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灌溉水费收取制度
农业灌溉水费收取制度探析
摘要:农业水费是维系农田水利设施正常运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和效率保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经济来源。表面上看,农业水费收入减少直接的体现是水管单位收入减少,但本质上却对解决水资源紧缺、保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产生损害,影响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农业水价改革中出现了水费计收难、收入减、末级渠系损毁、水资源利用效益不高等问题,已经影响了农田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持续提高和节约用水。本文将从我国农业水价政策、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农业灌溉水费的收取制度。
1.引言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及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25%。而且我国的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均匀: 北方大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不800mm , 少部分地区甚至不足100 mm;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1500m3, 仅及南方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50%~33%,是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0%。而南方大部分地区虽然水资源总量并不算少,但由于降雨量无论年际或年内分配都极不均匀,加上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量大,致使南方大部分地区在没有灌溉或其它供水设施的情况下,不仅农业生产时时受到干旱的威胁,有时甚至连人畜饮水都感到十分困难。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一方面是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又是水资源的严重浪费,水的利用率很低。节水意识在人们的头脑中还远没有形成,这些一方面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另一方面也影响了水利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从而造成了其它经济资源的浪费。我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0%,其中90%以上用于灌溉。由于供水技术、管理水平落后,加之水价偏低,无法起到促使用水户节约用水,提高水利用率的功效,致使我国农业用水存在着极大的浪费,灌溉水利用系数仅0.49。据有关部门统计, 我国目前每万元GDP的用水量为537m3,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 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5~10倍。目前我国每立方米水只能生产0.5kg粮食, 而发达国家则可生产2kg 粮食。
2.我国农业水价政策现状
从1949年至今,我国农业水价政策先后经历了3个阶段。第1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1984年,从无偿供水到政策性低价供水,农业用水实行公益性无偿供水政策;第2阶段:1985-1996年,按供水成本核算、计收水费。1985 年国务院颁布了《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办法》,确定了水利工程供水的商品属性,实现了水利工程从无偿供水向有偿供水的转变,水价政策从此走上了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第 3阶段:1997 年到现在,逐步明确水是商品。1997年,国务院发布了《水利产业政策》,规定新建水利工程的供水价格按照满足运行成本和费用,缴纳税金、归还货款和获得合理利润的原则制定。2000 年,国家计划与改革委员会下发了《改革水价促进节约用水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水价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水价改革的基本思路。2004年,我国颁布实施《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详细规定了我国水价构成及征收、管理程序,规定供水价格由供水生产成本、费用、利润和税金构成。
3.灌溉水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灌溉水价及水价到位率偏低
经调查,甘肃省水利工程农业供水平均成本为0.110元/m3,现行农业平均水价只达到成本的62%,如武威地区平均供水成本为 0.159元/m3,现行平均水价为0.724元/m3,水价到位率为46%,引大灌区平均供水成本为0.30元/m3,现行平均水价为 0.15 元/m3,水价到位率为50%,景电管理局平均供水成本为 0.32元/m3,现行平均水价为0.194元/m3,水价到位率为 60%。3.2“一贯制”灌溉水价不适应市场经济
现行灌溉水价多为行政定价,即“一贯制”水价,它不能及时反应供求关系的变化,更不能灵活地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调整,也就无法指导生产和消费。如在干旱季节需水大于供水时,水管单位不仅不能将水价上浮,相反还要服从政治需要降价供水。3.3灌溉水价概念混乱、不真实
现行水价多为取水口水价。但是,从取水口到用户往往需经过多层管理机构,这些管理机构所附加的费用原则上应当计入水价。在实际操作中,这部分水价很难规范,在水价中成为最不稳定的部分,水价搭车现象严重。实际用户水价通常是规定取水口水价的3—5倍,倘若将实际用户水价与灌区渠道水价比较,则比值更高。3.4灌溉水价结构单一
目前,灌溉用水的价格结构基本是单一计量水价,个别地区实行超额罚款制水价。这样的价格结构显得单调,不灵活,不能适应实际情况,价格不能反映随用水量变化的成本变化,不能给用户传递准确的成本变化信号,同时不能向企业反馈需求量的变化,不能起到调节供给和需求的作用,也不能反映提供水服务的质量和水平。3.5水费计收难收取率下降
水费计收难、收取率下降、收入减少造成了两大问题:一是水管单位难以生存和发展。由于大多数水管单位属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职工生活和水利工程维护,完全依靠收取的水费来维持,随着水费收取率不断降低,许多水管单位职工工资难以保障,导致职工队伍不稳管理服务不到位,农民群众的意见很大。二是管养经费严重不足,水利工程状况日趋恶化。据统计分析,一般情况下水费收入用于供养人员、用于工程维修在收入减少的情况下,水费优先保证职工的基本生活而用于工程维修养护的投入就微乎其微,导致水利工程渠系管理维护差、工程状况下降。税费改革以后,一些财力较好的地方政府通过财政补贴水管单位的方式,对农业水费实行减免,农民不再缴纳农业水费这种做法在农村产生的影响和引起的震动是很大的。不论是地方各级政府还是农民群众,都希望国家出台免收农业水费的政策。而这对于财政收入薄弱难以实行水费减免政策的大多数地方政府来说,工作压力是很大的,同时也加大了水管单位水费计收的困难。3.6截留挪用水费现象严重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水费成为向农民收费的唯一途径,也成为搭车收费和截留挪用的手段。据了解税费改革后,基层截留挪用水费用于弥补财政资金缺口的情况不断出现,加重了群众对农业水价改革的误解与不满。灌区大多数农民都能按时足额缴纳水费,但对于县乡镇 村以种种理由截留挪用水费的问题,水管单位缺乏必要的制约手段,从而导致水费被层层截留挪用,类似现象在全国其他地区也时有发生,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引发了群众对农业水价改革工作的不满情绪。3.7末级渠系不配套测量设施不完善
我国灌区末级渠系不配套计量手段和量测水设施不完善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导致难以实行计量收费。许多省目前仍是通过行政手段按耕地面积亩计收水费用水多少,一个样用和不用一个样,喝的是大锅水。另外由于渠道损坏水损大,一些地方将这些损失分摊给农户负担,导致水费过高,由此产生了拒交水费的现象激化了供用水双方矛盾。
4.灌溉水价调整改进的措施
4.1明确灌溉水价的组成
灌溉水价应由三部分组成,即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工程水价是根据各供水工程运行的单位成本、费用、利润、税金计算形成的。水利工程供水的价格构成中应包括资源水价(水资源费),但现行水价中尚未考虑到环境水价的问题。4.2 改变认识,提高水价到位率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改变长期以来人们对水管单位无偿服务或低价供水的传统思维和认识,充分利用价格杠杆,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使灌溉用水水价逐渐提高到成本水价,并向市场价格过渡。4.3 完善水价体系
全省各类灌区的条件都不一样,因而供水平均成本和现行平均供水水价差异较大,所以有必要发展小流域或分灌区单独定价;同时由于各地区之间的水文气象条件也有不同,因而应制订对应的季节水水价,并拉开季节水价的价差。4.4 灌溉水价实行多层次多元价格
一是加大价格管理的弹性,予市场机制以适当的空间。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实行“价格上限制”,在政府限定的空间内,水企业允许在年度间和年度内有自行调整的空间,最高限价形式在年度间和年度内调节都可使用。二是改变灌溉水价结构。依靠价格杠杆调整用水结构和农作物种植结构,缓解用水矛盾。对进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的,实行优先供水,优质优价。对水资源奇缺、灌溉用水矛盾大的,要实行限额灌溉,采用累进计价、超量加价的计价办法,促进节约用水。特别是水资源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的地区,使水价的变化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成本的变化挂钩,使价格体现成本的变化。4.5 改革水政管理机构
水政管理单位必须进行机构改革,明确职能,减少管理层次,精减人员,提高效率,增加水企业效益,降低农民的负担。4.6创新模式的提出和推广
创新模式主要分三部分:一是明确了各级相关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责。农水价费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办法。价格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田机电灌溉水费具体行为的指导和管理,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农田机电灌溉站的业务指导;各镇价格监督服务站和水利站协助和配合当地价格部门、水利部门做好所在区域灌溉水费行为规范的监管;所在地村委、镇政府负责本地灌溉站农田机电灌溉水费标准的审核和核准。二是农水价费管理“实行农田机电灌溉水费联席审议制度”。即建立“灌溉业主提出方案,‘两站’、村委参与审核,镇政府监督核准,价格部门备案”的联席审议制度。具体由农田机电灌溉业主向当地价格监督服务站提出灌溉水费方案,由价格监督服务站牵头当地水利站、村委、村民代表等相关人员并主持召开灌溉水费联席审议会议,审议当年水费收取方案,报当地镇政府核准,并在执行前一周之内抄送当地价格部门备案。三是农田机电灌溉水费标准原则上一年一定。原则上每年在农田灌溉季节到来之前完成灌溉水费的确定工作,有条件的镇可实行一镇(村)一价,不具备条件的镇也可一站一价。当地价格部门对各地灌溉水费差异较大、矛盾较突出的可进行协调平衡。四是农田机电灌溉站或村委会(代收水费)每年收缴水费前应实行“灌溉面积、水费标准、收费金额”三公开。灌溉站收缴水费使用规定的收费票据,并按实际灌溉田亩数向农户收取灌溉水费。灌溉站不得在水费之外加收或代收其它未经核准的费用。
第二篇:农业水费问题解答
问题一:所在村庄每人征收10元的黄河水使用费用,询问有无政策依据,费用用在了那方面?
