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管局说啥了《2016外汇管理年报》深度解读

时间:2019-05-13 05:51: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外管局说啥了《2016外汇管理年报》深度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外管局说啥了《2016外汇管理年报》深度解读》。

第一篇:外管局说啥了《2016外汇管理年报》深度解读

外管局说啥了《2016外汇管理年报》深度解读

2016年中国的外汇状况稳中有进,表现良好。而国际经济金融的整体形势艰难中前行,但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海外财富网 · 2017/05/06 14:36作者:宋毅轩

2017年5月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官网发布了2016年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年报,一方面总结了中国外汇和国际经济金融在过去一年中的基本形势,另一方面对2017年的国际收支情况进行了展望。总结来说,2016年中国的外汇状况稳中有进,表现良好。而国际经济金融的整体形势艰难中前行,但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为了方便读者快速了解最新的外汇形势,笔者对年报中的重点内容做了些解读。中国宏观经济稳中有进

国民经济稳中向好,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2016 年是风云变幻的一年,英国脱欧、美国大选、朝核问题激化等等。面对不安定的国际环境和国际经济不景气,国家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推进改革,妥善应对风险挑战,国民经济运行实现了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报告中指出:2016 年,国内生产总值 744127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6.7%。2016 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6.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 68803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8.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 5.97%,同比上升 0.21 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缓中趋稳,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 根据报告,2016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96501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8.8%;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32316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9.6%。也就是说,居民的消费价格仍然呈现一个上涨的状态,但是涨幅已经得到有力的控制,涨幅不大。2016 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2.0%,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 3.8%。而对于工业生产者来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 1.4%,自 9 月起结束连续 54 个月的同比下降后,同比涨幅不断扩大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 2.0%。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2016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821 元人民币,比 2015 年名义增长 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6.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3616 元人民币,比 2015 年增长 7.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363 元人民币,比 2015 年增长 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6.2%。货币供应量平稳较快增长

据报告称,2016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155.01 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1.3% ;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 48.6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1.4%;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 6.83 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8.1%。全年社会融资规模为 17.8 万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5.6%。2016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55.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1.3%。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 112.1 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2.8%。看到如此快速增长的货币供应,去年房价飙升也就不足为奇了。对外贸易回稳向好

报告对于对外贸易评价良好,2016年,进出口总额24.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9%。其中,出口 13.8 万亿元人民币,下降 2.0%;进口 10.5 万亿元人民币,增长 0.6%;贸易顺差 3.3 万亿元人民币,比 2015 年减少 0.34 万亿元人民币。这与国际形势的不稳定以及全球经济不景气有关系,但是总的来说,我国仍处在贸易顺差的阶段,而且变动幅度非常小。

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复杂 全球经济维持温和增长

2016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计算的全球经济增为 3.4%,较 2015 年下降 0.3 个百分点。发达经济体增长放缓,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经济增速均出现下降。新兴经济体增速经历 2011—2015 年的连续下滑后,2016 年有所企稳,主要国家表现分化,油价回升带动俄罗斯和巴西等商品出口国经济增速反弹,但南非增速降至 0.3%。2016年是一个多事之年,政治动荡不断,经济危机余波不减,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在意料之中。

全球通胀继续下降,国别表现分化

报告中指出,2016 年,油价在年初二次探底后开始反弹。发达经济体通胀受基数效应影响下半年持续回升,但新兴经济体通胀总体下行,其中俄罗斯、巴西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国家通胀降幅较大。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截至 2016 年末,全球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 2.6%,同比涨幅较年初下降 0.9 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上升 0.4 个百分点至 0.7%,新兴经济体下降 0.2 个百分点至 4.5%。通胀下降通常是经济由过热转向冷却稳定的标志之一,这与我国现阶段的情况如出一辙。全球货币政策总体维持宽松。

报告说,2016 年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总体宽松,但政策空间接近极限。美联储不断推迟加息,2016 年 12 月启动年内首次加息,加息 25 个基点,同时上调 2017 年政策利率预期。欧央行 2016 年 12 月会议将量化宽松(QE)延长至 2017 年末,但计划自 2017 年 4 月起,将月度购买规模由 800 亿欧元削减至 600 亿欧元。日本央行 2016 年 1 月会议意外推出负利率工具,但政策效果不及预期,9 月会议调整货币政策框架,淡化基础货币增量目标,在短端利率目标的基础上加入对收益率曲线长端利率的控制。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内部分化加大。印度、俄罗斯、韩国和印度尼西亚降息以刺激经济,墨西哥、土耳其和南非为应对资本流出和通胀压力而被迫加息。目前全球经济发展应该说已经到达一个瓶颈了,政策金融撬动经济发展的办法已经达到极限,而科技上没有革命性的发展。全球贸易艰难“过冬”,国际资本流动转向

报告预期2017年全球经济局面仍然艰难,2016 年全球贸易活动维持低迷,在全球经济低增长和贸易保护主义崛起的背景下,全球贸易量同比增速进一步下降至 0.8%。国际资本流动格局再度逆转,回流新兴经济体。由于美联储加息慢于预期、大宗商品价格反弹以及主要新兴经济体增长预期改善,新兴经济体重获资本短期青睐。全球经济不景气对于出口大国来说确实非常难受,但是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是个引进外资发展自己的好机会。外汇市场美元继续走强

报告中指出,2016 年,全球货币政策分化持续,市场在美国大选后对美联储加快加息步伐的预期增强,推动美元升值。2016 年末,美元加权平均汇率指数较年初上升 3.6%,创 2002 年以来新高,美元相对发达经济体货币升值幅度更大。英镑受退欧事件影响,兑美元汇率贬值 16%,欧元兑美元汇率贬值 3%,澳元等商品货币贬值,日元表现较强,兑美元汇率升值 2.8%。新兴经济体货币整体兑美元升值 0.6%,内部涨跌互现,巴西雷亚尔和俄罗斯卢布升值幅度超过 20%,阿根廷比索和墨西哥比索贬值超过 15%。股票市场震荡上扬,债券市场先涨后跌

2016 年英国退欧、美国大选和意大利公投等风险事件频发,但全球股市普遍上涨,主要受下半年经济增速改善和公司盈利超预期等基本面因素支持,市场流动性充裕、股票回购等公司行为活跃以及美国大选后乐观情绪上涨也起到了提振作用。发达经济体中美国和欧洲股市涨幅较大。除此之外,亚洲地区的动荡形式使得国际金融市场更加充满不确定性,不少资金开始寻求避险策略。国际收支基本健康

报告中指出,2016 年,我国国际收支继续呈现“经常账户顺差,资本和金融账户(不含储备资产,下同)逆差”格局。其中,经常账户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 1.8%,较 2015 年下降 0.9 个百分点,处于合理区间。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 4170 亿美元,下降 4%。截至 2016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30105亿美元,较2015年末减少10%。也就是说在投资方面,正在由逆转顺,可能的原因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国外对于资本外流的控制力度加大。对于2017年国际收支,报告做出来如下预期和展望,2017 年,我国国际收支仍将呈现“经常账户顺差、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的格局,跨境资本流动继续向均衡状态收敛。经常账户顺差将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

