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一讲话体会(坚持党的领导,践行群众路线)
坚持党的领导,践行群众路线
2011年7月1日,是伟大中国共产党90岁的生日。在这个伟大的日子里,胡锦涛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听了胡总书记的讲话后,感受颇深。
一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仁人志士,为寻找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抛头颅洒热血,勇往直前,不懈求索,经历无数挫折失败,付出巨大牺牲,终于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龙,从长期沉沦到迅速崛起的历史巨变。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着提高。中国共产党经得起风吹雨打,经得起考验。特别是2008年以来,经历了抗震救灾、举办奥运、应对来自国际金融冲击以及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旱涝灾害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严峻考验,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展示了:英雄的中国共产党人有胆略、有智慧、有能力,坚定不移地遵循马克思主义指示方向,引导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实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事业的核心力量。
然而,当前社会上存在着谩骂共产党、少数党员干部腐败、不相信共产党领导、不相信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现象,党员干部中有的不敢面对群众,看到群众就“怕”,见了群众就烦、就躲,对群众的呼声臵若罔闻;有的官架子很大,自以为是,高高在上,与基层群众形同陌路;有的贪图安逸,追求享受,讲排场,比阔气,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有的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急于树“政绩”、求升迁,虚报浮夸,瞒上欺下,臵群众利益于不顾。所有这些,背离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违背了党的群众路线,也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党员干部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群众,是党性观念、纪律作风和政治立场的集中反映。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心里没有群众,就是忘本;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就是变质;滥用手中的权力欺压群众,就是对党的背叛。究其原因:一是宗旨意识淡化,官僚主义严重,习惯于当官做老爷,不愿面对群众;二是工作拈轻怕重,愿意做能出风头、易出政绩的“大”事情,不愿做艰苦细致、服务群众的“小”事情,不想面对群众;三是不善于做群众工作,不会讲群众语言,对群众张口结舌,不会面对群众;四是自身不过硬,怕群众告状,找自己的麻烦,不敢面对群众。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中指出,共产党及其革命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作为一名乡镇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该怎么回答?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群众利益,敢于面对面做群众工作,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树立标杆意识,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员就在身边,切身感受到共产党的先进性,以实际行动回答对共产党领导的诋毁、疑惑现象,自觉维护的党的形象,进一步把我们党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第一、要牢记宗旨,心里装着群众。
“百姓心中有杆秤”。群众在我们心里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决策、抓工作、办事情要首先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要着眼于广大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民为重、富民为先,既注重增加财政收入,又注重增加农民的收入;既注重提高GDP增长速度,又注重提高社会就业率;既注重发展传统农业,又注重发展现代农业;既注重发展第二产业,又注重发展适宜就业的第三产业,力争让广大群众尽快富起来,钱包鼓起来,生活好起来。
第二,要放下架子,敢于面对群众。
放下架子并不意味着威信的丧失。干部越熟悉基层,体贴民意,在工作中就越有发言权,群众也就越尊重和信赖干部。对于我们信访干部,放下架子,要从面对面接待上访群众开始,消除乡机关的神秘感,让来访群众都能直接走进机关,与领导干部零距离接触,面对面反映问题。要积极推行党员旁听党委会、支委会,公民旁听政府、村委会的办公会等制度,不涉及保密问题的事项全部向群众公开,使各项决策充分体现群众意愿。同时,要继续深化“三民”工程,公开回应群众的咨询和投诉,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搭建干部与群众直接交流的良好平台。
第三,要以民为本,充分尊重群众。
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没有任何理由轻视群众。极少数干部从骨子里瞧不起群众,甚至认为基层群众素质低、“老败兴”,不能与“我”为伍。这是极其有害的,实质上是“官本位”意识作祟,是党性不纯的表现。要奉行“万事民为先”、“老百姓的事比天大”的服务宗旨。遇事征求群众意见,尊重群众意愿,从心底对群众尊重。推行党务政务公开,保障公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真正把群众当成主人。让群众走进政府,实行接待群众“首问责任制”,力求从细微之处体现对群众人格、权利、地位的尊重,使他们充分享受当家做主的权利。
