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元公考】谢立之详批12年国考申论真题A卷

时间:2019-05-13 04:15: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鼎元公考】谢立之详批12年国考申论真题A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鼎元公考】谢立之详批12年国考申论真题A卷》。

第一篇:【鼎元公考】谢立之详批12年国考申论真题A卷

2012年国考申论省部级(A卷)真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鼎元教育公务员教育考试研究中心谢立之博士(一)材料主题

正如我们在2011年11月20日“2012年国考申论冲刺班”预测的一样,“公民道德建设”话题被我机构直接押中。因为文化是今年申论话题的热门,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文化建设的决定》就是这一话题的最好诠释,而文化建设的目的与归宿就是提高全社会的道德素质。如何在国考《申论》命题中贯彻这一主题是我们广大考生思考与讨论的焦点。果不其然,2012年国考《申论》其出题思路与我们先前预计的完全一致,即:公民道德是一个比较虚的话题,它的呈现方式一定是与其它话题结合在一起考查。比如,和经济相结合就会产生企业自律、文化产业等话题;和社会管理相结合就会产生创新管理、人员素质与技能提高,等等。

材料从社会公德、个人私德、职业道德等方面切入,考查了对当下社会道德建设的问题表现、重要性、原因分析、具体做法的深入认识。材料涉及食品安全、社会风气、传统文化、行业内幕、互联网、医疗、教育及各类社会现象,紧紧围绕“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展开。其各则材料大意和作用如下:

材料序号

材料大意及作用

食品生产领域出现的问题,包括食品生产行业不卫生、不安全状况普遍,劣质食品生产已形成产业链,食品生产者道德水平低劣,政府各部门多头管理,缺乏协作等。本则材料对应“问题三”,可根据问题与原因提对策。(详见后参考答案)

和材料1一致,也反映了食品生产领域的安全问题,较材料1补充了一点是政府有关部门缺乏有效监管。并援引专家学者对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观点:

一、自律:加强企业道德水平;

二、他律:加强立法与监管。材料最后一段说明企业自律与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而且说明企业自身的道德自律正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可用作“问题二”的答案。(详见后参考答案)

从美国食品安全卫生监督管理工作过程的描述给我国提供借鉴:一是加强食品生产及流通领域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二是政府相关部门要创新管理,除了要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加强严管外,各部门间还要互相协调与配合,形成联动机制。本段旨在说明他律的极端重要性,可用作问题

二、问题三的答案来源。(详见后参考答案)

指出我国当前的社会风气问题,比如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道德滑坡等。同时借政府官员的观点说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及重要意义,即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与思路。另外如何扭转社会风气,材料提示方法之一是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本则材料反映的问题是问题一的答案来源;其它内容可用作问题

二、问题三及作文的答案来源(详见后参考答案)

反映的还是我国当前的社会道德问题,包括某些拍卖机构造假、文物鉴定专家缺乏职业操守假鉴定、不法商人造假骗贷、网络推手利用网民的善意发假帖子骗捐三个事例。这些问题可用作问题一的答案来源(详见后参考答案)。另外材料还谈到了网民关于“社会道德危机”的讨论,涉及公民私德与社会公德建设,这是问题二的题面,考生需注意。

反映的仍然是我国当前的社会道德问题,材料反映的焦点集中在职业道德建设问题,涉及医疗、教育、政府部门等领域。这些问题性的事例构成问题一的答案来源。(详见后参考答案)

公民道德建设的正面事例,包括志愿者服务和志愿精神、汶川救灾精神、李老太太家属与刘女士之间的感人事例。这些事例一方面可作为问题二反驳网民A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也是作文的行文思路,他们的先进事例实际上反映了当前我国社会风气的积极一面还是占主导地位,这既是作文立意的基础,又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目的与归宿。

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正面事例。涉及公民道德的精神内涵包括讲诚信、讲大爱舍小爱、无私奉献、舍己救人。问题一(2)要求考生概括三个先进事例的精神内涵,主要集中在本段材料。

引用温总理的讲话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列举道德模范表彰活动,阐述了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本则材料的表述思想内涵丰富,信息点密集,一方面可用作问题一(2)的答案(编者按的评论部分),另一方面既是作文的立意所在,也可作为作文的直接构成部分。(详见后参考答案)

通过以上我们对申论材料的深度解读,我们不难发现,9则材料虚实结合(“虚”指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要求与紧迫性;“实”指具体的问题与表现,包括食品安全、职业道德的缺失等),紧紧围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这一主题层层展开,既有正面事例(材料7、8),又有反面问题(材料1、2、4、5、6),还有国外同类问题的借鉴(材料3);既有广大人民群众的观点(材料5,末段),更有国家领导人的论断和相关文件的指示(材料9),为我们立体地阐述了加快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二)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认真阅读材料,回答以下两道题目(20分)

1、“给定材料2~6”反映了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请对这些问题进行概括和归纳(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起过250字。

【解析】审题以后可知:根据题面要求本题是一道概括题,概括的对象是材料2--6当中暴露出的社会生活的种种问题,我们根据要求把各材料的问题罗列即可。但是题面除了“概括”问题之外还要求进行“归纳”,这是什么意思呢?谢老师告诉大家:这实际上要求考生不能简单罗列问题的具体表现,还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类。比如材料5和材料6就有六个问题事例,那我们显然不能将六个事例简单说明就了事,我们还要看到它们之间的相似性,然后归类。比如材料6三个事例,其实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反映的当前部分行业与领域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它们三个(包括材料

1、材料5中的部分事例)应归为一类,即职业道德缺失。这道题和2011年国考《申论》地市级第一题第一小题概括与归纳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城后遇到的教育问题出题思路与答题方法都是一样的。这也反映出《申论》命题的趋势:更加注重考查考生对相关材料解读的深度与思维。

另外,本题10分,按照按点赋分的阅卷规则,考生预估答案大约5点。

从材料的反映来看问题主要集中在材料1、2、4、5、6五则,按照全面概括、同类合并的原则,概括与归纳如下: 【参考答案】

我国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生活中出现了道德水平下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食品生产领域的安全问题,比如使用有害添加剂,非法生产已成为行业潜规则,形成了产业链。

二是政府相关执法机构监管不到位,部门之间缺乏协作,出现管理“真空”。三是社会公德丧失。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冷漠,社会道德水准下降。四是个人私德缺乏。部分商人造假骗贷、部分网络推手发假贴骗捐等。五是职业道德下滑,部分从业人员职业操守不高。涉及食品生产流通领域、拍卖、文物鉴定、医疗、教育、政府部门等。

2、“给定资料8”介绍了最近社会上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事迹,某单位党委决定编印一期《内部学习资料》宣传他们的事迹,号召本单位全体人员向先进人物学习,请你为这期《内部学习资料》撰写一则“编者按”。(10分)要求:概括全面准确,揭示各位先进人物的精神实质,200字以内。

【解析】所谓“编者按”就是编者的简单评论,在内容上应包括具体事迹与意义两部分。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首先要概括他们的先进事迹,并按照题面要求指出各位先进人物的精神实质,然后作简单评论,点明意义。

其中先进事迹及其精神实质考生在材料8当中概括即可,意义既可以自己“申而论之”,也可以运用我们鼎元教育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研发的的“申论语言转化技术”,即利用相关材料(具体来说就是材料9)的表述,经过适当的变形与转化,在保持原意的情况下,构成申论答案。比如材料9部分文字是: “近十年来,我国不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过程,充分发回道德模范的榜样引领作用,在全社会推行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文明风尚,用榜样的力量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构建起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考生的“编者按”可以将其转化成“让我们紧紧跟随道德模范的榜样引领,在全社会推行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文明风尚,用榜样的力量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构建起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鼎元参考答案】 编者按:

以上先进人物与事迹生动地体现了我们时代非常需要的精神。包工头孙老板为农民工按期发工资不幸赔上身家性命,他的兄弟继续其遗愿,并要求农民工们凭良心拿工资,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真诚与信守诺言;徐老师在得知自己患有不治之症后毅然决然与爱人离婚并坚守在教学岗位,还资助困难学童,这是伟大的爱心与奉献精神;吴女士在女童坠落的危急时刻,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勇救他人,这是伟大的舍己救人精神。

让我们紧紧跟随道德模范的榜样引领,在全社会推行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文明风尚,用榜样的力量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构建起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二、“给定资料5”中提到,某网站曾组织网民进行了一场讨论。请你根据“给定资料”,反驳“网民A”的观点。要求:(1)观点明确,分析透彻,论据真实(2)语言流畅,层次分明,有说服力(3)不超过400字

【解析】题目明确要求“反驳“网民A”的观点”,首先要明白A网民的观点是什么?材料5说:

“网民A认为:道德失范的根源应归咎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与生俱来的盲目性、自发性、趋利性、等价交换性等致命弱点,必然导致拜金主义和极端主义的滋长、蔓延和泛滥,引发社会秩序混乱,道德沦丧,诚信缺失。”

A网民的观点很简单: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是矛盾的,一是现在道德问题很严重;二是其根源在于市场经济。那么如何反驳A网民呢?题目让考生根据“给定资料”作答,正如我们对材料深度解析的那样,考生在材料中完全可以找到反驳A网民的答案,比如“材料2”最后一段:

“改革开放初期,不讲诚信,假冒伪劣、以次充好者有之;坑蒙拐骗、赖账不还者有之;欺行霸市、以不正当竞争手段毁坏他人声誉者有之;大做虚假广告、以不正当手段推销者有之。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经济秩序,也败坏了社会风气。回过头去看,那些企业有哪一家真正做大做强了?据统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国内的同仁堂、稻香村等老字号企业,还是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外企业,无一不是严守法规、诚实经营才有今天的辉煌,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靠造假而发展壮大。”

这实际上是肯定道德对市场经济的正面促进作用。又比如“材料7”、“材料8”涌现出的先进事例都是和A网民的观点对立的。再比如“材料3”美国的例子说明道德缺失不仅仅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政府加强监管的问题,另外,材料4说明道德的缺失还和对优秀传统文化如何继承的态度问题。而A网民仅归结为市场经济一个原因显然是片面的。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将答案分成两部分:一是要反驳A网民,当前社会主流是好的,二是要指出产生道德滑坡的多种原因。【鼎元参考答案】

对于当前社会现实网友A说,出现了“社会秩序混乱,道德沦丧,诚信缺失”的严重现象,并且认为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认为这是片面的。

我们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各地不断涌现无私奉献、信守诺言的先进人物,说明我们社会的主流是好的,总体上是进步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经济生活中凡是道德缺失的经营者最终都被市场所淘汰。所以将道德丧失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片面的。

实际上,道德滑坡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对道德的作用缺乏认识,从而对传统优良道德继承不够,结果造成社会风气下滑;二是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道德的提升需要和法制相结合,美国关于食品安全的治理历程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三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执法力度不够,对违法违德者震慑不够;四是行业从业人员自律不够,不讲操守,自我要求低。

