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乡村 打造生态家园

时间:2019-05-13 05:54: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设美丽乡村 打造生态家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设美丽乡村 打造生态家园》。

第一篇:建设美丽乡村 打造生态家园

建设美丽乡村 打造生态家园

——向化镇北港村美丽乡村创建调研报告

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对于农村地域和农村人口占了绝大部分的崇明来说,要实现十二五期间提出的生态岛建设的目标,就必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加快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加大农村地区经济收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统筹做好城乡协调发展、同步发展,切实提高广大农村地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10月初,趁国庆假期,根据本次青年干部培训班的要求,我到向化镇北港村就美丽乡村建设经验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成果作如下报告:

一、北港村美丽乡村创建的理论基础

(一)项目建设是继续推进向化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村庄改造工程是根据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实现村庄“生态环境优美、民宅村容整洁、乡村特色浓郁、居住安全文明、设施配套完善”的目标,是推进向化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需求。

(二)项目建设是推进向化镇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

村庄改造工程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通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向化镇生态环境、村容村貌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村风文明和谐美”的美丽乡村建设。

(三)项目建设是促进向化镇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契机 通过村庄改造工程,提升向化镇乡村旅游软硬件环境,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宣传力度,不断丰富乡村旅游发展内涵,推动向化镇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

二、北港村美丽乡村创建的成功经验

(一)加强领导,认真组织,明确职责

向化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成立了由镇长汤学锋任组长、镇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副镇长丁玲杰兼任办公室主任。创建村北港村同时成立工作小组,并根据创建要求,明确工作职责、人员分工,对照前期排摸出的问题逐项落实责任,确定整改时限,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强宣传,深入发动,全民参与

为了确保向化镇北港村美丽乡村建设创建工作的有效推进,镇政府及时召开北港村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会议,镇相关责任部门参加,会议根据创建要求,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工作合力。北港村两委班子把创建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专门召开了由全体村民代表、生产队长、全体党员参加的北港村美丽乡村创建动员大会,向与会人员宣传了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并要求大家在思想上与村委会保持高度统一,做到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家喻户晓,人人参与,为创建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三)对照申报要求,及时做好前期整改

向化镇紧紧围绕崇明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对照入围条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梳理,根据申报创建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予以了及时整改,为创建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创建中基本符合条件的内容有:

1、基层组织建设方面

北港村2014年在全县党组织晋位升级中被评为“好”;2012、2013年度被评为市县级生态文明村。

在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方面,北港村经县农委检查考核已达到规范化的管理要求。

2、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方面

1)农村公路。经对北港村全村18km农村公路的、17km农村道路实地检查,农村道路路面比较整洁,对部分道路两侧堆放物和农作物,北港村近期发动全体村民进行清理,部分路肩有缺土和桥梁损坏的由专管部门及北港村加紧还土和维护。对道路破损的,经核实全村农村公路和道路有1445㎡需维修,作好标记并委托专业队伍做好维修工作。

2)农田水利。北港村已完成了农田水利规划,其中镇级河道6.4km,村级河道48.95km,圆涵φ60×8m28道,改造衬砌支渠3km,同时做好全镇农田水利规划及轮疏方案的调查摸底工作。对六滧渔业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已委托专业公司社会化养护管理,对镇河道采取河道保洁专业化养护。

3)土地流转。根据县政府土地流转相关政策,北港村可耕地面积5800亩。该村截止至今年一季度为止,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中心共签订流转合同76份,流转面积4047.41亩。流转用途为粮食、蔬菜、瓜果以及生态林等,对原有二户土地流转不规范农户的流转合同进行整改。通过整改使全村的土地流转合同合法、规范。经核查,该村没有不规范的土地流转,均符合创建要求。

3、生态环境和“两违”整治方面

向化镇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和“两违”整治工作,把上述工作作为全镇工作的重点。

1)在拆违止违方面,镇政府多次召开拆违止违工作会议,并加强对该项工作的检查力度,形成镇、村二级巡查网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有效地遏制违法建筑的发生。由于镇村二级的重视,到目前为止北港村未出现违法用地行为,也无新增村民未批先建现场发生。

2)生态环境建设要求。为了美化北港村的生态环境,北港村与全体村民签订生态环境建设承诺书,北港村村民自觉参与到生态环境建设中,对部分存在的小粪坑污水乱排放、河平台农作物违章搭建和路肩农作物乱种植等现象,农户都表示自愿清除。同时镇、村做好监督和检查,一旦发现有破坏生态环境现象要及时制止。

4、文明创建方面 2012、2013年度北港村已被评为市县级文明村,全村户籍家庭数1170户,实有家庭数1130户,参与创建家庭数1130户。创建率80%。

5、社会管理方面

近年来,向化镇对北港村加强社会管理,有关部门加强对北港村指导。为确保工作得到实效,特成立社会管理工作小组,村支书任组长,村委会主任任副组长。通过全村共同努力,北港村未发生失控或工作不当而引发的群体性非正常上访事件和极端个访事件,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重大刑事案件和治安事件以及“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宣传煽动案件,也未出现食物中毒、重大动物疫情的环境污染等事件。在村实有人口登记准确率达90%以上,且实有人口管理工作考核排名在全县前列。村内重点人员居住登记信息准确率达100%,管控达100%,村内来沪人员所持有的居住证均符合办证要求。全村育龄妇女627人,已婚502人,2013年新生儿中报户口25人,其中当年新生儿16人,出生率9.8‰,计划生育率100%,外来育龄妇女出生87人,无计划外生育,计划生育率100%,符合创建条件。

