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改革开放30年 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卓越成就(大全)

时间:2019-05-13 05:56: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7改革开放30年 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卓越成就(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7改革开放30年 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卓越成就(大全)》。

第一篇:27改革开放30年 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卓越成就(大全)

改革开放30年 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卓越成就

作者:规划办 发表时间:2009-01-08 来源:规划办 阅读次数:216

一、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是教育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30年。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随着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取得了历史性卓越成就,积累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验。

(一)重要成就

1、教师队伍配臵状况发生新变化

2007年,全国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1052万人,其中小学561.3万、初中346.4万、高中144.3万。小学生师比18.8∶

1、初中生师比16.5∶

1、高中生师比17.5:1,——城乡分布上,城市教师210.7万人,县镇349.6万人,农村491.7万人。县镇以下中小学教师占到80%。

——年龄结构上,35岁以下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分别占44.1%、55.8%和58%。45岁以下的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分别占70.9%、86.3%、90.3%。

——职务结构上,具有中高级职务教师的比例有较大提高。小学、初中、高中具有中高级职务的教师分别为48.2%、48.7%、55.1%。

——教师资格制度全面实施,教师来源逐步多样化。

2、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教师队伍学历合格率显著提高。2007年,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9.1%,97.2%,89.3%。

——高学历教师比例逐年提高。2007年,专科以上小学教师达66.9%,本科以上初中教师占47.3%,研究生学历高中教师达到1.8%。在新增教师中,具有大学专科、本科学历的教师成为主体。

——涌现大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3、教师教育改革逐步深化

教师教育布局结构逐步调整,办学层次显著提高。1999年到2007年,我国高师本科院校由87所增加到97所,开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院校由29所增加到57所。逐步形成师范院校为主,与综合大学共同培养教师的格局。教师培养和培训相结合的进程正在加快。

4、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进展顺利

中央决定‚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200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目前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进展顺利。6所部属师大年两年共招收免费师范生22120人,其中:2007年10737人,2008年11383人。考生报考踊跃,生源数量充足。生源质量良好。师范生免费教育示范作用初显。

5、创新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成效明显

——特岗计划广受欢迎。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联合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特岗教师的工资性支出,公开招募高校毕业生到西部‚两基‛攻坚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2006-2008年,共招聘6万多名特岗教师,覆盖西部地区400多个县的数千所农村学校。特岗计划吸引了一批优秀大学毕业生从事农村教育,缓解了部分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结构不合理的突出问题;同时,在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上也起到了积极示范和带动作用。

——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为农村学校培养一批高素质师资。自2004年始,共招收4137名优秀本科生到中西部农村学校任教,覆盖了22个省份300多个贫困县农村学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骨干教师紧缺的困难,并为农村学校培养补充高素质骨干教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6、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有声有色

1999年教育部颁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标志着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的初步确立。1999-2002年实施‚中小学教育继续教育工程‛,全国85%左右的中小学教师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接受了一轮以师德、信息技术和实施素质教育能力为重点内容的培训。2003-2007年教育部实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对全国1000万中小学教师进行不低于40学时的能力提高培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高。

教育部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成效显著。2007年教育部组织实施‚援藏‛和‚援疆‛培训,‚送培进藏‛、‚送培进疆‛。组织实施‚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国家级远程培训计划‛,为西部农村12万多名教师提供专题培训。2008年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一是实施‚援助西部边远地区骨干教师培训专项计划‛。采取对口支援形式,‚送培到省,集中培训‛,为西部集中培训约1万名农村骨干教师,同时通过光盘资源覆盖培训近100万名农村教师。二是实施‚援助地震灾区教师培训计划‛。培训四川地震灾区2000名骨干教师,取得良好效果。三是实施‚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计划‛。对8万名高中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四是实施‚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远程培训计划‛。依托‚农远工程‛,组织中西部24个省份150个县20万名农村语文等学科教师进行专项培训。五是实施‚中小学班主任专项培训计划‛。培训100个县1万名中小学骨干班主任教师。六是实施‚西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计划‛。对西部13个省份600名初中体育骨干教师进行基础专业技能与教学技能培训,促进了全国的教师培训。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取得重要进展。到2007年,共开发学历教育网络课程3000多门,非学历培训网络课程1万多门。目前,教师网联系统师范专业远程学历教育学生累计达90多万人,教师非学历远程培训每年达100万人次。

7、教师资格制度全面实施

1995年12月颁布《教师资格条例》,2000年9月颁布实施《<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200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首次认定教师资格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截至2007年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1963.63万人取得教师资格。教师资格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在优化教师结构、拓展教师来源渠道、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整体素质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8、师德建设得到加强和改进

200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2008年9月,教育部会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重新修订并颁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育部结合组织教师节庆祝活动,先后举办‚全国师德论坛‛,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重庆开县优秀教师群体事迹报告团、郑琦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巡回报告活动和孟二冬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活动。在全国教育系统深入组织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给孟二冬教授女儿回信的精神,开展向抗震救灾英雄教师学习活动等。通过大力宣传优秀教师高尚师德和先进事迹,不断增强广大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9、教师队伍建设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

《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等相关法规陆续出台,有关教师的法律法规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资格和任用、培养和培训、考核、待遇、奖励、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全面的法律规定。

10、教师职业吸引力不断增强

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明显提高,工作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对保障教师工资水平作了明确规定,特别是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资全额纳入财政保障,并规定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国家设立了教师节,建立了优秀教师表彰奖励制度,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弘扬。教师职业地位和声望进一步提高,教师正在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二)基本经验

——必须坚持优先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对于教育全局和民族振兴具有重大意义,要切实摆到各级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坚持以教师为本。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要全心全意依靠教师队伍,聚精会神建设好教师队伍。

——坚持教师专业化的导向。教师专业化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

——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教师教育必须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引领基础教育,为中小学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坚持师德建设为首的原则。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要始终将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首要位臵,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坚持加强制度建设。要坚持依法治教,完善教师职业保障制度,为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三)下一步工作展望

在教育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师和教师教育工作,围绕建设德才兼备教师队伍的根本目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改革创新,扎实工作。以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为契机,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创新,构建适应教育未来发展和教师队伍持续发展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以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培训计划为抓手,全面推进教师培训工作,大规模、高质量地培训教师,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以加强农村师资力量为重点,完善相关政策,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推进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要重点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落实《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为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不断作出新的努力。鼓励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从事农村教育,鼓励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切实加大农村教师培训支持力度。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继续推进实施农村学校教师特岗计划,畅通农村教师补充渠道。

当前和下一个阶段教师教育和教师工作的要点是:

——加强教师教育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战略与政策研究。研究制订《国家教育改革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教师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和重大政策措施,进一步确定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推进实施重大项目。

——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深入开展抗震救灾英模教师和模范教师先进事迹宣传活动,大力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全面提高教师师德素质和水平。

——积极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落实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示范性举措。启动实施‚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平台建设计划‛,推进教师教育创新。

——推进实施‚农村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探索创新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逐步形成严格把关、规范有效的农村教师补充制度。进一步完善和扩大实施‚农村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为农村学校输送高素质骨干教师。

——进一步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推动各地进一步扩大支教规模,完善政策,促进城乡师资均衡配臵。

——制订教师教育院校布局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加强师范教育类特色专业点建设。推动各地进一步规范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工作。研究制订教师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办法和试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制度。研究制订教师资格教育教学能力考核考试办法,探索建立严格、规范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制定中小学教师中期培训规划,组织实施新一周期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研究修订《中小学教师培训规定》,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的激励和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教师培训制度。

——深入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建立完善远程教师培训公共服务平台。继续推进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改革和建设,构建区域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二、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

(一)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总体进展情况

近些年来,在中央有关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统一部署,以加强编制管理为基础,以人员聘用和岗位管理为重点,以合理配臵人才资源,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为核心,积极稳妥推进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小学特点的人事管理运行机制,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提供了强有力的机制保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切实加强编制管理,教职工编制核编到县的任务基本完成

