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染控制专科护士在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作用
感染控制专科护士在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
流感染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 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实行原因分析,提出预防举措。方法 在ICU设置感染控制专科护士,实施相关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以及管理,以及实行感染监控。结论ICU要制订合理的预防机制,对医务人员实行正规的置管训练,还要培养无菌观念,切实抓好血管内导管的管理和监控.可以确保患者的置管安全,防止CRBSI的发生。【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控制人员; 护士;意义
1.引言
血管植入性导管说的是由外周静脉植入进中心静脉的导管。是长久放置在体中的密闭性装备。而临床上普遍运用在输液、介入治疗、长期静脉营养、血透、自体干细胞移植还有血流动力学监测等。ICU患者的病情重而且较复杂,95%以上的病人采用了根据导管植入法赋予的许多治疗。但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也跟着变多。在国外,CRBSI就已经变成了医院内最普遍的感染之一,医院上下感染率为10%~20%。CRBSI加长了住院的时间,提高了住院所花费的费用。耗损了很多的医疗资源。大大加深了病人的痛苦,以至于造成病人病死率的上升。所以。CRBSI的正确诊疗和预防对重症病人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本院设立了感染控制专科护士一职,专门负责ICU病房内感染的检测和管理,本文把感染控制专科护士在预防CRBSI方面的实际操作介绍如下。
2.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分析 2.1忽略对导管的护理
置管时间越长尤其是超出7 d以上的,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概率就会越大,本科确诊的CRI病例有16人,其中男的有l0人,女的6人,年龄段49至90岁,平均年龄为64岁。16人都有严重的基本疾病,在当中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有5人,重症胰腺炎的有2人,糖尿病的有2人,多发性外伤的有3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4人,颈内静脉旁穿刺的有9例次,股静脉旁穿刺的有2例次,锁骨下静脉旁穿刺的有5例次,置管时段最短的为3d,最长的为14 d,平均时间为7d。那么本组有12例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病人置管时间为7d多。一管多用,例如用一根导管来测中心静脉压、推滴注药物等,都会提高感染的危险程度。
2.2 医护人员的操作
医护人员没有强势的无菌观念、操作熟练度不高,不按规定操纵冲管或者封管,导致遭污染的液体或药物进入病人身体中就会轻易导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使得细菌在导管的定植感染下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2.3病人的自身条件
病人的自身条件差,如年老体衰,有基础疾病的,合并多种疾病的,就更会导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3.感染控制专科护士在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方面的实践 3.1引入和制定指南
根据CRBSI发病原因,应该加强对相关置管操纵人员实施正规的训练,为的是降低医源性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的基础。从腔内外的途径至污染的液体径直输送,任何步骤都和操纵人员的熟练度息息相关。根据研究证明了,锁骨下静脉导管放置小于50根的医师,那么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要高于熟练医师。引入美国CDC2002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指南以及08年美国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措施,拟定了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指南。内容为①置管时无菌防御最大值:要求佩戴帽子、口罩以及无菌手套、穿好无菌防护衣、铺设大面积的无菌巾等。②碘酒和酒精绝对消毒皮肤并等自然吹干。③规范的清洁手措施:触碰血流导管穿刺部位前后都要及时清洁手部。穿刺前后、更新敷料和静脉输液管都要清洁手部等。④按照导管的用处采取合适的导管材料例如抗感染导管的采用以及插管部位,这里的中心静脉导管要尽量选择锁骨下静脉,这样可以降低采用股静脉的机率。⑤维持导管的密封性,尽可能降低不必要的打开输液通道的操纵,根据规范的操纵流程实施导管的维护工作。⑥透明的敷料要保持每7d更新一次。纱布敷料要保持每2d更新一次。在更换敷料时,要用75%的酒精以及安尔碘消毒皮肤每项都要3次,消毒的面积要比敷料面积大。
