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框架

时间:2019-05-13 04:41: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框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框架》。

第一篇: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框架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框架

李勤德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绵延古今、亘贯时空。它既有广泛的包容性和衍申度,又有着稳定的中心实体。从文化学的角度着眼,它可以划分为诸多的部类和层面,也可以大廓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但是,不管我们如何分类和如何审视,都不可能脱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这个传统文化的主体是什么,它包括哪些主干,它们又是如何组成超出各部文化相加总和的文化框架,从而由此怎样派生出各类文化等等,无疑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最基本的出发点,也是研究中国文化的一项重要课题。传统文化是一种过去型的文化积累,它带有强烈的物态性和畅容度,它既包含了每个时代的文化现象,又是历史文化的总体综合。它是长期形成,又长期演进和发展的,它既包含了自然性的文化实体,又包含了功能性的文化措施。前者以稳固、坚韧的生活联系和精神联系形成为民族的文化网络;后者以积极实效的建设精神增强和丰富了传统文化的主干。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较之其它古国,中国传统文化是唯一保留下来的完整文化,这固然是因为中国古代曾出现过高水平的文化,但更重要的是它坚韧的文化传统,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如此根深蒂固的原因,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古国中独树一帜,没有中断或湮灭的根本所在。不管我们赋予文化以何种定义,它总和人类自身的生存有关,自身基于种属,而生存又依赖于环境,所以,种属与环境是形成文化类型的两大要素。在远古时期,中国人类滋生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在西边以世界屋脊为隔离带,北部以沙漠戈壁为限定,东部以大海为界,在这一片杂有山脉森林,尤其是河流平原的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滋生繁衍的良好所在。在这个区域内诞生的人类,依赖着水源和森林走完了从猿到人的历程。在人种学的资料中,晚中新世的南腊玛古猿几乎是在与西部完全隔绝的环境中,在朝向更新世早期人类发展的漫长道路上,逐次地演化成为第一批人属中的直立人种及后裔类群中的早期智人和现代人。在这个东边濒临大海,西部雄峙着喜玛拉雅山脉,北边是沙漠和草原,南边是褥署和瘴疫之地的环境中,存在着从猿到人进化的独立完整的发展系统。①单一种属的人种基因和封闭的生存环境,造就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气质和人文心理。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人与社会的关系,就成为中国文化形成的契合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是中国文化的两大认识途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不是单向而是双向的,这种价值参照,使人也可以在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框架119大千世界中找出自己的位置和归属,呈现出强烈的本土意识一一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多重文化性格—又注重伦理关系的基本文化特征。客观的文化环境使中国早期文化隐含着一种定式,这种定式完全是东方式的、民族性的,它包括着中国人的文化接收心理和文化自身设置。在任何时期所出现的文化,都必须顺应和符合这样的社会基础,也只有在此前提下所出现的文化,才能发扬光大,才能形成传统文化的主体框架。华夏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古华夏文明所肇源的地区,是一个扇面状的大三角平原地域,它的四面儿乎完全被山岳和大海所环绕。这个大三角区域就是古史上著名的中原地带。这是在封闭大区域中又相对封闭的小区域。在整个呈三角状的大冲积平原上,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是早期人类滋生、发展的理想场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滥筋的发源地。被奉为华夏始祖的炎黄二帝就活动在这个区域内,而且被后世尊为中国诸类文化的开创者,是古华夏文明的代表与共主。尤其是黄帝,他“沼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②有着莫大的功绩。他还曾团结诸多部落与蛋尤战于琢鹿之野,保卫了中原地区的安宁,维系了先民们的生存环境。自黄帝之后的历史传说时代,无不格守着这种强烈的文化意识,后世所谓的“华夷之别”的区分标准,其实只是文化的分途而不是种族的分野,这是一种超越种族血缘关系之上的文化认同,只要遵循着华夏文化的基本定式,就会得到承认和支持。象“舜,东夷之人也;文王,西夷之人也”,③也同样可以成为华夏文化中的卓越人物。在古华夏文明起源的大三角区域内,经历了一定时期的文化发展后,逐渐形成了以东部的东夷、中部的夏族和西部的周族三个大的文化成型点,这三个成型点分别造就了夏商周三代王朝。夏代直接传承于尧、舜、禹系统。在大禹活动的前期,禹与尧舜部落结合成为一个部落联盟,共同生活在以山西南部为中心的比较大的地理范围中。即如《左传·哀公六年》孔颖达所疏称:“尧治平阳,舜治蒲坂、禹治安邑,三都相去各二百余里,俱在冀州”。冀州为古文化堆积之处,“厥土惟白壤,厥赋惟上上错。”④在东方,黄河中下游的泣、泅流域,早在远古就是人类栖息和活动的重要地区,这里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气候适宜,有丰富的史前文化积累,是理想的原始农耕文化的地区。传说中炎黄二帝,太昊、少昊、皋陶、庭坚、伯益等圣人贤哲几乎都在这里活动过。东夷人是当地土著,他们曾经创造过当时最高水平的原始文化。东夷人奉少昊为始祖,“少昊氏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实能金、木及水,使重为勾芒,该为葺收,修及熙为玄冥,世不失职,遂济穷桑。”⑤东夷人又是举世著名的大议口、龙山文化的创造者,也许正因为有如此良好的生存环境和文化土壤,才吸引着殷商先民经过迁徙经营于此。东方是殷人真正崛起的故地,它受到东夷文化的强烈影响,东夷人对“鸟”的图腾崇拜又诱导出“天命玄鸟,降而生商”⑥的文化传闻,从而使东方成为商文化的滋生发展的地区。在西部高原地带,以黄河及其最大支流渭河的河谷构成了一道东西向的轴线,此即为我国西部的“古文化之轴”。这一轴线的文化放射通过后世几个著名古都一一洛阳、长安、开封得到了显示。尽管周族起源地稍偏于山西之南部,⑦但它的发展却是依此“古文化之轴”而成型的。在远古时代,虽然这个大区域的古族曾经来回迁徙,但最终仍在黄河东西向的流域之内,选择了最适宜自己部族特性的文化地区,吸收着与自我文化心理最接近的文化因素。位于中部的夏族性情迂缓保守,位于东方接近大海的商族疏朗开放,位于西部黄土高原的周族质实淳朴,这种不同风格的文化特征在它们建立王朝后都得到了显示。而形成120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4期·文化研究传统文化的几大支柱,也在不同程度上沿袭和综合了它们的文化风貌,从而牢牢树立在华夏民族成长壮大的过程之中。传统文化是对历史文化的总括,它与历史文化都具有着“过去性”这一特征。有别于历史文化的是,传统文化还具有相当强的现实性,能够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即前代遗留下并被继承发扬的各类文化形态。但是,这种“现实性”是相对的。已逝的封建王朝也都曾经拥有现实或现代的文化称谓,因此,传统文化本身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也就成为传统与现实同化又异化的产物,具有着过去性和现份哇的双重含义·_____中国的周代是中国文化的弘扬张大时期厂重农重礼的文化品格,质实淳朴的文化性格更能拥得广泛的社会基础。周族以重农著称且多行仁义。《史记·周本纪》记先周事迹时,称弃、后樱都是“务耕种,行地宜”。到公刘时,“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到文王时,“三分天下有其二”,却仍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⑧周人居于黄土高原,重民重农,又“笃放仁义”,有着强烈的民本思想,也许正是因为此。“小邦周”才能战胜“大邦殷”,在一个早晨灭亡了商王朝。但是,相对于曾经是东亚地区文明大国的殷王朝来说,初期的周文化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因此,周王朝建立,必然要吸收先进的商文化以充实和提高自己。同时,社会的发展,文化的需求也对周王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周文化建立的总体趋向是首先打破旧有周族单一的血缘关系纽带,在自西向东的发展中建立以血缘地域为交互的宗法社会。在此基础上,周代开始建立着冲破血缘和地域关系,注重人际关系和伦理道德的礼乐制度。这些文化措施既注意到过去文化的状况,又是带有提炼性和升华性的文化促进。它们又是那样富于东方精神和符合华夏族的心理,所以,当周公旦完成这些制度文化的变革后便被后世奉为圣人,而周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雏形,影响了中国古代几千年。即如孔子所言:“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⑨王国维曾论及殷周之间的变革和周王朝建立的文化筑置。他称:“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这种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盲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又自其表言之,则古圣人之所以取天下及所以守之者,若无异于后世之帝王。而自其里言之,则其制度文物与其立制之本意,乃出于万世治安之大计,其心术与规摹,迥非后世帝王所能梦见也”。⑩当然,王国维所言的“里”,也有相对的片面性,还不能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窥见其变革的经济物质的精髓,但从文化学的角度而言,无疑有相当大的说明性,他并指出这种变革的实质是“民彝”,所谓民彝,就是符合人质性特征的文化规范和稳定状态。即“周之制度典礼,乃道德之器械,而尊尊亲亲贤贤男女有别四者之结体也。此之谓民彝。其有刁豁扫此者,谓之非彝。”