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圳经济特区金银市场管理暂行规定大全
【发布单位】81908
【发布文号】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16号 【发布日期】1989-02-21 【生效日期】1989-02-2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深圳经济特区金银市场管理暂行规定
(深圳市人民政府1989年2月21日发布,1993年 10月21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16号重新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建立正常的金银市场秩序,对金银经营、交易做到疏管结合,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施行细则》和《对金银进出国境的管理办法》,结合深圳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第二条 国家对金银实行统一管理。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以下简称特区人民银行)为深圳市管理金银的主管机关,行使下列职权:金银的收购与配售;会同特区物价主管机关管理金银收购与配售价格;会同市政府经济发展局、工商管理局审批经营(包括加工、销售)金银制品、含金银化工产品以及从含金银的废渣、废液、废料中回收金银的单位;管理和检查金银市场和金银生产加工厂;监督规定的实施。
第二章 对经营单位和个体银匠的管理
第三条 第三条 凡在我市从事生产、销售、加工金银制品(含金银化工产品、金银饰品),改制修理金银首饰以及从含金银的“三废”中回收金银的单位和个人,须向特区人民银行申报,经银行会同市经济发展局审查批准后,发给“金银经营许可证”。并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注册,颁发营业执照后方可营业。
第四条 第四条 经特区人民银行批准,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经营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地点、规定的范围从事经营。
第五条 第五条 金银饰品零售单位,须按规定从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有金银饰品批发权的单位进货。任何零售单位均不得从事批发业务(沙头角镇内和免税商品企业公司金饰品销售点的进货渠道另行规定)。
凡内地银行用于有奖储蓄前来购买金银饰品的,一律凭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省、市、自治区分行的介绍信,经特区人民银行审核,到指定的有批发权的单位购买。
第六条 第六条 以外汇计价销售的金饰品,其批发价不得高于原材料价的10%(不另加任何费用)。如经批准允许转用人民币计价销售的,其价格可按高于外汇调剂中心一星期内平均调剂价的1%左右掌握。
第七条 第七条 经批准,从国外或港澳地区进口金银原料在深圳特区加工金银制品、产品全部返销境外的企业,须按以下规定办理:
(一)凭市政府有关批文和特区人民银行的批准文件、来料加工合同,向海关办理申报进口金银原料手续。
(二)金银原材料进口时,由海关加封,并持来料加工合同,送经特区人民银行办理登记重量、成色用途的审查手续后方可使用。
(三)加工出口的金银产品,不论含金银量高低,均须由特区人民银行检查产品所含金银重量、成色,填核对合同,填发《金银产品出口许可证》。
(四)海关凭特区人民银行的《金银产品出口许可证》和有关的报关单查验放行。
第八条 第八条 经营加工金银及其饰品、产品的单位,须按特区人民银行的要求定期报告经营加工情况,接受特区人民银行及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九条 第九条 经批准的个体银匠,可以从事代客加工和修理金银制品的业务。
第三章 金银收购管理
第十条 第十条 凡经营和使用金银的单位(包括医院、照像馆),应积极从含有金银的“三废”(废渣、废液、废料)中回收金银。无回收能力的单位可将金银“三废”交售给经特区人民银行批准的回收单位进行回收。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统一办理的进口金银和矿产品中采炼的副产金银,除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留用,或按照规定用于进料加工复出口的金银以外,一律交售给特区人民银行。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公安、司法、海关、工商行政管理、税务等国家机关依法没收的金银及其制品,一律交售给特区人民银行。
第四章 金银配售管理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凡需用金银作生产原材料的单位,必须提出申请计划,报经特区人民银行审核转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审批,并按核批的数量,根据生产进度分批供应。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特区内的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以及外商订购金银制品或加工其它含金银产品,要求供给金银的,向特区人民银行提出申请,经审核后转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审批,在批准的数量内,用外汇购买。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各使用金银单位,必须建立使用登记制度,严格做到专项使用,结余交回。
第五章 奖励与惩罚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单位或个人,由特区人民银行给予表彰或物质奖励:
(一)检举揭发违法生产、加工金银及其制品,成绩显著的;
(二)检举揭发违法销售、调剂、留用、转让金银及其制品、事迹突出的;
(三)为保护国家金银与走私等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对国家有贡献的;
