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朽的精神永恒的力量
不朽的精神 永恒的力量-学习吴大观先进事迹有感
百年间风雷激荡,中华儿女不懈求索,百折不挠; 六十载沧桑巨变,神州大地英雄辈出,群星灿烂。吴大观就是为祖国腾起而闪烁的一颗耀眼的璀璨之星。学习吴大观同志是对英雄模范的深切缅怀,是对先进典型的热情讴歌,更是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大力弘扬。让穿越时空,走近这一杰出人物,重温一段段感人的事迹,感悟英雄人物的崇高,增强爱国情感、陶冶道德情操、振奋民族精神。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振兴中华,振兴祖国的航天事业。(摘自吴大观日记,1997.6.23)爱国,就像一束阳光,照耀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身上,温暖着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心田。
1947年,他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毅然回到内忧外患、贫困落后的祖国。他以航空报国为毕生追求,先后领导组建了新中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设计室和试验基地,主持研制了第一个喷气发动机型号,编制了第一部航空发动机标准规范,培养了几代航空发动机技术人才,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他惜时如金,争分夺秒地工作,就是要让我国自己的飞机装着自主研制的发动机飞上祖国的蓝天。为了省钱支援国家建设,上世纪60年代,他就两次给组织写报告,要求把自己工资降下来,病重期间还多次拒绝组织上安排的转院和深入治疗。
他对党无限忠诚,理想信念坚定,历经坎坷,但从未动摇对党的信心。他通过对新旧社会的比较,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给祖国带来繁荣富强,并把加入和追随中国共产党作为一生最大的光荣。他在国内外接触过各种社会思潮,最终认定了马克思主义,把共产主义作为终生信仰。他认为党员个人的生命和价值是有限的,只有融入到党的事业之中才是无限的。在入党60年的时间里,他始终坚持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病重期间还坚持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离休后,他坚持拄着拐杖去党支部 参加组织生活,并每年向党组织写思想汇报和个人总结。他无论何时何地都相信党、关心党、爱护党,总想为党奉献更多,而从不向党索取回报,连续46年每年多交纳大额党费,临终前又将10万元积蓄作为党费一次性交给党。他严谨求实,敬业勤奋,全身心投入工作。他不计名利,把自己从事的每项工作都当作事业,以工作为最大幸福,以攻关胜利为最大快乐。他勇于探索,锐意创新,敢于负责,“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看不到我国自行研制的发动机,死不瞑目”,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惦记着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他一生撰写了上百万字的笔记和心得体会,对每一张设计图纸、每一份计算报告他都认真审查,不符合要求的退回返工。
他大公无私,毫不利已,专门利人。他心系群众,奉献社会,哪怕自己省吃俭用也去救济生活困难的职工,先后为“希望工程”等捐款近10万元。他对自己要求严格,清正廉洁,除了工作,从不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作为一个做出突出贡献的老专家,他有贡献而不居功自傲,有条件而不贪图安逸,有权利而不搞特殊化,创造了累累硕果却不断反省自己。他生活俭朴,从不追求享乐奢华,克已奉公,利益面前从不伸手。
作为我国航空发动机科研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之一。他对党无限忠诚,理想信念坚定,历经坎坷,但从未动摇对党的信心。他一心为国,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命运和民族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所有的精力、心血和才华都奉献给了祖国。他严谨求实,敬业勤奋,全身心投入工作。他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心系群众,奉献社会。
吴大观同志用一生的执著和奉献,忠实实践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誓言,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爱党与爱国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做事与做人的统一。学习宣传吴大观同志,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巩固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对于以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应对挑战、克服困难、推动科学发展,对于引领整个社会朝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确方向前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广大党员干部都要学习吴大观同志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矢志不渝的政治品质和无私奉献、严于律己的高尚情操,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践共产党人高尚的人生价值。知识分子党员要重点学习吴大观同志刻苦钻研、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勇于探索、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努力向更高的目标攀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建功立业。党员领导干部要重点学习吴大观同志忧国忧民、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和心系群众、淡泊名利的崇高品德,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离退休干部职工中的党员要重点学习吴大观同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境界,活到老、学到老、奉献到老,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第二篇:永恒的长征不朽的精神