6、村民自治方面

根据美丽乡村整改要求,为使北港村全体村民自觉参与到美丽乡村的建设,2014年3月20日北港村召开村民会议,对北港村村规民约采取表决的方式,表决通过了北港村村规民约,并于2014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综上所述,根据美丽乡村创建入围要求,向化镇对北港村在创建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加以整改,使之基本达到创建要求。

(四)“一村一方案”主要内容

1、基础实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1)新建农村道路4.6km,拓宽农村公路9km(宽度1m左右),实施河道保塌3.6km,实施危旧房改造农户15户。

2)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其中镇级河道6.4km,村级河道48.95km,圆涵改造224m,衬砌支渠3km。改造全村生活污水处理改造,全村建15座污水处理站,受益农户1170户。

3)重点扶持百叶水仙花专业合作社、一亩田专业合作社以及百凤家禽专业合作社。

4)重点推进百叶水仙花基地发展,形成具有北港村特色的水仙花生产基地。

2、生态环境建设

实施村庄改造涉及全村近900户,改造金额约为900万元,主要内容包括:农宅体整修、拆除违章建筑、河道保塌、河道岸坡绿化及道路建设等。同时实施村办事处周边环境改造,在北港村委会周围建公共绿地4000㎡,规划北港村绿化建设2000m,进一步完善环卫基础设施。

重点开展拆违止违工作,特别是对村域范围内的主要道路两侧影响市容市貌的破旧房屋和简易棚舍加大力度重点拆除。

3、文明创建

继续做好生态文明村的创建工作,按照创建标准,认真抓好落实工作。

4、公共服务发展 利用原有存量资产,实施企业转型,开发具有北港特色的书画文化,吸引游客,形成北港村特色文化的新亮点。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美丽乡村、生态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北港实际,准备建一个标准的篮球场,继续完善北港村健身设施;建设一个科普之家,改造40㎡以上的办公用房,并添置各类硬件设施,项目建成运行后,每天参与人数不少于30人;建设一个占地200㎡,建筑面积400㎡的老年活动室,投资总额约为100万元。

5、社会管理类

进一步完善村级联动工作监督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加强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联动工作的有效推进。

在信访工作中,充分发挥村级老娘舅作用,在完善信访接待的基础上,加强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6、村级组织

进一步抓好村级班子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村干部的核心作用;进一步完善村务、党务公开;规范村级财务制度;加强村级档案管理,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做到各门类档案齐全,整改规范、制度建设实施到位,全面提升,北港村的档案工作水平。

三、推进我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改善农村面貌并不是政府投入资金就行,有了资金还需要村民配合,没有优秀的带头人事情肯定难办。而从目前的部分乡村现状来看,仍有一些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没能很好地发动群众,部分乡村群众参与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未被充分调动起来,存在着“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

因此,我们建议要继续加强村委班子建设,尤其是乡村带头人的培养,让他们在攻坚克难中做表率,充分发挥“政策宣传员”、“创业示范员”等作用,以开拓进取、务实奉献的精神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使村级党支部真正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坚强核心。

(二)整合资源,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

目前有些乡村建设工作主要停留在拆旧拆破、立面出新层面,建设工作的内涵还不深入。基础设施大多没能配套。如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

我们建议要整合资源,加大投入。一是注重整合各项资源。对国家农业项目、土地整治、农村水利、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农民创业增收等各项涉农资金,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保证资金使用统一有序,集中投入,真正实现做一个项目、成一个项目。二是建立多元化机制。引导企业等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三)培育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建设美丽乡村一定要有经济支撑。只有经济发展了,农民才能增收,村集体才有财力,才能有内生力推动美丽乡村规划的实施。可以从以下几点作为基本思路: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种养业;积极招商引资,加快现代农业发展;鼓励农民创业,做好“休闲乡村游”;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和流转工作。

(四)加强道德建设,培育和美乡风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注重自然环境美化等外在美,也要注重乡风文明等内在美。要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把生态、洁净、文明的观念渗透到农村及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要增加农村教育投入,帮助农民提升综合素质。要积极开展村风评比、村级道德模范评选等文明创建活动,弘扬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促进村风、民风整体的好转。

(五)认真倾听民声,体现村民意愿

农民是乡村的主人。美丽乡村建设,广大农民是受益者,也是推进主体。因此,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切不可以大包大揽取代群众的主体地位。

要倾听民声,体现民意,要在帮助群众明确建设理念,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下工夫。对此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在规划设计时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和充分考虑村民

合理诉求。二是要在建设项目与设施过程吸收村民参与。三是要让村民参与建设资金的有效监督。

(六)完善规划布局,稳妥推进建设

科学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最大的节约。建设美丽的乡村也离不开科学规划的指导。在当前的形势下,美丽乡村的工作不宜快速铺开,搞形式主义,而是要试点先行,稳妥推进。要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应,避免社会财富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七)加大宣传力度,形成社会总动员

从2013年提出建设美丽乡村至今,我县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形式,开展了美丽乡村宣传发动工作,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不少干部、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仍不甚了解、知之不多。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在下一阶段建设中,进一步加大美丽乡村的宣传力度。

