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组织企业做好申报2012年辽宁省技术创新重点计划项目的通知
关于组织申报2012年辽宁省企业 技术创新重点计划项目的通知
各市(绥中、昌图县)经济和信息化委、中省直有关单位:
为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推动我省新兴产业发展,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将组织实施2012年辽宁省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现将申报要求通知如下:
一、选项范围
申报省级计划的项目要符合《辽宁省新兴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和《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的相关要求。以企业自主开发为主,兼顾产学研合作以及引进技术消化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产品结构优化调整为目标,侧重新兴产业发展以及解决行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项目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能够带动我省工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选项要求
本年度计划拟安排企业重点新产品开发、关键产业技术研发、产学研合作、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产品质量提升技术攻关等五类项目,五类项目之间不得兼报。申报项目要在2012年开始实施,对于需跨年度完成的重大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应为2012年度可完成指标。重点开发的新产品主要是企业自主创新,可提高核心技术竞争力的产品;关键产业技术研发项目主要围绕企业在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重点解决能够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对我省行业技术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技术课题;产学研合作项目侧重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研究开发的新产品和新技术;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重点是国家重点建设和重大技改工程所需的重大装备类产品,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开发,提高产品工艺技术水平,实现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产品质量提升技术攻关项目是以提升产品质量水平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开发活动,包括提高产品可靠性、寿命及合格率,改进工艺、完善检测手段、采用和制定新的先进产品标准等。
三、申报方式
1、企业填写《辽宁省技术开发项目计划立项申请书》。申报关键技术研发项目要另填写《关键产业技术研发项目申报表》(附表1);申报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要另填写《重大技术装备创新研制项目申报表》(附表2)。企业填表时要求文字简明扼要,专业技术用语准确,项目内容、主要技术指标及相关数据真实可靠。
2、企业(含中省直企业)将项目申报材料一式两份(包括电子文档)报所在市(绥中、昌图县)经济和信息化委。立项申请书及相关汇总表请登陆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网站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关于组织申报2011年东莞市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专项资金项目计划的通知
关于组织申报2011年东莞市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专项资金项目计划的通知(正式通知)
2011-04-21
各镇(街)经贸办、财政分局,石龙、塘厦经济和科技信息局,松山湖经发局、财政分局,虎门港企业投资服务中心,有关行业协会、企业:
为壮大全市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资,推动工业加快转型升级,增强工业产业发展后劲,现就申报2011年东莞市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专项资金项目计划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一)在我市已办理工商、税务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备必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健全的财务核算管理体系;
(二)项目经过经信部门审批或核准或备案。
(三)企业2010的销售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不低于1500万元,且企业2010实际缴纳各项税金加上减免税占销售收入的比例≥4%,其中农产品加工型企业≥2%(具体纳税统计范围见附件)。
二、申报专题范围
经研究,2011年市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计划突出3个专题,分别为:
(一)优势传统产业专题:纺织服装、食品饮料、造纸及纸制品、家具制造、玩具制造、制鞋。
(二)战略新兴产业专题:新型电子信息、半导体照明(LED)、电动汽车、太阳能光伏、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海洋等。
(三)先进制造业专题:汽车、船舶、数控装备、精密制造、电气机械、通用专用装备、重大基础件、化工等。
三、需要提交的资料
(一)重点项目(对在建或即将开展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项目进行资助,分为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重点技术创新项目两类)