3.2制订护理操作和交接班的指南
交接班第一要查看中心静脉导管,再触碰其他地方,操纵要从干净区到污染区,并制作操纵顺序表,贴在床的边缘,指定相关医务人员实施。要是操作从病人的其他部位到导管部位,就必须严格洗手或者进行消毒手部工作。3.3组织医护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培训的具体要求包括:手部卫生以及中心静脉导管放置以及维护。例如七步洗手法、洗手方式、戴手套方式、导管放置以及维护进程。培训方法有集体教课,模拟实践以及小组讨论等方式。其次,带领科室外出进修的护士仔细观察其他医院感染控制方面做得优秀的地方。再回科简介以及模拟。3.4导管的护理和观察
每班医务人员要加强病房的巡查,如发现输液系统有漏液、漏气等现象时要实时更替,三通、输液导管及接头更替1次/d。静脉导管在一般情况下不能有其他的用处,像抽血、输血等,为了防止栓塞及加大污染的机率。滴注结束后用肝素稀释液(50单位/ML)5—10 ML正压密封,患者有出血症状时只用生理盐水封管。封管后要用无菌纱布裹好后得当的固定在皮肤上。无菌透明敷料每星期更替2次,遇到出汗较多的患者时要实时更替。更替时先用安尔碘清洁导管入口和周边的皮肤组织2遍以上,再用酒精来消毒,等晾干后就可以贴上。察看感染症状:局部感染症状有皮肤发红、温热、肿胀、触痛及有分泌物淌出;全身感染的症状有菌血症、极致疲惫、轻微的发热颤动、持续高热待查。如果出现有关的感染现象就要拔管并进行检查。
4.ICU感染控制专科护士的设立对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意义
通过实践更加证明了感染控制专科护士在感染控制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减少了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在患者身上的发生机率。这是由于。一是感染控制专科护士能运用在感染控制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为病人供给护理服务.还能为病人及其家属传输相关的教育,加快康复速度以及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二是对同行的医护人员可以供给感染控制专科方面的知识意见。辅导和监视其他医护人员切实搞好医院感染控制举措。5.专科护士进行感染监测的意义
专科护士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实时预见性监管.并把结果实时反应给临床医务人员。能有效提高感染控制质量。把实施医院感染控制后和实施前的工作实行对比。让医护人员能清楚的看到自己的提高以及不足之处。能继续改进质量。和国际国内其他医院相比。能够看到与其他区域的差距。国内外经验告知我们CRBSI是能够掌控的,这些年来渐渐提倡零失误。这使我们看到了自身的差距,也让ICU医务人员看到其工作依旧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从而能够有效地加大医护人员实行感染控制的积极态度。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依旧有很多方面需要加强和探究。还有许多的研究工作需要去完成,所以要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感染控制举措,才能更有效地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6.总结 ICU病房病人通常都是些病情危及、抵抗力差,需要长期服用抗菌药物、输送静脉营养和需要反复检查治疗的。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是医院普通病房感染的3至5倍。血管内放入导管为病危患者处置以及救治提供了及其重要的血管道路,可是随着血管内装备运用的增加,操作过程不合格,导管材料质量参差不齐。医务人员缺乏无菌观念,让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出现逐年升高的趋势,进一步也让有关的并发症、病死率以及医疗费用明显提高。因此,重视监督和剖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要素。选取有效的预防举措。增强临床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完善监控系统,这能提高长期有效和安全地运用中心静脉置管率。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参考文献】
(1)艾宇航.静脉导管感染[M]//徐秀华.临床医院感染学.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60-364(2)张朝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J].护理研究,2010,24(6):1415—1417.(3)肖一珍.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感染因索分析及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7,13(1):94—95.
(4)桂华.尹有冤.导管相关性感染[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7.24(6):235—237.
