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时间:2019-05-13 05:25: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第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摘要:语文学科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正如教书育人一样,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语文课程在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材中每篇精选的课文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蓝本,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语文学科的德育并不是教师空洞的口头说教,而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溶化在学生的血液里。

关键词:语文 教学 思想 德育 点拨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语文的过程中,除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育的和谐发展。

一、正确处理好德育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最基本的语文素养,还要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这是语文学科的性质与地位决定的,是社会、国家赋与的我们语文教师的历史使命。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花时不宜过多,要点到为止,不能影响语文教学。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出除了要正确把握好教材,找准德育切入点;还要认真研究教材,处理好德育与语文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主次不分,本末倒臵。语文教学毕竟语文素养的提高才是主旋律、主产品。德育仅仅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也绝不能少的衍生品。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不至于喧宾夺主、流于形式。也就是说,教师在具体操作中,不能把德育看作归纳文章的主题的程式,轻描淡写地带过,也不能像分析文章一样,深入细致。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关键,引导学生分析文章最能感动自己、震撼自己的语言文字,从中加深体会,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塑造学生。通过突出文章中的闪光点,使学生发现其光辉,且深切地感悟到其道理的正确或精神的可贵,让他们把这些精神的种子撒播到自己的心田。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教师除了要教学作者是如何选择材料来体现、突出中朝两国人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共产国际主义情谊的,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知识的同时受到这方面的教育。

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一定要把握儿童心理特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中育好人关键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掌握自己教育对象的心理性格等特征,根据其心理状况,年龄特征去进行教学,寓德育教育与教学中,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知识面窄、贪玩、好动,这是他们的弱点,但他们心灵纯洁好奇,好表现,喜问、喜听,争强好胜,则是其优点。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时就要善于引导。讲课要考虑到主动、形象、有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其在增长知识中,培养良好的个性、懂道理、做新人。如:我在教《群鸟学艺》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我让儿童有意注意使其进入角色,组织学生扮演学艺的群鸟,创造性地加上了学艺的小燕子给没学到艺的那几只鸟说几句安慰的话的这样一个表演内容,教育开导这些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之外,就一定能学到真本领。这样,就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明白了要做好一件事,必须不怕吃苦、不怕挫折,才会成功的道理。在语文教学中掌握儿童心理特征,激发兴趣十分重要,学生虽然年幼,可心灵十分纯洁,他们都希望表扬,表扬会使他们加自尊自荣。为此,我常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批语,在班里表扬。然而对于犯有一点错误的学生,一般他们也总不想失面子,针对这一特点,教学中我处理这类问题十分慎重。一次考试后,我让同学们把语文卷子重新做一遍,结果一位同学让其他同学给自己复写了一遍。当时,我看了卷子真生气,真想在班里狠狠地批评他一顿,可我想到了他的心理特点,就保留了他的面子,过后和他交谈,晓之以理,使他流出了悔改的眼泪。我在同学面前,不但不批评他,还表扬了他,后来进步了。这样,更坚定了他克服困难决心和信心,后来,他不但学习成绩提高了,而且还主动担任全校的厕所卫生员,被评为文明学生。

三、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要把握好阶段性,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同样是教育的主体,在思想品德教育上,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自我教育、自我养成。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就是规范学生的行为,而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就是要认真落实小学生守则,就小学生来说,德育教育也有阶段性。它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教育工作的整体阶段,即根据学生中带普遍的、倾向性的问题,有侧重点地突出一个重点,解决某一个问题;另一层是教育内容的分段进行,即:低、中、高年级的教育内容就不一样,所以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教材的内容突出德育教育的各段重点,在教低年级爱莫能助教育时,我十分注意从懂得入手,让其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等等,懂得少先队的基本知识。在教中年级时,我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国家和民族知识的传授,使其懂得今天的幸福学习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从而使他们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在教高年级语文时,我十分注重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国家,性质教育和党的方针政策的教育和社会主义建设辉煌成就的教育。这样就使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环环紧扣,从不脱节,连贯地得到了落实。小学生的行为准则必须使每个学生明白,而学生守则的落实必须靠广大学生自己,这样就是说要教育学生自我管理,在这方面就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语文教材《邱少云》、《张海迪》等教材的教学,我都让学生写心得、写体会、联系实际对自己拟定奋斗目标和要求,学习要求,纪律要求、卫生要求、艰苦朴素要求等。结合单元教材写作文重点。记人就记本班学生、写事就写本班事情。这样班级里模范同学生先进事迹就得到了彰扬,使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班级的样样工作都走在了前面。学生个人的集体荣誉感、自尊、自强感也增强了。个别学生的讲吃、讲穿、随便花零钱,逃学、进游戏厅等不良行为得到了彻底改变。

