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毕业设计小论文
内蒙古科技大学
国际学院
2105毕业设计小论文
指导教师:任学平姓
名:赵志兵
班
级:机11-9班
学
号:1176805929
最新炼钢技术与冶炼金属等发展分析
冶金分析是冶金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冶金生产最重要的相关技术之一。冶金分析技术不仅按照冶金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不断拓宽自己的领域,而且也以自身的完善与发展,促进着冶金生产水平的提高。本文试图从现代炼钢生产的发展态势中,阐明对冶金分析技术发展的期望与基本要求。
一、现代炼钢生产发展的基本态势与特点
现代冶金生产以产品结构优化的要求为前提,促进冶金工艺的重新优化组合,并实现装备水平的优化更新,从而形成了广泛的系统优化的态势。这已是世界各国冶金界的首要目标和任务。而整个冶金生产过程中,炼钢生产的整体优化趋势更为突出,它不仅与轧钢生产紧密衔接,促使冶金产品结构优化的加快,而且往前促进炼铁生产和新的炼钢原料生产工艺的优化,使整个行业结构的优化。
现代炼钢生产的优化流程以铁水预处理—顶底复合吹炼转炉—炉外精炼—连铸—(热装,热送或直接轧制);新的炼钢原料生产工艺或废钢精料—超高功率电炉—炉外精炼—连铸板坯连铸—直接轧制这两种工艺最具代表性,使整个冻钢生产工艺、装备及产品结构的优化都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档次和水平上。炼钢生产的这种整体优化态势,有着明显的特征,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即更系统,更连续,更高效,更可控,更优质。这些特征都对冶金分析技术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1.更系统:冶金生产的优化是从各个环节或单项技术发展起来的,但越来越明显地看出,必须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实现整体优化才能真正发挥各项先进技术的作用。例如超高功率电炉是大幅度提高电炉生产率的一项先进技术,但如果不配之以相应的炉外精炼设施,它将无法改变三段式冶炼的旧模式,因而不能发挥其优势;先进的连铸生产,不仅离不开炉外精炼,也必须依靠超高功率电炉的高生产率来实现连浇。此外,这种更系统的特点不仅表现在各环节先进工艺和技术同步实现的要求上,更表现在对相关技术的优化与配套齐全的客观要求上。无法设想会存在一个缺乏先进的冶金检测与分析技术的优化炼钢工艺流程。这将在下面详述。
2.更连续:炼钢生产整体优化的系统必然是一个连续的生产过程。各个短流程的生产工艺本身就是一个连续的整体,要求有良好的节奏性与衔接性。这种特性使得冶金生产对冶金分析的要求早就不满足于仅仅进行成品分析的程度了,而要求不断提供各种检测分析参数来指导,保证生产工艺的稳定与连续。
3.更高效:这一特性集中表现在大型化与高速化两个方面。连铸—连轧工艺使传统的钢水凝固到轧制成材周期以天,甚至以周计算变为以分钟计算,毫无疑问化学分析法的节奏是无法适应的,各种快速的接触,非接触式的先进冶金分析技术发展起来,对冶金生产的高效化起了重要作用。另外冶炼炉的大型化,连铸,轧钢的大型化,不仅是高效化的特征,也同时对冶金分析的代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连续与高效的特性,促使冶金分析由单元向多元,快速的方向不断发展。
4.更可控:优化陇炼钢生产过程已必然要求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大大提高,微电子技术的应用促进冶金生产的高速增长,产品性能的可控程度大大提高。认算机对局部或全部生产过程甚至经营管理过程实现在线控制跳要求,必然要求冶金分析由过去的离线变为在线,井参与控制过程。这种在线及参乌控制的要求使冶金分析技术与装备趁来越与计算机的应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5.更优质:冶金工艺献优化最终将表现为产品结构与质量纵优化上。现衣一提高了质氢档次普通钢材不仅对成分控制的范围与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并且在对〔O〕、〔S〕、夹杂物这三个主要的质量特征指标上也越来越严。各个工艺环节都要求进行分析,控制,以保证最终质量。而超纯钢(例如〔N〕+〔O〕+〔H〕+〔F〕+〔S〕≤100μg/g,甚至≤50μg /g和各种特殊用途钢的生产,则对一冶金分析的分辨率与精确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由上可见炼钢生产整体优化的态势及其特性,都对冶金分析提出了新邵要求,它促使冶金分析装备水平的提高,并向多元、快速、连续、可控、准确的方向不断迈进。
二、冶金生产对冶金分析技术的基本要求
冶金分析技术在近20年中的长足进步,对炼钢生产傲优化起了重要的作用,这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仅想就生产实践中的一些切身体会,较系统地对冶金分析技术提出一些属于基本要求的看法,拱冶金分析的专家们参考。说基本的,是因为冶金分析专家们考虑所可能更全面、更超前,但本文认为,这些基本要求如能满足,则将适应上述炼钢生产优化郎客观需要。
1.提高精确性:这不仅要求误差小,而且要求有良好傲重复性。如前所述,超纯钢中各种元素含量控制范围很窄,连铸过程的连浇炉次,要求相邻两炉之间成份差异极小,而无取向冷轧硅钢,当〔C〕≤50μg /g时,则可以不经过退火脱碳工序,既可保证质量,又可大幅度提高生产率。但这种严格6全控制,必须以精确的冶金分析来提供依据与保证。否则超纯钢的性能不能得到稳定,连浇炉次将出现混坯而不能发现,有可能造成轧材废品;而无取向冷轧硅钢则会误以为不需要退火脱碳工序致使轧材电工特性受到严重影响等等。
2.高分辨率:这不仅是保证高精度的需要,也是精确控制钢中微量元素,控制工艺过程各种气氛的需要。对于痕量元素的分析,则是更为重要的了。
3.快速性:冶金生产陇优化,大大加快了炼钢生产的速度,对冶金分析的速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转炉的动态终点控制与炉外精炼的成份微调控制,要求在几秒或几十秒内获得冶金分析的结果,并直接参与过程控制。用光谱分析法同时分析几个、十几个、几十个元素;用结晶分析法,浓差电池法直接测定温度(物理量)和碳或温度和氧活度;〔C〕一〔S〕联合测定等各种多元化快速冶金分析方法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所应用。
4.连续性:由于冶金过程的可控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工艺优化与安全,也为了确保最终高质量的要求,断续的检测分析方法已不能满足需要了。例如转炉煤气回收过程中,对气体成份的连续分析是保证生产安全与煤气质量的前提条件,VOD炉及转炉冶炼中,越来越趋向采用连续的气相质谱分析法来精确判定终点等等。
5.在线性:这既有参与控制的含义,又含有就近在生产现场设置的要求。上面所说的快速性、连续性己包含了在线的含义,因它们大多参与过程控制,另外曾风行一时的气动送样,集中分析的方法已不是冶金分析优化的唯一选择了。快节奏的转炉生产,一早就在冶炼平台附近设置了各种快速多元分析装置;炉外精炼技术的发展,已使快速光谱等在线分析设备就近设置;高质量的大板坯,大方坯生产,离不开就近设置的快速硫印取样分析设备,并以它的分析结果直接指导工艺参数的调整与设备维修目标的确定。
6.系统性:冶金分析与炼钢技术已逐渐由手工化向设备化的方向发展。为了更好地满足上面提到的连续、在线、高精度、快速的要求,冶金分析技术和设备已逐渐成为完善的系统。它注重机、电、仪一体化,不仅对主仪器,而且对取样器,清扫技术等相关技术与设备的配套性日益重视;对现场及分析中心的各种抗干扰设施与技术的研究也日臻完备。这种系统性还具备与计算机进行信息的联网通讯及参与过程控制的能力……。
7.经济性:这是现场采用先进的冶金分析技术与设备经常考虑的问题。我国钢厂大、中、小都有。层次、水平相差不少,虽然优化,优质的目标一致,但产品不同,要求也是不同的,在实现冶金分析的基本要求方面,也可以分层次来对待,这是考虑经济性的一个方面。例如对普通连铸坯连浇时相邻炉次钢水〔C〕、〔Mn)范围的控制一般钢种的分析分辨率与精度以100件g/:级就可以了。但对超纯钢来讲则需协g/g级才能满足要求等等。其次经济性的问题是否可从多元性方面来解决,因一般综合性的分析可能比单一分析更快,更有效也更经济。冶金分析是冶金检测技术的一个方面,但如能将冶金检测的某些功能与冶金分析技术结合起来,将定受生产现场的欢迎。已有的测温定氧,测温结晶定碳这祥简单的把物理量的测定与化学成份的分析结合在一起的测试手段与仪器,已成为冶炼高中碳钢及优质钢的重要依靠方法,只是在精度等方面尚需进一步完善而已。如何向企业提供经济,优质的冶金分析技术与炼钢装备,已成为冶金分析界应综合考虑的问题。
