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转型时期证券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思路
转型时期证券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思路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等,对资本市场地位、融资功能的认识较以往更加深化,市场未来发展目标更为明确。在目前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资本市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资本市场有望迎来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新篇章。作为资本市场主要的金融中介,证券公司也有望迎来发展新机遇。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兴起和“十二五”转型的客观要求,人才作为知识和技术的载体,越来越成为证券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员工队伍建设也提升为整个行业的战略问题。各证券公司的各级管理者迫切需要从企业发展战略角度去思考和实践员工队伍建设的问题。作为国内证券行业的龙头——国泰君安证券公司经历了11载风雨的磨练,产品、技术、业务模式、组织架构等多方面均持续专注创新,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就人力资源管理而言基本上仍处于传统的事务性人事管理阶段,管理观念和开发措施还有待改进。在新的历史时期,公司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应当以何种思路应对变革、迎接挑战,是摆在我们每个管理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确立科学的人才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成为了证券公司管理层和组织人事干部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新时期人的择业就业观念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只要社会发展,就会存在人才缺口,只要社会发展,必然会有人才流动。把每个管理者、普通员工放在合适的岗位上,有效发挥出他们的能力、规避缺点和不足,他们就成为公司的人才。对公司来讲,人才没有高低级别之分,关键在于能否切合每个人的素质、能力特点。因此,妥善解决人才问题,不是完全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而是如何建立一个持续有效招揽、培养、激励人才的机制。
证券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其企业同其他规模相当的企业相比,员工队伍素质并不低,学历水平构成大致相当,员工相对来说年轻、思维活跃、知识结构和生活观念也比较新颖。但为什么容易造成人才流失?我想其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培训后管理缺失。
国外知名企业大都有自己的培训机构,很注重内部人才培养,虽然表面上看来培养成本高于外部招聘成本,但是内部培养出的人才有着外部人才所不能相比的优势:首先,对公司有感情、有归属感、愿意为公司的长远利益而牺牲个人眼前利益;其次,由于员工对公司有感情、有归属感,因此泄露公司机密或带走公司客户的可能性会明显降低;最后,公司对内部人才的培养和提拔会激发其他员工的上进精神,为其他工作人员带来工作动力,鼓舞士气。
但是,我国证券公司目前在用人上,却首选外部招聘,几乎所有的证券公司基本上都没有培养人才的举措,除了资金短缺,害怕为竞争对手培养“人才”外,其主要原因就是太注重短期利益、没有长远打算,如此下去,证券公司不可能有大的发展。
在我看来证券公司还存在以下培养人才上的问题,而容易导致人才流失:
第一,缺乏长远规划和战略眼光。由于培养人才并不能直接产生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再加上培训是需要付出成本的,所以部分期货公司领导对待培训的随意性比较大,不能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待培训,过分强调短期效应,使培训往往流于形式,缺乏长期、系统的战略支持。出于短期成本收益的考虑,不少公司往往在出现问题时才被动地想起培训,导致培训工作总是存在间歇性。
第二,重视程度不够。在以效益和业绩为核心的管理体制下,部分管理人员错误地认为企业的培训是赶时髦、走形式、凑热闹,不会有什么实际效果,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这几年一直未搞培训,不还是一样照常运作?导致这一结论的根本原因可能是对培训工作的不了解,或者是曾经参加过某个培训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种想法对公司在当前竞争环境下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致命的危害。
第三,培训没有系统性,有时仅仅流于形式。虽然有些企业已开展培训工作,但由于日常工作紧张繁忙,往往以各种各样的理由为托词,不能按时、有效地参加培训课程,有时候也仅仅是因为领导布置的而象征性地应付一下。这样的培训,效果非常差,基本上达不到培训目的,有时候反而会成为一种负担和压力。
第四,培训后管理缺失。即使进行有效的培训,但是由于培训后工作的疏忽,比如在培训后没有配套的薪酬和激励制度等来满足员工培训后的需求,导致员工流失。
因此,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期货公司是以创造价值和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能否帮助公司创造价值,越来越成为公司管理者界定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公司人才应该是公司培训、教育的结果。社会层次上的广义的人才,对公司来说,只能说其具有作为公司人才的潜在能力与较高的期望值,并不能成为现实的企业人才。企业人才是需要经过企业实践的积累,并且将其特质融入到企业活动中,成为企业发展中具有某种程度上不可替代作用的人员方能成为企业现实人才。高学历人员、高技能人员需要通过企业实践活动,将其能力与企业实际的运作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并且能够真正以其创造性与超越性的特质促进企业的发展,才能够称之为企业人才。
