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研究五5篇

时间:2019-05-13 05:3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研究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研究五》。

第一篇: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研究五

四、完善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制度的策略

(一)加大税法的宣传力度 1、提高全民纳税意识

税法宣传工作是提高公民纳税意识和自觉性的基础,而公民纳税意识和自觉性的提高又是提高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的保证。因此,我们要将税法宣传工作作为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税法宣传要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认真地、经常性地组织实施,持之以恒、落到实处。税法宣传要根据个人所得税在实际征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名人”案例、典型案例,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宣传方法,做到有的放矢,让纳税人知道违反税法要承担法律责任。通过行之有效的税法宣传,让每个纳税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纳税义务,不断提高公民依法纳税的意识和自觉性。当整体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很强时,税务部门不需要付出任何检查成本,全体公民都会自觉纳税。我国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还远未达到这种状态,这正是宣传诚信纳税的意义所在。宜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建立税收网站,提供税收咨询服务,发布税收信息;利用新闻媒介加强税收宣传。使纳税人理解“政府为什么征税”、“纳税人为什么纳税”,知晓纳税人的权利,使照章纳税的义务感油然而生。

2、对等纳税人权利与义务

虽然在税法上,纳税人与征税机关在权力义务上是不对等的,但是二者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也就是说,二者都要履行一定的义务,享有一定的权力,但在实践中和人们的心旱,一般往往偏重于纳税人的义务和征税机关的权力,而忽视了纳税人的权力和征税机关的义务。而实际上,政府及税务部门对纳税人征税的同时,将税收的使用情况向纳税人作以宣传,接受纳税人的监督,充分实现纳税人的权力,这对纳税人纳税意识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我国新的《税

收征管法》规定了纳税人的权力包括向税务机关了解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的权力,要求税务机关保密的权力,申请减税、免税、退税 的权力,对税务机关做出的决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国家赔偿等权力,控告和检举税务机关、税务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但有一项重要的权力没有在新的《税收征管法》中反映出来,这就是纳税人对自己所缴纳的税收收入使用上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而这一点是极其重要的。

3、加大税法的宣传力度

税务部门不能仅仅依靠每年的“税法宣传月"那么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内容,而是要时时处处加大税法的宣传。从牢固树立纳税意识的角度看,有必要在中小学专门设置税法教育课,在纳税人相对集中的地区、部门和行业不定期的进行税法知识考试,以获取作为一定社会信誉认可的专门依据,形成一个人人学税法、懂税法、遵守税法、维护税法的社会氛围,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 正确导向作用,并调动政府部门的力量,使每一个公民在其享受公共服务权利的同时牢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不能再把税法宣传看作是税务机关自己的事,而是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协税护税。税法宣传在内容上,不仅仅限于税法内容本身,还应当公开纳税情况,表彰依法纳税先进个人和集体,公布个人所得税大案要案的处理过程及结果,鼓励社会对不依法纳税的进行举报和监督,起到良好的正面示范效应,真正在人们心中树立“纳税光荣”的理念,对依法纳税的个人在职位晋升、工资晋级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使依法交税的公民比不守法逃税的公民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多受法律保护的权利,这样才能将社会上对纳税的认识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才能形成良好的治税环境,形成良性循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让税法走进新闻媒体,让税收观念深入人心。

建立纳税人编码制度是各国加强个人所得税管理的一条重要经验。一般可规定年满16或18周岁的公民都必须到当地税务机关登记并领取纳税人编码卡,也可以把居民身份证号码作为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终身编码,个人从事的各种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均在此号码下进行。

实行纳税人编码制度。为每一个纳税人制定一个终身不变的专有号码,用于参加保险、银行存款、就业任职及申报纳税,并输入微机联网统一管理,便f源泉控制。为使个人所得税应收尽收,必须自上而下地、无一例外地进行个人收入申报和家庭财产登记,实行居民身份证号码与纳税号码固定终身化制度,做到“全国统一、一人一号”,使个人隐性收入明朗化,提高收入透明度。利用己有的网络技术,税务机关应将微机同社会主要部门单位联网,建立跨地区的数据处理中心,利用微机管理各有关方面提供的监控数据和统计资料,处理个人所得税申报表,并可将这一网络扩展到国际范围,应建立与境外税务机构交换纳税资料收入证明制度,尽量减少国际偷税避税,从而全面有效地发挥对个人收入的监控作用。

4、建立计算机税收信息系统

我国目前税务征管的能力和水平都还比较低,难以全面、真实、准确地掌握纳税人的收入情况。尽管我国税务系统计算机的配置已较多,但软件开发不够,在税收征管中的应用程度不高;计算机网络建设不够,单机操作的结果是大量工作仍需人工完成,计算机交叉稽核、数据共享等任务都未完全实现。税务部门所掌握的纳税人的纳税信息太少;个体工商户和交通不便地区的税收征管方式则更为落后,仍靠“人海战术”,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快计算机税收信息系统的开发步伐,建立以电脑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化管理系统。一方面,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征税。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实现对税务

协作。如:加强房管部门等部门的代扣代缴工作,防止财产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的流失;建立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协税护税网络,发挥他们对街道、社区熟悉的特长,委托其代征个人出租房个人所得税等。

税收工作关系着国家的宏观调控、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社会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税务部门的资源毕竟还是有限的,税务部门与纳税人之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称。要想做好税收工作,必须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税收工作除了是税务部门的直接工作外,还与银行、工商,海关、边防、公安、法院、房地产管理部门等部门密切联系,要全方位加强对个人所得税税源的监控,税务人员要从相关部门找资料、查底册,到生产、经营场所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摸清税源底子。然后着手建立纳税人档案,根据行业类别和经营规模的大小,对纳税人进行分类排队,找出重点税源,进行重点管理。

(四)推行个人申报和代扣代缴的双向申报制

要大力推行全员全额申报制度,不管个人取得的收入是否达到征税标准,均应要求扣缴义务人报送其所支付收入的个人所有的基本信息、支付个人收入信息,同时提供扣缴税款的明细信息以及其他相关涉税信息。同时要加强12万元高收入者的自行申报工作,虽然目前的情况并不好,但是万事开头难,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收入的自行申报有利于加强征管,培养纳税意识。

1、实行“双向申报制度”

改进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方法,实行国外流行已久的“双向申报制度”,即建立支付应税收入单位在代扣代缴税款时,应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人的收入和已纳税款;而纳税人在年度终了时,将自己本年度的各项收入据实申报的申报制度。国家税务总局2006年11月发布《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首次明确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须向税务机关进行自行申报。这是我国在

包括扣缴义务人基本情况、《扣缴义务人须知》的送达回证、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扣缴情况记录、扣缴义务人表彰或处罚记录以及主管税务机关需要的其他有关资料。

(4)认真落实扣缴义务人申报制度。主管税务机关应督促扣缴义务人严格执行暂行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按时报送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代扣代收税款凭证和包括每一纳税人姓名、单位、职务、收入、税款等内容的支付个人收入明细表以及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

