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ICU呼吸机相关性感染的防控制度
ICU呼吸机相关性感染的防控制度
呼吸机ICU广泛应用,随之产生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也日益突出,延长了病人住院时间,加重了病人医疗负担。为此拟制定以下条例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1.需要插管时首先考虑使用经口插管途径。
2.对每位新病人使用新的回路,如果回路被污染了就需更换。3.每周更换呼吸机管道。
4.根据患者病情需要,临床医师考虑使用声门下分泌物持续吸引。5.插管期间应定期检查气管导管的位置及固定情况,避免导管移位造成的单肺通气、声带受损、通气障碍或意外脱落。
6.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内感染,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吸痰的指征:翻身前患者喉部有痰鸣音、肺部有啰音;咳嗽时有痰鸣音;呼吸机气道峰压升高;血氧饱和度比原来下降2%左右。每次吸痰不应超过15s。
7.强化呼吸机相关装置的消毒管理,防止医源性感染。呼吸机内部采用环氧乙烷熏消;在断离管道、变换体位及处理冷凝水时,勿使冷凝水倒流以免造成误吸;向雾化器内注入药液或湿化液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吸引瓶每天清洁、消毒。
8.在患者无禁忌证的情况下采用大于30度角的半卧位体位。9.患者病情允许下,不行应激性溃疡的预防。
第二篇:ICU呼吸机消毒制度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一)、医疗机构应建立三级医师治疗体系,实行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二)、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和相关人员参加。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2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1次。住院医师对所管患者实行24小时负责制,实行早晚查房。
(三)、对急危重患者,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临时检查患者。
(四)、对新入院患者,住院医师应在入院8小时内查看患者,主治医师应在48小时内查看患者并提出处理意见,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应在72小时内查看患者并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处理提出指导意见。
(五)、查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要的检查器材等。查房时,住院医师要报告病历摘要、目前病情、检查化验结果及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上级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提出诊治意见,并做出明确的指示。
(六)、查房内容:
1、住院医师查房,要求重点巡视急危重、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患者,同时巡视一般患者;检查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意见;核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给予必要的临时医嘱、次晨特殊检查的医嘱;询问、检查患者饮食情况;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饮食等方面的意见。
2、主治医师查房,要求对所管患者进行系统查房。尤其对新入院、急危重、诊断未明及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听取住院医师和护士的意见;倾听患者的陈述;检查病历;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并征求对医疗、护理、饮食等的意见;核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
3、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查房,要解决疑难病例及问题;审查对新入院、重危患者的诊断、诊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历、医疗、护理质量;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决定患者出院、转院等。
呼吸机清洗消毒指南