永恒的长征不朽的精神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长征组歌》中的这段歌词,抒发了红军将士胸怀革命理想、不畏艰难困苦的豪情壮志。70年前的长征,是红军在中国革命转折关头用顽强意志与鲜血和生命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支撑红军长征胜利的,除了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更根本的是红军将士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核心,是共产党人不屈不挠、战无不胜之最深刻的思想基础,也是我们今天应该继承和发扬的最宝贵精神财富。
对于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国际友人斯诺称赞说“是一部惊心动魄的远征的史诗”。美国著名作家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评价道:“这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长征在人类活动史上是无可比拟的。”
在二万五千里征程上,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了无数动人故事,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身为在改革开放年代的新一代中学生,我们很难想象:红军在敌人围追堵截下,忍饥挨饿,长途跋涉,身着单薄衣衫翻越空气稀薄的雪山,冒着枪林弹雨冲过大渡河上的铁索桥。可这些故事我们应该仅记于心,这样的场景应当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画面。
长征,一个伟大而神奇的故事;长征,一部雄壮而感人的史诗。
一个历史悠久、历经磨难而又生生不息、满怀希望的民族,必然重视弘扬和培育历久弥新、世代相传的民族精神;一个代表全民族利益、着眼未来、卓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奋斗历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留给后人。中华民族就是这样的伟大民族,长征精神就是这样的宝贵财富。
然而当前,社会上一些人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种好逸恶劳、畏难退缩、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是极为不利的。在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重提长征精神,弘扬革命正气,鼓舞人们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是非常必要的。为达此目的,必须让长征精神处处生辉。
我们要心中生辉。长征精神,不同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也许你读了n篇有关长征的回忆文章后,也能够有自己的理解。但是,有时候,你只知道了是什么,其实还是很难理解精神的含义的,有时候事实更有说服力。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长征精神是革命先烈用誓死不屈的崇高信念磨砺出来的,作为后人,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也必须用心灵去感悟,让精神在心中扎根,在心中生辉。一些地方举行的类似“重走长征路”等活动,就是为了让参加者用切身体会去感悟。但是,不可能人人都去“重走长征路”,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知与不知的层面上,而要真切地将自己的整个心灵置身于那个环境、那个时代当中,从而洗涤自己的灵魂,净化自己的心境。如果说“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红军老前辈”,还只是停留在一种简单的对比与模仿上,那么作为长征路上的后来者,则需要我们以崇敬的姿态,深刻解读并领会那段历史和那种不朽的精神。我们还要脚下生辉。长征精神是革命前辈用一双双穿着草鞋的脚走出来的,用一条条前赴后继的生命换回来的。因此,学习长征精神,必须立足于脚下,着眼于实践。要敢于面对现实中可能存在或发生的一切困难和矛盾,不能见了困难就退,提到矛盾就避。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顽强拼搏,战胜困难、解决矛盾。困难
可以怕,但是怕完以后还是要想办法解决;生活中可以灰心,但是要马上振作起来。长征精神就是勇于吃苦、不怕困难的精神,但不是要我们刻意地去找苦吃。那样做,意味着我们无知,意味着我们无能。苦是要吃,但不能为了吃苦而吃苦,如果不用吃太多的苦而能将问题解决,更是一种睿智和才能。所以,我们学习长征精神,切不可机械,而要在实践过程中做到灵活、机智。换句话说,就是我们不但要有勇,更要有谋。
70年前中国的一个事件今天缘何还能引起今天的热情,或许美国著名作家史沫特莱的一句话可以作为注解:“长征是革命战争史上伟大的史诗,而且不仅于此!”长征留给我们的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藏。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征途上,长征精神将永远燃烧信念之火,鼓舞我们不断向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70年过去,红军将士们的万里长征,已作为举世罕见的人间奇迹和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永垂史册。一代中华优秀儿女用生命热血铸成的长征精神,也已经注入进我们的心中,我们民族的今天与未来。长征精神已经突破了时代的界限,它不仅是当年红军长征胜利的根本所在,也是今天建设富强祖国的动力。“长征精神不会过时,必定薪火相传。”长征精神永远激励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永恒的长征不朽的精神
长征,一个史诗般的名称,一个不老的传奇。历史时针更像是一曲壮美的歌,一支摄魂的曲。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擎起的熊熊革命火炬,一直在华夏儿女的心头燃烧着。林莽沉沉,裸山如刃,黄沙大漠,激浪长河,刻下长征者铿锵的足音;寒风砭骨,雪压冰封,矗立起长征者英勇的雕像。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长征,把惊涛壮观推出,把日出瑰丽托起,让松柏昂首挺拔,让雄鹰翱翔蓝天!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那震山河、撼心灵的肝胆豪情,化作一种不朽的精神,光照千秋,流芳万古!