总之,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是农耕社会向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县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这既是落实县委关于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为崇明广大农村老百姓早日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一个重大民心工程,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因此我们要力戒只做表面文章,搞“一阵风”式的建设,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事求是地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提升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实实在在地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崇明县经济社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岛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建设美丽乡村 打造幸福家园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建设美丽乡村 打造幸福家园

2013年7月以来,秀英区率先在海口市开展“美丽乡村、洁净家园”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把这项活动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提前实践,统筹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标准化配置,制度化管理,农村垃圾清运实现“户集、村收、镇转运、市区处理”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措、累计投入资金8820万元,使活动有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农村环卫管理标准化运行。在全市率先统一配备村级保洁员,按照各村(居)每500人配备一名保洁员和一辆环卫手推车,全区共配备村级保洁员503名和环卫手推车503辆,保洁员每月补贴600元由财政保障;统一为镇(街)配备垃圾清运车30辆,配发垃圾桶5200个。

推行垃圾收运“户集、村收、镇转运、市区处理”。在各村(居)按照10—15户设置1个垃圾收集点,各镇(街)设置垃圾中转站或临时垃圾中转点。各镇(街)、村(居)制定了相应的村规民约、卫生管理制度、保洁员管理制度等,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二、集中整治,全面覆盖,扭转垃圾“围田、围路、围村”现象

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各镇街、村居积极进行了集中清理,共清扫路面29000平方米,清运生活垃圾900多吨。

开展积存垃圾专项治理行动。区、镇、村三级密切配合,共投入了80万元,清理积存垃圾2.6万多吨。

三是加强“三无”小区管理。制定“三无”小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对全区68个“三无”小区进行环境卫生整治,清理垃圾1500车次,建立了由各个小区配备专职人员自行清扫、区环卫局配置环卫设施保障清运的管理机制。

三、着眼当前,立足长远,建立“财政经费包干,环卫检查考评,镇社会化管理”的长效管理机制

出台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暂行办法。全面建立“户集、村收、镇转运、市区处理”的垃圾收运体系和村有保洁人员,镇有环卫队伍的长效管理机制。

建立“财政经费包干,环卫检查考评,镇社会化管理”的长效管理机制。政府“花钱购买服务”,实行“财政经费包干,环卫检查考评,镇社会化管理”:生活垃圾清运推行社会化管理清运经费878万元由区财政负责;各镇对清运公司和辖区村(居)环境卫生进行监督和管理;以镇为单位委托社会企业运营。目前,海秀镇、长流镇、石山镇和永兴镇已完成招投标工作,西秀镇和东山镇正在进行。

四、强化领导,常抓不懈,形成“全区上下齐动员,全民齐参与,多方扶持合力攻坚”的工作态势

区领导及区直部门发挥挂点帮扶作用。区级领导干部深入各村(居)进行挂点帮扶、一线指导,帮助协调解决有关

问题,57个部门与94个村(居)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镇(街)一线发挥推动作用。各镇(街)高标准、高效率地开展环境整治活动,各创建了1—2个示范村,全区共12个,以点带面、辐射周边。如石山镇把春藏村作为村级示范点,推动施茶村委会8个自然村连片创建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海秀镇率先在全区推行社会化管理,把全镇6个村的保洁和清运承包给企业,有效地改善了环境卫生。

村(居)干部群众发挥主体作用。将整治活动作为基层组织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平台,村(居)干部以身作则,把群众动员和组织起来,引导和带领群众改善环境、美化家园。

精心组织,强力推进。区委、区政府定期召开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推进会和现场会7次;各镇(街)也根据本单位实际召开有关整治活动考核及动员会、点评会、座谈会等。

营造全民参与整治的浓厚氛围。每个村(居)建有宣传栏,全区共有宣传栏90多个。开展“三美”采风行动,邀请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围绕“美丽的人、美丽的景、美丽的家”多层次、多角度对区环境综合整治宣传报道164篇次,头版刊登21篇次。开展主题创建活动。开展“美丽乡村•排球赛”、“美丽乡村•文艺晚会”等共15场,开展“青年志愿者美化家园”和环境综合整治PPT制作大赛;举办“美丽乡村 幸福家园”摄影大赛,通过网络平台、宣传栏和编印《秀英印象画册》展示获奖作品,扩大“美丽乡村”的影响力。

加强督查考评。建立督查工作机制,每月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进行督查21次。建立考评工作制度,对

各单位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情况进行了专项考核。

五、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实现农民“增产、增效、增收”

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以石山镇火山口片区和永兴镇建群村片区为重点,结合市领导和市有关单位结对帮扶贫困村工作,全力推进贫困村文明生态村创建,全区41个贫困村27个已经实现脱贫。截止目前,全区279个自然村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占全区自然村的85%,基本形成了三大片区,即:以海秀镇、长流镇、西秀镇为主的城郊型文明生态村片区;以永兴镇、石山镇为主的羊山生态型文明生态村片区;以东山镇为主的农业观光型文明生态村片区。

做大做优乡村旅游。整合石山和永兴两镇乡村旅游资源,通过绿道慢行系统和乡村农家乐,把美社村、美贯村、美孝村、美梅村等古村落串联起来,举办“走进羊山 感受秀英生态美”旅游月活动,提高秀英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引导调整产业结构。共完成22宗农村生产用水工程,切实解决生产用水问题。技术帮扶促增收,在冬季瓜菜、热带水果种植等方面进行技术帮扶,共举办29期农民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民12631人次,帮助农民掌握1-2门生产实用新技术,增强科技致富本领。