第二篇:毕业设计论文初稿[小编推荐]
塔里木大学毕业论文初稿
毕业设计论文初稿
题目: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 指导教师: 张兵 设计者:哈尔木拉提
年级: 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2-1 [关键字]: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 [摘要]: 在此毕业设计之际,我们选择了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因为我觉得它的涉及到的用途很广,网络科技和教务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各类教务相关的管理系统已经成为看现代高等教育机构不可少的管理手段之一。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方面。
本次毕业设计实现了一个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该系统应用PHP技术和PHP技术构建,同时以SQL server 2000 作为后台数据库。本系统通过前台、后台功能模块的设计,实现了毕业论文的基本功能,如论文选题、线上提问和答疑、论文的提交和点评、论文参考资料的上传和下载等。本论文从系统需求、系统设计、系统实现几部分对系统做了详细描述。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运作正常,满足设计要求。绪论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是一个对高等教育单位有着重大作用的信息管理系统,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管理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所以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毕业论文相关文件,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经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塔里木大学毕业论文初稿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学生毕业论文信息进行管理,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有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极大地提高毕业论文管理的效率,也是教育部门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因此,开发这样一套管理软件成为很有必要的事情,在下面的各章中将以开发一套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为例,谈谈其开发过程和所涉及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1研究意义
教务管理工作是指学校管理人员按照一定的教育方针,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组织、协调,指挥与指导各方面人员的活动,以便提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完成国家所制定的教育目标。教务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枢,是保证高校教学机制正常运行的枢纽,它是一项目的性、计划性、适应性、创造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凡是以小见大,毕业论文管理作为教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量变的累计造就质变。在教务管理工作中,任何一部分效率上的提高都能促进整个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这就使得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研究有了意义,绝对有它的研究价值。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毕业论文管理方法、手段以及工作效率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求,无法很好地完成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提高毕业论文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是更新管理者的思想,增强对管理活动的科学认识。同时,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高校综合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是提高毕业论文管理综合水平的有利措施。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是毕业论文管理效率的软件。针对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从毕业论文工作的实际出发,解决工作中的关键性问题,并充分利用计算机高效的功能,实现毕业论文管理工作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帮助具体管理人员从复杂烦琐工作中解放出来。
1.2 研究内容
1.研究课题的具体内容:
这一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所面向的用户群并非所有的教职工和学生,而是针对性的把用户锁定为毕业生,指导老师,以及系统管理员。从而保证了数据繁而不乱。它的主要研究内容是:
一、对毕业生及知道老师的各类与毕业相关的数据(如各种用户基本信息、论文选题、相关资料上传信息等)进行录入、查询、更新及表格生成。从
塔里木大学毕业论文初稿
而完成对毕业生及指导老师的基本管理。
二、对系统管理人员的管理。
根据不同的用户身份,把系统的具体功能划分如下: 系统管理人员:
a、对用户进行管理(添加、删除、密码修改),用户的身份不同,所使用的系统功能也有所差异
b、对教师和毕业生用户的信息进行查询及编辑
c、查看所有论题、论文、资料库信息,及相关的查询功能 指导老师: a、用户注册 b、论文题目上报 c、师生线上答疑
d、资料库文章的上传、搜索及下载 e、所带毕业生的论文下载及评分 f、个人资料的修改 毕业生: a、用户注册
b、论文选题(只能选自己指导老师所上报的题目)c、师生线上答疑
d、资料库文章的上传、搜索及下载 e、上传毕业论文 f、个人资料的修改
2.课题的新颖性
将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二级管理模式变为一级管理模式,大大减少毕业论文管理的人和事,减少管理层次,缩短信息流通,提高管理水平,增加管理效率。
一、全校毕业论文的统一管理:
塔里木大学毕业论文初稿
全校的毕业生论文统一上传保存,并将相关信息(论文编号,论文标题,毕业生,指导老师,保存路径)写入数据表,统一由教务处安排的系统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与维护。
二、全校毕业论文统一管理:
所有毕业生及指导老师们所收集到的参考资料统一上传保存到系统资料库,系统将相关信息(资料编号,资料标题,资料类型,作者ID,资料描述,保存路径)写入数据表记录号,并由系统管理员进行维护。
三、论文的选题及师生答疑线上进行
论文选题是毕业论文管理比较重要的一环,线上进行能使得教务处论文选题相关信息与实际情况完全同步,保证了论文选题信息的准确性及其更新的高效性,师生答疑线上进行也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免去毕业生来回奔波之困扰,大大节约了毕业生的宝贵时间。3. 设计本系统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稳定性:对每个细节都要经过反复测试、确保系统能够稳定。
