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十年以来主旋律电影的变化定稿

时间:2019-05-13 05:06: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世纪十年以来主旋律电影的变化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世纪十年以来主旋律电影的变化定稿》。

第一篇:新世纪十年以来主旋律电影的变化定稿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对该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撰写过程中没有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由本文造成的一切知识产权纠纷均由本人负责。特此声明。

声明人:年 月

日主旋律电影的市场化

——浅析新世纪十年以来主旋律电影的变化

摘要

阐述新世纪十年以来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变化,从普通观众一直以来对主旋律电影的观念入手,结合近十年的变化从电影主题表现手法、演员阵容、上映方式、电影形式还有营销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主旋律电影; 市场化;

明星阵容; 主题变化

ABSTRACT

China described the main theme of the new century decade changes in the film, from the general audience has been the main theme of the film on the concept, combining the changes in recent year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heme from the film technique, cast, release mode, film marketing strategy in this form there research and analysis.Key words: Mainstream Film;market;Star;theme change

目录

1.前言--------4 2.主旋律电影类型片分析-----------------------5 2.1革命历史题材影片-----------------------5 2.2谍战影片6 2.3人物传记类影片-------------------------7 2.4爱情类主旋律影片-----------------------7 3.主旋律电影新老特点-------=-----------------8 3.1主旋律电影的老特点---------------------10 3.2主旋律电影的新特点---------------------17 4.小结--------18 致谢--------19

一、前 言

主旋律这个词首先出现于音乐领域,指多声部音乐中一个声部里的主要曲调,其他声部只起烘托、陪衬、润色、补充的作用。⑴“主旋律电影”就是这一定义在电影领域进行延伸之后得出的名称,属于电影艺术却又明显是受政治指引的,代表主流意识形态。对于中国而言,尤其是建国后十七年间的电影无疑都带着浓厚的主流意识形态色彩,主要作用就是宣传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向典型学习。

2007年6月13日,《南方周末》曾做过(电影)专题栏目《离不开主旋律的日子》。其中简要介绍了“主旋律电影”这个概念的发展史。文中提到,1987年3月,现任《电影》杂志主编的赵葆华从长影厂调到北京,帮助刚上任的电影局长滕进贤为全国电影会议上设计口号。其中一个口号是“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 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主旋律”概念。

主旋律的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电影局文艺处副处长陆亮对于主旋律电影的理解是这样的: “关于主旋律曾经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从1987年到现在有多少定义根本说不清楚,‘三性统一’,从最早的文艺定义开始;‘百花齐放’,这是一种;然后‘双百’;然后是‘二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然后是‘三性统一’;然后‘弘扬主旋律,坚持多样化’;‘三贴近’也是一个„„有很多种不同的定义存在。‘弘扬时代精神’,大概就是‘主旋律’的意思,这是社会的责任。但你要说谁给它一个科学的界定,我觉得没有。”

而在2006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赵实在全国电影创作会上表态,一切反映真、善、美的影片都属于主旋律影片。⑵

从这些一直在变的主旋律电影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主旋律电影有两个始终没有变过的特点:

一、主流意识形态认可,二、国家政策倡导。这就决定了主旋律电影与一般电影的不同。

相信至今还有人记得或经历过单位组织观影的典型情境:每家都带着小板凳看露天电影。那个年代,电影是老百姓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只要能公开放映的影片一般都是主旋律电影。所以当《少林寺》、《庐山恋》等电影出现的时候,第一次与香港合拍武打片、第一个接吻镜头,都掀起了轩然大波,这表明随着改革开放,人们对外来新事物的接受,中国的电影市场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在文化产品多样性和市场化的时代背景下,观众对于主旋律电影的固有印象就是电影内容千篇一律,表现形式单一。社会时刻在变化,且不提一部又一部的好莱坞大片,国内的大制作也是一部接一部,即使是吴宇森、冯小刚之类名导的呕心之作,一样会被口味越来越挑剔的观众找出一堆的毛病来,这种情况下名导也要结合市场需要拍片,更不用说一向高姿态却逐渐脱离了大众视线的主旋律电影。换言之,主旋律电影面临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局面。

可喜的是,新世纪初出现的一系列主旋律电影(《云水谣》、《建国大业》、《风声》、《铁人》、《集结号》、《南京!南京!》、《十月围城》),不仅呈现出中国电影的井喷式发展态势,更反映出主旋律电影的新发展。这些电影不仅在在主题、内容、结构上与以往的主旋律电影有了明显的不同,在拍摄方法、演员选择、故事重点也都向商业片借鉴了一些方法,甚至开始运用商业片的营销策略宣传电影。

将新世纪十年里主旋律电影的新发展与建国之后的主旋律电影略做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主旋律电影呈现出的市场化趋势,本文将着重从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谍战影片、人物传记类影片和爱情影片四种类型展开分析。

二、主旋律电影类型片分析

1.革命历史题材影片

这一类影片自始至终就是中国主旋律影片的重头戏,《中华儿女》、《林海雪原》等都是建国后十七年间极具代表性的影片,《集结号》、《十月围城》则是新世纪里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代表作。

两相对比可以明显看出,《集结号》在影片中力求淡化政治背景,不再将电影主人公对于共产主义理想的的不懈追求作为影片主线,而是将重点放到了小人物在的坚持,不再着眼于战场故事而开始讲述人物在和平时期仍然以军人纪律要求自己不懈怠自身。

作为一部纯粹的战争片、男人片,《集结号》2.48亿的票房成绩,仅仅以冯小刚导演的票房号召力为理由来解释未免太过单薄,整部电影的完整构架,宏大的战争场面,都是这部电影成功的一部分,但最感动的我的是谷子地的坚持。

电影中谷子地坚持了一辈子的信念,就是为在那场战役中死去的战友找到队伍正名,作为唯一的幸存者谷子地坚持的是责任,他始终认为他的活不是他一人的活,是肩负着所有死去战友的生命的活,整个主题在结尾得到升华。背负着所有等待着集结号响起而不得,一直坚持掩护大部队撤退却不知道,从一开始就已经被舍弃的战士们的命运,电影的悲壮气氛不言而喻。

谷子地的坚持在结尾部分加强,先是烈士陵园授勋,镜头拉升,垂直俯拍墓碑顶部的的红五星与军队番号,一般来说,这是主旋律电影的结尾镜头。但《集结号》此后又加了一组夜幕下桥上行军的镜头;谷子地回过身来,侧脸看着自己的连队,然后背对着银幕与队伍走向桥的对岸。这一个尾声是来自电影的想象,但不太一样的是,这一个尾声既来自于谷子地的想象世界也是整个电影后半部分叙事期待的实现,同时他还暗含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死亡的认知与态度,即只有正常的死去,而且死者得到了正常的安葬和生者的合理的评价死者的亡灵才能到达可靠的彼岸。⑶谷子地始终坚持的信念终于实现,死去的战友在时隔多年之后终于能够死的其所,名正言顺得到了部队的承认,可以挺直腰杆明明白白地说一句:“咱们死的值了。”谷子地的灵魂,所有人的灵魂都得到了解脱。

除了在故事设置上有了变化,在拍摄模式上主旋律电影也开始改变。就此而言,《集结号》毫无疑问也是一次国产战争片的新尝试。已有评论者明确指出,该片演员的表演方式、镜头调度等都有美剧的影子。⑷其实2005年的抗日题材影片《太行山上》在拍摄手法上已运用了大量增强视听感染力的手段,更借鉴了《兄弟连》的拍摄手法,用运动镜头表现场面的动荡,用肩扛摄影机增强战火纷飞的真实感,加上航拍的运用,充分展现了千军万马的战争全景。

除了《集结号》之外,《十月围城》也是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很成功的一部作品。在2009年12月18日晚上的“2010新年电影招待会”上,广电总局特别为各部委领导、外国驻华大使、文化参赞等放映了一场《十月围城》。排片强劲的《十月围城》受到了国家广电总局及电影局的高度赞扬,被誉为“年度最佳华语片”。⑹

《十月围城》是一部融合了主旋律概念的商业电影,这不仅表现在对国共 两党都认可的孙中山革命的这一历史背景的选择上,还表现在两种对人的基本理解或抵触上:以为一个历史伟人的牺牲的宏大叙事理念和个人动机作为行为出发⑸点。电影中赌徒、乞丐、车夫、小贩、孤女,三教九流各层阶级都有,正是这些人构成了“七大死士”。身世不同、经历不同、思想不同、目的都个不相同,但却在同一条道路上先后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心中,并没有强烈的革命思想,或许只是别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是一碗米饭、一个铜板,便慷慨地把自己的性命交了出去!