三、“给定材料1”反映的问题需要妥善处理,假定你是市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领导安排你处理此事,请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20分)要求:条理清楚,所提措施具体,有针对性,不超过400字 【解析】题目要求“妥善处理“给定材料1”反映的问题”,显然是一道提出对策题,我们可以根据对策的三个来源:“根据问题提对策”、“根据原因提对策”、“援引文中已有对策”来解决问题。材料1的问题就是食品生产领域的安全问题,具体解决策略都在材料中,但是考生要注意:食品生产领域的安全问题涉及材料1、2、3,材料1、2可以根据材料反映的问题与原因提对策;材料3是美国的好的做法,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实际上是“援引文中已有对策”。这些对策包括企业自律、从业人员的道德建设、加强立法、加强政府执法与监管等等。

谢老师特别提醒,本题考生很容易用“主体分析法”进行脱离材料式的解决问题,切记材料是《申论》作答的基础和依据,从材料的反映来看其对策实际上就包含上述几种。【鼎元参考答案】

材料一集中反映了我国当前食品生产领域的种种安全问题,比如地下黑加工作坊多、不合食品标准的添加剂泛滥、政府缺乏监管等等。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我将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强化生产者职业道德教育,即加强包括相关食品生产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平的教育。要做负责任的企业,做有社会良知的员工。企业既要追求经济效益,也要追求社会效益,在食品生产领域还要追求道德效益。二是借鉴国外相关先进经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与食品安全相关的配套法律体系,为相关执法提供依据。

三是强化政府监管职能,成立专门负责食品安全的组织机构,赋予其职权,统一管理食品安全问题。

四是创新监管机制,明确相关执法部门职能,加强协调与合作,强化监管效果。五是加大对不法食品生产厂家的打击与处罚力度,同时保持高压态势,形成食品安全监管的常态机制。

四、“给定材料7”中讲述了农妇刘女士和李老太家人之间发生的一段感人故事,请你以这个故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1)结合“给定资料”,并注意联系当前社会实际和自身体会(2)观点明确,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语言流畅(3)总字数800~1000字 【解析】“给定材料7”中讲述的农妇刘女士和李老太家人之间发生的一段感人故事只是作文的切入点,正如我们分析的那样,9则材料紧紧围绕“加强社会道德建设”这一时代紧迫话题,才是作文的立意。

从材料的呈现来看,问题占了大部分,因此着力点应放在“如何加快建设社会道德”上,在体裁上写成策论。同时,材料中又有正反事例,完全可以用“叙开式”开篇,即“正面表现+问题”。

文章的立意与主题,材料9温家宝总理的讲话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出台都表明要将文章主题上升到促进公民道德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

【鼎元参考例文】

提高全民道德水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的生活逐渐富裕,政治民主意识显著增强,全民的道德水准不断提高,社会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好人好事,有信守诺言为农民工准时发工资而牺牲的包工头,有在危急关头不顾个人安危伸手接住坠楼女童的“最美妈妈”,也有广大的青年志愿者等等,他们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精神的代表。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社会上部分人当中个人私德、社会公德及职业道德缺乏,在少数人身上还很严重,这个问题不及时解决将会影响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乃至于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加快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就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提高全民道德水准要大力表彰先进,弘扬时代精神。任何社会从来都不缺乏道德标兵与模范。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先进人物与先进事迹,他们当中既有无私奉献的“希望小学”教师,也有呵护人类善良本性的普通农妇。他们都是教育全民的活教材,要切实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举办各具特色的宣传先进的活动,要让先进人物真正起到道德引领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弘扬了社会正气,才能确立合乎社会发展方向的崇高价值观。

其次,提高全民道德水准要批判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合理内核,做到古为今用。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度,历史上优秀道德模范不乏其人,有谦让让梨的孔融、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孟光梁鸿、有深明大义断机劝夫的乐羊子妻„,他们都有那个时代所提倡的社会道德风尚,也成为今天我们增进人际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的教材。当然,我们也要对封建糟粕文化比如“三从四德”“女卑男尊”等加以扬弃。

此外,提高全民道德水准要加大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打击力度。比如要加强立法,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加强监管,彻底清除食品生产行业的不卫生、不安全行为。要大胆破除部分领域内的潜规则,对少数缺乏职业操守的从业人员要坚决清理出职业队伍,对不良社会现象要零容忍,加大曝光力度,让那些道德沦丧者无所遁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正积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三位一体的高度发展的社会形态。因此,只有切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努力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才能有效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进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二篇:2011国考申论真题及答案(A卷)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A卷)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 论》试卷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满分100分 时限150分钟)题 号(一)(二)(三)(四)总 分核分人 得 分

一、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包括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两部分。总时间为150分钟,建议阅读资料为40分钟,作答时间为110分钟,总分100分。

2.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报考部门,填涂准考证号。考生应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作答,未在指定位置作答的,不得分。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该立即停止作答,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二、给定资料

1.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黄河从青海源头,向东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肯利县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黄河流域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几十万年以前,这里就有了人类的踪迹,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遍及黄河沿岸。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黄河流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黄河流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在世界各地大都还处在蒙昧状态的时候,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就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斩荆棘、辟蒿莱,劳动生息,创造灿烂夺目的古代文化。黄河流域四季分明,植被繁茂,山溪密布,旱有密布如网的河流之水,涝有山岗丘峦可退。这里有第一个能显示华夏文明的夏王朝宫殿群,还有商王朝第一个有宫殿的都城偃师商城和郑州商城。商王朝迁徙到安阳殷墟时,甲骨文字已是常用的规范文字。青铜器更显现了殷商王国政权的演化过程。文字和王权的出现,是黄河文明进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中国”一词最早的所指也是黄河流域。

古往今来,黄河两岸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话剧,鼓舞着一代代中国人奋勇前进。黄河流域地灵人杰,涌现了许许多多伟大的历史人物,杰出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著名的政治家蔺相如,优秀的军事家廉颇、卫青、霍去病,名垂千古的文化巨匠张衡、司马迁、杜甫、白居易、关汉卿以及为民族解放事业捐躯的杨靖宇、吉鸿昌„„他们如历史长河中灿烂的群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为推进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黄河的骄傲,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黄河第一景观该是那闻名天下的壶口瀑布。黄河流经此地时,敛水成束,倾泻在三十多米深的石槽中,形似茶壶注水,正如古云“盖河漩涡,如一壶然。”在这里,黄河河床陡然收束并下陷,湍急的河水骤然被挤进狭小的空间,瞬时就形成了万马奔腾的局面。浪花飞溅,波涛奔涌,浑浊的河水被两岸的石壁无情挤压后,又反身冲向河水中央,形成了白色V字形的雪浪,翻滚着从壶口落下30多米深的谷底,愤怒的河水发出震天的怒吼,同时腾起了冲天的水浪和白雾。白雾中又幻化出了美丽的彩虹,若能在这里聆听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你定会觉得空前庄严神圣,热血沸腾„„黄河在这里完成了她的交响乐中最华美壮丽的乐章。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长卷《清明上河图》浓缩了中华古都的繁华盛况,弥散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这是世界绘画的瑰宝。陕西的秦腔、河南的豫剧承载着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唱出了黄河儿女的心声与愿景,世代流传。屹立在孟门山上的大禹雕像又会令瞻仰者忆起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治水英雄业绩„„黄河之水从源头到入海口,汩汩滔滔,孕育着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

在黄河文化演进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黄河的治理开发与管理保护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广大人民群众的治黄实践活动,是黄河文化发展的沃土和源泉,而黄河经济的发展又为黄河文化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2.“母亲河”的水量并不丰沛,但却以占全国河川径流2.4%的有限水资源,滋养着全国12%的人口,灌溉着15%的耕地。60多年来,当代治黄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依靠已建成的防洪工程体系,“上拦下排,两岸分滞”控制洪水,战胜了花园口1万至1.5万立方米/秒的洪水7次,1.5万以上的3次,确保了沿黄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安全;黄河流域已建成和在建的大中小型水库有3147座,全河引水工程已建成4600多处,引黄灌溉已由解放前的1200万亩发展到11000万亩,增长了8倍;黄河水的利用多达307亿立方米,为全国各江河利用率之首;60多年来,有计划地进行了三次人工改道,彻底扭转了历史上黄河口居民“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险恶局面;随着河口流路的稳定,黄河三角洲由过去一片荒凉变为富庶的鱼米之乡。此外,黄河流域丰富的旅游资源,也为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回报。但黄河毕竟是一条桀骜不驯的大河,从广义上说,黄河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包含着对黄河的治理。为了抵御河患、造福人民,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开始修建黄河大堤。黄河大堤承载了黄河的记忆,见证了黄河的沧桑,既记录了人类利用黄河、改造黄河、与大自然斗争的宏伟经历,又记录了黄河以其自然破坏力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不幸;既传承了我国劳动人民治理黄河的事迹、成就和精神,又反映了人与自然相互斗争、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比20世纪80年代多了一倍,化工和矿业污染事件不断发生。黄河中下游几乎所有支流水质常年处于劣五类状态,支流变成“排污沟”,黄河污染触目惊心。“一碗河水半碗沙”,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之一。全国人大代表、黄河水利委员会负责人提交了《关于尽快立项建设黄土高原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的建议》,建议通过加大对黄土高原1.88万平方公里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的治理力度,来改善黄河水沙关系、延长水库使用寿命、减少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据史料记载,从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40年间,黄河下游共决口1590次,改道26次。究其原因,主要是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淤积河道。长期的淤积抬高,使黄河下游河道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黄河底床比河南开封市地面高13米,比新乡市高20米,“一旦堤防决口,就是灭顶之灾”。

3.长期以来,美国对密西西比河的开发活动主要是防洪和扩大航运,这两项耗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但水质问题却是影响着密西西比河全流域“健康”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美国地表水排放有毒废水量最大的有15个州,其中5个州分布在密西西比河沿岸。这里很多河段都达不到美国政府1972年颁布的《清洁水法》中有关适于鱼类生存和人们游泳方面的水质标准。调查表明,排入上密西西比河的许多化学物质来自农业生产过程中被污染的废水。虽然美国政府对密西西比河的治理十分重视,建设了大量工程,但计划中的工程仅完成60%左右,实际上只能勉强防御一般性大洪水。航运一直是上密西西比河重要的商业活动。明尼苏达州到密苏里州之间的河段建造了27座船闸和大坝,虽然极大地改善了航运条件,但很少考虑到这些大坝对整个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航运与其他活动的相容性仍是密西西比河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泥沙淤积是上密西西比河的主要环境问题,过量泥沙使水生植物的光透射性减少,并淤填在上密西西比河的回水区。上密西西比河的渠化、一系列船闸、大坝以及通航水库也形成了一个拦截冲刷泥沙的系统。湿地减少也是密西西比河流域各州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上密西西比河至今仍没有全面规划,近年才采取整体考虑的方式研究航运与环境的关系,但尚未根本解决整个上游流域的综合治理,发生严重水灾的可能依然存在。

科学家警告说,森林砍伐已经使亚马逊河众多支流的水文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干流受到影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目前亚马逊河的7000条支流正逐渐干涸,另外肥料和农药也对这些支流的生态状况造成了很大影响。近年来,亚马逊地区的森林砍伐速度较以前加快,一些森林开垦为养牛场,还有很多林区则开垦成农田,进行大规模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大豆的种植面积很大,而大豆如要在赤道地区生长则需要大量的肥料和浓度很高的农药,势必引发水质污染。为使亚马逊河免遭干涸的命运,巴西政府制定的一项法律规定,禁止农民砍伐沿河岸50米以内的森林;另一项法律则规定,只能伐20%的森林,其他80%的森林可以根据政府批准的林业管理规划有选择性地进行砍伐。但是,在这个面积超过整个欧洲的亚马逊地区,上述法律以及其他环境法规常常受到漠视。