所以,在证券期货企业中,人才可被界定为起关键作用的管理人员和核心业务人员,他们是企业的骨干力量,对企业怀有深厚的感情,在企业的发展和长远利益面前从不考虑个人得失,能够将个人职业规划与企业发展规划融为一体,他们对企业已经做出或者即将做出重大贡献,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综上所述,基于人才特征的人才观向基于价值创造的人才观转变,是证券期货企业管理者在人才观念上的一次历史性转变。这种着眼于价值创造而不是个人特征来考察人才的转变,对证券期货行业具有更大的实际意义,也必将对我国证券期货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银万国拥有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公司每年都在员工培训上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公司的培训目标是:设立培训基地,实施全员培训,储备培训资源,建设培训体系,推进知识管理,构筑人才高地,把公司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通过培训,为公司塑造一支数量充足、具备适应现代金融企业能力素质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培养一支开拓创新、可堪重任的专业人才队伍;建立一支业务精湛、勤勉尽责的员工队伍。为把公司打造成为一流的金融企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为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做出贡献。
一、培训的原则
1、理念前瞻、系统规划: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规划前瞻性地储备人才,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各项培训,持续培训、终身学习。
2、内容实用、形式多样:与管理、业务紧密相关,切实起到培训目的,课程形式丰富,内外训与远程培训相结合。
3、集中管理、分级实施:人力资源总部统一规划、统筹管理,各部门共同参与。
二、培训的使命
公司通过给员工提供各类培训项目,使员工发展成为专业型人才或复合型人才,为公司的发展储备各类人才。
员工通过接受培训,与公司的企业文化融为一体,在伴随公司成长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公司的干部员工均能获得证券行业一流的职业培训,在职业技术、管理技能方面适应国际化要求,成为与国际化接轨的国际型人才。
三、培训的主要工作
1、分类培训。培训课程因人制宜,针对不同培养对象设置不同培训课程,如公司领导培训、公司中层干部培训、营业部经理培训、经纪人培训、投行人员培训、电脑人员培训、财务人员培训、新员工培训等。
2、分层培训。针对不同层级的公司干部员工,制定不同的培训规划。
a、高级管理人员培训。培训重点是宏观政治经济政策、国际金融市场发展、战略决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内容。
b、中层管理人员培训。培训重点除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以外,应注重管理技能、宏观经济政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内容。每年选取若干优秀的中青年干部,进行境外金融市场考察,去外资投行实习或进行短期培训。
c、专业人员培训。培训重点是专业知识、法律法规、金融新产品和新业务、产业政策等方面内容。
d、员工培训。培训重点为法律法规知识、基本业务操作规则、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
第二篇:人力资源管理转型
人力资源管理转型:从权力型到战略型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是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企业的战略目标既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
文/谢克海
传统人事管理在具体事务上拥有强大的决定权,如:人事部能够直接决定每个员工的工资待遇、职位头衔、考核结果、人员去留和职位升迁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要求弱化人力资源部对具体事务的裁决权力,更多地扮演战略管控、参谋与伙伴的角色。人力资源管理角色的改变,对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宏观战略意识、宏观管控能力和扎实的人力资源专业功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力资源部门对企业的影响力,依赖的是自身的专业能力而不是能够直接决定具体事务的权力。
企业战略目标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是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企业的战略目标既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人力资源管理者首先必须清楚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实现战略目标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再进一步明确战略目标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需要做哪些调整和补充。在此基础上,与直线经理(相关职能部门和下属机构、公司管理者)积极配合,开展招聘、培养、考核、激励、保留与淘汰等一系列具体工作,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见图1)。
根据平衡记分卡的逻辑,企业出色的财务结果源于满意和忠诚的客户,而要保证客户持久的满意和忠诚,企业必须要有清晰和可靠的管理流程,只有有激情和专业能力的员工才可以创造和维护高效的管理流程。然而,谁又能确保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专业能力?经理,具有一流领导力的各级经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专业能力。为此,我们可以提出企业业绩驱动模型,如图2所示。
与传统的人事部相比,现代人力资源部在工作内容和角色定位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工作内容来看,传统人事部处理的是一些简单的常规性问题,关注的是行政事务性工作。现代企业处在一个更加复杂的环境中,人力资源部更多地面临着复杂的、非常规的问题,需要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因此,人力资源部在处理具体的事务性工作的同时,将更多的工作内容转向战略管控和参谋咨询。两者的差异如图3所示。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容和人力资源部角色的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方式和工作重点也发生了变化。传统人事部是基于权力的事务性管理,而现代人力资源部是基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战略管控、参谋咨询和人事服务,如图4所示。