首先,货物贸易顺差仍会维持一定规模。从出口看,尽管贸易摩擦对我国出口形成一些潜在威胁,但 2017 年全球经济总体企稳仍是我国外需稳定的基本保障。在2017年,尽管会存在种种阻碍,但是对于国际经济环境的预期还是比较乐观的。报告称,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2017 年全球经济增长 3.4%,较 2016 年增速提升 0.3 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分别回升 0.3 个和 0.4 个百分点。预计 2017 年经常账户顺差与 GDP 之比仍将处于均衡合理水平。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有望收窄

一方面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仍较多,可能造成市场情绪多变,引起我国跨境资金流动阶段性波动。美国新政府政策调整、英国后续脱欧谈判路径、欧洲主要国家大选结果等政治经济事件尚不明朗,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也可能遭受挑战 ;美联储货币政策干扰因素增多,市场对其加息节奏的预期复杂多变 ;此外,地缘政治冲突和国际恐怖主义多发极触发局部紧张形势。但是另一方面,国内经济稳定发展,我国企业实力提升,对全球资源配置需求加大,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迎来高速增长期,在经历了短期的快速增长后,企业的投资风险意识逐步增强,对外投资将会更加理性和平稳。此外,我国在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政策方面有了新的进展,也有利于未来将继续吸引跨境资金持续流入。另外,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弹性将进一步增强,有利于促进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呈现有进有出、双向波动的格局。

综上,2017年全球经济形势可能会逐渐回暖,但是各国能做的事情不多,即使回暖也是极其缓慢。国际政治形势还是充满不确定,例如法国大选结果尚不明晰,英国脱欧产生的震荡未平,特朗普新政也前途未卜;而亚洲地区由朝核问题引发的诸多问题也困扰着其邻国。对于中国来说,应该还是维持稳中求进的方针,但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会对中国太友好,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丧失,在2017年,在投资、进出口等方面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更多专业报道,请点击下载“界面新闻”APP

第二篇:中国外汇管理年报---1998年

              局长致词

国家外汇管理局机构改革 1998年国际收支状况 外汇市场与人民币汇率 完善外汇管理法规 全国外汇检查 进出口收付汇核销 资本项目外汇管理 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监管 国家外汇储备经营管理 外汇管理电子化

1998年发布的重要外汇管理法规目录 1998年中国外汇管理工作大事记 统计数据

局 长 致 辞

1998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党中央、国务院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运用财政、货币和投资等宏观调控手段,推动我国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8%,经济结构有一定改善;对外贸易总额虽略有下降,但仍然实现了436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外商来华直接投资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55亿美元,国际收支保持了基本平衡;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国家外汇储备略有增加,年底达到1450亿美元。中国人民币汇率稳定,对避免亚洲地区新一轮货币竞争贬值,稳定地区和世界经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1998年也是中国外汇管理工作经历严峻考验的一年。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和周边国家货币贬值的不利外部环境下,为防止国外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金融局势的不良影响,我们从加强监管入手,在坚持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的原则下,采取了进一步完善外汇管理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逃套汇行为等一系列措施。这是在国际资本流向发生变化的大环境下采取的必要的、合理的管理策略。从1994年实现人民币汇率并轨和外汇体制改革到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前,国际金融形势和我国国内的经济形势决定了外汇资金在整体上呈内流的趋势。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受周边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人民币利率连续下调、国内银根适当放松等因素的影响,外界舆论对人民币汇率有一定的贬值预期。在这种形势下,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各种不正当的渠道骗购国家外汇,从中牟取暴利,严重地污染了经营环境,干扰了正常的金融秩序。针对这些情况,1998年我们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完善对经常项目下汇兑交易的真实性审核,强调对资本项目下交易的批准和登记,加大了执法力度,并未出台任何新的加强外汇管制的措施。这些措施是以往外汇立法工作的延续和健全,目的是通过打击非法逃套汇和骗购外汇的行为,制止外汇资金非法流入流出,防止资本项目下的短期游资混入经常项目下流动而可能对国际收支平衡和稳定人民币汇率造成冲击。从中国外汇体制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看,提高经济效率、减少行政管制一直是大势所趋。这也是我们于1998年完善外汇管理法规的指导原则。在现有的国际环境、国内经济和技术条件下,为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和国家经济安全,我们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国外金融危机的传染,保持国内金融外汇秩序的稳定。从长远来说,这既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亚洲和整个世界经济的稳定,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国外投资者的利益。与此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尤其是技术条件,以尽可能地减少审批和审核的环节,提高企业和银行的经营效率。外汇管理工作始终坚持“三个不变’,即坚持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原则不变,不对经常项目重新实施汇兑限制;坚持资本项目管理不变,维护外汇资金正常、有序地流动;坚持实现人民币完全可兑换的最终目标不变,促进中国经济进一步扩大开放。

1999年,中国经济仍然面临较为严峻的外部环境。我们将继续致力于维护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和人民币汇率稳定,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健全科学、合理、有效的外汇管理法规体系,努力创造对外贸易发展和外商投资的良好环境,促进对外经济的健康发展。国家外汇管理局机构改革

根据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部委管理的国家局设置的通知》以及《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外汇管理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1998年5月至7月进行了国家外汇管理局机构调整工作。

职能调整 这次调整,原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的与国际金融组织有关的国际资产及投资、交易、清算、会计核算等业务交给国家外汇管理局;原由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的对金融机构外汇业务市场准入审批职能以及对金融机构外币资产的质量和风险监管职能交给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需要强化的职能包括:围绕国际收支平衡表,加强对表内各项目的外汇流入、流出以及本外币兑换行为的监督、统计和分析,严格区分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交易并进行必要的监管,依法加强管理资本项目下的交易和外汇的流人流出及兑付,加强外债统计监测,依法加强监管外汇市场等。

职能调整后,国家外汇管理局的主要职责是:

1、设计、推行符合国际惯例的国际收支统计体系,拟定并组织实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负责国际收支统计数据的采集,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

2、分析研究外汇收支和国际收支状况,提出维护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建议,研究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

3、拟定外汇市场的管理办法,监督管理外汇市场的运作秩序,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分析和预测外汇市场的供需形势,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供制订汇率政策的建议和依据。

4、制订经常项目汇兑管理办法,依法监督经常项目的汇兑行为;规范境内外外汇帐户管理。

5、依法监督管理资本项自下的交易和外汇的汇入、汇出及兑付。

6、按规定经营管理国家外汇储备。

7、起草外汇行政管理规章,依法检查境内机构执行外汇管理法规的情况,处罚违法违规行为。

8、参与有关国际金融活动。

9、承办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交办的其他事项。机构设置 国家外汇管理局设6个职能司和机关党委,6个职能司是综合司(人事司)、政策法规司、国际收支司、管理检查司、资本项目管理司和储备管理司。国家外汇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为中央外汇业务中心、信息中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北京分中心、机关服务中心和《中国外汇管理》杂志社。

国家外汇管理局分支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省级机构改革后,国家外汇管理局分支机构也有一定变化。国家外汇管理局分支机构实行属地化管理,各分支机构负责本省和本市的外汇管理工作,除此之外,人民银行分行所在地分局还负责对辖区内其他分局外汇管理工作的督办和协调,具体设立如下:

1、在人民银行分行所在地设立国家外汇管理局分局,分别为国家外汇管理局天津、沈阳、上海、南京、济南、广州、武汉、成都、西安分局。

2、在北京、重庆设立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重庆外汇管理部。

3、在其他省会城市设立国家外汇管理局分局,分别为国家外汇管理局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长春、哈尔滨、杭州、福州、合肥、郑州、南昌、长沙、南宁、海口、贵阳、昆明、拉萨、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分局。

4、在非省会的副省级城市设立国家外汇管理局分局,分别为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分局。

5、在外汇业务量比较大的地(市)和县(市)设国家外汇管理局支局。1998年国际收支状况

总体来看,1998年我国国际收支仍保持基本健康的发展态势,经常项目保持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基本平衡,外汇储备继续增长。全年国际收支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对外贸易顺差创历史新高 根据国际收支统计口径,1998年出口1835亿美元,进口1369亿美元,全年实现顺差466亿美元。

服务业发展方兴未艾 根据国际收支统计口径,1998年我国服务项目仍为逆差,但逆差同比下降近14%。其中通讯业、保险业、计算机和涉外咨询信息服务高速发展,收入支出同比均增长50%以上;国际旅游在历史规模较大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1998年中国国际游客入境人数列全球第六位。随着与国际经济的进一步接轨,我国服务业发展前景良好,同时将为带动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资本和金融项目由顺差转为小幅逆差 受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和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影响,1998年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出现小幅逆差。

外商直接投资继续保持顺差。1998年协议利用外资额521.3亿美元,增长2.2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54.6亿美元,保持以往规模。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数量减少,但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大项目比例和单个项目金额增加,同时来自欧盟、美国和自由港的投资增长均在20%以上。1998年我国对外投资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规模仍相对较小。

外债余额继续增加,外债结构合理。1998年底,我国外债余额为1460.4亿美元,新增150.8亿美元, 增幅为11.5%。1998年全年还本付息427.8亿美元。外债期限结构保持合理, 中长期外债余额1287亿美元, 短期外债余额173.4亿美元, 短期外债比重为11.9%。从债务类型看,除对外发行债券和补偿贸易用现金偿还两项余额略有下降外,其它外债项目余额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从贷款人结构看,国外银行及金融机构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仍占我国对外债务的主要部分,比重分别为18.2%、15.7%和15.3%。1998年海外私人存款增长迅速,是1997年该项目余额的11倍。此外,向国外企业私人借款和买方信贷的增幅较大,分别达到20%和10%。

证券投资项目逆差。1998年我国受周边地区金融形势的不利影响,对外发行股票和债券较1997年大幅度降低,同时1998年我国金融机构对外证券资产增加及当年我国偿还发债本金高于同期发行额,造成1998年我国证券投资项下出现了38亿美元左右的逆差。

1998年贸易信贷出现大额逆差,这是资本和金融项目出现逆差的主要原因。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在1998年继续深化、蔓延,打击了国际投资者对东南亚经济复苏的信心。东南亚经济的持续低迷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部分企业出口推迟收汇,进口提前付汇(从国际收支的角度看是我国对外债权增加)。由于贸易条件恶化,我国部分出口企业确实无法及时收回货款,再加上国内出现的逃套汇现象,导致1998年“顺差不顺收”现象的出现。

外汇储备继续增长 1998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达到1449.59亿美元,较上年末增加50.69亿美元,继续保持了充分的国际偿债能力。保持一定的外汇储备规模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和人民币汇率稳定的重要保证。

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进一步完善 1998年实现了按季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发挥了国际收支统计分析的预警作用,及时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了依据。

1999年国际收支展望 1999年国际经济和金融形势将继续呈现复杂的局面,我国国际收支的各个项目预计将出现新的特点。但相信在国内实行积极稳妥的经济政策和对市场进行有效监管的情况下,1999年我国国际收支仍将保持健康发展。

外汇市场与人民币汇率

1998年,我国外汇市场运行平稳,外汇供求关系基本平衡,主要特征是:

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全年人民币对美元市场汇率基本稳定,1998年12月31日为1美元兑换8.2787元人民币,与1997年末相比,人民币汇率微升9个点。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基本平衡 自1994年银行间外汇市场正式运作以来,外汇市场长期供大于求,1998年继续维持这种态势,但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供大于求差额有所减少,国家外汇储备增幅减缓。

外汇市场运行平稳,交易量有所下降 全年银行间外汇市场累计成交折合519.61亿美元,交易量较1997年有所下降。1998年12月1日关闭外汇调剂中心,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买卖全部纳入银行结售汇,外汇市场体系进一步规范。宏观经济状况保持较好态势是外汇市场平稳运行和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坚实基础。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和国内特大洪涝灾害,1998年我国国民经济仍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外贸顺差,新签合同外资金额实现恢复性增长,实际利用外资继续保持增长。国际收支状况良好成为人民币汇率稳定的经济基础。

符合国情的外汇管理体制是支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重要制度保证。中国现行外汇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是“经常项目可兑换,资本项目外汇严格管理”,这一体制特征对于防止国际游资冲击、抵御金融危机传染起到了“防火墙”的作用。另一方面,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中央银行运用经济手段对外汇市场实施间接调控,有利于平抑市场需求,稳定人民币汇率。

完善外汇管理法规

1998年外汇立法和外汇管理法规的修订、补充和规范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这是多年来完善外汇立法工作的继续,是为了巩固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的成果,加强经常项目汇兑的真实性审核,完善资本项目外汇管理,保证合理的外汇需求、合法的债务偿还和正常的资金流动,打击非法外汇资金的流动,创造公平、公开、健康、清洁的外汇管理法制环境。

加强外汇管理综合治理能力 外汇管理是国民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对外贸易、利用外资、金融监管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提高外汇管理的实施效果需要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1998年,进一步加强了外汇管理的综合治理,完善了外汇管理的法律依据和有效处罚手段,如全国人大审议和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对《刑法》进行了补充修改,增加了骗购外汇罪,扩大了逃汇罪的主题,并对非法买卖外汇犯罪活动的内容作了解释;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了《关于审理骗购外汇、非法买卖外汇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国务院各有关部委联合或分别发布有关规定,对骗汇、非法买卖外汇、违反售付汇管理等行为及责任人进行行政处罚。通过以上立法,增加了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的措施,进一步完善了外汇管理的法律依据,加大了外汇查处的力度,提高了外汇管理的综合治理能力。

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外汇管理法规。在坚持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的原则下,在符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的基础上,针对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中的不完善之处,1998年重申和采取了一些规范经常项目汇兑真实性审核、完善资本项目外汇管理、堵塞各种漏洞的法规和措施。主要包括:规范货到付款项下售付汇的真实性审核、完善保税区外汇管理办法、规范对引进无形资产售付汇的管理、规范国内逾期外汇贷款的偿还等。这些措施的有效执行,打击了违法行为,维护了守法经营者的长远利益。

