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大年事迹学习心得wk
黄大年事迹学习心得
有人说民国是大师辈出的时代,也总有人嗟叹当今世界已难有大师,说这话的人依据的理由或许各有不同,但大体无非是相比和平安定,颠沛流离似乎更可以激发人的潜能,碰撞更灿烂的智慧之类,和时势造英雄异曲同工。但事实真是如此么?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领域取得辉煌成绩,是每一位建设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在每个行业、领域的引领和带头者所起的作用更是尤为重要。没有他们的心血和付出,我们怎能在科学技术、经济发展诸多领域实现一次次弯道超车,一次次惊人飞跃。我以为他们中很多人担得起大师的称号。
黄大年就是这样一个人。作为享誉海内外的地球物理学家,他的科研成就早已无须赘述;作为大学老师,他对学生谆谆教诲,毫不保留;作为中国人,他在祖国召唤之时抛弃经营18年的海外事业果断回国。正如习总书记号召我们学习黄大年时总结的那样,他以自己切身经历体现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
学习黄大年,对我的三观是一次全新的洗礼。他身上有着太多此前我并不关注的特质: 他是那么着急。还没下病床就开始扶案工作,刚下飞机就辅导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他是那么不懂养生。回国后几乎没有在工作的大楼上锁之前就结束工作离开。
“他太知道中国在航空地球物理领域同世界的差距了,急切地希望中国追赶的脚步可以快一些!”。
他是那么严厉。为了参会者的迟到,他生气的摔了书,却不是因为迟到是对自己的不尊重,而是担心迟到行为暗含着的拖拖拉拉的气质与科研工作的严谨要求之间巨大矛盾。
他是那么豁得出去。为了刚刚建成的试验场地不被对当做违规建筑拆除,作为教授可以躺在地上撒泼打滚。
他是那么不为自己考虑。不考虑名利,一心扑在工作上,最终连院士也不是;轻易就放弃了海外的一切,为回国要挟老婆要离婚。
这样一个纯粹的人,他的光芒却并不刺伤周围的人,反而是他的温度总是传递给他们温暖和保护。学生的家人病重,他毫不吝啬出钱帮忙;学生要留学,他动用自己的声誉推荐进入名校;学生的人生规划,他积极参与,做出了“一定要出去,出去一定要出息,出息了一定要回来”的谆谆教诲,桩桩件件都深深感动着我们。
学习黄大年,我们可能做不了黄大年那样突出的成绩,但是他的精神仍然可以在我们各自的岗位上指导我们前行。作为xx,没有尖端科技,我们可以积极面对设备和技术的更新迭代;没有蜚声国际的科研能力,我们可以兢兢业业完成xx;没有教书育人的教学责任,我们可以钻研xx技术并将之传承、发扬。每个人最终的成就或许有大小,黄大年所取得的成绩或许我们永远望其项背,无法复制,但是只要像他那样,发挥自己全部的光和热,全身心投入国家现代化建设,将自己的能量发挥到极致,就可以完全做到无愧于心。
黄大年曾经说过:“多数人选择落叶归根,但是高端科技人才在果实累累的时候回来更能发挥价值,现在正是国家最需要我们的时候。”
既然有人抛出了当今没有大师的说辞,而且拥趸者众,那么我们就用自己的亲身实践来证明即使平凡的岗位上,只要不是把锅甩给时代,甩给环境,而是自觉向先进的人物,周围的同事学习,戒骄戒躁,勇于担当,永远保持积极上进的态度,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就能在工作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为国家建设献出自己的力量。时不我与,时不我待,让我们一道继承先贤的意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共同努力。
第二篇:向黄大年事迹学习心得
向黄大年事迹学习心得
“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深刻阐明黄大年精神的丰富内涵,激励全体中华儿女,高扬爱国主义精神旗帜,凝聚起更加磅礴的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无论身在何处,黄大年同志始终心系祖国,秉持科技报国理想。“国家在召唤我们,我应该回去!”在他心里,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是不变的信条,祖国需要就是最高需要。正因为这样,黄大年才会毅然放弃国外的高薪豪宅回到祖国,为了科研创新没日没夜地埋头苦干,为了国家的事业奉献聪明才智,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对祖国的大爱,是黄大年心中最炽热、最真挚的情感力量,更是他最质朴、最深沉的行动表达。一个人应该怎样爱国、如何报国,黄大年为我们树立了价值标杆和光辉榜样。
学习黄大年同志的爱国情怀,就要像他那样热爱祖国、胸怀大局,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黄大年选择回国、选择辛劳,是因为他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更高追求,深信“只有在祖国把同样的事做成了,才是最大的满足”。心有大我是一种格局、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信念。“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就能汇聚每一个人的奋斗力量,为实现个体梦想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为实现共同梦想开创更加光明的前景。
梦想之路从无坦途,行百里者半九十。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各种问题和矛盾依然纷繁复杂。从深化改革的硬骨头,到脱贫攻坚的硬任务,再到保护环境、改善民生等方方面面的艰巨工作,都要求我们不能松劲,而要迎难而上、发愤努力。
新一代的新年们更应该向前辈学习,为国家的建设,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我们的力量,而我作为中国建筑的一员,更应该全心投入国家建设,创造我们更美好的明天。
第三篇:黄大年学习心得
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响应单位的号召,学习了黄大年同志的感人事迹,使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种超凡于世的精神,总能引发万千心灵的共鸣。
黄大年同志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生前担任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他从国外回到祖国,成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他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今年1月8日,黄大年同志因病不幸去世,年仅58岁。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高度赞扬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强调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我将通过以下几方面,学习他的伟大精神,指导我砥砺前行。
一是学习他夜以继日、忘我工作,不计得失、甘为人梯的伟大精神。他只争朝夕、刻苦钻研,带领科研团队勇于创新、顽强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为了国家事业奋斗至生命最后一息。他58年的生命历程,始终澎湃着“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爱国之情,践行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报国之志,在我心中树立起一座巍然屹立的精神丰碑。
二是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
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是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在很多时候我们总在过分计较个人得失,缺少甘于奉献的精神,我将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对标先进,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让敬业奉献成为价值追求,我更会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将属于自己的工作干实、干好,使群众满意、放心,在实现项目管理高水平、高标准的新征程上奋力前行。