200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颁布的第一个权威性的中小学编制标准。除北京、上海情况比较特殊,全国各省市根据编制标准文件和教育部的实施意见,制定出台了本省(区、市)编制标准的具体实施意见或办法,并据此开展了核定编制的工作。中小学教师编制一经确定,其工资待遇等经费来源纳入财政预算,从根本上建立了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的机制,也为实施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确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工作中,各地坚持‚保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基本需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力求精简高效,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的原则,实行总体调控,动态管理。吉林省在将编制标准计算方法调整为按照班额、课时量、教师工作量、职员和教辅人员比例等因素综合核定,实际减少编制24112人。内蒙古自治区坚持以班数和班额定编相结合的原则,以班数定编为主,以班额定编为辅。山西省根据于1999年、2003年和2007年先后三次核编,做到了标准更高,更讲求效益。

2、探索建立比较系统完善的中小学教师用人制度不断取得新进展

在妥善做好编制核定工作的基础上上,大部分省(区、市)按照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的原则,着眼于建立符合中小学工作实际和教师职业特点的人事制度,在新进教师公开招聘、聘用制度、职称制度、定岗分流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是实行新进教师公开招聘。2003年以来,全国半数以上的省(区、市)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用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新进教师实行了公开招聘,创新了教师补充新机制,进一步严把了教师入口关。河南、陕西、云南、青海等省份还下发了专门的文件,规范教师公开招聘工作。这些省(区、市)在实际操作中注重做到了以下几点,一是统筹制定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的计划。在编制限额内,本着从严控制的原则有计划地进行公开招聘,切实提高了用人效益,防止了用人上的盲目性。二是坚持‚凡进必考‛原则。改变过去‚考非所学、考非所教‛的情况,通过公开招聘,使那些真正适合教师岗位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三是拓宽选人视野。努力吸引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特别是注意吸引符合条件的高学历人才到中小学任教。江苏等省(区、市)采取积极措施,鼓励优秀毕业生报考师范,实行师范生提前录取政策,招聘具有教师资格的非师范类优秀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四是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操作程序。各地依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坚决调整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清退临时工和代教人员。

二是教师聘用制改革稳步推进。聘用制是事业单位的基本用人制度,实行聘用制改革是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各地在严格定编、定岗、定责的基础上,按照‚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任、合同管理‛的原则,陆续推行了教职工全员聘任制改革。绝大部分省份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出台了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或者聘用制改革的政策性文件。在推行教师聘用制的过程中,各省(区、市)的做法大致相同又各具特色。一是按需设臵岗。广东等省份按照职位分类、专兼结合、一人多岗的原则,合理设臵教师岗位,切实做到了能不设的岗位坚决不设,可少设的岗位不多设,合理利用好每一个编制;二是推行竞争上岗。采取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方式聘任教职工。河南省在聘用制实施过程中做到了‚四公开‛,即聘用政策公开、聘用条件公开、聘用人数公开和聘用结果公开,从而保证聘用工作的质量;三是创新聘用模式和办法。陕西采取层级聘用的办法,使教职工能够各得其位,各尽职能,重庆采取四种聘任模式,即学校宏观调控模式、公开选聘模式、分层次聘任模式和量化考核排序模式,取得较好效果;四是推进合同管理。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聘用(任)合同,明确聘期内的岗位职责、工作目标、任务及相应待遇。江苏省苏州市分类签订聘用合同,一般教师一年一签,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三年一签,名教师、特级教师长期签约;五是强化考核和管理。认真做好对聘任人员的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分配、奖惩、晋职和聘任的重要依据。山西、陕西、宁夏、安徽等省份积极探索教学过程评价、教师同行评价和学生家长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推行教师业务考试,并与聘用有机结合起来。

三是加大中小学职称改革力度,大力推进‚评聘合一‛试点。职称评审工作是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指挥棒。各地在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保证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广东于2006年进一步完善了‚公开、展示、考核、评议、监督‛相结合的制度,促进了职称评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深圳市开发了教师职称评审系统,开展网上评审。同时,积极探索职称评审向农村一线教师倾斜的政策,河南等省份适当降低了农村中小学教师任职年限、业绩成果等方面的要求,有力推动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为打破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终身制,2004年教育部会同人事部在吉林省中小学教师系列率先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合一试点工作,并在工作基础较好的四平市率先启动。‚评聘合一‛改革取消了任职资格评审,强化学校责任和教师岗位聘任,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是推进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新的重要举措。

四是定岗分流,妥善解决代课人员问题。各地结合编制核定,大力做好定岗分流,清理挤占编制人员的工作。据全国24个省份的统计,截止到2005年底,共有1641个县(市、区)的中小学完成了定岗分流任务,占全部2244个县(市、区)的73.1%,其中北京等10个省市基本完成了定岗分流任务。24个省份共计定岗684.5万人,分流32万人。在分流和清理工作中,各地采取了灵活措施,妥善安臵分流人员。如陕西对落聘教师,采取‚用、学、保、待、调、退、离、代‛等措施妥善进行安臵;山西提出了自主择校、双向选择、提前离岗、鼓励自谋职业等分流办法。

据统计,2007年全国中小学有代课人员37.9万人,分别比2005年和2006年减少6.8万人和4.8万人。代课人员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代课人员问题近年来日益成为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因素之一。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妥善解决代课人员问题,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努力从源头上为解决代课人员问题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避免产生新的代课人员。2006年,会同人事部、财政部在出台的中小学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文件中,明确规定‚中小学工作人员工资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按照教职工编制标准、工资标准拨付‛,从政策上保障了中小学正常补充教师所需的工资经费。2007年初又会同人事部在制定的《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臵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坚决制止在有合格条件人选的情况下出现‘有岗不聘’的现象。严禁产生新的代课人员‛。与此同时,大力开展了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特岗计划‛,有效缓解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合格教师不足的矛盾。近年来,重庆、广西等地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推动解决代课人员问题取得积极进展并积累了有益经验。重庆采取公开招考的方式,拿出8000名编制,每年增加投入1.6亿元,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代课人员中公开招聘公办教师,并将不具备考试资格和未通过考试的人员给予一次性补偿后辞退。

3、与聘用制度相适应,符合中小学特点的分配激励机制改革不断推进

分配激励机制的改革是实行教师聘任制度的重要保障,也是用人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省(区、市)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认真执行国家关于中小学的工资制度和政策,确保了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在保证工资发放的基础上,部分有条件的省(区、市)如北京、上海、山东、广东,经及中西部的甘肃、海南、山西、陕西等积极开展了以完善工资分配办法为主要内容的校内分配制度改革,在完善职务等级工资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与聘任制度相适应,能够体现教职工岗位职责、工作绩效和实际贡献的工资保障和激励机制。这些地区在中小学绩效工资未实行之前,逐步推行校内岗位结构工资制,将教师工资中的地方性岗位津贴或政府下拨的奖金以及学校自筹经费,按照绩效考核结果重新进行分配,在具体操作中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和适当拉开差距。同时,坚持向骨干教师、向教育教学第一线教师倾斜,向边远、贫困地区和山区中小学教师倾斜。广东部分地区学校的岗位工资最高与最低收入的差距一般为400—600元,最大的达到了1000元。江苏部分市县建立了优秀人才奖励津贴,提高了优秀教师的收入水平。山西建立了边远、贫困地区和山区村镇中小学教师岗位津贴制度,按其每月基本工资的10%增发。

4、积极推动和促进教师交流,教师资源配臵不断优化

各地通过完善教师交流制度、城镇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规定评聘高级教师职务时需要有农村学校任教经历,核编定岗时预留编制和岗位,提供一定的津贴补贴等人事激励政策,积极推动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顺利实施。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到2005年,通过结对帮扶、对口支援、城乡合作办学、定点挂钩、‚捆绑式‛支教、全职和兼职支教、教师走教、送课下乡等多种形式,组织省域内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超过一万人次的省份有9个,超过5000人次的有12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教师不足和教师素质偏低的矛盾,为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臵,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各地注意有重点、分层次做好中小学教师交流工作,进行‚市对市‛、‚县对县‛、‚校对校‛的对口支援。上海市通过举办师资招聘专场,实行资助津贴制度和高校毕业生艰苦地区就业奖励金制度,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边远农村地区任教。江苏遴选千所优质学校、万名骨干教师,与千所薄弱学校实行‚校对校‛结对帮扶支教,给予每所支教学校4万元支教补贴。重庆每年派出1000名大学生,到三峡库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实习支教。在做好省内支教的同时,江苏等省份还积极开展西部支教活动,选派优秀教师前往讲学、任教,接受受援地区的校长、教师前来锻炼、学习。