全国外汇检查

外汇检查是外汇管理常规工作的一部分,是国家外汇管理部门的职能所在。1998之所以集中一段时期在全国开展外汇检查则有着特定的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背景。1998年以来,在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逐步扩展、外部经济环境比较严峻的形势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良好,对外贸易顺差,引进外资继续保持相当规模,人民币汇率持续稳定。但是,外汇收支和银行结售汇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银行结售汇顺差减少,国家外汇储备增速减缓。除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外,逃汇和骗汇案件的上升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一些不法分子和企业出于走私、骗税、套利等目的,想方设法骗购外汇,非法截留、转移和买卖外汇。这些逃汇、骗汇活动干扰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破坏公平竞争的投资经营环境,损害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自1998年7月10日起,会同公安部、监察部、海关总署等部门在全国范围对上半年企业进口购付汇的贸易真实性进行核查,主要是核查20万美元以上的进口报关单。

通过外汇检查,共查出假报关单13800多份,涉及骗汇金额110多亿美元。各有关部门对大案要案、重点案件和一般案件分别进行了立案查处。国家外汇管理局下发了对累计骗汇金额在500万美元以下,能够主动交代问题的企业从轻处罚的决定,促使企业主动交代骗汇问题。通过对企业进口购付汇的贸易真实性进行核查和对骗汇行为依法进行查处,遏制了利用假报关单骗汇的势头,在社会上产生了警示作用,有助于规范外汇收支秩序,创造公平竞争的投资经营环境,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的利益,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和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同时,外汇检查为保证外汇管理政策、法规的贯彻实施,巩固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成果,推进外汇管理领域的进一步开放,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外汇检查,也提高了企业、银行和管理部门人员的学法守法意识,为进一步规范企业和银行结售汇行为和其他经营活动,提高管理部门的服务质量和监管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打击骗汇的同时,国家外汇管理局会同公安、工商等部门联手打击外汇黑市,端掉了一批黑市窝点和地下钱庄,广泛进行了打击外汇黑市的宣传,维护了金融市场的秩序。

进出口收付汇核销

进口付汇核销 为了加强对贸易真实性的审核和事后监管,1998年着重加强进口付汇核销监管系统的制度建设,规范贸易进口付汇核销监管。从年初开始,对进口单位实行“总额动态监管,异常情况重点核查”,收到良好的效果。作为贸易真实性审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外汇指定银行在办理货到付款项下售付汇时,要对金额在等值10万美元以上的购汇事先向海关核对进口货物报关单的真伪,确认报关单的真实性后即可办理对外支付。海关、银行、外汇局之间的报关单联网核查系统开通后,核对报关单的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完成。事前核对与事后核销相结合,保证付汇与进口货物的一致性,对于防止外汇流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出口收汇核销 1998年出口收汇核销工作重点从过去简单的单证核销转移到对企业出口单证的真实性审核,注重企业贸易背景和经常项目收入的真实性,防止资本项目混入经常项目收汇,进一步完善了出口收汇核销业务操作的管理法规。与此同时,对历年出口收汇逾期未核销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清理,1998年全年出口收汇1445.2亿美元,出口核销1814.4亿美元。结合出口收汇实际情况,着手制定对企业出口收汇业绩实行考核的制度及操作方法,以达到建立有效机制鼓励企业足额收汇及时核销的目的。

资本项目外汇管理

1998年上半年,受亚洲金融危机蔓延深化的影响,资本项下外汇流入增速减缓,售付汇异常增加,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外汇管理局重申和完善了资本项目管理有关政策,如重申境内机构资本项下的外汇收入必须按规定及时调回等。同时要求外汇管理分局和外汇指定银行依法行使监督、审查职能,打击非法行为,限制不合理资金流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外债统计监测与管理 1998年进一步加强了外债统计监测等基础工作,清理了全国的外债数据,规范了统计报表,加快了资本项目有关数据的报送频度,建立了重大事项及时反馈制度,为宏观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进一步规范了外债登记及外债还本付息管理,变非银行金融机构外债定期登记为逐笔登记,重申所有境内机构外债的还本付息必须按规定得到外汇局核准。

国内金融机构发放的自营外汇贷款项下的还本付息纳入管理范围。所有境内债务人偿付国内金融机构的自营外汇贷款本金必须得到外汇局的核准,授权中资外汇指定银行按有关规定直接办理自营外汇贷款利息的售付汇手续。同时,进一步强调资本项目外汇支出应首先使用自有外汇,不足部分方可购汇支付。

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管理 为方便外商投资企业获得人民币贷款,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文,允许国内商业银行为外商投资企业发放外资金融机构担保项下的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这项措施有力地改善了外商投资企业的经营环境。截至1998年底,全国外商投资企业帐户余额合计为214.62亿美元,其中经常项目外汇帐户余额为108.78亿美元,资本项目外汇帐户余额为96.47亿美元,其他外汇帐户余额为9.38亿美元。

境外投资外汇管理 1998年我国继续鼓励以生产设备、技术、专利等非货币形式进行境外投资。当年经批准在境外投资的企业为78家;协议投资金额4.61亿美元,其中中方协议投资金额为3.66亿美元;中方实际投资总额为6.62亿美元。其中现汇投资总额为6.60亿美元。1998年我国在境外(包括我国香港地区)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分布情况,按企业个数排位为:香港(14),南非(6),美国(5),其他国家和地区53个;按投资金额排位为:新加坡(1.26亿美元),委内瑞拉(1.20亿美元),苏丹(0.99亿美元),赞比亚(0.30亿美元),其他地区为2.87亿美元;按企业类型划分为:生产型41家,贸易型17家,其它类型20家;按投资方式划分为:独资41家,合资37家。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监管

根据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实行本外币统一监管的原则,国家外汇管理局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有所调整。

根据分工,目前外汇局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主要是:监督金融机构执行国际收支统计制度;监管金融机构在外汇交易市场的交易行为以及有关外汇市场的发育、成长等相关事宜;监管金融机构办理国际结算、结售汇、外汇汇款、外币兑换及办理进出口核销中执行外汇管理政策法规的情况;负责金融机构境外借款、发债的具体审批,包括制定合同规范、审核金融条件、协调发行市场、境外投资资金的汇出审批、对外担保的审批和外债的统计监测等;审批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境外开立帐户,审核各银行总行制定的境外帐户管理办法,并对金融机构使用境外帐户的收支情况是否符合外汇管理法规进行检查;人民银行负责审批金融监管资本金或营运资金作本外币币种调整,对银行本外币调整金额在2000万美元以上、非银行金融机构调整金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事先征得外汇局的同意;负责对外汇指定银行外汇结售汇周转头寸的调整和监管;负责对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外汇从业人员的考核并参与对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以外的金融机构外汇从业人员的考核;对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经营中执行外汇管理政策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罚,处罚中涉及停止外汇业务经营权的,由外汇局提供材料和意见转请人民银行发处罚通知;根据汇兑管理和国际收支统计的需要,编制并要求金融机构报送外汇业务报表;负责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的外汇业务市场准入审批及外币资产质量和风险监管等。

1998年重点规范了金融机构执行售付汇管理规定的行为,加强了外汇局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和联系,提高了法规的执行效力。国家外汇储备经营管理

在亚洲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的复杂形势下,至1998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为1449.59亿美元,比1997年增加50.69亿美元,增长率为3.92%。国家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注重风险防范,实现了“安全、流动、增值”的目标。