第二篇: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
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
一、目的预防和控制导管血流感染,保证医疗安全
二、适用范围
临床科室、麻醉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三、依据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涵(2019)
480号
四、内容
(一)直管前
严格执行留置血管内导管的适应症,只有在必须时才能使用,并尽早拔除。
(二)置管时
1、置管人员应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必要时穿无菌手术衣。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置管部位铺大无菌巾,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
3、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和手消毒。
4、选择合适的置管穿刺点,成人应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股静脉。
5、严格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自穿刺点由内向外以同心圆方式消毒,共2次,消毒范围直径应>15cm,待干后(>2分钟)或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再置管操作。
6、患感染性疾病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宜进行置管操作。
(三)置管后
1、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血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2、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无菌纱布为1-
-2天,无菌透明敷料为3-
7天,如果纱布或敷料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3、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洗手或手消毒,必要时戴无菌手套。
4、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应用75%酒精或0.5%进行消毒,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5、做好宣教工作,指导患者沐浴或擦身时,注意保护导管。
6、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或者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同时进行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积极控制感染。
7、有完整的操作与观察处置记录。
8、每天评估留置导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应及时拔除导管。
9、紧急状态下的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48小时内尽快更换导管。
10、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监测、分析与反馈。
11、科室应当根据医院感染监测结果的反馈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有效降低感染率。
第三篇:供应室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供应室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摘要】
目的:供应室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同时供应室管理也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的组成部份,其核心是通过消毒灭菌质量的管理,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方法:依据《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和管理措施,依靠自我约束,严格遵照实施,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结果: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的实施,提高了供应室的工作质量。结论:只有认识到供应室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重要性,加强供应室质量管理,才能达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关键词】供应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无菌质量
【中图分类号】R10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436-02
经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医院感染现已成为世界各国各级医院面临的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是世界各国住院病人性病率和死亡增加的主要原因。而供应室是向全医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无菌物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及患者的生命,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科室。虽然供应室各项规章制度健全,职责和质量标准制度详细,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都存在一些共性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经过实施保证了无菌物品的质量。供应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措施
1.1 供应室合理的布局:供应室的建筑布局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其合理的布局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保障,应符合卫生学标准,严格执行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供应室应接近临床科室,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应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内部布局要合理,区域间应有实际屏障,路线及人流、物流采取强制通过的方式,由“污”到“净”,不得逆行。尽可能建热源监测室、卫生间等,合理的流程布局,减少了感染机会,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2下收下送管理:下收下送车辆改为全密闭式,由两名护士负责,一人推无菌物品车发放各病区需要的无菌物品,另一人推污物回收车负责污染物品回收,保证洁污分开,每次使用后消毒处理。拒收带有血渍等污染的医疗器械,因为这些器械如不及时处理,潮湿环境放置会有大量的微生物生长繁殖,自然环境存放超过一小时的污物变干成结痂,两种情况都会影响清洗效果。对使用后的器械,应立即用清水充分清洗,污染严重带有血渍脓渍体液的器械用多酶浸泡5-10分钟,然后再进行处理。
