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大年事迹读后感
黄大年事迹读后感范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黄大年事迹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黄大年事迹读后感1黄大年教授在国内外学术领域和海外归国人才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受到科研人员和学生们的爱戴,得到各级组织的充分肯定,曾荣获中国侨界贡献奖、吉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向黄大年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指出,黄大年同志始终坚守爱国主义精神,矢志不渝实践科技报国的理想。无论是在读书求学、国外工作还是归国任教期间,都始终把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作为最高追求。
——他时刻把祖国的需要放在首位,2009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母校吉林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作为国家“863计划”、“高精度航空重力测量技术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和国土资源部“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的负责人,在短期内突破国外严格禁运和技术封锁瓶颈,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心系祖国发展和吉林振兴,以战略视野和高尚人格凝聚培养人才,多次受邀赴全国多地指导地方科技建设和经济转型,深入吉林省部分地区推动和协助产业转型,牵头筹划在吉林省建立“无人机产学用基地”和“吉林大学留学生报国基地”。他因材施教,鼓励和引导学生将个人价值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悉心指导的44名研究生(其中18名为博士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14人次,主动担任本科层次“李四光试验班”的班主任,所带班级被评为长春市“十佳班级”。他关心学生,默默资助生活困难的学生,热心帮助患重病的学生家长解决治疗问题。
——他目光高远,为学生和团队成员创造接触世界最前沿科技和最先进设备的条件,提供与院士等国内外顶级专家交流的机会,支持和资助26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培养了一批“出得去、回得来”的人才。他无私忘我工作到生命最后一息,为实现强国梦想奉献全部,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几乎没有休过寒暑假和节假日。平均每年出差130余天,最多的一年出差160余天,3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
不计个人名利,只想把自己掌握的国际最前沿科技成果和经验全部奉献给祖国的黄大年同志,无疑是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爱国报国的先进楷模,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代表。他用毕生努力实现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的统一,把个人梦想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阔篇章之中,充分展现了一名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崇高品格。
我们重温省委、省政府关于追授黄大年同志为“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的决定,关于开展向黄大年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其目的在于用心灵追思黄大年教授,用心灵感知黄大年教授,用心灵读懂黄大年教授。学习黄大年教授,爱国报国是主题。当下,一些专家学者,一些官员、商人,一些学生,盲目迷恋于国外生活和安逸,甚至“舍我而去”,爱国报国成为空话。同黄大年教授比起来,真可谓渺小。
中华民族振兴,吉林振兴,都需要爱国报国之为。我们不反对出国留学,出国交流,出国做生意,但我们反对不爱国不报国。作为中国人,爱国报国志不可丢。丢了人生就会暗淡,就会没有色彩。我们学习黄大年教授,就是要唱响爱国报国主题曲。此为良知,此为贡献。
黄大年事迹读后感2黄大年同志生前是享誉世界的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他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怀着一腔爱国热情义无反顾返回祖国,他时刻把祖国的需要放在首位,始终坚守爱国主义精神,矢志不渝实践科技报国的理想。无论是在读书求学、国外工作还是归国任教期间,都始终把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作为最高追求。黄大年同志是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爱国报国的先进楷模,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他用行动阐释了师者之行、之德,是我们在本职岗位上奋发进取的一面镜子。黄大年同志对祖国的真挚感情,必将感染和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实现强国梦的伟大事业中。
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更感受到了以身许国的义不容辞和义无反顾,为我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共筑中国梦树立了榜样。他把自己一生奉献给了祖国,把生命最绚丽的部分奉献给了他所钟情的事业。
作为社区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和人民奉献全部的赤子情怀,学习他恪尽职守、为国家培养凝聚人才的高尚风范,学习他创新创造、勇追国际前沿科技的可贵担当,学习他勤奋拼搏、为实现强国梦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撸起袖子加油干,立足岗位做贡献。
第二篇:黄大年事迹
黄大年先进事迹
“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从来没觉得我和祖国分开过,我的归宿在中国” ——黄大年
2009年12月24日,黄大年教授走下飞机,迈出了回归祖国的第一步。虽然以前他也多次回国,但这一次,意义不同。他辞去了在英国公司的重要职务,挥别了共事多年的科研伙伴,说服妻子卖掉了经营多年的两个诊所,留下了还在读书的女儿……回到母校——出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全职教授,开始为我国的航空地球物理事业耕耘、播种。
“为什么回国?”经常有人问他这个问题。
是啊,他为什么回国?在英国奋斗了18年,他已拥有了优越的科研条件和高效率的研究团队。由他主持研发的许多成果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他也成了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领域享誉世界的科学家,成为该领域研究的被追赶者。
他的家庭也早已超出了衣食无忧的水平线。位于剑桥大学旁边的花园别墅,宽阔的草坪,豪华的汽车,学医的妻子还开了两家诊所,他已成为少数跻身英国精英阶层的华人之一。
黄大年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黄大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朝阳校区)。他先后完成了本科与硕士研究生的学业,并留校任教,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2年,黄大年得到了全国仅有的30个公派出国名额中的一个,在“中英友好奖学金项目”全额资助下,被选送至英国攻读博士学位。1996年,他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英国利兹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
一些老教师还记得当年送别黄大年时,他曾经深情地说:“我一定会回来的。
2004年3月20日晚,他正在大西洋深水处与美国某公司开展技术攻关研究,却接到辗转而来的父亲离世前最后一通电话:“儿子,估计我们见不到最后一面了,我能理解你的处境。你要记住,你可以不孝,但不可不忠,你是有祖国的人!”两年后,母亲离世前给他留下的依然是这句话。父母的教诲给出了黄大年一生中几乎所有抉择的答案——祖国高于一切!