1、高青县农业灌溉用水由刘春家引黄灌区和马扎子引黄灌区提供。由于灌区内存在输水距离差异,农作物用水次数不同等因素影响,农业水费无法计算到村到户,更无法按方计算。按照鲁政发[1987]61号文件规定,实行亩次计收,文件规定每亩次
3.50元-4.50元。各市地可根据本地区水资源的丰缺情况在15%以内浮动水价。我县执行的标准是每亩次4元。按照每年2.5次/亩计算,每亩收水费10元。
所收水费50%留成乡镇,剩余50%用于上交黄河部门水费、两灌区管理人员工资、河道清淤和水工建筑物维修改造。
问题二:所在村庄附近河流干涸,在于乡镇水务局和区县水务局联系时,工作人员回答:已经放水,只是水量不够,所以可能水没有流到村庄。对此回答不满意,询问:既然没有水,为何还要交水费?
2、信访所反应问题属于马扎子灌区,该灌区已于3月25日开始提闸放水,并且放水流量达到15m/s,一是由于该灌区上游乡镇搞工程建设,影响了下游部门河道供水,二是个别地块地势较高,镇办沟渠工程未得到及时清淤,造成供水困难。目前已与有关镇取得联系,积极查找存在问题,并尽快解决处理。3
第三篇:农业节水灌溉
农业节水灌溉与发展
摘要: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是维系社会进步、生态环境和人类文明的基础因素,。而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农业节约水灌溉技术仍未得到很好的普及利用。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抓紧完善节水灌溉的规划设计,大力推进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生产和应用,以更好地服务“三农”,推进社会的现代化
进程。
[论文关键词]节水灌溉;管理体制;措施
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已经超过了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地下水漏斗区扩大、水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加快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是必然的选择。我国农业灌溉用水量大,效率低下和溉灌用水浪费的问题普遍存在。目前全国灌溉水利用率约为43%,单方水粮食生成率只有10公斤左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灌溉水利用率70%~80%,单方水粮食生产率20公斤以上的水平。通过采用现代节水灌溉技术改造传统灌溉农业,实现适时适量的“精细灌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节水灌溉技术含义及体系
节水灌溉技术是比传统的灌溉技术明显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的灌水方法,措施和制度等的总称。灌溉用水从水源到田间,到被作物吸收、形成产量,主要包括水资源调配、输配水、田间灌水和作物吸收等四个环节。在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组成一个完整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包括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和节水管理技
术。节水灌溉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灌溉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主要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技术、灌溉回归水利用技术、多水源综合利用技术、雨洪利用技术。(2)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主要包括渠道防渗技术、管道输水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改进地面灌溉技术、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及抗旱点浇技术。直接目的是减少输配水过程的跑漏损失和田间灌水过程的深层渗漏损失,提高灌溉效率。(3)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包括耕作保墒技术、覆盖保墒技术、优选抗旱品种、土壤保水剂及作物蒸腾调控技术。(4)节水灌溉管理技术。包括灌溉用水管理自动信息系统、输配水自动量测及监控技术,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节水灌溉制度等。
二.节水灌溉取得的成就 2.1 节水灌溉面积
截止到2005年底,全国灌溉面积达到9.28亿亩,有效灌溉面积8.48亿亩,非耕地上灌溉面积0.80亿亩。节水灌溉工程面积为3.20亿亩,其中耕地上节水灌溉工程面积2.95亿亩;非耕地上约为0.25亿亩,主要为林果草节水灌溉。在耕地上节水灌溉工程面积中,渠道防渗14454万亩,低压管灌9933万亩,喷灌4184万亩,微灌932万亩。目前,全国有效灌溉面积上节水灌溉工程面积比例为34.8%,全国灌溉水利用率约为45%。根据水利部最近编制的《全国节水灌溉规划》,为高效利用我国的水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十一五”期间需发展耕地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5亿亩、牧草节水灌溉面积350万亩、林果节水灌溉面积550万亩、节水措施面积2亿亩。到2020年,发展耕地节水灌溉工程面积4.7亿亩、牧草节水灌溉面积1300万亩、林果节水灌溉面积1700万亩、节水措施面积1.5亿亩。近几年来围绕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项目、国家级节水示范市、国家和省级节水增效重点县、国家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建设等,建成了400多个不同规模的以节水灌溉技术为支撑的农业科技示范园,这些科技示范园初步形成了从输水到灌水、从工程到管理、从微观到宏观的立体化、多样化、系
统化农业节水格局。
2.2 节水灌溉技术研究
已由过去的单项节水技术研究发展到综合节水技术体系研究,把工程节水技术、管理节水技术、农艺节水措施作为农业节水体系的组成部分开展了综合试验研究。根据各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提出了缺水山丘区、平原井灌区、引黄井渠结合灌区、沿海经济发达缺水区等不同类型的节水模式。研制应用了农业节水工程规划设计专家系统、灌溉预报专家系统、工程运行管理优化模式等,获得了“农业节水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
一大批科研成果。
2.3 节水灌溉设备
建成了节水设备开发中试基地,研制或引进了管灌、喷灌的系列配套管件,温室大棚微灌成套设备,低压喷水管喷灌成套设备,新型混凝土构件成型
机等。
同时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高新技术,引进推广使用了美国雨鸟、英特耐克、以色列艾森贝克、法国、澳大利亚、奥地利以及北京绿源等国内外知名公司或厂家的几十种节水灌溉设备。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节水发达国家的先进节水技术和设备都有所引进,建成了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高标
准节水示范工程。2.4 节水管理
目前我国推广的节水灌溉技术有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膜上灌、膜下灌等多种形式,不同的地区宜采用的节水灌溉技术也不同,大、中型灌区适宜推广渠道防渗技术,井灌区和小型灌区宜推广低压管道灌溉技术,经济条件好的地方提倡采用喷灌技术,在果园、菜园及其他经济作物种植区适合发展微、滴灌,西北干旱地区应推广雨水集流、水窖滴灌技术,南方水稻产区则应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各地要根据其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技术方案。结合水利产权制度的改革,对建立适合市场经济要求和农村特点的“多元化”运行管理机制作了尝试。其中节水灌溉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和对灌区建设自主管理灌排区的探索都取得了成功经验。在井灌区推广应用射频卡控制灌溉,有力地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提高。
2.5 资金投入积极争取中央贴息贷款和国家对重点县项目的扶持,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相应的扶持政策。对省财政扶持的节水灌溉项目实行公开招标,加大了项目实施力度和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各地、市也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收益”的原则,积极鼓励农民发展节水灌溉(对于如何鼓励农民发展节水灌溉的更具体的措施推荐阅读:《水稻节水灌溉及其影响研究进展》)。
三、发展节水灌溉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节水灌溉是一项系统工作,综合运用行政、技术经济、宣传教育和管理等各种手段,需要全社会的很多行业和部门协调一致,形成全力,共同做好节水灌
溉工作。第一,节水灌溉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服务“三农”相结合,把发展节水灌溉,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当前一是制定科学的用水计划,做到计划用水,计量收费,节约奖励。二是做好节水灌溉的投入机制,规划并搞好节水灌溉的工程建设和技术的投入等。三是制定相应的优惠改革策略。进一步调动灌区农民对节水灌溉的积极性,并按“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确定产权,充分调动农民建节水灌溉工程的积极性。四是建立制定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实施办法,理顺水费价格,分步到位。五是完善水费计量缴费的管理办法,逐步引入用水户参与管理机制,成立用水户协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六是深化水利工程制改革。在灌区支渠以下推广以用水户参与为主的改革,建立以各种形式用水合作组织为主的管理体制,采用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和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灌区以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无人维修养护,水费公开透明。层层搭车,用水矛盾问题。