(五)加强对高收入者的重点管理 1、对高收入者进行建档登记

进一步摸清高收入行业和个人的基本情况,各级税务机关要组织力量对高收入行业和个人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切实掌握这些行业中每一户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从业人员数量、收入分配形式、发放收入项目和数额、扣缴个人所得税等情况,准确掌握高收入个人的收入项目、收入形式、经济活动特点等基本情况。对高收入者进行建档登记,档案资料要全面反映一定时期高收入个人的财产来源、组成、用途和纳税情况。高收入者必须如实提供相关资料,否则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内部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加紧建立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信息共享制度,如文化管理部门应将审批演出许可证的信息及时传递给税务机关,以便掌握演出市场的个人所得税税源信息;证券部门应及时将核准的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等信息传递给税务机关,以便掌握个人股东的信息、红利分配的税源利息等等。这样,税务机关通过建档登记基础的信息化管理,及时对档案资料收集及信息化管理网络反映出来的资料进行识别、整理、分析,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检查清理,堵塞税收漏洞。对私营公司法人,股份公司股东,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法人及投资者的重点监控

税评估应用还不广泛,在其他税种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六)加大个人所得税的执法力度

税务机关在个人所得税的违章、违法的处罚上要做到有法可依,严肃查处,绝不手软。加强对重点纳税人、高收入者的专项检查,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要严厉打击对“名人”和“明星”严重的偷、漏、逃个人所得税行为,以实际行动消除一部分纳税人侥幸心理,增强其依法纳税的自觉性。要加强与公、检、法等部门之间的资料、信息交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导向的作用,对案件处理要进行公开的曝光,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使偷逃税现象得到有效的遏制。

1、转变观念。

明确税务稽查的职能,健全税务稽查保障体系,对纳税人的违章处罚从过去的“量能罚刑”向“量罪罚刑”的观念转变。在对违章者的处罚上,不能从考虑违章的承受能力出发,更不能因为担心“量罪罚刑”会导致违章 者的破产而松动政策,防止人为地削弱税法的严肃性和刚性。要给予稽查部门独立的执法权,使一些突发性、恶性的偷、骗、抗税案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查处。

2、加强稽查队伍和设备建设,保证执法质量。

新形式下税务机关需要的是一大批既懂税收知识,又懂计算机和其他相关知识的复合型税务人才。建立起现代化税务稽查系统,使稽查工作向现代化、专业化程度迈进。加强对税务执法人员的法治意识、业务知识的教育,提高征管能力。有了好的政策法规,必须有好的执法队伍,较高的执法能力能使政策法规得到贯彻实施,绝大多数税务人员能够按照税法赋予的权利与义务,不折不扣地进行征管,但也存在一些税务干部法制观念不强,业务水平不高,征管检查纳税人税收时马虎行事,收人情税,擅自减免,甚至出现帮助纳税人偷逃

威慑一片的目的。使偷税成本大于纳税成本,逃税者成为社会唾弃之人,逐步形成一个全社会的诚信纳税风。

4、实行个人所得税的专项稽查

实行个人所得税的专项稽查是确保自行申 报制度得到有效执行的关键。税务机关应有计划、有重点、定期小定期地进行个人所得税稽查,特别是对那些高收入单位中的高薪人员、私营企业主、文化市场中的高收入者等个人所得加强稽查。通过稽查,揭露问题,严肃法纪,纠正错漏,保证政府的税收收入。

5、充实稽查力量,完善稽查机构。

应该说一些国家的税务稽查机构的设 置是很科学的,值得我们学习。如,美国联邦税务机关中设有稽查程序规范处、稽查协调处、稽查支持系统处、稽查计划调研处、举报管理处、自动稽查系统项目初等6个处。从专业人员上看,美国联邦税务系统现有税务人员11.5万人,其中税务稽查人员4万人,占总人数的35%。新西兰全国有税务人员5500人,其中稽查人员1300人,占总人数的23%。澳大利亚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所得税稽查管理系统,即所得税稽查子系统、退税稽查子系统、快速稽查子系统、非个人纳税人稽查子系统、普通联网子系统。而我国稽查人数的比例还很低。我们要充实稽查力量,完善稽查机构。打击偷漏税行为,保证我国税收的应收尽收。

(七)推行奖励制度和办法

税务机关可以借鉴国外好的经验,如日本、韩国蓝色申报或绿色申报制度,通过一定的征税奖励制度和方法,鼓励纳税人如实申报、鼓励人们自觉申报、按期缴纳。在连续若干个纳税期内如实申报、按期缴纳的纳税人,可对其征税时可采用一定的鼓励政策,如税款减免或税款延迟缴纳;而对不申报或申报不实者,一经查实,从重处罚,如加倍罚款,以后税款要提前预缴等。另外,要

112-

第二篇: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研究三

二、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占全国税收收入比例低

我国自1980年开征个人所得税以来,已历经30多年。个人所得税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992年的0.09%上升到2011年的6.7%,我国2011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89720.31亿元,个人所得税收入6054.09亿元。在诸多地方小税种中逐步发展成为地方收入的主体税种。然而,这个比例在与世界上其它许多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不但在所占比重上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违反了个人所得税的效率原则。

(二)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薪阶层

以常规而言,掌握社会较多财富的人,应为个人所得税的主力纳税人。但我国目前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主力军是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工资薪金的中间阶层,而应作为个人所得税缴纳主要群体的富人阶层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只占个人所得税收入总额的一小部分。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作用,成为空谈。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设计时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调节高收入,缓解个人收入悬殊的矛盾,以体现多得多征、公平税负的原则。但目前的现实却是:尽管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势头良好,呈逐年增长趋势,且增幅不小,但我国的贫富差距在不断加大,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并未因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而缩小。却呈现加剧的趋势,收入分配不合理问题已经到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阶段,说明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并未能真正地发挥调节贫富差距的功能。还呈现出的收入分布不均的状态。作为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在30年来增长迅猛且仍处于上升趋势,已经超过到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我国已经进入个人收入分配不公平区间。不可否认,收入差距的扩大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是个人所得税制度没有起到应有的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是一个重要原因。违反了个人所得税的公平原则。

(三)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质量不高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个人自行申报纳税及代扣代缴两种方法,主要以代扣代缴为主。而在实际工作中,虽然税法规定了单位或个人在向其他人支付应税所得时,负有扣缴义务,但在实际执行中,由于一些有代扣代缴义务的单位与纳税人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有意隐瞒相关人员的真实收入、或者站在有关人员的立场上想方设法分散收入,达到避税的目的。