1998年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面临的形势有二个主要特征:

一是亚洲金融风暴蔓延到整个新兴市场,并导致全球金融体系的动荡。二是国际金融市场美元汇率变化较大,大起大落,美元兑日元汇率年波动幅度为近八年来最高;主要政府债券市场收益率大幅下滑,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屡创历史新底;众多金融机构纷纷爆发信用危机。

面对这种形势,1998年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的重点是防范风险和强化经营。在认真研究分析市场信息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种手段,积极控制市场风险;密切跟踪资信动态,及时调整授信额度,有效控制信用风险;加强内部管理,建章立制,严格控制操作风险和防范其它风险隐患;加大经营力度,深入挖掘潜力,提高经营收益。全年基本实现年初制定的货币结构安排,投资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外汇管理电子化

提高电子化水平是提高外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重要条件。1998年外汇管理局系统的电子化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完成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中证券投资等三个申报办法的应用软件开发,对通过银行间接申报的国际收支统计监测软件进行了升级。至此,我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软件全部编制完成。这些软件的全面推广、使用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水平和质量。

――配合海关总署完成了《进出口报关单联网核查系统》的开发和推广工作。该系统使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银行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了对企业进出口业务的监管。这对促进我国外贸企业出口、监督企业进口付汇、打击逃套汇和反走私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国家外汇管理局办公自动化系统投入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奠定了无纸化办公的基础。

――推广贸易进口付汇核销监管系统,提高了进口付汇核销的监管能力和水平。――推广外商投资企业外汇业务管理系统,便于外汇局及时了解外商投资企业的有关信息。

――在汕头推广外汇帐户/贷款管理信息系统,通过IC卡的管理方式,外汇局和银行可以随时掌握开户单位的所有外汇帐户及贷款信息。

1998年发布的重要外汇管理法规目录

1、关于保税区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1998年9月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1998年9月10日施行)

2、关于欧元启动后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1998年12月2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1999年1月1日施行)

3、关于加强对引进无形资产售付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1998年3月2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施行)

4、出口收汇核销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1998年6月2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1998年8月1日施行)

5、进口付汇核销贸易真实性审核规定

(1998年6月2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1998年7月1日施行)

6、关于完善售付汇管理的通知

(1998年8月1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1998年9月1日施行)

7、关于完善售付汇管理的补充通知

(1998年9月1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施行)

8、关于进一步加强出口收汇核销管理的通知(1998年9月2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施行)

9、关于外汇指定银行办理利润、股息、红利汇出有关问题的通知(1998年9月2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施行)

10、境内居民个人外汇管理暂行办法

(1998年9月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1998年9月15日施行)

11、关于简化《经常项目外汇结汇管理办法》有关结汇或入帐手续的通知 〔1998年10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1998年10月15日施行)

12、关于异地售付汇问题的通知

(1998年10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施行)

13、关于规范进口货物报关单“二次核对”工作的通知(1998年10月1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发布施行)

14、关于保税仓库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1998年11月3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施行)

15、关于加强资本项目结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1998年5月29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施行)

16、关于加强资本项目外汇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1998年9月1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施行)

17、关于加强境内金融机构外汇担保项下人民币贷款业务管理的通知(1998年9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1998年10月1日施行)

18、关于偿还国内逾期外汇贷款有关问题的通知

(1998年9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施行)

19、关于要求各中资外汇指定银行加强对所属海外分支机构管理的通知(1998年7月1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施行)20、关于停办外汇调剂业务的通知

(1998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1998年12月1日施行)

1998年中国外汇管理工作大事记

2月16日-17日 国家外汇管理局全国分局长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分析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形势和教训,总结了1997年的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外汇管理局的职能和1998年的工作。

4月6日 宣布吴晓灵同志任中国人民银行党组成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周小川同志调任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党组书记)。

6月1日 首次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制的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的原则和要求,编制完成并公布了我国1997国际收支平衡表。

7月6-7日 国家外汇管理局在京召开外汇管理工作会议,部署以打击骗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为主要内容的外汇检查工作。

7月15日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三定”方案,国家外汇管理局调整后的机构启动,总局机关公务员编制由原来的200人减为140人。9月27日 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外汇外债管理,开展全国外汇外债检查。

10月7日 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公告,敦促有骗汇行为的企业主动交待问题,并决定对累计骗购外汇金额在500万美元以下、能主动交待问题、追回骗汇资金的企业,予以从轻处罚。

10月25日 任命李福祥同志为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吴晓灵同志不再担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职务,但仍为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

11月24日 进出口报关单联网核查系统于9月份在广州、上海、北京试点,11月2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等三部委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推广工作,1999年1月1日在全国正式推广使用,实现了海关、银行与外汇局之间进出口报关单的联网核查。

12月1日 为进一步统一和规范我国外汇市场,从即日起取消外汇调剂业务,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买卖全部纳入银行结售汇体系。目前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全国设有36个分中心。

12月14日 任命赵建平同志为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12月28日 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自1999年1月1日起,中国的金融机构、企业及个人与欧元区11国的经贸、金融往来中可以接受和使用欧元。国家外汇管理局本着尽可能方便企业和个人、有关法规不做大幅调整的原则,就欧元启动后涉及外汇管理方面的基本事项,下发通知,规范了欧元启动后帐户开立、挂牌汇率等业务事项。

12月29日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12月31日 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换8.2789元人民币,较上年底微升9个基本点,保持基本稳定。国家外汇储备为1449.59亿美元,较上年末增加50.69亿美元。

------------------

第三篇:跨境担保外汇管理规定解读

跨境担保外汇管理规定解读

一、此次《规定》出台的背景如何?

此前涉及跨境担保外汇管理的法规主要有:《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管理办法》(银发[___]___号)、《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管理办法实施细则》([97]汇政发字第___号)、《关于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管理问题__通知》(汇发[___]___号)及《国家外汇管理__关于发布〈外债登记管理办法〉__通知》(汇发[___]___号)。上述法规在颁布初期,对于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支持对外贸易发展,促进劳务出口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及资金,顺利开展对外金融活动,规范对外担保行为,加强对外担保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我国涉外经济的快速增长,国际收支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境担保行为也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上述法规仅涵盖对外担保和外保内贷,未涉及其他类型的跨境担保,已不能满足当前市场发展需求。同时,已经明确的相关担保管理政策,审批、核准手续较多,相对于市场需求来说管理方式较为滞后,管理成本较高。因此,外汇局以“五个转变“为指导思想,调整管理思路,推动简政放权和职能转变,在前期充分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适时出台了《规定》,以便利跨境担保活动,推进担保项下资本项目可兑换水平。

二、此次跨境担保管理方式改革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此次出台的《规定》,主要体现了以下管理思路:

一是简政放权。

取消或大幅度缩小跨境担保的数量控制范围和登记范围,只将“担保履约后新增居民对非居民负债或债权的部分跨境担保“纳入逐笔登记范围。同时,清理整合法规,废止了___项跨境担保相关规范性文件。

二是转变职能。

合理界定跨境担保的外汇管理范围和监管责任边界。根据外汇管理的目标和职责,合理界定跨境担保的外汇管理范围,纳入外汇管理的跨境担保应主要具备以下特点:符合法律的形式要求、以付款为担保履约方式、相对确定的履约金额、对国际收支可能产生重要影响等。同时,充分尊重上位法、国际惯例和市场需求,将外汇管理与跨境担保交易合同的有效性判定脱钩。外汇局基于国际收支统计法定职责的汇兑登记,在目的和效力上均不同于行业主管部门的确认登记,不作为担保生效或对抗第三人的要件。

三是从事前审批转向事后监管。

取消所有事前审批,以登记为主要管理手段。取消担保签约和履约的事前审批和核准事项,代之以比例自律和登记管理;取消大部分业务资格条件限制。

四是强化风险防范。

在简政放权的同时,通过配套制度和监管手段,防止跨境担保成为资金异常流动的通道;明确外汇局监测分析职责,强调非现场核查和监督检查,强化违规责任的追究。

三、本次改革在内保外贷外汇管理方面有哪些内容?

