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领导莅临我校视察幼儿教育
领导莅临我校视察幼儿教育
2011年11月市教委盖股长,镇党委孙书记来我校检查幼儿教育工作,对我校所作幼儿教育工作给与了高度的评价:
一、好的方面:
1、开学工作井然有序,能够正常的开展一切常规工作。
2、招生工作井然有序,家长支持理解幼儿园招生需进行的准备工作,自觉自愿的到医院进行化验,到幼儿园进行入园身体检查,新入园幼儿合计57名。
3、幼儿园新学期环境按着教育教学主题和幼儿园的特色教育计划进行改变,学校全体老师和幼儿教师为了给幼儿提供一个新的活动环境,加班加点工作,幼儿园在环境布置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4、学校组织了开学工作会议,并传达、学习了市,区教育局.镇本学期的幼儿教育工作计划,进而使幼儿教师掌握本学期幼儿教育的工作重点。
5、幼儿教师对幼儿园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重点有了新的思路,对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了安排。
6、学校按时组织了幼儿园政治学习,深化了对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幼儿园教师有效推动幼儿教育教学工作。
8、幼儿园的安全自检自查工作正常开展。
二、需改进的方面
1幼儿活动场所还需扩大,设施还要完善.
4、由于幼儿教育工作存的特殊性,因此幼儿园的招生工作还要进行,幼儿园的入园情况才能稳定。
第二篇:中国餐饮行业协会领导莅临我校参观指导
亚洲·中国餐饮行业协会领导莅临我校参观指导
2014年5月12日,亚洲·中国餐饮行业协会副会长江玉国、协会副秘书长卢虎军莅临我校参观指导,杭州新东方烹饪学校校长助理兼校区负责人汪巧林亲切接待并陪同参观。
上午9时,领导一行来到学校,杭州新东方烹饪学校校长助理兼校区负责人汪巧林热情接待,在汪助理及西点专业主任孔翔的陪同下,他们参观学校校园,参观过程中,汪助理详细介绍学校的概况,他指出,得益于餐饮行业协会的支持与关怀,杭州新东方烹饪学校经过近年的发展,以其专业的烹饪教育和过硬的教学质量已成为浙江省烹饪教育的旗舰,汪助理同时表达了希望与餐饮行业协会加强交流、深化合作的愿景。
协会领导参观学校教室
他们相继来到西子轩、实习大厅、西点教室等参观指导,过程中,领导对学校专业的烹饪教育、优美的校园环境、浓郁的美食氛围表示肯定,同时也指出近年来烹饪人才的短缺严重制约了我国餐饮行业的发展,他希望学校能够把握职业教育发展的春风,为中国餐饮业的发展和美食文化的传承奉献力量。
参观学校西子轩
走进西点教室,参观学生们的西点制作过程
合影留念近年来,杭州新东方烹饪学校迅猛的发展势头及其专业的烹饪教育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此同时,学校与社会各界加强了交流与合作,为新东方学子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三篇: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
仪器室讲解词
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校仪器室检查指导工作,我是管理员某某。我校教学仪器按照省颁二类标准配备,现有仪器1181件。其中科学仪器81种648件,数学仪器25种225件,音乐、美术仪器26种208件。现有教学仪器能够满足学校教学需要。
我校教师能够严格按照管理制度使用仪器,勤用勤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仪器进行生动直观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省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第四篇:县向莅临视察的领导的工作汇报
尊敬的XX书记、XX副书记及各位领导:
在全县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扎实推进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之际,你们不辞辛劳,莅临PA视察工作,使我们倍受关怀和鼓舞。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共产党PA县委、PA县人大常委会、PA县人民政府、政协PA县委员会及68万PA人民,向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崇高的敬意!
