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常用:古代诗词名句300句及简析[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3 05:45: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写材料常用:古代诗词名句300句及简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写材料常用:古代诗词名句300句及简析》。

第一篇:写材料常用:古代诗词名句300句及简析

写材料常用:古代诗词名句300句及简析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2.湖上小桃三百树,一齐弹泪过清明弹泪:清明前后多雨,桃花瓣上颗颗雨滴似泪珠满挂。○清·郭《积雨》3.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南唐·冯延巳《蝶恋花》4.东风夜放花千树花千树:指元宵夜晚,彩灯用竹竿挑出半空,远近高低,灿烂绚丽,好像千树花发。○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5.天之于物,春生秋实生:生长,实:结实。○宋·欧阳修《秋声赋》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宋·欧阳修《醉翁亭记》7.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唐·韩愈《送孟东野序》8.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愆qi1n阳:过于温暖。伏阴:夏寒。凄风:寒风。苦雨:久下不停的雨。○《左传·昭公四年》9.惨惨寒日没,北风卷蓬根○唐·戎昱《塞下曲》

10.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唐·李贺《马诗二十三首》11.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唐·李益《度破讷沙二首》:“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12.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碛q@

:本指水中乱石,后引申为沙漠。梦犹懒:沙漠过于荒凉,梦中都不愿见到。○唐·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13.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折柳》:笛曲有《折杨柳》。两句意谓北地无柳可折,只能从乐声中听折柳调,因而也没有春天的景色可看。○唐·李白《塞下曲六首》14.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唐·李颀《古从军行》15.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蓬:蓬草。○唐·王维《送张判官赴河西》1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广大无边的沙漠。孤烟:烽火与狼烟。大漠无边,远看烽烟格外直,故云“孤烟直”。○唐·王维《使至塞上》17.昨夜江南春雨足,桃花瘦了鳜鱼肥鳜gu@鱼:亦叫桂鱼,一种名贵的淡水鱼。○清·孙原湘《观钓者》1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蓝:像蓝靛的颜色。○唐·白居易《忆江南》19.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田田:莲叶茂密的样子。○汉·乐府古辞《江南》20.青山不老,绿水长存○《三国演义》第六十回21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西游记》第七十四回2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河:指黄河。三万里:极言黄河之长。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五千仞,极言华山之高。○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23.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三山:在金陵城西南长江边上,三峰排列,南北相连,故名三山。半落青天外:形容其远,看不清楚。二水句:《太平御览》卷六九引山谦之《丹阳记》说:白鹭洲在江宁县西大江中;据史正志《二水亭记》载,秦淮河横贯金陵城中,由金陵城西流入长江,白鹭洲横截于其间。○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4.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丝竹:弦乐器和箫笛之类,泛指音乐。○晋·左思《招隐二首》2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两句取《管子·形势》“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之义。○三国魏·曹操《短歌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26.乾坤浮一气,今古浸双丸乾坤句:大海似把天地一切融为一气。双丸句:太阳、月亮映于大海之中,似双丸浸在水内。○清·张照《观海》27.无边天作岸,有力浪攻山无边:水一望无边。○清·赵翼《渡太湖登马迹山》28.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烟带月碧于蓝○唐·李商隐《望喜驿别嘉陵江水二绝》29.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汴biàn水:通济渠东段。泗水:出山东泗水县。汴水、泗水都流入淮河。瓜洲:在大运河入长江处。○唐·白居易《长相思》30.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连海平:长江下游,江面宽阔,与海相连,江潮高涨,江海不分。共潮生:明月似乎是从海潮中涌出。○唐·张若虚《春江花月花》31.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源:水之源。流:水的下流。○《荀子·君道》32.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灭:分辨不清,意为只见一片葱绿色。○唐·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3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行:大自然的一切变化。常:常规,一定的规律。为:因为,由于。○《荀子·天论》:“~。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34.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战国鲁·尸佼《尸子》35.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迥jiǒng:远。○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36.誉天地之大,褒日月之明誉:夸赞。褒:宣扬。○唐·柳宗元《道州文宣王庙碑》37.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杂然:形容正气充满宇宙的样子。赋体现于。流形:万物形体。○宋·文天祥《正气歌》:“~;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38.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暮霭ǎi:傍晚的云气。○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39.欲归还小立,为爱夕阳红小立:暂立片刻。○宋·陆游《东村》40.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唐·杜甫《西阁夜》41.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斫zhuǎ

却:砍去,○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42.万影皆因月,千声各为秋千声:秋夜野外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唐·刘方平《秋夜泛舟》43.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无赖:即无奈。诗人本因见明月而思念意中人,但又不能见,故有抱怨明月之意。两句写天下明月共有三分,而扬州独得其二。○唐·徐凝《忆扬州》:“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觉愁。~。”44.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溶溶:形容月色柔和温润。○宋·晏殊《寓意》45.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意谓月色皎洁,微风清凉,这么好的夜晚怎么度过呢?宋·苏轼《后赤壁赋》46.暮雨不来春又去,花满地,月朦胧○宋·贺铸《江城子》47.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冰轮:形容皎洁的满月。镜天:如镜的圆天。意谓圆月斜转,仿佛把明净的圆天辗长了,像一匹白练铺在江面上,隐映着一片寒光。○宋·陈亮《一丛花》48.寒砧万户月如水,塞雁一声霜满天寒砧zhēn:寒夜捣衣声。砧:捣衣石。○元·萨都剌《题扬州驿》49.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溶溶:月光荡漾的样子。寂寂:寂寞冷落。○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50.日往月来,星移斗换斗:北斗星。○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51.磊落星月高,苍茫云雾浮磊落:错落众多。○唐·杜甫《发秦州》52.疾雷不及掩耳,疾霆不暇掩目不暇xiá:来不及。霆tíng:雷。○《淮南子·兵略训》53.叶低知露密,崖断识云重○南朝齐·谢《移病还园示亲属》54.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唐·李白《听蜀僧弹琴》55.零落残云片,风吹挂竹溪○唐·李白《晓晴》56.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斯须:一会儿。苍狗:黑狗。○唐·杜甫《可叹》57.晴云似絮惹低空,紫陌微微弄袖风○唐·杜牧《长安杂题长句六首》58.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杜牧《江上逢友人》59.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楼》:“溪云初起日沉阁,~。”60.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意谓禾苗因天气久旱而快要枯尽了,但天上的云却悠闲地变幻作奇峰异秀,毫无雨意。○唐·来鹄《云》61.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晦明:阴暗和光明。俯仰:瞬息。○宋·苏轼《放鹤亭记》62.如何得与凉风约,不与尘沙一并来一并:一同。○宋·陈与义《中牟道中》63.飞霞半缕,收尽一天风和雨○宋·王灼《减字木兰花》64.云翻一天墨,浪蹴半空蹴cù