埃及地处北非,是严重干旱缺水的国家,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全靠尼罗河。曼扎拉湖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北端,是一个长60公里,宽40公里的长方型湖泊,它对尼罗河的“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每年埃及各地的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几乎都通过5条水渠流入湖中。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因为人口激增,工业和农业及生活废水大幅增加,加上没有进行有效的治理,导致曼扎拉湖水质急剧恶化,湖里鱼类几乎绝迹,鸟类也大量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面对严峻的现实,埃及政府对这里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评估并得出了这样的认识:消除曼扎拉湖的污染,改善曼扎拉湖的水质,不仅对提高湖区周边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埃及也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曼扎拉湖治污工程于1992年开始实施,人工湿地的工程包括扬水站、污水沉降池、污水处理池、幼鱼池和养渔场等,2001年工程全部完工。经过人工湿地处理后的污水已经基本消除了其中的污染物质,如富氧物质的70%、总浮游物的80%、氮磷总量的50%和粪便的98%都已不复存在。记者在参观这一人工湿地工程时看到,污水源源不断地流入第一、第二和第三沉降池,经过多次过滤和清污处理之后再引入幼鱼池,鱼池里的水清澈透明,鱼儿在池中悠闲地游动。经过鱼池流入曼扎拉湖的已处理过的水便不会再污染湖水。如今,这里的生态又恢复了勃勃生机。

4.“维持黄河的健康生命”是被广泛宣传的一句口号。黄河的健康标准是什么呢?通常说法有四条,即: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初闻此话,似觉有理。但实际上这不能算作黄河自身的健康标准。从黄河的发育史上可知,在有人类之前的许多年,黄河曾是互相之间并不连通的四段,最下面的一段为三门峡所阻隔未能入海,那时它是一条内陆河,而此时黄河的生命非常健康,正处于它的蓬勃发育时期。在有了人类之后,黄河是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因此,若舍掉人类存续与黄河的相互关系,单讲黄河本身而言,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三善”,即:“善淤、善决、善徙”,这是一个为几千年历史所反复证明的基本事实。否则,也就不会有25万平方公里的华北大平原,而这恰是几亿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自1946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指导治黄以来,黄河伏秋大汛没有决口,可谓“三年安澜”;其后几十年固堤防洪成了治黄的主要手段,成绩很大,但代价也很大,其结果是黄河河床不断淤高,这为未来埋下了很大隐患。

毛泽东同志历来重视水利建设,治理黄河更是他牵肠挂肚的一件大事。1952年10月,毛泽东第一次出京视察的地方就是黄河。他不无忧虑地问:“黄河涨上天怎么样?”毛泽东在水面比开封城高出三四米的黄河柳园口,感慨地说:“这就是悬河啊。”毛泽东接着指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借一点来是可以的。”南水北调这个雄伟的战略构想就这样被提出来了。毛泽东视黄河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他敬畏黄河,审慎思考着黄河的开发与治理,他没有留下“根治”之类的豪言壮语。在视察时只是殷殷嘱咐有关方面负责同志:“你们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1953年2月,毛泽东在外出视察的专列上就三门峡水库建设的时间、库区移民问题、黄河中上游的水土保持以及南水北调等问题与负责水利工作的有关领导进行了探讨。1954年冬,毛泽东在郑州火车站的专列上专门听取了治黄工作的汇报,并着重谈了水土保持和治理规划问题。1955年6月,毛泽东又听取了河南省委有关治黄工作的汇报。1959年,毛泽东在济南泺口又一次视察了黄河,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说不到黄河心不死,我是到了黄河也不死心。”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黄河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耍地位,对于黄河建设给予了亲切的关怀和支持。1980年7月23日,他来到花园口视察黄河大堤,询问黄河的汛期流量和防洪措施,在黄河主航道旁,仔细观察了黄河主流的流量,就防止泥沙淤积的问题与有关同志交换意见,他感慨地说:“维持黄河的现状,仍有相当大一部分地区和人口在特大洪水出现时有危险,因此,还是要搞小浪底水库,解决黄河中下游的汛期防洪问题。1999年6月21日,江泽民同志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治理开发工作座谈会,他在讲话中指出,进一步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让古老的黄河焕发青春,更好地为中华民族造福。

在全国人民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黄河60周年之际,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治理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60年来,人民治理黄河事业成就辉煌,但黄河的治理开发仍然任重道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加强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进一步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让黄河更好地造福中华民族。

5.东汉永平12年,孝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治黄(此前黄河已泛滥几十年)。王景受命于危难之际,率几十万兵士民工,修汴渠治黄河,历时一年,用费亿钱。自王景治河后,河行新道,维持了900多年未发生大改道,是时,汴渠成为东通江淮的主要水道。王景的主要工作是修建了自荥阳至千乘的黄河大堤,治理了作为东汉漕运主要通道的汴渠。王景治河后,黄河相对安澜800年,据分析与王景所选定的东汉故道河身较短、地势较低,因而行河路线较优有关;另外,“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回注”所描述的可能是一种利用沿河大泽放淤的工程措施,这对于延长行河年限也有一定作用。以上所述主要是从治黄工程的角度看问题,但据黄河水文、植保专家的研究,王景治河至隋代的500多年间,为黄河史上又一阶段,其特点是黄河下游河患相对较少,在此期间,黄河中游地区大暴雨的记录较少,这一时期黄河下游有分支,两侧又有较多湖泊洼地;但其中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那时黄河输沙量的减少,否则,王景所开新河道(如汴水),也会很快被淤积,从而使河床不断淤高,降低其泄洪能力。这一时期黄河输沙量的减少并不是推论,而是有以下诸条事实,即在这一时期有关黄河水清的记载较多,且有“黄河清复清”的民谣。这一时期黄河输沙量的减少主要归因于黄土高原人口减少,植被得到一定恢复。安史之乱后,农牧界线又迅速北移到河套以北,大片草原又变为农田,又一次加剧了水土侵蚀,黄河下游灾害增多。五代、两宋至元、明时期,农牧界线一直游移于陕北和内蒙之间,至清乾隆之后,农田植被更逐渐推移至阴山以北,这时整个草原几乎全部为当年栽培作物所取代,水土流失非常严重,陕北风沙加剧,黄河下游水患频繁。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他的治黄思路和做法很值得今人研究与借鉴。

6.黄河担负着沿黄地区50余座大中城市和420个县的城镇居民生活供水任务,黄河污染给城镇居民供水安全带来巨大威胁。2003年,黄河发生了有实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污染,三门峡水库蓄水变成“一库污水”。三门峡水库自规划修建之日起便承载着国人“黄河清”的千年梦想。由于黄河下游难得一清,古人把“黄河清”作为一种瑞征。南朝萧统编选的《文选》中首次提出“黄河清而圣人生”的说法,后来逐渐演变成“圣人出而黄河清”的祈盼。面对黄河这样一条“善淤、善决、善徙”、水旱灾害频仍的河流,人们盼望圣主的诞生,以便带来“河清海晏”的太平盛世,也本无可厚非。在封建社会,许多大臣曾上书奏称黄河变清,如清雍正年间的河道总督齐苏勒曾奏称黄河变清,雍正皇帝非常高兴。然而,由于黄河治理的复杂性,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黄河清”从未真正实现,只是萦绕于人民心中的梦而已。当年,三门峡水利枢纽修建之时,美国巨型大坝的建设正如火如荼,胡佛坝、大古力坝相继而起,前苏联也先后在伏尔加河、顿河流域上建起高坝大库。因此,很少有人怀疑这样的构想:在黄河上建起一座大坝拦截泥沙,再附之以水土保持措施,从而既能让下游变清,又能综合开发。当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的一千多位代表面对修建三门峡水库这样一个承载着国人“黄河清”千年梦想的工程,一个“战胜自然的伟大计划”时,一致欢呼通过,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1999年8月以后,我国从黄土高原开始,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退耕还草还林,停止了坡地开荒,至2007年底,全国累计退耕面积约3.2亿亩。据估计,黄土高原要占到一半左右,这在治黄史上是一个历史性的大事件。回顾历史,在北宋年间,黄土高原上就出现了开垦坡地的记录,以后此况曾愈演愈烈,而在约一千年之后的今天,其坡地开垦终获停止,这无疑是一次惊天的大逆转,人们希望以往治黄的大困局将由此而全盘皆活。

7.为治理黄河而奔波半生的水利专家王化云同志在其回忆录《我的治河实践》中辛酸地叹道:“黄河不可能变清„„黄河也不需要变清。未来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我认为应该建立在黄河不清的基础上。”资深黄河环保专家、1978年就曾经探访了黄河源头的Y某指出,黄河源头长期屡禁不止的盗猎、金矿开采以及过度的林区资源开发,导致了黄河源头的“美丽童话”正渐渐消失,保护黄河,关键是治理黄河源头的水和沙,因而,对黄河源头的保护就显得更为重要,假如黄河源头都受到污染,那么黄河的断流、污染就更难解决。文化学者R教授踏勘黄河源头时感慨万千,他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认识黄河、了解黄河,是在寻找一种精神资源,寻找一种精神的依归;对于环保,R教授对“黄河区域的移民一定会带来黄河的污染”的说法则不予赞同,他说:“关键要看移的是什么民,人们的环保意识是决定黄河未来的关键因素。”中国地理学会M教授的观点也很明确:要重新认识黄河,为此,他引入了“大黄河”概念。他说:“如果狭义的黄河文化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耕文化,那么广义的黄河文化就应从大黄河的概念出发,将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统一纳入黄河文化体系。”致力于黄河文化研究的Z博士提出了弘扬黄河文化的四个关键控制点:首先,深刻认识黄河文化的价值;其次,注重“黄河文化圈”的培养与维护;再次,注重文化创意融入生态旅游的一站式体验;第四是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

三、作答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1.给定资料4写道:“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三善’,即:‘善淤、善决、善徙’,这是一个为几千年历史所反复证明的基本事实。”请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对黄河自身规律的认识。(10分)要求:简明、完整。不超过200字。2.给定资料5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的思路和做法。请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10分)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二)给定资料3介绍了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尼罗河等流域出现的生态危机以及各国政府的治理举措。请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纳,并说明我国治理黄河可以从中受到哪些启示。(20分)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不超过300字。

(三)国家某部门拟编写一本以“黄河”为主题的宣传手册,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材料。宣传材料由四个部分组成,依次为:“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与中华文明”、“黄河的治理与开发”、“黄河精神万古传”。请参考给定资料,分别列出每个部分的内容要点。(20分)要求:(1)切合主题;(2)全面、表述准确、有逻辑性;(3)不超过400字。

(四)请参考给定资料,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3)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A卷 参考答案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1.“给定资料4”定道:“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三善”:即“善淤、善决、善徙”,这是一个为几千年历史所反复证明的基本事实。”请结合对这句的理解,谈谈对黄河自身规律的认识。

解析:

这是一道概括题,围绕“给定资料4”作答。

题目所说的“基本事实”。这是指黄河本身活动所遵循的客观规律,它活动的客观规律就是题目中所谓的“善淤、善决、善徙”。即黄河经常性的淤积泥沙,并经常性的发生决口甚至河流改道。这是黄河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活跃的表现。把这个问题谈清楚就完成了题目所要求的对这句话的理解。

对于黄河这个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这个规律造福于人类自身,我国人民经历了艰苦的探索,从给定材料4本身来看,列举了现代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认识和实践,这就集中表现在几代领导人的有递进性的指示上,最新的实践就是“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加强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办好黄河水利,造福人民。因此,题目中所谓“谈谈对黄河自身规律的认识”,也就是说认识规律的目的是要为我所用,因此就要围绕这段文字材料加以深化和应用。

参考答案:

“善淤、善决、善徙”即黄河经常性的淤积泥沙,并经常性的发生决口甚至河流改道;这是它自身千百年来所遵循的客观规律。

黄河的规律一方面发育了华北平原,构成中国人生存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黄河也对群众构成威胁。新中国几代领导人的指示体现了对治黄规律的认识,最新的实践就是“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加强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办好黄河水利造福人民。

2.“给定材料5”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的思路和做法。请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10分)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解析:

本题是单一式的概括题,和2010年地市级概括《渤海碧海行动计划》近期目标难以实现的原因很相似,关键是要对材料五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把握,组织答案要注意答案要点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参考答案:

(1)政府重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治理黄河;(2)王景治理黄河的措施得当;兴修黄河大堤和汴渠,选择河身较短、地势较低的较优行河路线,建设和利用沿河大泽放淤的工程;(3)这一时期自然环境发生变化,黄河中游地区大暴雨较少,下游分支较多,两侧又有较多的湖泊洼地,使黄河下游水患减少;(4)社会人文环境发生变化,这一时期黄土高原人口减少,植被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使黄河输沙量减少。

二、“给定材料3”介绍了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尼罗河等流域出现的生态危机以及各国政府的治理举措。请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并说明我国治理黄河可以从中受到哪些启示。(20分)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不超过300字。解析:

这是一道概括加分题(案例启示类),与2010年国考省部级第二题(分析荷兰退耕还湖)相似。答案可分两部分,首先概括生态危机的表现以及各国政府的治理举措。然后,就如何治理黄河谈谈看法。注意,要分清其中的经验教训,要以对策的语言表达出来。

参考答案

密西西比河因过度开发,导致水质污染、湿地减少,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虽然美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治理,但执行不力,治理工程建设滞后,同时缺乏考虑整体规划。亚马逊河流域由于森林砍伐、农药化肥污染等原因,生态系统受到威胁。对此,巴西政府制定了专项法规,但宣传不到位。尼罗河流域曾经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埃及政府科学规划,建设人工湿地工程,有效治理水质污染,逐步恢复尼罗河生机。

以上案倒启示我们治理黄河,要坚持统筹规划,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好黄河流域综合治理。具体说来,就是要:第一建设人工湿地工程,保护森林、草原等植被,有效治理农药等造成的水质污染。第二,制定专项法律,并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第三,加强宣传,营造全民关注环保的良好氛围。

三、国家某部门拟编写一本以黄河为主题的宣传手册,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材料。宣传材料由四个部分组成,依次为:“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与中华文明”、“黄河的治理与开发”、“黄河精神万古传”。请参考“给定资料”,分别列出每个部分的内容要点。(20分)要求:(1)切合主题(2)全面、表述准确、有逻辑性(3)本题作答不超过400字。

解析:宣传手册是由四个部分组成的,因此每一部分都要写出内容要点,而每一部分的内容要点基本上都来自材料,只需要找到答案的角度即可。

参考答案:

《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内容要点:

1、介绍黄河的源头及其流经地

2、以壶口瀑布为例,介绍黄河的自然景观 《黄河与中华文明》的内容要点

1、古代黄河流域中华文明的印记如宫殿、青铜器、甲骨文等

2、介绍黄河流域出现的历史伟人

3、介绍黄河流域出现的一些文化现象如:秦腔、豫剧等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的内容要点

1、介绍历史和当代黄河的治理情况

2、介绍历史和当代黄河的开发情况

3、介绍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黄河治理和开发的思想和做法 《黄河精神万古传》的内容要点

1、指出黄河精神的内容——在治理和开发的过程中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号召人们维护和发扬黄河精神

四、“请参考给定材料,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3)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解析:

一、按照击溃题干法解析,材料可以分为以下细节,具体如下:(一)请参考给定资料——意味着要充分联系材料;(二)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意味着黄河精神是本作文写作主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写作最终归属点、提升点;(三)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结合以下三点才能出来好的行文。

第一,中心论点明确,意味着在行文第一自然段一定要出论点,因此,无论如何选角度、自拟标题,一定要有明确的论点;第二,内容充实,有说服力;——强化了分析能力,副省级以上,要特别注意要从微观切入,但是,要重视从宏观与中观之间行走;第三,1000字左右,要重视字数控制——不要过高哦,字数有明确的限制。

二、行文写作先看材料

整体行文逻辑比以前变得更难了。从表象上看,开关材料和结尾材料非常像文化,而整体行文的材料有更侧重于人与自然。

其实,黄河文化精神本身一定要站在发展的视角来看。只谈精神是空谈,不谈人与自然也是空谈。因此,要从统筹兼顾人与自然协调、黄河精神来写最高最尖端写法,人与自然是不变的、永恒的,也是科学发展所倡导的,黄河精神要从短期和长期的角度来看,而这也是统筹当前和长远的范畴,而文化又属于文化软实力范畴,当然,三个统筹兼顾的维度,也可以自由组合来解题。

三、结构简析

统筹人与自然 弘扬黄河新精神

第一自然段:提出论点,突出黄河文化精神的历史扩散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第二自然段:写当前的问题和表现 第三自然段:分析原因 第四自然段:过渡段

第五自然段:对策一:弘扬黄河精神,突出黄河文化发展的方向;第六自然段:对策二:弘扬黄河精神,找准当下黄河精神的重要问题;第七自然段:对策三:弘扬黄河精神,有重点,破题现在的瓶颈,人与自然是抓手;第八自然段:结尾,提升到人与自然为抓手,创新文化精神,弘扬文化精神。【参考范文】

弘扬黄河精神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源自念青唐古拉山的黄河,从远古以来孕育了中原文明,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摇篮,一代天骄毛泽东终其一生对黄河怀有敬畏,他曾说:“藐视什么也不能藐视黄河——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哪!”千百年来代代先辈在治理黄河洪灾与泥沙的奋斗中,层层累积形成了黄河精神,这是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世世代代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历史长程中,必将不断放射出耀眼的光辉。

黄河曾经以她丰饶的乳汁哺育了华夏文明,给两岸以灌溉,也给诗人以灵感,唐诗汉赋、歌曲绘画,无数动人的辞章都与黄河有关,黄河的平均水量为580亿立方米,占中国总水量的2%,是长江的十七分之一,却养育了全国12%的人口,灌溉15%的耕地,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不可磨灭,但由于黄河两岸生态变化和经济建设的影响等因素,黄河污染日益严重,黄河活力日益枯竭。近一年来,黄河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忧患之河。

为全面治理黄河,使母亲河再现生机与活力,2004年1月12日,黄河水利委员会李国英主任提出了以“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为终极目标的“1493”治黄理论框架体系,即:一个终极目标、四个主要标志、杂条治理途径、“三条黄河”建设,在推进“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黄河治理新工程中,我们尤其要注重弘扬黄河精神,确保黄河治理工程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

黄河精神永远都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随着岁月的流逝,不仅丝毫未磨损它的深刻内涵和神奇魅力,而且愈加凸显它鲜明的时代价值。在建设“三条黄河”,实现“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治河目标的今天,要践行“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新理念,就要大力发扬“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不断开创各项治黄工作新局面。

新中国治黄60年的辉煌业绩证明:伟大的理想信念必须产生强大的动力,坚定的信念必然激发不懈的追求和坚强的毅力,确立了治黄新理念就有了坚定的奋斗目标,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治水新思路,实现以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样需要“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作支柱。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要把强大的精神动力同先进的理念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与新世纪黄河实际的治黄道路。按照“1493”治黄体系,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是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终极目标;“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四个主要标志;减少入黄泥沙的措施建设,流域及相关地区水资源利用的有效管理,增加黄河水资源量的外流域调水方案研究,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制定黄河下游河道科学合理的治理方略,使下游河道主槽不萎缩的水量及其过程塑造,满足降低污径比使污染不超标的水量补充要求,治理黄河河口以尽量减少其对下游河道的反馈影响,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是九条治理途径;原型黄河、模型黄河、数字黄河“三条黄河”治河体系是三个有效手段。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任重而道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弘扬黄河精神,不断开拓创新,探索治黄新路,积极建立有利于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体制机制,持之以恒、不懈奋斗,一定能够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为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永续发展筑就最牢固的根基!

第三篇:2017国考申论真题解析

2017国考《申论》真题解析

作答要求

一、根据“给定资料2”,阐述(简述或概述)城市水系所具有的功能。(15分)要求:(1)准确、精练,条理清晰;(2)不超过150字。

【参考答案】

1.城市水系起蓄积雨洪、分流下渗、调节行洪等功能。2.繁荣和发展城市,承载城市的历史。城市之间的天然隔离带,具有生态和文化功能。3.是廉价有效的净化城市污水的天然场所4.能培养乡土感情,是判断城市生态良好的标准之一。5.是城市最美好的公共空间,具有多种美学功能。6.保护城市安全,生活用水的备用系统、防灾系统。

二、依据“给定资料2”,阐述划线句子“城市的水系就像城市的指纹”的意思。(10分)

要求:(1)准确、全面,有逻辑性;(2)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这句话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城市水系对于打造城市特色的重要性。城市水系有多种美学功能:动态美、人文美、和谐美,如果将美学功能凝聚在城市的治理上,成就城市的美丽。比如丽江古城三条弯曲流动的溪水。这就要求城市管理的决策者要提高美学修养和情操,在城市里造就人工环境和保护自然景观结,打造最美的公共空间。

三、假如你是某报社记者,请根据“给定资料3”,以“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水城’”为题,写一篇报道。(20分)

要求:(1)内容具体、全面;(2)语言流畅,有逻辑性;(3)不超过500字。

【参考答案】

B县积极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之城”

水是万物之本,利用水资源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主题。B县积极朔造县城的水系空间,打造多样的公共空间,实现“碧波映城,城托青山,人在城中,城在画里”的美好愿景。为此,B县县委书记W提出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之城”。

第一要保证水清。水清的核心就是治理好穿城而过的南河。采取“河外截污、河内清淤、中水回用、生态修复”的模式,强化治污方略,将取缔多家污染企业,加大对水系的保护力度,巩固治理成果。

第二要让水活。即让城内有活水。通过三河治理工程畅通水流渠道;建设和完善各级水库保证活水有源头;建设水网达到水城水网密度标准。

第三要水美。通过水与文化融合作为精神寄托。增色添彩让城市有宁静与自然。通过水美发展旅游等相关第三产业,增加百姓经济收入。

B县的水清、水活、水美的是依次递进,目的就是让B县这座城市充满活力!B县的发展正是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好写照!