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政府引领、帮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多种合作经营模式。东山镇统历岭村全村70户农户全部入股成立统历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共建设常年蔬菜生产基地550亩,年人均纯收入由过去的6000元提高

现在的11000元。全区共有46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

六、多策并举,协调推进,实现“基层党建”与“美丽乡村、洁净家园”两促进、双丰收

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形成合力。提高村党支部书记带头抓环境综合整治的积极性,突出村党支部书记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能力。

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召开村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大力宣传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意义,让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更加深入人心。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号召全体村民养成良好习惯,自觉保护环境。

党员率先垂范,发挥先锋带头作用。各村党员积极主动,率先垂范,石山镇施茶村委会党员干部带头主动让出自家宅基地支持环境整治工作,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在全区深入开展在职党员“三亮三服务”活动,735名在职党员深入农村社区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

自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开展以来,我区的城乡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秀英美丽乡村将进一步散发魅力。

第三篇:建设生态文明打造中国美丽乡村

建设生态文明打造中国美丽乡村

——安吉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路径初探

余培发

2010年11月8日,笔者与参加中国生态经济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的部分专家学者一道,从浙江杭州出发,去安吉县学习考察了该县坚持以“建设生态文明”为主题、打造“中国美丽乡村”的情况,至今记忆犹新。那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汽车在安吉县境内的公路上穿行,车窗外景致美不胜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幅“山水秀美、村庄和谐、物产丰富、人人幸福”的现代新农村画卷„„

据安吉县政府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迅速崛起的一个对外开放景区,北靠天目山,面向沪宁杭,全县辖10镇5乡1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幅员面积1886平方公里,人口45万。2009年,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59.52亿元,增长11.2%,人均突破5000美元,增幅位居湖州市之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36亿元,增长21.4%;财政总收入18.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5亿元,分别增长24.3%和27.4%,增幅位居浙江省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380元,分别增长10.2%和10%。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安吉县各级党政领导始终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不动摇,着力打造“中国美丽乡村”的结果。

一、以生态立县为导向引导发展方式转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了尽快脱贫,安吉县选择了一条资源消耗型的工业发展之路,引进和发展了一批造纸、化工、建材、印染企业,使全县经济在短期内获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由于大量工业废水的直接排放,使得西苕溪原本清澈的水变成了V类甚至劣V类,流域生物多样性锐减,加之林木、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同时,由于一些低、小、散的资源加工企业烟尘无

法达标排放,空气污染也十分严重。因此,在国务院太湖治理“98零点行动”中,安吉县先后投入了8400万元资金对74家污染企业进行强制治理,并先后关停了33家污染企业。在付出沉重治理代价的同时,安吉县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优势,意识到一个自然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的山区县,靠牺牲环境的粗放经营方式来加快本地工业经济发展很不科学,最终难以持久。

在痛定思痛之后,安吉县委、政府于2000年初明确提出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从创建竹子、椅业、电力、书画“四乡”到实施大都市后花园建设,从生态景区开发到创建旅游强县,从发展“一竹三叶”到发展生态经济,安吉不断深化生态建设理念,逐步实现了从环境资源化到资源生态化、再到生态产业化的提升,使该县先后被评为了首个国家生态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新农村与生态县互促共建示范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全国绿色小康县、国家园林县城,并荣获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特别奖。在此基础上,安吉县委、政府又于2008年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打造中国美丽乡村”的战略构想,决心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的成功范例。

二、以绿色经济为支撑培育发展低碳产业

安吉的发展历经了“保护与治理”、“整治与建设”、“提升与优化”三个阶段。从二十一世纪初开始,安吉县便踏上了一条以“绿色经济”为支撑的产业发展之路。

在新型工业发展方面,他们通过实施“绿色招商”,使新型医药、绿色食品、机电环保等一大批新兴工业项目相继入驻了县里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有效推进了全县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此同时,他们加快了竹制品和转椅两大传统绿色产业的发展。竹制品加工已形成了从根到叶、从物理利用到生化利用配套完善的产业链,全县竹产业年产值已超百亿元;转椅已有7大系列500多个品种,年产3000万把,销售量约占国内椅业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

在生态产业发展方面,他们依托“中国大竹海”、“中国美丽乡村”两大旅游品牌,大力发展了乡村特色旅游业,启动实施了生态体验、度假养身、商务会展等重点发展项目,提升了农家乐休闲旅游档次,加快了白茶、蚕桑、笋竹等10个农业观光园区建设和10个毛竹现代园区建设,启动了休闲农产品加工区建设,推广了“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建立了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60个共10万亩,高效生态农业年增长15%以上。仅2009年,全县就接待游客540万人次,景区门票收入8450万元,旅游经济总收入达22亿元。目前,安吉县已成为著名的中国竹乡和白茶之乡,植被覆盖率达75%,森林覆盖率达71%,境内空气质量为一级,水质在二类以上,是长三角地区的天然绿色氧吧和极具魅力的央视生态影视基地和全国户外运动基地。

三、以打造中国美丽乡村为载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多年以来,安吉人一直在苦苦寻找一条建设生态文明与推进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互促共进的理想之路。通过积极探索,他们终于有了可喜收获——那就是坚持以打造中国美丽乡村为载体,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此,他们从六个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