四、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要找准机会,适时点拨。

语文课中德的教育,不同于其它学科的关键在于,它的教育不再是呆板的说教,而是采用更形象、更直观、更易于接受的方法。而且教育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拘泥于一个固定的模式。教育的时间也是随机的,只要找准机会,随时都可进行品德的教育。一篇文章、一段名言、一首小诗都能给学生以启迪、以教育。因此教师不必拘泥于何时何地何机会,只要允许就可以适时点拨,不可错过机会。我多半是在课前五分钟给学生读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小文章,抓住这个时机适时点拔的。现在的学生,多半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他们的思想中只知向别人索取,而不知向他人奉献;他们心里只装着自己,从不知关心别人,更谈不上去理解别人了。这些固然是他们的弱点,但是他们心灵纯洁、思想单纯,如同一张白纸,只要你抓住机会适时点拨,他们就会接受你的教育。给学生读过一篇文章,题为《换位思考》,文章告诉人们在生活中不要只是去责怪别人,要换个位臵想想,这样人与人之间便多了一份了解,少了一份隔阂。教师就应因势利导,用言语来开导学生,“人们总是埋怨偶尔打错一次电话时,对方态度竟那么的蛮横无理,那又有谁拿起电话时先问了一声你好呢?在生活当中大家都应学会换个位臵想想。换个位臵想想,人与人之间便多了理解与关心。所以大家都不妨换个位臵想想。”抓住机会,适时点拨对于语文课来说是很适用的,这种方法便使语文课的教育与政治课的教育完全不同了,这种方法也比天天时时都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更适用。天天时时的教育,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失去了新鲜感与神秘感,教育的效果也就差了许多。所以说,教育的方式是很重要的。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祖国语言文字学习的同时进行的心灵净化的过程,它不比思想品德课那么直接,它是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之中的,是在对文章开展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和感知的。它与教师的发现、挖掘、利用、引导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学生的学习、感悟、体验与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要真正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搞好德育工作,只有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材编排体系,深挖文章中的思想教育点,捉摸透学生,着眼于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活动中去,将品德培养与语文知识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教材中刻化的一个个鲜明的形象,讲述的一件件具体的事例,促使学生很好地学习语文知识,从而使语文学科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真正的水乳交融,齐头并进。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新建县第三小学

陈丽云

[摘要]思想教育必须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一定要把握儿童心理特征;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要把握好阶段性,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德育教育

教师的天职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就是启迪人类的智慧,传播人类文明。”“解惑”就是传授知识。“传道授业解惑”就是教书育人。怎样教书育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一起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内容都不同,我们小学教师培养的对象就象一块未经琢磨的玉石,只能由教师这个共同进行加工,才能现出瑰丽的玉石,教育在此就是琢磨的过程,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的教育必须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这样就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有色有味、有趣有情、极赋实效。现就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教育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思想教育必须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

知识无阶级性,而教育则是有阶级性的,教育从来都是从属于一个阶级的,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培养讲文明、守纪律的一代新人。而现行的教材的编写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刚入学就学习古诗《锄禾》又继续学习了《英雄黄继光》、《刘胡兰》、《我不能忘掉祖国》、《白杨》、《长征》、《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等等各篇无不是思想教育极强的活的教材。它无不在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激励着学生爱国、爱党、爱人民、爱劳动。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特点,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使学生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从我做起,从小做起,这样必能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下坚实的根基。

二、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一定要把握儿童心理特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中育好人关键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掌握自己的教育对象心理等性格特征,根据其心理状况,年龄特征去进行教学,寓德育教育于教学中,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知识面窄、贪玩、好动,这是他们的弱点,但他们心灵纯洁好奇,好表现、喜问、喜听、争强好胜,则是优点。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时就要善于引导。讲课要考虑到主动、形象、有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其在增长知识中,培养良好的个性、懂道理、做新人。如:我在教《群鸟学艺》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我让儿童有意注意使其进入角色,组织学生扮演学艺的群鸟,创造性的加上了学艺的小燕子给没学到艺的那几只小鸟说几安慰的话的这样一个表演的内容,教育这些小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之处,就一定能学到真本领。这样,就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明白了要做好一件事,必须不怕吃苦、不怕挫折,才会成功的道理。

在语文教学中掌握儿童心理特征,激发兴趣十分重要,学生虽然年幼,可心灵十分纯洁,他们都希望表扬,表扬能使他们增加自尊自荣。为些,我常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批语,在班里表扬。然而对于犯有一点错误的学生,一般他们也总不想失面子,针对这一特点,教学中我处理这类问题十分慎重。一次考试后,我让同学们把语文卷子重新做一遍,结果一倍同学让其他同学给自己复写了一遍。当时,我看了卷子真生气,真想在班里狠狠地批评他一顿,可我想到了他的心理特点,就保留了他的面子,过后和他交谈,晓之以理,使他流出了悔改的眼泪。我在同学面前,不但不批评他,还表扬了他,后来进步了。这样,更坚定了他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后来,他不但学习成绩提高了,而且还主动担任学校大队部干部,被评为文明学生。