第四,要迈开脚步,经常深入群众。
善于深入基层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领导干部决不能高高在上,整天臵身于酒桌饭局,周旋于老板、“大款”之间,而要深入基层一线和广大群众中间,满怀热情地为群众排忧解难。要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经常迈开脚步,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到群众意见大、怨气大的地方去理顺情绪,到工作推不开、情况复杂的地方去打开局面。要下大力气解决文山会海问题,减少应酬接待,减少迎来送往,使领导干部腾出的时间和精力到基层调查研究。要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有和蔼可亲的态度,有公道正派的作风,有广博的知识,增强亲和力,使群众愿意说实话、说心里话,这样才能缩短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知民之所思,察民之所虑,帮民之所需,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第五,要扑下身子,全心全意服务群众。
“德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利民。”领导干部为群众多送一份温暖,群众对干部就多生一份感情;干部多尽一份职责,就为党多增一份光彩。要坚持以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态度,诚心诚意地为老百姓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使群众利益得到切实维护和发展。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财力、物力、政策,把工作做深入、做扎实、做细致,把方便让给群众,麻烦留给自己,办出让群众满意的事情,为人民带来更多福祉。当前,要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把“用水难”、“行路难”、“发展农业产业难”和“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解决好,尤其要关注困难群众,切实把他们的工作生活安排好,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我们深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有广大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有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在“不懈怠、不折腾,一心一意谋发展”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一定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就,一定会让全世界劳动人民更加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向全国全世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为马克思主义的发扬光大,为人类社会的彻底解放,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篇:坚持群众路线 践行
坚持群众路线 践行“三严三实” 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党员干部(ppt内容完整版)全网首发 下载本文
坚持群众路线 践行“三严三实”
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党员干部
如何在新时期做一名合格的“三严三实”党员干部
(一)新时期合格的党员干部要严以修身
《大学〃礼记》中说,“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修身正己最主要的就是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和人民工作,对党忠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
一要提升政治底气。要树立政治体系,一名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政治底气是灵魂。它是一个人的脊柱,是躯干的支撑,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而这种政治底气的积聚,主要靠干部自身各项政治理论的研读和践行。要始终做到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坚定不移,政治道路和政治方向坚决不偏,政治法律和政治纪律坚决不松。要坚决服从整体大局,严守政治本色,坚持干部道德,做到能干事,干成事,干好事,好干事,不出事,把自己锻炼成为改革发展的推动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二要潜行学习钻研。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就要打牢思想理论基础,补好精神之“钙”。把“总开关”问题解决好,才能坚
持正确方向,保持政治清醒,抵御各种诱惑,增强为民务实清廉的自觉。要加强理论学习,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从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中汲取精神养分,见贤思齐、奋发向上。突出学习重点,着重抓好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学习,采取党委中心组学习和专题培训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融会贯通学,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讲话贯穿的立场观点方法,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把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有机统一起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上来。