第二,以提高用水效率为目标,建立科学的节水灌溉规划体系。规划是工作的基础,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发展首先要建立科学的规划体系。节水灌溉规划应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按以供定需,以水定种植结构的原则统筹考虑,积极推进节水灌溉进程,同时加大节水灌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力度,带动农田水利和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地科学地确定
节水灌溉的布局的模式。
第三,突出农田在节水灌溉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水利技术员在节水灌溉服务中的主体作用。广泛调动技术员的积极性,全面发展以技术推广和生产示范为主的科技培训,普及基层水利人员和部分农民切实掌握节水灌溉意识和技能,形成一支影响广大农民把发展节水灌溉和增加收入结合起来的骨干队伍。
四、加快发展节水灌溉的措施
4.1 改革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采取的措施:对小型灌溉工程采取承包、租赁、拍卖及股份合作等形式;在大中型灌区推行SIDD(自主管理灌排区)管理模式;加大灌区用水者协会、农村供水协会、农民合作社等各种群众组织参与灌溉工程管理经验的总结推广和规范力度(关于节水灌溉技术与推广措施也可参考:《浅谈节
水灌溉》)。
根据实际情况,供水单位可采取以下三种组织形式:一是按照《公司法》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二是非公司法人性质的非赢利企业;三是事业单位实施企业化管理。广泛吸收用水产参与灌区经营管理,明晰产权,合理确定灌区专管机构与用水产协会的责、权、利,改革运营机制,以充分调动与激发用水产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4.2 全面推行农业节水奖惩机制
认真执行 “农业灌溉用水定额”标准,对灌溉超定额用水要加价收费。对节水灌溉工程要根据其节水效果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给予补偿,要使农民对节水灌溉的投资获得不低于社会平均投资利润,利用经济杠杆推动节
水灌溉发展。
4.3 多渠道融资,加大投资力度
改革灌溉工程建设和维护的投资体制,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水利资金高效利用、滚动使用的合理方式,开辟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资、独资等各种资金渠道,实行“多元化”融资,改变过去灌溉工程建设和维护
过分依赖政府的局面。
4.4 扩大非充分灌溉与调亏灌溉面积
实施非充分灌溉或调亏灌溉,人为地控制水量供给,不仅能够减少作物的奢侈蒸腾,抑制作物茎叶生长,有利于改善作物品质,而且可以将节约出来的水量用于扩大灌溉面积,实现灌区作物总产最大。据试验,对于小麦、玉米连作区,可以减少小麦苗期的灌水量,正常年份每公顷可减少750m3。棉花可在苗期或絮期减少灌溉水量,正常年份每公顷可减少700m3。水稻可
在分蘖期减少灌溉水量或不灌。
4.5 进一步搞好节水灌溉规划
要根据各地区经济、水资源、土壤、作物种植等具体条件,选择适当的节水灌溉技术,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规划,切忌盲目引进、盲目搞不适合当地推广的“样板工程”。要根据加入WTO后国际市场的需要,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蔬菜、花卉、果树和珍贵经济作物灌水技术的研究,大力发
展设施农业。
4.6 搞好中低产田节水灌溉
中低产田改造已列为今后几年农业的主攻方向,向中低产田要效益,扩大节水灌溉面积。对丘陵薄地重点搞好雨水利用,加强雨养农业和小水源综合利用研究。对盐碱地搞好以水冲盐、以水压碱和土壤改良,研究制定适宜的冲洗定额和节水技术措施。
4.7 加快节水灌溉设备产业化建设
根据发展节水灌溉的总体规划,扶持和培育相应的节水灌溉设备产业,形成规格化、系列化,做到配套齐全,价格低廉,服务及时,为发展节水灌溉提
供可靠的保证。
.五。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政策建议
(1)提高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认识。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农业灌溉用水要在用水总量基本不增加的情况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只能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灌溉必须走节水型的发展道路。因此,我们应加大对发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全社会都来关心节水灌溉技术,形成一个较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
环境。
(2)形成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内在机制。通过制定和运用好水价、水权这些经济手段,对农业用水需求进行有效调控,削弱低效益膨胀型的用水需求,杜绝无效益浪费型的用水需求,促进节约农业用水的需求,从而推进
节约灌溉技术发展。
(3)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要符合农村实际。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不仅是工程问题、技术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节水灌溉技术如果不能使农民从中得到实惠,就不能得到广大农民的真正拥护,就不能持续快速地发
展起来。
(4)促进节水灌溉设施制造业发展。一项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有可能带动一个新的产业发展。我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节水灌溉设备制造业也可望能形成一个有相当规模的行业,成为中国加工制造业一个新的增长点,政府部门应使用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加以引导和支持。,
第四篇:农业节水灌溉
节水灌溉介绍
1.定义
国家标准《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 50363-2006)中,对节水灌溉(water-saving irrigation)这个名词作了如下解释:“节水灌溉——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和当地供水条件,高效利用降水和灌溉水,以取得农业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措施。2.内涵
节水灌溉的内涵包括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输配水系统的节水、田间灌溉过程的节水、用水管理的节水以及农艺节水增产技术措施等方面”。由此可知,节水灌溉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含以下几部分内容:一是水源开发与优化利用技术。如雨水集流技术、劣质水利用技术、灌溉回归水利用技术、井渠结合——地表水与地下水互补技术、储水灌溉技术等。二是输配水节水技术,如管道输水、渠道防渗技术等。三是田间节水技术,如先进的喷灌、滴灌、微喷灌等先进技术,先进的地面灌水技术,注水灌抗旱保苗技术。四是灌区水的优化调配、量测和自动监控技术,如土壤墒情监测与灌水预报技术、灌区水系量测及优化调配技术等。五是农业耕作栽培节水技术。如耕作保墒、覆盖保墒技术,调整种植结构,优选耐旱作物品种等。六是节水管理技术。
简而言之,节水灌溉是一种灌溉模式,就是要通过采用水利、农业、管理等多项技术,以最少的水资源消耗,得到最高的农作物产出,取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
微喷灌技术 微喷灌是以低压小流量喷洒出流的方式将灌溉水供应到作物根区土壤的一种先进灌溉方式。微喷灌技术则是与微喷灌这一灌溉方式有关的设备、系统设计、系统配套及运行管理等综合技术的统称。
我国应用微喷灌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主要是应用对象是果树、菜田、花卉和草坪灌溉。实践表明,微喷灌在经济作物特别是果树灌溉中,具有其他灌溉方式所不具备的优点,综合效益显著,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
微喷灌与滴灌、喷灌有一些近似之处,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它具有独自的特点。
1.微喷灌中微喷头在布置上有很大的任意性,除非果树间距非常小,主要以单喷头喷洒为主,属于局部灌溉。在实用中很少用到喷灌中常用的组合均匀度的概念。
2.对微喷头工作特性的要求高。微喷头一般不依靠附近喷头补偿其降水,而且只能在很低的位置以低仰角覆盖一定的范围。同时,对各种不同的喷洒直径要求、不同的降雨强度和土壤都需要在不牺牲均匀度的条件下去逐一满足,这使微喷头在设计上更加复杂。
3.通过对微喷头的合理选择和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一般喷灌的节水在于合理控制灌水深度,减少灌溉水在田间的深层渗漏,强调灌水范围内的洒水均匀性。滴灌的节水在于最大程度地缩小土壤湿润体积,使水分在作物的部分或全部根系活动层内分布。微喷灌作为一种局部灌溉技术,在减少土壤无效含水体积方面同滴灌有相似性,但可利用微喷头的系列标准组合件改善喷头的降水特性,使之与作物有效根系的自然分布更吻合,在不影响作物根系发育的条件下达到节约灌溉水的目的。
一、微喷灌的优点