转变组织架构,实现战略贡献
为了适应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人力资源部的组织架构也必须相应做出调整,增加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研发职能以及面向直线经理的业务支持职能,如图5所示。
1.研发中心的工作职责包括核心人员(现任经理和专家、后备经理和专家)管理、员工关系管理、薪酬管理、招聘管理、组织发展等人力资源各项核心工作模块,主要职责是体系模式的研发建设,研究企业面临的问题,并提供策略性的、规范化的解决方案,保障人力资源工作专业性、战略性的原创动力。
2.业务支持中心负责推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模式的落实工作,为业务部门提供各项客户支持服务,充当直线经理的合作伙伴。
3.运营中心负责日常运营、基础统计、档案调配、外事管理、工资发放、保险福利等日常性人力资源运营工作。
因企业规模不同,人力资源部组织架构的形式有所不同,对大型企业来说,三大职能可以由专人负责,小型企业则可以一人身兼数职。在大型企业集团中,人力资源部门70%的责任是进行集团整体的人力资源管控,而剩下30%的工作在于运营和业务支持。集团公司的下属企业人力资源部则侧重于执行即运营和业务支持。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变化趋势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重新思考自身的角色定位和工作重点,再塑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各项核心流程,重新审视并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架构。
方正集团的实践
方正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在战略转型过程中经历了两个阶段,即2003年到2006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阶段,2006年到2010年的体系完善阶段。2003年方正集团新一届领导班子到任,当时整个企业的组织架构松散,集团总部没有人权、事权和财权,所有二级公司独立运作,各自为战。为此,集团领导层明确要求从 “统一人事管理”开始强化整个集团的管控能力。
按照这一要求,方正集团人力资源核心工作围绕两方面展开:一是核心队伍的管理,主要是现职干部和专家与后备干部和专家;二是人力资源体系的搭建与推动。2004年,方正集团创建了干部管理体系、薪酬管理体系、招聘管理体系、离职管理体系及人力资源工作考核体系等五大体系,其中最核心的是干部管理体系。2006年,方正集团进行业务重组和整合,成立IT和医疗医药等事业群,以加强主业的发展。配合集团战略,人力资源部除了持续不断地在实践中充实和完善原来的五大管理体系外,还推行了其他一些体系和工具。2007年,方正集团开发了培训管理体系和技术人员管理体系,人力资源工作由监督更多地转向沟通和关注,开始侧重于关注核心员工流失、考核、管理、梯队建设、人才引进、士气提升、培养、培训和服务等工作,强调对干部队伍、技术专家和核心骨干等重点人群的关注。2008年,方正集团人力资源工作完成转型,拟定了生产人员管理体系,形成了薪酬、招聘、离职、培训等八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与此同时,方正集团还研发了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如素质模式、员工士气调查、职位评估、竞业禁止及离职调查分析等等。在组织架构上,方正集团组织架构分为集团、事业群/产业集团、所属企业三级管理,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分为集团层面、事业群/产业集团层面和所属企业层面,三者人力资源部定位不同,职责分工和权限划分也有所不同。
集团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架构是实现人力资源战略性贡献的组织保障。在职能分工上,集团人力资源部根据总体战略和市场变化等方面来确定大的原则、方向和体系,进行战略性和整体性的推动。
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主要有:体系开发职能(R&D Center),包括核心人员(现任干部和专家、后备干部和专家)管理、员工关系管理、薪酬管理、招聘管理、组织发展等人力资源各项核心工作模块;业务支持职能(Business Partner Center),负责推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模式在企业内的落实工作,为业务部门提供各项客户支持服务,充当直线经理的合作伙伴;运营职能(Operational Center),负责日常运营、基础统计、档案调配、外事管理、工资发放、保险福利等日常性人力资源运营工作。
具体而言,集团人力资源部的重点工作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开发人力资源核心管理体系和核心管理原则;对核心人员(包括现职中高层管理人员、高级专家以及后备梯队)的管控。其中,实施管控的关键之一是对干部的人事考评与任免;战略推动、支持;评估、审计以及人力资源队伍建设。
事业群/产业集团人力资源主要是传承方正集团的战略思想,在方正集团大框架下进行任务目标分解,协助集团人力资源部进行体系和工具的推广执行,寻找共性问题,进行考核反馈指导,推动人力资源工作促进所属企业的业务发展、提高效率。
所属企业人力资源对方正集团统一的人力资源体系、工具进行具体操作和执行,接受方正集团和事业群/产业集团的指导及考核,负责企业层面的人力资源日常运营等工作。其主要职责涵盖以下方面:(1)集团统一人力资源战略在企业层面的执行;(2)作为所属企业的业务伙伴,为业务部门提供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以员工满意度调查为例,可以清晰体现集团、事业群以及企业层三个层级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不同分工。
2004年,方正集团人力资源部开始在全集团范围内统一组织实施员工满意度调查,每两年进行一次。满意度调查采用问卷方式,问卷由最初12道问题发展到后来的70多道问题。集团人力资源部提出大的原则和方向,各企业有一定自主权,在保证方正集团统一的问题以及保密性的前提下,在问卷上增加本企业特别关心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与本企业具体情况密切相关。