(四)向特区人民银行交售罚没金银的办案单位,按照中国人民银行银发<1988>106号文件的规定,由特区人民银行补给办案经费。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违反《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施行细则》、《对金银进出国境的管理办法》以及本规定的,视其情节轻重,由特区人民银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公安机关或海关给予下列处罚:
(一)违反本规定第三、九条,未经批准,非法经营金银业务、收购、买卖、加工金银及其制品的,由特区人民银行或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没收全部金银和非法所得,情节恶劣的,可处以等值金银价款50%以下的罚款。
(二)违反本规定第十一条,自行销售、交换和留用金银的,由特区人民银行强行收购或贬值收购;情节恶劣的,并处以违法等金银价款50%以下的罚款。
(三)违反本规定第四条,擅自改变经营范围一个执照设多个分店、套购、挪用、克扣金银的;违反本规定第五、六条,进货渠道不正当的销售单位和违反金银批发规定的批发单位,由特区人民银行或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贬值收购违法金银,没收其非法所得;情节恶劣的,可以并处以等值金银价款20%以下的罚款。
(四)违反本规定第八条,不向特区人民银行报告金银经营活动情况,或弄虚作假的,特区人民银行先予以警告;连续三个月不送报或弄虚作假的,应责令停业整顿;情节恶劣的,由特区人民银行收回“金银经营许可证”或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取消其经营项目。
(五)违反本规定第十二条,自行处理没收金银的,由特区人民银行强行收购,并处以等值金银价款10%的罚款。
(六)违反本规定第十五条,擅自改变用途或者转让金银原材料的,由特区人民银行予以警告,或者收回已配售的金银,对高价转售的金银原材料,除没收全部非法所得外,另处以等值金银价款10%-50%的罚款,直至停止供应金银原材料。
(七)对违反国家进出境管理规定、走私金银的,由海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细则》第十一条规定处以等值金银价款以下的罚款,并补征税款;在深圳特区内利用金银进行黑市交易的,由特区人民银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公安机关予以没收,并处以等值金银价款100%的罚款。
(八)违反本规定第七条,拒绝特区人民银行以及有关部门监督检查,或在加工金银制品过程中弄虚作假,以及未经批准擅自接受内加工和销售任务的,特区人民银行有权责令其停工检查,情节恶劣的,取消其金银加工业务。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已构成犯罪行为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本规定的罚没款项全部缴交深圳市财政。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本规定由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深圳经济特区合作建房管理暂行规定
【发布单位】81909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1-08-17 【生效日期】1991-08-1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深圳经济特区合作建房管理暂行规定
(1991年8月17日深圳市国土局发布)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管理,规范房地产市场中的合作建房作为,根据国家、省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深圳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合作建房是指在特区范围内的一方出地、一方出资或一方出地双方或多方出资合作开发经营房地产,并且合作各方对建成的房地产进行产权分成的,或以土地入股,合作开发经营房地产后进行利润分成的行为。
第三条 第三条 合作建房并产权分成,或土地入股利润分成的行为均为房地产转让行为。
合作建房未经深圳市国土局(以下简称市国土局)批准、并补交地价的,一律不颁发《房地产证》。
第四条 第四条 通过招标、拍卖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公司、企业或个人,在领取《房地产证》后,可以与地方合作建房,但必须在签订合作建房合同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深圳市房地产权登记处(以下简称市登记处)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换领《房地产证》。
第五条 第五条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部队、卫生、文化、教育、科研单位和市政公共设施等非营利性用地(包括通过协议及行政划拨取得土地使用权),不得与地方合作建房。
第六条 第六条 通过协议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在向市国土局提交下列文件,经市国土局批准,按市场价格补足地价款后,可与地方合作建房:
(一)与地方合作建房申请书;
(二)《房地产证》;
(三)合作建房合同。
第七条 第七条 通过行政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向市国土局提交下列文件,经市国土局批准,并与市国土局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按市场价格补交地价款后,可与地方合作建房;
(一)与地方合作建房申请书;
(二)用地红线图或《房地产证》;
(三)合作建房合同。
第八条 第八条 经市国土局批准合作建房的单位或个人,应在接到市国土局批准文件之日起十五日内到市登记处办理变更登记,换领《房地产证》。
第九条 第九条 在特区内注册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可出资与地方合作建房,没有房地产开发权的单位不得作为出资方与地方合作建房。