5、理顺中小学校长管理体制,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改革不断深入

理顺中小学校长管理体制,改进和完善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积极推进中小学校长聘任制,是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全国大部分省(区、市)认真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精神,下发了相关文件,基本理顺了中小学校长管理体制,‚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已基本形成。福建省委专门下发文件,将中小学校长管理权限划归教育部门;安徽省在改革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了‚一破三立一建‛新的‚以县为主‛教育管理模式,实现了教育事权、财权、人权的相统一。在基本理顺‚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各地进一步完善校长负责制,明确校长的职能和职责,完善对校长的考核办法。陕西明确了校长具有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和财政支配;宁夏实行校务公开制度,校长应主动接受全体教职工的监督;江苏、宁夏、陕西、河南等省(区、市)实行校长任期制;部分省份逐步建立校长任期履职及办学绩效考核制度。

为提高中小学校长队伍质量,北京、上海、江苏、吉林、青海、重庆、广西、海南、山西、陕西、广东、河南、宁夏等13个省(区、市)严格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积极推进竞争上岗和聘任。宁夏全区中小学校长选拔都实行了公开选拔,一些市县采用‚三推‛(群众推荐、党员推荐、校委会推荐)、‚两考‛(笔试、考核)、‚一选聘‛(教育局择优选聘)的办法,进行公开选聘。河南省实行政策规定、程序方法和聘任结果‚三公开‛。同时,不断探索符合中小学校长特点的管理新机制。如上海市按照‚抓好试点,平稳起步,以点带面,稳妥推进‛的原则,开展了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度改革;广东、山东、宁夏等地区也在积极探索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广东部分地区还推行了校长年薪制。

(二)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成效

通过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中小学的人才资源配臵不断优化,用人效益和质量明显提高,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活力得到极大的激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制度环境基本形成,人事制度改革对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与保障作用。

1、人事制度改革对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随着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小学生师比逐步降低,教师数量配备不断改善,生师比逐步趋于合理。中小学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学历结构、职务结构和年龄结构都有了较大改善,有力地推动了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大幅度提高。1998-2007年,普通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由94.6%提高到99.1%;普通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由83.4%提高到97.2%;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由约53.9%提高到78.3%;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由63.5%提高到89.3%。

高学历教师比例逐年提高。1998-2007年,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小学教师比例由12.8%提高到66.9%;具有本科学历的初中教师比例由11.4 %提高到47.3%;2001-2007年,普通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由0.6%提高到1.8%;2003-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具有研究生学历专任教师的比例由1.1%提高到2.3%。

教师队伍结构有新的变化。从职务结构来看,具有高级职务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有较大程度的提高。2007年,普通小学、初中、高中、中职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务的比例为0.6%、8.8%、21.3%和19.0%。从年龄结构来看,总体呈年轻状态,35岁以下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分别占44.1%、55.8%和58.0%。从教师来源结构看,许多非师范专业大学毕业生主动要求到中小学任教。教师资格制度全面实施。教师来源走向多样化。

2、人事制度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西部‚两基攻坚‛工程和中小学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得到了按时足额发放,保证了农村教师的待遇,稳定了农村教师队伍;同时,部分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山区村镇中小学教师岗位津贴制的建立,调动了边远农村地区教师的积极性,吸引了优秀人才补充到农村教师队伍,提高了农村教师队伍的总体质量,改善和优化了农村教师队伍结构。2007年,全国农村地区小学教师331万人,农村初中教师133万人。2007年全国小学生师比为18.7:1,城市、县镇和农村分别为19.3:

1、19.4:1和18.3:1,与往年相比都有很大提高,农村地区还略为宽松。学历结构方面,2007年全国农村小学教师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小学教师比例达到58.5%,具有本科学历的初中教师比例达到了36.3%;职务结构方面,2007年农村普通小学、初中具有高级职务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分别为0.4%和5.5%;年龄结构方面,35岁以下的农村小学、初中教师分别占39.7%和58.9%。与往年相比,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得到了一定改善。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边远农村地区任教,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教师不足和教师素质偏低的矛盾,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大力推进高等学校‚人才强校‛战略

(一)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2003年底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精神的贯彻落实工作,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做出工作部署,推动教育战线特别是高等学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2004年1月,教育部以高校人才工作为主题召开了由70多所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参加的直属高校咨询工作会议,研究提出了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总体思路和重要措施。

为贯彻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加强人才工作的领导,教育部成立了以周济部长为组长,有关部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司局和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负责研究制定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战略、规划、政策,以及重大人才计划的实施方案,做好有关统筹协调工作。在教育部党组的领导下,各地和高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是人才工作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各地和高校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二是人才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各地和高校按照党管人才原则,普遍加强了对高校人才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发挥组织人事部门牵头协调和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协同作用,把人才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积极探索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优势互补、整体联动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

三是加大投入力度,实施一批人才计划。绝大多数地方和高校设立了人才工作专项经费,实施了相应的人才计划项目,直接吸引、培养和支持了一大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育了一批优秀创新团队和人才群体,促进了高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四是人才工作制度环境进一步优化。各地和高校以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岗位设臵改革为契机,积极推进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岗位设臵管理改革,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待遇留人,进一步激发人才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初步形成了优秀人才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

(二)大力实施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

2004年6月,为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高等学校人才队伍,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教育部在统筹规划、集成整合、继承创新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积极构建完善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分为三个层次九个项目,包括:第一层次‚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主要着眼于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第二层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着眼于培养、支持一大批学术基础扎实、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学术带头人;第三层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主要着眼于培养数以万计的青年骨干教师,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1、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长江学者项目:

紧紧围绕国家重点科研领域、重点学科发展方向、重点科技创新平台或科研基地设臵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由高等学校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在国际学术界有一定影响,具有创新性构想和战略性思维,能带领本学科跟踪国际科学前沿并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开展原创性、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和关键领域攻关,力争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同时,聘请国外知名学者担任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短期回国进行合作研究。

每年聘任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各100名,聘期三年。教育部在聘期内给予特聘教授每年10万元的奖金,讲座教授每月1.5万元奖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每年必须在受聘高等学校工作9个月以上。高等学校必须为聘任的特聘教授配套必要的科研经费,其中,自然科学特聘教授科研配套经费不低于200万元,人文社会科学特聘教授科研配套经费不低于50万元。

创新团队项目:

以‚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重点科研基地为依托,对以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拔尖创新人才为核心、从事国家重点发展领域或国际重大科学与技术前沿研究的优秀创新团队给予重点资助,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推动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

每年遴选支持60个创新团队,资助期限为三年,每个创新团队资助经费合计300万元。实施‚985工程‛重点建设项目高等学校的入选团队,其支持经费由所在高等学校‚985工程‛建设经费中统一安排;其他高等学校的入选团队,其支持经费由教育部和所在高等学校按1:1比例共同资助。在资助期内,遴选部分创新团队成员赴国外高水平大学进行合作研究。

2、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该计划主要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给予资助,支持其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为培养他们成为优秀学科带头人搭建台阶、创造条件。

每年遴选支持1000名左右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资助期限为三年。资助经费总额为自然科学类每人50万元,人文社会科学类每人20万元。实施‚985工程‛重点建设项目高等学校的入选者,其支持经费由所在学校‚985工程‛建设经费中统一安排;其他高等学校入选者的支持经费由教育部和所在学校按1:1比例共同资助。在资助期内,选派部分入选者赴国外高水平大学进行合作研究。

3、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该计划着眼于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鼓励和支持青年骨干教师在职提升学位层次、及早参与科研工作、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重点科研基地研修学习、开展经常性的学术交流活动,鼓励符合条件的青年教师承担学生思想政治等工作,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每年重点培养10000名左右青年骨干教师。

主要包括6个项目:‚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在职学位提升项目‛(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实施)、‚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资助项目‛(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实施)、‚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国际司负责实施)、‚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负责实施)、‚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人事司负责实施)、‚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高等教育司负责实施)等。