我不见那奔放怒吼的滔滔江水,不见那绵延起伏的雪山,不见那一望无际的草地,不见那淋漓殷红的鲜血,像是旧日红尘的无颜束手,仿佛千古恩仇的一朝泯灭,那曾经发生的一切,在岁月的悲欢离合中淡漠掉了所有虚幻。我俨然听到了战士们隔世的呐喊,听到那风吹旗翼卷动的微声,听到那尘埃覆盖大地天籁奏响的永恒的骊歌。
驻足回首,历史一页,重新审视那一段前无古人的长征,那一段迂曲徘徊的轨迹。当原始的风景不再婆娑,当曾经的故事消逝流远,当金沙江彼岸的风沙淹没了离恨战士那久违的堆冢,后人为其矗立永久标正的幡杆,它们承载着华夏儿女最崇高的敬意,在西南大地上时时刻刻仰望苍天。忘不了赤水的波涛汹涌,忘不了遵义的唇枪舌剑,忘不了金沙江中的萧萧寒水,忘不了大渡河上的飞火流星,忘不了千里岷山的周天寒彻,忘不了茫茫草原的泪语欢歌……一幕幕曾经凄美的画面,一张张枉登极乐的脸孔,一段段枯叶之下残剩的故事与传说,他们用自己的顽强与天搏斗,在历史递进中充当扭转乾坤的角色,然而在后世落寞的繁华里却笑靥顿首,决绝漂流,何人还曾记得这里或者那里他们有过的经历,他们有过的平凡而伟大的辉煌。然而,他们共同的名字却永远留在了华宇大地上--红军。
是的,就是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锻造着一个金戈铁马的成就,于是后世的我们,在尘代的更迭中,可以骄傲对着任何人说,我们做到的,是一曲世界的传奇。
遗世的童谣依旧在山峦中激荡,放牛郎口中的号子仍然叫响这一朝的晨晖,老去的小鬼回忆起那峥嵘岁月是绝对的激动和坚定,成长的我们回溯到那卓越时代是纯粹的感动和思考,七十二年了,七十二年前 那历时两年的长征,传承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神形相似的外表,还有那融进血脉的精神和渗入基因的文化,硝烟中吟诗,马背上练字,树皮上作画,枪林弹雨中欢歌笑语,一个生命,一个民族生命中究竟承载了哪些使命,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可以成就得如此坚韧,如此潇洒,可以取得如此骄傲的胜利!而我们,这一群后来之人必要以长征为宣言,以长征为铭记,将长征精神重铸,不仅仅是对记忆的追寻,对逝去生命的缅怀,对精神的膜拜,更是对长征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对民族的团结,对世界的责任!
七十二年硝烟散尽,多少遗迹消散尘埃,离落了多少凡夫俗子的微笑与容颜。记忆,似乎也老去了,而遗迹上还斑驳残留着暗色的红,峥嵘岁月里的刻骨铭心还在回忆,积雪中有战士在笑,湍流中有小鬼开颜,他们陨身于此,灵魂不散,笑看这七十二年的沧桑巨变,开颜这七十二年的成就发展,七十二年精彩,往事并不如烟,多少繁华锦绣后,一脉传承的永远是长征魂!
当硝烟不再弥漫,炮火不再连绵,当历史的车轮步入现代,当时间的脚步不在徘徊,温暖的阳光流连着橘红的晚霞,中华在这般美好中成就着史无前例的巨变。作为一名莘莘学子,凝望着洗尽铅华的革命英雄纪念碑,读着碑文中先烈的赫赫功绩,红军长征途中,那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壮举,惊天地、泣鬼神、震山河、撼心灵,那一幕幕历史画面感人肺腑,催人泪下,那浓浓的炮声,震天的呐喊,成为激人奋进的咚咚战鼓!长征中那无数烈士和无数动人的事件折射出来的“长征精神”,必将成为我们奋进的动力和学习的源泉,成为我们成长进步的催化剂。
我们继续的锻就的依旧是一曲世界的--传奇!