方正集团通过员工满意度调查,可以发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要求,各企业根据改进要求制定改进计划并付诸实施,方正集团长期跟踪、及时改进、检查其改进效果。
谢克海: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人才官
第三篇:中国石油:人力资源管理转型
中国石油:人力资源管理转型 作者: 发表于:2009-07-27 中国石油在全集团范围内建成了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以纳入系统管理的员工数而言这是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而在“最大”光环的背后,中国石油真正看重的是通过统一系统平台打造独特能力,促进管理转型,发掘其人力资源的价值,支撑公司发展战略。
谋篇全局,着眼转型
很少有企业比一家超级能源公司更加了解“资源”二字的深义。资源战略是中国石油三大战略之首。更具意味的是,要在全球范围内谋求油气资源最大化,中国石油所能倚仗的是其人力资源的巨大储备和潜力。“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成为集团最高领导者报告的主题之一,而其中“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百万员工是中国石油宝贵的资源和财富”这样具有鲜明石油色彩的表述体现了这家央企利税大户的战略眼光。
摆在面前的是诸多挑战。中国石油员工总量大,较之国际大型石油公司有10倍之多,而人均财务贡献指标却有明显差距;百万员工藏龙卧虎,而高难度勘探开发、海外项目运作所需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亟需挖掘培养;人工成本持续上升,控制压力大,而薪酬结构与分布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复杂,用工形式灵活,利益诉求多样,发展的同时稳定工作也同样重要;人员流失率低,忠诚度高,保持长期稳定,而如何激发活力、提升能力是关键。中国石油面临的是全局性、系统性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推动人力资源管理转型的重大课题。
转型之路如何走?在咨询伙伴埃森哲的协助下,中国石油制定了从传统人事管理向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转型的路线图。按照埃森哲人力资源转型模型,转型的重点就是要在支撑公司发展战略、建立业务伙伴模式、打造卓越专业能力、提高人事服务效率四个方面再上一个台阶,而转型的起点则是人力资源系统平台的建设。
集团总经理对系统建设寄予厚望。来自资本市场的压 力,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动力,新法规的颁布,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乃至普通民众对其一举一动的敏感与挑剔,使中国石油管理层对人员规模、结构、成本等关键指标极为关注。总经理办公会上对人力资源核心数据的追问、对信息质量的关切,成为中国石油人力资源信息化最直接、也是最强大的原动力。
一旦要做,就下大决心。中国石油决定走一条引进西方成熟套装软件的变革之路。多年海外勘探开发的经验使公司早已将国际大型石油公司看作自己的竞争对手,而引进财富五百强中唯一的一家咨询公司埃森哲作为实施伙伴,意在将先进的管理思想引入企业,求新求变,以在全球舞台上获得竞争优势。在众多国有企业尚在观望犹疑之时,中国石油力求突破,迈出关键一步。集中平台,快速推进
战略集中——定位选择
转型的要义是支撑业务战略,而业务战略决定系统部署和实施策略。在集中模式还是分散模式这个重大决策点上,中国石油选择了前者,意味着将系统定位于集团级高度。
中国石油建立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重在以“整合”打造竞争力,在资源竞争激烈、市场变化无常、政治经济因素交织的环境中抵御风险,创造优势,立于不败之地。各主营业务板块价值链紧密,必须通过上下游一体化发挥协同优势;跨区域的专业化重组,能够提升专业化能力,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而油气、服务业务整合为一体,则着眼于公司全面协调发展,提升整体管理能力。在公司大力推进重组整合的同时,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顺应大势,采用了“集中”策略,意在从集团公司高度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培养开发人才队伍。
技术架构集中——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集中在总部,各下属公司通过广域网远程访问操作。数据集中——所有下属企事业单位使用同一套数据库,执行同一套数据标准。业务集中——总部人事部门主导业务流程的梳理和系统方案的设计,制定了统一的业务规范——实施管理集中——总部人事和信息部门设立项目管理机构统一组织全集团公司 100多家单位的系统实施,统一制定实施策略、项目计划、管理标准及推进方案。
根据埃森哲的分析,集中策略带来的不仅是数据的一致性、管理的规范性,同时也是比分散模式更经济的总体投资。硬件投资和运行维护成本都较分散式架构更低。而如此庞大的项目,能在短时间内推广完成,也有赖于集中组织推广的实施策略。
平台为先——路线选择
对中国石油如此规模的企业,转型绝非易事,第一步如何走的选择甚为重要。经过与埃森哲顾问团队的反复探讨,中国石油选择了“以平台搭建为先”的速赢之策。平台为先,就是要所有下属企业同步上线应用,而不是耗费数年分期分批完成;就是以数据和流程的规范和整合为重点,而不是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系统功能;就是关注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而不是在局部的人事政策上做文章。简言之,就是强调夯实基础、全局覆盖,力求短时间内搭建起全公司统一的系统平台。
建平台抓住了提高“透明度”这一突破口。决策数据依据的缺失、对下属企业监控手段不力,一直是国有企业管理的短板。中国石油希望迅速、及时掌握人力资源全局信息,使决策有依据,监控有手段,使企业成为“透明的鱼缸”。平台就是标准。标准化是中国石油集团化管理题中应有之意。没有统一的标准,就没有规范,就无法有效衡量绩效。标准化的数据、流程内嵌于系统平台之中,使各项业务得以高效、规范运行。
建平台是速赢。中国石油人力资源管理处在转型期,管理基础不平衡,各种制约性因素较多。统一平台,横向打通各个业务环节,纵向加强了总部与下属单位的业务衔接,使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全面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而不至于拘泥于某个局部,或操之过急,或停滞不前。
统一平台本身就是效益。新系统的实施取代了原有 117个人力资源信息系统,解决了系统建设低水平重复问题,消除了信息孤岛,实现了信息和数据共享,在 IT策略上极具价值。
快速推进——速度选择