1.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经“东莞市技术进步项目申报管理系统”填报打印的《东莞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概况表》和《东莞市技术改造项目财政资金申请表》;
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经“东莞市技术进步项目申报管理系统”填报打印的《东莞市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概况表》和《东莞市技术创新项目财政资金申请表》。
2.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文件或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批准文件或《广东省技术改造投资项目备案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不涉及该项资料。
3.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东莞市技术改造项目申请报告;重点技术创新项目:东莞市技术创新项目申请报告。4.项目经费投入清单、项目已投入资金的凭证(该项资料只提交项目经费投入清单,由企业按照已投入资金凭证的内容依序填写;项目已投入资金凭证暂不提交至市经信局,由企业将原件和复印件整理成册供会计师事务所备查,凭证包括:发票、进口报关单+合同、其他合法票据和付款凭证)。
5.2010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报表须加盖企业公章。
6.纳税凭证:2010企业缴税情况表、企业提供的完税证明或完税凭证(电子缴税单)、经税局确认的纳税申报表、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汇算清缴报告等。
7.拥有权归属于企业或法人代表的与项目直接有关的技术报告、检测报告、环评报告、专利证书、名牌批准文件、认证证书等资料复印件。8.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二)以奖代补项目(对已完工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进行事后补助,分为以奖代补技术改造项目、以奖代补技术创新项目两类)
1.以奖代补技术改造项目:经“东莞市技术进步项目申报管理系统”填报打印的《东莞市以奖代补技术改造项目概况表》和《东莞市以奖代补技术改造项目财政资金申请表》;
以奖代补技术创新项目:经“东莞市技术进步项目申报管理系统”填报打印的《东莞市以奖代补技术创新项目概况表》和《东莞市以奖代补技术创新项目财政资金申请表》。
2.以奖代补技术改造项目: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文件或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批准文件或《广东省技术改造投资项目备案证》;以奖代补技术创新项目:不涉及该项资料。
3.以奖代补技术改造项目:东莞市技术改造项目申请报告;以奖代补技术创新项目:东莞市技术创新项目申请报告。
4.市经信局出具的项目竣工验收证书。5.项目经费投入清单、项目已投入资金的凭证(该项资料只提交项目经费投入清单,由企业按照已投入资金凭证的内容依序填写;项目已投入资金凭证暂不提交至市经信局,由企业将原件和复印件整理成册供会计师事务所备查,凭证包括:发票、进口报关单+合同、其他合法票据和付款凭证)。
6.2010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报表须加盖企业公章。
7.纳税凭证:2010企业缴税情况表、企业提供的完税证明或完税凭证(电子缴税单)、经税局确认的纳税申报表、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汇算清缴报告等。
8.拥有权归属于企业或法人代表的与项目直接有关的技术报告、检测报告、环评报告、专利证书、名牌批准文件、认证证书等资料复印件。
9.项目涉及需要的安全、消防、卫生、环保等相关部门有规定须验收的相关验收文件。10.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四、相关部门和企业可在市经信局信息网“http://dgetb.dg.gov.cn”首页“最新公告”栏内浏览本通知、查阅项目验收需要报送的资料。
五、所有表格须从“东莞市技术进步项目申报管理系统”(http://59.36.14.31/ujet)填写、提交、上传、打印;企业待项目经申报系统受理后,将整套申报资料按本通知第三点的顺序用A4规格纸装订成册,并编制好目录和页码。
六、请于5月30日前将书面资料一式三份报送至市经信局技术进步与质量科。资料不齐或不规范的、逾期上报的将不予受理。
市经信局联系人、联系电话:张晓健 22222425 邮箱:22222527@163.com
地址:莞城运河东一路183号经贸中心A座17楼市经信局技术进步与质量科
第三篇:关于组织2006年广东省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申报的通知
广 东 省 经 济 贸 易 委 员 会 文 件
粤经贸技术〔2006〕147号
关于组织2006年广东省企业技术创新
重点项目计划申报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县(县级市)经贸局(经贸委),省有关行业协会,省属有关单位:
今年是国民经济发展“十一五”计划的第一年,为进一步提高我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现将有关组织2006年广东省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申报的事项通知你们,请组织有关企业申报。
一、项目编制原则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省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技术为重点,开发研制重大技术装备,开发研制关键原材料、零部件,解决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推广应用新技术,节能降耗和提高经济效益。
二、项目申报重点
必须符合《广东省工业九大产业发展规划(2005-2010)》(粤府〔2005〕15号)和《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修订版)》(粤府办〔2005〕15号)中鼓励发展和改造提高的产品目录,以及行业关键技术的项目。
今年计划的重点是十二个专题:
(一)清洁生产及环境保护关键技术专题
开发面向城市的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关键装备技术,面向企业的工业污水、废渣、废气处理以及高效利用关键装备技术。
(二)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和新能源关键技术专题
1、开发节能、节水、节材、环保和劳保的机电、家电新产品,可循环再生利用的环境友好材料;
2、节能新技术,重点开发金属冶炼加工和工业炉窑节能新技术,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
(三)精密装备制造关键技术专题
1、超高速、精密机床与加工中心关键技术;
2、成套、高精度轻工机械产业化技术;
3、城市地铁配套装备产业化技术;
4、电子生产专用设备关键技术;
5、化工装备关键技术;
6、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化技术;
7、精密医疗仪器及器械关键技术;
8、高电压等级输变电设备及关键电器元件产业化技术。
(四)陶瓷行业关键技术专题
1、瓷土资源合理使用及低品位原料的开发利用技术;
2、大规格、轻质、超薄高档陶瓷关键技术。
(五)中药现代化技术专题
1、广东优质地产中药材品种从种植繁育到成药生产全过程质控标准技术;
2、广东名优中成药品种再次研究开发应用关键技术;
3、中草药高效活性物质提取关键技术。
(六)纺织行业关键技术专题
1、高档面料后整理关键技术;
2、高仿真、高性能差别化纤维开发与技术;
(七)消费类电子产品升级关键技术专题
开发家庭信息网络平台关键技术;嵌入式软件及开发平台关键技术;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及检测平台关键技术。
(八)电子元器件及专用材料关键技术专题
开发新型片式电子元器件关键技术、新型半导体器件关键技术、新型显示器件及应用关键技术、新型光学器件及关键技术、电子化学品关键技术、新型磁性材料关键技术。
(九)第三代移动通讯关键技术专题
开发第三代移动通讯网络安全关键技术;增值服务平台关键技术。
(十)农林水产品深加工关键技术专题
开发果蔬茶叶生物活性成分提取生产技术;肉制品、乳制品加工与安全检测、质量控制技术;水产品加工及废弃物高效利用关键技术。林产品深加工及应用关键技术。
(十一)精细化工及新材料应用开发关键技术专题
围绕汽车、船舶、房地产、交通等产业的专用涂料及原料配套,如高档涂料用助剂。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生物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食品、水果保鲜剂等。重要化工中间体绿色合成技术及新品种,电子化学品,高性能水处理化学品,造纸化学品,油田化学品,功能型食品添加剂,高性能环保型阻燃剂,表面活性剂,高性能橡塑助剂等。
(十二)符合《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修订版)》及我省产业升级的重点共性关键技术和属于鼓励发展类产品技术。要求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三、项目申报要求
适用广东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申报管理系统(在http://www.xiexiebang.com/的技术创新工作指南栏目下载)申报项目,企业只需要按照项目申请报告格式填写(不要求提供其他相关材料),按格式及要求填好后打印,并盖上公章,连同该报告生成的电子文档(用软盘或电子邮件)上报相应的项目主持部门。
注:按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扩大县级政府管理权限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本省所有建制县及县级市(不含市辖区,另有规定者除外),可直接报省,并抄报地级市。
四、项目编制程序
1、地级以上市、所有建制县(市)、经贸局(经贸委),省有关行业协会,省直属资产经营公司是该地区、部门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的主持部门。项目承担企业可以向所在地级市、县经贸局(经贸委),省属资产经营公司申报项目,也可以向所属省有关行业协会申报项目(同时抄送当地市经贸局、省直属资产经营公司)。各地级以上市、县(市)经贸局(经委),省有关行业协会,省直属资产经营公司集中筛选后,将汇总表(附件格式)及企业的申报材料、电子文档(一式一份)报省经贸委产业技术处。银行等金融机构、其他中介咨询服务机构、专家学者均可向项目承担企业相应的主持部门推荐项目。
2、专家公开选项。省经贸委将申报的项目组织有关部门、行业专家,根据工业九大产业竞争力研究成果和《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修订版)》,对照重点专题,对项目进行评审,确定2006年广东省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名单。
五、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不重复立项,凡列入其他部门计划的项目一律不予选项。
(二)本文组织的2006年广东省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是指导性计划。列入计划的项目属符合产业政策的省级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可作为鼓励金融机构和社会投资、政府政策资金拨付以及省级项目验收的引导和依据。
列入2006年广东省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的,如需申请省财政技术创新资金支持,仍须按粤经贸技术〔2005〕241号文有关要求提供相关材料及按有关规定程序申报。
(三)申报时间:截止日期为5月31日。联 系 人:陈明霞
联系电话:020-83133379 传 真 :020-83133364 广东省经贸政务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
二OO六年三月七日
第四篇:组织申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通知
各县(市)区科技局、高新区科技经济局、市直有关部门:
根据科技部国科发计*号文件要求,我省决定开展**年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新产品计划项目分为重点新产品和战略性创新产品两类。
(一)重点新产品。
重点新产品是指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在国