三要加强道德修养。全社会普通人应该具备的道德,作为领导干部应该作为道德模范,作示范。这是一个领导干部道德的底线,普通人能够做到的我们首先要做到,要修德。但是遗憾的很,我们有些领导干部连这些底线都兜不住,连普通人信守的道德都突破了。为官做人要加强道德修养,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干部,要经得起各种诱惑,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固本守节,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要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做加强道德修养的模范,筑牢践行“三严三实”道德基础。加强道德修养,我们就要从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做起,防微杜渐,要经常用社会的道德、国家的法律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还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学会知足常乐,习惯过清贫和寂寞的日子,不浮躁、不攀比、不抱侥幸心理。
(二)新时期合格的党员干部要严以用权
权力是把一把双刃剑,“挥”之不慎可能会伤及自己; 权力是一团炽热的火,“燃”之不察可能会焚毁自己;权力是一泓激流的水,“掘”之不疏可能会淹没自己。有些党员干部虽然有权不私用,不以权谋私,但还是存在着种种“有权不用”的现象。比如有权不想用,在这些党员干部心目中,是来做官的而不是做事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又如有权不会用,本领恐慌在这些党员干部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遇事胸中无策、手足无措,又不善于学习、不勤于思考、不勇于实践,事情在他手中一拖再拖,最后往往是不了了之、无果而终;还有就是有权滥用,个别党员干部政治素养不高,经不起金钱利益的诱惑,特别是受社会不正之风影响,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贪占心理和侥幸心理日益增加,日常生活中能占就占,能捞就捞,肆意放大手中的权力,最终背离党和国家的法律,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古人讲,“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习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这就鲜明地告诉我们,公权民用,一丝一毫不能私用,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当领导的,应当把秉公用权作为底线,时刻做到公私分明、公而忘私,确保公权行使不越轨、不谋私。一
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来自人民,只有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才能使权力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民,才能与人民群众建立血肉联系,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将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二是要把权力当成负担。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引用过一句名言—“权力应当成为一种负担。当它是负担时就会稳如泰山,而当权力变成一种乐趣时,那么一切也就完了。”权力本来就是身外之物,一个人的生命本来就有限,而政治生命更有限。领导干部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权力属于人民,掌权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只有把权力当成负担、当成责任,才能真正掌好权、用好权。只有如履薄冰地慎用权力,才能全心全意为民用权并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三是要依法依规用权。用权为公,可以赢得人民赞誉和尊重;用权谋私,很难避免身败名裂的下场。正是因为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所以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依法依规用权,严格遵守规范和制约权力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公正无私地行使权力,任劳任怨地履行职责,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体现出人生的价值。四是要自觉接受监督。失去监督的权力最容易产生腐败。有力的监督是对党员干部最好的保护。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把接受各方面的监督贯穿于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特别要时时刻刻地接
以及局系统内部管理制度,凡是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带头做到。三要重大事项及时请示回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诚信,作为共产党的干部,更要带头讲诚信,做到光明磊落、行为有矩、诚实做人,该请示的必须请示,该报告的必须报告。不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不搞一言堂,做到模范执行民主集中制,“一把手”末位发言制度,自觉遵守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