确立了正确的定位和路线,速度决定在转型过程中何时获得收益。通常人力资源系统是作为ERP的一个子模块按照ERP进度安排统一推进。虽然这不失为一种选择,但是ERP实施的复杂度和长周期会使人力资源系统在较长时间后才见效。经过慎重研究,中国石油毅然决定人力资源系统实施分开立项,单独制定时间表,先行整体上线,以快速见效,同时树立标杆效应,带动公司整体信息化建设。而选择在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和企业级系统实施都具有丰富经验的埃森哲作为合作伙伴,则是对实施速度和质量的有力保障。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眼光独到又极富魄力的安排。单独推进使人事部门得以充分发挥业务主导的作用。职能主管部门超乎寻常的业务驱动力使业务与IT的结合更加紧密,更使项目的推进能突破重重阻力,成功上线。人力资源系统的专业性也使系统实施工作保持相对独立,在合理规划、预留接口的前提下,避免外部的干扰与牵扯。人力资源系统在集团范围内全面建成,极大地鼓舞了公司信息化的信心,积累了可贵的经验。标杆、创新与变革
树立标杆
中国石油人力资源系统的设计融合了西方管理理念与企业特色,凝聚了专家团队和业务人员的智慧和心血,体现了前瞻性、系统性、适用性和独特性的平衡,树立了SAP HR系统应用的标杆。充分借鉴国际最佳实践,以建设国际一流人力资源系统为目标。中国石油在埃森哲的协助下,对多家国际大型石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系统实施案例进行了考察研究。以最新理念、最新产品、最新技术为依托,经过反复沟通、研讨、演示、汇报,规划了包含核心人事业务处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分析、协同及自助服务4个层次,组织、人事、薪资、考勤、招聘、绩效、培训及员工发展8个模块的蓝图框架。
坚持体现中国石油特色,贴合现实需要。
借鉴不意味盲从,中国石油清晰地认识到自身面临的独特挑战和管理需求,认识到把最该做好的事情做好,也就是最佳实践。三支队伍管理、专家评定与考核、定员编制监控、培训基地管理„„,一系列定制功能给SAP系统打上鲜明的中国石油烙印。
突出业务主导,重视流程梳理。
一切需求来源于业务,服务于管理,埃森哲的咨询方法论强调战略、组织、流程、技术的结合。集团人事部门领导提出“处室业务负责制”,各专业处室与顾问紧密配合,对业务流程进行了梳理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方案设计。全面而有效的实施方法确保系统功能贯彻了业务和管理要求,并使之能够一线贯通到基层,效果和影响巨大。
“以人为本”,关注企业内每一个人。
系统中员工信息类型及指标项之全极为罕见。各类身份的用工都被纳入系统,连短期雇用的季节性用工也要在系统中有进出记录,系统中因而定制了数百项管理所需要的字段。中国石油关注的不仅仅是核心人才,还包括基层普通员工就业、薪酬福利保障的现实问题。与以前只有干部才有档案不同,人力资源系统的全面建成第一次让集团公司每一个人都有了“一席之地”。这个价值或许很难用金钱来衡量,但是其规范和公平之义又怎能用金钱来衡量。
锐意创新
中石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实施之路,是一条创新之路。
百万员工纳入一个系统平台进行管理,这本身就是一项技术创新。根据SAP公司提供的信息,在全球已建成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中国石油人力资源系统涵盖的员工数是最大的,并且是第二大的两倍左右。集中的服务器能否支撑如此大的数据量?中国石油管理层抛给埃森哲顾问一个高难度的问题。经过充分的方案论证、专家评估与压力测试,中国石油得到了肯定的答案,走出了创新的一步。
更重要的是管理创新。中国石油积极发掘系统功能与业务需求的最佳结合点,实现管理理念和方式的创新。“电子招聘”平台通过对招聘全过程的管理,与现有招聘网站相结合,让业务人员通过在线的方式完成招聘工作,创新了工作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自助服务功能拓展了系统的使用面,使企业员工和管理者都可以随时在线查看所关心的信息,使管理效率得到提高的同时,人力资源服务得到改善;工作流的开发使系统操作的流程性更强,工作更加简便顺畅;门户协同功能的广泛应用,能够发挥管理者、专业人员和员工的协同作用,为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和服务水平提供了先进的工具和方法。
在实施方法上,创新的工作思路和手段为系统建设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面临集团公司大规模的重组整合,中国石油系统建设没有停滞不前,而是超前谋划,加强协调,集中各方的智慧和资源,不仅没有因为整合影响项目的既定目标,还充分发挥团队协作优势,提升了项目工作的整体质量,体现了强大的应变能力,也为公司积累了宝贵的信息化项目运作经验。面对在全国范围内100多家单位短时间、大规模推广的挑战,中国石油创造性地提出“同时启动、并行推广、分区管理”的实施策略,通过高效的组织、协调和资源运作,顺利完成了推广工作。
推进变革
大型国企引入西方管理软件,变革管理是成功的关键。变革管理的难点在于如何平衡好变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既不能浅尝辄止,畏首畏尾,让系统实施流于表面,又不能急躁冒进,引发不稳定因素。埃森哲的变革管理方法论从高层投入、沟通宣导、业务影响和培训支持入手,明确变革的方向、重点、力度和手段,协助中国石油走过这一段变革之旅。
变革着力点的选择。
人力资源系统带来的不是大刀阔斧的人事政策变革,变革的着力点在于管理理念、流程、方式的优化。这里的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累计达5.6万人次、29万人天的培训,在管理者和员工中掀起了一场管理思想变革风暴。观念转变之后,中国石油推进变革的速度令人惊叹,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就在集团范围内全面建成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追求效益与提升能力的平衡。
中国石油在推进变革的过程中,不一味追求短期的直接经济效益,而是注重提升组织和员工能力。与其将关注点放在降低多少成本、增加多少收入这些财务指标,不如更加务实地关注企业管控能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人才培养开发能力是否得到提升。
信息化与业务变革的相互促进。
业务变革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加以巩固和强化,而信息化建设应成为业务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随着系统中蕴含的管理理念被逐步理解和接受,员工的工作习惯和方式将会逐渐改变,而这反过来又会促进新的变革的推进。组织变革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改变人们的行为,这种改变容易被忽视,但影响却极为深远。