内首次(或首批)开发成功,并开始有市场销售或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新产品。
支持领域详见《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重点支持领域》。
新产品计划不支持以下产品:
1、食品、保健品、饮料、烟、酒类产品及其生产中相关助剂和辅料等;
2、化妆品、日用化工、一般纺织品、服装、家具、家电、家装建材等日用产品;
3、用进口零部件(包括散件)组装的产品;
4、单纯为军工配套的产品;
5、传统手工艺品;
6、单纯改变花色、外观与包装的产品;
7、动、植物品种资源;畜禽、水产等动物饲料及其添加剂;
8、高能耗、高排放、污染环境的产品。
(二)战略性创新产品。(限额很少)
战略性创新产品是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战略价值、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具有显著作用、对行业技术进步具有重大影响,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市场竞争优势的重大创新产品。在满足新产品要求的前提下,战略性创新产品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和其他相关产业政策,特别是符合当前国家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减排等重点支持方向;
2、产品整体技术水平或其核心关键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在本行业或领域中能代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标志性产品;拥有核心发明专利,权益清晰明确;环保性能先进;拥有符合国际规范的质量保障体系,质量可靠;
3、产品已进入市场销售,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产业化前景和预期经济效益良好;承担单位拥有该产品注册商标的所有权,产品品牌核心价值高;
4、企业具有较强实力的研发机构和稳定的新产品研发团队,在创新投入、商业模式、经营管理、市场推广等方面具备良好基础和较强优势。
二、申报要求
(一)申报单位
凡在**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均可申报。同时,凡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由地区赛入围全国赛的优秀企业可优先申报,并不受地方推荐限额限制(含**年参赛优秀企业)。
(二)申报材料
1、项目申报表;
2、项目产业化状况及前景分析;
3、附件材料(复印件):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加盖企业公章);
(2)经审计的企业**财务报表(每页加盖审计单位印章或盖骑缝章);
(3)可说明知识产权归属和授权使用的证明文件;
(4)涉及废水、废气、废物排放的项目,需提交环保达标证明;
(5)特殊行业许可证;
(6)质量技术监督机构备案的产品企业标准,或采用国际标准的认可证明,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7)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验)报告;
(8)科技成果鉴定证书或最近两年内的查新报告等技术证明(说明)文件;
(9)用户意见报告(不少于两份)等其他证明材料。
(三)申报流程
1、首次申报的单位登陆科技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进行注册,并认真阅读网站说明,详见附件;已申报过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的单位使用已有账号进行申报。
2、录入:在线填写《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申报表》和《项目产业化状况及前景分析》,确认无误后在线提交;
3、报送材料:用A4纸在线打印填写的《项目申报表》、《项目产业化状况及前景分析》,内容必须与网上申报材料完全一致,申报表中填写的内容在附件中需有相关证明材料支持。
(四)注意事项(重要)
1、申报单位应认真准备申报材料,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可靠性负责。若发现弄虚作假,将不予受理。
2、申报单位及产品不得重复申报。
(1)申报单位当只允许申报一个新产品计划项目;
(2)已列入新产品计划的同一产品及型号的项目不得再次申报。若申报项目名称相同,而型号不同,则必须提供该型号所采用的新的授权专利及其说明书摘要,附图和权利要求书等内容,以证明其比原列入计划项目的产品有重大的改进和创新,方可申报;
3、产品名称及型号填写要规范。名称应用中文,尽量不出现英文词组或缩写,不得使用系列产品、研究开发、产业化等词语,确属系列产品必须注明型号,采用“型号+产品名称”或“产品名
第五篇:组织申报市科技计划项目通知
关于组织申报市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
**区科技人才局,工业园综合管理局,各镇经济服务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年,市科技发展计划贯彻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推进新能源、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及材料、节能环保、通信与电子信息、物联网等新
兴产业,实施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工程;围绕推进冶金、纺织、化工、机械等传统产业升级,重点支持急需解决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及配套技术;围绕科技惠及民生等重点,推进科技创新“三个一批”行动方案,组织10个科技计划。为切实做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计划类别
本张家港市科技计划共设置10个类别:
科技计划名称
市科技支撑(工业)计划
市科技成果转化培育计划
市科技支撑计划(农业)
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
市软科学计划
市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市产学研合作创新计划