三、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要把握好阶段性,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同样是教育的主体,在思想品德教育上,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自我教育、自我养成。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就是规范学生的行为,而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就是要认真落实小学生守则,就小学生来说,德育教育也有阶段性。它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教育工作的整体阶段,即根据学生中带普遍性的、倾向性的问题,有侧重点地突出一个重点,解决某一个问题;另一层是教育内容的分段进行,即:低、中、高年级的教育内容就不一样,所以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教材的内容突出德育教育的各段重点,在教低年级爱莫能教育时,我十分注意从懂得入手,让其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等等,懂得少先队的基本知识。在教中年级时,我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国家和民族知识的传授,使其懂得今天的幸福学习生活是无数革命烈士用生命换来的,从而使他们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在教高年级语文是,我十分注重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国家性质教育和党的方针政策的教育和社会主义建设辉煌成就的教育。这样就使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环环紧扣,从不脱节,连贯地得到了落实。

小学生的行为准则必须使每个学生明白,而学生守则的落实必须靠广大学生自己,这样就是说要教育学生处我管理,在这方面就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语文教材《邱少云》、《张海迪》等教材的教学我都不得让学生写心得、写体会、联系实际对自己拟定奋斗目标和要求,学习要求,纪律要求、卫生要求、艰苦朴素要求等。结合单元教材写作文重点。记人就记本班学生、写事就写本班事情。这样班级里模范同学生先进事迹就得到了彰扬,使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班级的样样工作都不得走在前面。学生个人的集体荣誉感、自尊、自强感也增强了。个别学生的讲吃、讲穿、随便花零钱,逃学、进游戏厅等不良行为得到了彻底改变。

四、德育教育要体现在语文的教学活动中

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最佳时期,在教学中的满堂说和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空间说教,不但激起其兴趣,而且会使小学生厌倦,只有把知识与趣味结合起来,才能让孩子从中受到教育,受到启发,达到较好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八十年代的新雷锋》一课时,我在引导了学生学习朱伯儒和雷锋的事迹后,就组织学生寻找班级小雷锋的足迹,同学们积极发言,课堂气氛热烈,列举了许多雷锋做好事的例子。大家纷纷表示要向朱伯儒、雷锋叔叔学习,争当活雷锋,课后同学们自觉地组织了学雷锋小组,主动为集体做好事,助人为乐,例如:我班同学赵杰得了病住进医院,她在家是和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十分困难,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就有两个雷锋小组到家里帮助干家务和到医院帮助她学习,同学们把平时积攒的零花钱凑起来共48元,送给了赵杰。社会上有一种说法:“雷锋三月来,四月走”。而我年教的班中,雷锋小组的同学不论刮风下雨都定时去敬老院、车站等处整理环境卫生、送茶水。

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之一。强化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首要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正确处理千载难逢 教学的关系做到寓德育教育于知识教学之中,使二者1融为一起,把握教材的思想性,遵循德育教育的阶段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意组织活动的实际性,长期坚持,必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199-01

“百年大计人才为本,人才大计教育为本。”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和做法。

一、创设情境

小学语文教材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插图、挂图和电教配套设施直观新颖,符合小学生的观察特点,对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激发学习兴趣。

人教版第八册语文教材中《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在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后,我利用本课的插图,进一步挖掘课文的思想内涵:“这幅插图中的残垣断壁告诉了我们什么?”“告诉我们圆明园曾经很辉煌。”“见证了那段屈辱的历史。”“哭诉着八国联军的强盗行径。”“告诉我们不要忘记历史。”……学生的这些回答,只是停留在课文思想内容这个层面上,德育的渗透还不够,学生并没有想到自己该做什么,没有想到自己肩负的使命。于是我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二至四自然段,欣赏、想象昔日圆明园的富丽堂皇。紧接着我带着悲愤、沉重的语气范读了最后一段。学生们被我的情绪所感染,我立即播放了电影《火烧圆明园》中圆明园被毁灭的那个片段,并配以我收集的一段解说词。我创设的情景对学生们产生了震动。“我们现在仅仅是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吗?”这句话引起了学生的骚动,议论纷纷。“我们不仅要记住这段历史,还要努力学习,长大建设祖国。”“不忘历史,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些发自学生内心的话语,让人欣慰,远远超出了说教的效果。

二、领悟词句

语文教材中,揭示课文思想内容的关键性词语、句子或段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悟点”,它是入“道”之门。要找准“悟点”,十分重要的是把握教材的个性,不仅在深入挖掘每篇课文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总体,而且要把握课文的局部,即对每个关键性词语、句子、段落的个性均有所领悟。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把握得准,把握得深,德育教育的点就越能落实。

如:人教版第十册语文教材中的《白杨》一课,通过学习课文,学生理解了借物喻人,借白杨的精神品质,赞扬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博大胸怀,深刻领悟了爸爸像白杨树一样的坚强意志。课文结尾以“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与“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的形象相互映衬,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寻味什么?我紧紧抓住这两个句子进行对比,从“沉思”“微笑”这两个词入手,进一步挖掘进行德育教育的潜能。通过诱导启发,学生领悟到在爸爸的眼中小树就是孩子,孩子就是小树,孩子们在爸爸的关怀、教导下,也会勇敢地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种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渗透,帮助学生树立了远大的理想。结合现实,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远远超出了课文语言文字本身。

