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楷模
学习教师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青年女教师张丽莉危机时刻勇救学生的义举,迅速传遍全国,感动国人。看了电视台关于“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事迹的报道,深受感动。在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并冲向学生的危急时刻,张丽莉老师不顾生命安危,挺身而出,为抢救两名学生而被卷入车下遭到碾压,以至双腿高位截肢,至今还昏迷未醒。她今年刚满29岁,这个不平凡的瞬间感动了所有人,她目前的病情更牵动人心,张丽莉老师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关注,她被大家称为“最美女教师”。她在学生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躯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她践行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彰显了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这位年轻女教师,用生命谱写着最伟大的爱的赞歌。她是当之无愧的最美教师。
张丽莉老师舍己救人的事迹发生在偶然,但那情急之下的壮举,却是平日的责任、爱心、无私和崇高使之的必然。张丽莉老师是人民教师的骄傲,被人们称为最美女教师。因为她有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有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崇高职业精神,有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还有勤奋向上、追求卓越的崇高职业理想。张丽莉老师是圣人,因为她不分贵贱,一视同仁对待每个学生,爱每个学生她在平凡的工作中为所有的学生与同行树立了怎样做事、怎样做人的榜样。她做到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全国人民学习的典范。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事迹在感动中国的同时,也给我们每个人最真实的感动,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我也是一名教师,我要向张丽莉老师学习,学习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概,学习她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崇高品格,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第二篇:学习楷模
学习时代楷模践行团员先进性
给排水11
1王晓春
2012年5月18日18时30分,休假期结束即将返京的高铁成在哈尔滨火车站附近的一家面馆吃饭。
正在用餐过程中,高铁成和其他食客闻到了一股刺鼻的燃气味,并听到服务员喊“快跑,要爆炸了”。一时间,饭馆的服务员、顾客甚至与高铁成一起吃面的中学同学孟令莹都冲出了大门。
孟令莹回忆,跑出饭店大门的一刻,本以为身边的高铁成是与自己一同跑出来的,回头时却看见高铁成反身冲向后厨。
煤气泄漏,高铁成迅速奔向后厨控制源头关闭阀门;突发爆燃,他及时护住关键部位,沉着指挥断电开窗。
三次进入火海,高铁成成功疏散了40多名顾客和店员,但他本人头、面、颈、双上肢、右脚二度烧伤,烧伤面积达6%。
高铁成的战友张紫霄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二天收到了其他战友的短信:“铁成见义勇为,出事了。”
张紫霄心里咯噔一下,迅速打开电脑搜索,无数关于高铁成事迹的新闻弹出。张紫霄说,遭遇煤气泄漏即将爆炸的一瞬间,他本能地选择进去而不是逃跑,他就是好样的,就是大家伙儿的榜样。
不久前去看望铁成时,张紫霄问他当时那一瞬间是怎么想的。铁成的原话是:什么都没想,就想先去关阀门,先救人。
随着治疗工作的开展,高铁成面部肌肤已可以停止上药等待恢复。躺在医院,高铁成挂念最多的就是连队的工作,他说他想赶紧养好伤,早点回到部队去。6月5日晚,北京仍然闷热。休假结束,顾不得舟车劳顿,张紫霄和另外一名战友背着行包、疾步走出北京西站。
24天前,张紫霄离开北京休假时,心里溢满了回家的兴奋和喜悦,而24天后重新回到北京、回到部队,他心里最惦记的,就是战友高铁成的安危。
张紫霄和高铁成两人是同年兵,他们所在的部队每一批同年兵也就五六人,因此,“同年兵”这三个字拉近了这些同一年进入部队战士的距离。
从西站赶往304医院,张紫霄描述,一路上,既想要尽快见到高铁成,又从心底里有一点挥不去的抵触——作为朋友,他担心高铁成的伤势,他不忍看见活蹦乱跳、特别有精气神儿的高铁成受伤的样子。
到达304医院已是晚上10点,早已过了医院的探视时间。张紫霄和战友说明情况,请求护士帮忙给铁成传个话。走廊那头,护士刚刚进入不久,就看见高铁成冲出房门向他们走来。严重的烧伤没影响他的腿脚和他的乐观,见到自己的战友深夜到医院探望,高铁成渐快的步速和上翘的嘴角都透着兴奋,拉着两人回到病房。
为了让高铁成好好休养,很多想去医院探望的战友都没能如愿,所以当张紫霄再回到部队时,他和一起去医院探望的战士,成了近期唯一如愿见到高铁成的人。
“脸已经开始不涂药了,还有点烧焦的黑色,大部分地方已经开始长出粉红色的新肉。手臂和手指的纱布还没拆,人挺好的,见到我们就笑,走路什么的都不受影响。就是嗓子很沙哑。”面对其他关心高铁成伤势的战友,张紫霄一遍遍讲着高铁成的状况。
高铁成平时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战友说,高铁成是出了名的“铁公鸡”。每个月除了20多块钱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外,几乎没有人见过他有额外的开销。当兵5年,只有每月微薄的工资和津贴,他却凭着这“铁公鸡”的抠劲儿,寄回家5万多元钱给老母亲看病。高铁成的战友邓俊鹏回忆,去年大年三十,高铁成坐在床头补一双有窟窿的旧袜子。邓俊鹏实在看不下去,劝他新年新气象,给自己换双新袜子。高铁成却笑着说:“你可别小看这双袜子,它的‘兵龄’可比你们都长呢!”