《规定》中,关于内保外贷的主要管理内容有:

1.取消内保外贷的数量控制。取消境内机构融资性和非融资性内保外贷的事前审批或指标核定。

2.取消不必要的资格条件限制。除普遍适用于所有机构的一般性限制条款外(如担保资金用途限制),取消针对特定主体(担保人、被担保人资产负债比例或关联关系要求)或特定交易(如非融资性担保)的资格条件限制。

3.以登记为主要管理方式。利用现有资本项目信息系统对内保外贷业务进行统计、监测。

4.取消担保履约核准。银行可自行办理对外担保履约,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凭担保登记凭证直接到银行办理履约。

5.担保履约后形成对外债权的,应按相关要求办理对外债权登记。

四、本次改革在外保内贷外汇管理方面有哪些内容?

《规定》中,关于外保内贷的主要管理内容有:

1.明确业务资格。债权人须是境内金融机构,债务人须是非金融机构,被担保的债务只能是本外币普通贷款或信用额度。

2.债权人集中登记。由债权人(即境内金融机构)通过资本项目信息系统向外汇局集中办理数据报备。

3.债权人自行办理担保履约收款。境内金融机构可直接与境外担保人办理担保履约收款。

4.担保履约后债务人办理外债登记。担保履约后形成债务人对外负债的,应办理外债登记,但可不纳入普通外债额度限制。债务人因外保内贷履约形成的对外负债,其未偿本金余额不超过其净资产的___倍。

五、《规定》对境内机构签订除内保外贷、外保内贷以外的其他跨境担保合同如何管理?

根据《规定》,除内保外贷、外保内贷需要履行必要外汇管理登记手续并遵守部分资格条件限制以外,境内机构可自行签订其他形式的跨境担保合同。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其他形式的跨境担保合同,《规定》只是在外汇管理方面取消了担保签约环节的限制,担保项下债权人主张担保权利和担保人履行担保履约义务,仍应符合担保行为相关的外债、直接投资及证券投资等管理规定。

六、此次政策改革后如何防范和控制相关风险?为了应对大额、集中的担保履约而引发的对外债权和债务急剧上升对国际收支造成的风险,《规定》采取的主要风险控制手段有:一是逐笔采集可能新增对外债权债务的担保签约和履约数据;

二是通过担保履约倾向审核(尽职审核)、违约后暂停新签约、资金用途负面清单等自律性要求约束当事各方的跨境担保交易行为;三是通过债权债务登记、非现场核查和外汇检查等手段,加强对违规担保行为的监测和处理力度;四是通过国际收支保障条款保留外汇局对跨境担保管理方式进行适时调整的权利。通过以上安排,担保项下跨境资金流动风险总体可控。

七、此次改革跨境担保外汇管理在哪些方面推进了资本项目可兑换?

《规定》的发布实施,实现跨境担保外汇管理政策的统一和跨境担保的基本可兑换,表现为:在内保外贷领域,此次改革在取消担保事前审批、担保履约核准和大部分资格条件限制的同时,仍然保留了签约环节的逐笔登记;在外保内贷领域,在符合相关限制性条件的情况下,允许中、外资企业自行签约,并允许在净资产的___倍内办理担保履约,统一并大幅度改善境内中、外资企业的外保内贷政策。

第四篇:外汇局:解读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有关问题

2011年9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决定自2011年12月1日起,在江苏、山东等七个省(市)进行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一、当前形势下,国家外汇管理局等三部门推出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答:在此项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前,货物贸易外汇管理的核心是进出口核销管理。进出口核销管理制度自上世纪90年代初建立以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与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和国际收支状况相适应,对促进国际收支平衡,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涉外经济快速发展,对外贸易的规模、方式和主体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一一对应、逐笔审核”为基础的进出口核销管理方式也亟待改变。为此,国家外汇管理局积极适应形势变化,转变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与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联合推出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构建以总量筛选、动态监测、分类监管为特点的新型管理模式,并对出口退税和出口报关管理进行了相应调整。改革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外汇管理手段,防范外汇收支风险。

二、请问,如何理解此次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所构建的便利化与风险管理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

答:所谓便利化与风险管理相结合,是指既简化贸易收付汇手续和业务办理流程,引导和激励企业合规守法经营,同时又提升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手段,防范外汇收支风险。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在企业确认知晓相关政策法规及对应权利义务的基础上,简化管理流程,对绝大多数企业办理货物贸易外汇收支实施便利政策,包括进一步简化进口付汇单证审核的要求,取消出口收汇核销和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手续,大幅取消货物贸易项下的行政许可项目等。

同时,对货物贸易外汇收支实施全面核查和分类管理,依据业务合规情况对企业进行分类并动态调整,筛选出极少数异常、可疑的经济主体,并对其进行重点监管,改变过去“一人生病、全体吃药”的制度安排模式。

三、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有利于“藏汇于民”,但是否会削弱国家对“热钱”的管控?

答: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是外汇局主动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加快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转变、及时调整管理方式的重大举措。这一改革在便利企业、银行等市场主体的同时,通过改进和完善管理方式、提高现场核查效率、动态分类管理、加强部门信息共享和监管合作等手段,进一步提高管理针对性,加强外汇收支风险监管。这主要体现在:首先,外汇局等监管部门能够及时、全面掌握企业进出口货物流和收付汇资金流数据。其次,外汇局可全口径监测企业对外贸易货物流和资金流的整体匹配情况,借助技术手段筛选存在可疑及违规行为的企业并开展现场核查。第三,加强了对存在可疑及违规行为的企业在贸易收支单证审核、业务类型、结算方式、办理程序等方面的监管。第四,对企业实施动态分类管理,外汇局可根据企业合规情况对企业分类进行调整。

四、有媒体报道称,此次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将大幅减轻企业负担,简化银行日常业务审核。请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这主要体现在:一是企业出口收汇无需办理联网核查,出口退汇无需逐笔办理事前核准,进口付汇需提交银行审核的单证也大幅简化,同时,向税务部门申报出口退税时无需提供纸质出口收汇核销单。二是企业出口收汇后无需再向外汇局办理核销手续。三是企业与外汇局之间建立实时的信息交互平台,企业绝大多数的信息报送、业务报告实现网上办理。四是将贸易收付汇核查系统、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系统等整合为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便利银行办理服务。五是减少行政许可项目,由原来的6项减少为名录登记、C类企业登记管理2项。

五、我们注意到,《关于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的公告》中提出,把企业分为A、B、C三类并实施动态管理。请问,这样做的考虑是什么?企业应如何做才能真正获得政策便利?