电影中,甄子丹饰演的赌徒武艺高强,最终帮助革命人士却是因为范冰冰饰演的前妻用女儿向一个父亲提出的要求;黎明饰演的乞丐是出于重新活过的信念成为了死士之一;谢霆锋饰演的车夫因为对于老爷的忠诚,梦想着“过了那一天”可以开始幸福的生活,最终死于胡军饰演的闫孝国之手;巴特尔饰演的小贩,则是在王学圻饰演的李玉堂的正义感召下,加入了前途未卜生死不明的危险行动;李宇春饰演的班主之女,怀着不为革命只为报仇的信念,成为小分队第一人。电影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是有血有肉的都是真实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梦想,无疑增加了观众的接受度。

2.谍战影片

这一类型的电影,建国后一直被称为反特片,《羊城暗哨》、《冰山上的来客》、《古刹钟声》都是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的影片。2009年,一部号称“风声之后再无传奇”的谍战片《风声》,又给了我们新惊喜。

谍战片一向给人的印象是:卧底的共产党员气质儒雅,没有不精通的东西,智斗各种不同的敌人,最后总是共产党员经历一些挫折后,峰回路转顺利达成目标,千篇一律。就像007邦德先生总是无所不能,故事总是如出一辙,可是邦德至少还是货真价实的帅哥,特效高科技打斗也是实打实的有看点,但国产邦德们却是一个赛一个的低估观众的眼力和观影水平了。

电影《风声》却与众不同,影片中,老鬼顾小梦出身亲日的资本家家庭,父亲还出钱为敌人买飞机,吴志国是伪军队长身上还有不少抢眼,还有负责情报传递的瘸子,所有的共产党人在影片中均是各自为政、互不联系,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不清不白的污点。电影并没有交代这样一批背景迥异、工作地点极端敏感的人是怎么样加入共产党、经历了怎样的考验走到最后这一步,但对于观影者来说,所有这些人存在各种缺点的身份、背景是可接受可信赖的,愈加成熟的观众接受的是在现实中有可能性的故事,而不是一部没头没尾完全脱离现实的所谓谍战电影,就这样《风声》凭借强烈的代入感变输出价值观为观众主动接受电影中的价值观念,相信不少人在电影最后听着顾小梦临终前得心声时都潸然泪下。

而且,在《风声》中,电影编剧对电影故事做了特殊安排。电影的主人公是在主旋律电影中的坏人“日本军官武田”,所有故事的展开是由他开始的。所有的人被送入裘庄这个完全与外界隔绝的地方后,新特点又出现,以往主旋律影片中强大而无所不在的党组织出现了缺位,并且处于需要被保护的地位。⑺顾小梦和吴志国一个拼了命运用自己的尸体也要把保护党组织的讯息送出去,一个受着极刑仍然用尽所有和不知是否在病房的联络人员互通讯息。现在的我们不会明白,是什么样的感情促使他们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为什么在那样的情况下依旧坚定不移的选择自己的信仰,即使是这样并不影响我们被这样的选择,被这样的行为感动,这才是拍摄主旋律电影的可行的有效的途径。

《风声》是一部另类英雄演绎的传奇,影片之所以契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首 先是他把以往“主旋律影片”所倡导的价值观做了贴近于观众的处理。比如影片中把共产党为“民族的独立解放而斗争”的宏大目标浓缩成了具体的、可感可见的斗争——与残暴的日本侵略者进行一场生死较量,只有胜利者才能活下来。而只有活下来才能继续斗争,继续那个在当时看来遥不可及的目标。

影片中导演着力营造的迥异于常的黑色氛围,一干演员的台词中没有口号式的语言,所有的台词都是生活化的,剧中顾小梦没有更多的向李宁玉解释刘林宗为何以爱情的名义利用她,只是简单的陈述,承认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对李宁玉的伤害,也没有做任何努力争取李宁玉的原谅,顾小梦所作只是接受,接受李宁玉给的耳光,接受李宁玉对自己的可能产生的恨意,最后的时候,她承认自己对李宁玉的亏欠,并没有以所谓的伟大理想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办法把责任单纯推给其中一个人,是顾小梦太过分利用信任自己的李宁玉,是李宁玉太傻相信顾小梦相信刘林宗?电影传达的只是无奈,在那个时间里每个人被时代推着做出选择,都是无奈之下的选择,选择所有坏结果中那个看起来比较不那么坏的一个。这样的设计使得人物真实丰满起来,增加了整个电影故事的可信程度,使得观众能够接受整个故事,从而对于当时的革命者的信念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为顾小梦缝在旗袍上的对李宁玉的一番表白做了铺垫。这一整个故事才构成了鲜活可信的电影,才能够在观影之后对抗日战争时期革命志士有所了解,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3.人物传记类影片

建国初期,因为政府政策指向原因,出现了很多的革命人物传记类主旋律影片,《刘胡兰》、《赵一曼》、《董存瑞》、《江姐》都是典型的树立典型人物的影片,在当时都取得了很好的口碑。

进入新世纪,则以《张思德》、《铁人》为代表,《张思德》获得了百花奖最佳男主角,《铁人》一片叫好声,所有人物传记片中的主角无疑是具有浓厚时代色彩的神化形象,从焦裕禄、孔繁森到张思德、铁人影片主人公始终具有大公无私为国为公的美好品德,但英雄已经走下神坛开始平民化。

以《铁人》为例,铁人的好,不在于是否重燃了当年“宁可少活20年,拼死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革命激情,而是在于它跳出了一贯的假大空,用一种冷静理性的态度重新审视王进喜那一辈人的真实情感。⑼

电影中两条线索交替进行,一个是新时代里的石油工人刘思成奋斗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一个是老一辈石油工人王进喜奋斗在寒冷的东北。刘思成因为背负着父亲的理想,踏实肯干却得不到周围的人的理解,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电影中铁人王进喜的部分。

王进喜的部分导演选择了黑白纪录片式的效果,铁人一出场,观众就被铁人的一口烂牙,一口方言给惊到了,这还是我们印象里的英雄吗?一火车皮的石油工人从玉门到了萨尔图,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钻井用的装备、粮食、御寒的衣物没有一起送到,在东北零下几十度的气温里,没有棉衣,没有暖和的房间,没有食物,钻井一开始就面临难题,铁人们是这样解决的:没有房间,工人就和牲口住在一起;没有棉衣,就身体壮睡在墙边,所有人都背靠着互相取暖;没有食物,就用一两把挂面煮出一锅热水来所有人喝;面对着恶劣的条件,工人们都“蔫吧”了,王进喜就用秦腔激励大家。开始打井时没有机器,工人们用手提肩扛,硬是搭起了井架,没有水,硬是用人工挑出了几十吨冰块化成水。

而与铁人形成对比的是刘文瑞这个人物的设置,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工作条 件下,必然会产生向“小知识分子”这样的逃兵,即使王进喜对他呵护备至,仍然改变不了他的想法;刘文瑞更是在油田境况好转后,厚着脸皮要求重回油田,这样的情节无疑增加了整个故事的真实性。在严酷的现实面前,这样的逃兵是一定会产生的,即使是在当时那个人人政治觉悟都很高的情况下,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有一个极限,有的人选择坚持继续斗争,如王进喜;有的人选择放弃另寻方向,如刘文瑞。