:踏,此处形容浪花高掀。○宋·陆游《冒雨登拟岘台观江潮》65.二三点露滴如雨,六七个星犹在天○元·图帖睦尔《途中》66.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红枫叶:秋风吹红了枫树上的叶子。白人头:秋风吹白了人的头发。○清·赵翼《野步》67.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秩秩:流动的样子。斯:这。干:溪涧。幽幽:深远的样子。○《诗经·小雅·斯干》68.木落知寒近,山长见日迟木落:叶落。山长:山高。两句说因叶落知秋天已到;山高遮住日光,早晨很晚才能见到太阳。○唐·孙逖《淮阴夜宿二首》69.山荒人民少,地僻日夕佳○唐·杜甫《柴门》70.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赴:形容山势奔腾。荆门:荆门山,在长江三峡以东。明妃:王昭君。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即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唐·杜甫《咏怀古迹》71.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萧森:萧条衰落。○唐·杜甫《秋兴八首》72.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唐·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73.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74.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忆山中》75.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76.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唐·张籍《春别曲》77.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唐·温庭筠《题望苑驿》78.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杜宇:杜鹃。○宋·辛弃疾《浣溪沙》79.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飞红:花瓣飞舞。○元·白朴《天净沙·春》8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8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有约》:“~。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82.闾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闾庭:闾巷庭院。○晋·陶渊明《酬刘柴桑》8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鹜wù: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鹜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开成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84.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唐·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85.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天阶:宫中的台阶。○唐·杜牧《秋夕》86.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句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声:雨打枯荷,单调、凄凉。○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87.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菡萏h4n d4n:荷花的别称。○南唐·李《浣溪沙》88.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潇潇:小雨降落的样子。○宋·柳永《八声甘州》89.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是处:到处。红衰翠减:花谢叶落。苒苒:渐渐。物华:美好的景物。○宋·柳永《八声甘州》90.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残霞:晚霞。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飞鸿:大雁。○元·白朴《天净沙·秋》91.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牖yǒu: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92.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唐·李白《北风行》93.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94.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六出: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而似白玉一般。○唐·高骈《对雪》95.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之作《雪》诗96.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夭yāo夭:茂盛貌。灼zhuó灼:鲜明貌。○《诗经·周南·桃夭》97.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98.蕙兰有恨枝尤绿,桃李无言花自红○宋·欧阳修《舞春风》9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100.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唐·释志南《绝句》101.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102.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忆山中》103.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104.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唐·张籍《春别曲》10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绝胜:远远胜过。○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06.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唐·温庭筠《题望苑驿》107.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108.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宋·李清照《减字木兰花》:“~。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109.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杜宇:杜鹃。○宋·辛弃疾《浣溪沙》110.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飞红:花瓣飞舞。○元·白朴《天净沙·春》111.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11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有约》:“~。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113.闾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闾庭:闾巷庭院。○晋·陶渊明《酬刘柴桑》114.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11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鹜wù: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鹜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开成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116.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唐·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117.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句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声:雨打枯荷,单调、凄凉。○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118.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菡萏h4n d4n:荷花的别称。○南唐·李《浣溪沙》119.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潇潇:小雨降落的样子。○宋·柳永《八声甘州》120.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是处:到处。红衰翠减:花谢叶落。苒苒:渐渐。物华:美好的景物。○宋·柳永《八声甘州》121.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衰草:枯草。画角:军中用的号角。断:尽。谯qiáo门:即鼓楼,建在城上用以了望敌情。三句写孤城秋景。○宋·秦观《满庭芳》122.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残霞:晚霞。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飞鸿:大雁。○元·白朴《天净沙·秋》123.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牖yǒu: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124.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唐·李白《北风行》125.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126.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六出: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而似白玉一般。○唐·高骈《对雪》127.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之作《雪》诗128.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夭yāo夭:茂盛貌。灼zhuó灼:鲜明貌。○《诗经·周南·桃夭》129.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130.蕙兰有恨枝尤绿,桃李无言花自○宋·欧阳修《舞春风》131.梅花落尽桃花小,春事余多少○宋·叶梦得《虞美人》132.小桃初破两三花,深浅散余霞余霞:晚霞。○宋·李弥逊《诉衷情》133.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三句写春光流逝:樱桃渐红,芭蕉转绿,形象地体现季节的推移。○宋·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13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135.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杨叶:杨柳叶。○唐·岑参《送杨子》136.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宋·洪兴祖《楚辞·九歌·礼魂》补注引古语137.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著意:有心。○宋·曹组《卜算子·兰》138.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绿叶肥大。红瘦:红花稀疏。○宋·李清照《如梦令》139.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刘禹锡《赏牡丹》140.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不著水:不沾水,指荷叶不没于水。○唐·李颀《粲公院各赋一物得初荷》141.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宿雨:指荷叶上隔夜的雨水珠。清圆:形容荷叶清净圆润。风荷举:晨风吹动着荷叶,在水面上舒展开来。○宋·周邦彦《苏幕遮》14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43.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144.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我花:指菊花。杀:凋谢。黄金甲:黄色菊花似金黄盔甲。○唐·黄巢《不第后赋菊》145.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擎雨盖:荷叶大如伞盖。○宋·苏轼《赠刘景文》146.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寒菊》147.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唐·李商隐《忆梅》148.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驿外:客店外面。无主:指野梅。○宋·陆游《卜算子·咏梅》149.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清气:清香之气。乾坤:天地之间。○元·王冕《墨梅》15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落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151.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罹lí:遭遇。○汉·刘桢《赠从弟》152.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唐·李白《古风》153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唐·李群玉《赠元绂》154.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为然:是这样的。○宋·苏辙《服茯苓赋叙》155.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萧萧:风声。愁杀:愁煞。○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去者日已疏》:“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156.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碧玉:青绿色的玉石,这里用来形容柳条的新绿色。丝绦tāo:丝织的带子。○唐·贺知章《咏柳》157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木:树。○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158.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柯:树枝。○唐·李白《上留田行》159.衰草凄凄一径通,丹枫索索满林红索索:风吹树叶声。○金·董解元《西厢记》卷六160.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天鸡:《太平御览》卷九一八引《玄中记》:“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鸣。”○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6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徙xǐ:迁移。南冥míng:南方的大海。击:拍击。水击,指游泳。抟tuán:结聚。扶摇:旋风。○《庄子·逍遥游》162.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抟tu2n:结聚。摇:扶摇,由下而上的旋风。《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163.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来时,绿水人家绕花褪:花谢。○宋·苏轼《蝶恋花》164.燕知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社日:古时原祭土地和谷神的节日。辞巢去:传说燕子在春社时飞来,秋社时南归。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菊花已开。○唐·皇甫冉《秋日东郊》165.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来时,绿水人家绕花褪:花谢。○宋·苏轼《蝶恋花》166.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匝zā:周。○三国魏·曹操《短歌行》16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68.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锦书:帛书,即书信。云中寄书,即鸿雁传书。雁字:雁群。雁群飞行,或排成“一”字,或排成“人”字,故称雁字。○宋·李清照《一剪梅》169.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号:悲鸣。古木:老树。○唐·李白《蜀道难》170.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无赖:玩皮。撩人:逗人。○宋·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171.鱼在深泉鸟在云,从来只得影相亲○唐·项斯《赠别》172.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螟蛉mínglíng:螟蛾的幼虫。蜾蠃guǒluǒ:细腰蜂,常捕螟蛉以喂幼虫。古人误以为蜾蠃螟蛉为子。负:用背载物。○《诗经·小雅·小宛》173.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和梦过:带着睡意走过。○宋·陈与义《早行》174.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款款:徐缓的样子。○唐·杜甫《曲江二首》17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176.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暮蝉:傍晚的蝉鸣声。○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177.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民歌《敕勒歌》178.乱鸦投落日,疲马向空山○唐·刘长卿《恩敕重推使牒追赴苏州次前溪馆作》179.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巴东:郡名,在今四川省东部。三峡: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两岸高山连绵,水势湍急。