PA位于川东北、嘉陵江中游,幅员面积1334平方公里,人口68万,是西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的故里。2004年,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26.1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7.4:31.4:3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0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48元。今年1—11月,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28.1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0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93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6.3%、41.7%、9.1%,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实现了二产比重超过一产。
三年多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省委“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和加快“三个转变”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和“一手抓产业培育促发展,一手抓解决群众疾苦促和谐”的总体要求,把群众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真抓实干,攻坚破难,开创了基层党建新局面,实现了县域经济新跨越,推动了各项事业新发展。
一、落实第一责任,在“抓班子带队伍”上让群众满意
事业成败,关键在班子,“一把手”最关键。我们从抓中坝村和下河街社区的转变入手,切实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着力抓好“一把手”工程,建群众满意的班子,带群众满意的队伍,培育了一支务实苦干、创新奋进、清正廉洁、群众满意的执政骨干。
(一)突出选好“一把手”这个关键,狠抓班子建设。我们坚持“重公认、重能力、重实绩、不唯资历、不唯年龄”的“三重两不”用人标准,采取“选、派、引”三种方式,及时将一些靠得住、有本事、能干事、干得成事的人才选拔到了各级领导班子中。在去年对全县623个村(居)“两委”班子全部进行公推直选、全委会票决任用科级干部、15个层面“海推”科级领导干部的基础上,今年我们及时贯彻省委新都会议精神,创新“‘54321’筛选推优法”,分乡镇、学校、医院和非公企业4种类型进行了党组织负责人公推直选试点。2003年初,县委针对中坝村基层党组织瘫痪状况,下派组织部副部长担任“一把手”,探索基层“一把手”培育的新途径和新方式,并取得了群众满意的实效。县委及时总结推广,大力开展“百村十居示范行动”,先后下派183名机关干部到村和社区担任支部书记。立足PA人才需求,先后引进选调生31名、本科生106名;实施“人才回引工程”,积极鼓励优秀退役军人、回乡大学生、打工能人回村(社区)担任“三职”干部,目前已有48人进入了村(社区)“两委”班子,进一步优化了基层领导班子结构。本着“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原则,切实解决基层干部报酬低的问题,县财政年新增支出300多万元,将在职村(社区)干部的误工报酬由每月120—150元提高到300—400元(按所辖人数和职位定补),并由县财政按月打卡直发,极大地调动了基层班子的工作积极性。
(二)突出“提升素质”这个重点,强化队伍建设。省委多次强调,队伍和作风是带出来的,也是抓出来的。为此,我们着眼于示范带动、载体推动、典型震动,将抓班子带队伍落在了实处。坚持通过领导示范带动干部转变作风。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是旗帜、是榜样、是思想,是带队伍的“绝招”。三年来,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带头走进群众,开展“发展问计”活动,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在干部队伍中大力倡导亲民为民之风;先进性教育活动中,11位县委常委集体宣誓,率先喊响并积极践行“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带头查摆问题、转变作风,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好评与响应;在市委“增强执行力、务求抓落实”活动月和“三满意”活动中,各级领导干部始终站在最前列、行在最前面,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在全县形成了扎扎实实狠抓落实的良好风气。坚持通过活动载体推动干部提升能力。我们在干部队伍中广泛开展“进百姓门,听百姓音,办百姓事,解百姓忧,助百姓富,交百姓友”活动,广结“穷亲”,广交朋友,提高了干部队伍化解矛盾纠纷、助农增收致富的本领;广泛开展“办难事、干大事、创大业”活动,在2002年“提升PA新形象,建设文明卫生城”中,在2003年的国有企业改制攻坚中,在2004年“发展环境整治月”中,提高了干部队伍攻坚破难的能力,培育了务实苦干、创新奋进的作风。坚持通过典型震动教育干部廉洁勤政。组建优秀党员干部典型事迹报告团巡回宣讲,组织党员干部到中坝村、下河街实地考察学习,用正面典型激励人;组织党员干部观看《汉源事件的背后》、《禁越红线》等警示片,集体参观“九一”监狱,让“倒下”的干部给“站着”的干部上课,以人说纪、以案说法,用反面典型警醒人。