电影的高潮无疑是在王进喜拖着病腿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水泥的部分。在这段时间里电影没有使用任何刻意煽情的音乐,只是安静,安静。在这一段镜头里,观众一次次的看见井架上又厚又长的冰层,王进喜拖着病腿,艰难的往井架上移动,嘴里喊着井架不会倒。其他的工人推车的推车,到泥的到泥,在王进喜跳进泥浆池的时候,有更多的人跳了进去。这个时候我才终于明白,所谓铁人并不仅仅只某一个人,他不是作为一个个体存在的,只有一个王进喜并不足以建设起一个油田,只有更多的铁人才可以做到。

而电影里的另一条线索,刘思成找到了因不检点行为而被开除出井队的舍友赵一林和他的女朋友,诚实的面对父亲刘文瑞曾经的逃兵行为,也开始尝试打开自己的心扉,以开放的心态正视他人——这是新时代里铁人的起航。两条线索最终并行走向同一个目标,向观众阐明了新老两个时代里铁人共同的选择。

4.爱情类主旋律影片

建国后十七年间主旋律影片中以爱情为线索的并不多,《柳堡的故事》、《战火中的青春》就是其中代表,脍炙人口广为传唱的歌曲《九九艳阳天》就出自电影《柳堡的故事》。

新世纪以来,爱情线索越来越成为了主旋律影片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电影《云水谣》,全篇讲述男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从年少时纯纯的初恋到战火纷飞时相濡以沫的爱情。小人物的故事在风雨飘摇的大背景下更加显得难能可贵。这样的主旋律电影却是着眼于小处,以一个家庭,一个人的经历作为时代社会的缩影,以情动人。

男主人公陈秋水因时局动荡离开台湾,离开了恋人王碧云,在朝鲜战场认识了战地护士王金娣,在战争结束后做援藏医生,对陈秋水一往情深的王金娣追随陈秋水来到西藏,最终两人成婚,二人在1968年因雪崩最终埋骨于雪山。

《云水谣》整部电影的线索都放在爱情上,影片的主旋律色彩似乎很淡。不过,通过王金娣的经历,我们却不难看出隐匿其间的浓厚的主旋律色彩。王金娣是个全心全意跟党走的革命战士的典型形象,一个娇生惯养的上海女孩不顾家人的劝阻,毅然南下从一个战场到另一个战场,又因爱情到了西藏最终埋骨雪山。可以说在遇见陈秋水之前,王金娣的决定都是出于一个热血年轻人自己的选择,她选择了革命,选择了战场。上海女孩子讲究生活细节,在战场上仍然每天要刷两遍牙,在包袱里随手就拿出了风干的米饭,被炮弹擦破皮就不停的叫唤,这些都说明这个女孩子以前是一个娇气的小姑娘,可是战场改变了她;娇气的小姑娘成了护士,每天枪林弹雨,看见的都是鲜血伤口,可是她并没有退缩,并且对自己的选择不后悔。

影片中,王金娣的个人经历不同于以往主旋律电影中的人公。首先,王金娣的家人朋友并没有遭受日本人的欺侮或杀害,相反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生活平顺的小姑娘;其次,在没有上一条情况发生的条件下,王金娣在父母的阻挠下选择了投身革命,是出于她自身对于共产党的坚定信仰,并不是在外力的推动下是自 主选择的;再次,王金娣是千千万万革命者中普通的一个,建国后重新开始普通的生活,相比于功勋满身的各路模范标兵,她并没有成为一个所谓的英雄,这才是真实的。电影中王金娣的经历就是中国革命发展的缩影,从投身革命参加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战场,再到援助西藏,这个过程就是当时中国的历史,通过王金娣这一角色,我们看到了一个革命者伴随着中国革命发展的个人成长史。

电影中对于王金娣和陈秋水的爱情叙述,则从另一个侧面加强了这一效果,王金娣除了是一个革命者更是一个普通人,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王金娣爱上了台湾医生陈秋水,最终在西藏和陈秋水结了婚。在我看来陈秋水选择王金娣,除了被王金娣的感情打动之外,当时台湾和大陆的紧张关系也是因素之一,陈秋水和王碧云完全没有在一起的可能性,在大环境里个人的力量总是微乎其微的,在现实和时间面前人人都是弱者。

而故事最后,陈秋水和王金娣遭遇雪崩的场景无疑增加观众对于影片的接受程度。西藏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特别是雪山上,王金娣体力不支陈秋水背着她一步步挪动,我想陈秋水一定是爱着王金娣的,即使不能忘记王碧云,他也爱上王金娣了。在雪崩来临时,两人的情绪中无疑流露出的是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的希望,这个结局不稀奇,导演的安排好在并没有像以往落入俗套,即让两人相视一笑,紧握对方的手表现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在突如其来面临死亡的这一刻时,恐惧才是最真实的反映,即使是英雄也不例外。陈秋水和王金娣无疑是典型的正面人物,他们大公无私一心为了革命,革命成功后就去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他们身上有着每个典型人物有的闪光点,但是电影却选择了从另一个角度—爱情入手。挖掘出主人公身上人性化的一面,从现今观众关注的角度入手,既完成了的电影的使命又使得观众乐于接受,无疑是使主旋律电影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三、主旋律电影的新特点

1.主旋律电影的不足之处

在对新特点略做分析之前,先对建国后十七年间主旋律电影的不足之处稍作总结。

1〉电影人物形象模式化

主旋律电影中人物脸谱化,具有高大全的特点,普遍以写完人为主,塑造典型人物,这正如美国电影营造英雄神话而中国电影始终以道德神话为主类型一样。不难从中发现,当时主旋律电影中主人公的特点总是一致的:一心为公没有丝毫私心,总是团队中的领导者,身上全是优点没有任何缺点。总的来说,就是人为拔高英雄人物,使之成为没有瑕疵的道德模范,抹杀了他们身上任何人都会存在的各种缺点。

建国后的电影中《刘胡兰》、《董存瑞》等塑造的都是在生活中,战场上起模范带头作用的英雄式人物,在人性道德还有日常生活中不存在任何缺点,在当时情境下确实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也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但长期出现这样的人物形象就导致了现今主旋律电影不受观众欢迎的被动局面。

而这种填鸭式灌输的方式,更加引起了看过不同类型电影的观众的反感,有了比较之后,主旋律电影与生活脱节、教科书式的居高临下说教方式都为人所诟 病。

2〉制片模式单一

因为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电影从前期准备到中期拍摄后期发行全部由政府负责,发放拷贝、电影院放映均属国有,演员、剧本、资金、发行统统归属国有,电影的拍摄模式受到局限也是自然。

而主旋律电影本身反映主流意识,而且长期以来主旋律电影的刻板印象,针对主旋律电影的非官方资金投资并不多,即使是在现今也仍然有费用由官方来买单的情况。

2.主旋律电影的新特点

市场的构成是这样的,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中国电影观众的数量和购买力毋庸置疑,最重要的是主旋律电影能否刺激观众的购买欲望,《建国大业》、《风声》、《南京!南京!》这一批票房过亿的主旋律影片的出现,证明主旋律电影市场仍然大有可为。结合第二部分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主旋律电影的新特点。

1〉电影主题表现手法的变化

从《铁人》和《风声》中的我们不难看出,新世纪里主旋律电影的主题由单纯的的写人转向写事,故事情节设置多样化,英雄人物平民化。故事情节呈现出新的变化,英雄人物也走起了亲民路线,不再是以往电影中,经历过国破家亡的非人痛楚之后,形成了坚毅的性格,永远是高不可攀的样子,是供在神坛里的英雄,今天的英雄们则纷纷走下神坛,不约而同地向观众展示英雄或者小心眼或者邋里邋遢,这样那样和普通人一样的缺点和不足。