第三篇:感受榜样力量 弘扬不朽精神
感受榜样力量 弘扬不朽精神
——学习双百人物任长霞,王进喜
时光荏苒,岁月峥嵘,转眼,中国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90周年。在这一期间各条战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在革命、建设、改革中都作出了突出贡献,充分展示了基层党组织战斗的堡垒作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领导干部模范的带头作用。作为中国当代大学生,作为想积极向党靠拢,加入党的行列的同学,我们应该积极向双百人物学习,学习他们伟大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在这里,我选出了两名我最敬佩的两位双百人物——任长霞,王进喜,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伟大精神以激励自己。
在中原大地上,任长霞,一个曾为人们所熟知的公安英模名字近年来被广为传扬。过硬的业务素质,强烈的责任心,使任何嫌犯都休想从任长霞手下溜走。据统计,任长霞在中原分局预审科工作期间,共挖余罪、破积案1072起,追捕犯罪嫌疑人950余人,创造了河南公安预审史上无可比拟的成绩。在郑州市公安局从事公安法制工作,她4年里审核案件千余起,无一错案。
2001年4月,任长霞被任命为登封市公安局局长,成为河南省公安系统有史以来第一位女公安局长。由于当地各类积案堆积严重,任长霞组织“百日破案会战”。特别是面对在登封白沙湖畔非法拘禁、敲诈勒索、打杀无辜、民愤极大的王松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时,任长霞通过缜密侦查、巧施计策,组织干警将王松及其65名团伙成员全部收入法网。由于大案要案和疑难案件被接连攻克,当地群众拍手称快,都说登封来了一位“女神警”。
破案是艰苦的,有时十天半月紧盯在现场侦查、取证,任长霞和干警一样吃住在百姓家,身体力行为干警树立了无声的榜样。对各种原因聚集形成的控申案件,任长霞抽调20余名民警成立“控申专案组”,变群众上访为民警下访,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她还要求把每周六定为“局长接待日”,倾听群众的呼声。
以上的事迹体现了任长霞强悍的素质,果断的作风以及愿意倾听民声的谦虚品质。处在如此高的地位,任长霞仍然秉持着作为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的职责,全心全意为人民奉献,这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在认真工作的同时,任长霞还是一位富有同情心的女士,从她的身上我可以感受到浓浓的母爱。
2001年5月3日,在处理登封市大冶镇西施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时,任长霞看到年仅8岁的刘春雨成了一名孤儿,便收养了小春雨,承担起小春雨全部的生活、学习费用。刘春雨至今称任长霞为“任妈妈”。任长霞还向全局民警发出倡议,开展了“百名民警救助百名贫困学生”活动。全市有126名贫困家庭的失学儿童得到救助,重回课堂。
任长霞帮助贫困家庭和贫困儿童的举动有着积极的影响,她不仅做到实处,为贫困人民送来了温暖,而且号召了大家一起帮助他们,为慈善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4年4月14日晚,任长霞在郑州市公安局汇报完工作,连夜赶回登封部署一起重大案件侦破途中,不幸遭遇车祸,于4月15日零时40分牺牲,年仅40岁。今年4月15日是任长霞牺牲7周年纪念日。
任长霞为公安事业奉献了她的一生,为人民带来了莫大的便利,任劳任怨,我从心底佩服她,决心要学习她伟大的精神。
王进喜是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石油短缺的局面,他以强烈的责任感,高昂的政治热情投入到为祖国找石油的工作之中。1960年3月,他率队从玉门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发扬“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为结束“洋油”时代而顽强拼搏。他组织全队职工把钻机化整为零,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奋战3天3夜把井架树立在荒原上。打第一口井时,为解决供水不足,王进喜带领工人破冰取水,“盆端桶提”运水保开钻。打第二口井时突然发生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王进喜决定用水泥代替;没有搅拌机,他不顾腿伤,带头跳进泥浆池里用身体搅拌,经全队工人奋战,终于制服井喷,被人们誉为“铁人”。由于长期积劳成疾,他身患胃癌,在病床上仍然关心着油田建设,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病逝时年仅47岁。王进喜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他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王进喜也是我最敬佩的人之一,在危机时刻,在关系到国家利益的时刻,他奋不顾身,不顾自己的危险,用身体搅拌水泥,克服了危险,不愧对“铁人” 的称号。由于长期积劳成疾,他也和任长霞一样英年早逝,为国家奉献了自己的宝贵生命,但是他们的精神将永存世间。
任长霞和王进喜都是为国家和人民而不顾自身,奉献生命的合格优秀的人民公仆,作为大学生的我呢吧,必须积极向党靠拢,学习优秀党员及双百人物的先进精神,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第四篇:《弘扬铁人精神传承不朽力量》观后感
《弘扬铁人精神传承不朽力量》优秀观后感经典范文6篇
《弘扬铁人精神传承不朽力量》优秀观后感
篇1
在三月十八日我有幸参加了万宝学校举行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培训,此次培训将铁人精神转化为我立足本岗、做好工作的内在动力。通过学习铁人精神,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是要加强学习,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机遇去学习。
要在自己的内心形成一种压力,让这种压力敦促自己,成为一个有上进心的人。“人不读书,不能成才;人不学习,不能生存”。因此只有学习,才能启迪心智,净化思想,只有学习才能总结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和业务水平。二、是要经常自我反省。