幽默的“袜子经”让高铁成一“抠”成名,连队里几乎所有战士都见识过他“铁公鸡”的本领。然而,他“活雷锋”的一面,也被战士们熟知。
去年,高铁成的战友耿亮的母亲做了一场大手术,可是耿亮假期没到无法回家。正在探亲期间的高铁成得知消息,买了一堆慰问品,倒了4次车、花了10个小时,辗转到耿亮家,代他看望母亲。高铁成还在耿家打扫卫生、买菜做饭、给耿亮母亲洗脚„„
战士李乐的奶奶做开颅手术后瘫痪在床,李乐母亲一人在家伺候,全家的生计都寄托在了外出打工的李乐父亲身上。“铁公鸡”高铁成听说后,以李乐的名义给李家寄去1000块钱。
已退伍的老兵刘强的老母亲住院时,“抠门儿”的高铁成又捐出1000元„„连队指导员杨京伟说,高铁成就是对自己抠门儿,可是见不得别人遇到困难。刚开始执勤时,高铁成对北京地理不熟悉,更加听不懂外语以及一些方言,一到执勤就成了“路盲”,常常被游人问得无言以对。高铁成的战友回忆,他们一次执勤时遇到一位路人用南方方言问路,两人面面相觑都不明白。对方又尽量把字咬清连说带比划,高铁成还是没能弄懂他的意思。无奈,路人只好摇头离开。“这件事儿对铁成触动很大,回到部队后他就开始给自己‘充电’了。”铁成的战友说。高铁成特意买来了英语书开始自学,遇到不会的就向连队里的大学生请教,他还主动跟来自不同地域、说不同方言的战友学说地方话。经过一段时间,高铁成不仅掌握了山东话、山西话、广东话等近十种方言,还能用英语与外国人进行简单的交流,帮助他们指路、打车、找旅馆。高铁成认为,语言上过关仅仅是少了沟通上的障碍,更重要的是需要对北京“门儿清”。于是,这个从黑龙江农村走出来的小战士,开始背北京地图。按照地图上划分的区域、商圈、路段,高铁成逐一背下,执勤时还会结合着地图上的标注“实地勘察”,记下周边标志性建筑。他硬生生从一个到北京哪都不认识的“路盲”变成了“北京路路通”。负责带高铁成新训的班长赵林听到铁成三进火场控制火情、救人的事迹,记起了几年前这个得过倒数第一却求胜心极强的小战士。罗圈腿、歪脖子、高低肩!高铁成刚当新兵时,赵林对他的评价就是这三个词,整个人站在那里没有“型”的高铁成参加队列会操评比,倒数第一。这个“第一”刺激了高铁成,“一根筋”的他每天对着镜子练习军姿,连队门口的军容镜成了他的纠错镜;晚上他用背包带把自己双腿绑起来睡觉;周末休息时他就背着T形校正架去训练场„„一个月后课目验收,高铁成是全新兵营10名队列动作示范兵之一。过了基本功这关,高铁成又遇“拦路虎”。“400米障碍”是体能训练的重头戏,可是
脚一站上云梯,高铁成就不由自主地双腿发抖、心跳加速,任凭班长赵林说什么,他也不敢迈出一步。很多战士私下议论,说他胆子小,有恐高症。这样的话激起了高铁成的斗志。
之后的一段时间,他通过一系列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给自己练胆量,用站高台的方法逐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慢慢地,几厘米、一米、两米、三米„„头晕、心跳快、冒汗的反应逐步消失,他终于站在了云梯上。新兵连考核,他被评为全团“百名优秀新战士”。
第三篇:楷模颁奖词
五好学生
他们是自信的学习者,执着、自信的工作,微笑、乐观的生活;面对困难,从容不迫;面对挫折,永不言败。在攀越书山的征程中,他们不断反思,矫正自我,执着,自信的学习着;他们是学习上的斗士,播撒汗水,收获硕果。
学习楷模
他们坦诚待人,不骄不躁,是班级大海中激情飞扬的浪花,是班级乐章中一个曼妙婉转的音符,大海因你们而宽阔,乐章因你们而动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勤奋刻苦,谦虚向学,成绩优异,稳重、上进。你们耕耘充满希望的土地,播撒着快乐的种子,收获的定是累累的硕果.体卫艺楷模
他们为了集体的荣誉,在赛场上拼搏,青春的热血挥洒在跑道上,他们画笔一挥,妙笔生花,他们用画笔画出五彩斑斓的世界,画出人生,画出梦想。无数棋子,蕴藏着着机智与灵活,虽步步为营,他们却从容对待,棋面波涛汹涌,他们却平静如水。
德育楷模
他们看到废纸弯腰捡起,看到地脏立即清理,他们微笑着面对着一切生命的赐予,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这个温馨的集体,我们的班级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这样敢于奉献、乐于奉献的同学而变得更加温馨、和谐!