第十条 第十条 合作双方中有一方具有房地产开发经营权的,其建成的房地产可以销售。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在特区内注册的具有房地产开发权的“三资”企业参与合作建房的,开发建设的房地产只能销售给在特区内注册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行政事业单位或个人,不得销售给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参与合作建房所使用的土地属计划内外销用地的除外。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合作建房为商品住宅的,在经营时必须按深府[1989]274号文第三十六条规定的范围销售。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将农村规划红线内的工商用地与地方进行合作建房,建成的房地产可以自用或出租。需转让的,所占用的集体所有的土地自转让之日起转为国家所有。
农民个人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得的住宅用地,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他方进行合作建房。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本规定颁布前未经批准已签订合作建房合同或协议,且未经市国土局批准的,按下列规定处理(用招标、拍卖土地进行合作建房的除外):
(一)合同未实际履行的,合作双方可以自行解除合同,或申请人民法院判决解除合同。
(二)合同正在履行的,可以继续履行,但须按第四、六、七、八条有关规定的程序补办手续,按1991年协议地价标准补交地价,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实施条例》有关规定处以罚款。
(三)合同一方或双方要求解除合作合同的,是继续履行或解除合同由市国土局按投资情况予以决定。继续履行合同的,按本条第二款规定处理。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第五条至第十三条规定的,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处理,情节较重的,经市政府批准,收回其土地使用权。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因合作建房引起的纠纷案件,由市国土局受理。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深圳经济特区汽车摩托车维修行业管理暂行规定
【发布单位】81908
【发布文号】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16号 【发布日期】1991-12-14 【生效日期】1991-12-1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深圳经济特区汽车摩托车维修行业管理暂行规定
(深圳市人民政府1991年12月14日发布,1993年 10月21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16号修订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加强深圳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汽车、摩托车维修行业的管理,维护维修企业及用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维修质量和交通安全,根据交通部、国家经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 汽车维修行业管理暂行办法》及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广东省汽车、摩托车维修行业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结合特区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在特区范围内从事经营汽车、摩托车维修的企业和个人。
第三条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汽车、摩托车维修行业是指从事经营(主营或兼营)汽车、摩托车大修、总成大修、维护、小修及专项修理业务的企业和个体维修业户。
前款所称专项修理是指专门从事汽车、摩托车车身修理、喷漆、电器设备修理、蓄电池修理、蓬布、座垫修理、水箱修理、轮胎修理、更换汽车门窗、汽车空调器修理以及有关汽车、摩托车的单项性维修业务。
第四条 第四条 深圳市运输局是特区汽车、摩托车维修行业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依据本规定对汽车、摩托车维修行业实施管理。
第二章 维修业户的设立、开业、变更及年审
第五条 第五条 申请经营汽车、摩托车维修业务应先向市主管部门申报,经批准后,向主管部门申领《技术审查合格证》,然后再向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
第六条 第六条 领取《技术审查合格证》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具备与经营汽车、摩托车维修项目相适应的场地、作业厂房,并提供红线图、《房地产权证》或租地合同书。属待建的厂房应提供建设规划部门核发的建筑许可证;
2、作业场地及建筑物必须符合城管、公安消防、环境保护部门的有关规定要求,不准占用道路及公用场所、不许妨碍交通,影响市容,同时必须符合城市噪音、排污管理规定的要求;
3、具有与经营项目相适应的资金;
4、在本市开设独立的银行帐户。
(二)技术条件
1、具备与经营业务相适应的维修、检测设备和符合标准的计量工具;
2、具备与维修类别相适应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汽车维修专业大专以上专业知识并取得符合任职条件的助理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者或从事汽车修理技术工作三年以上的机械工程师),一类汽车维修业户技术人员数应不少于生产人员的3%;
3、《广东省汽车、摩托车维修行业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及其“补充规定”中规定的其它技术条件。
第七条 第七条 个体维修业户除具备前条的有关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申请人须持有当地有效的户口证明和我市劳动部门颁发的待业证书。
(二)申请人必须具有相应(或一定)的技术能力并能直接从事汽车、摩托车维修业务。