二、运行速度:确保系统运行速度是保证使用者数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内存占用:占用尽可能少的服务器资源。
四、操作性:系统操作简单,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轻松操作,减少操作时间的浪费。
五、界面简洁:系统界面简洁直观,符合用户使用习惯。
1.3 论文组织结构
论文全篇共七章,下面是每章的小结:
第一章 阐述本系统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以及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从用户需求的角度确定“系统必须做什么”并通过用例图和活动图来叫这一问题形象的表达出来,直观的描述对用户需求的分析结果。
第三章 分析系统的开发环境、运行环境、系统结构、功能结构以及数据库的设计,概要的勾勒出系统的功能结构。
第四章 通过顺序图,协作图直观的展示一些关键模块具体功能及运作流
塔里木大学毕业论文初稿
程,并作详细分析。
第五章 通过部分的截图展示系统功能的情况。
第六章 阐述对系统测试所采用的测试原理、测试用例是如何设计的,以及一些关键模块的测试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第七章 全文总结,对自己所做工作和未来的展望作总结性阐述。
论文章节是参照软件工程的设计流程来划分的,各章按顺序对应分别为绪论、需求分析、概要设计、所用技术简介、详细设计、系统实现、系统测试、总结。需求分析
要开发出一个真正满足用户需求软件产品,首先要准确了解用户的需求。
一个软件产品在设计和编码上做的不管有多么出色,如果能作出的产品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这样的程序都只能算是失败的作品。因此,对软件需求的准确理解是开发一个成功软件的前提条件。
作为软件定义的最后一个阶段,需求分析的任务就是回答“系统必须做什么?”这个问题。
需求分析是一个分析员与用户沟通,记录用户对软件的需求,然后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并撰写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过程,了解需求分析是怎样一个过程后,回头看下这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论文管理系统。稍作分析就能发现这一系统的用户有三种:一是系统管理员,二是教师用户,三是毕业生用户。用户确定后,用户需求资料的采集工作便可以展开了。值得庆幸的是,因为本次毕业设计的选题与设计的性质本身就是有着很大联系。本人经是毕业生,而毕业设计的知道老师即是教师,如此以来,用户资料的采集经显得十分简单了。三分之二的用户需求可以唾手可得的。
对于毕业生用户的需求,可以根据本人自己的需求设身处地的思考自己想要一个怎样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它需要有什么功能,界面如何等。而教师用户的需求,通过与指导老师的交流,结合一些学生用户需求来分析其功能,得到最终的教师用户需求资料,剩下的就是管理员用户的需求分析,事实上整个需求分析阶段只有这一环节略显复杂而已,需求资料的采集工作量大大简化。不过虽说需求分析工作比较简单了,但过程也是不容草率的,因为这些分析结果要为后面软件设计和编码做铺垫。通过访问教务处的工作人员,这一方面的用户需求也得到
塔里木大学毕业论文初稿
落实。下面就分别从这三个方面介绍下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用户需求。
首先是系统管理员用户需求,作为管理员,首先在登录界面登录系统,通过系统的身份验证后,进入管理员界面进行操作。主题要对用户进行添加,删除,密码修改等操作。还有就是查看系统各类数据,判断是否需要对数据库信息进行整理以及提取有用的数据,用于报告的撰写。对于管理员,系统的查询查看功能是最主要的。因为毕业论文相关信息生成是自动化的,管理员需要做的只是提取整理数据。将结果向上级报告而已。
下是通过对需求资料总结而得出的活动图:
系统管理员活动图准备登录身份验证身份是否正确Y进入管理员界面N进行用户添加、删除、密码修改更新数据库信息查看系统各类数据信息搜索并显示数据整理提取数据退出系统
该图大概描述了管理员用户功能的活动流程
接下来是教师需求,对于教师用户,注册和登录自然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登录教师用户界面之后要求能够上报论文题目毕业生选题。上传和下载一些与毕业论文及设计有关的参考资料。查看自己所带学生及其论文提交情况。对学生上传提交的论文下载,然后点评,再把点评的论文重新上传,以便学生查看点评。并能在线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作简单答疑,这便是教师用户的大概功能需求。
活动图如下:
塔里木大学毕业论文初稿
教师活动图准备N是否已经注册Y注册登录N身份验证是否正确进入教师用户界面论题上报查看学生论文信息搜索该老师学生相关信息并列表显示下载学生论文查看学生疑问留言参考资料上传&@&下载线上答疑点评学生论文上传点评论文更新数据库信息退出系统
该图大概描述了教师用户功能的活动流程
最后是毕业生用户需求,毕业生用户其实和教师用户的功能相对应的。同样是注册、登录、再就是论文选题,先选择知道老师,然后就可以看到该指导老师上报的论文题目来进行选题。还有经是在线上向指导老师提问,论文上传提交,论文参考资料上传和下载等。活动图如下:
塔里木大学毕业论文初稿
学生活动图准备是否是已注册用户Y登录用户身份验证进入毕业生用户界面提交线上提问信息选择指导老师参考资料上传&@&下载注册N上传论文论题选择更新数据库退出系统
该图大概描述了毕业生用户功能的活动流程
通过对3大用户的需求总结归纳,使得看到下面的用例图:
塔里木大学毕业论文初稿
系统用例图线上提问论文选题论文上传毕业生注册修改信息参考资料上传和下载登录信息查询教师管理员论题上报线上答疑(上传)论文点评用户管理
该用例图在原有的需求的基础上添加了教师和毕业生用户的个人信息修改功能,使得系统功能进一步完善。对于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到此也就大致完成了。可能当中会略有遗缺,存在一些没有考虑到的方面。但事实很多事情都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只有大概的需求框架规划好了,以后的完善也不是难事。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丰富的图形管理工具,使系统管理、操作更为直观方便。SQL Server 企业管理器是一个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集成管理工具,利用它可以配置管理SQL Server 服务器、管理数据库和数据库对象、备份和回复数据、调度任务和管理警报、实现数据库复制和转换操作等,此外,SQL Server 2005还提供了多中图形界面管理工具,大大简化了用户操作,从而增强了系统的易用性。
动态自动管理和优化功能。即使SQL Server 数据库管理员不做任何设置,SQL Server 也能够在运行过程中根据环境配置和用户访问情况动态自动配置,可以达到最优性能,从而减轻管理员工作。
塔里木大学毕业论文初稿
丰富的编程接口工具,使用户开发SQL Server 数据库应用程序更加灵活。SQL Server 提供了 Transact-SQL、DB-Library for C、嵌入式SQL等开发工具,此外SQL Server 2005还支持ODBC、OLE DB、ADO接口访问SQL Server 数据库。
3.2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2000以上 CPU:奔腾 1G以上 内存:256M以上
3.3功能结构图
用户管理管理员模块信息查询用户注册论题上报线上答疑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教师模块论文下载论文查看上传点评修改信息用户登录资料查看论文选题线上提问论文上传修改信息资料查看资料上传资料下载毕业生模块资料上传资料下载
上图从总览的角度对系统的功能做了较为详细的分层划分。从注册到上传下载,基本完整的展现了整个系统的功能层次结构。
塔里木大学毕业论文初稿
3.4 数据对象
院系姓名班级姓名教师学生出论题编号选状态上报人选题人 选题管理E-R图