1.节约用水,灌溉水的利用效率高。微喷灌的节水主要体现在减少含水土壤面积、控制灌水深度、减少蒸发和渗漏损失。在果园中,湿润面积仅占作物生长总覆盖面积的40%—75%。其次,通过选择微喷头的最适宜降水特性,使土壤湿润体内水的利用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2.系统组合性能强,使用方便。主要体现在通过调整喷嘴和分水器,形成多种喷洒直径和降雨强度的组合,从而适应了果树从幼树生长为成树的不同需要;某些情况下微喷灌系统还可以很容易地转化成滴灌系统;微喷头可随时调整其工作位置,如树上、行间或株间等。3.节省能源。微喷头的设计工作压力一般在15—20m水头之间,又是局部供水,与喷灌相比大大减少了系统的供水量和扬程,节省能源的作用十分明显。
4.控制杂草生长。当喷洒水直径不超过树荫覆盖时尤为明显,暴露在阳光下的地面得不到水分供应,杂草相应减少。
5.受风的影响小于喷灌系统。因微喷头工作位置低,喷洒仰角小,在多风季节仍可以作业。
6.降低系统投资。因为采用了低压小流量的供水方式,对系统供水能力的要求降低了,从而使各级管道的口径减小,并降低了管材的压力等级,减少了系统的动力功率,使系统的总投资大大下降。7.可控制叶面潮湿。对于使用污水和咸水灌溉时,可防止损害作物叶了。相反当需要湿润叶面或改善田间小气候时,可将微喷头移至树冠上,还可用以防止霜冻灾害。
8.有助于开发利用盐碱土壤。对盐碱土壤上的作物,可利用微喷灌在作物根系区创造一个低盐浓度的区域,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9.对田间作业的干扰小,因管道和微喷头便于移动,不影响田间农机作业。
10.适应于山丘坡地灌溉。因为微喷灌输水管道化,灌水喷洒化,适用于多种地形,特别适应我国的客观情况。11.可用于施肥、喷洒除草剂等。12.节约劳力,容易实现自动化。
二、微喷灌的适应范围
微喷灌与其他灌水技术一样,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其最适用的作物是果树等疏植作物。与使用滴灌技术相比,使用微喷灌技术有利于这些作物的根系生长发育,增产效果明显。特别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其优势更加突出。
微喷灌技术在菌类(木耳、蘑菇等)和育苗中前景也很好。在温室大棚中,微喷灌技术只能作为一种降温方式,不能作为一种主要的灌水段。
已有的大田田间试验资料说明,喷灌对田间小气候的影响仅在灌后1h左右,因此,通常把微喷头安装在果树下面的微喷技术,其主要作用不在改善小气候,微喷灌的作用主要是节水,是一种使我国有限的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灌水技术。如果在大田作物上使用微喷技术,投资将会很高,使用也不方便(安装在喷灌机组上的除外),因经,微喷技术的使用范围应界定在“多年生疏植作物和高产值的经济作物”。
滴灌技术
在滴灌系统中,灌溉水通过干管、支管和毛管及时均匀地送到安装在毛管上的滴头,再缓缓地滴到土壤表面或土层中,并扩散到作物根区土壤以满足作物的需要。
一、国外滴灌技术的发展概况
最初,滴灌是从地下灌溉发展起来的。1860年在德国首次利用排水瓦管进行地下灌溉试验,管材是明接头的短瓦管,瓦管的间距5m,埋深0.8m,管上覆盖0.3~0.5m的过滤层。试验结果,作物产量成倍增加。这项试验连续进行了20年。1920年德国在水的出流方面实现了一次突破,采用了穿孔管,使水沿管道输送时从孔眼流入土壤。
1923年原苏联和法国也进行了类似的试验,研究穿孔管系统的灌溉方法。1934年美国研究用帆布管渗水灌溉。自1935年以后着重试验各种不同材料制成的孔管系统,研究根据土壤水分的张力确定管道中流到土壤里的水量。荷兰、英国首先应用这种方法灌溉温室中的花卉和蔬菜。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塑料工业迅速发展,出现了各种塑料管。由于它易于穿孔和连接,且价格低廉,使滴灌系统在技术上实现了第二次突破,成为今天所采用的形式。当时使用的滴头是绕在管子上的一些微管,流道长,便于消能。到了50年代后期,以色列研制成功长流道管式滴头,在滴灌技术的发展中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开始重视滴灌,认识到滴灌不仅是一种缺水地区有效利用资源的灌水方式,而且是一种现工化的农业技术措施,发展普及很快。1971年在以色列特拉维夫,1974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先后召开了两次国际滴灌会议,有力地促进了滴灌技术的发展。据统计1974年全世界滴灌面积仅86.7万亩,到1983年就发展到640万亩,其中美国占1/2以上,是世界上滴灌面积最大、发展最快的国家。其次是澳大利亚、以色列、南非、墨西哥、英国、法国、意大利等。
在当今世界上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人口不断膨胀,水资源危机波及全球的情况下,滴灌特别引起人们的重视,促使人们在滴灌技术和滴灌设备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由于滴头易于堵塞,它是限制滴灌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各国都自爱集中进行对滴头结构和水力性能的研究,各式各样的新型滴头不断问世。滴灌最先用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现在,在那些年降雨量较充沛、但时空分配不均的地方发展也较快。在灌溉作物方面,由果树、蔬菜等少数经济作物向行播大田作物发展,如美国西部的棉花和夏威夷的甘蔗滴灌。在方式上由地表向地埋式发展,这样既方便了耕作,也防止了毛管过早老化,延长了使用期。在设备研制上由小孔径灌水器向低压(重力滴灌)大孔径方向发展。为了节省劳力、提高滴灌设备的利用率,进行了机械化、自动化移动式滴灌系统的试验研究工作。计算机、激光、太阳能利用等现代化技术开始在滴灌中应用,这标志着滴灌技术已进入现代科学技术领域。
二、我国滴灌技术的发展 我国新疆地区沿用已久的“瓜打吊针”就是滴灌的一种原始形式。它是利用酒瓶盛满水后,将瓶口用玉米心塞住,中心通一小孔,插入几根芨芨草,把瓶倾斜倒放,瓶口靠近瓜秧根部,使水一滴一滴渗入土壤进行灌溉。这样作既省水又高产,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抗旱斗争中的一种创造。
我国现代滴灌技术的试验研究是从1974年引进墨西哥墨西哥设备开始的,当时试点仅有三个,面积约有80亩,但试验都取得了明显的增产、省水效果。在学习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本着经济实用、易于安装和便于推广的精神,由中国水科院和辽宁省水科院会同沈阳市塑料七厂联合攻关,于1980年研制生产了我国第一代滴灌设备,为我国开展滴灌试验研究提供了设备条件。随之一些省市开展了滴灌试点工作,积累了一定的资料和经验;并多次举办滴灌技术培训班;同时也进行了多次国际技术交流。这些都促使我国滴灌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我国的滴灌是从北方几个省首先发展起来的。辽宁省的苹果滴灌发展最早,面积也最大,1980年曾达到13万亩,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以后北京、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省市也都进行了果树、蔬菜、以及大田粮食作物的滴灌试验,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我国南方的一些省,如江西、福建、湖南、广东等也先后进行了试验工作。在作物品种上,各地因生产需要和经济状况不同各有所取。但都以灌溉经济作物为主,如苹果、葡萄、板栗、柑桔、茶叶、蔬菜、各种瓜果、苗木花卉及药材等。
三、滴灌的优点 1.提高作物产量。传统的灌溉方式如沟灌、畦灌、漫灌等,灌水间隔时间长,一次灌水量大;在灌水间隔内,土壤含水量变化很大,作物生长受影响。采用滴灌,这种变幅很小,土壤水分可保持在最佳水平,便于作物吸收水分和养分、减少作物体内能量消耗。由于土壤水是以毛细管水形式存在的,因而能保持土壤有良好的通气状态,从而使作物产量得到提高。
2.最大限度地利用水。滴灌能在以下几个方面更有效地利用水:
(1)灌溉水只施用于最有效的根区周围,减少或杜绝了灌溉水渗漏到根系以下的损失。同样由于只有部分地表湿润,从而大幅度减少了地面蒸发。
(2)滴头的灌水率小于土壤入渗速度,因而避免了径流损失,这一点在低入渗强度或板结的土壤上特别重要。减少径流的另一原因是,作物行间土壤保持干燥,可以充分积蓄天然降雨,提高降雨的田间利用率。
(3)没有水分的漂移损失和输送及喷洒中的蒸发损失。
3.减小盐碱对作物的损害。与传统的灌溉方式不同,滴灌可以采用微咸水灌溉,且对作物产量影响很小。有人用微咸水灌溉分别对滴灌、沟灌和喷灌方式进行了比较,发现当采用同样的灌水量时,与淡水灌溉相比,滴灌产量只降低14%,而沟灌和喷灌则分别降低了54%和94%。而当增加灌水频率时,沟灌和喷灌分别比滴灌减少产量18%和59%。其原因如下:
(1)由于灌水频率高,稀释了土壤盐分浓度。(2)将盐分排拆到作物根系层以外。
(3)避免了喷灌使作物叶面盐分积累的损害。
4.提高肥效。滴灌结合施肥非常方便,因而很容易做到少施、勤施,既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又有利于减少化肥用量。滴灌系统施肥的特点是养分可以根据作物消耗直接施到作物根系附近,使土壤养分保持在最佳平衡状态。这种准时、及时地施肥只有滴灌才能做到。同时,均匀的肥料分布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肥料被淋洗到根系以下。所以,得到同样的产量,滴灌所需的肥料比其他灌溉方法大大减少。
5.有利于实现自动化控制。自动化控制可以大大节省劳力,同时可更有效地控制灌溉。通过滴灌系统施用水、肥料、除草剂、杀虫剂以及其他药品可以降低操作管理费用。
6.节能。滴灌系统采用低压运行可以大大降低泵站的能耗,同时由于流量小工作压力低,可能采用小直径低压力档次的的管材。另一个经济因素是杂草只生长在湿润的区域,可减少除草剂的费用。
7.对地形适应能力强。在坡度50%到60%的陡坡地上,也可以采用滴灌系统进行灌溉。在很大压差变化范围内能可靠地进行工作的补偿式滴头,特别适用于山丘坡地条件。
8.可开发边际土地资源。沙漠、戈璧、盐碱土壤、荒山荒丘等均可以利用滴灌技术进行种植业开发。
四、滴灌的适用范围
在我国,滴灌技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主要适用的范围有: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果树和大田作物如玉米、土豆滴灌;西北地区的葡萄、瓜果等滴灌;城市郊区、温室大棚和保护地的蔬菜、各种瓜果、苗木花卉及药材等;大田作物如玉米、棉花、小麦等宜采用移动式滴灌;新疆的棉花膜下滴灌等。
微灌技术介绍
1.定义
微灌技术是新兴的节水灌溉技术,是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特制灌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的一种局部灌溉的工程技术,具有精细灌溉的特点。2.微灌系统的组成
