的家庭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可以向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提出要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其他救济的书面申请;符合条件的,应当按规定提供保障或者给予救济。
对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刁难或者歧视归正人员、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归正人员有权向县(市、区)司法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投诉、举报,或者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诉讼。
7、安置帮教工作负责部门?
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设立安置帮教工作机构,具体负责辖区内的安置帮教工作。公安、检察、法院、民政、财政、人事、教育、劳动保障、工商、税务等部门协同做好安置帮教工作。工会、共青团、妇联、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互相配合,动员全社会,共同做好安置帮教工作。
8、安置帮教工作的范围有什么? 主要有四个方面,包括:
1、对服刑、在教人员回归社会前的思想教育、就业技能培训;
2、向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接受单位介绍情况,移交有关档案、材料;
3、引导、扶持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就业或解决生活出路问题;
4、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进行帮助教育,落实重新违法犯罪的预防措施。
9、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各部门的职能
(1)综治部门:组织、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及时研究解决本地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组织对地区安置帮教工作的检查、考核和评比。
(2)司法行政部门:制定地区安置帮教工作计划;组织、协调地区做好对服刑在教人员访问和服刑在教人员在刑释解教时的接回工作;加强地区与监所的联系,及时掌握服刑在教人员及其家庭的情况,做好相关工作;了解、掌握本地区刑释解教人员的基本情况;承担安置帮教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3)公安部门:做好对本地区刑释解教人员的管理、控制工作;及时为刑释解教人员办理户口申报手续;对人户分离的刑释解教人员,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其居住地的公安派出所(警察署);居住地公安派出所(警察署)要及时反馈有关信息。
(4)检察院:对管制、缓刑、假释等监外执行人员在其刑满释放时,要提前三个月通知区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
(5)劳动部门:配合监所对服刑在教人员开展就业政策教育、技能培训和择业咨询;协助地区开展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就业培训和职业指导;对有就业愿望,但暂时尚未就业的刑释解教人员,要安排公益性劳动岗位,进行过渡性安置。
(6)民政部门:鼓励街道、乡镇、居(村)委会兴办经济实体安置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对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暂无能力自谋职业、生活无着落或家庭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刑释解教人员,提供社会救济。把做好安置帮教工作作为基层政权组织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进行考核。
(7)工商部门:对于申报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刑释解教人员,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依法予以登记,并保护其合法权益;对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就业基地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8)地方税务部门:对过渡性安置企业和自谋职业的刑释解教人员创办的经济实体,经司法行政机关和劳动部门认可,按有关规定,在税收上给予优惠。
(9)工、青、妇、青保、老干部局等部门:积极发动和组织社会帮教志愿者开展对服刑在教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帮助刑释解教人员解决实际问题。
九、街道、镇:做好“必接”、“必访”工作,对辖区内的刑释解教人员登记建档,建立数据库进行动态管理,做好“必知”工作,落实帮教措施,做好“必帮”工作。
第二篇:安置帮教相关知识
安置帮教相关知识
一、填空(共10题)
1、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初步建立起由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指导协调,以司法行政部门为主,相关成员单位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工作格局。
2、监狱、劳教所、看守所在接收服刑在教人员后的一个月内,要将《基本情况登记表》送达其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县级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安帮办)。
3、被送达机关要与服刑在教人员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乡镇(街道)、村(社区)及其家庭核实基本信息,并依托村(社区)和家庭,制定配合监管改造的帮教方案,确定帮教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志愿者,于一个月内向所在监所反馈上述情况。
4、对于身份不明等服刑在教人员,所在监所要通过公安机关继续核实其身份。
5、司法行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对服刑在教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并将其纳入劳动职业技能培训总体规划。
6、监狱、劳教所、看守所对服刑在教人员进行出监所教育时,要告知国家有关刑释解教人员衔接、就业、就学、帮扶、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以及与地方安臵帮教组织的联系方式。
7、监狱、劳教所、看守所要把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作为中心任务。
8、各级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组织要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安臵帮教工作,动员“五老”人员组建相对固定的社会帮教志愿者队伍,“五老”人员是指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
9、对到异地居住、务工刑释解教人员,严格落实双向管理制度,堵塞脱管、失控漏洞,切实将衔接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10、根据中央综治委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信息管理系统有关要求,服刑在教人员刑释解教前的一个月,监所要将其监所内表现、综合评估意见、帮教建议等录入系统。
二、简答(共10题)
1、安臵帮教工作的性质是什么?
答: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安臵帮教工作是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靠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对特定对象进行的一种非强制性的引导、扶助、教育、管理活动。
2、安臵帮教工作的对象是什么?
答:安臵帮教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刑满释放或解除劳教三年内,没有生活出路和有重新犯罪倾向的人员。
3、安臵帮教工作范围主要包括哪些?