一是抓环境保护,提高保障力。近几年来,他们加强了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了重要饮用水源地、生态公益林、生态植被和生态敏感点的保护力度,实施了土壤、矿山、河道等生态修复保护工程,完善了生态补偿机制,下大力气整治了毁林开山、滥采滥挖等突出问题。

二是抓环境整治,提高承载力。他们实施了“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抓好了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重点推进了水污染治理和工业污染防治,开展了城乡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河道流域与城郊结合部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同时,建立健全了美丽乡村长效管理机制,县财政专门安排了400万元用于日常管理,县级以下配套1200万元,安排了600万元用于基层干部三级保障工作、200万元用于长效管理的考核奖励。

三是抓环境美化,提高带动力。他们计划用10年时间,通过环境、产业、素质、服务四大提升,把全县187个行政村全部建设成为“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现代化新农村样板。目前,全县已经成功创建了精品村60个、重点村29个、特色村2个,形成了精品观光带4条。2008年以来,县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资金用于生态建设、安排1亿元资金用于中国美丽乡村创建,县乡镇两级财政累计投资达2.4亿元。2008年至2009年,有91个创建村集中实施了道路联网、危房改造和污水垃圾处理等各类项目1140个,总投资达8亿6千8百万元。2010年,县乡镇财政用于环境美化的投资预计将突破3亿元,同时要将已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的2010年中央扩大内需投资储备项目的17亿元资金,全部用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

四是抓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他们实施了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项目,抓好了主要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加强了竹产业的循环经济建设,扶持了资源再生产业,发展了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行了废弃物的循环开发利用,有效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率。

五是抓宣传教育,提升干部群众的生态文化理念。他们组建了竹叶龙、威风锣鼓、貔貅舞等村文化活动团队62支,通过开展“3.25”生态日和“6.5”世界环保日等大型宣传活动,激发了全县干部群众参与打造中国美丽乡村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同时,他们立足安吉实际,坚持竹文化与书文化相结合,抓好了10万农民素质培训和现代市民教育工程,推进了安吉的历史文化、物产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极大地提升了城乡居民的生态文化理念。

六是抓基地建设,广泛开展生态环境创建活动。他们已在县城和18个乡镇建成了中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生态博物馆和一批农家书屋、企业书吧、书香校园、书画长廊、生态公园等生态文化设施,扎实开展了生态、文明、平安乡镇和绿色社区、绿色企业、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现已创建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12个、省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绿色社区7个、省级绿色学校8个、省级绿色企业

5个。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切实提高了大家对打造中国美丽乡村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形成了全民共创共建共享生态文明成果的氛围。作者系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政协常委、经济委主任

第四篇:打造美丽家园,构建和谐乡村

打造美丽家园,构建和谐乡村

——阳山村环境长效管理现场推进会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随着阳山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以突出“特色农业、生态宜居、休闲度假、文化养生”为特色的发展理念逐渐深入,而村(社区)环境卫生状况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反映了社会文明程度和地方政府管理水平,建设整洁、优美、健康的村级环境,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提升地区对外显示度,提高地区整体竞争水平的重要内容。阳山村总面积3.14平方公里,现有18个自然村,户籍人口2611人,常住人口共3600余人。村周边有安阳山、狮子山、长腰山等多座山丘,山明水秀,土壤肥沃,自然环境优美,现有果园面积2630亩,是以水蜜桃种植为特色的乡村,2013年被评为无锡市十大美丽乡村之一。自今年村级环境长效管理工作开展以来,我村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政府对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认真组织,狠抓落实,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现将工作开展和推进情况作一汇报:

一、建章立制,精心组织,构建长效体系

2012年至今,我村先后完成了朱村、郭庄、砻坊等7个江苏省三星级康居示范村的创建和达标工作,其他自然村正在创建和提升过程中,维护好整洁有序的村容村貌,一直都是我村管理工作的重点。今年以来,区镇两级都高度重视村级环境长效管理工作,年初镇政府就下发了《关于加强村(社区)环境长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和《推进村(社区)长效管理的方案》,并专门召开了村(社区)环境长效管理推进会议,镇城管办也多次来我村调研,指导解决环境长效管理工作中的各类问题。我村按照上级要求,对照工作标准,认真开展村长效管理的各项工作,早在镇城管委文件下发后,就立即成立了以村书记为组长,由村委主任主抓,1名村副职干部专职负责,聘用1名村退休干部协助管理的长效管理工作小组。同时,积极落实长效管理环卫保洁队伍的建立,明确职责,分片包干,制定了“日常保洁”,“垃圾清运”,“河道保洁”,“绿化养护”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构建了立体式的环境长效保洁体系。

二、统筹管理,细化职责,完善管理机制

我村现建有专职环卫队伍共12人,其中村巷道路清扫保洁员8人,河道保洁员1人,绿化养护管理员2人,公用设施维护管理员1人,按照每人每月1000元的待遇加部分考核奖金的标准签订用工合同。在制度管理上,我村与每个保洁员订立了分片分工包干责任制,明确了保洁内容、范围以及要求,并设立了卫生保洁责任牌,确保管理全覆盖。在考核管理上,平时由分管长效管理工作的村干部具体负责工作的安排、检查、协调,每月由村主任牵头对保洁情况进行两次考核,对发现的问题,按照职责范围以图片形式落实到人,随即告知,随即处理,并将考核情况进行小结和公示,在年终统一汇总,按照具体的考评情况进行奖罚。通过队伍的完善和一系列制度的推进,确保我村的环境长效管理工作有序、高效、精细化,杜绝以往“带得过”、“粗直络”的应付现象。