⑩这种以道德力量和制度约束而形成的周文化,无疑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产生形成的历史基础。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所产生形成的文化精神,结合着历史事实与文化实体,就成为传统文化的基本形态。文化传承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单需要人们生存的习惯和接受要求,更需要一种本体意识。一个时代的政治礼仪制度和行为伦理规范,如果充分反映着人们的文化意愿,符合了人们的人质特征,就会和人们的本体意识结合在一起,产生维护文化的能动性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框架121力量。变成人们认可的生存准则和文化定式。人们用这种准则和定式去认识世界,理解人生,去生活和思维,经过长时期的演进,就会以一种历史模式传承下来而固化在人们的深层意识中。周代所建立的礼制、宗法制及家国结合、“燮和天下”的统治思想给中国古代社会以莫大的影响,它经过后世儒家的系统梳理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周文化最优秀的继承者、发扬者是孔子。给予中国社会深刻影响的孔子,是那样向往和羡慕周代宗法礼制。“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⑩“周之德可谓至德也已矣。”⑩孔子诞生于鲁,鲁文化完整地保留着周礼乐制度的原型,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周文化的典范和缩影。但正式意义上的鲁文化,是商周之际东西方文化交汇的产物。周文化的弹射和复被,并没有完全泯灭源起于东方的,比其自身更为发达的商文化,而是在互补与更新意义上与商文化融合一起,演化出一种新型的周文化。孔子本人也不可能摆脱这一时代特征。因此,孔子继承的周文化,其实是前代优秀文化的综合,他所弘扬的周文化,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出为时代所需求、反映东方人质特性的文化。后世儒家沿续着这种风格,从而能广泛吸收其它各家营养,混合道释,并能根据时代需要而创新理论,形成为儒家的最基本特征。文化传统作为特定环境、特定人群的心理沉淀,并不纯是精神领域的抽象物,它同时也有着非常具体的客观实在性。这种客观实在隆的前提,就是人质性特点和文化接收要求。孔子小时“贫而贱”,来自下层社会,对生活的亲身感受和狂热的求知欲望,使孔子那么了解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和历史观念。从而形成了孔子“民本”主义的思想根源。他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不能爱人,不能有其身。不能有其身,不能安土。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⑩又说:“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君以民存,亦以民亡。”⑩为了检验和宣扬他的理论,孔子一生曾周游列国,以实践体知的作法观察和洞悉了各国的生活实际和文化心态,在“民本”的基础上,体验出、抽取出华夏文化中人文精神的核心—“仁”,并引导出“仁者爱人”的伦理定式,他是那么清晰地揭示出东方的人质奥秘!根据特质性的“仁”,又罩上功能性的“礼”就成为孔子全部理论的总出发点。他说:“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教之交也。”⑩孔子本人的最伟大的文化贡献之一,就是总括出华夏族的人质特性一一那种淳朴温和的文化性格—并根据这种特性,选择了、建设了最适宜的社会制约形式和人际伦理准则,形成了最理想的民族文化定式,孔子的伟大就在于此。孔子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学者,一个教育家,但他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封为“素王”,历代尊奉,享誉千载,成为世界性的伟大人物。因此,孔子一生“克己复礼为仁”,⑩政治上的失意使他专注于理论研究和从事教育。为了使特质性的“仁”和功能性的“礼”有机联系起来,结合一体,他删《诗》、《书》,定《礼》、《乐》,制六艺,笔削《春秋》,读《易》“韦编三绝”,成型了封建时代的经典。他表现出了伟大的文化人格,悉心授教,“弟子三千”,而且“有教无类”。他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方法也完全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心理,从而又成为古代教育的光辉典范。孔子损益、阐述、系统化了在他以前的中国文化现象及思想系统,使之成为一个与社会政治、身心性命都有紧密联系的儒学体系。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后世儒家大师不断充实发展着这个体系,兼容着其它学派的优秀精华,并不断根据封建王朝的需要,派生出各种理论学说。在下层社会里,儒家所规范的伦理原则深深溶入人们的文化意识中,成为人们精122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4期.文化研究神和生活的有机组成而历代传续。儒家思想领导着传统文化意识的主流,成为传统文化精神的价值判断和基本内核。制度文明的缔造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度文明的缔造是秦代完成的。当着周王朝建立之初,它的势力由西向东复被之时,发源于东部的赢姓部落开始被迫向西部高原迁徙。⑩他们默默无闻地徘徊于周人故居的“西重”地带。低下的政治地位和艰难的经济生活使他们在困境中求生存、求发展。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锤炼着他们的人文性格,贫膺的自然条件磨励着他们的意志和求生欲望。很快地,赢姓人依此“古文化之轴”而向东进展到甘肃天水一带并‘’邑之秦”,⑩城邑的建立使赢姓人以此为名并有了较以稳定的根据地。平王东迁之时,秦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力量,秦襄公率兵护送周王室,以其“有功”被封为诸侯。从此,这个诞生于东部,崛起于西部的赢姓集团才真正跻身于春秋战国时代的角逐之中。秦在发展过程中,尤其是进入“径渭之会”后,占取了宜于农业的西周故地。它不仅接受了“周余民”重农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经验,同时还接受了周人的文化思想,接受了“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⑩的文化方略并以此自诩。秦建立在过去的西周腹地,平王东迁后,这里遗留下大量文物典籍和诸如太史一类的知识分子,这种文化基础使秦人文化迅速发展。原来曾被视为戎翟之人的秦国,为了能迅速赶上先进的诸侯国,也培养着自己敢于进取的奋斗精神,他们兼收并蓄地接受外来文化,偏见很少,从而又形成了恢宏大度的胸襟和眼量。秦穆公时,秦国迅速发展。他在闻名的“汛舟之役”中,为了不“废道于天下”@,争取民心,决定“输粟于晋”。@“以船舶车转,自雍相望至绛”。“野人”吃掉其善马,他“皆赐酒而赦之。”⑩他重用来自下层社会,了解民心民情的百里奚等贤臣,最后“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⑧秦孝公时期,列国实行变法和改革。秦孝公以坦荡的气度重用了来自他国的商鞍,在国内实行了全面地、大刀阔斧的改革。商鞍变法是秦自地域性的经营向间鼎天下的转披。改革使秦国的文化面貌焕然一新,使秦“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⑩贾谊《过秦论》指出:秦孝公“君臣固守而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所称秦王政“奋六世之余烈”而统一天下,也指自孝公始。大约在儒家思想体系化和成熟化的同时,秦国已完成了制度性变革的历程。自孝公后,秦不断兼并,有所发展。在秦王政时期,秦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六国,建立了有典范意义的秦帝国。秦的发展是自西向东的推进,军事占领成为文化复被的首要形式,在这个推进过程中,秦获得了军事政治及文化上的最大成功。其实,在兵锋交错的战国,山东六国都力图发展,并各有所舍,特别是曾尊为东帝的各国和东方的荆楚,都有一统天下的意图和条件,但最终却亡于强秦,对此儒家大师荀子评议道:兼并易能也,唯坚凝之难焉。齐能并宋,而不能凝,故魏夺之。燕能并齐,而不能凝也,故田单夺之。韩之上地,方数百里,完全富足而趋赵,赵不能凝也,故秦夺之。故能并之而不能凝,则必夺;不能并之而又不能凝其有,则必亡。能凝之则必能并之矣。得之则凝,兼并无强。古者汤以薄,武王以镐,皆百里之地也,天下为一,诸侯为臣,无它故焉,能凝之也。故凝士以礼,凝民以政,礼修而士服,政平而民安。士服民安,夫.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框架123.是之谓大凝。⑩荀况的这段议论不但道出了秦国兼并之所以成功的道理,从深层意义上,还论述了建立大文化复被的必要前提。兼并以军事占领的形式促进了文化变革,所以,“凝”既是兼并成功的关键,又是实施文化复被的重要手段,谁能正确地把握它、实施它,谁就掌握了文化转换的契机,就会更新人们潜意识中的制度认同,就会带来一统天下中的整体文化意愿。而建立这种大文化的两大基本主干,一是“礼”,一是“政”,推而广之则为思想文化和制度文明,而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内容。我们称秦代建立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制度文明,是从文化学的角度进行比较的结果。较之秦以前的制度政体,秦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无疑是当时最进步,最优秀,最能反映时代需要和人民呼声的制度。在此之前,数百年之久的割据和战乱,使人们模糊地感到,“乱莫大于无天子”⑩,是“天子既绝,贤者废伏”。⑩所以,当儒家响亮她提出“天下定于一”之时,就代表了中国文化发展的趋势和反映了人民的呼声,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要强化和凝结以“天子”为标志的统一局面,就要以新的制度和中央集权加以维系,一种完全通贯式的政体结构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而秦王朝随之而采取的一系列文化统一措施,也使人民产生了天下统一,文化通畅的安全感和依赖心理。所以,秦代建立之初,“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⑩“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天下之士斐然向风。”⑩这种“海内为郡县,法令为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的社会局面和制度政体,使秦王朝开启了一个旷古未有而影响千载的崭新时代,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弘扬光大的社会保障,又在历史的进程中演化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秦以“兼并”的形式完成了它的文化历程,那么,儒学是以“兼容”的形式充实和壮大着自己。