猿鸣句:山中林间常有高猿长啸,声音凄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令人泪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引渔歌180.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渚zhǔ:水中小洲。○唐·杜甫《登高》18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星汉:银河。○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182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余滓:残余渣滓,指尘埃。杳yǎo然:辽远的样子。○晋·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18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意谓原野极为辽阔,放眼望去,远天低于树木;江水澄清,月映水中,似乎离人更近了。○唐·孟浩然《宿建德江》18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185.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旅夜书怀》186.独上高楼云渺渺,天涯一点青山小渺渺:遥远。○宋·王诜《蝶恋花》187.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南四百州目断:望断,极目远望。○宋·汪元量《湖州歌》188.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诗》189.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返景:返影,夕阳反照的余光。复照句写夕阳的余光透过树缝,撒落在碧绿的青苔上。○唐·王维《鹿柴》190.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禅房:僧人住的房屋。○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191.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四句写春游西涧和晚雨野渡所见的景象。○唐·韦应物《滁州西涧》19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坐:因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19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194.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绝顶:山顶。○唐·贾岛《宿山寺》195.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徐:缓。兴:起浪。○宋·苏轼《前赤壁赋》196.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宋·苏轼《后赤壁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197.风泠泠,露泠泠,一叶扁舟深处横,垂杨鸥不惊泠líng泠:清凉。扁piān舟:小船。○宋·王质《长扁相思》19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昏鸦:黄昏归林的乌鸦。古道:古老的大道。○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99.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隋·杨广《失题》200.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村边合:环绕在村外。郭外斜:横卧在郊外。○唐·孟浩然《过故人庄》201.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斜阳:夕阳。寒鸦:寒风中的飞鸦。○宋·秦观《满庭芳》20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横:横卧。腔:调。○宋·雷震《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20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苏州城。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20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芳菲:花草美盛的三春景色。这首诗写庐山顶上的大林寺内,气候景色要比平地晚两个月。○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205.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朝zhāo:早晨。○三国魏·曹植《杂诗六首》206.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红稀:花儿稀疏。阴阴:幽暗的样子。见xiàn:显现。○宋·晏殊《踏莎行》207.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琼楼玉宇:月中的宫殿。不胜:忍受不了。○宋·苏轼《水调歌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208.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渡:津渡即渡口,渡口在朦胧的月色中不甚清楚。桃源: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的与世隔绝的理想境界。○宋·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209.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劳劳亭:古人送行处。○唐·李白《劳劳亭》210.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宋·欧阳修《蝶恋花》211.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唐·李白《巴女词》:“~。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212.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两句描写在湖中泛舟,月光天色倒影水中,舟如行月边天上。○唐·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21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唐·杜甫《春夜喜雨》214.舟轻不觉动,缆急始知牵缆急:缆绳绷紧。○唐·柳中庸《夜渡江》215.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棹zhào:船桨,代指船。○宋·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216.南人驾船,北人乘马驾船:善于行船。乘马:善于骑马。○《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217.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扬州名胜,共二十四座桥;一说是吴家砖桥。玉人:美人。教吹箫:让美人吹箫。○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218.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唐太宗语219.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正:指正常的方法。奇:指特殊的、变化的方法。○《老子》五十七章220.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自贤:自己贤能。○《列子·说符》221.礼与法,表里也;文与武,左右也○《司马法·天子之义》222.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223.已信之民易治,已练之兵易使○宋·苏轼《张世矩再任镇戎军》224.君子为国,正其纲纪,治其法度为wéi国:治理国家。纲纪:纲常纪律。法度:法令制度。○宋·苏辙《新论下》225.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以:而。子:指为国捐躯的英雄。○战国楚·屈原《九歌·国殇》226.人谁不死?死国,忠义之大者死国:为国捐躯。○《三国志·魏书·杨阜传》裴松之注引皇甫谧《列女传》22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228.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感时:感念时事。蒿hāo莱:草野,比喻民间。○唐·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229.白发千茎雪,丹心一寸灰○唐·杜甫《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230.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宋·苏洵《管仲论》:“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231.位卑未敢忘忧国位卑:地位低微。○宋·陆游《病起书怀》:“~,事定犹须待阖棺。”232.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玉门关:汉唐时西北重要防地,在今甘肃玉门。生:活着。○唐·戴叔化《塞上曲二首》:“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233.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土将:带着。寄:寄托,依附。东山:鲁国山名,今山东蒙山;李清照是山东人,这里以东山指被金兵占领的家乡。一póu土:一捧土,坟墓,这里指祖坟。意为自己要回到故乡,用血泪祭洒祖先的坟墓。○宋·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23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戍sh):防守。轮台:汉代西域地名,在今新疆轮台县,这里借指边疆。○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35.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匣:剑鞘。○宋·陆游《长歌行》236.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长安:秦汉以来的古都,这里代表中原沦陷区的土地。可怜无数山:可惜被无数山峰遮住了。○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237.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遮不住:阻挡不住江水。此句以景寓情,暗示祖国统一的事业是不可阻挡的。○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23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南方:指南宋。○宋·文天祥《扬子江》23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题东林书院联240.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淫佚yì:纵欲放荡。○《墨子·辞过》241.得人者兴,失人者崩兴:兴旺。崩:崩溃。○《史记·商君列传》引古逸诗242.恃德者昌,恃力者亡恃shì:依靠。○《史记·商君列传》引古语243.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专己:固执己见,独断独行。○《后汉书·申屠刚传》24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况。备:事先有准备。○《左传·襄公十一年》245.拨乱世,反诸正诸:之于。○《春秋公羊传·哀公十四年》:“~,莫近诸《春秋》。”246.道私者乱,道法者治道:遵循。○《韩非子·诡使》247.为国者,必先知民之所苦,祸之所起,然后投之以禁禁:禁令。○汉·王符《潜夫论·述赦》248.危急存亡之秋秋:时刻。○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也。”249.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扰乱天下○《红楼梦》第二回250.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社稷jì:国家。君:国君。○《孟子·尽心下》251.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制国:治国。常:不变的原则。从:从事。经:常道,规范。○《史纪·赵世家》252.众而不可欺者,民也○宋·苏辙《陈州为张安道论时事书》253.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人之天下也非:不是。○《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254.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兴行:重德行。○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255.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常:固定不变。○《老子》四十九章256.服民之心,必得其情情:实情。○宋·苏洵《申法》25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奈何:为什么惧之:威吓百姓。○《老子》七十四章258.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逸乐○宋·苏轼《志林·五》259.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想:联想。群玉山: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所居之地。瑶台:西王母之宫。○唐·李白《清平调词三首》260.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前两句描绘少女的美好姿容,如初春二月的豆蔻枝梢。春风十里句形容扬州的繁华。卷上珠帘句写珠帘之下的许多美人都不如诗人所爱之人。○唐·杜牧《赠别二首》261.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枯槁gǎo:面容瘦弱。○战国楚·屈原《渔父》262.累累若丧家之狗累累:憔悴颓丧的样子。○《史记·孔子世家》:“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263.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惟:语助,无实义。危:凶险。道心:指伦理道德的准则。微:精微。精:精心。一:一意。允:真诚。厥jué:其。允执其中,谓真诚地遵守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尚书·大禹谟》264.无根而固者,情也○《管子·戒》26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欲:喜欢。得兼:都得到。舍:舍弃。○《孟子·告子上》266.导人必因其性,治水必因其势导:引导。因:依据。○汉·徐《中论·贵言》267.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两句写羡慕高鸟和游鱼的无拘无束。○晋·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268.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情随事迁:心情随着事物、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晋·王羲之《兰亭集序》269.以小人之虑,度君子之心度duó:推测。○《世说新语·雅量》270.其所以为情者七:曰喜、曰怒、曰哀、曰惧、曰爱、曰恶、曰欲恶wù:厌恶。○唐·韩愈《原性》271.形近而易见,心远而难明○唐·刘禹锡《原力》272.喜怒哀乐,动人必深○宋·欧阳修《送杨真序》27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本指美好的姿色,此指月色。共:共赏。○宋·苏轼《水调歌头》274.世路之蓁芜当剔,人心之茅塞须开蓁zh5n芜:荆棘杂草,比喻阻碍。剔:除去。茅塞:茅草壅塞,比喻思路闭塞。○清·程允升《幼学琼林·花木》275.心为万事之主,动而无节即乱无节:没有节制,无度。○唐·吴兢《贞观政要·规谏太子》张玄素上书276.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九章·涉江》277.钓名之人,无贤士焉钓名:追求名誉。○《管子·法法》278.慕虚名而处实祸处:遭受。○《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武故事》279.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患:只愁。令名:好的名声。彰:传开去。○《世说新语·自新》280.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邪○《世说新语·尤悔》引桓温语281.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汲汲:急于求成的样子。戚戚:悲怨不安。○唐·骆宾王《上吏部裴侍郎书》282.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千秋万岁名:杜甫对李白给以极高评价,说李之诗名将流传千秋万岁。寂寞身后事:杜甫叹李白名虽极高,但死后之名并无补于生前。李白一生遭遇坎坷,晚年更被流放,故杜甫作此极悲愤之语。○唐·杜甫《梦李白二首》283.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浮名:虚名。浅斟低唱:饮酒作乐。○宋·柳永《鹤冲天》284.士当以功名闻于世○宋·苏轼《墨宝堂记》:“~。若乃施之空言,而不见于行事,此不得已者之所为也。”285.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镌juān:刻。意谓刻碑自颂是无用的,舆论才是真正的纪功碑。○《五灯会元》卷十七286.生得其名,死得其所○《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287.名垂竹帛,功标青史竹帛、青史:都指史册。○《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288.众口铄金,三人成虎众口:许多人的言化。铄shuò:熔化。三人成虎:三个人说市上有虎,旁人就信以为真。○《邓析子·转辞篇》引古语289众口铄金,积毁销骨铄shuò金:熔化金属。众口句谓许多人的诋毁能把金石熔化掉。积毁句谓多次的毁谤能使人毁灭。○《史记·张仪列传》290.见侮而不斗,辱也见:被。侮:欺侮。辱:耻辱。○《公孙龙子·迹府》29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仰:仰望,瞻仰。止:之。景行h2ng:大路;一说景行x@ng,崇高的德行。○《诗经·小雅·车》292.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流:流传。光:犹言远。卑:犹言近。○《春秋谷梁传·僖公十五年》29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道:正义。至:至极,到了极点。亲戚:古指血肉相连的亲近家族。畔:通“叛”。○《孟子·尽心上》294.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魏策四》295.见利思义,见危授命授命:付出生命。○《论语·宪问》载孔子语29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喻:通晓。○《论语·里仁》297.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须眉:胡子和眉毛,指面容。迷惑:是非。○《韩非子·观行》298.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名节:声名与节操。○宋·欧阳修《朋党论》299.人必知道而后知爱身,知爱身而后知爱人,知爱人而后知保天下知道:懂得道义。○宋·苏辙《汉昭帝》30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希望。施:加。

