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文明创建三年工作总结
农村文明创建三年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村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创建XX市文明村工作为重点,开展各项工作。在XX市文明办和开发区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我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为了实现“中国梦、xx梦”的理想,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创建XX市文明村为目标,以创建“十星级文明家庭”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为载体,使村的四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xx村创建文明村以来,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好评和荣誉嘉奖,2012年被xx省评为xx省文明村;2012年被丹阳开发区评为村居考核一等奖;2012年被丹阳开发区评为五好先进党组织;2013年度被XX市评为文明村;2013年被XX市评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示范站点;2013年被XX市评为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2013年被丹阳开发区评为五好先进党组织。经济建设工作飞速发展,在村两委干部的努力下,经火车站老货场改造的多元化工业园区已基本初见规模,我村通过积极招商引资,截止2014年底,共引进企业33家,实现工业销售达2.5亿元,工业增加值1.5千万元,创利税500万元,村级财政收入310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20216元。
我村始终坚持环境卫生长效管理,以人为本,努力发展经济建设,使村风民风得到根本好转,村民自觉遵纪守法,邻里的气氛更加和谐。这一年连续不断创建文明村的工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大方面:
一、经济发展稳步前进
这一年以来xx村在党总支书记眭镭义的带领下,集思广益,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发展经济。我村按照生态村的要求,拆除窑厂,转而深挖潜力,横向发展,经过对原新丰火车站老货场的开发,截止2014年底,共引进企业33家,本村企业3家,建成了集化工、五金、轻工、电子、建材为一体的多元化工业园区,每年为村财政增加了近150万元,解决了本村赋闲待业人员140余名。
二、思想教育有序进行
我村在创建文明村的活动中,把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家庭”和“百分考核户建档案”活动作为载体来抓,通过年初农户申报、平时抓动态、抓管理、百分考核户建档案考核记分,将此类数据作为年终评星级的依据,充分的体现了创建文明户的真实性、公平性和公正的严肃性,有效的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参加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使这项活动参与率达100%,达标率近98%以上,推动创建工作以正常化、规范化进行,既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又强化了我村管理工作,由村委会主任专职抓,各组组长具体抓,村财力作后盾,每年投入约5万元。通过活动有声有色地进行,村民的素质普遍得到提高,村风民风得到根本转变。
三、村容村貌整洁优美
我村严格按照创建标准和要求,把创建国家卫生村和优化环境、美化xx村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大力实施“环境立村”战略,坚持长效管理责任制,深入开展了“清洁家园,美化xx”和“xx是我家,创卫靠大家”为主题活动,每年共发创卫资料,对村各家庭落实门前四周三包责任制。全面推行了垃圾袋装化管理,每天定人打扫,集中定时清运,全村共建垃圾箱88座,垃圾转运房2座,水冲式公厕8座,全村共有专职保洁员21人,对村容村貌定期进行专项整治,对道路区域保洁实行“领导分工、路段清扫”负责制。对村级企业的垃圾实行袋装化,规定专人收集和清扫。我村还投资几十万元完成了北区迁坟工作,建成集体公墓,腾出土地搞经济建设,也方便对墓地的集中管理,消除隐患。
四、社会治安秩序良好
我们村在创建文明村活动中,把法制教育,维护社会治安,作为关键措施来落实。近年来,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村和普法教育,我们采用学(每季度坚持以组为单位学法律、村规民约等)、看(看电影、录像、图片展等)、听(讲传统、讲村史、讲身边的先进人物事迹),走出去(到外地参观考察)等形式,教育村民自觉遵纪守法,提高自身素质。对村暂住人口通过派出所与私房出租户签定责任制,要求出租户事先到村申请、登记后交大泊派出所备案暂住,有效管理了村的流动人口。同时实行信息快报制,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对综合治理实行规范管理,实行群治群防,村委会建立健全了工作职责,由治保主任担任组长,建立8人联防队伍,每天警卫值勤,充分发挥了治安联防队作用,保证了村的治安状况良好,村风民风普遍好转。我村连续几年来无刑事案件,无影响恶劣的村民纠纷,综合治理工作连年被开发区评为先进村。
五、科教文化稳定发展
我村大力实施“科技兴村”战略,村党总支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结合党建“先锋工程”,村主要负责人都要到实验小学和实验中学了解和关心村儿童的入学及学习情况,帮助有困难的家庭,解决学生入学难的问题,并送给一定的慰问金。我村还通过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成立青少年校外辅导站,退休教师以图书阅览室、棋牌室、文体活动室、健身活动室和电教室为平台,通过开展写作训练、书法比赛、绘画展示、篮球竞技、乒乓球切磋、英语对话等活动,丰富青少年的寒暑假生活,加强思想道德、法律常识、文化知识和文体娱乐的学习与交流,让青少年们在玩中学,潜移默化中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构建和谐、文明、进步的新xx谱写新章。
以上是xx村创建XX市文明村的一些做法和取得的成绩,对照XX市文明办和开发区工委、管委会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有些工作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但我村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奋发进取,“两率先”的发展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我们将以创建XX市文明村为契机,全面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全面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为xx村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
第二篇:民政局三年文明创建工作总结
2018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民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工作方针,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全市民政系统逐步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良好风尚,为全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为加快脱贫攻坚、建设幸福六安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分耕耘一分成,创文引领百业兴。自2015年起,连续五届蝉联六安市第六、七、八、九、十届文明单位。2018年,被省政府授予安徽省爱国拥军模范单位,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安徽省第五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示范点单位;
2019年6月,在第二十次全省民政会议上被授予全省民政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20年4月,被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第十二届安徽省文明单位。同时也是六安市首批无烟党政机关。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市民政局始终把争创市、市直文明单位作为一项重要工程为抓,从夯实创建基础入手,坚持常抓不懈、常抓常新。??