四、假如你是L市水务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4”,就L市构建城市

生态水系的规划特点及其可行性,写一份材料,供领导参阅。(15分)

要求:(1)紧扣资料,内容全面;(2)层次分明,有逻辑性;(3)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

关于L市构建生态水系的调研报告 一 L市构建生态水系的规划特点:

突出山水城市的主题。与黄河治理和保护相结合;挖掘文化历史内涵,注重文化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国家级积极平台和黄河两地的优势。定位好,起点高,突出黄河文化特色和路网水系并重理念。政府重视,强调决策科学性。尊重民意,强调民众参与。

二 L市构建生态水系具备的可行性:

1.山水格局丰富,基础良好。水资源量巨大,东西落差大,流域面积广,河道宽;南北山河相对高差大,局部形成崖、坪、滩、沟等地貌。

2.黄河流域的治理与保护提供大量湿地与绿地。促进地下水良性循环,减少从黄河提水的扬程。

3.能够通过国家级平台承接东中部的产业转移,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项目。

4.搭建建设城市生态水系的机制,政府重视,保障措施得力。成立领导小组,组建专家团队。邀请专家顾问组。

5.通过广泛的舆论宣传,使社会各界认识到L市河湖水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五、请深入理解“给定资料5”结尾划线句子“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向水学习,我们的智慧和情操就一定能得到提高”,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审题立意】

句子理解写作文,核心是要确定本文的写作主题与论点。所以,首先应该明确这句话的含义以及这句话在上下文中的含义。

“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向水学习,我们的智慧和情操就一定能得到提高”句子简化一下:我们要向水学习,来提高我们的智慧和情操。

回到上下文,发现这句话只是尾句的后半句:

水有这么多的美德值得我们人类虚心地去学习和感悟,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向水学习,我们的智慧和情操就一定能得到提高。

所以,补充完整:

我们要向水学习它的美德,来提高我们的智慧和情操。审题到这里,大致的论点就已经出来。为什么是大致的论点呢?因为这句话中还有几个要素要明确。

首先,必须明白 水的美德 到底是什么,这是本文写作的起点。要谈水的美德,就必须认识水的特性,或者对水的认知要有一个辩证又深刻的认识。其实材料五也告诉我们:

水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在伟大的思想家眼中水还是真善美的化身,是哲学的本喻,是道德的载体,是智慧的展现。

至少材料告诉我们 水是真善美、是道德载体、是智慧展现。

其次,向水学习。正是有了对水的美德的理解,才可能去谈向水学习。在这一步的时候,水已经成为一种意向,架构在我与学习之间。比如:《爱莲说》中谈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已经不是莲花,莲花是一种品德的象征一样。

前面两点紧密相连,构成因果,也是理解题意的基础。

最后,最关键的一点便是回答学习水的目的是什么。学习水是要提高我们的智慧和情操的。提高我们的智慧和情操是干什么的呢?这儿的我们既可以理解成独立的个人,当然也应该是当前的政府。提高我们个人的智慧和情操,无非就是做一个高尚的、遵守社会公德的公民;提高政府的智慧和情操,无非就是提高政府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或者叫社会治理的能力。

既然向水学习是要提高智慧和情操,那么作为考生,必然要思考当下中国,还有那些事情是需要政府提高智慧去解决的,还有那些领域是当前政府治理的不够理想的。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难题的出现,才让我们拜师学艺,向水学习!

【参考文章】

治国理政需要学习水的智慧

金标尺教育独家解析

水处天地之间,或动或静;动则为涧、为溪、为江河;静则为池、为潭、为湖海。一动一静,水常常表现出来的两面,引发我们对水无尽的思考。一滴水的力量是很小的,但水滴可以石穿;水是至柔的,但是洪水比猛兽可怕;水是那么的平常,但水又是生命之源。水以哲理形式的存在蕴涵做人做事、治国理政的大智慧,值得学习!

水往往透露的智慧昭示做人的道理。庄子作《秋水》是在告诫我们不要学河伯“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的自以为是。老子的《道德经》则是让我们学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精神。水所蕴含的智慧依然是当代青年严于修身的内容。学习水柔的一面,便少了现实中冷漠;学习水的包容,便少网络上的互喷;学习水的处下,便少了交往的傲气。总之,为人处世要学习水的智慧。

水有时候爆发出可怕的破坏力,对水的治理往往含着更深的哲理。大禹面对滔滔洪水,改变以往“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终将洪水制服。李冰父子修建著名的都江堰,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面对洪水,充分的利用水流的规律,因势利导将水转化为服务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利国利民!这样的智慧历久弥新,对当前的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把握规律,因势利导既是先辈治理水的经验更是智慧的结晶。全面深化改革三年,许多两难问题亟待破解:我们还来不及回味迈入中等收入国家的喜悦,就要面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调结构要大刀阔斧地去产能、去杠杆,可保民生又要守底线,稳就业;去除行政审批体制的痼疾需要猛药去疴、重典治乱,可转变政府职能还得讲究程序正义、于法有据„„矛盾重重,剪不断、理还乱。这个时候,政府的治理往往会陷入焦头烂额的迷茫,越是迷茫,越要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坚持系统治理、法治治理,避免出现一刀切、拍脑袋的胡乱决策。

古语讲:江河不折细流方能成其大。从一滴水到汪洋大海,这中间是融合的结果。小溪汇入小河,小河汇入大河,大河汇入海洋,浩浩汤汤,滔滔不绝。唯有这融合成就了海洋的大。融合是水教给我们的又一个智慧。融合意味开放,改革开放我们与世界融合,乘上发展的快车。融合就意味着更多的包容,更需要一种共识。互联网的世界,融合是一种必然,但是贴吧、论坛上的唇枪舌战常常变了味道。政府治理必须认清融合是大趋势,积极面对融合,划好线上线下的同心圆。

水自高向低流淌,不管地势险要还是平缓、无论烈日还是极寒,无论前途遇到多少挫折,都不会改变流向大海的方向和决心。这是一种不忘初心的坚守。在改革的征程中,无论遇到多少问题,政府治理问题、服务为民的初心不改,这也是向水学习的智慧!

第四篇:2014国考申论地市级真题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地市级)

给定资料:

1、27岁的小邹认真的考虑了几次之后,还是决定不去参加周日约定好的教友福音会,他确实需要倾诉,但肯定不是向神父。到目前为止,至少他并不认为自己已经到了需要求助于某种宗教的地步。

身高1.74米,体重150斤,在北方城市的机关大院内,这几乎是一个标准身材。当小邹回顾自己进入“体制”的四年,注视着自己不论从体型还是心理,都逐渐被“体制”化,甚至连血压、血脂也与周围的同事趋同时,面对着在外人看来“很顺”的处境,他有了一种莫名的骚动。

对于这份职业,小邹的理解来自于四年间循环往复的工作节奏,作为一个普通工作人员,他只不过是需要在每个时间段内完成“规定动作”,虽不能消极怠工,但也不需要超额完成任务,四年来的工作天天如是,没有什么波澜。

最近一段话时间,感觉有些困惑的小邹,周末经常到一家心理诊所,就青年社会心理问题进行咨询。事实上,小邹并不认为自己心理有问题,他只是想印证一下自己的某些想法是否合乎常理。结果很意外,当需要向心理医生介绍自己的情况时,小邹这位当年大学校园里的校报写手竟然发现自己无从谈起,他心想“或许是事情太多,没办法很完整的表述清楚”。

“说真的,目前这个工作节奏是五十岁以上人的节奏,对我来说这个节奏感觉上有点压抑。”小邹思考着,一字一顿的说,“有时我在想,我会不会真的习惯这种节奏,换句话说,是不是已经被这种节奏所禁锢,永远失去某些竞争力了呢!”

有一段时间,小邹曾经尝试着改变自己的节奏,对于自己分内应为的工作一丝不苟,提高工作效率,而对于非分内的工作,熟悉业务流程的他也尽量帮着跑,他希望这样能够时刻让自己处于一种高效率的工作状态中,“不会有被社会主流抛弃的感觉”。

然而,小邹很快放弃了这种做法。因为他这样的工作态度,让周围的同事极不适应,经常有人认为他是多管闲事;领导也找他谈话,希望他能够“稳重一些”。到了发薪日,小邹的薪水也仍然是那个很少变化的数字。

面对心理医生的时候,小邹把自己这种情况总结为和体制节奏有些不搭调,他梦想能有所改变。

小邹对于自己的收入也是不满的。以小邹的收入,如果仅仅是正常生活并不存在任何问题,当然,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不买房的情况下。

但,小邹必须买房,而且已经买了房。他说:“这既是对女友的承诺也是对自己的要求,更是在心理上认同自己的一个标尺。”

购买了期房的小邹到今年年底就能拿到自己那个两居室的钥匙了,和大多数同事一样,小邹也把房子买在了房价较低的郊区,而这意味着小邹不但要考虑买一辆汽车代步,还要考虑如何忍受上下班时段恼人的交通和攀升的油价。

小邹对于买车抱持着一种幻想,但他心里非常清楚,以他目前的收入和储蓄,能偿还每个月1800的购房贷款已经很不容易,买车基本上是一个短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已经还了两年贷款的小邹随口就能够报出自己资金的大致去向:2800多元的月收入再还完1800多元的贷款之后,1000元的生活费用几乎让他每月都捉襟见肘。“如果赶上亲戚朋友结婚,生小孩需要随礼,我可能还要向父母借钱。”

其实,对于现实不安且不满的小邹并不是没有想过跳槽,然而,他的顾虑几乎同他的渴望一样多。

非常稳定的“吃皇粮”生活对于小邹的诱惑仍然非常大,至少能够还贷款,至少可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而一旦投身于滚滚洪流的社会,这一切都可能不复拥有。这几乎是小邹不能够承受的。“我不能拿自己和女朋友的将来当儿戏,我需要稳定。”

然而,小邹的女朋友却并不这样看,她经常问小邹,每月就这点死工资,自己觉得值吗?这时的小邹经常是撇撇嘴,不再言语。

其实,看着自己女友研究生毕业后七八千元的月收入,小邹感到欣慰的同时,也面临极大压力,“那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有时候却实心里很别扭”。

小邹非常清楚自己的位置,他认为以自己的能力,在没有特殊机遇的情况下,最好能够在35岁之前就获得职务晋升,如果达不到,今后就不太可能再进一步,但总的来说,工资也在涨,只要不犯错误,至少是安全的。

是否应该用永久的安全换取仅仅是可能的发展机会?这是小邹头痛的一件事,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对于接近而立之年的小邹来说,马上就要面临结婚、生子等一系列问题,而一旦跳槽,这一切肯定要推迟,这是他并不愿意看到的。

跳不跳槽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小邹一年多,时至今日,他让然没有下定决心。“向我这样的人多了去了,既然大多数都选择了继续,肯定是有一定道理的,虽然我的心在躁动,但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第1页

2.近年来频发的地震不仅使震区经济发展受挫,人民生命财产受损,而且还严重影响了灾区民众的精神健康。相关调查发现,灾区许多人有与焦虑有关的不良情绪和身体、行为反应。在被调查者中,有恐惧感者接近总数的60%,有分离焦虑感者接近65%,超过60%的人为自己及家人的未来担忧。不仅如此,大约25%的被调查者还感到无法面对未来,近70%的人希望获得社会各界的心理援助。

帮助遭受自然灾害的人民从巨大的内心伤痛中走出来,以积极良好而坚强的心态面对灾后的生活,需要行之有效的心理援助。但是心理专家数量是有限的,如何以有限的心理专家力量帮助更多的人迅速调整心态呢?