(三)突出“民心考核”这个根本,注重正确导向。我们实施每名党委委员联系5名党代表、每名党代表联系5名党员、每名党员联系5名群众,畅通了党情民意反映渠道;聘请了10名县委工作巡察员和100名群众监督员,大力推行党务公开,最大限度接受群众监督;采取“下评上,民评官,基层评机关”的方式,把各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工作和个人形象纳入社会评价范畴,既让干部经受“数据考核”,又经受“民心考核”。12月3日,623个村(社区)支部书记、47名乡镇党委书记、96个县级部门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及100名普通群众代表对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的6个方面工作及班子成员的8个方面表现进行了社会评价,满意度达98%以上;对干部实施任职、分工动态管理,不以届数论位置,而以实绩定任用。去年以来,11名“民心考核”为“优秀”的乡镇党委书记得到了提拔重用,13名工作业绩差、“民心考核”为“不称职”的干部受到了免职、降职处理,在干部队伍中树立了良好的用人导向。
二、紧扣第一要务,在“兴产业富百姓”上让群众满意
产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撑。我们大力实施产业立县、产业兴县、产业富县战略,以电力、机械冶金、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支柱,以生猪、葛薯、水果、蚕桑为主的农业产业和以“嘉陵第一桑梓”为主的旅游开发,引领县域经济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一)做强三大支柱,加快建设“工业经济强县”。立足资源优势,着眼产业基础,我们实施国退民进,让企业“起死回生”。2002年底,面对大多数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近3亿存量资产长期闲置、8350名在册职工仅3000人上岗、群访事件不断发生的严峻现实,把企业改制作为振兴工业突破口,按照“百分之百触动产权、百分之百转换机制、百分之百转变职工身份、百分之百盘活存量资产”的改制原则,全面完成了PA烟厂、钢厂、肉联厂、丝绸厂等19户规模以上企业的改制任务。同时以竞卖为主招商引资,吸纳民间资金2亿多元,除PA烟厂政策性关停外,盘活了全部存量资产,新建了金坛电化、金华纺织、齐祥食品等16户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转变国有职工身份并安置职工6224人,县属工业企业全部实现民营化,当年入库税金1030万元。实施“国退民进”战略和推行“四个百分之百”做法得到了南充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在PA召开了全市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现场会予以推广。突出引资争项,使产业“由小做大”。为了做大电力产业,引进明光电力重组马电公司,企业利润成倍增长,税金两年翻番,今年可入库3500万元,比2004年净增1000万元;引进四川港航公司投资11.6亿元控股修建金溪电站,该项目创造了嘉陵江梯级开发效益最佳、环境最优、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佳绩。2007年,全县水电装机容量将达23.6万千瓦,年发电量12亿千瓦时,电力销售收入4亿元以上,入库税金7000万元。积极争取核电项目,四川核电站一、二期工程总投资770亿元、年可创税36.07亿元,首选厂址已落户我县三坝。为了做大机械冶金产业,竞卖嘉宝公司国有股份,引导遂宁客商天府兴贵公司在工业园区新建变速器生产项目,支持成都金鹰公司控股金坛电化,鼓励浙江客商航星钢铁公司技改达标。两年来,机械冶金产业共创产值8.6亿元、入库税金2700万元。为了做大农产品加工业,今年内就引进了北京荷田薯类、四川七环肉食品、天杰普华饲料等项目,这些项目正在工业园区加紧建设。农产品加工所有项目建成投产后,全县肉食品加工能力将达130万吨,年可创产值15亿元;葛薯加工能力将达50万吨,年可创产值16亿元,入库税金1500万元;饲料加工能力将达45万吨,年创产值8.8亿元;水果加工年产值将突破1亿元,实现利税1000万元。加快技术改造,使企业“由弱变强”。新华药业GMp达标、航星钢铁电弧炉改造、齐祥食品年30万头加工线、泰兴纺织3000锭棉纱生产已改造完毕,天府农用组合机、金鹰公司环保扩能等项目正在实施。工业经济的全面振兴,促进了财税收入的快速增长。2003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库税金2459万元,2004年达到3530万元,预计今年可达4650万元。
(二)培育四大产业,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大县”。从资源优势和市场前景出发,我们把过去农业上确定的八大产业调整为生猪、葛薯、水果、蚕桑四大特色产业,始终致力于城乡联动、产业互动、龙头带动和机制推动,促进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培育龙头兴产业。引进四川巨农实业公司投资3850万元在我县建起了常年饲养纯外血缘种猪677头,LY母猪2550头,年产合格LY母猪1万头,商品仔猪5万头的生猪良繁基地;引进了四川七环猪种改良有限公司投资3200万元兴建生猪良繁场,投资6000万元在工业园区新建肉食品深加工企业;引进全国知名企业北京荷田生物化工有限公司落户PA,投资3亿元新建薯类脱毒育苗基地和加工厂,将带动薯类产业的快速发展。创新机制兴产业。创新融资机制,累计投资800万元,在全市率先成立了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公司和农业产业化投资担保公司,为包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和业主大户融资提供信用担保;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成功探索出“企业托养”、“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加工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等多种模式,企业、农户成了“利益共同体”,促进了龙头企业的快速扩张、产业基地的稳步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积极探索农业产业保险,规避因自然灾害或其它原因给企业和大户带来的损失。