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节能保温材料的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
节能保温材料的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
一、发展状况分析
中国新型建材工业基本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国新型建材工业是随同着改革开放的不时深入而发展起来的从 1979 年到 1998 年是国新型建材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经过 20 年的发展。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新兴的行业,成为建材工业中重要产品门类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时提高,给新型建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预计 1999 年新型建材产值占建材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将接近20%.目前,全国新型建材企业星罗棋布,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已经形成了全国范围的机关报型建材流通网;大部分国外产品我国已能生产,三星级宾馆所需的新型建筑资料国内已能自给;不同档次、不同花色品种装饰装修资料的发展,为改善我国城乡人民居住条件、改变乡村面貌提供了资料保证。国已经形成了新型建材科研、设计、教育、生产、施工、流通的专业队伍。
二、新型墙体资料发展状况
1987 年新型墙体材料产量为 184.5 亿块标准砖,中国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较快。1997 年增长到 1849.88 亿块标准砖,增长了 10 倍,新型墙体资料在墙体资料总量中的比例由 4.58% 上升到 25.2%。
主要包括砖、块、板,新型墙体资料品种较多。如粘土空心砖、掺废料的粘土砖、非粘土砖、建筑砌块、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复合板材等,但数量较小,决的墙体资料中据点地比便仍然偏小。只有促使各种新型体材料因地制宜快速发展,才干改变墙体资料不合理的产品结构,达到节能、维护耕地、利用工业废渣、促进建筑技术的目的。
中国的墙体资料工业已经开始走上多品种发展的道路,经过近20 年来自我研制开发的第进国外生产技术和设备。初步形成了以块板为主的墙材体系,如混凝土空心砌块、纸面石膏板、纤维水泥夹心板等,但代表墙体材料现代水平的各种轻板、复合板所占比重仍很小,还不到整个墙体资料总量的 1% 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 40-50 年。主要表示在产品档次低、企业规模小、工艺装备落后、配套能力差。新型墙体资料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实心粘土砖限制的力度不够,缺乏具体措施维护土地资源,以毁坏土地为代价制造粘土砖成本极低,使得任何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在价格上无法与之竞争。1994 年新税制实行后,对粘土砖生产企业仅征收 6% 增值税,而不少新型墙体材料,尤其是轻质板材却要交纳 17% 增值税务局,加剧了新型墙体资料发展的有利局面。针对这种情况,国家三部一局(建设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建材局)墙材革新办公室积极指导各地大力开展墙材革新工作,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出台了多项墙改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新型墙体资料的发展。
三、保温隔热材料
中国保温材料的发展十分缓慢,1980 年以前。为数不多的保温资料厂只能生产少量的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矿渣棉、超细玻璃棉、微孔硅酸钙等产品,无论从产品品种、规格还是质量等方面都不能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至少落后了 30 年,例如,国矿渣棉仅有 3 家生产厂,年和平能力不足万吨,只能和平品种单一的散棉,硅酸钙绝热材料也只有 3 家企业,年产 8000 立方米左右。改革开放以来,国保温隔热材料有了长足的进步,已发展成为品种比较齐全、初具规模的保温资料的生产和技术体系。1996 年全国产量约 80 万吨,其中矿岩棉约 20 万吨,玻璃棉约 4 万吨,泡沫塑料约 5 万豆子,膨胀珍珠岩约 600 万立方米(约含 45 万吨)其它资料 6 万吨。
约占产量的 80%.而在中国建筑业市场尚未完全打开,中国保温资料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主要差异是 ①保温隔热材料在国外的最大用户是建筑业。其应用仅占产量的 10%.② 生产工艺整体水平和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不够稳定。③科研投入不足,应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滞后,特别是保温资料在建筑中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多年来进展缓慢,严重地影响了保温资料工业的健康发展。加强新型保温隔热资料和其他新型建材制品设计施工应用方面的工作,发展新型建村工业的当务之急
第二篇:IT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分析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IT服务是指在信息技术领域服务商为其用户提供信息咨询、软件升级、硬件维修等全方位的服务。如今,IT服务正成为IT业的基础行业。
作为信息化的先锋和服务业的高级形态,中国IT服务产业正逐渐被各级政府所重视。中国IT服务市场从2006年开始进入结构调整期,系统集成服务的增长已趋平缓。同时外包、咨询、教育培训等服务则继续表现出旺盛的市场需求。这样的调整折射出中国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已经从基础系统的采购和使用阶段,逐步开始向业务应用阶段跃升。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IT服务市场继续保持24.6%高速增长,市场规模超过3700亿。面向“十二五”中国IT服务标准制定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包括像系统集成,运行维护,服务管理,服务外包等领域标准也已经陆续获得批准。