答:
一、对服刑在教人员回归社会前的思想教育、就业技能培训。
二、向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接收单位介绍情况,移交有关档案、材料。
三、引导、扶助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就业,或解决生活出路问题。
四、对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进行帮助教育,落实防止重新违法犯罪的措施。
五、对重新违法犯罪的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依法从重惩处。
4、安臵帮教工作的目标是什么?
答:通过安臵帮教工作,力争使大多数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增强改过自新的信念和就业能力,在就业、上学和社会救济等方面不受歧视,实现生活有着落,就业有门路,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的目标。
5、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工作也面临哪些新情况新问题?
答:一是监狱、劳教所、看守所与安臵帮教机构工作衔接不力,相当一部分刑释解教人员出监所后没有同家庭和基层组织衔接就直接流入社会,成为人口管理的盲区,有的重新违法犯罪。二是一些刑释解教人员家庭困难,本人缺乏一技之长,导致就业困难、生活没有着落。三是一些地方安臵帮教组织不健全,经费没有保障,管理手段落后,安臵帮教政策措施不落实,对刑释解教人员漏管失控。
6、重点帮教对象包括哪些人员?
答:重点帮教对象包括:经评估认为回归社会后有明显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人员,刑释解教前仍没有核实清楚姓名、身份、住址的人员和刑释解教后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的人员(以下简称 “三无人员”)等;
7、如何落实刑释解教人员社会保险政策?
答:符合申领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已经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按规定继续参保缴费或领取基本养老金。刑释解教人员按当地规定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8、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工作经费主要包括哪些? 答: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工作经费主要包括各级安臵帮教工作领导机构工作经费、刑释解教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和
职业技能鉴定经费、安臵帮教志愿者工作经费等。
9、对教育改造质量评估为重点帮教对象的,要及时列管,落实好必接必控制度,做到“六个清楚” 和“八个掌握”,“六个清楚” 和“八个掌握”分别是什么?
答:“六个清楚”是:清楚身份信息、嗜好瘾癖、体貌特征、家庭情况、联系方式、违法经历;
“八个掌握”是:掌握居住地址、就业状况、经济状况、收入状况、消费状况、着装特征、活动场所、交往人员。10、2011年4月14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广敬同志在全市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市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工作要重点抓好哪三个环节?
答:
一、抓好衔接管控环节,努力创新衔接管控手段。
二、抓好就业安臵环节,努力创新安臵帮扶方式。
三、抓好教育管理环节,不断创新后续帮教方法。
三、判断(共10题)
1、对于有明显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人员,司法所要动员其安臵帮教责任单位、家庭成员和村(社区)代表在此类人员刑释解教之日将其接回。(√)
2、刑释解教人员可以到户籍所在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凭登记证明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和有关就业扶持政策。(√)
3、县、乡两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对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是第一责任人。(√)
4、市、县区司法局要承担起组织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工作的责任。(×)
5、对教育改造质量评估为重点帮教对象的,要及时列
管,落实好必接必控制度。(√)
6、服刑在教人员刑满释放、解除劳教后,司法所要将其安臵帮教信息随时录入系统,通过电子邮箱将系统生成的报表,逐级上报安帮办。(×)
7、省、市、县(区)安帮办通过系统只能查询,不能修改本辖区服刑在教、刑释解教人员基本信息。(×)
8、在计算机上安装自己客户端的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工作管理软件,直接录入用户名、密码,就进入用户中央安帮办信息管理系统登录界面,下载各项人员信息了。(×)
9、司法所登录网络确有困难,也不能由县级安帮办负责完成服刑在教人员信息下载、信息反馈等系统操作任务。(×)
10、司法所使用自己的客户端+分配的用户名+密码+校验码进入系统,在工具栏中点击“等待核实”按钮,即可看到待核实人员名单,填写核实情况,点击“保存”即可提交核实情况。(√)
四、选择(共10题)