1.健全文明创建领导组织。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局属各单位和机关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文明创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创建计划、管理、协调和督察工作,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班子成员配合抓的联动机制。
2.科学研究部署创建工作。把文明创建工作列入党组、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局党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文明创建工作,把文明创建和业务工作、党建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创建办公室根据全年工作,细化创建内容,分解到月,制定出全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目标、方法、步骤、组织措施等具体要求,使文明创建工作有章可循,为文明单位创建坚定了坚实的基础。
3.有力推进各项创建活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创建活动方案,并将创建工作细化,分解到有关责任组、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坚持一盘棋、两手抓,将局属单位、结对社区和局机关文明创建一并安排部署、统筹推进,我局多次组织干部职工进行党员先进性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的党性意识和服务意识,同时还组织学习了《六安市民文明手册》和《六安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应知应会知识》,通过宣传学习,统一了思想认识,使全局党员和干部职工充分认识了创建文明城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了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创建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每年投入经费超5万元,用于支持结对共建的草市社区开展创建活动。
二、强化思想建设,提升文明修养
1.着力打造机关学习品牌。开展机关大讲堂活动。每年至少开展12场次机关大讲堂,鼓励员工讲业务、谈心得、说事迹、同分享、共成长,支持全局干部职工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把机关大讲堂建设成局机关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打造成为全市民政系统的学习品牌,帮助干部职工积淀道德文化底蕴,提高自身精神文明素养。
2.夯实志愿服务队伍建设。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组建由127名干部职工组成的民政志愿服务队,制定了日常活动规范和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志愿者扶贫下乡、文明交通劝导、法律宣传、无偿献血、社区文明劝导和入户宣传“双创”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截止目前,已发布志愿服务项目35个,志愿者活动参与率100%,累积时长7720个小时,在市直单位服务时长累积第一。
3.加强文明创建宣传活动。走进结对小区,向社区居民发放《六安市民文明手册》《文明养犬倡议书》等“创城”宣传材料,在“创城”进入国检的关键时刻,号召志愿服务队扎根社区,积极投身于文明宣传、环境整治一线,进行垃圾清理,以实际行动号召居民养成文明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主动维护城市和社区环境卫生,使社区文明创建不留死角不落一人。同时还走上街头,开展“礼让斑马线、守法文明行”等文明交通劝导活动,宣传创城知识。举办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梁维兵和全省民政系统先进个人吴敏事迹报告会,大力宣传好人好事,弘扬爱岗奉献,传播文明理念,引领社会风尚,弘扬社会正能量。
4.发动全员共同抗“疫”。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市民政局作为文明单位立足本职、主动作为,担当尽责、共同抗“疫”,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今年发生疫情以来,志愿服务队联合乡镇街道和社区工作者坚守社区防疫一线,为疫情防控做出了应尽的贡献,同时由局领导带队,为独居老人、特困群众送去慰问和帮扶,让群众感受到“疫情无情人有情”的温暖。
三、丰富活动载体,增添创建动力
1.广泛开展主题创建活动。市民政局坚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主线,不断丰富创建内容,努力把创建工作做实做细。结合申报创卫、创城活动,在市直民政系统广泛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争当文明市民”等主题活动,集中整治文明礼仪、公共秩序、社会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倡导文明新风,规范文明行为,结合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周年庆活动,先后联合结对草市社区开展以“迎七一、传红心”为主题的文艺汇演,与市直其他文明单位、县区民政干部举办篮球联谊赛,组织女性职工参加市直巾帼才艺秀,歌伴舞“不忘初心”深受好评,开展“我与祖国共成长”演讲比赛、歌唱祖国等文体活动,不仅增进了职工同事间的感情,还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丰富了职工体育文化生活,促进了市直单位间的交流学习,展示了民政职工的良好精神面貌。
2.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积极开展“书香六安·悦读人生”全民阅读等文明创建活动,打造机关书屋,及时购买发放最新理论学习资料,同时强化微信、学习强国、安徽干部教育在线等网上学习,在全局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环境,树立文明道德的社会风尚,营造风清气正的思想氛围,构建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提升礼貌友爱的道德风气,展示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