春秋战国之际,儒家和墨家并称“显学”。墨家后世不存,但它的精华耙‘丫被儒家所充分吸取,这样就使这唯一的显学更加枝繁叶茂。孔子死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卜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⑩进一步扩大了儒学的影响。孟子为儒学的一代宗红,他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高举“义”的大森而游说于列国,他先后到过宋、滕、魏、齐,吏儒学思想在这些地区逐渐浸润。荀子是继孟子之后的又一代大师,他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孟子曾未涉足的地区,他也抱着极大的政怡热情,不惜跋山涉水而君临。除了黄河中下游诸国外,他到了楚国并做了官,还曾西入关中,到秦与昭王间答‘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又使儒学进一步锤炼着自己,孔子后学的活动,儒学本身的不断充实,使儒学终于成为封建时代的基本理论。外观形式和内涵,武功与文教,相似的兼并与兼容,使秦代政体和孔儒学说成为崛起为我国西部与东部的两大文化。这两大文化都是周文化不同流绪的继承,都同样以不可阻遏的文化态势扩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主干。秦皇兼并六国,以武功自西向东统一了中国的政治;而儒家兼容诸子,以文教自东向西统一了中国的思想。尔后的封建王朝,无论怎样兴亡更迭,都逃脱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两大圭桌。四其实,儒家文化和秦代制度的真正经义式的传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秦代也并非是将124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4期·文化研究这两大先进文化结合得最好,揉为是一体的一个朝代。儒学至始皇之时,还没有发展到成为国家整体理论的高度。《史记,儒林列传》称:“(儒学)后陵迟以至于始皇,天下并争放战国,儒术既细焉。”而始皇所采取的“焚书坑儒”这一极端的文化浩劫,使儒学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和挫折。就是秦代自己创立的制度文明也并没有保证它的万世之业。在一片农民战争的浪潮中,暴秦很快地土崩瓦解。继秦而起的西汉王朝,在它建立初期,也并非完全彻底承袭着秦代制度,汉初所封的诸侯王仍然是对汉帝国的威胁。因此,自秦二世至汉武帝前的六十余年间,是一个文化蕴酿和文化调整时期,如何继承并巩固前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建立弘扬传统文化的机制也就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正象文化选择需要符合历史实际一样,历史也检验着文化,如果一种文化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无论如何维持也难以长期传承。秦代无理论的状态使秦迅速灭亡,一种对用于指导社会有权威隆的理论需求便格外迫切。而汉初所奉行的郡国并行制很快被七国之乱的兵锋所倾纪。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明睿地看到了时代对文化的要求。他实行了两大措施:一是在平息七国之乱的基础上实行真正的“汉承秦制”;二是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默百家、独尊儒术”。秦皇和孔儒所塑造的两大文化这时才真正有机结合在一起,才得到了真正的继承和弘扬。这种文化传承等于是一次新的文化组合,它的功效相当强大。有利于统一国家的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才能使汉武帝拓开疆域,使汉王朝威震遐迩。儒学的提倡和尊奉,才真正使其成为封建王朝实用的政治学说,才使儒家思想所派生的伦理规范渗入人心,以至成为中国文化的主体精神。从文化的物质形态而论,考古材料表明,秦统一到汉初六七十年间,物质文化还基本上保持战国时期的面貌,地域性的文化特征十分明显。汉武帝之后,情况为之一变。战国时期分散的地方色彩逐渐消失,同一特点的文化迅速发展起来。⑩一个以统一社会为基础的大文化在物质文化方面也得到充分显示。汉武帝时的文化综合也大大促进了地域版图的开拓。张赛的两次西域之行使这位中国帝王首次了解到西亚和中亚地区的概况。频繁的外交出使,不断的军事征伐,使汉王朝安镇西域,击匈奴于大漠以北。汉代的势力向西波展到亚洲的中西部。从此,西域地区直接归属于汉中央政府的管辖。在南方,他专注于西南夷地区的开发,他派唐蒙进军夜郎和南粤,这里的诸多小国仰慕着先进的汉文化和鼎盛的汉国力,纷纷要求归附。汉武帝又派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地区。当司马相如抵达这里时,这里的居民“若枯旱之望雨,决夫为之垂涕”,向司马相如说:“盖闻中国有至仁者焉,德洋而恩普,物靡不得其所,今独易为遗己”。在这种要求下,汉王朝收夜郎,平滇越,统一东贩、闽越、灭南越,使这里“四面风德,二方之君鳞集仰流,愿得受号者以亿计”。⑩在山海关外,东北各族也被汉文化所吸附,乌桓主动归到汉王朝属下,汉代设乌桓校尉、玄冤郡,收附沃沮等部。汉代的文化复被,奠定了中国的地域版图的基本规模,在这个基本范围生活的诸多民族,形成了自汉代以来的真正中华民族的共同体。统治区域的稳定化加速了中国对外和境内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唐代承继着汉武帝时所开创的文化局面。盛唐时的少数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可谓古代史上最成功的时期。唐帝国的强大富庶吸引着七十多个国家与之通使交往。他们仰慕着中国的制度文明和学术文化,纷纷派遣留学生到首都长安学习。就连当时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就曾勉励其弟子称:“学间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⑩大唐帝国已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上的头等强国和文明之邦。唐代是文化的大整理、大发展时期,统一安定的社会局面使各类文化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框架125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为了适应文化的定向发展,唐代又建立了完备的“科举制”。科举制源于西魏时鲜卑宇文氏的“六诏”考核制,这是一种凭知识和才能选拔人才的制度。它使松散的知识分子群体形成了凭才能求功名的整体奋斗观。由于它迎合了各阶层人士奋斗进取的内心呼声,又基于儒家积极问世的奋发精神,所以它一旦建立,就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上深深扎下根来。我国自秦汉以来的统一实际上是多样化的统一,各地区、各民族间仍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不同程度的文化差别。但一体化的知识考核和应对格式却紧紧抓住了知识分子,千百年来形成了“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⑩的文化韧带和传递方式。一心一意发愤苦读然后致仕是他们最高的精神追求和感情寄托。“金榜题名”几乎是每个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耀,任何事情只要和科举联系起来,便会出现美仑美奥的光彩。科举制度不但召唤着无数知识分子,而且使整个社会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甚至伦理观发生着变化。它使儒家学说深深渗入在社会的内核和表层,对社会各阶层产生了莫大的鼓舞性和规范性。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也被这种制度吸附和笼罩。这种情况深化着统一文化的追求心理,同时也强化着中央集权制的整体机制,因为科举制的根本支柱是统一的封建专制社会,所以它又使秦代所缔造的制度文明成为知识分子和社会各界的依赖和生命。经过科举制而入仕的官员们选派到全国各地,又重新以这种方式鼓励着各地的知识分子再去求取功名。这种追求又导致着社会阶层的转换,它始终以新的姿态出现而使中国文化充满活力和生机,从而形成为依附封建制度而又有别于制度文化的另一类文化形态。五文化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文化现象,对于传统文化而言也是如此。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形大约是在西周时期,而其本身的完备化乃至成为几大主干和框架,却是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从发展过程而言,大约可以分为成形、完备和强化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都有对前代的继承性和对后世的影响力,非如此不能称之为“传统”。但其本身又有巨大的文化贡献。如果从类别上划分,传统文化又可分为文化精神、制度文明、地域限定和功能措施,这正是构成传统文化主体框架的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的四大支柱。由此四大支柱又派生出大量的文化分支,形成为整体的雄浑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这四大支柱深深扎根于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互相联系、补充和渗透。例如:统一的政治局面必须有地域的前提,而地域的安定又有赖于制度的保证,因于地域和文化的分布而形成的地方风俗和建立的基层行政机构,进而又锤炼和固化着人们生存的本土意识;文化精神引导着文化自身的发展,而文化精神又必须凭借正确的功能措施进行继承和发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华和优良传统,也往往显示出文化主体的多重性。例如我们所常论及的爱国主义,就包含了地域限定的乡土意识,历史上的祖国概念、维护统一的社会制度,文化精神中的人文色彩以及血肉相连的种族血缘关系等等。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之所以有如此大的能量,就在于它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基本方面的功能。任何一种文化的更新与发展,都必须从对所继承的传统文化作出反省、思考和批判。这些工作的前提,则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清晰的分辨和历史主义的认识。所以,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形成和主体框架,也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①参见陈恩林《论中国境内从猿到人的独立进化和 发展系统》《社会科学评论》81年第1期。②《史记·五帝本纪》。③《孟子·膝文公上》。④《尚书·禹贡))o ⑤《左传·昭公二十九年》。⑥《诗经·商颂》。