(四)新时期合格的党员干部要谋事要实 谋事要实,其本质要求就是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这是我们共产党成功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一大法宝。陈云同志曾说过,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比较、反复、交换。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要从实际出发。总书记指出,“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这是各级领导干部走好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最重要的是能把符合实际的蓝图变成现实,把群众的所需、所想、所盼变成现实。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明白,谋事是为了成事。唯有立足自己的本职,甩开膀子干、鼓足劲头干,拿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才能把中央和省委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真正落到实处,才能让群众在我们的苦干实干中得到实惠、看到变化,才算是真正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其次,要从群众利益出发。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党员干部,要思民之所想,想民之所需,急民之所忧,解民之所困,这是干部谋事之基础,成事之通途。因而党员领导干部要近民、亲民,要深入基层,了解广大群众需要什么,期盼什么,把群众的诉求作为谋事的核心内容,把群众的所思所盼作为谋事的关键所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全面协调,把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作为基本前提,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终目标,努力办好民生工程、抓好城市建设。第三,要从长远成效出发。我们所做的工作是否符合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否让老百姓称赞,与改革谋事实不实在、见不见效息息相关。有句旧谚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前者是过程,后者是结果。要想谋事成功,关键在实干。即所谋之事的路子必须要对,“谋事”的脚步必须要实,对群众的承诺必须兑现。只要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都能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去做,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就能把脚步迈稳,把脚印踩实,就能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就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五)新时期合格的党员干部要创业要实
俗话说,苗栽不实则亡,树植不深则枯。小平同志曾说过,不干,半点马列主义都没有。习总书记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马上就办。这都需要我们拿出“为官避事平生耻”的骨气,舍得付出,舍得吃苦,舍得自我牺牲,主动扛起推动一个地方或部门科学发展的责任担当,敢做敢为、善作善成,在实干中破解难题,在实干中抢抓机遇,在实干中增进群众福祉。作为领导干部要准确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要敢于担当。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敢于接受并肩负起组织的重托。
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就是要对上对下负责任。对应该完成的任务,顶着压力也要干,对应该负的责任,迎着风险也要上。要有履职尽责的强烈愿望、干事创业的崇高追求、舍身忘我的工作热情。敢于担当,就是要遇到矛盾不回避,主动出击敢抓敢管。一个干部的担当,最重要的是敢于承担难事、棘手的事、得罪人的事,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二是要敢于碰硬。就是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敢于“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攻坚克难、一往无前。碰硬,就不能“打太极”。遇到困难绕道走、碰到矛盾就缩手、面对问题当推手,这种推诿扯皮,表面上看是慢作为、不作为,实质上是逃避责任、无能之举。要不怕面对问题、潜心研究解决问题,少说不行的理由、多想能行的办法。碰硬,就不能患“软骨病”。推动发展,干部要强壮筋骨,只有自身硬气,工作才会有底气。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做到自身硬气,就要讲党性、讲原则、讲纪律,不患“软骨病”。要敢啃难啃的“硬骨头”、敢解难解的“挠头事”。问题越难,骨头就要越硬,就越要有大无畏精神、越要有壮士断腕的豪气,要奋发有为把一切困难啃下来,真抓实干把一切困难攻下来。碰硬,就不能当“滑肩膀”。困难矛盾之处、急难险重之时,最是考验干部作风、能力的试金石。该担的要主动担起来,该直面的矛盾要毫不畏惧去面对,不能一味只当“和事佬”类的老好人,怕当较真碰硬的“恶人”,更不能当“滑肩膀”类的所谓“聪明人”。要真正做到解决问题不浅尝辄止,碰到困难不转弯绕道,直面矛盾不上交不下交。本着公而