第二篇:古代诗词

古代典籍诗词名句集(九画)

风一更,雪一更,聒醉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

美人才调信纵横——龚自珍

美人如玉剑如虹——龚自珍

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艳雪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无门和尚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崔郊

篇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顾文炜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吕本中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草逢春。——俞文豹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张九龄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司马光

相见或因中夜梦,寄来多是隔年书。——罗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岳飞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晏几道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晏几道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文天祥

是气所碲礴,凛烈万古存。——文天祥

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邵雍

却笑溪声忙底事,奔流偏欲到人间。——赵愈

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严蕊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

送春春去几时回 ——张先

为爱好多心转惑,遍将宜称问旁人。——韩屋

城里看家多白发,游春总是少年人。——麻九畴

却嫌脂粉颜色 ——张祜

相思欲寄无从寄,画一个圈儿替。——梁绍壬

春城无处不飞花 ——韩羽

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赵孟颁

相思衬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陶渊明

狗吠深巷中,鸡鸣难能可贵树颠。——陶渊明

易求无价实,难得有心郎。——鲁玄机

面改难如锐可磨 ——黄景仁

思君月正圆,望望月仍缺;

多恐再圆时,不是今宵月。——黄景仁

垂杨密密指行装,芳草萋萋碍行路。——黄景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心惊泪欲潜;

四百万人同一器,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

春种一粒粟,秋心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 青到人间草木知 ——张拭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张拭 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元遗山

浩然一曲酒千钟,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元遗山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

春风更比路人忙 ——高克恭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罗贯中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罗贯中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王观

夙雨如晦,鸡鸣不已。——诗经

客舍似家家似寄 ——刘克庄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黄公绍

春雨楼头尺八萧,何时归看浙江潮。——苏曼殊

相逢莫问人间事,故国伤心祗泪流。——苏曼殊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杨巨源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

相望知不见,终是屡回头听 ——皇甫曾

为国为民皆是汝,却教桃李职笙歌。——解缙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高适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

秋尽江南草木雕 ——杜牧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

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醒世恒言

昏惨惨,黄泉路近。——曹雪芹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林逋

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袁枚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刘希夷

春韭满园随意剪,腊醅半瓮邀人酌。——郑燮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

於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已

相逢却道空辛苦,抽得丝来还别人。——翁卷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乾。——岑参 风头如刀面如割 ——岑参

春欲暮,思无穷,旧观如梦中!——温庭筠 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续流;

新人非旧人,年年桥上游。——白居易

夙吹仙袂飘飘举 ——白居易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白居易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白居易

红颜未老恩先断 ——白居易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

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张先

春心莫共花急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

神女天涯原是梦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李商隐

春蚕到死丝方尽,虹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孟浩然

红颜自古多薄命 ——欧阳修

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欧阳修

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袁枚

风光如此须行乐,莫管头颅白几茎。——袁枚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苏轼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

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呜?——苏轼

夙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也睡不着。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苏轼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苏轼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韦庄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韦庄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杜甫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

凤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

风流儒雅亦吾师 ——杜甫

香稻啄徐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杜甫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秦观

恨如芳草,萋萋划尽还生。——秦观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王安石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王维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王维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王维

春来十日无人见,一树寒梅已著花。——王维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

篇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宋祁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斗开。——元稹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刘禹锡

秋风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刘禹锡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梦天阔。——柳永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柳永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柳永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酸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辛弃疾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辛弃疾

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辛弃疾

郡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

篇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

幽人耐冷倚门久,送月堕湖归去来。——陆游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清城春色宫墙柳。——陆游

看尽人间兴废事,不曾富贵不曾穷。——陆游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黄庭坚

风情犹拍古人肩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黄庭坚

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曼珠

秋风箫箫愁杀人 ——古诗源

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古诗源

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不可行!——李白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李白

美人如花隔云端 ——李白

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余空床。——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 ——李白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李白

春风不相识,何事人罗帷? ——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李白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佚名

思君令人老 ——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佚名

为问生身亲阿母,卖儿还剩几多钱?——佚名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佚名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佚名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佚名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佚名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佚名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晏殊

茅店鸡声霜月白,故乡儿女正安眠。——商奂

凤残杏花晓,马上闻啼鸟。——高启

幽禽雨中响,门掩春塘绿。——高启

飞将远从戎,翩翩气自雄。——徐渭

英雄心事无今古,神物风云各有时,——张佳胤

思妇楼头月,征人马上霜。——章美中

客来客去日日,花开花落年年。——徐贲

孤云在于际,回首若有情。——于谦

南窗一枕睡初觉,蝴蝶满园如雪飞。——华幼武

表里山河犹往日,变迁朝市已多年。——马中锡

春风如少年,狂逐无定处。——陈孚

前溪渔掉归无数,网挂船头晒夕阳。——翁葵

篇爱梅花月,终宵不肯眠。——戴敏

怕恐摊头说惶恐,零丁洋里汉零丁。——文天祥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哲学家出柳阴来。——徐俯

幽人枕上朦胧睡,卧看东风次第明。——张耒

是非不到野溪边,只就梧桐听雨眠。——方岳

春溪嫩水清无渣,春洲细草碧无暇。——杨万里

扁舟烟重冷渔蓑,两岸人家浸小河。——斯植

风来一阵芦花过,祗道春残柳絮飞。——叶茵

星光欲没晓光连,霞晕红浮一角天。——黄大受

孤灯挑到寒更尽,犹有行人带雨归。——胡仲参

客里不知春去尽,满山风雨落桐花。——林表明

孤舟横笛向何处?林外炊烟一两家。——蔡襄

故人情可见,何用送行诗。——徐积

夙急花初尽,春深鸳乱啼。——邹登龙

便使兰膏夜,炯炯对繁霜。——刘孝绰

春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贾至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

是耶非孜孜不倦,立而望之。——汉武帝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佤绝古。——屈原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