微灌系统通常由水源工程、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和灌水器四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1)水源:江河、渠道、湖泊、水库、井、泉等均可作为微灌水源,但其水质需符合微灌要求。
(2)首部枢纽:首部枢纽包括水泵、动力机、肥料和化学药品注入设备、过滤设备、控制器、控制阀、进排气阀、压力流量量测仪表等。其作用是从水源取水增压并将灌溉水处理成符合微灌要求的水流送到系统中去。
(3)输配水管网:输配水管网包括干、支管和毛管三级管道。毛管是微灌系统的最末一级管道,其上安装或连接灌水器。(4)灌水器:灌水器是微灌设备中的关键部件,是直接向作物施水的设备,其作用是消减压力,将水流变为水滴或细流或喷洒状施入土壤,包括微喷头、滴头、滴灌管(带)等。
图1 微灌系统组成示意图
3.微灌的形式
微灌按所用的设备及出流形式分为滴灌、微喷灌、小管出流灌和渗灌4种。
(1)滴灌:是利用安装在末级管道(称为毛管)上的滴头,或与毛管制成一体的滴灌带将压力水以水滴状湿润土壤,在灌水器流量较大时,形成连续细小水流湿润土壤。通常将毛管和灌水器放在地面,也可以把毛管和灌水器埋入地面以下30~40cm。前者称为地表滴灌,后者称为地下滴灌。滴灌灌水器的流量为2~12 L/h。(2)微喷灌:是利用直接安装在毛管上,或与毛管连接的微喷头将压力水以喷洒状湿润土壤。微喷头有固定式和旋转式两种。前者喷射范围小、水滴小;后者喷射范围较大,水滴也大些,故安装的间距也大。微喷头的流量通常为20~250 L/h。
(3)小管出流灌:是利用小塑料管与毛管连接作为灌水器,以细流(射流)状局部湿润作物附近土壤,小管灌水器的流量为80~250 L/h。对于高大果树通常围绕树干修一条渗水小沟,以分散水流,均匀湿润果树周围土壤。
(4)渗灌:是利用一种特别的渗水毛管埋入地表以下30~40cm,压力水通过渗水毛管管壁的毛细孔以渗流的形式湿润其周围土壤。由于它减少土壤表面蒸发,是用水量最省的一种微灌技术。渗灌毛管的流量为2~3L/(h·m)。4.微灌系统的类型
根据微灌工程配水管道在灌水季节中是否移动,可以将微灌系统分成以下3类:
(1)固定式微灌系统
在整个灌水季节系统各个组成部分都是固定不动的。干管、支管一般埋在地下,根据条件,毛管有的埋入地下,有的放在地表或悬挂在离地面一定高度的支架上。这种系统主要用于宽行大间距果园灌溉,也可用于条播作物灌溉,因其投资较高,一般应用于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
(2)半固定式微灌系统 首部枢纽及干、支管是固定的,毛管连同其上的灌水器可以移动。根据设计要求,一条毛管可以在多个位置工作。
(3)移动式微灌系统
系统的各组成部分都可以移动,在灌溉周期内按计划移动安装在灌区内不同的位置进行灌溉。
半固定式和移动式微灌系统提高了微灌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单位面积微灌的投资,常用于大田作物。但操作管理比较麻烦,仅适合在干旱缺水而又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使用。5.微灌的优点
(1)流量小,每次灌水的时间较长,灌水均匀度较高,为高效增产提供了最佳的土壤湿度;(2)需要的工作压力低,节能;(3)在所有节水灌溉技术中,最节水;(4)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产生较大的经济价值;(5)地表不产生积水和径流,不破坏土壤结构,土壤中的养分不易被淋溶流失;(6)可实现自动化控制;(7)可实现水肥同步;(8)对地形适应性强。
喷灌技术介绍
1.定义
喷灌是利用管道将有压水送至喷头,经喷嘴喷射到空中,与空气碰撞,形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地散布到田间,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必要水分条件的一种先进灌水方法。2.喷灌系统组成 喷灌根据其提供水压的方式,可分为自压式和机压式两种。自压式由位于高处的水源提供水压,系统由水源、管道系统、田间喷灌设备组成;机压式是在系统自然水头不满足喷灌所需压力时,采用机泵扬水加压进行喷灌,系统由水源、机泵、管道系统及田间喷灌设备组成。
(1)水源
喷灌水源要符合灌溉水质要求,除高含沙水及其他一些劣质水要经过净化处理处,河流、渠道、库塘及井泉等都可直接作为喷灌水源。
(2)机泵
喷灌系统通常采用离心泵、潜水泵、深井泵、自吸泵等作为提水加压工具,其配套动力可由电动机、柴油机、拖拉机等,配套功率根据水泵配套要求而定。
(3)管道系统
喷灌管道一般分为干管、支管两级。干管可采用钢管、铸铁管、喷灌用PVC管、钢筋混凝土管等。支管采取地埋,其管材选用可与干管相同;支管采取地面移动,则可选用薄壁铝管、镀锌薄壁钢管、涂塑软管等。管道系统上根据需要安装各种连接和控制配件,包括弯头、三通、接头、闸阀和安全保护设备等。
(4)田间喷灌设备
田间喷灌设备包括喷头、竖管、支架等。喷头是喷灌专用设备,竖管是连接喷头与支管的专用管道,其高度要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对于半固定管道式喷灌系统或移动式喷灌机组,应在竖管上安设给水栓,以向移动支管或机组供水,支架主要用用以支撑竖管,减轻竖管及喷头在工作时的振动。3.喷灌系统类型
按系统的工作方式来分有管道式喷灌和机组式喷灌两大类。其中:管道式喷灌分为固定式喷灌、半固定式喷灌和移动管道式喷灌三种类型;机组式喷灌分为大型喷灌机技术、卷盘式喷灌机技术和轻小型喷灌机技术三种类型。4.喷灌的优点
(1)节约用水。由于输配水过程中大大降低了水量损失,和自流的地面灌溉相比可省水30%~40%;(2)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作物品质;(3)减少了沟渠地埂占地,提高土地利用率;(4)可实现机械化作业,节省劳动力;(5)防止土壤冲刷和盐碱化;(6)适应性强,多数情况下无需平整土地或控制地形坡度。
第五篇:农业灌溉年终总结
农业灌溉要加强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落实质量与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止质量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业灌溉年终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农业灌溉年终总结一
开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我局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跨三步、翻三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大力实施“治水兴市”战略,扭住建设初级水利化、水保水产产业化、水电农村电气化、水利执法规范化、机关管理制度化奋斗目标,围绕“抗旱夺丰收、防汛保平安、兴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大、中、小、微并重,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一起上,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民生活条件和城乡生态条件,出色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和省水利厅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做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现将上半年主要工作及下步工作打算报告于后:
一、主要工作
20xx年上半年,我局牢固树立“发展至上,乘势而上,项目跟上”的观念,努力吃透政策,抢抓机遇,推动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一)抓好工程建设,着力改善水利基础条件
我市以参加全省水利建设“李冰杯”竞赛活动为动力,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新情况,调整工作思路,大胆探索实践,采取“政府引导、政策优惠、技术支持、利益保护”等措施,形成农户自主办水利、村民自治办水利、业主开发办水利等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机制。去冬以来,全市实施户办水利6000余处,村民自治办水利536处,业主开发办水利103处。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坚持推行“三制”,加强建设管理,工程建设进度快、质量好。一是牢固树立“发展至上、乘势而上、项目跟上”的观念,吃透政策,抢抓机遇,选准项目,扭住渠江广安段堤防二期工程、升钟水库武胜灌区工程、七一水库终期规模工程、万家沟及天池湖水库渠系配套工程等,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有针对性积极开展对上争取工作。开年来,全市到位各类水利建设资金9505万元。二是根据病险水库整治目标,市政府、市水利局与各区市县政府和水利局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行政、安全、技术责任人。全市各乡镇在资金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每座小型水库多渠道安排了整治资金3—5万元,确保水库除险加固工作顺利进行。三是在建水利工程迅速开展。岳池县万家沟水库总投资2305万元(其中:中央800万元)。水库主体工程已于去年底全面完工,现正进行坝区绿化、美化和安装观测设施等扫尾工程。基本完成武胜县五排水库、广安区七一水库等灌区万亩以下渠系配套工程建设,共计完成渠道配套防渗43.2公里,新增有效灌面1.7万亩。四是全面完成全市旱山村集雨节灌工程建设,共新建蓄水池71口,集流沟1400米,整治山平塘4口,新增蓄水2.97万立方米,恢复蓄水0.9万立方米,新增旱地浇灌面积850亩。五是加大水毁工程修复力度,强化责任,制定方案,落实资金,目前全市已修复水毁工程3000余处。六是抓好国债农村饮水解困和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实施,新建改造广安区花桥镇,岳池县罗渡镇、团结乡,武胜县乐善镇,华蓥市瓦店乡等5个乡镇供水站和26处集中供水点,解决农村2.64万人饮水困难。七是积极抓好新农村重点村水利工程建设。全市共在37个村规划新修整治山平塘82口,新修整治蓄水池81口,打井515口,渠道配套及维修改造14.67公里,新建排洪沟11.8公里,新建供水站18处,工程总投资389.0万元,目前工程进展顺利。