第八条 第八条 维修业户变更营业地点,应报主管部门审查,符合条件的向原登记发照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并报公安部门备案。
第九条 第九条 企业变更名称,须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手续,并向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 第十条 行业内经营范围的变更,参照本规定第五条、第六条的程序办理。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维修业户应在工商执照年审前,到主管机关或管理部门履行一年一度的技术条件审查。年审合格者,方可继续经营;不合格的,视其情况给予整改、降级、直至取消其经营资格。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维修业户需停业或歇业的,应向原批准机关申报,并在获准后的一个月内向交通、工商、税务部门办理有关手续,缴销《技术审查合格证》和《营业执照》,清理债权债务并公告。
第三章 维修质量管理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汽车维修业户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局发布的汽车修理技术标准(GB3798~3803-83、GB5336-85)和交通部颁发的汽车修理技术标准(JT3101-81)的规定以及主管机关与标准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执行。
摩托车维修的质量标准,可参照上述有关技术标准执行。
汽车的 安全技术要求按国家标准局发布的GB7258-87、公安部颁发的《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标准》及广东省公路运输管理局制定的《汽车维护规程》执行。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维修业户必须保证维修质量,建立健全质量检验和车辆维修登记制度(所有登记资料必须保留三年或以上),配备专职检验人员。凡进行大修和解体维修的车辆出厂时,承修单位应向用户提供全部技术档案、出厂合格证等技术文件。车辆合格出厂后,要按《广东省汽车、摩托车维修行业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补充规定”中第六条规定的保修期内的责任保障期限和车辆质量保障里程执行。在保修期内,因维修质量造成的机械事故和经济损失,由承修单位负责。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维修业户与用户发生维修质量纠纷时,双方可提请市主管部门会同技术监督部门仲裁。
第四章 维修收费管理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维修业户必须按照省、市统一的维修工时定额和维修收费标准计算维修作业工时和维修费用。不准随意加价、滥收费用。严禁采用给私人回扣钱、物等违反国家财务制度的不正当手段,搞非法经营。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维修业户在收取维修费时,必须使用税务部门统一印制的“汽车、摩托车维修业专用发票”和交通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工时费结算明细表”及“材料费结算明细表”。
第五章 维修车辆的管理及二保、事故车辆定点厂的设置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维修业户对进厂待修的车辆及其设备工具须清点登记,并负保管责任。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维修车辆的路试,必须按公安机关的规定执行;对交通事故车辆,必须由当地公安机关签署意见后,维修业户方可承修。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未经当地公安及有关部门批准,不许承接车辆改装、车身改色、更换车辆发动机和更改车辆发动机号码。严禁利用维修配件拼装车辆和对来历不明的车辆进行收购拆件使用。如发现可疑车辆,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车辆年审二保定点厂和事故车辆定点厂的设置,必须具备“维护”或“维护”以上类别的技术条件,由有关部门与主管部门联合审查,并由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凡在我市设立车辆特约维修中心(点)的,须经主管部门批准。
第六章 检查、监督和处罚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维修业户,主管部门可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经济制裁、停业、吊销《技术审查合格证》的处罚。被处罚的单位,须按时到指定地点接受处理。主管部门对维修行业实施检查、扣证、扣物时,必须出示有效的检查证件,对涉及违章扣证、扣物时,应向被扣人开具扣件凭证。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凡未领取《技术审查合格证》而经营汽车、摩托车维修业务的企业和个人,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责令其立即停止营业,并可处以2000元以内罚款,拒绝接受处罚的,可封存其生产工具。如属无工商营业执照或税务登记的,除按以上规定处罚外,由工商、税务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凡超越维修技术等级、类别而违章作业的,每次给予500-2000元以内罚款。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凡经主管部门审查发现不符合技术条件要求的维修业户,吊扣其《技术审查合格证》并责令其在限期内停产整顿,对在此期间内仍继续维修业的,按无《技术审查合格证》的规定进行处理。造成技术质量事故的,由其企业主要负责人或责任人负责。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凡被主管部门吊销《技术审查合格证》或违反第十二条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如属兼营的,则注销其该项目的经营资格。