由一个健康公益网络组织的心理援助专家团,结合心理救援的实际经验,提议开展一项温馨的灾区心理安抚活动,即通过代表“心理救援在进行”含义的火红绸带在灾区广泛传播,将心理关怀迅速传播到灾区的每一个角落。专家团把这一活动命名为“火红绸带心理救援行动”。

飞扬的火红绸带,能带给人以温暖、安全、激情、希望的感受。心理学家经常以火红色对经受灾难重创需要安抚的对象进行心理激励暗示。

当人们回到废墟看望自己坍塌的家园时,一条废墟上飘扬的火红绸带能给他们悲伤的心灵带来充满希望的激情;当人们在各大医院公告栏前寻找自己失散或失踪的亲人时,公告栏上飞扬的火红绸带能给焦急的人们带来温馨的慰藉和安抚;当救援人员从废墟中抬出生还者时,为其系上一条火红的绸带,能从心理意义上给他们一份坚定而积极的暗示;从事心理援助的专家和志愿者手臂上轻系的火红绸带,能够给每一位接受心理安抚的百姓安全和乐观的喻示;幸免受创的人们主动系上意味着心理援助的火红绸带,能够向不幸的同胞传达自己衷心的祝福。

火红的“心理援助”绸带飘扬在坍塌的废墟上,轻系在实施心理救援的专家手臂上和受灾地区老百姓的手腕上,悬挂在每一辆过往车辆的车镜上,可以向整个灾区的人民传递爱的温暖。心理援助到哪里,代表“心理援助在进行”的火红绸带就系到哪里,可以让灾区人民在跳动的国旗红中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关怀无处不在,从火红的绸带上感受到未来生活的召唤和重建家园的信心。

当火红的绸带遍布灾区,成为心理援助的某种象征符号时,心理援助会达到更好的效果。美好的心理安抚无处不在,人们的恐惧和焦虑就会渐渐衰减。

3.F市自2012年2月份实施心理健康促进项目以来,着力构建相关机制,努力创新模式,持续推进健康心理工作。以下是F市心理健康促进项目大事记。

2月20日,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联络员,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和重点项目实施方案。

2-3月,项目领导小组确立相关会议机制,及时策划,部署各项心理健康干预活动,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启动项目以来,共部署了3次大型会议的筹备工作。

5月初召开试点工作协调、启动会议。会议通过了项目实施草案,布置了工作进度的三个阶段,强化配合与落实。

5月底召开了项目成员单位联络员会议,部署了重点项目的实施方案,启动了心理卫生协会成立的筹备工作,提出了国家心理咨询师三年培养计划。同时建立了项目工作紧张情况每月一报制。

7月,组成建立心理卫生协会,有团体会员39家。市卫生局投入20万元建立了市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全市初高中均成立了学生个体心理辅导室,四所高中配备了8名专职心理辅导教师。投入40万元改建了F中学的心理咨询中心,中心面积均为280平米,内设接待室、个别辅导室、团体辅导室、音乐放松室、情绪宣泄室、心理沙龙室、心理沙盘室。

8月,在某服饰有限公司以现场会的形式,组织几个社区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部署了社区心理咨询站点建设工作的进度安排和心理干预服务模式,全市建立市心理卫生协会一部门一社区的三级网络系统,保证心理干预网络全覆盖,各级网络间相互协作,资源整合,紧密配合。

9月,市总工会的职工心理咨询室、妇联的女性职工心情舒缓中心和残联的心理咨询所,开始为企业职工、广大妇女和残疾人服务。该是12个文明社区都成立了心理咨询室,11个社区完成了心理干预室的筹建工作。

10月,市妇联开通了首条“女性心情舒缓热线”。市残联开设心理疏导室,专职开展残疾人及其家属心理健康服务。全市初高中初设立个体心理辅导室外,还加强了学生心理课程建设,初中二年级每班每两周开设一节心理健康活动课,高中一年级每班每月至少开设一节心理辅导活动课。

9月,市总工会的职工心理咨询室、妇联的女性职工心情舒缓中心和残联的心理咨询所,开始为企业职工、广大妇女和残疾人服务。该市12个文明社区都成立了心理咨询室,11个社区完成了心理干预室的筹建工作。

10月,市妇联开通了首条“女性心情舒缓热线”。市残联开设心理疏导室,专职开展残疾人及其家属心理健康服务。全市初高中除设立个体心理辅导室外,还加强了学生心理课程建设,初中二年级每班每两周开设一节心理健康活动课,高中一年级每班每月至少开设一节心理辅导活动课。

10月10日为第21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市心理卫生协会在X社区开展市抑郁症筛查日大型活动,活动以“艺术·心灵·生活”为主题,宣传活动呈现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参与性高的特点,进一步扩大了心理健康教育覆盖面和知识普及面。

10月中旬,聘请7位精神科专家,为全市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定期到F市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坐诊和开展教学、学术活动。

10月下旬,卫生局招聘了1名医学心理专业的大学生,充实市卫生系统医学心理专业人才队伍,制定并实施了国家心理咨询师三年培训发展计划,争取到2014年,培养200名国家级心理咨询师。

12月,开展心理社团、心理活动周、校园心理剧汇演等一系列创新性活动。Y社区组织了22名“知心姐姐”,和社区干部一道接受了心理健康知识系列培训。

12月21日,F市日报推出了“F市先行试水社会心理健康促进机制建设”的卫生专版,刊登了市心理咨询师培训及市心理卫生协会成立等信息,公布了各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咨询时间和热线咨询电话。

2013年1月,市心理卫生协会结合健康生活方式日大型广场活动,共展出宣传版面28块,发放宣传资料3种10000份。

4.某网站发表了题为《谈谈转型期青年社会心理问题》的署名文章: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日益深入,经济收入成为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而青年阶段则迎来生命周期中,“需要与拥有之间得倒错规律”,即在有不同阶段所构成的人生发展的过程中,在最急需各种资源的青年阶段,个人能拥有的东西还非常有限;而到了对各种资源需求较少的“成功阶段”,个人则又拥有了很多东西。因此,青年阶段正处在一个百需待补的特殊时期,金钱“焦虑”成为一种很现实的心态。

在传媒发达、信息爆炸今天,青年接受信息的速度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都超了中老年人,但是,这种“现在感”的过于强大,则造成了青年对于国家历史、甚至是近代史上一些重要事件和任务的知识量很少;在我们当今的各类教育中,缺少一些有效的历史知识传播方法,则是导致青年难以形成相关历史意识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效地加强和丰富具有历史感的各种教育,以及进一步创新爱国教育、英雄主义教育,在当今这个时代,不仅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非常迫切的。

近年来,诚信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学术研讨的热点,青年中的“失信”现象也时有“曝光”,如个人贷款中的违约现象等,尽管我们逐渐增加了更多的法律法规来调整社会行为,但是,作为现代社会中有效交往最重要的心理机制,诚信仍然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较高的诚信度,不仅是人们减少交往代价、提高活动效率的基础,而且也成为更高级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社会成员造成了各种压力,从而较易引发心理问题。当今青年由于出生和成长在较优越的生活环境当中,所以,心理承受力便显得相对较弱,而这一点又会成为导致心理疾患的重要原因。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全国约有3000万青少年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其中,中小学生中的心里障碍者占21%——32%;大学生中的心理障碍者占16%——25%,而且还呈现上升趋势,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人格发展,严重时还会导致自杀等极端行为的出现。因此,增强青年的心理承受力,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无疑成为需要各个方面给与关注的重要课题。

作为人生历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青年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个体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形成稳定的人格系统,在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眼中,这种心理任务的完成在传统社会里通常能够比较顺利,因为传统社会具有较高的同质性、稳定性,而在现在社会则不可能顺利,因为现代社会表现出较高的异质性、变迁性。因此,现代社会青年想要迅速而明确地确立自我并非易事。

在社会转型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有些青年人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中出现了某些困惑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社会转型期的规范缺失,由于旧的标准或规范有的已经失效,新的标准或规范一时还不完备,而使一些青年心无所依,二是标准多元化导致的多重困境,由于社会的日益开放所带来的多样化,往往造成一种一种相对化情境,于是,就会产生某种不确定性,从而导致青年出现困惑感,所以,尽快减少和消除青年的这种困惑感,增加确定性,是当今社会的文化建设和价值体系建设所面临的主要任务。

5.10月10日的世界精神卫生日,旨在提高公众对精神卫生问题的认识,促进对精神疾病进行更公开的讨论,鼓励人们在预防和治疗精神疾病方面进行投资。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约有4.5亿精神健康障碍患者,其中四分之三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而在大多数国家中,只有不到2%的卫生保健资金用于精神卫生,且每年有三分之一的精神分裂者、半数以上的抑郁症患者和四分之三的滥用酒精导致精神障碍患者无法获得简单、可负担得起的治疗或护理。因此,精神健康障碍已经成为严重而又耗资巨大的全球性卫生问题,影响着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

精神卫生专家W告诉记者,他曾经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中有心理问题的占29%。不过,他认为更严重的问题,是目前很多人对待心理问题的态度。

“主观认识上存在误区是主要原因,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人遇到心理问题不敢去就诊,怕被人看不起,”W说,“不去诊治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原因在于社会上帮助不够,我国心理医生整体水平不高。”

“应该建立心理疏导机制。国家应该建立免费的心理急救热线,这种心理急救非常重要,同时应该让心理健康讲座进社区。”W说,“关键是建立健全快速有效地应对机制,把心理疾病当成生理疾病来对待,同时严格心理咨询机构的准入标准。”

“建立应该全方位的、立体型的、由家庭学校医院包括幼儿园和社会团体齐抓共管的心里调适体制和机制,使其发挥积极作用,从法律上规定由各级政府和民间组织给予支持,把精神人格有缺陷的人群纳入到依法治疗治理的轨道上来。”法学院教授H说,“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从法律上保障社会心理调适系统的建立非常重要。”

2013年5月1日,我国新颁布的《精神卫生法》正式实施。H指出,这一法律对精神障碍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精神卫生工作的方针原则、管理机制和保障措施以及维护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等,都做了详细规定。

6.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不仅要完善相关立法和建立专门的疏导机制,还要不断提高教育水平,从价值观方面解决问题。

“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的生病,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就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想不付出任何代价就得到幸福,那是神话。”“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先学会吃得起苦。”

这些关于心理健康、人生观和幸福观的名人名言,被有效的应用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都能通过树立榜样,在教学中自觉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苏轼仕途坎坷而壮心不已,蒲松龄面对落第却发奋创作,曹雪芹处境艰险仍不辍笔耕,安徒生屡遭失业而自强不息,奥斯特洛夫斯基身残志坚却潜心著述„„这些都构成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的生动教材。史马迁忍辱十八载撰写《史记》,司马光苦熬十九春秋编纂《资治通鉴》,曹雪芹十年寒窗写就《红楼梦》„„这些感人的经历和遭遇给人留下的精神财富,更是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和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的绝佳教材。