打造四种能力,支撑公司人才战略 强化规划控制手段——提升集团管控能力
要提升中国石油人力资源的整体能力,变人数优势为人才优势,增强集团管控力是必由之路。要加强管控力度,就要基于清晰的战略定位,制定集团总体发展规划,从而明确对下属企业的管控方向和方式。而事实上真正的挑战在于,很多企业的战略很明确,但下属单位执行不力、阳奉阴违,造成“集而不团”、“管而不控”的局面,而企业规模越大,集团管控力度的问题就越突出。想要驾驭中国石油这样一艘航空母舰,没有一套高效的规划和控制手段是难以想象的。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成为啮合战略与执行的齿轮,为人力资源宏观管理要求在下属各级企业的高效执行提供了强有力的管控手段。在埃森哲顾问的帮助下,中国石油制定了一系列人 力资源关键监控指标和控制方法,通过系统平台,公司机构分布情况、人员配置情况、薪酬水平和结构以及各类用工情况可以随时展现在公司决策者面前,使规划制订、指标控制、责任分解、考核落实等诸多管理难题变得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管控的科学性、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执行性都得到加强。
从某种意义上讲,集团管控就是集权和分权的艺术,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平衡,避免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人力资源系统平台就像是帮助调节管控力度松紧的调控器,将企业纷繁复杂的管理数据进行筛选整理,使管理层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决策效果如何,导向应偏向何处。而信息的透明和信息质量的提升,使总部在把握宏观管控方向和指标的同时,可以合理分配管控权限,实行分级管理,提高管控效率。
挖掘海量信息价值——提升决策分析能力 分析埃森哲协助国际石油公司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案例,其目标或是减员增效,或是通过共享服务、流程外包降低管理成本,或是在一系列购并重组之后推行统一政策和标准。而中国石油更加关注如何激发现有人员活力,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培养开发人才队伍,形成自身独有的优势。中国石油人力资源系统的巨大价值正是在于从百余万员工、数亿条记录的海量数据中挖掘对管理层有用的信息,支撑管理层的宏观决策,以达到盘活存量、人才增值的目标。
帮助中国石油实现这一目标的是一整套数据挖掘、分析和展现工具。人力资源管理报表、数据仓库、管理者驾驶舱,将各类人事数据灵活、便捷地展现给各 级管理层。从海量的数据中分析提取关键指标,使领导班子建设情况、三支队伍人员比例、员工总量变动趋势、工资总额、人工成本变动情况等信息像驾驶舱内的仪表盘一样呈现在决策者面前。从某种意义上说,把管理者驾驶舱安装到集团总经理的桌面,是中国石油人力资源工作成为公司战略合作伙伴的重要标志,是中国石油信息化工作成为公司战略支撑的重要标志。
系统建设过程中中国石油对数据采集的要求极为严苛。上亿条数据,数据缺失率低于 0.01%,这背后的辛劳与不易可想而知。而这点滴融汇成海后豁然而生的管理智慧所带来的价值使这一切付出有了完美的注脚。贯通人才选用育留——提升人才管理能力
根据埃森哲对“人才驱动型企业”的定义,界定人才需求、发现人才来源、培养开发人才、部署配置人才是人才管理的核心能力。中国石油人力资源系统的重要价值在于通过贯通员工职业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提升全面人才管理能力。
人才管理起始于对人才需求的清晰界定。
中国石油通过对岗位、资格体系的规范和梳理,在系统中将组织、岗位、人员联系起来,根据业务需求设置机构和岗位,明确岗位的技能和资质要求,因岗设人,人岗匹配,为实现个人与组织绩效的同步提升奠定了基础。
发现和获取所需要的人才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人力资源系统的价值在于帮助企业拓宽人才招募的渠道,扩充备选人才库,优化人才遴选流程,加速空缺职位到岗时间,提高满足业务需求的能力和效率。
要实现人才增值必须具备强大的培养开发能力。人力资源系统中搭建了结构化、分层次的培训课程体系,实现了培训需求和计划、培训项目实施、培训结果记录的全过程管理。
合理部署配置人才是做到人尽其才的前提。
人力资源系统将绩效考核作为一个重点,推行目标管理及业绩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人才使用、薪酬激励和培训开发的依据,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对人才任用和激励的导向作用。
以“人才”为主线梳理人力资源业务流程,关注员工职业生涯的全过程,把人才的吸引、配置、培养、开发等各项业务紧密衔接在一起,辅之以有效的激励、约束和牵引机制,使中国石油的人才管理能力得到了提升。
促进工作机制转变——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中国石油人事部门既是政策制定部门,又具体承担着大量事务性工作。埃森哲的评估表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时间比例分配与国际领先水平还有一定距离。通过人力资源系统的应用,促进战略性与事务性工作分离,一方面提高事务性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加强战略性工作的有效性。首先是政策制定能力的加强。政策的制定不用再仅仅依赖耗时费力的情况调查表或是一年一度的工作会议,有了系统可以更加有效、更加科学。对现有政策执行情况的分析可以更为具体和深入,从而使新政策的制定更有针对性,效果也易于评估。
其次是理念和手段的丰富化。先进的理念往往由于手段的缺乏无法落地。人力资源系统的优势在于理念与手段的结合。以绩效考核为例,通过建立基于门户的绩效目标设定和评估系统,实现了基于员工能力素质模型的 360度测评,参与测评的人员通过门户系统进行打分,实现了对考核全过程的管理,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融为一体。
第三是促进上下的沟通与协调。有了系统平台,一个政策的小小改变可能会影响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员工的数据变更,通过“乘数效应”逐级放大,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这反过来也促进总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关注一线、基层的需求,提高专业化水平,制定合理、有效的制度和方案。结语和展望
什么样的企业,有什么样的系统,特别是人力资源系统,关乎企业里每一个人。