3.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活动。认真开展民政系统依法行政法制宣传、老年人(孤残儿)权益保障法宣传等活动,加深干部职工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端正工作态度,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了全系统干部职工积极进取、奋发上进的激情和团结拼搏的团队精神,进一步强化了民政系统精神文明建设。
四、加强内部管理,争创一流业绩
1.加强党的建设。2019年机关党委按时换届选举,完成党建标准化验收,成为省级学习型党组织示范点,先后成立了六安市民政局老干部支部、团支部、妇女委员会,2020年完成工会换届选举,工会、团委、妇委会等工青妇基层组织进一步健全,实现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齐发展。常态化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校的培训,发展新党员,增强党组织的活力,为我局党组织注入新血液,增添新活力。
2.加强廉政建设。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健全党政干部廉政档案,组建机关纪委。坚持警钟长鸣,强化警示教育,通过上廉政党课、观看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片、开展普法教育活动等,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有效地预防腐败的发生。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领导干部带头学习,以案为戒、以案示警、以案促改,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并推动市直民政系统全体党员干部广泛学习,在机关形成清正廉洁的工作风气。2018年以来,我局无严重违纪和违法案件,员工无刑事案件,连续多年安生生产无事故,被市安委会评为先进单位。
3.加强业务建设。在民政窗口推行文明服务、微笑服务和人性化服务等优质服务活动;
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推进我市地名标准化建设,扎实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
深化殡葬改革,建立祭扫保障管理机制,提倡低碳、环保、生态、文明的安葬和祭扫方式;
提高低保标准,实现两线合一;
加快养老事业发展,提升社区治理和民政基本公共服务水平,2018年省政府对我市目标绩效管理考核,由我局承担的养老服务、社区管理、社会救助等四项工作考评均位居全省第一方阵,我局被省民政厅评为全省民政工作先进集体。在安徽省民政厅的2019年民政重点工作综合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2020年获得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安徽省民政厅颁发的全省民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4.加强机关建设。一方面严格对照机关单位控烟标准,成立无烟单位创建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完善控烟监督检查制度明确责任,设置控烟监督员强化日常管理,实现宣传、劝阻常态化,严格落实控烟工作责任,做到办公区域无烟全覆盖,切实打造无烟机关。另一方面进一步改善机关单位办公环境,制定局机关绿色节能实施方案,成立机关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和管理队伍,细化垃圾分类、节能、节水、节纸、公务用车节能等具体可行的绿色节能措施,实现绿色节能全方面无遗漏,严格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条例》规定和创建节约型机关的工作要求,做到卫生工作责任化,推进节能全面化,改善环境制度化,维护环境卫生自觉化。
五、治理诚信缺失,助力文明社会
1.持续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联动公安部门、各县区,持续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落实落细对社会组织的行政检查工作,通过走访、实地调查等方式对全市的社会组织展开摸底排查,完善社会组织年检各项标准,严把制度、活动、财务三关,有效地增强社会组织遵纪守法、规范活动的自律意识,社会组织年检合格率提高到87%。
2.持续开展慈善捐助失信问题专项治理行动。规范慈善组织依法依规开展活动,开展了慈善捐助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健全慈善组织认定、公开募捐审批制度,加强慈善组织信用信息管理,依据社会组织未依法履行义务或者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有关信用信息,建立“社会组织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制度,增加社会组织违法违规成本。近年以来,共有40家被撤销登记社会组织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要求慈善组织将报告、财务会计报告、公开募捐情况等及时向社会公布。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我局切实履行指导监督疫情防控慈善捐赠的法定职责,对市慈善协会、市红十字会等5家社会组织疫情防控期间慈善捐赠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督促慈善组织做好慈善款物收支的公开公示,做到公开透明,回应社会关切。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市文明委的指导下,我局文明创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差距和问题,我们将进一步查找不足,努力改进提升,推动文明创建工作不断深入,努力为全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幸福小康六安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省级文明县城创建三年总结
漳江镇渔父祠社区2012——2014年
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总结