一个人如果不经常的自我反省,就很难有很大的进步。要经常在工作中从人格上、从道德上、从灵魂深处反省检讨自己,发现不足,及时修正,努力做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三、是要求认真务实,扎实工作。
要立足本职工作,埋头苦干,奋发进取,做业务上的尖子,实践中的实干家,工作中要讲究细、讲究实、讲究准,讲究严,讲究精,讲究新,讲究快,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四、是弘扬奉献精神,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团结协作的氛围。
奉献精神是一种为他人服务,为他人提供方便的利他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谐思想”。弘扬奉献精神,会使人们更加尊重他人,与他人建立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关系,营造团结互助、亲密友爱的和谐局面。弘扬奉献精神,更有利于培养人们踏实做事的实干精神。从而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奉献精神其实就是艰苦奋斗、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强调的就是“做”。诚然,不同的时代对奉献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要求人们踏踏实实地做事情。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必须永远珍惜、坚持和发扬。,踏踏实实干工作,共同开创和迎接我们更加美好的明天。
《弘扬铁人精神传承不朽力量》优秀观后感
篇2
记得在我小时候常和家里人去铁人广场,休闲玩耍,在铁人广场上有一座雕像,自己老在雕像前学着雕像的样子做。那时候觉得这只是一座普通的雕塑,还好奇的问妈妈这是谁呀?妈妈告诉我,这是铁人王进喜爷爷,是石油会战的大英雄。
现在我长大了,知道了些关于铁人的事迹,觉得这雕塑不是普通的雕塑了,而是带有灵魂的。王进喜爷爷雕像眺望的地方出现了一座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我有幸参观到了,那不只是一个人的纪念馆,而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进入铁人纪念馆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灰色的铁人纪念馆,旁边是绿油油的草地,充满生机。我的右侧是一个小型雕像叫作“北京红”,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
拾阶而上,这石阶可有大秘密,一共有47个石阶,代表了铁人和他的战友们奋斗了47年终于把“中国贫油”的帽子扔进了太平洋。
进了序厅,宏伟的“石油魂”展现在面前展现了52个人物,这可是我一个一个数的。他们面带微笑,喜悦和兴奋。在会战的硝烟中走出来的,抖落历史的尘埃,迈着坚定、刚毅、自信的步伐。
向左转,就进入了一个展区。我看见了这样一个牌子,上面写道:王进喜6岁拉着盲人父亲去讨饭,9岁同父亲出劳役,10岁给地主放牛,15岁在油矿当童工。王进喜就是在这艰苦的环境下生存的。
走进展区,与铁人的物品近距离接触,馆里静静地,觉的那些文物有轻微的呼吸声。有王进喜的雕像,还有马灯,摩托车等。
再仔细看这些文物,每一个纹痕都是那个时代的一部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马灯上一块块胶布已经泛黄,但抹不去铁人勤俭的痕迹。那时铁人必须要勤俭,因为“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就是铁人精神,大庆的铁人精神!
是物品都要腐烂的,但是铁人精神永不腐烂,它会千年百年的在大庆传承下去!
《弘扬铁人精神传承不朽力量》优秀观后感
篇3
我很小的时候,就对石油工人王进喜的事迹有所耳闻。在我的心目中,铁人王进喜是个不折不扣的大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与楷模。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影片《铁人》后,我对“铁人”王进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影片中上个世纪60年代以王进喜为代表的中国石油工人在环境极端简陋的条件下展开的“大会战”。旧时的火车站,高耸入云的石油井架,身穿棉衣、头戴翻毛棉帽的石油工人,历史通过银幕在我们眼前再现。昏暗简陋四处透风的工棚,冰天雪地的自然环境,超负荷的体力劳动,每日只有半斤定量的口粮,就是在这样及其恶劣的条件下,铁人王进喜和他的工友们,用人拉肩扛的方式竖起了石油井架。打井缺水,他带领全队人马从几公里外的地方砸冰取水,没有吊车,拿自己的脊梁当吊车。关键时刻,他能大吼一声,跳进泥浆池里充当“人肉搅拌机”。看到这里,我被这种忘我拼搏、无私奉献,不以牺牲个人生命来保卫国家油田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是啊生活中,生产中就需要这种精神,幸福是要靠勤劳的双手去拼搏创造的。
影片中还重点刻画了另一位楷模,他就是刘思成。做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庆石油工人的后代,在物欲横流的新时期,对着茫茫无际的戈壁,干着每日重复枯燥的工作,他困惑过,彷徨过,甚至怀疑自己得了心理疾病。但是,就在工友失踪的突发事件中,他毅然踏上了寻找工友的征程。这样一段故事的穿插,暗示我们铁人精神并未泯灭,他在新时期的石油工人身上得到传承和延续。
上世纪60年代,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们,他们的理想和目标就是振兴国家的石油事业,为此可以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看完影片,回过头来看我们,在经济危机时刻,在企业举步艰难之际,这种铁人精神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让我们大家向铁人王进喜学习,拿出铁人的干劲,拿出铁人的坚韧不屈、艰苦奋斗、不肯服输、忘我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克时坚,让“铁人”精神永放光辉,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更快发展!