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下呼吸道的感染已超过泌尿系的感染,成为最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尤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的患病率为6%~52%不等,且已有很多资料显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会显著增加患者的死亡率、住院时间和费用。只有对呼吸机进行有效的清洗、消毒才能有效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规范呼吸机的清洗、消毒程序是保障病人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呼吸机气路结构的特点:
呼吸机是采用机械方法对病人的呼吸进行辅助或控制的机械设备,目前常见的呼吸机的气路结构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
第一种:主机内部气路、病人呼吸回路,均可以拆卸后进行清洁和消毒的呼吸机,这类呼吸机结构的优点是清洗消毒比较彻底。
第二种:呼吸机主机内部气路系统不能拆下,只有病人吸气和呼气回路可被拆下,进行清洗和消毒。现代呼吸机在送气口多安装有过滤器,采用本类结构的呼吸机又可分为两种:其一是在呼出气体进入主机内管路系统之前加装过滤器,其二是呼出气体直接进入主机内管路并排出。
第三种:类似于第二种,所不同的是只有病人吸气管路,没有呼气管路。呼气管路被呼气阀或漏气阀替代。
二、呼吸机的清洗消毒的基本要求
1、开展呼吸机治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使用后呼吸机的清洗、消毒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有效控制呼吸机相
关肺炎的发生。
2、为保证患者安全,开展呼吸机治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呼吸机及管路清洗消毒的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
3、从事呼吸机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具备呼吸机清洗消毒方面的知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严格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
4、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呼吸机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口罩,帽子,手套等。
5、开展呼吸机治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设有单独的清洗消毒室,保证室内干燥和通风良好。
6、开展呼吸机治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根据需要配备专用呼吸机清洗消毒机;暂时无清洗消毒机的医院应实施专室、专池对呼吸机及管路进行清洗消毒。
7、根据工作需要,按照以下的要求配备相应呼吸机及清洗
消毒设备:
⑴、呼吸机及附件:呼吸机的数量应当与医院的规模和接诊患者数目匹配,以保证所有的器械在使用前进行有效的清洗消毒,并达到消毒、灭菌合格的要求,以保障患者的安全。⑵、基本清洗消毒设备: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槽、干燥设备、通风设施、操作台适用于清洗呼吸机螺旋管路的刷子、纱布、棉棒等消耗品。
⑶、清洗消毒剂、酶洗液、75%酒精等具有国家资质的其它
有效消毒剂等。
三、呼吸机的清洗消毒的原则:
呼吸机的消毒主要指对呼吸机的气道管路系统进行消毒。1.呼吸机外置管路及附件应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消毒方法首选清洗消毒机;
2.清洗前应仔细检查管道内有无痰痂、血渍、油污及其它
污物,3、消毒前应尽可能将连接部分彻底拆卸,拆卸后应立即送
清洗、消毒;
4、送气口及排气口均安装过滤器的呼吸机内置管路一般不需要常规清洗消毒,请工程师根据呼吸机的特点定期维修保养;(维修保养时间根据各厂商具体要求进行);5手工清洗消毒时,在保证操作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应遵循先彻底清洁,再消毒或灭菌的程序;
6、特殊感染患者使用的呼吸机管路(包括结核分支杆菌,AIDS病毒、乙肝病毒、MRSA、MRSE等耐药菌群感染等)应
单独进行清洗、消毒;
7、如临床怀疑使用呼吸机病人的感染与呼吸机管路相关时,应及时更换清洗、消毒外置管路及附件必要时对呼吸机
进行消毒;
8、呼吸机各部件消毒后,应干燥后才可保存备用,且备用
时间不能超过一周。