⑦参见李民《夏商史探索》52页,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

⑧⑩《论语·泰伯》。⑨《论语·为政》。

⑩⑧《观堂集林·殷周制度论》。⑩《论语·八颧》。⑩《礼记·哀公间》0 ⑩《礼记·缎衣》。⑩《礼记·经解》o ⑩《论语·颜渊》。

⑩参见林剑鸣《秦国发展史》第2页,陕西人民出版 社81年版。

⑩⑩⑩@《史记,秦本纪》。@《国语·晋语三》。⑩《左传·傅公十三年》。⑩《史记‘李斯例传》。⑩《荀子·议兵》。⑤《吕氏春秋·谨听》。⑩飞吕氏春秋·振乱》.⑩《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⑩贾谊《过秦论》。@《史记·秦始皇本纪》。⑩《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⑩参见《新中国的考古收获》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编2页。《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⑩转引自昊枫先生《隋唐五代史》202页。⑩《通典》卷十五《选举典》《历代制》下。作者单位:广州师院历史系

第二篇:框架主体结构实习报告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太原校区)毕业实习报告

目录

1.实习时间...............................................................1 2.实习单位及地点.........................................................1 3.实习目的...............................................................1 4.实习内容...............................................................1 5.具体参加工作........................................................................................................................................2 5.1钢筋工程..............................................................................................................................................2 5.1.1严格控制钢筋配料尺寸................................................3 5.1.2钢筋接头和绑扎......................................................3 5.1.3防止钢筋位置位移....................................................3 5.1.4柱筋施工............................................................3 5.1.5、梁筋施工..........................................................4 5.1.6、板筋施工..........................................................5 5.2模板工程..............................................................6 5.2.1模板设计............................................................6 5.2.2模板的安装、拆除和维修..............................................7 5.3混凝土工程............................................................7 5.3.1混凝土配制..........................................................7 5.3.2混凝土浇捣..........................................................7 6.安全生产保证措施.......................................................8 6.1安全措施..............................................................8 6.2安全防护..............................................................8 7.工期保证措施...........................................................9 8.文明施工措施..........................................................10 9.环境保护措施..........................................................10 9.1环境保护机构设置.....................................................10 9.2防尘措施.............................................................10 9.3噪声控制.............................................................11 实习总结................................................................11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太原校区)毕业实习报告