(二)搞好水土保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按照20xx年3月在我市召开的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要求,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职责,严格水保执法,强化项目管理,突出产业开发,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from 20xx水利工作总结来自学优网 end#1.“长治”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坡面水系为骨架,以坡改梯、经果林建设为重点,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0平方公里,其中实施坡改梯0.91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2.59万亩、经果林1.25万亩,实施封禁治理3.44万亩,实行保土耕作11.58万亩,种草0.18万亩,兴修蓄水池117口、沉沙凼2238个、灌排沟渠51.38公里;完成总投资1353.73万元,其中:中省投资1120万元,自筹资金226.23万元,群众投劳76.8万个,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后劲,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
2.大示范区建设取得新突破。按照“长治”工程大示范区建设要求,将水土保持工程与国土整治、中低产田土改造等工程结合,集中在广渝高速公路、广南高速公路、邻垫高速公路、南合高速公路等沿线建设,实行连续治理、成片治理、规模治理。每个重点治理片规模均在20xx亩以上,形成了以主要交通干线为纽带,以水保工程为中心,多项目集中实施的“长治”工程大示范区建设格局。
3.水保产业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市水保行业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按照“水保夯基础,市场择品种,业主办产业,带农促增收”的思路,大力推进业主经营,发展循环经济,做大做强水保产业,一是搞好园区布局,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二是搞好土壤改良,做到大窝大肥;三是坚持规范栽植。邻水县在水保工程建设中,大力发展柑桔产业,他们首先引进了业主,让业主参与规划和建设;其次,强化了以坡面水系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抓好土壤改良;第三,根据地形地貌,以小区为单元,规范放线定窝,做到了“大窝、大肥、大苗”,结合中改工程,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建成了5000多亩的柑桔示范园,目前苗木长势喜人,得到了省水利厅、省水保局领导的高度评价。
农业灌溉年终总结二
一年来,水利站的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水务局的业务指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经过本单位的艰辛努力,圆满完成目标和任务。20xx年全镇共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6项,新打机井10眼,维修旧井6眼,配套水泵10台套,发展节水管道20xx米,改善和扩大灌溉面积500亩,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0.8平方公里,动用土石方66万立方米,总投资917万元,为XX镇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1、积极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新打机井10眼,维修旧井6眼,配套水利机械10台套,其中,高桥,南辛、XX、刘村、大庙各2眼,官路口、前黄各1眼。发展节水管道20xx米,开挖疏浚沟渠15000米,改善和扩大灌溉面积500亩,投资20万元。
2、认真抓好抗旱防汛工作:积极做好20xx的防汛准备工作,对所辖十字河、小魏河、古薛河3条河道的堤坝及涵洞进行检查,镇组织水利、安监、农委、建房、教委、办事处对全镇的度汛工程、河道、塘坝、煤矿、校舍、民房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回报进行整改。投资26万元,开挖疏通高铁西南辛、后大、前大三村排洪沟2600余米,建设过路涵、进地涵23处,建设拦水坝3处,漫水桥、过沟桥共8处,新建地下涵洞160余米,动用土方4000立方米,石方1600立方米,M7.5砌石80立方米,C20混凝土71立方米20xx水利工作总结文章20xx水利工作总结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严格执行各级防汛指令,做到防汛工程、防汛料物、防汛队伍、防汛责任制、防汛预案五落实。镇召开防汛工作会议,制订20xx年抗旱防汛意见并成立了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设5个分部,落实了防汛抗旱抢险责任制,在井亭实业、力源煤矿、供销社、粮所、泵站,镇政府储备了防汛物料,落实常备队10人,抢险队1820人,后备队3680人,由武装部按照部队建制进行编制,对镇、村两级防汛应急预案进行调整、补充修订,使之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同时,从6月1日起实行24小时值班,确保全镇安全度汛。
3、积极抓好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以大自然公司、前大、胡套、黄山、南辛、龙山、卜掌等村为重点,全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8平方公里,新修环山路3公里,砌垒石坝堰3000立方米,整修水平梯田1000亩,开挖鱼鳞坑15万个,栽植经济林、水保林40万株,投资780万元。
4、积极协助市水务局完成十字河史庄大桥至洪林大桥段治理项目建设,共清理左岸树木6800余株,投资10万余元。
5、积极申报水利工程项目建议书。根据我镇地理状况和山水资源的优势。为确保镇域工作全面发展,认真编制XX镇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XX镇集中供水工程项目建议书,现已呈报省、市有关部门,争取早立项、早建设、早发挥效益。
6、完成小魏河治理工程的后续工作,组织财政、审计、水利、杨桥办事处及有关村对工程所占压的临时土地进行实地丈量和结算,确保小魏河治理工作全(20xx最新统计工作个人工作总结)面完成。
7、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准确数据。
8、积极完成全镇 四荒 普查统计工作,为全市建设森林城市提供可靠数据。
9、积极协助市水务局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和小农水重点县葫芦套塘坝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现正组织小农水重点县项目胡套塘坝工程施工,总投资81万元。
10、抓好全镇自来水工程的管理和运行,确保通水率达到100%。
11、水资源保护工作:在全镇范围大力宣传水资源保护法规并严格执法,确保本辖区内水污染零排放,同时水资源保护区内标牌、标志明确完好。
12、按时完成镇党委、政府和市水务局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农业灌溉年终总结三
在举国上下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200X年,全国人民在以胡总书记为首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征途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一年来,在省水利厅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在所党支部的带领下,全所干部职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脚踏实地,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200X的各项工作任务。为更好地做好200X年的工作,进一步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促进我所两个文明建设更上新台阶,现将我所200X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掀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
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核心是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十六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首要的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思想和行动;兴起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最根本的是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为此,所党支部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掀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作为我所党建工作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并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干部、指导我所支部党建工作实践为出发点和着眼点,先后组织党员和干部职工传达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在西北坡考察时的讲话精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党章》以及省厅有关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文件会议精神等多个有关党建工作的重要文件,组织全所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学习新党章,做新时期合格党员”党的知识竞赛和法纪政纪知识考试,并组织观看了郑培民同志先进事迹等电视教育片,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活动过程中,还请省委党校的资深教授来所进行了专题讲座,并多次组织人员参加了上级部门组织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学习和培训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教育活动,不仅使广大党员干部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内涵的理解和把握,更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增强了对政治理论学习的自觉性。