9、医院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或者其它消毒设备,必须符合《消毒管理办法》的规定。
10、消毒处理过程中应避免物品再次污染。用化学消毒剂消毒后的呼吸机管路应用无菌蒸馏水彻底清洗。
呼吸机清洁消毒指南
呼吸机清洁消毒指南
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下呼吸道的感染已超过泌尿系的感染,成为最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尤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的患病率为6%~52%不等,且已有很多资料显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会显著增加患者的死亡率、住院时间和费用。只有对呼吸机进行有效的清洗、消毒才能有效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规范呼吸机的清洗、消
毒程序是保障病人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呼吸机气路结构的特点:
呼吸机是采用机械方法对病人的呼吸进行辅助或控制的机械设备,目前常见的呼吸机的气
路结构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
第一种:主机内部气路、病人呼吸回路,均可以拆卸后进行清洁和消毒的呼吸机,这类呼
吸机结构的优点是清洗消毒比较彻底。
第二种:呼吸机主机内部气路系统不能拆下,只有病人吸气和呼气回路可被拆下,进行清洗和消毒。现代呼吸机在送气口多安装有过滤器,采用本类结构的呼吸机又可分为两种:其一是在呼出气体进入主机内管路系统之前加装过滤器,其二是呼出气体直接进入主机内
管路并排出。
第三种:类似于第二种,所不同的是只有病人吸气管路,没有呼气管路。呼气管路被呼气
阀或漏气阀替代。
二、呼吸机的清洗消毒的基本要求
1、开展呼吸机治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使用后呼吸机的清洗、消 毒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有效控制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
2、为保证患者安全,开展呼吸机治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结合医院的实际
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呼吸机及管路清洗消毒的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
3、从事呼吸机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具备呼吸机清洗消毒方面的知
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严格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
4、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呼吸机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口罩,帽子,手
套等。
5、开展呼吸机治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设有单独的清洗消毒室,保证室内干燥和通风良好。
6、开展呼吸机治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根据需要配备专用呼吸机清洗消毒机;暂时无清洗消毒机的医院应实施专室、专池对呼吸机及管路进行清洗消毒。
7、根据工作需要,按照以下的要求配备相应呼吸机及清洗消毒设备:
⑴、呼吸机及附件:呼吸机的数量应当与医院的规模和接诊患者数目匹配,以保证所有的器械在使用前进行有效的清洗消毒,并达到消毒、灭菌合格的要求,以保障患者的安全。⑵、基本清洗消毒设备: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槽、干燥设备、通风设施、操作台适用于清洗呼吸机螺旋管路的刷子、纱布、棉棒等消耗品。
⑶、清洗消毒剂、酶洗液、75%酒精等具有国家资质的其它有效消毒剂等。
三、呼吸机的清洗消毒的原则:
呼吸机的消毒主要指对呼吸机的气道管路系统进行消毒。
1、呼吸机外置管路及附件应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消毒方法首选清洗消毒机;
2、清洗前应仔细检查管道内有无痰痂、血渍、油污及其它污物,3、消毒前应尽可能将连接部分彻底拆卸,拆卸后应立即送清洗、消毒;
4、送气口及排气口均安装过滤器的呼吸机内置管路一般不需要常规清洗消毒,请工程师根据呼吸机的特点定期维修保养;(维修保养时间根据各厂商具体要求进行);5手工清洗消毒时,在保证操作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应遵循先彻底清洁,再消毒