第三篇:古代诗词朗诵

如梦令(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沁园春·雪(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xiē)。抬望眼,仰天长啸(xiào),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jìng)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lǔ)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quâ)!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liǎo),雄姿英(yīng)发(fā)。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huán)酹(lâi)江月。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忆江南》 白居易(唐)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游子吟》 孟郊(唐)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出塞》 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别董大》 高适(唐)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四篇:古代诗词鉴赏范文

古代诗词鉴赏

基础知识

思想主题

表现手法 意境形象

鉴赏技巧

炼字赏析

古代诗词欣赏基础知识小结 我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西周: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源头。分为“风”、“雅”、“颂”三类,表现手法: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战国时期:

楚国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基础,孕育出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以及深受他影响的宋玉等人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楚辞》。楚辞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两汉时期:

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汉乐府民歌流传到现在的共有100多首,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写成,后来经文人的有意模仿,在东汉时五言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到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日趋成熟。五 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是《古诗十九首》的出现。

汉末建安时期,“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并普遍采用五言

形式,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他们的诗作表现了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气派,形成为后世称作“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建安时代之后的“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中的阮籍(210--263)是正始时代的代表诗人,他的《咏怀诗》进一

步为抒情的五言诗打下基础,他常用曲折的诗句表达忧国、惧祸、避世之意,还有嵇康(224--263),他的诗愤世嫉俗,锋芒直指黑暗的现实。他们俩人的诗风基本继承了“建安风骨”的传统。

魏晋南北朝时期:

乐府诗:魏、晋时代成为主要的诗歌形式。汉乐府中著名的篇章有揭露战争灾难的《十五从军征》,有表现女性不慕富贵的《陌上桑》,当然最为著名的还是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汉乐府民歌中虽然多数为现实主义的描绘,但许多地方都有着程度不一的浪漫

主义色彩,如《孔雀东南飞》的最后一段文字,即表现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巧妙结合。北朝乐府最有名的是长篇叙事诗《木兰诗》,它与 《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璧”。

田园诗:代表人物是陶渊明,还有与陶渊明差不多同时被称为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的谢灵运。诗歌多描写自然风光的美丽,歌颂田园

生活的平和,也体现了亲自参加农业劳动的喜悦和辛劳。主要特点:平和醇美,自然冲淡。

唐朝:

诗歌发展到唐代,迎来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留下了近五万首诗,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约五、六十个。

初唐:

“初唐四杰”是唐诗开创时期的主要诗人,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四杰”之后,陈子昂(661--702)明确提出反对齐梁诗风,提倡“汉魏风骨”。诗歌由靡靡之音变为清新健康。《感遇诗》38首,即是他具 有鲜明革新精神的代表之作。盛唐:

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这个时期除出现两个伟大诗人:李白、杜甫,他们被称为双子星座,李白豪放飘逸,上承《楚辞》的浪漫主义

;杜甫,浓郁顿挫,上承《诗经》的现实主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成就显著的诗人。

他们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孟浩然和王维为代表的 山水田园诗人;另一类是边塞诗人,他们中的高适和岑参取得成就最高。王昌龄、李颀、王之焕也是边塞诗人中的佼佼者。王昌龄的边塞诗大部分用乐府旧题抒写战士思念家乡、立功求胜的心情.他的《从军行》、《出塞》历来被推为边塞诗的名作.王之焕的一首《凉州词》写尽了远征人思家的哀怨,另一首《登 鹤雀楼》诗意高远,富于启示性。中唐:

中唐诗歌是盛唐诗歌的延续。

山水诗:代表人物:刘长卿、韦应物,是王维、孟浩然一派的继续。

边塞诗:代表人物:卢纶、李益,是高适、岑参的余绪。

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元稹,倡导新乐府运动。张籍、王建也是这一运动中的重要诗人。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 主张。往往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现象,以讽谕当时的社会、政治现象,如《卖炭翁》《长恨歌》。

韩孟诗派:代表人物:韩愈、孟郊。诗歌风格:生硬奇险,开后世宋诗的风气。

浪漫主义诗派:代表人物:李贺。上承李白,下启晚唐的李商隐。

李贺(790--816)在诗歌的形象、意境、比喻上不走前人之路,拥有中唐独树一帜之风格,开辟了奇崛幽峭、浓丽凄清的浪漫主义新天地。《苏 小小墓》、《梦天》等都是充分体现他的独特风格之作。

此时期的诗人还有:

柳宗元(773--819)的诗如他的散文一样,多抒发个人的悲愤和抑郁。他的山水诗情致婉转,描绘简洁,处处显示出他清峻高洁的个性,如 《江雪》就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刘禹锡(772--842)是一位有意创作民歌的诗人,他的许多《竹枝词》描写真实,很受人们喜爱。

贾岛(779--843)都以“苦吟”而著名,追求奇险,苦思锤炼是他的特点。

晚唐时期:晚唐时期的诗歌感伤气氛浓厚,代表诗人是杜牧、李商隐,世称“小李杜”。杜牧(803--852)的诗以七言绝句见长,《江南春》、《山

行》、《泊秦淮》、《过华清宫》等是他的代表作。这些诗于清丽的辞采、鲜明的画面中见俊朗的才思。

李商隐(813--858)以爱情诗见长。他的七律学杜甫,用典精巧,对偶工整,如《马嵬》、《夜雨寄北》等是其中的名作。

晚唐后期,出现了一批继承中唐新乐府精神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人物是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他们的诗锋芒毕露,直指时弊。

词:词这种诗歌体裁在晚唐已经出现,代表人物:温庭筠、韦庄、李煜(多抒写家国身世之恨,感慨缠绵)。出现第一雍部文人词总集《花间 集》。宋朝:

词风继承花间派的婉约绮靡。“父子词人”:晏殊、晏几道。晏殊的词风容闲雅,有富贵气。晏几道的词风是低回感伤。

婉约词:

柳永:多写男女离别之情和流落江湖的羁旅之愁,沉吟于风花雪月之中。

周邦彦:继承柳永的余风。代表作有《过秦楼》、《满庭芳》

李清照:前期清新婉丽,后期缠绵抑郁。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

姜夔:继续周邦彦的风格,尚风雅,主格律。

秦观:善作小令,通过抒情写景传达伤感情绪的《浣溪沙》、《踏莎行》、《鹊桥仙》等 是他的代表作。

豪放词:

苏轼:启南宋豪放派的诞生。词的题材又得以进一步发展,怀古伤今的内容进入了他的词作之中。

张元干、张孝祥、朱敦儒,上承苏轼,下启辛派词风,同时期还有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

辛弃疾:有抗金报国的壮志,但壮志难酬,郁愤深积。

宋 诗:西昆体:杨亿、钱惟演,学晚唐李商隐,讲究格律辞藻、华丽典雅。

王禹偁、梅尧臣、苏舜钦:反对西昆体,提倡平易流畅。

两位大诗人:苏轼说理抒情,自由奔放;黄庭坚,江西诗派,崇尚杜甫,大多瘦硬生新。出自江西诗派,最终自成一家的有:

陆游:爱国诗人,最动人的作品是表现他老而不衰,死而不渝的爱国情怀。

杨万里:诗风清新活泼。

范成大:善写田园风光,颇有生活情趣。宋末有:

文天祥,多是爱国诗篇,浩气磅礴。

元代

杂剧:

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色彩融为一体。王实甫:《西厢记》。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散曲:包括小令、套曲,多歌唱山林隐逸和男女风情之作,少数作品接触当时重大的社会问题,反映人民疾苦。后期散曲的代表作家有张可久和乔吉,特点:雅正典丽。

明代

诗歌:

台阁体诗派:代表:杨士奇、杨荣、杨溥,特点:歌功颂德、空泛虚浮。唐宋派:归有光

清代

诗歌: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不满清庭的民族压迫和专制统治,特点:悲壮沉郁、感慨深远。此时期的诗人还有:钱谦益、吴伟业、王士 桢。