2〉市场化的电影营运

2009年,作为献礼片之一的《南京!南京!》,票房达到1.72亿元,这是对主旋律片的商业化可能的有力证明。作为长于纪录片风格的陆川来说,这部电影不仅是亿元俱乐部的的入场券,更证明了他的电影作品不仅仅只是能拿奖没市场的文艺片,更证明他可以一手艺术一手市场。印证了中影集团公司董事长韩三平的话:“所有的影片,在保证艺术质量的前提下,都应该以盈利为最基本目标。”

而在主管单位看来,虽然承认政府内组织观看是一种正当形式,但更乐见普通人主动掏钱,为主流意识占领更加广阔的阵地。优秀的主旋律影片必须经受市场的考验,已是必行之事。在最新的“五个一工程奖”评选标准中规定:参选影片必须在全国主流院线公映后达到400万元以上的票房,同时,还有必须收回投资成本的硬性要求。

在票房才是硬道理的时代背景下,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主旋律电影的市场化都势在必行。带着浓郁商业色彩的主旋律电影《建国大业》的营销策略,无疑为主旋律电影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首先是史诗化的影片风格,继承了主旋律电影的基本传统和叙事模式,把产品的功能诉求放在第一位,以大时代跨度的故事承接为主干,刻画再现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在形式上说的是“好莱坞式”的中国大片,但在剧本台词上依旧保持了中国式的含蓄深刻。电影叙述的不是一个人,一个地方的故事,而是对当时风云变幻的中国的一个浓缩。其次是电影的准确定位,豪华的全明星阵容,《建国大业》将占据主流市场的电影和主流意识形态的电影合二为一。号称“史上最牛的献礼影片”、“看星星的的影片”,172位明星、83位一线明星,陈道明、陈龙、李连杰等在此片中都仅仅是跑龙套的角色,章子怡、赵薇在电影中都成了一闪而过的妇女代表,陈凯歌、冯小刚也都成了大大的绿叶。观影过程中,不少影迷在不停的发出,“这是XX,这是XXX!”的声音。

再次是全方位的强势的宣传策略,在这场宣传战中,全国各路媒体也在主动的宣传《建国大业》方方面面的信息,如报纸提供专题策划、杂志提供封面等,可以说各大媒体也因此赚取了不少的眼球。更值得一提的是,各大电视台也慷慨的滚动播出《建国大业》的预告片,而在南京首映礼上,江苏电视台全力投入,为观众献上了一场包罗万象的盛宴。⑽

最后是在公映后期尝试开发衍生产品。学习好莱坞的电影运作方式,依托电影衍生出一系列T-恤、水杯、签字笔之类的产品,使电影的价值得到最大化,运作周边衍生物创造经济效益。

3〉新类型主旋律影片的出现

最早从1995年开始,《红樱桃》、《黄河绝恋》等影片就将电影的重点由纯粹的主旋律转向电影中人物的感情经历,将个人的经历放在国家动荡的背景之下,以大时代里小人物的命运反映大主题,以小见大将主旋律进行到底。

《唐山大地震》正是这种新类型的主旋律影片中的翘楚,《唐山大地震》里,冯小刚成功的将“唐山大地震”这一事件本身的悲剧性嫁接到电影之上,通过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展示出来。⑾导演冯小刚自己是这样理解电影的,哭不是目的感动才是,又称《唐山大地震》是一部内容大于形式的灾难片,而电影讲的就是一个家庭的故事,说明中国人对家庭的眷恋,说明亲情的力量特别大。

而对于一般的观影人群来说,《唐山大地震》更多的被定义为“催泪弹”、“哭片”,因为比起灾难片伦理片似乎更符合电影的表达,很像二十多年前的电视剧《渴望》——一部家庭伦理的苦情片,极尽催泪之能事,很多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流下眼泪而不自知,不过导演冯小刚试图通过影片表达亲情的力量的目的已经达到,在看完影片后电影确实是唤起了很多人对家庭、对亲情的回归。

另一方面,通过这部影片将唐山大地震与汶川地震连接起来,但并没有着重表现人们在震中震后的惨象,坚韧的生活态度温暖的亲情才是电影的主题。李元妮在失去丈夫和女儿之后,并没有从此一蹶不振,也没有抱怨自己的命运多舛,更没有向他人诉说生活的艰辛,总是以阳光的心态乐观面对生活,独自担起生活的重负。⑿唐山的灾民在地震后重建重新开始生活,并没有被失去亲人和家园的双重打击击败。这激励了观众,即使身处困境仍然不要忘记心向阳光,只要有家就有希望。

4〉主旋律电影叫好不叫座

虽然新世纪里主旋律电影呈现出一派可喜局面,也有了《建国大业》这样的主旋律影片营销的成功典范,但我们仍然要看到,主旋律电影市场存在的影片叫好不叫座的情况,观众不愿意掏钱进院线看主旋律电影的现象早已存在。电影导演尹力拍过号称主旋律三部曲的《张思德》、《云水谣》、《铁人》,2009年电影《铁人》院线票房惨淡,却获得了大把奖项:第二十七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最佳美术、第13届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成了一部典型的叫好不叫座的电影。在这种情况下,走政府渠道成为主旋律电影票房的主要保证,因为主旋律电影的投资方一般是政府单位,拍摄完成后多由政府下发红头文件,组织机关单位观看收回成本,很大一部分的主旋律电影并没有进入院线而成为内部电影。而在省内组织观影,这是所有由省级制片厂投拍的主旋律片的首选动作。码头熟,人脉足,是最主要的原因,《生死抉择》、《任长霞》都是这一办法的受益者。

这种做法一方面确实保证了主旋律电影的票房收入,但另一方面也使得观众产生这样的心理:“这种影片就是卖不动才会要求组织观看。”而且确实存在质量不好的影片就组织观看这样的情形。这样一来就造成一种怪圈,观众出于对主旋律电影的固有印象不愿意看主旋律电影,而主旋律电影票房不好就会走政府渠道组织观影,观众一听到看的是主旋律电影就没有兴趣,再加上是红头文件规定观看就会有先入为主认为电影肯定不好看的消极想法,即使本身电影是很好的,但因为是硬性规定观看后对电影的评价仍旧不会高,如此形成了对主旋律电影的不良印象。就是这一怪圈长期作用,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主旋律电影成为业内人士叫好而观众不买账票房不好的主旋律影片。

四、小结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开展了一项调查,这项有来自全国30个省份2528人参与的调查显示,45.5%的人肯定近几年来“主旋律”影视剧开始变得越来越好看了。本次调查中,90.9℅的人认为需要弘扬“主旋律”,调查中,66.5%的人认同“主旋律”影视也可以拍得很好看。53.8%的人认为,“主旋律”影视剧拍得好看的话,观众也爱看。⒀

这一调查说明,群众对于主旋律电影的态度是认可的只是希望能够没有更多质量更好的电影出现,因为不管何时,有一点是必须肯定的,中国的主旋律电影都是不能消失的,近些年来对主旋律电影的探讨争论从未听过,所有这些声音的出发点都是希望主旋律电影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因为不管时代怎么变,我们心中对于真善美,一切美好的事物的追求是始终不会停的。

但仍需正是主旋律电影的现状,好的趋势值得鼓励,不足的地方依然需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得到改善,这是一个需要时间的大人物,但有上面即类似的数据支撑,主旋律电影的长足发展不成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主旋律的创作人员在努力寻求新的发展之路不断创作出好的作品,观众也正在逐渐改变观念,接受新的主旋律电影,我们有理由相信主旋律电影会发展的越来越好,走出国门让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国产的真善美。注释:⑴杜芳 戴艳军 罗雯雯.主旋律影视片研究综述[J].文艺争鸣,2010.10 ⑵袁蕾 周华蕾.离不开主旋律的日子[J].《南方周末》,2007.6 本文网址:http://