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八条 对不按规定使用(含不使用)税务部门统一印制的“汽车摩托车维修业专用发票”和交通部门统一印制的“工时费结算明细表”与“材料费结算明细表”的维修业户,除按税务管理有关规定处理外,每次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对采用给私人回扣钱、物手段搞非法经营或给其它单位或个人代开税务发票、工时费、材料费结算明细表的维修业户,除按税务管理有关规定处理外,对当事人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条 第三十条 对不遵守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制定的汽车摩托车维修工时定额、收费标准计收维修费用,经查属实多收费的维修业户,除责令其向顾客退回多收部分外,并可按多收部分的五十倍给予罚款处理,但最高罚款额不超过2000元。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一条 对违反公安部门车辆管理有关规定,用维修配件拼装、改装机动车辆或对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未经公安车管部门签署修理范围意见而实施维修的维修业户,主管部门可暂扣留或封存其车辆,并按规定移交有关部门处理。车辆被扣期间,涉及的一切费用,由承修单位负责。
第三十二条 第三十二条 个体维修业户如将《技术审查合格证》转卖或承包给他人使用的,注销《技术审查合格证》,并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三条 第三十三条 擅自更改经营地点不报告主管部门的,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直至吊销《技术审查合格证》。维修业户雇聘市外的从业人员(技术人员、技术工人)未经市主管部门审核的,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 第三十四条 对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技术质量标准要求而造成机械事故或经济损失的,除由承修单位负责赔偿因此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外,还应追究当事人和主管负责人的责任,触犯 刑法的,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第三十五条 第三十五条 凡顾客投诉属实和被主管部门或其它有关管理部门检查发现有违犯本规定的行为,一律记入档案。一年累计三次(包括三次)以上的,可责令其停产整顿,并按年审不合格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六条 第三十六条 被处罚的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天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天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第三十七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市场管理的试行规定
【发布单位】81908
【发布文号】深府[1989]274号 【发布日期】1989-07-13 【生效日期】1989-07-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深圳经济特区
房地产市场管理的试行规定
(1989年7月13日深府[1989]274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加强深圳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房地产管理体制改革,尽快建立房地产市场的新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条例》)、《深圳经济特区商品房产管理规定》(以下简称《商品房产管理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第二条 深圳市建设局(以下简称建设局)负责统一管理特区房地产市场,是特区房地产市场的主管部门。
市建设局在履行《运动场管理条例》规定的职责时,仍使用深圳市国土局(以下简称市国土局)的名称。
第三条 第三条 深圳市房地产权登记处(以下简称市房地产登记处)是特区房地产登记机关,负责统一办理房地产的总登记、变更登记、抵押登记以及其他登记事项,代表深圳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政府)颁发《房地产证》,收取土地使用权转让费,调解房地产权纠纷。
第四条 第四条 深圳市物业估价所(以下简称市物业估价所)负责办理特区土地和房产估价事宜,调解房地产价值纠纷。
第二章 土地的开发、出让
第五条 第五条 特区土地以市政府开发为主,由市政府统一出让。土地开发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划出一定区域,由市政府出资,承包给开发企业开发,开发企业收取适当的利润,开发后的土地全部交政府有偿出让;二是由开发企业出资开发,开发后由市政府划出部分土地出让给开发企业经营或转让。两种方式都必须订立合同。
第六条 第六条 特区国有土地使用权采取协议、招标、公开拍卖方式有偿出让。用地单位和个人必须与市国土局签订土地使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 第七条 以协议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的范围:
(一)高科技项目用地;
(二)市政府兴建的福利住宅用地;
(三)国家机关、部队、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研和市政公共设施的非营利性用地;
(四)市政府批准的其他用地。
通过协议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在有偿转让房地产时必须报经市房地产登记处批准,并按规定补交地价或缴纳土地使用权转让费。
第八条 第八条 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的程序:
(一)申请人向国土局提交下列文件:
1.《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申请表》(由市国土局统一印制);
2.市政府批准在特区兴办企事业的文件;