院系姓名班级姓名教师学生评论文编号交状态指导老师题目毕业生 论文管理E-R图
上面两个图表达了一些系统数据对象的属性
总结
本论文从系统需求、系统设计、系统实现几个部分对系统做了详细的描述。通过运用各种图表,图文结合的方式作描述。语言运用方面可能略显不足,但基本上是做到了用自己的话来论述整个毕业论文管理系统。
至于本系统的实现,可以说是一个先苦后甜的过程。在确定选题后,一大堆ASP.NET相关的书籍认真研究。知道真正开始动手的时候才知道问题很多,很多东西都不会。由于当时时间不多,毕业设计、实习、找工作等很多事还困绕着我。因此,想要在短短请你的时间里做出一个完美的系统就需要取舍了。我是边研究边实践,这样既加强了知识巩固,也避免了学了再用的时候因时间长了遗忘掉而造成时间浪费。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学到了很多技术,有了技术的支持,加上团队
塔里木大学毕业论文初稿
合作系统的编写很顺利,中途遇到的小问题团队合伙解决,用了没多长时间,我们的合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这次的毕业设计让我学会了很多知识,个人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充分认识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和乐趣,很多情况下团队合作会取到意向不到的效果,这次对php和SQL Server 2005 的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用php结合SQL Server 2005顺利的开发这样的一个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我们的毕业设计取得了应用的效果。
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构
参考文献
[1] 陈冠军ASP.NET2.0 企业级项目开发[M].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 [2] 荣耀,翟静文,ASP.NET2.0 实战起步[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3] 石志国,刘冬梅,ASP.NET 应用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4] 张跃廷,王小科,张宏宇.ASP.NET技术方案宝典[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5] 张跃廷,房大伟,苏宇.ASP.NET2.0 网络编程自学手册[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6] 梁金柱 动态网页设计[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 [7] 虞益诚,孙莉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应用技术[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第三篇:小论文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武山铜矿南矿带1000吨/日开采设计
钟俊伟
(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
本设计为武山铜矿南矿带日产原矿1000t地下开采方案。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及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地下开采范围为0m~-800m,阶段高度均为50m。通过武山铜矿地质状况调研以及开采要求的综合分析比较,确定了采用下盘竖井开拓方案;采矿方法主要为下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采用侧翼对角式抽出通风系统;井下运输为有轨运输。矿山服务年限约为164a。本设计还对井下排水、充填、供电、供风等作了简单的方案设计,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地下开采系统。
关键词:武山铜矿;地下开采;下盘竖井开拓;下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侧翼对角式通风。
ABSTRACT The design is underground mining program of WuShan Copper Mine south ore.The daily production of raw ore is 1000t.According to the ore current conditions and mining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underground mining range are from 0m to-800m level ,the design phase are 50m high.By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WuShan Copper Mine geology research and exploitation require-ments, the joint development program of the shaft has been confirmed.Mining methods is mainly on the stratification of hydraulic-fill mining method, and adopting Central Angle ventilation system.Underground transportation are electric locomotive rail transport, and the service life is approximately 164 years.Some simple solution designs for the mine drainage system, filling power supply, wind supply are made.The design of a complete system of underground mining for hunanbaohuaCopper Mine has been accomplished.Key words: WuShan Copper Mine;Underground mining;Shaft joint development;on the stratification of hydraulic-fill mining method;Flank Angle ventilation system.1.矿山地质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武山铜矿(简称武山铜矿)位于江西省瑞昌市白杨镇境内,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15°37′38″~115°39′56″,北纬29°44′04″~29°45′12″。瑞码公路横贯矿区西侧,南行8km到瑞昌市,转而东行35km到九江市,北行12km至长江边瑞昌市码头镇。
武山矿区属大型铜硫矿床,伴生有益组份有金、银、硒、碲、镓、钼、铅、锌、铊等。铜储量137万吨,硫储量1226万吨,由南北两个矿带124个矿体组成,其中主矿体8个,占全区储量的96%,全区铜品位1.17%。
南矿带受面积约0.6平方公里的花岗闪长斑岩体控制,位于二叠系下统茅口阶至三叠系下统大冶组等碳酸盐地层与岩体的接触带中。主矿体呈马蹄形,其展开长度为2150米,倾斜延深至-800米以下,矿头被第四系表土层覆盖,埋深约30:米;小矿体产于岩体内的碳酸盐捕虏体中。该矿带有109个铜矿体,2个硫矿体,主矿体为8Cu、9Cu、15Cu,I7Cu。该矿带铜金属量48.3万吨,占全区储量的35%。
矿石中金属矿物有55种,脉石矿物26种。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黄铜矿,次要金属矿物为白铁矿、斑铜矿、辉铜矿、兰辉铜矿、铜兰、黝铜矿——砷黝铜矿、闪锌矿、方铅矿、辉钼矿、赤铁矿、针铁矿。主要脉石矿物为石榴石、方解石、白云石、石英、高岭土。
2.矿山生产能力