魅力小组之星
俗话说: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柴多火旺,水涨船高。荣誉从集体来,团结就是力量,你们有火一样的激情、冰一样的坚韧、山一样的挺拔;海一样的广阔。在学习中,你们一起努力拼搏,没有跨不过的桥,趟不过的河。合作就会赢。
第四篇:师德楷模(模版)
学习农家贵老师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被他的事迹深深感动„„ “麻风病人让人谈之色变,不愿意接近和帮助他们,并且备受歧视,使他们真正成了弱势群体。农加贵老师27年坚守在‘麻风村’,是师魂的力量支撑着他,是教师的神圣使命让他成为教育工作的精神脊梁。二十七年前,农加贵为了麻风患者家庭十二个大小不一的孩子读书上学、文化启蒙,冒险进入“麻风村”。喝医药酒精“预防”,手把手教他们写字,帮助麻风病家庭与外界简单沟通,给麻风病家庭维修简易电器、与麻风病家长同桌就餐,抗争外界对孩子的歧视,争取他们的升学道路,取得家长和全村百姓的信赖和敬佩,更成了全村人的主心骨。他悉心教育孩子,关爱孩子,所教班级成绩优秀。他扮演的不仅是孩子的教师,更是全村文化的引路人。
二十七年来,农加贵老师默默、平凡地耕耘在那个小小的“世外村落”,点燃了那个村落人的知识、文化的火炬,点燃了那个村落里所有人对世界的渴望、对未来的期待、对人类善良、温馨的信仰。在他身上,凝聚了一个教师最可贵的精神和价值:用自己的知识、善良和坚持,给学生和他们的家庭支撑起一个简单却永恒的信仰——对未来的希望!
他的先进事迹散发着当代人民教师热爱祖国、服务人民、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正能量。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先锋模范,是我们教育系统的骄傲。他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每个人的心。教师是实现教育振兴的中坚力量,不论在如何艰苦的地方,都能听得到感人的园丁之歌。
真诚朴实、热情豁达的他有始终视孩子前途高于一切的高尚情操;他有立志于教育事业务实敬业、不怕歧视、不畏困难、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献身精神;他工作严谨务实、脚踏实地、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趋;他言传身教,厚以载德;他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他甘为人梯,无怨无悔地为落松地这个特殊的村落培养了许许多多优秀人才。
作为一名教师,在今后工作中,我会以农加贵为榜样,学习他甘为人梯的献身精神,像他一样以德立教、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扎扎实实地干好本职工作。其次,我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像农加贵那样不求索取,努力工作,积极进行教学探索,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趋,做一个坦坦荡荡的人,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2013
年11月24日
第五篇:榜样楷模
榜样楷模——吴邵萍
吴邵萍老师从事教育27年,她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平凡之处彰显出伟大的人格。课堂上,她是方法独特、机敏智慧的魅力教师;管理中,她是善解人意、和员工交心的好领导;科研上,她是废寝忘食、孜孜不倦的探索者。27年她用爱浇灌着幼教苗圃,用爱支撑起幼教事业。她的事迹令学习的同志深深震撼和感动。
吴邵萍作为园长老师为了给园里的36位老师提供广泛的交流平台,她从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江苏省社科院等教育科研单位,请来多位专家作为幼儿园的常驻专家,对老师的教学进行研究、点评和指导。
为了帮助新老师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教学要领,吴邵萍特意制定了“两教一保”的搭班制度:每两位老教师带一名新老师。“失败了不要紧,还有这么多老师、专家一起来帮忙。你们应该感到幸运,而不是退缩。”吴邵萍经常这样鼓励年轻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我身有感触,学校领导为了让我们更快的适应工作开展了“青蓝工程”让我们年轻教师和优秀教师结对,给我们年轻教师提供了很多学习的机会。当我们在教学中遇到困惑时我们可以及时的去向我们的师傅进行请教,使我们在教学水平上能够快速的提高。
态度决定一切!吴邵萍同志“爱园胜爱家”的工作态度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端正了态度,也就决定了教学的起点,这才是做好事情的根本前提。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更要静下心,沉下气,踏踏实实工作,勤勤恳恳教书。教师工资绩效改革以后,我们教师的待遇比以前提高了不少,在这种状况下,我们更应该凝神聚力,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以优质的教学回馈学生,回馈社会。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而且自己也要不断地学习。好学、勤学是吴邵萍的挚爱追求。她始终认为学习使人前进,学习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她身上真正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27年来,她从未间断过学习,从一个中师毕业生一直学到大专、本科、研究生课程班,自理近万元的学费。要想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有终生学习的观念,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让我们进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让我们符合时代的要求。
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同时也实现了我们的价值。
赣榆县罗阳小学
徐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