3.深圳市计划局批准的建设项目计划(设计)任务书。
属高科技项目的,还应提交深圳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签发的项目鉴定意见书。
属《土地管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可减免地价的,应在《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申请表》中提出申请。
(二)市国土局在接到申请文件之日起三十天内作出答复,同意的应向申请人发出《用地通知书》。
(三)申请人持《用地通知书》到市国土局协商用地事宜,签订土地使用合同,并按合同规定给付地价。
(四)用地单位和个人在签订土地使用合同之日起三十天内到市房地产登记处办理用地登记,领取《房地产证》。
第九条 第九条 以招标、公开拍卖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的范围、受让资格、方式、程序、规则由市国土局制定,并对外公告。
第十条 第十条 通过招标、公开拍卖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需要取得房地产专项经营权的,可在签订土地使用合同之日起三十天内,持《专项经营申请书》、《土地使用合同》、《企业章程》向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工商登记。已在特区登记注册的企业,在原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内增列房地产专项经营内容;未在特区登记注册的,补办企业登记注册手续,领取专项经营营业执照。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用地单位和个人取得房地产专项经营权后,按有关规定办理税务、银行、外汇管理、海关等手续。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须按《土地管理条例》或《土地使用合同》规定的时间进行建设。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用地单位和个人在领取《建筑物使用许可证》之日起三十天内,持《建筑物使用许可证》和《房地产证》向市房地产登记处办理房地产总登记。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微利商品房用地由市建设局按略高于开发成本的价格供应,然后由房管局直接组织建设或采取竞争方式由开发企业参与建设。房屋建成后,以微利房价提供给符合条件的职工。此类住宅出售的价格和对象均在土地出让合同中证明。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资质审查和工商登记,不得经营房地产。市建设局在本规定颁布之日起三个月内对特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清理和整顿,对技术力量薄弱、资质缺乏、不符合条件的开发企业予以撤销,并由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销其营业执照。今后每所由市建设局进行一次资质复审。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填海造地、开山造地必须报经市建设局批准。造地范围内的土地实行有偿出让。参与开发的企业享有优先受让权。
第三章 房地产预售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房地产经营者须向市房地产登记处申请,获准后方可预售房地产。未经批准的,所签订的《房地产预售合同》一律无效,市房地产登记处视其违章情节,处以罚款。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房地产经营者向市房地产登记处提出预售申请时,必须提交下列文件:
(一)市建设局签发的《建筑许可证》和《开工许可证》;
(二)房地产预售对象、价格、计划;
(三)房屋使用、管理、维修公约;
(四)预售款的监管机构(银行或律师事务所)和监督方案;
(五)经银行或注册会计师审核的,除用地价款外,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已达总投资额的百分之二十五的验资证明;
(六)市房地产登记处认为应提供的其他文件。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房地产预售必须签订《房地产预售合同》,《房地产预售合同》应订明价格条款,所有条款内容应与《商品房产管理规定》第十一条相符。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房地产经营者在房屋竣工前,按预算合同所收的预售款必须先用于支付及清偿该预售房屋的一切建筑费用后,才能另作他用。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预售合同生效后,预购人应在十五天内,持《房地产预售合同》,向市房地产登记处办理预购登记。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房地产经营者在办理房地产总登记后,应在三十天内书面通知房地产预购人,双方签订《房地产转让合同书》,并按本规定第二十八条规定向市房地产登记处办理房地产变更登记。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房地产预购人在未领取《房地产证》之前,不得将预购的房地产转售。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房地产经营者不得将已预售的房地产用于抵押。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土地管理条例》颁布后至本规定实施前已预售房地产的,预购人必须在本规定颁布之日起三个月内,按本规定第二十一条的规定补办预购登记。
第四章 房地产买卖和租赁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房地产经营者或业主将建筑物出售时,建筑物使用范围内占用的土地使用权同时转移。同一建筑物分割转让的,各房地产权利人占有相应比例的土地使用权,但同一建筑物所占用的土地使用权整体不可分割。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房地产转让后,受让人应继续履行原土地使用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八条 房地产买卖,当事人应签订房地产转让合同,并于合同生效之日起三十天内向市房地产登记处办理变更登记,缴纳土地使用权转让费或补交地价,换领《房地产证》。