1.扣缴义务人违法行为的手段由明转暗

从个人所得税专项检查的情况来看,扣缴义务偷逃个人所得税的手法是五花八门,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企业故意将工资以外的各类“补助”不按规定计入工薪收入纳税;企业违反政策将收入化整为零计算纳税,以达到不缴或少缴税款的;以实物发放福利,不计税金。有些单位将年终奖会以实物的形式发放,并且以此笔支出由福利费列支为由不计税;造假名单,故意张冠李戴,弄虚作假,随意扩大成本;个人消费支出由企业报销而不计入收入纳税;巧立名目,随意扩大扣除费用标准。所有这一切是围绕着“缩小计税依据,扩大扣除范围”而进行的。例:某地税机关对某企业实施了税务稽查。在检查中,稽查人员在检查借款时发现,只归还大额借款可是在帐上没有支付利息的记录,但在归还借款的同时,总足有相应的支付临时人员工资,稽查人员通过计算支付的工资有应还的利息下好相符。企业通过列假名单,把利息分成小额工资支付,从而达到偷逃个人所得税的目的。

2.代扣代缴未能完全落实

~些单位虽符合扣缴税款的条件,却未能履行代扣代缴税款的义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税收征管中重视对企业的管理,忽视了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的检查,而对企业则是强调抓好重点税源,从而忽视了对中小企业的监控。现行税制纳税人的申报面太窄,不利于监控,并且部分扣缴义务人不按规定履行扣缴义务,达不到源头控管的目的。现在的个人所得税都是单位代扣代缴,这一制度能直接管住的就是普通工薪阶层,而对于那些高收入的管理者而言,就很难有一个有效监管。尤其是私营企业,要分清哪些是个人所得,哪些是企业收入本身就是一件难事,所以,避税就变得极为容易。

(四)应税收入隐蔽难以确认

1、税源监控不力,税源家底不清

随着经济的开放和搞活,个人收入呈现出多渠道化和非规范化的格局,除了工资收入以外,人们通常还有其他收入,既所谓的第一收入、第二收入、第三收入;除了白色收入以外,甚至还出现了灰色收入。而金融体系发展相对滞后,导致现实生活中个人收入的货币化、账面化程度不高。加上税务机关征管手段落后,税务机关与工商、银行等经济管理部门联合控管不力,社会信誉约束机制缺乏。在这种情况下,税务机关根本无法弄清纳税人的真实收入资料,当然也就没有办法准确判断税源组织征管。结果必然造成偷税逃税的肆意泛滥。形成了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只管得住工薪阶层,却管不住新生贵族的尴尬局面。

2、个人收入隐性化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由于各项改革措施不配套,在分配方而出现了初次分配领域小规范和分配秩序混乱的情况,在个人收入上的突出问题就是个人收入隐性化。个人收入隐性化表现为个人收入情况与其本人的消费水准与消费能力非常不对称。目前这己经成为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所面临的首要难点。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经济模式由单一形式向不同经济性质、不同所有制结构、不同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转化,既有按劳分配,又有按资分配,还有按权分配。经营形式、就业门路和收入渠道均向多样性发展。收入结构趋于复杂,且收入水平高低悬殊。同时,伴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员的流动性增强,相关单位和部门的配套法律及措施不力更加剧对个人所得收入进行征税的难度。由于我围经济处于转型期,收入分配渠道不规范,金融系统发展滞后,导致现实生活中个人收入的货币化程度较低,现金交易频繁,产生大量的隐形收入、灰色收入。

3、应税收入隐蔽具体表现

(1)扣缴义务人故意为收入者隐瞒收入,列虚假名单,进行虚假申报,并按虚假申报的支付收入数额扣缴个人所得税。例:某地税机关对某企业实施了税务稽查。在检查中,稽查人员在查阅该企业职工工资档案资料和发放名册时发现可疑情况,其主管劳动人事部门所提供的该企业职工人员总数与企业自己提供的人员工资发放名册中的职工人数有较大出入。于是稽查人员便紧紧抓住这个突 破口,与其主管劳动人事部门取得联系,多方调查取证、认真分析排查案情,顺藤摸瓜、一查到底,终于查实该企业采取分别制作、报送内、外两套工资清册的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即向劳动人事管理部门和地税机关报送虚增了职工人数的假会计资料作为工资报表,分解和降低职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基数,从而达到少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偷逃应纳税款的目的。

(2)私营企业、个体业户通过挂靠“校办”、“民政福利”的牌子,骗取税收优惠,偷逃个人所得税。

(3)将应获收益转化为对企业的投资避税。高收入者把自己的投资所得(利息、股息、分红等)存在企业公司账上,作为对企业公司的再投资,而企业和公司则可以把这笔收益以债券或配股的形式记入个人名下,避免了个人所得税的课征。例:目前的股份企业越来越多,在这些企业的帐上却没有给各个股东分红的纪录,企业采取各种手段逃避扣缴义务。有的是帐外帐,一部分收入就不入帐,隐匿收入暗箱操作,不仅能少缴企业所得税,又能少缴个人所得税。有的采取股息红利再投,用分得红利投资再组建新的公司,而股东还是原来的股东分红无法量化到个人。

(4)单位设立不同账本,扣缴义务人用化整为零的办法,把账面工资总数压低,将“高收入”“肢解”变成低收入,将款项冲在私自设置的各种名目的津贴和奖项中,一般采用“考勤奖”、“安全奖”、“值班费”、“双休补贴”、“创收奖”、“业务费”、“误餐费”等名目进行工资外开支,名目繁多的工资表外收入接近甚至超过工资表内收入。而扣缴义务人只对工资表扣税。税务稽查部门对这种单位的财务列支进行检查,往往无可奈何。

(5)高收入者和扣缴义务人串通,通过签订假合同、假协议,少报收入,少纳税,共同偷逃个人所得税。

(五)税务机关难以实现有效控管 1、基层税源监管弱化

我围的税源监控体系建立在传统的征管体系基础上,工作流转层次和环节过多,分局既要承担从税务登记管理、定额核定、发票管理、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档案资料管理等同常工作到纳税评估、税款催缴、双漏清查、违章处罚等业务职责,还要应付上级局各科室要求的数据、报表、资料报送,造成基层管理分局监控管理力度普遍不足。这些原因造成税务监管部门没有多余精力调查审核清除高收入者的收入来源、数额、应缴税款等。

2、征收管理手段有待进一步提高

税务系统计算机信息化在征管中的应用刚刚起步,部门间、税企问的信息沟通还缺乏一个畅顺的渠道,对个人收入的监控体系还不完善,造成对偷逃个人所得税的行为稽查滞后,惩处不力。税务机关往往不能拥有设置机构内部的专门的计算系统,不便执行专门的税收征管功能,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务稽查等税收征管各环节的资料信息不能共享,更跟不上银行、贸易、通讯等主要经济部门电脑化的步伐,这极大地限制了税收现代化的进程,大大地降低了税收征管的效率。在计算机配备率较高的税务机关,征管软件的开发又没跟上,使得税收征管工作水平较低。目前个体零散税收的管理主要还是基层分局,以人工管理为手段,由于业户数量多,分布零散,征管力量的相对不足,使得征管效率和质量都不尽如人意。当前什么是一个纳税人的真正全部收入是一件难事,至少有下列行为税务机关很难控制。一是收入渠道多元化。一个纳税人同一纳税期内取得哪些应税收入,在银行里没有一个统一的账号,银行方面不清楚,税务方面更不清楚。二是公民收入以现金取得较多(劳动法规定工资薪金按月以现金支付),与银行的个人账号不发生直接联系,收入难于管。三是不合法收入往往不直接经银行发生。