B是一家心理诊所的心理医师。在她成长过程中,作家张承志的小说《北方的河》就曾经对她如何认知和面对生活中的缺陷起过不可磨灭的作用。“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在湟水的河床发现一个没有了下半截的彩陶罐子。他俩在河沟里的陶片堆里一块块翻找,试着把陶片对上罐子的断口。彩陶罐渐渐地复原了,但是最后还缺腹部的一块事中没有找到。”B沉浸在对小说情景的回忆中,“我记得女主人公一再感叹:‘多美啊,可惜碎了。世上的事情多么拗人心意啊,生活也常常是这样残缺。’从此这部小说就教会我一个道理:生活原本可能正是美好与残缺的统一。”

B对记者说:“我特别高兴加拿大作家门罗获得了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当年我就欣赏她的一句名言:‘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我也总是想把这种幸福观传达给我的每一个病人。”

B称自己也同样是在经历过心理躁动、人生观迷茫之后,才慢慢形成了对人生和幸福的理解,“治疗病人的过程对我来说,其实也是一个自我诊治的过程。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在某个时段面临心理的问题和价值观的困惑。”

在采访临近结束时,B告诉记者:“我们现在一提起价值观,似乎总被人嗤笑,但是心理问题的最终解决,其实与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都有密切的关联性,也往往决定于对生活的理解以及对幸福的体认。”

作答要求:

一、“给定资料3”是F市实施心理健康促进项目的工作大事记,请据此对F市所做工作进行分类总结。(15分)

要求:分类合理,内容全面。不超过200字。

二、“给定资料4”反映了转型期青年人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请指出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10分)

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150字。

三、某单位为了解工作人员的生活、工作情况和心理、思想状态,打算以“给定资料1”中小邹的情况为案例,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假如由你具体负责这项工作,请设计出该问卷内容所应列出的主要问题。(20分)

要求:

(1)写出明确具体的设问;

(2)设问应当分类并对每类中的每个设问标注序号;

(3)内容全面,用于得体;

(4)不超过500字。

四、“给定资料2”中心理援助专家团提议开展“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假定在某次救灾工作中,救灾指挥部决定采纳这个提议,请你结合“给定资料2”,以专家团的名义给参与救灾的各界人士写一份倡议书。(15分)

要求:

(1)内容具体,指向明确;

(2)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3)不超过400字。

五、加拿大女作家门罗曾经说过:“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请结合你对给定资料的思考和对这句话的领悟,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1200字。

第五篇:2011国考申论真题副省级

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适用于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 ? 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严禁折叠答题卡!? ? 给定资料

1.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黄河从青海源头,向东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垦利县注入渤 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黄河流域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几十万年以前,这里就有了人类的踪迹,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遍及黄 河两岸。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黄河流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黄河流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在世界各地大都还处在 蒙昧状态的时候,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就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斩荆棘、辟蒿莱,劳动生息,创造了灿烂夺目的古代文化。黄河流域四季分明,植被繁茂,山溪密布,旱有密布如网的河流输水,涝有山岗丘峦可退。这里有第一个能显示华夏文明的夏王朝宫殿群,还有商王朝的第一个有宫殿的都城偃师商城和郑州商城。商王朝迁徙 到安阳殷墟时,甲骨文字已是常用的规范文字,青铜器更显现了殷商王国政权的演化过程。文字和王权的出现,是黄河文明进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中国”一词 最早的所指也是黄河流域。

古往今来,黄河两岸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鼓舞着一代代中国人奋勇前进。黄河流域地灵人杰,涌现了许许多多伟大的历史人物:杰出的唯物主 义思想家荀况,著名的政治家蔺相如,优秀的军事家廉颇、卫青、霍去病,名垂千古的文化巨匠张衡、司马迁、杜甫、白居易、关汉卿以及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捐躯 的杨靖宇、吉鸿昌„„他们如历史长河中灿烂的群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为推进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黄河的骄傲,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黄河第一景观,该是那闻名天下的壶口瀑布。黄河流经此地时,敛水成束,倾泻在三千多米深的石槽中,形似茶壶注 水,正如古云“盖河漩涡,如一壶然”。在这里,黄河河床陡然收束并下陷,湍急的河水骤然被挤进狭小的空间,瞬时就形成了万马奔腾的局面。浪花飞溅,波涛奔 涌,浑浊的河水被两岸的石壁无情挤压后,又反身冲向河水中央,形成了白色V字形的雪浪,翻滚着从壶口落下30多米深的谷底,愤怒的河水发出震天的怒吼,同 时腾起了冲天的水浪和白雾,白雾中又幻化出了美丽的彩虹,若能在这里聆听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你定会觉得空前庄严神圣、热血沸腾„„黄河在 这里完成了她交响乐中最华美壮丽的乐章。北宋画家张择端的长卷《清明上河图》浓缩了中原古都的繁华盛况,弥散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这是世界绘画史上的瑰宝。陕西的秦腔、河南的豫剧承载着博大 精深的黄河文化,唱出了黄河儿女的心声与愿景,世代流传。屹立在孟门山上的大禹雕像又会令瞻仰者忆起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治水英雄业绩„„黄河之水从源头到 入海口,汩汩滔滔,孕育着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

在黄河文化演进发展的过程中,黄河的治理开发与管理保护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广大人民群众的治黄实践活动,是黄河文化发展的沃土和源泉,而黄河经济的发展又为黄河文化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2.“母亲河”的水量并不丰沛,但却以占全国河川径流2.4%的有限水资源,滋养着全国12%的人口,灌溉着15%的耕地。60多年来,当代治黄工 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依靠已建成的防洪工程体系,“上拦下排、两岸分滞”控制洪水,战胜了花园口1万至1.5万立方米/秒的洪水7次,1.5万以上的 3次,确保沿黄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安全;在黄河流域已建成和在建的大中小型水库3147座,全河引水工程已建成4600多处,引黄灌溉已由解放前 的1200万亩,发展到11000万亩,增长了8倍多,黄河水的利用多达307亿立方米,为全国各江河利用率之首;60多年来,有计划地进行了三次人工改 造,彻底扭转了历史上黄河口居民“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险恶局面;随着河口流路的稳定,黄河三角洲由过去一片荒凉变为富庶的鱼米之乡。黄河流域丰富的旅 游资源,也为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回报。但黄河毕竟是一条桀骜不驯的大河,广义地说,黄河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包含着对黄河的治理。为了抵御河患、造福人 民,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开始修建黄河大堤。黄河大堤承载了黄河的记忆,见证了黄河的沧桑,既记录了人类利用黄河、改造黄河、与大自然斗争的宏伟经历,又记录了黄河以其自然破坏力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不幸;既传承了我国劳动人民治理黄河的事迹、成就和精神,又反映了人与自然相互斗争、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比20世纪80年代多了一倍,化工和矿业污染事件不断发生,黄河中下游几乎所有支流水质常年处于 劣五类状态,支流变成“排污沟”,黄河污染触目惊心。“一碗河水半碗沙”,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之一。全国人大代表、黄河水利委员会负责人提交了 《关于尽快立项建设黄土高原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生态工程的建设》,建议通过加大对黄土高原1.88万平方公里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的治理力度,来改善黄河水沙关 系、延长水库使用寿命、减少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据史料记载,从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40年间,黄河下游共决口1590次,改道26次。究其原 因,主要是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淤积河道。长期的淤积抬高,使黄河下游河道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黄河底床比河南开封市地面高13米,比新乡市高20米,“一旦堤防决口,就是灭顶之灾”。3.长期以来,美国对密西西比河的开发活动主要是防洪和扩大航运,这两项耗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但水质问题却是影响着密西西比河全流域 “健康”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美国地表水排放有毒废水量最大的有15个州,其中5个州分布在密西西比河沿岸。这里很多河段都达不到美国政府1972年颁布的 《清洁水法》中有关适于鱼类生存和人们游泳方面的水质标准。调查表明,排入上密西西比河的许多化学物质来自农业生产过程中被污染的废水。虽然美国政府对密 西西比河的治理十分重视,建设了大量工程,但计划中的工程仅完成60%左右,实际还只能勉强防御一般性大洪水。航运一直是上密西西比河重要的商业活动。明 尼苏达州到密苏里州之间的河段建造了27座船闸和大坝,虽然极大地改善了航运条件,但很少考虑到这些大坝对整个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航运与其他活动的相容 性仍是密西西比河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泥沙淤积是上密西西比河的主要环境问题,过量泥沙使水生植物的光透射性减少,并淤填在上密西西比河的回水区。上密西 西比河的渠化、一系列船闸、大坝以及通航水库也形成了一个拦截冲刷泥沙的系统。湿地减少也是密西西比河流域各州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上密西西比河至今仍没有 全面规划,近年才采取整体考虑的方式研究航运与环境的关系,但尚未根本解决整个上游流域的综合治理,发生严重水灾的可能依然存在。科学家警告说,森林砍伐已经使亚马逊河众多支流的水文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干流受到影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目前亚马逊河的7000条支流正逐渐干 涸,另外肥料和农药也对这些支流的生态状况造成了很大影响。近年来,亚马逊地区的森林砍伐速度较以前加快,一些森林开垦为养牛场,还有很多林区则开垦成农 田,进行大规模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大豆的种植面积很大,而大豆如要在赤道地区生长则需要大量的肥料和浓度很高的农药,势必引发水质污染。为使亚马 逊河免遭干涸的命运,巴西政府制定的一项法律规定,禁止农民砍伐沿河岸50米以内的森林;另一项法律则规定,只能伐20%的森林,其它80%的森林可以根 据政府批准的林业管理规划有选择性地进行砍伐。但是,在这个面积超过整个欧洲的亚马逊地区,上述法律以及其它环境法规常常受到漠视。

埃及地处北非,是严重干旱缺水的国家,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全靠尼罗河。曼扎拉湖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北端,是一个长60公里、宽40公里的长方型湖泊,它对尼罗河的“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每年埃及各地的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几乎都通过5条水渠流入湖中。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因为人口激增,工业和 农业及生活废水大幅增加,加上没有进行有效的治理,导致曼扎拉湖水质急剧恶化,湖里鱼类几乎绝迹,鸟类也大量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面对严峻的现 实,埃及政府对这里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评估并得出了这样的认识:消除曼扎拉湖的污染,改善曼扎拉湖的水质,不仅对提高湖区周边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重要 意义,而且对整个埃及也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曼扎拉湖治污工程于1992年开始实施,人工湿地的工程包括扬水站、污染沉降池、污水处理池、幼鱼池和养渔场 等,2001年工程全部完工。经过人工湿地处理后的污水已经基本消除了其中的污染物质,如富氧物质的70%、总浮游物的80%、氮磷总量的50%和粪便的 98%都已不复存在。记者在参观这一人工湿地工程时看到,污水源源不断地流入第一、第二和第三沉降池,经过多次过滤和清污处理之后再引入幼鱼池,鱼池里的 水清澈透明,鱼儿在池中悠闲地游动。经过鱼池流入曼扎拉湖的已处理过的水便不会再污染湖水。如今,这里的生态又恢复了勃勃生机。?4.“维持黄河的健康生命”是被广泛宣传的一句口号。黄河的健康标准是什么呢?通常说法有四条,即: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 高。初闻此话,似觉有理,但实际上这不能算作黄河自身的健康标准。从黄河的发育史上可知,在有人类之前的许多年,黄河曾是互相之间并不连通的四段,最下面 的一段为三门峡所阻隔未能入海,那时它是一条内陆河,而此时黄河的生命非常健康,正处于它的蓬勃发育时期。在有了人类之后,黄河是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 道。因此,若舍掉人类存续与黄河的相互关系单讲黄河本身而言,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三善”,即:“善淤、善决、善徙”,这是一个为几千年历史 所反复证明的基本事实。否则,也就不会有25万平方公里的华北大平原,而这恰是几亿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自1946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指导治黄以来,黄河 伏秋大汛没有决口,可谓“三年安澜”;其后几十年固堤防洪成了治黄的主要手段,成绩很大,但代价也很大,其结果是黄河河床不断淤高,这为未来埋下了很大隐 患。