无私、刚直不阿、不卑不亢的态度,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学会在吃透情况中找准症结、在化解矛盾中提升能力、在攻坚克难中收获经验。三是要敢于创新。敢于创新,就是在思想观念上要打破定势思维。凡是法律政策没有明文禁止干的,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就要敢于打破常规,推陈出新。要围绕建设幸福美好雄关的奋斗目标,从观念上破题,从思路上立意,善于用新观念研究新情况,用新视野迎接新挑战,用新思路抢抓新机遇。敢于创新,就是在工作方法上要大胆尝试、边干边试。世间万事万物皆有法,但无定法。在工作中探寻并总结规律很重要,但千万不要被所谓的规律束缚,“尽信书不如无书”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要有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大胆尝试新方法。主动走出办公室、深入第一线,点对点、面对面解决问题,用实践来统一思想,用共识来推动实践,创造出经得起历史检验、让群众满意的业绩。敢于创新,就是在制度机制建设上要探寻激情干事的内驱动力。创新运用市场机制,坚决破除本位主义、管卡压的思想,防止管理越位和缺位,切实把人管好、把钱用好、把事办好。创新干部激励机制,以实绩论干部、凭实绩任用干部,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位置。创新工作考核评估机制,重视对成果的评价、对成功的褒奖、对失败的鼓励,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六)新时期合格的党员干部要做人要实
古人讲,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应;以诈御人者,人亦以诈应。
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坚持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党员干部做任何事情,既不能左,也不能右;更不能夸夸其谈、无中生有。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履行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职责,不骄傲自满,不欺上瞒下,不搞虚假政绩,一步一个脚印抓好工作落实,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做求真务实的模范。
四是做真抓实干的“带头人”。从工作性质上来看,党员干部应当且必须是工作上的带头人。要切实加强党性修养,不断提升领导和驾驭工作的能力,讲究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敢于说“请跟我上,向我看齐”,带头真抓实干,带头廉洁自律,带头贯彻和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齐心协力,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做“想干事、敢于事、善干事、干成事”的模范。
五是做基层群众的“贴心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我们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为基层和群众服务的思想不动摇,想基层和群众之所想,急基层和群众之所急,一切为了基层和群众、一切方便基层和群众、一切服务基层和群众,做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基层和群众满意的模范。
第三篇:践行群众路线坚持从严治检
践行群众路线 坚持从严治检
把作风建设要求融入各项检察工作始终
王治国 汤维骏
本报长沙7月11日电(记者王治国 汤维骏)7月9日至1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湖南省检察机关就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检察机关作风建设进行调研,并看望慰问一线检察干警。他强调,各级检察机关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清醒认识加强新形势下检察机关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从严治检不放松,真正把作风建设的要求融入和贯穿各项检察工作始终。
7月9日上午,曹建明检察长首先来到韶山市,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毛泽东同志铜像敬献花篮,重温了毛泽东同志的光辉业绩和崇高精神。韶山市检察院虽然是一个只有31名干警的“袖珍”检察院,但是近年来该院充分利用韶山红色资源优势,以党的群众路线思想为指导,努力创造出新形势下密切检群关系的“韶山模式”。一走进会议室,桌上一本由该院印制的检察宣传册即引起曹建明的注意。宣传册大量运用图片、漫画、群众语言和身边案件生动形象讲述检察故事,通俗易懂介绍检察职能。曹建明饶有兴致翻阅宣传册,不住地点头。当了解到这本宣传册已成为韶山市普法宣传的“香饽饽”,印发3万册仍供不应求时,他欣慰地说,这本宣传册很接地气。我们要让群众了解检察、支持检察,就要多用群众听得懂、看得明白的语言,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回应群众关切,密切与群众联系。一段时期以来,韶山市院积极拓宽联系服务群众平台,从社会各界中选聘检察民情员84名,建立检察民情站10个,并定期开展检察民情日活动,同时,开通检察民情热线,在该院门户网站
设立检民互动专栏,建立检察民情微信群,打出了一套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组合拳”。曹建明听了情况介绍后鼓励大家,要继续认真研究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的新变化,既要加强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能力,进一步完善传统有效的联系群众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又要掌握与群众“键对键”沟通能力,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检务公开方式。