(六)纳税人申报不实 1、隐匿收入不申报

对于工资薪金所得,由于这个税目在账上反映较多,储蓄利息所得,因金融部门代扣较好,这两个税目已成为个人所得税的稳定税源,现在占个人所得税收入的大部分。而对于个人独资、合伙、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所得,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所得,股份制企业的股息、红利所得,纳税人经常不如实申报,更有甚者做假账隐匿收入,偷逃税款,造成个人所得税流失严重。

2、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等 纳税人中的工薪层与高收入阶层间存在着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现象。虽然在理论上,税法面前人人平等,但在实际上,以工薪为惟一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所得,且在发放工薪时即通过本单位财务部门直接代扣代缴,税款“无处可逃”,而高收入阶层或企业老板却可以通过税前列支收入、股息和红利、期权和股份的再分配、公款负担个人高消费和买保险、现金交易等多种手段“合理避税”。其次是纳税人与政府的关系上,存在着权力与义务的不对等。纳税人对政府怎么花这些税款毫无发言权。

3、自行申报制度不健全

目前还没有健全的可操作的个人收入申报法规和个人财产登记审核制度,同时银行现金管理控制不严,流通中大量的收付以现金形式实现,致使税务部门无法掌握个人收入和财产的准确信息资料,加上我国目前缺乏有的对纳税人财产申报的社会信誉约束机制,许多达到征税标准的纳税人只要不自行申报,又无人检举揭发,就可以轻易的逃避纳税。有数据表明,我国个人所得税主动申报纳税率加强与社会各部门的配合的协税制度不足10%。

(七)税务部门征收管理效率不高

个人所得税面向普通群众,点多面广,且流动性大。由于受目前征管体制的局限,征管信息传递不准确且时效性差,纳税人的信息资料不能跨征管区域顺利传递,甚至同一级税务部门内部征管与征管之间、征管与稽查之间、征管与税政之间的信息传递也会受阻,信息不能实现共享,使档案资料不全、数据统计不清。而税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缺乏实质性的配合措施(比如税银联网、国地税联网等),使外部信息来源不畅。在纳税人不主动申报的情况下,同一纳税人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内取得的各项收入,税务部门根本无法统计汇总,不能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出现了大量的漏洞。目前各级税务机关还没有普遍建立了高收入个人档案,完善个人所得税重点税源管理系统,在征管手段比较落后的地区,由于税务部门无法准确判断税源组织征管,加之税务机关力量薄弱,甚至出现了失控的状念。个人所得税的征管的主要问题是税务机关对个人收入来源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控管办法。美国的大型计算机系统,德国的税卡制度,英国的从源扣缴都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八)处罚不能到位

个人所得税违法行为主要表现在偷逃税问题上,按理说,违法就要受到处罚,只有使违法者受到制裁,才能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征纳环境,然而,对个人所得税违法处罚税务部门做的还是远远不够的,个人所得税征管还是“富人争相偷逃税、工资薪金万万税”。能够缴得起较高个人所得税的,一般都是有一定地位和名望的,都有很强的活动能力,如果被查住,说情的一大堆,甚至有的地方政府领导就要亲自出面。对偷逃税款行为处罚不力,偷逃税行为屡禁不止。我国对个人偷逃税案件只重税款的查补而轻行为的处罚。据统计,近几年,税务机关查处的税收违法案件,罚款仅占查补税款的10%左右。“要富贵,去偷税"甚至成为一部分人的致富秘诀。特别是一些“名人”“权贵"的偷逃税案件往往查而不罚甚至不了了之,其负面效应比较大,进一步助长了偷逃税行为的蔓延。因而,罚款、加收滞纳会不到位,这也是个人所得税流失的主要原因。

第三篇: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同时经济模式也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各种经济因素随之也开始了多元化的趋势。这对我国的税收而言,也意味着其税收主体也开始了多元化进程,税收政策也随之做出调整,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从1980年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对我国的财政收入有重大的意义,同时也对平衡社会财富分配起着重要的作用。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不仅是税收的问题,还涉及到国家的财政安全和经济安全。因此,做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工作至关重要。

一、现行个人所得税存在着的问题:

1、现行个人所得税政策公平原则上存在缺陷。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是我国税收的重要方面,在整个税收体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税收是国家通过强制手段取得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税收制度上,有着明确的规定,要体现着法律的威严。个人所得税作为我国税收的一种,在征收的对象上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同时在法律的角度上直接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主要体现在:

(1)我国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上,存在不公平的问题。例如:在税收来源不同时,个人征缴的所得税就有所区别,比如甲方每月收入来源单一固定为3400元,而乙方收入来源多样,工资1200元,另外的劳务费1000元,以及其他收入1000元,则前者必须缴税,而后者却不用缴税。

(2)在收入性质与劳务性质上,也存在不平等的状况。例如彩票收入与实际工资收入的税率不一致,导致同样数额的收入,缴纳的税费却有差异。

(3)在确定缴税主体的问题上,也存在不公平现象。例如甲月收入3000元,乙收入也是3000元,二人工作性质一致,但是甲家庭成员为6人,具备劳动能力两人,而乙家庭人员为3人,具备劳动能力人员2人。在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征收上,甲乙两人所交的税款一致。这对甲来说是不公平的,毕竟甲要承担的生活压力明显比乙重,而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缴上,却与乙承担一样的义务,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具有不公平性。

2、个人所得税征收的严重流失。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生活水平大大的提高,个人收入也在飞速的高涨,这些年来中国公民的个人收入在国民经济分配中的比例迅速得到提高,目前占到GDP的70%左右。个人收入的提高就为征收个人所得税提供了坚实的税源基础。为我国的财政收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是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然而,目前在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却存在着税收流失的严峻形势。被税务部门称为税收征管的“第一难”,被老百姓戏称为“征的不如漏的多”。可见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存在很大的漏洞,许多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公民通过各种形式偷逃税款的征缴,偷税、漏税、逃税的情况比较严重,特别是一些特殊行业的人员,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存在很大的问题。比如娱乐行业的明星,真正按其实际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少之又少,对个人收入的上报存在明显的欺瞒行为,以前些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刘晓庆案为例,就可以推测中国的娱乐行业的偷税漏税情况有多严重。而这只是冰山一角,在其他行业也存在这种状况,比如体育界,运动员的个人收入不透明,在个人所得税的收缴上,税务部门又没有强有力的政策,这直接导致国家税收的损失。按照预测,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收入的份额应当在18%以上,但是目前却远没有达到这个数