探讨框架主体结构工程施工

1.实习时间

2012年2月20日—2012年5月20日

2.实习单位及地点

实习单位:太原市小店区建设监理中心 地点:太原市小店区人民北路53号。

3.实习目的

为使我从实践中对自己从事的行业获得一些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实习不仅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还将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生产实习会使我更深入地接触专业知识,进一步了建筑工程技术的重要性,了解发现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理论和实际相冲突的难点问题,并完成实习报告,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能力。

4.实习内容

4.1设计依据

4.1.1、建设单位提供的与本工程有关的资料和设计任务书。

4.1.2、建筑和有关工种提供的作业图和有关资料。

4.1.3、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程

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2)《采暖通风与空间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3)《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4)《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5)《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技术规范》DBJ01—605—2000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7)《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8)《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太原校区)毕业实习报告

4.1.4、已批的扩建审批意见;

4.1.5、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周围市政条件资料;

4.1.6、业主对本工程的有关意见及要求;

4.2工程概况:

4.2.1、工程名称:小店鑫世纪时代广场。

4.2.2、建设地点:太原市小店区康宁街中段,西临真武路,南临康宁街。4.2.3、设计标准:

建筑防火等级为二级;

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抗震设防烈度为八级; 建筑耐久年限为50年; 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4.2.4、主要经济指标:

总建筑面积63228.2 m2,其中车库建筑面积为9672 m2,商场建筑面积为49073.2 m2,住宅建筑面积为4483 m2。4.2.5、建筑总高度、层高及标高

本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局部十一层。地下一层为车库,层高5.0m;一到八层为商场,层高为5.0m;九到十一层为住宅,层高3.2m;总建筑高度为50.5m,室内外高差为0.150m,本工程室内地坪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775.480m。4.2.6、建筑物的总尺寸

建筑物总长156.0m,总宽40.0m。

4.3 实习内容

参加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施工全过程的操作实习,学习每个工种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方法,学习和应用有关工程施工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学习施工过程中对技术的处理方法。

5.具体参加工作

5.1钢筋工程

要保证框架结构柱的行列通顺一致,位置精确,首先要保证钢筋位置准确,不位移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太原校区)毕业实习报告。

5.1.1严格控制钢筋配料尺寸

为使配制的各种钢筋和箍筋平直、方正和弯钩准确,首先要严把配料关,派有经验的人员负责,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抽验,对不合格者责令返工并扣回所用工日。由于落实了奖罚措施,保证了钢筋加工质量。5.1.2钢筋接头和绑扎

为保证搭接范围内的钢筋密度不增加,以便混凝土浇筑并节省钢材,采用了钢筋气压焊接头,绑扎钢筋火烧丝的多余部分要求向构件内侧弯,以免因露在外边形成锈斑。5.1.3防止钢筋位置位移

钢筋位移是钢筋工程的通病,也是清水混凝土施工中应重点解决的问题,该工程采取了几项相应措施。

确保钢筋生根位置准确:费柱位找中找方,并找出主筋排距,将其与基础底板钢绑扎并电焊固定。然后采取在其四角加焊Φ18斜撑的加固方法,以保证主筋位置精确和不移动。

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柱筋移位:柱筋绑扎前,应调至准确位置,做到上下垂直。绑扎成型经检查合格后,将每根骨架的上、中、下绑3道箍筋并与主筋焊牢,以增强骨架的整体性。然后将骨架四角焊L形钢筋垫(选用与保护层厚度相同的Φ25钢筋弯曲90。制成),浇混凝土时此钢筋垫与模板挤住,不仅保证了主筋位置准确,也保证了保护层厚度准确。

确保剪力墙钢筋位置准确:剪力墙两片钢筋之间焊井字支架连为一体,支架用尘14钢筋焊成,支架间距1m,按梅花形布置,以保证墙体钢筋位置准确。

各工种密切配合,保证钢筋位置准确: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放线工、钢筋工、木工各负其责,发现异常随时校正。并制定出针对浇筑偏向一侧和吊物碰撞钢筋的惩罚规定。

5.1.4柱筋施工

1、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扎3 个绑扣要向柱中心如果柱子主筋采用光圆钢筋搭接时角部弯钩应与模板成450 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0 角。

2、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根据本工程设计文件及同设计院协商规定统一为48d 任何 3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太原校区)毕业实习报告

情况下搭接长度均不小于300 绑所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或按设计要求)从任何绑扎接头中心到搭接长度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得超过25% 受压区不得超过50%。

3、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4、箍筋绑扎。

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有抗震要求的地区柱箍筋端头应弯成1350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如箍筋采用900 搭接搭接处应焊接焊缝长度单面焊缝为5d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间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如设计要求箍筋设拉筋时拉筋应钩住箍筋柱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主筋外皮为25mm 垫块应绑在柱竖筋外皮上间距为1m 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当柱截面尺寸有变化时柱应在板内弯折弯后的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5.1.5、梁筋施工

1、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2、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调好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3、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4、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5、箍筋在叠合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0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如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5d。

6、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边缘50 处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7、在主次梁受力钢筋下均应垫垫块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mm 时采用焊接接头小于22mm 时用 4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太原校区)毕业实习报告

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 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力区域内一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二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50%。5.1.6、板筋施工、工艺流程清理模板 模板上画线 绑板下受力筋 水电预埋 绑板负筋 自检合格 提请质检员专检 验收 移交混凝土工种。

2、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3、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4、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扎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须满扎)如板为双层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准确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6、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1m 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板的保护层厚度为15mm 钢筋搭接长度与搭接位置的要求与前面所述梁相同。5.1.7应该注意的问题

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2、钢筋的表面必须清洁带有颗粒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钢筋表面应保持清洁。

3、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浇筑混凝土前检查钢筋的位置是否正确振捣混凝土时防止碰动钢筋浇完混凝土后立即修整钢筋的位置防止柱筋位移。

5、梁柱核心区箍筋应加密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施工。6、箍筋末端应弯成1350 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为10d。7、梁主筋进支座长度钢筋位置应准确。、板的负弯矩钢筋位置应准确施工时要注意保护不应踩踏变形。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太原校区)毕业实习报告

9、绑板的钢筋时用尺杆划线绑扎时随时找正调直防止板筋不顺直位置不准。

10、绑竖向受力筋时要吊正搭接部位绑3 个箍筋绑扣不能用同一方向顺扣要采取措施固定钢筋防止柱钢筋骨架不垂直。

5.2模板工程

为实现清水混凝土目标,减少模板投入,针对不同的结构部位设计不同类型的模板,并尽量设计成大块模板以更好地体现清水效果。另外,还从模板的安装、拆除和维修等各方面采取措施保证清水混凝土效果。5.2.1模板设计