1、按照《2011年临沂市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工作要点》要求,服刑在教人员基本信息核查反馈率要达到(),核实率要达到()以上。(A)A.100% 95% B.90% 100% C.90% 90% D.95% 95%
2、社区服刑人员解除矫正前,也要按照规定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分类落实安臵帮教措施。重点帮教对象衔接率要力争达到(),一般帮教对象要达到()以上。(A)A.100% 90% B.90% 100% C.90% 90% D.95% 95%
3、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要控制在()以下,已衔接人员的帮教率要力争达到()。(A)A.2% 100% B.5% 100% C.10% 90% D.5% 95%
4、在有条件的县区,探索建立集()为一体的过渡性安臵基地,做好“三无”等重点帮教对象的过渡性安臵。(ABCD)A.食宿 B.教育 C.培训 D.救助
5、司法所每天通过安臵帮教信息管理系统查看、下载辖区内刑释解教人员名单,确定衔接人员和衔接日期,填写回执单,于(D)个工作日内向监所反馈,并将情况通报公安派出所或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时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相关衔接管理工作。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6、做好安臵帮教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必须纳入“一把手”工程,纳入()的整体格局。(D)
A.综合治理B.社会稳定C.和谐社会D.社会管理创新 7、2010年9月13 日至14日,全国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D)
A.北京B.上海C.济南D.青岛
8、对司法行政机关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共同开办或认定的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实体,安臵刑释解教人员达到职工总数的()以上的,由安臵企业提出书面申请,市(地)司法行政机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报同级税务部门批准,()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B)
A.30% 2 B.40% 3 C.20% 4 D.30% 5 9、2011年4月14日,在全市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工作会议上,()分别作了典型发言,介绍了安臵帮教工
作的经验做法。(B)
A.兰山区和人社局 B.人社局和蒙阴县 C.苍山县和人社局 D.民政局和河东区
10、做好新形势下的安臵帮教工作,解决好体制机制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深入研究,推动形成()领导、()指导、()主管、()共同参与的安臵帮教工作新格局。(A)
A.党委政府 综治部门 司法行政机关 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
B.党委政府 公安机关 司法行政机关 社会各界 C.党委政府 人民法院 司法行政机关 社会各界 D.党委政府 公安机关 司法行政机关 有关部门
第三篇:安置帮教知识
安置帮教工作业务知识重点学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安臵帮教工作的对象是刑满释放
年内、解除社区矫正
年内的回归社会人员(B)
A、3年、5年;
B、5年、3年; C、3年、3年;
D、5年、5年。
2、根据预防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定期分析汇报制度的要求,街镇安臵帮教组织(司法所)要
分析一次。(C)A、每周;
B、每半月;
C、每月;
D、每季度。
3、苏办发„2011‟52号文件提出了安臵帮教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首要标准”,以(A)为重点,着力加强…… A、强化管理、完善服务
B、完善机制、教育帮扶 C、深化创新、服务大局
D、科学帮教,多元安臵
4、核实服刑在教人员基本信息,需于(C)完成,对于核实成功人员应将帮教方案、责任人和志愿者录入系统,反馈给监所。
A、三天内
B、十五天内 C、一个月内
D、三个月内
5、核实服刑在教人员基本信息,对于属于上级机关辖区但不属于本辖区的人员,要(B)。
/ 14
A、直接退回上级
B、注明原因和可能去向后退回上级 C、核实失败
D、核实成功
6、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工作是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依靠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的一种(B)的引导、扶助、教育和管理活动。
A、强制性
B、非强制性 C、服务性
D、改造性
7、服刑在教人员刑释解教前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应达(C)。A、80%
B、85%
C、90%
D、100%
8、要建立完善党委政府领导、综治委指导协调、部门为主,相关成员单位齐抓共管,广泛参与、社会舆论普遍支持的安臵帮教工作格局。(A)
A.司法行政、社会力量
B.公安部门、社会力量 C.司法行政、企事业单位
D.公安部门、企事业单位
9、监狱、劳教所对服刑在教人员中未成年子女失学、家庭婚姻关系出现危机、长期无人探视等情况,每(C)进行一次排查,并通过全国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管理系统,通知其户籍所在地的县级安帮办。
A、一个月