市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市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
市专利实施计划
其中,市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中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只安排指导性计划,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实行科技经费支持。
二、申报条件
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事业单位按《**年张家港市科技计划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要求自主申报。申报单位、申报项目和项目负责人应符合以下三项基本要求及各类计划申报的特定要求(特定要求详见《指南》的相关计划部分)。
(一)申报单位的基本要求
1.申报单位须在我市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申报单位应具备实施相关项目的必要条件:
(1)具有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具备为完成项目所必须的资金投入、人才条件、技术装备和产业化基础;
(2)企业单位应具有规范的管理制度,资产、资信及经营状况良好;
(3)鼓励产学研合作,由两个以上单位联合申报,必须明确各自在项目中承担的任务,并附合作协议;
(4)为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原则上要求项目申报单位建有研发机构,一般要求项目承担单位上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不低于2%(以2013研发项目备案相关证明材料为准);
(5)项目承担单位须有自主知识产权,必须满足以下三项条件之一:①具备有效发明专利和有效实用新型专利共3件以上;②2013年新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2件;③2013年已申请或授权外观专利5件以上。须在申报材料中提供授权专利证书、受理通知书、缴费凭证等附件,佐证专利工作情况;
(6)有应结未结项目的单位,在申请本科技计划项目前,应提供项目进展情况汇报,并列出结题计划表,向项目主管单位和市科技局做出书面承诺和说明,未提供相关说明的列入科技信用不良记录。列入科技信用档案不良记录的单位,限制申报项目。为及时准确做好科技统计工作,对于未按要求完成科技统计的单位予以限制申报。
(二)申报项目的基本要求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相关要求,对于市重点培育的创新型标兵企业、重点科技成长型企业、获得苏州市级以上人才项目的科技人才企业、区镇重点支持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载体的创新项目给予倾斜支持,申报项目须同时符合《指南》支持的领域或方向;实施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同一项目不能同时申报两个或多个不同计划;申报项目内容具体,目标明确并可考核,能形成专利、软件著作权、自主专有技术等自主知识产权,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两年。
(三)申报项目负责人的基本要求
项目第一负责人要确保在职期间能完成项目任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项目负责人不能申报新的市级科技计划项目:①截至2012年底,承担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应结未结的;②目前已承担省、苏州市级、本市级科技计划在研项目3项(含3项)以上的;③已承担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尚未结束验收的。
三、申报材料要求
1.各类计划的《项目申报书》样式见本通知附件,申报单位注意控制申报材料篇幅,参照申报书限定字数填写;
2.申报单位应确保申请材料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弄虚作假获得市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单位,一经发现,除追回资金外,将记入科技信用档案,三年内不再受理该单位申报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3.附件清单中要求提供“查新报告”的,查新重点为创新点的新颖性及专利状况;要求提供“研发投入统计资料”的,是指企业在税务部门办理研发费加计抵扣核准享受税收优惠的汇算清缴单;
4.纸质申报材料统一用A4纸打印,按封面、项目信息表、项目申报书、相关项目要求的附件材料顺序装订成册(采用书本式装订,切勿用塑料夹),其中,项目信息表、项目申报书须在网上申报结束后在系统内下载后打印(有水印)。纸质申报材料一式一份。
四、申报流程
1.意向报告:申报单位对照本通知“申报条件”和《指南》的特定要求,向项目主管单位报告申报意向;
2.网上申报:登录“**科技信息网”进入“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平台”注册激活,明确单位项目负责人和联系人的帐户和权限,由各单位管理员填写单位信息。对照《项目信息表》和《项目申报书》要求完成申报系统内各栏目的填报,上传相关附件和佐证材料;网上申报结束后,下载打印纸质文本,按要求装订纸质申报材料。
3.主管单位审查:申报材料须经项目主管单位审查,限额申报的要进行筛选和排序,再推荐报市科技局。申报主体是市直属单位和事业单位的,项目主管单位为本条线市级主管部门;申报主体是企业单位的,项目主管单位为所在区镇科技管理部门(保税区、经开区科技管理部门为科技人才局,冶金工业园为综合管理局,各镇为经服中心)。经项目主管单位审核通过后,递交受理窗口。
五、申报时间与地点
申报日期:
网上申报受理截止时间:**年*8月25日。
纸质申报材料受理时间:**月26日-**月31日。
受理地点:
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服务大厅受理窗口。
联系方式:
1.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窗口:
电话**
2.市科技局办公室:
电话**
市科学技术局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