三、全民参与,注重实效,提升管理水平

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工作是一个需要全民参与的工作。一方面,我村加大环境长效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村民树立“村庄是我家,环境靠大家”的意识,充分发挥村民对环境长效管理的自治作用。利用村民组长、党员干部、村民热心代表等组成15人的宣传队伍和义务监督队伍,挂牌上岗,定期督查村巷、河道保洁,公用设施维护,绿化美化等情况,鼓励村民自觉改变一些陈旧的生活习惯,自觉参与环境整治和长效管理工作,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变”。平时由村委组织到周边管理先进的单位进行学习参观,学习一些好的理念和做法,提升他们做好监督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村委在年终给予一定的奖励。另一方面,我村把村民素质教育与环境长效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朱村、郭庄等自然村制定了村民普遍能接受和遵守的《村规民约》,并上墙公示,使村民对有损村容村貌的行为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从而提高村民素质,珍惜整治成果,目前效果良好,下一步我们将在其他自然村推行。同时,我村还积极开展“美丽庭院星级户”评比活动,在村公示栏内公示评比标准,并与每位农户签订环境卫生责任书。下一阶段,村委将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对门前屋后干净整洁的家庭和有损村容村貌的家庭,进行相应的奖惩,并在年底进行全村的评比活动,由村委对表现好的家庭户给予表彰及奖励。通过活动提高村民自觉维护家前屋后环境卫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村民树立维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责任意识。

另外,对于在我村居住的外来人口,我们也经常和他们进行沟通,在交流过程中引导他们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对于配合支持长效管理工作的,在工作和生活中村委给予实际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村委对他们的关怀,鼓励他们融入我们的大家庭,为共同打造美丽和谐的乡村环境作出贡献。

各位领导,同志们,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工作既是一项综合性的民生工程,更是一场“攻坚战”。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我村将按照上级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不懈,长治久抓,扎实推进,确保环境长效管理工作取得实效,争创江苏省美丽乡村,为全区“三优三宜”新惠山建设,为打造我镇“青山绿水、亦农亦景、益商益游”的田园乐活小镇作出积极贡献。

我的发言完了,不到之处请各位领导和村书记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五篇:打造生态循环农业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打造生态循环农业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农业部第28期处级干部任职培训班第二组报告

盐茶古道、丽水金沙。5月28日,农业部第28期任职班第二调研组走进贵州省金沙县,重点就如何平衡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了专题调研。10天的时间里,调研组深入4个乡镇8个村、6个龙头企业、5个合作社、1个家庭农场、农家书屋、道德讲堂、廉政文化艺术作品展厅、文化广场、钱壮飞烈士陵园等,与基层干部、农技人员、家庭农场主、普通农民、种养大户、返乡创业青年、企业负责人等进行座谈与交流,就美丽乡村创建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与建议进行了深入研究,感触颇深。

一、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一)基本情况。“头枕赤水,脚踏乌江,你是八百年打鼓场。玉水金山,盐茶古道,铃声唤起穿梭的马帮。玉水金沙,金山金沙,你是我魂牵梦绕的家乡......”这首《爱在金沙》,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跨越时空的磅礴气势,诠释了“盐茶古道、丽水金沙”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展现了美丽金沙的骄人风采。

金沙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是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东大门。全县总面积2528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街道)、241个村(社区),总人口66.7万人,耕地面积128.71万亩,林地保有量198.5万亩,森林面积178.27万亩,森林覆盖率52.03%,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境内有煤、铁、硫、磷、硅等19种矿藏,其中煤炭储量72.77亿吨,是全国50个重点产煤县、“西电东送”工程能源基地之一。金沙酒文化源远流长,“金沙回沙酒”连续蝉联“贵州十大名酒”称号,为中国驰名商标。金沙茶文化历史悠久,清池茶在汉代被列为宫廷贡品,“清水塘”牌清池翠片荣获“贵州十大名茶”称号,金沙被命名为“中国贡茶之乡”。金沙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西部百强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中国贡茶之乡”。2014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59元,比贵州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488元,比毕节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936元。

(二)主要做法。近年来,金沙凭借厚重的历史文化积累和无污染的青山绿水,不断开拓创新。从2013年开始,按照农业部、贵州省和毕节市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有关要求,以“循环经济、立体农业、生态环保”为核心理念,重点围绕“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广泛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正在描绘一幅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多彩画卷,力求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以实现绿水青山生态美与金山银山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1.加强组织领导,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保障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金沙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毕节市政府副市长、金沙县委书记丁翊强同志任第一组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卢宏同志任组长的“金沙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三年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

二是各部门分工负责。金沙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台账,细化每一个创建点的建设内容,负责创建工作的统筹、协调和调度。明确了城乡规划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农牧局、环保局、文明办、纪检监察部门和民生监督特派组各部门的职责,其中农牧局负责创建点产业谋划布局、产业项目的组织实施及农业科学技术的培训指导等工作。

三是强化督查问责。县督办督查局采用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各乡(镇、街道)创建工作进行督查,每月将督查考核情况进行排名,对工作开展排名前三位的乡(镇、街道)奖红旗,对工作开展排名后三位的乡(镇、街道)“奖”黄旗,形成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2.坚持生态优先,为美丽乡村建设指明方向