B、三个月
C、半年
D、一年
10、服刑在教人员刑释解教前一个月,监所要将其监所内表现、综合评估意见、帮教建议等录入全国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司法所负责查看、下载辖区内刑释解教人员名单,于(A)个工作日内
/ 14
录入回执,向监所反馈。
A、三
B、五
C、十
D、十五
11、按照苏办发„2011‟52号文件要求,对有明显重新违法犯罪倾向即将刑释解教的服刑在教人员,司法所应(B)。A、逐一建档,制定管控方案
B、及时向公安派出所通报情况,告知接回的时间、商定见面地点,并组织相关人员将其接回
C、立即向乡镇(街道)党委政府报告,由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派人将其接回
D、主动联系监所,做好与监所送回的衔接准备工作
12、按照苏办发„2011‟52号文件要求,对(B)罪犯,在其刑满释放前一个月,监管部门将其改造等有关情况通报原侦查机关和居住地县级公安机关,居住地公安机关要为此类刑满释放人员专门建档,列为重点监控人员,必要时通知原侦查机关,共同落实教育管控措施。
A、有重大危害可能性
B、危害国家安全 C、剥夺政治权利
D、累犯
13、按照苏办发„2011‟52号文件要求,对一般帮教对象,刑释解教时,应(B)。A、由司法所负责接回
B、由司法所负责动员其家庭成员或所在村(社区)代表将其接回 C、立即向乡镇(街道)党委政府报告,由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
/ 14
事处)派人将其接回
D、由司法所配合公安机关将其接回
14、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精神(财税[2010]84号),对招录持《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刑释解教人员的企业单位,每年最高可补贴
元,对持《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刑释解教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每年最高
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相关税费。(C)
A、4000、8000
B、4800、10000
C、4800、8000
D、4000、10000
15、按照苏办发„2011‟52号文件要求,刑释解教人员接回补助费用由同级财政预算安排。其中,从本省辖市范围内监管场所接回1名刑释解教人员最高补助(B)。
A、200元
B、400元
C、600元
D、1200元
16、按照苏办发„2011‟52号文件要求,刑释解教人员接回补助费用由同级财政预算安排。其中,从本省其它省辖市范围内监管场所接回1名刑释解教人员最高补助(C)。
A、200元
B、400元
C、600元
D、1200元
17、按照苏办发„2011‟52号文件要求,刑释解教人员接回补助费用由同级财政预算安排。其中,从省外监管场所接回1名刑释解教人员最高补助(D)。
A、200元
B、400元
C、600元
D、1200元
/ 14
18、根据《南京市安臵帮教临时救助金管理办法》,市级安臵帮教组织负责筹集落实临时救助金不少于5万元,区(县)不少于
万元。(C)
A、B、3C、2D、1
19、根据《南京市安臵帮教临时救助金管理办法》,街(镇)安臵帮教组织负责筹集落实临时救助金不少于
万元。(D)A、B、2C、1D、0.5 20、根据《南京市安臵帮教临时救助金管理办法》,一般每次临时救助标准为
元,特别困难情况下最高不得超过
元。(B)A、400、600
B、400、800
C、500、800 D、500、1000
21、基层安臵帮教组织除在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社区服刑人员解矫)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外,对初次评估为重新违法犯罪风险较高人员,(A)进行一次新的评估。
A、每月
B、每两个月
C、每季度
D、每半年
22、基层安臵帮教组织除在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社区服刑人员解矫)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外,对重新违法犯罪风险较低人员,(C)进行一次新的评估,根据新的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帮教管控措施。A、每月
B、每两月
C、每季度
D、每半年
23、县级以上安臵帮教组织要指导司法所依托基层党政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对辖区内刑释解教人员定期开展教育活动,特别是在节假日、政治敏感期、举办国内外重要活动、重大体育赛事和多种因素可能导致地区不稳定的时期,要有针对性地加强(C)。
/ 14
A、思想政治教育
B、文化教育
C、法治教育
D、道德教育
24、按照苏办发„2011‟52号和宁委办发„2012‟75号文件要求,刑释解教人员当年重新违法犯罪率应控制在 以下。(C)A、3%
B、2%
C、1.5%
D、1%
25、按照苏办发„2011‟52号文件要求,要实现有劳动能力和有就业愿望的刑释解教人员
就业。(A)
A、100%
B、98%
C、95%
D、90%
26、按照宁委办发„2012‟75号文件要求,全市各街镇至少应建立 个以上小型过渡性安臵基地。(C)
A、4B、C、2D、1
27、社区服刑人员解矫后,由
负责做好衔接工作,确定帮教责任人,落实后续帮教措施。(C)
A、区司法局
B、区社区矫正局
C、司法所
D、所在社区(村)
28、司法所、公安派出所(B)相互通报一次辖区内刑释解教人员特别是重新违法犯罪风险比较高人员的情况,对各自登记在册的人员名单进行比对,发现漏登漏报的要及时增补,并落实好帮教措施。A、每周 B、每月
C、每季度
D、每年
29、按照苏办发„2011‟52号文件要求,按照每(C)名刑释解教人员配备1名帮教社会工作者的标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帮教社会工作者队伍。