《弘扬铁人精神传承不朽力量》优秀观后感
篇4
《铁人王进喜》影片把我们带到了建国初期那艰苦卓越的年代,铁人忘我拼搏、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震撼之余,我更深刻体会到了历史赋予我们沉重的责任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以铁人为榜样,艰苦奋斗,永不服输,敢想敢干,勇于创新,以学生为本,爱岗敬业,做祖国的称职的园丁。
铁人对祖国、对民族、对工作、对同志充满激情,是一个有信心,负责任的人,正是在铁人这种以苦为乐,不向困难低头精神的带动下,大庆油田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在那种要啥没啥的环境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业绩。
石油大会战期间,铁人的脚被砸伤了,但他还是拄着拐杖,脚上打着绷带,坚持奋斗在工作第一线,就在这个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钻井发生井喷,在这关键时刻,一位同志提出去安达找领导要重晶石粉压井,铁人听了大吼一声“等你们去安达找领导要回重晶石粉压井,钻机早掉进地球里头去了”,铁人当机立断,采用水泥来压井,大家投入了大量水泥,但是池内的水泥一时也不能和泥浆混合,铁人一看急了,扔掉拐杖,奋不顾身的跳进泥浆池,用自己的身体搅拌泥浆,最后在他的带动下,在场工人也都纷纷跳入池中,井喷终于被止住了,铁人却病倒了。看到这我无语凝噎,在座的同事也都掉下了感动的热泪,铁人也是人啊!寒冬腊月,就是一个健康的年轻人跳进冰冷的泥浆中都受不了,何况是一位脚上有伤浑身是病的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保卫油田,作为祖国接班人和培养接班人的我们岂能够躺在前辈用鲜血跟生命创造的舒适的摇篮中,不思进取,我们要把铁人的精神带到工作和学习中去,努力拼搏,把铁人精神发扬光大。
“铁人精神”是前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需要我们发扬光大并传承下去。我们要以“铁人精神”为榜样,在工作中,忘我拼搏、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祖国的明天培养栋梁之才而奉献青春热血!
《弘扬铁人精神传承不朽力量》优秀观后感
篇5
从最初抱着抵触的心理,完成任务的态度走进了电影院,到心灵被“铁人”精神震撼着走出了电影院,这就是电影《铁人》带给我的思想转变。
“我偏好的是肉体,你崇尚的是精神。”“摆在我这里的是物质的体现,摆在你那里的是灵魂的升华。”这是电影《铁人》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两句台词,我感觉,这种物质的享受与精神的信仰的鲜明对比正是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
生活在安逸环境中的我,偶尔也会听到父辈们在耳边述说他们那时候的故事,听完后最多也只是感到现在的我是幸运的生在了幸福的年代里了,从未真正去设想父辈们走过的到底是一种怎样艰辛的道路,也无法想象吃不饱肚子还要干很重的活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电影中的黑白与彩色画面的反差,新老两代石油工人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与精神信仰的对比,带给我的都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心灵振撼,同时也压得我有些喘不上气来。
父辈那一代的物质生活是很贫乏,可是精神生活却远比我们富有,他们有“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生活追求,还有“人贫血没有关系,国家不能贫血”的人生信仰,而现在的我却每天安逸的生活着,从未去想过自己能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也没有想过我的一生能给后代留下些什么。而更可悲的是一直以为,自己没有做过损坏别人利益的事情,所以心灵也算是比较纯洁高尚的,可是看完电影《铁人》后,我才深深的意识到,我的思维很狭隘,崇尚的其实就是一种物质的享受,心灵深处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叫“自私”的杂质,而这些杂质会随着安逸的生活而任意滋长,就像是土地肥沃了,杂草也自然会多起来一样。电影《铁人》就像是一个过滤器,将我心灵深处的杂质给与了过滤,使我的灵魂得到了洗刷。
而有些杂草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拥有安逸生活的我们,物质生活是很丰富,每天不愁吃穿,可是我们目前最缺少、最需要的其实就是像电影《铁人》这样的精神食粮。
《弘扬铁人精神传承不朽力量》优秀观后感
篇6
大家都去过铁人纪念馆吧。没错,那里面记录着王进喜从小到大一直死后的故事。