一是制定发展规划。金沙县在推进美丽乡村创建过程中,特别注重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加强农村生态屏障保护和修复,统筹推进农村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坚持生态优先”为基本原则,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宜居宜业宜游为目标、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注重城乡统筹、生态移民、市场运作,围绕“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的创建要求,组织制定了《金沙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将通过3~5年的努力,使金沙农村建设成为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美丽乡村。

二是制定创建标准。在广泛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明确了创建标准,出台了《金沙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标准》,分类开展“普及型、小康型、示范型”创建点建设,突出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注重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循序渐进。计划到2017年,创建点覆盖除涉及城镇、旅游区、工(农)业园区规划外的所有210个行政村(社区):其中,普及型创建点行政村(社区)39个,小康型创建点行政村(社区)74个,沿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县乡公路打造示范型创建点行政村(社区)97个,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强化产业培育,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支撑

金沙县特别注重着力培育发展农村产业,促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按照“山顶植树戴帽子,防止水土流失;山腰种植经果林系带子,提高经济效益;山下调整农业结构铺毯子,提高单产增加收入;美化民居盖房子,打造特色村庄;庭院经济综合经营发展拓宽增收渠道抓票子”,根据各地气候条件、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打造山地高效生态农业,大力推进以“菜篮子”、“肉架子”、“茶杯子”、“果盘子”和“药匣子”为主要内容的“五子工程”,重点发展茶叶、特色经果林、生态畜牧业、中药材等特色产业。

同时,借力乡村独特空间环境、田园风光、民俗文化、特色生态观光农业,鼓励私企、个体户投资建设休闲农庄和开办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深入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重点培育精致有机农产品种养、优质农产品加工、农村休闲养生龙头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打响“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名优农特产品品牌。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村种植户、养殖户、科技示范户开展规模化生产,为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4.注重生态循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金沙县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药、化肥、农膜等在大幅度提高农业产出的同时,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污染问题,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也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了威胁。随着正大集团金沙50万头生猪体系项目建设,金沙将实现年出栏100万头肥猪的目标,加上农作物秸秆、农民生活垃圾排放,农村环境压力将逐步增大,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建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推行“一控两减三基本”的新思路:“一控”指控制农业用水总量,“两减”就是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三基本”就是畜禽粪便、农用地膜、农作物秸秆基本回收综合利用。

为此,金沙县正在依托贵州金沙贡茶茶业有限公司2万亩茶叶基地和贵州正大农牧食品有限公司年出栏1.9万头肉猪三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在岚头镇岚丰、三桥、高果、东隆四个村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一是畜禽养殖实行雨污分离,粪污干湿分离,加上沼液水肥一体化利用,实现县内农业用水量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下降5%;二是实行干粪收集加工有机肥出售,污水经沼气池发酵后用管道输送至农田追肥,并建立病死动物集中无害化处理焚烧炉或化尸池,实现项目区内养殖粪污和病害动物肉尸全处理、零排放、全消纳;三是通过市场化运作,收集农作物秸秆作基料,按照配方用畜禽干粪进行粉碎、搅拌、堆积发酵制作有机肥商品出售,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91%以上;四是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加畜禽有机肥和沼液水肥一体化施用量,在项目区内年减少化肥使用量50%以上;五是通过推广太阳能杀虫灯、黄板、蓝板等生物防控技术,加上用沼液追肥和农作物叶面施肥,降低农药用量50%以上;六是制定农膜使用标准,规定只能使用厚度大于0.01毫米,耐候期大于12个月,且符合国家其他质量技术标准的农用地膜和厚度大于0.12毫米的农用棚膜。同时,回收农膜和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加工再利用,实现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0%以上。项目完全建成后,农业面源污染将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生态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将稳步提升,对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意义重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金沙县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发现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亟待提升农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认识。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一系列强农惠民政策的深入实施,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广大农村群众是深有感触,深有体会的,总体对美丽乡村的建设是赞同、支持的。但是,由于财政资金压力大,在资金投向上只能“照顾大多数”,而群众的需求各不相同,难以做到对群众需求“一一满足”,导致部分群众对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认识不到位,有抵触情绪,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情不高,群众的主体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亟待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基础设施簿弱仍然是制约美丽乡村发展的主要因素。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通村公路、通组公路硬化建设任务较重,部分村组人畜饮水不能正常保障,一些村寨供电质量不高。特别是农村路况不行,路面太窄制约了农村商业的发展。重点村寨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庄路面宽度达到5-6米比较合适,而现在只有3.5-4.5米。很多地方农产品运不出去,发展大棚蔬菜,菜种出来了,但路太差,菜运不出去,菜贩子也不愿意来收,尤其是在雨天行车更难。路修成了,但没钱维护,只有建设资金,没有管理资金,没多久就成了烂泥路,依旧是车难行、人难走。我们这次调研就经常经过这样的路面。

目前,农村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特别是宽带覆盖率太低。我们调研组去的大田乡新隆村,今年年初村委会通了中国移动宽带10M网速的光缆,根据“宽带乡村工程”时间表,到2015年农村宽带接入能力达到4M,农村家庭宽带普及率达到30%,但是半年已过,这个村没有1家农户装上宽带。为此,当地老百姓呼吁亟待加强农村宽带建设,消除城乡数字鸿沟,逐步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才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惠民政策的落实打下坚实基础。