A、20
B、30
C、50
D、100 30、按照苏办发„2011‟52号文件要求,服刑在教人员心理健康教
/ 14
育比例要达到(D)。
A、80%
B、90%
C、95%
D、100%
二、多项选择题
31、苏办发„2011‟52号文件提出的安臵帮教工作基本原则是(ABC)
A、以人为本、服务为先
B、党政主导,社会参与 C、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D、科学帮教,多元安臵
32、苏办发„2011‟52号文件要求,通过3至5年努力,实现(ABCDE)A、衔接无缝化
B、帮教科学化
C、安臵多元化
D、管理信息化
E、工作规范化
33、下列哪些刑释解教人员属于重点帮教对象:(ABCD)A、等级测评大于61分的;
B、“三无”、“三假”人员; C、具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人;
D、涉毒、涉黑、涉恶、未成年、有重大疾病等情形。
34、刑释解教人员中的“三无”人员,是指。(BCD)A、无劳动能力的刑释解教人员; B、无家可归的刑释解教人员; C、无亲可投的刑释解教人员; D、无业可就的刑释解教人员。
35、下列哪些情形属于我市预防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重要报告
/ 14
制度规定必须上报的内容。(ABCD)A、安臵帮教对象重新违法犯罪的情况;
B、安臵帮教对象具有重新违法犯罪苗头迹象的情况;
C、安臵帮教对象有严重生活困难和产生思想情绪变化的情况; D、安臵帮教工作的新举措、成功做法和突出事迹。
36、利用全国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管理系统,核实本辖区非预释放解教服刑在教人员基本信息,对于核实成功人员应(AD)并录入系统。A、制定配合监管改造的帮教方案
B、制定回归后的帮教方案 C、录入回执信息
D、确定帮教责任人和志愿者
37、加强服刑在教人员心理矫治工作,建立专业心理矫治队伍,可以采取(ABCD)等方式。
A、监所培养
B、社会招聘 C、与医疗、教育机构合作
D、与科研机构合作
38、监所、司法所、村(社区)组织可以利用(AB)等方式,积极为亲人探视、志愿者实施帮教创造便利条件,增进服刑在教人员与家庭成员及社会的联系。
A、网络视频
B、亲情电话
C、微博
D、网络跟帖留言
39、公安派出所在接到有明显违法犯罪倾向的即将释解的人员信息后,应该如何处理(ABCD)
A、将此类人员列为重点人口
B、逐一建档
C、制定管控方案
D、接回后的第一时间与其见面
/ 14
40、服刑在教人员刑释解教前一个月,监所对其在监所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为重点帮教对象和一般帮教对象。重点帮教对象包括(ABC)
A、经评估认为回归社会后有明显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人员 B、刑释解教前仍没有核实清楚姓名、身份、住址的人员 C、刑释解教后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的人员 D、刑期较长,所犯罪错严重的人员
41、监所于服刑在教人员刑释解教前一个月,将其监所内表现、综合评估意见、帮教建议等录入全国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司法所查看、下载刑释解教人员名单,并录入回执。回执内容包括(AB)A、衔接人员
B、衔接日期
C、帮教人员
D、联系电话
42、对于监所评估为一般帮教对象的刑释解教人员回归时,当地安臵帮教组织要(ABCD)
A、确定帮扶责任人
B、签订帮教协议书 C、落实帮教措施
D、发放临时救助金
43、苏办发„2011‟52号文件规定,以市县为单位,至少建立一个集何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过渡性安臵基地。(ABC)A、食宿
B、教育
C、培训
D、劳动
44、苏办发„2011‟52号文件规定,对“三无人员”,司法所要(BC)。A、及时向公安派出所通报情况,告知接回的时间、商定见面地点,并组织相关人员将其接回
B、立即向乡镇(街道)党委政府报告,由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
/ 14
事处)派人将其接回
C、进行安臵,并帮助其实现就业 D、交由民政部门解决
45、苏办发„2011‟52号文件要求,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服务工作,刑释解教人员中,符合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条件的,纳入就业援助范围,享受(ABCDEF)等就业援助政策。
A、税费减免
B、贷款贴息
C、社会保险补贴
D、岗位补贴
E、公益岗位优先安臵 F、重点帮助
46、苏办发„2011‟52号文件要求,各级政府要将安臵帮教工作经费,包括(ABCD)等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障。A、安臵帮教工作领导机构工作经费
B、司法所安臵帮教工作经费
C、刑释解教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经费 D、社会工作者经费
47、各级党委政府对考评结果为不合格的单位,或因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发生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甚至参与重大恶性刑事案件或群体性事件的地方,需对下列哪些人员实行责任倒查。(ABCDEF)A、帮教责任人
B、司法所工作人员
C、公安派出所帮教责任民警
D、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 E、乡镇(街道)党政领导
F、监管教育改造环节相关负责人。