三、积累名言警句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历久不衰的格言或名句,不论诗词、散文或小说,不仅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出类拔萃的文学特色,而且往往含有一些文情并茂、短小精悍、意味隽永的名言名句。有些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时就是通过其中的一句话来体现的。这些名言警句都具有开朗涵宏的气象与优雅高尚的情怀,它们不仅文笔优美、用词精练,而且意境深邃,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们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我们应紧紧抓住这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句子,围绕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和中心,加以重点分析和讲解。

如:人教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材《为人民服务》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一历史名句。除了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以外,进一步拓展,提升到“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教育学生活着要有意义,要有价值,不要碌碌无为一生。让学生初步接受为人民服务的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四、故事启迪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生动有趣、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的故事,如:《诚实的孩子》、《幸福是什么》、《长城砖》、《丰碑》、《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这些故事浅显易懂,符合小学生的阅读特点,在教学中我们不要刻意地去教授学生,以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有兴趣地去阅读,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领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明白某个道理,利用这些故事的意义,阐明的道理,生动的人物形象,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同时结合学生实际,进一步?B透德育教育,启发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五、美文欣赏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写者们有意识的安排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笔,以写景抒情为主,展现祖国山河的美,大自然的美。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神奇迷人的五彩池;活泼晶莹的趵突泉;雄伟壮观的长城;满眼绿色的西湖风光……那物产丰富、景色优美的大兴安岭,让人赞美;草原的风土人情让人留恋;雄伟、磅礴的黄河壶口瀑布令人震撼……

这些课文文字优美、精练,情景交融,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读起来是一种情感的涌动,是一种快乐的欣赏,让人陶醉。在教学中,通过这些语言文字的学习,培养良好的语感,让学生在读中感,感中品,品中悟,从中受到中华美文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从中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和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同时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增强民族自豪感,最终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所以,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在当前更有其深远的现实意义。小学阶段,正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期,语文教学利用其优势,是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渠道和重要手段。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本着“教之道,德为先”的道理,在教学中把智育和德育有机地统一起来,发掘和运用德育资源,使学生从中感知、体验和接受各种美德,内化成为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自觉行为,沁人心田,真正肩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让中华美德世代相传,光照千秋。

第四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探讨

程河镇小 杨华菊

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新课改下的重要教育目标,德育教育工作在小学学校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教育方式,小学语文素材中有广阔的德育知识。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工作不能单纯培养小学生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们的德育素养。在小学语文的教育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让学生们活泼主动地发展德智体美的素养。以下是我在平时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做法。

1、分析教材中的德育资源,渗透德育教育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工具,所有教学工作都是始于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深度地分析理解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对有效进行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深入钻研教材内容,分析德育资源,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的基础知识同时渗透着德育教育,运用丰富的语文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符合现实的德育教育,意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在审美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给予是快乐的》这一课,就体现了浓厚的德育教育。课本讲述的是一个外国的小故事,在圣诞节的前夜,一名叫保罗的男人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苦的小男孩,在一晚上的短暂相处中,贫苦小男孩的一言一行都强烈地把保罗的心灵予以震撼,让保罗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的高尚品质。老我在此堂课中运用教材的具体语言资料,让学生们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激起学生的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高尚思想,教学完成后,老师带领学生讨论这样的话题:你想成为课本中的哪一位主人公,是哥哥还是弟弟或者是保罗呢?在这样的活动下,学生们没有仅仅停留在课本的书面知识中,而是联系到了他们的生活,表达了他们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把“爱”和“给予”深深地埋在心中,并进行传播,这样就自然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了德育教育。

2、情景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情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更是一个不错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传授学生语文知识,也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高尚情感。因此在语文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创设出具体的语文学习环境,学生们在情景中自然地获得道德教育。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小学课本《桂林山水》的授课过程中,我在多媒体教学工具上,展现出桂林山水美丽的自然风光,同时进行真情实意的讲解,使得学生们在欣赏优美的风光中更深切地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小学生热爱自然环境,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高尚价值观。

3、生字学习融合德育教育

生字的学习是小学阶段小学语文的重要教学任务,在学生们识字的过程中渗透一些德育教育,学生一边识字一边接受道德教育。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构造特点鲜明。教师依据汉字的特点,在授课中带领学生仔细观察汉字的构造方式,发现汉字和高尚思想的关系,把汉字教学和德育教学相结合。例如,在讲解汉字“敬”时,教师对敬进行组词,尊敬,敬爱,敬奉,并用这些词语进行造句,用句子让学生理解敬的含义。敬:以攴促之言行真善美(茍),慎言也。现代汉语解释为:(1)表尊重,有礼貌地对待。(2)表示敬意的礼物。(3)有礼貌地送上去。(4)谨慎,不怠慢。这些表示了中国的传统美德礼貌,在词句的运用中传达了礼仪知识,渗透出德育教育,无形中培育了小学生的高尚思想品德行为。

4、课文朗读中,感受德育教育

语文课文中的内容有着丰富的情感,这种情感中也包括多样的德育思想。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朗读课文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们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把自己置身在作者的感情之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体会课文中包含的德育思想。例如《白杨》这篇文章通过爸爸和孩子们的对话,表达出对建设者无私奉献精神的敬佩之情。又如《挑山工》这篇文章表达了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这些精神都可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们深深的体会,继而把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缺乏对他人关爱、缺乏奉献、意志薄弱的缺点改正过来,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无私奉献的品格、关爱他人的品德。