或灭菌的程序;
6、特殊感染患者使用的呼吸机管路(包括结核分支杆菌,AIDS病毒、乙肝病毒、MRSA、MRSE等耐药菌群感染等)应单独进行清洗、消毒;
7、如临床怀疑使用呼吸机病人的感染与呼吸机管路相关时,应及时更换清洗、消毒外置管
路及附件必要时对呼吸机进行消毒;
8、呼吸机各部件消毒后,应干燥后才可保存备用,且备用时间不能超过一周。
9、医院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或者其它消毒设备,必须符合《消毒管理办法》的规定。
10、消毒处理过程中应避免物品再次污染。用化学消毒剂消毒后的呼吸机管路应用无菌蒸
馏水彻底清洗。
四、呼吸机各部位的清洗和消毒
(一)呼吸机的外表面(包括界面、键盘、万向臂架、电源线、高压气源管路等):应用湿润的纱布擦拭即可(每日一次)。污染严重和呼吸机用毕消毒时,须用75%医用精擦拭,触摸屏式操作面板,应用湿润的纱布擦拭即可(每日一次),切勿使液体进入呼吸机内部。
(二)呼吸机外置回路:包括呼吸机呼吸管路、螺纹管、湿化器,集水杯、雾化器等。
1、用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方法、步骤及要点包括:
(1)、医务人员在清洗消毒前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口罩、帽子、防护镜、手套等。(2)、用戴手套的手将呼吸机外置回路的部件完全拆卸,各部件按清洗消毒机厂商操作说明所述方法放置,若呼吸机外置回路上有血渍、痰痂等污物,可预先加酶浸泡,再放入清
洗消毒机内清洗。
(3)、正确放置呼吸机外置回路后,按照清洗消毒机厂商的说明选择适宜的程序进行清洗消毒。清洗消毒机的最低温度至少应达到85-90℃,维持时间至少5分钟。(4)、呼吸机清洗、消毒、烘干自动完成后,装入清洁袋内干燥保存
备用。
2、手工清洗清洗消毒方法、步骤及要点包括:
(1)、医务人员在清洗消毒前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口罩、帽子、手套、防溅屏、防护镜等。
(2)、彻底的拆卸呼吸外置回路的各处连接,仔细检查管道内有无痰痂、血渍及其他
污物残留。
(3)、管路消毒前应按要求清洗干净,管路中如有痰痂或血渍等赃物,需在专用的水槽中用含酶液浸泡后使用专用刷彻底清洁干净。
(4)呼吸机使用过程中,装有过滤纸的湿化器应更换内衬过滤纸并及时更换湿化液(使用中的呼吸机湿化器内的湿化液应每天更换,以减少细菌繁殖)。为避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呼吸机被腐蚀损坏,每次使用后应倒掉湿化器内的液体,浸泡消毒晾干备用。
(5)、将洗净的管路及附件浸泡在有效的消毒液中,浸泡时要将其全部浸泡在消毒液中,管路不应有死弯,中空物品腔内不应有气泡存在;或单独封装进行环氧乙烷消毒。
(6)、消毒方法或消毒液的选择应根据各医院的具体情况选择,且各
消毒液浸泡的时间应根据各消毒液的说明书来调整。
(7)、采用消毒液浸泡方法消毒后的管路和配件,应用无菌水彻底
冲洗。
(8)呼吸机外置回路消毒完成后,晾干或烘干装入清洁袋内,干燥保存备用,保存时间为
一周。
3、传染病人及特殊感染病人用过的呼吸机管路应单独清洗、消毒。
(三)、呼吸机内置回路:应由工程师定期保养维修。时间按各厂商的要求 而定。定期更换呼吸机内皮囊、皮垫、细菌过滤器等,呼吸机每工作1000小时,应全面进行检修及消耗品的更换,并将每一次更换的消耗品名称和更换时间进行登记,建立档案。
以备核查。
(四)、其它特殊部件:
1、呼吸机主机或空气压缩机的空气过滤网:需每日清洗以防灰尘堆积造成细菌繁殖。
2、呼吸机内部可拆卸的呼气管路:应根据各厂商提供的方法进行清洗消毒;
3、可拆卸的流量传感器:各种呼吸机的流量传感器应根据厂家的要求,严格更换、清洗消毒,4、呼吸机吸入端或呼出端的细菌过滤器、供气模块滤网、冷却风扇过滤器、防尘网等部件可根据厂家要求或按需进行清洗更换。
5、呼吸机清洗和消毒效果的监测
1、用化学浸泡方法进行消毒的医院,消毒剂的浓度必须每日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保证消毒效果。消毒剂使用的时间不得超过产品说明书所规定的期限。
2、消毒后的呼吸机应当至少每三个月监测一次,并做好监测记录。消毒后的呼吸机合格标准参考值为≤20cfu/cm2;如高度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呼吸机相关感染时应及时监测;(建议采样部位:外表面板、外管路、湿化罐、集水杯、流量传感器、吸气和呼气端细菌过滤器、呼吸机内部可拆卸的呼气管路等。)
3、呼吸机消毒效果监测采用以下方法:
(1)采样方法:按《消毒技术规范》物体表面采样方法。
(2)采样时间:呼吸机使用前。(3)常规采样部位:外管路。
(4)监测方法:涂碟法进行活菌计数
六、清洗消毒机的消毒监测
清洗消毒机自身有工艺监测。在使用清洗消毒机时,应记录水温、清洗消毒时间等,并保存好监测记录以备查验。
七、呼吸机使用中的感染控制
1、各类呼吸机应严格根据厂商提供的说明进行应用。
2、根据产品说明定期清洗防尘网垫。
3、呼吸机湿化罐内应加入湿化液内为无菌蒸馏水,使用过程中应适时添加保持一定水位,湿化罐中的湿化液24小时彻底更换一次,湿化罐及滤纸应每周更换。