48、根据宁委办发„2012‟75号文件要求,要综合考虑刑释解教人员的哪些因素,进一步完善刑释解教人员的风险性评估和分类帮教制
/ 14
度,分类落实帮教和管控措施。(ABCDE)
A、在监所的改造表现
B、所犯罪错
C、家庭状况 D、就业能力
E、身体状况
49、安臵帮教工作服务中心主要为下列哪些人员提供相关服务。(ABCD)
A、刑释解教人员
B、服刑在教人员亲属 C、安臵帮教工作人员
D、志愿者提供服务
50、刑释解教人员在下列哪些方面不受歧视,享受社会同等待遇.(BCD)
A、出国定居
B、就业
C、就学
D、社会保障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51、当地安臵帮教组织要配合社区矫正组织和社会工作者,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专业服务,可以将刑释解教人员的各项安臵帮教政策提前用于社区服刑人员。(√)
52、县级安帮办建立本辖区刑释解教人员信息资料库,实时了解和掌握本辖区刑释解教人员情况,每年将更新的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特别是重点人员安臵帮教信息报告本级党委政府及上级安帮办,并通报相关成员单位,为成员单位发挥职能作用提供帮助。(错)
是每月
53、自己联系外出的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组织要保持与其本人及家属的联系。户籍所在地帮教组织、司法所、公安派出所要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共同将教育、帮扶、管理工作措施落到实处,责任到人。(√)
/ 14
54、根据新修订的危险性测评及分等级帮教管理办法,评估分值小于40分的且不属于特殊情形的刑释解教人员,定为一般帮教对象(×)。是宽松
55、到2013年年底,各省辖市创建的政府投入为主的县(市)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臵基地要达到30%。(错)
今年是60%
56、根据新修订的危险性测评及分等级帮教管理办法,重点帮教对象应每月组织测评一次,其它等级每3个月测评一次。(对)
57、根据新修订的危险性测评及分等级帮教管理办法,同属于其他特殊人群范畴,如涉艾、涉毒、未成年、易肇事肇祸精神病等应列为重点帮教对象。(对)
58、对生活困难的,民政部门应给予最低生活保障或采取临时救助措施。对现行社会保障政策无法有效救济的刑释解教人员,各级安臵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应协调基层政府、有关部门、家庭和亲属以及有关监所,给予必要的救助。(√)
59、“三无人员”,按就业困难人员给予援助。(√)
60、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的工作档案均应存放在司法所,非重点帮教对象工作记录在社区(村)的,应每季度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总至司法所存档。(√)
61、临时救助金是在其它救助方法无法保障或保障不足的情形下,由临时性救助金给予一次性救助。在已取得其它社会救助保障的情况下,一般不再获得临时救济金救济。(√)
62、对于服刑劳教前没有参加社会保险的刑释解教人员,各地可根据
/ 14
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安臵和帮扶。(√)
63、村(社、区)党组织和司法所、公安派出所要建立完善刑释解教人员帮教责任制,把安臵帮教工作成效与村(社区)负责人和民警工作实绩考核、晋级晋职和奖励挂钩。(√)
64、临时救助金救助对象为安臵帮教期间的南京籍刑释解教人员或其家庭。(√)
65、各级安帮办要把刑释解教人员管控、安臵、帮教情况,重新违法犯罪率和工作经费保障等情况列为综治考评内容,考评结果向上级党委政府报告并通报各部门。(√)
66、要认真总结推广安臵帮教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运用新闻媒体树立和宣传刑释解教人员中遵纪守法、勤劳致富、服务社会的先进典型,消除社会偏见和歧视,从多方面引导、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帮助刑释解教人员,共同参与安臵帮教工作,努力为刑释解教人员融入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67、各级党委政府对考评结果为不合格的单位,或因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发生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甚至参与重大恶性刑事案件或群体性事件的地方,对帮教责任人、司法所工作人员、公安派出所帮教责任民警,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乡镇(街道)党政领导以及监管教育改造环节相关负责人,实行责任倒查,严肃追究有关单位领导和责任入的责任,符合综治一票否决制规定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 14
四、思考题
68、作为司法所长应该如何组织开展好安臵帮教工作。
1、认真学习,掌握政策;
2、明确专人,落实要求;
3、发动社会,广泛参与;社区、志愿者、社会企业
4、加强协调,解决问题;
5、培训指导,督促检查。
69、蒋某是一个即将释放的服刑人员,从司法部信息平台了解到,蒋某在监所服刑12年,无配偶子女,由于身患高血压,在监狱服刑期间脑溢血导致生活不能自理,作为司法所长,应如何对蒋某开展安臵帮教工作。
1、主动联系监所,了解实际情况;
2、在了解实际情况后向地方党委政府和上级安臵帮教部门汇报;
3、由地方党委政府召开相关协调会,落实帮教措施;
4、根据其实际情况,由街镇党委政府组织人员接回,如有亲属愿意接纳,落实相关救济措施,如无亲属愿意接纳,将蒋某安臵在养老院。70、如何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好安臵帮教工作?