目,而在西方个人所得税的比例都在30%左右。

可见在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流失严重,这给国家的财政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了税法的权威,影响到按量缴税的公民纳税的积极性,这不仅是财政的损失,更对是社会道德、国家法规的破坏,对我国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人收入将会有大幅度的提升,而假如在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问题上存在漏洞,那将影响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这又反过来直接影响到大多数公民收入的提高,无法实现全面小康的伟大目标。因此个人所得税征收的流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不利于国,也不利民。

二、现行个人所得税在征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1、税收制度不完善,个人责任意识淡薄。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各种法制的建设还不够健全,法律不够完善,存在许多漏洞,这直接导致了个人所得税税款流失。由于个人所得税在制度上的漏洞,导致缴税人或代扣代缴人采用化零为整、虚报冒领的手段逃避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我国在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上也不够完善,加上税收人员的工作态度以及素质问题,使得许多违法分子将收入化整为零,分散成多次收入领取,或者是以几个姓名虚报个人收入,提供虚假的收入数据,冒领本属一个人的收入等欺诈手段来逃避个人所得税的交纳。制度的不完善是个人所得税税款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2、个人纳税意识的薄弱,社会责任淡薄。

这是直接导致个人所得税流失的重要原因。符合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公民,没有认识到纳税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完成自己纳税的责任,这不仅是个人的问题还涉及到国家财政安全的问题,涉及到国家经济安全的问题,纳税是每个公民享受社会福利的基础,没有国家的税收安全,财政的充足,社会保障就无法实现。每个公民都有义务为国家的税收做出应尽的责任,为国家的财政收入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一个合格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也是社会责任心,职业道德的体现。然而,由于我国税法的宣传不够,对公民税收教育的不足,以及公民个人素质的缺陷,导致我国有许多有纳税义务和责任的公民,没有按规定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而是为个人一时的私利而偷税漏税,甚至用各种非法手段隐瞒个人收入,偷逃个人所得税的缴纳。

3、税务部门征管作息不畅,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不健全,征管信息传递并不准确,而且时效性很差。

不但纳税人的信息资料不能跨征管区域顺利传递,甚至同一级税务部门内部征管与征管之间、征管与稽查之间、征管与税政之间的信息传递也会受阻。同时,由于税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缺乏实质性的配合措施(比如税银联网、国地税联网等),信息不能实现共享,形成了外部信息来源不畅,税务部门无法准确判断税源组织征管,出现了大量的漏洞。同一纳税人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内取得的各项收入,在纳税人不主动申报的情况下,税务部门根本无法统计汇总,在征管手段比较落后的地区甚至出现了失控状态。

4、在征收过程中容易涉及个人经济隐私,并且由于计算困难,扣除复杂,税源透明度低,涉及面广等原因,使得个人所得税成为我国征收管理难度最大,偷逃税面最宽的税种。

此外,对偷逃个人所得税行为惩处不力,影响个人所得税征管执法的严肃性。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问题严峻而不容忽视,它势必会影响我们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局,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解决:

1、建立个人收入制度。

作为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长期以来的重点也是难点,是纳税人个人信息的来源及其真实度。这就要求税务机关必须从源头严格把关,按税法规定审核扣缴义务人申报数据是否包含了支付收入所有个人的基本信息、支付收入额和扣缴税款等明细信息,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同时,税务机关应对扣缴单位报送来的明细信息,以及自行申报纳税人申报来的基础信息、收入及纳税信息,以纳税人身份证照号码为唯一标识,建立个人收入“一户式”档案,按人头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筛选、归集、比对和分析,实施精细管理。

2、积极推进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管理。

全员全额管理是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的方向。所谓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管理,是指凡取得应税收入的个人,无论收入额是否达到个人所得税的征税标准,均应就其取得的全部收入,通过代扣代缴和个人申报,全部纳入税务机关管理。

因此,税务机关通过全员全额管理,可以全面掌控个人收入信息,实现对高收入者重点管理。这就要求各级税务机关做好以下工作:

(1)要尽快建立起完整、准确的纳税人档案体系。

依托个人身份证件号码,编制纳税人识别号,以此为基础,按照“一户式”储存的要求,建立完整、准确的纳税人档案,对纳税人的收入和与其纳税事项有关的各种信息进行归集和整理,并实施动态管理。

(2)要推进代扣代缴明细申报工作。

要求扣缴义务人报送其支付收入的个人基本信息、支付个人收入和扣缴税款明细信息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各级税务机关要把推行明细申报作为新形势下完善代扣代缴工作和推进全员全额管理的突破口,逐步扩大代扣代缴明细申报的覆盖范围。

3、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的操作层面予以细化。

这就要求各地将金融、保险、证券、电力、电信、石油、石化、烟草、民航、房地产、高等院校、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中介机构、体育俱乐部等高收入行业人员,个人投资者、影视明星、歌星、体育明星等高收入个人,临时来华演出人员等纳入重点纳税人的范围,而且也要求各地从收入较高、知名度较高、收入来源渠道较多、收入项目较多、无固定单位的自由职业者、税收征管影响较大等人员中,选择一定数量的个人作为重点纳税人,从而对其实施滚动的动态重点管理。

4、推进对税源的源泉管理。

落实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向税务机关双向申报的制度。扣缴义务人申报制度是控制个人所得税税源,掌握个人收入的有效手段,对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要从高收入者开始,逐步扩大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的范围。对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报送的个人收入信息进行交叉比对,建立起有效的个人所得税交叉稽核体系。积极建立和落实与社会各部门配合的协税制度,重点加强与工商、银行、海关、公安文化、建设、外汇管理等部门的联系和合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5、尽快建立起全国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征管信息系统。

要将纳税人量多面广、税源分散隐蔽的个人所得税管好,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管理是必由之路。要按照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原则和“一体化”的要求,加快建立和推广个人所得税征管信息系统,对个人各项收入信息进行收集和交叉稽核,实现收入监控和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化,在中央、省建立数据处理中心,并逐

步实现税务与银行和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网,掌握个人各种收入。

6.积极推动有利于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外部环境的形成税务机关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动有利于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外部环境的形成。

就要做到(1)配合金融部门,加强现金管理,严格执行个人银行账户实名制,鼓励使用和大力普及信用卡消费,加快各银行间联网建设,实现信息互联互通;(2)配合有关部门,规范职工工资收入管理,推行通过个人银行账户发放工资,将各种渠道发放的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及其它福利等各种形态的收入,依法纳入个人所得税征管范围,规范、减少工资外的福利、补贴,并逐步禁止发放实物;(3)加强与金融、保险、证券、房地产、期货等掌握个人收入情况的部门和单位的信息沟通,为税务部门及时掌握各种经济往来和个人收入情况创造条件;(4)通过个人的银行账户发放工资,实现职工个人收入工资化、货币化。