完善链条兴产业。巨农、七环、齐祥和天杰普华,结成了集生猪良繁、规模养殖、饲料加工、肉食品加工与销售于一体的生猪产业链;巨农实业公司投资建设水果基地和水果气调保鲜库,与鲜果加工的可口爽公司建起了产、供、销紧密相联的水果产业链;北京荷田、重庆钰丰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串起了葛薯育苗、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链;丝绸加工企业赛克斯公司收购乡镇茧站,自建基地,形成了栽桑、养蚕、缫丝产业链。目前,四大农业特色产业所创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80%。两年内,全县生猪基本完成改良任务,年出栏DLY等优质肉猪将突破100万头;“十一五”期内,全县将建成10万亩优质葛薯生产基地,优质水果总产量将突破1亿公斤,年养蚕3万张。
(三)打造“嘉陵第一桑梓”,深度开发旅游产业。乘借省、市旅游发展大会的东风,我们正强力打造“嘉陵第一桑梓”特色旅游区,按市场运作模式,走专业策划、政策主导、业主开发、梯次推进的路子,保护和修复周子古镇、相如故城和运山古城,迅速开发数千亩漫滩、天然农耕民俗文化村、嘉陵江渔村和中坝旅游新村,凸现我县独有的嘉陵江流域江上田园风光和司马相如桑梓特色。
立县产业的重大突破,推动了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基本实现了县域经济民营化,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超过70%;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人均财力由2002年的全市倒数第一跃居
2004年的全市前三位;新建民营企业纷纷扩规模上档次,三年累计新增收入3.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8600多个。
三、聚焦第一需求,在“解疾苦促和谐”上让群众满意
中坝村和下河街的变化启示我们:“群众疾苦大于天。”解决好群众疾苦,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起码要求,是巩固民心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更是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第一需求。我们深入开展“争当人民好儿女”和“三满意”活动,把目光聚焦在百姓疾苦上,把真情倾注在扶贫济困中,把一件件好事办在群众脱贫致富的关节处,构建了鱼水般的党群干群关系,加快了“和谐PA”建设步伐。
(一)结帮扶对子,建鱼水关系。我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特困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以解群众疾苦、化社会矛盾、建鱼水关系为目标,全面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大力开展“扶贫助困”活动。全面启动县城11个社区的扶贫助困工程,县委常委带头,县级机关党员干部与1800多名贫困居民结成“1+1”帮扶对子,实现了社区帮扶的全覆盖。坚持既扶贫又扶志、既“输血”又“造血”,帮助社区居民改造基础设施136个,提供生活补助和扶贫启动资金300多万元,调解邻里纠纷60多件(次),帮助1976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深入开展“三深入三落实”活动。全县28名县级领导和所有科级领导干部纷纷深入农村农户,深入社区居民,深入企业职工,把以班子建设为重点的基层组织建设抓落实,把以解决群众疾苦、化解社会矛盾、消除安全隐患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抓落实,把以发展增收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抓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自觉走进基层,听民声,察民情,化民怨,解民难,助民富,群众得到了实惠,都说“共产党好”、“共产党的干部好”;干部受到了教育,感叹“老百姓最可亲、最可敬、最可爱”。深入开展“万名党员真情为民三个一”活动。每名党员负责联系一户富裕户,帮扶一户贫困户,转化一个“问题户”。全县党员为群众解决了一个个具体困难,办了一件件好事实事,使全县315户富裕户迈入了小康示范户行列,2180户贫困户彻底脱贫,130户“问题户”得到了及时转化。
(二)增财政投入,为百姓解难。在对待群众疾苦与财政紧张的关系上,县委提出了“宁可财政紧一点,不让群众难一分”的观点,出台了每年县财政净增部分全部用于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的刚性文件。今年一次性安排资金1400多万元,将历史遗留的征地拆迁全部补偿到位;投入资金240多万元,完成“红层找水打井工程”6478口,解决了3.5万群众的饮水问题;每年安排资金625万元,将城镇特困居民全部纳入低保,切实解决群众“生活难”。补助资金1142万元,加快乡村道路建设;投入资金1100万元,完成城区道路改造,切实解决群众“行路难”。安排资金74.5万元,对城乡首批3000户特困家庭实施医保;每年补助63万元,将乡镇卫生院经费纳入县财政全额预算,切实解决群众“就医难”。投入资金350万元启动800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建设,对农村特困户给予每户1000元的资金补助,切实解决群众“住房难”。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为1.4万名贫困中小学生减免了学杂费;三年共安排资金453万元资助贫困学生,切实解决特困群众子女“入学难”。投入154万元,加强村级广播站和文化活动室建设,切实解决群众“文化生活难”。全面启动“就业再就业工程和‘零就业’家庭人员救助工程”,开展免费技术培训,切实解决群众“就业难”。每年安排支农资金700多万元,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展送科技、送农资下乡活动和免费农技培训,同时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切实解决群众“致富难”。