踏雪寻梅三载功,今朝夺魁风雪中!完成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夺牌任务,用汗水浇灌收获,三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县创建办、镇创建办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在县委创建工作队的认真辅导和组织下,社区班子紧密团结,攻坚克难的胜利完成了各项创建工作任务。文创本身就是对社区服务与管理工作的一个提高,更是为社区居民创造福祉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创建活动开展,极大的提高了城市生活品质,促进了社区群众素质的提高,塑造了文明、幸福的新桃源活力形象。没有回眸就没有眺望,没有总结就没有规划,为此,渔父祠社区总结三年文创工作如下:
一、组织机构建设、运作及成效。
没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就没有协调一致的创建步伐,从2012年4月开始渔父祠社区在政协牵头的县交警大队、国资局、计生局、一中、烟草局组成的工作队领导下,组建以班子成员为基础的创建工作小组。以工作队为中心,工作小组为导向的整体创建格局,因地制宜的规划社区网格,定人、定责的协调机制,完备的每年一次牵头单位负责的调度会,每月一次工作队负责的专项研究会,每周一次工作队及社区班子协调会的工作定向会议制度。通过对每个人的自我能力特长分析,分配文创工作岗位,不管是工作队成员还是社区班子成员,都按照既定方案横向负责网格内事务,纵向负责宣传培训、督查呈报、协调组织、后勤保障等职能工作。在合理的组织框架下,有效的提高了创建工作的效率。特别是2014年是创建攻坚年,组织机构运行默契,不管 是资金保障协调还是活动开展组织,亦或是测评达标考核都体现出了组织运作的高效性。在政协外联办毛席保和社区总支书记万中林的密切配合下,圆满的完成了文创工作暗访测评、实地调查等工作,从前期的发动宣传、党员动员、入户组织到中期的督导协调,再到后期的测评跟踪等工作,工作队和社区班子成员按照部署、落实要求,召开党员、辖区单位等大型会议3次、小组协调会议15从,深入社区4个网格30多个单位院落、小区、小组开展督促检查工作,积极协调在职党员280多名开展入户宣传工作,完成4800多户文创宣传工作,为暗访测评夯实了坚硬的工作基础,为整个文创测评工作亮出了完美的答卷。
二、社区基础建设、亮点及效果。
文创工作的开展给予了群众最直观和实在的就是城市基础建设的稳步进行,三年来县城基础建设焕然一新,社区公共基础建设也得益于文创的春风,大到小街小巷的硬化维修,小到卫生设施的完善完备。只有美丽宜居的环境,才有人文素质的综合提高,社区在整个文创进展中,坚持以基础建设为依托,文创宣传为核心,文创活动为方法的基本原则,有序合理的量入为出的开展基础建设工作。2012年创建伊始,社区组织召开文创工作研究会中就明确了基础建设工作目标,每年年初都定向组织现场调研、经费筹措、解决方案等综合基础建设工作规划,同时针对每项基础建设都跟踪质量、进展、验收等各个环节,紧扣民生主题宣传创建益处。社区先后在2012年完成小街小巷2条600米硬化工程、3处200米下水道改造工程,使用资金15万余元;2013年完成小街小巷4条800米硬化翻修工程、2处100米下水道改造工程、400米下水道疏通工程、修缮6个污水沉井,使用资金25万余元;201
年完成小街小巷1条100米翻修工程,3处200米下水道整改工程、整治3处卫生死角清理垃圾30余车、购置公共卫生设施20个,使用资金30万余元。由于2014年即是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夺牌关键年也是国家卫生县城复查检查年,所以社区给予高度重视,为了圆满完成双目标任务,创建工作队及社区班子深入建设一线,实地踏勘协调工程施工进程,调查居民对工程意见,做到施好工的同时解决好群众合理诉求。例如:在处理3处卫生死角过程中,工作队及社区工作人员亲力亲为,组织协调,自己动手处理垃圾,上门入户动员群众,铲除城市种菜陋习,用行动获得了群众的认可,用行为树立了文明新风形象,为文创及国卫复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三、各项活动及宣传工作开展情况和群众效应。
文创活动和宣传工作是有机的联合体,通过活动宣传文创工作能有效提高居民群众的参与度和知晓度,能直接促进社区居民对文明素质的认识提高。同时,也只有不断丰富活动的任容,才能充实文创宣传的效果,为此,社区按照县委创建办和漳江镇创建办要求,积极落实志愿者活动、每月创建日活动、我们的节日活动、四进社区活动等主题活动,再配合社区自身实际针对性的开展文创活动。为了掀起创建高潮和提高活动参与度,社区积极加大宣传力度,采取送纪念品、签名、组织体育活动等促进居民互动。发动志愿者深入活动一线,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配备鲜明的志愿者标志,大张旗鼓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都为文创工作夯实了群众基础。2012年以来,社区紧紧围绕时间这根轴为依据,在慰问活动、纪念活动、互动活动、礼仪宣讲活动综合运用文创思路,收的了良好的文创氛围,每年开展活动20多次,参与志愿者300多人次,参与群众10000多人次,参与单位30多 个,每年投入活动经费约6万余元。2014年社区完善综合服务平台基础上,狠抓办公文化建设,新建宣传阵地80米,新建文化墙50米,新建文明宣传栏15块。为圆满完成暗访测评工作,动员党员上门入户宣传150人次,协调在职党员进社区入户宣传280人次,完成4800户宣传工作任务,确保了暗访测评85%以上的知晓率达标工作。
宣传和活动的最终目的还是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通过三年的创建进程,社区居民有了很大的认识和提高,从刚开始的不理解到现在的参与和支持;从开始的质疑和徘徊,到现在的信任和坚决。以往发生的不文明、不卫生情况也得到了良好的改善。
四、巩固成果还需努力的方向。
收获的成果来之不易,社区创建依旧任重道远。没有创建持续的春风,社区文明的萌芽就不会有参天大树,改革开放30多年来,沉淀着太多教育缺乏的文化素养,单一的经济模式发展又加剧了社区人文素养的发展滞后,只有持续的提高民生,促进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树立传统文化典范,围绕核心价值观不断宣传教育,才能稳固和谐文明的新桃源形象。只有,开拓视野组织向先进社区学习,结合社区实际开展互动性教育宣传活动,同时围绕不文明现象制定切实可行的约束机制,让更多群众参与到树文明讲新风的行动中来,才能走出良性互动的创建氛围。
桃源县漳江镇渔父祠社区居委会 2014年11月24日
第四篇:文明校园创建三年规划
南宽坪镇中心学
校创建文明校园工作三年规划
(2013年—2015年)
为了实现山阳县“多彩品牌”教育发展战略目标,使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从近年起,我校全面开始创建文明校园的活动,在创建文明校园活动中,我校应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以强化管理、树立师德形象、落实素质、改善校园环境“四大工程”为重点;以爱国、爱校、爱班级、进行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争创文明校园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法治校、以德治校”,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决定》,加强学校组织建设、校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德育工作力度,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二、创建目标(2013年—2015年)