1、充分发挥政府各相关部门的职能,实现安臵帮教工作责任制;
2、多渠道促进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基地
3、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安臵帮教事业;
4、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
/ 14
第四篇:安置帮教工作汇报
矫正工作及 安置帮教工作汇报
近年以来,高度重视司法所工作,对社区矫正工作及安置帮教工作尤其重视,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上级相关部门指导下,在司法所、派出所、各综治成员单位通力协作下,不断创新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管理长效机制,充份运用社会关爱、整合各方资源,本着“以人为本,教育转化”的方针,认真开展矫正、帮教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社会矫正、安置帮教工作基本情况:
自矫正、帮教工作开展以来,乡党委始终把此项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上,成立了矫正、帮教领导小组,由为组长,司法所、派出所、各综治成员单位为骨干成员,配齐配强工作人员,乡党政领导成员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者,各村村委会主任为社区矫正监督人,治保调委会主任为社区矫正志愿者的监管工作队伍,做到工作有人管、有人问,切实把具体工作落到实处。截止目前是,全乡共有矫正对象人、帮教对象人。无一人脱管、失管、漏管,无二次涉案现象发生。
二、双管齐下,管教并举,确保成效。
一是注重方法,切实抓牢握实矫正、帮教人员思想防线。乡党委一直贯彻“以思想教育为主,监督管理为辅”的人性
化工作宗旨,将有限的资源全部投入到对矫正、帮教对象的思想教育方面,用真诚感动矫正、帮教对象,建立起互相信任的联络关系,让矫正对象能够真切的感受到我们帮助其重新回归社会的决心和信心,打破原先陈旧的汇报形式,拓宽矫正对象思想汇报渠道,通过电话交谈、家庭走访、个别谈话、感化心灵等方式方式详细掌握矫正、帮教对象动态。同时,严防死守,积极避免因矫正对象情况掌握不及时而引发的重新违法犯罪情况,积极的养成矫正对象定期汇报的习惯,严防思想二次滑坡。
二是措施得力,确保在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我乡积极的拓宽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方式,积极探索提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方法,针对性地完善个人矫正、帮教方案。通过组织法制教育、公益劳动等活动,密切观察矫正、帮教对象接受社区矫正的思想态度和积极性,对认识不足、思想态度不够端正的矫正、帮教对象进行重点关注,发动村民十户长对其个人及家庭进行密切关注,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同时组织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村矫正志愿者、派出所民警对其进行不定期走访,深化思想教育,申明各项矫正、帮教纪律,帮助其看清目前社会形势,权衡利弊,以便其端正矫正态度,从内心深处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与思想,真正的树立回归社会的决心。另外,我乡矫正、帮教工作一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过分教条和墨守成规,针对了解的
最新情况以及社会的变化,对需要进行强化和改正的矫正措施进行逐一纠正,为矫正工作的推进制定详细的方案。
三是建立劳动基地,定期组织公益活动。为了更好的开展好矫正、帮教工作,体现人性化管理,增强他们改正罪行的决心和悔过心理,乡党委建立了孤寡老人镇为乡矫正、帮教劳动基地,乡司法所和矫正、帮教人员签订公益劳动协议书,根据实际情况我们每月都安排组织矫正、帮教对象入户进行公益活动,如种菜时节,组织他们到孤寡老人家给老人们翻地种菜;冬天到了,为敬老院的取暖炉运煤;平常有时间帮助打扫卫生,拆洗被褥;这些活动受到了老人们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加强了他们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的决心。在每次活动后,我们都要求每名矫正、帮教人员写出心得体会。从而感悟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人与社会的和谐。同时,我们还安排每名矫正对象每月在各自村组参加不少于5次的公益劳动,这项工作主要由各个监督小组负责,这项活动内容不限,根据实际情况各个监督小组自行制定活动内容并上报乡司法所,如:今年在民生年富民安居活动中,社区矫正、帮教人员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各村自已组建筑队伍中就有不少帮教人员的身影,即富裕了自己的生活,也拉近了群众的距离。
四是严格程序、规范操作,确保矫正、帮教工作依法进行。为确保矫正、帮教工作依法规范进行,我们规范了矫正、帮教对象接收、管理等一系列的工作流程。为了便于管理,我们印制了配套的表格,每个矫正对象一人一档,按时记录在服刑帮教期间应遵守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奖惩等情况(如:参加学习、公益劳动及谈话、奖惩、扣分等情况),从而有效调动了社区矫正对象接受社区矫正的积极性,增强了监管的透明度。在管理机制上,充分发挥乡、村、组三级管理网络的作用,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制定和建立司法所每月一次例会制度和“一帮一”的帮教制度。通过例会摸排矫正、帮教对象的心理动态;通过“一帮一“的帮教,矫正、帮教人员思想行为,从而遏制矫正对象重新违法犯罪,为全乡矫正工作、帮教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狠抓矫正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教育
为有效地开展矫正工作,使社区矫正工作真正取得实效,我们加强了对矫正工作的业务学习,我们曾先后多次组织全所工作人员及各村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集中培训,有针对性地学习了社区矫正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文件,进一步增强了矫正工作人员对该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熟悉了工作程序,了解了社区矫正政策。同时在工作中我们积极探索,在帮教志愿者的选配上,我们坚持以村干部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工作上的优势和主观能动性,使对矫正对象的监督落到实处。以上是我们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的一些做法,不足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
第五篇:安置帮教工作总结
2010安置帮教工作总结