矿山生产能力即年产量,一般是根据国家对矿山规定的最终产品产量要求计算年采出矿石量、矿山设计的任务即从技术可能性和经济合理性验证矿山生产能力,本矿山年产33万吨开采162年属于中型矿山。
3.矿开拓方法
开拓系统采用下盘竖井开拓方案,主井直径3500mm,主要用于矿石的提升,井口标高为+154m、井底标高为-800m;副井直径5000mm用于提升废石、人员、材料等,使用单层单罐笼提升,井口标高为+52m、井底标高为-800m。在矿脉下盘共设有0m、-50 m、-100m、-150 m、-200 m、-250 m、-300 m、-350m、-400m、-450m、-500m、-550m、-600m、-650m、-700m、-750m、-800m,17条阶段运输巷道(布置在矿体移动带之外,因为作为上阶段回风巷道),多中段提升。
4.提升与运输
本矿阶段运输巷道采用三心拱宽2300mm 高2767mm主要采用运输设备及其外型尺寸如下:
ZK10-6/250型架线式电机车 外型尺寸:4500mm×1060mm×1550mm;
YGC2(6)矿车 外型尺寸:
3000mm×1200mm×1200mm。
井下采用架线式型号为ZK10—6/250型电机车牵引YGC2(6)型矿车运输,从各中段的溜井口装车,运至竖井口,经罐笼或箕斗提升运至地表。地表运输是将竖井口矿仓的矿石通过胶带运输机运输到选矿厂矿仓,废石通过公路汽车运送到地面废石堆场。精矿和原材料均采用公路汽车运输。
主副井提升,主井井直径3500mm,竖井服务年限长,使用圆形断面,采用混凝土支护,支护厚度为300mm,地质条件稍差的地方混凝土加锚杆和金属网联合支护。采用容积为2.翻转式箕斗FJD2.5(5.5),尺
寸为长宽高1236*1452*4831,单位mm;自重4.184t,载重量5.5t。
副井为单罐笼井,直径5000mm,采用混凝土支护,支护厚度300mm,根据矿车的规格YGC2(6)选用提升容器为单层罐笼
YMGS-3.3-1-z1。
本设计竖井深800米,日产量1000吨。
5.采矿方法
根据矿体沿走向、倾向的赋存范围,矿体厚度、品位及其变化情况。矿体厚度一般为5~30m,平均14.5m,倾角大概为为60°,属于急倾斜中厚矿体,矿体主要以含铜矽卡岩为主,属于较坚固矿体,但其中多含断裂构造、破碎带,故矿体稳定性不是很好,上盘围岩不稳定,下盘围岩较稳定,矿体含硫,且具有一定的结块性和氧化性。故采用充填采矿法。根据设计任务,属中小型矿山,结合地质资料,采取下向水平分层进路式充填采矿方法,阶段高度为50m,矿块长100m,宽即为矿体宽,矿块沿走向布置,各矿块设置一泄水井与一溜矿井,矿石崩落后,由电动铲运机装运,经联络道倒入溜井,再通过溜井自溜至矿仓,采用振动放矿机出矿。
6.排水
根据比较,由于矿山矿井深800左右,分段较多,且涌水量10421立方米,水文地质条件较好,故选用集中排水。在-800米与-400米各设置一水泵房,-400米以下各中段涌水自流涌入-800米中段水仓,再泵送到至-400米水仓集中抽出地表。
由副井,将井底水仓的水集中抽至地表。
选用6台水泵型号为D155-67,查表
[1]确定水泵流量Q为155m3
/h,其扬程H为469m。
7.通风系统
采用侧翼对角抽出式通风方式,风井井口定在如下位置:
进风井(副井):井口坐标X=68862,Y=92124,Z=+52,井底坐标:Z=-800;
回风井:井口坐标X=70089,Y=92340,Z=+39,井底坐标:Z=-800。
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容易时期可以实现自然通风,选取风机考虑困难时期,参照矿用风机特性曲线表,选择结果如下表:
表9-7 主扇风机性能.地面布置
采矿工业场地是以主井口的位置来布置的.选矿厂的位置要依据矿区内部的地形情况以及区域的位置决定的,由于矿区周围的所有地形都是高山地形,平坦的地方很少,因次在此基础上考虑最优的地理位置,废石场的选择:该矿进入废石场的废石主要来源于选矿后的废石,生产期间的废石都用来做充填因此相对来说输出的废石量不是很大。在选厂不远处两山之间有个很深的山谷,因此利用山谷作为废石场地,这样就减少了废石场地开拓工程量。
参考文献
1]采矿设计手册(井巷工程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采矿设计手册(矿床开采卷(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采矿设计手册(矿床开采卷(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采矿设计手册(机械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采矿手册编辑委员会.采矿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6]王运敏.中国采矿设备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7]解世俊.金属矿床地下开采[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
[8]王英敏.矿井通风与防尘[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9]洪晓华.矿井运输提升[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10]高尔新.爆破工程[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
[11]胡汉华.矿井通风系统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12]金属矿井通风防尘设计参考资料[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2
[13] 周昌达.井巷工程[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8
[14] 吴中立.矿井通风与安全[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9
[15] 吴超.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
[16] Hamrin H(1992)Project drilling extends the range of long-hole balsting.Mining
&International 1992,67-70,Sterling PublicationsLimited.[17] Hamrin H(1995)Project drilling extends the range of long-hole balsting.[18] Presentation at Symposium of Mine Plinning and Equipment Selection,Calgary.[19] Trends and Tendenc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xploitation and Procession Techniques In
Rock Mining,Jx,M Sokolowski,Polish Congress of rock Mining,Kielce,May 21-22,1997,SITG,(in Polish).
第四篇:毕业设计(论文)
四川交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目录1 VI设计综合概述....................11.1 VI的定义.......................1
1.2 VI基础要素系统设计表....................1
1.3 VI应用要素系统设计表.....................1
1.4 VI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软件介绍.........................32.1设计软件介绍.....................43 设计基本的思路......................53.1 牛牛啤酒有限公司VI设计基本思路....................5
3.2 牛牛啤酒有限公司VI设计的详细介绍................5啤酒行业的现状....................17中国啤酒市场的现状..........................20
5.1 总述.............................20
5.2 分述...............................20外国啤酒对于我国啤酒市场的影响.....................23
参考文献...........................26