形成以人为本,树立三个形象,营造二个环境的学校发展目标。
三个形象:
1、班子成员公正、清廉、开拓进取,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成为全校师生表率的形象。
2、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受社会尊敬、家长信任、学生敬爱的形象。
3、学生好学上进、文明礼貌、遵章守纪的形象。
二个环境:1.团结、和谐、文明、健康的校园人文环境。2.绿化、美化、净化、人文化的校园自然环境。
在师资队伍、内部管理、教育质量、学校环境建设等方面,按县级文明学校的标准来规范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把学校建成有特色、高质量的县级文明学校。
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李相红(校长)负责全面创建工作。副组长:王以茂(副校长)协助校长做好创建工作 副组长:柯贤芳(副校长)分管师德、德育、留守儿童及女学生关爱
副组长:茹官榜(工会主席)负责法制安全卫生、工会工作
成 员:
毛家美(教导主任)分管教学及校本研修工作。
曹昌胜:(总务主任)分管后勤服务工作。
王静:(少先队总辅导员)负责少先队工作。
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导处,由毛家美任办公室主任,各职能部门要结合本部门工作特点分工负责相应的文明创建工作。
四、创建途径
(一)加强文明校园的活动组织
1、在教师当中开展创当“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等评选活动;在学生当中开展创争当“文明班”、“新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学生干部”、“星级少年”等活动。
2、定期举行校园文化“六一”“七一”等节日文艺活动、艺术比赛、“中国梦—读书”及征文比赛、艺术节、武术操、学生综合素质竞赛等活动。
3通过参与各“文明单位共建”等活动塑文明单位形象,提高我校创建“文明校园”的社会影响。
(二)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
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反映时代的新发展和学生生活环境的新变化,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研究新时期学生思想变化特点,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把爱心融入到德育工作中,创造丰富多样的德育形式和德育工作新的有效载体,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努力取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成效,开创我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1、继续加强养成礼仪教育。要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结合新修改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认真开展养成教育,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对教职工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使全体老师、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理想信念和行为习惯。
2、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要创新德育工作机制,提高德育实效。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旋律。同时要开展具有时代特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丰富民族精神,把民族精神的教育贯穿到教育全过程。要充分发挥队会、班会、思德课德育阵地作用及学科教学的渗透作用,各学科要把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根据各自学科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中国近代史、基本国情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团结协作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同时要鼓励创新,利用各种有意义的节日、纪念日,寓教于学,寓教于乐。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公益服务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参与劳动,参与实践,通过亲自实践和体验,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养。
3、重视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人格健全发展。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和留守儿童、女学生的关爱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建立以师德主管校长为队长,班主任和年级长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和心里健康教育志愿服务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努力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科学辅导与学生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4、扎实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推进依法治校和民主法制建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普法工作力度。领导班子成员必须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努力实现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法制宣传员的作用,努力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的法制教育格局和学校、家庭、社会 “三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认真总结家长学校的办学经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家长学校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努力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创建现实法制示范校园和依法治校示范校。