铁人纪念馆在昆仑大街和铁人大街的交汇处。铁人纪念馆共有四个展厅。第一个展厅向我们介绍了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
所谓的大庆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科学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概括地说就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而所谓的铁人精神是大庆精神的典型化体现和人格化浓缩,主要包括:为国分忧.为民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经得起子孙万代检验的认真负责精神;不计名利,埋头苦干的无私奉献精神。
第二个展厅向我们介绍了王进喜不屈的童年。
王进喜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6岁拉着父亲讨饭;9岁同父亲出劳役;10岁给地主放牛;15岁进油矿当童工。
第三个展厅向我们介绍了王进喜艰苦创业。
10世纪60年代第一春,在外受经济封锁.内遇自然灾害的严峻形势下,松辽大地上展开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夺油大战中,铁人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知难而进,“创造条件上”,以震撼民魂的英雄壮举,带动大会战迅猛发展,实现了高速度.高水平拿下大油田,甩掉“贫油落后”的帽子的奋斗目标,成为英雄的铁人。
第四展厅向我们介绍了王进喜死了之后,他的精神却与我们同在。
铁人王进喜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业绩不朽.精神永存。他用终身实践所创造的铁人精神,犹如基因和血脉一样在一代又一代石油人中不断传承,在祖国建设的各行各业发扬光大,内化为人文品质,铸造成精神动力,成为推动企业发展,鼓舞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
第五篇:铁人精神传承不朽力量专题片观后感供借鉴
铁人精神传承不朽力量专题片观后感3篇供借鉴
爱国,是一种深切的情感。每个人都爱养育自己的父母双亲,都爱自己的家,爱自己舒适的小院,进而爱自己生于斯的故土、长于斯的祖国。爱国不是一种抽象化的概念,它时刻蕴藏在人们的心底,人们对祖国的感情,就像与父母家人一样,永远割舍不断。
爱国是我们心底的激情,又是我们心中的信念。每一个中国人,热爱自己的祖国是理所应当的事。这种信念植根于我们祖国历史上无数爱国英雄的心中。爱国将领史可法坚持抗清斗争,被俘后英勇不屈,慨然就义;飞机设计师冯如为国争气,设计我国第一架飞机,在国际上引起轰动,而他不为国外荣华富贵所动,毅然回国……这些事迹说不尽、数不完,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爱国主义的历史,一步民族自强不息的历史。作为这部历史的续写者——我们爱国的信念,正是在祖先们爱国精神的滋养下,开始抽芽、长大,并坚定的树立起来。80后的大学生们喊出来这样的口号:在我们心中的价值天平上。祖国是最重的砝码!爱国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更应该是中华子孙的美德。
爱国更是一种责任。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长年累月地坚持。郭明义,16年捐出工资总额的一半参加希望工程,资助特困学生180多人,撑起了180个家庭的天;20载累计献血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血量的10倍,挽救了75条鲜活的生命。他7次发起无偿献血倡议,600多名矿业职工积极响应;他8次发起捐献造血干细胞活动,1700多人踊跃追随;他发起的捐资助学活动已有2800多人参与,资助孩子1000多名。他不但以德束己,而且以德树人,他的高尚行动,感染甚至教育了很多人;他不仅独善其身,而且兼善天下,很多人,特别是那些因贫困而失学的孩子,因他而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他积极献血、热心公益,他的爱心和感召力,使他一个人的力量最终形成了一个团队,一个集体,以致推动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善;他不但正己,而且正人,他用自己踏踏实实的工作,端正了社会风气,增强了人们对社会公平公正和奉献社会的理解和认识。这种精神,包含着当代公民具有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表现为当代公民浓烈的人文关爱、国家情怀与自觉担当。这种精神,内化为个人品质,就是崇高的公民道德与良好的公民素质;外铸成社会力量,就是为他人奉献、为社会分忧、为国家尽责。
爱国是一种深切的感情,是一种坚定的民族信念,是一种振兴中华的责任感。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着我们,为了祖国光明的前途,为了民族灿烂的未来,干!拼!