参与项目的人无不惊叹如此短时间内建成如此规模系统的神奇。这应该归因于50年前的石油会战塑造的中国石油的基因。这是一家执行力超强、员工极富奉献精神的企业。石油勘探开发的艰苦卓绝铸造了敢于挑战一切目标的企业之魂。一代代石油人为了激情和梦想东奔西走,漫漫岁月累积了他们敢闯天涯的豪气、服从大局的态度和对企业极高的忠诚度。浩如烟海的数据量,纷繁复杂的实施工作,严格的标准和规范,倒排的时间表,众多挑战被一一克服。没有一种企业精神,最后的成功是不可想象的。
展望未来,中国石油人力资源管理转型之路依然会延续着这份神奇。内嵌标准化数据和流程的统一系统平台是实现转型的基石,而在系统平台之上锻造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则是贯彻人才强企战略、支撑公司总体战略的支柱。下一步将要面对的会是更深层次、更高难度的变革: 众多体制性、历史性、国有企业独有的难题,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来一一化解。系功能的深度挖掘应用和与之伴随的管理变革将共同奏起下一段征程的题曲,埃森哲的咨询顾问们和中国石油将一道面对新一轮的挑战。致胜的法宝除了战略眼光和全球智慧,必不可少还是同样的企业精神。
与西方石油公司对日益老化的员工队伍忧心忡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石油人力资源的深厚积累与勃勃生机。中国石油对其人力资源全力开发的承诺,与石油人对企业的热忱和贡献同样持久而强烈。人力资源系统以此而具有非凡的生命力。
本文由埃森哲授权刊登。
第四篇:人力资源管理“转型”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转型”分析
从“万军齐发”到“精兵开路”
《保险营销员管理规定》即将于7月1日起施行,它对保险营销人员的准入、从业行为和市场退出等都作了全面而具体的规定。随着这套制度的颁行,保险公司对营销人员的管理也将面临转型。
管理现状
管理环境恶劣 首先,从行业背景来看,目前我国保险业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高速高效地抢占市场份额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大保险公司展开了以“增员”为主的“万军齐发”的人才战略,力图在最短的时间内扩充营销队伍,快速扩展业务范围,实现保险营销的紧急着陆。
其次,营销人员的劳动力市场存在着人才储量不足、素质参差不齐和人员流失严重的现象。居高不下的人员流动率和高素质人员的匮乏,使得营销人员招聘面临捉襟见肘的局面,由此带来的高昂管理成本也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
最后,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日趋理性,维权意识日渐增强,客户投诉率、退保率等有增无减,对保险业营销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招聘与选拔不严 在《保险营销员管理规定》出台之前,我国保险业对营销人员准入没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加之某些保险公司急于规模扩张,对营销人员的招聘与选拔门槛过低,对应聘人员专业素质及道德水平的考量非常欠缺,在营销人员的“入口”管理上留下隐患。
培训机制粗放 对新员工的培训力度不够,对老员工持续培训意识不强,这是一些保险公司培训工作的现状。
保险公司在扩大营销队伍的同时,没有建立起健全的培训机制,致使营销人员在具体工作中缺乏专业技能,服务质量不高,道德水平亟待提升。重技术、轻道德的粗放型培训模式使得营销员往往采取短期逐利行为,损害了保险业及保险公司形象。
考核指标单一 目前,个别保险公司把保单销售数量作为营销人员绩效考核的惟一衡量标准,把营销部门增员的数量和保单销售量作为部门考核的重要标准。建立在这种单一形式的绩效考核基础上的薪酬管理也略显单一,营销人员的薪酬主要来自于佣金的提取,而且每一保单的佣金提取仅限于保单业务的前几年。这样的考评制度和薪酬体系自然诱发了营销人员的短期行为,为了追求销售业绩数字的攀升,营销员们往往夸大保险的作用,隐瞒相关条款,做不实承诺,侵害投保人利益。
制度转型
强化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意识 从以“增员”求发展的企业用人战略向以“高质”求发展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转型。
未来,服务质量的差异将最终取代产品差异,成为保险公司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棋子。而服务质量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线营销人员素质的提升。因此,将营销人员视作企业价值的创造者而非消耗性成本,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转变是提高保险业营销人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首要条件。也只有以此为前提,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各个环节才能得到科学化、系统化地落实。
建立营销人员胜任力特征模型 刚刚出台的《保险营销员管理规定》,从宏观政策上明确了保险营销人员的准入制度。以此为依据,各保险公司应结合本公司的业务范围、地域特点、现有及潜在客户的消费趋向,建立营销人员的胜任力特征模型。在招聘与选拔的过程中,加强对应聘者综合能力及价值观的测评,确保保险营销人员“入口”管理的高效性。
构建深层次、持续性的培训机制 加大培训投入,将培训视为人力资本保值增值的重要环节。对于新员工的培训内容,在传统的企业文化、专业技能培训等基础上,加大力度引导员工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在培训形式上,注重实战型的角色扮演,使营销人员真正具备优秀的专业素质、与客户有效沟通的技能。
同时,持续性地关注员工的专业素质提升和职业生涯规划,将员工期望和组织目标相结合。将长期持续性培训和短期有针对性培训相结合,“点石成金”,塑造出真正适合公司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做好“出口”管理。
建立科学高效的绩效考评体系 科学、高效的绩效考评体系和薪酬管理模式应以有效激励为出发点,协同建立长期激励和约束机制,帮助营销人员更好地为组织目标的实现而服务。
首先,应优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增加对投诉率、退保率、客户满意度等体现持续服务质量的指标考核,由业绩导向向品质导向转变;
其次,改革现有保险营销人员的薪酬模式,降低保单首续期佣金的支付比例,为服务周期内各期,尤其是后期的佣金支付确定合理的比率;
最后,加强公众监督,建立营销人员的诚信档案,对欺瞒消费者、严重影响公司形象的营销员进行严厉处罚。
第五篇:证券行业员工转型必备素质
深化认识,加快转变,增强个人综合素质以迎接公司转型 回顾2011年,中国证券市场又向前迈进了一年,但纵观2011年的大盘指数,2011年的市场行情可谓惨不忍睹,哀鸿遍野。以两市为例,泸市跌幅为21.68%,深市跌幅为28.41%,中小板,创业板跌幅分别为37.09%和35.88%,成交总体低迷,众多个股跌幅巨大,机构亏损惨烈,股民怨声载道。