(三)优化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在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上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讲究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实验,全面推进有效教学实验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强化教育管理,完善各项制度,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1、确保校本研修的有序进行。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研修,加强教学科研能力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推进集体备课,做好教科研的管理工作,认真开展校本课题研究,逐步建立科学的教研评估机制。
2、加强教学过程及常规的管理。质量是在过程中产生的。只有整个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能按标准上规范,最终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加强备课、讲课、辅导、作业、考试等教学常规的管理,继续开展公开课、汇报课、示范课、说课、优秀教案的评选工作,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完善评价制度。
3、重视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学校要逐步增加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投入;鼓励并推进现代化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熟练使用各种现代化教育手段,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技术的整体结合。
4、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整体提高全校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加强对广播操、眼保健操的管理,积极开展田径类项目的训练,认真组织以“健康、卫生、安全”为主题的教育月活动,加强传染病预防工作管理,防止传染病流行和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5、重视艺术教育,深挖艺术教育的潜力。要以开展各种传统的节庆日、纪念日活动为载体,开展积极、健康、向上的艺术、体育活动;进一步加强艺术教育的教科研工作,深挖艺术教育的潜力,提高艺术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四)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切实采取措施,在教师的师德建设、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
素质,以提高教学能力为重点,造就一批骨干教师队伍和优秀学科带头人。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教师教研队伍的建设。要在职务聘任、教师培训、考核奖惩方面面向优秀教师倾斜,加快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2、狠抓师德建设。进一步推动学校教师队伍的礼仪、道德建设,引导教师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风、学风上要以身做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使广大教师具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培养他们具有无私奉献、坚韧不拨的团队精神;具有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的强烈责任感;具有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
(五)加强安全工作
扎实做好安全保卫工作。进一步做好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要加强学校治安综合管理,杜绝意外事故发生,保障学校师生、财产安全。加强校门封闭的管理;规范校园内车辆的停放;加强学校消防安全方面的管理与监督,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坚持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对校园内及周边易发事故的重要部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认真抓好师生的普法教育工作。完善安全工作管理制度,优化服务,明确责任。
第五篇:黄山农村文明创建案例
黄山农村文明创建案例(共三篇)
黄山市“农村文明创建”工作案例一:
旅游与文化深度结合,助推黄山农村文明创建
创意单位:黄山市文明办 活动范围:黄山市农村
产生背景:黄山市前身为徽州,历史悠久、山水优美、文化底蕴深厚。1987年地改市,由徽州地区改为黄山市,辖三区四县和黄山风景区,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2008年,全市共有乡镇101个,共有村民委员会889个,农业人口112.66万,占全市人口75.9%,是传统的农业市。近年来,黄山市充分发挥山水优美的和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以乡村旅游发展与徽文化传承弘扬助推全市农村文明创建,并取得显著成效。
主要做法:
1、注重“三个结合”,深入推经农村文明创建工作 一是与保护和传承徽文化相结合。黄山是徽商故里、徽文化的发祥地。在农村大力宣传特有的“黄山精神”:即“迎客松”的开放精神、“徽骆驼”的吃苦精神、“徽州人”的和合精神、“古徽商”的诚信精神。各地农村结合自身实际,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民俗展演、书画展、摄影展等各种活动,使广大农民从内心认可徽文化的精髓,为博大精深的徽文化感到自豪,进而以符合黄山精神为荣,以背离黄山精神为耻,提升黄山市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是与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相结合。黄山市乡村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根据各村的不同特点,打造了景观依托型、农事参与型、文化体验型和休闲度假型等四种不同的旅游类型。2010年,黄山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约1400万人次,占接待总量2500万人次的56.62%;乡村旅游总收入58亿元,占总收入200亿元的29.09%。有105个行政村从事乡村旅游接待,数十万农民从事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形成了“一圈、一带、一片”(环黄山风景区乡村旅游圈、沿新安江乡村旅游带、徽文化乡村旅游片)。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村文明创建息息相关,农村在旅游开发、开放中,也逐步意识到农村文明创建的重要性,同时,全世界各地游客的到来,并与农民直接交往、交流,潜移默化中也提升了农村的文明素质,文明风尚在农村逐步兴起。
三是与“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工程、百佳摄影点建设等重大项目相结合。2008年以来,为保护和传承徽文化物质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推进旅游与文化深度结合,黄山市提出了“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工程、百佳摄影点建设。“百村千幢”、百佳摄影点遍及全市,点多面广,农村文明创建与项目建设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从一开始就拉升标杆、提高标准,并在具体工作狠抓落实,确保农村文明创建上台阶。
2、依托“三个抓手”,确保农村文明创建落到实处 一是抓结对共建,促以城带乡、联动发展。自2006年起,坚持不懈的抓好各级文明单位与农村开展结对共建,全市已建立680个全国、省、市和县(区)级文明单位与农村结成共建对子,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文明创建工作的发展。同时,根据各中心工作的调整,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建设等,针对农村文明创建的重点和难点,调整与农村共建的文明单位,确保共建工作发挥作用、取得成效。
二是强力推进农村“四大整治”。“四大整治”即作风整治、行风整治、在主要交通干线、旅游干道及两旁环境整治和重点景区景点周边村庄环境整治。在农村,主要抓“村两委”作风整治,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整治,以及村中道路硬化、亮化、美化和村庄卫生环境及河道整治。通过整治,努力打造“一路山水一路景”的乡村优美环境。
三是广泛开展农村“四创”工作。黄山市结合自身特点,在农村文明创建中,提出了农村“四创”目标,即:“清洁示范村、文明生态村、绿色小康村、移风易俗示范村”。围绕“清洁示范村”目标,开展“三清”(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三治”(治脏、治乱、治空)、“三改”(改水、改厕、改圈),“三修建”(修建道路、修建村部用房、修建水电和通讯设施),建立农村环卫体制;围绕“文明生态村、绿色小康村”,开展农村绿色提升行动,农家庭院美化行动,等等;围绕“移风易俗示范村”目标,村村建立红白理事会,大力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教育活动。
活动成效:
据初步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市在农村文明创建中的直接投资达到50亿元,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卫生建设、“百村千幢”古民居修复维护工作等等。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农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农民整体素质显著提高、乡村文明风尚逐步兴起。2008年,歙县并评为全国文明县城,黄山区耿城镇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黟县宏村镇、黄山市黄山区汤口镇、祁门县闪里镇等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
黄山市“农村文明创建”工作案例二:
孝传百家 爱在西递
创意单位:黄山市黟县西递镇 活动范围:黟县西递镇西递村
产生背景:中华民族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黄山市是中国三大地方文化徽文化的发祥地,在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孝文化遗存比比皆是:敬爱堂里悬挂有朱熹留下的大大的“孝”字匾额;追慕堂里有“二十四孝”图解牌匾;“千经万典孝义为先,天上人间方便第一”、“书诗经世文章,孝悌传家根本” 等许多关于“孝”的楹联更是数不胜数。西递村依托特有的文化底蕴,充分挖掘孝文化资源,将古代孝文化与当代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开展了“孝传百家,爱在西递”系列活动。
主要做法:
1、营造传承孝文化氛围,开展孝传百家活动。围绕“孝传百家”主题,组织“孝文化大课堂”、“孝文化进校园”、“孝文化进景区”等活动。不定期举办大课堂,邀请村内德高望重的老人宣讲源远流长的孝文化、感人的孝故事;将传播孝爱文化列为学校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入课堂编入教材,使学生们从小了解孝文化、感受孝文化,进而践行孝文化;在景区的导游词内加入孝文化的内容,特别是在敬爱堂、追慕堂及相关楹联的讲解中,浓墨重彩推出西递富有地方特色的孝文化,使孝行美德在景区内四处传扬,爱意融融。
2、充分挖掘孝文化资源,开展西递祭祖活动。徽州祠祭是徽文化中对孝的一种诠释、一种表达,为传承祭祀活动,西递人历经数十年,完成了徽州祠祭的资料收集工作,撰写了《尊宗敬祖,数典无忘》、《西递祭祖》等资料,胡氏后人胡晖生还被命名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祠祭代表传承人,西递村也成为徽州祠祭的传承基地。西递村每年举行隆重的西递祭祖活动,参与人员整衣肃冠、严格祠规,按照祭祀活动流程庄重严肃地进行,充分展示和体现了富有徽州地方特色的孝文化,让村民和游客在活动中得到熏陶、受到教育。