2011年中国IT服务总体市场规模为14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6%。
随着全国各地积极推进本地云数据中心,中国云计算已从概念走向实践应用阶段。受此带动,2012年前三季我国IT服务业增长了28%。
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IT服务业尚有极大发展潜力。目前中国IT服务业的产值占GDP的0.2%,而在美国,这一数字则为1.5%。同时,美国还有外包给印度、菲律宾等的IT服务未包括在这1.5%内,如若将这些计算在内,美国的IT服务业在GDP中的份额应为2%以上。也就是说,在未来5到10年,中国的IT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必须大于GDP的增长速度,才有可能达到一个较为均衡的状态。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IT专业服务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共八章。首先介绍了IT服务的相关概念等,接着分析了中国IT服务业的发展环境,然后对国内外IT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做了重点分析。随后,报告具体介绍了IT外包服务、IT服务管理、IT咨询服务、IT培训服务的发展,最后科学预测了IT服务市场的前景及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IT专业服务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第三篇: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分析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滨海旅游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沿海地区,它又是海洋产业构成中的一个很大部分。滨海旅游业是指以海岸带、海岛及海洋各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依托的旅游经营、服务活动。
中国濒临太平洋西岸,拥有1.8×104km的大陆海岸线,1.4×104km的海岛岸线,岛屿6,500多个;可管辖的海域南北延伸近40个纬度,面积达300多万km2,有中温带、暖温带的海上景致,更有热带、亚热带的海洋风光,拥有丰富多样的滨海旅游资源。近年来,中国滨海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近年来,在国家拉动内需、加大投入的政策驱动下,我国滨海旅游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国内旅游增长较快,国际旅游逐步恢复。2010年,我国沿海地区依托特色旅游资源,发展多样化旅游产品,滨海旅游业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4838亿元,比上年增长7.9%。2011年,我国滨海旅游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邮轮游艇等新型业态快速涌现,全年实现增加值6258亿元。
中国滨海旅游业正处于快速发育的“少年期”。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旅游业发展阶段等影响,中国滨海旅游业与世界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中国滨海旅游业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中国越来越重视海洋产业的开发,为大力推进中国滨海旅游业又快又好地向前发展,一些沿海城市也积极大力开发滨海旅游资源,制定滨海旅游业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根据中国总体经济持续增长发展态势预测,中国未来旅游业发展同样会持续增长,而滨海旅游未来无论是资源利用深度或是品味等级层次都必然进一步得到拓展。可以预见,不远的将来中国将会涌现出更多更好的海滨度假旅游目的地,中国滨海旅游业有着光明而广阔的发展前景。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滨海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绍了滨海旅游的定义、范围、兴起过程、特点等,接着分析了世界及中国滨海旅游产业的现状,并总结了国外滨海旅游业发展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然后具体分析了广东,广西,福建等主要滨海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最后科学预测了滨海旅游业未来前景及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滨海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第四篇:财产保险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分析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财产保险是指以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农业保险等。它是以有形或无形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一类补偿性保险。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财险保费收入从1980年的4.6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992.9亿元。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平均增长率远远快于GDP的增速。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我国财产险业整体实力和经营效益明显提升,行业风险得到有效防范,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进一步增加。同时,经过近几年来的治理,财产险市场秩序有了明显好转,比如,一度比较严重的虚假退保、虚挂应收保费、虚假赔案等突出问题有了大幅度好转。