致谢............................27
四川交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VI设计综合概述
1.1 VI的定义
VI即(Visual Identity),通译为视觉识别,是CIS系统中最具传播力和感染力的层面。人们所感知的外部信息,有83%是通过视觉通道到达人们心智的。也就是说,视觉是人们接受外部信息的最重要和最主要的通道。企业形象的视觉识别,即是将CI的非可视内容转化为静态的视觉识别符号,以无比丰富的多样的应用形式,在最为广泛的层面上,进行最直接的传播。设计科学、实施有利的视觉识别,是传播企业经营理念、建立企业知名度、塑造企业形象的快速便捷之途。
1.2 VI基础要素系统设计表
1.企业标识
2.产品商标
3.企业标志释义
4.标志制图法
5.标志的使用规范
6.标志的色彩规范
8.中文标准字
9.英文标准字
10.中文指定印刷字体
11.英文指定印刷字体
12.企业辅助色
13企业象征图案
1.3 VI应用要素系统设计表
1.待客用项目类:洽谈会、会客厅、会议厅家具、烟灰缸、坐垫、招待餐饮具、客户用文具。商品及包装类商品包装设计、包装纸、包装箱、包装盒、各种包装用的徽章、封套、封缄、粘贴商标、胶带、标签等。
2.符号类
公司名称招牌、建筑物外观、招牌、室外照明、霓虹灯、出入口指示、橱窗展示、活 动式招牌、路标、纪念性建筑、各种标示牌、经销商用各类业务招牌、标示。
3.帐票类
订单、货单、帐单、委托单、各类帐单、申请表、通知书、确认信、契约书、支票、收据等。
4.文具类
专用信笺、便条、信封、文件纸、文件袋、介绍信等。
5.服装类
男女职工工作服、制服、工作帽、领带、领结、手帕、领带别针、伞、手提袋
等。
6.印刷类
股票、报告书、公司一览表、调查报告、自办报刊、公司简历、概况、奖状等。
7.大众传播类
报纸广告、杂志广告、电视广告、广播广告、邮寄广告等。
8.SP类
产品说明书、广告传播单、展示会布置、公关杂志、促销宣传物、视听资料、季节问候卡、明信片、各种POP类。
9.交通类
业务用车、宣传广告用车、货车、员工通勤车等外观识别。
10.证件类
徽章、臂章、名片、识别证、公司旗帜。
1.4 VI设计的基本原则
VI的设计不是机械的符号操作,而是以MI为内涵的生动表述。所以,VI设计应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理念。VI设计不是设计人员的异想天开而是要求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如果在实施性上过于麻烦,或因成本昂贵而影响实施,再优秀的VI
也会由于难以落实而成为空中楼阁、纸上谈兵。
1.风格的统一性原则
2.强化视觉冲击的原则
3.强调人性化的原则
4.增强民族个性与尊重民族风俗的原则
5.可实施性原则
6.符合审美规律的原则
7.严格管理的原则
VI系统千头万绪,因此,在积年累月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各实施部门或人员的随意性,严格按照VI手册的规定执行,保证不走样。企业视觉识别系统中的基本要素与应用要素的内容、形式,需要根据企业经营的内容与服务的性质来决定。其内容、项目的多少,一
般说来,是与企业识别系统开发设计工程的大小和实施程度而成正比;其风格与特色也与企业产品、经营特色及企业识别系统在应用中的展开程度而不同。另外,企业在实行视觉识别系统时,还应考虑到企业费用和时间的问题,逐步改善企业的设计并使之统一化。因此,视觉识别系统的实施、设计,还应该根据企业识别系统逐步实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视觉识别的功效。为了达成企业形象对外传播的一致性与一贯性,应该运用统一设计和统一大众传播,用完美的视觉一体化设计,将信息与认识个性化、明晰化、有序化,把各种形式传播媒体上的形象统一,创造能储存与传播的统一的企业理念与视觉形象,这样能集中与强化企业形象,使信息传播更为迅速有效,给社会大众留下强烈的印象与影响力对企业识别的各种要素,从企业理念到视觉要素予以标准化,采同一的设计,对外传播均采同一的模式,并坚持长期一贯的运用,不轻易进行变动。要设计的简化:对设计内容进行提炼,使组织系统在满足推广需要前提下尽可能条理清晰,层次简明,优化系统结构。如VI系统中,构成元素的组合结构必须化繁为简,有利于标准的施行。设计软件介绍
2.1设计软件介绍
本组设计主要用了两种平面设计软件,是PhotoshopCS ILLUSTRATOR CS 这是款很经典的平面设计软件,在介绍我们的具体设计之前,首先向大家大致介绍一下它:
PhotoshopCS ILLUSTRATOR CS是Adobe公司开发的,它是一款集图形设计、文字编辑和高品质输出于一体的矢量图形软件,可以保证所绘制的图形任意地放大或是缩小而不影响其质量。它被广泛地应用于海报、包装和排版等平面广告设计、网页图形制作和艺术效果的处理等诸多领域。该软件具有图形绘制、图形优化以及艺术处理等多方面的超强功能,能充分满足设计者的实际工作需要。设计基本的思路
3.1 牛牛啤酒有限公司
VI设计基本思路我们这次是为一家啤酒有限公司做VI设计。首先,我们调查了各类啤酒公司的各种广告、宣传等涉及到VI方面的案例,然后又在网上搜索了大量关于啤酒行业VI设计中所牵涉到的知识、需求;在调查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我们开始对这家公司的性质进行分析:这是一家以突出青春和活力为主的啤酒公司,而且根据现在的市场需要,又往往都会提到“价格”这个概念,那么,我们就决定围绕着“青春”、“活力”“环保”、“价格中等”这四个中心来思考设计方案;经过讨论,然后考虑到我们的消费对象主要是中下水平家庭,基本这种情况,所以我们基本确定了标志的设计方向:青春、活力、环保、价格中等。我分别设计了各种标志,然后放在一块进行比较、讨论,最后,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最后确定了“beer jjan”企业标志确定下来以后,我们就开始了整个VIS的基础系统和应用系统部分的定义和设计,以下就是我们最后设计出来的样稿。
第五篇:毕业设计论文
一、综述..........................................................................................................................2
一、信息检索技术.....................................................................................................2
1、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2
2、信息检索技术的简介.....................................................................................3
3、信息检索技术的模型.....................................................................................5
一、综述
一、信息检索技术
由于以因特网为主体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能力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的工作方式,我们真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方面,因特网上面蕴含的海量信息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另一方面,面对信息的汪洋大海,人们往往感到束手无策,无所适从,出现所谓的“信息过载”和“信息迷向”的现象。于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课题:如何帮助人们有效地选择和利用所感兴趣的信息,尽量剔除不相关的信息。同时保证人们在信息选择方面的个人隐私权利?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所十分关注的焦点。
随着在线文本的日益增多,其中包括新闻、电子杂志、电子邮件、技术报告、文档以及网上图书馆。如此众多的信息,仅仅依靠大脑来收集和整理所需要的信息显然是不够的。所以,自动收集和整理所需要的各类信息成为信息产业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发展契机。根据不同的应用背景和不同的使用目的,信息处理技术已经演化信息检索、信息过滤、信息分类、问题回答等方向。