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实施四年来,‚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共聘任长江学者1308人,其中特聘教授905人、讲座教授403人,有17名华人学者荣获‚长江学者成就奖‛,培育资助创新团队245个;‚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共资助3776名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重点培养了10万余名青年骨干教师,其中‚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在职学位提升项目‛录取75805余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资助项目‛资助326人;‚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资助留学回国的博士和博士后研究人员5204名;‚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选派高校教师出国研修11403人;‚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培养2845人;‚高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共206个,培训教师约11360人次。

第二篇:改革开放30年我国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形成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区域梯次开放的格局,实现了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拓展的开放格局,呈现了从数量小到数量大、从质量低到质量高的开放新趋势。中国正在以开放的新英姿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一)对外开放从局部地区向全国推进

(二)对外开放从商品贸易向投资和服务贸易领域推进

二、对外贸易连上新台阶

(一)货物贸易规模增长超过100倍

(二)货物贸易结构不

(三)服务贸易取得长足发展断优化

三、利用外资发展迅速,连续多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一)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外商直接投资渐成主流

(二)利用外资方式不断拓展

(三)利用外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四、“走出去”战略实施取得初步成效

(一)对外经济合作范围不断扩大,竞争力逐步增强

(二)对外投资规模增势强劲

五、多双边经贸合作成就瞩目

一、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开始了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开放格局经过先试验后推广,采取了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的战略,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过程。

(一)对外开放从局部地区向全国推进

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航船正式扬帆起程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对外开放的范围由特区逐步扩大到了沿海、沿江、沿边地区,初步形成从沿海向内地推进的格局。1992年相继开放沿江城市和三峡库区、边境和沿海地区省会城市、沿边城市,开放太原等11个内陆省会城市。随后几年,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县市。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原区域性推进的对外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至此,一个从沿海到内地、由南向北、自东向西、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区域格局基本形成。

(二)对外开放从商品贸易向投资和服务贸易领域推进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对外开放以“出口创汇”为切入点,千方百计扩大出口成为政策的基本指向。针对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邓小平同志指出,对外开放不仅要继续扩大商品贸易,而且可以让外商来华直接投资办企业、搞加工贸易。这样就使原来的对外经贸交流从贸易领域扩展到投资和生产领域。外商直接投资、借用外债、到国际市场融资等多种方式被广泛采用。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服务领域开放步伐不断加快,服务贸易迅速发展。

二、对外贸易连上新台阶

对外贸易是一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方式和渠道,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与出发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一)货物贸易规模增长超过100倍

200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猛增到21737亿美元,增长了104倍。其中,出口总额从98亿美元增加到12178亿美元,增长了124倍;进口总额从109亿美元增加到9560亿美元,增长了87倍。1979-2007年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17.4%,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8.1%,进口年均增长16.7%。

特别是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抓住国际产业加快转移的历史性机遇,对外贸易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赢得了历史上最快最好的发展时期。2002-200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以年均28.5%的速度增长,其中出口年均增长28.9%,进口年均增长27.3%。2001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097亿美元,2004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2007年又一举突破2万亿美元大关。

自1950年起的58年历程中,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200亿美元用了29年,从200亿美元到5000亿美元用了23年,从5000亿美元到1万亿美元用了3年,从1万亿美元到2万亿美元也仅用了短短的3年时间。2002-2007年入世6年间,进出口贸易总额合计已超过1979-2001年即从改革开放到入世之前23年的总和。

30年来,进出口贸易从逆差转变为顺差,使我国从一个外汇捉襟见肘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从改革开放到1993年,除少数年份进出口贸易有小规模顺差外,多数年份均为逆差。进入1994年以来,进出口贸易均保持顺差,且规模不断扩大。1995年贸易顺差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67亿美元。2005年又突破1000亿美元,达到1020亿美元。2007年再突破2000亿美元,达到2618亿美元。2007年我国外汇储备从1978年仅有的1.67亿美元迅速扩大到1.5万亿美元。

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不断提升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改革开放初期位居第32位,2004-2007年稳居第3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1978年的不到1%提高到2007年的近8%,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其中,2007年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提高到8.8%,世界排名跃居到第2位;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也提高到6.7%,位居世界第3位。

(二)货物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从出口商品结构看,30年来,从以初级产品为主到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以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到以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1978年初级产品出口占53.5%,工业制成品出口占46.5%。1985年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已近平分秋色,分别为50.5%和49.5%;到1986年,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大大超过初级产品,达到63.6%,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下降到36.4%。2007年,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进一步转变为5.1%和94.9%,工业制成品占据了我国出口商品的绝对主导地位。

令人欣喜的是,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机电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持续提高,1994年为26.4%,2000年提高到42.3%,2003年进一步提高到51.9%,2007年则达到57.6%。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2000年为14.9%,2003年提高到25.2%,2007年进一步提高到28.6%。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主导地位日益明显。

从进口商品结构看,为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需要,进口商品结构中,资源、基础原材料等初级产品所占比重明显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快速增长。

1985年初级产品在进口商品中所占比重仅为12.5%,2007年这一比重提高到25.4%。其中,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和非食用原料占进口总额的比重分别由1985年的0.4%、7.6%提高到2007年的11.0%、12.4%。近几年,大豆、铁矿砂、石油等基础原材料的进口量呈持续大幅增长之势。

与此同时,国内对国外先进技术和成套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在工业制成品进口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快速增长。2007年,我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分别为4990亿美元和2870亿美元,分别是1994年的8.7倍和2000年的5.5倍;机电产品占进口额比重从1994年的49.4%提高到52.2%,高新技术产品占进口额比重从2000年的23.3%提高到30.0%。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快速增长,不仅弥补了国内经济建设资源和技术的不足,而且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创造了条件。

从贸易市场结构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贸易伙伴已达220多个,贸易市场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与美国、欧盟、日本三大经济体的贸易合作蓬勃发展,对东盟、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取得较大进展,与其他贸易伙伴往来发展较快。

1998-2003年,日本为我国最大贸易伙伴,美国和欧盟位居第2位和第3位;2004-2005年,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和日本位列第2位和第3位。2007年,中欧、中美和中日双边贸易额分别为3561亿美元、3021亿美元和2360亿美元,分别比1998年增长5.2倍、4.5倍和3.8倍。

2007年,东盟为我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达2025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7.6倍。俄罗斯、印度分别为我国第八、第十大贸易伙伴。

(三)服务贸易取得长足发展

2007年服务贸易总额由1982年的43亿美元增加到2509亿美元,25年增长了57倍,年均增长17.6%。其中,出口额从24.8亿美元增加到1217亿美元,年均增长16.9%;进口额从18.7亿美元增加到1293亿美元,年均增长18.5%。

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严格履行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的承诺,极大地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入世6年,服务贸易出口额年均增长24.4%,高于同期世界平均13.8%的增速,也高于同期世界主要国家服务贸易出口增长速度。同时,服务贸易的结构也逐步优化,初步形成了通讯、保险、金融、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广告等全面发展的格局。改革开放之初,以旅游、运输、建筑等传统服务贸易出口比重达80%以上,2007年这一比重已下降到60.8%。

2007年,服务贸易总额占我国全部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从1982年的9.4%上升到10.3%,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从0.6%升至4%;世界排名仅次于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位居第5位,成为世界服务贸易的重要国家,其中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位居第7位和第5位。

三、利用外资发展迅速,连续多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是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之一。外资的进入,弥补了长期困扰我国的资金和技术双缺口,推动了经济增长,增加了税收和就业机会,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加快了我国经济全面融入国际社会的步伐。

(一)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外商直接投资渐成主流。

1992年以前,我国利用外资主要是对外借款特别是政府贷款,外商直接投资一直偏小。1979年至1991年,每年都是对外借款大于外商直接投资,13年间累计对外借款高达526亿美元,而外商直接投资仅为251亿美元。1992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首次超过对外借款,此后,外商直接投资逐年大幅度增长,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最主要的方式。