个人所得税是我国税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做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工作,利国利民。因此,必须认清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处理,这样才能实现个人所得税征收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粱朋.税收流失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侯梦谵.税收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3]叶青国税流失与新税制[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

[4]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切实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的通知》国税 发[2011]50号

第四篇: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政策专题

解读国税函[2009]694号: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政策

2009年12月10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694号),明确了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相关问题。根据《通知》,企业年金的个人缴费部分,不得在个人当月工资、薪金计算个人所得税时扣除。企业年金的企业缴费计入个人账户的部分是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所得,属于个人所得税应税收入,在计入个人账户时,应视为个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不扣除任何费用,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算当期应缴个人所得税款,并由企业在缴费时代扣代缴。《通知》规定的将企业缴费计入个人账户的部分单独计税的方法,很好地体现了对企业年金发展给予适当鼓励和扶持的原则。以前国家对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地的操作方法不同。《关于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了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企业参加企业年金,本文就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有关政策进行解读。

一、企业年金内涵

(一)企业年金的定义。企业年金是一种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指企业及其员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朴充养老保险的制度。企业年金由企业和员工个人共同缴纳,员工参加了企业年金,退休则可领取双份养老金,企业年金可以说是保障员工退休生活的“第二支柱”。

(二)企业年金的条件。可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必须符合3个条件,即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且未拖欠缴费、具有相应的经济负担能力并已建立集体协商机制。企业年金适用于本企业所有试用期满的员工。不仅各种企业可以办理,企业化管理、经费自筹的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属于经费自筹的人员,也可建立企业年金。企业年金实行封闭式管理,员工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即可从个人账户中一次或定期提取企业年金。

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可以采取年金计算方法的应为符合《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中相关条件的部分,并非所有的补充养老保险都可以采用年金的方法进行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此外,根据《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规定,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上职工工资总额的十二分之一,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合计一般不超过本企业上职工工资总额的六分之一。

(三)与法定保险(基本养老、医疗、失业)的区别。无论是法定保险或是年金,都应分为企业为个人缴纳部分与个人实际缴纳部分分别处理。

1.个人实际缴纳部分,法定保险允许在其个人所得税前扣除,而年金则不能在个税前扣除。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10号)规定,个人按照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缴费比例或办法实际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而国税函[2009]694号文则规定,个人缴纳年金部分不能在计算个人所得税前进行扣除。

2.企业为个人所缴纳的法定保险有免税部分,而企业年金应全额征收个人所得税。依据财税[2006]10号文规定,企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缴费比例或办法实际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超过规定的比例和标准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应将超过部分并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即法定保险是有免征部分的。而国税函[2009]694号文则规定,企业年金的企业缴费计入个人账户的部分需要计征个人所得税,同时规定,年金在计入个人账户时,应视为个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不与正常工资、薪金合并),不扣除任何费用,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算当期应纳个人所得税款,并由企业在缴费时代扣代缴。

(四)与商业保险的区别。企业为个人建立商业性补充保险或者年金时都应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但其计算方法明显不同。

1.商业保险与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合并适用税率。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批复》(财税[2005]94号)相关规定,企业为职工购买商业性补充保险,应在办理投保手续时作为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即:为职工建立商业补充保险时,企业缴费部分并入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2.年金单独适用税率。年金应视为个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这部分工资并不与正常工资、薪金合并,也不扣除任何费用,而是单独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算当期应纳个人所得税款,因而,年金的特殊算法实际上体现出了国家对于企业建立年金制度的一种鼓励态度。

二、企业年金的税务处理

(一)企业年金个人缴费的政策规定及企业缴费的税务处理方法。[2009]694号文重申了企业年金个人缴费的政策规定,明确了企业缴费的税务处理方法。即个人缴费不得在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税前扣除,企业缴费计入个人账户的部分(以下简称企业缴费)与个人当月的工资、薪金分开,单独视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不扣除任何费用计算应缴税款。例如,假设A企业某员工某月工资8000元(包括1000元的住房公积金、社保费、失业险),职工年金账户中每月个人缴费200元、企业缴费800元,其中200元的个人缴费不得在工薪所得税前扣除,属于个人税后工薪的缴费。在该月计算个税时,8000元工资计税=(8000-2000-1000)×15%-125=625(元)。企业缴入其个人账户的800元不并入当月工资、薪金,直接以800元对应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的适用税率,应扣缴的税款=800×10%-25=55(元)。合计当月需缴纳个税625+55=680(元)。

(二)企业代扣代缴与退税管理。企业年金缴费的个人所得税征收环节是企业缴费环节,在企业缴费计入个人账户时,由企业作为扣缴义务人依法扣缴税款。设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应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和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实行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制度。

对因年金设置条件导致的已经计入个人账户的企业缴费不能归属个人的部分,[2009]694号文规定,其已扣缴的个人所得税应予以退还,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应退税款=企业缴费已纳税款×(1-实际领取企业缴费/已纳税企业缴费的累计额)。例如:北京华康公司为市场总监张某累计缴纳年金共10万元,已纳税9200元,因张某跳槽,按合同张某只能拿回7万元。应退税款=9200×(1-70000/100000)=2760(元)。退税时,应持居民身份证、企业以前月度申报的含有个人明细信息的《年金企业缴费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复印件、解缴税款的《税收缴款书》复印件等资料,以及由企业出具的个人实际可领取的年金企业缴费额与已缴纳税款的年金企业缴费额的差额证明,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实后,予以退税。

三、计算年金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企业按季度、半年或,缴纳企业缴费的,在计税时不能分摊到所属月份。应将其作为缴费所属月份的单独一个月工资、薪金,不扣除任何费用,按照适用税率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这与目前所执行的个人所得税法基本原则是相同的,即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入应于个人实际取得时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对于个人一次性取得原本可能属于不同月份的工资薪金,除法规有明确规定外,原则上都不允许进行分摊。例如:山东兴旺公司2010年第1季度给每位员工缴存年金1500元,不管当月工资是多少,年金个税=1500×10%-25=125(元);假若按月缴年金,个税=500×5%=25(元),该项年金三个月个税合计75元;如果按年缴,个税=6000×20%-375=825(元),因此,在年金缴纳时还应

考虑个税负担。

(二)该计算方法应按文发之日即2009年12月10日起执行。那么前期发生的年金交税如何衔接呢?国税函[2009]694号文规定,2009年12月10日之前企业已按规定对企业缴费部分依法扣缴个人所得税的,税务机关不再退税;企业未扣缴企业缴费部分个人所得税的,税务机关应限期责令企业按以下方法计算扣缴税款:以每未扣缴企业缴费部分为应纳税所得额,以当年每个职工月平均工资额的适用税率为所属期企业缴费的适用税率,汇总计算各应扣缴税款。

第五篇:加强税收征收管理研究

--声明: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原创文章!对于其他网站的抄袭行为我们将联合作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税收征收管理是国家税务机关依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按照统一的标准,通过