由于目前网上信息的表现形式大多数为文本,而且文本也是广大用户所习惯接收的形式。因此我们在下面主要讨论中文文本检索和相关的评价方案。
1、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
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是指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的过程和技术。狭义的信息检索就是信息检索过程的后半部分,即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
信息检索起源于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和文摘索引工作,从19世纪下半叶首先开始发展,至20世纪40年代,索引和检索成已为图书馆独立的工具和用户服务项目。1945年,Vannevar Bush的论文《就像我们可能会想的„„》第一次提出了设计自动的,在大规模的存储数据中进行查找的机器的构想。这被认为是现在信息检索技术的开山之作。进入50年代后,研究者们开始为逐步的实现这些设想而努力。在50年代中期,在利用电脑对文本数据进行检索的研究上,研究者取得了一些成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Luhn在IBM公司的工作,他提出了利用词对文档构建索引并利用检索与文档中词的匹配程度进行检索 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目前常用的倒排文档技术的雏形。
在著名的国际文本检索会议(Text Retrieval Conference,TREC)上,有两个最重 要的研究方向:Routing Task和Ad Hoc Task。其热点问题包括从早期的文本检索、文本过滤到当前的问题回答。
文本信息检索就是根据用户提出的具体查询,在大量相对稳定的文本源中,检索出符合用户查询条件的文本,并按其满足查询的程度排序列出。文本检索技术的发展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产生了大批实用的检索系统,积累了很多成熟的技术。
1992年,NIST(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与DARPA联合赞助了每年一次的TREC,对于文本检索和文本过滤和问题回答等专题倾注了极大的热忱。
目前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需求的不断增加,文本检索以及相关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成为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
2、信息检索技术的简介
信息检索系统流程大致如下图所示:
总体上,系统可分为四个部分:数据预处理,索引生成,查询处理,检索。下面我们分别对各个部分采用的技术加以介绍。
1.数据预处理
目前检索系统的主要数据来源是Web,格式包括网页、WORD 文档、PDF 文档等,这些格式的数据除了正文内容之外,还有大量的标记信息,因此从多种格式的数据中提取正文和其他所需的信息就成为数据预处理的主要任务。此外,众所周知,中文字符存在多种编码,比如GB2312、BIG5、Unicode(CJK 区),而原始数据集往往包含多种编码,因此要正确地检索到结果必须进行统一编码转换。研究者们对预处理部分要提取哪些信息并没有共识,这与后续处理所需的信息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正文、锚文本和链接地址都是要提取出来的。
2.索引生成 对原始数据建索引是为了快速定位查询词所在的位置,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索引的结构非常关键。目前主流的方法是以词为单位构造倒排文档表,其结构大致如下图所示:
每个文档都由一串词组成,而用户输入的查询条件通常是若干关键词,因此如果预先记录这些词出现的位置,那么只要在索引文件中找到这些词,也就找到了包含它们的文档。为了进一步提高查询的速度,在组织索引时还可以采用一些更复杂的方法,比如B树、TRIE 树、哈希表等。这个阶段还需要对预处理之后的文档进行词法分析,这是因为很多语言的文本都不宜直接把正文中的字符串用于建立索引。例如,中文里的词与词之间不存在分隔符,因此必须先进行分词,而英文中的词存在很多变形,比如“compute”就存在“computes”、“computing”、“computed”等多种变形,应先进行词根还原。此外,有些词虽然出现频率很高,但对于查询没有任何帮助,比如“的”、“了”等,就无需放入索引,为此需要预备一个停用词表(stop word list)对这类词进行过滤。
3.查询处理
用户输入的查询条件可以有多种形式,包括关键词、布尔表达式、自然语言形式的描述语句甚至是文本,但如果把这些输入仅当作关键词去检索,显然不能准确把握用户的真实信息需求。很多系统采用查询扩展来克服这一问题。各种语言中都会存在很多同义词,比如查“计算机”的时候,包含“电脑”的结果也应一并返回,这种情况通常会采用查词典的方法解决。但完全基于词典所能提供的信息有限,而且很多时候并不适宜简单地以同义词替换方法进行扩展,因此很多研究者还采用相关反馈、关联矩阵等方法对查询条件进行深入挖掘。
4.检索
最简单的检索系统只需要按照查询词之间的逻辑关系返回相应的文档就可以了,但这种做法显然不能表达结果与查询之间的深层关系。为了把最符合用户需求的结果显示在前面,还需要利用各种信息对结果进行重排序。目前有两大主流技术用于分析结果和查询的相关性:链接分析和基于内容的计算。许多研究者 发现,WWW 上超链结构是个非常丰富和重要的资源,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的话,可以极大地提高检索结果的质量。基于这种链接分析的思想,Sergey Brin 和Larry Page 在1998 年提出了PageRank 算法,同年J.Kleinberg 提出了HITS 算法,其它一些学者也相继提出了另外的链接分析算法,如SALSA,PHITS,Bayesian等算法。这些算法有的已经在实际的系统中实现和使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基于内容的计算则沿用传统的文本分类方法,多采用向量空间模型、概率模型等方法来逐一计算用户查询和结果的相似度(相关性)。两者各有优缺点,而且恰好互补。链接分析充分利用了Web 上丰富的链接结构信息,但它很少考虑网页本身的内容,而直观上看,基于内容的计算则较为深入地揭示了查询和结果之间的语义关系,但忽略了不同网页之间的指向关系,因此现在很多系统尝试把两者结合起来,以达到更好的性能。
3、信息检索技术的模型
信息检索模型可形式化地表示成为一个四元组< D, Q, F, R(qi,dj)>,D是一个文档集合,Q是一个查询集合,F是一个对文档和查询建模的框架,R(qi,dj)是一个排序函数,它给查询qi和文档 dj 之间的相关度赋予一个排序值。3.1、布尔模型
所谓布尔检索, 就是采用布尔代数的方法, 用布尔表达式表示用户提问, 通过对文本标识与用户给出的检索式进行逻辑比较来检索文本。设文本集D 中某一文本i, 该文本可表示为:Di =(t1 , t2, ⋯, tm),其中, t1 , t 2, ⋯, t m 为标引词, 用以反映i 的内容。另设用户某一检索式如下:Qj =(t1 ∧ t 2)∨(t3 ∧(t4)).对于该检索式, 系统响应并输出的一组文本应为: 它们都含有标引词t1 和t2 , 或者含有标引词t 3, 但不含有标引词t 4。
布尔检索具有简单、易理解、易实现等优点, 故得到广泛的应用。1967年后, 布尔检索模型正式被大型文献检索系统采用, 并渐成为各种商业性联机检索系统的标准检索模式, 服务信息情报界30多年, 直到现在, 大多数商用检索系统仍采用布尔检索。尽管布尔检索有着种种的优点, 但是它的缺点仍然是明显的, 它存在的主要缺陷有以下几点。
(1)布尔逻辑式的构造不易全面反映用户的需求。用标引词的简单组配不能完全反映用户的实际需要, 用户需要那一方面内容的文本, 需要到多大程度, 这是检索式无法表达清楚的, 如对上述检索式, t1 和t2 , 究竟用户希望能得到更多地反映t1 内容的文本还是反映t2 内容的文本, 传统的布尔检索无法 5 解决此问题。
(2)匹配标准存在某些不合理的地方。例如, 在响应某个用“∧”连接的检索时, 系统把只含有其中一个或数个但非全部检索词的文本看作与那些根本不含有其中一个检索词的文本一样差, 同样加以排除;另一方面, 用响应某个用“∨”连接的检索式时, 系统都不能把含有所有这些检索词的文本看作比那些只含有其中一个检索词的文本更好一些。