从外商直接投资情况看,1983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仅9.16亿美元,2007年已达到748亿美元,24年增长了81倍;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超过7700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20.1%,远高于同期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其中,1983年至1991年吸收外资较少,平均每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约26亿美元;1992年以后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1992年吸收外资首次突破100亿美元,1993年登上200亿美元台阶,1994年迈过300亿美元,三年跨过三道坎,此后,我国成为全球投资热点的地位逐步确立,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规模稳步扩大。1992年至2007年平均每年吸收外资超过450亿美元,年均增速高达19.4%,比同期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额年均增速高出7.5个百分点。

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预测,2007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流量达到创纪录的1.5万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达1万亿美元,发展中国家近4400亿美元。2007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748亿美元,加上金融领域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合计约835亿美元,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5.4%,占发展中国家的19%。我国从1993年起已经连续15年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2007年末在我国实有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超过28万家,实有投资总额达2.11万亿美元。2007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12549亿美元,占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的57.7%,缴纳的税收超过9900亿元,占全国税收收入的20%,提供的就业岗位超过5000万个。

(二)利用外资方式不断拓展

改革开放初至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后,我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方式相对单一,一直以绿地投资为主,并购投资和到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等方式很少。入世以来,我国认真履行加入WTO承诺,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地开放资本市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正在有序推进。

首先,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到境外上市。中国政府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到境外上市,扩大融资渠道,参与国际竞争。截至2008年4月底,共有150家境内公司到境外上市,筹资总额1105亿美元,其中有55家企业同时发行A股。

其次,主动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和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制度。目前,QFII投资额度已提高至300亿美元,54家境外机构获得QFII资格,获准投资额度约105亿美元,另有5家外资银行获准开展QFII托管业务。QDII方面,有21家基金管理公司和9家证券公司取得QDII资格,9只QDII基金产品和1只QDII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获得批准,获批投资额度已达375亿美元。

第三,在WTO框架内开放证券业。截至2008年4月底,中国证监会已批准设立7家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和31家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其中15家合资基金公司的外资股权已达49%。

第四,改进和完善外资并购政策。2006年颁布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我国外资并购政策和环境全面改善。

截止到2007年底,外国投资者共并购2.18万户中国境内企业的股份,占外商投资企业实有总户数的7.6%,其中外国投资者购买1.94万户外商投资企业的中方股份,购买2373户内资企业的股份;并购的企业实有注册资本1343亿美元,占外商投资企业实有注册资本的11.6%。

(三)利用外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利用外资总体上呈现出数量扩张型特征,为了出口创汇和引进外资,各级政府对出口导向型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了用地、税收和融资等多方面的优惠,并由此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为主的外商投资格局。入世后,我国相继修订完善了相关政策,颁布了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取消了外商投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进一步扩大了服务业开放;严格限制低水平、高消耗、高污染外资项目进入。同时,充分发挥外资在自主创新中的积极作用,优化外资区域布局、创新利用外资方式,积极稳妥扩大金融、保险、电信等服务业对外开放,拓展利用外资的新领域。

在新的外商投资政策指导下,外商投资的重点,从一般制造业发展到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近几年外商投资于研发中心、集成电路、计算机、通信产品等高技术项目明显增加;开放服务贸易领域后,商业、外贸、电信、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服务业已成为外商新一轮投资的热点。

外商投资的产业构成显著改善,第三产业投资比例大幅度提高。2005-2007年,第三产业外商投资金额占全部外商投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4.7%、31.6%和41.4%;第二产业比重分别是74.1%、67.5%和57.3%,呈现出相反的变动趋势。

四、“走出去”战略实施取得初步成效

“走出去”战略的主要内容是,推动企业以对外投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等多种方式走出国门,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对外经济合作范围不断扩大,竞争力逐步增强。

对外经济合作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新生事物,经过不断努力,迅速发展成我国对外经贸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6年,我国的对外承包劳务队伍第一次走向国际舞台,到1980年共有29家企业从事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业务,主要市场集中在西亚和北非。1981年以后,我国的对外经济合作队伍开始逐步壮大,企业的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在外承揽的业务规模扩大,综合竞争力增强,市场多元化战略初见成效。自1995年起,开展了对外设计咨询业务,对外经济合作的领域进一步拓宽。

入世以来,对外经济合作驶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从改革开放之初仅有几家企业,到2007年已发展成为一支由1000多家企业组成的门类比较齐全、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队伍,业务范围向技术性较强的领域不断扩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2002—2007年,对外经济合作签订合同累计48.6万份,合同金额257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633亿美元,分别是1976—2001年对应项目总和的1.9倍、2倍和1.8倍。

2007年是我国对外经济合作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新签合同金额853亿美元,完成营业额47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1%和34.2%;派出各类劳务人员75.3万人。其中,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4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3%。业务遍及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资金技术密集的电力、冶金、石化、轨道交通和电子通讯等领域的项目已占到总营业额的一半;大项目数量增长迅速。2007年有49家企业入选美国《工程新闻杂志》(ENR)全球最大承包商225强,14家跻身百强。

(二)对外投资规模增势强劲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起步于1979年改革开放初期。当时经国家批准,只有少数国有企业主要是贸易公司走出国门,开办代表处或设立企业。

经过30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对外投资的规模虽依然较小,但已取得积极进展。入世以来,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步入较快发展期。2002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仅有27亿美元,到2007年已经上升到265亿美元,2002—2007年6年间年均增速25.1%。截止到2007年底,7000多家境内投资主体设立的境外直接投资企业已超过1万家。

对外投资的领域不断拓宽,对外投资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地区升。目前,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呈现出市场多元化发展态势,投资国别已覆盖170多个国家和,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拉丁美洲地区。2007年,亚洲地区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比重为62.6%,拉丁美洲占18.5%,欧洲、北美和大洋洲合计占13%。

对外投资由单一的绿地投资向跨国并购、参股、境外上市等多种方式扩展。跨国并购已成为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式,主要流向资源、电讯和石油化工等行业。2007年,以收购、兼并方式实现的对外直接投资占全部投资流量的23.8%。一批境外研发中心、工业产业集聚区逐步建立,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不仅采掘业、制造业和商务服务业继续加大对外投资,金融业也开始了境外投资试点。截至2006年底,中国工商银行等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海外总资产达2268亿美元。国有商业银行在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巴西等29个国家和地区设有47家分行、31家附属机构和12家代表处。到2008年4月底,我国已批准10家证券公司、6家期货公司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31家境内企业获准从事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境外期货交易。

截止2007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1179亿美元,其中,金融类企业存量167亿美元,非金融类企业存量1012亿美元。

五、多双边经贸合作成就瞩目

一是把建设自由贸易区提到战略高度。自由贸易区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式、新起点,以及与其他国家实现互利共赢的新平台。我国从2000年开始建设自由贸易区,截至2007年10月,我国跟亚洲、大洋洲、拉美、欧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建设12个自由贸易区,对其出口占到我国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以上。与东盟签署并实施了自贸区货物和服务贸易协议,促进了“10+1”、“10+3”机制的深化。

二是双多边和区域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我国已与123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与129个国家和地区、13个国际组织建立了180多个多双边联委会机制,对加强多双边经贸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建立战略经济对话机制。2006年9月20日,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正式启动,迄今为止已举行了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双方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签署了多项协议。与此同时,中国还相继与日本、欧盟、东盟等建立了相应的经济对话机制,加强了与主要经贸伙伴的协调与沟通。与俄罗斯互办“国家年”,涉及多项经贸活动。丰富了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合作内容。创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落实了8项对非经贸合作举措。建立了“中国-加勒比经贸合作论坛”、“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论坛”两个机制。

展望未来,推进对外开放的任务仍十分繁重。我们要按照十七大确定的对外开放的方针路线,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性经济体系,努力创造并保持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第三篇:改革开放30年成就

浅谈改革开放

有些人认为现在社会上出现的贫富差距问题,腐败问题,毕业生找工作难问题,诚信缺失问题等是改革开放造成的,所以改革开放是坏事情。但是对是错,我在此暂不下定论,先看一下以下事实及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几年的进程,的确,是有一些显而易见的弊端问题也随之而来。