(三)亟待加强农业技术指导服务。目前,农村年轻人少,不愿种地,主要以中老年人、妇女和儿童为主体,投入不足,广种薄收,特别是化肥施用方法不科学,肥料利用率低,施肥结构不合理,导致土壤生态环境污染,而技术支撑与科技服务又不能及时到位。例如大田乡土地零碎,适合白菜、萝卜、莲花白和马铃薯等冷凉蔬菜的种植,但是农民在种植上比较盲目,形不成规模,信息不畅,价格波动比较大,专业大户难以培养。

(四)亟待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农村的文化活动总量偏少,文化生活枯燥,一般都是在“春节”等重大节日才开展一些文艺活动,闲暇之时,农民除看电视之外,最主要的消遣活动就是串门、打牌、打麻将等,低俗的东西必然乘虚而入。另外,村与村之间文化生活不平衡,近年来,因征地、三产用地、招商引资,很多村经济都得到了长足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大大加强,而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村,精神文化生活则较为薄弱。

三、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

建设美丽乡村,是落实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是新时期亿万农民的中国梦。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既秉承和发展了新农村建设的宗旨思想,又丰富和充实了其内涵实质。建议金沙县在下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更加关注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更加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加关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更加关注农业功能多样性发展,更加关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更加关注保护和传承农业文明。同时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有机统一。

(一)做好确保农民主体地位与政府主导的有机统一。美丽乡村创建作为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应当是政府主导下农民唱主角的机制,政府在抓好农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逐步把农民作为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主体。要通过宣传进行发动,让广大农民知晓为什么要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如何开展创建,真正解决农民的思想认识问题,变政府“要我建”为农民“我要建”。要通过宣传进行发动,激发农民参与创建的热情,充分发挥农民智慧,积极为美丽乡村建言献策,让农民真正“动”起来自己干,防止“政府干、群众看”的包揽现象。

(二)做好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的有机统一。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既要提高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更要拓展农民创业就业的空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当前,虽然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与日俱增,乡村工业的布局也在不断优化,但农村面源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在推动乡村工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将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作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考核体系之中,通过对化肥、农药的减量,畜禽粪便、秸秆、农膜、生产生活垃圾、污水等废弃物的处理利用,实施水肥一体化,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要立足当地生态环境资源,农业生产条件,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大力推行“一控两减三基本”的新思路,走出一条符当地实际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之路,这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有效途径。

(三)做好技术创新与技术集成的有机统一。既要加强对农业资源减量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又要强化技术集成配套,以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畜禽清洁养殖、秸秆综合利用、蔬菜残体资源化利用等为重点,对现有的单项成熟技术进行集成配套,形成适宜于不同地区的技术模式,进一步扩大推广应用规模和范围,重点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清洁生产、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取得突破,逐步建立完善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同时,要十分重视农民的文化知识、公民素质及创业创新等方面的教育,努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使农民的综合素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相匹配。

(四)做好内在美与外在美的有机统一。美丽乡村是千百年来人类自然选择的结果,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现代意义上的美丽乡村,应着眼“三农”全局,包含“三生”和谐,兼容“四美”统一。生产、生活、生态融为一体、协调一致。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人文美“四美”统一。美丽乡村应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有机统一,一方面包括能充分体现乡村外在美的“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庄整治环境美、基础设施完善美”,同时应涵盖能充分展现乡村内在美的“创业增收生活美和乡风文明素质美”。要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既弘扬传统农耕文化,又把现代文明理念渗透到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形成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做贡献。

下载建设美丽乡村 打造生态家园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设美丽乡村 打造生态家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打造生态新村 建设幸福家园

    打造生态新村建设幸福家园 一、建设生态文明新村的必要性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新时......

    建设美好乡村打造幸福家园

    建设美丽岔河打造幸福家园今年来,我镇围绕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要求,积极推进“三新”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聘请专家对镇区主干道进行高端规划设计,结合万顷良田、城乡挂钩规划......

    打造精品小镇建设美丽乡村

    打造精品小镇 建设美丽乡村 龙彦宾 “打造精品小镇,建设美丽乡村”实现这一蓝图,结合佘市桥镇实际,从突出发展村集体经济,建设澧南精品小镇出发,提出以下几点: 一、因地制宜,找准村......

    积极建设生态文明 全力打造美丽乡村5篇

    积极建设生态文明 全力打造美丽乡村 各位来宾、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庆祝安吉人民的第五个生态日。从“生态示范区”到“国家生态县”,从“全国新农村与生态县互促共建......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环境两篇篇一围绕“一中心、两试点、三条线”,坚持“四个到位”,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环境整洁、设施完善的美丽乡村,实现环境美好、生态......

    关爱生态枣庄建设美丽家园

    关爱生态枣庄建设美丽家园 山东是一个锦绣壮美,资源丰富,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 山东有五岳独尊的巍巍泰山、有孔孟之乡的魅力、有美丽的渤海黄海湾畔、有富饶的胜利油田„„无......

    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美丽家园

    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美丽家园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县社保局的一名普通干部,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美丽家园。 当我国航天员乘坐神舟飞船第一......

    建设生态文明,铸就美丽家园

    思文霞 201301102020 13级心理班 建设生态文明,铸就美丽家园 ------专题三读后感 唐纳德说过: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 起因不在于生态系统本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