(二)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契机,狠抓党风廉政建设
虽然我所作为一个科研单位,人员较少,工作性质相对单一,但所领导班子一直以来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为我所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内容,把着力点和着眼点放在教育和防范上,放在机制的完善与创新上。一年来,所党支部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契机,结合我所工作实际,在近几年建立和完善的各级岗位工作职责、基础建设经费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着重健全和完善了党风党纪教育、干部管理等一系列廉政教育和反腐败制度。由于制度健全,工作落实,至今,从未出现任何利用职权损公肥私、贪污受贿等违法乱纪及腐败行为,信访举报率为零,从源头上对腐败进行了预防和治理。
所领导班子还以落实《江西省水利厅党组贯彻落实〈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的实施办法》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党政领导班子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作用,形成了“支部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人分管纪检、部门各负其责、群众监督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今年,由于人事调动的原因,我所领导班子成员有所变动,但所领导班子仍然有针对性地对我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和督促,强化了监督措施,并组织开展了学习郑培民先进事迹等教育活动,加强了反腐败宣传教育。为配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两个务必”等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活动和厅组织的“优化政务环境”等活动的开展,我们还以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为主题,出了两期宣传板报,并积极组织人员参与“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纪检监察工作新的实践”理论研讨活动,有效地巩固了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果。
(三)加强政治及业务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广大党员和职工综合素质
为了进一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贯彻活动引向深入,所党支部紧紧把握“岗位锻炼与学习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针,加大了对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的培训力度。
一年中,先后有二十二人次党员干部参加了各级党组织组织的培训,如处级领导干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学习培训、水利厅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年青优秀后备干部理论培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理论骨干培训、党务政工干部理论学习培训以及纪检干部培训等政治理论培训活动,有效提升了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中层以上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增强了理解政策、把握政策的能力。
作为科研院所,科研业务建设一直是我所的中心工作。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所近年来人才外调较多,有经验的科研人才明显不足,在此情况下,为确保我所水保科研任务的顺利进行,遵循有关部门劳动人事要求和我所科研业务发展的需要,所党支部着重加强了对职工业务技能的培训,以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一年来,我所在人员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先后推荐和派员参加全国水土保持监测技术人员上岗培训、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及定额培训、职称外语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等,学习和培训的人员达十七人次,参学参训人员占我所在职技术人员总人数的百分之百,同时,还组织人员参加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等会议进行学术交流,派员赴澳大利亚等地考察学习,邀请中科院水利部水保所、台湾中华水土保持学会等多名著名水土保持专家、教授来我所指导工作,有效地提高了我所人才队伍的业务素质,促进了人才队伍的建设。挂靠我所的江西省水土保持学会还组织召开了“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学术研讨会和江西省水土保持学会二届二次常务理事会,并负责组织了水利部在全国搞的第一个试点——江西省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管理”专业培训班的具体承办工作。
(四)积极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精神文明活动
我所是一个以青年人为主体的科研单位,但由于科研任务较繁重,人员因公外出比例较大,难以集中起来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一年来,全所努力克服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仍紧抓不放,并取得显著成效。所党支部积极组织开展了厅党委倡议的“创建基层党建红旗单位”、“弘扬井冈精神,兴我美好江西”主题教育和向郑培民同志学习等一系列学习宣传活动;所团支部荣获“省直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所科研管理科成功荣获省直和省级两级“青年文明号”集体荣誉称号;所后勤狠抓安全生产等综合治理工作,并利用我所环境优美、基础设施俱全、管理规范、整体素质较强的优势,正积极组织参加西湖区“综合治理安全小区”的争创活动;所综合办公楼还被厅文明办评为“文明楼”。一名同志还荣获“省直优秀团干”荣誉称号;在厅组织的部分副处以上岗位竞争上岗活动中,我所选派了两名同志参加了竞岗,在竞岗过程中,他们充分展现了我所干部职工的精神风貌,以优异的表现赢得了评委及各级领导广泛的赞誉。
不仅如此,所党支部还注重引导和发挥所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共青团支部的组织助手作用,灵活机动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化教育、娱乐和体育活动。一年中,除了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观看了郑培民等先进英模人物模范事迹报告会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专题讲座等视听教育片等活动外,还组织职工参加网页制作知识讲座学习、到科技园义务植树、在所周边进行爱国卫生义务劳动以及围绕“青年人才工作”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在春节前,还组织全所干部职工开展了征集春联、趣味游艺等一系列活动。此外,我们还积极响应省直工委和省厅文明委的号召,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参加“三助”和“扶贫济困送温暖”等献爱心活动,先后两次组织捐款,参加捐赠人数达五十三人次,共计捐款近两千元,充分展现了我所党员干部和职工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风范。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开阔了大家的视野,丰富和活跃了全所职工的工作和业余生活,同时也使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得到了统一和净化,提高职工的政治素质,树立起了爱岗、敬业、求实、奉献的工作指导思想,增强了干群团结,展现出我所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
(五)努力搞好政研及宣传工作
为进一步扩大我所及水保科技事业在社会上的影响,近年来,所党支部高度重视对外宣传工作并加大了宣传力度。
作为科研单位,论文是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为此,我们积极组织职工撰写业务论文及文章信息,并建立起了相应的奖励机制。一年来,先后在《中国水利报》、《中国水土保持》、《水土保持学报》、《水土保持科学》等报纸和刊物上发表或在会议上宣读交流各类文章和信息二十余篇,其中有七篇文章获得了优秀论文等奖励。既进一步提高了广大职工的业务素质,又促进了对外交流工作。此外,为了进一步宣传水保科技事业业绩,展现十年来我所改革发展的成果,我所近年来一直在筹划建立所荣誉室。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今年,所办公室组织安排了专门的人员对荣誉室的版块宣传内容进行了收集、整理和设计,在克服了资料收集面广、图片收集整理量大、图文组织较复杂等困难的情况下,所荣誉室终于在年底全面完成,实现了多年来一直想完成而又没有完成的心愿。通过这些宣传工作,有效地扩大了我所的影响力,促进了水保科技事业的发展。