⑺任为民.风声:革命传奇的别样写作[J].电影文学,2010.4 ⑻瞿婧宇 杨欣薇.他们助推主旋律片转型[J].青年报,2009.9,本文网址http://youthdaily.why.com.cn/epublish/node4/node26156/node26164/userobject7ai194605.html

⑼何塞.铁人非常好看 无比震撼[J].世界电影之窗,2009.6 ⑽黄卓.从《建国大业》看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市场化运作[J].东南传播,2010.9 ⑾徐刚.家庭伦理、历史叙事与苦情戏的意识形态[J].<唐山大地震>评论小辑

⑿张友文.民族灾难中彰显人间真情[J].文艺精品赏析,2010.9,上半月总第465期

⒀陶涛 冀晓萍.民调显示:公众感觉国内主旋律影视剧越来越好看[J].中国青年报,2007.10本文网址http://ent.163.com/07/1022/09/3RD9FOJS00032DGD.html

致 谢

在这篇论文的准备和写作过程中,指导老师张华老师从选题、开题、提纲的确定以及最后成稿都给予了悉心指导,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成老师深厚的理论功底、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使我受益匪浅。藉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我的指导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敬意。

另外,衷心感谢人文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我在求学期间得到了领导和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既增加了学术知识,也得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这将是我今后工作和生活中的宝贵财富。

最后感谢在论文完成过程中支持和帮助我的同学和朋友们。

学生签名:

年 月

参考文献:⑴贺红英 李彬.世界电影:管窥与瞭望[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⑵杜悦.新世纪国产电视剧的中国特色——有关中国电视剧“民族性”问题的探索[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7 ⑶南野 邵清风 俞浩 应小敏 赵剑飞 钟丽茜.影视作品解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8 ⑷周涌 张希.亚洲电影分析[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4 ⑸黄会林.经典影片读解教程(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 ⑹陈旭光 戴清.影视鉴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 ⑺吴迪.中西风马牛[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9 ⑻沈国芳.观念与范式——类型电影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12 ⑼张颐武.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 ⑽典泰.电影知道答案:从戏剧化的影像汲取力量[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7 ⑾詹姆逊.论全球化和文化.王宁编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⑿尹鸿.世纪之交:90年代中国电影备忘[J].当代电影,2001.1 ⒀饶曙光 裴亚莉.《新时期电影文化思潮》[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⒁宋家玲.主旋律电影的危机与活路[J].电影艺术,2006.1 ⒂王庚年.把握时机 振奋精神 再创佳绩 迎接新世纪——就当前国产电影态势答《当代电影》记者问[J].当代电影,1999.1 ⒃胡谱忠.主旋律电影与商业片的互动渐变规则[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2.1)⒄滕进贤.关于中国电影的主旋律[J].人民日报,(1991.2)。⒅张晶晶.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创作特点[J].商情,(2008.5)

⒆陈建新.建国大业正式公映 主旋律影片寻商业突围[J].本文网址www.xiexiebang.com2009-09-17 ⒇毕耕.论“主旋律电影”的特点及其教育功能[J].中州大学学报,(2006第63卷02期)。

第二篇:主旋律电影创新

主旋律诗篇新探索

——评《百年情书》等片创新形式

摘要

主旋律电影是指在政府指导下,能充分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革命历史重大题材影片和与普通观众生活相贴近的现实主义题材、弘扬主流价值观、讴歌人性人生的电影。邓小平同志曾说,“一切宣传真善美的都是主旋律电影”。它的特征有:主流意识形态认可、国家政策倡导、主导文化价值观体现、情态表现积极向上、表现历史与现实的健康的电影创作。现今出现一种革命加情感的主旋律电影创新方式,先以《百年情书》为例进行探讨。

关键词:主旋律电影;创新;叙事方式;现实主义

中国电影的主流形态,实际上是由两种电影构成:一种是弘扬主旋律和国家意识形态的政治历史和道德伦理片,即主旋律电影;另一种就是以喜剧、悲喜剧为主,伴以武侠和侦破类型的商业娱乐片。在这里我简要分析的是上述第一种,并对现今主旋律电影的创新新形式进行探讨。

电影《百年情书》取材于“黄花岗72烈士”之一的林觉民烈士殉难前亲笔书写的两封遗书“与妻书”与“禀父书”。影片以林觉民烈士从1905年至1911年期间的革命活动,与广州起义最后三天时间所发生事件并行交织,集中展现了林觉民亲情家国的热血人生。影片故事分为两条主线交错进行,第一条是林觉民从参加革命到英勇就义的悲壮历程,另一条线索则是他在家里与妻子父亲情感融合细腻交错的生活。影片还是采取了主旋律惯用的现实主义手法,还原当时真实的历史环境与人物。无论是温柔体贴奉父母之命与之成婚的妻子还是中国古代传统文人的父亲,都极为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影片中父辈一代和林觉民等新知识分子的服装对比展现了当时新旧思想的冲击,对话半文言的形式也表现出导演尽量在还原当时的历史环境氛围。包括影片中一次林觉民和妻子上街时半路抛下妻子去参加革命会议,回家时被父亲严厉罚跪于祖宗祠堂,从革命氛围到传统的礼教管制都展现出当时的思想冲击和革命工作的艰难性。

但影片和传统的主旋律电影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变。在叙事方面,不像通常的主旋律电影一味讴歌英雄人物的伟大,而是加入了情感的主线。将历史人物从遥远空洞的文字印象里解脱出来,变成有血有肉的立体的人。如果说战斗场景是刚,那爱情和亲情则是柔。刚柔相结合,革命与爱情叙事交叉展开,互为映衬,这是一种表现革命题材或者说是主旋律题材的新方式。影片也是靠这一点去打动观众,只有真实的有情感有弱点的人物才会让人感同身受,让观众去体悟他们的伟大和平凡,他们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他们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一味假大空的形象早已让观众失去兴趣,只有这样可以触碰到的人物才能去触动观众的情绪,去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不过影片并非就毫无弊病。整部影片都给人极为仓促的感觉,复调叙事的方式虽好,但导演明显没有掌握好节奏。情感和革命的交叉进行将革命性冲的极淡,而情绪的转接也显得极为生硬。在革命性的场景中,感受不到演员的真实情绪,只有几位“少年”一路高歌豪言壮语,情绪激昂的让人有些莫名其妙。而情感的表达也被穿插的革命活动弄得支离破碎,妻子和林觉民的情感发展都不曾体现出来,甚至让人无法感受两人是先结婚后相爱,反而给观众两人一来就情感深厚的错觉。总之,影片的剪辑等极差,将故事的好题材和构思都无法良好展现出来。

在这里将其与同样是情感和革命性兼具的但明显技巧更为娴熟的《秋之白华》类比分析。《秋之白华》是庆祝建党90周年的展映影片,将早期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瞿秋白作为主要表现对象,以瞿秋白与杨之华坚贞的爱情故事作为主线,展现瞿秋白为革命事业所奉献的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但是,不同于传统的主旋律电影,也不同于传统的历史人物传记片,《秋之白华》在坚守主旋律思想的基础上,无论是从题材的选取、还是影片风格上都呈现出了创新意义。

《秋之白华》将叙事重点放在瞿秋白和杨之华的爱情上,立足于这条叙事主线,影片在展现瞿秋白这一人物时,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没有把瞿秋白的一生做全景式的宏观展现,而是从瞿秋白的感情生活来架构整个影片,将历史史实推到后景,将瞿秋白人物性格和复杂的情感世界推向影片的前景,这种爱情加革命的题材更符合当下年轻观众的观影习惯。与之相比,《百年情书》的复调叙事结构则既无法深刻表现主线革命的煽动性,同时细腻刻画的情感生活也被打碎,给人以极为混乱的感觉。笔者认为,《百年情书》最大的败笔就在于主次不明显,依照片子的剪辑方式,革命应是导演主要想展现的部分,但导演在表现革命时又显得过于拘谨,内容空洞生硬无法给人以震撼,而于此同时,本为副线的林觉民感情生活却刻画的极为细腻。主次颠倒的顺序让观众难以被调动情绪。