3、深刻践行孝文化内涵,开展爱在西递活动。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递,孝是这样被诠释的:其一,尊老孝老。西递村的老人不仅享受村代办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保险等,还从2005年元月开始,6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享受基本生活费80—100元;成立村老年协会、老年腰鼓队、戏曲舞蹈协会,以精彩的艺术活动丰富老年人生活;深入挖掘并传承民俗敬老活动,每年的重阳节是村里的尊老孝老日,通过座谈会、慰问、敬老院送温暖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孝道氛围。其二,敬亲爱亲。小家庭的和睦相爱,是社会大家庭和谐稳定的基础,通过开展“好媳妇”评选活动、“文明家庭”评选活动等,打造和谐家庭;通过“献爱心”、捐款等活动,提升村民的社会责任感,为和谐社会出一份力,尽一份心。其三,和谐邻里。为打造和谐邻里关系,增进沟通和理解,西递村通过腰鼓队、京剧票友会等群众性组织来增进友谊,通过开展了全体村民保护遗产签名、元宵灯谜等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来丰富文化生活,增强了全村凝聚力。
活动效果:
1、传承中华美德,构建美好精神家园。系列活动使“孝德”、“孝心”、“孝行”、“孝道”在西递村得到大力弘扬,使社会转型期人们感情淡漠、亲情疏远等弊端得以避免,充实的精神家园让西递村越发美好。
2、促进家庭和谐,推动文明西递建设。系列活动使孝文化渗透到了每家每户,和睦的家庭、亲近的邻里、幸福的老人、孝顺的子女,展现了时代新风尚和乡风新文明,和谐稳定定格在西递的粉墙黛瓦间,幸福美好流淌在西递的清溪深巷里。
3、提高全村凝聚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全村精神和谐、思想和谐、行为和谐,凝聚力得到增强,全村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2010年全村旅游接待人数达64.55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2600.7万元,旅游总收入2.17亿元。
黄山市“农村文明创建”工作案例三:
汤口镇四举措创新文明建设
创意单位:安徽省黄山市汤口镇文明办 活动范围:汤口镇
产生背景:黄山区汤口镇位于黄山区南部,是黄山风景区最主要的生活服务基地和旅游接待基地, 素有“黄山门户”之称。尤其在教育方式创新、文化丛书编纂、农民文艺汇演、文化协会组建等方面有着颇多创新之举,农村文明创建取得了长足进步。
主要做法:
1、创新宣传方式,奏响和谐乐章。一是注重舆论引导和对外宣传。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把服务大局与服务大众有机统一起来,寓引导和管理于服务之中。近年来,汤口镇都要邀请各级新闻媒体,组织开展各种采风行动,并制定新闻外宣奖励办法,调动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极大的提高了汤口的知名度。二是注重网络宣传和反馈。在具体工作中,充分认识“网民就是镇民、网情也是民情”,开设政民互动专栏,积极鼓励网民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实施监督;主动规范和管理本地网站,杜绝有害信息,净化网络环境;制定在线受理限时回复制度,对每一件网民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积极回复,主动引导网络舆情健康发展。
2、编纂文化丛书,打造精神家园。汤口镇积极探索、深入挖掘根植于汤口这块土地上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组织编纂汤口文化丛书,分为《旅游汤口》、《图说汤口》、电子版《汤口图库》、《汤口民间艺术作品集》、《汤口故事》和《汤口物产》,其中《旅游汤口》以旅游为主线,将汤口旅游纳入文化之中,进而展示汤口旅游文化特征,进一步加强旅游与文化的深度结合。
3、举办文艺汇演,丰富群众生活。一是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农民文艺汇演每届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主旋律,用多种艺术形式表达全镇各界群众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感情。活动形式多样化,如举办农民趣味运动会,精心设置了拔河、袋鼠跳接力、同舟共济、过杆舞、坐花轿、家庭耐心投球赛、倒跑接力、广场卡拉ok赛等比赛项目。二是内容丰富,参与面广。每个村居和旅游企业推荐1—2个优秀节目,这些节目是村居和旅游企业通过精心编排,优中选优提炼出来的。每年全镇参加演出单位达10余家次,参演群众达数百人次。参加文艺汇演活动的群众既有在职职工、领导干部,又有文艺爱好者、农民,具有浓郁的地方乡土文化特色。三是各界认识到位,支持力度大。据统计,在政府投入资金的同时,每届文艺汇演参演单位的投入平均达5万元左右。同时,许多单位为节省开支,发动群众自己缝制演出服并自制演出道具,既美化了舞台效果又凸现出节约意识。在运作方式上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自2006年以来,汤口镇连续举办了四届农民文艺汇演,在成长的过程中,汤口镇农民文艺汇演不断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正成长为一个高品质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品牌。
4、组建文化协会,领跑文化汤口。一是抓特色协会,地域文化异彩纷呈。汤口镇1995年成立了陶研会,2005年成立了书画协会和摄影协会。为了调动镇陶研会的主动性、创造性,汤口镇还采用了激励机制,对在国家、省、市以上各级取得突出成绩的个人或集体给予重奖,同时在镇财政设立专项经费为其活动开展给予保障。二是抓活动,丰富文化生活促乡风文明。近年来,镇陶研会根据社团组织活动特点和本会业务范围,致力于提高镇民素质,在打造“文化汤口”方面积极大胆地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反响。
活动成效:近年来,汤口镇先后被授予以“全国重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先进乡镇”及“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数字安徽”五年建设“农业农村信息化领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