在惨谈的市场背景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新开证券营业部的不断扩张,以重庆市场为例,证券营业部由2008年的五六十家激增到2011年的150多家,仅仅3年多的时间,营业部数量的增幅已超过200%。而且,预计未来营业部数量还会继续增长。重庆虽为西部发展较快的城市之一,但经济增长总量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仍然有所不及。在这种狭小的市场环境下,多家券商进行的市场竞争越发惨烈,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占领市场,券商想出了一系列的促销手段,从最初的下调佣金,到礼品的回送,再到现在现在的投资顾问咨询服务。这一些活动的开展,初衷是好的,但得到结果却令人差强人意,并没有带来客户资产及交易量的提升,相反致使一部分营业部频频亏损,入不敷出。
作为一名证券从业人员,我深刻地认识到,在目前惨淡而又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证券公司转型刻不容缓。长久以来,证券公司赖以生存的经纪业务盈利模式随着浮动佣金制的实施发生了质的转变,凭经营牌照单纯提供交易通道服务的经纪模式,已无法适应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探索和研究新形势下证券经纪业务的战略转型,研究经纪业务的创新模式,已成为证券公司的当务之急。而首当其中的,则是证券从业人员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至今,投资者日趋成熟,对证券从业人员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身为从业人员,应从一下几个方面提升自身素质,增强个人综合竞争实力。
一,加强学习,提高专业水平
随着证券行业逐渐的发展成熟,投资者日趋理性,已经不单单满足于证券公司提供的交易通道的服务,更多的客户,尤其是资产量较大的客户。则越来越重视证券专业化服务的服务。大部分投资者对于市场上种类繁多的产品并不太熟悉。由于资金量的限制,他们无法享受专门的贵宾理财服务,因此希望获得证券经纪人专业的投资和理财指导,而不仅是关于某个产品收益多少的保证。这与过去相比,需要证券经纪人有更高的业务素质,即证券经纪人不仅要对股市熟悉。而且要对市场上提供的各种理财产品都比较熟悉,因此,身为市场第一线的从业的人员,我们应顺应顾客的需求积极转型。努力学习相关证券知识,了解相关金融产品。身为从业人员一定要首先转变观念。意识到即证券经纪人的职责不仅是将客户的资金带进证券公司和鼓动客户炒股,更重要的是为客户理财。证券经纪人应努力向客户灌输理财的观念,通过长期的投资获取平均的市场回报率。这样即使在熊市当中,客户出于长期投资的考虑,也不会轻易撤走资金:同时能最大限度吸引社会上大量拥有闲散资金。
二,加强非银行机构合作,扩宽展业渠道
一直以来,银行做为证券经济业务的传统渠道,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证券公司大部分的客户也是通过这个渠道产生的。但是随着银行驻点证券公司的增加,银行渠道成交客户较以往更加激烈。同时由于银监会,证检会加大对银行三方机构的管理,监控。证券公司面临着从银行撤出的困境。上海银监会,证监
会叫停三方机构进驻银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为此,扩展非银行渠道,已成为券商下一步转型的必经之路。而我们从业人员则是券商转型的马前卒。应勇于走出去,与相关厂矿企业开展相关的业务,金融合作。此外,加大电话营销的工作,应作为证券客户经理工作的一个新的重心。
三,加强客户服务,实现销售一体化
有研究表明,吸引新客户的成本至少是保留老客户成本的5倍。此外。随着客户对产品或服务信任度的增加,可以提高客户相关产品的购买率;并且其效果还远远不止于此。一个满意的客户可以引发8笔潜在的生意。因此。证券从业人员应该变以往对新开户仅提供一次或一段时间的证券咨询服务,而是要为客户提供终身服务.并且能根据客户的资金状况、收入支出状况、风险收益偏好等情况为客户做出理财计划,提出明确的产品建议供客户参考。以最大限度挖掘客户潜力。同时证券公司应改变过去销售和服务分开的运营模式,而由证券经纪人销售服务一体化,这样证券经纪人能够随时掌握客户财务状况的变化,并提供贴切的服务,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四,加快自身职业定位转型,向经纪人方向转变
在欧美成熟的证券市场环境下,经纪人制度已发展近百年,其作用和价值经受了市场的长期考验。在中国证券行业发展早期,证券经纪人曾作为开发客户的主力军,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随后有一段时间,由于证券经纪人专业素质的欠缺,及频频发生的客户投诉欺诈事件。迫使证监管理阶层加强管理,使得证券公司裁撤了相当一部分专业不精,没有资质的经纪人。但随着中国证券行业的日益发展成熟,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拥有从业资质的证券经纪人将会成为未来
证券市场发展的一部分。原因如下,其一,能减少公司劳动成本支出,其二,能扩大证券公司所能涉及的社会范围,寻找更多的潜在客户资源。其三作为回报,成交的客户佣金返成比例更高,对于从业人员来说收益更大。当然,相对于客户经理而言,证券经纪人相对缺乏营业部的营销支持,对自身专业及营销素质要求要高,开发客户的难度更大。但另一方面。但正是因为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使得客户开发更具有针对性,大客户开发成功的概率更高。对于相关从业人员及营业部来说,将是一个共赢的局面。
综上所述,作为我国证券行业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业务,经纪业务收入对证券公司业绩影响巨大。但证券市场的周期轮换使得证券经纪业务波动频繁;同时随着证券市场的日趋成熟,消费者需求趋于个性化,证券经纪业务原有的单一价格营销策略和无特色的通道服务已无法有效吸引和保留客户,证券经纪业务的创新转型势在必行。同时,从国外券商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券商的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水平是随着市场的发展,客户的需求的转变而逐渐转变的,虽然中国的证券行业发展时间只有短短的二十年,但是可以预期,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也将诞生出类似于高盛、摩根大通这类的顶级券商,而券商间的兼并收购,重新洗牌也将不断发生,适者生存这一不变的定律必将在中国证券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得到验证。因此,从业人员应深化认识,加快转变,增强个人综合素质,同证券公司一同转型,才能在这激烈残酷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