法定的程序,对纳税人应纳税额组织入库的一种行政行为,新的《征管法》也将加强税收征管放在了首要的地位,征管体系的改革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实践中出现一些非本质问题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如果没有一点问题才是不正常现象。我们只有在征管改革中不断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早日实现改革目标。探索出一条由繁到简,提高征管效率的新路。

一、新征管模式在运行过程中,诸多因素的影响,产生的主要问题是:

(一)稽查各环节缺乏综合协调,影响整体功能发挥。

1、稽查各环节缺乏综合协调。征管改革将稽查业务分为“选案、稽查、审理、执行”四个环节,本意是要强化对稽查权力制约,进一步规范稽查行为。但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各环节间协调不力,相互扯皮,互不通气,各自为政,缺乏一个协调制度和一个有效的协调机构。

2、对个体稽查重视不够。调查表明,对个体户的稽查虽是月月查天天查,但在大部分的稽查过程中对案源的针对性和准确性较低,影响了稽查效果;二是投入个体稽查的人员整体素质不够,影响对个体稽查的广度和深度。

3、稽查效率低。这里既有稽查管理、稽查内容不规范方面的因素,又有稽查责任心、稽查技术水平等原因,更有纳税户偷税手法隐蔽等问题。

(二)是集中征收以后,随着税务人员和办税地点的相对集中和部分中心税务所、征收点的撤销或合并,对一些零散税源的管理有力不从心和鞭长莫及之感,出现了不少漏管户,尤其是偏街小巷和农牧区、集贸市场零散个体商户的管理力量削弱。二是对于已纳入税源管理的户数,仍然责任不明,底数不清。三是重点税源分析比较浮浅被动,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从税务机关对税源变化情况的掌握来看,对于一些经济指标,既没有运用微机实现数据共享,又没有精力深入企业收集。靠纳税人自行编报,有的资料重复收集,有些收集不到,况且企业提供的数据可信度也值得质疑。四是由于对税源掌握了解的深度不够,分析不透,预测性不强,加大了稽查难度,增加了选案的盲目性,弱化了日常税收管理。

(三)新表、证、文书设计繁杂,在实际操作使用过程中问题较多。一是栏目设计与征管实际不吻合无法操作。二是某些文书传递手续设计繁琐,不便于开展工作。如个体工商户定税要经过层层审批,个体工商户仅仅会因为定额审定委员会的延迟召开等好几个月。

(四)是对表、证、单以及税务文书使用不规范。主要表现在:

1、基层税务人员文字表述能力差,不能准确运用规范性语言填写文书。

2、对政策、法规、条例的实质把握不好,尤其是稽查文书对案件的定性,难以用准确的法规语言表述清楚。

3、部分涉税文书中缺份、少页、漏项、编号混乱。

4、对文书的审批权限界限不清,有该审批的不审批,不该审批乱审批现象。

5、征管档案资料管理不规范。

上述问题表现是:一是选案不准确,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有关业务部门提供案源资料不完整。二是结案率低。受稽查效率低、稽查力度不够和人情因素影响,达不到预期效果。三是未申报户数占应纳税户数比例较大,居高不下。

(五)一套征管业务规程,难以兼顾城市乡村。目前,在经济相对发达,业户比较集中的地区,新征管规程的运行相对平稳。但在农牧区或经济欠发达县市或地区,由于交通通讯不便,纳税业户分散,税务所与县局距离较远,运行规程的难度较大。表现在:一是执法权相对集中,税务成本增大。由于新征管规程将执法权集中在县局以上税务机关,作为一级征收机关的中心税务所面对业户停歇业、委托代征协议签字的审批等都需上报县局。而各中心税务所距离县局几十甚至上百公里远,仍要完成征管责、权分离;二是发票领购、开具渠道不够畅通。发票的领购和建筑安装、运输业发票集中在县(市)局管理,其它发票则集中在中心税务所管理。业户如果需领购或开具这两种发票,就需要既跑县局办税服务厅,又要跑中心税务所,难怪他们怀疑我们的服务质量。

二、对策及建议

(一)强化征管的改革意识,为深化改革打牢思想基础。征管体系的改革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实践中出现一些非本质问题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如果没有一点问题才是不正常现象。我们只有在改革中不断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早日实现改革目标。不断强化三个意识:一是依法治税意识。二是服务意识。三是规范意识。探索出一条由繁到简,提高征管效率的新路。

(二)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科学选择和调整征管模式。应对各县(市)区的征管模式进行一次实

事求是的调查研究。根据各基层征管单位的人力、财力和辖区的税源分布,纳税人的不同情况、地理交通通讯条件,本着既有利于税收征管,又方便纳税人依法纳税的原则,因地、因税源条件,因纳税人情况,调整选择好利于税收管理模式,使之协调、规范、高效运作。

(三)细化完善各种制度,增强模式的可操作性。

1、制订税务稽查协调工作制度,以提高

稽查效率、质量为目标,用制度规范各环节工作,制约权力运用,使稽查各环节职责明确,指标过硬,衔接顺畅,确保运行状况良好。与此同时,可通过制订稽查要则,完善稽查组织,规范稽查内容,增强稽查力度。分税种、分行业、对稽查目标的实现,提出具体指标,增强稽查针对性,提高稽查效率。

2、建立健全税源管理制度,对税源事前、事中、事后实施有效临控:一是建立纳税人的户籍管理制度,通过与工商部门的合作,加强税务登记的发放、验证和换证管理工作。二是建立户源段管、片管责任制度。明确责任制,确定责任人,通过定期考核检查,掌握户数增减变化,从根本上杜绝漏管户。三是建立协税、护税工作制度。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协税护税员、密报员或通过地方政府强化护税协税网络建设。四是积极探索,在不违背征管改革总体原则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适合农村山区特点的简易征管业务流程,做到既体现依法征管,又方便纳税人。

(四)突出计算机管理,加快应用步伐。计算机的推广应用涉及到税收征管的各部门和各环节,涉及到人财物的统一分配与协调,绝不是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或者一个部门可以单独完成的。为此,要加强领导,统一协调,调动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

(五)改进和规范表、加强税收征收管理研究

税收征收管理是国家税务机关依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按照统一的标准,通过法定的程序,对纳税人应纳税额组织入库的一种行政行为,新的《征管法》也将加强税收征管放在了首要的地位,征管体系的改革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实践中出现一些非本质问题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如果没有一点问题才是不正常现象。我们只有在征管改革中不断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早日实现改革目标。探索出一条由繁到简,提高征管效率的新路。

新征管模式在运行过程中,诸多因素的影响,产生的主要问题是:

(一)稽查各环节缺乏综合协调,影响整体功能发挥。

1、稽查各环节缺乏综合协调。征管改革将稽查业务分为“选案、稽查、审理、执行”四个环节,本意是要强化对稽查权力制约,进一步规范稽查行为。但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各环节间协调不力,相互扯皮,互不通气,各自为政,缺乏一个协调制度和一个有效的协调机构。