4、呼吸机的使用过程中,集水杯中的冷凝水应及时清除(有水就清除),接水碗应垂直向下,位于管路最低处,防止冷凝水倒流至气管插管或呼吸机内(冷凝水应按污物处理)。
5、感染及传染病患者应使用专用呼吸机管路或一次性管理路,必要时使用专用过滤器。
6、建议使用一次性温湿交换器(人工鼻)替代加温湿化器
7、应建立呼吸机消毒制度并登记。
8、对呼吸机管路的消毒效果定期进行细菌学监测。
八、呼吸机的维护
维护保养工作是及时消除呼吸机隐患、避免损坏,确保呼吸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或完好的备用状态,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延长呼吸机使用寿命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保养工作一般是根据呼吸机的性能及附件使用寿命的要求,定期清洗,消毒管道,更换消耗品,检测主机功能等。由于呼吸机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各自的性能及保养要求不同,加之呼吸机的价格昂贵,故应该由接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负责进行管理。
经过消毒、装机、检测、校正后的呼吸机处于完好的备用状态,需套上防灰罩,并在显著位置挂上标明“备用状态”字样的标牌,放置在清洁、整齐、通风的房间内,随时准备应用于临床。
第三篇:ICU医院感染防控要点
ICU医院感染防控要点
一、
二、
三、ICU的主要医院感染是什么? VAP
CR-BSA
CR-UTI
耐药菌感染力
ICU感染控制的重点环节
控制医院感染的技术规范、标准
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和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 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1、常见的类型
2、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穿刺部位的皮肤细菌异性至皮下导管 导管接口部污染 经血行污染导管端口 输液污染 导管材料
感染菌的内在特性
静脉导管的防护
• • • •
1、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2、输液导管、三通及接头更换1次/天
3、静脉导管一般情况下不可做其他用途,如抽 血标本、输血等
4、无菌透明敷贴3天更换1次,出汗较多时及时更换。更换时先用安尔碘消毒导管入口及周围皮肤二遍,待干后贴膜
5、滴注完毕后用肝素稀释液(5O单位/mI)5~1o mL正压封管,病人有出血倾向时单用生理盐水封管
6、观察局部皮肤:如果局部感染出现皮肤发红、肿胀、温热、触痛及分泌物流出;全身轻微的发热颤抖、不明原因的持续高热。一旦出现相关的感染迹象即予拔管并送检。
四、呼吸机相关肺炎(VAP)
1、发病机制与危险因素
口咽和胃腔细菌吸入
气溶胶吸入
直接接种与交叉污染
血道播散
2、预防VAP的方法
保暖
室内通风
翻身拍背
增加抵抗力
注意营养和休息
加强消毒隔离工作
(1)、呼吸机的护理
a)联接呼吸机的管道上的冷凝水要及时引流、倾倒,保持积水杯处于最低位,操作时要当心避免引流液流向病人侧,操作后要洗手。湿化器内使用无菌用水,每天更换一次。b)危重病人如无禁忌症,采用半卧位,将床头才高30-45° c)做好口腔护理,每日2次,高危患者,可以使用0.2%的氯已定(洗必泰)进行口腔护理(2)机械通气患者吸痰
• a吸痰前后均给予100%纯氧吸1~2min,以免出现吸痰后低氧血症 • b、操作者必须戴无菌手套,动作要轻、稳、准、快,减少气道损伤 • c吸痰时应先吸净口
• d、先吸咽部分泌物,更换吸痰管,先将导管浅部痰液吸尽,吸痰前要注意气囊的压力(25~30cmH2O),以免口咽部分泌物在放松气囊时下行进入气管而发生感染。• e吸痰管要关闭负压插入至适宜深度再打开负压,左右旋转上提吸净痰液,避免在气管内反复上下提插而导致气管损伤。每次吸痰最多连续3次,并且每次持续时间不超过15 s,如痰液未吸尽,休息2~3 min再吸。
• f)痰液粘稠不易吸出时可注入无菌生理盐水5—10 ml或间断雾化吸入,使痰液变稀有利于吸出
• g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管应每次更换,吸引过口、鼻分泌物的吸引管禁止进入气道
五、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1、感染类型
导管病菌定植
局部感染
导管相关型血液感染
输液相关的血液感染
2、发病机制
细菌入侵、操作过程中引起粘膜损伤、导尿管表面细菌定植。
3、预防与控制方法
感控教育
插管选用
洗手
无菌操作
闭式引流
避免膀胱冲洗
尿流不受阻断
尿道口护理
不要定期换管
细菌学监测
4、尿管的护理
(1)保持尿道口清洁。彻底地进行会阴擦洗和尿道外口护理。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2)尿袋每日更换,即使排空集尿管,并记录尿量。(3)固定尿管并保持通畅,保持充足的液体入量。