(3)检索结果不能按照用户定义的重要性排序输出。系统检索输出的文本中, 排在第一位的文本不一定是文本集中最适合用户需要的文本, 用户只能从头到尾浏览才能知道输出文本中那些更适合自己的需要。
针对于标准的布尔模型中文献表达形式过于简单、检索条件过于严格而出现的问题,人们对其采取了扩充和修改,提出了扩展的布尔模型。如Salton 于1983年提出的一种所谓的扩展布尔检索模型, 它是将向量检索模型与布尔检索模型融为一体, 并克服了传统希尔模型的一些缺陷, 下面我们用矢量的方法来讨论布尔检索。设文本集中每篇文本仅由两个标引词t1 和t2 标引, 并且t1、t2允许赋以权值, 其权值范围为[ 0, 1] , 权值越接近1, 说明该词越能反映文本的内容, 反之, 越不能反映文本的内容, 在Salton 模型中, 上述情形用平面坐标系上某点代表某一文本和用户给出的检索式, 如图:
图中的横、纵坐标用t1、t2 表示, 其中A(0, 1)表示词t1 权值为0, 词t 2 权值为1 的文本, B(1, 0)表示词t 1权值为1, 词t 2 权值为0 的文本, C(1, 1)表示词t
1、t 2 的权值均为1 的文本, 文本集D 中凡是可以用t
1、t 2 标引的文本可以用四边形OACB 中某一点表示, 同样, 用户给出检索式后, 也可用四边形OACB 中某一点表示。
下面我们来看看Salton 模型中是如何构造相似度计算式的。对于由t1 和t2 构成的检索式q = t1 ∨ t2 , 在图1中只有A、B、C 3点所代表的各文本才是最理想的文本, 对于某一文本D 来说, 当D 点离A、B、C 3点越接近时说明相似度越大,或者说,当D点离O点越远时,相似度越大。因而D与O的距离
DO =(d10)(d20)22 =
d1d222 可以作为我们衡量一文本与查询q 的相关程度的一个尺度, 显然0 ≤ 2 , 为了使相似度控制在0 与1 之间, 将相似度定义为:
d1d222DO ≤
sim(D, Q(t1 ∨ t2))= 与C 的距离
DO(1)对于由t1 和t 2 构成的查询q = t1 ∧ t 2, 只有C 点才是最理想的文本, 用D =(1d1)(1d2)22
作为我们衡量一文本与查询q 的相关程度的一个尺度, 于是, 把相似度定义为:
(1d1)(1d2)22sim(D, Q(t1 ∧ t2))= 1-(2)(1)、(2)式还可推广到对检索标引词进行加权的情形, 设检索标引词t1、t2 的权值分别为a, b,0 ≤ a, b ≤ 1, 则(1)式、(2)式可进一步推广为:
a(1d1)b(1d2)2222sim(d, Q(t1 , a)∨(t2, b))= 1
在文本信息检索中, 布尔检索不仅具有简单、易理解等特点, 而且易于在计算机中加以实现, 是一种最为常用的检索方法。扩展的布尔模索模型——Salton 模型克服了传统布尔模型的一些缺陷, 更符合了用户的需要。
3.2、向量空间模型 向量空间模型是由Salton及其学生们在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提出并发展起来的。这一模型将给定的文本(文章、查询或文章中的一段等)转换成一个维数很高,由一系列关键词组成的向量。模型并没有规定关键词如何定义,但是一般来说,关键词可以是字,词或者短语。假设我们用“词”作为Term,那么在词典中的每一个词,都定义向量空间中的一维。如果一篇文档包含这个词,那么表示这个文档的向量在这个词所定义的维度上应该拥有一个非0值。这个模型最大特点是可以方便地计算出任意两个向量的近似程度,即向量所对应的文本间的相似性。用信息检索的术语来说,如果两个向量是相近的,则其对应的文本是语义相关的。将所有文献和查询以向量形式表示,则针对特定的查询向量,比较它与所有文献向量的相似度,并依相似度将文献降序排列,这便是现代信息检索系统中常用的方法。Salton及其学生们还根据向量空间模型实现了Smart系统。该系统在过去的30多年中,对信息检索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信息检索的许多理论和技术(如自动索引、加权技术、相关反馈、文献聚类等)都是在Smart上首先实现或测试的。
假设表示文档向量,而
表示查询向量,文档与查询的相关性可以用余弦距离表示如下:
如果我们用进行归一化,即令和表示和中的第i维的值,并且对每个文档矢量,那么上式有可以表示为
在此,究竟如何取值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其取值一般被称为关键词i在文档D中的权重。
目前,对关键词权重的确定方法一般都需要获取一些关于关键词的统计量,而后根据这些统计量,应用某种认为规定的计算公式来得到权重。最常用的统计量包括:
tf,Term Frequency的缩写,表示某个关键词在某个文档中出现的频率。
qtf,Query Term Frequency的缩写。表示查询中某关键词的出现频率。
N,集合中的文档总数 df,Document Frequency的缩写,表示文档集合中,出现某个关键词的文档个数。
idf,Inversed Document Frequency的缩写。dl,文档长度 adl,平均文档长度
权重的计算:
在向量空间模型下,构造关键词权重计算公式有三个基本原则:
1.如果一个关键词在某个文档中出现次数越多,那么这个词应该被认为越重要。
2.如果一个关键词在越多的文档中出现,那么这个词区分文档的作用就越低,于是其重要性也应当相应降低。
3.一篇文档越长,那么其出现某个关键词的次数可能越高,而每个关键词对这个文档的区分作用也越低,相应的应该对这些关键词予以一定的折扣。早期的权重往往直接采用tf,但是显然这种权重并没有考虑上述第二条原则,因此在大规模系统中是不适用的。目前,常用的关键词权重计算公式大多基于tf和df进行构建,同时,一些较为复杂的计算公式也考虑了文档长度。现简要列举如下:
TF-IDF得分。严格地说,TF/IDF得分并不特指某个计算公式,而是一个计算公式集合。其中TF与IDF都可以进行各种变换,究竟何种变换较能符合实际需求,需要由实验和应用来验证。常见的变换方法有:
其中,最后一个公式,即:
被大量系统证明是最有效的。
此外,较为常用的关键词权重算法还包括Okapi权重和Pivoted Normalization 权重(PNW)。这些公式综合考虑了查询和文档中的词频,以及文档的长度。Okapi权重需要预设三个参数:
k1,在1.0-2.0之间 b,通常为0.75 k3,在0-1000之间 而PNW则需要预设一个参数s,大部分情况下取0.20。
在经典模型中,假设索引项是独立的,或者说是正交的。这个假设极大地简化了索引项权值的计算过程,尽管这一假设有时不符合自然语言的实际情况,但是在这个假设下,计算权值的过程简单快捷,因而在目前很多实用的信息检索模型中仍被广泛采用。向量空间模型中索引项权重的算法提高了检索的性能,改进了检索效果,同时采用了部分匹配的策略和一定的相似度计算方法,使得模型可以根据结果文档与检索项的相似度进行排序,检索出与用户查询要求接近的文档,从而有效地控制返回文档的数量和质量,检索的结果文档集更接近用户的检索需求。但是事实上,在自然语言中,有些索引项是相互关联的,比如当在一个文档中看到“计算机”时,就非常有可能同时看到“科学”;而当在一个文档中看到“土豆”时,看到“计算机”的可能性就很小。再比如:“王励勤”“乒乓球”的出现不是独立的。同时,该模型丢失了句法信息(如短语结构、词的顺序等),而权重的计算需要利用整个文档集合的信息。
3.3、概率模型
由于信息检索中文本信息的相关判断的不确定性和查询信息表示的模糊性,导致了人们用概率的方法解决这方面的问题。Maron和Kuhns在1960年提出了第一概率检索模型;1976年Robertson和Sparck Jones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了第二概率检索模型;之后,Turtle、Fuhr和Roberston又提出了统一化模型,即第三概率检索模型,提高了文档的排序精度。
信息检索的概率模型基于概率排序原则:对于给定的用户查询Q,对所有文本计算概率,并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概率公式为:P(R|D,Q)。其中,R表示文本D与用户查询Q相关。另外,用R’表示文本D与用户查询Q不相关,有:
P(R|D,Q)+ P(R’|D,Q)= 1,也就是用二值形式判断相关性。把文本用特征向量表示:x =(x1,x2,,xn)。其中,N为特征项的个数,xi为0或者1,分别表示特征相i在文本中出现或不出现。
在信息检索中,估计参数是困难的,一般地并不直接地计算P,而是把计算P(R|di,qk)换为计算P(R|x,qk),这样处理略去了公式中与文本无关的特征项,计算的结果可能与实际不符。为了容易计算,现在假设包括相同特征项的文本,经过计算后,它们的可能性是相同的。将所有文本按相关概率P进行排序,等价于所有文本按特征向量排序。一个文本D的概率相关性的计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