1.3污染物品的彻底清洗: 影响物品清洗的因素很多,主要问题是对污染物清洗不重视,认为高压灭菌后,就能达到绝对安全水平。如果不彻底清洗干净,将会影响化学消毒灭菌剂和物理消毒灭菌法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所以护士长、质检员要对清洗环节经常指导监督,定期检查物品的清洗质量,抽查污染物品清洗后隐血试验,以判断清洗效果,确保清洗质量。当前最好最彻底的清洗方法是用多酚液机械清洗加手工清洗,机械清洗不能代替手工清洗,管腔类物品用超声清洗机清洗,机械清洗可彻底清除肉眼看不见的有机物,复杂器械尽可能柝开进行清洗,轴节、咬齿、生锈和复杂结构的器械要认真清洗,保证器械彻底清洗的效果。
1.4 灭菌物品的管理和监测: 包装好的待灭菌物品从最后一次用新鲜过滤蒸馏水冲洗到灭菌开始的时间不应超过1-2小时,按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排列在高压灭菌器内,每个消毒包内放化学指示卡,包外黏有3M化学指示胶带,在灭菌后或开包使用前检查是否达到灭菌的色泽状态。无菌物品发放时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植入物及植入器械应在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紧急情况生物灭菌植入型器械,可在生物PCD中加用5类化学指示物,5类化学指示物合格可作为提前放行的标志,生物检查的结果应及时通报使用部门。
1.5 供应室的制度化管理: 供应室开展的各项工作,其核心就是提高灭菌质量,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把这一系列的工作程序和管理措施形成各种制度,如下收下送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无菌物品存贮和发放制度、一次性物品领取制度、各操作间工作制度等,要求工作人员按照制度去实施。由护士长和两名护士组成质量监控小组,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给予监督考核,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调查分析提出整改措施,保证消毒灭菌质量,制度化管理使各项工作规范化,并成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手段。加强供应室护理人员的“慎独”修养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加强“慎独”修养,这是由消毒供应室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供应室的工作从回收到清洁到无菌,每个环节质量都是无人监督的,并且工作的独立性很强,每个岗位按分工独立完成,护士工作是否认真负责,很大程度上依靠护士的责任心,“慎独”修养的自我审视和自我约束。如果出了问题,可导致医院感染发生。加强“慎独”修养提高实事求是。供应室护士必须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在实践中磨练自己,使之达到“慎独”的高尚道德品质,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一旦自己违反了操作规程或出现了差错需主动承认错误,并自觉改正,避免医院感染发生。职业业务水平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大力普及医院感染知识,学习消毒、灭菌、隔离知识与进展及其在医院感染和控制中的应用,熟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意义,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消毒灭菌药械的性能,操作规程与浓度监测方法,消除供应室护士没有专业知识,单纯机械操作的错误思想,用严格无菌流程工作观念的理论来指导实际操作,掌握医院感染监测,确保灭菌质量。除经常组织人员在院内学习医院感染知识,还经常组织人员外出学习,集中培训分组讨论,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规范操作,消除隐患。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通过上述管理措施的实施,把供应室工作从“事后检查”转变为“提前预防”,把“事故处理”转变为“事前把关”,保证了无菌物品的质量,发挥了供应室的作用,达到了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小青,吕玉芳《供应室的制度化管理工作》China J Nosocomiol Voi.14No.10 2004.1154
[2]戴先红,王银孩,高素珍《供应室在预防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6年6月第1卷第6期
[3]张宝华《供应室的医院感染控制》淮海医药2005年2月第23卷第1期
[4]邹宗芹,赵玉芝《供应室护理人员慎独修养与管理》中国家庭医学研究,2003.10(5).358
第四篇:ICU护士对预防医院感染的相关专科知识欠熟悉
ICU护士对预防医院感染的相关专科知识欠熟悉
调查显示,护士对VAP、CRBSI及多重耐药菌隔离防护3方面专科知识的答对率不足60%,其中低年资护士更甚。低年资护士普通存在不理解以下专科知识:(1)VAP的临床表现、呼吸机吸入气体的温度以及呼吸机管路的更换时间、下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发病因素、吸痰时如何做好双向防护。(2)CRBSI的预防、导管的留置时间和换药时间、三通接头及肝素锁的更换时间。(3)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基础疾病、入住ICU时间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相关性。有文献报道,ICU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0%~30%,感染最常见部位为呼吸道,其次为泌尿道及血液[4],这主要与ICU的环境因素、患者的年龄、机体因素、侵入性操作多及高效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等有关[5]。但本调查发现,ICU护士对这些专科知识的掌握不理想,尤其是低年资护士,低年资护士在VAP、CRBSI及多重耐药菌的隔离防护方面的调查得分显著低于高年资护士(P<0.01)。59.8%的护士表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有关VAP、CRBSI及多重耐药菌隔离防护知识培训。
对策护士手卫生亟待改善 要控制ICU的医院感染,改善护士手部卫生的行为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因此要加强护士的管理,定期进行洗手教育,提高大家对手部卫生的认识,落实规章制度,规范洗手的关键在于落实与持久,每月对护士进行手部细菌检测培养,并将每月的洗手检查考核结果公之于众,以便提高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另外,还要改善洗手的设备和用物,例如提供数量充足的洗手池,位置合理,便于使用,水龙头最好用感应开关;提供含皮肤保护剂的洗手液或消毒、油性肤脂,干手的一次性纸巾和毛巾等。保证各项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 要加强ICU护士尤其是ICU低年资护士的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使护士熟练掌握无菌技术,熟知各种仪器、各部件消毒灭菌的知识和方法,熟悉隔离标准及应采取的隔离技术。发现或疑有感染时,应立即采集相应标本送检,建立感染患者登记上报制度,定期对患者的病原体检出情况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3 加强对ICU的护理管理 ICU是全封闭、全方位、高质量的精心护理场所,所收治多是危重症的患者,所以ICU护士的行为举止、各项操作缺乏来自外界或患者的有效干预和监督,因此,ICU护士的慎独修养至关重要,护理管理者要加强对ICU护士的素质培养,定期进行检查督导;还要创造各种条件为低年资护士提供专科知识的教育,鼓励她们通过网络、自学、学术讲座等多种途径掌握相关的知识,提高低年资护士的业务水平,使她们积极主动参与医院感染控制。另外,要合理安排ICU的人力,避免由于超负荷的工作而简化或违反护理工作程序,造成人为的医院感染。