(4)训练膀管反射功能,可采用间歇性夹管方式。夹闭导尿管,每2-3h开放一次,使膀胱充盈和排空,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5、评价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
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指征。只有在充分考虑不同处理方法无效的情况下,才考虑使用留置导尿管。不能因为病人护理上的方便就采用。对某些病人可采用其他引流尿液的方法,如阴茎套引流法或间断性插管等。经常评价病人继续留置导尿的临床需要,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尿管。
第四篇:呼吸机相关肺炎防控措施
呼吸机相关肺炎防控措施
呼吸机相关肺炎是指施行人工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以上发生新的肺部感染,或原有肺部感染行MV治疗48小时又发生新的肺部感染,并经病原学证实。1.减少或消除口咽部和胃肠病原菌的定植和吸入。1.1声门下分泌物的引流。
1.1.1充分吸引气管内分泌物及口鼻腔分泌物。1.1.2将简易呼吸器与气管套管相连。1.2加强口腔护理。
1.3控制胃内容物的反流。
1.4气管导管表面生物膜的清除。2.加强气道管理。
3.增加宿主的廓清机制。4.合理使用抗生素。5.切断外源性传播途径。
5.1医护人员接触患者时戴口罩,操作前后正确洗手。5.2保持室内空气清洁。
5.3对纤维支气管镜等共用器械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5.4患者及病原体携带者的隔离。5.5保护性隔离。6.提高机体免疫力。
7.严格进行呼吸机的清洁、消毒。
7.1呼吸机的外表面,应用湿润的纱布擦拭即可(每日一次),污染严重和呼吸机用毕消毒时,须用75%的医用酒精擦拭。7.2呼吸机外置回路:
7.2.1呼吸机外置管路和附件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每周更换一次。
7.2.2呼吸机湿化罐内应使用无菌蒸馏水,使用中的呼吸机湿化器内的湿化液应每天更换,湿化罐和滤纸应每周更换。每次使用后应倒掉湿化器内的液体,浸泡消毒晾干使用。
7.2.3呼吸机的使用过程中,集水杯中的冷凝水应及时清除,接水碗垂直向下,位于管路最低处,防止冷凝水倒流。
7.3呼吸机内置回路:应有工程师定期保养维修,定期更换皮囊、皮垫、细菌过滤器等。呼吸机主机或空气压缩机的空气过滤网:需要每日清洗以防灰尘堆积造成细菌繁殖。
导管相关性血源感染防控措施
一、置管预防感染流程
环境要求:中心静脉穿刺尽量选择在手术室进行。
人员要求:操作者应严格遵守各项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进行操作。消毒皮肤: 碘酒和酒精:先用碘酒消毒,再用酒精脱碘。
消毒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不少于20cm。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消毒范围包括颌下、颈、锁骨下区域;股静脉穿刺前需备皮,消毒范围自脐下至大腿上1/3。铺无菌巾:以穿刺点为中心,将无菌巾依次铺在操作者对侧、患者头侧、患者脚侧、操作者同侧,穿刺点再覆以孔巾,铺巾范围 要求覆盖患者全身。
留置导管:若需留置导管,用套扎、缝合法将导管固定于穿刺点旁皮肤。
将导管的体外部分盘曲呈S形(降低导管张力,避免移动),用≧8×12cm 的透明贴膜进行固定。如穿刺点有出血或渗出,可用无菌纱布覆盖,再用透明贴膜或胶布固定。记录体外导管长度及置管日期。二.置管后预防感染流程:
1.随时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渗血、渗液,并及时处理。透明贴膜1周更换1次,出现潮湿、血迹或松脱时及时更换;无菌纱布2天更换1次,有污染随时更换;观察导管有无移位,定期测量体外导管的长度并记录,切忌将脱出的导管回送。
2.通过导管接口给药、采血、冲管、封管时,操作者应先洗手,戴一次性洁净手套,按无菌操作原则消毒导管接口及肝素帽,避免污染。给药前需抽回血,以确认导管位置是否正常。3.每日进行评估,最大限度减少导管使用天数,降低CRBSI的风险。需长期戴管者,不建议无感染换管。临床如怀 疑 CRBSI,应先经导管接口和外周静脉分别取血进行血培养,微生物室初步报告高度提示CRBSI时,即拔除导管,留取经皮获取的血样及导管尖端,做血培养,进一步明确诊断。
4.血标本采集方法:洗手,常规消毒皮肤及导管接口。75%酒精消毒血培养瓶口橡胶塞。成人采血量10ml/瓶,小儿2ml/瓶。培养标本至少2套,间隔﹤5min:导管保留者取 中心静脉血和外周静脉血 ;已拔管者,取 外周静脉血和导管尖端5cm。
5.戴管≧24小时者,应开展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目标监测”,及时预测CRBSI风险,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SOP