毛泽东同志历来重视水利建设,治理黄河更是他牵肠挂肚的一件大事。1952年10月,毛泽东第一次出京视察的地方就是黄河。他不无忧虑地问:“黄河 涨上天怎么办?”毛泽东在水面比开封城高出三四米的黄河柳园口,感慨地说:“这就是悬河啊。”毛泽东接着指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借一点来是可以 的。”南水北调这个雄伟的战略构想就这样被提出来了。毛泽东视黄河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他敬畏黄河,审慎思考着黄河的开发与治理,他没有留下“根治”之 类的豪言壮语,在视察时只是殷殷嘱咐有关方面负责同志:“你们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1953年2月,毛泽东在外出视察的专列上就三门峡水库建设的时间、库区移民问题、黄河中上游的水土保持以及南水北调等问题与负责水利工作的有关领导进行了探讨。1954年冬,毛泽东在郑州火车站的专列上专门听取了治黄工 作的汇报,并着重谈了水土保持和治理规划问题。1955年6月,毛泽东又听取了河南省委有关治黄工作的汇报。1959年,毛泽东在济南泺口又一次视察了黄 河,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说不到黄河心不死,我是到了黄河也不死心。”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黄河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对于黄河建设给予了亲切的关怀和支持。1980年7月23日,他来到花园口视察 黄河大堤,询问黄河的汛期流量和防洪措施,在黄河主航道旁,仔细观察了黄河主流的流量,就防止泥沙淤积的问题与有关同志交换意见,他感慨地说:“维持黄河 的现状,仍有相当大一部分地区和人口在特大洪水出现时有危险,因此,还是要搞小浪底水库,解决黄河中下游的汛期防洪问题。”1999年6月21日,江泽民 同志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治理开发工作座谈会,他在讲话中指出,进一步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让古老的黄河焕发青春,更好地为中华民族造福。在全国人民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黄河60周年之际,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治理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60 年来,人民治理黄河事业成就辉煌,但黄河的治理开发仍然任重道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 合治理,加强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进一步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让黄河更好地造福中华民族。

5.东汉永平12年,孝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治黄(此前黄河已泛滥几十年)。王景受命于危难之际,率几十万兵士民工,修汴渠治黄河,历时一年,用费亿 钱。自王景治河后,河行新道,维持了900多年未发生大改道,是时,汴渠成为东通江淮的主要水道。王景的主要工作是修建了自荥阳至千乘的黄河大堤,治理了 作为东汉漕运主要通道的汴渠。王景治河后,黄河相对安澜800年,据分析与王景所选定的东汉故道河身较短、地势较低,因而行河路线较优有关;另外,“十里 立一水门,令更洄注”所描述的可能是一种利用沿河大泽放淤的工程措施,这对于延长行河年限也有一定作用。以上所述主要是从治黄工程的角度看问题,但据黄河 水文、植保专家的研究,王景治河至隋代的500多年间,为黄河史上又一阶段,其特点是黄河下游河患相对较少,在此期间,黄河中游地区大暴雨的记录较少,这 一时期黄河下游有分支,两侧又有较多湖泊洼地;但其中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那时黄河输沙量的减少,否则,王景所开新河道(如汴水),也会很快被淤积,从而使河 床不断淤高,降低其泄洪能力。这一时期黄河输沙量的减少并不是推论,而是有以下诸条事实,即在这一时期有关黄河水清的记载较多,且有“黄河清复清”的民 谣。这一时期黄河输沙量的减少主要归因于黄土高原人口减少,植被得到一定恢复。安史之乱后,农牧界线又迅速北移到河套以北,大片草原又变为农田,又一次加 剧了水土侵蚀,黄河下游灾害增多。五代、两宋至元、明时期,农牧界线一直游移于陕北和内蒙之间,直至清乾隆之后,农田植被更逐渐推移至阴山以北,这时整个 草原几乎全部为当年生栽培作物所取代,水土流失非常严重,陕北风沙加剧,黄河下游水患频繁。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他的治黄思路和做法很值得今人研 究与借鉴。

6.黄河担负着沿黄地区50余座大中城市和420个县的城镇居民生活供水任务,黄河污染给城镇居民供水安全带来巨大威胁。2003年,黄河发生了有 实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污染,三门峡水库蓄水变成“一库污水”。三门峡水库自规划修建之日起便承载着国人“黄河清”的千年梦想。由于黄河下游难得一清,古人 把“黄河清”作为一种瑞征。南朝萧统编选的《文选》中首次提出“黄河清而圣人生”的说法,后来逐渐演变成“圣人出而黄河清”的祈盼。面对黄河这样一条“善 淤、善决、善徙”、水旱灾害频仍的河流,人们盼望圣主的诞生,以便带来“河清海晏”的太平盛世,也本无可厚非。在封建社会,许多大臣曾上书奏称黄河变清,如清雍正年间的河道总督齐苏勒曾奏称黄河变清,雍正皇帝非常高兴。然而,由于黄河治理的复杂性,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黄河清”从未真正实现,只是萦绕于人 民心中的梦而已。当年,三门峡水利枢纽修建之时,美国巨型大坝的建设正如火如荼,胡佛坝、大古力坝相继而起,前苏联也先后在伏尔加河、顿河流域上建起高坝 大库。因此,很少有人怀疑这样的构想:在黄河上建起一座大坝拦截泥沙,再附之以水土保持措施,从而既能让下游变清,又能综合开发。当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 的一千多位代表面对修建三门峡水库这样一个承载着国人“黄河清”千年梦想的工程,一个“战胜自然的伟大计划”,一致欢呼通过,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1999年8月以后,我国从黄土高原开始,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退耕还草还林,停止了坡地开荒,至2007年底,全国累计退耕面积约3.2亿亩。据估 计,黄土高原要占到一半左右,这在治黄历史上是一个历史性的大事件。回顾历史,在北宋年间,黄土高原上就出现了开垦坡地的记录,以后此况愈演愈烈,而在约 一千年后的今天,其坡地开垦终获停止,这无疑是一次惊天的大逆转,人们希望以往治黄的大困局将由此全盘皆活。7.为治理黄河而奔波半生的水利专家王化云同志在其回忆录《我的治河实践》中心酸地叹道:“黄河不能变清„„黄河也不需要变清。未来黄河的治理与开 发,我认为应该建立在黄河不清的基础上。”资深黄河环保专家、1978年就曾经探访了黄河源头的Y某指出,黄河源头长期屡禁不止的盗猎、金矿开采以及过度 的林区资源开发,导致了黄河源头的“美丽童话”渐渐消失,保护黄河,关键是治理黄河源头的水和沙,因而,对黄河源头的保护就显得更为重要,假如黄河源头受 到污染,那么黄河的断流、污染就更难解决。文化学者R教授踏勘黄河源头时感慨万千,他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认识黄河、了解黄河,是在寻找一种精神资源,寻找一种精神的依归;对于环保,R教授对“黄河区域的移民一定会带来黄河的污染”的说法则不予赞同,他说:“关键要看移的是什么民,人们的环保意识是决定 黄河未来的关键因素。”中国地理学会M教授的观点也很明确:要重新认识黄河,为此,他引入了“大黄河”的概念。他说:“如果狭义的黄河文化是指黄河中下游 的农耕文化,那么广义的黄河文化就应从大黄河的概念出发,将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的草原文化统一纳入黄河文化体系。”致力于黄河文化研究的Z博士提出了弘扬 黄河文化的四个关键控制点:首先,深刻认识黄河文化的价值;其次,注重“黄河文化圈”的培养与维护;再次,注重文化创意融入生态旅游的一站式体验;第四,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 作答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三善,即‘善淤、善决、善徙’,这是一个为几千年历史所反复证明的基本事实。”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对黄河自身规律的认识。(10分)要求:简明、完整。不超过200字。2.“给定资料5”中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的思路和做法。请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10分)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二、“给定资料3”介绍了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尼罗河等流域出现的生态危机以及各国政府的治理举措。请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并说明我国治理黄河可以从中受到哪些启示。(20分)

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不超过300字。

三、国家某部门拟编写一本以黄河为主题的宣传手册,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材料。宣传手册由四个部分组成,依次为“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与中华文明”、“黄河的治理与开发”、“黄河精神万古传”。请参考资料,分别列出每个部分的内容要点。(20分)要求:

1.切合主题;

2.全面、表述准确,有逻辑性; 3.不超过400字。

四、参考给定材料,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

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

下载【鼎元公考】谢立之详批12年国考申论真题A卷word格式文档
下载【鼎元公考】谢立之详批12年国考申论真题A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年内蒙古公考《申论》真题

    2011年内蒙古公考《申论》真题 材料1: 贫困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有经济学家认为,贫困首先是指物质生活贫困,即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标......

    2011国考申论省部级真题(A卷)[共五篇]

    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招录工作人员考试 《申论》A类试卷(省部级) 满分:100分 时限:1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

    2014年江苏省考申论A卷真题

    1.给定资料列举了诸多影响我国家庭幸福的事例,请对这些事例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作出归纳与概括,并作简要说明。(20分)要求:准确全面,条理清楚。篇幅不超过300字。【解题思路】阅读题......

    2005年国考《申论》真题及答案

    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 《申论》试卷 华图教育 二、资料 1.缓解和消除贫困仍然是中国今后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为尽快解决在一定程度和特定地区仍然存在的贫困......

    2015年国考地市级申论真题

    中政申论/向阳花木 各位小伙伴,等了一晚上也木有等到地市级申论真题的材料。厌烦了各路名师的“滔滔不绝”“指点江山”的风流大度,于是只要利用有限条件,结合题目及小部分材料......

    2002年国考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2002年国考申论真题及解析 2002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 《申 论》试卷 二、资料 ●“找到网游神,找到幸福”,“每月20台电脑,等你拿”,打开任何一个网站,这种游荡式网络......

    2005年国考申论真题(推荐阅读)

    华图公务员备战2010年国考资料 更多资料下载及信息更新请关注 http://www.xiexiebang.com/ahht 2005年国考申论真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

    2014国考申论真题(副省级) 2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副省级) 给定资料: 1.2013年10月10日是第2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约有4.5亿精神健康障碍患者,其中大多数生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