(三)建长效机制,促社会和谐。在解决群众疾苦上,我们不搞昙花一现,不搞花架子,积极构建长效的帮扶机制,让人民群众普遍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建立领导责任机制。实行县级领导和县级部门领导“联乡帮村包户”制度,每一位县级领导和县级部门领导对所分管、联系、帮扶的乡镇、村和农户,负责指导、督促和帮扶,并将联乡帮村包户情况记入“民情日记”。对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建立工作台帐,一一消号,并将结果纳入目标考核和社会评价体系。县委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和评比。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建立特困群众低保制度,今年内将城乡特困家庭全部纳入低保,对符合条件的失地农民一次性纳入低保;建立特困家庭医保制度,明年将城乡特困家庭全部纳入医保;建立扶贫助学制度,设立“圆梦助学基金”,确保贫困家庭子女不因贫困失学;建立农民工培训制度,实施“十万农民工培训工程”,为有能力的群众有业可就创造条件。建立帮扶监督机制。建立党员干部帮扶和社会保障公示栏,定期将帮扶对象、帮扶内容、联系电话、帮扶效果和“低保”、“医保”、“助学”的对象、标准、兑现情况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县委工作巡察员和群众监督员不定期开展明查暗访,每季度向县委汇报一次,加强工作监督;县电视台设立专栏,对帮扶工作中的正反典型进行及时跟踪报道,加强舆论监督。促进了群众疾苦及时有效的解决,社会矛盾及时稳妥的化解,全县连续两年没有出现一起群体性上访事件,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人心思进,风正人和事业兴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尊敬的各位领导,我县在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相比,与群众的愿望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不小的差距。各级领导的关怀增添了PA发展的希望,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带来了PA发展的机遇。我们将与68万PA人民一道,乘关怀而奋起,临机遇而图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六次全会和市委三届三次全会精神,努力开创相如故里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五篇:南京市教育局领导莅临南京新华视察指导工作
南京市教育局领导莅临南京新华视察指导工作
摘要:4月17日上午9点,南京新华电脑专修学院喜迎南京市教育局王处长等一行领导的莅临,学院高院长携学院各部门领导对王处长等诸位市教育局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4月17日上午9点,南京新华电脑专修学院喜迎南京市教育局王处长等一行领导的莅临,学院高院长携学院各部门领导对王处长等诸位市教育局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本次教育局领导来我校主要是视察学院的办学和发展情况,重点对学院的实训教学、就业保障、发展规划等领域进行调研。
学院高院长对教育局王处长一行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在学院高院长和其他校领导的热情陪同下,王处长等领导仔细参观了学院咨询报名中心、就业指导中心、艺术设计中心、平面实训中心、机房、学生食堂、学生宿舍等教学和生活区域,视察中,王处长边看边询问,详细了解了学院教学、实训、就业等各项工作情况后,对学院的办学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鼓励学院扩大办学规模,一如既往办中国最好的职业教育。
在学院高院长和其他校领导的热情陪同下,王处长等领导仔细参观了学院咨询报名中心
在学院领导的陪同下,教育局一众领导参观校园环境 座谈会上,高院长从校园环境及师资力量、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就业保障、学院发展规划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学院各项工作的运营状况。在学院发展规划中,高院长谈到学院已通过市商务局和市科技局的审核,成功申报“南京市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打造中国高端IT人才的黄埔军校将是南京新华电脑专修学院新一轮的发展目标和奋斗方向,力争将南京这座著名的“软件名城”建设的更加美好!
教育局王处长参观学院机房
参观新创平面实训中心
王处长也就当前社会技术性人才紧缺的社会现状发表了自己观点。在供大于求的市场用人矛盾下,南京新华电脑专修学院的就业成就无疑是巨大的,这与学院明确的办学目标是分不开的。职业教育和高校教育的根本不同之处即在于技术和就业,南京新华不断探索就业新模式,寻求校企合作新突破,多渠道、多形式的促进就业。展望学院的发展前景,无疑会更加出色!
座谈会
市教育局领导的鼓励和鞭策给了南京新华电脑专修学院领导们巨大的鼓舞和信心!学院领导纷纷表示:凝神聚力、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不辜负上级领导的殷切期望,全力将南京新华电脑专修学院建设成环境一流、设施设备一流、师资队伍一流、办学业绩一流的精品校园、金牌院校!来源:南京新华电脑专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