房地产转让合同必须经深圳市公证处公证。
房地产买卖没有办理变更登记的,买卖双方的权益不受法律保护。
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办理变更登记必须向市房地产登记处报送《房地产证》和《房地产转让合同书》。
市房地产登记处有权要求买卖双方就房地产转让的有关问题作出说明,有权审阅有关的原始资料和凭证。
第三十条 第三十条 第二十八条所指的土地使用权转让费由市房地产登记处按土地增值额的一定比例向房地产出售方收取。费率规定如下:
(一)土地增值额未超过前次转移地价百分之一百者,征收百分之四十的转让费;
(二)土地增值额超过前次转让地价的百分之一百、未超过百分之二百者,除按前两款规定办理外,其超出部分,征收百分之六十的转让费;
(三)土地增值额超过前次转让地价百分之二百、未超过百分之三百者,除按前两款规定分别办理外,其超出部分,征收百分之八十的转让费;
(四)土地增值额超过前次转让地价百分之三百者,除按前三款规定分别办理外,其超出部分,收取百分之一百的转让费。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条所指的土地增值额按下列公式计算:
土地增值额=房地产出售价格-房地产购入价格×(1+银行利率-房屋折旧率)〔n1〕-房屋改良投资×(1+银行利率-改良部分折旧率)〔n2〕
式中:n1为购置房地产到出售房地产的年限,n2为改良房屋到出售房地产的年限,银行利率采用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规定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房屋折旧率和改良部分折旧率按百分之二计算。
房地产第一次出售时,房地产购入价格按下式计算:
房地产购入价格=房地产基本价格(即:成本价+计划利润+销售营业税)
第三十二条 第三十二条 第三十一条所列公式中的房地产购入价和房屋改良投资,由市房地产登记处测算,出售方如有异议,可提请市物业估价所重新估价并调解该房地产价值纠纷。
第三十三条 第三十三条 本规定颁布前一方出地,一方出资,合资合作建房并产权分成的,出资一方分得的房地产的土地使用权,视同有偿转让。转让双方应按本规定第二十六条至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向市房地产登记处办理房地产变更登记,并由出地一方缴纳土地使用权转让费。
第三十四条 第三十四条 特区内房地产租赁实行租金管制,具体办法另定。
第三十五条 第三十五条 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及房地产专项经营企业在本规定颁布实施后建成的商品住宅,应预留一定比例用于租赁,其比例由市建设局逐一核定,并在《土地使用合同》中订明。
第五章 商品住宅的购买
第三十六条 第三十六条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国内人员,不得在特区内购买商品住宅:
(一)在特区没有常住户口者;
(二)已安排住宅用地的农民;
(三)已购买或租用一套准成本商品房者(包括夫妻双方);
(四)已购有一套商品住宅者(包括夫妻双方);
(五)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
上款第三项当事人不愿意并购有商品住宅的,已购买或租用的准成本商品房应退回原产权单位。
违反本条规定的,不予办理产权登记。
第三十七条 第三十七条 特区居民购买商品住宅办理产权登记时,必须向市房地产登记处提交常住户口簿。
第三十八条 第三十八条 特区企事业单位在特区购买商品住宅的总套数,不得超过按下列标准折算的套数:
(一)常住户口每户一套;
(二)暂住户口每三人一套。
第三十九条 第三十九条 特区企事业单位办理商品住宅产权登记时,必须向市房地产登记处提交市政府批准其在特区兴办企事业的文件或深圳市人事局、深圳市劳动局批准的关于其人员编制的文件。
第四十条 第四十条 在特区投资兴办企事业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商人,可在特区购买商品住宅,购买数量由市建设局分别核定。办理产权登记时,必须向市房地产登记处提交政府批准其在特区兴办企事业的文件和市建设局的购买商品住宅的核准文件。
第四十一条 第四十一条 用人民币投得土地使用权兴建的商品住宅,未经市建设局批准,不得售给外国、港、澳、台的经济组织和个人,但用外汇投得土地使用权兴建的商品住宅不在此限。
第六章 行政划拔的土地和减免地价的土地
第四十二条 第四十二条 行政划拨的土地兴建建筑物后未转让的,调整土地使用费,调整办法由市国土局另行规定。
第四十三条 第四十三条 行政划拨连续两年未用的土地,由市国土局收回,对原用地单位和个人已支付的征地、开发费用予以适当补偿。
第四十四条 第四十四条 行政划拨时间未满两年的土地,有地单位和个人现要报建的,必须与市国土局签订土地使用合同,按合同规定补交地价,凭土地使用合同办理报建手续。
第四十五条 第四十五条 《土地管理条例》颁布前已转让的行政划拨的土地,按深府〔1988〕253号文件的规定处理。
第四十六条 第四十六条 《土地管理条例》颁布后,已有偿转让的行政划拨的土地或减免地价的土地,用地单位和个人应在本规定公布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市国土局补交地价,并按本规定第二十八条至第三十一条的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转让费,办理变更登记。
第四十七条 第四十七条 行政划拨的土地和免地价的土地,在用地单位和个人向市国土局补交地价后,可用于抵押。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八条 第四十八条 本规定颁布前已改作其他用途的商品住宅(包括改作办公、商业、招待所用房等),有关单位和个人应于本规定颁布之日起二年内改正。逾期不改的,市建设局可按违章占地或违章建筑的处罚标准罚款。
第四十九条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规定的处罚办法另行制订。
第五十条 第五十条 本规定由市建设局负责解释。
第五十一条 第五十一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过去市政府有关土地房产管理规定与本规定相抵触的,以本规定为准。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深圳经济特区余泥渣土排放管理暂行规定
【发布单位】81907