贫富差距尤其明显,经济的高速增长,贫富差距问题却日益加深。接着,腐败问题,经济发展处在转型期间势必存在许多漏洞,行政权力的过多介入就容易造成权钱交易,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一些政府官员抵制不住诱惑,便陷入其中。还有就是就业难问题,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面临经济放缓、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结构性矛盾突出三重压力。再有,诚信问题,当今社会,缺乏诚信的现象和我们的传统美德背道而驰,等等。的确,这都是事实。但是,你们把这些一系列的问题的根源归结到改革开放,却是过于的极端,然后又进而的否定改革开放,这更是一个很愚蠢,很愚昧的想法。首先,贫富差距并非都是不合理的。“能力大,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大;能力小,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小。而且,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想,我们都还是穷人,就又回到以前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年代,然后就一辈子落后挨打,毫无翻身之日。

接着,腐败问题这些现象是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将腐败现象完全归罪于改革开放,因为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之所以叫做改革就是因为它是一个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近两年从上到下的反贪政策也让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反腐的决心,只要我们的大方向是对的,人心是凝聚的,措施是持久的有效的,就一定能合理处理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再者就业问题,我觉得就业问题应该先从自身出发,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多加强社会实践,正确就业定位等等,而不是一味的埋怨社会。

社会诚信的确很严重,但把其全归结为改革开放,却很不明智。如果我们加大力度监管打击非法分子,可以有效地控制这种风气,等等。

所以,综上所述,把众多社会问题的根结都归结为改革开放,并否定改革开放,显然是错误的。最后的最后,我再简单列举一下,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众多成就及变化,以证明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最综合的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全球最快的增长。

2、人民生活实现历史性跨越。

3、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

4、产业结构明显升级。

5、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6、国际影响力逐步扩大。过去,我们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与我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极不相称。现如今,我们在世界的地位日益提升,并扮演着重要角色。

所以,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堪称世界经济奇迹。概括地说,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为: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社会结构明显改善,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国际影响力大幅度提升。

我想,这才是改革开放的真实反映,而不是片面的只抓住一些问题不放,很明显,改革给我们带来的成就众多,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们肯定还停留在旧社会的年代,还为吃饭难着急。而那些抓住几个问题就否定改革开放的,注定是错的。根据以上讨论所述,改革开放利远远大于弊,毫无疑问,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第四篇:改革开放30年成就

扬帆力排千重浪勇立潮头领风骚——枣矿集团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纪实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展现新作为、推动新发展的根本思想武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应历史潮流,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写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篇章。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

成就。进入新世纪以来,枣矿集团沐浴着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克难制胜、锐意进取,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从低谷中强势崛起,演绎着老国企跨越腾飞、引领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的华彩乐章,走出了一条艰辛创业、创新创造、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追求卓越的希望之路。

**矿区具有130年的开采历史,百年风雨历程,既有为中华民族工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辉煌,也曾一度陷入生存危机的低谷。上世纪九十年代,枣矿集团在全国煤炭行业率先走向市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长期积淀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充分暴露出来,加上国内外经济环境和矿井衰老、观念陈旧、体制不适等因素的影响,企业陷入生死存亡的抉择。当时东部7对矿井资源枯竭,产量低,成本高,入不抵支,西部新井开发因资金短缺而停建,全公司原煤产量徘徊在800多万吨;到1999年底,企业潜亏10多亿元,内外债合计高达30多亿元,资产负债率达81%。职工连300元生活费都不能按月兑现,企业生存发展举步维艰。

2000年初,时任淄博矿务局常务副局长的江卫同志调任枣矿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走马上任后,江卫同志率领新一届领导班子团结带领矿区干部职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短短八年,走上了由扭亏脱困、让职工“吃上饭”,到加快发展、让职工“吃好饭”,再到追求卓越的跨越发展之路。2007年毛煤产量完成2180.35万吨,实现总收入207.23亿元,上缴税费24.59亿元,职工人均收入35000元,分别是1999年的2.33倍、7.75倍、9.56倍、5倍。全公司安全形势持续好转。先后被中宣部、国务院国资委授予“全国典范企业”,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全国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全国企业文化优秀企业、全国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等荣誉称号。名列中国企业500强、中国纳税100佳、中国煤炭100强、山东工业企业100强。

观念革命打破发展桎梏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说:“思想观念可以改变历史的轨迹。”

矿老人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思想僵化、管理粗放、包袱沉重、人心涣散,是2000年前枣矿集团的真实写照。可以说,当时的**矿区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思想观念问题是制约枣矿发展的最主要、最致命的问题。”江卫董事长一针见血地指出。

2000年上半年,矿区上下展开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讨论,江卫董事长亲自撰写《**矿业新闻》报评论员文章,提出“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号召大家打破“等靠要”思想,从迷惘和困惑中摆脱出来,振作起来。

2002年、2003年,针对矿区部分干部形势稍有好转即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发展意识不强和对深化改革产生畏难发愁情绪等实际,又开展了新一轮的实践“三个代表”、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学习教育活动。

同时,大力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先后实施了以煤炭销售、物资供应、财务和资金统一管理和分别独立核算为主要内容的“四统一分”管理机制,解决了一些领导干部政令不畅、二级单位各自为政和企业“集而不团”等问题,开展了干部人事、劳动用工、工资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实施了产权制度、债转股、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关井破产等改革创新举措,加强了企业诚信建设,建立了风险防范机制,增强了企业的宏观调控力和市场竞争力。

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和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解开了束缚在矿区干部员工头脑的“紧箍咒”,打破了员工思想上的坚冰,为枣矿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多元俱兴筑牢发展基石

优先把主业做强做大,以此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江卫董事长指出:“要迅速解决**矿区30万职工家属的吃饭问题,必须首先尽快把煤炭总量提上去,这是立足之本、发展之基。”于是,重新启动因资金匮乏已搁浅两年的新安煤矿,公开竞聘项目负责人、推行业主负责制,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盈利。2000年,原煤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圆了枣矿几代人“千万吨大局”的梦。

2003年,乘借全省上下“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滚滚春潮,启动了新安矿改扩建、新建新源井、滨湖矿和新安铁路专用线、田陈北七技改等重点工程。新源井、滨湖煤矿,分别用18个月建成投产,打破了全国同类型矿井建设纪录。与此同时,又先后在安徽、云南、贵州、内蒙古等地,进行了煤炭资源开发。国外发展现已涉足美国、加拿大、泰国、印尼等国。枣矿集团在外部拥有的资源优势正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

近几年,按照环保节能好、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两好两高”指导原则,先后建成了6座发电厂,建设年产1200万

条子午轮胎、年产200万吨煤焦化、18万吨甲醇、亚洲最大的16万吨苯加氢、1.5万吨白炭黑等一大批重点项目。以煤炭为基础产业,以煤化工、电力、机械制造为支柱产业,以建筑建材、矿井建设包括工程设计监理和地质勘探、物流贸易、生物化工、森林采伐及木材加工、造船水运为支持产业的“136”产业格局初具规模。

循环经济提升发展能量

枣矿集团把发展循环经济摆到战略位置,充分利用产业优势,着眼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着力于企业可持续发展,不断延伸煤炭产业链,大力发展“煤基多元化”产业集群。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枣矿集团率先提出并实施了节能减排“3341”工程,即:强力推进煤矸石、粉煤灰、矿井水“三零”排放,余热、余汽、余温“三余”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四能”开发和沼气技术开发利用。矿区电厂均安装了脱硫设施,实现了达标排放。完成了锅炉烟道节煤器改造,淘汰高耗低效设备247台,推广应用节能灯具4.6万只。建设了日处理能力10万吨的矿井水处理厂;风力发电在集团公司本部和日照森工公司得到应用。利用煤矸石电厂冷却水资源、破产矿井闲置场地,进行中华鲟、观赏鱼、长毛兔等养殖,并推行了蔬菜种植和商业化养殖,使昔日的污水塘变成了鸟语花香的休闲家园。

全面实施节能减排、综合利用,确立了以消化全部低热值燃料为目的,煤电一体化经营的电力建设思路。投入1.6亿元,建成长达156千米的内部电网,2007年累计增收节支电费3.8亿元。矿区煤矸石、粉煤灰、矿井水“三零”排放目标已全部实现。目前,枣矿集团以煤—电—汽能、煤—焦—化工、建筑建材环保三大循环经济产业链初具规模。