郑板桥:反映民情;贺知章、袁枚:直抒性情;黄景仁:独写哀怨之作。词:陈维崧:效法苏、辛之豪放,开“阳羡词派”。

纳兰性德:词近李煜,又自成一家,善作小令,长于白描。

我国古代诗歌分类

我国古典诗歌包括“五四”时期以前的诗、词、曲。

1、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指唐以前的古代诗歌。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诗,就是我们所说的近体诗。近体诗是相对古体诗而言的。唐代以及其后的诗人仍有写古体诗的。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

2、律诗和绝句

绝句共有四句,律诗共有八句。绝句可对仗也可不对仗。律诗八句四联分别称作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其中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3、小令、中调和长调

依据字数将词划分为三类。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字以上为长调。

考点一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意象与意境

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包含了诗人的强烈思想情感,具有象征意蕴的客观物象(或者说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物象),是构织诗歌的主要因素。包括景象和物象。

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常常借助于景物形象,渲染气氛,烘托情感。这时的景物形象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我们便可感知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此首词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巧妙组织在一个画面里(蒙太奇式的画面组合),渲染出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景象,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分析意象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①营造意境方面作用 渲染气氛 奠定基调②塑造环境或背景的作用③表情达意体现思想主旨的作用④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⑤结构上的线索作用 有的意象贯穿始终.诗词中常见意象

1、送别类

杨柳

长亭

南浦

酒杯

折柳

2、思乡怀人类

月亮

鸿雁

捣衣

双鲤

雁书

3、愁苦类

梧桐

芭蕉

流水

猿猴

杜鹃鸟

斜阳

落日

4、抒怀类

菊花

梅花

松柏

黍离

冰雪

草木

5、爱情类

红豆

连理枝

比翼鸟

6、战争类

投笔

长城

楼兰

柳营

请缨

羌笛 其他如表示秋天:金凤、西风、北风、商风

隐逸生活:陶家

意境:是作家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动的客观事物(境)相结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意境往往由多个相关联的意象有机组合而成。“意”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指诗中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由景物构成。开拓意境要立足于诗中的景物描写,分三个层次:一是再现诗人描绘的画面,二是把画面中没有直接写到的那一部分靠想象补充出来,三是领会画面背后深远的意蕴。例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台城》)诗人通过描写阴雨、江草、鸟鸣、柳树等意象,构设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意境氛围。在今昔对比中更让人感受到物是人非,时事变迁的凄凉与感伤。

诗词中常见意境氛围特征

孤寂冷清 恬静幽美 萧瑟凄凉 生机勃勃 春意盎然 肃杀荒凉

雄浑壮丽 幽清明净 沉郁孤愁 和谐静谧 开阔苍凉 高远辽阔

苍凉悲壮 朦胧凄迷 清幽恬静 雄奇优美

考点二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常见诗词语言特色有:

清新自然

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的《山居秋暝》)

平实质朴(平淡自然)

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的《别董大》

再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的《鸟鸣涧》)

再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的《鹿柴》)

委婉含蓄

如“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的《醉花阴》)

形象生动

如“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幽默讽刺

如“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孟云卿的《寒食》)

再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的《焚书坑》)

雄浑壮阔

如“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的《使至塞上》)慷慨悲壮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清新明快

如“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唐代诗人王驾的《雨晴》)

沉郁顿挫

如杜甫的《登高》

豪放飘逸 如李白的《将进酒》

华美绮丽

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的《咏柳》)

典雅工丽

如“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宋.宋祁的《玉楼春》)

缠绵婉转

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的《长恨歌》”

考点三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 记叙

描写

议论

抒情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融情与景

以乐景村哀情

描写抒情:渲染 烘托 对比 村托 抑扬 白描 比兴 用典 联想 想象

正 侧面结合

动静结合 托物言志 象征手法 点面结合细节描写

虚实相生(虚实结合)修辞格:比喻 比拟(拟人、拟物)借代 夸张 设问 反问 双关 叠词 互文 补充说明:

1、“虚”包括回忆的、想象的、梦见的(梦境),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的那些虚像和空灵的境界。“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

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前两句泛说西湖六月的风光自有特色,是虚写;后两句描写满湖莲叶荷花在朝阳的辉映下,无边无际的碧绿和艳红和谐地搭配着,是实写。

2、关于诗中的描写角度 视觉 听觉 嗅觉 触觉形态 色彩 声音远看近观远眺 俯视等。

诗词表现表现手法举例

虚实结合如“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楚山孤”既是写实景,也是诗人孤寂心情的写照。诗人深深思念洛阳的亲友,并想象他们也同样深深思念着自己。他嘱托辛渐,当亲友们问起来,就说我的内心依然纯洁无瑕,就像冰那样晶莹,像玉那样透亮。诗中用一个巧妙的互相映衬的比喻,来形容一种纯洁完美的品格。

再如“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 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的《武陵春》)连用了“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字,词意转折,配合实字表达,收到尺水兴波,感人至深的效果。实词“轻舟”为下文的“愁重”作铺垫和烘托,使“愁”变得沉重,亦是女词人感情的无比深沉!也使抽象的“愁”变得具体可感。

动静结合 如“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的《漫成一首》)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江夜的“静”,而末句却以鱼跃之声打破了这种静谧,颇有“以动破静、愈显其静”的意味,与“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处。“宿鹭”和“跳鱼”,这一静一动之景,相反相生,互相映衬,显得逼真而又传神。

直抒胸臆

如“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的《菩萨蛮》)江南景人俱佳,让人留恋,没到老就不要离开江南回到故乡,否则一想起江南的美好景色和人就会后悔不及。

托物言志 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的《蝉》)借蝉的形象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赞赏。

再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的《梅花》)诗人表面上咏物,实际上言志。借咏梅花来表达诗人追求清高高洁的思想品格。

再如“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诗人因“触忤武则天”而身陷囹圄,这首五律以蝉自喻,以蝉之餐风饮露表示自己的高洁情怀。

联想想象

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的《咏柳》)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离情的象征意义。对比对照

如“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的《越中览古》)前三句描写昔日的繁华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藏着诗人深沉的思考。

象征手法

如“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白居易《白云泉》)诗人采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如“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再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下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如“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的《山中》)最后两句写山上望见实景,映村一、二句之情,以景喻情,用秋风瑟瑟,黄叶飘飞来村托自己的悲苦。

细节描写

如“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再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的《约客》)

还如“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青衣透。见客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的《点绛唇》)利用“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闯进来的翩翩少年这一动作,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的刻画出来,在我们心中立起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带有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还有如“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晴窗细乳戏分茶,诗人这一细节举止表露出闲散和无聊 的心境,间接地反映出在国家多事之秋,爱国志士却被冷落的沉重的社会景象,也反映出南宋王朝的腐败和衰落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的《赠别》男女之间分离之际,内心因凝聚了太多感情反而不知从何说起,无言以对,显得沉默不语,象是生分的样子,仿佛并无深厚的情意。正如古人说,亲及反疏。千言万语却只能默默无言。白描

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它要求抓住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

如“ 父耕原上田,子属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聂夷中的《田家》)这首诗以小见大,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再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的《天净沙·秋思》)

点面结合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的《江雪》)

三、四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在漫天大雪中,身披蓑衣,独自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再如“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朱敦儒的《好事近》)三四句从面上对渔父的志趣和生活概貌做了总的交代,后用洗练的笔墨摹写了一个恬淡自适的渔父形象。而在静态的画面上,又加上了孤鸿这个动点。全诗点面结合,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不受约束的闲适生活。”

以乐景衬哀情

如“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杜甫的

《绝句漫兴九首(其一)》)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诗人把自己的心绪同春色的撩人结合起来写,在情与景的对立之中,深化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加强诗的艺术效果。诗中恼春烦春的情景,与《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境相仿佛。再如“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的《蜀相》)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所描绘的这些景物,色彩鲜明,音韵浏亮,静动相衬,恬淡自然,无限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然而,正是眼前这样一幅,触痛了诗人心中的块垒——祖国中兴的希望非常渺茫,因而不免又产生了一种哀愁惆怅的感觉。