5、实践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不单单在课内进行德育教育,也可以在课外的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可以在课堂之外进行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举行有娱乐趣味、多种多样、吸引力大的课外兴趣活动,带领学生把习得的语文知识在实践中运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促使文化素养得到升华,道德品质得到良好的培养。例如,在完成语文课文《一个苹果》的基本教学任务后,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其它的课外活动,第一,老师带领学生阅读一些类似的课外读本。第二,布置一些以“爱”为主体的小板报或者阅读活动。第三,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演讲活动。第四,带领学生参加社会上的各种摄影展览、美术书法展览等等,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增强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意识,实现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

总之,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方面,小学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就是要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新课改的发展形式下,小学语文教师们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探索在小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实现传授知识和德育教育的完美结合,进而实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重要德育教育功能。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庆云县尚堂东宗小学 王琳

[摘要]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对学生经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已经成为众多语文教师悉心钻研的课题。本文就这课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关键词] 教书育人 语文教学 德育渗透 思想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家徐特立曾指出“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后一代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质的人。” 由此看出做为一名语文教师,他的教学任务不仅在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小学教师培养的对象就像一块未经琢磨的玉石,只能由教师这个共和进行加工,才能现出瑰丽的玉石,教育在此就是琢磨的过程,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的教育必须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这样就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有色有味、有趣有情、极赋实效。因此,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应该兼顾到德育,并努力使其取得显著的成效。

一、吃透教材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前提条件

入选语文教材的篇目都是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典范文章,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思想和哲理。为了达到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教材总是系统地选择一些革命传统教育、爱国教育、是非善恶正义感的教育、献身精神的教育、勤奋求学教育等内容,就每篇课文来说,都有其侧重点,而且思想教育的内容也已经融入在课文的主题中,不能孤立地把它列出来,从这个角度讲,语文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又是零碎的,不系统的。由于语文教材的这个特点的存在,给语文学科实施德育带来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深入教材,宏观掌握全套教材,有意地去发现各册中各篇课文的德育内容,并制定学期德育计划。但具体落实到每一节课上,则要求尽其自然,贯彻德育教育应不存在斧凿痕迹。同时,教师也要把握好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思想教育的内容,如导课时渗透,了解背景时渗透,辨词析句时渗透,把握情节时渗透,分析人物时渗透或探讨主题时渗透等等,环节很多,手法因人而异。

总的来说,教师只有深入教材,领悟其中的真谛,才能以正确而生动的语言诉诸于学生,才能在讲坛上挥洒自如,真真正正做到“寓情于教”。试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连教材都不熟悉,不去深入领悟课文中的内容和情感,只注重对学生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那么,这决不是语文课,而只能是语言文字课,所以,深入教材,宏观掌握语文教材的德育内容,挖掘其中所包含的价值,这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前提条件。

二、德育的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丰富语文学习的内涵,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强烈的利用德育因素的意识

面对培养新世纪人才这一历史重任,老师们必须要有强烈的革命使命感。把培养具有高度思想觉悟,又有丰富科学知识,较强适应能力的新人视为祖国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牢牢记住,自觉地把德育放在重要位臵上。这样就要求我们有意识地进行德育,克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的随意性。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都只是将全部心思花费在讲授知识上,把激情澎湃、优美生动的课文讲得枯燥乏味,没有利用德育因素进行德育的意识。这样就造成了脱离语言教学,支离破碎地肢解课文,来进行空洞说教。使教学中的德育功能产生严重错位,失去了其原本形象感人的魅力,并引起学生的反感。如:有一位教师在讲《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一课的时候,先列出一大堆生字词让学生去注音、查字、词典理解字、词的意思。然后给文章分段,写段落大意。而没有去分析文中最能表现董存瑞革命精神的字、词、句、段。最后快结束课的时候才很笼统地直接提出本文表现了董存瑞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这位老师在教学中没有树立进行德育的意识。他的德育随意性造成了文章的架空分析,使原本充满激情、感染力的文章变得苍白无力,失去了原本的教育性。

(二)、在揭示课题中渗透德育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课文思想内容的聚焦点。因此,抓住题眼,揭示课题的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

例如在教《难忘的一课》,我抓住课题“难忘”二字,问:为什么称这节课是“难忘”的一课呢?同学们经过自己阅读课文,认识到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胜利前的五十多年,台湾一直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着,他们对台湾人民实行奴化教育,不准台湾人民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的孩子们开始学习用祖国的语言来朗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以,这节语文课对长期遭受统治和奴役的台湾人民及其孩子来说,确实是“难忘”的;而对亲身感受这一节蕴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感情的语文课的船员来说,也是终生“难忘”的。揭示题眼“难忘”的内涵,使学生认识了台湾从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激发他们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奋发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准确地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在小学的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的德育因素并不是很明显易见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必须细心阅读、精心思考,挖掘出蕴藏在课文深处的德育因素。如《避雨》一课中,对那位女气象员教参上只讲她是一位认真钻研气象的气象员。但是如果我们联系上下文,认真地阅读就会发现,从文中的许多细节描写中都可以看出女气象员对这场宝贵的春雨饱含着很深的感情。这就可以看出她是一个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关心家乡农业生产的姑娘。经过自己对教材的深入挖掘,我们在讲这一课的细节描写时就可以适当地融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教育了。