大力倡导绿色开采和清洁生产新理念,利用矸石回填塌陷地复垦造地。2007年底西部新区7对矿井实现“矸石不上井、用矸石置换煤炭”。依托水煤浆技术建成水煤浆发电厂,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洁净煤发电技术推广项目和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工程。“煤泥水煤浆的开发与燃烧热电联产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煤矸石煤泥煤气综合利用工程”分获山东省政府首届重大节能成果奖和优秀节能成果奖。

科技创新助推发展动力

针对全国薄煤层占煤炭总储量的20%,而缺乏安全有保障、生产效率高的开采设备的实际,2003年,枣矿集团率先成立了全省首家省级综机装备研发中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套zy2400支架及三机配套当年成功诞生,并成功应用于煤炭生产。比传统炮采工作面生产效率提高了8倍,资源回收率达到97%,创出了全国薄煤层综采工作面年产百万吨以上的新纪录。

原煤炭部副部长、煤炭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濮洪九在视察枣矿时感慨地讲到:“薄煤层开采,原煤炭部动了不少脑筋,没有办法解决,你们的薄煤层综采装备及工艺成功研发应用,这是一个创新,带来了机械化,带来了效益,带来了安全,走上了用人少、效益高的路子,我很震惊,这是很大的贡献。”

为提高煤矿机械化开采程度及安全系数,成功研制了适用于开采0.6—1.1米煤厚的“极薄煤层智能化高效开采装备”,采用智能计算机控制、信息传感等技术,可实现工作面无人值守。自主研制的集自移、旋转、机械手、液压四项专利技术于一体的zklgs-300系列高效采煤机成功应用。目前,枣矿集团自主研制的zy2000、zy2400到zy6600等15个系列支架,实现了综机成套装备国产化、系列化的目标,满足了厚、中厚、薄、极薄煤层机械化开采的需要,并成功打入省内外市场,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建立完善了安全数字监测监控、闭路电视和通讯于一体的“三网”系统,实现矿井生产系统遥测、遥控、遥试和遥调,新建矿井主动力系统数字化集中控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年来,枣矿集团共有百余项成果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其中两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十大科技成果奖。2007年,有两项科技创新项目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首批启动计划,18项技术创新项目列入山东省技术创新计划。

文化管理铸就发展之魂

枣矿矿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近几年,枣矿集团按照以文化力激活生产力、提升竞争力的总体思路,以塑造员工共同价值观为目标,大力实施文化强企战略,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以强势执行文化为核心、以“三基”(基础、基层、基本功)、“三化”(准军事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精细化考核)、“三个亮点”(质量标准化、企业文化、环境综合治理)为主要内容的、独具特色的“三三三”管理文化品牌。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三基九力”、“五精、十美”、“严管+真爱”安全文化、编码管理、手指口述操作法、自觉+制约”自主管理、“六精”和谐卓越管理等创新体系的研究探索,丰富和完善了“三三三”管理文化品牌的内涵和外延,提升了枣矿文化品牌的软实力,促进了矿区又好又快、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三基”、“三化”、“三个亮点”三者既独辟蹊径、自成系统,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像踏实有力的“三足”承载起枣矿管理文化的“大鼎”。“三三三”管理文化品牌成为抄不走、拆不开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独有的品牌优势,成为滋养企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源泉。近几年,来自国内外、行业内外7万多人次到枣矿参观考察。枣矿的企业文化引领全煤炭行业,辐射社会,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以人为本高奏发展和弦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首先是安全发展;保障员工生命健康安全是最大的以人为本。近年来,枣矿集团始终把安全作为“天字号”大事,把实现安全生产作为第一社会责任和职工最大的福利。围绕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率先把准军事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精细化考核引入安全质量管理。在安全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全面推行了“精益生产”。借鉴上市公司运行模式,在国内首创了安全质量管理模拟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联股、联利、连心。实施推广了安全质量流程控制、岗位隐患防控、人体生物节律管理、360°安全管理文化、安全奖励储蓄制等100多项安全管理创新成果,全面进行了井下采区和人员的优化整合,落实了安全隐患闭合管理。通过严流程、严细节、严小事,优化开拓布局、合理集中生产,提高矿井机械化程度,推行“4.6”作业制、井下限员挂牌,规范劳动定员管理,提高了安全保障水平。

2007年9月,时任国家安监总局局长的李毅中在深入枣矿井下检查后高兴地说:“枣矿是百年老矿,条件很困难,取得这样的成绩,应该给予充分肯定。”国家煤监局赵铁锤局长讲:“枣矿集团在安全生产等各个方面都起到了国有大企业、国有煤炭企业的‘领头羊’作用。应该说是一面旗帜。”省长姜大明讲:“全省各个煤矿如果都是枣矿这样,我们作为省里的同志就放心了。”

为建设富美和谐新枣矿,枣矿集团按照“安全形势稳固、文化先进繁荣、生活秩序井然、环境整洁优美、职工安居乐业”的愿景,确定了和谐矿区建设的十大目标、六项原则、十大体系,开展了“和谐杯”竞赛活动,矿区上下营造起了共建共享和谐矿区的良好氛围。开展了廉洁文化年活动,实施了廉洁文化“六进”工程,促进了矿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好转。按照“全员培训、全员考核、持证上岗”的工作要求,组织编印了文化知识、法律法规、专业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教材,实施员工素质登高工程,有效地推进了员工知识更新。

高度关注民生,从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入手,新增住房面积804767平方米,解决子女就业12523人,定期为职工健康查体,实施放心水工程,让职工喝上放心水、直饮水。尤其注重关心弱势群体,集团公司于2005年率先成立了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立了“枣矿情暖万家基金”,自2003年以来,共用于困难帮扶、特困救助、金秋助学资金达3912.38万元,体现了发展为职工、发展靠职工,发展成果惠及职工群众。5.12汶川地震后,枣矿集团先后捐款近2000万元。荣获“全省最具爱心企业”、“山东省依靠职工办企业先进单位”。

追求卓越再创发展伟业

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的发展理论,只有依托思想解放的推动才能展现强大的生命力;思想解放这一锐利的思想武器,只有落实到科学发展的实践中才能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枣矿集团八年的发展实践贯穿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体现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拼搏精神。短短八年,枣矿集团从低谷中崛起,在困境中奋进,发展质量一年比一年好,发展速度一年比一年快。短短八年,枣矿集团强势崛起,惠及职工,辐射周边,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对接了山东省“一体两翼”整体布局、鲁南经济带建设,社会效益显著。短短八年,枣矿集团由一个靠吃国家补贴过日子、欠缴巨额税金、负债累累的穷企业,发展成为“全国典范企业”。原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原山东省委书记李建国,省长姜大明等领导分别对枣矿取得的发展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

扬帆力排千重浪,勇立潮头领风骚。党的十七大强调:“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这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丰富经验和重要结论,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十七大的战略部署,枣矿集团决策层定位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战略: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锐意创新、不断超越,深入推进大集团、走出去、资本运营、科技兴企、文化强企五大战略,持续创新增活力,卓越管理谋发展,立足省内做优,走向全国做强,冲出亚洲做大,迈向世界做久,奋战五年到十年,以更好的发展质量、更快的发展速度,将枣矿集团打造成产业结构合理,综合实力雄厚、核心竞争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率先在全煤行业建成安全形势稳固、文化先进繁荣、生活秩序井然、环境整洁优美、职工安居乐业的富美和谐文明矿区。站在新起点、展现新作为、再创新佳绩,勇往直前、拼搏奉献的枣矿人,正向着建设“强而精、好而优”的富美和谐新枣矿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再创由典范企业向卓越企业新跨越的发展伟业。

第五篇:改革开放30年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成就

一是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统计表明,1978年至2006年的28年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9.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一九七八年以前,中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十亿美元,二00六年末已突破一万亿美元。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二00一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截止到去年,中国

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外贸总额位居全球第三。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二是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以收入和住房这两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项目为例,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都有大幅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30年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148万,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3%。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