7月10日,曹建明一行来到炎陵县检察院调研。作为井冈山革命老区的检察院,该院自恢复重建以来,秉承革命老区优良传统,强化思想教育,坚持从严治检,创造了连续37年“无干警违法违纪受处分,无干警家属违法受刑事处罚”的纪录。听了这些情况介绍后,曹建明不无感慨地说,创造这个纪录非常不容易,这是你们对自身建设始终保持高度清醒头脑,坚持从严治检不放松的结果。检察机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守住公平正义的底线,才有资格和底气去监督别人。在与干警和干警家属交谈过程中,曹建明开门见山请炎陵县院检察长刘永初介绍经验。当了解到该院把谈心谈话作为常规性动作做精、做细、做实,建立完善日常谈话、警示谈话、家庭谈话“三位一体”谈话机制时,曹建明不时点头表示赞同,他说,党风廉政建设不仅要与检察业务工作相结合,还要与干警业余生活、家庭生活相结合,真正让干警在组织关爱和家庭关心中实现行为自觉。
7月11日,曹建明在湖南省检察院召开座谈会,听取了湖南省检察院关于坚持从严治检、加强检察队伍作风建设的情况汇报,并与省市县三级检察院有关负责同志进行了坦诚交流。在听取大家发言后,曹建明作了重要讲话。
他指出,前不久,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新形势下加强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自身建设的高度警醒和历史担当,为我们加强改进检察机关作风建设、建设过硬队伍提供了重要遵循。检察机关的作风是党的作风在法律监督领域的重要体现,直接关系着党的形象。检察机关只
有自身作风过硬,才有底气去监督别人,才能树立法律监督的权威。各级检察机关要把思想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真正把作风建设的要求融入和贯穿各项检察工作始终,不断提高检察工作和检察队伍建设水平。
曹建明强调,要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和着力点,落实从严治党的要求,聚精会神抓好检察机关党的建设。各级检察机关党组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把从严治党、从严治检要求融入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各项工作之中。特别是要做实做细干警思想政治工作,勇于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有力武器,坚持提醒在先、教育在先、感化在先。要不断强化从严治检定力,敢于向违纪违法问题“亮剑”,敢于向系统内外“亮丑”,绝不能一出问题就一味“求保”,绝不能一提责任就无原则妥协,要教育干警始终对党纪和法律心存敬畏。
曹建明强调,要牢牢把握作风问题的核心,进一步密切检察机关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检察机关作风问题的核心就是新形势下检群关系问题。密切联系群众还是脱离群众,不仅是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问题,也是态度问题、感情问题,更是政治立场、政治本色问题。各级检察机关要着力构建新时期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引导广大检察人员既要“通天线”,始终坚持执法为民的宗旨,又要“接地线”,严格执法、忠实履职,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真正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的新变化,努力丰富和拓展联系服务群众的途径和平台,积极推动检察工作与群众诉求的良性互动。要坚持专群结合,深化检务公开,最大限度拓展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监督检察工作的途径,不断提高检察工作的亲和力和公信力。曹建明指出,要坚持改革精神和法治思维,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各级检察机关要围绕“四风”和执法司法中突出问题,落实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党性教育第一责任,完
善规范多层次全方位党内谈话制度,逐步建立和推行逐案剖析制度、逐案通报制度以及违纪违法案件线索统一管理和重要案件线索上提一级备案制度。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检察长要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认真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坚守正道、弘扬正气,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肃纲纪、嫉恶如仇,艰苦奋斗、清正廉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调研期间,曹建明分别与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省委副书记孙金龙,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肇雄,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韩永文,副省长盛茂林就检察工作和检察队伍建设交流了意见。湖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孙建国,湖南省检察院检察长游劝荣陪同参加有关调研活动。
第四篇:***:坚持党领导检察工作
***讲话:坚持党领导检察工作
在纪念人民检察制度创立80周年座谈会 上的讲话
(2011年9 月23日)
***
今天,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座谈会,纪念我国人民检察制度创立80周年,很有意义。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向为人民检察事业抛洒热血、英勇牺牲的英烈们表示深切的怀念!向为人民检察制度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老领导、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全国广大检察干警表示亲切的慰问!