而《秋之白华》在影片的叙事视点和影像风格上也有让人极为难忘的创意。影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杨之华在1984年出版的《回忆秋白》的女性视点叙写秋华之恋,采用顺序的手法,树立了一个丰富而又立体的瞿秋白。但或许女性过于主观化的视角无力承担起整个影片,也或许导演所想要表达的内容更丰富,影片在最后三分之一处视点转换为瞿秋白在长汀监狱写《多余的话》,从更为宏观的角度,将波澜动荡的历史事件与秋华之恋紧密相接,将瞿秋白在长汀监狱写《多余的话》的历史场景与瞿秋白、杨之华真实的生活场景相切合,倒叙与顺序相互交织,非限制性视点与限制性视点相得益彰,不仅拓展了影片的容量,而是真正将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性格、情感相互关照。这种双重视点的叙事方式无疑加强了影片的表现力度,也是对传统主旋律电影单一的、全知视点的线性因果式叙事一种全新的突破,无疑为主旋律电影表现手法的突破与新语境下的新表现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探索。而与之相比,《百年情书》则是采取了插叙的方式,始终都是以客观的视角拍摄,按照的是最普通的时间顺序叙事毫无特点。在这里想到另一部影片《红河谷》,同样是情感和战争,片子虽然也是依照的时间顺序推进,但之前的情感和之后的战争都让人动容。片中的情感故事既展现了各人物的性格亦做下了诸多铺垫,与后面的战争情节环环相扣,同时藏民情感的淳朴西藏的纯净以表现的淋漓尽致,让后文的战争毁灭显得更加的痛心。笔者认为,与其将故事穿插的支离破碎还不如就用两条主线分别将两个故事完整的展现,让看得人也更加酣畅淋漓,同时也避免了情感和革命的转场过于突兀让人感觉所有的革命活动都是临时决定般,给人以极为草率之感。不过总的来说,相较于传统的主旋律电影,革命加情感的新形式已逐渐被关注重视。这类以客观史实为背景,再现革命先烈的情感经历的新方式让观众更加容易被打动接纳。尤其是《秋之白华》,虽然是附有主旋律诉求的遵命文学,但影片的创作者并没有沿袭以往献礼片郑重浑厚的革命叙事基调,而赋予影片一种抒情意味,将“宏大叙事变成个人叙事,有效地拉近渐行渐远的革命往事同当代观众的精神距离”。这种大胆的处理方式对既定的献礼片模式是一次全新突破,更是一种颠覆,它不仅能够贴近当下观众的审美情趣,更能激发起观众对革命家的情感共鸣。同时,比起以往的主旋律电影靠宏大的场面和明星阵容取胜,此类影片甚至完全可以“零明星阵容”,以细腻的生活场景讲好故事即可。这种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的融合若可以做好则会让观众感受到诗情画意的同时亦能感受到严峻的历史,美学和教育意义两不误,值得被更多的人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秋之白华》主旋律电影的一种创新——贾学妮

第三篇: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十年回顾与反思

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十年

回顾与反思

作者:于江 文章来源:教学研究 更新时间:2011-5-11 23:25:19新世纪伊始,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社会的发展与变革需要教育作出迅速应对,为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创新人才,保证新世纪教育质量,我国着力进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世纪以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继承了建国以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又在其基础上有所创新,既与国际课程改革接轨,又具有中国特色。这是建国以来理念最新、力度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成就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第一,在课程目标方面,课程目标比以往更明确、具体、全面、系统。课程目标包括了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等方面的具体目标,形成了一个全面、具体的目标体系。

第二,在课程结构方面,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得到了初步优化。新世纪以来通过不断的改革与调整,单一的课程结构被打破。活动课程、选修课程、综合课程的开设以及学科课程内部课时分配的调整有利于减轻 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改变了以往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了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新的课程体现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第三,在课程内容方面,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新世纪以前的课程内容以知识为中心,内容偏难,知识面偏窄,应用性较差,以学生为价值取向的人文性内容太少。学科内容只考虑“升学”和“专家”的要求,很少考虑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应具备的基础知识素养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过多地重视知识的学习,而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智力因素培养重视不够。新世纪以后的课程改革,改变了以往课程内容“难、繁、偏、旧”

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对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予以关注,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第四,在课程管理体制与课程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结合方面有了重大突破。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直致力于课程统一性与灵活性的结合,改变了以往基础教育课程高度统一的现状。课程管理采取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增强了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既体现国家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又为各地发展留有时间和空间。国家在课程管理方面的职责是制定总体规划,确定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基础教育课程实施。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是规划适合本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学校在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可以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第五,在课程实施方面,课程实施的过程更加稳妥,参与的人员更加广泛。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是“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建立了课程改革实验区,实验区分层推进,发挥示范、培训和指导的作用。课程改革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教师都投身到中小学课程改革中来。

第六,在课程评价方面,改变了以往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第七,在课程改革中体现出了对国情、历史经验和国际趋势的关照与尊重。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吸收和总结了建国以来课程教材建设的一些经验教训,并对当时课程教材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实证研究。实事求是地调查、分析了我国的教育国情,并参照国外和港台地区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以此作为课程教材改革决策的重要依据。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给新世纪基础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的生机。但同时也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迫切需要给课程改革奠定更厚实的基础。新世纪以来在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下,对课程改革的许多现象和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为课程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并积累了不少经验,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全面完整的改革蓝图,无论是研究成果的数量、质量,还是研究人员的结

构和素质等方面,还只是课程论的初创阶段,需要不断地完善,进而给课程改革奠定更厚实的基础。

第二,教师教育问题。教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然而,教师在观念和实际操作方面都还远远不够。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一些教师难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他们习惯于传统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及方式方法等,传统的东西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面对新课程改革,他们深感“太突然”、“不知所措”,难以适应。另一方面,新课程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部分教师虽经过培训,但他们在教学方法上仍尤为欠缺,不懂得如何将理论转变为可操作的方法,进而难以适应新课程。

第三,教学评价难以开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学校的评价仍以升入重点学校的学生人数为主。(2)新课程提出的很多方面,如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学习态度等都是很难通过考试的方式加以考查的,更难以用量化的方式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3)高考制度与新课程同步进行,学校开设的各种课程就不可避免地要在某种程度上受到考试目标的影响。例如,新课程改革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而高考在内容和形式上仍然偏向学生的知识方面,这就使得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第四,课程改革进程中城乡差异明显,农村课改进程存在一定难度。由于城市和农村学校的基础条件、教学环境、教师水平和学生基础等方面存在差异,城市学校的课程改革推进得比较顺利,而农村存在一些困难。“在农村实验区的一些学校,教师缺乏基本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加上学校运行经费的解决渠道不畅,农村学校课改面临着许多困难。”

第五,政策和经费保障不够充分。充分的政策和经费保障是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条件,然而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遇到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政策和经费保障不够充分,又以农村地区表现最为突出。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主要对策

第一,提高课程研究人员的素质,加强课程理论建设,重视课程实验研究。要保证课程改革决策的科学化,就必须不断提高课程理论与实验研究水平,提高课程研究人员的素质。指导课程改革的理论越科学,实验检验越确切,那么课程改革就越具有生命力。