答:改革试点后,外汇局对进出口企业实施主体分类管理。从过去货物贸易外汇监管的经验来看,大多数进出口企业能够合规守法经营。因此,外汇局将大多数正常、合规经营的企业作为A类,享受各项便利化的政策措施。同时,外汇局通过全面实现非现场监测以及现场核实、调查,将存在可疑及违规行为的企业确定为B类或C类进行重点监管。这样,可以将外汇局有限的监管力量集中于少数管理对象,通过针对少数企业的严格管理,形成威慑力,引导和激励企业合规守法经营。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后,绝大多数合规守法经营的企业,办理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业务均可享有最大程度的便利。只要企业对外贸易活动具有真实、合法的交易基础,能够按照相关法规要求提供必要证明材料,及时报告可能导致贸易外汇收支与进出口不匹配的交易,企业就能充分享受改革带来的政策便利。

第五篇:恒丰银行首席风险官深度解读授信后管理(下)

恒丰银行首席风险官深度解读授信后管理(下)

当代金融家

本文刊登于《当代金融家》杂志8月刊(杂志全球发行,每月8日出刊,定价:80元/本,全年960元)。本文原名《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授信后管理为商业银行带来财富(下)》编者按

授信流程相关各方必须把守住风险底线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坚守底线的原则性和支持发展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化解存量风险和防控增量风险。授信后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贷后检查:贷款用途检查和全面检查贷款用途检查是指贷款出账后的授信用途检查和贷款存续期间的授信用途检查。客户经理通过调阅借款人用款流水或相应的用款认定记录,对贷款直接用途跟踪检查,并录入监控系统,直至资金使用完毕,生成完整报告。贷款用途检查,一是对合同约定用途的检查,二是对批复落实情况的检查。全面检查内容包括:批复落实情况检查、借款人所在行业变化情况分析、借款人经营情况及财务分析、担保情况分析、总体评价、风险分类。根据客户分层管理原则,不同级别客户全面检查频率不同:战略客户、重点客户、低质量及特别关注客户、存在定性预警信号客户及一般正常客户检查频率应各有不同。平行作业授信后管理平行作业是指客户经理和风险条线人员、业务条线管理人员一起在授信后管理流程中,通过岗位制约与团队合作,重检客户风险状况与授信方案,从而实现平衡风险与回报的授信后管理运作机制。平行作业的目的在于保障业务运行质量,实现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有机统一,具有客户关系管理和风险防范的双重作用。平行作业实行分层管理,具体来说,对于战略客户、重点客户、一般正常客户、低质量及特别关注客户或预警信号客户授信后管理应有不同。风险排查授信后管理专项风险检查由总、分行风险管理部门组织实施。总行布置的专项检查均采取分行自查与总行检查结合方式进行,分行自行组织的专项检查应将检查结果及时上报总行风险部。为提高专项检查专业性,需要相关业务管理部门配合,充分体现专业性和团队协作,主要表现为:产品经理、风险经理参与检查方案制定及具体实施检查,最终沟通检查结果,形成检查结论。风险排查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准备阶段包括的工作事项有:确定检查项目、成立检查组、下发检查通知、制订检查方案、资料收集分析和编制抽样方案;实施阶段包括:访谈、审阅档案、账表核对和意见反馈;报告阶段包括形成报告、检查结果通知书、档案整理、跟踪整改和后评价。风险预警风险预警是指运用多种信息渠道和分析方法,收集风险预警信号,对预警信号进行识别、整理和衡量,并采取适当措施,以化解潜在的风险隐患。风险预警是授信后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对授信客户进行主动、系统和动态的管理过程。进行风险预警管理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全面预警原则:风险预警工作涉及从支行、分行到总行多个层面、多个岗位,银行全员都有预警职责。及时报告原则:相关人员须及时发现各种预警信号,并尽快报告。快速反应原则:对于生效预警信号必须采取应对行动,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本着有利于保全信贷资产原则,采取紧急应对程序。风险预警委员会应实行月例会制度,其职责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听取个案或系统性预警信号发现及处理情况的汇报; 批准预警行动方案,批准跨区域集团客户预警行动方案; 有权指定某单位或个人开展专项预警调查或执行预警行动方案;

有权批准或修改本办法;

负责建立并维护全行风险预警体系。

具体而言,风险预警委员会例会上规定的议题有: 上次预警会决议落实情况;

研究和跟踪低质量、特别关注客户风险排查和清收化解情况; 下两个月即将到期不能正常还款授信的风险状况及处置方案;

上期预警信号的处置情况;

本期系统新增定性、定量预警信号风险状况;

预警信号生效或解除决定及处置方案等等。低质量及特别关注客户管理通过履职检查和专项检查得到风险隐患客户名单,从中进行筛选得到低质量及特别关注客户名单,根据客户具体情况对其采取压缩退出、风险化解、风险分类及拨备管理等不同的措施。低质量及特别关注客户名单具体来源为预警名单、审计条线名单、公司条线名单、审批条线名单、逾期欠息名单和重点排查结果。低质量及特别关注客户名单维护应及时增补调整,风险经理负责协助客户经理制定清收转化方案,授信后管理岗负责跟踪督导客户经理落实清收转化方案,应视清收转化进展情况及时调整风险分类及预计损失金额。风险分类认定(1)风险分类的概念和认定原则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是指按照信贷资产风险程度将信贷资产划分为不同类别的过程。风险程度的评估主要通过分析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信用风险缓释等因素,综合评估第一还款来源和第二还款来源,以判断贷款本息及时足额收回的可能性。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应在五级分类的基础上,根据风险程度的变化及时进行动态调整。进行风险分类时需遵循的原则有:真实性原则、及时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审慎性原则。

客户评级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客户评级应遵循全面性原则、专家认定原则、有效性原则、时效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以客观审慎地确定客户评级。

信用风险缓释应遵循的原则。担保安排必须达到信用风险缓释的相应标准,否则在担保评级中不予考虑。信用风险缓释应遵循合法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审慎性原则和独立性原则以客观合理地确定债项的担保评级。(2)五级风险分类五级风险分类的核心定义是这样的:正常: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

关注: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

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

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风险分类认定中应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及还款意愿:对贷款进行分类时,要以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为核心,把借款人的正常营业收入作为贷款的主要还款来源。包括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影响还款能力的非财务因素等;

贷款项目的盈利能力;

借款人的还款记录:在本行和他行还本付息情况及其他信用记录;

贷款的担保:担保手续是否完整有效,保证人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抵/质押物状况;

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信贷档案和重要文件是否保存完整; 银行的信贷管理状况等。(3)风险分类认定及调整流程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及预计损失实行分级审定的原则,后一级人员有权调整前一级人员的认定结果,但应明确阐述理由。为确保风险分类及预计损失认定的独立性、准确性,在批复时审批机构负责出具初次认定意见,在授信后管理阶段,进行滚动分类及最终认定。授信批复阶段初步认定的流程:

主办客户经理负责信贷资产初分,并录入《授信业务调查报告》,随授信流程逐级上报;

风险经理负责对主办客户经理的初分结果进行复核,保全部门负责人负责对保全部门经办人员的初分结果和预计损失进行复核; 风险分类及预计损失测算结果经复核后,随授信流程逐级上报,由审批机构进行初次认定,初次认定权限同审批权限;

审批机构初次认定结果,随授信批复导入系统。授信后管理阶段认定的流程:

客户经理要按照授信后管理的要求对客户进行跟踪检查,滚动进行一次风险分类及损失预计测算;

授信后管理岗进行复核,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核,审核结果如与前次认定意见一致,则由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最终认定;

审核结果如与前次认定意见不一致,需进行调整时,视调整情况,最终认定权限。拨备管理(预计损失测算)(1)拨备概念拨备在会计上称为资产减值准备,其增加或减少影响银行当期损益。适用企业会计准则主要有:金融资产(如贷款、应收款及证券等)为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非金融资产(如房屋等固定资产)为第8号《资产减值》。(2)计提方法对于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有不同的拨备计提方法,对于金融资产而言,有以个案为基准进行计提和以组合为基准进行计提这两种方式。一般对于单项金额重大、具有独特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应当以个案为基准进行计提,计提方法为:对公后三类贷款、存在“系统性风险”个贷采用个案基准,方法是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按原实际利率折现的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对于已经以个别方式评估、但没有客观证据表明已发生减值的金融资产,以及没有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单项金额不重大的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以组合方式进行评估。一般计提方法为:将金融资产组合根据类似的信用风险特征分类及进行减值测试。减值的客观证据主要包括:虽无法辨认该组金融资产中某项资产的现金流量是否已经减少,但根据已公开的数据进行总体评价后发现,该组金融资产自初始确认以来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已减少且可计量。对于非金融资产主要是以个案为基准进行计提,除商誉外,通常采用下列计量方法:对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进行减值测试,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会转回。(3)贷款减值准备的计算方法根据以上的计提方法,对于对公次级、可疑、损失类贷款贷款进行逐笔估计,以估计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基础计算减值。对于对公类正常、关注类贷款,零售贷款,表外授信进行组合测算,以历史损失经验为基础计算减值。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公式: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抵、质押物和已查封的资产可变现净值的现值+预计未来从借款人或保证人处获得除抵、质押物和已查封资产以外的现金流量现值。现金流量现值公式:

NPV=∑Ai /(1+r)I估计未来可回收金额的步骤:分析还款能力、分析还款意愿、推算其未来可用来偿债的现金流量。具体而言,分析还款能力是对未来现金流的测算,根据还款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估计未来现金流,根据借款人 / 保证人实际情况,客观判断其发展前景、预测业务量、未来现金流量及流入时间,再减去借款人 / 保证人需要优先支付的债项;如借款人 / 保证人有其他银行贷款,按比例计算现金流。分析还款意愿是在测算的现金流基础上打一定的折扣。了解借款人和保证人的还款意愿,分析和评估借款人、保证人的资信状况。(4)修正正常类贷款滚动损失率组合基准下预计损失率的测算方法框架:预计损失率=加权平均滚动损失率×宏观经济调整因子对公正常类滚动损失率=(∑上期正常类贷款中在本期转入后三类贷款后计提的拨备)/上期正常类贷款总额。未考虑正常类滚动到关注类的情况。近年来银行风险预警体系不断完善,风险管理关口前移,发现预警信号后授信评级及时转入关注类,正常类进入不良类贷款的数量越来越少,继续使用原有的损失率计算模型,正常类贷款拨备比率将越来越小,与关注类差异逐渐增大,正常类贷款拨备水平会被低估。根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第二十三章《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准则:“在对某金融资产组合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预计时,应当以与其具有类似风险特征组合的历史损失率为基础”;“对于‘发生但没有报告’的损失确认为减值损失是恰当的做法”。中国银监会最新的《关于贷款准备计提和监管指引》第十一条,“对于非单笔重大贷款,以及经测试没有客观证据表明发生减值的单笔重大贷款,金融机构应采用组合方式计提减值准备”;第十二条:“已具备完善风险管理政策和能力,并积累了充分历史数据的金融机构,应对第十一条所指贷款进行分组,以各组贷款的历史损失率为主要依据,综合考虑影响贷款损失的相关因素,组合计提减值准备”;第十六条:“金融机构应建立减值准备审核校正机制,评估减值准备计提方法和模型的有效性。在评估和检查的基础上,及时对方法和模型进行校正”。以上调整可作为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据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或者由于取得新信息、积累更多经验以及后来的发展变化,可能需要对会计估计进行修订”,“会计估计变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5)贷款成本管理贷款成本:银行在授信过程中为了获取贷款利息收入,所发生的用于补偿风险损失的资源代价;一般指当年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或称为信贷资产减值准备)。信贷成本率=当年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期初贷款总额+期末贷款总额)/ 2 ]信贷成本有以下几个成本特征:信贷成本与银行信贷结果直接相关,是直接成本,也是变动成本;

在计提期间需要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估计,属于估计成本;

可以通过对信贷过程的管理对信贷成本进行间接控制,属于可控成本。信贷成本可以进行分解从而来进行信贷成本的动因分析。根据公式:拨备(EL)=风险敞口(EAD)×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期限(M)

对信贷成本进行分解,其中风险敞口可以分解为贷款增加额(X1),违约概率可以分解为正常关注类贷款结构变化(X2)和新发生不良贷款(X3),违约损失率可以分解为存量不良清收数量(X4)、新增不良贷款损失率(X5)、存量不良贷款损失率(X6)、正常关注类贷款损失率(X7),还有公式中的期限(X8)

由此可得到公式:拨备(EL)=f(X1, X2, X3, X4, X5, X6,X7,X8??)结语防范风险是商业银行发展的永恒主题。各家银行所处的地域环境差异较大,面临的风险环境各不相同,自身承担风险的能力不一,授信流程相关各方必须把守住风险底线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把坚守底线的原则性和支持发展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提升管理能力,化解存量风险和防控增量风险。授信管理部门作为风险防控的主体责任,要提高风险识别的前瞻性和风险应对的敏感性,及时解决苗头性风险、倾向性问题,分析日常经营情况,常做压力测试,及时化解风险隐患,构建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俞勇,恒丰银行首席风险官、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校外导师,先后在美国摩根大通银行、美国运通公司等从事新资本协议、战略规划、风险管理、金融衍生品交易与定价模型、金融信息安全等工作,曾任职于平安银行风险管理部兼新资本协议办公室总经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二部,参与起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等中国银行业监管法规文件,具有全面的国际银行先进风险管理工作经验和国内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经验。著有《货币、银行与经济》、《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与资本管理》、Asset Returns and Demographic Effects、Quality Choice Simulation and Implication Based on Individual Conjoint Analysis 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所供职机构无关。温馨提示:现在公众号有置顶功能了,大家把微信更新到最新版本,点开“当代金融家”公众号,点“置顶公众号”键,就可以将我们置顶了。这样,您就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我们。

下载外管局说啥了《2016外汇管理年报》深度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外管局说啥了《2016外汇管理年报》深度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