1.柱模

部分现浇柱带牛腿,为简化施工和减少模板种类,经与设计单位商定改为钢牛腿(后焊),这样全部柱均为矩形断面。柱模采用两件L形钢模拼接而成柱模的定位和校正采用软拉撑,即在柱模四角拉钢丝绳,每角上部和中部拉2道,共拉8道钢丝绳,钢丝绳下端紧固在.板上预埋的φ25钢筋上,钢丝绳通过加在工面的花篮螺栓校正和紧固。为保证柱模根部不移位,预先在柱周围楼板上埋φ25钢筋,用以卡l00×100术方、垫楔子锁牢模板根部。根据柱断面尺寸配制柱模,两种不同断面尺寸的柱,采用活接方式,模板高度先按1层柱高设计,待1层柱施工完毕后依照3层的柱高尺寸改制模极供2层及3层两种不同高度柱施工用。每种柱模配2~6套,周转使用,设计柱模时结合浇筑工艺要求,充分保证其强度、刚度。为保证万无一失,先做出1套柱模,浇筑混凝土并通过强振试验,然后再加工制作。在工地自行制造土胎具,用手工焊接方法,尽量使用旧料焊制出满足清水混凝土要求的柱钢模板。

2.剪力墙模板

标高±0.000以上剪力墙(包括电梯间)模板均采用钢大模,使用大螺栓拉接。由于墙体高,模板高度不够,支模分2次或3次进行。为保证剪力墙上下顺通平整,达到不抹灰的要求,模板上下连接部位支模,模板上下夹紧,严格靠吊垂直,以保证精度。剪力墙模板全部使用旧钢大模改制,依据自行制定的清水混凝土质量标准控制板面平整度和垂直及凹凸。

3.梁板模板

主梁、次梁、顶板模板均采用钢框胶合板模板,按散支散拆方式设计。为发挥钢框胶合板模板重量轻、刚度好的优势,尽量设计为大规格板面。结合工期要求和尽量少投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太原校区)毕业实习报告

入梁板模板的原则,采取快节奏小步距流水施工,每层按8个流水段,每段2~3条轴线,共配6条轴线模板(约1/3层)。

模板支撑系统使用门形脚手架拼搭而成,经计算后确定支搭方案。为加快门形脚手架的周转,设计了快拆体系,即主梁每跨单独设一组可调钢管架,用以取代门形脚手架,使其提早拆除,可调钢管架一直保留到主梁预应力钢筋张拉完毕。

4.梁柱接头及梁板转角部位定型角模

框架结构梁柱接头、梁板转角部位的混凝土往往不方不正,凹凸不平,成为薄弱环节,而模板选用往往是关键所在。该工程用钢板制作了定型角模,梁板转角、主次梁交接处均采用定型角模,进一步保证了混凝土的外观效果。5.2.2模板的安装、拆除和维修

为取得清水混凝土质量效果,加强对模板尤其是钢框胶合板模板的施工管理是很重要的。安装模板应严格按模板图进行,对号入座,定点使用,操作工人实行模板承包,从上一段拆下的模板要及时转移到下一段的相同部位安装。拆模按支模的倒顺序进行,强调保护板面,严禁使用大锤,严禁用撬棍强行砸撬模板。因该工程楼层高,拆下的模板用绳系住吊下并及时运离现场,然后清理残渣污物,将损伤模板挑出及时修理。钢框胶合板板面的轻微划痕要用特制腻子嵌平磨光,模板表面的较重损伤处钉铁皮找平并刮腻子,对已形成孔洞者,可将孔洞切割整齐后粘补同样大小的覆膜胶合板,然后用腻子找平。对于大面积损伤的模板,可翻转至另一面使用。模板经检修后涂刷隔离剂备用。

5.3混凝土工程

清水混凝土不仅要保证结构设计所要求的强度,而且要有良好的外观效果,特别是像该工程这样的高柱密梁,要取得表面均匀一致的效果,必须精心施工,为此可从混凝土配合比、振捣养护措施和管理工作几方面加以保证。5.3.1混凝土配制

清水混凝土要求颜色一致,因此规定选用同一厂家、标号、品种的水泥,使用颜色纯正、安定性和强度好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砂石也都按规定选用合格材料;掺外加剂不仅可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提高早期强度,而且有利于提高混凝土内在质量和外观效果,因此混凝土均掺入不同种类外加剂(外加剂分常温、低温和冬季施工用共3种)。5.3.2混凝土浇捣

l.混凝土浇筑前用空压机清吹模板内部,清理干净后方允许浇筑。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太原校区)毕业实习报告

2.浇筑墙、柱混凝土时应使用串筒,下料要均匀,以免侧偏冲击钢筋或造成混凝土离析。采用2根ø70棒同时振捣,振捣时要掌握间距、厚度,控制时间。墙柱根部先浇同标号减石砂浆,顶部浇筑时加入适量的洗净石子,这样既可保证墙柱根部和顶部的强度,又可保证材质的均匀一致。

3.现场实行振捣手聘任制,经过应知应会考核合格的振捣手,发给聘书后方可上岗振捣。振捣手定岗承包,奖罚分明。大规模浇筑混凝土前先做样板,并请质量管理和监督人员品评,提出意见,确定标准后方能正式施工。

4.加强混凝土养护,尤其是早期养护,设专人保持混凝土初期湿润状态.6.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6.1安全措施

1)、施工前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有关安全制度及施工操作规程,配备专职安全检查员,随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现场设安全员,树立警示牌,时刻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2)、在操作之前必须检查操作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道路是否顺畅,机具是否完好牢固,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品是否齐全,经检查符合后才可施工。

3)、现场设专职安全、消防员随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发现隐患有通知单,并限期改正。

4)、严格遵守业主有关安全规章制度,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穿工作鞋,严禁场地内吸烟。

5)、现场用电设备做好防雨工作,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两级漏电保护装置。6)、各工种需经安全培训方可上岗,特殊工种要有上岗证。

7)、现场人员及车辆应由专人指挥,各部门分工明确,互相协作,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8)、现场电器设备要有防漏电措施,非电工不得安装、操作电器设备。

9)、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单独存放,专人负责,严格控制;可燃易燃物附近要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及水桶。

10)、密切注意天气预报,遇到特殊天气情况,及时采取各种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6.2安全防护

1)、各种施工、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各种作业人员应配带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具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太原校区)毕业实习报告

和劳保用品。严禁操作人员违章作业,管理人员违章指挥。

2)、施工中所用机械、电气设备必须达到国家安全防护标准,自制设备、设施通过安全检验及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施工过程中,各种作业人员应配带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具和劳保用品。4)、派专人协调大型机械设备施工,避免发生意外。5)、进入现场所有施工人员在现场要服从管理。

6)、施工开始前,安全负责人负责成立工地安全小组,负责工地的安全检查与监督工作,安全小组成员如发现事故隐患时,有权立即令其停工,待采取适当的改正措施后方可复工。

7)、项目管理人员每天下班后应开一次碰头会,研究解决施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并做到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处理。重大问题应提请公司安全委员会解决,认真接受所属劳动安全部门及甲方的安全检查,并协同甲方共同做好现场的安全工作。