第二,逐步建立完善的课程改革运行机制。首先,加强课程改革的法制化建设。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单靠行政管理力量是不够的,依法治教是教育民主化、科学化的世界潮流。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加强有关立法进程,加强法制化建设。其次,进一步完善课程管理体制。一方面,要进一步落实课程体系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另一方面则是课程管理权的重新划分,即在突出国家宏观控制作用的基础上,把原来过分集中的权力下放一部分给地方和学校。让地方和学校有更多的参与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机会。最后,建立完善的课程改革组织领导机构。一般而言,这一机构应由教育行政部门、科研部门、学校三方的人员组成。三方人员应密切合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政策制定、制度保证与监督落实,给课程改革提供资金和良好的外部运行环境,少干预、多支持;科研部门负责课程改革的设计、指导培训与理论升华,保证课程改革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学校主要负责教学人员以及辅助人员的协调,为教师和辅助人员的具体工作营造宽松的氛围,创设便利的条件。

第三,课程改革必须重视和发挥教师的作用。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最终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教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关键力量。教师是课程的最终实施者, 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等对课程改革过程以及课程改革的结果有着重要影响, 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 课程改革就不可能取得成功。长期以来,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在参与课程改革方面, 要国家的中考、高考仍然保持原来的取向,学校、教师就不可能真正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的精神。所以,国家必须进行考试评估制度的改革,出台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考试政策,使中小学考试制度日趋完善,进而有力地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第五,关注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不平衡。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不可回避教育的均衡发展与公平问题。要科学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当关注并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突出存在的各种不平衡现象,尤其是城乡之间的不平衡。应当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城乡课程改革的协同发展和均衡发展。应当加大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尤其要加大农村教师的培训与提高方面的投入。要做到因地制宜,针对农村不同地区的特殊需要,采取具体可行的措施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程实施能力。

总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关注课程资源建设。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课程改革必然需要相应的课程资源作为

支持,它是课程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条件与保障。为此,国家和地方应该重视对课程资源的建设,应给予一定的政策的倾斜、财政和物质资源的投入、教育技术的支援等,使课程改革得以顺利地进行。另外,正如前面提到的,还应该认识到教师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上的关键作用。在目前课程资源普遍紧张的情况下,应该明确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因此,在课程资源的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通过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来带动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

第四篇: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状况的变化

可以这么说,教育乃立国之本。因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投入到国民建设的各行各业中去,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富强。像英美法德日这些发达国家在崛起指出,无一不把国民教育摆在首位。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德国,在普鲁士帝国时期,小学就开始实行真正的义务教育,学习的范围全面实用而科学,从此以后,德国将国民教育摆在国家建设的首位,并在各个领域催生出一大批光辉璀璨的巨星。也正应为如此,才使德国拥有了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叫板英法美等强国的实 力。而在21世纪这个号称信息,知识的时代,不重视教育民族只能等待的淘汰的命运。中华历经五千年之沉浮而不消逝,我想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几未间断的教育史。

(一)高等教育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地位空前提高,高等教育作用日益凸显,高等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与巨大变化,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取得的成果,是高等教育理念转变与创新的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转变与创新。

(1)从高等教育单一属性论向双重属性论转变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各方面受前苏联影响较大,把教育当作上层建筑范畴,把高等教育属性定为上层建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我国受“左”的思潮影响,从反右斗争到“文化大革命”,高等学校都是重灾区,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广大知识分子受到残酷迫害。把高等学校乃至整个教育当作上层建筑,除了不断遭到“阶级斗争”外,还把教育当作不从事物质生产的消费部门。既然是消费部门、福利事业,因此对高等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国家只注重钢铁、粮食、煤炭、交通等物质生产,把教育列入另类,因而有“一 1

工交、二财贸,剩下多少给文教”之说。教育经费长期徘徊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把高等教育定为单一的上层建筑属性是思想认识上的偏差、理论上的误导,造成的后果很严重,损失很大。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拨乱反正、肃清“四人帮”流毒,邓小平首先冲破“左”的思想束缚,强调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1985年,中共中央在制订《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规定:“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再一次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尽管种种原因未能达到,但各级政府、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了,教育优先的地位确立了,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从到1978年的598所、在校生132.19万人、毛入学率1.56%,发展到2010年的3155所、在校生3000万人、毛入学率25%。国家有力支持和实施了“985 工程”“211 工程”等一系列计划,在高校中集聚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差距。

(2)从高等教育体制一元化向一主多元化转变

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把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三大特性,也是区别于资本主义的三大优越性。1956年,伴随工业、农业、手工业私有经济体制的改造,全国各类学校全部变为国有化的公立学校。高等学校逐步形成了与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具体表现在:一是国有化的办学体制,所有高校归国家所有,纳入国家计划,政府对学校是“统、包、管”,学校对政府是“等、靠、要”,一切按政府部门的计划、指令办事。学校没有压力、没有动力,办事效率不高,办学效益不高。二是条块分割的领导体制,计划经济是条条专政、条块分割的经济,高等学校也分割为教育部直属学校、中央部委属学校、地方(省市级)所属学校、企业所属学校等。导致大学条块分割,自成体系,自我封闭。学校及专业布局结构不够合理,高校的行业性、单科性过强,有限的教育资源过于分散,学校的潜力不能充分发挥。三是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计划经济是集权经济,一切权力集中在政府手中,高校没有什么办学自主权。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到城市,逐步推进,全面展开。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多种经济体制共同发展,于是,个体经济、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经济等多种经济体制蓬勃发展起来。市场经济和一主多元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促进了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的创新和体制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建立一主多元的办学体制,改变一元化的国家办学体制;第二,改变“条块分割”的领导体制;第三,改变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第四,改变单一的投资体制。

(3)从认定高等教育是事业性单位向事业性产业性单位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正是树立了高等教育是一种特殊产业的观点,把高等教育当作产业来办、来经营,激发了学校的办学积极性、为社会服务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加强了高等学校与社会各方面的紧密联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各类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以来的高校扩招,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大了4-5倍,而政府投入增加甚少,仅提高一点几个百分点,至今仍未达到GDP的4%。巨大的经费缺口,主要靠发挥了高等教育产业性的巨大作用。

(4)从高等学校在教育教学上以知识为本向以育人为本转变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承认学生的差别和不同的需求,改变传统的简单化的、程式化的、“工厂化”的培养方式,强调个性化、人性化教育,因材施教,因人而宜,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指学前教育和普通初等、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小学)等为六年制;中等教育分为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通常各为三年。另外有少数把小学和初中合并在一起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办学的积极性。198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使中国的基础教育走上了法制的轨道。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

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了到本世纪末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基本方针。1999年初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一计划是教育战线落实“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具体举措,是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基础上提出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施工蓝图。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构建21世纪充满生机活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已有幼儿园15.04万所,在园幼儿2976.67万人;有小学25.74万所,在校学生9940.7万人;普通初级中学54890所,在校生5279.3万人;普通高级中学14058万所,在校生2427.3万人;有特殊教育学校1706所,在校生42.56万人。

(1)幼儿教育

中国幼儿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在城市以幼儿园为主,有三年制的,也有一年或两年制的;有全日制的,也有半日制、寄宿制、计时制的。在农村则以学前幼儿班为主要形式,另外还有季节性幼儿园。在老、少、边、穷地区,除正规教育外,还有幼儿活动站、游戏小组、巡回辅导站、“大篷车”服务等灵活多样的非正规教育形式。中国幼儿教育按照国家、集体、公民、个人一起办,多渠道、多形式发展的方针,极大地促进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加强对幼儿园的领导和管理,国家先后颁发了《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等一系列法规文件,使幼儿园的管理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

国家还规定了幼儿教师的任职资格和考核制度。目前全国的幼儿师范学校、职业高中的幼教专业也得到很大发展,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幼儿师资的培养培训体系。

(2)中小学教育

中国的中小学分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三个阶段,共12年。小学有5年制和6年制两种,前者约占小学总数的35%,后者约占65%。初中多数为3年制,极少数为4年制(约有98%的初中生在3年制学校)。小学和初中一共9年,属义务教育阶段。普通高中学制3年。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各级政府依法实施九年