考点四 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咏史怀古 :今非昔比 昔盛今衰 借古讽今

盛衰无常 物是人非 吊古伤今

壮志未酬(古迹 古人)

2、托物言志(咏物诗):孤傲高洁 志趣高雅 报国无门 壮志难酬 光阴易逝 功业无成 象征、比喻、拟人等手法运用。(松 竹 梅 菊 蝉 蜂)如“流莺漂荡复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李商隐的《流莺》)诗人用流莺的“飘荡”比喻自己转徙幕府飘零不定的生活,用流莺的“巧啭”比喻自己的才干及远大的政治抱负,用“佳期”表达自己不为人理解的满腹委屈和怀才不遇的深沉感伤。

3、边塞征战:边塞风光 奋勇杀敌 立志报国 报国建功 征夫愁怨 思乡思亲 同情批驳 描写战争场面的残酷。(边关 玉门关 羌笛 胡人 胡马 黄河 长城 阴山

黑山 明月)

4、羁旅思乡:羁旅愁苦 漂泊无依 浪迹天涯 孤寂冷清 思乡思亲 归期遥遥。(驿道 征铎 马 舟船 杜鹃 鸿雁 客 浮萍 飞蓬)

5、送别留恋:离情别恨 留恋思恋 激励劝勉 依依不舍 深情厚谊。(柳 酒 歌

船 长亭短亭 灞桥柳 灞桥 南浦)

6、田园山水诗:寄情山水 愤世嫉俗 隐逸情怀 与世无争

保持高尚节操 超脱凡俗 宁静闲适恬淡

农家乐丰收喜悦。(高山 流水 明月 清风 农家风光 山间盛景)

7、即事感怀

即景抒怀:忧国忧民 战争离乱 仕途失意 讴歌山河 渴望建功立业。如”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后两句通过写景,揭示了一切美好向上生机勃勃的事物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任何力量都禁锢不了的道理。

8、闺怨闺愁:青春易逝 容颜易老 孤独失落的情怀 对丈夫的思念(或对情人的怨恨)对战争的厌恶。

古诗词鉴赏解题方法归纳

一、答题步骤(一)读懂诗

①古代诗歌大多是先写景后抒情,“情”往往就是十个的中心所在。因此可以往往在前半部分寻找意象,后半部分寻找中心。

②诗歌意象具有跳跃性的特点,理解时应通过想象构设意境。

③为了强调突出,古诗多采用倒装句式。如“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的《西江月》)“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的《秋兴八首》)

④注意使动、意动、为动等活用词的理解。

⑤律诗前二联多写景,后两联多抒情表意。绝句的情感多在后两句上。词的上阕一般写景,下阕抒情。

总之,在阅读诗歌时,从前半部分找意象,通过揣摩意象的色彩、特点,构设诗歌意境,就能大体把我诗歌的情感倾向了。同时特别留意诗歌中能透露作者情感的一些词,如“悲”“喜”“愤”“思”等

。(二)三必看

①标题必看

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富含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主要表现手法等。)诗歌的题目是鉴赏诗歌的向导,突破口。如李绅的《悯农》,试题“悯”就表明作者对农民艰辛生活的深深同情。元稹的《离思》,由题目看出写的是离别的思念。张继的《枫桥夜泊》,“泊”字可知诗歌表现的是一种羁旅情怀。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思故园就可看出是思乡的主题。②作者必看

知人论世,以察诗情。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作者的经历、作者的命运等有助于理解其诗作。③注释必看

一首诗,一旦给了注解,往往有重要作用:一是暗示背景,就是介绍作者所处的环境,或写作背景。二是解说重点字词、典故、消除阅读障碍。(三)宏观理解 微观深入

所谓宏观理解就是注意诗歌的首尾、前后、上下联在结构上、表意上的内在关系,从而整体上把握诗歌的主旨情感。

所谓微观深入就是要求在关键词语、独特意象、特殊句式、艺术手法(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托物言志以及比喻、比拟、借代等修辞的运用)

二、答题方法(一)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这首诗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诗歌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4、诗歌中某句诗展现的是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诗是表达某某某的情感(情怀)的吗?为什么?

5、请谈谈这首诗情与景的关系。

答题套路: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描绘诗中画面)的画面,营造了一种(概括氛围特点)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分析思想感情)的情感(心情、心境)。

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答案: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塞外辽远阔大、雄奇险峻的画面(衬托出边塞“孤城”之小),营造了一种雄阔、苍凉的氛围,表现了盛唐诗人广阔的胸襟。

(二)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

①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②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

③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

④请比较两首诗在表达技巧上的异同。

答题套路:这首诗用了(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修辞手法),如(要结合诗句具体阐述),从而突出了(强调了、更有效地表达了)作者(具体化)的情感(心情、心境)。

如: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欧阳修《踏莎行》

请分析“离愁渐远渐无穷,调调不断如春水”一句的艺术手法。

答案:这句诗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一)把抽象的情感(无穷无尽的离愁)变成了具体的形象(迢迢不断的春水),(二)让人更容易感受到行人因路程加长、时间变久而产生的离愁。

(三)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①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②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③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套路: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点明语言特点),如(结合相关诗句分析),这种风格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具体)的情感。

如: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江村》

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答案:(1)这首诗语言风格自然清新;(点明语言特点)(2)意象浅近,如“梁上燕”“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口语化,自然质朴。(结合相关诗句分析)(3)作者饱经离乡背井的苦楚、备尝颠沛流离后终于获得一个暂时安居的栖身之所,很好地表达了作者此时的闲适心境。(情感)(四)炼字型

炼字所指对象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叠词、数量词等

一、提问方式

①这首诗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哪一个(或两个)?为什么? ②某字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觉得它好在哪里?

二、答题思路

①画面感强,描述意境画面 ②化静为动,把静的事物写活了

③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

形象生动 ④拟人、夸张手法,修辞效果,形象具体 ⑤突出思想情感主旨

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中“隐”“没”两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隐字在诗中是隐没(于)之意,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没字在诗中是淹没(于)之意,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绪。(五)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答题步骤:

1、分析该词对突出主旨的作用(内容方面)

2、分析该词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形式方面)

如: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王质《山行即事》

注:蘋,一种水草。鸥性,海鸥,性喜在海上随潮迎浪,上下飞翔。狎(xia),戏耍,玩弄。酲(cheng),酒后神志不清,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

问:首联的“议”字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答:“议”字用了拟人的手法,这两句是说,天空的云块来来往往,忽聚忽散,仿佛在讨论要不要下雨,笔法轻快,表达了诗人的喜悦心情;在结构上,“议”

字统领了颔联和颈联,颔联写“阴”,颈联写“晴”。

(六)判断观点型 提问方式:

1、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

2、有人这样认为,你同意吗?请说出理由。答题步骤:

1、表明自己的观点。

2、用原诗句证明此观点。

答题套路:我认为(观点)原因是(举例证明)(从原诗中找理由分条陈述)

如: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注: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临淄流泪说“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问: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试说说理由。

答案:同意。诗人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的情绪,但诗人在最后借用齐景公上牛山的典故,表达出淡然的心境,显示了旷达的情怀。

不同意。从诗中的确可以看出情怀的郁结,但诗人不是故意用旷达的话来表现他的苦闷,而是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情绪。

(七)对比赏析型

提问方式:

1、对两首诗或词进行内容与主题、方法等方面的对比;也有与学过的课文诗句的对比。

2、请说出两首诗在某方面的异同点。答题步骤:

1、找出相关的比较点。

2、对原诗中具体句子分别进行分析,分条作答。如: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试题。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李益《汴河曲》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