8)、现场施工人员按规定戴好安全帽,工作期间不得饮酒、赌博,严格遵守工地的各项规章制度。

9)、各工种的施工作业,必须遵照相应的工种作业安全规定执行。

7.工期保证措施

1)、加强组织管理,由项目部实施全面协调和控制,统一配备,统一管理,确保按计划工期完成。

2)、合理、灵活调配机械和劳力。合理安排施工线路,尽量减少机械的往返浪费。3)、配备好易损坏的零配件,保证机械完好率,提高机械利用率。4)、24小时连续作业,歇人部歇机。

5)、确保劳动力数量和素质,日夜三班施工,选派有丰富经验和熟练操纵技能的专业队伍施工。

6)、对工程实行分段制度。制定阶段目标,及时召开会议分析处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计划对比,制定相应对策,保证施工顺利完成。

7)、保证水源、电源连续供应不间断,以免造成窝工、延误工期,影响质量,必要时配备备用发电机。

8)、地上、地下管线及其他障碍及时清除,保证桩基进场后即可开工,并能连续作业。

9)、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桩基行走路线,不互相干扰。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太原校区)毕业实习报告

8.文明施工措施

1)、防止扰民:在施工过程中,要为当地居民着想,不损害居民的利益。按照相关条例严格实施,对违反者处以重罚,以确保施工中少扰民、不扰民。

2)、治安保卫: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施工队伍进驻后,成立现场治安管理小组,并与甲方配合,杜绝不良的治安事件的发生。

3)、强化文明施工的教育工作:开工前,对职工文明施工知识培训,制定文明施工细则,使参与施工的职工遵纪守法,举止文明。

4)、加强项目管理,促进文明施工:施工中的场容场貌、料具管理、环境控制、综合治理等方面有专人负责,采取“标准明确,责任到人”的管理目标责任制,将文明施工落实到实处。

5)、场容场貌:临时设施设置充分考虑,对生产生活设施、道路、管线、电力线路、临时停车场等进行布置和动态管理,加强施工机械、材料、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做到场地整齐有序,文明施工。场地规划要保证运输道路的畅通,排水有组织。施工现场严格挂牌施工,管理人员配卡上岗。各施工车辆在施工前后做到停放有序,在每天完工前进行场地清理,做到文明施工。

6)、环境控制:建立卫生清洁责任制,划分卫生责任区,由各负责人具体负责。在现场和临时设施内设置足够的卫生设施,定期清扫处理。生活生产垃圾按环保法规进行无污染处理。

对涉及本标段通行的施工便道要经常洒水,防止尘土飞扬,造成扬尘公害。

9.环境保护措施

9.1环境保护机构设置

1)、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总负责人为项目经理。2)、施工现场环保管理具体实施者为生产经理。

3)、施工现场环保措施执行者为项目部各有关部门,负责施工区域内的环保措施的落实和具体管理工作。

9.2防尘措施

1)、为降低施工现场扬尘发生,施工现场主要的扬尘源,施工区域地面,混凝土、灰土和垃圾要及时进行清扫,作业面保持清洁,并适量洒水压尘,达到环卫要求。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太原校区)毕业实习报告

2)、大风时禁止现场作业,必要时应进行良好的围挡措施。3)、施工时要做到活完脚下清,垃圾要运送到指定区域。

9.3噪声控制

1)、合理安排施工分项的施工时间,将容易产生噪声污染的分项施工尽量安排在白天,尽量避免扰民。

2)、所有车辆进入施工现场后禁止鸣笛,以减少噪声。

3)、手持电动工具或切割器应尽量在封闭的区域内使用,或远离居民住宅区域,必要时采用降噪围挡。

实习总结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太原校区)毕业实习报告

在这次生产实习的实际实践中,不但让我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有了实际操作性的了解,也有了不少新的认识。在生产实践的这段日子里,特别是让我学习到了许多不可能在学校里学习与认识到的关于人与事的社会经验,同时也达到了此次实习的目的。

通过这次实习, 增强了自己对专业的热情,通过这次实习,才知道建筑行业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职业,将来在这个行业工作,对自己来说将是很大的挑战。为了以后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现在就必须踏踏实实的学好技术。因此自己要努力学习,为将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次实习,增强了自己的交际能力。通过这次实习,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增强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这次实际的工地实习,我不但掌握了一些不懂的具体环节,而且也巩固了我在学校期间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学校学习,理论与实际相差较大,一些知识虽然能在短期内被掌握、被运用,但一些知识则不能掌握,也不便于记忆,更谈不上掌握运用了,因此,老师所传授的内容虽然多、广、博,但是我们学习到的只是其一部分,或者是一些皮毛的东西,要想真真正正的掌握所有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际的学习和参观,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这次实习就达到了目的,我们不仅学到一些新的知识,也巩固了在校期间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以前对一些试验技术要点,只是粗略地知道其作用,而其具体的环节,具体的步骤如何,却是知之甚少,但现在实习结束了,对我们这段时间所看到的那些施工技术,它们的具体环节及详细步骤,我们应该可以掌握了,这样就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也增强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习,增强了自己对专业的热情,让自己更有兴趣将来能在建筑行业开创天地。以前听到就业不乐观时候就很茫然,学了三年的建筑却找不到好的工作,以致对自己的专业丧失了热情,没有足够的兴趣去学习专业知识。

但是通过这次实习,才觉得原来建筑行业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职业,如果将来能在这个行业工作,对自己来说将是很大的挑战。为了以后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现在就必须踏踏实实的学好技术。因此给了自己压力,让自己不再觉得无事可作,让自己安心去学习,为将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增强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建筑行业是一个涉及人非常多的行业,你将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面对一个这样复杂的交际圈,你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优秀的多西,去除自身的一些不好行为,同时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接触对象,增强自己的交际能力,让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自信,更加坚强!12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太原校区)毕业实习报告

实习结束了,我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将体会到更多的东西,也相信自己在下一次实习中将会更好。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腹有诗书气自华 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腹有诗书气自华

 o o o 1.“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是谁说的? A.李白 B.苏轼 C.朱熹

答案正确!

 2.第一个获科学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屠呦呦的名字中的“呦呦”二字出自哪部古代经典?

o o o A.《诗经》 B.《楚辞》 C.《春秋》

答案正确!

 o o o 3.习主席和彭丽媛出访外国时,在哪些方面特别体现了“中国风”?

A.行礼 B.服装 C.饮食

答案正确! o o o 4.2014年10月11日,李克强访问德国时,曾送给汉堡市长什么礼物?

A.一件景德镇的瓷器 B.一幅苏绣

C.一艘明代商船模型

答案正确!

 o o 5.为什么说谢道韫的“柳絮因风起”比“撒盐空中”更像“白雪纷纷”?

A.柳絮比盐更像雪花飞 B.柳絮比盐更白

答案正确!

 o o o o 6.经典诵读应该用知识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下列什么作法不属于此类?

A.诵读《岳阳楼记》时带领学生游览岳阳楼。B.诵读《滕王阁序》时,讲述王勃当众挥毫的故事。C.诵读经典时,分组PK,优秀者发奖品。D.每天晨读时,背诵一段古诗文。

答案正确!