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德育渗透就要多下工夫进行研究。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语文课的德育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在教学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体会到,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能把学生自然地引入到清晰、和谐的情感氛围中,以情入理,情理交融。逐渐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提高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辨别能力,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健康的情感。

创建优良班风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尚堂镇东宗中心小学

尹 娜

班主任工作繁琐而复杂,忙碌而艰巨,是一个永远值得探索的课题。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学会观察一切、了解一切、掌握一切,对班级里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居住环境、兴趣爱好、个人特征等都应了如指掌。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在工作中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缺乏吃苦的精神,班级里不和谐的因素便悄然萌生,对小学生来讲,班集体的概念是陌生又好奇的,如何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班风呢?我这样引导:一天班会课上,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现在大部分时间在哪里度过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道:“家里与学校。”于是我因势引导:“那么,你希望的家是什么样子呢?”这时,同学们说家里应该清洁干净、时刻被亲情所包围、被关心爱护陪伴左右等。接下来我又说:“你希望你的班级怎样呢?”“为达到你的愿望你会为班级做些什么呢?”同学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各抒己见,纷纷为班级的管理出谋划策,整堂课气氛活跃,令人振奋。通过这堂课,教室里的垃圾纷纷被学生装进自备袋,教室变干净了,桌椅摆整齐了,互助友爱的事情增多了,班级面貌焕然一新。

二、发挥班干部作用,转化“偏常生”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主任要在开学初认真观察,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物色那些大胆,有能力的人做班班干部.如果班干部得力,就等于半个班主任了;如果班干部不得力,班主任不管怎么努力,效果往往也只会是事倍功半。“偏常生”中一些人虽然成绩不好,但这些人在班上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有些事情往往一经这些人的带动,其他人就会跟着起哄,弄得班不成班.因此,对这类学生引导得当,就会成为班主任的助手;如果没有引导好,往往就会成为腐肉中的“脓头”。对这些有“组织”能力的偏常生可安排做小组长,值日生之类的职务,使得他们在做事情时能够以“班干部”自居,约束自已的行为.对于“偏常生”中的那些喜好故意捣乱班级的学生,我常常以自己的“爱心”去感化他们,多找他们谈话,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采用“将心比心”的方法。“师爱”这方面在相信大多数老师都有同感:当你拿出一颗赤子之心去感化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你的爱心时,大部分学生都会体会到的。

三、选好“领头雁”,建立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是班主任的耳朵、眼睛和双手,是一个班级的顶梁柱,是沟通班主任和同学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由此可见,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班干部选举产生后,就要召开班干部会议,明确告诉他们,要有爱心,要有为班级无私服务的精神,并把班级荣誉始终放在第一位,要以身作则,起示范带头作用。

总之,一个班主任在工作当中,应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用心去感悟学生,用爱去呵护学生,营造浓厚的师生相融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创建良好的班风。

班主任如何建设心理健康的班集体

庆云县尚堂镇大靳小学

刘振芳

【摘要】:班主任既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又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还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其作用在班级建设中是不可替代的。班主任应从以下两方面努力建设心理健康的班级体,一完善自己健康的心理素质;二保持健康的体魄、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充分了解学生,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建设一个健康班级的主线。【关键词】:完善

健康心理

活动

班主任既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又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还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其作用在班级建设中是不可替代的。班主任应从以下两方面努力建设心理健康的班级体,一完善自己健康的心理素质;二保持健康的体魄、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充分了解学生,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建设一个健康班级的主线。

一、班主任要完善自己健康的心理素质。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教育历史的文明古国,历代著名教育家都十分注重教师的形象给学生带来的重大影响。宋代欧阳修曾说过: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这里说的志,是指教师本人的高尚品格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本人如果有高尚的品格,而又能给学生以最佳引导,学生就能学到并继承教师的优秀品德。作为班主任,因为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更多,其形象也就更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而学生在他的身上获取的印象就更多了。特别是小学班主任,整天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模仿力极强的少年儿童,班主任的举手投足几乎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学生面前的言行举止显得尤为重要。