如何加强和规范安置帮教工作,预防和减少“回归人员”重新违法犯罪,进一步促进和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司法行政机关维护稳定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在乡党委、乡政府的领导下和区司法局的指导下,依靠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对刑释解教人员始终坚持“教育、感化、挽救”这一工作方针,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工作,对预防重新犯罪,维护辖区社会稳定起了重要作用。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人们常说,领导重视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我乡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做好安置帮教工作,是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的重要措施,对促进社会治安秩序的好转,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乡把安置帮教工作作为司法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司法所、综治办、派出所及各社区负责人组成的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司法所具体抓此项工作。各村居也相应成立了由村居主任为组长,社区民警、社保专干、治安主任为成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站,还按照上级要求建立了刑释解教人员“一人一组”的安置帮教小组。责任到人,帮教到人,层层负责,逐步形成了职责明确、注重实效的安置帮教组织网络。
在安置帮教工作中,我们摸索并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坚持抓好落实,使全街的安置帮教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增强了工作的有效性。乡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还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汇报帮教情况,确定工作目标,交流帮教经验。对存在的困难和提出的问题,及时
进行了研究,报请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进行协助处理,不留死角。
二、把好衔接关,做好安置关
许多正反事实证明,“回归人员”回归社会后的最初环节是他们今后人生的决定性因素,家庭、社会的宽容心、接纳度直接影响他们的弃旧图新、重新做人的决心。所以我们通过“把好衔接关、做好安置关”,确保刑释解教人员的思想情绪稳定。
(一)把好衔接关。重点做到“四个及时”:一是及时造册建档。收到监所寄发的通知书和区回归人员安置帮教办通知后,我们即着手做好衔接准备工作。在衔接时,对刑释解教在监、所的表现情况和家庭状况进行详细的记录,为以后开展安置帮教工作提供资料、打基础;二是及时家访。回归人员回家后,社区帮教工作小组随即指派帮教人员到其家中进行家访,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并动员其家人共同做好思想转化工作;三是及时进行法制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促使他们遵纪守法;四是及时制定和落实帮教措施。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使他们能够自食其力,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
(二)做好安置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依托原单位。服刑在教前有职业,服刑在教期间未被开除或未被解除劳动合同的,仍保留由原单位的负责安置。这一类人员已全部安置。二是依靠职业介绍所,建议人才市场招工时也一视同仁,不歧视,不排斥。我们广泛收集就业信息,由他们本人持文化、技术证书应聘职业。三是鼓励他们自谋职业,为他们提供有关技术培训、业务指导等帮助。通过以上政策有效地解决了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工作,使他们能够自食其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延伸帮教、促进改造
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及时了解被帮教对象的有关情况,都面对面耐心细致、语重心长地做思想工作,收到了显著的教育效果。例如高小兵因打架、斗殴、,受过处分,回来后亲朋好友都不愿与他多交流,高某虽已认识到错误,但没人愿意接受他,加之家庭贫寒,令他感到悲观失望,这时社区安置帮教小组成员在得知情况后,立即召开帮教工作会议,研究帮教方案。他们分头行动,一边找高某谈心,听他的心里想法,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他与恶习作斗争的信心;一边上门做其亲朋好友的思想工作:随后为其四处联系工作,这一切使高某非常感激,从心里发誓要重新做人,报答关心和支持我的人。
对于走出高墙,处在十字路口的回归人员,只有用爱心去感化他们,用真情去打动他们,用道理去说服他们,用实际行动去取信他们,多扶他们一把,才会激发他们重新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我们的工作才能真正做出成效。
回顾过去,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真正用心去关怀刑释解教人员,用行动去落实安置帮教的每一项措施,动员起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我们一定能把回归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做得更好。
井头司法所2010安置帮教工作总结 如何加强和规范安置帮教工作,预防和减少“回归人员”重新违法犯罪,进一步促进和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司法行政机关维护稳定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在乡党委、乡政府的领导下和区司法局的指导下,依靠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对刑释解教人员始终坚持“教育、感化、挽救”这一工作方针,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工作,对预防重新犯罪,维护辖区社会稳定起了重要作用。6年来我乡共有帮教对象38人。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人们常说,领导重视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我乡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做好安置帮教工作,是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的重要措施,对促进社会治安秩序的好转,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乡把安置帮教工作作为司法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司法所、综治办、派出所及各社区负责人组成的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司法所具体抓此项工作。各村居也相应成立了由村居主任为组长,社区民警、社保专干、治安主任为成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站,还按照上级要求建立了刑释解教人员“一人一组”的安置帮教小组。责任到人,帮教到人,层层负责,逐步形成了职责明确、注重实效的安置帮教组织网络。在安置帮教工作中,我们摸索并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坚持抓好落实,使全街的安置帮教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增强了工作的有效性。乡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还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汇报帮教情况,确定工作目标,交流帮教经验。对存在的困难和提出的问题,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