2、对个体稽查重视不够。调查表明,对个体户的稽查虽是月月查天天查,但在大部分的稽查过程中对案源的针对性和准确性较低,影响了稽查效果;二是投入个体稽查的人员整体素质不够,影响对个体稽查的广度和深度。

3、稽查效率低。这里既有稽查管理、稽查内容不规范方面的因素,又有稽查责任心、稽查技术水平等原因,更有纳税户偷税手法隐蔽等问题。

(二)是集中征收以后,随着税务人员和办税地点的相对集中和部分中心税务所、征收点的撤销或合并,对一些零散税源的管理有力不从心和鞭长莫及之感,出现了不少漏管户,尤其是偏街小巷和农牧区、集贸市场零散个体商户的管理力量削弱。二是对于已纳入税源管理的户数,仍然责任不明,底数不清。三是重点税源分析比较浮浅被动,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从税务机关对税源变化情况的掌握来看,对于一些经济指标,既没有运用微机实现数据共享,又没有精力深入企业收集。靠纳税人自行编报,有的资料重复收集,有些收集不到,况且企业提供的数据可信度也值得质疑。四是由于对税源掌握了解的深度不够,分析不透,预测性不强,加大了稽查难度,增加了选案的盲目性,弱化了日常税收管理。

(三)新表、证、文书设计繁杂,在实际操作使用过程中问题较多。一是栏目设计与征管实际不吻合无法操作。二是某些文书传递手续设计繁琐,不便于开展工作。如个体工商户定税要经过层层审批,个体工商户仅仅会因为定额审定委员会的延迟召开等好几个月。

(四)是对表、证、单以及税务文书使用不规范。主要表现在:

1、基层税务人员文字表述能力差,不能准确运用规范性语言填写文书。

2、对政策、法规、条例的实质把握不好,尤其是稽查文书对案件的定性,难以用准确的法规语言表述清楚。

3、部分涉税文书中缺份、少页、漏项、编号混乱。

4、对文书的审批权限界限不清,有该审批的不审批,不该审批乱审批现象。

5、征管档案资料管理不规范。

上述问题表现是:一是选案不准确,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有关业务部门提供案源资料不完整。二是结案率低。受稽查效率低、稽查力度不够和人情因素影响,达不到预期效果。三是未申报户数占应纳税户数比例较大,居高不下。

(五)一套征管业务规程,难以兼顾城市乡村。目前,在经济相对发达,业户比较集中的地区,新征管规程的运行相对平稳。但在农牧区或经济欠发达县市或地区,由于交通通讯不便,纳税业户分散,税务所与县局距离较远,运行规程的难度较大。表现在:一是执法权相对集中,税务成本增大。由于新征管规程将执法权集中在县局以上税务机关,作为一级征收机关的中心税务所面对业户停歇业、委托代征协议签字的审批等都需上报县局。而各中心税务所距离县局几十甚至上百公里远,仍要完成征管责、权分离;二是发票领购、开具渠道不够畅通。发票的领购和建筑安装、运输业发票集中在县(市)局管理,其它发票则集中在中心税务所管理。业户如果需领购或开具这两种发票,就需要既跑县局办税服务厅,又要跑中心税务所,难怪他们怀疑我们的服务质量。

三、对策及建议

(一)强化征管的改革意识,为深化改革打牢思想基础。征管体系的改革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实践中出现一些非本质问题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如果没有一点问题才是不正常现象。我们只有在改革中不断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早日实现改革目标。不断强化三个意识:一是依法治税意识。二是服务意识。三是规范意识。探索出一条由繁到简,提高征管效率的新路。

(二)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科学选择和调整征管模式。应对各县(市)区的征管模式进行一次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根据各基层征管单位的人力、财力和辖区的税源分布,纳税人的不同情况、地理交通通讯条件,本着既有利于税收征管,又方便纳税人依法纳税的原则,因地、因税源条件,因纳税人情况,调整选择好利于税收管理模式,使之协调、规范、高效运作。

(三)细化完善各种制度,增强模式的可操作性。

1、制订税务稽查协调工作制度,以提高稽查效率、质量为目标,用制度规范各环节工作,制约权力运用,使稽查各环节职责明确,指标过硬,衔接顺畅,确保运行状况良好。与此同时,可通过制订稽查要则,完善稽查组织,规范稽查内容,增强稽查力度。分税种、分行业、对稽查目标的实现,提出具体指标,增强稽查针对性,提高稽查效率。

2、建立健全税源管理制度,对税源事前、事中、事后实施有效临控:一是建立纳税人的户籍管理制度,通过与工商部门的合作,加强税务登记的发放、验证和换证管理工作。二是建立户源段管、片管责任制度。明确责任制,确定责任人,通过定期考核检查,掌握户数增减变化,从根本上杜绝漏管户。三是建立协税、护税工作制度。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协税护税员、密报员或通过地方政府强化护税协税网络建设。四是积极探索,在不违背征管改革总体原则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适合农村山区特点的简易征管业务流程,做到既体现依法征管,又方便纳税人。

(四)突出计算机管理,加快应用步伐。计算机的推广应用涉及到税收征管的各部门和各环节,涉及到人财物的统一分配与协调,绝不是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或者一个部门可以单独完成的。为此,要加强领导,统一协调,调动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

(五)改进和规范表、证、单、书的使用,加强档案资料的管理。表证单、文书的改进和规范应分级进行。建议上级税务机关研究改进和解决表证单、文书的设计问题。

下载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研究五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研究五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税收征收管理研究

    加强税收征收管理研究 “>加强税收征收管理研究2007-12-15 22:43:09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加强税收征收管理研究加强税收征收管理研究(2)--声明:第1文秘网(http:// )原创文章!对......

    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文件

    哈尔滨市地方税务局转发省局 关于转发鹤岗市地税局关于对个人投资者 股息红利所得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 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的通知各区、县(市)地方税务局,涉外分局: 现将《黑龙江省......

    重庆市建筑安装业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重庆市建筑安装业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建筑安装业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

    《机动出租车驾驶员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附件14 机动出租车驾驶员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 暂行办法 (1995年3月14日国税发[1995]050号文件印发,根据2018年6月15日《总局关于修改部分税务部门 规章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 为......

    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与管理

    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与管理 作者:李延勇 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

    关于加强股权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管理的通知

    关于加强股权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管理的通知 国税函[2009]285 号 2009-6-12 后续文件—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0 年第 27 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

    关于加强股权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管理的通知

    关于加强股权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管理的通知 国税函〔2009〕285号 全文有效成文日期:2009-05-2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西藏、宁夏、青海省(自治区)国......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进一步强化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

    【发布单位】税务总局 【发布文号】国税发[1997]62号 【发布日期】1997-04-17 【生效日期】1997-04-1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