既然班主任的形象对学生有如此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班主任的自身修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人才的培养中,古人不仅注重“修身”的重要性,还往往把“修身”摆在重要的位臵。唐代张九龄就认为: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身也者,万事之所由立,百业之所由举)。教育事业发展到今天,中外教育家都同意这样的观点:在人的各种素质中,心理素质应摆在首位。一个心理素质优秀的班主任,他应该具有高尚的品格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顽强不屈、积极乐观的态度。班主任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从各个方面加强自我修养,把自己磨练成为具备顽强精神和斗志的人,在任何困难和挫折面前都能面对现实,乐观对待。须知,这也是老师教的每一个学生,今后都应具备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宠辱不惊,永立不败之地。作为言传身教的班主任,如果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没有顽强的意志和崇高的敬业精神,在工作中一旦碰到失败和挫折,就畏难退缩,甚至哭哭啼啼,那么,你面对的学生还能从你的身上获取到什么优秀的东西呢?在我们的周围,曾看见过一些这样的例子:在和班级顽皮学生的对峙中,一些女班主任汗流满面,束手无策;一些男班主任则暴跳如雷,企图以武力征服顽皮学生。可想而知,这两者的最终结局都是失败的,为什么?是因为这些班主任缺乏健康的心理素质,没有寻找到一套教育学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保持健康的体魄、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 当然,一个合格、称职的班主任,除了具有坚韧、正直、热情、乐观的心理素质外,保持健康的体魄、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也是建设一个心理健康的班集体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在小学,组织少年儿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建设健康班集体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如果除了仅能传授课本知识而无其它长处,是很难把一个班级办得生动活泼的。试想,一群天真活泼的小天使如果长期处在一个冷峻的,如神父式的或巫婆式的班主任的管束下,那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如果我们的班主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崇高的敬业精神,又对琴棋书画,都有颇深的爱好或造诣,并将这些技能运用到孩子们的活动中去,那我们的孩子们将会多么的欢乐、多么的幸福。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这就要求今后的劳动者更具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班主任,应该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并有效地开展班级工作,让学生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训练,从而获得健康的心理素质,长大后才能适应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社会?

十余年来,我每接一个班时,总是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建设一个健康班级的主线。由于经常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孩子们无论在课堂、在操场、在田野、在山林都会爆发出一阵阵、一串串欢快的笑声。这些活动,这些笑声,使孩子们感到生活、学习的乐趣,从而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素质。孩子们的笑声也驱散了我工作的疲劳,使我感到无限的欣慰。

春暖花开,溪水潺潺,彩蝶翩跹,鱼翔浅底。多好的活动季节啊,我高兴地带领孩子们到野外去。于是,花丛中、小溪旁响起了孩子们的脚步声和欢笑声。彩蝶捕回来了,鱼儿捉回来了。同学们精心制作,把蝴蝶做成标本,放在玻璃框里,挂在教室的墙壁上;大家找来一个个透明的宽口瓶,用清水将捉来的鱼儿养起来。那色彩绚丽的蝴蝶标本和生意盎然的鱼儿不仅点缀了明亮的教室,还把孩子们带进了令人神往的动物世界,给他们增添了无穷的乐趣。秋高气爽,凉风习习,这是放风筝的最好时机。我组织孩子们到校外放风筝。孩子们的兴趣可浓了,他们扯着自己做的风筝,奔跑着、追逐着,放得高的也笑,放得低的也笑,大家笑得多欢啊!有一个学生在作文《放风筝》里这样写着:越飞越高的风筝啊,你象征着我们如花似锦的年华,你象征着我们美好灿烂的未来,飞吧,风筝,飞吧,风筝……

课堂上,我也千方百计制造一个个让孩子们获得健康心理,顽强素质的机会。我经常结合课文内容,给孩子们讲《铁杵成针》、《凿壁借光》、《闻鸡起舞》、《岳母刺字》一类的成语和故事,使学生在获得了知识,懂得了做人道理的同时,也增强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操场上,几乎每一节活动课,我都给孩子们安排一项能锻炼身体,增强意志的活动,比如“大海捕鱼”、“埋雷排雷”、“单脚赛跑”等等,令孩子们兴致勃勃。

每到逢年过节,我就引导孩子们剪贴一个个精致的小灯笼,一朵朵鲜艳的小红花,制作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把教室装饰得五彩缤纷、焕然一新,还让孩子们在洋溢着节日气氛的教室里表演各种自编的文艺节目,举行有趣的游园活动,即让孩子们充分享受节日的欢乐,又培养了他们动手的能力。

为了使孩子们健康的成长,我经常变换新的活动内容。我想方设法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问他们最喜欢开展什么活动。只要是有益的,我都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并让他们在活动中自编自导,增添欢乐、增长知识,得到锻炼。了解了孩子们,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心理健康的班集体就不远了.浅谈怎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庆云县尚堂镇尚堂中学 王伟伟

加强德育,是新世纪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是课程改革所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只是思想品德课教师和班主任的工作,作为数学教师也不能放松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而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受到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那么,如何多方位地渗透德育,树立教书与育人并重的新观念呢?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国情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的素材、美育因素、哲学思想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结合数学知识的传授,智谋地渗透德育内容,全面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发挥教材的思想性。

1、联系生活,增强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课标》指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学习数学和体验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学得生动学得深刻,进而使他们在“学”的过程中,逐步感悟与领会: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学问就在我们身边。这样,既让他们明白,我们的生活是美丽的,我们没有理由不热爱它;数学就在生活,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乐事。从而在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的同时,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信心与兴趣。

例如在教学《数一数》,教师先把数数活动引向学生身边,让学生数数身边的实物: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第一行有几位同学?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左边有几位同学?黑板上边贴了几个字?„„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接着,有意识地把“数数”活动引向校园里、引向校外。如请小朋友课后“数一数我们校园里的事物”,放学后“数一数路上看到的”或“家里的一些事物”,并让小朋友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学和老师,告诉爸爸、妈妈、爷爷和奶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数学就在眼前。