注:汴河,隋炀帝时开挖的大运河的一段。隋家,隋王朝。水殿龙舟,当年隋炀帝出游时所乘坐的船只。不较多,差不多。(1)两首诗都以“汴河”为题材,但所写的重点不同,抒发的感慨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李诗重在通过叙写汴河春色和隋宫的荒废,抒发了对隋王朝衰亡的感慨(喻伤今之意)。皮诗看似为汴河洗刷“罪名”,实则巧妙地对亡国之君进行了强烈的斥责。(2)这两首诗的表达技巧各有侧重,请分别说明。

答:李诗以描写为主,触景生情;皮诗以议论为主,欲夺故予,角度独特。

第五篇:古代哲理诗词

古代哲理诗词

哲”者,智也;“理”者,道理、事理也;“哲理”就是睿智洞照之人事与自然之理。阐发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的诗便是哲理诗。一些含道应物、迁想妙得的哲理诗,其本身就是诗人触物生情、寓理于形或融理入情的产物,是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的睿智地思索和深刻地体察的结果。它往往是把发人深省的哲理同富有特色的生活情趣及新颖鲜明的艺术形象熔铸一体,来服人以理、动人以情的。本文拟从赏析几首哲理诗入手,试图帮助同学们了解哲理诗的特点,提高对事理的认识,辩正地分析客观事物和自然现象。

一、《放言》(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这首诗的主题是辨伪。首联提出有办法解决狐疑,颔联从自然景物入手具体介绍这一办法:让时间证明一切。颈联转入到历史人物,进一步证明上述办法。尾联顺着颈联的意思延伸:如果周公、王莽在真相还没有显现时便死去,他们的德行真伪就无人知晓。本诗告戒我们:看待事物不要过早下结论,否则容易被假象迷惑而不能分清是非。

二、《琴诗》(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了琴和指头两个形象,用两个假设句和两个反问句,故作疑难之语,实际上幽默诙谐,意新理妙,揭示了“天下事物的完成都有赖于主、客观的紧密配合”这样一个深刻的哲理。

三、《过沙头》(杨万里)

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

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这首诗明白晓畅而富有深意。暗潮已然来到,而常人却不知道,因为他们没有水上的生活经验,对潮水涨落的规律不知晓;而篙师长年累月在江上撑船,水的深浅,流速的快慢等,都一清二楚,些微变化他们都能察觉。这就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实践出真知。

四、《论诗三十首》(元好问)

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这首诗前两句很容易明白:眼见的真实情景激发心头的真切感情,就能写出意境神妙的诗句;闭门造车,就像黑暗中摸索制作出的东西,总要失真。后两句则说:靠临摹前人作品,画出秦川景色的画家,亲自去长安的能有几人?诗人省略了一句话,即难怪那些人画不好。本诗告诉我们:没有现实生活的感受,没有亲身体验,是不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

五、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进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阅读并鉴赏这类诗歌,有助于提升对事理的认识,同时增强议论文写作的思辩色彩。

六、《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万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人借助方塘,形像的抒写自己钻研书卷的体会。半亩方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这首诗讲的是学习要注意方法,防止思想僵化,只有不断地汲取营养,获取新的知识,就像不断有源头活水注入塘中,才能豁然开朗,融会贯通。这首诗形象新颖,情趣盎然,因为富于启发而历久弥新。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七、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开头两句实写游山所见,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后两句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这首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其实,看待自己,看待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全诗语言通俗,深入浅出,精警简括,逸趣横生,读来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八、《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开。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本诗的重点在后两句,说明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浮云遮望眼”,结合当时的现实,可以理解为暗指那些阻挠变法革新的顽固分子。诗人登高抒怀,含蓄而又坚定的表现了自己高瞻远瞩,不畏艰险,锐意革新的远大抱负。本诗“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王之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荀子《劝学》中也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看来站得高,比起站得不高还真有优势。在学习中,如果你比别人站得高,当然也就会比别人看得远,看得深,看得全面。可如何方能站得高,绝不像爬上山顶,登上楼顶那样容易。你的知识积淀要比别人厚,你掌握的方法要比别人好,你的头脑要比别人灵活,你的眼光才能比别人锐利,你看问题的角度才能比别人新,你的思想才能比别人深刻。

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首登高远眺之作。前两句写登楼所见,寥寥十个字,却将天地山河的万千气象收拢于笔端,缩龙成寸,快人胸襟。结尾两句写当前实感,眼界更阔,立足更远,不仅表达了“只有登高,才能望远”的深刻哲理,而且注入了诗人昂扬奋发,积极进取的热力和激情。这首诗气势宏大,意境高远,言论与形象相得益彰,哲理与诗情完美统一,真正达到了情、景、理水乳交融。

十、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诗人抓住古原草的特性,用野草每年春荣秋枯来说明这样一个哲理:毁灭生命的力量固然强大,但生命的顽强与伟大更胜过毁灭生命的力量。全诗借景写情,刻画形象生动感人,蕴含深刻,不愧为千古绝唱。

十一、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写蝉以清露为食,择梧桐而居,是表现其心地纯净,立身高洁;写蝉居高声远,是表现其清华隽朗,高标逸韵。诗人以独特的感受表达了这样一个真理: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这首诗寄哲理于咏物之中,读来耐人寻味。

十二、刘禹锡的七律《酬乐天扬州出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诗人借景物抒发情怀,开朗达观,表现出愈挫愈坚,积极进取的精神,揭示了新陈代谢之理。这首诗诗情跌宕,寓意深远,沉郁的意境中又显出豪迈之风。

十三、卢梅坡的《雪梅》

“梅雪争春末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雪争春,不肯服输,于是诗人放下笔,细细评判,诗人认为梅雪均佳,各具所长。不仅梅雪如此,每一种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人也是如此。这首诗没有写景,没有抒情,纯属议论,却写得如此生动,另具一格,让人耳目一新。卢梅坡还有一首同题《雪梅》诗,也是出类拔萃的咏梅之作: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此诗深得梅与雪的天然风韵,且在吟咏之间,寄托了微妙的哲思与理趣。

十四、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人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荷塘初夏的优美图画:泉水悄无声响的细细穿流,倒影在水里的树荫一片晴柔;小荷刚刚露出尖尖细角,一只敏锐的蜻蜓就发现了,早早立在它的上头。这首诗很有情趣,卓立小荷上的眼光敏锐的蜻蜓,就像特写镜头一样,为全诗点上了眼睛。小诗富含哲理,启发人们应该敏锐的发现新生事物。

下载写材料常用:古代诗词名句300句及简析[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写材料常用:古代诗词名句300句及简析[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诵读古代诗词

    观看了章艳老师的公开课视频《爱莲说》和张春老师的《基于“爱莲说”的解读》我对章艳老师通过朗读和质疑讨论来疏通文意有深刻的体会: 一、通过朗读圈点勾画注明疑难 诵读古......

    古代唯美诗词

    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情切。望中地远天阔。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也。 映落照、帘幕千家。听数声、何处倚楼笛,装点尽秋色。......

    经典古代伤感诗词

    经典古代伤感诗词1、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笑意浅。来世你渡我,可愿?2、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3、谁应了谁的劫谁又变成了谁的执念。4、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5、尘缘从......

    常用古代诗词字数

    1.虞美人/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7579/7579 2.苏幕遮 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仄韵。3345745/3345745 3.醉花阴/九日 双......

    古代名人小故事

    中国古代名人励志小故事 中国古代名人励志小故事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

    十首颜色“诗词,句句都好看

    十首颜色“诗词,句句都好看 在诗词中,颜色不时出现,五彩的颜色给诗中场景增添意趣,给意境增加意蕴。今天,隐娘找了十首有“颜色”的诗词,句句都好看。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

    诗词名联总汇

    诗词名联总汇 诗词名联总汇一轮明月;四壁清风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山以石峻;海为川归。(集石门颂字)不攻人短;莫矜己长。尺璧非宝;寸阴无价。风云论道;笔墨通天。 天下有道;国家将......

    古代咏酒诗词大全

    咏酒诗 卷 耳 诗经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离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蛆矣,我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