第五篇:护理干预在控制神经内科ICU病室医院感染中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在控制神经内科ICU病室医院感染中的作用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控制神经内科ICU病室医院感染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抽取本科室收治的252例ICU住院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状况。结果:经过分析比较,干预组患者中医院感染10例(7.97%);对照组患者中医院感染32例(25.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控制神经内科ICU病室医院感染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神经内科ICU;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2-0138-01
神经内科ICU的病人多是脑部疾病,患者由于年龄偏大、运动功能障碍、免疫力低下,大量抗生素的使用和各种侵入性操作,是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而医院感染会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1]。因此,为降低临床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现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ICU 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患者资料,针对ICU生理特点、病情、治疗、护理手段及ICU的环境设施分析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科室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252例住院患者,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126例,其中脑出血的患者有44例,脑血栓的患者60例,而脑栓塞的患者22例,年龄为42~78岁,平均(69±4)岁。而干预组有126例患者,其中脑出血的患者43例,脑血栓的患66例,脑栓塞的患者,17例,年龄37~81岁,平均(66±7)岁。两组病人基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
1.2方法:将252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状况,然后将两组进行对比分析。
1.3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主要依据国家卫生部文件《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执行。
1.4护理干预
1.4.1严格的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认真的执行各项的消毒隔离制度是有效的干预ICU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主要保持室内的通风和干燥,并做好室内的空气和地面以及物品表面和床单的终末消毒工作,并采用空气净化器进行持续的净化,保证操作的前后正确的洗手或者用消毒液进行涂擦双手。此外对与传染性的疾病患者需要给予隔离,并在床尾做好隔离的标记,相关的工作人员进入ICU需要穿规定的工作服、鞋,并戴好帽子与口罩[2]。
1.4.2严格无菌操作:对于患者吸痰和导尿以及深静脉置管时需要严格的做好无菌操作。在患者吸痰时戴上无菌的手套,并使用一次性的吸痰管,同时保持好尿路系统的密闭性,及时的做好会阴的护理,并保持尿道口的清洁,一般尽量的缩短留置导尿的时间。采取静脉穿刺需要皮肤隔日进行消毒,每周进行2次的更换敷贴,同时密切的观察穿刺处的皮肤有无红、热、肿、痛以及全身的症状,例如出现发热和白细胞升高等炎症的出现时,需要对导管的皮下段进行细菌的培养。
1.4.3加强基础护理:护理工作人员需要认真的进行口腔和呼吸道的护理,其中口腔的护理每日进行2~3次,并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每l ~2h对患者翻身和拍背1次,从而使痰液及时的充分排除。另外还需保持床单位和皮肤的清洁与干燥,做好氧气湿化瓶和管道的消毒,一般湿化瓶和湿化液需要每天进行更换。
1.4.4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加强医务人员相关的过关培训,其目的是使每位医务人员能够深入的认识到做好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同时严格的落实各项制度。另外通过培训,督促医务人员在每次的操作前后需要正确而有效的进行洗手,做好防止病原菌的传播。
1.4.5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调查显示,长时间使用不合理的抗生素是导致真菌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真菌的感染部位表现为呼吸道,因此对于ICU患者在进行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时,需要做好防止真菌感染的措施。因此,正确的掌握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并根据药物的敏感试验进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需要及时的停药,以防止二次感染和耐药菌的产生。
1.5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的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x2检验,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感染率为25.40%,干预组为7.94%,差异显著。见表1。
3讨论
对于ICU的医院感染,主要表现为呼吸道为主,而且基础的疾病主要以损伤性的疾病居多,一般 ICU的患者的病情比较危重,卧床的时间也比较长,并且大多数的患者都处于昏迷的状态,基本上丧失了咳嗽的能力,并且气道的分泌物很难排除,因此,这些都为细菌的滋生和繁殖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如何进行有效的防止医院感染发生是医务人员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要做好防护:加强病室的环境监测;严格的遵守无菌的原则;合理的使用抗生素药物;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3]。医院感染的最大挑战不是没有指南可以依照,而是没有很好地遵循指南,如果能够认真执行指南,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所导致的结果,应当严格遵守医院感染防治的各项规程,才能达到最佳防治效果。综上所述,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神经内科ICU病室医院感染率,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超.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控制感染初探「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11,34(3):216-217.[2]柴娜.ICU医院感染初步原因分析预防[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2):238-239.[3]王跃群,叶古祥,施米娜.ICU医院感染状况的调查及预防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