这节课,由于把“身边的数学”予以充分的发掘和融合,有机地把学习与生活结合了起来,从而在“数数”活动中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进了生活。这样,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联系的同时,不断促使学生产生爱学校、爱老师和同学、爱家人、热爱生活的情感.2、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进行思想教育

在九年义务教材中的一些插图,不仅具有形象、直观讲解知识的作用,而且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掌握知识,又受到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从小养成爱科学、爱劳动、热爱和平,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例如:“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人民币图案,纸币的正面有不同民族人物头像,一百元币有伟人头像,它象征着各民族人民大团结,所有人民币的正面有国徽图案,它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因此,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要在它上面乱写乱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加强操作实践活动,渗透劳动技能教育

在教学中,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强调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结合教育,让学生亲自参与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如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量一量等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实践中培养劳动技能,并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例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指导学生实地测量,分别量出教室面积、课桌面积、学校操场面积等,使学生不仅牢固地建立了面积单位的概念,而且学会了如何测量平面的面积,培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又如:在教学“元、角、分”时,组织学生进行购物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使用人民币和会自己购物,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二、宣传祖国的光辉文化和辉煌成就

数学教材中许多内容渗透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光辉文化和科学成就。在古代,我国教学许多方面具世界前列,教学时通过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人民的智慧才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例如,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讲解一些数学家的奋斗史,介绍我国数学发展历史中的辉煌成就,可激励学生学习数学家的非凡毅力和刻苦精神,从而从小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利用教学内容教育学生,可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如我在教学圆周率时,让学生阅读书中的一段说明:“早在一千四百多年以前,我国古代的数学家祖冲之,就精密地计算出л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是当时世界上算得最精确的圆周率的值。”祖冲之为了求得较精确的圆周率,他先算出正六边形的边长,然后将边数一倍倍地增加,最后算出了圆内接正12288边形的边长,他得出的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比欧洲数学家得出同样的结果早1000多年,这在当时落后的研究条件下,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又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时,我根据教学内容出示了国旗、红领巾等实物,在讲解角的知识时先让学生说说: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我们都要爱护它;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然后引导学生再次认识:我们能有今天这样的学习环境,是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的责任感,发奋学习,刻苦钻研,长大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多年的教育中,本人深刻地感到:现在学生很娇气,脆弱,怕吃苦,依赖心理严重,一点委屈和挫折也受不了,这怎能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参与将来工作的竞争呢?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成才的基础,在教学中,要从儿童的心理特征出发,把训练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渗透在数学教学之中。例如:在教学中针对部分学生因数学基础差,不良的学习习惯等造成厌学情绪和自卑感,我将一些习题编成竞赛题,以好带差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积极参与,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激发求知欲。讲解一些名人的故事,如数学家华罗庚读书时也曾数学考试成绩不及格,后来是如何通过努力成为一位杰出的数学家等.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四、用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教育学生

有人把童心比喻成一支牧歌,深情、清纯、温馨;也有人说童心世界犹如一泓清泉,纯静、透明、晶莹。这两种比喻都充分说明了童心美与纯朴的本质.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榜样对学生的影响极其巨大。“身教胜于言教”,这些朴实无华的箴言更直接地指出了榜样对于教育的重要意义。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陶行知说:“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古人也说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以说,教师的品德修养、教学艺术、个性心理无时无刻都在感染学生。学生思想的转变、品德的培养不是靠说教就能奏效的,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当学生从你的眼光中读出热情和关爱时,他将学会爱和奉献;当学生从你的话语中读出激励和鼓舞时,他将会树立信心;当学生从你的微笑中读出宽容和尊重时,他将学会善待他人.教育教学实践说明,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必须以敬业爱生的姿态,在课堂教学中,理解并尊重每个学生,对待学生和蔼可亲,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以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及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感染每一位学生,在孩子的心中竖起一座鲜明的丰碑!

总之,善于发掘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并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将二者溶为一体,可以让学生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教育作用,有效地使德育走出空泛的口头说教的尴尬境地,从而很好地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为学科知识的吸收起到“催化剂”、“助动车”的良好作用.

下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为21世纪培养的新学生首先应该是富有民族气节,遵纪守法,热爱自己祖国的爱国主义者。近几年来,中学生、......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南岳庙中心小学周红英 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授业解惑”就是教书育人,怎样教书育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小学语文学科是......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教育方式,小学语文素材中有广阔的德育知识。小学语文老师们的教学工作不能单......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摘 要: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属于其中重要的组成内容,而小学语文是教学中的基础性科目,在其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和......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吕家坪中心小学谭秀凤满中爱 内容摘要: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之一。强化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首要任务。在小......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刘 晓 民 山阳县高坝店镇中心学校 726402 内容摘要: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一是充分挖掘新课程资源......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教师的天职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就是启迪人类的智慧,传播人类文明。”“解惑”就是传授知识。“传道授业解惑......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北安市实验中学 李艳阳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摘要:简要分析当前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德育渗透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