2009年4月,当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财把国家“千人计划”(即“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有关材料试探性地发送给黄大年时,让他没想到的是,黄大年第一时间就把电话打了回来,并明确表示要认真考虑回国。
听到祖国的召唤,黄大年心潮澎湃。那朝思暮想的祖国啊,那片魂牵梦绕的土地啊,那些血脉相连的亲人啊,一瞬间占据了他的脑海。回家!一定要回家!”2009年12月30日,回国后的第6天,黄大年就与吉林大学正式签下全职教授合同,成为第一批回到东北发展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从海漂到海归一晃18年,得益于国家的强大,在各国才子强强碰撞的群雄逐鹿中,几乎从未败过!有理由相信,回归到具备雄厚实力的母校,一定能实现壮校情、强国梦。”这是黄大年在微信朋友圈有感而发的一段话。
第三篇:黄大年事迹有感
黄大年事迹有感
古有陆游“夜阑卧听风和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今有黄大年“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爱国之情,什么是强国梦,充分展现了个人决心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也彰显了不同时期的爱国者对祖国热爱的不同表达,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陆游作为一代爱国主义诗人,通过自己的学术专长,为后人思想教育方面留下了丰盛的营养大餐,作为一代文人虽年老力衰,即使不能奔赴前线为祖国战死沙场,但也要用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决心和意志,甚至直至生命将至也要把这种未见祖国统一而死不瞑目的强烈愿望传递到孩子,一代又一代直至现代的我们这一代。现在读来仍是如此的的震撼人心,催人奋进,事实告诉我们:没有祖国这个“大家”,哪来我们自己的小家?如今我们国家涌现出了像黄大年一样许许多多的爱国者,共同点都是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和人民奉献全部的炽热情怀。黄大年同志为了祖国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条件和安逸生活,成为东北地区第一批“千人计划”归国者,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洪流,做出了卓越贡献。黄大年同志对祖国的真挚感情,必将感染和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实现强国梦的伟大事业中。
逝者如斯,让我们沿着先辈的足迹,努力前行,胸中有大志,不懈追求,紧紧围绕在以习主席为中心的党中央周围,开拓创新、不忘初心、发奋图强、踏实工作,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力争完成实现强国梦的伟大构想。
第四篇:黄大年事迹有感
黄大年事迹有感
越是取得成绩心里越慌,在英国做出的成绩没有脚踏实地的感觉,在祖国做出的贡献是实在的,他拒绝了英国MK的优越条件。他随时关注祖国的发展和变化,时刻把祖国的需要放在首位。尽管像他妻子说的,他在英国生活十八年,回去不好适应,而且妻子的诊所开得不容易,女儿学业没完成,但当他听到发小叶明提起的国家的“千人计划”,“千人计划”为海外科学家铺路造桥,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他回国了,为了“忠”“孝”二字,他报国心切、矢志不渝。吉林大学邀请函,是他期盼已久的橄榄枝,是祖国对他的热切召唤。邀请函附件的毕业照上写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更是坚定了他的信念。
2009年,作为第一位到东北的“千人计划”专家,黄大年从海外回到母校吉林大学。
“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黄大年他说到了也做到了。黄大年同志始终坚守爱国主义精神,矢志不渝实践科技报国的理想。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是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的统一,也彰显了一名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崇高品格,“他是最单纯的赤胆忠心的海归科学家”。他忘我钻研的精神和爱国情操让我深深感动,黄大年教授用他的生命树起了一座精神丰碑和一个时代标杆,这是我们的模范人物。
第五篇:黄大年事迹心得体会
黄大年事迹心得体会: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 做合格共产党员
黄大年精神,我觉得可以概括为三个词:诚信、爱国和强业。一是诚信。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黄大年考入长春地质学院地球物理系,由于成绩优异留校任教。1992年在长春地质学院送他出国时他表示,我学成后一定第一时间回国。1997年,他在英国利兹大学获博士学位后,第一时间回国。后来又为了国家需要和进一步学习跟踪国际前沿技术,他在长春地质学院党委集体决定下再次出国,也促成他于2009年在国家“ 千人计划”感召下回国,回到xx 大学。在当下社会诚信缺失的情形下,黄大年是诚信的典范。
二是爱国。
他有强烈的爱国心。他的爱是发自内心,是有基础的。他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背景,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对子女的教育都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甚至在父母病危与他联系时,都是告诫儿子,你干的是大事,是国家的事,你干的事高于一切,父母能理解,你在岗位上好好工作,不要为父母分心。他在大学的毕业留言和入党申请书中,都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之情。所以他的爱国不是冲动,而是发自内心的,是多年家庭、学校、国家教育的结果,是一种责任担当的体现。
三是强业。他常讲,国家支持我出国不是为了拿一个学位和享受国外优越的物质条件,而是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将来要为国家服务,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作贡献。所以他能舍弃国外那么优越的条件,即使家里经济损失那么大,也要毅然决然回国,就是为了把我们国家的地球物理事业做强、做大。他不是为名利回国的。回国的7年里,他一直在为怎么做强我们的地球物理事业奔走。比如,“十二五”期间国家863计划的航空重力梯度仪的研发项目,一个亿的研究经费,他一分钱没留,都给了具体的研究单位,甚至为这个项目出差,他都自己垫钱。这个我都不理解。我们单位考核也需要经费,也要业绩,但他就是这样,从不计较个人的利益。他回国后,抓紧一切时间做科研和人才培养,大家戏称他为“科研疯子”。他从事的地球物理工作是系统工程,主要是解决国家需要的资源和国土安全问题。他规划承担了xx 大学到目前为止体量最大、经费支持最多的一个项目,经费达3.26亿元,组织了国内几十家单位400多人的科研队伍联合攻关,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大大提升了我们学科在国内外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