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的适应症,减少不必要插导尿管及不必要延长留置时间 1.1导尿的绝对适应症: ①解除尿路阻塞;②允许神经元性膀胱功能失调和尿潴留的病人导尿;③泌尿道手术或生殖道手术的病人;④危重病人需要准确记录尿量。1.2引流尿液的其他方法:如病情评估允许优先选择非侵入操作式导尿,或行非侵入引流尿液与插入导尿管序贯治疗方法相结合。体外的集尿系统可能较导尿管置放有较少菌锻练膀胱收缩功能,每日导尿管留置评估促进早拔管.评估内容包括患者情况(体温、泌尿系症征)、导尿装置、尿液情况、膀胱功能、辅助检查)。
2、限制导管持续时间。
3、采用无菌技术插管。
4、持续无菌密闭引流。
第五篇:登革热院内感染防控制度
人民医院
登革热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一、基本要求
(一)根据登革热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切实落实各项措施,有效开展防蚊隔离及灭蚊工作。
(二)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及首诊医生负责制,防止传染源扩散及避免误诊、漏诊。
(三)出现登革热暴发疫情时,按要求设立登革热隔离病房。
(四)加强防蚊隔离和防护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防蚊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
二、隔离技术
(一)隔离原则
登革热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是登革热病毒的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前1天和发病后5天内为病毒血症期,传染性强,对疑似登革热患者应做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二)对登革热疑似或确诊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防蚊隔离措施,个别的疑似或确诊患者进行单间隔离,挂蚊帐。患者的活动应当限制在隔离病房内进行。
(三)当启动登革热隔离病区时,疑似或确诊登革热患者应进行集中隔离。
1.隔离病区必须安装纱门、纱窗、驱蚊液、空调设备等防蚊设施及用品。2.隔离病区内每张病区必须挂蚊帐。
3.隔离病区的纱门、纱窗必须随时保持关闭,门口放置驱蚊剂。4.尽量减少进入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数量。
5.病人原则上不得请假,不得随意到隔离区以外的区域活动。6.限制探视人员数量及探视时间。
7.隔离病区应设有专用的卫生间、洗手池。
8.对隔离病区患者进行登革热防治知识的教育,配合病区工作。
(四)防蚊隔离的终止
登革热病例防蚊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5天,并且热退24小时以上可解除隔离。
三、防护技术
(一)防护原则
根据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及白纹伊蚊及埃及伊蚊的生活特性采取科学的防蚊防护措施。
(二)防护技术适用对象
疑似或确诊登革热病人、隔离病房或隔离病区医务人员、探视家属。
(三)防护要求
1.正确使用蚊帐,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主要在白天进行叮咬及嗜血,在白天休息时及晚上均应挂蚊帐。
2.穿着长袖衣(长袖白大衣)、长裤、袜子。对探病家属做好宣教工作。3.在暴露皮肤、衣服表面喷洒或涂抹驱蚊剂,并根据驱蚊剂药效时间定期使用。
四、医院感染病例管理
(一)预防保健科及时向感染管理科发布收治及我院工作人员疑似或确诊感染登革热病例信息,感染管理科对病例进行监控,及时排查登革热院内感染疫情。
(二)医院工作人员感染登革热时,及时报告科主任、病区护长,并报告感染管理科,自觉隔离、及时治疗。
(三)当出现疑似院内感染暴发时,启动《XXX医院感染暴发处置预案》。
五、加强灭蚊工作,切断传播途径
(一)后勤总务管理部门负责建设防蚊隔离设施及提供防蚊、灭蚊物资。
(二)做好院区内灭蚊工作,尤其在每年登革热流行季节增加灭蚊频率。
(三)全院职工及后勤管理部门应加强环境治理,清除积水,清除杂草、杂物,细小的水体(如水罐、花瓶、坛、树洞等),排查卫生死角。及时清理生活废物及医疗废物,避免伊蚊孳生。
(四)积极开展防蚊灭蚊的宣传工作。
六、登革热相关知识的培训
医务部负责对全院职工开展登革热病原学、流行病学、病例诊治、报告、院内感染防控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全院职工对登革热的认识,掌握诊疗原则,增强防蚊、灭蚊的意识,提高隔离防护的执行力,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医院感染管理科
二0一五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