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

三是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中国基本成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共识开始形成。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承认乐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表明,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确立。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委员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亲身经历者和思想推动者,同时也是这段历史最敏锐的审视者和最深切的感悟者之一。对于改革开放,厉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三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最突出的成就,是完成了三件事。“第一个是农村的家庭承包制,第二个是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证券市场,第三个是民营经济的兴起。”农村家庭承包制这一制度变革的主要贡献,是在当时条件下,通过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来促进农民的生产,从而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们进行了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由于股份制改革的推进,中国有了证券市场。尽管在当时它还是很不完善,但毕竟为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和证券市场开辟了道路。尽管股份制曾经受到过各种怀疑、甚至责难,但中国的股份制、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终于取得了成就。对于民营经济,厉以宁指出,虽然当初出现时也是面临各种责难,不过在民营企业不断成长以后,大家真正感到民营企业的确至关重要。就业问题是谁帮助解决得最多?是民营企业,70%以上的新增劳动力岗位是在民营企业中,很多城市中的税收主要是民营企业提供的,我们的出口中也有不少是民营企业发挥的作用。民营经济的兴起调动了

许多人创业的积极性,这对长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锁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开放是什么?开放就是自主、自发地接受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则,并以此克服自身传统的特殊规则的缺陷,使其更好地推进国民福利的增加和国家的富强。而真正的对外开放,不仅要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学习西方文明,进行制度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放的重要性有时要远大于改革。中国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通过相互学习,使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视野更加开阔,开放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加入WTO后,我们

已义无返顾地回归到世界主流文明中,以一个主权国家的承诺和信用锁定中国改革发展的道路。

经验:

1.30年思想解放或理论创新的主要经验,就是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了实践是检

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重大思想和方法。

2.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经过30年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我国的生产力得到了极

大解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得以完善,社会经济系统的活力和效率不断提升。

3.我国的发展得益于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所产生的激励和效率。市场化导向的改革以及中央和地方机制的理顺,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内在动力;经济系统引入内在激励机制,使得经济效率大

大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动力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我国的发展也得益于对外开放进程中的学习模仿效应。对外开放不仅大量引进了外来投资,直接弥补了我国资金不足的问题;更为中国经济融入全球体系,学习全球先进技术、管理、经验

以及理念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机会。

5.我国的发展同样得益于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政府作为改革的发动者,不仅制定改革发展的规划和实施计划,还是经济社会资源的积极动员者,能有效避免单一市场调节所带来的无序等问题。同时,在参与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过程中,政府能充分重视和吸收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以及一切先进的国际经验,从而推动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有效减少了失误。

6.最后必须指出的是,我国的发展也得益于渐进式改革所产生的稳定社会效应。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使得改革没有引起大的经济破坏和社会震荡,从而为改革顺利推进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首先说吃,民以食为天。30年前的大米.面粉一般价格在0.17元,而现在的价格在1.30元左右,上涨了接近8倍。副食价格就很惊人,蔬菜价格由平均5分钱一斤上涨到平均1.50元一斤,涨幅30倍。肉食价格,以猪肉为例从0.82元到现在的平均6元,上涨了7倍还多。牛羊肉的价

格至少达到10倍以上,食用油的涨幅大概也有7倍多。想一想,真的是很吓人啊。

其次谈谈穿吧,现在一套象样的衣服怎么说也得一二百以上吧,30年以前,20元以内就可以

解决问题。所以,衣服的价格相对于那个时代上涨了18倍。

下面这个题目就是住。30年前的住的都是土房平房,烧的都是木材和煤炭,对环境污染很大。

再看现在,家家都步入了电气化时代。都喜欢使用对大气没有污染的燃料。

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转变,以前,大人们不重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现在,每家每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走进大学校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农民,认识到了科技的重要性。

再下面的题目是行,现在有人骑自行车,有人骑摩托车,有人开私家轿车,当然,也有人爱坐出租车。这些都不具有代表性,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乘坐公交车,30年前的车票5分钱,现在的车票是1元,整整上涨了20倍。

吃饭穿衣住房出行分析完了,我们来谈谈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等。30年以前我们有比较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工人看病都是单位报销,不用花钱,农民有合作医疗,大病统筹等,看病也基本不用花钱。那么,我们假定一个人没有单位,他看病是花钱的,进一次医院需要多少钱呢? 30年以前,感冒这种普通疾病块八毛的就解决问题了,即使打吊瓶最多10多块吧,现在呢?少说20到30元,如果输液了,100元根本不够。如果病大,就更麻烦了。医疗费用上涨了80倍!

现在,我们的收入也有了巨大的变化:过去一个月几十元就能养活全家十几口人。而现在呢?上涨到了几百元甚至几千元,工资翻了十几倍到几十倍。教育问题就更大了,过去的九年义务教育那是实实在在的,我们父母上学的时候全年学杂费也就5元左右,你小子有本事考上大学,1分钱都不用交,吃饭钱都是国家管着,没有读不起书的。现在,小学一年几百元,中学一年几千元,大学一年几万元,读不起书的人可就太多了!教育费用上涨了300倍不算多吧?? 是的,现在我们国家推行了九年义务教育,以后小学初中的学费免了,但是我们没有赶上啊!真的是很

可惜啊

前几年,桦甸人吃自家的井水长出了大骨节。现在,人们吃的是自来水和矿泉水。就算是自

来水也经过了处理

总之,改革卡放给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以及我们的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改革开放十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

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

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

化浪潮之中。

(4)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5)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

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

(6)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

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8)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

(9)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

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10)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再到科学发展观,执政理念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

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功,基本经验在于中国遵循了经济增长“四色定理”。中国和世界发展历史充分证明,经济增长“四色定理”——和平稳定、开放结构、人力资本、结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充分必要条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遵循“四色定理”,经济就发展,社会就

进步。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教训

70多年前,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在我国,唯一真正值得宝贵的,是自然资源和人民大众。”用这句话来来理解当前的中国也是恰如其分的。在过去30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如果说我们有什么真正没做好的,就是在自然资源、环境和劳动群众的权利和福利方面,索取的过多,给予的太少。具体来说,首先是环境代价太大,资源过度消耗。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经济发展是要有代价的,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它对世界经济做出的巨大贡献,其代价就是中国资源与环境的严重损

坏。

其次,贫富差距拉大,劳工权益受损。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赵人伟和李实领导的收入分配课题组在18年时间里所做的三次大范围收入分配调查结果显示,从1988年到2002年,无论是农村和城市的基尼系数,差距都在拉大。有关统计也表明,近30年来,内、外资企业年产值平均增长超过10%,而除垄断国企外的劳动者年工资增长率仅为1%-3%。这些情况都说明,劳动

者的收入水平没有随着GDP的增长而同比增长。

再次,社会道德环境出现了让人忧心的状况。近年来,每年因信用缺失而增加的交易成本,据估算约占当年GDP的10%还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道德基础如果出了问题,将会使一个社会和

一个民族退化到人类文明的底线以下。

班级:10721姓名:刘庚学号: 27

下载27改革开放30年 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卓越成就(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27改革开放30年 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卓越成就(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 1、2008年8月8日,我国在北京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参赛国家及地区 204个 ,参赛运动员 11,438人 ,设302项(28种运动),共有6万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官......

    02之二 改革开放30年我国信访工作成就综述

    “信访研究深度品读” 之二 改革开放30年我国信访工作成就综述 新华社记者 魏武 30年为党分忧,30年为民解难 改革开放30年来,信访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坚......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 ——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

    改革开放30年重要成就(推荐5篇)

    改革开放30年重要成就 成就一:中国社会和谐稳定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启动,象征着国家试图寻求更有活力的社会发展理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社会逐步......

    改革开放30年全市组织工作成就回顾

    改革开放30年,我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全市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开拓进取、不断发展。30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按照党要管党、......

    改革开放30年之八大成就

    改革开放30年之八大成就 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功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功 1978年,我国GDP为3645.2亿元,财政总收入 为1121亿元,进出口总额为206.4亿美元。 2002年,我国GDP首次突破10万亿元,为102398亿元; 2006年,我......

    改革开放30年民营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民营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发布《民营经济蓝皮书》发布时间:2008-10-27 作者: 来源:摘自中华工商时报 编辑:省中小企业局信息与科技处改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