二、卓有成效地推进水土保持科技主业建设
(一)围绕我省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的中心工作,做好技术服务
一年来,我所主要承担完成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江西省白沙岭、上玉、金临和博阳河四个项目区的可行性研究工作。该项目是我省第一个严格按照水利部《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暂行规定》的要求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水土保持专项建设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我所克服种种困难,以此为中心工作,从野外调查、收集资料,到措施布局、设计和报告编制,所主要领导亲自抓,带头加班加点,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几易其稿,反复修改完善,先后顺利通过了省水利厅、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和水利部组织的专家审查,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肯定,并已得到实施;承担完成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江西省赣江上游项目区200X~20xx年建设规划。该项规划是原全国八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在我省的延续,按照水利部的要求,该项目必须重新编制规划,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报批,并按项目区进行实施。该项目涉及我省的兴国、于都、瑞金等十个县市,任务十分繁重,时间非常紧迫,按照省水利厅的要求,我所采取超常规的措施,特事特办,全所上下拧成一股绳,克服规范新、要求严、标准高等诸多难点,加班加点,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质按量地完成了全部工作任务,提交了规划报告;此外,还积极承担开展了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监测都是新事物、新课题,全国上下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没有任何现行的规范标准和样本可参考,为配合我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的顺利开展,我所主动走出去,与有关试点县积极联系,开展国家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安远县项目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制定了监测实施方案,设计制作了调查监测表格,布设了监测点,并对安远县水土保持局的技术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培训和指导,现正在继续开展具体观测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和完成,均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好评,为我省水土保持工作争取国家支持提供了技术保障。
(二)进一步加大科技攻关力度
一年来,我所致力于江西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项目、海峡两岸交流合作项目、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科研项目、省农业与水利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八项课题研究。其中,全面开展并初步完成了江西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项目“水土流失监测监控指标体系研究”,目前该项目已进入结题阶段;重点开展并完成了“鄱阳湖红壤丘陵区不同治理措施的减蚀效益分析”;重点开展了对江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径流观测小区的观测、分析及整理工作;继续开展了“红壤丘陵坡地梯壁植草与坡面草沟技术试验研究”、“水土流失区土地资源利用研究”、“红壤坡地生态农业防洪减灾技术研究”、“水土流失区草沟技术研究”等项目的研究;新开展了“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经济方法研究”、“基于‘3S’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监测与评估模型研究”等项目的研究。为了充分发挥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作为我所水保科研试验基地的功能,推进我所水保科研工作更上新台阶,今年,我们在项目申报更难、要求更高的情况下,继续做好了水保科技项目的申报工作,全年共申报项目十余项,其中:向省水利厅申报省水利科技重点攻关项目六项,向省科技厅申报水利科技攻关项目四项。
(三)加强科技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我所结合科技攻关,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重点开展了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A级项目“花岗岩侵蚀区水土保持植物优化组合技术区域试验与示范”项目转化工作:该项目现已确定了试验示范的内容,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分别在修水县、宁都县、石城县和德安科技园建立了试验示范小流域和试验点,布设了相关试验仪器设备,并获取了系列试验观测数据资料;继续开展了“红壤侵蚀区小流域可持续发展治理技术推广”、“红壤丘陵坡地梯壁植草技术应用推广”、“优良水土保持植物——蔓荆推广开发”和“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应用推广”等项目的推广工作,有效地促进了我所科技成果的转化。
(四)积极稳步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水土保持监测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省水利厅20xx年明确全省水土保持监测职责由我所承担以来,我所一直把水土保持监测作为科技业务的中心工作之一,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一年来,在水利部和省水利厅的领导与支持下,我所继续推进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站网的筹建工作,通过调查了解兄弟省市监测站网建设的经验,为分清监督与监测的职责,理顺工作关系,我所提出关于设立省监测总站的请示,制定了重点防治区监测分站建设实施方案,供省厅决策参考,并先期启动了赣州、吉安两个监测分站的建设;积极组织申报了水土保持监测甲级资质;结合我省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防治的主战场,开展了生态修复试点工程等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并积极与有关开发建设项目业主沟通,探索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和方法;对我省各典型水土流失区十余个县市50多个径流观测小区多年的径流泥沙资料以及全省历次遥感调查的数据资料进行了整理和计算机录入与建库工作,建立了江西省水土流失基础数据库;成功组织申报了3项监测课题,并开展了监测监控技术、“3S”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对外交流,取得了较大成效。
(五)水土保持规划和方案编制工作成绩斐然
200X年,我们主动抓住机遇,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在水土保持规划和方案编制工作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除修改完善了“长治”工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江西省四个项目区的水土保持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江西省赣江上游项目区200X~20xx年建设规划外,还承担完成了“长治”工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江西省博阳河项目区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完成了乐温高速公路等十个大型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涉及交通、水利、电力、开发区等多个行业,并为九江至景德镇高速公路、柘林水电站扩建工程等大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提供了技术服务。现正着手开展编制《南昌市城市水土保持生态规划》等多项规划及方案编制工作,不仅为政府和企业单位提供了良好的水保科技服务,同时也增强了我所的科技发展后劲。
(六)科技园建设全面发展
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经过近几年来的建设,其效益现已逐步得到体现,200X年,该园紧紧围绕我所承担的各项课题全面开展研究工作,先后有“红壤丘陵坡地梯壁植草与坡面草沟技术试验研究”、“红壤坡地生态农业防洪减灾技术研究”等六个课题在该园开展了试验研究等具体工作,对观测小区的径流泥沙观测及成果资料整理分析、不同果树品种引种效益、不同草种引种效果、根系分析等工作也已全面展开;同时,在原有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该园建设的基础投入,对园区内的水塘塘坝进行了加固整治,对部分路面进行了硬化,新安装水位观测设施八台、地温观测计两组、变压器一台,开垦荒地四十余亩,栽种果树及绿化苗木五万余株,为我所科研试验的全面展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