四是学习他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黄大年面对得与失的考量、进与退的抉择,毅然以身许国、无怨无悔,用毕生奋斗回答了人生的价值坐标应如何定位,标明了人生的道路方向该怎样把握,在给我产生强烈心灵震撼的同时,也带来了深刻的思想启示。我对标这样的先进与优秀,不仅扪心自问,我与他的距离究竟有多远?也使我进一步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与渺小,黄大年是我辈的灯塔,我当以此为镜,砥砺前行。
见贤思齐,贵在行动。我将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以黄大年同志的崇高精神为镜,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到实际工作中,为我校的教育工作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篇:黄大年学习心得[模版]
学习黄大年,做好当下事
最近,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黄大年先进事迹》,使我受到了神社的触动。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值得我们每一位国人敬仰、学习。
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学习黄大年同志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甘做人梯、淡伯利名、乐于奉献的精神,是我们每位党员教师的当务之急。
一、忠于党的事业,做先锋模范
“永不叛党”,是党员的承诺,更是责任。黄大年同志在7年左右的时间里,为了让相关科研水平有更快进步,把自已毫无保留地交给了祖国,夜以继日地工作,最后累倒在工作岗位上。这是一位放弃海外优越生活、把生命奉献给国家的科学家。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虽不能说像他一样做出多么重大的贡献,但却可以像黄大年同志一样,带头学习和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把提高对党的忠诚度作为党性锤炼的终生实践,做一名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党员教师,时时处处发挥自己无私奉献的榜样力量。
二、勤于教育事业,甘为孺子牛
黄大年,始终深怀敬业之情。他诲人不倦,始终把培养人才作为倾尽心血的职业理想;他刻苦钻研,始终把赶超世界一流和抢占科技制高点,作为攻坚克难的不竭动力。为了让祖国的科技水平获得巨大幅度的提升,黄大年殚精竭虑,忘我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做的就是教书育人的工作,就要像黄大年同志一样,始终做到干一行爱一样,干一行钻一行,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用自己的一颗真心,去对待前方的教育事业,以“工匠”精神成就伟大事业,坚持以自己的敬业走好教育的每一步。
学习黄大年,做好当下事。如果说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的工作本分,那么“育人”就是我们作为教师的责任心。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坚毅的性格,健全的人格,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是应该更是必须要做到的,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有着千丝万缕的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学生常怀责任之心,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五篇:黄大年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清平镇第一中心小学 孙文平
在战略科学家黄大年身上,人们看到这样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复合体”: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赓续,又有现代学术基因的发扬光大;既有不图虚名、潜心钻研的科学精神,又有诲人不倦、爱才育才的大师风骨。他用58载的短暂人生,书写了什么是奉献,回答了什么叫担当,以高超的学术、高尚的品德,筑就一段感人至深的生命历程,留下一座弥足珍贵的精神富矿。
人生有限,但品格的力量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提升生命的高度。“国家在召唤,我应该回去!”黄大年在海外功成名就之时,毅然放弃优裕生活和优越工作回国效力,把全部精力献给国家深探事业。在黄大年的人生词典中,没有“计较”“得失”等字眼,只有奋斗与奉献。为了赶超世界一流,他惜时如金、夜以继日,出差常订夜航班机,只为不耽误白天的工作;他身兼数职、手握资金上亿的项目,却从不考虑个人私利;面对荣誉头衔,他总是推辞——“先把事情做好,名头不重要”。即便被人议论“不食人间烟火”,也依然淡泊名利、一心为公。“为了理想,我愿做先行者、牺牲者。”黄大年用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实际行动,把对祖国最深沉的爱融入了科研事业。
学海无涯,人不能穷尽所有问题,但可以在不懈求索中不断抵达更高境界。总书记指出,勇立潮头、引领创新,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品格。在海外工作研究多年、积累了丰富经验的黄大年,回国后勇挑重担,带领团队义无反顾投身科技创新的竞技赛场。从白手起家、填补空白,到赶超先进、跨越极限,黄大年始终凭着一股子创新精神攻坚克难,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创造了非凡业绩。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他始终坚守正道、专注干事。抓科研,他只看绩效不留面子;用资金,他只认项目不认关系。黄大年的创新历程启示人们,唯有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坚守、“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执着,科技工作者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勇攀高峰,干一番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事业。
黄大年曾说,自己最看重的身份是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他始终用自己的默默付出立德树人、化育英才。他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帮助每一名学生设计成长路径,为他们修改每一篇论文;他爱生如子、倾注关爱,热心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关心学生们的思想和生活;他慧眼识才、甘为人梯,为国家培养和凝聚了一大批创新人才。在学生眼中,黄大年不是高高在上的学术权威,而是亦师亦友的忘年之交。“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黄大年深情诠释了师者本色、学者风范,在人们心中刻下一个大写的“人”字。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学习黄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懈追求的毅力,不畏艰难的勇气,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血都投入到教育中,在教学岗位上勇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