“十一五”期间,中国财产保险业取得显著成绩,财险市场实现快速发展,保费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我国财产保险业全年实现保费收入4026.9亿元,与“十一五”开局时1580亿相比,净增加了2.5倍,平均增速高于行业水平,业务占比稳步回升。2011年,财产险受益于商业车险的持续“给力”,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约为4618亿元,同比上涨幅度达到18.54%。2012年1-8月,我国财产险保费收入达3535.60亿元,同比增长14.7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无论从风险层面的环境变化,还是宏观经济及制度环境的变化,都为财产保险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也同时为财产保险业务开展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短期内,受世界宏观经济放缓以及我国监管方式转变的影响,我国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增长幅度在未来几年内不会过高。但就长期而言,财产保险行业仍会保持高速的增长。这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产险业基数较小,待开发的市场很大;二是产权控制日益明晰;三是个人资产的迅速增长以及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为财产保险提供了强大的购买力支撑。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财产保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共十二章。首先介绍了财产保险的定义、特征、分类等,接着分析了世界财产保险业的概况和中国财产保险业的发展。并重点阐述了汽车保险、货物运输保险、责任保险等细分领域的发展。随后,报告对财险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和营销策略分析。最后,报告对分析了财险业的未来前景及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财产保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第五篇:锂电池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分析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锂电池主要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行动电话、PDA、摄录像机、携带式光盘等电子产品上,其中以笔记型计算机、行动电话为最大应用产品。电子、信息及通讯等3C产品均朝向无线化、可携带化方向发展,对于产品的各项高性能组件也往“轻、薄、短、小”的目标迈进,而锂电池是最佳的电源供应来源。
目前锂电池已逐步向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领域拓展。全球锂电池需求量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而逐年递增。
我国锂电产业化始于1997年后期,走过了一条从引进学习到自主研发的产业化道路。进入2001年以后,随着深圳比亚迪、邦凯电池等锂离子电池企业的迅速崛起,中国的锂电产业开始进入快速成长阶段。目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制造基地、第二大锂电池生产国和出口国。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累计生产锂离子电池29.66亿只,出口量为12.43亿只,出口金额为42.68亿美元。2012年1-11月,我国累计生产锂离子电池达38.02亿只。
许多中国企业已经加大了各种资源的投入,例如增加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设备,生产模式由劳动密集型向半自动化和自动化转型,开发自主创新的工艺技术,进一步完善质量体系,通过提升产品品质和劳动生产率,向高端市场和高端产品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中国锂电产业的发展趋势。
低碳经济时代,我国在新能源及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锂电池由于具有较高的能量及更具有环保性,已经开始全面取代传统的铅酸、镍氢和镍镉电池,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储能元件,其发展的技术水平快慢将直接影响整个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随着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即将出台,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十二五”期间将快速发展,届时将带动锂电池行业快速增长,并向人造卫星、航空航天和储能方面拓展。同时,随着HEV混合动力汽车、3G手机和其它电动工具的发展,国内锂电池市场份额将快速增长,国内锂电池企业拥有巨大的市场增长空间。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锂电池行业市场前瞻与数据挖掘分析报告》共十章。首先介绍了锂电池的定义、分类、锂离子蓄电池等,接着分析了中国电池行业和国内外锂电池行业的发展状况,然后详细介绍了汽车、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等锂电池应用领域的发展。随后,报告详细剖析了锂电池行业区域发展、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和原材料供应状况,最后对锂电池行业的投资潜力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对锂电池行业的前景趋势做出了科学的预测。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锂电池行业市场前瞻与数据挖掘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