您的总得分:6 分

第四篇:中国传统文化

压岁钱的由来,春节给红包的习俗典故

再过两三个月,我们又要过新年了。想到我们到时又会得到大人发的压岁钱,心里真是激动!可是,为什么过春节的时候要给孩子压岁钱呢? 原来,这里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吓得哭起来,然后就发烧,说梦话并从此得病,几天后热退病去,但聪明机灵的孩子却变成了痴呆疯癫的傻子了。

人们怕祟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祟”。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逼着孩子玩。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拆开包上,包上又拆开,一直玩到睡下,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到枕头边。

夫妻俩不敢合眼,挨着孩子长夜守祟。半夜里,一阵巨风吹开了房门,吹灭了灯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头时,孩子的枕边迸裂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缩回手尖叫着逃跑了。管氏夫妇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大家也都学着在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交给孩子放在枕边,果然以后祟就再也不敢来害小孩子了。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的,在暗中帮助孩子把祟吓退,因而,人们把这钱叫“压祟钱”,又因“祟”与“岁”谐音,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称为“压岁钱”了。

现在,我明白了,大人在过年时给孩子发压岁钱,是大人对我们这些孩子的爱!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岁岁平安,不单单是我们小孩子,还有爱我们的爸爸妈妈……

春节的传统习俗放鞭炮

红红活活过春节,热热闹闹团圆饭,哈!再过两三个月又要过年了,别的不说,就拿放鞭炮、舞狮子等等的一切风俗,就让我们兴奋不已。

对于我们这些男孩子来说,放鞭炮是最过瘾了。我特意查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中国人有在春节燃放鞭炮的习俗是因为民间的一种说法: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挨门窜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年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鞭炮也叫爆竹,爆竹声中除旧岁。除夕夜里人们用爆竹声辞旧岁迎新春,大年初一人们一开门便燃放爆竹,叫做“开门爆竹”。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院的瑞气,喜气洋洋。

鞭炮,它是中国特产,在外国是没有的。从古至今,由于人们不断加工、改进,爆竹的品种、样式越来越多,色彩也越来越丰富。除了传统的百子鞭炮、单响、双响的花炮外,还有许许多多的花炮,并取了一个个文雅、富于诗意的名称。如:“金菊吐艳”、“飞雪迎春”、“仙女散花”、“白雪红梅”、“金猴腾空”等等,还有百头、千头、万头,甚至长达十万头的巨型鞭炮,真是应有尽有,五花八门。古时没有火药和纸张制成的鞭炮,人们用火烧竹子,竹子发出的噼噼啪啪的爆裂声可以吓跑鬼祟,古人以此避不详取吉利,现在的爆竹更多的是喜庆娱乐的活动。而且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婚庆嫁娶、重大典礼,以至建房、开张,人们都习惯放鞭炮来庆祝,表示喜庆。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定稿)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的本质是人化或人类化。有了人就开始有了历史,也开始了文化。所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首先要知道其起源问题。

炎黄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炎黄文化可以理解为中华文化或中国传统文化;狭义的炎黄文化,可以理解为炎帝、黄帝时代的文化或炎黄时代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本讲所说的炎黄文化,主要取狭义,有时也涉及广义的内容。

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黄二帝伟大历史功绩,早在《逸周书》、〈〈国语〉〉、〈〈周易·系辞〉〉等先秦文献中就有记载。相传炎黄神农氏率领其部落作耒耜,教种五谷、遍尝百草、发明医药,日中为市,首倡交易,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创始者。据晋皇甫谧《帝王世家》》和南宋王象之《舆地记胜》载:炎帝为民采药治病,来到南方,因误尝“断肠草”“崩葬长沙茶乡之尾,”“炎帝墓在茶陵县南一百里康乐乡白鹿原。”即今湖南省株州市炎陵县的鹿原坡。

黄帝的功绩则在于率领其部落养蚕制丝、始作农裳,伐木构材、筑造宫室,创造文字,制造历法并发明指南车,备厂险夷,艰难拓殖,将中华原始文明推想了新的历史阶段。据司马迁〈〈史记〉〉载,“黄帝驾崩,葬于桥山“,即今天陕西黄陵市桥山区。

同时,炎黄二帝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其功绩还在于,立足中原,建立国家雏形,为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统一奠定了基础。据〈〈国语·晋语〉〉,〈〈史记 ·帝本纪〉〉载:“昔少典氏娶有娇氏,生黄帝、炎帝。”少典部族居住在今陕西、甘肃交界处,与有娇氏通婚,生下黄帝和炎帝。黄帝居姬水,炎帝居姜水。有学者认为,黄帝生于今陕西黄土高原,炎帝生于今陕西宝鸡姜水一带。黄帝部落东渡黄河,顺中条山和太行山朝北方向发展,直达山西南部黄河之滨和河北一带。与此同时,炎帝部落沿渭水,黄河向东发展,直达河南山东一带。

在氏族部落的繁衍过程中,炎帝部落与东南的黎族部落发生冲突,炎帝战败,向黄帝求援。黄帝和炎帝联合,与蚩尤率领的九黎族部落发生“涿鹿之站”,蚩尤战败,被杀。后来,黄帝与炎帝部落又发生“阪泉之战”(今河北涿鹿东南),炎帝败北,南迁(今长江流域,湖南,湖北等)。黄帝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大片土地,从此成了华夏集团的代表。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炎帝与黄帝为代表的两古族融合发展,沿向四方,后经夏、商、周及其后的发展,使中国境内的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等各有特长的氏族部落融合为一个以中原族体为主体,包括四方民族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几千年来,炎黄二帝作为中华民族始兴和统一的象征,对于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民族认同和增强凝力、向心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以炎黄子孙为荣,以同源同祖为荣,已成为维护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感情纽带和精神力量。

当然,黄帝时代的仓颉造字也是功不可没。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他的出生地是今陕西白水县史官村。文字的发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有了文字,中国历代的文明创造才能通过文字载体而时代相传。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下载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框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框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书法 中国传统文化是全世界最有生命力的文化之一,千百年来,滋养着无数的中华儿女和热爱它的人们。今天,我给大家说说中国书法吧!让我们从书法中去领略中国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

    中国传统文化

    填空 1. 文化按逻辑结构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 2.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主体是(中华民族),开端是(炎黄时代) 3. 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类型是(内陆河谷型),(农业宗法型),(伦......

    中国传统文化(精选)

         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就像地下 的养分,一直滋养我们的生活之树。前几年我们经常提起的‘‘与时共进就是出自《周易》 。近几年我们提倡的“和谐社会就是出自《诗经》。而我们常说......

    中国传统文化

    一、判断 1、中国传统的农本观念、抑商观念和乡土观念,是由中国传统文化的农耕封闭性形成的。 √ 2、《易经》曰“观乎天文,以化成天下”。此论的本质是“以文教化”。 √ 3、......

    《中国传统文化》

    2016考试复习题(中国学生最终版) 填空(15个空,一空2分,合计30分) 1. 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简单的用四个字来概括:阴阳中和, 具体来说包括三个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正和谐。 2.......

    中国传统文化doc[本站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道德上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从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来看,不论是在今天还是在将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规范都具有很高价值。随着市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