人民检察制度诞生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立了包括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在内的政权机构,这是我国人民检察制度的光辉起点。1946年,陕甘宁边区设立高等检察处,在推进人民检察体制建设上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1949年10月,最高人民检察署成立,标志着新中国检察制度正式建立。十年“文革”中,各级检察机关先后被撤销,人民检察制度遭受严重破坏。197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重新设置,标志着我国检察机关恢复重建。1982年颁布的宪法,明确了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性质和地位,人民检察制度迎来了发展的美好春天。
8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检察制度历经风雨,在一代又一代检察干警的接续奋斗、薪火相传中不断巩固和发展,为捍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维护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反腐倡廉建设,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们党顺利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提供了有力保障。实践充分证明,人民检察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和法学理论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法治领域进行的伟大创举,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意愿、适应时代要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80年来,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关心、支持人民检察制度建设。毛泽东同志亲自提议将“人民检察署”改为“人民检察院”。在邓小平同志直接关心下,人民检察院得以顺利恢复重建。江泽民同志亲切接见首批大法官、大检察官,要求大力加强法官和检察官队伍建设,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谙熟法律,知识广博,刚正不阿,执法如山。胡锦涛同志专门与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要求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而不懈努力。党中央的关心和支持是人民检察制度和人民检察事业得以蓬勃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
当前,我国总的形势是好的,“十一五”规划目标全面实现,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局良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走向成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对党的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同时,要清醒看到,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党正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和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改革的攻坚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十分繁重,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不断增长,对人民检察制度和检察事业的发展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考验。全国检察机关要继续把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反复学,联系检察工作实际学、联系检察队伍实际学,确保全体检察人员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用讲话精神指导和推动检察工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坚持和发展人民检察制度,最根本的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
一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为什么要坚持、怎样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这些重大问题,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坚决抵制西方各种错误政治观点、法学观点的渗透和影响,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法治建设道路,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确保人民检察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二要始终坚持执法为民。我们的检察院是人民检察院,全体检察人员必须时刻牢记这“人民”二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发挥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最大政治优势,真正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作为检察工作的着力点,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促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权益保障、公平正义、社会治安、文明执法、反对腐败等突出问题,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措施,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使检察工作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三要始终坚持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法律监督是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神圣使命,也是我国检察制度区别于西方国家检察制度的重要标志。各级检察机关要紧紧围绕履行好各项法律监督职能,深入推进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科学配置检察职权,不断完善法律监督的范围、程序和措施,不断提高监督水平,努力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规范监督,切实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四要始终重视检察队伍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关键在人,关键靠队伍。要坚持从严治检、廉洁从检,大力加强检察机关的领导班子建设,全面加强检察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素质能力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自身反腐倡廉建设,着力解决部分检察人员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执法办案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高素质检察队伍。各级党委要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加强对检察工作的领导,支持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努力为检察机关履行职责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执法环境。
同志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人民检察制度创立80周年为新的起点,奋发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不断开创人民检察事业新局面,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五篇:专题5新形势下坚持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体会
“新形势下坚持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学习体会
石脚小学粟炳兰
2014年4月14日我校开展了“新形势下坚持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集学习,通过学习,我有以下体会。
“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人根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独创。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是其根本态度和领导方法。一方面反映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另一方面,它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在新时期下,群众路线仍是党的生命线,是党的重要法宝之一,是党的重要领导方式、领导方法。90多年来,正是由于我们党一切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集中群众智慧,把群众的力量组织起来,才战胜种种困难,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党要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做群众所需,把广大人民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传家宝。
2014年4月14日
石脚小学侯良水
今天通过三个小时的集中学习“新形势下坚持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我深深的体会到 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着的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主要有:就业问题、上学问题、住房问题、收入分配问题、环保问题、医疗问题、社保问题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党和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十七大报告里明确提出要从以下几个发面保障和改善民生:(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在这些基本方针的指导下,仅就2007年,我们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举措,如农村孩子学杂费免除、城镇居民受惠医保和农村低保的实施,《物权法》的出台、“财产性收入”进入党代会报告、政府廉租房的推出、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两型”社会的建构、居民休假制度的调整等。从以上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具体落实来我们党和政府的确是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特别这次四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我们党和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抗震救灾举措,更深刻地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以人为本的高度责任感和博大情怀。
2014.4.1
4石脚小学刘书
学习了“新形势下坚持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我体会到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调必须以人为本,这是对党的群众观点的重大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具体表达。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中正确运用的典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核心,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强调了实事求是,要深入基层调研,深入群众学习,集中民意,科学决策,再回归群众贯彻落实。所以说,群众路线的实质,就是代表人民群众,为人民谋利益,就是要执政为民。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党最基本的政治观点。近年来,中央反复强调,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保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不断巩固和扩大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执政基础和长期执政才有根本保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妥善应对考验,化解风险,运用马克思建党学说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进程的一项基础工程。
201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