义务教育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据统计,2010年全国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99.7%,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阶段(含普通初中和职业初中)的比例已达98.7%。全国90%的人口地区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85%的人口地区普及了初中阶段义务教育,大城市市区和沿海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已开始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农村、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普及义务教育工作。1987年,原国家教委和财政部颁发了《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的意见》。目前我国农村普遍推行“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把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同发展地区经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结合起来,促进了农村教育和当地经济的发展。目前,全国有95.2%以上的小学、87.6%以上的初中、71.5%以上的高中设置在县镇和农村。1995年-2000年,教育部、财政部实施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其中中央拨专款39亿元,加上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共100亿元,用于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

(三)职业技术教育

八十年代以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形成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初等职业教育三级职业教育体系。

从经济社会发展上来看,发展高职教育对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发展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就业再就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应有贡献。

中等职业教育学科门类齐全,进一步贴近市场。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灵活多样,职业特点更加突出,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充满发展活力,中等职业学校规模不断扩大。

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打破了单一的政府办学格局,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行业、企业和各种社会力量多方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在数量、在校生人数、毕业生人数等 方面在普通高校中所占比例上升,本科院校在普通高校中所占比例则下降。经过积极探索,目前形成了“国务院领 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行业和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得到了 进一步落实,公办和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初步形成。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国教育的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德广: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理念的转变与创新[A]

2.张秀兰:《中国教育发展与政策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2 3

3.王梦奎:《中国改革30年》,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7

4.教育部:中国教育发展概况

5.教育部: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概况

第五篇: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共和国60华诞已至,万方乐奏,举国欢腾。在北京加紧准备阅兵、联欢的忙碌里,在人们透着喜气的眼神里,在“歌唱祖国”的旋律里„„到处是国庆的欢乐、热烈的气氛。

恢复中国的伟大所必需的全国统一是所有爱国的中国人衷心渴望的目标。60年来,一个伟大的中国、富强的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成就辉煌。我们的党中央,每临大事有静气,总是能够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中国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基础已奠定,道路已开通。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与时俱进、顽强奋斗,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的丰硕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机和更加旺盛的活力。

2003年早春,一场灾难突然袭来。非典疫情肆虐,给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峻挑战。

在抗击非典的紧要关头,胡锦涛总书记出现在疫情严重的广东,出现在人民群众中。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这件大事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终于夺取了防治非典的重大胜利。尽管受到非典疫情和自然灾害影响,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仍比上年增长了10%。

抗击非典的斗争,让我们更加感受到促进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错综复杂的世情、深刻变化的国情,让我们更加认识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必须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煤电油运全面紧张„„面对一个时期纷繁复杂的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见微知著,果断作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决策部署。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质就是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消除可能导致经济大起大落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以充分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人们注意到,2006年下半年开始,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部署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以往提法相比,“好”字排在了“快”字之前。

在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有效抑制,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明显加强,国民经济连续4年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长速度,比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高出5.5个百分点。我国经济总量突破20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1000多美元增加到了2006年的2000多美元。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过去的5年,党中央、国务院为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投资重点向农村转移,延续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退出历史舞台,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启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推动下,农村大地发生了新的巨变。2004年至2006年,粮食产量实现了1985年以来的首次连续3年增产。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2年增加1111元。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由2002年的39.1%提高到2006年的43.9%,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1 设稳步推进,农村面貌为之一新„„

人民的利益始终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无论时代怎么发展,无论条件怎么变化,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矢志追求。

辛苦劳碌在城市中的数千万农民工,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群体。从中央领导,到专家、学者、社会各界、媒体舆论,都把关怀的目光投向他们。给农民工讨工资、找工作,帮农民工子女解决上学难题,为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奔走呼号„„

教育公平,是极为重要的公平。党中央强调,保证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权威部门统计显示,我国目前财政收入增长量的70%用于义务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从1991年的617.83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5161.08亿元,增长7倍多。

从为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活费到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从对高校师范生实行免费教育到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难、上学贵问题,使这一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与此相应的是,自去年来,仅西部地区和中部部分地区,已有约5200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免除了学杂费,约3400万名贫困家庭学生领到了免费教科书,780万名家庭贫困寄宿学生领到生活补助。此外,随着新的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策体系的实施,全国每年将有大约400万名大学生和1600万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获得各种形式的资助。

看病难、看病贵,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突出问题。

人民的喜忧,牵动着中南海。党中央强调,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目标,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收入群众之间医疗卫生服务差距,加快完善有利于人民群众及时就医、安全用药、合理负担的医疗卫生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近年来,根据中央的要求,有关部门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在农村,截至2007年6月底,全国农业人口的82.83%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2008年全国所有县市区将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城市,截至2007年初,全国共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00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近18000个。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的十六大以来,一项项体现以人为本理念,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被写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传递到城市乡村、千家万户。

人们忘不了:胡锦涛总书记佩戴着爱心红丝带,来到艾滋病患者病房,微笑着主动伸出手,和患者亲切握手、交谈;人们忘不了:每年农历除夕,总书记总是和革命老区、困难地区的群众一起辞旧迎新、共贺新春;人们同样忘不了: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中央领导同志,一次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倾听民声,体察民情,解决民忧„„

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四个现代化”,到邓小平同志规划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从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第三步战略作出更具体的规划,到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探索、艰苦奋斗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蓝图日益清晰,中国特色社会 2 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这是值得骄傲的巨大成就:2006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000美元,提前实现了在本世纪头一个10年翻一番的预期。

蓝图鼓舞人心,目标催人奋进。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3亿中国人民团结奋进,艰苦奋斗,一定能够把握机遇、战胜挑战,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创造新的辉煌!

下载新世纪十年以来主旋律电影的变化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世纪十年以来主旋律电影的变化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改革开放以来服饰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眼中衣着服饰的变化1.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广大民众很清楚的感觉到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们越来越富裕了。然而我想说改革开放给我们带......

    专用车业新世纪十年发展回眸

    专用车业新世纪十年发展回眸 来源:汽车网 王焕民2011-03-25字号设置:[大 中 小] 新世纪十年,是我国汽车工业蓬勃发展的十年,也是我国专用汽车产业从汽车行业中默默无闻的“小兄......

    看十年变化感受(本站推荐)

    看十年变化感想 有一个十年,我们携手走进十八大的怀抱,再次沐浴在未来十年的荣光中,但伴随着我们走来的过去十年有太多的回忆,今天就让我来讲述一下我的感受吧。 自从30年前,就是......

    主旋律电影论文:主旋律电影 电影艺术 审美表现

    主旋律电影论文:当下主旋律电影审美表现探析 【中文摘要】时代进步、技术发展、经济转型、多元文化、市场竞争、观众审美趋向……,所有这一切造就了主旋律电影创作市场前所......

    电影相爱十年观后感

    相爱十年观后感带着对邓超的好感,那天,难得追起了“相爱十年”这部电视剧。兴致盎然得追到了29集,我却发现自己再也看不下去了。我偷偷的百度了结局,然后,那个晚上失眠了。我太希......

    新世纪以来刘少奇党性修养思想研究述评

    新世纪以来刘少奇党性修养思想研究述评 一、研究内容所取得的进展(一)关于“党性”的内涵新世纪的研究从不同视角解读了刘少奇思想中的“党性”内涵。其一,有学者认为刘少奇......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联合改革开放34年来,谈谈我国和自己家乡的变化 回望祖国大地,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4个年头了。34年来,从城市的景色面貌到普通人的着装饮食,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

    十八大以来的变化

    十八大以来的变化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已经一年多了,在这一年中,我们欣喜的看到了社会上的一些变化。不管是在反腐倡廉,“苍蝇老虎一把抓”,还是在反对铺张浪费,勤俭节约从政府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