【发布文号】深府[1993]364号 【发布日期】1993-08-29 【生效日期】1993-08-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深圳经济特区余泥渣土排放管理暂行规定
(1993年8月29日深府<1993>364号文)
第一条 第一条 为加强对城市建设余泥渣土的排放管理,维护市容整洁,保护河道畅通,根据国务院颁发的《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在深圳经济特区内的各类建设工程、修缮工程需排放、清运、受纳余泥渣土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 第三条 市政府城市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府城管办)是余泥渣土排放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有关余泥渣土排放管理法规及本规定的贯彻实施和监督检查,市余泥渣土排放管理所(以下简称市排管所)是负责全市余泥渣土排放和管理的专门机构,按区域设置的余泥渣土排放管理站,具体管理排放业务。
第四条 第四条 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含义:
余泥渣土:是指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进行建设(铺设)或修缮时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和工程残土。
固定受纳场:是指经市规划国土部门定点,由市排管所管理的大型余泥渣土填埋场。
临时受纳场:是指由市排管所选用的监督或经市排管所审定可回填余泥地建设单位自有场地。
第五条 第五条 全市的余泥渣土实行统一排放和管理,排放、清运、受纳余泥渣土的单位与个人相互之间应签订余泥渣土清运合同,实行有偿服务。
第二章 排放管理
第六条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建设工程或修缮工程需排放余泥渣土的,必须在施工前到市排管所或工程所在区排管站办理余泥渣土排放手续(住宅区居民可委托房产管理部门统一办理),领取余泥渣土排放证,并按指定的受纳场地排放,市排管所或区排管站可收取余泥渣土排放证的工本费。
第七条 第七条 余泥渣土的排放量以吨或立方米为计算单位,具体以拆迁、挖掘、修缮施工预算为计算依据,没有预算的可现场核量,其管理清运费用按市物价部门的规定交纳。
第八条 第八条 余泥渣土的清运排放,实行“谁排放,谁负责清运”的原则,没有清运能力的,可委托余泥渣土专业清运公司有偿清运。
居民装修或修缮住房等产生的零星余泥渣土,可送往屋村(物业)管理部门设置的临时清运点,市排管所委托屋村(物业)管理部门或余泥渣土专业清运公司有偿清运。
第九条 第九条 运输余泥渣土的机动车辆必须经市排管所检验,并领取余泥渣土车辆准运证,方可承担专项运输任务。
运输车辆必须做到装载适量,沿途不漏洒、不飞扬,严禁车轮带泥污染道路。
第十条 第十条 非机构车辆不得参与运输余泥渣土。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把余泥渣土与生活垃圾及其它垃圾混倒,禁止在河涌、沟渠、内街空旷地、绿化带及其它非指定的场地倾倒余泥渣土。
第三章 场地管理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余泥渣土固定受纳场由市排管所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报市规划国土部门审批同意后,有计划地建设和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或损坏。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自存消纳余泥渣土场地建设单位,如不在同一红线范围内自行消纳,须运往同一单位的另一个红线范围地块内进行消纳的,应报经所在地排放管理站审核批准,领取临时的受纳场地证和车辆准运证,同时应搞好场地管理并接受监督。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单位自有场地或征用的低洼地、废水塘、水滩等,如需回填余泥渣土的,可与所在地排放管理站签订合同,依合同的规定组织回填。
余泥渣土的回填量按本规定第七条核定。
第四章 奖励与处罚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对执行本规定有显著成绩或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进行举报有功的单位和个人,由市城市管理部门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者,由城管部门或受委托的管理部门予以处罚:
(一)无准运证的车辆清运余泥渣土的,对直接责任人处以一千元罚款,对犯者按二倍罚款。
(二)未领取受纳余泥渣土场地证或排放证,擅自受纳或排卸余泥渣土或其它废弃物者,除责令立即停止受纳或排卸外,并处以一千元至二千元罚款。
(三)凡在非指定场地排卸余泥渣土的,除责令立即清除所排卸的余泥渣土外,并按每乱卸一车给予清运无主余泥渣土十车的处罚,或按十车的运载量处以每立方米三十元的罚款。
(四)运载余泥渣土车辆沿途漏洒、尘土飞扬、车辆带泥污染道路的,除责令清理现场外,处以一千元至二千元罚款。
(五)各辖区(含红线范围内)的余泥渣土,在限期内不清理者,由排管所(站)组织清运,所需费用由地产业主支付,并处以每立方米三十元罚款。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凡罚款五十元以下的由执罚人员出示证件执行;罚款超过五十元的,以及吊销、扣留准运证、排放证、受纳场地许可证的,由执罚单位发出处罚通知书,被处罚者按指定的地点、期限交纳罚款和接受处理。罚没收据统一由市财政局印制。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监督管理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与二线交界的城乡结合部由所在区政府组织市容卫生检查队伍协同排放管理部门对城郊道路两旁违章排卸余泥渣土的行为进行执罚。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本规定实施细则由市府城管办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报市人民政府备案。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本规定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