铁人精神传承不朽力量专题片观后感3篇供借鉴
爱国,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每个人对祖国的一种强烈的热爱之情,是每个人骨子里与生俱来的,深深藏着的那股对国家最质朴的忠诚。从“位卑未敢忘忧国”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无不是这种强烈而深沉的情怀的体现。
爱国需要我们都口耳相传,也需要我们都铭记于心,但是归根结底,爱国是行动。从字面上来分析,“爱”是一个动词,而“国”则为一个名词,组合起来实际上就是一个进行动作。因此,爱国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纸空谈,它需要我们切实的行动,是我们行动的自然之举。
真正的爱国,不是每天张嘴大喊,高调宣扬,实际上却丝毫起不到作用,而是将爱国之情藏于心中,将它转化为无穷的力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用行动来表达对国家的热爱之心,用行动默默地付出。国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需要无数有志向,有梦想的人共同为之而努力。一砖一瓦是增强国家的力量,一举一动是提升国民的素质,一朝一夕是强壮国家的灵魂。
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那就是做好本职工作,把个人前途命运同祖国发展繁荣结合起来,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而这些价值综合起来就是国家的价值,是国家发展的资本。而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当下最实际也是最重要的行动,就是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可用之才。“你若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著名诗人歌德这样说。我们要体现自己的价值,唯有经过辛勤的努力,实实在在地增强本领,才能得以实现,要将爱国之情转化为动力,时刻保持着十足的冲劲,在不断的进步之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这样说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的肩上背负着责任,所以,刻苦学习,勇于钻研,应是我们的磨练方法;脚踏实地,勤奋认真,应是我们的做人之本;放眼未来,面向世界,应是我们的理想所在。
顺境,要开拓进取,发挥潜能:逆境,要迎难而上,发奋图强。要知道,我们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有个稳定的生活,在更高的层面上讲,我们学习,也是为了国家的发展,国家的进步。如果我们发展好了自我,也就是为国家出了一份绵薄之力。
不要再抱怨,不要再烦闷,忍一忍,努力拼一把,也就过去了,但你收获的,或许远不止这些。
藏于心,现于行,汇聚爱国之大力量,让爱国,成为推动国家前进,创造国家价值的行动。让爱国,成为推动自我进步,创造自我价值的动力!
铁人精神传承不朽力量专题片观后感3篇供借鉴
双脚踏紧在这片土地上,似乎全身便流淌着母亲的脉搏,翘首而望,对上的便是她柔情的眼波。
只于这夜阑人静时握住自己的心,看看孤星缱绻,思索自我价值所在。颈间万千青丝昭示着我尚年轻,似乎也在轻讽我的碌碌无为。
曾经的我,口中也曾无数次豪言为国,却没有成鸿鹄的眼界,常为狭隘所困扰,殊不知却是真真挥霍了我的大好青春。前线上的士兵为国为家赴生死之时,或许我正为某些难以解决的的小坎而发怒;多少受苦受难的人们在为生活所迫得饥寒交迫走投无路时,我或许在贪恋享受休憩间的几分钟温暖。有时也憎恶自己的庸俗,不能得志士之气魄,常常陷于短浅,真真自愧!
或许是心智尚浅,常常少些思考,或许是缺乏些正能量,总是混沌在阴暗面里。我执起书卷,追溯千年间爱国文人志士生命光华的流转,国家,是他们终生的选择。我便向他们看齐,追随着他们的脚步与信仰。我知道我正年轻,有很多事情正在前方等着我去做,只有穿越时空纵观古今,循着知识的灯火,才能在这迷茫的年轻中寻到对的灯塔。
游于历史之中,岁月流转间,汨罗江里仍是你凌云的诗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字字有声是你巾帼不让须眉的的气魄——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历史从遥远的地方走来,又在离我们最近的地方远去,还好文人志士的爱国情思亘古不变。我似看见你们双眉微蹙,在某个寂寥孤苦的夜晚手提一盏灯,写下“可怜白发生”饱含愁思的一腔热情;我似看见你们横刀笑天,刑场之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愤慨与无奈;我似瞥见你们茅屋破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宽广心胸。我未达如此高度,却也能于字里行间细细品读,触摸着你们分分秒秒都在为国家而跳动着的脉搏,为国家流淌着的血液。于是我自审、自省,悟出这拳拳之心不能陷于空谈,更要拿起战斗的气魄,为国为家而奋斗青春。
从现在起,做个不负于自己的人,不忘前辈之誓言,不忘自我之复兴理想,不忘国不忘家。趁着青春尚好,莫等闲,不要等到青丝染上白霜,再空空悲切。做个抓紧春天的青年人,终能实现心中鸿鹄之志,看见这土地日益丰美的英姿。
思绪波澜起伏,又恍惚见得这亘古的月光曾千万遍地倾泻在这片土地之上,翻开书卷,文人的笔墨香依然沁人。那思国爱国的情怀,柔软得温润得似是一针针缝进笔墨间,在世人的传诵里千古流芳。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话语时时刻刻激励着我,愿我到青春尾声乃至生命尾声,也能无愧于我的整个青春,我的整个生命。
只此悠悠情怀,须臾不朽。
愿凭拳拳我心,笑看壮志必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